废墟的作文(共12篇)
废墟的作文 篇1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了我国繁华的上海火车南站。当时,繁华的上海火车南站被日军炸得七零八落、残破不堪、一片狼籍。
就在这废墟中,传来了一阵阵凄惨的悲凉的哭喊声,只见一个只有两三岁的、衣衫破破烂烂的小男孩,坐在被炸毁的火车轨道中间,哭着喊着,他正在四处寻找他的爸爸妈妈,可左看右看,前看后看,一直都不见爸爸妈妈的踪影,他的爸爸妈妈到底到哪里去了?原来就在几分钟前,他的爸爸妈妈为了保护他幼小的生命,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弹片,他的爸爸妈妈已被炸得面目全非了。尽管他不断地喊着叫着,却始终没有得到爸爸妈妈的回音。他是多么孤独无援啊!如此小小的年纪,他未来的命运又会如何呢?也许他会在这片废墟中活活饿死,也许会被好心人救下来,等他长大后,可能会成为雨来似的小英雄,他会为他的爸爸妈报仇的。
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在中国的领土上胡作非为呢?那是因为当时中国贫穷落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加上日本帝国主义狼子野心不死……我们一定要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科技才能强国。”为此,我们从现在起,一定要好好学习,发奋图强,振兴中华,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废墟的作文 篇2
二战结束之后, 一批德国作家在其作品中“描写战争, 描写归来”, 同时也描写“在战争中曾经看到并且在归来时所面对的废墟”。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废墟文学”, “战后文学”, 或者归来文学。最具代表意义的“废墟文学”作品是当时西德作家博歇尔特 (1921-1947) 在1947年写的广播剧《大门外面》。作品描写了一个在二战中受伤的青年士兵, 在战后回到家乡, 所到之处都被关在“大门外面”的痛苦遭遇, 喊出了青年一代和千百万失去亲人的父母和妻子的悲愤呼声, 控诉了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遭遇和苦难, 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其它的代表作品还有伯尔的《九点半钟的台球》, 蓝茨的《德语课》, 瓦尔瑟的《间歇》等。
总而言之, “废墟文学”是战后一批作家用他们特有的视角观察战争给城市和人带来的巨大创伤, 反映战后生活的痛苦, 人们精神世界的压抑、失落。战争给这一代人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和复杂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战后废墟文学理解成创伤文学, 或者颓废文学。借助这些德国作家的眼睛, 人们也能看到城市废墟之上的重建, 人们精神废墟上的重新崛起的希望。
二、对短篇小说《面包》和《老鼠晚上也睡觉》的分析
短篇小说《面包》以及《老鼠晚上也睡觉》都是德国作家博歇尔特的作品, 也是废墟文学的典型代表作。
《面包》这篇小说描写了一对德国老夫妻在战后的困窘局面, 妻子沉默地对待丈夫偷吃的龌龊行径。小说使用了最简单的情节以及最生活的语言, 同时也最直观的展现了战后德国的物质匮乏。老百姓吃不饱, 而人们物质生活的困境直接导致了道德的沦丧:夫妻之间互相说谎。
作者以此为一个点折射出战后的道德状况。面对丈夫的背叛, 妻子选择了沉默。沉默的原因在小说中并未提及, 但是她的行为很符合那个年代的人性特征。遭受战争摧残的人们不再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即便是面对最亲近的人。
与博歇尔特的其他文学作品相同, 《老鼠晚上也睡觉》一方面力图展现一个被战争摧毁的世界, 另一方面又给读者这样一种印象, 在这样一个充满恐惧和痛苦的世界里还有希望存在:废墟中的希望。小说中反复强调“希望”一词, 意即重建一个新世界的愿望和理想。
为了深化这一主题, 作者在这篇短篇小说中用了相当多的对比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三个对比:颜色的对比, 动和静的对比, 还有两种动物的对比。
这篇小说的描写中出现了很多颜色, 如果把它归为两类可以说一类是暖色, 而另一类是冷色。冷色只有一种:灰色。即灰色的城市废墟。与之相对的暖色包括:红色、蓝色、绿色等等。小说一开头是一段对废墟的描写:孤独的墙壁上, 空荡的窗户大大地裂着, 将新鲜的夕阳反射成蓝色和红色。烟筒的残骸斜伸出来, 灰尘飘荡其间。废墟沉睡。这是一个灰色的世界, 是看上去死气沉沉、无望的世界。然而这片灰色的废墟中也有着鲜艳的颜色, 比如红色的夕阳。色彩的描写给灰色的背景带来了几分生机。灰色废墟之下的红色夕阳是这篇小说最明亮的暖色, 更是贯穿小说的红线, 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这篇小说中动和静的对比很明确。开始是静, 然后静中有动, 由静到动, 最后整个画面活跃起来。小说中还提到了两种动物:老鼠和兔子。这两种动物是作为对立物出现的。老鼠代表着死亡, 而兔子则象征生命。它们的象征意义来源有二:首先是根据它们各自的自然属性:兔子在德国的民间谚语中因为其繁殖速度快而一直被当作是生命的象征。而老鼠生活在黑暗中, 惧怕光明, 以啃噬腐烂的事物为生。虽然老鼠的繁殖速度不亚于兔子, 但是在德国文化中也是被鄙视和厌恶的动物。第二, 兔子之所以能扮演生命和希望的象征这一角色也是和德国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在二战和战后时期, 德国的每户人家几乎都养兔子, 为了在物质贫乏的时期补给家庭。兔子有时候也被拿来交换其他的生活用品或燃料。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德国人总是对兔子抱有好感。兔子这种可爱的小生物, 因为其惊人的繁殖速度, 给不计其数的德国家庭带来了生存的希望, 赢得了人们的好感。
三、中国抗战结束后意识形态的发展及表现
1949年以后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社会层面, 也在意识形态方面表现出来。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走向趋势, 可以看出中国战后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政治特色。这些特点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是作家队伍的变化。1949年以后, 从作家的结构上看, 这个时期最活跃的作家以延安作家为主。所谓的延安作家主要是两类人, 一类是延安自己培养的作家, 还有一类是到过延安的左翼作家。一些曾经在国统区写作过的政治态度不明确的作家, 或者原来以新月集团为主的作家在1949年以后遭到了冷落, 从中心退到了边缘。也就是说, 从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的格局上观察, 1949年以后的中国, 一个作家是否有过延安经历决定了他能否进入主流作家的行列。
其次是文学制度管理方式的变化。如果说1949年以前的中国, 作家还是一种自由职业的话, 解放以后这种职业就不再是自由职业, 而被纳入了体制, 成为一种单位职业。相应地, 以自由和公开为基本特点的现代出版制度在当时也不复存在, 导致学术和文学活动所依赖的自由空间完全丧失。
第三个特点是文学欣赏和文学教育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意识形态高度统一的直接后果。“这个变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抛弃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所形成的传统, 对文学教育和文学欣赏的基本要求是以工农的欣赏趣味为理想目标。”
总而言之, 抗战胜利以后的中国文学是以高度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 呈现出独特的“无产阶级文学”的繁荣。当时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 以描写中国农村的阶级斗争生活为内容, 歌颂农村革命、土地革命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的。以延安作家代表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为例, 作者在写农村生活时是以土地改革为背景, 刻画了不同阶级面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态度和表现。作家本人的“阶级立场”相当明确, 是坚定地站在农民阶级的立场上支持土改。对于作品中的主人公张裕民, 这个暖水屯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作者着力突出了他沉着、老练、忠心耿耿、大公无私的品质。他的对立面则是地主阶级代表恶霸地主钱文贵, 这是一个狡猾奸诈的地主形象。他“无恶不作, 一手遮天”, 抗拒破坏土改斗争。这篇小说中的人物不管身份如何, 都具有鲜明阶级特征和个性的人物。这符合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工农阶级”的审美和要求。
通过以上对德国战后“废墟文学”和中国解放以后当代文学发展方向的简略分析, 可以大致总结出两个主要特点。首先战后的德国文学并没有像中国一样, 以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面向世人。“废墟文学”只是德国战后文学的一个流派, 甚至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废墟文学”的作家创作的宗旨也并不是在于改变或者主导人们的价值观, 而是试图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经历战争后的这个国家, 并且给受到巨大创伤的人们以鼓舞和希望。而同时期的中国文学作品当然也在宣扬这种战争过后的希望, 但是其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带上了阶级的烙印, 也就是说一切幸福和希望必须是发生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中国。其次, 从作品内容来看, “废墟文学”中的主人公没有明显的“好人”“坏人”的区别。作者对其人物的描写着眼点在于人性的描写, 评判人物的标准主要是道德水准。而在中国解放以后的文学作品中, 不仅没有“人性”的描写, 甚至这种“人性”被看做是“资产阶级”烙印, 是遭到禁止和批判的。所有人物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 就是其“阶级性”。一切好的品质完全集中到“无产阶级”或者共产党员身上。他们必须是完美的, 或者是经过无产阶级革命的洗礼后转型为完美。中国当代文学之所以没有出现堪与中国现代文学相比的作家和作品, 主要是政治文化精神制约了中国作家的创造力。
摘要:二战结束之后, 在1945年的德国出现了一批描写德国战后状况的作家, 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废墟文学”, 也被称为“战后文学”、“归来文学”。这个文学流派很年轻, 但其作品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作家作品有格拉斯的《铁皮鼓》等。战后的德国作家以自己的视角去“观察”战争给人类城市造成的“废墟”以及“废墟”上的重建和“希望”。同时期的中国文学则以高度统一的“新意识形态”的面目展露于世人。这一时期的“延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繁荣和其它非延安作家遭到的冷落, 说明了中国抗战胜利后的作品主要是符合了当时的政治需求, 作家的意识受到了政治体制的主导。
关键词:战后文学,废墟文学,希望和重建,“新意识形态”,延安作家
注释
11.《论废墟文学》, 海因里希·伯尔著, 史康成译, 译自莱比锡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意义与自白》 (Dentung und Bekenntnis)
22.译自“Nachts schlafen die Ratten doch”von Wolfgang Bochert
33.谢冰:《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92页, 中国当代文学的转型是如何完成的-以1952年《文汇报》“肃清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毒素的文艺作品的影响”为例。
44.谢冰:《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95页, 中国当代文学的转型是如何完成的-以1952年《文汇报》“肃清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毒素的文艺作品的影响”为例。
废墟里找到的天堂作文 篇3
女儿在期中考试写的一篇作文《父亲的爱》,被人从废墟中找了出来。7月21日,小雨梦这篇遗作经网易刊发后,感动了无数的网友,短短3天时间,就引来1700多条网友评论。
地震当天,在废墟中,廖继均跑遍了每个角落,他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女儿的名字,终于,在一根横梁下他看到了女儿的衣服,还有头发。女儿去了,这个乐观的汉子支撑不住,在操场上号啕大哭。
廖继均没有在废墟里找到女儿的任何物品,连书包都没找到。
几天后,学校老师打来电话,告诉他说在废墟里找到了一些雨梦的东西,是一本作业本,一本字帖和一份期中语文考试的作文卷。
在这篇期中考试的作文中,雨梦说,有一天早上,爸爸突然告诉她一件事,他说他刚才做了个梦,梦见我走丢了,找了很久也找不到,把他都给吓哭了。爸爸对她说:“女儿啊,你是爸爸的未来,是爸爸的希望,你可千万别出什么事呀,你要是真出了什么事,爸爸可就活不下去了啊!”……
噩梦不幸成为现实,作文完成仅仅一个月之后,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廖继均夫妇永远失去了女儿。
廖继均至今也没有从头到尾看完过女儿这篇饱含深情的作文——每一次只要开读,泪水就会顺着这个憔悴汉子的脸庞流落、迷糊直至淹没他布满血丝的双眼。
廖继均的两只脚大小不一样,属于三级残疾。为了维持家计,他只能外出打工,平时跟女儿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为了多陪陪女儿,去年六一儿童节,正在甘肃打工的廖继均特意赶回了家里,就是为了看女儿儿童节上的表演。
在他和妻子吴跃洪的眼中,女儿是全部的未来和希望。地震时,廖雨梦刚满13岁,是该镇龙居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也是学校的大队长和班上的班长。“地震之前,她还刚刚把德阳市‘三好学生’的推荐表填完,整个年级就她一个。”廖继均自豪而又悲伤地说,要是没有地震,现在评选结果也应该出来了。
小雨梦生前常常憧憬未来,她曾跟妈妈说,等她以后工作了,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帮父母盖房子。可现实是,他们家里唯一的小房子也因地震而成了危房,盖房已经提前成为廖家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成为他们当下最现实的梦想。
小雨梦的遗作
父亲的爱
爱,分为很多种,亲人之间的关爱,朋友之间的友爱,严肃的爱,慈祥的爱……而我爸爸对我的爱则是埋藏在心里深深的爱。
从小到大,我总觉得爸爸很严肃,很有距离感。那一天早上,爸爸突然告诉了我一件事,他说他刚才做了个梦,梦见我走丢了,找了很久也找不到,把他都给吓哭了。我听了后,满不在乎地想:只不过是个梦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我却记得爸爸说过的话。他说:“女儿啊,你是爸爸的未来,是爸爸的希望,你可千万别出什么事呀,你要是真出了什么事,爸爸可就活不下去了啊!”突然,我觉得我的鼻子酸酸的,好难受啊!其实,我知道,爸爸是爱我的,他对我的爱觉(绝)不比妈妈对我的爱少。不过,爸爸只是不擅于表达而已,总喜欢将事情憋在心里,不愿说出来。听妈妈说,儿时的我晚上总喜欢“折磨”人——放到床上就号啕大哭,每一次总是爸爸抱着我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哄着我睡。有一次放到床上,他刚歇了口气,没想到我又大哭起来,没办法,爸爸又得把我抱在怀里摇。长大后,爸爸又要关心我的学习,一遇到难题,他总是会耐心地给我讲解,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是啊,小时候不懂事,爸爸怕我到处跑,会摔着。冬天,一个人睡,爸爸怕我会着凉。我常常认为这些都是做父母的应该做的,长大后,才明白,他们想用自己所有的爱去呵护自己的子女,让他们幸福、快乐。自己不高兴时,做父母的要比我们还伤心;我们自己开心时,做父母的要比我们还开心百倍、千倍。我想:这就是真正的亲情,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吧!
我的家虽然不是很富裕,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家里有爱我、关心我的爸爸、妈妈,我应该很幸福了吧!
网友声音:
郑州网友:这是一份神圣而纯洁的爱,如同春雨一般纷纷洒落在我的心底。9月开学后,我将把这个故事告诉我身边的每一个同学。
重庆网友:都说善良的人去后都会上天堂的。看着这篇作文,似乎感觉得到头顶的天上,正有一颗星星在闪动。那就是小雨梦在天堂的眼睛,她在向我们述说着她对父母的留恋和祈福,希望她的爸爸妈妈还有所有世上的好人都快乐的活下去,都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苏州网友: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小散文,其具有的震撼力我觉得不亚于朱自清的《背影》!斯人已去,上天无情,雨梦走好,深情永存。
常州网友:好孩子,你在天堂会快乐的,父母你们要坚强,你们的孩子在天堂看着你们呢,她永远都和你们在一起!!
武汉网友:作为父亲我很感动,平凡而又伟大的亲情!希望每个父母都珍惜现在,珍惜自己的孩子!小雨梦,走好!
广州网友:小雨梦的作文太感人了,看后心里酸酸的。唯愿失去女儿的小雨梦爸妈坚强。你们有一个好女儿,她的爱感动了我们。
济南网友:伟大的父爱,但愿能使你化悲痛为力量,好好活着,是对女儿最好的回应。懂事的女儿不是说长大了第一件事就是帮你们盖房子吗?
废墟的作文 篇4
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我国上海火车南站时的情景。啼哭的婴儿,倒塌的房屋,使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我们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由于日军的狂轰乱炸,当时的北站已成为战区,交通被切断,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大量难民涌向车站。忽然空中飞来一群日本敌机,投下大量炸弹。车站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废墟中幼儿悲惨的啼哭声更是让人心痛。侵略者的炸弹顿时将原来美好的一切都毁灭了。敌机投下炸弹的瞬间,有一个孩子的母亲努力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遮挡住纷飞的瓦砾和弹片,这个孩子的母亲被炸弹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已认不出血肉模糊的母亲,他大声的哭喊着。可是眼前没有出现妈妈慈祥的笑脸,更没有爸爸平时那有力的双手来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声似乎在质问侵略者:你们为什么要这么残忍,夺走我父母的生命,夺走我幸福的童年!
废墟中的孩子作文 篇5
在xxxx年8月28日下午两点左右,在上海火车南站,空中突然出现一架架日本侵略者的轰炸机,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已有一仗大炸弹飞快地落向了火车的后车厢,一眨眼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后车厢立刻不见了,不!是被炸成了铍铜烂铁了!话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人们逃的逃,哭的哭,叫的叫……的时候又有数枚炸弹像雨点般落了下来,又在一瞬间,只听见了“噼里啪啦”响了好几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粉碎的火车、破烂的房屋、横七竖八的大树、凹凸不平的土地、断裂的天桥……可以说是世界末日一般,刚刚热闹的火车站呢?刚刚活泼可爱的孩子呢?刚刚开开心心准备回老家?怎么一下子变得硝烟滚滚,尸骨横飞了?
在废墟里突然传来了一个伤心的哭声,是一个小幼儿正用自己的哭声寻找亲人,他的身上全是鲜血,显然是被刚才的爆炸吓坏了!不知是因为孩子哭声太大,还是什么真的从一块铁片上面传来了一个声音很微弱,可孩子可以清楚的听出是妈妈,孩子不顾自身爬去想快点投进妈妈的怀抱!他的手脚被石子、铁片……弄伤了可他还是不闻不顾,终于爬到了!他正为妈妈擦血,可这时他的妈妈不幸断了气。这个可怜的孩子,谁知道他以后的命运如何,是遇到好心人被收养、还是同妈妈而去、还是流浪街头……
废墟中的孩子作文 篇6
那一天,上海火车南站像往常一样,人群涌动,一会儿上车,一会儿下车,一片热闹的场景。突然,上空传来飞机“突突突”的声音,大家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一些老弱病残被活生生地踩在脚底。一枚落下来,只听轰的一声,人被炸飞了。接着,许许多多的炸弹落了下来,顿时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过了一会儿硝烟四起,尘土飞扬,烟雾中传来一声声幼儿的哭声。他的脸上沾满了血和尘土,衣服因炸弹变得衣衫褴楼,嘴里不停地喊着:“妈妈,你在哪儿?爸爸!”显得那么无助。这时,废墟中传来微弱的声音:“孩子,你在哪儿……”便断了气,小男孩不顾一切,爬了过去。
旁边的记者看到了,便把小男孩抱了起来,把他带回家抚养成人,但悲惨的一幕深深地印在小男孩的脑子里了。他十分痛恨日本人,于是,长大后便报名了八路军,想要为家人报仇。
废墟的作文 篇7
何谓现代大学?这是一个似乎再清楚不过, 但又无多少人愿意深究的话题。一般认为, 中世纪大学之后的大学都被称为现代大学, 这显然是一个以时间为大概分界的界定。而雷丁斯则返回到了事物的基本原则, 从大学内在逻辑的角度, 给出了现代大学的定义, 即“现代大学的特征就是有一个可作为其所指、目的和各种活动之意义的理念”[1] , 这种理念是一种“内在的普遍统一原则”。而中世纪大学则不同, 雷丁斯认为, 中世纪大学也存在一个基本的统一原则, 即神正论, 但它是一种外在于大学的精神对世俗的监督和控制[1] 。雷丁斯把现代大学的“缔造者”归于康德。康德在《院系的冲突》一书中, 将哲学与神学、法律及医学进行了区分。他认为, 哲学之所以异于其他学科, 是由于哲学不靠任何外在的标准, 而是靠自己的实践而取得自己的合法性, 而这种实践就是自由的理性探索。理性的品质是一种自由探索, 不需要受已有传统的羁绊。理性是自我批判的, 因此理性是自治的, 而大学的自治则以此为基础。大学应以哲学系为中心, 大学要建立在理性基础上, 而“理性给了大学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普世性”。自此, 中世纪大学演变为现代大学。
但是, 建立在理性原则之上的现代大学, 是存在悖论的, 即自治的大学如何与国家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如何统一理性与国家、知识与权力?”[1] 也就是如何既要理性实施批判和保护大学, 又要大学服从国家的领导?要处理这个悖论必须有一个中介——或者说是一种方式——来消解理性与体制之间、大学与国家之间的矛盾。雷丁斯认为, 解决这一矛盾的是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们, 谢林和席勒以及施莱尔马赫等从审美意识形态、阐释学等方面, “提出并确立了一种对知识的分析及其社会功能”[1] , 而这就是文化国家观的核心内涵, 即大学是无功利地、自由地探索知识, 是科研的场所;国家要对大学提供保护但又不能控制大学, 大学的发展会自然带来国家的繁荣, 因为大学与国家的长远利益是一致的。文化国家观的出现是有其现实的发展逻辑的。作为一位新人文主义者, 洪堡早期强调每个人有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 他所追求的是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模式, 国家只是被作为一种有限手段。然而到后期, 洪堡不得不调整了他的国家观, 承认了他先前否定过的国家的作用。洪堡在理想主义的思想中, 加入了国家的意志, 最终妥协为《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 为柏林大学提供了一种模式, 而这又可作为现代大学的普遍模式。民族文化成为协调理性与政治的方式, 国家保护大学的实践, 而大学捍卫关于国家的思想, 两者都为实现民族文化的理念而奋斗。这样, 在解决康德悖论的基础上, 文化取代理性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的基本原则。可见, 从理性到民族文化的转变并不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的结果, 而是社会思想史在大学中的体现, 进一步来说, 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使然。
二、虚化的体制与现代大学的危机
现代大学的产生, 始于大学基本原则的变更。现代大学的危机, 也同样如此。从神正论到理性再到文化, 大学终于找到了自身的内在统一性, 进而演变为了现代大学。而随着民族文化的族性不断膨胀, 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逐步取代了文化的真正内涵, 国家主义高扬, 以致于大学作为自由的高深学术机构的模式逐步被舍弃, 在洪堡之后, 其改革目标实际上已经被放弃。洪堡的继任者舒克曼是一位官僚, 与新人文主义观念格格不入, 仅把大学看作国家的机构, 一再试图减少大学的自主权[5] 。而二战时期, 这种民族性更是达到了极致, 蜕变为民族主义, 纳粹统治了大学, 连海德格尔等学者也被纳粹化了。
作为一位比较文学的学者, 雷丁斯从文化本身的转变, 找到了现代大学危机的根源。雷丁斯认为, 19、20世纪对文化的理解上出现了一个重大转变, 被民族国家赋予反思文化身份任务的主要学科从哲学转向了文学研究。文化原本是哲学问题, 这时成了文学问题[1] 。而这对于现代大学而言是致命的, 因为, 对于现代大学而言, 文化应该是一个最为基本的原则, 是其内在的统一性, 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支柱。如果文化被作为一种可以被单独研究的事物时, 也就是当文化研究观念出现之时, 也正是文化对大学总体不再有任何重大意义之际。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化, 是一种无所指的“文化”, 或者说本身就不再是文化了。文化作为一个基本原则消逝了, 而现代大学作为一个需要有内在普遍统一理念的机构也即将走到了尽头。同时, 现代大学所服务的民族国家, 在力量强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后, 也开始衰弱了。在大学中, 政治化也逐渐被市场神话所置换。文化研究具象化了文化, 但同时也把文化变得无所指了, 而市场的力量更强化了文化的“解指涉化”。雷丁斯认为, 这种“解指涉化”与“解政治化”是同一个过程。市场强调的是竞争, 所秉持的是一种比较的思维, 所追求的是“一流”。而全球化则更加壮大了市场的力量, 跨国公司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 而成为单独的、强大于国家的力量, 开始成为充斥于高等教育的“意识形态”, 民族国家在全球化中被资本的逻辑和消费主义所取代。进而, 我们可以在图画中央那个曾经写着“文化”的地方写上“一流” [1] , 现代大学所具有的对于国家的责任感被“争创一流”的观念所取代, 现代大学也走到了黄昏时代。大学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然不同的机构”。一流成为大学新的基本原则, 而这个原则是一个“伪原则”, 因为, 它无所指涉。“一流”所要表达的只是在一定的序列中处于顶端, 除此之外, “一流”一无所指。而这种空洞性, 被理解为了普遍性, 这种普遍性被夸大为所有大学的生存原则:大学可以抛弃所有, 但要处于序列的前列。一流与民族文化无关, 与理念无关, 与一切无关, 只是一个计算。一流大学是一个大学理念的幻影[1] 。这样, 现代大学成了一个虚化的体制, 是一个内涵空洞的存在。
三、基本原则的丧失与后历史大学的兴起
民族国家在全球市场的压力下, 走到了黄昏。大学也在盲目追求一流的冲动下, 舍弃了文化的理念和对于国家的责任, “一流”取代“文化”成了现代大学新的原则, 而这个原则却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现代大学被虚化为废墟。面对废墟, 身处废墟, 雷丁斯以其人文学者特有的使命感, 思索着大学发展的可能路径。因为, 现代大学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关口, “大学必须找到一种新的语言来声称自己成为高等教育中心的角色, 这是历史上还从未有人说过的绝对必要的角色。”毕竟, 大学虽然放弃了引导民族文化的角色, 但“还没有无可挽回地踏上变成一流官僚公司的道路”[1] 。那么, 大学新的角色是什么呢?大学新的语言应该如何表达?雷丁斯认为, 试图回归到洪堡时代的大学, 已经不太可能, 而一味地鄙视“一流”也不是办法。也就是说, 我们必须正视废墟, 我们不可能来整理废墟, 也不可能来舍弃废墟。我们必须“试图在好战的激进主义和犬儒般的失望所造成的困境中找到一条出路”[1] 。这需要一种全然不同的思维, 即“不求赋予大学工作一种统一的意识形态功能”, 大学应成为一个“各抒己见的共同体”。中世纪大学有一个外在的统一原则, 而现代大学的原则则是内在的“理性”, 继而是“文化”。当文化消解之后, 现代大学成为无基本原则的废墟, 重新寻找基本原则已不太可能, 因为, 现代性已然到了黄昏, 任何中心都消失了。没有了基本原则, 也没有了英雄, “我们谁也不能严肃地认为自己是关于大学教育的叙事中的核心人物”[1] 。核心学科的地位也取消了, 甚至连现代学科也没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研究领域。当然, 也许我们可以称这些问题域为“新学科”。基本原则和中心的消解, 核心人物与核心学科的消失, 使得我们有种后现代即将来临的感觉。可是, 雷丁斯并不愿意使用“后现代大学”这样的称呼, 因为, 他觉得“后现代大学”使人们容易把它想象成为一种“更新的、更有批判性的机构”, 也就是更为“理性”的机构, 是“比现代大学甚至更现代的大学”。因此, 他使用了“后历史大学”, 意指后历史大学是现代大学的废墟, 是时代的幸存物。
雷丁斯寻求的是一种“制度性的实用主义”, 这种实用主义就是不能怀旧, 也不能秉持犬儒主义, 要站在废墟之上, 思考如何利用废墟, “我们的行动所力求实现的不是理性, 亦非文化;不是一流, 亦非对超然的诉求”[1] 。作为废墟, 不可能再有任何的基本原则和中心, 但大学何去何从呢?难道就放任大学成为无所指的技术官僚机构吗?这显然不是学者所能容忍的。作为人文学者, 雷丁斯强调, 在当下, 我们处于历史断裂的时代, 这个时代是复杂的, 我们不能凭吊现代大学的统一性, 而应该承认多元主体价值的自由表达, 各种意见都应得到表达的机会, 各个主体都应对别人承担一种责任, 允许别的主体把自己的想法完全表达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 雷丁斯也许受到了哈贝马斯的影响。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和“话语伦理学”。他认为, 要实现社会公正, 消除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中的不平等, 首先就要实现话语的民主, 每个主体都具有自由平等的话语权。各个主体还要秉持“交往理性”, 采取平等的处事方式。但是, 雷丁斯与哈贝马斯又是不同的。哈贝马斯认为, 通过平等共处的交往和交流, 最终会取得共识, 而雷丁斯则认为自由表达的意义也仅仅在于表达, 大学应该是纷争与不和的, “而不是取得最终共识的愿望”[1] 。大学再也没有了中心, 也没有了一个普遍的真理, 而只是一个各抒己见的共同体。这在福柯看来, 也许是不可想象的。福柯曾同其他后现代主义者一起, 严厉批评哈贝马斯。在他们看来, 哈氏倡导的绝对的“交往理性”和“话语伦理”无论在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一方案归根结底不过是一个“善良愿望”, 表达了一种“善良意志”而已。这一善良愿望和善良意志一旦触到“社会权力结构”的坚硬礁石便会撞得粉碎[14] 。那么, “各抒己见的共同体”也就只能是一种乌托邦。
四、人文学者对于现代大学的忧思
雷丁斯以批判“一流大学”的时尚为起点, 通过学术史, 尤其是文学史的分析, 追溯大学的基本原则, 描述了现代西方大学的历史、当下与未来。他以一种人文学者的责任感, 表达了对大学的一种忧思, 认为现代大学得以存在的文化理念已经被全球化所淹没, “一流”作为一种毫无所指的东西登堂入室。对于现代大学的这种忧思, 是一些学者所共有的。刘易斯就惊呼, 大学在追求“卓越” (也可以翻译为一流) 的过程中, 已经失去了培养人的责任, 大学所要的只是“失去灵魂的卓越”。而后现代主义者同样对现代大学的发展状况给予了批判, 其中之一就是对福特主义、技术官僚的批判。德里达无疑是其中的代表。德里达深深感受到了现代大学的危机, 并提出了无条件大学的主张。德里达认为现代西方的大学, 尤其是人文科学的大学是西方启蒙理性的产物。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启蒙理性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全球化的需要, 这就使得大学的劳动沦为了为资本的逻辑作论证的被动活动, 从而失去了对大学之于未来的开放的历史和对人的真正权利的关怀。
对于现代大学的理解, 雷丁斯与德里达还是存在分歧的。雷丁斯和德里达都承认现代大学自理性而起, 但是, 雷丁斯认为, 理性作为一种基本原则已经被文化取代, 而文化又被“一流”替代了;而德里达则认为, 大学与所有类型的研究机构不同, 它原则上是真理、人的本质、人类、人的形态的历史等等问题应该独立、无条件被提出的地方, 即应该无条件提出不同意见的地方, “无条件”就是大学的精神。而且, 这种精神是超越历史的, 无条件大学既是对大学过去的历史想象, 也是对未来的期许[15] 。而这种无条件大学, 实际上是一种“比批判性更批判性地抵抗一切规定了教育习惯占有权的最终场所, ……”这也就是为什么雷丁斯不愿意使用后现代大学, 而使用后历史大学的原因。
德里达作为后现代主义者, 否定了资本的逻辑, 却存有一种乌托邦的精神;德里达解构了一切, 却对理性坚信不疑, 认为无条件的批判理性始终是大学的珍贵精神。虽然大学从来都不是“无条件大学”, 但无条件是一种自我坚守。而雷丁斯则认为, 现代大学的基本原则, 无论是理性还是文化, 都已经消失了, 现代大学已日薄西山, 成了废墟。这显然与德里达不同。但雷丁斯的后历史大学, 却也与德里达的无条件大学有些相像。那就是:德里达从理性批判的角度, 认为大学应该是各种问题得以讨论的场所;而雷丁斯则从价值的自由表达的角度, 提倡后历史大学应该是各抒己见的共同体。德里达所期许的大学与雷丁斯基于实用主义所设想的大学, 在对话、自由表达这方面是一致的, 所不一样的则是, 德里达认为理性始终是大学的基本原则, 而雷丁斯则认为, 后历史大学已经无基本原则可寻。虽然有些差别, 但二者都存有乌托邦的精神, 都在建构乌托邦工程, 也许, 乌托邦是人文学者固有的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1][2][3][4][6][7][8][9][10][11][12][13][加]比尔.雷丁斯 (郭军, 等译) .废墟中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51.53.55.59.112.51.119.5.9-10.122.121.
[5]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84.
[14]章国锋.话语.权力.真理——社会正义与“话语的伦理”[J].社会科学, 2006, (2) .
废墟的辉煌 篇8
②到达意大利的第二天上午,我们乘车从一个叫美女城的小镇前往罗马。那天的天气特别好,秋阳灿灿,秋风习习,高速公路两旁的松树就像一把把张开的绿色巨伞,撑着蓝天白云,景色美丽极了。早就听说罗马是一件精致的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那规模宏伟、金碧辉煌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高耸云天、气势非凡的圣天使城堡;巍然屹立、威风凛凛的埃曼纽尔二世骑像纪念碑;充满神秘色彩的许愿喷泉,更是以它们独特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因此,在我的想象中,罗马一定很美,很繁华。然而,当汽车进入市区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流光溢彩,没有生机盎然,一切都是旧的,街道是旧的,房屋是旧的,整个罗马就像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
③我不禁有些失望,谁能料到举世闻名的罗马竟会是这般模样。就在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时候,汽车在一座残破但却很雄伟的椭圆形建筑物前停了下来,我的眼睛顿然一亮,这不就是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吗?这座于公元72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建筑,虽然毁坏严重,残破不堪,但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的形状很像今天的体育场,近50米高的外围墙是用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里面的阶梯式座位能同时容纳5.5万名观众,其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科学、建造之精巧,不要说在两千年前,就是现在,也令人惊叹不已。陪同的宋先生告诉我们,从斗兽场建成的第一天起,里面就浸满了野蛮与血腥。达官贵人们为了寻求刺激和欢乐,在这里上演了长达500多年的“人兽斗”。那是怎样一种残酷的场面啊,奴隶、囚犯同老虎、狮子在进行血淋淋的搏杀,统治者和权贵们却在看台上开怀大笑。最后,鲜血流尽了,兽性也满足了。望着这座体现了人类高度文明的建筑,我怎么也无法把它和野蛮、血腥联系在一起。在诅咒它的同时,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要不然我们只有从历史学家的笔下去寻找它的踪迹了,就像我们中国的阿房宫一样,只能从司马迁的《史记》和杜牧的诗文中去想象它的辉煌壮丽了。其实,岂止是阿房宫,漫漫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据说宋代以前的建筑哪怕是废墟也很难觅到一座了。
④离斗兽场不远,便是罗马广场废墟。这个古罗马的心脏地区,曾经殿堂高耸、神庙林立,如今却杂草丛生,成了一片断壁残垣。华丽的埃米利亚殿堂,只剩下了一堆零乱的石块;雄伟的马森齐奥殿堂,只剩下了几堵厚厚的破墙;高大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三根石柱;最为气派的萨图尔诺农神庙,只剩下了八根石柱支撑的大门;为了纪念贵族与平民之间修好的和平神庙,只剩下了光秃秃的庙墩基座。还有那维纳斯女神庙、罗莫洛神庙、凯撒神庙,也都化作了一堆堆的碎石和乱砖。徜徉在这罗马广场的废墟之中,仿佛就像在古罗马的历史中漫步。我们不能亲见古老的历史,但废墟却可以告诉我们它昔日的辉煌。残破的废墟正是完整历史的映照,而完整的历史也正是因为残破的废墟才得以顽强地展示着自己。倘若没有废墟,人类的历史就会变得苍白单调,就会变得残缺不全。
⑤从罗马广场出来,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什么废墟了。谁知罗马城简直就是一个废墟的世界。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手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得不成形状的通道都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建筑。尤其使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区的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凝视着这些废墟,我忽然发现罗马充满着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古旧的美。是的,比起完整的建筑来,残缺的废墟更能给人以震撼,更能给人以深思,更能给人以力量,更能给人以启迪。
⑥于是,我不由得惊叹和钦佩起罗马人来。
⑦他们不愧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族。面对罗马文明的废墟,他们没有用推土机去把它们推倒和铲平,也没有在废墟上去恢复和重现古罗马的壮丽辉煌,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废墟是历史的遗物和文明的见证,毁掉了废墟也就毁掉了历史的文明。这无异于是民族精神的自杀。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正因为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罗马也就成了全世界人民都向往的地方,每天从四面八方来废墟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罗马人把废墟变成了宝贝,变成了无与伦比的财富。
⑧罗马废墟,一个千古的绝唱,一个不灭的辉煌。
(选自《中国2001年度100篇精短美文》)
【阅读练习】
1.第②段列举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圣天使城堡和埃曼纽尔二世骑像纪念碑等众多罗马著名建筑有什么用意?
2.第③段画线句中“兽性”一语双关,这个词语有哪两重含义?
3.本文与杜牧的《阿房宫赋》都写到阿房宫,两者的写作意图有何不同?
4.简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废墟里的孩子作文 篇9
以前,我和爸爸、妈妈生活得很幸福,天天都去公园散步。可是,有一天,妈妈突然对我说:“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儿了!”我迷惑不解的问:“为什么呀?”妈妈说:“最近,我们这里来了一批鬼子,他们天天早上都会来抢东西,弄不好还会枪毙呢!”妈妈说完,抱起我就走。我和妈妈准备离开上海,逃往其他比较安全的地方。我们刚来到火车站,就看见一架飞机呼啸着朝我们飞来。四周的市民突然变得慌张起来,四处逃窜,还狂喊着什么。我心想,不就是一架飞机吗?至于这样吗?随后,这架装满炸弹的飞机对上海火车站进行了狂轰滥炸,一枚枚500磅重的炸弹从天而降。火车站无数要逃往内地的市民当场炸死。只有我一个小男孩。幸存了下来。
此时此刻,我没有了陪伴在身旁爱着我的父母。我只能坐在那被炸弹气浪冲翻的铁轨上,号啕大哭。我坐着想: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难道我再也见不到你们了吗?我站了起来,用那已经哭得红肿的`眼睛环视着四周,寻找着我的父母,可我并没有找到我的父母,只看见了无数的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
废墟下的友谊的作文 篇10
两位素不相识的学生,在废墟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探索其中的奥妙吧。
205月12日2点28分。四川省发生了以汶川为中心的8级大地震。无数房子倒塌了。一座座城市,乡村变成了一片片废墟。多少张孩子天真的笑脸,多少个曾经鲜活的生命,都被永远定格在汶川伤痕累累的大地上。
在蓥华镇中学的废墟里,掩埋着几百名师生。其中有一位学生叫做蒋德佳。当死神快降临到她身边时,突然从上面传来一阵声音:“千万不要睡!”那话语就像天外之声驱赶走了死神。她们都自我介绍着。原来在上面的是初三一班的学生廖丽,下面的是初二二班的学生蒋德佳。在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里,她们互相勉励对方,携手守望官兵营救。
我被蒋德佳和廖丽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热爱生命的精神所感动。多么深厚的友谊啊!多么难忘的友谊啊!生命因友谊而得以延续,友谊在生命中得以升华!想要生命更有价值,就必须经受住许多磨难和考验。
草,烧了还能再长;人,死了不能复生。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关键是你怎样看待那些不幸,我们无须抱怨命运之神的不济。
四川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太多关于生命的思考,同时也告诉我们:生命虽然宝贵,但也是脆弱的。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要领悟许多人生真谛,以便自己变得更加睿智;都要经历一些感动,让自己活得更加激情!
废墟上的重生 篇11
五年后之夏,记者重返玉树,行走在这座焕发新貌的古城,感知这个雪域佛国重生的脉搏。
七八月份是玉树最美的季节,山峦披着绿衣,开满朴素的野花,雪水化作清澈的扎曲河,蜿蜒穿过依山谷而建的玉树市区。
高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五彩的方形房屋,均匀地洒在商店、寺庙、诊所、民居上。房前屋顶,经幡飘动,汽车穿行在起伏于山丘的马路,人们在街头悠闲地漫步、在广场上谈笑风生。
这座高原小城,宁静、安祥、富足,表面上已感受不到任何灾难的痕迹——今日的玉树已经成了一座舒适幽美的藏家风情小镇。失去亲人的伤痛仍然埋在心底,但生活还得继续,生命依然向前。
扎西丹巴摇着轮椅出了房门,来到路边享受下午的日光。地震以前,他一家子经营着一个小店铺,震时房屋垮塌,他双腿重伤,从此失去劳动能力。不过,他很感激命运,庆幸在灾难发生的那一刻(早上7时49分),自己的家人都已出了家门,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现在我的女儿在上初中,新建的学校有图书馆、食堂,还有计算机室,我的老婆在新建的康巴艺术中心表演歌舞,她能为家里赚点钱。”丹巴说。
震后,在一片废墟上,玉树以现代化城镇的思路被重新规划,民居面积与公共设施面积由震前的19:1变为1:1。公共空间更多、更大、更均等,生活娱乐更丰富。
玉树博物馆、玉树游客服务中心、康巴艺术中心、康巴风情街等藏式地标建筑的兴建,使玉树的文化生活品质登堂入室。
乘着暮色,记者登上为游客新建的当代山观景台。在深蓝色的天幕下,黑黝黝的山体依偎着华灯初上的新玉树。美丽的房屋错落有致,灯火通明的街道四通八达,伸向视线的尽头、山谷的怀抱,联接着玉树藏族自治州星星点点的城镇。
随记者一同上山的司机小伙扎西巴丁说,震前的玉树,道路泥泞,不通水,不通暖,整座城市完全靠一个禅古水电站发电,供电严重不足,夜晚搞片区停电,大部分地方黑灯瞎火,冬天靠烧牛粪或烧煤取暖,生活极其艰苦。
山脚下,格萨尔王广场的动感音乐吸引着山顶上乘凉观景的人们。藏族同胞生来善歌舞,玉树又是藏区的歌舞之乡,在霓虹灯一闪一闪的照耀下,人们在广场的巨大格萨尔王雕像边踏着乐步手舞足蹈,好不欢快。
为了拍摄玉树全城景象,清晨五点半,记者登上了北木它梅玛山山顶重建中的结古寺。结古寺建于14世纪末,是玉树的精神堡垒,在藏区闻名遐迩。
在2010年4月14日的7.1级地震中,结古寺基本倒塌,侥幸生还的500多名僧众冲到山下,钻进废墟,徒手刨挖生者,疲倦无力的喇嘛则不停地诵经为死伤者超度,为大地祈福。
“玉树”一词在藏语中有着“废墟”、“遗址”的意思。有趣了,怎么会取一个如此不吉利的名称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问了不少人。
青海旅行达人黄文洁是这样解释的:“废墟”直接点明了历史内在的哲理,它不是耻辱,而是见证。没有“废墟”的土地,才是一片历史荒芜、文明浅薄的国度。
废墟的作文 篇12
存在主义是一种以人的存在状态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为中心,以对世界和人的存在的荒谬性的揭示为主题的学说,它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鼎盛发展。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正是繁盛时期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 加缪的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荒谬(absurdity),他的荒谬与萨特的荒谬大相径庭。萨特存在主义所要集中表现的主题是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在他看来,人是被抛入到这个充满偶然性的世界,恐惧、悲凉、被遗弃等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人生在世的无意义以及生活的徒劳组成了荒谬。而加缪却以荒谬为出发点,来重新思索人的存在问题。 加缪欲在悲观中探析到一种乐观,要在一种消极的世界观中竖立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他坚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不应在荒谬中灭亡与沉沦,而应在荒谬中奋起;直面和反抗荒诞,在反抗中体现人的尊严、自由和激情,赋予生命以新的价值与美丽。
《紫色》(The Color Purple)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 • 沃克(Alice Walker,1944-) 的代表作。西丽是一个纯真善良的乡村女孩,她喜欢紫色,憧憬向往美好的事物, 但是事与愿违,从小起西丽就在痛苦中挣扎,被继父屡次强奸,后来又被迫嫁给了一个被她称为“某某先生”的黑人男子,在恐惧和畏怯中一天天生活。她因无力摆脱困境,便天天给上帝写信诉说,希望上帝能拯救她。直到有一天某某先生的情人,一个黑人女歌星的到来,为西丽指出了生存之路。 小说通过细腻如画的笔调,描写了一位黑人妇女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最后得以解脱。《紫色》至今仍然吸引着文学界的注意,学者们用妇女主义、精神分析、后殖民等多种理论来分析,但他们很少论及小说中浓厚的存在主义色彩。例如, 小说中西丽的丈夫“某某先生”就发出过这样的感慨,“我难受得要命,心里不痛快。我不明白,我们活在世上一多半的时间过得很痛苦,我们干吗还要活……”( 沃克,1998 : 224)。小说字里行间渗透着作家对人物生活遭际和个性精神的存在主义思考。本文将从加缪的存在主义为切入点来探讨《紫色》中一生都在追求紫色的西丽在荒谬的现实中如何从了悟荒谬到超越荒谬,从自我意识的觉醒到自我本质的追求,最后在荒谬中幸福地生存之道路。
二、了悟荒谬:体验荒谬之旅
个体的悲剧意识和幸福感都离不开个体的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个人的荒诞感在加缪看来具有积极的意义。只有具有了荒诞感,个人才有可能拒绝荒谬的生活。加缪在其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中用哲学的语言对荒谬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荒谬的本质是离异。……荒谬既不存在于人,也不存在于世,而是存在于两者之间。此时,荒谬是联系两者的唯一纽带”(加缪,2012 :40)。荒谬强调理性与非理性、 和谐与分裂及永恒与有限这三对之间的对立和断裂,人一旦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提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那就是意识到了荒谬,可是事实上大多数人却难以发现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诞性。《西西弗斯神话》里的西西弗斯因犯天谴被罚永世将一块巨石滚上山,当他登上顶峰,巨石又滚回山底,但他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生活的荒谬性与悲剧性,而《紫色》中的女主人公西丽对自己的生存困境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西丽的生存境遇具有极大的荒谬性,其荒谬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分裂。加谬认为,世界对于我们是完全陌生而不可理喻的,人感到生活在异已之邦,是流放者,与同类相斥。这包含着人不仅对他人来说是陌生人,而且与自我也分裂了。故分裂包括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分裂,每个人就像是一座孤岛。首先,人与世界的分裂。人是世界中的人,脱离世界人将无法生存,相反,没有人也不存在所谓的世界。人与世界应该相互依存,关系密切。但是, 事实正相反,西丽与这个世界是不融合的。她丑陋瘦小,地位低下,她所受的苦难遭遇使她很厌恶她所处的环境,西丽从来没有真正注意过上帝创造的一切。包括玉米叶子,小野花。其次,人与他人的分裂。由于深受当时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双重压迫,西丽被抛弃到主流社会之外,处在一个受统治,受侵犯的边缘状态。她被禁锢到一个每天只有整天辛苦劳作的世界,与他人之间都是封闭的状态。西丽嫁做人妇, 丈夫和家庭成为她的一切。可是她的丈夫却没有把她当做一个有自由意志的个体,而是一个奴隶, 一件货物, 可以随意使用和处置。孩子们也不会爱她,不管她对他们有多好。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深不见底的隔膜与疏离。最后,人与自己的疏离。西丽在充满压抑,暴力,辱骂的环境下麻木不仁地忍受着一切,毫无怨言地活着。她把丈夫的打骂当做理所当然, 天经地义,她的存在连她自己都感觉不到。“他揍我跟揍孩子一样。……我拼命忍着不哭。我把自己变成木头”(沃克, 1998 :20)。最后是西丽丈夫的情人莎格让西丽在镜子面前第一次真正地认识自己,唤醒西丽对自己女性身体的热爱及信心,西莉第一次发现了女性身体的美丽。
第二,逃离。西丽的精神寄托只剩下万能的上帝,她虔诚地信仰上帝,她会经常帮牧师干很多活,会以死后进入天堂来逃避现世,“有时候某某先生待我实在太过分了。我只好跟上帝谈谈。……这辈子很快就会过去,我说,只有天堂永远存在”( 沃克,1998 :34)。生活固然是痛苦的,前辈存在主义者都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要抛弃人生,超越这个荒诞的世界,实现与神的合一,但是加缪认为逃避荒谬,也就是不敢面对现实,脱离自己真实的生活,结果是让自己陷入更加荒谬的境地。“在各种名望之中,欺骗性最少的就是当下存在的荣耀。”(加缪,2012 :94)未来并不存在,来世更是虚无之说,唯有现在最真实可靠。人生的意义正是人在现在的具体境况中通过行动创造的,对永恒的拒绝亦是意味着对人世间的美和生命的欢乐的肯定。
第三,机械。加缪指出, 现代社会里很多人都是“每天做着同样的工作, 这种命运无疑是荒诞的,但更可悲的是, 人们对这种状况还毫无知觉”(Camus,1976:313)。西丽何尝不是这样?她在宗教教义,社会习俗,传统观念共同铸造的轨道上中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行走着,不敢越轨半步。她坚守《圣经》里的教诲,忍气吞声地接受继父对她的凌辱。“我不记得我什么时候生过气。《圣经》上说,无论如何也要尊重父亲和母亲。”(沃克,1998 :34)她的潜意识中存在着男权至上的观念,这就使她心甘情愿地站在他者的立场上,按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要求生活。她竭尽全力照顾弟妹,嫁做人妇之后,她更加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运转,重复单调反复的劳动。西丽的生命被磨成粉末,灵魂早已死去,荒谬的社会习俗和制度蚕食着她的自我本体, 逼迫她堕入异化的深渊。
上述的种种特征足以证明, 西丽的生存境遇被巨大的荒谬所笼罩。然而,这种环境亦促进了她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对荒谬的了悟,这些是摆脱荒谬和异化自我的先决条件。在莎格的启发下,在经历种种之后,尤其是发现某某先生许多年来一直藏着耐蒂的信之后,荼毒西丽的宗教观和男权思想瞬间崩塌。西丽终于如梦方醒,“上帝为我干了哪些事?他给我一个被私刑处死的爸爸,一个疯妈妈,一个卑鄙的混蛋后爹, 还有一个她也许永远都见不着的妹妹”(沃克,1998 :145)。 她豁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生活的荒谬不堪,不再借助宗教欺骗自己,也不再隐藏自己,而是直面存在的黑暗与绝望。
三、超越荒谬:唱响反抗之歌
对荒谬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应该如何对待荒谬呢?在 《西西弗的神话》中,加缪分析了三种态度:自杀、哲学自杀和反抗。自杀是一种逃避,它想消除荒谬,但荒谬却永远不会被消除,消除荒谬的同时也消除了自己的生活。哲学自杀即寄希望于来世和天堂,亦是一种对荒谬的逃避,对现世的抛弃。前两种态度是对荒诞的妥协和消解,于是,加缪大胆地提出“对荒谬的沉思在其通途的最后回到了人类反抗的熊熊火焰之中。”(加缪,2012 :79)对荒谬进行反抗才能超越荒谬,在反抗中体现人的尊严、自由和激情。然而在小说里,胆小自卑的西丽最不敢做的就是反抗。她的反抗之路经历了一个异常艰难却循序渐进的历程。
耐蒂是第一个教西丽反抗的女性。耐蒂从家里逃出来到西丽家,亲眼目睹西丽被奴役的生活,她劝姐姐斗争,可是西丽答道“可我不知道该怎么斗争。我只知道怎么活着不死。”(沃克,1998 :15)第二个是某某先生的妹妹凯特。她心地善良,让西丽自己和他们斗,可是西丽也不愿意反抗, 她认为反抗只有死路一条。第三个是哈波的妻子索菲亚。索菲亚性格刚烈,富有主见,她对西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西丽已经开始希望反抗不人道的生活,但是她却缺乏足够的勇气。真正起决定性因素的是莎格,她教育西丽尊重自己,敢于斗争。最后,西丽终于下定决心跟莎格一起去孟菲斯追求新生活。在丈夫的反对声中,西丽大声宣告“……我现在该离开你去创造新世界了”(沃克,1998 :153),西丽在她人生中发起了第一次公然反抗,发出自己的声音。至此西丽再也不用附庸他人,不再受各种观念的桎梏,而是成为了独立自由的个体。在她丈夫辛辣地把她与莎格做比较讽刺她时, 她勇敢地跟他搏斗,并且大声疾呼“我穷,我是个黑人,我也许长得很难看,还不会做饭……不过我就在这里。”(沃克, 1998 :160)由此可见,反抗就是人类不断映入眼帘的自我展现,虽然自我不完美,但是应该肯定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 只有唱响反抗之歌,自我之花才能尽情地绽放。西丽在反抗中终于找到了本真的自我:一个清醒地意识到自我存在并试图在存在中实现自尊的人。
但是,加缪的反抗的性质是形而上的,故要求有一定限度。“我如果承认理性的有限,就不会因此否定它而承认它的相对强大。我只是要坚持一条中庸的道路”(加缪,2012 : 52),因此加缪反对虚无主义和绝对主义的极端行为。性格要强的索非亚的反抗形式有点过于激烈,她与丈夫经常打架,后来因为与市长夫人的冲突被监禁而且做了几十年的女佣。索菲亚是无畏的,是勇于反抗的,但是在白人当道的社会里,正义,道理,公平无迹可寻。在条件不成熟,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豁出性命进行反抗是不明智的。而相反, 莎格就比较温和一点。在得知某某先生把这么多年妹妹的信都藏起来后,西丽当时异常气愤。耐蒂是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可是由于某某先生,她却不知道耐蒂身在何处,是生是死。她想杀了他,可是莎格阻止说,“别杀他……我们已经有了个索菲亚……没有人会因为杀了人而感到好受的。他们只是有所感受而已。”(沃克,1998 :110)反抗理应创造出一种以适度为准则的道德价值,而非过激的行为。莎格明白暴力的行为于他人于己都带来沉重的,不可弥补代价和伤害,应当选择理智地进行反抗。
个人要在超越荒谬,与命运抗争,与一切不正义的现象抗争,而抗争的目的是为了追寻幸福。既然世界是荒谬的, 无从判断价值观的对错,那就只好以量来计算生命。人要最大限度的生活,经历好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关注自我,关注内心,而非外在的状态。弃绝永恒,把有限的生命置于现在, 找到生存的勇气,从而才能获得精神和行动上的双重自由。 在讨论上帝问题的时候,莎格告诉西丽信仰上帝不一定非要去教堂,参加圣诗班歌唱,而是在生活的乐趣和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中寻找精神力量。“我摆脱这个白老头的第一步是我在树木中发现了生命力……我觉得我是万物的一部分……你可以精神放松,听其自然,并且以尽情享受你喜欢的一切来赞美上帝”(沃克,1998 :149)。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以及付出爱,得到爱乃是最佳的生存状态。小说的结局某某先生也感叹道“我想我们活在世上就是来想问题的,来琢磨,来发问。……我越琢磨,他说,我越爱大家。”(沃克,1998 : 225)生命既是必然要消逝的,同时也是可以加以扩展的, 只有尽可能多地体验生活,追求充实的生活,穷尽生命之激情,插上爱的翅膀,这样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四、结语
【废墟的作文】推荐阅读:
一堵墙,一堆废墟作文07-05
《废墟中的大学》01-07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11-10
中国式废墟01-13
立根原在废墟中散文05-22
成功的作文叙事作文600字作文07-09
成长的足迹作文精选作文初中作文08-18
厦门作文风景的作文05-16
作文描写蝴蝶的作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