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杯《说课稿》(共10篇)
银杯《说课稿》 篇1
《银杯》说课稿
说教材
歌曲《银杯》是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一首短调民歌。歌曲为C大调,四四拍。曲调婉转、流畅、动听有浓郁的蒙古族民歌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等特点。歌中渗透了蒙古族的朴实豪爽又透射出蒙古人开阔的胸襟。每当节日聚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教学目标:
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多民族音乐文化,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的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把握,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唱《银杯》这首歌,让学生感受蒙古人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和热情好客的嚎爽之情。
2、音乐素养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学会听辨乐段,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蒙古民歌及了解相关文化,使学生喜爱蒙古民歌,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重点:感受、欣赏歌曲《银杯》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蒙古民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及特点,听辨乐段。说学法
根据音乐新课标,我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得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学法的指导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练习、自信表演等学习方法,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它所蕴涵的内容本身很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音乐艺术想象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始终。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我打破传统、单一的音乐
教学模式,把音乐和多媒体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理解音乐,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学生去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说教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协助学习活动的助手,让学生在创作的活动中学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力求将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做、多动的环境中学习这首歌曲。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以激趣诱导、体验学习、情境练习等方法,让学生在“参观那达慕盛会——游玩草原——篝火晚会”等一系列图片展示中,体验蒙古的民族音乐、舞蹈及有关风土人情,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习和继承蒙古族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拓宽学习的视野。并能进行一些创新,培养学生即兴创造的能力。养成共同参与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说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让学生感受“美”,上课一开始,我会跳一段蒙古族舞蹈,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猜一猜这个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再引入蒙古族的音乐与舞蹈相结合,让学生领略蒙古族文化的美。一堂好课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一些蒙古族风土人情的图片,介绍马头琴的相关知识以及声音片段,让学生在观看中激发学习本课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与本课学习有关的文化,同时也建立起学生与我的人际交往关系,为课堂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漫谈蒙古族,然后播放多媒体,是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个民族,拓展学生的知识。
(二)逐层聆听
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学会听。引导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逐步拥有音乐的耳朵,是我们音乐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为学习歌曲设计了聆听歌曲、体验感受的环节,分为:
1、初听全曲,整体感知。使学生从歌词和音调两方面来感受歌曲的特点。
2、再次聆听,听辨乐段。引导学生从速度、音区、力度、节奏上听辨并感受歌曲两个部分的内涵及情绪。
3、深入聆听,体会情感。通过介绍蒙古人民与草原的密切关系,深入聆听,启发学生体会情感在歌曲中的表现。
4、感受风格,作曲练习。感受风格,学习致用,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三)学唱歌曲
节奏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演唱歌曲,我拿出歌曲中出现的较难的节奏让学生进行练习
试唱歌谱 随教师伴奏或多媒体课件以视唱为主,难点乐句可用跟唱法 完整的演唱歌谱 自由的朗读歌词 把歌词带入歌谱中试着演唱
模唱歌曲 当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后,引导学生轻声跟唱歌曲,使学生再次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熏陶。
老师给与纠错和指导 完整的演唱
(四)丰富体验 学习蒙古族问候语
创设情境,随着音乐进行与蒙古族有关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分成小组,请学生模拟并展开想象。模拟在蒙古包中宴请亲朋好友,按照蒙古人民的风俗和礼节,相互问候并演唱酒歌——《银杯》一起跳起蒙古舞蹈。营造全员参与的气氛,注重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音乐舞蹈所表现的奔放情绪。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激发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兴趣和喜爱。
最后完整的演唱歌曲《银杯》
五、说板书设计 银杯
一、说教材
二、说学法
三、说教法
四、说教学过程 蒙古族的问候语 节奏练习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教师总结的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蒙古族歌曲《银杯》大家都唱得特别好,我们也一起了解了一些蒙古族风情的特点,一起唱起他们的酒歌,跳起好看的蒙古舞,同学们的表现真棒!我们生活在一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里,悠久的民族文化使我们每个民族都拥有独特的一面,比如说每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服饰,比如说我们哈尼族的牛皮大鼓,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才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老师想在座的同学们也一定有少数民族吧!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去发现就一定能看到他们的美。下课以后同学们一定要去了解一下自己民族的特色特长,然后很好的传承下去。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所以我们每个民族都一定要团结在一起,共同进步,一起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同学们要认真的学习好文化知识,钻研科学技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做一个有用的人!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银杯《说课稿》 篇2
橡皮泥是现代泥塑材料, 可塑性强, 色彩鲜艳, 塑成的作品效果好, 适合小学教学用。本课要求学生以橡泥作材料, 以小刺猬为例, 塑造出可爱的小动物。
《小刺猬》要求学生能抓住刺的剪法, 探讨剪的技巧, 并用此方法, 学做其他小动物。同时注意先整体后局部的制作方法。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塑造各种小动物,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也抒发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颗爱心。
从教10年来, 笔者一直在《劳动与技术》这块土地中耕耘, 十分喜欢这门课程, 几年来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纵观平日的教学, 学生仍然是“跟我学, 跟我做”, 并没有完全摆脱“你教我学”的学习方式, 与新一轮课改中强调的“使学生从学会技术变为会学技术”, 显然是有差距的。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作如下安排:
1.知识目标:学习剪的技法塑造小刺猬, 并能用此方法做其他动物。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 激发学生对彩泥作品的兴趣。在小组的分工、讨论、评价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环境的创设, 抒发对大自然、对小动物的热爱。
4.本课的重点:通过探究, 学会用剪的技法来塑造小动物。要始终牢记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二) 说教法
劳动与技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培养能力, 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节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动手创造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可采用“引导发现法、个体探究、全班讨论、实践交流、展示评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欢乐、紧张、和谐的气氛中, 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技术素养的形成, 也从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和合作成功的愉悦。
(三) 说学法
新课程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 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 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 所以在“小刺猬”这一课中, 可创设一个学生乐于实践、乐于体验的环境 (小刺猬邀请动物朋友们到大森林里分享丰收的快乐) 。本节课, 学生学习的技术术养是“剪的技巧”, 所以“剪”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方法有: (1) 运用联想的学习方法; (2) 动手尝试的学习方法; (3) 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教法和学法, 采用如下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 (展示用“剪“的技巧塑造的其他动物) 、橡皮泥、森林的情境。学生动手、动脑, 尝试、探索, 由学会技术到会学技术, 并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美丽与创造的快乐, 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四) 说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 发散技巧。“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好朋友,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把你喜欢的动物介绍给大家。今天这节课, 我们要用橡皮泥来塑造动物, 要让橡皮泥听话, 就得用基本操作方法。大家回忆一下, 我们在接触橡皮泥时用到过哪能些技法?每个同学拿一小团橡皮泥, 耳朵听老师的指令, 完成相应的动作:捏、揉、搓 (听清要求, 搓成一个象老师一样的近似圆稚的形体)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你觉得这个圆稚体有点像什么?预设 (老鼠) :如果请你把他制作成一只老鼠, 尾巴要掉下来怎么办?胡须可用什么代替?) ; (刺猬) , 刺猬身上的刺你想到了哪些表现方法 (剪刀、针、火柴、牙签来表现) 。”讨论得出:为了使形象更加生动、逼真, 除了用手捏制以外, 可以使用技巧, 巧妙地运用到橡皮泥的制作中, 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本设计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 结合教材特点, 学生直接用手来回忆橡皮泥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通过制作想象, 让学生发现身边的一些工具与辅助性材料在橡皮泥中造型中的作用。同时老师用语言渲染情境, 激起了学生对制作的兴趣与冲动。创设的教学情境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具有较大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2.突破难点, 探究技巧。用剪刀剪小刺猬的刺是本堂课的重点。针对这一重点, 做如下设计:
(1) 自学课本内容。学生对刺猬的刺的表现方法有自己的想法, 顺着学生的思路, 让他们自学书上的内容:小刺猬的制作分成几步;课本中小刺猬的刺用什么方法来表现?
(2) 师生互动交流。以小刺猬的制作举一反三, 明白橡皮泥造型的方法:先整体后局部。
(3) 自主探究“剪”的技巧。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尝试着在刚才搓好的圆椎体上剪刺。老师巡视, 把较好的作品与存在问题的作品收集起来。
(4) 全班交流、讨论。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的半成品, 比一比, 谁的刺剪得更形象?得出剪的技巧 (翘;深度;角度) (要突破难点, 此步骤是关键, 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探究, 表达, 学生暂时表达不清, 别急, 耐心地引导, 不要急于求成, 轻易灌输。)
(5) 再次实践“剪的技巧”。通过交流, 学生对如何剪刺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趁热打铁, 让学生再次尝试, 用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角度剪刺, 感受刺的效果。 (这一步的实施, 让讨论的结果得到实际意义上的体现。)
(6) 完成作品。小刺猬的其他几个步骤比较简单,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通过自学完全能够掌握, 所以老师没有一一加以示范, 而是放手让学生实践。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就是要求教师通过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3.发散思维, 紧扣技巧。如何剪刺是难点, 也是本节课学习的一项技术。相信通过难点的突破, 全班同学都能做一只刺猬, 如果到此为止, 那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那些平时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 要积极引导他们发散思维, 在动手操作中养成善于争鸣、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可做如下设计:
(1) 看到刺猬身上的果子, 最先跃入你脑海的是个什么情景? (这是秋天的森林, 树叶已落了, 果子都成熟了, 你们看, 小刺猥正忙着运果子呢。) 这么美的森林, 小刺猬很孤单, 你有什么好办法?
(2) 除了小刺猬的家人外, 森林里还有小刺猬朋友, 他的这些朋友, 同样也用到了剪的技巧?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CAI出示橡皮泥作品 (强调用剪刀“剪”的技巧) 。
(3) 这节课, 我们要用刚刚学的“剪”的技巧来塑造小动物, 然后把他送到这个美丽的森林中。
4.在动手前, 老师应给予提示:
(1) 小组分工合作, 一部分同学做小刺猬主人, 一部分同学做小刺猬朋友; (如果塑造小刺猬朋友时, 碰到困难, 大家可以讨论、合作)
(2) 制作时间15分钟, 用上剪的技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实践为主,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 除了看到老师的组织与相关的引导外, 基本都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实践, 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
(3) 小组内评出最佳小主人和最佳好朋友。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制作小刺猬, 老师提醒他们, 制作的小刺猬能与众不同, 可以在形态上、姿势上进行设计。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尝试制作其他动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 老师边巡视边帮助解决一些问题, 同时牵线搭桥, 让制作同一种动物的同学互相交流。
本设计, 既承上又启下, 在书本制作小刺猬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散与拓展。设计具有一定的梯度, 使各类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所收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与其实际水平相适应的方法, 既照顾了动手能力差的学生, 又激励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以整体把握班级群体和个体的实际水平, 解决“合格+特长”的问题。学生在与情境的交互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目标, 即“生成性目标。”学生有权利决定自己最想学做的, 并且越来越深入地进行探究。
(四) 创设情境, 欣赏技巧
每一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 评出了最佳小主人与最佳好朋友, 老师从不同角度把作品一一拍摄下来。
1.欣赏最佳作品。
2.学生介绍作品的亮点, 介绍自己的感受。同学互评 (评优点、说建议) 。课堂上不但有学生的自我评价, 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有教师最后的总结评价。互动评价, 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 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信心, 促进学生的发展。
3.每个同学的作品都有亮点,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 小刺猬主人想把可爱的小动物们邀请到美丽的森林中。“同学们, 在送别小动物的时候, 轻轻地送上你真诚的祝福。我想采访几个同学, 你送上了什么祝福?”这节课并不只是单纯地进行劳动技术的学习, 而是把思想教育和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有机地渗透在劳动实践中。
4.是呀!小刺猬主人和他的朋友在这美丽的森林里快乐地生活着。这都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爱:朋友的爱、大自然的爱, 大家的爱。同学们, 爱动物, 爱自然吧, 在爱的怀抱中, 会更加幸福, 更加快乐!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在实践中运用, 在运用中提高。
银杯《说课稿》 篇3
认识乘法说课稿 教材简析:
教材的第一道例题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通过求一共有几只兔和一共有几只鸡的实际问题列出两道连加算式,引导学生从3个2相加和4个3相加的角度理解连加算式的特征,为教学乘法的意义作准备。例题后的“试一试”,继续加强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认识,并让学生注意到3个5相加和5个3相加的的数是相同的。
第二道例题在相同数连加的基础上教学乘法,包括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教学乘法的意义时,“还可以用乘法算”是例题的重点。例题后的“试一试”既要用加法算,也要用乘法,教材指点学生把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比一比,哪种写法比较简便,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想想做做”中的1—8题由看图找几个几再列加法算式最后列乘法算式,到直接列乘法算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知道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2、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个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
第 1 页 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乘法和改写乘法算式。教学难点:怎样改写乘法。教学准备:CAI 设计理念:
这节课,我将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处理,把“认识乘法”创设在一个童话情景中,并将乘法意义的两个内涵:在几个相同数相加时才能用乘法算;列乘法算式往往比加法算式简便。分开突破,不增加学生的难度与负担。整节课营造出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练习设计的难易程度也是由浅入深,开放性题趣味十足,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首先提出:“小朋友都认识‘小红帽’吗?”让学生回忆起童话故事,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因为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学习的愿望。紧接着,创设情境,“数学课上老师也带小朋友来看看小红帽的家。”《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环境,创设生动有趣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所以在第 2 页 导入部分中,我根据儿童心理,喜欢玩,喜欢小动物,卡通人物。时时调动着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是用一个完整的情境贯穿始终。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现实有趣的学习背景,把新知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情况呈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你要把孩子引导到新的地方,你首先得知道孩子现在所处的位置。”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生活的系统化,离不开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对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的内容发生相互作用。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数学知识。而乘法和加法是有密切联系的,掌握了加法就具备继续学习乘法的条件。在10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一位数连加,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由于接触少,显得比较生疏。为此,在教学中设计了“小鸡”,“小兔,“鸡蛋”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列出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算式,并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说出许多相同的数连加的算式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能力。设计“鸡蛋”这一问题情境,首先是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
第 3 页 的一位数连加的能力,为学习乘法扫除障碍,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培养学生算法的多样化。《新课标》中对计算的要求不再是以前的又快,有准,而是看准的方法多,即“算法多样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解决问题的渴望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学生根据“鸡蛋图”分别列出了3个5相加(横着看的),5个3相加(竖着看的)的连加算式。甚至也会有学生斜着看来列算式,或6个6个的看等等各种方法,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出的方法,学生能够理解,也记忆深刻。
我在教学中,在新授中让学生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外,在练习中,并出现了“5+6+6”这类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加法,通过比较,从而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认识——把感性认识加工成表象或抽象成概念——在实践中应用概念并进一步巩固概念。紧接着我设计了小红帽过生日的情境,来一个人要两支筷子,来50个人要准备多少支筷子?学生中大多数用乘法,我提问;“为什么不用加法呢?”学生都感受到太长了,麻烦。从而将乘法的意义突破。
《新课标》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练习设计中,教师遵循由浅入深教学的原则,由基础题到提高题。首先让学生看一副图,说出是几个几相加,并列出加法算式,再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过渡到看到相同数连
第 4 页 加的算式列出乘法算式,最后提高到看一幅图直接列乘法算式。最后,教师设计了一道开放性题。让学生在开放性题中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有些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3+5+5”这一题,刚开始学生会以为它没办法改写成乘法算式,因为它不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但通过自己的探索,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使学生知道先算出2+3=5,这样就变成3个5相加,从而可以改写成3×5,5×3;接下来“3+3+6”这道算式就可以变成2个6相加的加法算式,进而可以改写为2×6,6×2的乘法算式,同时“3+3+6”这道题可以把6拆成两个3使原来的加法算式变为4个3相加,可列出3×4或4×3的乘法算式:最后是一道字母题:A+A+A+A。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而再一次的巩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总之,把数学教学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有利于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有利于教师发挥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后感受:
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大部分学生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当然
第 5 页 也有学生还出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我觉得对于这节课,应允许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更能在新知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有的学生当堂课不明白,说不定回到家却突然知道了,后知后觉。
银杯《说课稿》 篇4
一、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健身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综合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把兴趣培养与运动技能的生成结合起来,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双杠支撑摆动的技术教学,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头脑中形成摆动的动作表象。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的各种练习,同学在保护与帮助的条件下能完成双杠动作。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增强上下肢和躯干肌的力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毅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和相互竞争心理、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学练内容: 双杠男:杠端跳上成分腿坐,前进一次,外侧坐,前摆并腿越面杠下女:杠端跳上成分腿坐,前进一次,外侧坐,转体90°下
四、学生情况:本课教学对象是顺德一中德胜学校初二(4)班学生,共40人,男、女各一半,该班学生各方面素质普遍较好,但也存在着个别差异,班风很好,同学间团结互助,有较强的凝聚力。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平时活泼、好动,心理素质较好。
五、教材简析:初中二年级体操双杠教学的技评项目是支撑摆动,双杠练习主要是学生在负担自身体重情况下,发展支撑和支撑摆动的典型动作练习。对于发展学生上肢和躯干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勇于克服困难,而且还需要学生掌握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帮助的技能,以确保活动安全。双杠练习对学生团结互助,合作学习等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耐久跑能力。使学生在娱乐中达到锻炼的目的。
六、教学流程:
1、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任务。安排见习生);
2、游戏:“炮打敌军” 目的: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
3、徒手操:(1、上肢运动
2、肩部运动
3、扩胸运动
4、腰部运动
5、全身运动)
4、正式练习部分(男:
1、杠端跳上成分腿坐;
2、前进一次;
3、外侧坐前摆并腿越面杠下;女:
1、杠端跳上成分腿坐;
2、前进外侧坐;
3、转体90°下)
5、放松(愉悦身心,放松肌体)
6、小结、下课
七、课的特色与创
1、本课利用视频、图片进行动作要领的分析和讲解,并做模仿练习,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概念;
2、利用游戏作为准备活动,使整堂课在较为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进行,让学生融情于欢乐之中,减轻心理负担,消除不必要的恐惧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掌握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3、保护与帮助是本课教学中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正确的保护与帮助对消除学生对双杠上的恐惧感,增强学习技术动作的信心,练习过程中除了用垫子进行保护,还安排负责心强、有保护其他同学能力的学生合理、正确的进行保护与帮助。对女生教师应亲自或安排多名同学进行保护与帮助,这样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有安全感,思想放得开,能够更快得学习掌握动作技术。
银杯《说课稿》 篇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皇帝的新装》。它选自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六单元第26课。本节教学设计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依据,改变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能力。”现在我就本校学生的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自我评估五个方面,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刚刚涉及“童话”要精要地向同学介绍这种文学体裁知识,要求学生自己了解一些安徒生在这一领域的成就。
2.这种情节曲折的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对童话的讽刺意义很可能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教师应适当点拨,使之对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
3.学生对文中问题的理解分析易文去矣去,且理解肤浅,务必引导学生要独立深思,各抒己见,对问题的认识一定要言之有据。
二、说教材
1.本文内容、地位、作用。
本文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当众出丑的故事。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愚蠢虚伪、自欺欺人的丑行。
这个单元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诗歌、神话、寓言故事。都属于文学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作家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无论是作者扣人心弦的叙述,还是那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都将使学生增加阅读兴趣去体悟。是培养学生积极以人生态度和正确的理想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语言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好教材。教材选得好,不失童趣又有思想深度,离奇而生动的故事情节更是扣人心弦,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
2.本课的教学目的
A、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童话的讽刺意义。
(2)、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复述、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在思维训练中,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表达力。
(3)、了解童话想象夸张是特点,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4)、在“师生合作下,生生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B、情感目标
安徒生笔下的皇帝、大臣和随员虽然都没有看到所谓的新装,但为了不让别人说他们不称职或愚蠢,都不住地夸赞所谓的布料美极了。揭露了他们的虚伪和自欺欺人的本质。最后,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的真相。体现了孩子的天真胆大和率直,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故事之中。
3.教学重点、难点
A、重点:领会主旨的深刻内涵,复述课文
难点:想象与夸张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教学计划
本课计划二课时,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三、说教法
实践证明,优秀的教师该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为了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在教法选择上要以“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学生”的理念为原则,选择能使每个学生自主去学习的教法。因此,我围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贯穿教学过程,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
1.朗读分析法:课上我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一是让大家感受课文情节以及人物的说话语气,备表演之需,二是边听边想问题,一举两得。
2.讨论法:课文中的某些问题我给大家设置了讨论的机会,让同学们合作体会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快乐,也能活跃了课堂氛围。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课标理念。
3.演示法:这节课我还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电影动画片段,以使大家复述课文时既能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又是很好的复述材料,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使大家感受到童话的魅力。
4.讲故事法:在复述课文时其它已经贯穿了老师的讲和大家的讲,使大家能在故事中学习知识。
四、说学法
实现教学统一,使学生能主动活泼,自主主动学习是实现教学效果的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指导学生感受、表达、自学、归纳、探究、表演等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用心体会、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共同探讨等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讨,激发学生积极性,尽量启发学生“自己想”、“自己试”、“自己说”、“自己找”、“自己演”与他人讨论合作,从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及心理特点,我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穿全过程,安排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出课题
导语不应是教师一个人的独白,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来,我是以问题的形式这样来导入的:
说起童话,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那么你都读过谁的童话?(郑渊洁、安徒生、格林等等)看来大家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了,你们喜欢吗?(喜欢)在小学时,我们学过他的哪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好,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的作品,我想大家也喜欢[接着出示课题:皇帝的新装安徒生图片(1)]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复述
我先让大家把收集到的安徒生的资料进行交流
[老师出示图片(2)]
让同学们对作者有一定了解后,接着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老师出示图片(3)]
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为这篇童话加一个副标题——一个怎样的皇帝
[出示图片(4)皇帝的新装一个——的皇帝]
接着我让同学们讨论发言,说出原因,让大家在听中,讨论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皇帝有一定的认识后,我便出示了图片(5)[出示]
再次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给课文分段,从而又一次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这时,我就请同学们合上课本,根据我下面出示的图片复述课文了。我出示四张图片,[出示图片(6)]让同学们先在小组内复述,然后找一个同学复述第四图片给大家听。这样的“再创造性”复述,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学生也保持了兴趣并推进了第三环节的进行。
(三)观看动画影片,大家模仿表演。
为了让大家能再次理解课文,感受童话的大胆想象和夸张,我播放了最后一部分——展新装。这样的影片放映是很好地利用了多媒体的条件,给学生创设了感性认识的丰富空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丰富本节课的内容,更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模仿空间。由于影片的人物栩栩如生,假恶丑,真善美体现得淋漓尽致,更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贯穿于此过程,使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体会到童话作品的生命力。
接着让大家结合课文进行情景表演
角色:皇帝、小孩、爸爸、百姓
要求:抓住人物性格、神态、语言、表情自然
(四)、作业:不改变本文原意,发挥大胆的想象,给原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六、自我评估
《说“木叶”》说课稿 篇6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二课, 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评论和随笔, 这些文章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 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 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 启发我们去探讨某些问题, 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 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 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所以本篇文章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无限表现力进行了精辟的透视, 不但使我们感受艺术的魅力, 提高文学鉴赏力, 还能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 从中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 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 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 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 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 准确体察语言的微妙之处, 于细微处见精神, 含英咀华, 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 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走进课文)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 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 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 (走出课文)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古诗词语言暗示的表现技巧和归纳的方法, 积累古诗词名句;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 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学生学过多篇诗歌, 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 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 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 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 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 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 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本文要用的是归纳法, 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具有暗示性这一特质, 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 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 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 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 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 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 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 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 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 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 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 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导语。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 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这个导语意在让学生快速进入诗歌语言的美感情境。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把握全文。四人一组讨论寻找你认为能表现文章行文脉络的疑问句, 并加以整理, 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提取筛选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初步掌握作者行文思路及文章所论述的中心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追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本环节设计意在使学生认真阅读文本, 从而把握文章内涵, 认识并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品味: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带着问题去阅读。另一种是解读课文之后进行自测。这里我设计了一道关于填补“树或木”的一组诗歌。意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有利于在45分钟内提高阅读效率。和学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处“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 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 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 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分析意象, 准确把握意象表达的情意, 这个环节意在通过练习咬文嚼字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 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第四个环节是课外拓展。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 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 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感情色彩, 这时引入梅和柳两个意象。比如说梅的意象, 让学生说出它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和情绪。并让学生看四首咏梅的诗歌, 对梅的意象进行分析讨论。第二个意象是柳, 三首诗, 每个组任选一首。让学生任选主要考虑学生可能愿意选简单熟悉的那一首诗, 这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 也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布置作业。在课件中展示松、竹、月“乌 (鸦) ”、“昏鸦”、“寒鸦”、“轻舟”、“孤舟”、“扁舟”等意象, 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 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 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 (相同或不同) 。这个环节是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 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最后这两个环节是在运用斯金纳的强化规律, 对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五、选题设计
银杯音乐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唱歌曲《银杯》,了解蒙古歌短调歌曲的特点,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和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艺术实践,渗透和运用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和独特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银杯》,启发学生在浓郁的情境中感受 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蒙古音乐。
学情分析:
1、学生优势: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感情的方式也 有明显变化,学生能够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因此在音乐的理解上只需要引导即可。学生可以用歌词帮助自己理解音乐。
2、学生劣势:学生能够有艺术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却不能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也缺乏对音乐情感发展变化的简要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把短调的含义贯穿教学过程中,从而了解短调的调式特点。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唱出蒙古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师:同学们,据我了解我们班特别喜欢流行音乐,那老师给大家唱一首流行歌曲,你们来给老师评价一下。(听老师演唱歌曲,同学们各抒己见)
老师:谢谢你们对老师的评价,那你们能说说这首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的风格特 点吗?(学生:蒙古族)
老师:那你们从哪里听出是蒙古歌曲的?(学生:旋律悠长、音域宽广)
老师:你们的回答非常棒,知道这首歌是谁演唱的吗?(学生:腾格尔)
老师:歌名叫什么?(学生:《赞歌》)
老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课外歌曲的学习室丰富的,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特点,老师演唱的这首《天堂》在节奏上很自由,旋律上也比较悠长,特别是尾音拖得很长,音域也比较宽广,这就是蒙古族民歌长调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讲授新课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具有蒙古短调的歌曲《银杯》。在这里老师不想过多的解释短调,让我们在学习歌曲过程中逐步来了解短调的特点。
3、理解歌词,发挥想象力
老师:首先,我们来看歌词,请同学们从歌词里充分发挥想象力,告诉老师眼 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同学们各抒己见)
老师小结: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这是蒙古人民在宴请宾客时演唱的歌曲。蒙 古人特别好客,当主人敬客人酒的时候,就会载歌载舞,高唱宴歌,表示对宾客的盛情,那么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如果主人在敬客人酒的时候,客人最好把酒都喝光,如果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主人就会认为客人瞧不起他,甚至不愿与他以诚相待等等。
4、初听歌曲,感受短调特点。(播放歌曲视频)
老师: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歌曲,一起感受蒙古短调歌曲表现的那种感情 细腻的特点。(学生观看视频)
老师:通过听赏,你们对歌曲那种感情细腻的特点,有了新的理解了吗?(学 生们各抒己见)
三、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选择学习方法
老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同学们,我们平时采用过好多学习方 法,比如:我们用听唱的方法学习歌曲,那今天你们想用哪种学习方法呢?(学生选择学习方法)
老师:不管你们选择哪种学习方法,老师都支持你们,那我们一起学习歌曲(采 用听唱—模唱—教唱学习歌曲)
老师小结:你们发现了吗,歌曲的旋律音程跨度大不大?(学生:大)强弱明 显不明显?(学生:明显)那么,这也是蒙古歌曲短调的另一个特点:旋律起伏较大。
2、深化短调特点。
老师:下面,我们再来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体会一下歌曲起伏大,强弱明显 的特点。(师生一起演唱)
3、听老师范唱,进一步了解歌曲。
老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都能体会歌曲的特点,但是还有少数同学理解不够好,这样吧,你们来听老师唱一遍,听听老师对歌曲的理解。(老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学生听赏)
4、听伴奏演唱歌曲,掌握歌曲节奏
老师:同学们你们对歌曲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吗?下面,你们可以跟伴奏一起 演唱,老师提醒你们,如果你们对节奏不稳,可以停下来听听音乐再唱。
5、总结短调特点。
老师:同学们,你们对歌曲的演唱和理解越来越好了,蒙古短调歌曲虽然起伏 较大,但你们发现了没有,歌曲演唱起来仍然那么优美,那么抒情,这就是短调的第三个特点:旋律优美,抒情。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短调的调式特点。(出示课件短调调式特点)
6、再次完整演唱歌曲,巩固风格特点
老师:了解了短调的调式特点之后,让我们再来完整演唱一遍。
7、分组演唱,看学生掌握情况。
老师:下面又到了同学们的展示环节,你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天赋,到 我们的小小舞台来展示自己,你也可以和你的伙伴一起表演。你们能行吗?
四、总结
《银杯》教学设计 篇8
一、教材分析:
《银杯》是一首旋律悠扬,起伏较大,带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的歌曲,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风俗性宴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之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在歌曲演唱中,要把表现音乐情感和刻画音乐形象放在重要位置上加以处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本课是一堂唱歌课,所以重点仍是如何引导学生恰当的表现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了解蒙古短调歌曲的调式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想象的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理解歌曲,启发学生在浓郁的情境中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钢琴、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引出短调。
师:下面,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具有蒙古短调的歌曲《银杯》,在这里老师不想过多的解释短调,让我们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逐步来了解特的特点……(采用多媒体出示歌词)
2、理解歌词,发挥想象力。
师:首先,我们来看歌词,请同学们从歌词里充分发挥想象力,告诉老师眼前出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同学们各抒己见)
老师小结: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这是蒙古人民在宴请宾客时演唱的歌曲。蒙古人特别好客,当主人敬客人酒的时候,就会载歌载舞、高唱宴歌,表示对宾客的盛请,那么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如果主人在敬客人酒的时候,客人最好把酒都喝光,如果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主人就会认为客人瞧不起他,甚至不愿与他以诚相待等等,这就是蒙古短调的特点,希望在学唱歌曲时抓住这一特点,唱好歌曲。
3、初听歌曲,感受短调特点。(播放歌曲视频)师: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歌曲,一起感受蒙古短调歌曲表现的那种感情细腻的特点。(学生观看视频)
师:通过听赏,你对歌曲那种感情细腻的特点,有了新的理解了吗?(同学们各抒己见)
4、学唱歌曲,选择学习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同学们,我们平时采用过好多学习方法,比如:我们用过听唱的方法学习歌曲,那今天你想用哪种学习方法?(学生选择学习方法)
师:不管你们选择哪种学习方法,老师都支持你们,但你们能给老师一个小小的承诺吗,几遍能学会?(同学们各抒己见)那我们一起学习歌曲(教唱学习歌曲)
师:你们遇到困难了吗?(和同学们一起处理难点)
老师小结:你发现了吗,歌曲的旋律起伏大不大?(学生回答:大)强弱明显不明显?(学生回答:明显)那么,这也是蒙古歌曲短调的另一个特点:旋律起伏大。
5、听琴复听歌曲,深化短调特点。(教师弹唱)
师:下面,我们再来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体会一下歌曲起伏大,强弱明显的特点。(师生一起演唱)
6、听老师范唱,进一步了解歌曲。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都能体会歌曲的特点,但是还有少部分同学理解不够好,这样吧,你来听老师演唱一遍,听听老师对歌曲的理解……(听伴奏,老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学生听赏)
7、再次演唱歌曲,加深歌曲印象。
师:那么,就让我们有感情的再演唱一遍,掌握歌曲节奏。师:同学们,你对歌曲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吗?(学生回答)下面,你可以跟伴奏音乐一起演唱,老师想提醒你,如果你对节奏掌握不稳,可以停下来听听音乐再唱(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定唱几遍)(同学们听伴奏演唱歌曲)
8、总结短调特点
师:同学们,你对歌曲的演唱和理解越来越好了,蒙古短调歌曲虽然起伏较大,但你们发现了没有,歌曲演唱起来仍然那么优美,那么抒情,这就是短调的第三个特点:旋律优美、抒情。
二、演唱歌曲 再次完整演唱歌曲,巩固风格特点。师:了解了短调的调式特点之后,让我们再来完来完整演唱一遍。
三、分组演唱 师:下面又到了同学们的展示环节,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表演天赋,到我们的小小舞台来展现自己,你也可以和你的伙伴一起表演……
“仿用句式”说课稿 篇9
(一) 教材与考情分析
仿用句式是指按照要求, 仿照列举的句子形式, 以规定的内容造句, 能力层级为E级。这是一道综合能力考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近年的高考情况来看, 仿用句式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要求仿写的句子涉及内容、形式、修辞和字数四个方面, 综合考察多方面的能力。所选材料可能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也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应变的能力, 估计命题形式每年都会有变化, 如访谈、社区宣传语、大型活动宣传片解说词等。仿写句子大都围绕比喻、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格命题。
(二)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仿句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能根据要求正确仿写句子
教学重点:
1、注意仿写四忌
2、掌握仿写的类型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二.教法与学法
为了使学生掌握上述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我在教学中将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 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优势,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内分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来完成教学目标。选择此教学方法是源于“自主、互助、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程序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 复习导入 (2分钟)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我先在多媒体上出示这样的内容:
落花与芝盖齐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庾信《马射赋》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同学们请看这组句子, 形式酷似, 但是内容稍微有些差别, 不管怎么说, 句法相同。应该说这是比较早的仿用句式了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仿用句式。 (板书复习课题)
(二) 课堂讨论
同学们, 通过做我们的学案, 你还有哪些疑问?你又有哪些得意的作品?下面请同学们讨论, 时间七分钟。学生讨论时, 我在教室内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三) 课堂答疑与展示 (10分钟)
好, 停!大家有哪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
此阶段我要解决同学们尚存的疑问, 并且引导学生理解仿句的特点和规律。
根据批阅学案以及我参与课堂讨论所掌握的情况, 发现学生对例3和例6存在的疑问较大, 因此, 我要重点给学生分析、讲解。
[例3]仿照例句的格式, 任写一种景物。
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 不, 那不是粉笔屑, 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误例]父亲额头上淌着汗水, 啊, 那是辛勤的汗水, 那难道不是父亲辛苦劳作的见证吗?
首先分析给定的结构形式, 然后确定内容。例句的结构格式是“事物+否定+想象”, 并且最后一个分句用了比喻的形式, 且有其象征意义, 而误例中首先没有用否定形式, 而且后一分句没有用比喻形式;再次, 后一分句用一反问句, 也不符合例句中的陈述语气, 因而仿写也不符合要求。
[例6]仿照下面比喻形式, 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 意思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误例]森林是大自然的一个小饭馆:绿色植物是工人, 各种动物是食客, 各种细菌是服务员。
“绿色植物”是被“食客”吃掉的对象, 怎么可以比喻为“工人”呢?浪花、涛声、鱼虾、海鸥是海的一部分, 而部首、音序、文字是字典的一部分, 同时, 这个句子也是一组暗喻。
分析题目的要求和答题的思路, 再给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参考答案:
例3:教室前方有一块黑板, 不, 那不是黑板, 那是播种知识的沃土。
例6:人生是时间的一部书籍:少年是童话, 青年是散文, 中年、老年是人生的哲学著作。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佳作。这一课堂环节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 把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全班的学生, 按照高考的要求, 当场打分, 好的及时鼓励, 欠佳的组织大家帮助修正。
(四) 归纳总结 (5分钟)
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了仿句这一考点, 需要注意仿写四忌, 记住仿写的类型。
究竟什么是仿句呢?
仿句贵在仿, 话题句式修辞讲究形神兼备;练习重在习, 套用续写嵌入务必推陈出新。
(五) 布置作业
银杯《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我与地坛》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第一模块《珍爱生命》中的一篇课文。它所讲述的是对生死的感悟和对母爱的感悟。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二)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品味作者的语言。
(三)理解本文作者对生与死的感悟和对母爱的感悟。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从而理解“作者、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作者对生与死的感悟和对母爱的感悟。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主要采取课前自学和课堂品读、讨论和课后巩固提升相结合的方法。并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一)导入: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不可抗拒的灾难降临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我们将如何面对。
学生发言„„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用多媒体投放本课重点字词,完成对预习案的检查,并且让学生按一定顺序齐读,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倔强,声名狼藉)。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接下来,让学生一边听课文朗读录音,一边跟着默读课文,可以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走进课文,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并且在诵读的时候对文章的 1
两部分拟定相应的小标题。
(三)文本探究
(1)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①我为什么要去古园?(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生默读)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②古园有什么特点?(可以品读,比较阅读)
荒芜(读第三段)——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但并不衰败(充满着生机)(品读第五段并请同学说说你感兴趣的句子)——“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③、这样的古园给了他什么启示呢?
明确:地坛和地坛里的小生物它们全都很卑微,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去关注它们,可它们仍按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这些小生物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再“衰败”。
④、这些古园的景致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结果怎样?
A、想关于死的事:(学生朗读,然后齐读,并试着背诵)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明确:对于死的思考使作者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不再为现实痛苦、迷惘。
⑤、针对文章的第一部分,谈谈你的认识。
明确: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生命无法荒凉,把握青春年华,充实自己。
鉴赏第二部分
①课文第二部分转入写对母爱的感悟,那么,他在什么时候体会到母亲的关爱的?
明确:他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之后
②、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感受谈谈母亲最能感动自己的细节。可适当放些轻音乐。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做总结①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
唤。②上帝不能给每个人一位天使,所以他给了每个人一位母亲。③《游子吟》
⑶课外延伸,向学生推荐英国诗人玛格利特·魏德玛的《妈妈的牵挂》
(四)、以《地坛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不计长短,关键要发自于你们的内心。
四、说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地坛我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