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防癌知识讲座资料之十一

2024-06-12

健康防癌知识讲座资料之十一(共1篇)

健康防癌知识讲座资料之十一 篇1

~ 健康防癌知识讲座资料之十一 ~

消化系统肿瘤重在预防(一)

~谈谈:如何预防食管癌与胃癌~

安徽省立医院 程广源

提示:WHO明确宣布,利用人类目前掌握的知识、技术和方法,有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病人经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可以治愈的,还有1/3癌症病人,经过积极有效的医疗护理,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痛苦,是可以延长生命的。

人们易于迁就旧的生活习惯,不大自觉改变陈规陋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改善不合理膳食,实现全面戒烟、广泛注射乙肝疫苗,加强体育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节约卫生资源,也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癌症的举措。

食 管 癌

食管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致命性恶性肿瘤,俗称噎食病。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食管癌新发病例达48万人,死亡36万人,约一半是华人,且大部分是农民。我国食管癌死亡率居世界各国之首,食管癌范围覆盖人口近两亿,高发区居民9000余万,食管癌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四位(17.38/10万),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6.05%。在农村占第三位(死亡率为20.10/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8.83%)。安徽省食管癌死亡率高于全国为24.18/10万,居第二位,在安徽农村则占所有癌症的首位。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河北省磁县近几年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食管癌平均年发病率达116/10万,死亡率96/10万,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可见,食管癌是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群众中素有“青草得,枯草死”之说,言下之意,患了食管癌,活不到一年就没命了。因此,对食管癌的致病因素,尽早采取措施预防是至关重的。

一.食管癌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现已发现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诱发食管癌:

1.嗜好和某些饮食习惯。食管癌的形成被公认为与烈性酒、硬食、快食、烫食和辛辣之类的食品,长期对食管黏膜刺激、损伤从而诱发癌的发生。有人做过统计,患者中有一半左右的人有长期饮烈性白酒的嗜好;食管癌高发区调查也表明:患者中喜好热饮(70℃以上),硬食者占50~71%,有的病人上述几种习惯兼而有之,患病的危险就更大。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烟酒消费量和本病发病危险有剂量效应关系。香烟的烟雾和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是众所周知的,酒本身无致癌性,但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特别对于既吸烟又饮酒的人来说更容易促进致癌物进入食管黏膜,引起癌变。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在中国103个地区涉及1.5亿人口范围开展的吸烟与食管癌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对近2万例食管癌病例和约3万人及10万人两组不同对照人群吸烟状况与食管癌关系的分析,显示吸烟为食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归因危险百分比在农 村地区为13.4%~21.1%,城市地区为27.6%~31.3%,为揭示食管癌的发病因素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2. 长期食用含致癌物质的食物。如霉变的酸菜,加入亚硝酸盐腌制的香肠、火腿、咸鱼等。后者那怕只用万分之一点五的用量,也会使腌制品色泽红润、香味更浓。遗憾的是同时可以生成强致癌化学物质的亚硝胺。研究证实亚硝胺物质和人类食管癌的关系非常密切,现已知维生素C、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钼等可阻断人体内亚硝胺的合成。

3. 微量元素长期摄入不足。据调查食管癌高发区地理环境,钙与化学微量元素钼、锌、铜、锰等的含量比低发区低,其中尤以钼的缺乏引人注目。实验研究证明,维生素A、C以及锌、铁缺乏可以加速亚硝基苄胺诱发大鼠食管癌的发生。而适量的钼可以降低食管内致癌物质引起恶变的可能性。

4. 营养因素。研究表明营养缺乏作为一种次要致癌因素,参与食管癌变这一事实已得到肯定,其中以绿色蔬菜、新鲜水果、动物蛋白、维生素A、B2、及C等长期摄入不足可能为致癌物引起细胞组织癌变创造了机会和提供了条件。研究人员对我国河南林县食管癌高发区的普通人群,补充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硒酵母组成的复方及补充核黄素和烟酸干预措施,结果证明补充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但能降低食管癌、胃癌等人类癌症的发病和死亡,还可降低某些常见病的风险。

5. 病变。食管慢性炎症长期刺激,食管上皮重度增生、贲门失弛缓症(贲门痉挛)、疤痕狭窄、白斑等可能导致癌变。尤以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癌前病变为食管癌的高危人群。可以认为,食管癌的发生是从上皮组织慢性炎症和某些增生性改变起始的,一部分最后进展为癌。研究证实应用具有抗突变和抗促癌作用的“增生平”可使重度增生的癌变率减少47.3%,服药组与非服药组对照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表明重度增生具有双向转化特点,可以逆转亦可以癌变。

6. 遗传易感性因素。我国在70~80年代调查发现食管癌高发区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有阳性家族史者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4~8倍。遗传学分析提示在某高发区人群中约有19%的居民拥有隐性遗传易感基因。个体易感性是发生癌症的内在因素,这与染色体的某种不稳定性和DNA(脱氧核糖核酸)易受外界致突变、致癌物的损伤有关。

归纳起来,国际上关于食管癌的病因假说主要有:环境化学(N-亚硝基化合物、霉变食品、吸烟烟雾、霉菌毒素)、营养微量元素缺乏、生物(霉菌、HPV)、遗传易感性、不良生活习惯(喝酒)等,这些假说都有相应的实验根据和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无法解释食管癌高发区同心圆的地理分布特征。

我国科研人员在食管癌高发区调查发现,农肥、污水与食管癌相关,农家肥料与霉变食品有很多相似点,提出了“自然界氮循环、霉变食品、农家肥致癌假说”的框架,实验证实农肥中含有可亚硝化的胺类,提出了“氮循环”病因假说,并首次诱发鸡咽食管癌,证明鸡咽食管癌病因与亚硝化农肥水相关, 实验从病理学、流行病学等方面为食管癌病因的“氮循环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从而得出结论:可以通过改水或水质没有污染,人群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就会大幅度下降,其中远离河流、改为饮用深层地下水的居民发病率、死亡率最低,下降最大,发病率下降44.70%、死亡率下降57.74%。这对我国食管癌的防治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食管癌会出现什么症状? 食管癌的症状可分为三个阶段 :

1.早期症状:食管癌早期症状主要是在吞咽食物时胸骨后疼痛,烧灼感或不适,食物 摩擦感、停滞感、梗噎感,这些症状多比较轻微,时隐时现,可持续数月甚至1~3年,然后逐渐加重并变为经常性。

2.中期症状:吞咽困难是中晚期食管癌的典型症状。开始时只是在吃硬的食物时较为显著,以后逐渐变为持续性和进行性加重,有时还常出现吐泡沫黏液现象,在梗阻时尤为显著,前胸及后背持续性隐痛也是中晚期食管癌常见的症状。

3.如果有以下症状应引起警惕:不论吃冷或热的,胸口都会酸痛;吞咽食物时梗擦感;有时也会背痛、胸痛、咳嗽以及声音嘶哑。

三.怀疑食管癌应做哪些检查? 1. 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该方法简便,受检查痛苦小,假阳性率低,本方法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大面积普查、食管癌早诊筛选切实可行。

2.X线钡餐造影。该方法除极早期食管癌不易显示外,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充分调好钡剂,令病人分次小口吞咽,多方位仔细观察和气钡双重造影,大多能发现食管黏膜增粗、迂曲或虚线状中断;或食管边缘发毛;或小的充盈缺损;或小的龛影;或局限性管壁发僵;或有钡剂滞留等较早癌的征像。

3.纤维内窥镜检查。自20世纪70年代纤维光学镜逐步取代金属硬管镜以来,由于其可弯曲,照明好,视觉广,安全准确,已成为检查上消化道疾病(食管癌、胃癌等)常规的临床诊断、术后随访、疗效观察的可靠方法。在早期食管癌中,纤维内窥镜的检出率可达85%以上。

4.胸部CT扫描。在诊断食管癌中的作用众说不一,但对食管癌的分期、切除可能的判断、预后的估计有帮助。

5.食管内镜超声检查。近年来食管内超声内镜检查逐渐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可以比较精确测定病变在食管壁内浸润的深度;可以测量出壁外异常肿大淋巴结;可以比较容易地区别病变在食管的壁部位。

四.如何预防食管癌?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霉变食物,少吃或不吃酸菜。2.改良水质,防止污染,减少饮水中亚硝酸盐含量。3.推广微量元素肥料,纠正土壤缺钼等微量元素状况。

4.中西药物和维生素B2治疗食管上皮增生,以阻断癌变过程。积极治疗食管炎、食管白斑、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等与食管癌发生相关的疾病。

5.易感人群监视,普及防癌知识,提高防癌意识。

胃 癌

胃癌是全球第二号癌症杀手,每年可导致60万人死亡,尤其在东亚,如中国、日本和韩国,均是胃癌的高发地区,约占世界胃癌发病总数的2/3。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我国及安徽省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首位,每年约夺走16万条生命。根据1990~1992年全国人口死亡原因抽样调查结果胃癌死亡率为25.16/10万,占恶性肿瘤全部死亡的23.24%。安徽省胃癌死亡率为38.06/10万。,居安徽省第一位。全国每年死于胃癌者多达16万人。中国胃癌死亡总的呈上升趋势,其调整死亡率居世界首位。20世纪70~90年代约20年全国胃癌死亡的年均增长值为1.3%(男1.4%,女1.1%)。预计2005年胃癌死亡率为26.3/10万。全国胃癌平均死亡率高达20/10万左右,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3∶ 1。我国胃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20世纪90年代比70年代增长了10.98%,女性增长了6.32%。

胃癌生物学行为中危害最大的是侵袭和转移,肝转移最多(约46.5%),女性卵巢转移多见(约43.6%)。一旦临床诊断肝转移的胃癌患者平均生存期仅有5.5个月,临床诊断卵巢转移的胃癌病例平均生存期为6个月。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病年龄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过去胃癌以40岁至60岁年龄组居多,现在以35岁至55岁年龄组为多,19岁至35岁的青年胃癌发病率近年呈明

显的上升趋势。可见预防胃癌的发生至关重要,目前胃癌的一.胃癌危险因素有哪些?

胃癌的病因和发病机理非常复杂,仅流行病学的综合研究就发现胃癌的发病因素不仅与饮食因素、疾病因素引起的胃内环境恶化有关,而且与亚硝胺、霉菌及其毒素的致癌作用,以及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促癌作用有关。

1.饮食因素:饮食不规则或暴饮暴食、食物过咸、过热、过硬、霉变食物或腌、熏、硝、泡食物,长期吸烟,过量饮酒,均与胃癌有缘,尤以长期食用含大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食物者,这类化学物质均可最终在胃内与二级胺化合成强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类物质,可导致包括胃癌在内的所有消化道癌肿,所以要注意饮食习惯和充分利用冰箱冷冻保鲜方法,可使食物储存保鲜并保留其中有益于防癌的成分。调查表明高盐饮食地区胃癌高发,高盐饮食会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对致癌物,如对亚硝基化合物敏感性增加。安徽省庐江县是全国胃癌高发区,且发病率逐年上升。20世纪70年代该县胃癌死亡率为52.5/10万,到90年代已经上升为86.82/10万。调查发现,当地人爱吃自制的盐渍食品,主要有盐渍臭萝卜、腌渍肉类等。专家认为盐渍臭萝卜和腌制肉类均与胃癌发病高度相关。

2.病疾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疣状胃炎、胃息肉、慢性胃溃疡病、肠上皮化生和胃切除术后十年以上的残胃与胃癌发生有关,故把它们列入胃癌的相关疾病和癌前病变,这些病人为高危对象,应定期检查治疗癌前病变就可使癌消灭在萌芽状态。

近年来已认识到,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发生有关,但一般认为萎缩性胃炎是发生胃癌的背景性疾病,只有当萎缩性胃炎出现明显的非典性增生时,才视为癌前病变,对此,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非常重要。

3.遗传因素:有直系亲属胃癌史者,胃癌的发生率比一般家族为高。一般认为,10%~20%的胃癌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即在某些环境因子(如食物中的致促癌真菌、亚硝胺等生物、化学致癌物以及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水果、新鲜蔬菜摄量少,维生素C缺乏等)作用下,多个具有微小效应的基因(微效效应)最终产生一个总效应而发生胃癌。但从上一代遗传下去的并非肿瘤本身,而是对肿瘤的易感性。尽管癌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之间有着不可低估的联系,可相对与环境因素而言,遗传因素的作用仍是第2位的。一般认为,遗传性肿瘤的发生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多个微效基因的累积后产生总效应而发生癌症。

4.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之所以能引发胃癌,是因为它能间接使抑制癌症的基因变异失去效用。胃癌的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诱发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胃癌是Hp引起的慢性胃炎的长期结果。据统计胃窦胃炎患者中该菌的感染率为70%~100%,胃癌为59%~100%。专家估计,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

预防研究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攻关课题之一。别有30%和50%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由于该菌在胃内形成菌落,长期连续发生炎症可使胃癌的危险性增加3~12倍。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之间遵循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癌前病变—胃癌” 的过程发展。幽门螺杆菌感染后,造成胃黏膜发生炎症性损伤,使胃黏膜易受到致癌因子的损害,增加了对致癌物质(亚硝按等)的敏感性,导致某种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细胞突变,而发生促癌、致癌作用,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就能预防、减少胃癌的发生。

我国学者一项自1995年起,对胃癌高发区3400名成年人中开展了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以阻断胃癌癌前病变发生的长达7年的随机干预研究。结果显示,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能有效地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性增生等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生。与安慰剂组比较,清除幽门螺杆菌组发生上述癌前病变和胃癌的危险度下降40%。为胃癌的预防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总之,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各种致病因子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于不同阶段。HP 作为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已被世人公认,动物实验也证实,早期根除HP 可预防胃癌的发生。

二.胃癌的保护性因素有哪些?

倘若与上述危险因素有渊源,最好早做预防,以保护胃黏膜不受致癌物质侵犯诱发癌变。目前已知的防癌保护食物有:豆奶制品、新鲜的鱼类、鲜肉、新鲜瓜果蔬菜、食品中的钙离子及含巯基的蒜、葱及绿茶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其中大蒜的保护作用颇受重视。实验室研究发现大蒜素不但能杀伤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而且可以抑制体内移植的癌细胞,生食大蒜后可使胃的泌酸功能增加,胃内亚硝酸盐的含量、霉菌或细菌的检出率均有明显下降。最新研究发现大蒜素可在胃癌细胞中激发一系列与细胞凋亡通路相关的蛋白质的表达响应。因此,大蒜被认为是一种较理想的干预胃癌发生的食物。经研究绿茶中的儿茶素具有抑制突变和癌变的作用。绿茶提取物是天然抗氧化剂,加入食品可制备保健食品,儿茶素对吸烟者、接触放射线者或某些化学致癌物者,以及高脂肪人群的肿瘤预防有应用价值。这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轻而易得的,所以说预防癌症始于日常生活。

三.胃癌有哪些表现?

现已知道,早期胃癌发展至进展期胃癌,常需历时二年以上,而大部分早期胃癌均同时伴有早已存在的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等背景性疾病,所以有一定的消化道症状。在日本,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和手术率均超过50%,5年存活率超过90%。在中国,这两个数据均低于5%,有超过一半的早期胃癌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浑然不觉。因此,对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警惕胃癌的可能性,应作进一步检查:

1.原因不明的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消瘦,特别是中年以上患者。2.原因不明的呕血、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者。3.原有长期慢性胃病史,近期症状有明显加重者。4.中年人既往无胃病史、短期出现胃部症状者。

5.多年前因胃良性疾患做胃大部切除,近期又出现消化道症状者。6.已确诊为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有计划的定期检查。四.如何预防胃癌?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应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进食过快、进过烫的食物,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含维生素A、B、E及β胡萝卜素的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增加蛋白质、豆制品的摄入,改进营养情况,增强机体抵抗力。营养平衡的饮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保护胃黏膜。

3.不饮污染水:被污染的水源中含多种致癌的金属离子,所以一定要用正规的自来水,农村地区人群尽量使用井水。

4.保持乐观心态:很多胃癌患者多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中医理论认为,长期抑郁、郁闷的心情导致气滞血淤、结块,形成癌肿。

5.避免长期食用盐腌食品:少吃或不吃腌菜。腌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在胃内适宜酸度或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

6.不吃或少吃烟熏和油煎食物:熏鱼和熏肉中含有致癌物质。油炸、烘烤、烧焦食物和重复使用的高温食油中也含有此类致癌物质。

7.不吃霉变食物:食物霉变是由污染霉菌所引起,霉菌中有些是产毒真菌,是很强的致癌物质,某些食物在产毒真菌作用下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可以在胃里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而致癌。

8.禁烟限酒: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或促癌物质,是食管癌和胃癌的病因之一。如果饮酒同时吸烟,其危害性更大。因为酒精可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加强对烟雾中致癌物质的吸收。

9.积极治疗癌前病变:患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恶性贫血的人,必须经常到医院检查,消除癌前病变,预防胃癌的发生。

五.怀疑胃癌应做哪些检查?

1.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阳性率可达90%以上,常见者为: ①充盈缺损;②腔内龛影,溃疡直径通常大于2.5cm,外围并见新月形暗影,边缘不齐,附近黏膜皱襞粗乱、中断或消失;③狭窄与梗阻。近年来由于X线检查方法改进,使用双重摄影法等,可以观察到黏膜皱襞间隙所存在的微细病变,因而能够发现多数的早期胃癌。

2.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胃镜是胃癌诊断的重要依据,活体病理检查更是胃癌诊断的唯一最直接的指标。

3.实验室检查。大便隐血约半数患者呈反复阳性;肿瘤标志物CA19-9(糖链抗原19-9)、CA-50(糖链抗原50)、CEA(癌胚抗原)等对胃癌诊断的特异性均不高。

(作者简介:安徽省立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安徽肿瘤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安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获国务院颁发的专家特殊津贴)

上一篇:用磁场传感器KMZ52设计的电子指南针下一篇:青保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