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

2024-05-26

六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共8篇)

六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 篇1

六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

教材内容

本课时的教材内容是一篇对话,让学生围绕着Ben和Ben’s father对动物园里三只猴子的讨论,进一步掌握高度、长度以及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教材的地位

本课时教材是在学习了形容词的比较级以后,为了提高学生对比较级的阅读能力而设计的,可以说有些句型对于前两个课时是一个阶梯式的提高.

说目标

1.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听、说 、认读Let’s read 中的三会单词和句型并完成填充句子的练习;特别要能看懂、会朗读句子:I think the little monkey is only 40 cm tall.。The monkey is shorter but you are funnier.能够完成Pair work部分的绘图并描述最好朋友的活动.

【能力目标】 学会用形容词的.比较级来谈论自己朋友及其他人或事物,如I’m taller than you,but you are stronger than me.学会用英文的长度单位来描述人 、物的身高和长度,并能根据所给数据,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在观察和测量中使用英语的习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人、事物及自然界中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其他生命,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2. 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正确朗读对话;教学难点是学生能看懂、会朗读句子:I think the little monkey is only 40cm tall. The monkey is shorter but you are funnier.

说教法

1.教法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作为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采用以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2. 学法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除了采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同时采用了现代教学技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说设计

1. 导入设计

(1)Let’s chant.

在热身时让学生一起说唱本单元Main Scene中的chant.让学生进入到学习英语的氛围中.

(2)Listen and do.

Touch your head / nose / ….教师发指令,学生做动作.

2. 新课呈现

(1) 呈现猴子图片,初步接触知识.

教师在发指令时,加入 Touch your tail.当学生觉得茫然时,老师趁机出示课件(一只猴子)Look,We have no tails,but the monkey has.Look at the monkey,How long is the tail?在课件上呈现数据38cm.学生回答:Its tail is 38cm long.根据教材内容教师提问:How tall is the monkey?学生:It’s 40cm tall.老师自己引出only一词,注意这个词的发音.

多媒体再出示两只猴子的图片,一只黄色,一只棕色,让学生加以比较.教师问:Which monkey do you like?The yellow one or the brown one?

【设计思路】 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也同时在复习前两课时所学内容,起到知识循环的作用.

(2) 猜一猜游戏:它们有多高?

让学生猜一猜这两只猴子的身高.注意提示学生用上I think….这一句型,表示自己的猜测.在这里也可安排一个竞赛,看谁能猜中正确数据,教师让一些学生猜后出示数据.

【设计思路】 学生对有悬念的东西都特别感兴趣,在此不仅练习了两位数的读法,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理.

(3) 学习younger、taller、funnier.

画面上同时出现上述三只猴子,让学生比较Which one is older?Which one is younger?Which one is taller?Which one is funnier?在此特别注意funnier的发音,可在屏幕上同时出现funny/funnier,happy/happier.

(4) 任务阅读

经过以上过程,已基本解决了短文中的难点.这时,就可让学生小组合作阅读课文中的对话,教师用课件出示一些判断题,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判断题如下:

①There are three monkeys. Two are big,one is small.

②The yellow monkey is taller than the brown one.

③The yellow monkey is stronger than the brown one.

④The little monkey is 38cm tall.

⑤The little monkey is younger.

⑥The yellow monkey is about 150cm tall.

⑦The brown monkey’s tail is 40cm tall.

⑧Ben is taller than the little monkey.

⑨Ben is funnier than the monkey.

如果学生可以判断以上句子,就说明他们读懂了这篇阅读材料.

【设计思路】阅读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看懂短文主要内容,通过上述判断题,可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5)完成课文中的填空并校对.

(6)学生听录音跟读,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3.操练巩固

请学生合作表演课文中的对话,课件出示情景和提示.这里也可进行分层次教学:有些学生擅长表演但语音语调在这节课上还没完全掌握,这里就可以请那些擅长表演的学生脱开课文表演,一部分学生可以与他人合作进行配音.

【设计思路】 采用这个方式,可以照顾到程度不同的学生,参与面更广.

本课时的阅读材料是动物间的比较,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人物间的比较,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比较词和人称代词.这里可以采用游戏法和交际法.教师在屏幕上依次出现下列几组学生熟悉的人物:小丸子和蜡笔小新:王楠和张怡宁:贝克汉姆和欧文:樱木花道和流川枫.首先可以让学生猜一猜How old is he/she? How tall is he/she?Who is stronger/taller?Who is older/younger?等.在这一块内容里,教师需在课前找好资料

六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 篇2

本单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新目标) 》八年级下册Unit 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本单元谈论的主题 (Topic) 是通过“讲故事 (Telling a story) ”来转述别人说话的内容;其功能 (Functions) 是“Report what someone said”;目标语言 (Target language) 是要求学生学会将直接引语转换为间接引语 (注意时态、人称和所有格等的变化) ;其主要学习方法是Listening for key words和Selfevaluating。在本单元教学结束时我们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将直接引语转换为间接引语, 把握一般现在时态与一般过去时态、现在时态与过去时态之间的转换。

Section A第一部分围绕Soap opera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la) 听力 (1b) 会话 (1c) 训练, 让学生通过肥皂剧认识本单元的目标语言, 即Reported what someone said的句型;第二部分继续围绕Soap opera的话题展开听力, (2a—2b) 会话 (2c) 训练, 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Direct speech和Reported speech的用法;第三部分继续围绕本单元的功能句型Reported speech开展各种课堂活动。本节课我提炼本单元的重点语法——陈述句的间接引语, 进行专门的训练。

二、教学设计与指导思想

这是一节语法课, 本课设计采用任务型语法教学方式, 将语法知识学习和交际表达训练有机结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相互交流沟通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实现情感交流。

依据新课程的理念, 语法知识的教和学应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这是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根本原则, 即实践第一性原则。在教学设计方面, 我遵循“先语言, 后语法”的原则, 有意识地提前做好铺垫, 整体把握语法学习目标。建立在可理解性原则之上的预先的铺垫, 将给学生提供感受新的语法结构的机会, 为他们后面学习此语法规则提供了经验, 做好了准备。

我还设计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实际操练, 语法概念的掌握和学习、巩固也必须通过多种具有针对性的实际操练。这一节课我设计了集体转述、个体回答、男女生竞赛等活动, 对间接引语中时态、人称、所有格等的变化进行反复操练。然后, 在听或读的语篇中导入语法, 在准确表达意义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语言规律体系。因为, 只有在完整的语篇中呈现语法结构并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并根据上下文理解或领悟目标语法结构的表意功能, 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法。例如本节课中, 我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让学生感受。最后, 创设情境活动实现语言的运用, 使语言规则体系的掌握真正落到实处。这既是掌握语法规则的必要的实践活动, 更是本单元学习语法的最终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用Reported speech来描述别人说过的话, 在描述的时候, 要注意人称、时态、所有格和部分时间状语的变化,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也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

(1) 课前热身, 赋予情趣。一学生萨克斯独奏《光阴的故事》《我相信》。

(2) 根据情境, 导入新课。问刚才演奏的同学: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S:I want to be a singer.T:He says he wants to be a singer.展开操练。 (设计意图:将语法知识学习和交际表达训练有机结合, “先语言, 后语法”, 让学生在语言交际中体会语法功能。并引起兴趣、宣告主题和推进课程)

(3) 根据课件, 看图说话。并出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变化规则,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间接引语的变化规则。

(4) 扩展思维, 活学活用 (教师提供部分明星介绍, 让学生转述) 。

Zhang Shaohan said

Age:26

Can:sing and dance

In the future:make a movie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 让学生在互相沟通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实现情感交流)

(5) 组织男女竞赛, 看谁眼尖、脑快,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6) 小组实践, 同伴练习。教师出示一篇运用直接引语的文章, 小组用英语转述。

四、教学后记

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动物为话题,重点是描述动物的体貌特征,通过设计的教学任务来训练Look at the… Its … It has…句型的使用。 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与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认识小动物有紧密的联系,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动物的词汇。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描述小动物的体态特征比较熟悉且感兴趣,教学活动比较容易开展,可以在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以丰富学生知识。本课是第三单元的故事课,通过听说使学生掌握并运用与动物有关的目标词汇及介绍动物的常用句型。

Part C部分是故事课教学,是在学习完AB部分关于描述小动物体态特征的形容词thin, fat, tall, short…以及语句Look at the… Its … It has…的语言基础上而进行的文本阅读。本故事通过两个主要人物Zoom和Zip比赛认识动物,重现了已学的部分动物单词和形容词,并拓展了新的动物单词lion, fox, wolf, zebra, gorilla and horse.以及句型: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目的是想通过这样一个较为有意义的语篇,增加学生们语言的输入,使得学生逐步适应文本的阅读,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的分析主要从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以及个人的生活背景三方面着手。

(一)文化背景

文本中出现的动物都是学生们熟知的小动物,比如:monkey, horse等,他们也可以在动物园中见到:gorilla, wolf, zebra等。所有同学都知道panda是我们中国的特有的动物,也有小部分同学或许在电视上看到过koala, kangaroo, eagle, beaver等动物,但是很少有同学知道这些动物所属的国家。虽然这是第一单元所要介绍的一个文化背景,但在开学初我对教材做了整合,将其调整在第三单元故事教学中完成。

(二)知识背景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会了部分的动物类单词,并在本单元A,B部分学会了如何描述动物的体貌特征。

(三)生活背景

我们的学生全部来自于农村,大部分学生家中都饲养小动物,所以他们对于动物的体貌特征更为的熟悉,也更为亲和,十分喜爱动物。有的学生能将小动物视为自己的家庭成员,从内心中愿意保护它们。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学生的情况:自然情况及学生的已知起点。

(一)自然情况

本班学生总数40人,年龄在9-10岁左右。约75%的学生当堂能接受新授课的内容,15%的学生需要课下向同伴请教才能理解新知识,还有10%的学生需要老师亲自指导才能理解新知识。英语学习习惯较好,能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可以达到约60%。根据以上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A,B两层,A层水平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课堂积极参与,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B层水平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学过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已知起点

四、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

经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认真分析,按照《2011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定的本单元的教学总体目标为:

(一)语言技能目标

全体学生能够用本单元所学目标词汇及句型熟练并正确地用英语描述小动物的体貌特征。B级的学生能够介绍动物的名称。A级学生能够通过动物的体貌特征用英语进行描述与交流。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认真思考,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主动认知与动物相关的语言知识和合作学习,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关爱,更加珍惜身边的动物,培养学生们的内省智能和逻辑表达能力。

在以上的总体教学目标指导下,可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方面:

1.语言知识目标

(1) 能够在图片、实物或动作的帮助下,听说、认读动物类单词lion, tiger, fox, wolf, zebra, horse, gorilla, monkey.

(2) 学生能在图片、动作、老师的帮助下读懂故事的大意。

(3) 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与同伴之间运用语句: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进行交流。

(3) 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肯定他人的回答。

2.语言技能目标

听:能听懂故事大意。

说:能利用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与同伴进行交流,介绍小动物。能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肯定他

人的回答。

读:能读懂故事,并从故事中快速找到相关信息。

演:能为故事配音。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4.文化意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象征性动物。

四、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关动物的词汇;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以及使用Yes! Right! Good!肯定他人的回答。

2.难点:根据图片或动画复述故事,给故事配音。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因此,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交际教学法

旨在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其特点是将语言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进行交际教学。本节课中,全程为英语授课,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结构的知识,同时又通过任务实施引导学生将语言结构知识应用到功能话题的表达当中,学生在交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教学设计中的不同任务也是通过学生的口头英语输出为途径实现的,这体现了交际教学法。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点读笔的使用,能更方便学生跟读、模仿,能及时强化学生的语音、语调,也可以改变传统课堂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人机交流”的操练,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新技术教学手段,能够演示图片,PPT课件,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适合多样化教学和创造性教学的需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在这两种主要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我在上课过程中将教学法细化为四个方面:

1.创境法

教学中创设一定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让学生在待定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本节课设计的两个活动任务(猜谜和游戏)都是给学生创设了真实的情境,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率。

2.TPR全身反应法

注重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教师尽量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多听英语,使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让学生更直观的在游戏中学习,使英语生活化。本节课设计的“认读单词”比赛和“给动画配音” ,充分调动了学生尽快掌握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激发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3.类比法

利用某类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之处,启发学生从甲物联想到乙物,并学会运用甲物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乙物。在话题方面,学生已经学过部分动物单词,以及描述小动物体貌特征的语句。本单元新知识为认识新动物,运用新句型进行交流。启发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类比,学会知识迁移,用描述已知动物的方法来描述新动物。

六、教学资源的分析

自制PPT课件,动物图片,让学生准备动物的玩具,并充分利用点读笔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描述、介绍动物的情境,使学生能有尽量多的机会耳听、口说,以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听说、认读的能力。

七、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为本单元的第六课时Part C Story time,本课的任务是能运用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与同伴进行交流。在任务教学法的指导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图:

整个教学设计如下:

Step 1. Warming up and leading in

学生们通过说唱三年级上册以动物为主题的歌谣,复习部分动物的名称以及本单元学习的形容词fat, big和语句Look at…,歌谣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简单易懂,上口快,节奏感强,轻松有趣,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的听、说、读的训练,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将已学知识进行复习。

接着进行谜语式故事的导入,通过猜谜活动引出核心词“animal”,猜谜中出现了arm, leg, milk, ice, apple, nine六个相互本不关联的词汇,但通过我设计的“懒羊羊寻找食物”的故事,使这些单词能具备故事间的相互联系。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们猜谜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将其六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新单词”animal.核心词的引出,可使我和学生之间拥有交际的话题: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Step 2. Revision and presentation

通过运用本课核心句型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所认知的动物名称,和学生共同建构本课的文本信息,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直接呈现新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在必要时予以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预设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能够说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如:cat, dog, duck, monkey等,不能说出本课的目标词汇,如:gorilla, lion, zebra等。学生可通过观看动画,进行有意义的语言输入,使学生逐步适应文本阅读,在语篇中学习新词汇。第二种情况是,B类学生能够说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A类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能够说出故事中部分动物名称,此时要抓住学生自己所构建的文本信息,对新单词先行输入。此后,在学生们回答完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小动物的名称之后,老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为学生们表演其它动物来补充学生们的答案。根据师生的“合作”,数一数所知的所有小动物的种类,在具体情境中使用语言;I know all the animals. 接着,通过创设的情境:The animals live in a zoo.并用神奇的魔法,将其动物园的大门打开,出现了小动物panda, elephant和bear.并要求学生们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Look at the… Its … It has…对动物们进行描述。在此,我巧妙的利用最后一只bear的出现,将“动物”转变成了故事中的人物“Zoom”,开始了我“故事中”的教学。而此时,词汇输入还未完成,还有待于学生自己在文本中发现。接下来与故事文本进行链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观看故事的动画,使学生们从视、听、想等多角度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第三个问题的呈现: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animals?使词汇的输入基本完成。

Step3. Practice

1.认读单词比赛

运用TPR全身反应法,设计了“认读单词”比赛的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尽快掌握英语单词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激发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2.跟读、模仿

接着,我将故事文本进行了听说、模仿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听力输入,和语言的输出,并巧妙的发挥了点读笔的作用,方便了学生的跟读、模仿,并及时强化了学生的语音、语调。使我的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人机交流”的操练,提高学生们的兴趣。

3.复述故事

通过让学生对故事文本的三次听说、模仿,实现让学生对照板书进行语言的输出,复述故事的内容。在看文字进行语言的输出后, 对学生们的能力进行了强化性的训练,看图片复述故事,和看无声的动画复述故事,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使学生在听说训练后,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交际活动中。

Step4. Production

通过学生对故事文本内容进行的几次输入与输出之后,为了使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目标语言,与同伴进行交流,我设计了Group work的小组活动环节。活动中,主要以六人一小组为单位,运用老师给提供的动物玩具,和所提示的本单元和故事中的主要目标语言进行组内交流,活动时间大约为4—5分钟。活动中,采用轮流扮演B同学的角色,与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介绍并描述小动物。希望通过此环节的设计,能够给予学生们充分发挥语言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们与同伴进行合作的能力,体现出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Step 5. Extension

学生们已经了解并简单运用了所学的目标词汇和句型,接着通过我对教材的整合,将第一单元所要介绍的一个文化背景,kangaroo, eagle, beaver, panda等动物所属的国家放置Good to know部分,使其在动物教学单元更能拓宽学生们的眼界,培养学生们爱护并保护小动物的情感。最后,通过作业的布置,培养了学生们用英语表演小故事和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八、教学评价分析

(一)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整个教学设计以完成不同任务为导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活动的设计者和知识的引导者,在真实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节课活动设计层次清晰,语言讲解重难点突出。

(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根据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所检验到的学生学习效果是:通过练习,95%的学生能够在图片、实物或动作的帮助下,听说、认读故事中的动物类单词;80%的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与同伴之间运用语句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进行交流。100%的学生能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75%的学生能够根据图片或动画复述故事,给故事配音。

九、板书设计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了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本节课授课内容,教师将板书设计如下:

十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授课结束之后,我对本节课的情况做了如下反思:

一方面,教学中有一些精彩之处。

1.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本堂课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他们热爱动物的品质。在英语教学中适当运用猜谜和游戏教学可使学生在玩中学,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本节课通过“谜语式懒羊羊觅食的故事”和“看图片猜动物单词的游戏”,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语言情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参与率。

2.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成功引导学生实施任务。在学生掌握动物的词汇和介绍小动物的句型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让学生积极投入,身临其境的进行知识的探究,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发现知识并获取知识。新课程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英语老师,我们要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和观念。本节课虽然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活动的设计者和知识的引导者,但却把“表演”的机会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真正的“主角”,让学生时刻处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活动中,使他们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得到整体发展。

3.教学设计的各环节之间的衔接非常的紧凑,单词animal, zoo,bear的出现,都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本节课我创设了多个问题情境、启发学习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语言交流。上课时,我尽量用英语贯穿课堂教学,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师课堂用语,以便于学生模仿。堂上的教学手段也应灵活机动,以学生为主,创设英语交流平台。这样的形式能够比较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共同提高表演和语言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笔者的授课过程也有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课堂的调控能力不强,该收的地方没有及时收,导致占用的时间过长。在讲到有关动物的拓展词汇时,拓展得有些过多,导致这部分占用了较多的课堂时间。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我应该加强“重点意识”,教学不离重点,拓展不离不偏,紧抓课标内容。

2.Group work小组活动组织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几个学困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不够积极。本节课的小组是学生自愿组队的,而不是按照学生英语水平划分,这样导致有的小组活动特别成功,而有个别小组由于包括几个学困生导致活动实施不够顺畅。在以后的授课中,应在充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科学划分小组,合理组织小组活动,使小组活动的意义真正得以实现。

3.教师指导性语言过多:讲课的过程中,因为总怕学生听不懂或是出错,所以自己的课堂指导性语言可能啰嗦了一些。应该更大胆的去放开学生,让学生去说出自己的思考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

4.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再丰富一些,尤其对于表现特别出众的学生应给予特别的,不同于他人的评价语言。

5.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再设计本节课时,如果能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一项全班性介绍动物的交流活动会更好,更有助于学生在课后消化和巩固课堂内容。

结束语

有效的教学是每位教师永恒的职业追求。英语课堂的高实效性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要求和衡量标准,提高英语课堂的实效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我们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不断探索。

设计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设计活动时要以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为主要指导方法,在对教情和学情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考虑到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等多种因素。

课堂教学设计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紧密结合。教学活动是服务于学生的,旨在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到不同活动中,既考查了掌握的情况又巩固了新知识。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要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经过听、说、读、写等环节了解教学内容和重点。

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借助多媒体辅助学。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设计要以交际教学法为理论依托,体现英语交际性原则。英语课堂教学并非是“我教你学”,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使学生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积极应用“创境法”,提供学生真实的语言应用环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篇4

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本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期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教学方法独特,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本文的学习就是要学生学习课文中独特的科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因此,学习本篇课文,学生能很快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本文所塑造的怀特森老师的形象对学生的已有经验是一种“冲突”:首先从视觉上看,怀特森老师别具一格的科学课让学生耳目一新;其次从心理认同上看,他们没想到怀特森老师会“糊弄”自己的学生,这让他们的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些疑惑;从思维方式上理解,小学时期的大多数孩子还是教师和教材的忠实信徒,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怀疑教师和教科书上说的,因此本文对他们多年来形成的一种定势思维方式是一种挑战。

三、说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强调、教训、驳倒”等11个词语。

2.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体会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的能力的重要性。

3.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体会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的能力的重要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是本节课的学习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结合六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我充分利用情感这一平台,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的线索进行教学。读找重点词句,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验和想象,在情感中感悟,体会怀特森先生出人意料的教学方法。认识到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具有怀疑能力的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充分地将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讨、情景模拟等方式展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谈谈自己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导入新课到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师,齐读课题。

二、交流展示预习成果 。

1、读读记记词语。

2、简单叙述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对比感受最好的老师。

(一)学习1——4自然段感受坏老师形象。

1、快速浏览1——4段,勾画出中心句。怀特森是怎样一位老师。

2、再细读1——4段,找找出人意料的举动,体会一下怀特森是怎样的老师。

学生在朗读、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感受怀特森出人意料的举动和坏老师形象。

学生交流。

(二)学习5——8自然段,通过对比,感受怀特森先生的好老师形象。

1、出示阅读提示,喜欢的方式读,勾画依据,然后出声读一读。

2、师生辩论方式体会怀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感受最好老师的形象。

师:毛猬兽是他编出来,竟然用胡编乱造的信息个学生上课,这就是一个骗子老师。

生: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师:怀特森根本不理会我们的心情,他就是一个冷血的老师。

生: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师:明明是他编造出来的错误信息害我们得了零分,还要将这个零分记入成绩报告单。他太过分了。

生:他是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④师:科学课对我们来说成了一种冒险,让学生每天上课都胆战心惊,这算哪门子老师?

生: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⑤还有一位朋友和我的观点一致,他说:“他怎么能够这样来糊弄你们呢”

生:我立刻看着那位朋友的眼睛,并告诉他:‘“不,你的看法错了。

3、教师引领学生再读课文“最好老师”依据的句段。

4、补充聂利推翻小学教材常识的资料,帮学生理解独立思考、具有怀疑精神的重要性。

三、拓展延伸,总结收获。

1、独立思考,写写对怀特森先生的评价。

(小练笔,让学生静下心来理解怀特森出人意料的举动和良苦用心,同时也尝试独立思考,写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2、交流评价。

3、课堂小结。

这一课在写法有一个特点,一事一议。比如:《学弈》《两小儿辩日》《顶碗少年》等。在写作中可以借鉴。

说板书:

我最好的老师

怀特森先生

独立思考

怀疑的能力

一事一议

六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 篇5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有关圆锥体积的实际应用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探作中完成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在合作探究中探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在探索合作中感受教学与我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探究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灵活利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者特征分析:

接受教育者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六年级的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感性知识对于他们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真正做到“动手操作、体验成功”

(2)以实验要求为主线,既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努力探索圆锥体的计算方法。

(3)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通过演示、小组交流、动手操作、感念辨析等方式,本课从具体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每位同学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6水槽红颜色水。直尺6把。

(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课前铺垫

1.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指两名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提出质疑,引入新课

圆锥有什么特征? 它的体积如何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动手操作 ,获得新知

1. 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 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 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为什么?

教师: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指名发言)

用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 学生分组做实验。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 (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砂子,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教师:同学们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只倒一次,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推出计算公式?让学生动脑动手?

得出用尺子量圆锥里的水倒进圆柱里,水高是原来水高的1/3.

小结: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5)应用巩固

1.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例 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提问学生多人)

教师板书:

1/3 ×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2. 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3.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思。

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半径是2米,高是1.5米。你能计算出这堆小麦的体积吗?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并回答同学的质疑:3.14××1.5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 4.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出圆锥体积。

四、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1.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1.5米,底面半径是2米,每立方米沙重1.8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

2.选择题。

每道题下面有3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就用手指数表示。

(1)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

立方米 3a立方米 9立方米

(2)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的圆锥体,圆柱体体积是6立方米,圆锥体体积是( )立方米

6立方米 3立方米 2立方米

3.学生操作

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体?(长方体)

要在我们的教室里放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锥体,想一想,怎样放体积?(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当争论不出结果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数据:教室长12m,宽6m,高4m.并板书出来,再比较怎样放体积的圆锥体。

五、课后小结,归纳知识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哪个同学、哪个小组学习?

六、作业布置,巩固新知

1、本节课后第3、4、5题。

六年级下册语文《詹天佑》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詹天佑》是一篇用人物姓名为题的课文,安排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精神”这个主题单元,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即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二)说教学目标:结合单元训练要点、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詹天佑杰出的才干和爱国热情。(四)教学难点: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五)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六年来的学习,已具有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能抓住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但这篇课文的社会背景距离学生较远,课前我布置学生上网搜集詹天佑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的相关资料,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1、朗读感悟法。2、读写结合法。。3、情境教学法。4、评价激励法

三、说教学流程:本课教学法我分为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了解詹天佑的事迹。第二课时直扑重点,分组合作,在读中领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爱国热情。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上课伊始,我便引导学生谈话: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伟人――(板书:詹天佑),那你们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一件什么事?(板书:京张铁路)他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时主要做了哪些事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复习旧知,引出新知,把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引向全文的重点部分。)

(二)小组合作,感悟精神

接下来,我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课文4-6自然段,感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爱国精神。

1、我先指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感悟,特别注意细节,在有感悟的地方做上记号,写上批注。

2、汇报交流。

◎ 勘测线路(板书)

学生汇报的过程当中,我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语句,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推敲,让学生展开想象反复诵读,体会詹天佑的优秀品质。比方说:

句子一: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学生从“经常、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等词语体会出詹天佑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再让学生读句子,体会。)

句子二: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找一名学生读句子,其余学生思考,从哪些词语当中可以看出当时环境的恶劣?从这句话当中你体会出什么?学生从“狂风怒号、黄沙满天、坠入深谷”等词语可体会出当时环境的恶劣,从“攀山越岭、在油灯下绘图”等词语体会詹天佑吃苦耐劳的精神。)

句子三: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① 我让学生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体会到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坚定决心。② 让学生说说是从哪些重点词语中体会出来的?学生会从“总是、一定”等词语体会出来的。③指导学生带着坚定的语气齐读句子,读出詹天佑的坚定决心。)

在勘测线路过程中,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生接),他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生接),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想——(生接)。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重点词句,结合生活实际和课前收集的资料,感受到詹天佑严肃认真,吃苦耐劳,身先士卒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教学中,我还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感染,让学生把自己的这种感受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表现出来,从读中体会詹天佑能完成任务的思想动力源于他深深的爱国热情。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情感得以不断升华,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

◎ 开凿隧道(板书)

1、开凿隧道部分,我让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画示意图。

2、然后再让学生上黑板画示意图。(出示示意图)

3、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运用两种不同的开凿方法。

4、从这部分内容,你体会出詹天佑怎样的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让学生动手画示意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体现了学科资源的整合,有效利用美术学科的资源来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

◎ 设计“人”字形线路(板书)

1、我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由读课文,理解“人”字形线路。

2、然后指名学生上黑板画“人”字形线路,当小导游介绍并演示火车行进的过程,理解“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原理。

3、接下来,我又让学生设计还有什么路线可以让火车爬上陡坡?并进行小组讨论。

4、小组汇报设计方案(学生可能会设计出“之”字形线路、螺旋形线路、折回线路等。)

5、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自己设计的方案和詹天佑的“人”字形线路作比较,结果发现学生的方案可行性不足,因为车身太长,不利于安全行驶,而且修筑也不太经济。

6、紧接着我再让学生观察动画,看火车过青龙桥的录象,通过直观手段让学生感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创新精神。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我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自读课文,有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画示意图、介绍并演示,化抽象为具体,充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分组设计路线方案,并与“人”字形线路作比较,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创新思维得到训练。)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詹天佑顶着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克服重重困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成功修筑了京张铁路,让京张铁路提前竣工,给了蔑视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一个有力的回击,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多少中国人为之振奋!多少中国人为之自豪!

2、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顺势安排了一个口语表达训练:如果你来到青龙桥詹天佑铜像前,你想对詹天佑说些什么?(你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你工作严谨、一丝不苟,吃苦耐劳、勇于创新,这些都源自你的爱国之心,我们为有你这样一位伟大的工程师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板书:杰出 爱国)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作业训练,拓展延伸(作业超市)

背诵感受最深的段落,摘录喜欢的词句。

搜集一些爱国志士的感人故事与大家分享。

六年级下册英语说课稿 篇7

一、在有效的追问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追问是紧接前一次提问展开的后续提问,有着随机性、临时性的特征,它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能引发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的追问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确定,追问要为落实教学目标和解决教学重难点服务,要在关键点上追问。在六年级下册Unit8 Our dreams课堂教学中,执教老师十分注重追问,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达,围绕教学重点,在无疑处生疑,于无为处无不为,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

1. 在学生缺乏思考处追问,使复习铺垫到位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存在着盲目被动的现象,回答问题时总是“就事论事”地点到为止,缺乏思考的深度。在本课复习导入的热身环节,学生因公开课显得较拘谨,当老师提出问题What jobs do yo know?第一个学生只回答了Doctor。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回答显得过于简单,而且本课的教学重点不仅是谈论自己梦想的职业,还要说说简单的原因。因此,教师在学生回答后,紧接着追问What do the doctors do?并引导学生说出They help sick people.教师针对教学重点的适时追问,引导学生针对重点进一步深入思考,不仅激活了学生头脑中与本课相关的知识储备,为新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

2. 在学生缺乏深度处追问,使新知巩固扎实

学生不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回答就会显得粗浅,语言运用能力就得不到提高。课堂上,新知教学环节,教师为了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新句型和新单词,开展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活动,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I want to be...,当学生个别展示交流时,教师总会时不时追问一两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

实录一:

T:What do you want to be?

S:I want to be a writer.

T:Do you write stories for children?

S:Yes.I want to write stories for children.

实录二:

T:What do you want to be?

S:I want to be a cook.

T:Do you want be an astronaut?

S:No,I don’t.

T:Do you want to fly to the moon by spaceship?

S:No,I don’t.

T:Why?Are you afraid?

S:Yes.It’s too far.

在整个交流环节中,学生的回答已无疑,但教师在学生无疑处通过追问生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学生的思维在反复的追问中逐渐深刻,让新知的教学在深入的交流中得以巩固。课堂上,教师有效的追问能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能让学生的思维深处开出自然而鲜艳的花朵。

二、在自主的学习中,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在很多课堂上,教师总是按自己的预设,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跟着教师被动地学习和思考,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到的主要是知识,而思维能力,尤其是主动思维的能力却很少得到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思维的惰性,就如一只只张嘴待哺的雏鸟。教师应该明确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我们应该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发展主动思维的能力。

1. 主动运用规律学习单词

在新单词教学环节,教师在复习了已学职业类单词后,出示了书上的职业类新单词,要求学生同桌讨论尝试读出新单词。学生们两人合作利用所学的发音规律、构词方法等反复尝试着朗读新单词,讨论很热烈,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进行了交流展示。

实录三:

T:What are their jobs?

S1:She is a pianist.

T:Wonderful.This is a new word.How do you learn it?

S1:由Piano和ist在单词中的发音得出的。

T:You are great.You can learn the new words by yourself.

教师在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时,引导学生交流自主思考的过程,并根据学生的交流及时地、真诚地给予学生肯定,强化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

2. 主动运用策略理解文本

在文本理解环节,教师在前半部分带着学生学习文本中男孩的梦想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引领、找关键词句等方法理解内容,再通过互相提问交流、查漏补缺,完成文本内容的内化。学生在指导下熟悉了学习流程和方法后,教师放手让学生两人合作,自主学习后半部分女孩的梦想,并出示了以下自学提示:

a.自主阅读所要学习的内容。

b.画出关键词句,互相问答。

Why does...want to be...?

Because...

c.互助合作,交流探讨。

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有了教师前半部分的示范操作和自学提示,显得井然有序,没有出现放羊式乱跑乱撞,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知识基础,进行自学和互学。在这样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自主思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得到了培养,学生自主习得语言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在开放的活动中,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其思维路线是开放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江泽民也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本课的教学中,执教老师设计了很多开放性的活动,鼓励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1. 在文本理解中,拓展说话

在谈论牙医时,教师让学生说说孩子们不注意保护牙齿的各种情况,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组织语言说出了各种不爱护牙齿的情况。如Maybe the children eat too many sweets.Maybe the children don’t brush their teeth.Maybe the children eat too much chocolate....开放性的活动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思维结果呈现了多样性。

2. 在教材补白中,想象说话

本课的文本中,很多人物在谈论梦想,唯独缺了Su Yang和Helen,教师在文本教学结束后,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活动,让学生来猜猜这两个缺席人物的梦想。这是一个更具开放性的活动,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可以基于自己的新知掌握情况来猜测,也可以基于他们这几年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这两个人物的了解程度来猜,学生的交流丰富多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 在拓展延伸中,讨论说话

梦想在手中,就只是梦想;只有放飞梦想,才能让梦想实现。本课文本的内容只谈论了梦想和产生梦想的简单原因,没有涉及如何实现梦想。教师在最后的拓展环节,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实现梦想,在开放性问题How can the dreams come true?的激发下,学生热烈地讨论着梦想实现的方法,We should study hard./read books./never give it up./..We shouldn’t watch too much TV./play too many computer games./...学生们创造性地组织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想法,课堂上不断迸发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灿烂火花。

四、在知识的融合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学过六年英语的学生英语知识的积累已不容小觑,六年级的学习是他们小学学习阶段的总结。本课Unit8 Our dreams是小学英语学习的最后一个单元,它不仅引领着学生展望未来,同时还将很多旧知无痕地渗透在文本内容中,提醒我们要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融合,以丰富自己的语言,拓展思维的角度,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中,执教老师设计了多个新旧知识综合运用的活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交流,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丰富。

1. 语言知识的融合

在读前环节,教师设计了自由对话活动,有效地将职业类的新旧单词及职业描述短语进行了复习和教授引导学生将相关词汇构建成一个整体,为后面的语言输出做好铺垫。在读中环节的文本理解交流中、读后的如何实现梦想的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新旧句型进行融合运用,不仅使新句型I want to(be)...得到了反复操练,而且还复习了旧句型I like(doing)...We should(not)...We can(not)...这样的语言知识融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最后的综合活动“说说自己的梦想”中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语言的输出达到了最大化。

2. 人物个性的融合

本课文本的主要内容是教材中的孩子们和老师谈论各自梦想,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他们陪伴着学生整个小学英语学习的历程,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地了解这些人物的个性特征。本课中,这些孩子选择职业,与他们的性格、爱好有着很大的联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涉及这些人物个性的新旧内容融合起来,使话题讨论更丰富,使人物的职业猜测更有指向性。

如讨论why does...want to be...?时,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关于人物的描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出更全面、更合理的解释。四年级上册提到Liu Tao likes playing football.五年级上册Mike说过I like sweets.I eat a lot of sweets.五年级下册提到Mike has a toothache.He eat too many sweets.

《开放英语1》说课稿 篇8

1.课程介绍;2.课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3.教学资源分析;4.教学设计;5.教学实践。

一、课程介绍

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专门为具有初级英语基础的成人自学英语而设计的。现为广播电视大学公共英语课,是电大专科非英语专业必修基础课之一。

2.《开放英语1》教学内容:主要以日常生活用语为主,突出语言的实用性和应用性。通过反复实践,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3.课程结构设计:本课程分18个学习单元(Unit),每学习单元又分三个部分(Session)。每部分由若干个学习活动(Activity)串起来,涉及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的训练,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另外每单元还配之以Language Focus ,即语言要点作为语言知识归纳,以及英美文化习俗介绍。(Cultural Note)一个单元学习量为3个小时。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是通过系列学习掌握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相关基本知识,以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其中词汇要求达到1600个。(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600词汇)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实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

3.教学重难点:为了达到目标,反复实训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必经之路,课程安排了许多学习活动,此为课程的重点。至于难点在于语法,尤其是词型变化比较难以记住。

4.解决方案: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多用英语进行交流;让学习活动变得有趣;不把语法讲得太多,太复杂,不影响表达即可。

三、教学资源分析

教材:《开放英语》(This is English)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英国开放大学合作,为我国英语学习者编写的一套适合于自学的多种媒体英语系列教材。共分6册,通过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训练,提高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进行口、笔头交际的能力。全部学完可从初级上升到中级水平。

教材起点为600词汇,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特点,编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设计,精心选取,合理编排,其主要特点是:

1.内容实用,取自于现实生活,趣味性强。

2.“以学生为中心”组织编排学习任务,难易程度呈低起点阶梯状稳步递升,同时加强助学与导学,最大限度地减少学习难度。

3.边学边练,做中得学,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4.学习目标一目了然。

5.“虚拟导师”伴随学习过程。满足学生自学要求。

四、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根据电大系统教学要求,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导学为辅,所以教师不能如全日制学校那样完全按部就班的讲解,而主要告诉学生学习方法,重点难点辅导,督促检查作业等。这里就有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要求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教师的角色由“灌输者”变为“帮助者”,这里教师的作用是很关键的,不仅自己要转变观念和角色,还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2.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实际困难:电大属于成人教育,学生大都来自社会各企事业单位,中专(技校)毕业生居多,一般来说英语基础比较差,加上是兼职学习,有的还有家务拖累,因此学习时间少,英语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是较普遍的现象。(2)解决方案: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要有耐心,讲课要深入浅出,从基础内容开始训练。二是要多告诉学员学习方法,“授人以渔”。三是多辅导,多督促检查,不能放任自流。

3.教学法:主要运用(1)讲解说明法:这对课程难点重点的讲解很必要。(2)直观教学法:听录音看视频,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3)互动法:让学员扮演角色,用英语表达想法。(4)朗读法:有带读,小组读,个人示范读等多种形式。(5)随机测试法,随机抽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检查学习效果,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进取。

教学工具:主教材《开放英语1》;配套教材《开放英语1综合练习》;CD光碟一盘;电脑播放设备一台。

4.教学评价:为了检查学习效果,督查学生保证一定的自学时间,本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形成性考核30%(课堂表现+出勤+作业成绩)+终结性考核70%=期末总成绩”的测试体系。并在网上采取定时和不定时两种形式辅导和答疑。此法对教学起到了积极反馈作用,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五、教学实践

下面我将以我校本学期“开放英语1”第一课为例,讲讲我的教案设计思路:

1. 本课定位:让学员初步了解本课程设计特点和学习方法,懂得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学习重点和难点:本单元重点是围绕学习目标来安排的,也就是学习Lin xiaoyan到达伦敦与朋友见面后如何介绍自己和他人。本课中设置的Language Focus 是语法、词汇需掌握的要点,也是学习难点。

3. 教学时间分配:A.课堂引入(5分钟,讲清为什么要学好英语);B.教材介绍(5分钟说明怎样学习);C.进入课本开始学习活动(Activity)(25分钟);D.难点讲解、回答疑义、布置作业(15分钟)

4. 导学内容:

(1)为什么要学好英语?

(2)怎样利用教材自学英语?

(3)本次课程介绍:本次课要学的是第一单元的第一部分,其余两部分由学员根据老师课堂学习的步骤和方法,举一反三的抽时间自学。Unit 1的标题是“talking about people”,即人物介绍,课程安排是来自中国的林晓燕将到达伦敦与朋友会面。

(4)本节课主要学习目标:A.与五位主角认识,学习介绍个人基本情况和所从事的工作(本部分的重点);B.学习动词to be;学习冠词a/an的用法(本部分的难点)。

上一篇:谈社会化媒体营销中餐饮行业常见的推广方式下一篇:2022世界计量日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