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沉思录的感悟

2024-07-02

读沉思录的感悟(共12篇)

读沉思录的感悟 篇1

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情阅读了《沉思录》这部大作,有人说他是一本高贵、忧郁、甜蜜的书,我却认为她是一部令人发醒的书。在有限的时间阅读了这本书的一部分,

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事情很多事感性而发,自己的性格多为温和型和完美型的结合体,做人的品质方面不说,一直在做把事情作对而不是做果行果的事情,把事情作对。参加工作几年来,经历了也见识了很多,我觉的良好的品质是一个人做好工作的前提,工作能力再强悍,本质上要是有问题做不大做不久。我们的用人理念恰如其分,先看态度、再看工作能力、再看学历和综合能力。在馋面经营了大半年间唯一不变的是在变,招聘人员是其中一项。为什么之前的人没有留下,我们反复的想了很多,就是我说的找不到工作匹配的地方。纵管有多么的不忍心不舍得的,馋面不是慈善机构,人品出现问题,大家一拍两散很正常,我们要的是谦虚谨慎、和馋面一道成长的人,把企业当家才会有家的感觉,把别人的孩子管我叫爹,必须给他爹的疼爱。在馋面给我的收获是给了一个较好的平台,让自己得以发展。这里有我的追求,有好弟兄姐妹,一直在做的是给我鼓励和支持。同样的我也一样。有句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谦虚谨慎、与人为善与人为伴,戒骄戒躁,我曾经给员工讲过,最好的管理是自己先做表率,不能用语言说服、感化,只有用行动来影响别人,自己身先士卒事必躬亲,才可能让别人知道你在干什么,怎么做的。邵总说过,一等人用眼教。二等人用嘴说,三等人用棍棒。好的管理应是恩威并施,针对我来说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单兵作战没有问题,造就一个作战部队的路还很长,需要更多所得理性的人来配合完成,来集合大家的力量来完成,自己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领导,即使在有更高的职位也没有放纵自己,成功需要自制,位置是大家给的,没有你们我什么都不是,自己是最大的服务员。当然这里面也有自己的管理不当。经营管理团队还有很多问题。我希望我的团队学会宽容、感恩。人具有两面性,就像每个人身上同样具有癌细胞因子,只是没有激活。人也一样就要看哪一方面占据主导了。我希望用正向的来引导大家,有杂音有对立很正常。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想团队的力量是伟大的、坚守正义的,负面的就没有了市场。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亦可以成就一个人。

人生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都要和别人和谐相处,来获取共赢。一个人沉浸在工作中的时间很有限,人生无非就这几十年,毫不客气的说已经过了30%,剩下的怎么过,怎么才让自己不虚度此生才是最主要的,基本上又要结束了,这一年感觉过得很快。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好,一年的青春就是一年的命,邵总说既然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的情况下就要拓宽生命的宽度,在有限的时间要去做更多的事情。这一年感觉成长沉稳了很多,记得有客户说我,这么年轻做到中高层不像,感觉像30多岁的。也许这一年我老了很多。我有一个梦想我要在30岁实现我的车房具备。当然这个过程有很多挫折坎坷,都会走过,欲望是成功的动力之源。我有这个欲望,就不拍不会成功。当然一个团队的欲望目标是做到完美、制定了目标就要落地,这不是大跃进,很现实。陈安之老师在27岁就成了亿万富翁,对比他自己很渺小,30岁成为百万富翁对我来说是可以实现。馋面都可以上市。自己当然可以。唯一要做的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有时候自己看看书、听听讲座对我来说启发真的很大。沉思录让我受益匪浅,一个观念可以改变很多,可改变人生。我很看好。有句话人不是因为知道而改变而是因为触动而改变,做最好的自己,为了以后的好生活奋斗,职位是大家给的,神马都可以是浮云,真实做人、朴实做事。

很多人都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性格也非一两日就定性了,它往往是一点一滴、不知不觉、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形成的。比如,一个易怒的人,不是先天就容易或喜欢生气,而是从小就与一个爱生气、爱发脾气的亲人在一起生活,天天生活在生气的环境里,天长日久,慢慢地,他也就模仿或学会了生气易怒的习惯。一个环境是可以影响人的,领导者领导状态,一切的问题都是管理者的问题。我经常说一句话,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未到来,把握住今天活在当下。直接面对现实,目标既定的情况下就要是实实在在做事了,我本人不喜欢那些浮夸的东西更不喜欢那些嘴里抹油摸蜜得人。当然站在管理的角度什么人都要用,乾隆皇帝还即用和珅还在用纪晓岚、刘墉呢。纵观自己不怎么喜欢这个社会但是还要去适应,不能改变环境的情况下不如改变自己,让自己去适应环境。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我也相信我们的团队也是可以的。既然目标已有,剩下的就是如何分解好,如何协调好下边去干活了。有目标者有目标的团队千计万计,无目标者无目标的团队千难万难。

这一段时期大家都比较辛苦,很努力。但是结果不是很理想,目标定的不错,但是实际落地的不怎么好,有加盟升级的过度、有刚过十一后的调整更多说的事是人的问题。人本身一开始就泄气了,团队开始就走型了,纵观大家加班,真的用心去做的又有几人。想要打造牛哥式的团队还有一段道路要走。众口难调,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牵绊的事情比较多,家庭的、情感的、、、都有可能影响招商业绩。有个朋友曾经对我说,放下之后获得重生。可能是我自己想的很多,邵总给我说要舍得,有舍才有得。也许是我想的过于复杂。我更应该相信大家可以做到。抛开烦恼,正视现实,可能我会高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读《异类》的创业感悟   篇2

这本书讲了成功的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无论哪一个行业都需要一万小时的训练。无论哪一个行业都需要练一万个小时,这是基础。

第二个要素就是运气要好,里面讲运气的时候举的一个例子特别生动,他研究加拿大冰球队的队员名单,发现所有的运动员都出生在1、2、3这几个月。他们的统计数据表明4月出生的人没有机会,也就是说你想在加拿大打冰球,如果是4月出生的就不要去了,后来又研究为什么这样的情况在美国没有出现。英国也没有出现,而在加拿大出现呢?研究发现原因在于他们少年冰球队的选拔是在每年的1月份进行。

还有一个IT人都能明白的道理。他说微软的比尔·盖茨是1955年出生的,斯蒂夫也是1955年,然后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如果你是1954年到1956年出生的人是绝对成不了顶级高手的。这实质就是运气。

读完这书让我很感慨。回想自己过去二十几年的职业生涯,创了两次,回头来看这两次创业真挺窝囊。

第一次是从1988年开始做金山,我觉得金山的创业史集成了所有苦难大成,是创业板的“牺牲品”。为什么?1999年我们准备在香港上市。都已经准备好了。后来改结构想上中国的创业板,你能想到这需要多大的决心?创业板又不成就准备上主板,主板不成又想去纳斯达克,最后又回到香港。折腾了整整8年时间。把好好的公司快折腾垮了。所以我说金山就输在上市的问题上,别人上了你没上,而你还花了大量的精力在上市的准备上。到今天。提起创业板我依然是一肚子火,如果我是3月份出生今年上创业板就成了。

第二次创业是办卓越网,10年前,那么好的市场环境其实做什么都能发财,为什么要搞电子商务呢?到今天为止一家都没有IPO。现在退休了,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得出了几个结论:

第一,创业不是人干的。是阿猫阿狗干的,准备创业就别把自己当人看,这个想法我从4年前就开始思考,到了今天,我对每一个创业家都抱有敬佩之心,真的很不容易,这里面的付出太多了。

第二,光勤奋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你是1955年出生的就不要到美国华尔街去混了,不是1、2、3月份出生的就不要到加拿大冰球队去了,要在合适的时候干合适的事情。

读沉思录有感 篇3

《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罗马在位皇帝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传下来的第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讲述了自己对人生伦理问题的思考。

书中主要以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为主,好似在与镜子中的自己交谈,告诫自己应该怎么做,什么不能做,剖析自己的灵魂,使内心和谐安宁。《论语》中也强调“吾日三省乎吾身”,自我反省,自我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去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浮躁,学会沉稳踏实冷静的对待人生,收获更好的人生。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地生活,却很少会停下来静静地思考一下自己,或许是因为没时间,又或许是没勇气,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不思考自身的理由。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停下来思考自己的过去与将来,有什么做的好的继续保持,而做的不好的加以改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调整好自己的路线,继续努力向前,我们就会更加有动力。

《沉思录》的第一卷基本都是以“我从”开头,他努力发现自己周围人身边的优点,反省自己的不足,同时这些也是我们需要学的。古人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一句“我从祖父维鲁斯那里学得:良好的习性和平和的性格。”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并不是他的智商,而是情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平和的性格可以让人获得好的人际关系,交到很多朋友,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这点都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身上好的行为习惯,会使他在好多细节方面都胜出,最终获得成功的人生。

“不要经常地,也不要没必要的对人说明或致函说‘我忙’;不能以这种借口推卸对由于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各种应尽的义务”,“朋友由于某件事情责备你,不要轻蔑地对待他,即使他可能是不合理地进行指责,而要试着让他恢复惯常状态”。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朋友邀请自己参加一个聚会或是请自己帮个忙,我们自己心里不想去,就会借口说自己很忙,没时间。朋友虽然嘴上说“没关系”,但是双方肯定还是会感到很尴尬,朋友关系也会打一个折扣,长期以往,关系也就渐渐淡了,或许就因为这样,我们又失去了一个难过时可以交心,遇到困难时可以出手相救的朋友。要知道,友情是你人生中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他和爱情一样需要用心去经营。当朋友误会我指责我时,我也不能冲动做出一些以后会后悔的事情,而应该站在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努力解除误会,原谅对方。一时所受到的委屈和长时间的友情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依赖他人,心境快乐;富有远见,合适地预先安排甚至各种琐细的事情”,“对一切都冷静地、有序地、精力充沛地、互相协调地进行思考”,“坚强地既能坚持,又能自制,这两种品质表明一个人具有完美地、不可战胜的灵魂”。我们从小在爸爸妈妈的细心呵护下长大,很多人都有一点公主病,从小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但是我们总要步入社会,总要脱开爸妈的怀抱自己出去闯,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独立,自立自强,保持乐观的心态,坚强地面对所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需要有自己的理想,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制定自己人生的短期和长期计划,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不能每天漫无目的的生活,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杂乱无章,有条不紊的生活会让我们感到快乐和充实。坚持自己所拥有的理想,学会自律,战胜自己身上人性的弱点,努力克制,是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

读沉思录有感 篇4

我们会遇到困难,会因不能解决而烦恼。在与人交往中会在意他人的看法也会渴望得到肯定。不能得到,于是闷闷不乐,最后受伤的永远是自己。因为他人不会因为你的伤痛而落泪,不会因为你的难受而不乐。他人重视的是心灵的寄托与解脱,是自私的。原本我认为真心付出会得到接受者的肯定,但是如果做错什么事乃至很小的损害的是自己,接受者不会怜悯。按照书中说:每个人爱自己都超过爱所有其他人,但他重视别人关于他自己的意见,却更甚于重视自己关于自己的意见。

于是有些人开始不予以心交心的付出,敷衍了事成为社会的主题。可是这样人会很累很孤单。继续下去,我们会陷入无望的伤痛中。也仅仅生活在现在,因为我们看到的是现在做到的是一直与人矛盾的现在,而丧失的也是现在。

现在是我们的一切。难道我们要选择一生的悲伤不可理喻的现在生活?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要在不喜欢的不能享受的交往生活中坚强面对,在无望完成的事情中训练自己。如前面所言,不管别人做或说什么,不管你自己说什么,不管将来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使你苦恼,不管在将你包裹的身体中或者在天生与身体结合在一起的生命中,有什么东西违背你的意志而附着你,不管那缠绕的事物旋涡是如何旋转,为使我们生活的自己开心乐观和免除命运的灾难,我们要做恰当适合社会他人的事情,又要恰当停止避免自己受伤,不要没有目的(不能过于强烈)。于是又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恰当的事情又恰当的停止,一切回归平静。无论我们做什么事开始做的时候要选择适合的时机和对象,过程中保持着一定程度冷热交加让速度持恒才能控制在自己的范围内,也容易在自己正确的位置上停止一切的活动,让自己又在另一个起点。比如爱,刚开始会让自己陷入爱的深渊中不能自拔,继续下去不能得到,推出又不能,这是愚昧的做法。但是不是不能爱,是讲究一个适度。

二、抛弃意见你将得救。

1、“三思而行”简单的说就是做事情前先加以考虑后果,不要等到受伤才说“悔不当初”。

读《沉思录》有感 篇5

但除却质料与形式这种所依附的东西,什么是真正的本我呢?是理性,是一切存在的根本目的。无理性的个体为有理性的个体而存在,有理性的个体为有理性的个体而相互存在。让理性支配我们的生命而不是那诱人的快乐,快乐是短暂的,而理性则如同原子的存在一般永恒。瞽叟即使从来没有见过太阳,他也能够通过理性去感受阳光的质性。

听从理性的支配,既然万事万物永恒处于变动之中,那么又怎么会为了变化而伤心或愤懑以至于使得我的本性被埋没呢?就在不久之前我也还只是一堆原子与元素,而不久之后我又会回到这种状态,那我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呢?在神性的流溢之下,支配的理性,宇宙的本性,皆在这一片秩序之中。又或者说命运女神从未垂青,正如布兰诗歌中O FORTUNA所唱诵一般,阴晴圆缺,变化无常,但个人的道德,正义,与理性,在命运女神的注视下,在生命之烛的映照中,在分给个人的不可估量的永恒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中,不要忘记,这是人的真正的本性。既然火光不会在蜡烛熄灭前消失,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在生命之火中为这些高尚的情操而保有呢?

纵然万物皆是尘埃与泡影,在神性的流溢之下,在这短暂的话剧之中,是否能够满意地退场了呢?

借助光芒看见至善的真理,个体的本性是整体本性的流溢,那又何必追求个体的快乐?快乐不是善,在真理的火炬中,是一切形成的原则。即使灵魂无法看见,那么我是否看见了神呢?那路边的一颗草,一粒石头是神吗?我正在面对着的计算机是神吗?神与我同在吗?神是绝对真理的持有者吗?亦或是它就是绝对真理的本身?

注重理性的要求并去实践它。运用这些规则以使自己免于苦恼。况且我们已经有了理性的健全的灵魂,那为什么我们还会争吵不休呢?

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篇6

【关键词】课文;感悟;阅读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许多语文老师上公开课喜欢上第二课时,认为第二课时才能上得精彩,有分析课文、突破重难点的展示、师生互动的环节等丰富的内容。而认为第一课时只是扫清字词障碍,初读课文把握文章脉络进行整体感悟。岂不知没有第一课时的铺垫,上不好第一课时,能上好第二课时吗?小语专家于永正认为书读不熟不开讲。我觉得第一课时的主要学习目标除了扫清字词障碍,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悟,爱读且读熟课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进行整体感悟,上好语文阅读第一课时呢?

一、揭题激趣感悟主题

阅读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一篇新课文的兴趣点往往产生在第一次阅读期待中。而题目往往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或提示主题或揭示内容或制造悬念。在教学伊始,教师抓住课题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揭题引入课文,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请看《“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的揭题:

师:“诺曼底”号指什么?(一艘大邮船。)出示图片。

师:课文是怎样介绍“诺曼底”号的?(生找出相应的语句来回答。)

师:就是这一艘漂亮的大轮船却在英伦海峡遇难了。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读—(生齐读课题。)

师:这时一位英雄挺身而出,他就是哈尔威船长。这既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更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读—(生齐读课题。)

接着,学生带着探究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兴趣初读课文。这一过程让学生解了“诺曼底”号的外形特点,感知整个故事的主题。通过教师的导读,激发学生探究故事的来龙去脉的兴趣。

二、识字学词与阅读相结合

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课文常识,字、词、句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的获得都来自于第一课的学习,学生掌握的生字绝大部分直接在初读课文中获得。“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这是《课标》对识字的评价,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元老李秉德教授曾先后两次疾呼“以识字为重点不可轻易丢掉”。这些任务的完成就完全依赖第一课时。另外,第一课时也是理解词语、积累词语的平台。学生解决不理解的新词也都是初读时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老师讲解解决。只有理解词语,才能使之内化,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也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保证。在此基础上学习其他内容就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

简单的读读写写虽易操作但费时费力,只有形式多样巧妙的方法才能取得好的识字效果,这一环节也可成为课堂的亮点。如《圆圆的沙粒》一课教学采用归类识词用词,初步感悟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

出示:真诚 坦然 有用 蚌壳 珍珠

嘲笑 议论纷纷 异想天开 牢狱 简直

师:这两组词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组词是描写沙粒的,第二组词是描写同伴的。(适时板书)

师:你能接着课题讲一句完整的话吗?

生:圆圆的沙粒想变成有用的珍珠。

生:圆圆的沙粒想变成有用的珍珠,却被同伴们议论纷纷。

生:同伴们嘲笑圆圆的沙粒,认为他简直是异想天开。

生:那蚌壳就是圆圆的沙粒的牢狱。

生:圆圆的沙粒坦然地面对同伴们的嘲笑。

最后,教师根据出示的词语引导学生连词成文,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所呈现的文中的重点词语,很适合学生根据圆圆的沙粒和同伴们的不同态度和表现来进行说话练习,同时又能检查学生的学习现状。阅读与字词教学结合,第一课时的教学无疑会更加生动丰富。

三、抓重点句,穿针引线整体感悟

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佳句,教师引导学生穿针引线把握课文的主要脉络。

出示文中的佳句:

1.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2.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3.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4.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5.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老师引导学生透过以上的重点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通过讨论和朗读领悟到哈尔威船长的伟大灵魂,同时感受作家雨果遣词造句的精妙。最后,让学生透过这些句子来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说的训练。教师的导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初读是联系精读的纽带。每篇课文的学习要求都含“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条。其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就是第一课时的任务。只有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精读才能达到“有感情”,失去了第一课时的支撑,第二课时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成了无本之木。而且第一课时感知课文大意是落实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的一个重要训练内容,需要有效的方法和科学的研究过程,精读时才能继续感悟课文思想感情。

总之,第一课时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我们要让学生在第一课时中真正品尝到语文的“本味”。

2016读沉思录心得体会 篇7

“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这是温家宝总理的推荐语。那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使人民的总理也如此重视呢?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沉思录》一书,为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的哲学著作,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帝王所留的生命思索。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完成的,是斯多葛派哲学(斯多亚哲学)的一个里程碑。看完关于此书的简短介绍以后,自己迫不及待的仔仔细细读了这本书。还真如总理所言,此书百读不厌,可以说每一次翻阅,总带着给我不同的感受,一遍有一遍新的收获,一遍有一遍新的发现„„

生命就是一种过程,往事如烟,人们往往回首往事才发现,没有几个人可以抵御名利的诱惑。书中,有一句话这样论述:“环顾历史,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股青烟一样消失了。”是啊,有什么东西能胜过名利对于人的诱惑,名利又能给别人留下什么?看了这本书,就是我内心灵魂的一次净化。综观古今中外,人生的误区不外乎名、利这两个字,也就是金钱和地位很不容易被人看淡。人创造了财富就以为可以永远为自己占有,这就是人生最大的误区。国外的富豪都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把钱用在了公益事业上,用在慈善事业上。因为他们知道“人生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人生若能走出想拥有一切的误区,他的人生之途就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斗,就一定坦荡得多。你创造的财富再多,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自己实实在在消费了,那金钱才真正属于自己。另外,人太看重自己的名,太把自己当一回事,这样容易目空一切。岂不知道名是别人捧出来的,也许在某一个特定的圈子里,你很有名,可出了这个范围,你就一分不值,所以别太把自己当一回事,特别是有点名气的人。有的人在企业界有名气,但是,如果出席文化界的社交活动,便发现自己其实并不象自己想的那样明珠般显眼。所以,当没有前呼后拥时,千万不要生气或者有我们失落感,一切都是正常的,因为,在这个星球上,人类本来就非常非常的渺小。

生命就是一种过程,岁月如水,人们往往反思岁月才发现,对现在的把握以及对自己的认识和人生的态度,没有几个人可以进退自如举重若轻。《沉思录》非常关注人的修身养性。作者要求自己至少应该做到:其一,意志要坚强。“每时每刻都要保持意志坚定,像一个罗马人、一个大丈夫那样,一丝不苟地、保持尊严去完成要做的事情,始终怀着友爱、自由和正义之情感去行事,心理不要存有其他念头”。其二,贪欲要抑制。“追求不可能的事情便是疯狂,但恶人做事不可能不疯狂”,他认为:“由欲望而引起的过错比愤怒引起的过错更应该受到谴责。因为当一个人愤怒时,他是由于某种痛苦或内心的煎熬而失去了理智,但那些受欲望驱使而犯罪的人却是因为经不住快乐的诱惑,他的过错也就更不道德、缺乏男人应有的自制力”。他告诫自己:“你所没有的东西,不要想入非非,梦想着已经得到了,要从你已经拥有的东西里面挑出那最好的,想想看,这些东西倘若你现在不是已经拥有,你该多么渴望得到啊”。其三,思想要公正。“什么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呢?只有一件:思想公正,行为无私,为人诚实。对于所经历的一切都淡然愉快地接受,从不大惊小怪,因为这一切都源于同一个命运的安排”。他在内心里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做事不要违心,不要自私,不要轻率,不要三心二意;不要用华丽的言词来装饰你的思想,也不要喋喋不休,或好管闲事”。坚强意志、克服贪欲、端正思想。说的多好啊!内心的自由,来自于执着,不是对表象的执迷,而是对内心准则的坚持。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不断的自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会产生坚定执着追求的勇气,才会获得内心自由的幸福。为人处事遵循客观规律,合乎自然法则,这就是人的理性,而这种理性正是人生最大幸福之源泉,奥勒留对自己如是说。“行事若能遵从理性,一心一意,坚定不渝,不急不躁,不随便分心在别的事情上,保持内心的纯净正直,即使你随时可能放弃生命——如果能做到这些,不奢求什么,也无所畏惧,如果你现在的行为合乎自然,你从小到大所说的话没有任何虚假,那么,你就能过得幸福;谁也不能阻止你获得这样的幸福”。他还在书写道:“只要我们遵循着理性行事,便无需畏惧,因为只要我们是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所做的合乎本分,我们必定能得到自身的福利,也必定不会受到伤害”。这是何等高度的思想境界,这又是何等的自我超越啊。

生命就是一种过程,俗世如尘,人们往往穿越红尘才发现,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好好珍惜眼前。马可•奥勒说“唯一能从人那里夺走的只有现在”。是啊,沉思万物,你看到的是天地五彩斑斓的色彩,沉思生命,你看到的是人性最纯洁的一面,沉思生活,你将在无穷的哲理中慢慢探求着人生的真谛。我们的现在不是被迫的被夺取,而是因为没有理性的把握,而糊里糊涂的被夺取的。人生匆匆,百年如瞬,无数个现在构成人生,扪心自问:你珍惜现在,珍惜人生了吗?

读沉思录的感悟 篇8

——读《沉思录》有感

“环顾历史,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股青烟消失了。”这是2007年11月我们敬爱的温总理在新加坡访问,在谈及孔子的思想时的妙语连珠,这句话出自《沉思录》,由此不难看出温总理不仅博学笃实,而且足见他对《沉思录》日日在读的执着偏爱。

静心品读马可·奥勒留·安东尼的《沉思录》,掩卷过后,你会在炎热的盛夏感觉到丝丝清凉,它让你目中含情,双颊带笑,直至内心开出一朵幽香恬淡的雪莲花,只因它甜美、忧郁和高贵。

《沉思录》,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它高贵,在书中我们无时无刻都可以看到作者那种纯正、崇高的思想;它淡然,作者的心灵始终是那么静谧、安然;然而,它又是那么的忧郁,在那个战乱频仍、灾难繁多的时代,即使马克奥勒凭借不可多得的智慧坚定不移、夜以继日地工作,也不能阻挡古罗马帝国颓势的无奈。

《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书中的思想博大精深,它既可以告诉领导者如何智慧治国,仁爱众生,又适合每一个普通众生品读,帮助他们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面对宇宙自然,时刻保持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

奥勒留告诉我们要仁爱宽容,他说:“我们每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仍然要善待他们。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这就是人的义务”。

读到这些,我深受启发,既然本是同根生,又何必斤斤计较地太多。于是我在生活中尝试着坦然面对一切,我逐渐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凡背离了的,身后肯定经历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离散坎坷。既然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那么面对不善之人,不如还其一颗宽容大度之心,教导他们,容忍他们。

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社会,每个人身上都负累着繁重的负荷,随着节奏脚步的日益加快,人极其容易迷失自我,是否要在乎太多?到底要怎样生活?这是迷失者内心发出的强烈呐喊。倘若,迷惑的你恰好刚读过《沉思录》,幸运的你会很快从中找到想要的答案:为了自由,按照自然本性生活,专注于内心的宁静,不被外界所惑。不信,你请听:

让你在来自外部原因的事物的打扰中保持自由吧,让你在根据内在原因所做的事情中保持正义吧,换言之,让你的行为和活动限定于有益社会的行为,因为这符合你的本性。

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你按照你自己的理智本性生活;没有任何违反宇宙理智本性的事情对你发生。

观照内心。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

要去注意别人心里在想什么,一个人就很少会被看成是不幸福的,而那些不注意他们自己内心的活动的人却必然是不幸的。

试图控制和改变我们力所不及之事,只能带来痛苦。

是啊,很多时候困扰我们的正是我们对事情的态度和反应;使我们摇摆不定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希望和恐惧。静观周边人,包括自己,不难发现,我们生活地千姿百态,但却有诸多共同之处,比如得意时我们往往会忘乎所以,所以总觉得快乐的时光是那样地短暂易逝;而失败来临,我们又看上去显得那般脆弱不堪,总悲伤于过去,幻想于未来,单单不敢、不屑、不愿面对现在。为此,奥勒留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帮我们敲响了警钟:“惟一能从一个人那里夺走的只是现在。如果这是真的,即一个人只拥有现在,那么一个人就不可能丧失一件他并不拥有的东西。”是啊,假若人人都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有岁月蹉跎,时光流逝的悔恨与伤悲。身边的人儿吆,让我们都尽情地活在当下吧!相信吧,所有的喜悲哀乐都是鲜亮亮的你正体验着的生活,当过去以后,它们都将化作你人生的动人风景。

倘若做到了于他人既能仁爱宽容,于自己又能自然宁静地按照本性生活,那么最后就争取成为最好的自己吧,心灵纯净了,灵魂澄澈了,幸福自然就在不远处等你。

读沉思录的感悟 篇9

我要怎么告诉她呢?我自己为了选择我的专业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思考,到现在还没有给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下一个定论,我怎么样告诉她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快速地判断学什么专业好呢?

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于是就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某一晚在饭桌上和家长合计了一下,就胡乱报个金融、报个计算机、报个会计……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在饭桌上花一两个小时决定呢?

我决定整理一下电话里的内容,这些是我在美国四年对大学教育的很多思考,这一阵子一个接一个的社团听到我的讲座邀请我去讲梦想、讲经历、讲选择,受之有愧,因为我毕竟没有那么多超出同龄人的见解可讲,但我又十分迫切地希望更多处在迷茫中的学弟学妹们得到一些正能量,面对压力和挑战更加坚定信心,去做最好的选择。

那么,我干脆写成一篇文章吧。也许在填报志愿这些日子不经意间转发到某位大学新生的手里了还可以给人一些启迪。当然啦,我不是教育学专家,一家之言,有些偏颇的观点还望指正。

一、成功的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首先问她:你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吗?她迫不及待地说:想!我说:那我告诉你,所有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金融,但是觉得金融好就业就填报金融,那大学四年会非常的难过,工作之后会觉得压力特别的大,生活质量也不高……

但如果你认为你真心地热爱画画、你可以不知疲倦地研究地图、谈到各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就会眉飞色舞,那很有可能你就应该去学美术、地理或者烹饪,并且很可能会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哈佛大学的校长Faust曾在毕业典礼上说:你可以选择你的退路,但人生很长,先去做你最热爱的事情,不要一开始就选择退路。

对!人生还很长,即使你现在已经中年了,只要目标坚定,都是可以从头开始的!美国人一般会转行很多次,这也是他们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一个过程,但是一般对于东亚人来说,从头开始总被认为是特别困难而且丢人的。大家知道折纸原理吗?

50年可以奋斗的人生如果是50张纸叠在一起,就只有几厘米厚,但是目标坚定的人,50年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在生活,那么50年之后的成就就像一张无限大的纸折叠了50次一样厚!一张纸折叠50次之后一定会很厚吧?但你绝对无法想象,它的厚度竟然可以从地球伸到太阳!

那我们现在来想象,为什么有人一辈子对人类的贡献微不足道,有的人却可以改写人类的历史呢?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当然了,这个不适用于没有成功野心的人,很多人就是喜欢安逸的小日子,那随波逐流地选专业、进体制,也未尝不可。但是我想说,社会永远都只有绝对的上游和绝对的下游,和一个正在缩小的中游,中国的经济脉搏一刻不停,而社会阶层在固化,不进则退的河流里,是容不下一条小船舒适地游弋的。

说到选专业这个事情,我认为就先不要考虑好不好找工作了,反正不好找!今年大学生只有30%不到能找到工作,再说,找工作跟专业不相关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肯定会有人说,那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呢?挣不够钱买不起房丈母娘看不上娶不到老婆怎么办呢……

其实这些不是本文想要讨论的范围,但如果允许我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的话,我觉得找不到工作的意思是说找不到好工作,但是即使是工地里的工作都至少可以让自己有饭吃啊,如果梦想够坚定,就能体会到一边流浪一边作画的乐趣,就不会把当下吃的苦看得那么重了,我相信好姑娘会欣赏有梦想有志气的男生的。喜欢这篇文章的人很多都是有能力有野心的人,我相信你们不会连自己都养不活的。

我高中是理科,我一直有种从政报国的念头,于是看着很多领导人的简历,感觉应该去学理科,于是大学也继续学习电子工程(真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好在现在的领导人都开始变成文科出身了)。我修了很多的数理化,结果发现那些课学起来过于简单(可能是国内高中基础打得好),慢慢地越来越迷茫:我花了这么多的时间,付这么多的学费,到底要来美国学什么?

我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念完大学的四年,最后像大多数华盛顿大学工程系的学生一样去微软、英特尔找个舒适的工作。我接触过这些公司里的一部分工科男,社交圈子非常的窄,每天和程序打交道,以至于英文都说不流利了(当然啦,真心喜欢这个行业的肯定也不少的)。我跟学校提出要休学,于是我去了中国的西部各省,开始穷游欧洲,后来决定要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和国际研究学。

可是在国内可等不得!读了一年多发现不喜欢了再转肯定是很困难的!我们还是先问问自己,本科学习到底意义是什么?英文里,之所以有undergraduate和graduate的区别,是因为西方人觉得研究生才算是真正的大功告成,本科只是打个基础而已。美国上层家庭的子女爱去文理学院,就是因为那里的基础打得好,什么基础呢?人文基础!

美国富人总觉得金融、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是中低阶层的孩子,还有很多亚洲人爱学的,他们的孩子以后要做高管,要去政府,就必须学英文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这一类的富人才敢学的专业,因为本科毕业不用急着养家煳口,还可以体验几年社会,再继续深造,接着进入商界和政坛(这里是我与很多美国人交流之后的一个不具权威性的总结,并不代表对任何专业的否定,还是那句话,不管是数学、医学、工程……都是有价值的专业,你必须去学你热爱的东西)。中国的富人们也开始慢慢转变思维了,开始避免让孩子选择会计、工程等类似技校也可以学到的专业,而让孩子接受更好的人文教育。

二、千万不要继承父母不成功的思维模式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银行的人力资源经理写的面试大学实习生的感悟,说进银行的四类大学生特征明显:机关子弟、商人子弟、知识分子子弟和农民子弟。父母是公务员或者国企职工的,一般会搞关系,做事儿的时候爱耍小聪明;生意人的孩子显得自信而且做事认真;父母是知识分子的总显得有点傲气,不合群;农民的孩子不太爱说话,情商不高,但是做事勤快。

接着作者说,最受欢迎的商人子弟一般都能留下,机关子弟有关系,也可以,知识分子子弟和农民子弟一般都很难留在银行……

每个人的父母都会不知不觉地把他们认为最正确的一套是非观和为人处事的办法教给孩子-如果他们认为不正确他们也不会那么干-结果就是孩子们完完整整地接受了父母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很多人一辈子辛勤工作却仍然无法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我认识的大多数同龄人,都处在父母粗暴的人生规划之下,从小学这学那是父母决定的,选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是父母决定的,大学毕业马上读研究生或者考公务员是父母决定的,跟哪个女生在一起也是父母决定的……那人生到底还有多少是自己的?大多数的美国学生都不会在本科毕业之后立即读研究生(少数数学、物理等理论科学除外),而是进入社会体验个几年或者十几年,甚至有人在没进入本科或者刚读了一两年之后中断好多年去做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们总是认为带着经验阅历进入研究生院才能学到更多,在职业生涯里遇到一个学位造成的瓶颈了再去取得那个学位更有目的性。

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尝试很多领域,真正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之后,再带着自己工作中的实战经验去听课,真是把读研究生的时间和钱花在了刀刃上,再看看我们中国一窝蜂地读研大军,非常的盲目,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学到这样的学位如果以后再找一份跟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将会是怎样一番感受呢?

endprint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可以去做做职业性格测试,或者多接触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比如参加各种论坛和聚会),听听他们的成长轨迹,也可以禅修、去休学、去打工、去旅游,让自己的内心走出喧嚣的环境,自己听清楚内心的呼声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再去读书,再去花时间培养自己那一方面所需要的所有素养,而不是相反。

好在,还是有人敢于去冒险,敢于挑战常规,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为了教育的理想建学堂,还有人耶鲁毕业去当村官……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尝试,虽然在美国人看来可能都是身边随处可见的例子,但至少中国的90后开始了对常规的挑战,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对于父母的建议,很多当然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但不要在自己独立思考判断之前就全盘照收,除非你不想发展得更好,只想复制你父辈的人生轨迹。父母永远都是为你好,没错!但是父母永远都不知道什么选择对你最好!作为司机的你,作为棋手的你,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自己手握方向盘、自己谋划大的棋局,而不是和父母一起握着方向盘、在争吵声中落棋……

三、大学,不仅仅只是学好专业那么简单

在美国的大学毕业要求里,每个学生通常都必须修满定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课程,这三个领域也是构成一个人知识系统的基本分类,如果任何一个人,没有在这些领域都有过较好的教育,都很难称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所以,不管你学的专业是什么,都去关心政治、历史、经济、法律、哲学、地理、天文、生物、数学、美术、音乐这些学科吧!为什么犹太商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因为他们对待各种学科的知识贪得无厌!据说犹太商人聚会的时候不怎么爱谈生意,话题通常会非常的广阔。一个人的视野决定了他的高度,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一个多好的领导,其实你永远都不知道哪一天某一门知识就会在一个重要的时刻派上大的用场!乔布斯不就是从他感兴趣的大学书法课中获得苹果独创字体的灵感的吗。

很多人都在花很大的气力提高自己的GPA,这样固然是好的,但是大学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啊。从一个懵懂的高中生,到进入职场,我们需要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还有好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领导能力(包括演讲能力、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你是否敢于挑战权威,永远保持冷静客观,尤其是在国内上学的学生们,更应该特别小心地呵护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能力遭到扼杀,否则将造成非常大的遗憾)、写作能力、社会责任意识、职业素养……其中的每一项都非常的重要,而且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严重欠缺的。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地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吧!给自己一个阅读和锻炼的计划;去勇敢地开口和陌生人交谈,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去积极地参与几个有意义的社团,或者组建一个自己的社团;去旁听各类入门的课程,打开自己的知识面;去逼自己跳出舒适圈,不要交那么多的酒肉朋友,独立地应对挑战,并且和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吧;去打工、实习、省下零花钱,去旅游和探险吧!

前些天我参加了一个活动的面试,被问到在美国的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了一会儿,觉得是“包容”二字。我尽量避免过多和中国学生“扎堆”,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理解华大里的国际学生们背后的文化,去感受基督教、天主、摩门教徒们的信仰,利用交流访问、会议、采访、背包旅行各种机会,去到20多个国家,认识当地的人,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我认为避免“文明的冲突”需要包容的公民和包容的国家,增加对整个社会和世界格局的认识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顺便说一句,去很多国家不需要很有钱才可以做到的,很多人可以一分钱不带,靠coachsurfing和打零工环游世界。你可以有一百个理由不去做,但如果要去做,那只需要一个理由,就是你真的想!

去年在东京UNIQLO实习的时候,亲自面试每一位实习生的总裁柳井正曾一度是日本首富,他年轻的时候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专业背景,他具有非常独特的视角和眼界。他不喜欢看人的简历,常常会问:你是哪里人?父母是做什么的?你曾经在哪里生活过?你童年的时候做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他试图去从文化和价值观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因而会比别人看到的更深刻。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大家需要多接触人、多关心时事、多认识世界—有容乃大,包容让人成为更出色的领导者。

四、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自己没好处

现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流行说“感谢室友四年的不杀之恩”了,其原因就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机制让我们一直参与非常盲目狭隘而且没有意义的分数攀比,导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出现了严重的扭曲。生理上的教训就是现在学生的体质的严重下滑和近视的大规模发生。心理上,学生开始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杀害自己的同窗好友,还有更多的人为了一些情感上的问题选择自杀!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我们牺牲生命的代价呢!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培养大批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

已经进入到大学的各位,肯定深有体会,身边很多人是这样的吧!他们真的很聪明,有手腕,为了自己的保研、留学、奖学金、竞选真的可以不择手段。我在美国的体会是怎样的呢?我的国际研究课上有不少同学,他们在朝鲜进行过食品援助,他们积极地为无家可归者筹集物资善款,他们去非洲帮助难民解决用水问题……这些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真的让我倍受感动,尽管很多人是出于自己的信仰去实现他们的善举,但不管信仰如何,这样的力量指引着人们做真、善、美的事情,我们的社会就还有希望。我在云南看到干海子村的小孩儿们一年只能洗一次澡,几乎完全过着原始人的生活的时候,深深地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国家的教育可以差得那么远。我们这边有很多人为自己没考上一本苦恼,那边的孩子上不上得了高中都是个大问题。

我总是在想,我去做公益,你们真的就觉得我不懂为自己捞利益那么傻吗?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快乐,我们的任何一个举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要么直接取悦自己(比如游戏、吃喝),要么避免让自己陷于不快(比如赔偿、减肥)……但是你们想过人的终极幸福来自于哪里吗?人的终极幸福感来自于感觉到被爱和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不去亲自参与公益,不去亲自帮助那么一两个人,我想这样的给予所带来的幸福感,是没有办法体会的。正是因为这种对于最伟大的幸福的追求,才会有屈原、鲁迅、南丁格尔、甘地这样的人像灯塔一样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这样的幸福,可不是豪华的汽车别墅和万贯财富可以比拟的。

读沉思录的感悟 篇10

近两个月来,利用闲暇时间通读了一遍《左手沉思录右手智慧书》,认真研读了战胜自我,从绝望中寻找契机、自强自信是火焰中不可摧毁的宝物、做个大智若愚的聪明人、做个万无一失的谨慎人等比较感兴趣的章节,颇有启发和收获。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个茶几,有“洗具”,也有

“杯具”。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直面人生更多的是直面“杯具”。我认为,只有永不言弃的人,才可能在直面人生中笑傲“杯具”,拥抱“洗具”。

1、不怨天,不尤人。“我们这代人惹了谁?我们还没有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人家是讲心的;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人家是讲金的。……”,这是调侃,也是抱怨。但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试问谁能靠抱怨取得成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生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与其用消极的心态怨天尤人,不如用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特别是消极的环境,这(来源:好范文 http:///)样人生将日臻完美而无往不胜,反之则望洋兴叹而难有所为。因此,直面人生首先就要保持积极心态,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往积极的方面思考,用积极的语言,久而久之,自然会拥有创造性的思维,乐观向上的性格,从而体验属于自己的靓丽人生。

2、不抛弃,不放弃。荆棘和玫瑰相伴,艰难与完美并存是人生旅途的常态。周文王囚于羑里而演《周易》,孔子颠沛各国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膑刖足成就兵法,凡高在窘迫中造就了油画艺术的辉煌,贝多芬失聪后依然把音乐推向巅峰,这些都说明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只有不抛弃、不放弃,人的聪明才智才有可能发挥到极至,才能“玉汝于成”,演绎出人生辉煌。当然,付出艰辛却得不到回报也是常有的事,但没有排除万难、坚韧不拔的精神,没有经年累月、毫不松懈的耕耘,肯定不能取得丰富的成果。法拉第经历十年失败,才悟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爱迪生经过上万次失败,才发现开启光明的钥匙。所以,在暂时还没有取得成功的时候,不要心浮气躁,不要朝三暮四,不要浅尝辄止,不要轻言放弃。也许那时离成功已经只有一步之遥,只要继续走下去,就有希望,就有可能见到胜利的曙光;如果放弃就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意味着曾经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和白费。退一步讲,即使没有成功,扪心自问,总可以这样回答,我不仅努力了,更重要的是在失败中收获了成功的种子。

读中感悟 读中体验 读中想象 篇11

关键词:阅读;积累;想象

一、读中品味,注重积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中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针对文章的内涵和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展开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各种思想认识、情感态度、知识方法的相互碰撞、相互沟通、相互补充中,有所“悟”,有所“得”。小语第三册第五组《从现在开始》,是一篇既溢满着浓郁时代气息,又贴近儿童的好课文,设计主要是抓住重点词句,培养语感,体验情感。重点学习第二片段(品读词句)。

(1)品读重点句子(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和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比较理解“神气极了”。然后观察插图,说话。(形象感知猫头鹰“神气极了”的样子)朗读、体验、表演。

(2)品读“议论纷纷”“叫苦连天”。创设情境,再现“议论纷纷”。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角色体验,理解“叫苦连天”启发学生的思维,体验动物们的苦处。

这一环节,通过唤醒学生对实际生活的体验,来让学生自己感受、自己体会。这样不仅激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而且把学生带入朗读的角色中,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享受。

二、感受乐趣,感悟想象

教师要多创造机会,以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多思才能使思维更敏锐,语感更快捷。”因此,要以读为主,读想结合,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

一年级下册《谁来了》一课,以“动物”为题材,使学生了解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要和动物和睦相处。学生通过读书,了解到大象的特点是长长的鼻子,可以吸水;刺猬的特点是全身长有许许多多的利刺。学生带着对动物的喜爱入情入境,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通过边唱边跳的表演,快乐地学习课文,此后,再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找出其他动物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续编故事,学生兴趣盎然,进入了“想象创作”。

语文教学有时就如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在我们迈着欣喜的脚步走向它时,我们不可以忘记一路摸索前行,不可以忘记我们需要边走边看,甚至还要回过头来,细致地寻找,因为路边可能野花芬芳,荆棘丛生,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来缔造,语文课上一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于人类文学经典的沉思录 篇12

密切联系但又超越“三线研究”

2015年7月10日,原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教授新著《论经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发布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而此前半个月,我已经得到了詹福瑞先生的签赠本。对于同行和友人的新著,我从来都是一拿到手,便认真阅读,从不含糊。所以,有一次我的同事表扬我,说我经常看别人发表的新成果。其实,在我看来,对职业学者而言,了解相关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是自己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前提,即便是卖萝卜白菜也得了解行情,何况是研究学问!而根据我的了解和观察,目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明显呈现出三线分布的研究格局:首先是一线研究,即直接研究作家作品;其次是二线研究,即研究作家作品的传播史,或曰影响研究或接受研究;复次为三线研究,即是研究的研究,实际是古典文学研究之学术史。这三线研究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形成了当代古典文学研究的多层次格局。而从研究方法和治学路径上看,当代的古典文学研究也表现在三个方面:理论形态的研究,文献形态的研究以及理论、文献兼融的研究。

《论经典》则属于既与三线有密切联系而又超越三线的理论形态的研究。这种研究难度很大,当然也很有意义。再不要说应该重视文献这类废话了,真正的学者不应该不重视文献的,因为这是研究的基础,在我们的时代获得任何文献都不成问题,而“应该重视文献这类废话”也不应成为理论低能或审美无能的遮羞布,因为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的现实的价值,主要是由理论形态的研究来评判、张扬的。真正的学者必当服务于现实社会,由此而走向未来。实际上,就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而言,我最佩服的是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读《论经典》一书,对这一点感悟更深,同时也确实遭遇了久违了的文化感动和学术感动:酣畅淋漓的情绪急涌于胸中,仿佛是一曲春江,汩汩而来,势不可遏。大约在2005年的春天,我第一次见到詹福瑞教授,当时我开玩笑说:“您到国家图书馆主持工作,全国的读书人都高兴了!”因为我深知,他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位真正的学者,一位真正的诗人。在我们这个时代,“真正”意味着“罕见”,因为我们的学术队伍中夹杂着太多的“不真正”。对詹教授十几年当轴于国图的成绩,业界自有公论,我这里不作评价;无论如何,国家图书馆的领导重任,使他结下了更深的书缘,他对书籍和读书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无疑比一般的学者要深刻许多,关怀也要深切许多。面对当代社会传统文学经典已被边缘化的残酷现实,他对文学经典,特别是与文学经典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十多年的苦心孤诣凝结为这部《论经典》。

一本关于人类文学经典的沉思录,兼具现实意义和历史关怀

《论经典》是关于人类文学经典的沉思录。“经典,这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回顾以往的历史,它已经成为我们深深的记忆。但是,这个名字在今天,有可能渐渐远离我们,以致我们担心有一天它会变得异常陌生。经典,自古至今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作者开篇就这样写道。随后,通过对古今中外关于经典定义的回溯和追寻,作者确定“本书讨论的经典,亦主要限定在文学经典以及与其相近的人文经典”,显示了非常清醒的理性意识。在此基础上,作者展开了恢弘大气的学术格局,以十章的篇幅逐次讨论了“经典之争”“经典的传世性”“经典的普适性”“经典的权威性”“经典的耐读性”“经典的累积性”“经典与政治”“媒体之于经典的传播与建构”“教育之于经典的传播与建构”和“大众阅读与经典面临的挑战”等十个方面的重要问题。显然,作者建构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现代性文学经典学理论体系。经典为何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经典常常成为人类思想的策源地,人的灵魂的栖息地”,而这也正是该书的出发点。一代宗师王念孙说:“凡学者著书,必于所托者尊,或后人不能諟正,则董理之。”所谓“尊”,就是研究对象本身具有尊贵性,这也就是经典;至于校勘一道,必须是后人做不了的工作始可为之。真是大格局大气魄!在王氏看来,学术研究对象和领域的选择,永远比为学术研究而付出的努力重要,选择重于奋斗,这是乾嘉学术史给我们的重要启示。《论经典》既然以人类的文学经典,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以及相关领域为研究对象,其总体的学术气象已经笼盖群伦。因此,《论经典》乃是一部关于文学经典的沉思录,一部关于文学经典的对话录,学者的理性、儒者的理想和诗人的激情在此书中融为一炉。王念孙说:“学问须有灵性,苦功而无灵性,是人役也。”苦功与灵性使得这部书亮点密布,读来饶有趣味,发人深思,引人入胜。这里,我试为读者揭橥一二,以彰明此书之现实意义和历史关怀。

其一,于丹缘何把大鹏变成麻雀?

捍卫经典的尊严,捍卫文学的尊严,这种严肃的文化态度贯穿全书。“考察经典与现代大众传媒的关系,重要的不是要看大众传媒是否传播了经典,而是看其如何传播经典。”在此方面,詹福瑞对《于丹〈庄子〉心得》的批评最为典型。对于这本《心得》,詹福瑞指出,“于丹讲《庄子》,为了使《庄子》的思想嫁接到当代人的生活实用,则把《庄子》的类似于《逍遥游》中的大鹏之思,降低为枋榆间的蜩与学鸠之飞。”“庄子逍遥游的实质就是要超越现实与自我,而于丹之所讲落脚点恰恰正是在现实与人的自我。抛弃眼前的遮目一叶,不过是为了谋取认得更大利益而已。所以于丹教给读者的不是超越,而是讨巧,是谋求更大利益的机心。这岂不与庄子的精神超越和由超越获得的自由精神南辕北辙!”批评似乎尖刻,但是,他对于丹似乎还有一种“了解之同情”:“从作者的讲述中,还是可以看出他们面向的是职场的青年,并且把抚慰这些受众的职场失意和工作带来的压力作为讲述的目的。他们既要贴近这些读者的关切,同时还要照顾其接受能力,因此,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尽量用穿插的小故事来调节气氛,如同戏曲中的插科打诨,都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争取有更好的收视率。而其付出的代价,就是减损经典的内涵,降低思想的高度,甚至曲为之解,把庄子这只薄天而飞的大鹏变成抢树数仞的麻雀。”伟大作家与伟大作品的精神核心就是其“不可摧毁性”(indestructibility),任何人对经典的歪曲都是徒劳的,譬如,“文革”期间刊行的《论语批判》和《孟子批判》之类,并没有摧毁这两部伟大的儒学经典。其实,于丹本人是否有意歪曲经典并具有歪曲经典的能力,我们并不肯定,她的心得也许就是她的真实感悟。故意迎合大众的心理前提通常是具有与大众不同的内在体验,这样的人常常很痛苦,而于丹的讲述似乎并没有痛苦的意味。其实,误解经典或曲解经典的过程不仅是媚俗的过程,也是与诲人不倦相悖的过程。

其二,“样板戏”能够成为永恒的经典吗?

“权利影响经典的另外一种手段,是试图制造经典和神圣化经典。”“在中国,最典型的莫过于上个世纪60到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推出的八个样板戏。”“1966年11月28日,中央“文革”召开、万人参加的‘首都文艺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会’上,中央‘文革’小组顾问康生宣布,京剧《智取威虎山》……等八部作品为革命样板戏。1967年5月,八个样板戏齐聚北京汇演,直到6月中旬,演出达218场,观众达到33万人。”“时间过去了四十余年,当年红极一时的样板戏,今天又被命名为‘红色经典’,继续在舞台上演出。”那么,这些样板戏“今后是否可能成为可以流传于世的真正的经典”?詹福瑞认为,“要看它是否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是否具有普世价值”,“经典的普世价值在于把一个民族、甚至个人的经验连接上人类经验,使经典不仅具有民族性和作者的个人性,同时具有超越民族性和个人性之上的普遍意义。” “作品反映了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和表现了人类普适价值的作家,如但丁、莎士比亚、雨果、歌德、托尔斯泰、萨特、卡夫卡等经典作家,既是西方的,也是东方的、世界的;孔子、庄子、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既是中国的、东方的,也是西方的、世界的,并且是当代的。”这些伟大作家不是哪个政府能够“领导”出来的,也不是哪个“文化工程”能够“打造”出来的,他们来自人类的文明社会,他们是人类疾苦、悲哀和不幸的代言人。他们对人类的深切关爱以及相关的文学经典永远指引着人类文学之轮的航程,他们是人类文学海洋上的永不熄灭的灯塔。这些经典作家已经超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种种意识形态的藩篱,成为人们共爱共读共赏的精神财富。正如德国诗人席勒所言:“以具体的意义来说,我们希望成为自己时代的公民;但是在精神的意义上,逃避某一特别国家和特定时代的束缚,成为各个时代的公民,却是哲学家和有想象力作家的特权和责任。”(转引自雅斯贝尔斯《当代的精神处境》,黄藿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当然,我们必须看到,即使是经典作品,我们如果长期面对同一部作品,也会产生审美的疲劳、倦怠乃至反感,譬如,你每月把《约翰·克斯多夫》看一遍,每天把贝多芬的《三》《五》《六》《九》四大交响曲听一遍,看你是否受得了?至于样板戏在“文革”期间天天看月月看年年看给人带来的疲劳和厌烦,当年的观众谁都不会忘记,在这种背景之下,《第二次握手》之类的小说自然要被广泛传抄了。以权利干预经典的构建与传播,历史的教训既荒唐而又沉重。在这种意义上,《论经典》一书对于当代中国的人文建构,政府的文化决策以及出版事业和文学教育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意义。

詹福瑞的文学经典学充满了辩证法的精神。他分析问题不仅能够一分为二,而且善于一分为多,尤其善于在动态的变量中寻觅、发掘不变的东西,在不变的东西中捕捉到种种动态的变量。“经典阅读的关键亦是发现,而这种发现即来自阅读时对前见的证明、更是对前见的打破,为新的前见的建立打开了更深邃、更广阔的视野。” “如果我们把经典文本称为经典原生层的话,经典经过历史累积而形成的读者阅读的前见,就是经典的次生层。次生层因依经典的原生层而产生,并且随着时间不断增加,仅仅包裹在经典原生层周围,构成经典完整的生态圈。经典正是在这种不断的重新阐释中得以流传,并且生生不息。” “经典的累积性所造成的阅读前见,也会影响读者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和接受。所以就有一个如何对待经典的累积性前见问题。或者剥离外在的前见,回归文本;或者阅读经典文本,同时也接受前见;不仅如此,对前见的剥离、接受也总是有所选择。而读者在阅读经典时剥离什么前见,保留或认同甚至强化某些前见,都决定于读者阅读时的当下性所形成的与经典次生层的价值关联。”这些精彩的观点都显示了一位杰出学者的卓越智慧。又如作者在探讨经典的传世性问题时指出,一部精神产品能够成为经典,主要是在经典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经过两个以上的文化阶段,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读者克服了阅读的“时尚性”,达到了对一部作品价值的历史共识。他举例说,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周易》《诗经》《论语》《孟子》和道家的经典《老子》《庄子》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儒家经典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作为主流文化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政治制度,也影响到士人的安身立命。道家经典,则作为与儒家思想并行的思想体系,作用于政治,成为儒家思想的补充。如道家的无为而治政治观,在不同时期与儒家的积极有为政治观互为消长,共同构成了封建社会的政治治理理念。而对于士人而言,道家的思想与儒家思想一样影响深刻,出则为儒,入则为道,几乎成为大部分封建士人的处世之道。在1911年以后,中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儒家和道家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已经不在,但是儒家经典《十三经》,除《尚书》《周礼》《孝经》等逐渐变为只具有认识价值以外,以上所说的几部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作为思想资源依然对中国社会发生着重要影响,其经典地位并未因社会变迁而发生根本性的动摇。其原因即在于这些传世经典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里边保存着我们前面所说的超越了时代和意识形态的共识,并且已经渗透到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由此可见,不走偏锋,遍观衢路,兼容并包,打通古今中外,将诸家理论融为一炉,并巧妙吸纳,出以己意,是詹福瑞治学的突出特征。

上一篇:历年青海中考满分作文赏析:感恩常在下一篇:初三优秀学生入团申请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