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

2025-02-08|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精选14篇)

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 篇1

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

随着城市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标准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改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各种各样的恶臭问题越来越不能忍受,恶臭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由于工业化的加快,石油化工塑料生产加工行业橡胶工业医药农药行业涂料生产使用行业以及有关冶金造纸炼焦木材加工行业等成为恶臭的主要工业性发生源国家环保局恶臭排放标准编写单位在天津市的调查表明,恶臭的来源分布中,约有的恶臭污染来自于工厂,而工厂聚集的工业园区恶臭问题近几年更是频繁出现,本文以苏州市工业园区为例探讨工业园区内的恶臭治理问题苏州工业园区恶臭气体成分苏州工业园区是一种产业集群形式,园区内企业众多,有电子加工注塑喷涂机械制造及固废处理等企业,各个厂区产生臭气成分不同,归纳起来可以分为5类:(1)含硫的化合物,如硫醇类硫醚类;(2)含氯的化合物,如胺类酰胺吲哚类;(3)烃类,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4)卤素及衍生物,如氯气卤代烃;(5)含氧的有机物,如醇酚醛酮有机酸等 恶臭污染的危害

工业园区内产生的恶臭气体包含大量的挥发性有机成分,如芳香烃(苯甲苯二甲苯等),脂肪烃卤代烃醇(甲醇)醛(甲醛)醚等,这些成分多为化工溶剂和稀释剂由于具有良好的挥发作用,很容易通过人的呼吸作用通过肺血液进入人的神经系统,对中枢神经产生强烈的麻痹作用,此时人体会出现精神恍惚困倦,若吸入过量会引起头晕耳鸣面色苍白呕吐恶心甚至肌肉痉挛全身麻痹等

如2011年初苏州园区联建发生的正己烷中毒事件,导致多名员工头痛头晕四肢麻木等症状,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芳香烃类物质中毒时,首先出现血液中毒和血象改变,当暴露在这种气体氛围中5个月以上,即会呈现贫血症,红血球比正常值减12~15少;白血球也低于1200(正常值为6000~8000),急性中毒时初期表现为兴奋,继之呈酩酊大醉状,体温升高后,即由昏睡状态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痉挛直至死亡.芳香烃类醇类脂类作为工业溶剂,由于使用广泛,因而排放量大,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也大恶臭的主要治理技术目前恶臭物质的处理方法可以简要概括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以及联合法等处理这些恶臭应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浓度处理量及来源等因素决定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如吸附法光催化氧化法生物法植物提取液法等表恶臭物质主要来源 吸附法

吸附法是一种动力消耗较小的脱臭方法,主要用来处理低浓度的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两性离子交换树脂硅胶及活性白土等由于活性炭内部空隙和比表面积大,堆积密度小,故是最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吸附过程可分为物理性吸附和浸渍性吸附有些恶臭成分是通过物理吸附去除的,如乙醛吲哚甲基吲哚,而其他一些恶臭成分如和硫醇则是在活性炭表面进行氧化反应而进一步吸附去除的由于活性炭对沸点高于的恶臭组分有较高的去除效力,对于沸点较低的恶臭就需要通过浸渍活性炭或注加微量其他气体来达到高效的目的如浸渍碱(氨气)可提高对和甲硫醇的吸附能力;浸渍磷酸则可提高对氨和三甲胺的吸附效果,浸渍的活性炭去除效果明显,提高因此在吸附塔内可设置吸附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的活性炭来达到去除多种成分恶臭气体的目的,臭气和各种活性炭接触后,便可得到深度净化,下图即为组合式活性炭吸附装置

图组合式活性炭吸附器

活性炭吸附作为一种成熟的工艺,运行稳定,可靠性较高但是活性炭有一定的饱和期限,超过一定期限必须更换或再生,因此需要对活性炭的更换周期有明确的辨识由于再生困 难造价高寿命不长等特点,故该法常用于低浓度臭气和除臭的后处理 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处理恶臭的新方法,其技术机理是光催化剂(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被激活,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使生成自由基,然后自由基将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臭无害的产物(如二氧化碳和水)日本是首个将光催化技术用于恶臭研究的国家,我国和美国也在其后开展了光催化技术在环境污染物降解中的研究,国外一些学者通过采用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采用二氧化钛对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种污染物在空气湿度范围内进行光催化氧化,其降解率接近100%除了使用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之外,还可以在其中添加金属氧化物以提高对臭气的净化率,袭 著革等的研究表明,组成为二氧化钛金+10%属氧化物的光催化剂对低浓度(室内空气)的CO2和H2S : 净化率分别可达和97%和99%以上,对二氧化氮和NH3能够全部消除,但是对苯系物的处理效果不佳P.PICHa等人采用纳米涂覆的玻璃纤维网,利用光催化处理臭气,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另外也有采用在TIO2上负载稀土元素或贵重金属及其氧化物等方式来改善其催化活性,提高光催化效率光催化技术对恶臭的降解能耗低易操作安全清洁,加上TIO2化学稳定性强无毒等优点,另外在恶臭降解过程中,光催化剂并不消耗,是一种理想的光催化材料,因此它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脱臭新技术虽然光催化氧化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就其对废气的净化还存在一些争议,有人提出在对臭气的降解过程中,光催化氧化反应会产生醛酮酸和酯等中间产物,造成二次污染另外,由于光催化氧化法现在只能针对低浓度的废气进行处理,同时存在催化剂失活催化剂难以固定等缺点,导致该方法难以处理大流量、高浓度的有机废气,故将限制其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量子化效率高的光催化剂,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增大催化剂表面积提高光催化剂的固化性能拓宽光催化激发波长等,必将成为光催化领域的发展方向

生物法

生物脱臭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降解或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类无臭物,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该法最早起源于德国和日本,是开发处理恶臭气体的一种新方法,可适用于水溶性恶臭物质的处理由于该方法运行成本低,脱臭效率高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世界工业废气净化的前沿热点之一目前生物法处理废气主要应用于粘合剂生产化工贮存涂料工业堆肥食品加工等 现阶段的主要工艺有: 生物过滤法生物洗涤法以及生物滴滤池法

生物过滤法生物过滤法是恶臭气体经过增湿器润湿达到饱和后进入生物滤池,被附着在土壤植物纤维做填料的填料层上的微生物氧化分解为C02等无害小分子物质后由排气口排出为了保证排放气体符合排放要求可在过滤系统后添加活性炭吸附装置此方法逐渐应用于化学工业产生的难降解恶臭物质如乙酸甲醛等有机污染物的处理。生物过滤器对VOCs的去除率和恶臭物质的去除率达到95%和99%国内有学者利用细菌真菌生物过滤系统处理恶臭气体,试验表明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乙酸、氨、苯乙烯、硫化氢、乙硫醇、乙硫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1%、96.7%、96.6 %、92.1%、78%、83%。该法的脱臭效率受滤料的性质值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底物的结构和性质是造成混合废气生物处理过程中的竞争和抑制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应根据底物的性质,采取有效的方法合理地设计操作工艺和操作条件 生物过滤法与传统的控制技术相比,工艺简单能耗小处理费用低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但是该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每隔需更换填料,且不适宜处理高浓度的废气,有时湿度和难以控制,颗粒物质会堵塞滤床生物洗涤法生物洗涤法又称生物吸收法,是采用活性污泥的方法,对恶臭气体的去除分为吸收和生物降解两个过程首先恶臭物质同含有活性污泥的生物悬浮液逆流通过吸收器,臭气物质被活性污泥吸收,部分净化后的气体由吸收器顶端排出洗涤液再送到反应器中,溶解的恶臭物质通过悬浮液生长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这类装置对去除氨酚乙醛等可溶性恶臭气体效果较好

生物洗涤法可以处理大气量的臭气,同时操作条件易于控制,占地面积较小,压力损失也较小,在实际中有较大的适用范围对于注塑行业产生的颗粒污染物苯甲苯及二甲苯等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洗涤塔可采用二级洗涤方式,预洗涤由水和酸性溶液组成,二级洗涤是活性污泥洗涤液预洗涤是为除去粉尘及氨等碱性化合物,可有效防止在高负荷时的污泥冲击该方法也适用于喷漆行业的有机废气处理但这种方法设备费用大,操作复杂而且需要投加营养物质,因而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生物滴滤法生物滴滤法结合了生物滤池和生物洗涤

池的脱臭技术,脱臭方法与生物滤池法接近,结构上与生物滤池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顶部有喷淋装置使用的滤料是不能提供营养物质的不具吸附性的惰性材料,如聚丙烯小球陶瓷木 炭塑料活性炭纤维微孔硅胶等,降解恶臭物质的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该方法的处理过程是含有污染物的气体经过或不经过预处理,进入生物滴滤池当湿润的废气经过附有生物膜的填料层时,气体中的恶臭物质溶于水,被循环液和附着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降解,达到净化的目的生物滴滤池可采用顺流操作和逆流操作方式,生物膜逆流操作时的净化效率高于顺流操作常见的生物滴滤池装置如图所示(采用逆流操作)

生物洗涤塔装置生物滤池装置 生物滴滤池中的惰性滤料比表面积大,可以提供较大的气体通过量并且造成的压力损失也较小对于处理卤代烃含硫含氮等通过微生物降解会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及产能较大的污染物,效率比较高可用生物滴滤池法处理的废气有苯系化合物醛类醇类脂类等,去除效率50~99%,降解负荷8~200g/m3h对于喷漆作业中排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基乙基酮丙酮和二氯甲烷,该方法可达到99%的去除率

生物滴滤池装置

低温等离子体分解法

该方法是应用前后沿陡峭高压脉冲电晕放电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在常压容器中使有害气体直接分解成无害单原子气体或固体微粒,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这一过程具体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 : 在高能电子的瞬时高能量作用下,打开某些有害气体分子的化学键,使其直接分解成单质原子或无害分子;: 在大量高能电子离子激发态粒子和自由基(自由基由于带有不成对电子而只有很强的活性)等作用下的氧化分解成无害产物非平衡等离子体的产生也可以通过辉光放电法,流光放电法,沿面放电法,无声放电(或介质阻挡放电法)等方法目前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法对污水处理厂产生的等恶臭气体已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无声放电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技术在常压下可将空气中的正己烷环己烷苯和甲苯等挥发性烃类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能量效率,是去除低浓度高流速大流量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理想方法,对恶臭物质的处理效率可达90%以上,由于处理的恶臭物质浓度低,因此产生的产物浓度也低,可被周围环境接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恶臭气体的嗅阈值低,导致气体流量较大时转化率不高与高温焚烧法催化燃烧法及活性炭吸附法相比,具有高效性及较低的能耗,在环保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另外,低温等离子体可与光催化氧化协同治理空气污染,既可以增强放电等离子对多种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也可以降低催化反应的能耗,提供空气净化装置的整体经济性 植物提取液法

天然植物提取液是多种天然植物根茎叶花的提取液混合复配而成,其中的有效分子含有共轭双键等活性基团,可与酸性碱性和中性的恶臭物质发生化学及生物物理反应使异味分子迅速分解成无毒无味的分子来达到除臭的目的其原理主要是天然提取液喷雾液滴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可以有效的吸附异味分子,改变异味分子的立体构型削弱化合键,使异味分子变得不稳定,更易与其它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在常温下,提取液可与异味分子发生酸碱反应催化氧化反应路易斯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该方法适用于较分散的臭气发生源且臭气量不大,或者是局部的短时间的突发的排放,较难补集和收集的情况目前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固废污水收集与处理中,对甲硫醇和甲硫醚的处理效果达到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以上该方法不需增加土建工程收集系统和高空排放管道,没有二次污染,是一种既简单易行又廉价的恶臭处理技术 联合法

由于恶臭物质成分复杂,嗅阈值低,对净化系统的要求较高,治理难度也较大,有时需要采用多级净化才可能彻底去除因此在生产实际中,便出现了一些联合工艺,如在吸附装置前增加酸碱喷淋装置的洗涤吸附法,在除臭系统后加上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吸附氧化法以及经过级生物处理后再添加活性炭吸附塔做深度净化的生物吸附法和生物化学法等,联合工艺对恶臭的处理更彻底净化效率更高 结论及展望

吸附法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工艺,常用于处理低浓度的废气,可单独使用也可用于联合工艺中的前置及后处理生物法由于运行成本低脱臭效率高已逐渐成为工业废气净化的主要热点,但是生物脱臭也有很多的限制因素,如微生物的驯化和运行负荷的控制等均对可脱臭效率产生影响光催化氧化法低温等离子体法及植物提取液法作为恶臭处理的新方法,以其高效率低能耗无二次污染等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需要不断开发应用此类技术以实现其在工业上的 广泛应用对于目前的处理方法大多都只适用于低浓度的有机废气,对于高浓度高流量的有机废气处理就需要不断改进处理工艺和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如电化学法电子床加热法等的开 发和应用

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 篇2

炼化企业在生产和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恶臭气体不但会对生产厂区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影响员工的人身健康, 而且还会给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由于恶臭气体对嗅觉影响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和控告投诉事件不断增加, 所以治理恶臭污染已被列为我国“十一五”环保六大重点攻关项目之一。炼化企业恶臭气体成分复杂, 浓度范围大, 排放源分散且数量大, 约占恶臭污染源排放量的27%。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从2004年起开始研究炼化企业恶臭气体治理, 完成了化学法、催化氧化法和生物法治理炼化企业恶臭气体成套技术开发。在这些技术中, 生物洗涤-生物滴滤组合技术解决了生物法治理化工污水厂恶臭气体存在的抗冲击性差、产生二次污染和不能长周期运行问题, 已完成了15000m3/h工艺包设计;化学吸收预处理工艺对挥发性有机气体的脱除率约为70%, 对硫化氢的脱除率大于99%, 产生的废液经调pH值后可直接排入净水车间生物处理单元, 作为微生物的碳源, 该技术与石油大学 (华东) 开发的生物过滤技术组合后已应用于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炼油二厂35000m3/h工业化示范装置。

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脱除试验研究 篇3

关键词:生物脱臭;机理;试验;影响因素

恶臭是各种各类能够对人体觉器官造成不愉悦的气体物质。恶臭源可以使污水中各种有机物,在腐败后释放大量的恶臭气体。在自然界中恶臭源有动物与植物死亡后,遗体在微生物作用下腐败产生的大量恶臭气体,这些构成了天然恶臭气体的来源。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气,构成了人工恶臭气体的主要来源。一般恶臭气体的浓度较低,由于其对嗅觉刺激阈值极低,危害性也极大,因此排放限制非常严格,同时也增加了恶臭气体污染的治理难度。

1 生物除臭技术概述

1.1 生物除臭机理

生物除臭技术基于有机生物降解过程,通过建设特定的除臭设施,以适当的填料為载体,对微生物群落进行驯化培养后,利用微生物的降解功能对导致恶臭气味产生的混合气体(臭气)进行净化脱臭处理。其主要过程是将微生物以污泥的形式固定附着在多孔性填料介质表面。当臭气通至填料床层中后,生物将恶臭气体进行分解吸收处理,将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留在孔隙表面。其中,污染物被孔隙中的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所耗用,从而将混合气体(臭气)中的复杂有机物等转变为简单的无机物及细胞质,最终降解成为没有污染的C02、H2O和中性盐类等物质。

1.2 生物除臭过程

生物氧化反应处理废气主要包括污染物的溶解、吸附和生物降解。水溶液中污染成分被微生物吸附、吸收,污染成分从水中转移至微生物体内。有机物在生物体内通过微生物胞外酶对不溶性和胶体状有机物的溶解作用,经过生物转化被微生物摄入体内。微生物对养料和养分进行氧化分解以H2O和CO2等稳定的无机物质的形式排放出来。

2 恶臭气体脱除试验

2.1 滤料预驯化

通过对污水样液进行恒温加热的方法来模拟现场气源挥发,通过真空风机将模拟样气持续通入生物氧化装置内,其间通过调节新鲜水量,控制罐体内的温度、pH值、电导率为合适的细菌生长环境以后,对罐体内的填料微生物进行驯化。然后釆用人工觉辨别的方法,定时对装置进气口、出气口采样点的气味进行分辨检测,取初期和后期滤料样品做扫描电镜观察。

2.2 停留时间的确定

采用同一浓度试验气体分别通过生物滴滤和生物氧化来确定合理的停留时间,以便为后续试验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用空气将装置中的气体置换出来,直到便携式气体检测仪表检测滴滤塔出气口和氧化塔出气口的气体VOCs浓度指示恒定降为0。最后通入污染气体时秒表开始计时,通过便携式气体检测仪表分别测试滴滤塔出气口和氧化塔出气口的气体浓度变化,直到浓度不增长,记下所用的时间即为有效的停留时间。

2.3 生物滤料稳定优化试验

在滴滤单元增加可用于去除水溶性污染物成分的生物滴滤填料,在生物氧化单元增加少量可去除苯系物等污染物的生物氧化填料0.01m3(生物氧化单元的滤料共计0.04m3),以进一步提高去除效率。此外,可以将滴滤喷淋部分的喷嘴更换为喷淋角度为120°的大流量喷头,同时配备大功率水菜运转,提高喷淋效果,同时进行两段式喷淋,以提高对冲击的影响。

2.4 臭气挥发量试验

为了给设计工业化管道等装置的污染气量计算提供依据,在完成了启动稳定、强化驯化、生物滤料稳定优化和冲击负荷试验后设计臭气挥发量试验,以测量进气釆气点相应的浓度变化趋势。用小型密闭罩将污水集水池密闭后,一口与抽气风机相连,另一口引出至池外上风口处,通过调整不同的抽气流量,然后使用插值法得出池内污水的臭气近似挥发量。

3 生物脱臭影响因素研究

3.1 生物膜结构的影响

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发生在整个生物膜中,不是仅仅发生在生物膜表面,生物膜的降解作用是在三维立体的生物膜结构中进行的。生物膜表面有一个约占整个厚度20%左右呈口袋结构的薄层,主要由一些自由细胞组成,细菌为外膜。外模接着有一个存在较多线虫的无口袋状的自由的细胞薄层,菌丝体较多,被称之为中间区域,最内层主要由菌丝体组成。

3.2 基质性质的影响

基质对生物脱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污染物由气相向液相转移的影响,也就是研究污染物亨利系数对去除效率的影响。在生物过滤和滴滤反应器中,存在一定的非润湿区域,污染物可以直接从气相向生物膜转移,能大大降低气液传质对生物降解作用的限制。另外,亨利系数大的有机物不利于从气相向液相转移,从而使得生物膜相中有机物的浓度比较小,影响了恶臭成分的去除率,也就是说在整个微生物脱除恶臭气体的过程中恶臭成分的气液传质过程控制了整个生物脱臭的效率。

4 结语

相比于物理化学的恶臭处理,生物处理恶臭技术无论是硫系、碳系、氮系,还是有机恶臭污染物,经过微生物的降解转化作用,其最终都将成为C02等无二次污染的物质,具有很重要的试验开发价值和商业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晓军,宫磊,等.恶臭气体生物净化理论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魏德江,龚梦锡.污水处理设施恶臭控制技术评价分析[J].能源环境保护,2004,18(4):27-30.

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 篇4

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在此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须引起高度重视.文章分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形成机理及恶臭气体与处理工艺过程的紧密相关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规划、选址、厂区布局、工艺控制、末端治理全过程控制的理念,进而为项目的环境管理和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作 者:艾德鸿 吴风林 赵旭德 朱雅兰 作者单位:艾德鸿(湖北省大冶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大冶,435100)

吴风林,赵旭德,朱雅兰(黄石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黄石,435003)

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 篇5

1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与防治

需进入老采空区、废旧巷道前,应事先对CO以及O2、CO2进行监测。需进入已停用的斜井、老硐前,应事先对CO、H2S、SO2以及O2、CO2进行监测。井下使用柴油动力的无轨设备所排出的废气,是各种成分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以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醛类和油烟等四类成分的含量较高、毒性较大,应对采场作业面和涉及周边区域的井巷进行CO、NO2、CH2O(甲醛)以及O2、CO2的监测。

1.1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

空气中有这些气体及物质的存在,并超过安全卫生标准浓度;被吸入人体;对人体作用超过一定的时间。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时,它们才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若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只要采取有效的通风防尘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破坏这三个条件的同时存在,就能达到对人体“无害”的目的。特别要注意的是,对有毒有害气体中毒者在作业现场实施抢救时,一方面要对事故地点加强有效的局部通风;另一方面救护人员应佩戴空气(氧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方可进入现场进行科学的施救。贸然进入将会扩大或蔓延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后果十分严重。CO和H2S气体均为易燃易爆气体。防止矿井内爆炸性气体爆炸的措施,主要有加强矿井通风和在矿井内严格控制火源两种。

1.1.1一氧化碳(CO)与二氧化氮(NO2)的防治

从CO和NO2的特性可以看出,都是毒性很强的有害气体,并同时产生在爆破后和柴油机排出的废气中。由于二者对人体中毒部位不同,在对中毒者进行施救时应加以区别对待。当炸药爆炸时,除产生水蒸气和氮外,还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统称为炮烟。它会直接危害井下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在一般情况下,爆炸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大部分为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如果将爆破后产生的二氧化氮,按1L二氧化氮折合为6.5L一氧化碳计算,则1kg炸药爆破后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相当于一氧化碳量)为80~120L。当井下失火引起欀木燃烧时,由于井下氧气供应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如一架棚子(直径为0.18m、长2.1m的立柱两根、长2.4m的横梁1根,体积约为0.17m3)燃烧所产生的CO量约为97m3(97000L),足以使断面为4~5m2的巷道,在2km长范围以内的空气中CO含量达到致命的数量,使人在短时间内死亡。在井下每1m3的木材燃烧,可生成673kg(约570m3)的CO气体。

(1)因CO比空气轻,如井巷无贯穿风流或通风不良,能均匀的散布于空气中,易积聚在井巷顶部。由于CO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不用特殊仪器检测,人不易察觉,往往容易发生CO中毒事故。因此,在进行长独头掘进、或向上掘进天井、上山等作业时,一定要采取局部通风措施、布置合理的通风方式、保障通风设备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同时应加强监测检查工作。由于CO是一种性质极毒的气体,在井下各种中毒事故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95%以上。当发生CO中毒事故时,千万不可贸然进入现场施救,以免再次发生中毒事故的扩大与蔓延。应将人员立即分为两组,一组人员要以最快的速度与坑外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尽快通知医院以及施救人员携带空气呼吸器、监测仪器等抢救设施赶赴现场;另一组人员无论如何首先要赶快采取局部通风措施,对作业现场进行有效的通风,并确保一定的通风时间后才可进入现场施救;否则应等携带空气呼吸器的施救人员到来时,再一起配合施救。CO中毒的特征是呼吸浅而急促、失去知觉时面颊及身上有红斑,嘴唇呈桃红色。对CO中毒者应尽快将其转移到新鲜风流中并进行人工呼吸,仍有希望得救。

(2)NO2常会伴随在看得见的炮烟或柴油设备的废气中,一般情况下人员会本能的自我加以预防。NO2中毒的特点是起初无感觉,往往要经过6~24h后才会出现中毒征兆,突出的特征是指尖、头发变黄。即使在危险浓度下起初也只会感觉呼吸道受刺激、咳嗽,但经过6~24h后,就会产生严重的支气管炎、呼吸困难、吐黄痰、呕吐、发生肺水肿等,以致很快死亡。NO2中毒不可采用人工呼吸,应避免对患者肺部的刺激,以免加剧肺部浮肿,使肺水肿进一步恶化。可用间断拉舌头以刺激神经引起呼吸的方法进行抢救,同时应立即送往医院在喉部气管内注射碱性溶液(5%NaHCO35mL),以减轻肺水肿现象,此法对NO2中毒急救非常见效。由于NO2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化合生成硝酸。因此,爆破时使用水炮泥,爆破后加强通风或喷雾洒水,对降低NO2浓度,效果良好。

1.1.2硫化氢(H2S)与二氧化硫(SO2)的防治

在矿石含硫量超过15%~20%的矿井里,CO和SO2含量会不断增加,这是矿石自燃火灾的主要征兆之一。凡是矿井中由于含硫矿物的自燃过程而发生湿气的蒸发时,巷道壁上会发生所谓的“出汗”形式的湿气凝结现象,这种湿气与很凉的巷道壁接触时,就会从空气中降下。因此,巷道壁“出汗”也就是由于含硫矿物自燃所引起的井下火灾即将开始的征兆之一。在开采含硫矿物的采场里,眼和鼻会有特殊的刺激感觉,这是因为硫化矿物被水分解后产生H2S,以及含硫矿物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破等产生的SO2所引起的。硫化矿采场自燃着火时的.灭火急救措施,可用石灰乳(熟石灰浆)、苏打液、黄泥水、食盐水、灌清水等喷洒工作面,籍以吸收NO2、CO2、SO2和一部分H2S。因为硫化矿自燃含有不稳定的酸性,用碱性强的石灰水效果较好。具体方法为:首先要调查起火原因和确定着火源点;理顺回风线路、加大回风量;佩戴空气呼吸器,对采场着火点反复进行大面积的浇水(或石灰水),一定要浇湿浇透才起作用,因为水能够洗涮掉硫化矿初期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硫酸盐,而暴露出新鲜的矿石表面;对暂时不用的通道要立即进行密闭,以隔断火源和有毒有害气体的蔓延;对直接影响到的作业范围要加强监测与观察,随时做好撤离的准备;已经大量做了以上工作还不能灭火时,最后只能是将所有连接着火源点的通道全部密闭严实、做到不透气,使之经过较长时间内慢慢的自然熄灭;但这样硫化矿采场也就随之报废不能再进行开采了。因H2S、SO2比重大,并可以过饱和地溶解于水中,均能与水发生可逆反应,很容易积聚在废旧巷道底部、下山、或老硐的水塘中。而H2S气体溶解度较小,若经搅动后会大量挥发到空气中。

(1)H2S水溶液具有还原性,1个体积的水能溶解2.5个体积的H2S,溶于水后生成氢硫酸。H2S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硫、二氧化硫、水,在常温下与氧气长时间缓慢氧化反应也能生成硫。硫化氢中毒发病迅速,易造成脑或呼吸系统损害,导致死亡。H2S中毒急救措施可参照CO的急救方法;另外在H2S中毒现场较为有效的一种急救措施为,用手帕浸湿自己的或别人的尿液捂住口鼻来解毒。如到地面或医院时,可用浸有氯水的棉花或毛巾放在中毒者的口鼻旁,或者直接给中毒者喝稀氯水溶液,氯是H2S中毒的良好解毒物。

(2)在井下即使用专门的监测仪器一般也很难监测到SO2,有时在着火的硫化矿采场附近也很难捕捉得到SO2。二氧化硫与硫化氢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生成硫和水;吸入二氧化硫后很快会出现流泪、畏光、视物不清,鼻、咽、喉部烧灼感及疼痛,咳嗽等眼结膜和上呼吸道刺激等症状。SO2中毒可能会引起肺水肿,应避免用人工呼吸,以免加剧肺部浮肿。SO2中毒急救措施可参照NO2的急救方法。当人体外部器官受H2S、SO2刺激时,眼睛可用1%的硼酸水或明矾溶液冲洗,喉咙可用苏打溶液、硼酸水及盐水漱口。

2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易发危险源点

因CO气体比空气轻,在井下矿山常聚积在向上掘进的上山、天井、盲中段、以及随矿开掘的井巷顶部。而H2S、SO2、NO2气体均比空气重,常聚积在向下掘进的下山、溜井、盲中段、以及随矿开掘的井巷底部,其中NO2中毒更容易发生在已看得见炮烟的井巷中;当O2减少,CO2也容易积聚在向下掘进的井巷中。这些作业地点均是矿井通风的难点、盲点和危险源点,是最容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高频、高危作业点。因此,我们在进入这些易发危险源点的井巷时,一定要加强作业地点的局部通风,同时必须佩带相应的检测仪器进行监测,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一旦在这些地方发现有毒有害气体中毒者时,千千万万不要盲目施救,一定要先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后,才能进行科学的救援。否则,最容易再发生次生中毒事故和群死群伤的中毒事故。进入井下矿山,要切记老前辈们经过血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老硐莫乱进;下山莫乱下;上山莫乱爬;天井莫乱上;坑水莫乱搅”这五句顺口溜。这是我们有效预防井下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警示良言。

3结语

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 篇6

选用陶粒,阶梯环,陶瓷锯鞍环,金属锯鞍环,粉煤灰块五种填料分别装入生物滴滤塔进行进行处理含H2S气体的实验研究.从气体入口浓度,营养盐喷淋量和气体流量三个方面探讨了其与H2S气体处理效率之间的关系.

作 者:任静 张承中 徐光焰 石卫光 Renjing ZhangChengzhong xuguangyan shiweiguang  作者单位:任静,张承中,Renjing,ZhangChengzhong(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徐光焰,xuguangyan(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环保市政所,陕西,西安,710054)

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 篇7

关键词:气浮间,恶臭气体,生物过滤

1 工程概况

某企业污水处理站处理水量为1000m3/d, 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企业车间冲洗废水。污水经集水池和调节池后, 由格栅机去除来水中大颗粒的固体物质, 随后由泵提升至气浮池。

气浮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 随着厌氧微生物的大量絮殖, 散发大量含硫化氢、氨气的恶臭气体[1], 充斥了整个气浮间, 严重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 而且使得气浮间内设备严重腐蚀。

本工作采用生物过滤法对恶臭气体进行处理, 整套装置于2010年8月中旬开车成功, 运行稳定, 保证了操作人员良好工作的环境, 并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2 工艺流程及参数

2.1 恶臭气体收集

该污水处理厂气浮间内设置有一台回转式格栅机和一台气浮机。两台机器均散发大量低浓度的异味气体。为了减少气体量, 对格栅机和气浮间进行密封, 可以减少排风量和节能减排。

格栅机密封:选用不锈钢作为密封材料。在密封罩处留有观察口。通风管道材质选用耐酸、抗低温的玻璃钢材质。

气浮机密封:在正常的运行中, 刮渣机做往复运动, 需经常进行维护, 为了方便日常维护, 选用了耐腐蚀、轻质、透明且容易收放的软聚氯乙烯片。

2.2 工艺流程

生物过滤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具有处理成本低, 效果好, 无二次污染, 易于维护, 操作方便等优点, 该法在气体治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研究[2,3,4]。

整个工艺的处理过程为:异味气体经收集系统后集中送至预处理中, 水与气进行热质交换, 对气体进行加湿降温初步处理。然后气体进入生物滤床中, 臭气通过湿润、多孔和充满活性微生物的滤层, 利用微生物细胞对异味物质的吸附、吸收和降解功能, 结合微生物细胞个体小、表面积大、吸附性强、代谢类型多样的特点, 将异味物质吸附后分解成CO2、H2O、H2SO4、HNO3等简单无机物。

具体的工艺路线如图1所示。

经过处理后的气体需要达到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之二级标准, 见表1。

2.3 生物滤床的设计

根据该工程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气体特点, 整套装置的设计处理能力为3000m3/h, 空床停留时间为35s, 设计参数见表2。

生物滤床处理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整套装置在运行中, 配套设备的参数见表3。

2.5 填料的选择

目前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的填料种类很多, 如:木块、树皮、陶粒, 泥炭土、化工用填料等, 种类繁多。影响填料选取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 填料来源方便与否;2) 气体浓度高低;3) 成本投入;4) 日常维护运行。

鉴于本工程气体浓度低、种类多的特点, 因此采用多种填料组合而成, 单一的填料无法给微生物提供高效的生长环境。预处理单位填料为多面空心球;生物滤床单元采用树皮+陶粒+多面空心球组合的方式。

2.6 填料装填高度的设计

填料装填高度低, 会增加设备占地面积, 并且减少了恶臭气体与填料接触时间;填料装填过高, 则容易造成填料的压力损失过大。

预处理单元填料高度为500mm, 单层。生物过滤单元填料分层而装, 共二层, 每层高度为500mm。

2.7 预处理阶段喷淋系统的设计

生物过滤预处理阶段的功能如下:

1) 对气体进行加湿;

2) 去除气体中的粉尘;

3) 去除气体中一部分溶于水的恶臭污染物质;

4) 对气体进行温度调节。

预处理阶段选用无堵塞实心螺旋喷嘴, 共设置6个, 单个尺寸为3/4, 喷射锥角为120°。

2.8 生物滤床材料的选择

由于硫化氢具有较高的腐蚀性, 因此滤床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普通的碳钢材料耐腐蚀性能差, PP或PVC材料在低温环境中强度降低, 而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会增加设备成本, 本工程中的设备材质为有机玻璃钢。采用瓦楞型结构, 具有良好的强度, 使得设备在负压状态下不发生变形。

3 调试运行

3.1 调试

调试从2010年8月10日开始, 接种污泥采用好氧池污泥, 并加入葡萄糖、尿素等营养物质, 循环液通过循环泵, 均匀喷洒在填料表面, 调试过程中通风量一直保持在设计量。

3.2 处理结果

经过7d的驯化后, 对设备今出口气体浓度进行检测, 数据见表4。

以上数据表明经过生物过滤法处理后的气体达到了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之二级排放标准。经计算, 硫化氢和氨气的去除率分别为95.29%和88.68%。

本工程设计处理能力3000m3/h。运行费用2.90元/1000m3, 其中电费2.10元/1000m3, 消耗的水费为0.20元/1000m3, 人工费用为0.6元/1000m3。

参考文献

[1]郭静, 梁娟.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状况分析与评价[J].中国给水排水, 2002, 18 (2) :41-42.

[2]马生柏, 汪斌.恶臭气体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 2008, 21 (5) :46-49.

[3]于非凡, 贾堤, 薛二军, 等.生物法脱除污水处理厂硫化氢的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 2009.

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 篇8

摘要:介绍了开远市恶臭污染现状,提出了防治对策.作 者:郑云华 邢慧萍 ZHENG Yun-hua XING Hui-ping 作者单位:郑云华,ZHENG Yun-hua(开远市环境科研监测所,云南,开远,661600)

邢慧萍,XING Hui-ping(开远市畜牧局畜牧技术推广站,云南,开远,661611)

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 篇9

水吸收法

原理:利用臭气中某些物质易溶于水的特性,使臭气成分直接与水接触,从而溶解于水达到脱臭目的。适用范围:水溶性、有组织排放源的恶臭气体。优点:工艺简单,管理方便,设备运转费用低 产生二次污染,需对洗涤液进行处理。缺点:净化效率低,应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对硫醇,脂肪酸等处理效果差。

曝气式活性污泥脱臭法

原理:将恶臭物质以曝气形式分散到含活性污泥的混和液中,通过悬浮生长的微生物降解恶臭物质 适用范围广。

多介质催化氧化工艺

原理:反应塔内装填特制的固态填料,填料内部复配多介质催化剂。当恶臭气体在引风机的作用下穿过填料层,与通过特制喷嘴呈发散雾状喷出的液相复配氧化剂在固相填料表面充分接触,并在多介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恶臭气体中的污染因子被充分分解。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处理大气量、中高浓度的废气,对疏水性污染物质有很好的去除率。优点:占地小,投资低,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即开即用。缺点:耐冲击负荷,不易污染物浓度及温度变化影响,需消耗一定量的药剂。

低温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是继固态、液态、气态之后的物质第四态,当外加电压达到气体的着火电压时,气体分子被击穿,产生包括电子、各种离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内的混合体。放电过程中虽然电子温度很高,但重粒子温度很低,整个体系呈现低温状态,所以称为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污染物是利用这些高能电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和废气中的污染物作用,使污染物分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分解,并发生后续的各种反应以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

低温等离子体空气净化设备能够显著治理的污染有:VOC、恶臭气体、异味气体、油烟、粉尘,也可用于消毒杀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净化过程,不需要任何添加剂、不产生废水、废渣,不会导致二次污染。

稀释扩散法

原理:将有臭味地气体通过烟囱排至大气,或用无臭空气稀释,降低恶臭物质浓度以减少臭味。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中、低浓度的有组织排放的恶臭气体。优点:费用低、设备简单。缺点:易受气象条件限制,恶臭物质依然存在。

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 篇10

机械加工项目管理中, 往往忽视了对恶臭气体的管理, 由于恶臭污染具有来源广、刺激性强、毒性大、嗅阈值低、治理难度大、个人主观性强等特点[4,5], 该类项目恶臭污染在空间范围和污染强度上都超出了一般的认知。本文以机械加工项目为例, 分析了恶臭来源、评价、预测, 为做好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 恶臭的来源分析

机械加工中广泛使用切削液, 主要起到冷却、润滑、清洗、防锈等作用。切削液可分为油基切削液和水基切削液两大类。据统计, 水基切削液的使用量占切削液总量的77%[6~9]。

水基切削液的原液处于基本灭菌状态, 在使用液中, 通过供液系统、稀释水、被加工零件、机床、以及空气接触会带入微生物, 由于水基切削液中含有的油脂、矿物油以及胺、酰胺类化合物等成分, 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条件。当机床停止运转时, 切削液处于静止状态, 好氧菌大量繁殖消耗切削液中的氧, 切削液变为缺氧状态, 从而助长厌氧性细菌的繁殖, 厌氧菌将切削液中硫酸盐和磺酸盐中的含硫基团还原, 放出硫化氢气体, 产生恶臭[10,11]。

2 恶臭测定评价方法

所谓恶臭测定就是用数量化的方法描述人对臭气的感觉量。目前, 用定量方式表示恶臭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测定恶臭成分为中心的仪器测定法;另一种是把人的嗅觉作为检测器来测定臭气强度的感官测定法。

2.1 仪器测定法

仪器测定法主要用于测定单一的恶臭物质, 分析测定主要采用GC/MS、HPLC、离子色谱、分光光度法等精密分析仪器进行, 是臭气物质测定评价的主要手段[12]。仪器测定法可对恶臭废气中主要恶臭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并可建立源成分谱, 进一步识别恶臭源标识组分;但由于恶臭物质常浓度很低, 且仪器分析目标物质有限, 对非常见和低含量的恶臭组分的分析存在一定困难[13]。另外, 这类方法分析费用较高, 分析时间也比较长。无法直接将恶臭物质化学浓度与的臭味强度相结合, 而且无法与环境管理标准直接挂钩[14]。我国于1993年制定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恶臭浓度及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八种单一恶臭物质的厂界标准及排放标准, 同时对其测定方法也作出了具体规定。

2.2 感官测定法

嗅觉测量一般用于复合恶臭的强度、嫌恶度、公害原因等的检测和评价。该方法灵敏, 检测时间短, 操作容易, 所以在各国的臭气测量中都被普遍采用。感官测定法分为臭气强度法和臭气浓度法两种。

(1) 臭气强度法[15,16]。

将恶臭对人的嗅觉刺激程度分为若干个等级, 经嗅觉测试人员对待测气体进行仔细嗅辨, 并用嗅到的臭气强弱与臭气强度分级表加以比较的方式来确定待测气味的强度。臭气强度表示法只是用来定性的评价恶臭污染, 无法对恶臭污染程度进行定量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实施简便, 反映直观, 但易受嗅辨员主观影响。我国及日韩等亚洲国家采用6级分制, 美国采用的是8级制, 其他欧洲国家则大多采用5级制。

(2) 臭气浓度法[17~19]。

将恶臭气体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 稀释到刚好无臭时所需的稀释倍数。臭气浓度测定评价法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方法,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 基本解决了臭气浓度测定的精度、准确性、再现性问题, 满足了环保法规对环境臭气浓度数据的严格要求。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和动态嗅觉仪法同属于感官测定法中的臭气浓度法。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是目前我国最广泛使用的测量方法。动态嗅觉仪法为欧标规定的标准方法, 其实验灵敏度、重复性和再现性有了很大提高。赵东风等人对三点比较式臭袋法与动态嗅觉仪测定法作对比研究, 发现后者在嗅辨员筛选、实验室质量控制及仪器校准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优越性, 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3 预测方法

恶臭污染的程度, 决定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特性和排放总量, 还与气象、地形等因素有关。影响恶臭污染扩散的主要是风速、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雨等[20,21]。专门用于预测恶臭扩散的模型主要有:奥地利的动态扩散模式, 美国的稳态烟羽模型和非稳态烟羽模型,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AUSPLUME模型, 英国的ADMS模型。由于恶臭预测模型是建立在一定假设条件上的, 对气象条件和地形做了简化处理, 因此模型预测结果常常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一定程度上只能预测恶臭物质扩散的趋势。

在实际操作中, 机械项目恶臭影响预测在操作上多采用类比调查和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即由已知项目监测浓度推算出污染源源强, 用相应的扩散公式计算落地浓度。这种预测方法的局限性在于结果准确性主要取决于污染源的模式化处理和源强确定是否准确, 由于评价人员的思想方法和对项目认知的不同, 得到的结果可能出现很大差异。为使恶臭影响比较合乎实际, 计算结果可信, 必须注重确定源强、污染源模式修正和选用恰当的数学模型[22]。

4 恶臭的管理控制

机械加工项目恶臭的控制主要从产业布局、恶臭产生源头控制以及无组织废气管理方面展开。

一是总体区位布置。在区域产业布局规划方面, 对于大规模使用切削液的机械加工项目应考虑在整个区域的布局, 合理定位区域产业功能类型, 做到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

二是设置适当的卫生防护距离。考虑到机械加工企业无组织排放, 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在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宜建设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等敏感建筑。

三是加强切削液的管理, 防止切削液腐败变质。例如:生产中选用含微生物营养源组分少的切削液, 在切削液中加入适量防腐杀菌剂等, 定期检查使用液的pH值和微生物繁殖情况, 机床停机后对切削液适当循环曝气等。

四是改变现有切削方式以及寻找切削液替代品。通过优化加工方式及刀具设计, 减少切削液的使用量。在替代品方面, 美国和印度已经将液氮作为切削液替代品初步应用到切削加工中。

五是加强无组织废气管理。机械加工车间内应设置无组织废气收集装置, 对恶臭气体进行统一处理, 由于机械加工企业恶臭气体浓度不高, 从经济效益角度, 可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方式, 减少恶臭气体污染。

5 结论

限于行业的认识, 机械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很少涉及恶臭评价。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 恶臭污染愈发引起重视。在开展机械加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 应结合项目使用切削液的种类及规模, 决定该类项目是否应该进行恶臭评价。评价中, 感官测定法分析评价具有操作简捷、灵敏的特点, 在臭气测定中被普遍采用。机械加工项目在运营管理上, 还应重视无组织废气收集及切削液的防腐管理, 降低挥发性恶臭物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摘要:恶臭是一种感觉公害, 恶臭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对于机械加工项目恶臭管理往往容易忽视。本文以机械加工项目为例, 阐述了该类项目恶臭的来源、测定评价方法、预测方法以及恶臭的管理控制。

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 篇11

厌氧生物处理法处理生活与工业废水的研究与发展

介绍了厌氧生物处理的机理,对厌氧生物方法的特点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对厌氧处理效果的影响作了详细的`阐述.

作 者:徐阳 王增长 XU Yang WANG Zeng-zhang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年,卷(期):17(31)分类号:X703关键词:废水处理 厌氧生物法 pH值

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 篇12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

摘要: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有毒难降解的.工业废水,文章叙述了常见的几种高污染工业废水,并介绍了多种高级氧化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可将污染物氧化成CO2、水和其他小分子有机物,通过氧化提高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同时还对环境类激素等微量有害化学物质的处理有很大的优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 者:李月兰 谭五丰 Li Yuelan Tan Wufeng 作者单位:广东轻工业技师学院,广东,广州,510300期 刊:广东化工 Journal: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年,卷(期):,37(7)分类号:X5关键词:工业废水 降解 高级氧化

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 篇13

根据微电解处理染料、印染、农药、制药、重金属、油分等废水的成果,本文从作用机理、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讨论了微电解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运用,探讨了微电解技术的发展动向.

作 者:王永广 杨剑锋  作者单位:王永广(扬州大学环境工程系,扬州,225009)

杨剑锋(吉林油田设计研究院,扶余,131200)

工业园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研究 篇14

关键词:活性炭吸附法;工业废水;原理;应用

近些年,伴随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脚步的不断增速,因工业生产而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则成为了威胁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源头之一。工业废水中富含有各类重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等物质且部分具有强烈毒性,一旦未经处理而流入环境便会造成难以挽回的破坏。有鉴于此,加强对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深入研究刻不容缓,而活性炭吸附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理当受到社会的重视,并对其具体应用展开深入分析。

1活性炭吸附机理分析

活性炭吸附技术是通过对活性炭表面所独有的吸附功效对工业废水中的某种或多种有害物质进行吸附清除从而达到废水净化效果的目的。究其本质而言,活性炭的吸附功能主要源于两个方面:①是因为活性炭的内部分子处于各向受力均等的情况,而其表面分子则处于各向受力不均的情况,从而使得其他物质分子极易在力的作用下吸附于活性炭表面,这一过程为物理吸附;②是因为活性炭容易同吸附物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吸附净化的效果,这一过程为化学吸附。活性炭的吸附功效就是上文所述两种吸附过程的综合产物。

2活性炭吸附法优点分析

活性炭作为具备多孔隙、大表面积、高吸附量、高稳定性等诸多特点的一种高效吸附剂,具备下述优点。

2.1可独自使用

使用时无需添加其他絮凝剂或氧化剂等化学试剂,可直接通过自身的微孔特性进行吸附净化作业。

2.2制作成本低廉且使用方法简便

活性炭的制作仅需通过木材、煤炭等即可获得,相较而言成本低廉同时使用时无需其他操作,只需投入废液中即可,操作工艺简单便捷。

2.3吸附效果优良

活性炭独有的大表面积、多孔隙特征,使得其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特别是对种金属离子等分子杂质的吸附效果尤为显著。

2.4不易造成二次污染

活性炭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出的难降解杂志等可直接同活性炭进行一体填埋,从而避免再次溶入水体形成二次污染。

2.5可重复利用

经过废水净化作业的活性炭能够通过化学溶液再生法、热再生法、电化学法、生物再生法等诸多途径实现回收使用。

3活性炭吸附法的具体应用

3.1在含油废水净化中的应用

在工业废水中含油污水不仅产量巨大且涉及行业众多,譬如石油开采与提炼、油品的运、交通航运、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在其生产作业过程中均会不同程度的产生各类含油污水,进而对生态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活性炭作为一种亲油性材质,能够对工业废水中的分散油、溶解油、乳化油等进行有效吸附,但通常情况下活性炭对油的吸附容量较为有限(介于30~70mg/g),加之活性炭吸油后难以实现二次利用,这使得其在含油废水净化中的应用成本较高,因此在含油废水的净化处理中活性炭通常仅仅作为最后一级处理,即用以对废液中微量污染物的清除,从而实现深度净化的.目标。

3.2在染料废水净化中的应用

伴随现代化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印染行业也获得长远进步。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全球印染行业约有近2万t染料会直接进入水体中以废水的形式排入自然环境中。这些染料不仅组分复杂且色度深、浓度高,使得处理极为繁琐,较为常见的处理手段有氧化、絮凝、膜分离、吸附、降解等,其中活性炭吸附处理作为研究较为深入的一种,应用极为广泛,主要用于对工业废水汇总COD及色度的清除,且在使用中多是将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载体同其他工艺综合应用。此外,在染料废水的净化处理中,其脱色率同温度存在正比关系,而同酸碱度无关,因此合适的温度选择尤为重要。一般而言,以最近吸附条件净化处理后的染料废水其脱色率可达98%左右,出水的色度稀释倍数近50倍,COD质量含量小于50mg/L,满足我国工业废水一级排放标准。

3.3在含汞、铬废水净化中的应用

3.3.1含汞废水处理

在众多金属污染物中,金属汞的毒性最强,其一旦进入人体便会对人体各类蛋白质的功能造成严重损坏,从而危机人体健康。活性炭虽对金属汞离子及其化合物具备一定的吸附能力,但相对有限,多用于低含汞量废水的净化处理中或是高浓度含汞废液多层处理的最后一层。

3.3.2含铬废水的处理

近年来随着电子行业的飞速进步,电镀行业随之崛起,而其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含铬废水亦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根据有关调查,金属铬离子不仅毒性强大且极易在各类动植物体内集聚,进而由生物链汇入人体,对人体呼吸道及内脏造成严重伤害。而活性炭表面由于含有数量众多的含氧基团,譬如—COOH、—OH等,这些含氧基团的静电吸附功能对金属铬离子具有强大的化学吸附效果。试验表明,含铬废水含铬量为50mg/L、吸附用时1.5h、酸碱度=3时通过活性炭吸附处理的含铬废水净化效果最佳。加之,活性炭处理含铬废水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吸附效果稳定等诸多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4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为更好的提升对工业废水的净化效果,还可将活性炭同其他工艺进行综合利用,从而构成活性炭吸附组合技术,其中较为常见的几种如下所述。

4.1活性炭同臭氧的组合工艺

臭氧所具有的强氧化性,对水体有着良好的杀菌效果,不仅可对活性炭的净化进行有效补充,而且臭氧还可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使其变为小分子形态,从而更加便于活性炭吸附,实现对活性炭吸附功效的提升。通过两者的组合使用,工业废水的净化效果可大幅提升。

4.2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

生物膜净化工艺是一种常用于水体有机物清理的手段,通过人工手段让生物膜在活性炭内部生长,进而构成一个以活性炭充当骨架的生物膜系统,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大幅增加生物膜同有机污染物的接触时间,还能更好的发挥活性炭的吸附功效,从而实现“1+1>2”的功效,提升工业废水的净化效果。

4.3活性炭电解法

电解法常被用于水体杂质的降解净化,但受到电极接触面积的局限,其对废水的净化效果相对有限且能耗偏大,而活性炭自身则拥有优良的导电性能,以活性炭代替传统电极,能够充分利用活性炭表面积大、吸附性好的特点,提升电解效率。根据相关测试显示,选用活性炭充当电极的电解水处理工艺电流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5结语

总而言之,活性炭吸附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废水净化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范围亦将进一步扩大完善。但其作为一种较新的技术手段,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一定不足,特别是生产制造工艺的欠缺,使得其供应量亦相对紧张。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及专家学者均应投入积极相关工作的探究中,不断研发全新的活性炭制造及应用工艺,从而更好的发挥其净化效果,推动工业废水净化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与完善。

作者:杨娜 叶树强 周朝勇 单位:吉安创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春松.活性炭吸附法在处理工业废水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1).

[2]胡顺莹,赵翠,施岩.生物活性炭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4).

[3]王菊,张红梅.浅议活性炭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3).

[4]张跃东.活性炭吸附法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河北化工,,(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百色起义纪念馆观后感下一篇:前台接待礼仪的内容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