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旅途-我读《迟到的间隔年》(精选2篇)
一个人的旅途-我读《迟到的间隔年》 篇1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就被它的名字及封面吸引了。
封面上那个旅行者的背影暗示了他是个有故事的人,而且故事是有点神秘的。
带着探秘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这书。才发现,生活原来可以是这样的,以旅行为业。我们很难理解这种生活方式,一直在旅行,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也许只有体验过的人才能理解,一如作者,当他决定开始旅行的时候也不知道目标,但是前面总有些东西在吸引着他,不断地前行,所以当原计划的3个月的期限到了的时候,他没有回头,二十继续往前,这一走就是十三个月。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毕竟是在走与常人不同的路。
其实,我不能理解作者旅行的意义,但是我却可以通过作者的眼睛来了解他所经历不同的国家,风土人情、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我想这也是作者的收获之一。其中作者所经历的国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印度,他写到印度是一个众多文化交融的地方,这使我对印度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作者描写的很多他的旅途中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糖果机票”的故事,那个可爱的印度姑娘和她的同事,作者的那些糖果贿赂。其次就是那火车站与日本女孩的离别。
第二,作者所进行的义工活动。这是我难以理解的另一个方面,在书中作者曾说到,有的人以义工为业。有一个西班牙青年,常年在这里做义工,每年只回去一段时间工作挣钱,然后用挣到的钱支持自己回来做义工。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那个有名的死亡之家,那个每年吸引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来此做义工的组织,我甚至也有点向往了。
我想作者此行的第三个收获,意外收获。应该是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女子,那个日本女孩,这个女孩后来成了他的妻子。至今,那一幕,女孩坐火车离去,男孩的心亦随火车离去的场景另人难忘。他们因那个义工组织相见、相识,后来相知相爱相伴。这是缘分,也是因为志同道合吧。
来自于中国人的迟到的间隔年,是一个创新,也令人怀念和向往。
迟到的“间隔年” 篇2
总之,无论是学生的gap亦或是上班一族的break,都是为了从固定不变的生活模式中暂时跳出来,进入新的环境亲身体验别样的生活,经历更多以便更好地认识自己。人生的际遇就是这样,其实,只需要给自己一次机会,跳出来、停下来、转个身,或许就能找到自己一直寻找的答案。
但“间隔年”一词,在国内流行则成就于一本名为《迟到的间隔年》的书,是一个名叫孙东纯的广东小伙子,以自己13个月走访6个国家的间隔年经历为主题写下的文字,先是在网络上大热,后在2008年被集结成书。这本书让更多国内的青年人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贴近梦想的浪漫生活。
记得小时候,我也曾有过“环游世界”的梦想,但随着成长,这个梦想也渐渐变成了幻想,没有时间、没有金钱、语言不通、太累了……
总之,有一百个理由告诉自己,环游世界只能成为童话书里的故事。同时,更让我感到绝望的是,除了这个梦想,还有越来越多的心愿被生活现实拖累着,无法实现,越积越多。很累,却又无力改变,似乎改变会更累。
直到我认识了“间隔年”。
最初接触“间隔年”,并非因为这本书,而是一次偶然的经历。2012年7月,因着工作的缘故,我认识了一群特殊的朋友:自由登山者。他们都是清华或者北大的高材生,原本个个都可能成为社会各行业中的菁英,但他们却舍弃一切。在清贫的物质条件下义无反顾的选择用生命玩着理想:在世界各地旅游、做各种极限运动。对他们而言,普通的工作才是理想生活的间隔。
从他们的生活中,我第一次尝到了自由的味道,心底深埋的梦想被触动。回来后不久,就选择了暂停,背上背包,上了路。原来可以这么简单,这么轻松。
三个月的时间,我并没有选择太远的行程,而是跟随自己的心,一路向西。
在张北的坝上草原策马驰骋,在山西大同的神庙里虔诚许愿,在榆林沙漠里享受日光浴,和陕西的流浪养蜂人一起采集蜂蜜、用铁丝和网兜编织蜂王巢,在府谷偶遇身价百万却拉着驴车卖果子的老伯,在杀虎口的古长城上挥旗狂舞、向北眺望塞外风光,还有呼和浩特大草原上香浓的烤羊肉和乳酪……虽然只是在中国一个角落里转了转,就感受到完全不一样的异域风情,看到了很多人的故事和生活。
其后,我又回到熟悉的城市,回到自己的轨道,生活的频道又按下了“启动键”,一切似乎回到了原来的生活中。
而只有每当午夜梦回草原大漠时,我才意识到,风景没变、世界没变,但是我变了。
直到近期,看了《迟到的间隔年》,虽然不是相同的经历相同的故事,却有着相同的感悟。这本书与其说是本旅行日志,不如说是本人生哲理书。
那些一直涌动在我内心不成行的文字,在这里找到了模板,“对,就是这种感觉”,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不时发出这样的感概。
现实生活中,当一切都稳定了的时候,内心反而会陷入最不稳定的状态。迷茫的人更想找寻,于是这世界多了很多旅人,多了很多佛教徒、道教徒、基督徒,藉着行走、找寻或者祈祷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真的很简单,一只背包加一颗向着远方的心,每个人都该拥有自己的“间隔年”。
2.改变就在脚下:
趁活着,去旅行
作者:王婧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定价:45元
以专业成绩第一名毕业于英国拉夫堡大学的王婧,读书时满世界乱跑,创业后仍步履不止,足迹踏遍欧洲、亚洲、非洲等几十个国家,并以“牛仔裤游欧洲书”的名字在微博分享自己的旅行,有一大票自己的粉丝。《趁活着,去旅行》是她的众多旅行中的精彩部分,分享了她在其中的14个国家中发生的故事、认识的有趣的人和内心深处的变化。
人生不用天生无敌再一直精彩,不用等到考完大学、养大小孩、完成业绩再上路,只要放开懦弱忘掉顾虑打开背包把衣服胡乱丢进去出发就好。然后就用心感受用心记录,轻装上阵满载而归。
这本《趁活着,去旅行》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除了作者洒脱的文字,书中的配图更是令人惊艳。展示给读者的是一种积极把握当下的生活态度。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读了一页。人生苦短,世界这本书更是博大,足够精彩,如果你一直裹足不前,你就永远只在读着眼前的这一页。
1.在地球上:
春树首部旅行随笔
定价:39.80元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在地球上:春树旅行笔记》为作家、诗人春树所著的第一本旅行随笔,叙写了她的两种旅行:在地球的旅行、在内心的旅行。多年来,春树一边坚持以一种青春的态度继续创作,一边不断拓展自己——行走地球、创办杂志、做绿色和平志愿者……她用足迹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丰富的世界,而这本书是这世界的一道门。在她敞开的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地球旅行的她在纽约的探险、在南非受到的震动、在泰国的所见所闻、与绿色和平众人共同开展的环保行动、与好友行走国内各城市的历程……还可以看到在内心旅行的她关于阅读、时尚、电影、友情、摇滚、诗歌、人生的体悟。她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看世界的新视角,体现了丰富并坚持自己内心的重要性。当你靠近她的世界,你也会被它吸引,因为它的色彩是青春,名字是自由。
3.亲爱的,
这不只是一场旅行
作者:汤佳
出 版 社:龙门书局
81年德国汉堡小伙和84年湖南长沙妹子,仅凭着一股对梦想的坚持和追寻,骑一辆雅马哈YBR125摩托车展开他们为期4个半月的蜜月旅行。一路上,汤佳和托马斯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冒险,遇到过美丽的人,听到过动人的故事……仅花费4万元,跨越两大洲,游历15个国家,骑行26320公里,完成一段不一般的旅行。
《亲爱的,这不只是一场旅行》不仅仅是讲述了汤佳和托马斯的穷游之旅,《亲爱的,这不只是一场旅行》还在于通过这一段行程发现旅行的价值和意义,出发的快乐及生活的相处之道。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旅行不仅仅是眼里看到的风景,也不仅仅是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而是一路上看风景的心情以及探索未知旅程的乐趣!
4.背包十年:
我的职业是旅行
作者:小鹏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定价: 25.00
现在人人都喜欢旅行,可不是没钱就是没时间。背包十年的作者在10年前也跟所有人一样既没钱也没时间,可他就是凭着对旅行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让他从一个纯业余的背包客变成了如今的职业旅行者。现在他的旅行不仅不用花钱(有各种赞助),还能赚到钱(卖游记和照片),他的10年背包生涯关于梦想、成长与坚持,是一本现代社会励志的心灵鸡汤。你是否也想复制他的成功之路?与市面上的国别体游记不同,这本书是编年体结构。不是描述景点,而是描述一种成长,描述一个青年最绚烂的10年光阴,像朝阳一样,照亮每个心中还有梦想的人。
美国有一个旅行家俱乐部,把世界分成318个国家和地区,但全世界只有9个人走完这全部所有。作者之前的理想就是想成为世界第10人,中国第一人。但现在他对理想进行了微调,就是通过努力,让更多人喜欢旅行热爱旅行。他从三毛、格瓦拉身上获得关于旅行的梦想,他的使命就是把这种梦想在下一代人的身上传递。
《背包十年:我的职业是旅行》分三个部分,用100个故事串联起10年旅途。故事后会有点评,描述当时的心路历程,并配有大量在旅途中拍摄的精美图片。
【一个人的旅途-我读《迟到的间隔年》】推荐阅读:
人生旅途的明灯05-11
水滴的旅途经典散文11-22
蒲公英的旅途作文08-29
大自然的旅途作文06-11
宿鸭湖的旅途作文07-08
写旅途的散文:途经济南12-11
在漫长的旅途中想象作文06-11
旅行旅途中的唯美句子07-05
短短旅途的小心得作文10-15
旅途中的诚信作文450字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