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猫教学设计

2024-07-02

四年级猫教学设计(精选9篇)

四年级猫教学设计 篇1

四年级《猫》教学设计

四年级《猫》教学设计猫

第二课时

第一稿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1-3自然段,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

2、学习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完成小练笔。

3、借助阅读链接,比较三个作家对描写猫的不同方法。

教学过程预设: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通过读课文,已经认识了老舍先生家淘气可爱的小猫。长大后的猫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猫。

二、读文,感受“古怪”的性格

1、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课文1-3自然段,看看谁能把这三段话读成一句话。

2、交流,然后说说,你怎样理解“古怪”?

3、猫是我们最常见的小动物,作者为什么说它性格古怪?默读1-3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词句,说一说理由,也可以在书上先批注上你的想法。

4、交流:

猫 老实—贪玩---尽职

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害怕—勇猛

三、学习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方法

1、我们为了语言简练一些,我尝试着把文章的前三个自然段做了一些改变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却很贪玩。说他贪玩吧,它却很尽职。它高兴起来,比谁都温柔可亲,若是不高兴啊,就会一声不出。它什么都害怕,有时候也很勇猛。

同学们,我们来读一读这段话,多简洁明了啊,也可以把这“古怪”写完整。你怎么看?

2、讨论,交流,通过比较发现

虽然语言简短,但是,我们不能具体地感受到猫的性格。

3、其实,在前面的文章《白鹅》中,我们也看到

(1)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用这样具体的事实写出了白鹅吃饭时的镇静、不慌不忙,鹅的高傲也在这具体的事例中体现出来了。

(2)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母鸡)

这一处也是具体的事实描写,写出了什么?

4、指导小练笔:

所以我们如果要写小动物时,也可以试着用具体的事实来表现它们的特点。比如

我的小兔子太可爱了,————————

小猴子真顽皮,——————

爷爷家的大黑狗非常——,————

5、展示,点评

四、比较写法

1、同学们,其实,不光是老舍爷爷喜欢猫,还有很多大作家,也描写了猫。请大家看课后阅读链接。

2、默读这两段,然后把三个大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你会发现那些相同之处,或者不同之处?

五、课堂总结

1、谈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试着用上这些方法,写一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四年级猫教学设计 篇2

1.通过阅读交流, 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感受卓娅和舒拉姐弟两位英雄的形象, 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

2.理解作品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运用课内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的兴趣。

【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 选取了四篇课文, 其中两篇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 另两篇课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形势, 表达对和平的渴望。本组教材把孩子们带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 去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 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四篇课文中都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本课课型为单元拓展课, 是对本单元课内阅读的拓展和延伸。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 深化课内阅读内容, 运用课内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自觉进行阅读实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 选择《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 师生共读。本书主要介绍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两个青年英雄的故事。

【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多来源于书籍、影视作品, 要深切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必须深入文本, 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的语句, 体会作者的表达, 把作品的内容与作者的表达结合起来, 让学生既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又切实提高语文能力。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也是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实践运用的有效途径。

【学情分析】

战争对和平年代的孩子来说距离他们的生活经验较远, 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类作品的阅读也较少。影视作品中, 战争题材的作品过分娱乐化的倾向正在消解这一严肃的主题,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 知道战争的危害和和平的可贵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感悟文本中关键词句的表达, 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受到教育, 这也是对学生很好的语文能力训练。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复习方法

1.通过前面的学习, 我们知道本组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在学习时, 我们在文中遇到了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你能举一两处给大家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吗?

3.小结:我们在读书时遇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要多读读, 多想想, 体会它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阅读收获。

(设计意图:本课是单元整体教学中的拓展课, 围绕单元学习主题, 让学生读整本书。本单元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本环节既回顾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又对学生在课内学习的方法进行了复习, 让学生自觉地将这一方法运用于整本书的阅读实践。)

二、走近作品, 把握内容

1.在明斯克公路86公里标记处, 耸立着一座纪念碑, 它是为纪念卫国战争中的“苏联英雄”卓娅而建造的。前段时间我们阅读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关于这本书, 你有哪些资料愿意与大家交流?

学生介绍后, 老师总结补充:这部小说以真人真事为原型, 记述了家喻户晓的苏联英雄姐弟卓娅和舒拉二人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作者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是卓娅和舒拉姐弟俩的母亲。

2.谁愿意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用课内学过的方法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老师相机指导, 可借助书的目录提取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阅读整本书涉及的信息量比较大, 在阅读时搜集相关资料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书的内容。如了解作者、故事的背景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理, 形成深层次的认识。本环节意在梳理相关信息, 把握书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心中建立整体印象, 为后面的精读和探究打下基础, 同时也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

三、走进作品, 感受形象

1.我们从小说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本书的主要人物是卓娅和舒拉。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他们?

2.小组交流:姐弟俩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先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他/她的性格特点, 然后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或片段加以说明。

3.小组上台汇报。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互动与评价)

4.学生边汇报边小结板书:从你们精彩的交流中, 我们仿佛看到姐弟俩的英雄形象, 这是因为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细致描写表现了他们鲜明的个性, 这些内容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味。

(设计意图:本环节按照整体感受人物形象来进行教学设计。在学生阅读、做读书笔记的基础上, 采用多种形式, 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通过具体的内容展现出来, 做到言之有物。学生既对本书有深入细致的阅读, 又在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四、品词析句, 感悟表达

1.同学们, 在阅读时总有一些句子让我们停下来仔细地回味。打开书, 看看你们读书时勾画的内容和做的批注, 再读一读。

2.学生展示读书笔记, 并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预设示例:

(1) 读了这段话后你有什么要与大家分享的吗?

(2) 这段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卓娅和母亲在大街上看到一张画着一位战士的招贴画, 下面写着“你用什么帮助了前方?”)

(3) 卓娅在心中决定了什么?她的母亲明白吗?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4) 这些句子让我们驻足回味, 作者是怎样写出卓娅的决心的?学生进行补充。

(此为一个片段的教学, 教师根据情况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交流)

4.小结:我们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品味, 人物形象在我们心中慢慢地鲜明起来, 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多好的姐弟俩啊, 但是因为战争, 他们却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教师补充战争给人类带来无穷灾难的相关资料。

5.联系我们学过的课文, 可恶的战争夺去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 摧毁了无数个美好的家园, 制造了许多人间悲剧。为了维护和平, 制止战争, 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此环节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 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也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这里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教师要深入阅读本书, 做到心中有数, 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让学生真正“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五、总结延伸, 拓展阅读

1.读完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你有哪些收获?你又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

2.通过阅读, 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战争的罪恶、和平的可贵。我们每学完一个单元, 都要找找类似的作品读一读, 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收获。关于这一主题, 大家还有哪些书向同学们推荐呢?

(设计意图:单元拓展课所能选取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 激发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热情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教师要整合课内外阅读, 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备课反思】

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克服了传统单篇教学的弊端, 从整体上关照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 整体建构知识与能力体系, 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 提升语文素养。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有多种课型, 本教学设计定位为拓展课, 根据单元主题, 选择课外读物, 巩固、延伸单元主题的学习。

在学习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战争与和平”教材后, 师生共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搜集相关资料, 做读书笔记, 并在课堂上交流。在教学设计中, 笔者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1.整体性。单元整合教学打破了传统单篇学习的模式, 以单元主题为统领, 建立单元内篇与篇之间的联系, 打通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壁垒, 对单元主题进行多元建构。在单元教学整体构思时, 笔者结合单元“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 为学生推荐《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 在拓展课中“将课外阅读与课内知识有机结合, 在重构的语境中扩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发现与创造, 并不断反思”。[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除了主题这一纽带外, 还要兼顾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实现课内知识的迁移、运用。把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 在整体观照下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连贯性。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 要科学划分各课时的教学目标, 于是产生了不同的课型。每种课型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但彼此并非是完全割裂的, 而是要尊重知识学习和儿童认知规律, 具有连贯性, 呈螺旋上升趋势。在教学设计中, 上课伊始先回顾课文, 复习课内阅读方法, 为整本书的深度阅读实践作了铺垫, 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阅读。在教学的重点部分, 进一步深化对阅读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达成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所有课型的教学中, 单元教学目标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线, 围绕这条线展开教学, 保持教学内在的连贯性, 才不会让教学信马由缰, 偏离方向。

3.语文性。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研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为什么要用这种语言文字来表达。“可见语感训练的文体沟通乃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本色与本质。”[2]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灵敏、准确的感受力,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3]。在设计中, 笔者试图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细致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 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使课堂充满语文味。比如, “卓娅在心中决定了什么?她的母亲明白吗?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 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4.实践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 根本途径是语文实践。语文课堂要为学生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提供空间, 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语文经验, 形成语文能力。本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运用讲述、倾听、朗读、批注等多种形式, 搭建学生语文实践的舞台。学生语文经验的获得, 不仅体现在预设中, 还体现在课堂各要素交互作用下的创生和完善。所以设计还要有一定弹性, 选取的片段只是一种预设, 在教学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范燕瑞.基于单元主题的课外阅读与教材整合的路径与教法研究——以沪教版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 2015 (6) .

[2]张大文.我为什么提出“语文性”[J].语文教学通讯, 2013 (Z1) .

四年级《猫》教学反思 篇3

一、课堂既然可以“提问”,那么,也应该可以“不问”。

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因为“不问”而松散,相反,学生围绕三个话题,充分进行说读活动,读得动情,说得到位。也因为老师的“不问”,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读得透彻,说得精要。

二、教师可以“不问”,但是必须“有为”。

这种“无提问设计”课型,着眼于学生的课中活动丰富,课堂时间几乎全部交给了学生,如此,是不是就意味着教师的“无为”呢?答案是否定的。教师的“有为”隐含在教学的设计中:“说猫、说人、说文”三个话题的设计,是逐层深入的,且三个话题涵盖了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这三个“切口”,是到达文本深处的捷径;教师的“有为”还表现在课堂的点评中:对学生的“说”,教师或概括,或校补,或提升,或总结,或追问……我觉得我的对于学生发言的点评,能够推动话题向着更深入的目标前进。

三、教师要做到“不问”,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加工”、“精加工”。

语文四年级上册《猫》教学反思 篇4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猫》教学反思1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理解猫的性格古怪是本文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针对这个难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读读课文,看看老舍先生家里养的是只什么样的猫,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教师、学生合作板书:

老实 贪玩 尽职

可爱 古怪 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胆小 勇猛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全文有初步的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以猫的贪玩和尽职对比为例,体会猫的性格的古怪:

⑴ 有同学谈到课文中的猫是只贪玩的猫,读出有关句子。

⑵ 读出表现猫尽职的句子,标画有关词句,说说从哪里看出猫的尽职。

3、猫很贪玩,但却又很尽职,学到这里你对这只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认为这是只怎样的猫)?

⑴ 你能从黑板上圈出一个词语吗?

⑵ 再读读这两段话,读出猫性格的古怪。

(设计意图:在通过理解、朗读领悟到猫贪玩、尽职之后,学生很容易能够在先前的板书中找到与之相关的对猫新的认识──古怪。这样的设计为理解大猫性格的古怪作出了引导,又为更好的理解另外几处大猫的性格古怪做好了铺垫。)

4、举一反三,从课文的1~3自然段中,你还能从哪些地方读出猫的性格古怪?

⑴ 请你通过朗读告诉同学们哪里还表现了猫的性格古怪。

⑵ 填空: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既( ),又( );既( ),又( );既( ),又( )。

(试着说说古怪的意思)

(设计意图: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先通过朗读表现猫的性格古怪,在朗读过程中能更进一步体会到猫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设计如上填空,学生水到渠成的体会到了猫性格古怪的特点,而且还培养了概括能力。)

以上的教学设计,通过实际的课堂检验,效果较好,学生不仅在不知不觉中领悟了猫性格古怪的特点,还得到了朗读、语言文字的训练,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猫》教学反思2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新课标》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增多,语言水平自然提高。这是社会交际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认识、发展智力所必需。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都在于一个人具有深厚的语言积淀。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我就是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积累有关重点词语,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采用先扶后教的方法,即先引领学生通过“老实”“贪玩”这两个词来体会猫的古怪性格,然后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出其他表现猫性格的词语,并看看作者是怎么把这些矛盾词语连起来的?从而让学生有机会自己阅读,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每节语文课,我们语文老师都能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做这样一件事情,相信学生日后将终身受益。

反思这节课,学生们学得兴趣较浓,猫的可爱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完全归功于学生能抓住文中的语言文字,通过朗读进行揣摩体会。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怎样将一个事物的特点写具体方面收获甚微。这到底该怎么办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实践与努力探索。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猫》教学反思3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个性化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结合本次校本研究主题: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朗读成了体会情感的最直接与最重要的手段,通过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加动作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朗读方法,层层递进地加强情感的培养,体味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他们可以挑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谈理解,然后读出自己的感受,而且我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比如:通过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你这位老舍先生太喜欢这只猫了,等等。这样也就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豪感,发挥了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另外我还结合了这篇课文渗透了学生在写作文和日记时所应注意的写作手法,比如:写作时要发挥想象,善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通过准确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等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遵循这个原则,这节课我在课上以学生谈理解、谈感受为主,教师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完《猫》这一课后,我的最大感受是感动,我为课堂上学生的那份热情而感动。除感动之外,还反思了一下这节课的得与失。

得:

1、我在教学中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我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句,最终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比如:抓重点词语乖;抓关联词语任凭……也;联系课文理解古怪等等。

3、挖掘了文章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

不过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缺陷:

首先,我的语言不够精炼:课上我的激情,情绪不够到位。如果多注意用儿童语言巧妙过渡,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会更活跃。而且,我今后要继续加强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并且,应多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吸取经验和教训,让自己迅速地成熟起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猫》教学反思4

一、在教学中努力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

这篇课文分为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可爱两部分,全文字里行间表达了老舍先生浓厚的爱猫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

一、在教学中努力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年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刚上课时,我请学生说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创设了自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这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整节课中我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自信心。在学生填“猫既又它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个空时,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填。当学生理解到 “小梅花”能体现老舍先生爱猫之情时,我能与学生呼应,利用手势表现五个瓣的小梅花形状,引导学生理解老舍先生爱看这小梅花,越看越觉得美,自然而然地体会了老舍先生的爱猫之情。这节课上我与学生始终能进行平等对话。我认为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课堂对话才是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心连心的心潮相逐,以思促思的智力引爆,以情生情的激情奔涌。

在理解完猫的性格古怪一部分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组省略号,这是我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这样既能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猫的性格古怪,突破教学难点,又能对冒号的用法进行巩固复习。意在培养学生创造潜能的同时复习基础知识,力求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学生在补充省略号的内容时结合生活实际讲得较好。我在处理第四自然段“满月的小猫更可爱”时使用以读代讲的方式,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读书时间、自由的理解空间。这节课上学生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时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读的水平不断提高。实践证明,教师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理解教材,符合学生学习规律,收效较好。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驾驭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写作方法,使学生产生爱猫、爱生活的情感、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对课文理解从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刚上课时请学生自读全文,说说老舍家的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意在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即“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可爱”,在学生不能准确归纳第一部分主要意思时,我引导学生再读书谈印象。我想,这样做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深入地继续理解课文。体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的教学理念。

理解完猫的性格古怪这一部分后,我又利用课件归纳出猫性格古怪的几方面表现,以求对这一部分的理解进行整合。学完全文后,我又请学生浏览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较深入,所以学生能准确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猫》教学反思5

《猫》这篇课文是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语言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的流露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课伊始,与同学聊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话题:同学们,大家都喜欢哪一种动物,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正当他们激情洋溢叙述时,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15、猫。

一、质疑切入、理清顺序

学习课文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学生如果能合理的存疑,一定会很投入地走进文本去解疑。因此,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充分地质疑,然后我进行归纳总结:老舍先生抓住了猫的什么特点来写?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猫的?学生带着自己地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反馈交流时,学生不仅能解疑,而且行文的线索也清晰可见,板书: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满月时淘气、可爱。

二、品读课文,方法引领

重点品读“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部分。1、设疑: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它的古怪的?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2、出示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找出对应的句子,勾画、圈点、批注,先自我体会。3、小组交流。4、全班反馈:课件出示“高兴………不高兴”的句子,让学生齐读、分角色读、教师指导读,学生很快地感受到了作者运用了对比、反语等手法来表现猫的性格古怪的;然后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继续默读课文,课件出示:“老实”,紧扣一个“可是”让学生体会猫老既贪玩,又尽职的事例反复朗读,并用“非……..不可”练习说话,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感受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猫的古怪特点表现出来。过渡设疑:除了写了它的“老实和高兴,不高兴”课文还写了什么,引出猫的勇猛这个事了。通过以上的学习,我及时做好总结:作者是怎样把“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写得生动有趣的?水到渠成地引出了学法的指导,学生总结为:写总写,然后用具体的事例来突出特点。很好地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方法迁移学习“满月时淘气、可爱”。

三、整体感知、升华理解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猫教学设计 篇5

这篇讲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性情的古怪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使学生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义。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记述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

在读中引导学生体会,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喜爱之情。培养观察力、分析欣赏力和表达力。

教学构想

启发导入,采用故事教学法,以读代讲,利用讨论等方法使学生掌握本课内容。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猫的古怪性格。

一、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猫吗?为什么?我国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生前也非常喜欢猫,由于它长期细致地观察,他细致地观察,他笔下的猫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他是从哪几方面描述猫的?请大家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后,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作者从那几方面来描写猫的。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分段朗读1—3自然段,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猫的性格古怪)

2、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来。

3、指名回答。

(1)作者是怎样描写猫既老实又贪玩又尽职的?读读写猫老实尽职的词句:乖找个暖和的地方,睡大觉出走一天一夜,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2)哪些地方写猫高兴和不高兴的情况?朗读第二自然段。“蹭”“伸”“跳”“踩”“叫唤”描写出猫的温柔可爱。读时要重读。

(3)自由读,读出作者喜爱猫的感情。

(4)哪些地方写猫既胆小又勇敢?读第三自然段。

4、感情朗读第1—3自然段。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四、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这段写刚满月的猫什么特点?表现在哪里?找出有关的词句。淘气、可爱。(从“腿脚还不稳,要个没完没了,摔跟头,摔跤,打秋千,胆子越来越大”这些词句表现小猫生机勃勃天真可爱的形象。)

3、小猫把花枝折断了,花朵落地了,为什么作者还说“我从来不责打它。”?因为它像个不懂得孩子,既顽皮,又可爱。作者喜欢小猫。

4、读了这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总结全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查找关于老舍的资料。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年级猫教学设计 篇6

1.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3.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内容。

4.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1.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认识我吗?噢,不认识!我们彼此间刚刚见面,当然不认识了。那待会儿老师做个自我介绍,我希望大家听一听好不好?

生:好!

师:我呀,姓唐,叫唐晓俐,来自安徽芜湖镜湖小学。今天看到你们个个精神饱满,我特别高兴!好,我说完了,你听到什么了吗?

生:我听到了老师姓唐,叫唐晓俐。

师:真棒!听得真仔细!还听到什么呢?

生:还知道唐老师来自安徽……芜……湖。

师:恩,有点绕,因为我们小学的名字也带个“湖”,叫镜湖。很不错了,能听到这样。真棒。还有吗?

生:唐老师说你今天来到这里很高兴。

师:对,这是最关键的,这是我看到你们的一种感受。(板书:感受)

师:什么是“感受”?

生:是发自内心的感想,是自己做完一件事的心得。

师:你看“感受”是几个字啊?

生:两个字。

师:我们先看“感”。我们看到的大千世界,包括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包括我们读的书,这都是身外之物。这些身外之物是我们内心感知它、感觉它,这叫什么?(板书:感之于外)引起我们内心强烈的共鸣,引起我们内心 情感的波 澜 ,这叫———(板书:受之于心)

(生齐读“感之于外“”受之于心”)

师:这就叫———(指板书)感受。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预备,起!

生:感受……

师:大声点!

生:感受!

师:古人说目击事物以心击之,用心击之,用心感受它,引起你强烈的情感活动,这就叫“感受”。从什么地方开始?

生:从观察开始,从思考开始,从审题开始,从情感爆发开始,从准备写作文开始。

师:说了很多,我觉得要写一篇好文章,要从你的生活、你经历的事情的“感受”开始。感受是习作的开端,感受是立意的前提,感受是抒情的基点,感受是行文的动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敞开心扉,自由地心灵与心灵对话,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通过游戏活动来感受,通过文字和语言来沟通情感,相信我们会在每一分钟里都能有所创造,都将诞生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

二、游戏规则

师:这节课我们看什么?知道吗?

(生摇头)

师:不知道?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既然玩游戏,就得有游戏规则。下面仔细听游戏的规则。(板书:游戏规则)

师:每人先发一张纸条,第一组到第三组同学分别写上“谁“”在哪里“”干什么”。再选出三位同学随意从中抽出一张,依次大声读这三个词并凑成一句话。被读到的句子凡是符合实际的,大家鼓掌祝贺;不符合实际的就一笑了之,切莫计较,因为这是游戏。听清楚了吗?谁来说一说规则呢?

生:游戏规则是第一组写上姓名,然后第二组写上地址,第三组写上干什么,第二步是把句子连成一句话,第三步是看句子读得通顺不通顺,通顺的就鼓鼓掌,不通顺的就一笑了之。

师:咱们评价下她说得怎么样。你给评价一下。

生:非常好。

师:好在哪?

生:她把老师说的话全都复述了一遍。

师:这叫说完整。(板书:说完整)

师:原因是她刚刚听得很认真。(板书:认真听)

三、准备游戏

师:下面就请大家用铅笔在小纸片上按要求写一写,开始。

(师生交谈)

师:请问你写好了吗?

生:写好了。

师:因为最简单,只要写———

生:名字。

(师走到另一位学生旁)

师:你为什么东张西望?不知道怎么写,是吗?

生:还在想。

师:好好想。(走到另一位学生旁)

师:你写的是什么?

生:我写的是地点。

师:地点是什么?

生:东渡六中。

师:噢!在六中。哇,就是我们这个会场。

师:写好了没有?

(一女生举手)

生:我们在六中上课。

师:嗯,她说在上课,记住你写的是“干什么”“,在上课”就可以了。

(一男生举手)

生:我写的是钓鱼。

师:我请各个小组的组长收一下小纸片。

师:好,我们刚刚写的时候,有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写,有的人觉得很简单。那到底会出现什么情景呢?

师:现在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

师:刚刚我们在写纸条的时候,你觉得我们的教室怎么样?

生:很大。

师:我们的教室很大,那有没有声音呢?

生:安静。

师:嗯,除了安静还能怎么说?

生:我感觉充满了神秘感。

师:嗯,还有吗?

生:我感觉教室很美丽。

师:很美丽,因为内心充满期待。

师:好的,现在游戏进行到这儿,我们都觉得很神秘很神奇很美好,所以刚才有的同学在东张西望,有的同学在抓耳挠腮,有的同学很期待。你们能不能把刚才的场景用两三句话完整地说一说,静静地想一下再来说。

生:有的同学很期待,有的同学在抓耳挠腮地想着什么,有的同学一直看着这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师:嗯,看到了不少同学的表现,不错,你看你的发言引得大家都想说了。

生:有的同学盯着老师……有的同学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上课。

师:真不错,用了“目不转睛”,请其他同学继续说。

生:有的同学在教室里东张西望,想看看同学是怎么写的。还有,我是在认真地写着。

师:好的,咱们就把这两句话快速地写在你的稿纸上,不抬头,不停笔,看看谁写得最快。

师:写纸条时,教室里怎么样?有的同学怎么样?有的同学怎么样?“我”怎么样?

师:教室里真安静,就听到同学们“沙沙”的写字声。

师:请一个同学念念。

生:我们在六中上课,游戏开始了,有的同学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有的同学在想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同学东张西望,再看这里多安静啊!

师:好的,她说的是上课的情景。我再看看写纸条的情景。好,我再找个同学来念念看,谁写好了?

生:教室里有的同学东张西望看教室里多么新奇,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期待老师给我们讲课,有的同学左顾右盼,有的同学在认真地思考问题,而我却在努力地想怎么才能写得好。

师:好,刚才我们说写的这个过程就是在准备游戏。(板书:准备游戏)

师:在这个过程中咱们同学真棒,乐于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板书:乐分享)

四、感受游戏

1.第一轮游戏。

师:好,现在想不想听听抽读的句子是怎么样的?

生:想!

师:我开始抽了,仔细听。 (抽纸条)

师:戴一城,是谁?请站起来。

师:在床上,做作业。

师:戴一城,你满意吗?

(戴一城摇头)

师:不满意,那咱们再来一个,请坐。(抽纸条)

师:张瑞涛,是谁?

师:在厦门市东渡六中,吃糖果!

(生笑)

师:刚刚读的时候张瑞涛你的名字有没有错?

(张瑞涛摇头)

师:没有错。那在六中有没有错?

(生摇头)

师:没有错,吃糖果有没有错?

(生摇头)

师:都没错,那凑在一起怎么会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呢?因为什么?

生:因为不符合实际。

师:噢,不符合实际。好,这样因为搭配不当而发生了的现象,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表达?

生:张冠李戴。

师:真好!(板书:张冠李戴)

师:姓张的人的帽子被不恰当地戴在了一个姓李的人的头上,有点不太适合,就会闹出笑话。那今天我们就来玩这个游戏,用我们的语言,用我们的文字把它记录下来,有信心吗?

生:有!

师:这个游戏会玩了吗?

生:会!

2.第二轮游戏。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第二轮游戏。这时候你在写的时候,任意地写你想写的人物,任意地写发生的地点,任意地写想干的事,越新奇越有趣越好,开始。

(生开始写纸条)

师:这次同学们会思考了。

师:现在请组长再来收一收。

(组长收纸条)

师:这时我来问一下,你是想被抽中还是不想被抽中?

生:我想被抽中。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写的人是我最好的朋友。

师:她写的是一个朋友的名字,你们要小心噢。

师:你写的想被抽中吗?

生:我想被抽中,因为我觉得我写得很好玩。

师:噢,很好玩。再来一个。

生:我想我写的句子被抽中,原因是,我想把自己的快乐和大家分享。

师:多好啊,把快乐与大家分享。好,那刚才的心情能完整地说一说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看。“我写的句子想被抽中,因为什么?”请开始,互相说说看。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句子分享给大家?

生:我不想被抽中,因为我还没有写完。

师:噢!他很伤心,他没有写完。还有呢?

生:我写的句子想被抽中,因为他也是我的好朋友。

师:不得了,好朋友在哪里啊?

生:我有点不想被抽中,如果很不合理的话,我不想把痛苦建立在别人的身上。

师:这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但记住刚才讲的,这只是一个———(生:游戏!)那游戏就是有快乐,也有一些小小的心跳的感觉。刚才在准备游戏的过程当中,我们都很注重自己的感受,乐于将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板书:感受)

师:游戏开始了。认真听,听得时候要记住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句子。不要只顾着笑,好不好?

生:好。

师:好,请个同学来吧。(抽出三张给一位女生)

生:陈美玲。

生:在船上……

师:这是地点。

生:陈美玲在船上快乐地唱歌。

师:通不通啊?

(生点头)

师:通啊!来,鼓鼓掌!

(生鼓掌)

师 :好 ,我们再来 看第二个。

生:范佩西在厕所开心地游泳。

(生大笑)

师:笑了!我们来看看你是怎么笑的?(提问一男生)

生:那个人物是我写的。

师:你写的,你刚刚是怎么笑的?把这个动作做给大家看看,然后说说。

生:我捂着嘴巴……

师:讲完整。

生:我捂着嘴巴哈哈大笑。

师:好的,你是怎么笑的? (提问一女生)

生:我捂着嘴巴小声地笑,不然会被人家听见。

师:噢,你很内敛。(提问一男生)

师:你怎么笑?

生:我……我捧腹大笑。

师:噢!你捧腹大笑。(提问一男生)

师:你怎么笑?

生:笑不露齿。

师:你是笑不露齿啊,是不是因为今天这个会场太大了,咱们都有点掩饰,是不是啊?其实快乐就要大声地笑出来,开开心心地感染别人。(提问一女生)

师:你怎么笑?

生:我笑抽了。

师:笑抽了,很时髦的语言啊。笑抽了筋,是这个意思吧! (提问一女生)

生:我趴在桌子上哈哈大笑。

师:好的。你说。(提问一女生)

生:我眯着眼睛大笑。

师:眯着眼睛还大笑,这个表情比较复杂。你呢?(提问一女生)

生:我靠着椅子哈哈大笑。

师:噢,好的。好,同学们,还记得刚才的那个句子是什么句子?

生:范佩西在厕所里开心地游泳。

师:好的,当这个句子一念完,教室里怎么样啊?

生:爆发出笑声。

师:有的怎么样,有的怎么样,还有的怎么样?“我”怎么样?请你用笔把它写下来。

(生写)

师:好,有同学写得不错,观察到的都记录下来了。我们再来玩一组,你再注意观察一下同学的表情。(抽出纸条)

师:郭文建是谁啊?

(郭文建举手)

师:是你吗,小帅哥。我再抽了啊。

师:在花园里,吹电风扇。

(生笑)

师:别光笑,要看表情啊,看每个同学的表情,待会儿要写下来的啊。再来一组。 (抽纸条)

师:陈薇。

(陈薇站起来)

师:在月球上,玩电脑!

(生笑)

师:观察别人的表情了吗?好,再写!开始。

(生写)

师:写好了吗?我来听听啊,没写好的继续写,写好的来念一念。

生:玩游戏时,有的同学哈哈大笑,有的同学趴在桌子上笑,有的同学眯着眼睛笑,有的同学捂着嘴巴笑,我靠在椅子上笑。

师:嗯,各种各样的笑,跃然纸上。

生:有的同学哈哈大笑,有的同学笑不露齿,而我呢,肚子都笑疼了。

师:嗯,还有不一样的笑吗?

生:有的人捂着嘴笑,有的人在冷笑,有的人在旁边“呃呃呃”地大笑。

师:有声音的表述“,呃呃呃”地大笑。但是为什么还有冷笑呢?

生:有的同学露出牙齿哈哈笑,有的同学捂住嘴巴笑,但我们班的杨家豪和戴一辰却当什么都没发生。

师:噢,他们很从容淡定, 是吗?好,我们到此为止,咱们玩了游戏,说了游戏,也写了游戏。我们在感受这个游戏的过程当中,勇于尝试着把它写下来,其实我们把一个一个的片段连缀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事情,咱们先来试着表述一下。 (板书:感受游戏,尝试写)

五、体验游戏

师:谁愿意来说说游戏的规则,刚才的游戏规则谁愿意说?谁愿意说写纸条时教室里的样子?谁愿意说咱们念纸条前心里是怎么想的?谁愿意再读读刚才是写怎么笑的?(师分别请几位学生上前)

师:咱们把它们串一下啊———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玩了一个游 戏 , 游戏的名 称叫———(指向黑板,生答:张冠李戴。)

师:游戏的规则是———(让上来的学生依次按顺序说)

生:第一步是在纸条上写“姓名”“地点”和“干什么”;第二步是随意抽取三张纸条,读一读句子,看看是否通顺,句子通顺的话我们给他鼓掌,不通顺的话,我们就笑一笑。

师:真的很不错啊!好,那下面就是开始写纸条了,“我” 怎么写———

生:开始写纸条了,教室里安安静静的,有的同学在埋头苦想,有的同学在飞快地动着笔写着,有的同学却在想着……

师:嗯,好的。游戏开始了,教室里怎么样?

生:游戏开始了,教室里很安静,我似乎能听见全班同学的心在怦怦地跳。

师:讲得真好,鼓鼓掌。

(生鼓掌)

师:句子刚读完———

生:句子刚读完,如果合理的话,大家会给他用最热烈的掌声鼓掌,如果句子不通顺的话,大家会哈哈大笑,好像肚子都疼了一样。

(师示意下一位学生继续说)

生:我最感兴趣的句子是“范佩西在厕所里游泳”。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像炸开了锅,有的人捧着肚子哈哈大笑,有的人靠着椅子大笑,有的人“呃呃呃”地叫着……

师:好,我们再来看还有哪一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下?

(四名学生上前)

生:游戏规则是,第一步写纸条,第二步读纸条,看读起来通不通顺,通顺就给他鼓掌,不通顺就笑一下。

生:写纸条的时候大家很安静,有的在埋头苦写,有的在想着怎么写,有的在听着老师,大家都很安静,都能听见大家写字的声音和钟声。

生:我的被抽中了,因为我写得最搞笑。

生:哦,当读到有我写的“范佩西在厕所里快乐地游泳”时全班哄堂大笑起来,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笑不露齿,有的哈哈大笑,而我要笑抽了。

师:写清事情的经过,感触最深的地方是要展开来细细地写。刚才有些同学写了那么多词语,把这种感触放大,写出来。第二,写下最真实的思考与启迪。可以多角度地思考,你可以模仿别人,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希望你们把感受表达清楚,一句话是不足以说服人的,是不是?这节课同学们注意观察、留心体验,把一次有趣的活动写出了好几个片段,我们可以根据刚才大家交流的体验、评讲的内容进行修改,先在小组内分工,各写一个片段,然后试着将几个片段连起来在小组内说说看,互相交流分享,最后在全班汇报,行吗?

(生写作,师巡视。)

师:轻轻地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想想这几个问题:(1)我有没有将事情最关键的地方写具体?(2)我有没有将刚才最真实的感触写清楚?(3)我的观察与感受有没有完整地表达出来?画出让自己不大满意的地方,多读几遍,再试着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已经写好的同学可以看一看黑板上老师的提示──轻轻地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

(生写作,或修改自己写的片段。师巡视。)

师:好,你看,这是在与大家分享,而且不断地在修改。其实修改的过程也是练的过程,在练的当中我们就会发现问题。(板书:能修改)

师:到这儿为止,我们的游戏做完了,一件事情也说了,也写了,我们的评价内容也出来了。下课之后,在同学们完成这篇习作的时候,请遵照这样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如果你自己觉得做得好可以给自己打五个星。

四年级猫教学设计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感情,从而爱护小动物。

2、复习生字,理解本课生词,要求掌握:古怪、无忧无虑、尽职、闭息凝视、变化多端、生气勃勃,会用“任凭”、“生气勃勃”造句。

3、懂得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八字胡,往上翘,光洗脸,不梳头,说起话来喵喵叫。生答:猫 相机板书:猫

2、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说)

过渡:有一位著名的作家,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课件出示:

15、猫 作者:老舍(屏幕上要有猫的图片)

3、你们对老舍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回答)课件出示老舍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语言大师。写下了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长篇巨著《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小学阶段选入老舍的作品有《猫》、《母鸡》、《趵突泉》、《草原》、《养花》。

3、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老舍笔下的猫。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文。(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课件出示)

性格、任凭、贪玩、尽职、抓痒、淘气、开辟、跌倒、梅花、稿纸、变化多端、粗细各异、生气勃勃、无忧无虑、枝折花落、屏息凝视

(1)指名读,正音。

(2)指导“折”“屏”的读音。你发现了什么?(多音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初步感知课文

默读课文,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古怪

可爱

(2)引导:快速扫视课文,哪些段落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哪些段落写了猫的可爱?用波浪线画出概括介绍的句子。

指名回答,课件出示相关语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齐读。

四、精读细品,感悟猫的古怪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猫的古怪性格

1、猫的性格古怪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读1—3自然段,想一想、说一说。学生:老实—贪玩—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有时无比胆小,有时又无比勇猛。

师相机板书。

2、指导学习“贪玩”。

(1)指名读:老实—贪玩,课件出示“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都有谁呼唤它,怎样呼唤,猫的表现又是怎样。(2)用“任凭……也……”说一句话。(3)再读读这段话,读出猫的贪玩。

3、指导学习“尽职”。

(1)读出表现猫尽职的句子,标画有关词句,说说从哪里看出猫的尽职。指名回答。

(2)课件出示(文字和配图):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只猫? 学生回答。师补充。

(3)“非……不可”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和耐心,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与赞美。

(4)用“非……不可”说一个句子。(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猫的尽职。

4、猫温柔可亲的时候猫,有哪些表现呢?找出有关语句读出来。课件出示: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在稿纸上踩上几个小脚印。哪个句子好一些呢?为什么?

5、课文怎样描述猫的胆小和勇猛的?全班齐读。

6、课件出示填空:老舍笔下的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既(胆小)又(勇猛);高兴时,(比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真是一只(性格古怪)的猫啊!

五、小结

四年级猫教学设计 篇8

让每一朵花都笑起来——《猫》教学反思

在学猫的性格有什么古怪之处时,学生找出这句话“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 生:无论„„也„„ 师:你能用它说句话吗? 生:„„

生:无论我怎么举手,老师也不叫我。

师:(不知所措,立即集中生智)你这句话说得真好,真是一语双关啊!不过请你理解老师,举手的人很多,每次只能叫其中的几名,请你有耐性,老师理解你的心情,你对老师还满意吗? 生点头。

反思:

这名学生明显对老师不满,时他用自己的回答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发挥自己的才能,从情感态度满足每一个学生。尽管我转变了观念,但在实际的学中,还不能真正体现出来,上课时总喜欢让“好孩子”回答问题,为的是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往往忽略那些积极要求进步的一般学生或所谓的差生。这种做法确实要改了,不然会对某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影响。今后力求让学生全面参与到学活动中来,让每一个学生开开心心地学习。

四年级猫教学设计 篇9

将电子白板、学习网站、云笔记、APP应用四种信息技术整合, 运用“云”技术, 使学生相互交流、分享知识。运用教师自主设计的APP应用, 实现与课堂无缝对接, 与课外有机结合, 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与创新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自选内容。学生在学习网站上进行自主学习。网站主要介绍了十个食物单词:bread、butter、cheese……通过单词听音跟读与单词游戏进行学习。所学内容贴近生活, 游戏训练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

●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接触过一年的英语, 有一定的基础。能够听懂教师的指令, 表达简单的想法。同时, 他们天真活泼, 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教师选择孩子们喜爱的食物话题作为文本, 利用电子白板、学习网站、云笔记和APP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验探究与分享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食物单词: bread、cake、butter等;学生能听说读写、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到单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电子白板, 专题网站, 云笔记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能够进行小组交流。能初步使用云笔记, 并掌握网络化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中, 学生能管理知识、分享快乐。通过见识各种新奇的“食物国旗”拓宽视野。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

●教学环境与准备

网络环境、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1.热身导入

T:Which county is it?

Ss:Italy!

T:How about thisone?

Ss:China!

接着, 教师通过电子白板呈现一段魔术视频 (如图2) , 视频中圆形的苹果变成了正方体, 落在地上的牛奶变成了甜甜圈, 要学习的单词都暗藏在魔术中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就调动了起来, 迫不及待想马上开始学习新单词。

T:Look!

Ss:It’s an orange.

设计意图:热身活动不是单一地出示卡片介绍单词, 而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知识与文化结合后呈现。既揭示了学习主题, 又渗透了中西方文化。接着, 运用魔术视频呈现学习内容, 这种趣味的呈现方式, 解放了学生的大脑, 也解放了学生的思维,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力。

2.自主学习

经过刚刚的铺垫, 学生们进入了学习状态。教师首先通过电子白板打开学习网站, 学生听音跟读, 进行齐读共研。然后, 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网站上, 通过点击食物图片, 进行跟读“Cheese、cake、butter、hamburger…”, 学生看单词、听发音, 同时还能看到英文注解, 如cheese: A food made from milk.

设计意图:单词的英语注解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单词的词义语境。学习时, 每个学生都有一位“专属老师”, 这位“老师”可以带着他把不熟练的单词反复读。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学习。教师则在一旁进行学习跟踪和指导。

为了突破难单词, 我在电子白板上还设计了“食物心情”小游戏。请学生们猜猜“愤怒的小鸟”、“被人偷菜后悲伤不已的小男孩”和“孤独玩偶 张小盒”喜欢吃什么。在电子白板上将“心情人物”与“食物”配对, 如正确则读音一致, 学生可以马上跟读, 如果错误则可以看到正确答案及其解释。

T:Can you choose food theangry bird?

Ss:Yes, I can.

T:What does he like?

Ss:Sausages.

T:Let’s check!

设计意图:小学英语教学中, 长单词的音节较多, 是教学中需要攻克的难点。在本节课中, 选取了时下学生中的流行元素:“愤怒的小鸟”、“偷菜”、“张小盒”, 通过心情找食物。在趣味中攻克重难点, 同时也渗透了心理学的小知识。在电子白板上通过点击、拖拽实现了交互, 让知识可看、可读、可摸、可用。学生的眼、口、手、脑都得到了运用。

3.网站游戏

作为对刚刚学习的奖励, 学生们可以在学习网站上进行游戏。游戏的设计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单词。例如, TEST YOURMEMORY (记忆力大考验) , 根据单词图片和读音, 通过记忆找出一样的两张牌, 时间越短越好。游戏按难度进行分类, 学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游戏。学生们边听、边读、边用、边玩, 进一步巩固了单词。

设计意图:游戏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 这里的游戏形式类似于他们平时玩的QQ游戏, 运用游戏的形式巩固单词, 学生既感觉到熟悉, 又充满了挑战。他们乐于参与, 敢于尝试。

4.笔记梳理

本节课, 我运用了“为 知笔记”——一款云笔记软件, 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所学的知识, 以便他们形成长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求学生在云笔记中写下对本节课所教的单词中印象最深刻的三个。学生打开云笔记, 拼写单词, 插入图片, 设计精美独特的云笔记 (如图3) 。

要求学生运用云笔记中的“朗读”功能, 听单词发音, 并进行反复跟读。 (运用该功能, 能有效帮助学生在笔记阶段继续巩固单词)

教师在云笔记中建立了一个群组——ABC英语快乐学习吧 (如图4) 。全班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笔记分享到群组里。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 让大家一起解决。这样, 每个人都在群组里看到别人分享的笔记了。

生A:I can see Funny likesice cream.

生B:Mike likes hamburgers, I like them, too.

生C:Linda likes cheese, butI don’t like it.……

设计意图:云笔记是一款实用工具, 学生可以通过笔记有效记录、管理自己的学习。同时把这些学习方法运用到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运用它的“云存储”功能, 学生们可以即时存储和调阅单词。在学校或家里都能调阅出笔记, 开展学习。“朗读”功能还可以马上听到单词发音并进行跟读和巩固。而在笔记中建立的“ABC英语快乐学习吧”, 可以让大家在这里相互交流, 在这里收获认同的喜悦, 享受成功的乐趣, 增加彼此间的交流和了解。

5.作业反馈

课堂作业反馈, 学生在“一起作业”平台完成朗读背诵, 对话交流。后台的发音记录系统可以对学生的口语进行自动打分。同时将语音作业存储, 教师可以及时进行评阅。

设计意图:传统模式的英语作业就是抄单词或者抄句子, 时间一长, 学生们都会觉得枯燥乏味。但在这个网络作业平台中, 学生可以以网络游戏形式完成作业。此外, 教师在课堂上也很难听到每个学生的发音, 而网络平台能够存储每个学生的语音作业, 教师可以在课下听到每个学生的发音, 以便及时找出问题共同解决。

6.APP拓展

T:Do you want to knowmore about food?

Ss:Yes.

T:OK. You can read in ourAPP.

最后, 教师告知学生, 如果想学到更多的内容, 可以课下登录“英语云课堂”APP应用, 进行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英语云课堂”是我独立自主设计的一款APP应用程序, 分为“网页版”和“手机版”。类似于时下流行的“微博”、“微信”, 可以安装运行在电脑、手机或平板上。我的设计理念是:与课堂无缝对接, 与课外有机结合。同学们在上面既可以巩固本课所有知识要点, 同时也会了解一些课本以外的背景资料、语法概念及进行句型训练等。在这款“云课堂”应用上, 我将课堂上由于时间不足, 无法讲述的内容制作成一个个迷你课堂,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如图5) 。此外, 在留言板上, 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 甚至还可以自己发布文章当“小老师”。

●教学反思

载酒船过风亦醉, 浇花人去水犹香。回味本课, 学生们领略了信息技术的魅力, 体会着成功的喜悦。在这一节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课中, “云技术、电子白板、学习网站”以其独特的风味, 彰显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提高了学习效率。正可谓:课堂高效其风味独具, 云笔白板乃唇齿留香。

作为一线教师, 我有这样的思考, 是否能利用武汉市推出的“教育云平台”为学生搭建一个终身学习的云空间, 让他们的思想在此交流展示, 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轨迹。

●心之感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句话对我影响深刻。当我们在埋头教学的时候, 很少会静下心来思考:我们还能不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知识。此次参加NOC活动, 我创新地运用了云笔记和APP应用两种信息技术的手段服务教学。毫不夸张地说, 当发现并运用它们的时候, 我是多么的激动和兴奋。

首先, 记笔记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也是国内外很多优秀学生共同的特点。云笔记——无纸化的记笔记, 能够随时调阅, 能够及时更新内容, 还有图片发音这些功能, 这些不正是我们的孩子们所期待, 所需要的吗?信息化是未来的趋势, 培养我们的孩子具备驾驭信息化的能力, 也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次, 我开发的这款APP应用, 也是希望孩子们能利用到这样的学习工具。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 APPSTORE里成千上万个应用和游戏供我们下载, 从红极一时的“切西瓜”到“愤怒的小鸟”。当人们掏出手机, 首先想到是玩游戏和刷微博。那有没有一款应用能帮助孩子们巩固课上知识, 拓展课外知识的呢?抱着这个理念, 我设计了一款APP——英语云课堂。将我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讲的内容和丰富有趣的课外知识制作成迷你小课堂, 供孩子们在这个APP中阅读。APP中还有讨论区, 供孩子们发表文章或进行讨论。

也许今天我所做的一切都很渺小, 不足以改变或成就什么。但正如乔布斯说过:“你的时间有限, 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 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NOC, 是我们的起点。创新是我们一路走下去的动力。

评委点评

“舌尖上的中国”可以说是大大地触动且激活了国人的味蕾, 让我们在一日三餐中也能品尝到文化的味道。那么, 这“舌尖上的课堂”到底会怎样呢?我很是期待。

好的菜肴, 必定需要好的食材和精选的佐料, 加上制作者的用心, 遵循的是味觉和营养的双重感受。一堂好课, 也与此类似, 教学者需要精心选择内容, 用心组织教学, 因此, 同样也要讲究营养 (知识与技能) 和滋味 (学习的情态) 。本课的教学内容恰好也是自选的, 因而教学者的教学设计也就更显自由, 其结果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日三餐中所自然渗透着的文化味道;“舌尖上的课堂”也力图让自己的课能够凸显“文化的味道”, 而且我们也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到执教者的种种努力。当然, 在一堂课的教学中去谈所谓的中西方文化交融, 多少会显得有些大而空, 这也是我对作者把“菜肴摆放成各国国旗”就认为是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不置可否”的原因。不是不能有这样的设计, 而是设计这样的一个环节, 未必一定要扯上“文化”。

当然, 本课中也有很好地渗透了中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精巧设计。比如, 孩子们“喜欢”或者“不喜欢”汉堡、可乐的判断, 无论孩子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都凸显出全球一体化背景下, 西方快餐文化 (汉堡的简单、便捷、标准化) 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食不厌精烩不厌细” (中国厨艺都是一种“私人定制”) 之间的文化差异。

因为“舌尖”两字, 让我几乎忽略了本课在整合创新方面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在专题学习网站上听音看词、跟读跟练, 孩子们多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老师”;在“为知笔记”上增删读写、互动交流, 孩子们多了一本多彩且活动的“云作业本”;网站上的小游戏在孩子们快乐游戏的同时也检验了学习内容, APP应用又把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

这堂课, 整合的亮点有很多, 我在感慨于武汉当地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的超前和完善的同时, 还是要提一点忠告:当我们有更多的整合手段可供选择时, 我们一定要懂得更好的选择!

上一篇: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总结下一篇:科技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