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词语的基本解释

2024-10-16

安逸词语的基本解释(通用11篇)

安逸词语的基本解释 篇1

一、分享词语的解释

共同享受。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牙税》:“与该房分享其利。” 柯灵 《香雪海·岛》:“他分享人们的欢乐,也分担人们的烦恼。”

二、分享词语的近义词

瓜分 [ guā fēn ]

共享 [ gòng xiǎng ]

三、分享词语的造句

1、在友谊中,没有语言,所有的思想,所有的欲望,所有的希望都在沉默的喜悦中分享。

2、现场附近的居民也将加入并分享他们的住宿。

3、他不仅没有骚扰穷人,还和他们分享了掠夺。

4、假设我们是生活的朋友,你有食物,而我没有,你会和我分享食物还是会饿死我?

5、幸福是充分享受你拥有的一切的能力。

6、如果你给我一半蛋糕,我会和你分享我的苹果。

7、蚂蚁虽小,但是心里却时时想着别人,有好东西能够大家一起分享,还有它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对比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该向小蚂蚁学点什么吗?

8、晚秋,夜逐渐凉了,特别是在雨后的黄昏,漆黑的夜在黯淡的灯光下跳着寂静的舞,无人与我分享这片落寞。

9、随着岁月的脚步,我们紧随其后,分享着四季的风光,欣赏金秋的麦浪,在秋风的摇曳下,呈现出金色的辉煌。

10、冬天是美丽的,是独特的,是快活的,是大家一起分享的。

11、农民伯伯去采摘那些诱人的果实,把它们运到城市里,让城里人一起分享这丰收的喜悦。

12、家就是累了有人让你靠,哭了有人听你说,甜了有人于你分享的地方。

13、天边的晚霞露出了笑脸,好像在分享我们的喜悦。

14、过年,是国人共同分享的记忆,从传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处于不同时空中的作家对于春节有着怎样的体验和观察。

15、当你可以跟一个人不说话,分享片刻寂静,且不会觉得尴尬,那一刻你就会明白,你遇到了对的人。

16、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争名利,不计得失,人生因付出而快乐,幸福因分享而增值。

17、即使散步,不求悦人,只为悦己,自己的快乐,不需与人分享,自己的幸福,不需有人懂得。

18、孩子,家是你温暖的避风港湾,是你成长的摇篮,你的心事可以向爸爸妈妈讲,伤心地和快乐的,我们可以与你一起分享,一起共同承担。

19、最要好的朋友也是你快乐时想分享给的人,它会让你的快乐分享更有价值。

20、阳光、雨露我们共同分享,月光、冰霜我们也一样向往。

21、奋斗是分享成果的先天条件,可谓是天经地义的事。

22、穿上花衣,与别人分享,履行节日义务,不只是置身其中,更多是作为人的使命的驱动。

23、这些馓子又会被女孩的母亲分送给左邻右舍,就像分享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幸福。

24、喜欢摄影,喜欢在在网络上搜集各种美图,然后把它们整理成相册,标上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传到博客上和大家分享。

25、总有那么一些日子,珍惜地握住一把好时光不知如何分配与消费,拥有一份好心情不知与谁共分享的时候。

26、好茶好水与心有灵犀、心境合一的人分享,那是再惬意不过的事。

27、河上那么多好吃的东西,河边的小动物也要分享。

28、从这里,许多食用菌被送往全国仍至世界各地,让人们分享着这得天独厚的天然绿色食品,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给我们带来人间美食。

29、十余年来,快乐、悲伤、得意、失落,我都愿意与她分享和承担,而她也从不拒绝。

30、孤独的守望,最初的伤,一个人的无奈,一个人的苍老,爱情也好,失败也好,只是一个人分享,一个人束缚。

31、在一阵阵鞭炮声中,我们起了个早,沿着村子看了个遍,既分享到了节日的快乐,又目睹民风习俗和方土人情。

32、人生一世,简单了,可以问问自己,重复了,可以问问别人,人生是有选择的,也是有付出的,不怕输的人,才能走的缘,能赢,能分享经验,才是美德。

安逸词语的基本解释 篇2

关键词:词语解释,方法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发现, 有的学生解释词语, 他们虽然能够抓住“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这一基本原则, 但是在具体解释时, 还是会出现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或张冠李戴、言不及义等情况。究其原因, 我认为, 主要是他们没掌握词语的结构和运用规律, 缺乏解释词语的能力和技巧。下文就解释词语的几种基本技法浅谈本人粗陋的看法。

一、分析字形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根据这一特点, 很多汉字都可通过字形推出字义。例如:

①其雨其雨, 杲日出。 (《诗经·魏风》)

②屋窄似僧。 (陆游《贫居》)

加点的两个字是生僻字, 从字形看, 例①中的“杲”字, 属于会意字, “日”在“木”上, 表示太阳已经升到树顶上了, 联系“日出”可知“杲杲”为“明亮的样子”。例②中的“寮”是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宀”表义, “尞”表声, 根据“尞”与房屋有关, 可推知“寮”是“屋”义, 再由“屋窄”可得出准确的解释, “寮”为“小屋”。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会意字和形声字, 尤其是形声字。运用这种方法, 需要我们掌握偏旁所表示的意义。如:“冖”“巾”与“覆盖”有关, “宀”与“房屋”有关, “穴”与“洞”有关, “阝” (在右) 同“邑”与“城邑”有关, “忄”与“心”有关, “月” (肉月旁) 与“身体”有关, “页”与“头部”有关, “灬”与“火”有关, “厂”表示山崖, “广”表示靠近山崖建屋等等。

二、分析结构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并列式的合成词、短语或句子。例如:

①黑龙潭啊, 你不知了多少无辜的生命。 (《民间文学》)

②但这“用苦功夫去认真创作”出来的学说, 和我们只有常识的见解是很不一样的。 (鲁迅《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

③蝉则千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吴筠《与朱元思书》)

例①中的“吞噬”是由两个大致相同的语素组成的联合式合成词, 由“吞”的意思可推知“噬”是“吃”的意思, “吞噬”即“吃掉”。例②中“殚精竭虑”是并列结构的短语, 由“竭”可知“殚”义为“竭尽”, “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例③是对句, 由“叫”可知, “转”通“啭”, 即“叫”义。

三、分析语境法

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 怎样才能确定一个恰当的义项呢?这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文意分析。例如:

①最喜小儿, 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村居》)

②她就把那三张布子贴肉在胸前, 抱着吃奶的婴孩似的静静地坐着, 动也不敢动了。 (茅盾《春蚕》)

“无赖”一词多用作贬义, 有“流氓赖皮”的意思。很明显在例①中不含此义, 根据《村居》所描写的农家和睦有趣的劳动生活来看, “无赖”是指小儿没有正事干。一个“喜”字也就告诉我们, “无赖”不是“赖皮”, 而应该是“顽皮”。例②中的“!”是个生僻字, 根据传统孵蚕卵的做法 (这种方法不少青少年学生不知) , 或根据后面的“抱着吃奶的婴孩似的”比喻, 可推知“!”是“按”“捂”的意思。

四、瞻前顾后法

运用这种方法可考虑两种情况:一是词语本身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 二是一种特殊的用词方法。

有一种词语, 它的结构形式较为特殊。这种词语中, 有一语素的前面或后面的修饰、限制、形容、补充、说明性的语素和这个语素意思相同或相近。例如:

“皑皑”和“白”同义, “彤彤”和“红”同义, 由“视”可知“眈眈”为“注视”义, 由“大”可知“鼎鼎”为“盛大”义, 由“小”可知“区区”为“微小”义, 由“孑”可知“茕茕”为“孤独”义, 由“难”可知“戛戛”为“困难”义, 由“危”可知“岌岌”为“危险”义。根据叠音词的解释特点, 以上叠音语素都可解释为“……的样子”。

另一种是特殊的用词方法, 有些词在运用时, 在这个词的前面或后面往往有对这个词语的直接或间接的解释。例如:

①我们很多同志坐井观天, , 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②在这五回书中, 行文方面, 竭尽的能事, 使读者忽而愤怒, 忽而破涕为笑, 刚刚代林冲高兴过, 又马上为他担忧。 (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例①中的“不懂的东西太多了”是对“孤陋寡闻”的直接解释, 是对“坐井观天”的间接解释。例②中的“忽而”“忽而”“刚刚”“又马上”, 已经表现出来了“变化曲折”的意思, 也就是对“腾挪跌宕”的间接解释。

五、联想推断法

有时遇到不会解释的词语, 可考虑这个词语在其他地方的用法, 然后, 联系推断, 做出解释。

如解释“何乃太区区” (《孔雀东南飞》) 中“区区”一词, 联系常说的“区区小事”“区区之心”, 就可以推知“区区”是“小”义。 (“区区”还有它解, 这里择取相同的义项)

再如解释“乃使人复茸南阁子, 其制稍异于前” (《项脊轩志》) 中的“制”, 可联系学过的知识, “其牙机巧制” (《张衡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 “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等例中“制”的意义。很明显, 前几例中当“制作”“制服”“控制”讲的义项与此不符, 而只有“增其旧制”中当“规模”“形式”讲的义项才与此例相同, 由此可以得到解释。

摔跤词语的基本解释 篇3

摔倒在地上。 耿简 《爬在旗杆上的人》:“一定要照顾老年妇女,他们脚底下没有力气,恐怕踩泥塘要摔跤。” 见“ 摔交 ”。

摔跤词语的近义词

“打架”“角力”“相扑”“扭打”“推搡””摔交“

摔跤词语的造句

1、摔跤开始了,两个人一组抱在一起摔,谁先把谁摔倒了,谁就获胜。

2、选手们都穿着传统的蒙古摔跤服,跳着蒙古舞上场了。

3、男孩在草地里摔跤打滚,女孩学着男孩打滚,从山顶往山下滚,直到停了为止,站起来时头晕晕的,站不稳便又一头栽倒在地上,惹的其他孩子哈哈大笑。

4、遇到下雨或是化雪,路就更难走了,人走在上面容易摔跤,车子还打滑。

5、私募股权如同职业摔跤一样,有真假难辨的亚文化,这让人难以将其所作所为皆信以为真。

6、目空一切只会意外摔跤,自鸣得意只会让人生厌。

7、一遍学不会,你就痛苦一次,总是学不会,你就在同样的地方反复摔跤。

8、你小子还想一步登天啊,脚踏实地才不会摔跤,路还是要一步一步地走。

9、我们一家来到热闹的广场上,我穿着旱冰鞋,小心翼翼地往前滑,因为我的技术不精,所以摔跤成了我的家常便饭。

10、据说蒙古摔跤是从原始的蒙古人与野兽搏斗中演化而来的,起初是为了娱乐,后来才被那达慕吸收为一项体育项目的。

11、我有一位蒙古族同学,他在前就是全市那达慕摔跤冠军,曾经十年卫冕。

12、还有一组摔跤雕塑,让人一下子就能想起那达慕大会上的摔跤比赛。

13、漫步在公园内,还会观看到蒙古族摔跤、牧羊女、拉弓射箭的骑士、勒勒车轮、马头琴等具蒙古族风情的铜质雕塑。

14、孩子学说话时,没有不说错话的,学走路时,没有不摔跤的。

15、但太多人,看到别人成功了,自己还没搞清楚,就试图成为飞人,摔跤的可是他自己。

16、拔河、秋千、围棋、角抵(类似摔跤)、划船、射箭等,都是唐代宫廷中颇受欢迎的体育活动。

17、他还和朋友一起,利用课余时间去讲道馆练习柔道,摔跤,还自己备了一把刀,声称要回国复仇,俨然要做一名斯巴达式的战士了。

18、马在松软的土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蜜语中易摔跤。

19、这时场内走出来位上了年岁德高望重的陈二爷,缓和了现场气氛,并把“三张”安全送到了澡堂子洗去摔跤沾的满身尘土。

20、一对对摔跤手采取声东击西的佯攻手法,使对方猝不及防,终于揪住了对方,开始搏斗起来。

21、老奶奶感到义愤填膺,更可气的是许多小学生看到了老奶奶摔跤的时候,个个与她擦肩而过,眼睛异常冷漠。

22、正在回家的路上背后有人无缘无故地把我推倒,然后逃跑了,害得我摔跤了,这样的人都有真是没道德。

假期词语的基本解释 篇4

假延时日。 晋 陆云 《请吴王引师友文学观书问道启》:“ 孔子 假期玩年,至於韦编三絶。” 休假或放假的日子。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如此三月,假期已满, 晏 、普 不忍与哥哥分别,各要纳还官誥。”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八章三:“﹝ 朱元璋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办公,批阅公文,一直到深夜,没有休息,没有假期。也从不讲究调剂精神的文化娱乐。”

二、假期词语的近义词

假日

三、假期词语的造句

1、暑假期间,我和爸爸准备去泰山游览。

2、校长同意延长他的请假期限。

3、暑假期间,爸爸带我到深圳旅游观光。

4、假期值班已轮流到小刘了。

5、公司批准他一个月的假期。

6、每到假期时,出外游玩的人总是川流不息。

7、假期里,我们一家畅游了西湖。

8、老师已对假期的社会调查进行了精心的安排。

9、在李伟的陪伴下,我读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10、假期,妈妈帮我报了书法班,每天都要练字,非常无聊。

11、经过假期的刻苦练习,她的演奏水平显著提高。

12、开学第一天,同学们都兴奋地谈论着各自的假期见闻。

13、假期里,热闹的校园一下清静了许多。

14、经过一个假期,教室里布满了灰尘,是该好好打扫一下了。

15、假期要多读点书,不能光靠看电视打发日子。

16、妈妈给我立了一些假期的规定,我觉得很合理就痛快地答应了,并且做到了。

17、假期坚持写日记就行了,不再另外布置作文。

18、张经理在请假期间,由副经理代拆代行,代理公司一切业务。

19、小红利用假期到车站学雷锋,树新风,帮助旅客倒水,扶老携幼。

20、一个假期后,他的成绩大幅提升,令我刮目相看。

21、他可以为公事鞠躬尽瘁,牺牲所有假期。

22、假期外出旅游,饱览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了解了各地的民俗风情。

23、随著春节假期接近,旅游业者无不厉兵秣马,准备抢食这块旅游大饼。

24、在假期里去打工,既挣到了学费,又增长了见识,这真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25、十一假期过后,同学们个个都满面春风的来上课。

26、我就这样莫衷一是的度过了一个假期,到最后我也不知道正确答案。

27、同学们在假期里要早一点睡觉,别疲惫不堪呀!

28、这些大学生们利用假期来到边远山区,为山区农民排忧解难。

29、同学们对于这个假期怎样度过的想法真还是千奇百怪啊。

安逸词语相关近义词 篇5

安闲舒适。 《庄子·至乐》:“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君静於上,臣顺於下,大化潜通,天下交泰,群臣安逸,自求多福。” 明 罗贯中 《风云会》第三折:“今夜天气甚寒,不求安逸,冒雪而来,却是为何?”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当官的骑在马上,一摇一晃地舞动马鞭子,好安逸呀,简直象游山玩水哩!” 安稳,太平无事。

二、安逸词语近义词

痛快 [ tòng kuai ]

称心 [ chèn xīn ]

安适 [ ān shì ]

三、安逸词语造句

1、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

2、安逸的生活使人腐败。

3、山高路遥不足惧,最怕贪图安逸心。

4、小鸟安逸地躺在大树怀抱里欢快地唱起了“小兔子乖乖”。

5、怕吃苦莫入此门,图安逸另寻别路。

6、艰难困苦是幸福的源泉,安逸享受是苦难的开始。

7、谁把安逸当成幸福的花朵,那么等到结果时节,他只能望着空枝叹息。

8、平静的湖面锻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打造不出生活的强者。

9、不要让安逸盗取我们的生命力。

10、平静的湖面锻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打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11、安逸舒适的生活会磨灭人的意志,紧张火热的工作能增长人的锐气。

12、母亲是海边的一座港湾,当你倦归时,宽广温柔的胸怀使你安逸的停泊。

13、生活太安逸了,往往会消磨人的意志。

14、老人们在敬老院里过着安逸的生活。

15、年轻人不求上进,一味贪图安逸享受,就是在葬送大好年华。

16、我们决不能只图安逸,不求上进。

17、安逸的生活需要辛勤的劳作。

18、她过着安逸舒适的幸福生活。

19、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了。

20、有时间增加自己精神财富的人才是真正享受到安逸的人梭洛。

21、安逸是软弱心灵的避难所,是愚人的假日。

22、革命并不是什么安逸的工作,革命是未来与过去的斗争。

23、人必须通过财富和安逸的考验,始知其身的坚强。

24、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

25、清晨的阳光不算温暖,瞬息的安逸不算幸福。

26、君子饮食不要求饱,居住不要求安逸舒适。要善于行动而语言谨慎。

27、安逸的环境造就不出时代的英才。

28、呈现给你的,是一份静谧,一份安逸,一份神秘。

29、而要维持这种安逸感唯一要做的就是闭目塞听,拒绝改变。

30、我现在住在城市里,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

31、另外她远在加拿大,舒适安逸,打算养家。

32、它既苛求舒适安逸,又注重沟通融洽,激发人们享受惬意的愿望。

33、瑞士人的生活很安逸,他们享受与大自然交织的生活。

34、你渴望舒适安逸,有奢侈的品味。

35、为了他人,属猪的人会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和安逸。

36、而且可以说他活得快快乐乐,死得安安逸逸。

37、有好的社会保障,老年人都过得很安逸。

38、雅各必回来,得享平靖安逸,无人使他害怕。

39、青春意味着勇气胜过胆怯,冒险犯难胜过贪图安逸。

安逸词语的基本解释 篇6

1 当前我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基本特征

1.1 贫困人口总体大幅度下降,且呈现“宏观分散、微观集中”的特点

据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1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万,比2000年的9422万减少6734万人,年均下降11.8%。从区域来看,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1751万人,占全国的65.1%。2005-2010年,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三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省份的贫困人口从2338.4万人减少到1034万人,减少了1304.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6.5%下降到7%,比全国同期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快了近5.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813万人,占全国的30.2%;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124万人,占全国的4.7%。与此同时,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从区域来看,2010年我国西部、中部及东部地区农村贫困发生率分别为6.1%、2.5%和0.4%。由此可见,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总体已得到了有效缓解,且贫困人口分布出现了“宏观分散、微观集中”的新特点,由整体性贫困转变为局部性贫困[1]。

1.2 由绝对贫困转化为相对贫困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部分贫困人口面临着缺乏维持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活资料,属于绝对贫困状态。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与整体生活水平大幅度改善相比,贫困农民很少甚至不能分享发展成果,换句话说,相对贫困程度加深了[2]。占中国家庭总数10%的最富裕家庭财产总额与同样占中国家庭总数10%的最贫困家庭财产总额之比,已经由2004年时的32倍进一步扩大至2009年时的40倍,而且这种差距还会通过代际传递带来更严重的动态不公。在威胁生存的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基础上,相对收入取代绝对收入成为人们行为决定性的因素,而这一点落至实处的突出反映就是,相对贫困正日益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产生的诱因。譬如说,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相比1978年时增幅逾4倍,但是,这种绝对水平的快速提高,因为跟不上期望标准提高的幅度以及相对水平变化的速度,住房问题仍然成为了民意焦灼的热点议题。

1.3 脱贫与返贫并存

尽管我国在减缓农村贫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很大。如果把贫困人口看作是脱贫与返贫两种不同类型贫困人口的动态变化过程,就不难发现,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脱贫与返贫一直持续并存。2008年的全国贫困人口中有66.2%在2009年脱贫,而在2009年3597万贫困人口中,则有62.3%是返贫人口。尤其是西部部分地区贫困人口返贫现象比较严重,返贫率高,平均返贫率在15%-25%,个别地方高达30%-50%,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返贫人口超过脱贫人口的现象[3]。从这个意义上讲,贫困将表现出某种持续性的特征,许多贫困人口也将在贫困线附近徘徊,呈现动态趋势,为此应准确地瞄准贫困人口,建立完善的面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4 农村贫困有向城市蔓延的态势

中国农村人多地少,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量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由于户籍等制度限制,农民工很难平等享受城市的教育、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该群体基本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贫困问题突出,当前农村贫困有向城市蔓延的趋势。据世行(2009)估计,有大约1.5亿农村流动人口(居住在户籍所在地之外达6个月以上)转移到城市,2003年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收入贫困人口占总贫困人口的9.2%,消费贫困人口占总贫困人口的11.7%[4]。相关数据说明“农民工”贫困人口规模不小,不容忽视。中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必然通过城市化、工业化来消化解决。林毅夫认为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解决思路是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中去[5]随着农民的持久性迁移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及时给迁移出来的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让其分享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必将使农村贫困问题城市化、复杂化,加剧中国反贫困的难度。

2 当前我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经济学解释

2.1 从经济增长看农村贫困状况

经济增长是贫困率下降的主要动力,但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对贫困的影响程度不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农村贫困人口也随之下降。1978-1985年期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8.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高达15.1%,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高达10%,这一时期平均每年减贫人数为1786万人,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是这一时期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受益者。1986-1990年期间,虽然经济仍保持着较高增长率,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只有3%,农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只有2.5%,农村贫困减少开始出现明显减缓,平均每年减少800万人。1990-1997年期间,人均GDP年均增长率最高达到9.9%,大大高于改革初期水平,但这一时期农民的消费增长率也远低于经济增长率,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数为500万人,不足1978-1985年时期的1/3。1997-2004年人均GDP增长率为7.4%,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3%,贫困人口减少继续下降,平均每年减少342万人[6]。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性的,真正起作用的不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20世纪90年代以后,虽然经济增长对社会发展提供了相当大的支撑作用,但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对环境资源产生破坏作用。另外,倘若经济增长不是建立在良好的制度环境基础之上,则很容易产生各类市场扭曲、投资低效率和腐败盛行,广大社会公众特别是贫困人口参与市场活动及社会政治决策的能力与机会被剥夺[7]。因此,必须全面审视经济增长与消除贫困之间的复杂关系。尽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增长质量的下降导致了贫困人口受益比重下降以及获取收入机会的减少,这是中国减贫缓慢的重要原因。

2.2 从收入分配看农村贫困状况

影响贫困发生率的因素不仅仅有经济增长,而且还有收入分配因素。假如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不断恶化,则较快的经济增长依然能够对减贫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2年的3.1∶1扩大到2009年的3.33∶1,绝对差距高达12000元。在贫困人口集中的西部地区,城乡差距更大。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全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由2002年的6.8∶1扩大到2009年的8∶1,即使贫困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少数富裕大户与多数贫困农户并存的现象比较突出。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初级阶段,贫困指数较高,收入分配差距较小,经济增长策略是减少贫困的有效途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贫困指数也随之下降到一定的水平,此时,经济增长对减贫的作用会逐渐被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所抵消。要继续减少贫困,就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增长,而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至关重要。反过来,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也可以为经济增长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政策的理想结合,更好地减少贫困。

2.3 从贸易自由化看农村贫困状况

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市场扭曲程度明显下降,对外公布的农业关税平均税率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40%多下降到了2010年的15%,部分农产品下降更多。随着市场不断开放,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也由2001年的279.2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219.6亿美元,增长3.4倍。不断扩大的贸易推动了农业总产值迅速增长,也促进了农民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但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农业生产者的福利水平和贫困状况影响不同。我国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农民主要以生产玉米、小麦、棉花、食用油、糖和大豆等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这类商品在自由化过程中受到了较大冲击,农民的贫困状况较为严重;相反,东部地区主要以生产水产品、园艺产品以及畜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农民较为富裕[8]。可见,贸易开放对不同区域农村贫困差距的扩大产生了重要影响。

2.4 从农村劳动力流动看农村贫困状况

2008年,中国农村流动劳动力达2.1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3.2%。同时,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08年的4007万人,同期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为4.2%。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无疑对农村贫困产生了重大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增加了农民的非农收入,并通过资金和技术回流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改善,从而促进了农村贫困的减少;但青壮年劳动力和高文化程度劳动者的流失导致农业生产率提升困难,大量土地抛荒,导致农村贫困减少进程减缓。且并不是所有农村劳动力都能顺利流动,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表现为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科技水平不高等特征,成为制约农村贫困人口流动的最大障碍。由此可见,由于农村居民素质的差异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机会不均等,进而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

2.5 从财政支农投入看农村贫困状况

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村减贫的作用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促进农业增长来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从而使农户摆脱贫困;二是通过政府的财政直接转移支付以提高农民的直接收入(如种粮补贴等)。自2003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一号文件”,一系列强农惠农的财政政策陆续实施,总体上对农村贫困缓解起到了积极作用。2011年,财政部加大了扶贫开发投入力度,构建财政综合扶贫政策体系。初步测算,2011年,在财政专项扶贫、农村低保等保障民生政策、支持农业生产政策等七个方面,中央财政用于农村贫困地区使贫困农民直接受益的综合扶贫投入约2272亿元。同时,我国农村综合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2011年,全国98%以上的乡镇开展了机构改革,92.2%的集体林权确权到户。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基本完成,化解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推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然而,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制定过程中,作为财政支农政策受益者的贫困农户,由于数量多且分散,往往陷入“集体行动困境”,难以形成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团体,而被排除在目标决策程序之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政府决策层和执行层在动机、压力以及利益导向方面有较大差异,导致目标瞄准机制的低效率以及财政支农资金的错误使用。一些贫困地区的公共支出“急功近利”,热衷于投资见效快、政绩明显的产业项目,以至于财政支农投入所带来的收入增长的好处可能并没有平等地为穷人所分享[9]。

3 我国农村减贫的政策建议

3.1 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扩大内需应当让农民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优先受益,这既能够缩小城乡差距,缓解贫困人口的生活压力,又能够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缓解贫困。当前,要继续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继续在全国范围实施“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等指定家电品种,国家按产品销售价格一定比例给予直接补贴,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补贴品种。进一步加强农资产销调控,扶持化肥生产,增加淡季储备,保障市场供应。进一步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商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

3.2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

实施有助于贫困人口受益的财政税收政策,增加反贫困资金的投入比重。可通过增加个人所得税、开征遗产税、开征社会保障税,增加新的税收来源,并增加税收的累进性质;将其用于扶贫基金,使扶贫资金由目前占GDP比重的0.27%上升至1.5%;政府不再补贴亏损企业和商业(包括国有粮食企业),直接转向补贴贫困人口。实行有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区域政策。这包括建立规范的、公平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实现各地区人均财力基本均等化的目标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贫困农户的补贴标准。

3.3 在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尽管贸易开放对我国农业的总体影响是正面的,但贸易自由化导致的收入分配差异扩大问题同样值得我们重视。(1)我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和贸易的自由化,积极推动和参与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促进贸易自由化,这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长远利益;积极鼓励贫困和内陆地区的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因地制宜地更多转向有竞争力的农产品。(2)对农业生产没有比较优势的地区,政府有必要通过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加强职业教育和非农技能培训、改善交通条件等政策措施帮助农民改善这些地区农民的生计。(3)对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受负面冲击的地区和农户通过投资农业基础设施或者直接收入补偿等适当措施予以补偿和支持。

3.4 在继续扩大农村劳动力流动同时,进一步加强教育及技能培训力度

扩大非农就业需要从过去只重视非农就业的数量转变为非农就业的数量与质量并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从过去单纯体力型转移向技能型转移过渡。主要因为单纯体力型劳动力转移所获报酬偏低,农户所获非农报酬还不至于使其脱贫。因此,政府扶贫政策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因地制宜。从长远来看,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还是扩大非农就业,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民人均资源较少、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地区,政府应当增加对教育、技能等人力资源的投入,帮助贫困农民提高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

3.5 在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的同时,进一步调整支农方式

相对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高。当前我国政府应继续加大农业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保持总量和相对规模稳定增长。一方面要合理调整国家资源分配制度,加大财政对农业补贴,纠正国民收入“重城市轻农村”的分配偏离;另一方面,适时调整支农方式,创新支农机制,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更多地进行直接性投入,如农村的社会保障建设、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等。

摘要:消除农村贫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政府的长期奋斗目标。当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呈现出总体大幅度下降,相对贫困突出,返贫现象严重,并有向城市蔓延的态势等特征。本文分别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贸易自由化、农村劳动力流动以及财政支农投入等方面,对农村贫困状况进行了经济学解释。提出了要进一步扩大内需,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强化教育培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及支农方式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贫困人口,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农村劳动力,扩大内需,财政投入

参考文献

[1]陆宇嘉,杨俊,王燕.中国农村减贫机制的区域差异[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63-7.

[2]韩建民,赵永平.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农村贫困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2):135-139.

[3]叶初升,张凤华.政府减贫行为的动态效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9):123-1321.

[4]侯云春,韩俊.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J].改革,2011(5):5-29.

[5]杨颖.中国农村反贫困研究的新视野[J].开发研究,2012(2):27-32.

[6]汪同三,李雪松,等.我国经济增长波动风险和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0(2):2-48.

[7]夏庆杰,宋丽娜.经济增长与农村反贫困[J].经济学(季刊),2010(3):.851-868.

[8]张卫东,向锦.贸易开放度与我国农村贫困的联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8):.15-21.

心想的词语解释 篇7

心想

拼音xīn xiǎng

注音ㄒㄧㄣ ㄒㄧㄤˇ

词性动词

引证解释

1. 思想;感情。 唐 沉佺期 《夜泊越州逢北使》诗:“容颜荒外老,心想域中愚。”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张蕴古大宝箴》:“一彼此於胸臆,捐好恶於心想。”

款式的词语解释 篇8

式样;格式。

英style; pattern; design;

国语辞典

款式[ kuǎn shì ]

式样。

例如:「这衣服的款式是最新流行的。」

近花式花样式子式样

千篇国学 QIANP.com

英语pattern, style, design, CL:種|种[zhong3], elegant, elegance, good taste

德语Design, Schnitt (Textil) (S)

法语modèle, style, design

近音词、同音词

kuǎn shí款实

kuān shì宽适

kuān shì宽贳

词语串通的引证解释 篇9

一、词语串通的解释

勾结。《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陈定 心中好不感激 巢大郎,怎知他却暗里串通地方,已自出首 武进县了。”《红楼梦》第四六回:“你们串通一气来算计我!” 峻青 《海啸》第四章三三:“他决不会和我的仇人串通一起来骗我。” 联络;串联。《太平天囯歌谣传说集·打礼社》:“这里河道多,路难走,我给你们带路。我们村里还有许多人被 薛 家抓去当兵,我还可以去串通他们里应外合。” 王林《勤俭办社》:“党的支部委员 王国藩、杜魁 就在群众中串通建社。” 穿透;打通。

二、词语串通的近义词

勾通 [ gōu tōng ]

巴结 [ bā jie ]

勾结 [ gōu jié ]

三、词语串通的造句

1、这件事要多串通些人参加。

2、他们几个串通好了一起来告状。

3、他们这伙人,串通一气,拔茅连茹,渐渐形成了气候。

4、这个物资科长与盗窃团伙内外勾结,串通一气,肥了他自己,可把咱们公司坑苦了。

5、你们几个串通一气来算计我,这个游戏我不做了。

6、他们两个人串通一气,欺骗了老师。

7、他们狼狈为奸,串通一气,专门破坏学校的公物。

8、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串通一气,贪脏枉法,干尽坏事。

9、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串通一气,贪赃枉法,干尽坏事。

10、旧社会,警匪互相串通,为非作歹,是常有的事。

11、我们厂里革委会主任和驻军代表串通一气,让我离婚,开头天天拉我,我那时真想不到打我的主意。

12、在文渊阁大学士钟亦非的串通下,臣僚们几经磋商,又拟出一篇注定要遭致万历垂骂的疏文,力谏皇上勤政戒色。

13、他和张居正串通一气,至今还掌握着东厂的锦衣卫特务,如果不加葡除,毕竟后患无穷。

14、他们狼狈为奸,串通一气,专门破坏学校的公物。

15、这起谋杀案是几个人串通制造的。

16、他指责部长们与外国公司串通一气损害就业权。

17、我母亲和别人串通,把他杜撰成一个阔气的商人。

18、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利用手中越来越大的权力,或内外勾结,或上下串通,或乘资产重组、设备转让之机,化大公为小私,中饱私囊。

词语城市的有关解释 篇10

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韩非子·爱臣》:“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 宋 苏轼 《许州西湖》诗:“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愴。” 丁玲 《松子》:“他们只好在许多人后面乞讨着,走过了一些无人的村镇,也走过了一些贫乏的城市。”

二、词语城市的近义词

都邑 [ dū yì ]

都市 [ dū shì ]

都会 [ dū huì ]

三、词语城市的造句

1、李市长把这座城市治理得很好。

2、政府正在制定城市发展的远景规划。

3、乞讨人员纷纷涌向城市,给社会治安带来很大压力。

4、我家远离城市,信息过于闭塞。

5、它们宁愿在杂乱与喧哗的城市生活,也不愿在风平浪静的村子里过日子。

6、这个城市卫生太差,游人没有好感。

7、这将帮助它在城市和机场风行无阻,犹如死亡天使。

8、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这座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

9、抗日战争中,这座古老的城市蒙受了深重的灾难。

10、这个城市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适宜人们居住。

11、喧闹了一天的城市也早已悄悄地进入梦乡。

12、妈妈所在的那个工厂由城市迁移到郊区去了。

13、我国沿海城市人口十分密集。

14、上海是一座人口密集的城市。

15、绿化城市可以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16、这个城市流动人口很多。

17、建筑工人们朝穿暮塞,城市很快就高楼林立起来。

18、市长心中已经绘制出一份城市建设的蓝图。

19、这个城市距离首都很远。

20、中国的其它城市似乎尚不具备战胜北京和上海的能力。

21、恬静的农村生活现在成为城市里人向往的地方了。

22、城市里到处耸立着高楼大厦,一片繁华。

23、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建筑耸立在城市之中。

24、这座洁白的城市在朦胧的曙色中闪耀着微光。

25、茫然四顾,这么大的城市,却没有哥哥落脚的地方。

26、今天天气很热,就像一个大蒸笼罩在我们这个城市上一样。

27、解放前夕,我们全家六口流落在这座小城市里,口多食寡,连一天三顿饭都无法维持。

28、城市的污水需要净化。

29、他是市中心繁华路段的交警,也是这座城市市民的楷模。

30、站在塔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市。

31、这个城市的建筑疏密有致,妙趣横生。

低沉词语的相关解释 篇11

低抑沉重。多指声音。 巴金 《军长的心》:“他又摇一下头,声音低沉地说:‘我现在正想到另一件事情。’”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萧条的风雨衬托着低沉的歌声,更显得悲壮。” 浩然 《艳阳天》第一○六章:“刮起小风来了,嗖嗖的,吹着树枝儿,摇着树叶儿,发出低沉而又悲哀的‘沙沙’声。” 沉闷。多指天气或气氛。 曹禺 《雷雨》第二幕:“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二、低沉词语的近义词

颓废 [ tuí fèi ]

颓唐 [ tuí táng ]

消极 [ xiāo jí ]

三、低沉词语的造句

1、熊露出牙齿,发出低沉的吼声。

2、雨丝慢慢牵动我的思绪回到故乡,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暗,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3、知了在树上低沉而缓慢的鸣叫着,好像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

4、天空中是一片低沉的乌云,箭一般地不知向哪儿飞驰。

5、潇潇然的雨,犹如夜色迷离中一曲低沉的乐章,细细密密似断非断,均匀厚实的像织女手中的布。

6、人的一生似一篇乐章,可以低沉可以高昂,和谐的音符,总能谱写快乐的乐章。

7、醒来的时候,天已向晚,暮色低沉,羊们围拢在附近,似乎很忧伤地看着主人。

8、天上的云彩低沉着脸,看上去就像是昨夜的雨依旧想要回旋,也是有些阴森的可怕,而脚下,不远处依旧有开着的黄花。

9、天空里面的白云,有些低沉,也显得几分郁闷;却没有低垂,就像是在昏昏欲睡。

10、人的一生,是用无数个碎片拼凑而成,每一片都有不同的色彩,有鲜艳亮丽,也有昏暗低沉,只有适当的搭配,才能让生命的画卷更具韵味。

11、人生像一本乐谱,有低沉也会有高昂,有清唱也会有呐喊,只因那些低沉、昂高、清唱和呐喊谱写一曲美丽动人起起伏伏的人生乐章。

12、霜在火中燃烧,烈火之花,却绽放出如太阳一般的光芒,用一声声最原始的怒吼,在生命最低沉的禁区,扩散着迷人心扉的香气。

13、一年四季几乎总是雾蒙蒙的,阴霾低沉的灰是山城天空的主调,空气也总是湿润润的。

14、给生命插上翅膀,无需徘徊于低沉的云,矮小的山岭,偌大的天空便是我人生的舞台。

15、其实游客很多,但是站在那种环境,让人感到很清静,思绪也非常的低沉,不知道是什么触动了心灵深处的隐痛。

16、野鸟吃饱了,喝足了,快乐了,开始歌唱、啁啾、呢喃,声音有的低沉,有的细腻,有的昂扬,有的圆润,有的嘹亮,有的柔婉。

17、从街道上偶尔传来的一声低沉而又悠长的汽笛声,更加深了夜的静谥,使我的心境更为惬意。

18、夜幕下,低沉的号角声,从布达拉的头顶穿行而过,厚重苍茫的尾声,像是穿越了古老的时空隧道,飞到耳边。

19、低沉中不失大气,雄伟中不失柔美,就像这徽州古镇。

20、喜阳爱闹的村民正在家中吃饭,传出来的谈笑声,低沉回荡。

21、低头,发现心早已长满了青苔,斑斑驳驳,和此时的天空一样,低沉阴郁地不见一丝笑意。

22、真是冤家路窄,当他蹑脚蹑手地来到小艳门前时,听到屋子里边有低沉的男人的说话声。

23、到的时候天色已经黑暗,唢呐队在门口吹奏着唢呐,声音时而低沉哀婉,时而激扬嘹亮。

24、那时的琴声模糊、低沉、被四周的墙壁挡住了,从来没有像现在那样令她激动,琴声在静静的夜空里荡漾,质朴无华,就像赤裸裸的一样。

25、这间音乐室经过特殊设计处理,能够反射声音,使声音变得低沉厚重。

26、她突然发出一声低沉、憋闷的呻吟,身体开始剧烈地颤抖。

27、压力并不一定都像千钧大石,而是像大雨来临前的天色,灰色低沉,明明有空间,却被灰色填满每个缝隙,只能等待大雨倾盆之后的晴空。

28、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29、左手边的低沉,就是她所说的雄性,右边的较为清脆,应该是雌性了。

30、天际灰白一片,窗外,是苍白低沉的天,偶尔划破天际的如刀般的闪电,还有汹涌滚滚的炸雷。

31、低沉而压抑的云,乌沉沉一片,滚滚而来,压抑着苍茫大地,仰望苍茫,雨未来,心却早已湿泞。

上一篇:霓虹灯下的那一个孤影作文下一篇:读《千纸鹤·心情涂色日历》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