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师带徒总结

2024-09-29

试用期师带徒总结(精选10篇)

试用期师带徒总结 篇1

师带徒总结

今年是公司的“企业管理年”,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的措施。公司开展“以师带徒”的举措,充分说明了公司领导对员工共组的高度重视,是公司领导为全面提高员工素质所做出的高瞻远瞩的举措,逐步解决目前公司非常棘手的技术、技能人才断层的问题,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后盾。

2012年5月,我在公司的“师带徒”中与莱职毕业的蔡兆辉结成对子,我们团结协作、亦师亦友、互学互助、共同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新出校门的青年现场工作经验非常少,满脑子都是理论知识,遇到问题想到的是怎么用书本上讲的方法去解决,而有些东西不是课本上能学到的,在工作中我时常教导他,整理工程资料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如何熟练掌握技术资料及安全资料的整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手把手的将我所掌握的这些知识传授给徒弟。

理论来源于生活,在建筑施工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有许多值得他来发现的东西,值得他去深究学习的地方,我时刻要他牢记教导: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将理论与实际的工作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不断的改变自我,我也会适时地对他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也在工作中逐渐的成长。要让他意识到,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以及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工作过程中,我也经常让他不断地向有经验的前辈或同事请教学习自己未曾真正掌握的技术或技能,并学以只用,对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信息也要进行收集整理,转化为资料以备所需;业余时间翻看一些专业书籍,查看一些专业网

站,学习和掌握一些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看一些管理或其它方面的书籍或网站,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工作之余我总会提醒他,进入施工现场要戴好安全帽,在生活上我也时刻提醒他要合理安排。在今后的工作中,让他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素质,让自己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同步,以满足工作的需要。综合上述,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徒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了一定的提高和进步,希望徒弟通过这次的学习到的与自己工作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立足于本岗位工作,勤恳踏实,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与操作水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能适应性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当代技术管理人员。

XXX公司

XX 2012年7月17日

师带徒总结 篇2

本月我项目施工的内容为主要为护理职业学院门诊楼主体阶段的电线、电缆导管敷设,因此本月主要教学内容为电气配管时要注意的几点。电气配管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建筑工程总体质量水平。如何将电气设备更好的巧妙布置安装,既能实现设计功能要求,又不影响美观,成为广大电气施工人员经常面对的难题。针对这些难点通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这次我带领着他们对现场顶板配管进行质量把关同时让他们了解有关于配管时需注意的问题。

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施工时除按图施工不得任意改变管线走向,暗管还应以最短距离敷设,尽量减少弯头、管子交叉。应注意预埋在地板上的管线转入进墙时,如果不注意控制尺寸,很易造成线管露出板面,偏离墙体位置,造成损失。不应当完全依赖结构上的梁或柱等来确定配管位置,尤其不应根据墙体的加强筋确定墙的位置。配好的线管要及时的做好成品保护防止二次被破坏,浇筑混凝土时要派有责任心的人进行看护。

以下为针对配管中常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总结:(1)电线管多层重叠,有些地方高出钢筋到面筋。(2)多根电线管并排,不紧贴,乱放。

(3)电线管埋入太深或太浅。管子出现死弯、压扁,凹 痕等现象。

(4)进入箱合的电线管不顺直,管口不平,无保护圈,锁紧

螺帽未固定牢,埋PVC管时不堵管口,丝口长短不异等现象。(5)多股导线连接不压接。

(6)没有区分零线及三相相向颜色,一个接口接多条导线。(7)线头松动、裸露、不整齐、未绑扎等现象问题。

二、原因分析:

(1)没有对工人进行针对性培训工作,管理人员不熟悉规范或不严把质量关。

(2)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导线连接工艺,管理人员未按要求做材料计划或采购人员没按要求采购。

(3)建筑设计布置和电气专业配合不够,造成多条线管通过同一狭窄的平面。

(4)材料采购员没有按照要求备足施工所需的各种导线颜色及数量,或者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节省材料而混用。

三、预防措施:

(1)加强管理人员质量控制关,对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及技术交底。

(2)电线管多层重叠一般出现在高层建筑的公共通道中,也可以采用加厚公共走道楼板的方式,使众多的电线管得以隐蔽。电气专业施工人员布管时应尽量减少同一点处线管的重叠层数。

(3)电线层不能并排紧贴,如施工中很难明显分开,可用小水泥块将其隔开。

(4)电线管的弯曲半径(暗埋)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10倍,管子弯

曲要用弯管机或拗棒使弯曲处平整光滑,不出现扁折、凹痕等现象。(5)电线管埋入砖墙内,离其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管道敷设要“横平竖直”。

(6)电线管进入配电箱要平整,露出长度为3-5mm,管口要用护套并联锁紧箱壳。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

(7)预埋PVC电线管时,禁止用钳将管口夹扁、拗弯,应用符合管径的PVC塞头封盖管口,并用胶布绑扎牢固。

(8)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尽量不要做“羊眼圈”状,如作,则应均匀搪锡。

(9)在拉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两根,中间需加平垫片,不允许3根以上的连接。

(10)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致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裸露,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

(11)材料采购人员一定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12)施工人员应清楚分清相线、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的作用与色标的区分,即P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单相是一般宜用红色;零一(N线)应用浅蓝色或蓝色;接地保护线(PC级)必须用黄绿双色导线。

自参加公司“师带徒”的近几个月里,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师傅需要尽心尽力带领每一位初出茅庐的员工勤到现场观

察,培养他们要勤动手、多思考、多提问的好习惯,刚刚来参加工作的新生他们接触到新鲜事物有种好奇,和想象,我们应该这时对他们要多加支持和鼓励,时不时的坐下来和他们促膝相谈了解他们内心所想,揣摩他们的性格、发挥他们的长处做到扬长避短。

薛晓宏

2013年6月19日

师 带 徒 总 结

薛晓宏

师带徒总结 篇3

――吴欣凡

2011年9月,我来到金平职业技术学校,开始了我在职中任教的旅程。

初来咋到的我对这个学校并不十分了解,这个学校的学生,这个学校的教学,我一无所知,只能只言片语的听身边同事的介绍和讲解,在我没有头绪的时候,学校进行了师带徒一对一互帮的学习活动,杜艳莉老师成为了我的师傅,并给予我许多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在此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拜师结对”这样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使我们在教学上有了引路人。

回想起这短短的一个学期,我的师傅在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管理学生等方面都对我进行了全面的“传,帮,带”,使我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将有关情况小结如下:

一、在教学上给予我指导 开学不久,艳莉老师就来听我的课了,课后,艳莉老师还特地把我叫去,告诉我她第一次听我的课的感受,并做了一些总结,比如我的声音太小,课堂气氛不活跃,没有注意学生表情等,方方面面,第一次给我剖析了一节好课应该怎么上,我也认真做好了笔记,记录下艳莉老师的这些感受和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都十分注意她提到的几个方面,慢慢的,随着上课经验的积累,我的临场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上课越来越得心应手。正当我得意的时候,艳莉老师却告诉我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艳莉老师再一次来到我的课堂,这一次,她细心的听我讲课的内容,分析我的教学方法,课后,她再一次找我谈话,把我的上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方面的不足以一一分析给我,让我对上好一节课又有了新的体会,艳莉老师不愧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好教师。之后我又去听了艳莉老师的课,并从模仿开始,模仿艳莉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应用于自己的课堂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我的公开课取得成功,师傅的帮忙少不了,还没开课之前,我试讲了几次,师傅每次都会去听,然后总结我的不足和哪些地方应该改进,并认真修改的教案,公开课之后,我们又进行了讨论,我么已经记不清为了这次公开课讨论了多少次了,我看到师傅尽心尽职的一面。

二、学生管理上给予我指导 职中的学生是十分“棘手”的,但是我最不明白的是,一到师傅的“手上”,他们就变成了一只只乖兔子。艳莉老师在学生管理上有自己的许多独到之处,这点,办公室的其他老师都十分佩服。在办公室里,偶尔会看到、听到艳莉老师找学生过来谈话,从她的谈话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和学生交往的技巧,谈话的技巧。师傅还经常询问我班里的情况,询问我和学生之间有什么沟通上的问题,并及时给我意见和建议。和学生关系不能太近,说话也要以鼓励为主,不要讲大道理,要从生活中切切实实拿几个例子,这些沟通的技巧,艳莉老师都跟我讲了许多。

师带徒总结 篇4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直罗供电所通过开展“师带徒”的活动,要求资历深,技术强,口碑好的老员工,引导新近员工快速成长,提高专业技术素质,签订活动协议,充实技术队伍,全面增强员工生产技术及服务意识。

我所严格根据培训目的、培训要求,迅速制定培训计划,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来履行这次活动。师傅将其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深厚的技术功底,毫无保留地传授于徒弟,互学互助,共同进步。徒弟坚持诚心,精心,细心,耐心的学习态度,采用勤学,勤问,勤看,勤练的学习方法,追求成才,成长的学习目的,逐渐在自身岗位上茁壮成长,挑起重担,独当一面。由此将“师带徒”活动的总结如下:

一、提高基础理论水平

在活动期间师傅的主要职责是传技能,同时帮思想,带 作风,包安全。对徒弟的技术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切实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徒弟;在传授操作技术的同时,把优良作风、职业道德、安全生产经验传授给徒弟,切实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师傅指导徒弟学习了安规、抄核收基础知识、电工基础知识、金具、电器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的识别与应用、安全工器具及常用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规范化、标准化资料的填写。使徒弟从中学到了系统专业性的知识,使徒弟不仅仅能从书本中学到基础理论知识,还能在现实中遇到的情况与书本知识理论的实际相结合产生的问题,以及具体解决的办法去学习,还让徒弟掌握了一些常见的,简单的处理办法,使徒弟的理论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加强实践操作技能

为强化员工对实际工作的操作技能,破解员工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动手能力差的难题,师傅现场进行规范化演示和讲解,手把手地进行实际操作指导,力求徒弟在熟练掌握标准化作业要领的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学习流程工序的过程、工序衔接以及管理对员工要求自然也就相对高,所以在学习中不要以轻心,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还要具体联系实际工作根据流程工序的不同,分别有针对性的把重点,难点及具体实际操作方法说出来,让徒弟进行操作练习,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练习,徒弟的操作技能有了稳定的提高,基本上可以独立操作了。

三、牢固的安全观念

安全工作是任何时候时候都是安全工作的头等大事,在工作中,时时刻刻牢记安全落实,到到位,彻底做到安全意识在脑海中扎根。

队师带徒总结 篇5

为进一步发挥人才优势,提高我队综合竞争力,“十一五”以来,结合局推进的“人才强局”战略,我队实施以“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一定程度上了缓解了队伍发展与人才余缺并存的矛盾,推动了我队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我队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成效。

“十一五”前期,地质市场逐渐升温,商业地质市场异常火爆,造成地勘队伍人才断流和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日益凸出,特别是综合性技术人才更为明显,地质技术力量在地质市场剧增情况下捉襟见肘的局面日益凸显。为了防止人才断层的出现,我队实时加大了人才补充力度,自“十一五”以来,我队先后接收了60多位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在2005-2007三年间接收了近40位毕业生,但是当时由于生源走俏,高学历毕业生大都进入了地质科研机构,所吸纳的毕业生多为中专或大专毕业生,他们中一些人理论基础相对较差,实践经验不足,在工作中还不能把从书本上学来的东西应用到具体实践中。为使这些年轻技术人员早日成才,我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师带徒”活动。

一是开展岗位培训,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了尽快使这些年轻人进入角色,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工作中去,我队坚持每年组织春季业务培训,并针对年轻地质人员多的现状选择培训内容。充分发挥队首席专家和专业技术带头人的作用,将他们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刚刚从事地质工作的年轻人,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的阅历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传授给他们,使他们缩短“学习”周期,尽快适应工作的需要,挑起业务大梁,实现新老对接。二是采用“树枝状”式的师带徒,加快技术人才培养的速度;云南文山项目是我队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取得成功的一个范列,更是培养复合技术人才的典范。我队在项目实施之初就采用“树枝状”式的师带徒模式,由队副总工、首席专家带领几名项目负责为徒弟,结合每一个人的特点,制定培养计划,从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有针对性的把他们分别向技术负责、管理人才等方向培养。同时又让每个项目负责分别带领几名新毕业生,让年轻的技术员从基础学起,掌握牢靠的基础知识,培养锻炼一线工作的能力。经过这种“树枝状”式的师带徒,几年下来,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实施“走出去”项目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加快了人才培养速度。三是利用师徒角色转换法,加快年轻地质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在开展以项目为单位的“师带徒”活动中,采取师徒角色互换的形式,把年轻的地质员推向前台。在项目实施之初,让师傅(项目负责)分别做出项目运作计划,然后对他的计划的合理性给予分析指导,规范他们工作程序、确保质量、工期,在工作过程中项目负责首先干主要工作,让年轻技术员做助手,通过手把手地教,一个项目做完,年轻的技术员熟悉了项目的基本工作程序和要求,能够独当一面开展工作后。在另一个项目中,让徒弟做主要工作,师傅给徒弟做助手,让徒弟唱主角。通过这种角色转换,年轻地质员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使他们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融合到具体工作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师带徒”活动,我队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已经能够挑起重任,相当一部分能够独当一面工作,成为各自岗位的技术骨干。在2010年项目负责的任命中,近年来的新毕业生有:1位同志被聘任为

项目负责,8位同志被聘任为副项目负责,6位同志被聘任为项目负责助理。纵观“师带徒”活动,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活动的意义好;“师带徒”活动是在局倡导“突出主业、做强主业”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为实现我队经济不断增长,尽快解决技术人才短缺矛盾,增强队伍发展后劲,保持地勘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而确立的一项旨在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实现人才兴队的一项系统工程。二是“师带徒”活动目的性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只要方向把握好,就会取得明显效果。通过我队团委对团员青年思想调查显示,95%以上的团员青年认为业务技能不够,希望单位提供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及“导师带徒”活动,来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因此我队开展“师带徒”活动受到广大职工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但由于队伍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师傅少,徒弟多,地质项目点多面广,人员流动性大,多数项目出现一师带多徒现象,“师带徒”工作一开始面临较多困难。我们通过指定队首席专家、专业技术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作为师傅,以项目班组为单位进行师徒派配。师傅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所带的徒弟,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引导徒弟做人做事。队首席专家黄仁生,地质公司副经理李昭升、李潘华,项目负责陈洪明、张早勤等,不但能做好领导表率作用,还认真抓好传帮带工作。他们能始终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徒弟进行技术业务的帮教和指导,徒弟们也紧跟着师傅的指导进行认真学习和提高,把学习培训工作落实在岗位实践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师带徒”活动开展以来,许多年轻地质技术人员在各自师傅的精心教导和自觉努力下,渐渐成长起来,成为各自岗位上的技术骨干,显示了“师带徒”活动良好的成果。但是我们也从中也发现了许多不足或者说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是由于地质项目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人员流动性大,“师带徒”活动的成效还不够突出;虽然年轻地质人员中涌现出来了一些优秀分子,但是成功的比例不高,与期望相差甚远。这其中原因很多,有重视不够开展的不够好,也有的是人员岗位变动,活动不能正常开展,更有因工作任务重而忽视了“师带徒”工作。二是制度不够完善;没有一套完整的师带徒实施办法,师徒没有签订《师带徒协议书》,具体目标不够明确,奖罚机制不够健全。三是地质学知识领域宽广、复杂,“师带徒”周期性长;地质工作是一项实践性、探索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地质找矿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包括对地质找矿理论本身的创新和发展,才可能实现地质找矿新的突破。这需要有经验的师傅传授,更需要自己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刻苦钻研、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素质和理论水平。

总之,随着地勘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逐渐增大,传、帮、带的任务还很繁重。我们将以师带徒活动为突破口,寻求做好轻年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思路,力求在几年时间内培养一批适合队伍发展需要的地质技术和复合型管理人才。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二件事:

一要抓难点,丰富“师带徒”活动内涵;丰富和完善《师徒协议书》内容,对师徒的“责、权、利”做出明确规定,制定明细的培训计划和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按有关规定跟踪、测评、考核、评比。

二要抓热点,不断提高青年技术人员的技能素养;可举行诸如“争创名师高徒”等活动,秉承“师道传承”这一概念,激励师徒们树立“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一直在进步” 思想,在工作中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激励新职工主动学习新技术,钻研业务,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师带徒”徒弟期末总结 篇6

为期一年的师带徒活动结束了,作为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总觉得自己很幸运,在我步入教坛的第一个学期就能借助“师带徒”这个平台,拜田老师为师!田老师的为人处事,经验心得,工作中那份认真的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理论等常常让我在感动之余,获得了很多学习、工作动,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在恩师的指导下,我感觉这一学期来,可谓收获满满。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切身体会:

一、在理论学习中成长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一旦今日停止学习,明日就将停止教学。”田老师常用这句话教育我,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课改的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观点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一学期以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二、在听课、评课中成长

“师带徒”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如何看待听课?可能很多新老师惧怕被听课,怕被揭短。所以端正态度是第一位的。听课可以帮助我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放下了包袱,就会使我在有人听课比没人听课时的兴奋程度高出很多,讲课也就更加有激情,对学生的感染力就更大。

(二)要善于利用评课机会查找不足,做一个有心者。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在对某个教具的使用问题上,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有必要使用,但又不知其效果会如何,而我的师傅在听课时是可以从听者的角度来体会使用教具的教学效果,这种感受田老师会在评课时及时地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作用,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师傅在评课时对我的指导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中,甚至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语言都悉心琢磨,使我明白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听师傅的课要学什么?我听师傅的课也有很大收获。田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情趣,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巧妙。她的课给人感觉从容不迫,特别容易理解!课堂气氛也很好!真正地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每听完田老师一节课以后主要有两点是我一定要反复思索的:一点就是田老师这堂课的核心板块是什么,一点就是她在实际讲解中如何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师傅和我们常在一起交流上课后的体会,在多次听师傅课的过程中,我慢慢体味到了她思想的灵动,并且准确地把握住每一节课的闪光之处,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三、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作为教师,上一节课很简单,但要上好一节课却很难,像一门艺术。师傅常说“不能带半点疑虑进课堂”,所以她让我一定做到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师傅还经常让我阐述备课的构思,这样备课时会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从而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师傅在她的课中有什么好的举措,有什么难点或容易引起学生歧义的关键点,也都会及时地与我交流,使我的课堂上能够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除了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参加师带徒以来,田老师常鼓励我多上公开课,回想每次上课,从准备各种繁琐的教具,课件、到加班修改教案,方方面面她都亲自来指导我来做,经常是忙到很晚。田老师这种高度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作为她的徒弟,我没有理由不勇挑重担,不抓住机会锻炼自己,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都要以田老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在事业上再创新高!

作为一名年青的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平时还应注意反思、积累,多写些东西,朝科研型发展。在田老师的要求、指导下,我课坚持写教学反思,通过这样长期地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我相信我的教学水平都会不断地进步。在此,我想对师傅说声“谢谢”,没有您的从严教导,就没有我的点滴进步。

师带徒工作总结 篇7

师带徒工作总结

随着集团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和全面推进职工技能水平的提升,年青工人数逐年日趋壮大,知识多元化,构成年轻化为主流和方向,应强化青年工人的培训教育,加大企业人才储备,精心培植后备人才队伍。

一、培训目标:

应先指导徒弟电焊理论,明白电焊的任务、目标、方式、手段等,对整个电焊的工作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熟悉电焊环境、使用工具,通过现场实际操作与交流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印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培养解决电焊实际问题能力,充分调动徒弟们的主观能动性,养成细致认真观察,积极大胆实践,大跨度的提高动手能力。

二、带徒方法:

带徒弟的一种基本形式就是学习,实践、然后总结,在指导的过程中,把经验、知识教他们。作为师傅要经常与徒弟交流,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到学习的方法,实践是对知识掌握、素质提高的最好验证。在日常工作中,我要求他们做一个有心人,工作的同时了解自身的不足。不懂就问,多交流、多总结。让他们在断反思、积累中壮大自己。

三、主要收获

一年多来,徒弟程磊和刘飞的焊接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目前能独立完成日常工作。比如,刘飞除掌握气体保护焊外,还学习气割。在今年五月至六月生产的NX70平板车中他用仿形切割中梁的主管孔,在300辆的生产中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程磊在八月份公司焊工EN15085的焊接培训取

个人工作总结

证中,学习的是自动焊角接、对接。他认真听讲,积极实践,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了资格证书。在九月开始生产的拉尔斯平车中,在的指导下,程磊担任横梁地板的小车自动对接焊,对新产品的工作更加细致、认真。发现问题时积极想解决的办法,分析问题的原因。从他们敢干、主动干、抢着干的工作态度,一定会成公司的一专多能人才。

以上是我在“师带徒”中的工作总结,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是我的心得体会,我在焊接方面还需要学习、探究。和徒弟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为车辆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慧祯 2016年9月

师带徒总结--徒弟版 篇8

曾几何时,我也迷失了,脑海充斥着超越现实的幻想,那或许是年少轻狂。但关键时刻领导的关怀,师傅的引导,让我重新找回了自我。一个人即使再优秀,再努力,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企业(团队),没有指导帮助他的领导、师傅,没有默契配合,相互信任的同事……他将无用武之地,就如一滴水,如果不放进大海,它将会被蒸发。

我是幸运的,拥有如此好的平台,更加荣幸的是,我有着不止一位师傅。生活中,众多师傅如长辈般,无微不至的关怀,同事如朋友般的问寒问暖,让远离家人的我真正感受到了单位大家庭的温暖,师傅言传身教,其自身的人格魅力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工作中,领导、同事不厌其烦的手把手教我,学习中,领导、同事将其数十年总结出的工作经验和盘托出,鼓励我不断加强知识的学习,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偏,避免走弯路。

我更是幸运的,在拜师学艺的过程中不仅仅学到了师傅们的工作能力,更学到他们为人处事的能力。洞察问题之敏锐、分析问题之深刻、解决问题之完善,这些都是数十年生活阅历的积淀。俗话说“水涨船高”,在这样的长江大河里锻炼,想不迅速成长都由不得我。

工作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企业文化之于企业的重要性堪比精神之于人的重要性。“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诚信求实,令行禁止,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企业作风,造就了一个具有如此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的企业。

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公司和项目部领导对我的培养,感谢我的师傅对我的谆谆教诲。在这里我们用青春做伴,完善自我;轰轰烈烈,振兴企业!

20xx年9月,我与xx结成师徒关系,目的是我要在工作中通过“传,帮,教”的形式传授给徒弟关于:工作中故障的的判断及处理,工具仪器的使用方法。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手把手的将我所掌握这些知识传授给徒弟。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傅等同于父母,足以见得他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多么的重要。我也很荣幸的带过很多徒弟当过很多人的师傅,我还把自己的为人处事,工作中那份认真的态度,丰富的工作经验等毫不保留传授于他们。让他们获得了很多学习机会,让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充满动力,使他们能更好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

这期间我时常教导他,刚进入单位,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又在现场言传身教地教导他作为一个合格的通信工,要怎么做才能把工作干好。但在我的精心指导下他一直全身心的琢磨着如何才能更好的处理故障,遇到问题如何才能解决等等。比如学会了在班前会时要认真,听从安排,工作中我时刻提醒他要穿戴好劳保用品,注意安全。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在我的严格要求下,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自身很好的为自己定位,尽管工作条件很艰苦,但对他们年青人来说,也不失为一次锻炼自我,挑战自我的机遇。理论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应该还原回到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还有许多值得他来发现的好东西,值得他来深究学习的地方。

我时刻要他牢记的教导: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将理论与实际的工作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不断地改变自我,我也会适时地对他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也在工作中逐渐的成长。

要让他意识到,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以及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工作过程中,我也经常让他不断地向有经验的前辈或同事请教学习自己未曾真正掌握的技术或技能,并学以至用,对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信息也要进行收集整理,转化为资料以备所需;业余时间翻看一些专业书籍,查看一些专业网站,学习和掌握一些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

看一些管理或其它方面的书籍或网站,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工作之余我总会提醒他,注意人身安全。在生活上我也时刻提醒他要合理安排。在今后的工作中,让他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素质,让自己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同步,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综合上述,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奋斗,徒弟的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了一定的提高和进步,希望徒弟通见习把学习到的理论与自己的工作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立足于本职工作岗位,勤恳踏实,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与操作水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当代技术人员。

互助学习共同提高公司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生产技能、专业技术及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和人才现状,借鉴国内外企业人才培养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实施了“师带徒”活动。实践证明,“师带徒”活动在为企业拓展培养、开发和造就青年人才的路子,实现企业长远良性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助力作用。XXXXXX——19人组成的年轻部门,老中青结合的人才队伍。建立学习型组织,形成传、帮、带的良好学习氛围尤为重要,“师带徒”活动的作用在部门内发挥的淋漓尽致。

——完善“师带徒”的内涵,确保活动质量。师徒结对前,师父明确应该教育的内容;以及师带徒培养过程中,徒弟应该掌握的学习内容和职业技术水平。师徒结对后,XXX师傅(设备专业)会让徒弟把在学校掌握的设备理论知识、工厂实习内容等做一简单的罗列,明确徒弟现有技能。

——协议的形式规范工作、计划的形式细化过程、考核的形式评定效果、奖惩的形式激励师徒。在签订的《师徒协议书》中,明确阶段性的目标和计划,增加了师徒的动力和信心,促进双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XXX师傅(电气专业)会在月末逐条核对师徒计划完成情况,根据徒弟技能薄弱环节制定一对一的培训,调整部署下月目标。通过对徒弟的季度考试成绩、培训次数和质量、安全操作技能等评定,作为提报部门优秀师徒的依据。

——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加强实践操作技能。师带徒过程当中,会遇到专用设备原理、液压系统、控制编程等系统专业性的知识。每季度,XXX师傅(仪表专业)会针对性的推荐徒弟学习理论基础的书籍,如《数字伺服控制系统与设计》、《计量学基础》等,把多次参加培训日记拿出来用在师带徒过程中,让徒弟不仅仅能从书本中学到理论知识,还能把遇到的实际问题与书本理论相结合,带着具体解决的办法去学习,使徒弟的理论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看着徒弟操作,现场讲解,并注重培养徒弟对设备故障判断能力,直到徒弟独立操作。XXX师傅让徒弟将现场所有电机型号统计的同时,加强了徒弟对现场设备的熟知。

——注重学习方法,培养徒弟敢于担当。XXX谦虚的说:“师带徒本身就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他把电气专业四人看作一个小的团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带徒弟的同时,也充实自己。鼓励徒弟工作创新,心态积极;他注重知识的积累,引导徒弟带着问题学。不仅将包装机电气部分剖析的彻底、而且还引导徒弟把与电气相关的机械部分也进行研究学习,把学习当作解决工作难题的一种手段。适当给徒弟加压,并挖掘潜能。他带领半年时间的徒弟,能够独立承担新上生产线的电气安装、电气改造等工程项目。

李昌玲师带徒总结 篇9

整整一学期的师带徒工作又进入了尾声。我与青年教师任静搭对,进行师带徒活动。回望走过的岁月,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以身作则,深入教学研究。在本学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总是身先士卒,带头做好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如果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学科多一份油然而生的痴迷,多一份纯粹忘我的投入,多一份理想主义的疯狂,多一份内心的沉静与高贵气质的沉淀,我们身上自然就会流淌一种精神之美、文化之美,由内而外、厚积薄发的人性之美、激情之美,这样才能征服我们的学生。

因此,我和徒弟时刻注意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既要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又要积极参加骨干教师培训。我比较好地处理了工作与培训的矛盾,坚持参加每一次培训学习。加强了课程标准和学科知识的学习。经过培训,我和徒弟的学科专业素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我还将继续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不辜负各级领导对我的期望。此外,我们还注意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积极听课,辅导青年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各个环节加强对杜老师的培养和帮助。我多次深入课堂听课,针对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给予指导。在带徒弟方面,我不仅多次走进徒弟的课堂听课辅导,并且针对徒弟们课堂上所存在的问题做出精细的指导。在徒弟做研究课之前及时地发去鼓励的信息,增强她的自信心。课后为她点评,并提出我的建议。

勇于创新,搞好教学工作。本学年,我坚持做好教育科研工作,此外,在其他工作方面,我也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与学校其他教师密切合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也收到了很好的成绩。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我一贯的工作作风,同时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学校的支持更加激励着我不断学习,不断前进,不断创新,以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安民学校东八间校区:李昌玲

小学语文师带徒工作总结 篇10

一、鼓励多学、多问,更新教育观念。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课改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观点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我将自己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与技巧毫无保留的传授给青年教师,用一些现代教学思想影响他们,鼓励他们多参加培训,多读书,阅读有关杂志来获取课改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他们经常在一起研究如何突破每单元的重难点,共同备课,相互交流。正所谓“教学相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鼓励多听、多上,提高教学水平。

两位教师由于经验的原因,一堂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可进一步雕琢的地方,因此,我鼓励他们每学期至少上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本学期,与他们交流在新课改过程中旧教材应该怎么教。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教法学法比以前更为丰富了,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大大增强了。

三、鼓励多思、多写,积累教学经验。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不仅要提高教学能力,平时还应注意反思、积累,向着科研型发展。我鼓励他们努力发掘自身教学工作中的得意之处或反思经验教训,及时记录下来。

四、做好示范,共同提高

为了给徒弟正面的影响,我把每一节课都当成示范课,充分准备,不管是教具准备,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会精心安排,尽量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徒弟。在指导徒弟的汇报课时,我也尽力帮他寻找好的教材,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案,并指导他多次试教,尽量把优秀的教学活动汇报出来,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平时,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也经常帮助郑红亮老师解决一些班级管理方面的疑惑,使他的班级管理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五、经常听课,指导教学

要想帮助徒弟在课堂教学上有所进步,最重要的就是走进他的课堂,观察他的课堂教学情况,给予指导。这一学期,我坚持每周至少听徒弟一节课,认真记录,认真思考,写下自己的感受。课后和徒弟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告诉他,做得好的予以肯定,不足的地方提出来共同探讨。在一次次的听课交流中,徒弟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上一篇:2024后勤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对素质的要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