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

2024-06-25

提存(通用5篇)

提存 篇1

提存公证告知书

公证当事人:

请您仔细阅读本告知书,如果有疑问或疑义可要求公证人员解答。如果您阅读存在困难,可以请公证人员向您宣读。如果没有疑问或疑义,请在本告知书右下方签字确认。

公证法第27条规定: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如实说明申请公证事项的有关情况,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

公证法第3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证机构不予办理公证: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监护人代理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与申请公证事项没有利害关系的;申请公证事项属专业技术鉴定、评估事项的;当事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有争议的;当事人虚构、隐瞒事实,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或者拒绝补充证明材料的;申请公证的事项不真实、不合法的;申请公证的事项违背社会公德的;当事人拒绝按照规定支付公证费的。

公证法第44条规定: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公证书,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您申请办理的公证属提存公证。

合同法第10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二)债权人下落不明;

(三)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提存所得的价款。

合同法第102条规定:标的物提存后,除债权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监护人。

合同法第103条规定: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合同法第 104条规定: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提存公证规则第26条规定:提存人可以凭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提存之债已经清偿的公证证明取回提存物。提存受领人以书面形式向公证处表示抛弃提存受领权的,提存人得取回提存物。提存人取回提存物的,视为未提存。因此产生的费用由提存人承担。提存人未支付提存费用前,公证处有权留置价值相当的提存标的。

经过您签字确认后,本告知书将存入公证档案。

公证申请人:

****年**月**日

提存 篇2

当前经济态势日趋开放, 经济全球化已成必然。从经济发展角度观察法律规范, 可以看出, 公证规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我国入世后对公证法律规范的要求之必然性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 贸易一体化的商务运作, 无不依赖公证等诸多行业法律规范的借鉴与创制。笔者认为, 在经济交往日趋频繁、信用体系并不健全的今天, 提存理应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 可是, 提存对当今很多人来说, 仍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因此, 不断加以研探、逐步完善现行的提存公证制度, 让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必需品”, 对于加快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就我国目前的提存公证制度而言, 还存在着不少不足之处, 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和完善。

提存的性质

古文云:“提者, 取也;存者, 存放、存留, 保存也”。从法律上讲, 提存是指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债权人或其本人的利益而将债之标的物或担保物 (含担保物的替代物) 交于提存机构寄托、保管, 在条件成就时, 由提存机构将提存物交付债权人或受益人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 提存是一种特殊的法律关系。提存的性质在学理上和司法实践中均有不同的看法, 较为复杂, 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提存为公法上的关系。提存机构不是因当事人的合意而产生的, 而是国家专设机构, 是国家的行政机构或者司法机构, 且债权人与提存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系以提存机构的行为为中介, 始生消灭后果。提存具有公法上的法律关系因素。另一种观点认为:提存是民事合同关系。提存机构虽然负有保管提存物的法定义务, 但这并不影响它与提存人之间关系的性质。提存的目的在于清偿债务或者担保债务履行, 其具有私法上的法律关系因素。笔者大体同意第二种观点, 具体表现提存的性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提存是调整私法领域的法律关系的制度。提存是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 提存人交付提存物给提存机构, 提存法律关系产生的源动力来源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因此是平等的民事主体而为的民事行为, 因此, 提存应当是私法上的关系。

(二) 提存具有委托保管的性质。从我国的现行规定中可以看出, 以清偿为目的的提存一般认为债务人可以从提存机构领回提存标的物。债务人取回提存物的, 除应承担提存费用外, 视为未提存。该特征类似于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保管合同中委托保管人的权利。因此, 可以认定提存具有委托保管的性质。

(三) 提存具有向债权人给付或者担保向债权人给付的性质。在清偿提存中, 提存人将标的物提存后, 无论债权人是否受领, 即产生债务人的清偿效力。在担保提存中, 提存人将标的物提存后, 有利于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的情况下, 债务人可以依法领取提存标的物, 从而实现自己的债权。

提存的原因

提存并不具有随意性, 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下, 债务人才可以进行提存。根据《提存公证规则》第五条、第六条之规定以及《合同法》第101条第1款之规定, 提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 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或迟延受领合同的履行标的。如果债权人拒绝受领债务人的履行, 债务人就难以履行其债务。因此, 对有条件和能力受领债务人对其债务的履行, 债权人无正当理由却不予受领的, 债务人可将标的物提存。关于债权人拒绝受领的正当理由, 法律尚无明文规定, 笔者认为, 无外乎以下三点:

1.债务人提前履行将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2.债务人的履行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

3.债权人遭受了不可抗力的情况无法及时受领标的物。

如果债权人基于上述原因拒绝或延迟受领的, 需考虑对债权人的权益加以保护。

(二) 债权人不在债务履行地, 又无法到履行地受领的, 债务人可以依法对履行标的进行提存, 使债务得到消灭。

(三) 债权人下落不明。主要指债权人不能确定、地址不详、债权人去向不明、失踪后未确定财产代管人等一系列情形。债权人下落不明应该是归责于债权人而不是债务人, 债务人也只有在尽了相当的注意而不知债权人依据的前提下, 包括对其代理人、财产管理人的寻找没有结果、无法确知, 才能申请提存。若债权人虽下落不明, 但其指定了代理人, 或根据《民法通则》已被宣告为失踪人并由法院指定了财产管理人, 则不能构成提存的原因。

(四) 债务人死亡而尚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行为能力尚未确定监护人。若在债权人死亡后而无法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监护人、财产管理人等代替债权人受领的, 应允许债务人通过提存而消灭债务以维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若债权人丧失行为能力, 其判断正常事务的能力受到影响, 而其监护人尚无确定的, 也应允许债务人通过提存而消灭债务。

(五) 债务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有约定提存条款或保证人、抵押人或质权人请求提存。但需注意的是, 当事人申办此两种情形的提存公证时, 必须列明提存物给付的条件, 公证处应按提存人所附条件给付提存标的物。

(六)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此为引致条款, 使其他法律规定的提存取得适用上的依据。如《合同法》第70条规定, 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没有通知债务人, 致使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 债务人可以终止履行或者将标的物提存。另外, 《担保法》第49条第3款的规定, 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所得的价款, 应当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抵押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担保法》第69条、70条也有关于提存的规定。

提存公证的办理程序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公证机构是我国法定的提存机构。提存公证是公证处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 对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债权人的利益而交付的债之标的物或担保物 (含担保物的替代物) 进行寄托、保管, 并在条件成就时交付债权人的活动。

通过提存这种方式, 债务人将应履行债务所涉及之财产交于公证处, 他的债务即视为已经履行完毕。债务人就可以免除债务的负累, 并且涉及财产所可能发生的风险也将由债权人承担。具体办理提存公证的流程如下:

(一) 申请

债务人应向债务履行地公证处提交提存申请。提存申请人应当填写公证申请表, 并根据《提存公证规则》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二) 受理与审查

首先, 公证处应根据提存申请人的公证申请, 进行形式审查, 即审查申请人对提存受领人是否负有清偿或担保的义务, 申请事由是否充分, 是否属于本公证处管辖, 申请材料是否齐全等要件。

其次, 对符合受理条件的, 公证员还应按《公证程序规则》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对申请人制作谈话笔录, 并对所提存事项进行实质性审查, 审查内容主要为:证明材料是否齐全, 文字是否准确, 签名、印鉴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属实, 提存人的行为能力和清偿依据, 申请提存标的物与债的标的是否相符。是否适宜提存, 提存标的物是否需要采取特殊处理或保管措施等事项。

最后, 对于提存人具有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提存之债真实, 合法, 符合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并提存标的与债的标的相符, 公证处就应予以提存。公证处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三日内做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的, 公证处应当告知申请人对不予受理不服的复议程序。

(三) 债务人提交提存物, 提存机构向债务人出具提存公证书

1.债务人的提存请求经提存机构审查符合提存条件的, 债务人应向提存机构或指定的保管人提交提存标的物, 提存机构应予接受并妥善保管。提存标的物必须为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适宜提存的标的物。根据《提存公证规则》第七条规定可以提存的标的物有:货币、有价证券、票据、提单、权利证书;贵重物品;担保物 (金) 或其替代物;其他适宜提存的标的物。

2.提存机构应当验收提存标的物并登记存档。对不能提交的提存的, 还应当到现场实地验收。验收时, 提存申请人应当在场, 公证员应制作验收笔录。经验收的提存标的物, 公证机构应当采取封存、委托代管等必要保管措施。笔者认为, 对难以验收的提存标的物, 公证机构可予以证据保全, 并在公证笔录和公证书上注明。对易腐易烂易燃易爆等物品, 公证机构应当在保全证据后, 由债权人依法取得价款。

3.公证机构办理提存应当自提存之日起三日内出具提存公证书, 提存之债自提存之日即告清偿。生效时间:应自提存物交付提存机构时生效。但在邮寄提交时, 提存的效力应溯于提存物交付邮局之时。而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应认定提存物送达提存机构, 提存担保始为生效。前者为投邮生效, 后者为到达生效。提存货币的, 以现金、支票交付公证处的日期或提存款划入公证处提存账户的日期为提存日期。提存的物品需要验收的, 以公证处验收合格的日期为提存日期。提存的有价证券、提单、权利证书或无需验收的物品, 以实际交付公证处的日期为提存日期。

(四) 通知债权人受领提存物

提存人应将提存通知书送达提存受领人。但是通知债权人有困难的, 公证处应在提存之日起七日内, 以书面形式通知提存受领人, 告知其领取提存物的时间、期限、地点、方法。在债权人下落不明, 地址不详细无法通知时, 公证处应自提存之日起六十日内, 以公告方式通知, 公告应刊登在国家级或债权人所在国内住所地的法制报刊上, 且公告应在一个月内于国内报刊上刊登三次。

债务人向提存机构提存合同的标的物后, 债权人即有向提存机构请求提存物的权利。但是债权人领取提存物有时间的限制, 该时间限制就其性质属除斥期间, 除斥期间届满, 债权人丧失领取权, 提存物归国家所有。我国《提存公证规则》第21条规定:“从提存之日起, 超过20年无人受领的提存物, 视为无主财产, 在公证处扣除必要费用后, 将余额上缴国库”。我国《合同法》第104条第2款规定:“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 自提存之日起5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公证程序规则》第53条第3款规定:“从提存之日起, 超过五年无人领取的提存标的物, 视为无主财产, 上交国库”。根据新法优于旧法、上位法效力高于下位法的效力原则, 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 自权利之日起5年之内不行使而消灭。如债权人自提存之日起5年内不行使领取权利, 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提存公证的法律效力

提存的法律效力是一种清偿债务、消灭债务的效力, 也是一种特殊的法律形式。由于涉及第三方当事人, 即提存人、公证处和债权人, 因此, 提存的效力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 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效力

1.自提存之日起, 债务人的债务归于消灭。只要债务人将标的物提存后, 无论债权人是否受领, 均发生债务消灭的效力。在提存期间, 一切发生的提存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因为在提存之后, 提存物的所有权已经归债权人, 所以债权人应承担标的物因意外原因而发生毁损、灭失的风险责任。但是, 因提存机构的过错造成毁损、灭失的, 提存机构应当负有赔偿责任。

笔者认为公民、法人以不正当手段骗取提存标的物的, 负有赔偿责任,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证处未按法定条件或当事人约定条件给付提存标的物, 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公证处应负连带赔偿责任。

这里需要探讨的问题是, 债的标的物提存后, 提存人能否将其取回。于此, 各国在立法上主要有以下体现:

(1) 以提存人得随时取回为原则, 以某些情况下禁止取回为例外。《德国民法典》第376条规定:“债务人有取回提存物的权利。有下列情形时, 不得取回:债务人向提存所表示抛弃取回权;债权人向提存所表示受领;向提存所提示一份在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已宣告提存是合法的确定判决。”

(2) 提存人原则上没有取回权, 但可基于法定原因而取回提存物。我国台湾现行《提存法》第11条规定:“提存人若证明其提存系出于错误及提存之原因已消灭时, 得取回提存物。”

我国《合同法》没有规定提存人是否有权取回提存物, 但《提存公证规则》第26条规定, “提存人可以凭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提存之债已经清偿的公证证明取回提存物。提存受领人以书面形式向公证处表示抛弃提存受领权的, 提存人取回提存物。”此时, 提存双方担忧排除, 要求满足, 皆大欢喜。

2.进行提存公证也保护了债权人或其提存受领人的合法权益。债权人可能由于种种本身或客观原因没有按期受领债之标的物, 但并不代表他不想受领。公证处在做提存公证前会以通知、公告等方法使他有可能知道, 从而可以受领到他应得的标的物, 也使债权人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3.在实际操作上, 提存公证简便易行, 安全可靠, 符合现代交易对效率的要求。此外, 提存公证是非诉讼措施, 具有预防性的特征, 这一特征的最大效能是预防纠纷、减少诉讼, 是法律功能最大化的理想境界。其本身已经超越法律自身范畴, 成为实现社会效益的主体, 成为法律促进社会发展、经济活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媒介。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提存及提存公证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 其目的在于宣传提存公证的意义, 规范提存公证的实际操作, 更好的运用这种形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市场经济流转秩序, 预防和减少债务纠纷的发生, 充分发挥公证机构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驾护航的作用。我们应提高认识, 努力寻求对策, 完善现行提存公证制度, 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完善法律的有利时机, 尽快使提存公证成为民事、经济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重大民事、经济行为的必要形式, 使其成为一种真正的保障法律实施的程序性法律制度。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交往日趋频繁, 信用体系并不健全, 买卖双方、合作伙伴互不信任的今天, 在合作开发项目时, 如何确保对方诚信履约, 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如何确保对方不会单方毁约, 成为很多人头疼的问题。在我们的工作或生活中, 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些事:讨还债务时遭到拒绝;想与别人做一笔买卖却因双方缺乏相互信任而错失良机;网上购物恐落商业陷阱;房屋买卖双方在解决产权证下发前的付款安全问题等等。真可谓“让吾烦心让吾忧”。难道就没解决的方法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其实不必“踏破铁鞋”, 提存公证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提存公证制度对于弥补信用缺失, 增强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信心, 确保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发挥了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顺其自然提存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必需品”, 同时提存公证为交易加了一把“安全锁”。为此, 本文拟就提存的性质、提存的原因、提存公证的办理程序、提取提存物的期限及提存公证的法律效力等有关问题作一初探。

关键词:提存,性质,程序,提存物,期限,法律效力

参考文献

[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658267.html (2010年8月1日最后访问) .

[2].《提存公证规则》 (1995年6月2日) 司法部第38号令, 第五、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99年3月15日通过, 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

[3].《中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人民共和国第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99年3月15日通过, 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70条规定.

[4].《中人民共和国担保法》1995年6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1995年10月日施行, 第四十九条第三款.

[5].《提存公证规则》 (1995年6月2日) 司法部第38号令, 第二条规定.

[6].《公证程序规则》已经2006年5月10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 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

[7].《提存公证规则》 (1995年6月2日) 司法部第38号令, 第七条规定.

[8].《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99年3月15日通过, 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百零二条第二款规定.

[9].《提存公证规则》 (1995年6月2日) 司法部第38号令, 第二十一条规定.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99年3月15日通过, 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百零四条第二款规定.

[11].《公证程序规则》已经2006年5月10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 , 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五十三条第三款规定.

浅谈提存公证 篇3

关键词:提存公证;作用;遇到问题

一、提存制度的法律特征

提存是指债务人因债权人的原因无法履行义务或者债务人、保证人为保证债的实现而将债的标的物或担保物提交提存机关的一种制度。提存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在现代民法中,各国有不少有关提存的规定,尽管提存理论日益具体、全面,但提存的目的和基本原则却始终未超出罗马法的范围。提存公证如下法律特征。

1.提存是清偿债务的特殊方式或担保的特定形式

债务人基于债权人的原因,无法向债权人交付债权标的物时,可以依法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部门以消灭其债务,并转移债之标的物的风险责任。当事人可以约定债务人或担保人将担保物提交到法定的提存机关,待条件成就时,提存机关根据约定,将担保物交付债权人或将提存物退还给担保人。因此,提存是清偿债务的特殊方式或担保的特定形式。

2.启动提存须有合法原因

启动提存须有合法原因。非因法定事由提存不产生法律效力。一般地,下列情形均可被认定为提存的合法原因: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之标的或延迟受领债之标的;债权人不详或者失踪、下落不明,又未被依法指定代理人、财产管理人的,债权人死亡或消灭,其继承人不清的,无行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不清至债务人无法履行合同的。债权人不清、地址不详或法律规定的其它情形;债之双方当事人在合法有效的合同中约定以提存方式给付的。

3.提存的效力由法律规定而非依约定

提存的效力是指因提存行为给提存主体带来的法律后果。提存行为是否产生了消除履行债务的义务、转移债务标的物的风险责任或是否达到担保、保证的法律效果,均须依法衡量,而不能只凭当事人的约定。衡量的指标至少有如下几点:具有法律规定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自愿、有合法的原因、依法定程序提起、提存之债真实合法、提存标的物与债之标的物相符、提存之债期限已届满等。

二、提存公证的作用

提存公证根据提存的目的不同,分为清偿提存和担保提存。根据《提存公证规则》第3条:“以清偿为目的的提存公证具有债的消灭和债之标的物风险责任转移的法律效力。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公证具有保证债务履行和替代其他担保形式的法律效力。”清偿提存公证是为避免因债权人的原因或法定原因使债务人履行债务受阻而制定的一种保护债务人得以履行债务的制度。担保提存则是为防范合同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所承担的“合同落空”风险,通过提存购物款或其他有价证券、权利凭证以督促合同双方如约履行合同的制度。由于现代商业交往中的可变因素大量存在,如意外、不可抗力及违约、毁约、欺诈等行为都是威胁当事人实现合同利益的不利因素,提存公证防范合同风险的担保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以货币、物品、有价证券为给付标的买卖合同,合同双方当事人为防止自己先履行了合同义务后,由于对方的原因致使合同不能得到完全、实际履行,往往先订立一个提存协议,将买方(付款方)的货款以提存的形式由公证处负责保存,并约定卖方提款的条件和买方取回货款的理由。只有在满足约定条件的前提下,才能使货款的交付成为可能。

当合同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出现纠纷和争议时,提存公证可以为法院或仲裁机构的执行提供保障。当出现提存协议约定以外的情况或发生其他合同纠纷而必须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争议时,由于双方在公证处办理了提存,将货款预先交由公证处保管,法院可以就公证处所保管的金额执行判决,使得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务追偿能够得以顺利实现。

三、实践中公证机构办理提存业务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全国各地公证机构办理的提存公证事务的数量零星散碎,整体呈现萧条之势,有哪些因素制约了提存公证事务的发展,如何才能使公证处的提存公证事务能发挥应有社会功能作用,以下是笔者的想法。

1.配套的法律依据呈现滞后性

我国第一次部对提存业务做出立法依据的只有1995颁布实施的《提存公证规则》,距今已经近十几年之久,社会需求是不断在变化,《提存公证规则》的相关条款愈发显得不合时宜,为了使公证机构在办理提存业务时能够有法可依,并且配套的法律条款能符合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我们应该实事求是的分析公证行业目前的环境、能力和条件,积极地制定新细则,同时尽快地清理和修改类似《提存公证规则》之类不合时宜的旧规则。这也是保障公证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2.公证处应当设置管理提存标的物或保证金的管理方法

我国《提存公证规则》规定的可以提存的標的物主要为:货币、有价证券、票据、提单、权利证书、提保物(金)或其替代物等,在实践中,无论清偿提存或是担保提存,提存人提出的比较多的提存标的物还是主要以货币和担保金为主,虽然《规则》中公证处应在指定银行设立提存账号,并置备保管有价证券、贵重物品的专用设备或租用银行的保险箱,但在实际操作中,公证机构极少因为提存事务的特殊性另外配备相应的管理方法及专门管理人,甚至有的公证机构会把担保金一概而论的存放在公证处公共账户内,没有专人对担保金定时进行阶段性监管,导致后期提存受领人因管理不善的混乱无法顺利快捷的领受担保金,从另一方面说,公证机构作为具有国家公信力的机构,管理不规范会引发当事人对公证机构的不信任感,阻碍提存公证事务的长远发展。综上所述,提存事务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登上社会舞台,作为新的一代公证人,我们应该在做好做稳日常基础公证业务的同时,努力钻研,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脚步,积极开拓新兴的公证事务,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胜明,段正坤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5.

提存 篇4

论文摘要:提存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合同法和担保法等法律中均有专门规定,而公证机构是目前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提存机构,公证提存的职能作用也不断在有关文献资料中体现,但此项业务的开展却零零落落,这当中有相关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不完善的原因,但行业的主观消极因素不容忽视,公证处应在立足自身业务探讨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结合提存公证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措施,扎实开展好提存公证事务。

论文关键词:提存公证事务 合同法 担保法

提存,意即提出和存置,是使债务关系消灭的一项重要民法制度。一般认为,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而消灭债务的制度。”而作为提存部门,目前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的仅有公证机构。作为法律明确规定的提存部门,公证机构在实践中却往往出现提存难办,业务不断减少,并有被其他部门类似业务代替的现象,如何才能完善提存公证事务,以发挥公证这一有价值的职能作用,这是公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此文旨在抛砖引玉,与公证同行共同探讨。

一、关于提存公证事务

提存公证事务是由原来的提存公证转化而来的,1982年颁布的《公证暂行条例》并没有关于提存公证的规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1987年司法部下发了《关于部分城市公证机关试办提存业务的通知》,接着又于1990年1月发布了《关于普遍开展提存公证业务的通知》,1991年4月1日施行的《公证程序规则(试行)》将提存公证作为特别程序之一作出明确规定,1993年司法部制定了《提存公证规则》明确了提存公证含义,即“提存公证是公证处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债权人的利益而交付的债之标的物或担保物(含担保物的替代物)进行寄托、保管,并在条件成就时交付债权人的活动”,并将提存公证细化为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具有保证债务履行和替代其他担保形式的法律效力)和以清偿为目的的提存(具有债的消灭和债之标的物风险责任转移的法律效力),并严格规定了提存公证的受理条件、办证要求。3月1日起施行的《公证法》第十二条“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可以办理下列事务”规定了提存属于公证事项之外的公证事务。由于公证法关于提存的新规定,207月1日起施行的《公证程序规则》不再将提存作为特别规定,而仅在附则中作出原则性规定“公证机构根据《公证法》第十二条规定受理的提存、登记、保管等事务,依照有关专门规定办理;没有专门规定的,参照本规则办理”。某项法律规定的变化,必然有其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提存公证转化为提存公证事务,亦不例外,从公证机构接受提存人并向对方当事人给付提存物的行为分析,这确实属于法律事务范畴,这应是立法将原来的提存公证明确为提存公证事务的根本原因。实践中提存公证业务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起到保障交易安全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由交易双方向公证处提出提存申请,交易双方在交易合同中约定将交易资金提存至公证处,在合同约定的条件成就时,由公证处将提存款支付给提存人相对方,此类提存公证事务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就是提存款提存后,当提存领受人无法按合同约定履行,则提存人可自行取回提存款,而当提存款领受人已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后提存人不配合领取提存款的,则提存款领受人可持已履行合同的凭据径行向公证处领取提存款。

二是充分保障债务人的合法权益,这体现在以清偿债务为目的的提存公证事务。现实中会有债权人无故拒绝债务人履行债务,以使债务人达到违约条件从而追究债权人责任以达到解除合同的目的的情况,这种情形以承包、租赁合同居多(此类合同往往有承包人或租赁方超过多长时间不支付承包款或租金,发包人或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的约定),发包人或出租人为了将承包合同或租赁合同的标的物以更好条件发包或出租给他人,故意拒收承包款或租金,制造承包人或租赁方违约事实,提前解除合同。公证处通过为承包人或承租方办理承包款或租金的提存,让承包人或租赁方以提存的方式消除支付承包款或租金的债务,保障了债务人的权益不被侵犯,使债权人的恶意目的落空。

二、目前提存公证事务的办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前述提到了提存公证事务在实践中的作用,给人的感觉是各公证处对该项事务的开展应该是如火如荼,事实却截然相反。

(一)提存公证事务的办理现状

笔者曾与不同地方的公证机构的相关就提存公证事务进行过探讨,试图了解当前各地提存公证事务的办理情况,但均不尽人意,在笔者所联系的公证机构中,要么根本没有办理提存业务,要么仅限办理一些简单的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如交易资金担保提存,更有甚者仅办理一些政府部门因强制拆迁而发生的补偿款提存。偶尔有关于公证提存见之报端,但仅是一些宣传性报道,无法了解该项公证事务的真实办理情况。其中最让本人不能理解的是,一些仅办理政府部门强制拆迁补偿款提存的公证处,称平时前来申请办理清偿债务的.提存的个人或公司企业也很多,但均不予办理,公证处的理由是容易引发纠纷不便办理,而认为政府强制拆迁补偿款的提存如有纠纷,有政府担着,试问,持这种心态如何能把提存公证事务做好。

(二)存在问题

1.提存公证事务有逐渐萎缩的迹象。由于主观或客观方面的原因,提存公证事务的办理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就笔者所在的公证机构而言,去年仅办理提存公证事务五宗。而一些并非法律服务部门类似提存的业务如金融机构合同交易资金监管、房地产协会的房地产买卖资金监管正在不断取代以担保为目的的提存公证事务,笔者所在地的二手房交易中,有交易资金担保需求的交易双方,均到房产管理局下属的房产协会办理资金监管。还有一些法律服务机构如律师事务所等也正在尝试开展类似担保提存的业务。很难想象公证机构作为法定的提存机构,而且在国家的主要民事法律《合同法》、《担保法》等已专门对提存作出了规定的情形下,竟然开展得如此萧条。

央行三提存准率 银行钱紧吸储忙 篇5

分析师认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对商业银行的利润形成1%左右的负面影响,其中那些贷存比较高、超储率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银行受到的影响较大,但对那些存贷比较低、流动性较为充裕的大型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影响较小。据推算,上市银行2010年的总利润将因此减少500亿元左右。

三调存款准备金率

这是央行年内第三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前,央行曾于今年1月18日和2月25日分别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此次上调后,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7%,距2008年6月的17.5%的高点仅有一步之遥,冻结的资金预计超过3000亿元。

事实上,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限制银行的信贷能力,调控市场流动性。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公开表示,银行过度放贷将给通胀与资产价格造成上涨压力,此次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旨在管理流动性和通胀预期。

“央行不希望看到的一个局面是,在资产泡沫还在膨胀的时候,流动性控制不住,投资增长过快。”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刘煜辉说。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也表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给商业银行一个信号——要控制信贷总数”。

“当前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较大,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也很高,4月份也不少。”一位大行人士认为,虽然一些中小银行的人民币存贷比已超过70%,甚至“撞线”(超过75%),但并没有放慢信贷步伐,而是通过加大吸收存款的力度,来改善存贷比,“但这一动向不好,所以,需要提高准备金率来抑制银行的信贷冲动。”

银行流动性压力骤增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直接减少商业银行可用资金,而目前实际负利率和存款活期化使得银行吸储的难度较大,贷款规模压缩、吸纳存款成本上升使得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影响较为负面。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冻结的资金预计超过3000亿元,银行能够用于贷款和企业能够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部分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力骤然升级。

作为衡量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银行的存贷比受到了严格的监管。存款放缓和贷款加速导致不少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接近红线。

根据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2010年中国一季度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1.58万亿元。

从上市银行一季报可以看到,14家上市银行中有8家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超过75%的监管要求,分别是,民生银行83.35%,兴业银行80.08%,深发展A79.55%,交通银行78%,中信银行77.91%,招商银行77.49%,浦发银行75.76%,宁波银行75.31%。

此外,中国银行存贷比72.37%,距离监管红线也仅一步之遥。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商业银行利润的负面影响在1%左右。对于存贷比较低、流动性较为充裕的大型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影响较小。”民族证券分析师张景指出。

據推算,上市银行2010年的总利润将因此减少500亿元左右,若考虑资金面趋紧对银行议价能力提升的贡献,负面影响则要小些。

中银国际分析师袁琳也认为,该政策的负面作用会对银行股走势形成一定压力,“尽管直接财务影响并不大,但我们认为紧缩货币政策的加强将可能降低经济增速,加大资金成本的长远压力,因此对银行业中长期发展不利。”

据其预测,“流动性较好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会将同业资金转存到央行,而流动性相对较差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可能更多的受到资产配置低收益化和资金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

具体到各家银行来说,我们认为那些贷存比较高、超储率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银行受到的影响较大,比如深发展。”

吸储、再融资势不可免

面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存贷比不超过75%的硬性规定,商业银行可选择的路只有两条:要么减少贷款,要么加大寻钱力度。

民族证券分析师张景指出,在流动性趋紧的情况下,银行必须加强流动性管理,提高吸收存款的能力。

央行日前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4月份,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21.95%,达到64.99万亿元,新增1.18万亿元。

显然,4月份的数据显示出决策层对信贷仍然保持严格的监管姿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也表示,在一季度超标的情况下,之后的信贷紧缩将更为显著。

事实上,面对监管压力,多家银行不得不依靠存款返现、送礼、存抵贷及各种高收益的存款类理财产品吸引储户。

“从今年3月开始,银行之间就展开了吸储大战,”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每次央行上调存准率前后,银行必然都会大战一场。”

除此之外,银行还加紧了再融资步伐。日前有消息称,中国银行将“A股可转债+H股增发”增资方案改为类似建行的“A+H配股”模式后,最近又要改。

有投行人士认为其再融资方案的反复不定与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有关,不过这种说法并未得到中行方面的证实。

据相关券商测算,若400亿元可转债能在2010年顺利发行,将使中行资本充足率达10.8%。

但按照资本充足率11%的水平计算,除去可转债的贡献,今年中行仍面临160亿元的资本缺口,后续还将通过股权融资或次级债补充资本。

【提存】推荐阅读:

上一篇:方舟子谈高考专业选择下一篇:好制度的六大特性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