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范蠡

2024-06-26

西施范蠡(共3篇)

范蠡失去西施后怎么活 篇1

吴越故事中的西施其人,《史记》中并没有任何记载。直到东汉时期的《吴越春秋》,才出现她的俪影: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请注意,这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东西:“鸱夷”。鸱夷,就是马革或牛革做的袋子。越王勾践把西施装进“鸱夷”,压上石头,投之于江。至于民间盛传的西施和范蠡相恋的故事,惟一的记载是东汉《越绝书》:“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西施到底是鸱夷沉江,还是与范蠡同泛五湖,像童话中一样,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似乎成了一个谜团。

为悼西施改名“皮袋子”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的范蠡的结局却与同泛五湖的传说迥然不同:“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请注意,这里又一次出现了“鸱夷”这种奇怪的东西!根据司马迁的记载,越灭吴后,范蠡不辞而别,改名叫“鸱夷子皮”,前往齐国。“鸱夷子皮”就是皮袋子。一个人好好地姓范名蠡,后来离开齐国到陶(今山东定陶)的时候又改姓朱,却偏偏在离开越国的时候改名叫皮袋子,这难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吗?

西施鸱夷沉江,范蠡痛不欲生。逃亡途中,浮舟于湖上,为了纪念刻骨铭心的爱人,范蠡抛弃了基本的更名原则,姓名不分地叫自己“鸱夷子皮”——以致西施死命的鸱夷为名。爱情,只有爱情,刻骨铭心的爱情,才能解释如此离奇的举动,也才能稍稍抚慰一颗破碎的心。

西施与范蠡相爱的铁证

台湾小说家高阳如此解释范蠡自称“鸱夷子皮”的缘故:鸱夷是用牛皮或马皮做的酒囊,用得着时,虚能受物,腹大如鼓,用不着时,不妨掩而藏之,范蠡以此自况,正就是君子用行舍藏的意思。另一种说法是,吴王夫差赐属缕剑,命伍子胥自杀,用鸱夷盛了他的遗体,投之于江,所以范蠡自称鸱夷子皮,在表示他亦是越王的罪臣。(高阳《清官册》)

这两种说法都错了。前者无法解释为什么后来齐国请范蠡做相的时候,范蠡拒绝的原因。既然“君子用行舍藏”,齐国请他做相,正是君子“用”的时候到了,为什么还要“藏”起来呢?后者直以范蠡自为越王罪臣,就更离谱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藏良弓和烹走狗的人不仁义,并非“良弓”和“走狗”有罪在前。范蠡功成身退,游荡四海,何罪之有?

历史学家们闭目塞听。不愿深究范蠡何以自况“鸱夷子皮”的真正原因,于是也错过了考证出西施和范蠡相爱的铁证的光荣。

悲痛成就千万富翁

西施死后,范蠡心如死灰,一霎间消灭了所有的雄心壮志。要复仇吗?西施已不能复生。况且越王有恃无恐,灭吴的强大军队还等着称霸天下呢。

想到以后的生计,苟活的余生,范蠡决定到山东定陶去经商,因为他认为定陶是天下的中心,与四方的诸侯国四通八达,货物交易起来十分便利。范蠡的方法是治理产业,囤积居奇,但是随机应变,与时逐利,而不是苛求他人。他认为善于经营致富的关键是:能够任用贤人,懂得把握时机。

在十九年的时间里,范蠡三次赚了千金之财,两次都散给了贫穷的朋友和远房同姓的兄弟。到了晚年,范蠡精力衰竭,把产业委托给了子孙,变成了家族式的企业。子孙们继承了他的产业,继续滚雪球武的发展,终于有了家财巨万。

范蠡经商之道 篇2

范蠡搞经济不是盲目出击,而是精心选择地点,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以求最好的经济效益。他离开越国后,来到齐,具有良好的从事生产的条件,为范蠡致富奠定了基础。在齐地,他从事农业和海上经营,到陶后,除了经营农产品还倡导多种经营。他曾向鲁国穷士猗顿传授致富经验:子欲速富,应当饲养五种牲畜。他还提倡养鱼,《齐民要术》记载的《养鱼经》传说就是范蠡所作。

2、注重质量,不图侥幸。

范蠡和计然提出一套“积著之理”,就是贮存货物的原则。他说:“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重视货物质量,资金要流通,不图侥幸获利。

3、把握行情,“人取我予” 。

范蠡商业经营的最主要目标是“人取我予”,即满足人们生活与生产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且与时令、季节的关系也很密切。他能把握时机,能提供市场最需要的东西,当然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4、让货等人,“待乏贸易”。

范蠡运用农业丰歉循环论,调节物资,进行“待乏贸易”,具体说,就是“夏则资皮,冬则资緆(细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所谓待乏原则就是让货等人,不要让人等货。要准备别人所没有的或想不到的,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据制高点,占据优势。

范蠡

5、诚信经商,“不求暴利”。

范蠡经商,不仅善于抓住时机,并且不追求暴利。《史记》记载,范蠡“侯时转物,逐十一之利。”这是非常人性化的主张,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经商求“诚信”、求“义”的原则。而且薄利多销,不求暴利,细水长流,日积月累,必成大富。这是范蠡成功的秘诀之一。

6、埋头苦干,劳动致富。

范蠡充分利用齐地的资源和环境,带领全家人艰苦奋斗。他从越国的上将军一变而为普通的劳动者,在官为本的时代,多少人仰慕高官厚禄,而范蠡坦然改变身份,埋头苦干,劳动致富,对传统观念做出了大胆的挑战,仅此一点对后人的启迪是极其深刻的。

7、尽散其财,富好行德。

寻迹范蠡为题目的散文 篇3

甲午初夏,微风习习,万木葱茏。商於古道——商南范蠡民间文化研究会采风组一行来到河南淅川县境,因故乡与千年古镇荆紫关毗邻,发源于秦岭流经商山的丹江河水汇于斯,与此地谋面,总有一种亲切感,恰似久违的益友重逢,有万语千言想倾诉。就在县城脚下,那尊汉白玉雕像,尽显一代政治家、军事家、实业家风采。多少次从身边路过,不识那个“蠡”字,淡化了对这座园林的探究。直到有一天,说范蠡来过商南,便对这位古贤有了深层次了解,形象在眼前高大起来,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生于公元前536年的范蠡,出生贫贱,博学多才,与好友文种不满楚国政治黑暗投奔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实现兴越灭吴的政治抱负。功成名就便急流勇退,泛舟五湖,遨游四方。致富后没有变成守财奴,也不故作矫情,而是仗义疏财,惠及民众。有了这些超然之举,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

出仕越国之前,范蠡正当青春年少,游历四方,增长见识。丹江一岸,与宛地三户邑(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同属楚地,相传公元前5初夏,范蠡驾舟逆江而上,原打算溯源秦岭,舟行至陕西商南境内红鱼口,遭遇连绵阴雨,山洪暴漫丹江,舟不能行,弃舟登岸,一路向西,来到距现今商南县城5华里的任家沟,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核桃、枇杷、梅子、杏子、板栗,一年四季,嘉果满枝,清香四溢,居住日久,与当地山民建立深厚友谊,教农夫改良农具,深翻土地,产量大增。不忍别离,怎奈好友文种多次催促,回到宛城,一道去了越国,在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无论是在吴国寄人篱下尴尬境地,还是驰骋疆场叱咤风云,抑或富甲天下得意之时,都未忘记任家沟这个令他向往的地方。至于70余岁后归隐山林,是否回过任家沟,便不得而知了。

范蠡博学多才,常人所难企及。他有敢于担当的高贵品质,当越王勾践将要带着妻子赴越国当奴仆,本欲带文种前往,范蠡自告奋勇愿随越王同行;他有超乎寻常的智慧,在夫差生病时,范蠡指使勾践尝夫差粪便,以迷惑夫差,进而对勾践动了恻隐之心而不杀之;知进退,曾告诫好友文种,越王为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正可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灭吴后,范蠡隐退,辗转到齐国,拜为相国,才三年,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相印,散尽家财,一身布衣,三次迁徙至陶,操计然之术,经商成巨富,成为儒商之鼻祖。文种未听其劝阻被越王逼之自刎,范蠡知进退安享天年。

范蠡生于楚,长居吴越,足迹遍及天下。至陶经商,看重的是陶地居天下之中,东临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交通便利,人烟稠密,物产丰富,最宜经商。

上一篇:记金华双龙洞课堂实录下一篇:“鱼水情”晚会串台词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