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老鼠和猫(通用10篇)
中班音乐:老鼠和猫 篇1
设计思路:
在主题活动“动物王国”中,小朋友喜欢上了动物朋友,他们对“老鼠和猫”的故事很感兴趣,常常会在表演角自己表演,他们还喜欢唱小动物的歌,跳唱小动物的舞,由此,我设计了音乐欣赏《老鼠和猫〉,孩子们可以依靠自己熟悉的故事情节,理解音乐形象。充分感受乐曲的结构,尝试分辨各段的音乐性质,体验听赏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一、欣赏音乐《老鼠和猫》,充分感受乐曲的结构,尝试分辨各段的音乐性质,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大胆的表演。
二、体验听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磁带、老鼠和猫的图片、背景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2、用好听的声音来演唱。
3、重点:在回音的地方用声音响、轻来区分。
二、欣赏音乐:
1、美丽的山谷传来一首好听的音乐,请你听听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感觉?(第一遍完整欣赏)
2、再来请你听听,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音乐会说话,你觉得音乐好像在和你说什么?(第二遍完整欣赏)
3、其实,这首音乐讲的是两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闭上眼睛仔细听听,猜猜音乐里倒地讲了那两个动物,为什么?(第三遍完整欣赏)
4、看看,你们猜得对不对?(图片表演配合音乐欣赏)
5、请你猜猜老鼠和猫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幼儿自由讲述)
6、小朋友讲了这么多,现在就请你听着音乐来演演老鼠和猫,用动作把他们从音乐里请出来,看看那里是老鼠,那里是猫?(配合音乐进行肢体表演)
7、表演得真不错,谁来把你小老鼠和猫的动作来演演。(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
8、我们一起来做一做音乐里的小猫和老鼠。(集体表演)
三、结束部分:
猫咪捉到了老鼠,小鸟也飞来庆祝了,我们一起来挑个小鸟的舞。
老鼠和猫作文 篇2
一只在小明家书房里安家的小老鼠看见了,欣喜若狂,又唱又跳,他看到电脑开着,于是马上跑到电脑桌前,蹭蹭蹭地爬了上去。
因为他天天看小明用电脑,所以很想去试试,可是他对鼠标和键盘不熟悉,所以就乱敲键盘。结果他就敲出了“mao”猫,他看到了猫的图片,想用鼠标把网页关掉,可是他却点开了这张图片。他看到那张毛茸茸的猫脸图,被吓得滚到了桌子边,差点掉下去,脸色苍白,气都喘不上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慢慢坐起来,脸色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这时,他听到了:“喵,鼠老弟,在玩主人的电脑吗?我等你好久啦!既然你那么喜欢玩游戏,我跟你玩个游戏好吗?”小老鼠听的时候一直盯着电脑上的猫咪,可他的嘴并没有动。突然,他看到电脑后面有几根胡须,在电脑的上面有一条竖着的尾巴,他害怕极了,话都说不出来,过了几分钟才蹦出几个字:“好,玩啥游戏?”猫说:“咱们玩我追你的游戏吧!”小老鼠假装看了一下时间说:“猫大哥,我很想跟你玩那个游戏,可是妈妈说过,10点就要回家了,现在我该走了。”
老鼠和猫的作文 篇3
从前,有一只猫和一只老鼠是好朋友,他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呢,现在就有我来告诉你们吧!
有一天,一只猫`觉得猫要吃它,就假装自己死了。然而猫并没有打算吃它,并将它放了。老鼠发现猫其实并不想吃它,就赶紧从地上爬起来跑掉了。过了一会,猫又一次捉住了老鼠,这次仍将它放了。猫就这样捉了,放了捉,来来回回个不停。老鼠实在受不了了,就对猫说:“猫大哥,求求你放了我吧,我实在经不住你的折磨了!”“好是好,不过…”“不过什么?只要你不是要吃我,我都可以答应你。”“那你得和我成为好朋友,每天陪我玩。如果可以的话,我今天就放过你,而且从此再也不吃老鼠了!”老鼠心想,哎,为了我自己,也为了同伴们,我只能忍了。老鼠说:“好,成交!你一定要诚实守信,今后不要再像这样折磨我和我的同伴。”猫说:“我从来都是遵守诺言的,你放心吧!”猫真的做到了,和老鼠成为了好朋友,每天在主人不上班时把老鼠藏起来,主人上班时就把它放出来。就这样,猫和老鼠逐渐成为了好朋友。
这就是猫和老鼠成为好朋友的过程,怎么样,意想不到吧!
中班音乐游戏:小老鼠找朋友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能跟音乐边唱边做游戏。
2、掌握游戏中找朋友的节奏和动作,能在听到猫叫声后迅速回“家”。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钢琴一架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黑猪》
二、教师边唱边示范游戏玩法
提问:听到猫叫声后,小朋友要赶紧怎样?
你们听到在什么地方要找到朋友?
教师和孩子一起练习“来,来,来好朋友”的动作。
三、教师和一名幼儿一起听音乐边唱边玩游戏。
重点提醒找朋友的动作,暗示听到猫叫后才能躲藏的规则。
四、请一名老师做猫,请两名幼儿做小老鼠玩游戏。
提问:刚才做游戏时有小老鼠“看、看、看和听、听、听”的动作,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示呢?(请幼儿大胆创编各种看和听的动作)
五、请两名幼儿做小老鼠,偷偷请一名幼儿做老猫进行游戏。
提醒老猫要伪装好,不要被别人看出。
六、为游戏取名字
我是一片树叶(音乐)
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①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③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④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内容。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4.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扮成树叶边唱边自由表演。
5.请不同水平的幼儿说说自己表演动作的内容。然后反复进行表演。
建议
1.此活动应结合认识秋季特征进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理解歌曲内容、动作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自己获得知识经验,自由地舞蹈。幼儿的任何动作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强求统一。教师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要给以肯定。
2.这种活动还可以结合认识春季的柳条发芽,让幼儿获得有关知识经验,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杨柳的舞蹈。
中班音乐:老鼠和猫 篇5
音乐游戏内容:
乡下老鼠进城去看望城市老鼠,他壮着胆子,穿过田野,来到了城市,这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她感到很陌生,也有点害怕,于是小心翼翼地沿着墙角走:“左看看,右瞧瞧,1234567;左看看,右瞧瞧,1234567。”终于来到城市老鼠的家,哇!这里的食品真多呀!各种蔬菜、水果、面包、香肠、奶酪、黄油……让人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不客气地吃起来。突然“喵一了二声,猫来了,老猫往这边扑,老鼠往那边躲,最后老猫用语言”画个圈圈定住你“将他们变成了木头老鼠。
【活动目标】
1、会玩”躲闪、定住“游戏,感受乐曲中表现出来的紧张气氛。
2、随音乐尝试合拍地表现乡下老鼠进城的忐忑不安、快乐、紧张、安静的情绪。
3、体验听音乐做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听过音乐《忐忑》和故事《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
材料准备:剪辑好的《忐忑》音乐、老猫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回忆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还记得故事《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吗?城市老鼠告诉乡下老鼠城市里有什么呢?
2、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结构,学习将音乐与故事匹配。
师:这首歌曲反映了乡下老鼠进城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城市是不是像城里老鼠说的那样乡下老鼠进城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3、熟悉A段音乐,并随音乐大胆用动作表现。
(1)感受音乐中乡下老鼠进城时的忐忑心情。
师:你们知道乡下老鼠进城时怎么走的吗?谁能用动作告诉我。
(2)引导幼儿感受并表现音乐中乡下老鼠进城的狂欢。
4、感受B段音乐,玩”躲闪、定住“游戏。
(1)感受音乐,讨论如何躲避老猫的抓捕。
(2)明确游戏规则。
(3)听音乐玩”躲闪、定住“游戏。
中班音乐:老鼠和猫 篇6
活动要求
1.认识音色,认识对称重复。
2.探索发现嗓音,打击乐器和旋律乐器在表现现实音响时的共同性及差异。
3.创编动作,表现文学作品中的有关形象。
4.体验人对朋友的需要。
活动程序
1.听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请幼儿回忆故事中的三种客人及它们的脚步声,并用不同的嗓音和动作来表现三种客人走路时的样子和他们的脚步声。
3.教师用打击乐器,如大鼓,串铃,木鱼等分别模仿三种客人走路的脚步声。请幼儿辨认是什么乐器模仿的是谁走路的脚步声并要求幼儿用动作对乐器的`演奏做出快速表现性反应。
4.教师用钢琴的不同弹奏法分别表现三种客人走路的脚步声,如请幼儿辨认并要求幼儿用三种客人的走路模仿动作,对演奏做出快速表现性的反应。
5.按故事提供的线索分配角色并完整表演。
6.在有条件的班级可以鼓励幼儿把他们听到的三种脚步声画出来。
附小灰老鼠的故事
在一座高高的大桥下面,
有一座小小的灰房子。
在这所小小的灰房子里,
住着一只小小的灰老鼠。
朋友们来了,
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
小灰老鼠觉得快活极了。
朋友们走了,小灰老鼠觉得很寂寞。
它天天在家中等呀,盼呀,
盼望朋友们再来拜访它。
小灰老鼠竖起耳朵仔细听。仔细听......
咚咚!咚!咚!
小灰老鼠赶紧把门打开......
唉!
原来是巨人先生从桥上走过,
咚咚咚的声音,
是巨人先生的脚步声。
小灰老鼠失望地轻轻把门关上。
小灰老鼠竖起耳朵仔细听,仔细听......
刷—刷—刷—刷
小灰老鼠赶紧把门打开......
唉!
原来是皮球小姐从桥上走过,
刷刷刷的声音
是皮球小姐的脚步声,
小灰老鼠失望地轻轻把门关上。
小灰老鼠竖起耳朵仔细听,仔细听。
迪笃迪笃迪笃迪笃,
小灰老鼠赶紧把门打开......
哈!
这回真的是朋友来了,
迪笃迪笃的声音,
正是朋友们的脚步声。
在一座高高的大桥下面,
有一座小小的灰房子。
在这所小小的灰房子里,
住着一只小小的灰老鼠。
朋友们来了,
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
小老鼠和泡泡糖中班音乐教案 篇7
中班幼儿热爱动物,模仿能力越来强,平时也喜欢模仿小动物;他们对音乐节奏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小老鼠和泡泡糖》是活泼欢快的AB两段乐曲,节奏感强;小老鼠风趣、诙谐的动物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活动中通过,鼓励幼儿夸张、形象地表现出小老鼠跑、看、拽等各种动作,并通过模仿老鼠偷走、拽泡泡糖、被猫吓倒等有趣的内容,让幼儿感受音乐游戏的无限乐趣。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欢快活泼的节奏和旋律。
2.尝试大胆、夸张地表现小老鼠走路、左右张望和拽泡泡糖的动作。
3.愿意与同伴一起进行音乐游戏,初步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点;复习童谣《小老鼠上灯台》
2.《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
活动建议
1.手指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导入,引导幼儿回忆小老鼠的动作。提问:小老鼠的走路(吃东西)时什么样子的?
2.欣赏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尝试创编动作表现音乐内容。
(1)完整欣赏,幼儿自由表演。(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分段欣赏,并引导幼儿说出两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故事情节。
A段音乐表现小老鼠从洞里跑出来的情景;B段音乐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情景。
(3)引导幼儿分段进行创编活动,鼓励幼儿按节奏表现小老鼠走路、左右张望的情景,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时表情尽可能夸张一些,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3.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4.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
(1)提示幼儿按节奏,夸张地表现小老鼠走路、左右张望、拽泡泡糖的音乐形象。
中班音乐:老鼠和猫 篇8
1、借助课件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节,学习用自然声音演唱歌曲。
2、初步了解游戏规则,在教师带领下学习分角色游戏。
3、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1、小花猫头饰一个、小老鼠头饰幼儿每人一个。
2、《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和课件、音乐《大猫、小猫》。
3、灯台背景图;、汉堡包、图片各一幅(分别挂在室内高处)。
4、座位排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跟着音乐《大猫、小猫》做律动进场。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个小客人,小朋友看看它是谁?(对!是小老鼠)
二、播放课件《小老鼠上灯台》,让幼儿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师: 这只小老鼠呀刚刚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1、(看课件――小老鼠上灯台)提问:
师:“小老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来讲讲?”“小老鼠要干什么?小老鼠爬到哪里偷油吃?后来谁来了?(猫)最后小老鼠是怎样从灯台上下来的?(叽里咕噜滚下来)
2、再一次欣赏课件(放课件)要求幼儿认真听,提问:
师:音乐什么地方你觉得很好听?(叽哩咕噜滚下来)这里音乐的速度怎么样?(速度快)
师:为什么小老鼠会叽哩咕噜那么快滚下来?(老鼠很怕猫)
3、老师把小老鼠刚发生的事编成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想听是怎样唱的吗?给我点掌声吧!(教师一边示范朗诵儿歌一边用动作表现情节。)
三、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1、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师:你听到了什么?是怎样唱的?
师:还有小朋友听到不一样的吗?是这样唱的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边唱歌边带领幼儿按节奏做小老鼠上灯台的动作。
3、幼儿边倾听教师演唱,边跟着教师做表演动作。
4、跟音乐完整的做动作。
(1)教师当老鼠妈妈,招呼小老鼠们:小老鼠们过来妈妈这里来(跟前蹲下),我们一起爬上灯台去偷油吃,准备好了!
(2)老鼠妈妈带领小老鼠随音乐合拍地完整做动作。
四、幼儿理解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学唱,体验愉快的情绪。(放课件音乐)学玩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1、 告诉幼儿游戏规则:我请你们来当小老鼠,当你听到猫大叫三声“喵喵喵”之后,它就要抓老鼠了,所以呀,你们要赶快跑回家,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这样老猫就抓不到你们了,记住了:当听到猫大叫三声“喵喵喵”之后,小老鼠就要坐到座位上去。
2、辅助教师扮演老猫,幼儿扮演老鼠,根据规则进行练习
师: 老鼠妈妈招呼小老鼠们:我们一起爬上灯台去吃汉堡包吧!
3、教师(跟随音乐)合拍的做动作。音乐结束后,猫大叫一声去捉小老鼠,小老鼠赶快跑回位置。
中班音乐:老鼠和猫 篇9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旋律,学会边唱歌边做游戏。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参与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图谱
2、音乐《小老鼠打电话》
3、电话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学习有节奏的打电话和接电话。
(一)学习有节奏地打电话。
1、师:(出示电话机和小老鼠图片)这是谁啊,它在做什么呢?小老鼠它想邀请它的好朋友去它家玩,它会邀请谁呢?小老鼠的朋友真多啊,那他会怎样打电话邀请它的好朋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老鼠的声音听起来怎样啊
2、幼儿示范小老鼠打电话
(二)学习有节奏地接电话
1、师:如果你接到小老鼠的电话你会怎么回答呢?小动物怎么接电话的,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小动物回答的声音怎么样?
(三)师幼一起玩打电话和接电话游戏。
师: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老师当小老鼠打电话,你们来接电话。
二、结合图谱,理解歌词内容。
(一)师范唱歌曲前部分
引导语:小老鼠为什么要打电话给他的朋友,最后是谁接得电话,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词《小老鼠打电话》。
1、师范唱。
2、提问:(1)小老鼠叫好朋友来做什么?
(2)好朋友的电话是多少呢?
(3)小老鼠是怎么知道电话的,它手里拿的是什么?
(4)最后谁接电话了啊
(5)猫来到小老鼠家门口敲门,小老鼠会有什么反映呢
(二)理解歌曲的间奏部分
师:老师在来唱一遍,看看没有歌词的时候,老师在干吗。
(二)结合图谱,师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三、玩“小老鼠打电话”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一)师: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小老鼠打电话”的游戏,左边的小朋友先演老鼠,另外一边的小朋友演小猫,大家一起唱歌,最后一句老鼠和猫的对话结束后,当听到“喵”的一声。“小猫”跑进“老鼠”家里捉“老鼠”,小“老鼠”赶紧回到自己位子上去。
(二)幼儿游戏
四、活动自由结束。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呢?选择幼儿所喜欢的歌曲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歌曲《小老鼠打电话》是一首比较欢快、诙谐的歌曲,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歌曲内容简单易懂,情节生动有趣。本次音乐活动目标是初步学习边唱歌边游戏,按照节奏说打电话的内容。借助游戏情境理解、记忆歌词以及内容,并在游戏情境中大胆想象并做出小老鼠害怕的样子。在间奏的地方用游戏的方法表示等待,感受等待的快乐。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很快融入角色。在歌唱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用耳朵倾听音乐,而且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幼儿尽可能地用他们能够自如运用的表演方式参与到歌唱活动中,以增强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或体验,使幼儿在动手、动嘴、动眼、动耳、动脑等各种途径学习中全方位地获得多种感受和体验。在第一环节,我出示老鼠的尾巴让吸引幼儿注意,让幼儿猜猜这是哪只小动物的尾巴。同时也练习了小老鼠的形象,为课程做铺垫。加之,本节课跟电话有直接的关系,《纲要》中提出:艺术教育是各领域之间的纽带,所以我们又通过提问,与社会领域、生活教育相联系,扩展了幼儿的视野。整个活动给幼儿创设的氛围很好,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很高,通过气氛的渲染,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第二环节幼儿学唱歌曲我运用了图谱的形式,因为图谱能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又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第三环节进行音乐游戏表演;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与孩子们时而以师生身份,时而以猫鼠关系愉快地进行游戏,师幼互动效果好。
中班音乐:老鼠和猫 篇10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的特定变化表演老鼠的走、停、跑。
2.努力在音乐停顿的地方做出不同造型。
3.克制地根据音乐和故事情境参与表演游戏:轻走、快停、跑动时不碰撞或推搡他人。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录音、猫和小老鼠头饰各一个。
2.供幼儿游戏用的“香肠”教具、小椅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游戏背景
师:我是一只小老鼠,这是我最爱吃的香肠。我以前有很多,可是被那只总爱欺负我的猫抢去了,我好不容易才拿回来一根,你们知道我是怎么拿回来的吗?
那天,小猫在家里走来走去的看着香肠。我悄悄的跟在他身后,小猫刚一转身,我就停下躲好;他走来走去,我就跟着他悄悄着走,就这样走走停停,趁小猫不注意,我急忙跑过去抓起香肠迅速跑回了家。
二、熟悉游戏音乐
完整听音乐后提问:你听见了什么声音?你会怎么办?什么时候要拿起香肠迅速跑回家?
三、通过手指游戏熟悉游戏情节
1.教师哼唱旋律带幼儿玩手指游戏。
2.教师带幼儿随音乐做手指游戏。
四、示范游戏玩法,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角色
1.教师完整随音乐示范。
2.幼儿学习。
五、幼儿游戏
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随机、适时指导。
六、改变游戏情境,提高游戏趣味性
师:这次我们要先经过一片小树林、再经过一个小山坡、然后过草丛、最后来到小猫家里经过一面墙才能拿回香肠呢。
1.引导幼儿做出不同躲的动作。
2.部分幼儿游戏。
3.教师与全体幼儿游戏。
七、结束
师:我们一起去分享我们的美味吧!
反思:
我这次进行的是一节中班音乐游戏活动《猫捉老鼠》。歌曲幽默、诙谐,表现的是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小动物——猫和老鼠,很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我在活动中设计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来增加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这个游戏我想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幼儿尝试来创编简单的游戏玩法,商量制定游戏规则。让幼儿真正地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中,请幼儿自己开动小脑筋,来创编动作、创编游戏,他们的情绪一下高涨起来,活动达到了高潮。有一个孩子想到了小老鼠先悄悄地走出去,然后说:“小花猫,你没有看到我吧!”别的小朋友不同意了,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不行,那样小花猫就会来了,就听见了。”那个孩子说:“那小老鼠轻轻地小声说,不行吗?”大家还是不同意,说:“小声说也不行,就是应该一点声音也没有,悄悄地才行。”最后,大家同意了小老鼠就应该悄悄地走出去,然后东看看,西瞧瞧,见没有小花猫,再开始偷东西吃。接下来,游戏的最后,小花猫抓住了小老鼠,这个小老鼠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又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有:把他吃掉;有:把他使劲玩一玩,再吃掉;立刻有了不同意见:“不行,那样那只小老鼠太惨了!”这时,教师及时把他们拉了回来,教师说:“那我们可以让这只小老鼠下次游戏时……”小朋友们立刻接上来说:“让他当小花猫。”整个游戏的讨论过程都非常地热烈,孩子们很投入,都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活动结束后,我进行了自我评价与反思。在进行这节教学活动时我充分抓住小老鼠和小花猫的鲜明对比的形象,把它们作为该活动的学习主线,同时整节活动能围绕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学环节,突出幼儿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该活动在进行时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该活动的结尾处,幼儿自己设计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在师生一起玩时,这个环节更是在活动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这次活动结束之后,我也感悟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观的变革问题,我们要充分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
【中班音乐:老鼠和猫】推荐阅读:
中班音乐教案:捉老鼠08-25
小老鼠打电话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12-19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含反思10-01
幼儿园中班小花猫和小老鼠音乐教案12-18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及教学反思06-19
中班音乐买菜07-25
中班音乐:颠倒歌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