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讨论

2024-08-23

《记念刘和珍君》讨论(共8篇)

《记念刘和珍君》讨论 篇1

《记念刘和珍君》讨论

一、关于杂文

杂文在我国源远流长。鲁迅根据现实斗争的需要,继承古代杂文的传统,开拓和发展了现代杂文,成就卓绝。他的杂文思想深邃,熔铸着自己高尚的人格,而艺术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从初创发展到成熟,历经了相当长的时间,使杂文这一文苑奇葩,在现代文学史上放射着熠熠光辉。

对于杂文这一文体的概念,鲁迅前后给予它的称呼不尽相同。《坟》中称之为杂文,说它收集的是19到1925年的论文及随笔,是“体式上截然不同的东西”,是古文和白话合成的杂集。在《写在<坟>后面》里说:“于是除小说杂感之外,逐渐又有了长长短短的杂文十多篇。”《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五个集子,鲁迅明确称之“杂感”,除《三闲集》外,又称之为“短评”,而对《二心集》,又说它是“1930年与1931年两年间的杂文的结集”。说其中收有“不到十篇的短评”。《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三个集子,鲁迅统称为“短评”。《且介亭杂文》,顾名思义,就是杂文了。长期以来,各研究者的说法也不致,瞿秋白称鲁迅杂文为“杂感”,他说:“杂感这种文体,将要因为鲁迅而变成文艺性的论文阜利通(──feuilleton)的代名词。”而有人则认为它不是一种文体,而是各种文体的编年。另有的认为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不是一种文体,狭义的才是一种文体。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鲁迅杂文是各种文体的杂集。这可以用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序言》里的话来证明。他说:“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因为杂在文体上,所以也就有了体式的多样;而因为它是文艺性的论文,所以“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刘勰在《文心雕龙杂文》中说:“议论而兼叙述者,谓之杂说。”鲁迅杂文往往把文学表现手法和政论结合起来,以议论为主,夹以叙事和抒情,内容是现实的,战斗的;形式是灵活的,多样的。它运用文学语言和各种艺术手段,或单刀直入,直抒胸臆,或描摹事物,曲径通幽。它不摆架子,随意而谈,犀利活泼,不拘格套。应该说,凡一切政论性的散文,社会批判性的散文,都可以叫做杂文。

《辞海》对“杂文”做了如下介绍:“杂文,文学体载之一,散文的`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为特点,是一种战斗的文体。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时代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中国自战国时代以来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就多有这一类文章。“五四”以后,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为了战斗的需要,对于有害的事物,揭微显隐,痛下针砭,广泛地运用了杂文。它们有如匕首、投枪刺向敌人,对艰苦的革命斗争表现了坚强的战斗力;在艺术上,感情饱满,形象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杂文的新传统和新风格。建国以后,革命作家的杂文继承了战斗杂文的传统,对有害的事物迅即给以讽刺或抨击,对新生的进步的事物给以热情支持和歌颂,成为新型的文艺性政论。”

《记念刘和珍君》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这本身就说明了杂文的“杂”,文体的划分有一定的弹性,既可以有偏重说理的议论文,也可以有叙事记人为主的记叙文。

二、关于对课文句子的不同理解

1.关于“惊心动魄的伟大”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对比有两种解释。

一种认为“伟大”是反语,用来讽刺段祺瑞卫队对手无寸铁的爱国群众的“攒射”。

另一种认为是赞颂“三个女子”的崇高精神的。因为第一,这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临危不惧,互相救助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的。第二,这句话的主语“这”,是指代介宾短语“当三个女子……的时候”中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语句的着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而不是“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作者赞颂的对象当是“三个女子”,否则这句话就应写为“当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攒射从容转辗着的三个女子的时候”了。

2.关于“伟绩”“武功”“八国联军”“几缕血痕”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对“伟绩”“武功”的理解,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是反语,是揭露讽刺中外反动派的暴行的。

从全句看,一种意见认为这句话表明段祺瑞政府和“三・一八”大屠杀,比历史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八国联军和惩创学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无论从屠杀的规模还是数量,“三・一八”惨案都远没有超过历史上“中国军人和屠戮妇婴”或“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因而有的人认为:文学作品,不是历史著作,这句话的意思旨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政府“三・一八”大屠杀的野蛮残暴,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此外,还有人指出:对“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几句,大多数注本都认为“这几缕血痕”是指段祺瑞的大屠杀,或指祺瑞对三个女子的残杀,它远远超过了“中国军人”“八国联军”,即历史上一切中外反动派对中国人的屠杀。我们认为这样解释是不对的。

第一,“这几缕血痕”不是指段祺瑞的大屠杀,因为鲁迅明明在文中说“死伤至数百人”,死难的“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显然这场大屠杀决不只是“几缕血痕”的问题。第二,这几句也不是说段祺瑞对三个女子的残杀,远远超过了“中国军人”“八国联军”对中国的“妇婴”“学生”们的屠杀,因为那样解释令人不可思议。何况“中国军人”包括不包括段祺瑞及其卫队?如果不包括,难道段祺瑞及其卫队不算“中国军人”?如果包括,那就等于说段祺瑞杀三个女子,远远超过了包括段祺瑞在内的“中国军人”屠杀中国人民(包括“三个女子”)的罪行,这很不合逻辑。显然以上解释都无法讲通。还有,几乎所有的注本都认为“八国联军”是指19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八国侵略军,这也值得研究。从历史上查不出那时的“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

那么这几句到底应该怎样解释呢?我认为,“这几缕血痕”是指三个女子“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崇高精神。“这几缕血痕”的“这”,和前面“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的“这”,两个指示代词,指代的都是一种事物,都指三个女子的高贵思想品质。1926年3月12日,日本帝国主义的两艘军舰开进我大沽口,炮击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国民军被迫自卫还击,日帝即纠结了美、英、法、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共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向中国方面提出“最后通牒,限18日午前答复,否则各国军队即“决采所认为必要之手段”,我认为这就是鲁迅在此文中说的“八国联军”它们的强盗行径激起了我国人民的愤怒。在共产党领导下,3月18日上午,北京大、中学生和民众五千多人集会游行,强烈抗议“八国通牒”,要求“驱逐八国公使”。当学生和各界代表走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时,段即命令卫队向赤手空拳的群众开枪、砍杀。鲁迅在文中谴责的“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指的就是段祺瑞屠戮群众(其中有不少是妇女、小孩),这实质上也是“八国联军”在“惩创学生”(死伤者中,学生占十之七、八),深刻揭露了段祺瑞正是“八国联军”的忠实走狗,“三・一八惨案”是中外反动派在屠杀中国人民(所以下文有“中外的杀人者”之语)。这里的“八国联军”,即日、美、英、法、意、荷、比、西,它和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德、美、英、法、俄、日、意、奥)有相同的部分,但也不尽相同。那时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清政府与十一国公使签订了“辛丑条约”。十一国即“八国联军”加上荷、比、西三国。后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从中退出;德、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亦从中退出。于是十一国中只剩下了八国。由于这八国是原先“八国联军”和十一国的主要部分,两者一脉相承,基本一样,所以鲁迅仍用“八国联军”这一称谓。

然而敌人的“伟绩”也好,“武功”也好,“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也就是说,中外反动派屠杀中国人民的“伟绩”和“武功”,统统被“三个女子”不畏强暴、“沉勇而友爱”的伟大精神压倒了。这和鲁迅赞扬俄国人民用“血液浇灭了”敌人的“烟焰”的意思相像。

鲁迅在赞颂了三个女子的“这几缕血痕”之后写道:“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也就是说,三个女子的高尚精神品质,必然唤起更多的人们觉醒。文末又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血色”和“血痕”的意思一致,都象征死伤者的革命精神,它必将鼓舞更多的人们奋勇前进。

鲁迅还在《无花的蔷薇之二》《淡淡的血痕中》等文中,以“青年的血”、“血痕”来赞颂在“三・一八惨案”中死伤者

《记念刘和珍君》讨论 篇2

为何“记念”而非“纪念”?为何用“君”?

生:(查)“记念”多表惦记挂念之义,且多作动词。“君”是尊称。

二、速读概括梳理,细读品味研习

1. 鲁迅记录了刘和珍哪些事来尊称“君”?

生:①“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②参加女师大学潮斗争③“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惨遭屠杀。

2. 师:文本中哪些细节刻画了怎样的刘和珍?(关注应重读的词)

生:①“然而”。这个转折强调“销行甚为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可见她追求进步勇于反抗。(师补说《莽原》)

②“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表现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第一个“微笑”表现刘和珍和蔼善良。(师补许广平《刘和珍生平》)第二个“微笑”因在“偏安于宗帽胡同后”(女师大学生斗争失利时),所以表现刘和珍在斗争受挫时仍乐观坚毅。一处“泣下”是因为她虑及母校前途而黯然,表现她忧思远虑。

③“欣然”,高兴愉快,写她自愿而英勇。(师补《刘和珍生平》)具体的伤情描绘和“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也死掉了”表现她们无辜、自己震惊和对方残忍。

师小结过渡:(PPT《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相关说明)

从写作缘由起始;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基础上再深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意义。记叙、议论、抒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可见作者的重心在议论抒情,情感以悲(爱国青年)愤(杀人政府)为主。

三、斟酌文本、精读讨论

故而许广平评价《记念刘和珍君》“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然而鲁迅没写“要落泪了”,甚至在灵前也是“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这句子应留意哪个词?

生:独?徘徊?

师:“独”词意简洁,“举世皆浊我独清”。当时舆论要么倒向执政府抹杀此事,要么群情激愤恨不得立刻赶执政府下台。很少人像鲁迅一样既理性又感性。“徘徊”能否换成“徜徉”?

生:(查)不行。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比喻犹豫不决。

1. 鲁迅陷入的是怎样的两难处境,以至于犹豫不决而产生矛盾心理?

生:“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二节)。我们都想为这事为刘和珍们写一点文字,使庸人或我们自己不会忘却英雄之英勇无私和杀人者之残酷无情。可是哪怕这一点“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的文字我也无法写出,“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使我痛且“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使我无法痛定思痛(第三节)。所以“要写一点”和“无话可说”矛盾。

2. 展现了这个矛盾心理后,作者爆发还是沉默?

生:爆发。“我也早觉得(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五节)世界就是这么似人非人,总要学着“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因为“时间的流驶会洗涤旧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

3. 他就彻底爆发来宣泄他的愤怒?

生:还是有点节制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师: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一堆副词关联词特别是递进关联词中读出他的愤慨。请找出并自由诵读这些词。

4. 这是鲁迅“不说”读者间接感觉到的。

当然也有他“要说”读者直接读到的。请找出他直接表明“我要说”的话。

生:“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第十三节)他记叙描绘了惨案的场景,也评述了惨案的影响。

师:但面对如此微小的启示、如此下劣的流言、如此和蔼的学生、如此凶残的虐杀,作者还能说什么呢?最后他只能“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师小结过渡:

全文在鲁迅“要说”“不说”之间曲折盘旋,绞人心肠。他想说,他不得不说点什么,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又说了没意思、无法说甚至不能说。他说出的,读者读出了;可他没说出的,从他的痛苦纠结中读者也感知到了,甚至品味得更深刻了。

四、比较拓展、探究辨析

可鲁迅不一直都是形象刚强,文章酣畅,刺醒国民,无惧当局吗?请在《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周作人)里选择近似内容细读,分角度说出两文的不同。

生:周作人“当封棺的时候……”鲁迅“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前者是陈述句,后者用反问增强情感。

生:周作人“第二天上午十时棺殓……”鲁迅“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鲁迅用排比反复增强语气气势。

师总结:修辞上,鲁迅情感更强,这文风与为人处世风格相关。文体上,鲁迅的文章追求深邃犀利,思绪在曲折中深化。情感表达上,鲁迅的冷峻包含着热烈。描写愈淡然,情感愈节制,静波之下愈有汹涌,正如《礼拜二午睡时刻》和《登高》。

《记念刘和珍君》 篇3

《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一课的精读课文,也是2010级高一师生初次面对新课改所涉及的一篇教学难度较大的,融写人、叙事、抒情、说理于一体的鲁迅先生的散文力作。先生以“记念刘和珍君”为切口,实则意在评述“三一八”事变。事变始末千头万绪,作家巧妙地化繁为简,举重若轻,以“一斑”而窥“全豹”,高屋建瓴,实属“匠心独运”。作家创造性地写作,宜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文章明暗线索交织,以“记念”为明线,“悲愤”之情纵贯全文。刘和珍爱读书,爱同胞,爱学校,爱祖国,却惨遭毒手。鲁迅的“爱”深沉而博大,具体体现是——关注革命前途,关爱进步青年,盛赞勇毅精神,痛心群众徒手请愿“府门喋血”,哀痛青年学子英年早逝,指导革命青年汲取血的教训;怨怒国人麻木健忘,戳穿“恶意闲人”阴险论调和无耻谎言,展露刽子手的狰狞面孔和主奴间的反动本性,矛头直刺反动当局,悲愤之情溢于言表;文末号召“真的猛士”奋然前行,格调高昂地收束全文。

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披文以入情”,也就是把握由“感”入“悟”的审美方法。

这是一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范文。

二、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对散文欣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但具体赏析的方法却很模糊,老师需要在上本单元(或本课)前切实加以适当的复习指导:熟读教材——明确线索——把握内容——弄清结构——领悟思想情感——习得方法、技能。熟读教材易,明线索、理结构难;把握课文内容易,体悟思想、情感,习得方法、技能难。

三、教学目标的分析及依据

据此学情,依照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多角度、多层面把握鲁迅散文《记》的深刻内涵。

2.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将习惯慢慢地转化为能力。提高语言的感悟力、筛选及概括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德育目标:理解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

4.方法目标:动态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总结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初步学会梳理、积累、运用语文知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

说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领悟文章内容及深刻内涵;

说难点

夹叙夹议的方法;刘和珍精神的理解。

五、教法、学法

散文教学应重视感悟和熏陶。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诱导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六、教学过程

1.安排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2.汇报自学成果(学生可自由交流,然后举荐学生1人5分钟集中交流)。

(一)新授导入

1.“三一八”惨案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血的历史,200多名请愿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它又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耻辱。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2.出示一幅足球场上的一张前仆后继的照片和“三一八”惨案中前仆后继的一个场面。

(二)指导“研讨与练习”一,强化重点

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说“实在无话可说”,文末写到“呜呼,我说不出话”,再找找,结合语境,认真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

小结:作者“不说”是假,欲“说”是真。哀痛、愤怒、失望、激赏之情溢于言表。全文以“记念”为明线,通篇贯穿“悲愤”之情,夹叙夹议,形象说理,内涵深刻。

(三)微观探幽,合作学习

以课文四、五部分为例分析,文章中,哪些是“叙”,哪些是“议”,如何做到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谈谈这样写的艺术效果(分组讨论回答)。

明确:听说噩耗和流言及遇难详情,是叙;阐明观点(看法),是议。广镜头概写和特写细节相结合,谎言不攻自破,正邪对比、反衬,爱憎分明。

(四)拓展延伸

1.对联:赴国难时代危难淬火_____

____。答:悼芳魂勇毅精神闪光。

2.讲讲古今中外“危难之时显身手”,“不苟且偷生”的人和事。

谭嗣同,中国倘要流血,就从我开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藏羚羊,天敌追赶时飞身做桥让孩子逃命。

唐山地震中的父亲,让孩子吮咬破的手指头上的血。

贵州缆车中的父母,双手举起孩子以防孩子被震。

史铁生,双脚残废后终究活下来,而且成为著名作家。

项羽,失败而不偷生,“不肯过江东”。

文天祥、苏武、李白等。

(五)作业(课后训练)

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或课外资料,拟写两段(300字)颂扬烈士精神的文字。

教师例文:

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你为人民的苦难感到哀痛,你勇于面对黑暗的现实,激发起变革现实的斗志,并以参加这样的斗争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你永远值得后世的人们赞颂!

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你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虽然你已经踏着淡红的血泊走向了浓黑的悲凉,但你的精神给一代又一代热爱真理的人们一个光明的希望,激励更多的猛士奋然前行!

你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时代的嘴脸,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还有平庸者的无聊,更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苟且偷生!

你让我们陷入深沉的思索,让我们诅咒一个默无声息的民族,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你是一代女性勇毅精神的代表,干练坚决,百折不回,遇事从容,殒身不恤,不畏强暴,追求真理,你是一枝美丽而带刺的蔷薇!

你是一个民族血战前行的历史中普通的一员,你用自己的生命,像木材凝结成煤块一样,留给后人一种精神,让我们坚信:勇毅精神不灭,正义和真理永存!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4

1、整体感知课文,沥青文章思路,领会课文中心。

2、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学习写人叙事的技巧。

3、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导语设计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一八”惨案?()文章题目中的“刘和珍”,即是当年倒在“三•一八”惨案中反动派枪下的一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篇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

二、解题

1、解题:关于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并非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为“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鲁迅当时用“记念”实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关于称谓“君”:对人的尊称。刘和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三一八”惨案中,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她扛着校旗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

2、了解背景:参看书下注释1;当时的政体:北洋军阀统治。民国初年,军阀争权夺利,政治混乱不堪,从1912年到1928年,17年间,北洋政府换了47届内阁,长得不过三两年,短的只有一两天,真可谓“城头变幻大王旗”但不管政府怎么变,不变的是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军阀仰仗外力,置人民于水火之中。“三•一八”惨案牺牲的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3、作者: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的小说。1921年发表代表作《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1923年写成小说集《呐喊》,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其后又发表了《祝福》等数名的小说和《藤野先生》《范爱农》《野草》的等著名散文。“四•一二”大屠杀后,愤然辞职,定居上海,专门从事写作,研究马列主义,成为坚定地无产阶级战士,先后主编刊物和写作优秀杂文《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友邦惊诧”论》等,此外还翻译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国作家的作品。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建国后出版了《鲁迅全集》十二卷。

三、梳理基础知识

1、字音

赁屋浸渍尸骸洗涤屠戮绯红寥落 桀骜踌躇噩耗不惮殒身不恤惩创惩前毖后 亲戚长歌当哭

2、词义

(1)居然•竟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含有“没料到会这样“的意思。不容易这样而这样,指好的方面;不应该这样而这样,指坏的方面

竟然:表示结果和预期相反,出乎意料之外,但它常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跟“居然”的第三种情况相同,但语气不如“居然”重。例:

①武汉市一中学月度考试(竟然)是默写周杰伦新歌歌词,老师说是考虑学生喜欢时尚,专家认为毫无意义。

②梵高的,名作《峡谷》中暗藏玄机,用X光调差(居然)发现画中有画。(2)流驶•流失•流逝

三者都表示成为过去,适用对象略有不同 流驶:①流失,流走成为过去。②飞快地移动。

流失:①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三十或者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等自己白白流掉。②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③比喻人员离开本地或者本单位。流逝:(岁月、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例:

①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②建造水库蓄积汛期的河水,以免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流失)。③美好的童年时光(流逝)了,祖母也离我而去。(3)爆发•暴发

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②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②突然发作,如暴发户。例: 最具(爆发)力的六大牛股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逐渐走低,套住了许多想再短期内(暴发)的股民

(4)交代•交待

交代:①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工作 ②嘱咐:他一再~我们要注意工程质量

③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的人说明;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问题;~政策。也作交待 交待:①同“交代”③

②完结(指结局不如意的,含诙谐意):要是飞机出了事,这条命也就~了。

四、熟悉文章内容 问题:

① 刘和珍是怎样的人? ② 划分文章结构 ③ 探寻文章线索 ④ 总结作者写作意图 ⑤ 文章中哪些语言为你欣赏 信息筛选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思路

1、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君”是本文叙述的主体。课文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 明确:3、4、5节。

2、第1、2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全都概括进去了①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刘和珍,不屈服;②反动势力方面:“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③庸人方面:淡漠了,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作者写作意图:①悼念刘和珍②痛斥反动文人③唤醒麻木庸人。

3、第6、7节又起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谈到意义,大多数人只说肯定的,鲁迅先生的深刻之处就在于既有肯定,又有否定。他既不肯定一切,一味颂扬,也不否定一切,把惨案当作无谓的牺牲大泼冷水,而是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地位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

4、划分文章层次,概述层意 明确:

第一部分(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是祭奠爱国死者,痛斥反动文人;二是唤醒麻木庸人(由爱到恨)第二部分(3、4、5):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共三节。三是刘和珍在**中的表现,四是刘和珍在惨案中的概况,五是刘和珍在惨案中的细节(由生前到遇害)第三部分(6、7):纪念刘和珍的思考,有两节。六是告诫人们徒手情愿不足取,七是烈士的牺牲精神让人们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由否定到肯定)能力提升

问:学生自读第1、3、4、5节,思考归纳:课文记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能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

毅然预定《莽原》——追求真理

“风潮”领袖(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强拖出校)——敢于反抗 事迹虑及母校,黯然泣下——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形象特征 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本性善良,为人谦和 欣然前往,府门喋血——勇敢坚强,敢于抗争} 问: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法塑造这一鲜明人物的呢?塑造人物还可以选用哪些角度呢? 明确:动作,心理描写,外貌描写。正面描写——言、行、心、貌,细节描写;侧面描写 问:这样一个优秀青年牺牲了。按照我们纪念性文章的一般写法,我们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先写这个人活着时怎样,然后写这个人的死亡,再写这个人的意义影响,那本文一二层次就要颠倒顺序了,作者按照本文思路行文,有何妙处?

明确:如果本文从第三节刘和珍的平时表现写起,把一、二节移到第五节之后,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就成了单为刘和珍一个人写纪念文章或作传了。本文题目虽为“记念刘和珍君”,实际目的却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对“三•一八”惨案加以评述。本行文思路有这样几个好处:

第一,作者笔下的刘和珍是一个有着正义感、责任感,“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女青年,进而扩大为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这是一批可爱的爱国青年。但段政府杀害他们,流言家诬蔑他们,其手段凶残恶劣,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反动派和流言家的无耻谰言全都不攻自破。

第二,写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用特写镜头,场面惊心动魄,描写细致逼真,使人能够想象发生在执政府门前这场惨案的全景。

第三,写一个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地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对死难者的沉痛悼念。

作者纪念刘和珍,评述的是“三•一八”惨案的整个历史事件,理解课文,把握其博大而深刻的思想意义。合作探究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通览全文,作者的“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燃烧,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对惨案“悲愤”感情的句子,并加以品析。示例(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

“惨象”指反动句法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消亡,以致“默无声息”了

“沉默”又两种含意,两种结果:一是“爆发”,沉默的过程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是爆发的先兆;一是“灭亡”,甘受压迫,国家、民族更加衰颓下去。作者选用选择复句,启示人们:事情已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也没有用,必须起来斗争。表明了作者的斗争意志和殷切期望。(2)“真的猛士”“庸人”“无恶意的闲人”等几类人,分别指什么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①“真的猛士”是爱国青年,突出了一个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群众。,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和她们的勇毅,告诫后人注意斗争方式,激励后人“更奋然而前行”。

②“庸人”是处在中间状态的麻木的国民,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衰亡民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③“有恶意的闲人”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或称为“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文人”“流言家”),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3)“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

① 第一句话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② “伟大”一词有“赞颂”说与“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的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就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好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刘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四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协调一致。③ “文明”“伟绩”“武功”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心情。

(4)解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这段话 明确: “句中的“中国人”是指反动派的统治者,鲁迅一向把敌人看得很坏,认为“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们都不会错,“但”一转,指出段政府这一次坏到连作者都怀疑了——阴险狠毒之甚真是坏出了格。(5)“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它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 明确:

“它们”指反动派;“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得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中,“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是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艺术手法

1、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2、学习写人叙事的技巧。

3、充满表现力的语言。小结:

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评述,作者的笔触涉及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高度表现了一代伟大作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发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板书设计

毅然预定《莽原》——追求真理

“风潮”领袖(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强拖出校)——敢于反抗 事迹虑及母校,黯然泣下——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形象特征 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本性善良,为人谦和 欣然前往,府门喋血——勇敢坚强,敢于抗争} 文章结构 12缘起——悼念 345纪念怒斥颂扬 67意义

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艺术手法

1、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2、学习写人叙事的技巧。

3、充满表现力的语言。课堂练习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C)A.菲薄fěi洗涤dí不惮dàn混淆yáo B.虐杀nüâ攒射zǎn惩创chuāng谙习ān C.绯红fēi山阿ē干练gàn镌刻juān D.尸骸hái浸渍zã诧异chà挑剔tī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D)A.桀傲喋血屡次班门弄斧 B.屠戳和蔼绯红扬长而去 C.毅然租赁噩耗一愁莫展 D.殒身羽翼踌躇安分守己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坐着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应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① 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 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③ 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④ 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着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⑥ 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A②⑥①③④⑤B②⑤⑥①④③C⑤②⑥③①④D⑤⑥②④③①

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作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作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5

粘文杰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背景,把握行文思路,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2.理解作品思想内涵,探究作品丰富意蕴,揣摩文段深层含义。3.背诵重要语段,提高文学修养,丰富认知能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光盘,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结合注释①介绍“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代背景。

二、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刘和珍烈士的事迹。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和介绍时代背景——今天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选自《华盖集续编》。记念,我们现在一般写成“纪念”、“记”与“纪”在这里含义是相同的。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这就要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个了解,大家可以先读一下注释①,看过后对其中不懂的地方还可以提出来。

教师着重介绍以下几点:

(一)“三·一八”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诬陷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同志等)盲目地引入“死地”。

(二)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任教并编辑新文学刊物。面对反动黑暗的统治,他无比愤慨,对爱国的青年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写了好几篇倬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二、学生听课文朗读,提出具体要求。

(一)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二)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三)把记叙刘和珍烈士事迹的内容理出来,准备复述。

三、学生复述刘和珍的事迹后,教师归纳:

文章中记叙刘和珍事迹主要在三、四、五小节(一小节也有一部分),记了三件事,虽然写得简略,但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第一件事是“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周刊(板书“毅然”)。从这个“毅然”的行动里能让我们了解到什么呢?(对进步思想的追求,对鲁迅作品的热爱)。

第二件事是参加女师大**斗争,“不为势利所屈”,对母校的前涂(同“途”)“黯然至于泣下”(板书“黯然”)。在这里,“黯然”一词,表现了什么心情?(对学校的前途,对同学的未来深深地优伤)。

第三件事是“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遭残害(板书“欣然”)。从这个“欣然”里又能显示出刘和珍的什么品质?(一片爱国的热忱)。

因此,鲁迅先生把刘和珍等称作“真的猛士”是有这些事实为依据的。刘和珍烈士与杨德群烈士等为国为民,爱憎分明,见义勇为,确实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四、布置作业:

(一)进一步朗读全文,修改各自在作业本上写的各段的段意;

(二)找出文章中议论和抒情的语句。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依据文章的感情脉络,理清全文的结构;

二、指导学生剖析文章的第一、三部分。

三、指导学生理解其中一些难句的含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检查并交流学生七小节段意概括。

教师小结:

全文共七段:第一段,面对着刘和珍烈士的追掉会,鲁迅先生感到无比悲愤,要写文章来“悼念逝者”(板书);第二段,想到烈士的斗争已经过去,她们已倒在血泊之中,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旧存在,为了使人们不忘烈士的鲜血,为了唤起人们的觉醒,更感到有必要写文章来“唤醒生者”(板书);第三段,追忆刘和珍的往事,对她奉献悲哀和尊敬,因为她“为国而死”(板书);第四段,噩耗传来,由不信到证实,目睹惨象,耳闻流言,愤怒地揭示我们这个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惨痛根源”(板书);第五段,从惨案的经过,展示出三个女子的惊心动魄的“崇高伟大”(板书);第六段,在血的教育下,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中,看到刘和珍等烈士 “教训的深刻”(板书);第七段,与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相比,中国女性临难竟如此之从容,得出了我们民族没有消亡的明证,指出在这一惨案中,人们将看见希望,猛士更奋然前行,由此自然地归结出烈士“牺牲的意义”(板书)。

二、指导学生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依据段意,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一、二小节是第一部分,说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第三、四、五小节是第二部分,颂扬刘和珍烈士的崇高品质和斗争精神;第六、七小节是第三部分,指出“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所在。

2.第一部分中作者写了哪几种人,其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

三种人:①爱国青年(刘和珍及四十余遇害的青年),②反动势力(段祺瑞政府、“几个所谓学者文人”),③未觉醒者(庸人,无恶意的闲人),目的:悼念死难烈士,控诉反动暴行,痛斥无耻流言,唤起民众觉醒。3.第三部分中作者总结出的刘和珍等烈士死难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告诫青年,注意斗争方式,不做无谓牺牲;激励人们,希望虽然渺茫,猛士奋然前行。

三、指导学生理解文中难句的含义。学生阅读,相互讨论后,教师归纳:

(一)第一、二小节有两处提到“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这种矛盾的提法该怎样理解?

(1)第一处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寄托自己对刘和珍烈士的哀思,接下来连用两个“只能如此而已”,是说明自己的悲愤感情是文章所倾诉不了的,然而又只能用文字来纪念,这种反复回荡的语言,正反映出鲁迅先生悲愤之强烈;(2)第二处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对我们还活着的人来说的,是为了要揭露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为了让人们不忘记这血的教训,所以结尾再强调一下:“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3)“我实在无话可说”,这是一句无比愤激的话。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鲁迅先生的周围,重压在心头,而反动统治者和御用文人们的卑劣行径,“尤使我觉得 悲哀”。一个人在悲愤到极点的时候反而会说不出话来,所以必须“出离愤怒”,写文章来悼念死者,把自己最大的哀痛显示于这个“非人间”,让反动统治者们对我的苦痛去“快意”吧,我将以此作为“祭品”,奉献在烈士的灵前。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实质是无比哀痛愤怒,难以言表的情感流露。

(二)在第二小节开头,赞颂刘和珍等为“真的猛士”,又说她们是“哀痛者”和“幸福者”,该如何理解呢?

“真的猛士”是指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的革命者。他们敢于正视民族悲惨的命运、面对国家黑暗的现实,以国家、民族的不幸为自己最大的“哀痛”;他们不怕血腥镇压,不为暴行所吓倒,以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而献身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与“猛士”相比的是“庸人”,是指被“造化”愚弄的“怯弱者”,他们尚未觉醒,还在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鲁迅先生感到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是为此而说的,要用猛士们奋斗的鲜血来教育、唤醒他们。(学生齐诵)

(三)第四小节的难句在最后一小节,我们可以先集体朗读一下。(学生朗读),惨象、流言,揭示出这个非人的世道。面对这种黑暗的统治,语言已经失去了作用,指出这就是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原因所在,这种“沉默”对人民来说是痛苦的,但对反动统治者来说也是可怕的,进而剖析“沉默”的两种结果。这一句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哲理,我们可以联想到鲁迅先生写的“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诗句。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前一个“沉默呵”,感叹成分较强,要读得深沉缓慢,后一个“沉默呵”,愤怒的成分为主,要读得高昂激越。(指导学生再朗读一次)。

(四)第五小节的难点在于对“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不幸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就整句的意思来看,是赞颂刘和珍等“三个女子”在弹雨中毫不畏惧、互相救助的感人事迹,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这是“惊心动魄”的,更是“伟大”的;从句子的结构来分析,主语“这”是指代“三个女子从容转辗”的斗争场面,谓语“是„„伟大”,这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句,正是对刘和珍烈士等满怀激情的“正面赞颂”。这个“伟大”的行动,还表现在下一句:这三个女子的“几缕血痕”,把“中国军人”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武功”(反语)都“抹杀”了,所以这两句话,是鲁迅先生满含激情地在正面赞颂。到最后一节用“但是”一转,把这些中外杀人的刽子手们拉出来作反衬,让人们看看这些丑类在中国青年女子面前是何等的卑劣可憎!

四、小结全文:

这篇纪念性文章,记叙部分并不多,重点在议论和抒情,这和我们现在常见到的一些以回忆事迹为主的纪念文章是不同的。当时鲁迅目睹反动统治者的残暴,目睹无数优秀青年遭屠杀,目睹不少群众未觉醒,他的悲愤心情是难以抑制的,所以文章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交织起来写。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记叙是议论、抒情的基础,使议论、抒情不至于空泛,而议论、抒情又是记叙的深化,使记叙不显得肤浅,三者结合到一起来运用,就能使文章的主题表达得更深刻,揭示得更真切。这种综合表达方式也要靠我们细心阅读去领会。

四、布置作业:

1、继续诵读全文,背诵2、4小节。

记念刘和珍君(学生提问) 篇6

1、第一节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这句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他想表达什么?

2、第3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所在的是“非人间”,他说的“非人间”是指什么?

3、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还存着血污···什么意思?

4、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苟活到现在的我”?

5、为什么杨荫榆压迫学生,鲁迅还要称呼她为“女士”?

6、为什么作者要以“最大的哀痛”显示于人间,让“它们快乐于我的痛苦”?为什么作者要用“它”来指人?

7、杨德群和刘和珍同样是徒手请愿死掉的,为什么鲁迅只写刘和珍却没有写杨德群?“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四十多个青年”是一起请愿的人,都是女子师范的学生吗?为何只开两君的追悼会呢?

8、为什么鲁迅要在离三月十八日已过了两个星期存写这篇文章?他有什么意图?

9、“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托体同山阿”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0、为什么刘和珍知道作者所编辑的期刊往往有始无终,但是却毅然预定了《莽原》?

11、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始终微笑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君”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心理?作者想说明什么?

12、“真的猛士,敢于·····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为什么猛士是哀痛者又是幸福者?这两者是矛盾的吗?

13、文章开头说“我实在无话可说”,可后面又说“我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为什么?

14、文章中多次提到“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有何作用?

15、第二节中“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忘却的救主”指的是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6、文章第三节第6段为什么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于尊敬”,为什么要在“尊敬”上加上“悲哀”呢?

17、为什么一个学生偏偏指着刘和珍告诉鲁迅“这就是刘和珍”?

18、文章中多次提到“真正的猛士”,有何意图?

19、作者提到在刘和珍和杨德群开追悼会的那天他独在礼堂外徘徊,那他又为什么不进去呢? 20、为什么鲁迅在第二节第4段中说“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庸人指什么?

21、“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何意?

《记念刘和珍君》讨论 篇7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本文的中心内容, 是评述“三一八”惨案。

关于“三一八”惨案, 课文已有注释 (1) 说明。本文主要评述的并不是惨案之本身, 而是社会各方对待“三一八”惨案及其人事的言论和态度, 进而以揭示“三一八”惨案的应有意义, 所以, 要真正理解本文, 首先须在阅读文本中, 梳理出当时社会各方对“三一八”惨案的言论、态度。

一.社会各方的言论、态度

1. 段祺瑞执政府 (或称“当局者”) :残酷镇压。

——命令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 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 打死打伤200余人, 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 (见课文注释 (1) ) 。

2.以陈西滢为代表的“几个所谓学者文人” (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 :散布流言。

——污蔑遇害的爱国学生“莫名其妙”, “没有审判力”, 因而盲目地被人引入“死地”, 并把杀人责任推到他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 说他们“犯了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 (见课文注释 (9) ) 。

3.爱国青年 (如“程君”) :心情悲痛。

—前来问我道, “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 “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见课文第一节)

4.处于中间状态的“庸人”、“无恶意的闲人”:对之淡漠。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偷生”。 (见课文第二部分第1节)

二.鲁迅先生对上述社会各方包括刘和珍等人的态度

1. 对段祺瑞执政府 (或称“当局者”) :愤怒至极。

——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 洋溢在我的周围, 使我难于呼吸视听, 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见课文第一部分第3节)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 来推测中国人的, 然而我还不料, 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见课文第四部分第1节)

——这不但是杀害, 简直是虐杀, 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 说她们是“暴徒”……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见课文第四部分2—5节)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 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 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见课文第五部分第3、4节)

2. 对以陈西滢为代表的“几个所谓学者文人” (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 :出离愤怒。

——长歌当哭, 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 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 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 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 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见课文第一部分第4节)

——但接着就有流言, 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 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见课文第四部分第4、5节)

3. 对刘和珍等人:悲痛、尊敬。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 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 我向来这样想, 这样说, 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 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 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见课文第三部分第1节)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实死掉了, 这是真的, 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 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见课文第五部分第3节)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 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 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 爱人的心, 纵使时光流驶, 洗成绯红, 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 “亲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 这也就够了。 (见课文第六部分第2节)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 是始于去年的, 虽然是少数, 但看那干练坚决, 百折不回的气概, 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 虽殒身不恤的事实, 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 虽遭阴谋秘计, 压抑至数千年, 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见课文第七部分第2节)

三.鲁迅先生对“请愿”的态度及所揭示的“三一八”惨案的意义

1.对“请愿”的态度:

——时间永是流逝, 街市依旧太平, 有限的几个生命, 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 至多, 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 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 我总觉得很寥寥, 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 正如煤的形成, 当时用大量的木材, 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 更何况是徒手。 (见课文第6部分第1节)

2.“三一八”惨案的意义: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见第二部分第1节)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 虽殒身不恤的事实, 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 虽遭阴谋秘计, 压抑至数千年, 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 意义就在此罢。 (见第七部分第2节)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行。 (见课文第七部分第2、3节)

四.本文的总体思路

借助以上有目的的对应“引述”分析, 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作者撰写本文主要是在梳理自己自惨案发生后两周内的情感和思想, 评述社会各方对“三一八”惨案尤其是刘和珍等人的言论和态度, 揭露段祺瑞执政府残酷镇压学生的罪行, 抨击“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 表达对死难烈士的崇敬之情, 总结惨案的意义, 激励包括“真的猛士”、“苟活者”、“庸人”在内的所有后人——以此来纪念“三一八”惨案和刘和珍君。

全文七个部分, 作者已经标明。七个部分在以上思路的统摄下, 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 第三、四部分是“记念”的主体, 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 透过这结构框架, 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 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 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 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

(1) 关于文章缘起 (课文第一、二部分) 。分两步, 先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以纪念死难者;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 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理清这两部分思路, 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为什么当时的中华民族沦为“衰亡民族”, 为什么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够维持?鲁迅深知其原因在于中国庸人太多, 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 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不过两星期, 一切就淡漠了。因此, 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

从写作缘起入笔, 是常见的思路。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 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进行了概括。爱国力量方面, 学校举行追悼会, 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 可见, 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 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暴徒”的遇难者;反动势力方面, 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 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 惨案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照样“维持着”。同时, 作者也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坦陈在读者面前, 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 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 关于烈士事迹 (课文第三、四、五部分) 。先依时间顺序, 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 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进一步探究第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 理解就能更深入一步。

第三部分写刘和珍, 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欣然前往”请愿, 是很自然的事。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驳, 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恶。作者写刘和珍, 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 其意蕴是说, 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 铁证如山, 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 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 (课文第六、七部分) 。作者思想的深刻之处, 就在于不一味肯定, 而是总结教训, 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

对于“请愿”, 作者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 也不过多地否定, 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 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 告诫斗争者需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 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

五.本文特色

1.与通常杂文不同, 本文具有极强的抒情色彩。字里行间既蕴含着对死难烈士的尊敬和悲痛之情, 也包含着对段祺瑞执政府的愤怒之情;既表达了对“几个所谓学者文人”阴险论调的指责和愤慨, 也表达了对“庸人”们思想麻木的悲哀和无奈。

2.文章在叙述、议论、抒情中燃现的思想火花, 深刻而富有哲理。如:“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沉默呵, 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 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 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 正如煤的形成, 当时用大量的木材, 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 更何况是徒手。”

《记念刘和珍君》的前奏教学 篇8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 导入 作者 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是中职语文教材的一篇经典课文,在文章中鲁迅先生深刻地揭露北洋军阀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有力地抨击帮闲文人造谣诬蔑爱国青年的无耻卑劣,高度赞颂爱国青年临危不惧、团结友爱的崇高品质和大义凛然、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呼唤民众、激励猛士,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教学计划安排了四课时,所以导入、背景、作者等内容就时间讲的详细一些。

一、第一次课导入

鲁迅先生是我国文学史的大师,学生们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他的作品,我是这样导入的: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他让我们了解刘和珍,既然纪念,那么这个人就是去世了,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从学生初中知识导入,可以使学生把初中的知识和中职的知识连贯起来,尽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作者生平

学生对于鲁迅先生不陌生,初中教材既然选录了先生的文章,初中老师也会讲解的,所以有些知识可采用问答,有些知识一带而过,如,鲁迅先生的生卒年、历史评价、作品集等可采用问答形式,有些内容一带而过,如鲁迅先生曾经有150多个笔名,我把150多个先生的笔名投影出来,告诉学生鲁迅先生写作的环境极其恶劣,所以经常换笔名。有些内容必须详细讲解,如,鲁迅先生的《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鲁迅先生名言选,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引导学生接受鲁迅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

三、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学生不好理解,这部分一定要讲透,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劉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幻灯片)。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书) 对于这一事件(3·18惨案),许多有良知的作家都曾撰文批露,如朱自清先生写的《执政府大屠杀记》、林语堂写的《悼念刘和珍杨德群女士》等,当然还有鲁迅先生的记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4月1日,鲁迅先生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

四、第二次课导入

第二次课的导入用鲁迅先生的“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 ,……”这句话,告诉学生中国历史正是如此,无数的英烈浴血奋战,新中国才迎来了今天的祥和繁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一页页洒满了先驱者鲜血的历史。(大屏幕刘和珍)。“纪念”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话题: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它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是纪念,种一棵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用一份试卷的作文题提前布置写作内容: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5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把广州的高考作文题目告诉学生,一方面题目“纪念”和此文的标题有相似的地方,也是为了学生毕业后再次受高等教育打下基础。

语文课堂序曲形式多种多样,形式不拘一格,虽无一定之规,却有难言之妙。成功的序曲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利于对于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个人大学四年毕业感言(通用1)下一篇:大国崛起观后感德国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