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鹧鸪天的赏析

2024-10-07

辛弃疾的鹧鸪天的赏析(通用2篇)

辛弃疾的鹧鸪天的赏析 篇1

辛弃疾鹧鸪天的鉴赏

鹧鸪天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大家是否有学习过的呢。辛弃疾鹧鸪天的鉴赏,我们来看看下文。

【年代】:宋【作者】:辛弃疾——《鹧鸪天》

【内容】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

牛栏西畔有桑麻。

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关于更名一事,辛弃疾在抗击金人的战斗过程中,将原字“坦夫”改为“幼安”,旨在效仿西汉大将霍去病(前140年-前1),也能奋勇杀敌,带领将士打败异族侵略。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济南由此也成为当时全国的文学中心。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鉴赏】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词。

词的前两句“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写的是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白色的荠菜花开满了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聊聊数笔,把一幅乡间春色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

本词由荠菜开花而说“春入”,对平凡微贱的荠菜花寄予了极大的感情,又把“群鸦”写得充满生意,一点不像平时我们所见的那副使人讨厌的聒噪相。

词人留意和刻画这些细物细事,可见其意态闲适。但是,接下来两句“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情绪陡变,适才令人心情舒爽的春色不见了,万种愁绪染白了的头发。词中说的是“白发”,实际上讲的是“愁绪”。“多情白发春无奈”,词人心情沉闷,只好到小酒店去饮酒解愁。这里“多情”二字写得诙谐,恰如其分地传递出词人那种带有苦味的诙谐。

而在这诙谐中,又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无可奈何的愁绪。

面对如画的春色,词人的愁绪从何而来呢?这首词有一小序:“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我们可以从这两句话中找到一定的线索。这时,正是词人被罢官落职、不得不退居田园之时。这时他才四十二岁。他还有精力,足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怎能耐得住清闲无为的生活?所以词人游鹅湖,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事业上的失意与感叹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便油然而生。

清人王夫之说过: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这也是本词上阕的艺术手法。下阕写的是一幅农村景象:村民们悠闲自在,生活过得井然有序,牛栏附近的空地上种满了桑麻。春播即将开始,大忙季节就要到来,不知谁家的年轻女子,穿着白衣青裙,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与本词的开篇几句不同,下阕词人从近处落笔,一个“闲”字,一个“细”字,一个“有”字,一个“趁”字,把农村生活的闲适与古朴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然而,词人越是写闲适、古朴,越是让人联想到“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所流露出来的那种烦闷和无可奈何的情绪。词人无一字写我,尽情描写客观景象,着力描绘了一个“无我之境”,实际上“我”尽在其中。词人采用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把烦乱复杂的失意之情在这闲适的氛围中突现得淋漓尽致。

或许人有会问:词人既然喜欢农村,喜欢农村古朴而又悠闲的生活,为什么还要借酒浇愁呢?这里,我们就必须结合词人当时的生活背景和他当时的处境去理解。

我们知道,辛弃疾是一位很有抱负、正义,充满爱国心的词人,然而,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官场中有的是尔虞我诈、争权夺利,有的是夸夸其谈,食言而肥,词人对此看透了,厌烦了,所以他要远离城市的喧闹,他认为美好的春天在田野,在溪头,在那漫山遍野雪白的荠菜花中。如今,他虽置身于纯洁、清新的农村,却还有愁苦,那是因为他不能忘怀祖国万里江山。

他要奔赴抗金疆场,去收复已夺占的土地,那才是真正关心的事业,然而,他却被排挤到农村,过起“闲意态”的生活来,他怎能不愁苦呢?他不是不喜爱春天,但春天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

总之,这首词写了作者的苦闷,而在这苦闷中,表达了作者的追求,是一首难得的借景抒情的好词。

辛弃疾的鹧鸪天的赏析 篇2

诗人以朦胧的笔调, 描画出那颗心的故事。情感上真真切切, 孤独与惆怅, 风格上婉约细腻, 荡气回肠, 形成了那种欲现不现, 若浮若沉内敛的情感, 更适合中国大众的审美情趣。正如杨牧所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这些都表明了郑愁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是诗歌的内容是否也停留在闺怨这一传统层次?错误又体现在何方?

一、《错误》所表现的情爱是

一种浪子与守候者之间的无过错的错误, 过错不属于主体, 而是时空错位。

《错误》的第一章同时展现两个主体:我与等在季节里面的她。“我打江南走过”, 句式短促, 我与浩渺的江南对照, 显示出我的渺小, 而“走过”一词又点明路途之遥远, 我之困倦或者漫不经心。“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句式变长, 强调了等待的漫长并以莲花开落暗示女主人公青春不再, 容颜已非。两句的主体分别是匆匆的过客、静静等待的美人。这匆匆奔波与静静等待就是一对无法更改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主体注定就是悲剧的命运。试想一个浪子又怎会停下脚步, 一个忧郁的美人又如何会敞开心扉。这样的相逢注定是凄美的。

诗歌的二、三章又将这凄美的情感延续下去:

江南小城, 东风不来, 柳絮不飞, 跫音不响, 春帷不揭。

等待着, 等待着……

莲花开开落落, 细雨烟雾霏霏, 青苔爬满石巷, 床帏挡住了落晖。

待那马蹄达达, 敲破宁静, 一抹浅笑若幸福的闪电照亮内心深处。

可马蹄声远, 方才的盈盈笑靥, 转瞬间便又是苍白一片……

诗歌营造的意境是美的。美在绵绵无期的等待, 美在惆怅化为的叹息, 美在风淡云清的笑颜后那一颗颤抖着的心。

真诚的等待与浪子失之交臂的错误是美的, 美在那马蹄声经过家门的继续, 在那周围的景致重归于初始, 在那对于下一次马蹄声的等待。

对于回归的盼望, 却怎又只限于女子呢?作为孤旅的诗人, 漂泊的浪子, 又何尝只想做那过客?

传统的思维总是给错误找个承担者, 正如《错误》一诗要么说是女子自我封闭形成了错误, 要么说我辜负了女子而造成错误。其实诗的开篇就点明了我的浪子形象, 诗的结尾又说:“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这恰好点明了一种生命状态: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旅程、心灵历程上都是过客。行色匆匆, 难以找到归宿, 我们都是被放逐出伊甸园的浪子, 漂泊流浪才是生命的惟一。我们左右不了自己的流浪命运, 注定就成为了他人的过客。我们难以进入那个属于他人长满青苔的小城, (内心深处) 这注定就要造成悲剧。

有了悲剧, 心扉就会紧掩, 最终东风不来, 柳絮不飞, 跫音不响, 春帷不揭, 也就很难再接纳他人了。想一想, 我们的行为感情是不是如此?这个时候再去追究是谁的错误就很徒劳了, 我们不妨称之为无过错的错误, 美丽的错误, 如果我们再深究, 这就是时空错位的错误。

错位的时空中, 我们有太多无奈的错过。我们无法走进他人封闭了的内心世界, 命运也无法让浪子停下脚步。即使跨越这个时空, 我们还是无法去爱也无法承受爱, 从这个意义上, 我们每个个体生命都是他人等候的过客。

错位的时空导致错位的爱情, 而这个真挚的爱又被时间打磨, 最终封闭起来, 东风不来, 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冷寂的心任绿绿的青苔爬满, 冰冷的月亮洗涤, 当年轰轰烈烈的爱变得如此凄美, 而又是这样美丽的错误, 才召唤着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一代一代承传下去, 感染净化一代一代人的心灵。

辛弃疾诗句曾言:“江晚正愁余, 山间闻鹧鸪。”斜晖脉脉, 江水悠悠。群山绵绵, 旅途渺渺, 一声“行不得也, 哥哥”叫得好让人心酸。郑愁予就是这样一只啼叫在人类凄美情感旅程上的鹧鸪, 就是他的一声声啼叫, 叩击着人类善良的心扉, 让人领略了高尚而凄美的情感。

二、郑愁予诗歌是浪子情怀的体现, 更是寻找心灵家园归宿的乡愁。

我们也可以把诗中的“我”理解为无家可归的浪子。浅浅的海峡, 在政治上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郑愁予在那边, 大陆在这边。烟波浩渺大洋中的一叶孤岛, 如浮萍, 似孤舟。而与大陆割不断的亲情, 血脉里流淌的中华儿女情, 牵系着诗人的内心深处。时光越久, 漂泊越远, 乡愁就越渺远。如果尝试把郑愁予的其他诗作与《错误》相对比的话, 不难找出有力的旁证。如《情妇》中的“我想, 寂寥与等待, 对妇人是好的”和“因我不是常常回家, 那种人”, 皆表现出女子深守闺中, 等待主人公归来的主题。另一首诗《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 裸着的臂用纱样的黑夜缠绕。于是, 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 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长岁月中, 空等着男子归来的凄凉心境。

唐代诗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诗中写道:

落照苍茫秋草明, 鹧鸪啼处远人行。正穿诘曲崎岖路, 更听钩輈格磔声。

上一篇:商务沟通群体沟通下一篇:古县中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