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动仪的发明者

2024-05-11

地动仪的发明者(共8篇)

地动仪的发明者 篇1

地动仪是谁发明的

地动仪是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的发明,在人类同地震作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从此,开始了人类使用仪器观测地震的历史。

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

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当时在京师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于是有人开始议论纷纷,责怪地动仪不灵验。

没过几天,陇西有人快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开始对张衡的高超技术极为信服。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比较高的。

但由于历史久远张衡地动仪已经失传,只留下一百多字的文字记载。

★ 张衡和他的地动仪

★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 穷人教案设计

★ 九寨沟教案设计

★ 杨桃教案设计

★ 《鸡》教案设计

★ 二泉映月教案设计

★ 陋室铭教案设计

★ 音乐教案设计

★ 教案设计的

地动仪的历史泡沫 篇2

近日,由“地动仪”引发的一场争论在整个学术界和社会上掀起了一场不小的“地震”。有学者在媒体上撰文指出,“不必怀疑张衡曾经建造出一台叫候风地动仪的仪器,但是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也没有理由让人信服地动仪曾经发挥过验震的功能,它很可能和今人复原的那些模型一样,仅仅是个无用的摆设。”

根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后汉书·五行志》中就记录了,自公元92年到公元125年的30多年时间里,一共发生了26次大地震。当时,有些地震区甚至大到几十个郡,这给当时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张衡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候风地动仪。

《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候风地动仪“圆径八尺,形似酒樽”,根据描述,这架地动仪周身共有八个龙头,分别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地动仪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在一起,每条龙头嘴内都衔有一个铜球。在地动仪下方的八个方向,有八个蟾蜍分别对应着龙头蹲坐在地上,张嘴准备承接铜球。一旦某个方向发生地震,樽体就开始运动,触动机关,这会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吐出铜球,铜球随之掉落到蟾蜍的嘴巴内,并碰撞出巨大的声响,告诉人们地震发生的方向。

史书中描述的张衡地动仪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熟悉。因为它不仅作为中国地震局的标志,中国人民邮政的邮票图案,还是中学教科书中历史部分的重要教材,此外,它多次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各国和地区展出,并以国礼的形式赠送给外国友人。它甚至作为人类文明的化身,摆在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部,与象征美国当代航天科技的、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样本并排展出。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的张衡地动仪理解为张衡的原作。但大家很少被告知,于公元132年问世的张衡地动仪,在几十年后,大约在公元190年至220年间就已消失,至今无踪。而现在人们看到的地动仪,其实是原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王振铎于1951年根据史书中196个字的记载,加入想象、并遵循“直立杆原理”设计制作的1:10的木质模型。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冯锐介绍,建国初期,为了配合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宣传以及博物馆陈列需要,王振铎开始考虑复原张衡地动仪。他用了一年的时间,设计并复原出木质的张衡地动仪模型。并根据“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的描述,给地动仪运用了“直立杆原理”,也就是说,地动仪模型内的都柱是一根上粗下细的直立铜杆,就像一个倒置的啤酒瓶,只要受到强烈震动,就会倒下。

当时,王振铎的概念模型受到了空前的关注。而他本人也没有想到,当时片面的宣传导致这个简单的木质模型被大多数中国人误以为是完全定论的、不可更改的唯一模型。甚至被当作出土文物来仿制和收藏,尤其是教科书中并没有说明这是一件后人的复原作品,因此更多的人从学生时期,就以为那是张衡的原作。王振铎当时 “作陈列和宣传之用,并不能实际用做监测”的设计目的被忽略。

直到上世纪60年代,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中、日、美、荷、奥等国的学术界发表了一系列对于张衡地动仪复原模型措辞严厉的论文。学者普遍认为,地动仪是地震学的一种专业仪器——验震器,复原模型需要也必须同时具备两种基本功能:对非地震的干扰震动不反应,只对地震引起的特殊地面运动才有稳定的反应。也就是说,它在宏观上需要具备自动区分出地震和非地震的能力,否则“复原文物”所蕴含的科学价值和社会影响就会丧失,甚至起到负面作用。

但仅仅依靠“直立杆原理”的复原模型,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奥地利学者雷利伯在《张衡科学与宗教》中毫不客气地表示:“张衡地动仪是不科学的,中国人把张衡和地动仪看成国宝,完全是一种民族的向往,不是现实。”

更重要的是,这个后人制造的地动仪确实面临着现实的尴尬。有记载显示,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160公里外的“张衡地动仪”毫无反应。

之后,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在试图用新的原理、结构与造型替代它,先后共提出了8个替代模型试图解决矛盾,但这些研究依然处于概念模型阶段,公众未予注意。

2004年,冯锐领衔“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课题组,再次进行了张衡地动仪复原模型研制项目。这次复原,采用的是 “悬挂摆原理”。冯锐告诉《北京科技报》,就像人们常常看到的吊灯,这是一种天然的验震器。在地震时,由于岩层的剪切错动会造成地面强烈的水平运动,悬挂物体就会随之摆动,且非常敏感。特别重要的是,史料的文字中已经清楚地写下了“地动摇尊,尊则振,龙机发”的动作过程。而汉代的生活中已经普遍出现了悬挂物,比如编钟、吊锤、吊桶等。地震来时,这些悬挂在上面的物体就会突然不停摆动,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这给当时张衡的科学思维提供了物质基础。

复原项目结束后,这版张衡地动仪复原模型就陈列在河南博物院,但该院副院长李宏告诉记者, 四川汶川地震时,陈列地动仪复原模型的展厅正在闭馆装修,新模型的珠子没有放进去,失去了证明自己的机会,而玉树地震时,该复原模型也没有任何反应。目前,该复原模型需要放在一个通电才能模拟地震的振动台上进行模拟实验,其内部构造模型才会有反应,这个模型本身目前肯定是无法监测真实地震的。

那么,历史上的张衡地动仪到底是不是一个摆设呢?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鈜研究员告诉《北京科技报》,张衡地动仪的作用是记录地震,但《后汉书·张衡传》上的记载对其内部的机关原理并没有给出更具体的阐述。 在孙士鋐看来,张衡地动仪出现在东汉时期,因此,当时运用的基本原理和现在的技术相比,是比较低端的。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震专家也告诉记者,后人的复制品尚且不能准确地感知地震,因此很难判断张衡地动仪在历史中真正发挥过作用,而地动仪能感知的有效范围有多大,需要达到多少震级等问题就更加不得而知。况且,现在关于张衡地动仪曾准确感知的史料还存在矛盾之处。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源告诉记者,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古代科学仪器,往往给人神秘莫测、令人敬畏的感觉,很容易引发现代人研究这些仪器,并将其复制出来的热情。

现今特别知名的中国古代科学仪器,主要有三件:宋朝的“水运仪象台”、汉代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和历代的指南车。但是,这三件奇物迄今都没有发现有任何古代实物遗存,关于它们的功效、形制、结构等等,都只见于古代文献中的记载,现在人们看到的,都是现代的复制品。而在复原工作中,研究者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些仪器在古代是不是真的成功运行过?

江晓源说,科学仪器之所以作为重要的记载出现在中国历史典籍中,其实并不仅仅因为它的“功效”,而是因为在中国古代传统中,科学仪器除了作为研究时使用的工具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身份——礼器。如清朝的各种天文仪器,包括西方人作为礼品送给皇帝的天文演示仪器,都被曾记载在《皇朝礼器图式》中。

“像‘水运仪象台‘这样的礼器,平日都是藏在深宫内的,实际上并不需要运行,只有当某些盛大仪式举行时,才需运行,展示一会儿。因此,也不会有人去验证它的运行是否精密准确。”他说。《南齐书》卷五十二中便记载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宋武帝北伐攻灭后秦姚兴政权,缴获了一辆指南车,只是徒具外形,内部机械已经失去,但是这样一件物品,是北伐的战利品(中国历史上极少有南方政权北伐胜利的),当然要加入皇帝出行时的仪仗行列以便向臣民夸示,于是,每次皇帝出行时,只好“使人于内转之”——就是让人躲在车中操纵指南车上的木人,以保持它始终指向南方。

那么,现代人该如何看待“张衡地动仪”?

孙士鋐告诉记者,现在地震学中所使用的地震仪,依旧履行“地震记录”的功能。只是在记录过程中,人们利用光学仪、电动仪等高科技产品可以将震动信号放大到一百万倍,使它变得更加灵敏。甚至连火车、汽车等对地面形成微弱影响的地面运动也能记录在内。

但是,现代科学是在历史科学中衍生出来的。对于历史来说,每一代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即使张衡地动仪是复制的模型,它也是依托历史的架构产生的。“就像飞机一样,都是先有一个设想的模型,再去添加内置功能,使其更加完善。”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科技作品,借鉴的意义更大于争吵和评述。

李宏说,作为一种科普传播作品进行展示的地动仪被人们误读为一种具备完善“验震”功能的复制品,这其实催生了更多的争议。“历史遗留的科学就像一个谜,需要一个揭秘的过程,科研人员可以利用实验和数据去进一步验证它的功能,而不应该盲目地肯定和否定。”李宏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也告诉记者,张衡发明地动仪1600多年后,意大利等国外科学家也在19世纪末开始发明地动仪,例如,利用水银震时晃动泼洒的办法来记录地震发生的方位。而德国科学家维歇尔特(Wiechert)还在1890年左右发明了和张衡地动仪相似原理的仪器,这也完善了近代欧洲地动仪的创制。后人改善前人的设计,或一时还不能复原这都是可能的。“在不同的年代、环境和背景下,现代人是无法完整地去还原一件用品最原始的模样的,只能通过历史的描述,以及人们的推断思考去模拟出一个相对形象的展示作品,来实现它传递历史信息的功能,这并不是一件‘错事’。”

江晓源说,在科技史领域里,有一批学者热衷于古器物的复制。由于古籍中没有关于地动仪原理和具体结构的记载,任何复原的方案都是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之上。而复制目的如果是为了宣传古代的伟大科技成就,这种目的也不可能达到。因为历史并没遗留给后人一个原物,即使复制出的器物具备一定功能,也不是真实的。如果学者从学术意义上想去进行深入的探索,试图用一些方案将它复制出来,这也仅仅是学者的个人兴趣,不会给人们今天的生活带来变化。

在江晓源看来,所谓“古代重要的发明”,都是人为的一种建构。“人们维护的仅仅是一个不真实的作品,并赋予它深刻的意义,来放大它的价值。但实际上,越重要的历史发明越需要真实感。

其实,中国古代有多种多样的发明。比如,古代人利用炭来熏香。但是香炉放在被子里很容易倾斜,一旦使燃着的炭溢出炉外,就很可能引发火灾。因此,古代人就给香炉设置了“常平架”装置来保证香炉的平稳。后来,这种装置被西方人应用到航海领域中,稳定罗盘等零件,使之能够在颠簸的水面上,一直保持在水平状态。

地动仪教学反思 篇3

一、感知全文。

师: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地动仪的样子。

生2:这知道了地动仪的作用。

生3: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人早了1700多年。

生4:……

二、学习地动仪的样子部分。

师:请你读出文中写地动仪样子的句子?(课件相机出示)

学生看图,再听一位同学读。

师:如果请你来介绍一下地动仪的样子,和同桌商量一下你打算讲些什么?

同桌讨论。

汇报:

生1:我要说出地动仪是什么做的。

师: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介绍地动仪的材质。

生2:我要介绍它的形状。

师:文中是用一个什么样的句子来说它的形状的?

生:比喻句。

生3:我要说出它的美观,上面有龙、铜球和蛤蟆。

师:请你试着说说地动仪是上面样子。

(学生自由说)

汇报及师生评价。

三、学习地动仪的作用部分。

师:地动仪是怎么工作的?

生从文中找句子。

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地动仪是怎么测地动的.。

四、评价张衡。

师:通过读课文,你感觉张衡是个怎样的人?

生1:科学家(一定……肯定……必定……)

生2:担心民众(焦急……慰问……)

师引导用“慰问”“焦急”造句,体会出“慰问”一词中上对下的关系。

五、质疑。

师:学习之后,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1:汉顺帝

生2:陇西

生3:欧洲地动仪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那一刻地动山摇的现代诗歌 篇4

这世界支离破碎

还在自欺欺人

人们成群结队

来到旷野祈祷

来到密室呐喊

而你还来不及流泪

要花多少时间呢

才能回到现场

或是在多年后的一部电影里

你肆意痛哭

而你无法回到现场啊

这世界支离破碎

还在自欺欺人

这是昂贵到残忍的成本

施舍,感动,后来满怀希望

而你不感动也不施舍

滞留在多年前的一个关口

那年,所有的私情邪欲迸发之前

照样平静得泛不起涟漪

所有的现场都是你坚硬起的心肠

这世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连山都把路封死,连冰雪都把路封死

在走的人再多的时候,在都走不动的时候

地动仪的发明者 篇5

阳江镇水网密布,水产养殖业发达,其中螃蟹养殖最为突出,螃蟹养殖始于90年代初,当时主要是利用勾叉养殖,产量低、规模小、品质差、效益不好。随着螃蟹、渔业养殖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业经济效益业越来越好,小规模养殖已经严重制约整个产业的发展,规模化经营成为必然趋势。政府和养殖户都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阳江镇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大力引导农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推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特色化,走出了一条发展现代农业的创新之路。这样既增加了土地出租户的收入,也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经济共赢发展。目前,土地使用权流转已经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个核心环节。

政府牵头,引领百姓走上土地流转之路

水产养殖业发展初期,都是各家各户小规模经营,成本高,效益低,当时群众对土地流转还比较陌生,不敢试手。阳江镇领导班子认为各村集体经济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必须搞活土地经营权,实行土地流转,让土地“动”起来。由点到面,先在个别村试点,让大家看到规模化生产的好处,然后辖区各片各村逐步推广。目前,我镇土地流转主要采取了转包、出租、入股、互换、转让等五种方式,因势利导,推进水产养殖现实规模生产

在养殖户致富的示范效应下,土地流转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支持。一是农民分配的土地得到了有效流转,二是村集体土地、水面定期得到发包。统一公开发包,让那些有能力、有实力的人来发展规模效益农业。养殖大户的规模化经营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出现了水产养殖龙头大户和产、供、销一体化的新的农业经营模式,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原来等于闲置的土地在农民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产生了非常好的收益。

土地流转以后。镇还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及时解决好一些用水、用电等矛盾,使承包大户能够有创业安全感,对发展规模特色农业充满信心,确保流转的土地确实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同时还为实现阳江镇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的转移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强监管 确保土地流转依法顺利进行

镇由农经站、纪委、土地、信访、司法等部门共同参与,专门为农户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合法权益保障、流转合同管理、矛盾纠纷调解等涉及流转前后的各种服务。镇政府明确专人主抓,确保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在土地流转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和服务,清查违规违法行为,保证广大农户合法权益。严格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切实做好土地流转的政策宣传、方案制订、业务指导等日常工作。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明白土地流转的原则、方式和程序,打破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算好经济帐。同时,增强依法促进土地流转,遏制土地抛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纠正在土地流转工作中“过于干预”和“顺其自然”的片面认识,结合实际,做好服务,采取综合措施,积极稳妥地推动土地流转工作。建立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程序,采用统一格式的文书档案资料,加强流转过程管理。对手续不完备、合同条款不齐全的要补办;对显失公正的流转合同,引导双方重新补签;对流转补偿不到位的,督促当事人补偿到位。尽量避免或减少因土地流转不规范而引发的矛盾纠纷,促进土地依法流转,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强化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科学养殖技能

为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能,现实科学养殖,生产出高品质、高规格的水产品,切实增加农民收益,减低养殖风险。镇政府每年邀请各方专家,到镇、到村授课讲解养殖知识,并发放知识读本,解答养殖户疑难问题。镇农技服务中心也为广大养殖户及时提供咨询等相关服务,同时各村还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服务平台,村民遇到养殖问题 2 及时到农事通栏目提问,在线咨询专家。通过这些工作,技术大大提高,农民改变了传统养殖方式,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增强综合竞争力

通过这些年来的工作,镇党委政府认识到:开展土地流转工作首先是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对土地流转不能搞强制、一刀切,而需要通过宣传引导、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来推进。其次土地流转要严格按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的程序来操作,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赢得群众的的支持和信任。再次是村集体土地流转要在村民统一管理下进行,确保能使整个土地流转工作做到平稳有序规范,取得最好地经济效益。

一是土地流转方式不断优化。二是土地流转范围越来越广。三是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多元化。农村土地经营主体已由过去以农民为主,转向有企业、工商个体户等大量参与。由于实行规模化经营,降低了生产、管理、销售成本,规模生产效益是传统的2-3倍。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在心理上还存在因土地流转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协调难度大、引起的纠纷多而产生畏难情绪。二是流转行为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土地流转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许多土地流转都没有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法律手续不完备,协议过于简单。三是土地集中连片流转难度大。由于土地规模经营机械化程度高,需要连片和交通便利作保证,承包大户在实施规模流转时,往往因为一户或几户承包户不能谈妥,出现土地插花现象而使流转难以成功。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随着土地流转的深入实施,大营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业区域特色进一步凸现。

2、农业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深入实施,推进土地经营权向大户、农业企业聚集,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 产品基地。

3、科技兴农战略深入实施。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开发,为科技兴农战略的深入实施搭建了平台。一是形成了农技推广的新机制。针对土地流转后的农业发展情况,全镇积极组织开展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农业企业、联大户的“三联”活动,促进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二是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为绿色无公害产品生产打下了基础,增强了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新品种和新型农机得到广泛推广。

4、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步伐进一步加快。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为农业劳动力持续稳定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可能,越来越多的农民转让土地使用权,实现了就业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土地流转前,农户经营一亩田地的净收入最多也就五六百元,流转后,承包给大户或农业企业统一经营,不仅租金完全保证了流转前的土地生产收益,而且从基地农产品生产务工中直接赚到劳务费或外出务工,每个务工农民一年又可增加收入近万元。

地动仪因何出走教科书 篇6

东汉时期,洛阳、陇西地震频繁,其中的两次大地震,死伤很多人。那时人们缺乏科学知识,以为是神灵主宰,十分恐惧。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仪器,能测定地震方向,叫做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地动仪用铜制成,内部竖着一根铜柱,周围有八组杠杆连接外面。外面铸有八条龙,分别朝着八个方向。龙的口中各衔一枚小铜球。哪个方向发生地震,铜柱就倒向那个方向,触动杠杆,使哪个方向的龙口张开,吐出铜球,落入下面的铜铸蛤蟆口中,并发出响声。这样就能知道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起初,人们并不相信地动仪的功效。一天,地动仪朝西的龙嘴吐出铜球,落入蛤蟆嘴里,京师没有感觉。几天后,距洛阳千里以外的陇西方面,飞马来报,那里发生了地震,人们这才信服地动仪的准确性。

张衡在科学方面的成就很多,有人却讥笑他说:你能使机轮自传,木鸟自飞,为什么自己不能飞黄腾达当大官呢?张衡说:我决不会为了谋取高官厚禄而去奉承权贵。君子不怕官位不高,只怕品德底下;不以俸禄不多为羞,只以知识贫乏为耻。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6月第2版

历史教科书中的张衡地动仪伴随着一代代中国学生长大,为普通人所耳熟能详。它不仅被中国地震局一度作为标志使用,1953年还被印成邮票全国发行。它甚至作为人类文明的化身,摆在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部,与象征美国当代航天科技的、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样本并排展出。 国际天文学会为了纪念张衡对于科学的贡献,于1970年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山,1977年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它多次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各国和地区展出,并以国礼的形式赠送给外国友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专门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地动仪。

张衡制造的地动仪问世于公元132年,随后便神秘消失,至今无踪,成为中华民族科技发明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直到公元1880年,欧洲才制造出第一台检验地震的仪器,这已晚于张衡地动仪1700余年了。有学者认为,地动仪大约在公元190年至220年间消失。冯锐和武玉霞于2003年12月发表在《中国地震》上的《张衡候风地动仪的原理复原研究》(文章编号:1001-4683(2003)04-0358-19)认为,“张衡地动仪大约在公元312年~418年(东晋末年)失传。南北朝(420年~479年)范晔著《后汉书·张衡传》用196个字做了记述,得以永传。这也是迄今为止关于张衡地动仪最详尽的记载。”

然而,历史教科书中的张衡“地动仪的复原模型和震动示意图”既非原物又非出土文物,而是1951年由原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王振铎根据《后汉书·张衡传》中196个字的记载,加以想象,并遵循“直立杠原理”设计制作的1:10木制模型,这一点在一代代学子的历史课本中既未注明也未说明。直至国内外争议四起,张衡地动仪才于2010年秋季教改出台之后退出历史教科书。

张衡“验震器”

自张衡地动仪失传以来,国内外从未间断过研究。早期有宋元清朝的江少虞、周密、倪正、何王秀、文廷式,近代有服部一三、约翰·米尔恩、吕彦直、王振铎、萩原尊礼、今村明恒、刘昭民等人。从1875年日本人服部一三开始,国内外已经提出了13种张衡地动仪的复原模型。

1875年,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服部一三根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复原出张衡地动仪。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张衡地动仪从文字变成图形的人。

第二年,英国工程教授约翰·米尔恩受聘于东京帝国工程学院,赴日时途经了中国的北京、天津和上海,他在日本生活了20年。正是这样的经历和中日同源的文化背景,使约翰·米尔恩有机会接触到了东方的文化和张衡的地动仪,他将《后汉书·张衡传》翻译成英文,成为第一个向西方介绍张衡地动仪的人。

1880年,世界上第一个地震学会成立,服部一三任会长,米尔恩成为了副会长。在会上,米尔恩指出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验震器是中国人张衡发明的。他认为取名验震器比报警器更恰当,为此他还用英文单词Seismoscooe来表示验震器。

1883年,米尔恩根据张衡文献的记载,开始设计他所理解的地动仪。他意识到张衡利用物体的惯性来测定地震,都柱被悬挂在仪器中央,在服部一三1975年对地动仪外形复原的基础上,他绘制城了新的张衡摆式地动仪复原模型,并于1893年做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可普遍架设的现代水平摆地震仪,编制了全球地震报告。他于1897年在台湾台北架设了日本本土外的第一台仪器,至今还保存于台湾“国立自然博物馆”。

米尔恩在张衡的基础上又向前迈了一步,文献中的张衡地动仪只能验震,而米尔恩地震仪可以记录地震时间、方位、地震波形和强度等,遂成为现代地震学的奠基人。

王氏“地动仪”

国人也未曾停止探索的脚步,1917年,中山陵的设计者吕彦直绘制了张衡地动仪外观图。1934年,燕京大学研究生院历史专业学生王振铎开始复原张衡地动仪的工作。1936年,他根据《后汉书·张衡传》中关于地动仪的记载画出了第一套自己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图稿,基于自己的研究结论,他在第20期《燕京学报》上发表了名为《汉张衡候风地动仪造法之推测》的文章,为了配合论文他还手绘了一套地动仪的内外结构图。

在此之后,日本的萩原尊礼和今村明恒两位地震学家分别于1937年、1939年对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按照“直立杆”原理进行了试验,并做出了模型。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对于张衡地动仪的研究工作戛然而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时任国家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的王振铎接到复原一批包括张衡地动仪和司南在内的古代文明器物的任务,在弘扬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同时,也可作为陈列和宣传之用。王振铎并没有沿用自己1936年的“悬垂摆”研究设计成果,而是借鉴了萩原尊礼的直立杆原理,于1951年设计并复原出1:10比例的木质“张衡地动仪”模型。

nlc202309062042

这一承担着普及和推广中华文明重任的新中国第一台“张衡地动仪”模型备受社会关注。1952年4月,《人民画报》对“张衡地动仪”模型的成功复原进行了报道。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以《伟大的祖国古代科学发明地动仪》为题,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图文并茂地向读者讲解了地动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953年9月,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主题为“伟大的祖国——中国古代伟大发明”的特种邮票,一共四枚,其中特74-1是司南、特74-2是张衡地动仪、特74-3是计里鼓车、特74-4是浑天仪。2000年7月发行的《防震减灾》邮票上,也展示了王氏“地动仪”模型,但均未有任何文字说明这是后人根据张衡的理念复原的仿制品。2005年10月9日澳门邮政发行的《中国的伟大发明》邮票亦是如此。

这台“张衡地动仪”模型还被编写进入全国中小学教科书,开始了一代代学子对于张衡地动仪的启蒙,成为大多数国人心目中标准的地动仪模型。只是,后来历次修订的教科书中,不再提及这是后人根据文献和自己的理解复原的概念模型,而是冠以“地动仪的复原模型和震动示意图”的配图说明。

“不如吊块肉”

随着王氏“地动仪”模型的对外宣传传播,这个传统模型的原理性错误以及其他的偏谬在科学实验和理论探索的一步步深入下逐渐暴露出来。1963年,王振铎发表了对1951年传统模型的解释文章。从1969年开始,中国、日本、美国、荷兰和奥地利等国的学术界便发表了一系列的批评文章。其中还包括国内外著名的中国地震学奠基人傅承义院士、中国地震科学事业的开创者李善邦、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并极其推崇张衡发明的英国学者李约瑟、美国地震学家博尔特院士等人的批评和否定。

1972年,日本学者关野雄用计算否定了直立杆原理,接下来,荷兰的斯莱斯维克、美国人赛维于1983年也提出王氏模型不能成立,并从根本上否定了直立杆原理。据《看历史》杂志报道:“在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古代伟大发明的荣耀之中时,王振铎的老朋友、中国地震学奠基人傅承义院士当面指出了1951年模型的原理性错误。 那是1976年的一天,两位老友聊天的时候谈到了地动仪,傅承义说了一句,房梁下吊块肉都比你那个模型强。在地震学家的世界里,所有悬挂物都是天然验震器。在张衡生活的年代,人们已经习惯悬挂器物,出土文物中显示出的编磬、编钟、吊锤、纺线锤和吊桶、吊篮,还有吊肉和房檐上悬挂的鲜鱼,都会成为这种天然的验震器。”

批评与否定的声音渐渐由王氏“地动仪”模型延伸到张衡。有学者认为,地动仪的科学成就就很值得怀疑,它不属于一个真正的科学,失传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达到科学的要求,是中国科学停滞特点的典型表现,没有给后人科学的灵感使他们模仿或重造,更没有引起别人改进它,利用铜丸掉落来确定震中是错误的。

2000年,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的博士生、奥地利人雷立柏在其出版的《张衡:科学与宗教》一书中指出,张衡地动仪的科学价值非常有限,彻底失传的仪器与地震学的后来发展毫无关系,而且《后汉书》的记载不一定可靠,中国人把张衡地动仪视为“国宝”和“国粹”,它更多象征着一个向往,而不是代表一个完满的实现。即使没有张衡的地动仪,世界科学史也是一样没缺少什么。张衡若没有制造他的地动仪,18世纪和19世纪的法国人还会照样地发明他们的地震仪器,他们在理论或技术上都不依赖张衡。

王氏“地动仪”模型还面临着现实的尴尬。1976年,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当时距唐山175公里的北京也有强烈震感,然而,北京历史博物馆的地动仪却没有任何反应。1988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应邀在日本举办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展览。开幕式上,工作人员实在想不出办法通过震动让地动仪龙口内的铜丸掉落在蟾蜍的口里,就专门用木棍将龙口内的铜丸拨出进行展示。

出走教科书

学者普遍认为,地动仪是地震学的一种专业仪器——验震器,复原模型需要也必须同时具备两种基本功能:对非地震的干扰震动不反应,只对地震引起的特殊地面运动才有稳定的反应。也就是说,它在宏观上需要具备自动区分出地震和非地震的能力,否则“复原文物”所蕴含的科学价值和社会影响就会丧失,甚至起到负面作用。鉴于张衡地震仪在中国文化宣传上的特殊地位,中国地震局于2002年立项,从事地震研究40余年的地震学家冯锐等人与国家博物馆的专家合作,首先开展了张衡地动仪工作原理的研究。

2003年11月,时任政治局常委领导视察河南博物院。在不能动的地动仪模型面前,领导提到能否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让地动仪动起来。随后,河南博物院在多种报刊和互联网上贴出了“招标公告”——期盼有人对张衡地动仪“科学地表现内部原理、构造,使之能与观众进行长期互动式演示”。

2004年7月,来自中国地震局、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自动化研究所等8家单位专家组成的“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课题组”成立,冯锐总负责。

复原项目结束后,张衡地动仪一部按协议规定已交付河南博物院展出,另一部与“圆径八尺”的记载原大的模型尽管目前只有内部结构而没有外壳,但也已经被国内某科学博物馆订下。另一部经过清华美院王培波教授按照东汉美学观点设计外观雕塑的微缩模型,被安装在史家胡同小学,不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课,也成为教育孩子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一个最立体的课本。

2006年11月,冯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撰写《张衡地动仪的教学内容和观点需要更新》一文,呼吁历史教材编写单位及时更新教学知识,将更为严谨和科学的内容、观点引入课堂。

2010年1月24日,冯锐接到时任教育部长的电话,在仔细阅读冯锐修改教科书的建议和相关资料后,原则同意修改“张衡地动仪”这一章节。2010年秋季教改出台以后,按照教学大纲,“张衡地动仪”已不再是历史课本中的内容。人教版历史课本中已拿掉了这一知识环节。作为对这一错误的补救措施,人教社今后会将新版地动仪的知识加到教师用书中。

编辑:齐庆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篇7

近10多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呈直线上升趋势,处理稍有不慎,极易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甚至动摇执政基础。这对执政党而言,既是全新的课题,也是严峻的挑战。

现阶段各地群体性事件为什么此起彼伏,频发高发?笔者长期工作、生活在贵州,就以2008年震动全国的“瓮安事件”为例谈谈看法。事件相关报道不少,但探究事件背后折射的地方政治生态、反映的体制机制症结的却不多。如今,事件虽过去了一年,但痛定思痛,笔者深感问题仍有一定的普遍性,它再次敲响了基层政权真空化的警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全能政府”、“部门政府”、“无奈政府”、“空壳政府”】

瓮安县总人口47万,11万人外出打工,农村只剩“6199(儿童和老人)部队”留守,基层建设后继乏人。以该县的木引槽乡为例,该乡的机构设置、干部编制、部门上划和权力真空现象,是现阶段乡镇政权弱化、责权失衡的缩影。

木引槽乡下辖9个行政村、72个村民组共9970人,乡党委、乡政府有18个公务员编制,实际在编仅13人,维持党政机关正常运转都很困难。乡畜牧站、林业站、派出所、财政所、国土资源管理所等“七站八所”,大多上划垂直管理了,乡政府实际上成了空架子。乡级多数部门只有2~3人,人员多的才4人,少的仅1人。国税、地税、信用合作社等部门甚至没设机构,供销合作社、粮管所几乎垮掉。企业纳税要到玉山片区去,群众存取款要到珠藏信用社去,就连低保也要到珠藏信用社领取,严重影响干部群众生产、生活和地方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业税的免征和体制性问题益愈突出,乡镇一级政府普遍面临诸多困难,成了权力有限、责任无限的“全能政府”,任务繁多、职能膨胀的“部门政府”,不管不行、管又管不了的“无奈政府”,或没有财力、靠负债运转的“空壳政府”。

可以说,正是现行体制、政策等深层次原因,导致基层政权弱化、基层组织弱化、乡镇功能弱化、社会建设弱化这“四大弱化”,使乡镇基层政权日益面临真空化危机。如何处置农村基层权力的真空现象,将直接影响我国农村未来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基本走向。

【重新认识“条块分割”体制的弊端】

目前基层政权真空化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越来越严重。从乡、县、市 (州、地)直到省,工商、税务、金融、药检、质检、烟草等部门,几乎都上划垂直管理了,严重削弱了县、乡政府的统筹发展调控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重新认识条块分割体制的弊端。体制障碍如不扫除,统筹发展将难上加难。

长期以来,我国就对“条块分割”体制的利弊争论不休,收了放,放了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近些年来,中央或省垂直管理的部门越划越多,由原来的十几个增加到目前的工商、税务、金融、烟草、电力、国土、公检法司、质检、药监等20多个。其结果是,地方党委、政府对垂直管理部门的业务干预减少了,但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行政执法权、司法权的部门,手握项目审批、资金投放或税费征收、市场稽查权力的部门,比较有经济实力、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调控实权的部门却上划了,体制决定它们必须首先对垂直管理部门负责,这显然对地方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多年的实践证明,实行“条块分割”的体制,尽管从理论上讲,垂直部门要尊重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是那回事,垂直部门的上级领导机关从体制上对下级的人、事都管得着,对实际工作却鞭长莫及;地方党委、政府在工作上与垂直部门天天打交道,无论是工作圈还是生活圈都看得见、摸得着,但对部门的人、事却管不着、理不着。垂直部门工作好坏,它的领导机关每年检查督促几次便了事,对地方经济发展并不负直接责任;但工作的成效却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地方党委、政府对此最为揪心,但对垂直部门的人权、事权没有话语权,所以更谈不上有制约手段。

在地方党委、政府与垂直部门之间,在人权、事权、责任脱节的现行体制下,垂直部门越多,对地方党委、政府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障碍越大。事实上,体制上的障碍正在将地方党委、政府接受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弱化得越来越抽象,而不得不服从垂直部门的指导,却变得越来越具体。使地方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权威性大打折扣。

烟草、工商、税务、金融、药检、质检等部门上划垂直管理了,在工作中与有关企业、生产单位、经营者和老百姓发生矛盾的事比较频繁,利用手中特权吃拿卡要、雁过拔毛并非个别现象,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出面协调也不顶用。老百姓把部门个人的行为当成政府的行为,把对个人不满的账,统统记在政府身上。像烟草部门就比较典型。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一些地方政府离不开“烟财政”的支撑,每到生产季节,都要花很大力气去发动农民种烤烟。到了收购季节,烟草部门在对农民出售烤烟的等级上常与烟农发生争执,个别收购站甚至发生压级压价坑农的现象。农民抱怨“蹲着栽烟,跪着卖烟”,便把怨气洒向发动种烟的党政干部身上,弄得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很紧张。

如今,工会、共青团、妇女等对地方经济发展没有“实权”的部门、无经济实力和不能创收的部门,仍然留在地方;对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和安全生产等责任重大、最令人头痛的任务,地方党委、政府必须承担,必须确保一方平安。上划垂直管理的部门越来越多,地方党委、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控手段越来越少,组织、协调和指挥发展经济的空间也越来越窄。党委、政府缺乏具有调控手段的部门支撑,说话不灵,办事不力,权威降低,削弱了基层领导发展的能力。

【乡镇政府的有限权力与无限责任】

乡镇党委政府对站所一级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乡镇相当多的精力用于办理上级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如乡政府代表交通部门修路,代表税务机关收税,代表教育部门办教育等,缺位、越位、错位现象严重。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把考核指标细化并分解下达到乡镇,并以“一票否决”的刚性约束形式,与乡镇政府签订目标责任状,导致乡镇政府以有限的权力承载着无限的责任。

《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严格控制乡镇领导职数,从严核定和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数量,由省级政府实行总量管理,确保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只减不增。由于乡镇编制5年只减不增和设置的学历门槛限制,不少乡镇空编现象日趋严重,维持运转困难,发展举步维艰。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从县、市(州、地)直到省级党政领导机关,人浮于事的现象屡见不鲜,人员、机构从上到下形成了“倒金字塔”的畸形结构。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基层工作,上要应对上级政府若干部门,下要面对千家万户,各项方针政策,全靠基层去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全靠基层去完成。乡镇一级基层政权是党执政的基础,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不少乡镇已被削弱到真空化的地步。一些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多发生在乡镇乃至县城,便是对基层政权建设弱化的一个警示。

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地动起来 篇8

关键词:综合实践 动起来

在新世纪之初,教育部颁发了新的教育纲要,开始了又一次深刻的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无可避免地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促发展,让孩子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几年来,笔者摸索出要想真正上好综合实践课,就得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一、重视活动的实践性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学习是在玩中进行的。在教学中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才能为学生所喜爱,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比如学生在学习《地球妈妈生病了》一课上,学生通过看图片不仅能说出地球妈妈为什么生病了,还能说出怎么为地球妈妈治病。为此,我们领学生做了以下几个活动:首先,领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小广场去捡那里的垃圾。有废纸、废塑料瓶、废食品袋、树叶、小木棍等等。学生们争先恐后,纷纷行动,不一会就捡了很多垃圾。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学生像小公主似的,反而都参与了其中,从而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知道了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光自己做还不够,还要告诉周围的人,身边的人一起保护环境,这样地球妈妈就不生病了,我们也就有了好的环境,也就不会引发各种自然灾害。为此,笔者布置了作业,从今天开始,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要留意身边的垃圾,看到之后要及时捡起,放到垃圾箱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天的上学、放学路上都能看到学生随手捡垃圾的现象,我们的活动达到了目的。其次,笔者布置了绘画内容,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达我们可爱的地球,学生纷纷拿起画笔,画出了一条条清澈的小河,河里有自由自在的小鱼;一片片的小树林,树上有许多可爱的小鸟;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学生在草地上唱歌、跳舞。一幅幅作品,体现了学生的心声,围绕实践活动的主线,保证了课程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为沉闷的教改带来活力,让学生感受到了开放自主的痛快,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

二、发挥孩子的创造性

普罗塔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点燃火种的引线。学生的美感是在生活中培养出来的,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是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的前提,根据不同的节日和季节,我们领着学生在主题墙的设计中自由地遨游。“三八”妇女节要到了,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对女性的尊重,笔者启发学生做手工,让学生大胆想象,做出妈妈喜欢的东西。有的学生用橡皮泥做了一辆自行车,想送给妈妈,让她上班不再累了;有的学生用各种颜色的彩纸,做了新颖的小手提包,让妈妈的电话和钱有地方放了;有的学生画了自己的妈妈,通过平时和妈妈接触,确定妈妈的脸型和发型,再涂上合理的颜色,学生手下的妈妈就画好了,并写上了祝语:“妈妈,我爱您!”“妈妈,您辛苦了!”“我爱妈妈!”等等。

不同季节,我们设计出不同的主题内容,春、夏、秋、冬,学生最喜欢的要数冬天了。如何让学生把冬天表现出来呢?那就是制作小雪人,于是笔者布置了作业,在家里收集能做雪人的东西。学生大胆想象,有的学生把喝完的奶瓶拿来做雪人的身体,苹果的包装皮做雪人的衣服,为了让雪人的肚子又大又圆,可以把包装皮多放几个,再找来以前跳舞用的彩带,系在小雪人的脖子上,用海绵纸剪出雪人的鼻子、眼睛、嘴,最后用矿泉水瓶盖做雪人的帽子,很可爱的小雪人就做好了;还有的孩子用吃过的药瓶做雪人的身体,再拿来很多手纸,把手纸一段一段地团成团,用胶粘在药瓶上,做雪人的衣服,肚子多粘一层,用旧布围在人的脖子上,用海绵纸剪出雪人的鼻子、眼睛、嘴,最后用酒瓶盖做雪人的帽子,小雪人就做好了。

学生都参与到设计制作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一幅幅生动的作品,家长不仅看到了孩子的能力,同时也看到了孩子的成长。

通过实践活动让我们意识到:学生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作为教师要学会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在活动中教师要懂得用心去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的世界,和他们做好朋友,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游戏。向学生学习,创设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种活动,让课程回归学生的需要,提供学生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学生自主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只有搭建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的平台,才能留心抓住学习的契机,激发思想的火花,达到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动起来。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在几年来的综合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无穷魅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锻炼了大脑和双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学生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

【地动仪的发明者】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地动中的父与子》说课稿06-15

上一篇:师德情况报告及责任追究制度下一篇:六年级有趣的一天日记1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