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情况报告及责任追究制度(通用11篇)
师德情况报告及责任追究制度 篇1
师德情况报告及责任追究制度
一、每位教师每学期结合自身进行一次自查,书面上交学校。
二、学校结合教师自查、互查,社会监督的实际情况及时分析。
三、对于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对重大问题不报告、不处理的,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四、学校高度重视,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到责任教师,并责成该教师写出书面整改措施。
五、加强监督,认真落实。
六、学校校长要亲自挂帅抓师德建设,副校长具体抓师德建设,要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人人讲师德、处处有师德的良好风气。若因失职而出现教职工违反师德的事件,要追究责任人的领导管理责任。
七、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常规考核,加大督察力度。要通过在学生、学生家长群众中定期不定期地进行问卷调查或明查暗访等形式进行督察,并把督察结果与奖惩挂钩。
八、建立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度。违反师德行为规范的教师,当年不得评先、评优,不得晋升职务、职称。问题严重的,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师德情况报告及责任追究制度 篇2
一、宋代官员行政责任追究成为常态
据宋代典籍史册的记载,宋代行政责任追究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前朝历代无法比拟。宋代统治者将官员的行政责任作为非常重要的内容加以关注,而且将责任和求贤、立志并列为官员应该重视的三件最为重要的事项。宋代许多奏议的题目中就直接使用“责任”二字。比如,欧阳修的《上仁宗乞力拒浮议,终责任范仲淹》、《责任论》、《论责任有司札子》等,宋代诏令之中的此类表述较多,表明宋代行政责任追究已经成为常态。《宋大诏令集》中记载“:今幕府州县之职官,字民为政,俸禄尚薄,责任尤重,宜稍优异以旌劝之。”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宋代官员政治行政的职责即其责任,已经成为当时的共识,而且被记录在许多典籍和法令之中,反映出宋代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已经较为普遍地获得了实施。唐代《通典》中曾经出现过“若事须追究者,不用此律”的表述,但唐人还是很少使用“追究”一词。宋代法律典籍和其他著作中“,追究”一词也逐步增多,《宋刑统》中有这样的规定“:若赃状露验,理不可疑,虽不承引,即据状断之。若事已经赦,虽须追究,并不合拷。[1]474”宋代典籍和法律中,“追究”、“责任”二词已经大量出现,结合宋代历史典籍和法律中的条文可知,宋代行政责任追究已经成为常态。
二、宋代官员行政责任的主体
宋代统治者将行政责任的追究作为治国的一种重要政治举措,将责任追究的相关内容融入到行政过程、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将责任及其责任的追究两者统一起来。这就表明,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发展之后,宋代的行政责任追究已经达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较高水平。行政责任是各级官吏在行政过程中须承担的责任,其责任承担的主体通常是各级官吏。封建专制集权的政治体制之下,统治者鼓吹“君权天授”“、朕即国家”,统治者自上而下拥有广泛的行政权,越是处于政权体系的上端,行政权就越大,皇帝处于金字塔的最顶端,拥有最为广泛的行政权。从文字的表层含义上来看,宋代法律规定了职官的机构、职责等,但实际上规定的也是各级官员的地位、权力和义务,将各级官员作为行政的主体地位。封建社会时期,各级官吏拥有行政权,百姓毫无行政权方面的参与权,百姓只有执行官府和官员指令的义务,宋代也不例外,都是官民对立、以官治民的政治状态。
宋代行政体制下,将大臣的权力和责任捆绑在一起,具体的行政事务也只有通过相应的行政责任人员才可能完成,并且通过此种方式实现“治道”的目的。因为各级官员均具备其相应的行政主体资格,决不能“代之行事”,否则各级官员就会因为丧失了行政主体资格而无法行使行政权,整个行政系统也就会失去体统,造成行政体制的混乱,不利于国家治理。正因如此,《宋刑统·职制律》、《吏部条法》等法律中,便规定了相应官员的职责任务,对各级官员的行政主体地位予以明确,同时还规定了责任追究的相关内容,成为宋代行政责任及其追究制度的重要法律依据。从理论上来看,皇帝是最高行政长官,其同样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拥有相应的行政权、职责和责任,甚至对君主还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但我国封建时期的君主拥有至上的权力,要让君主担责,仅仅只能依靠君主的自觉,否则无人敢于追究其责任。为了追究官员的行政责任,宋代设置了相应的官员责任追究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官员也是行政责任的主体,其本身就具有依法追究其他官员行政责任的职责,如未能依法履行追究官员的职责,负有监督和追责职权的官员本身也会受到追究,宋代的御史台、监司等机构就是追责的较为专门的机构。
三、宋代官员行政责任的类型
有学者将行政的本质及其演化分为“以法行政”“、依法行政”、“法治行政”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2]18。我国古代即有“政者法度之事也”的观点,讲明了行政和法律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行政还和“礼”、“乐”、“刑”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所谓“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成矣”,将行政的过程作为统治者实现王道的重要内容。宋代的行政和其他封建社会时期的行政一样,具有综合性,按照行政的内容及其行政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宋代《宋刑统·职制律》、《吏部条法》中均规定了相应的行政机构及其职责,且《吏部条法》具有行政法的性质。除此之外,宋代《庆元条法事类》属于综合性的法典,按照职制、选举、财用、文书、赋役、公吏、蛮夷、杂门等进行编撰,按照机构和具体的行政事务的不同进行分类,侧重于官吏的管理职责方面。《吏部条法》侧重于吏事,即强调对各级官吏的管理,按照行政的内容对各类行政进行了分类,同时对各类行政机构的行政职责和责任的承担方式进行了规定,呈现出官吏选任、财政税收、农业生产、司法审判、军事、宗教等方面的行政类别。由此可知,宋代对行政内容及其责任的分类,远远超过了唐代。宋代法典之中,较为相对集中地规定了行政责任的类型,其中在“敕”这种法律形式中的规定尤其集中,《文献通考》、《宋会要》、《宋史》等历史书籍和政治著作之中,为了适应其体裁的需要,将上述诸多行政内容及其责任承担的类型分别在多个门类之中进行描述。结合宋代法典和《宋史》等相关的历史典籍,可知宋代统治者对官吏选任、财税行政、农桑行政、财务管理、司法行政、宗教行政、军事行政、外交行政等方面的行政责任予以追究,以便于更好地实现统治者的治国目标。
四、宋代官员行政责任的追究
1.宋代对官员行政责任的追究极为严格。宋代承续了唐朝法律制度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针对官员这一特殊身份者的犯罪,设置多种资格刑,从而补充“五刑”的不够全面之处。比如,针对官员的资格刑还有免官、除名、免所居官、降名次、勒停、降官、差替、冲替、追官等[3]5。按照宋代法律的规定,官员触犯刑法之后可能既受到刑事处罚,同时还受到行政处罚。行政处罚也就是对官员的责任追究,而此种针对官员这个特殊群体的行政处罚具有刑事附带行政责任的性质,对刑事责任的承担具有补充作用。宋代对官员进行降黜处罚,其处罚的不仅仅是官员的官职,同时还包含了对官员的经济处罚和刑事处罚。无论降低或者罢免官员职位、暂停其职位的惩戒方法,还是经济惩罚和刑事处罚,均属于官员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宋理宗时期的《吏部条法》中列举了“通用格”,将官员的行政责任分为各个层次,按照责任的不同或追回官衔,或撤销所带官职,或者勒令停职、降低官品、送某州居住、安置、责授等。很显然,《吏部条法》“通用格”中的各种责任追究,就是非常典型的对官员的行政责任追究方法。宋代对官员行政责任的追究,大部分通过国家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宋代和官员责任承担、职权等相关的法律制度较为完善,立法的总数远远超过前朝,《宋刑统》、《吏部条法》、《庆元条法事类》等和官员责任及其追究相关的法律在前朝的基础上实现了新发展,这些法律中对官员行政方面的规定比《唐六典》更为具体和丰富,同时还更具可操作性。宋代法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敕的法律地位极高,而且官方编敕非常频繁,许多敕中对官员的行政责任及其追究予以规定。而对官员行政责任及其追究最为集中地体现在《吏部条法》等专门法律之中。比如,在《吏部条法》的《差注门一》中就规定,对官员按照其政绩的大小予以奖励,无政绩或者工作造成失误乃至损失的,据情节给予不同程度的惩戒,经过考核后负分40者追官、降官、落职不追官、特降、勒停等,上述对官员的惩戒也就是行政责任追究的方式之一。
师德情况报告及责任追究制度 篇3
为了确保我校安全工作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防止相关工作人 员玩忽职守,认真落实学校安全防范措施,杜绝学校发生安全事故,保障我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XX中学安全事故报告及责任追究制度》。
一、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1、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应及时上报学校领导,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报告,并应当配合、协助事故调查,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事故调查。
2、学校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或个人均有权向校领导、分管安全领导报告安全事故隐患,有权举报部门或个人不履行安全职责,不按要求整改的行为,凡因及时报告、挽回学校经济损失者,将给予一次性奖励。对知情不报者造成学校财物损失的,将予以处罚。
二、责任追究原则:
1、领导:谁主管谁负责;
2、教师:有工作岗位就有安全责任;
3、上课:谁上课,谁负责;
4、教辅职工:谁管辖,谁负责;
5、活动:谁组织,谁负责;
6、责任区:属地管理,全面负责。
三、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范围
1、游泳溺水事故 ;
2、火灾事故;
3、交通安全事故;
4、流行传染病安全事故;
5、电器设施使用不当事故;
6、食物中毒事故;
7、财产损失事故;
8、外来暴力侵害安全事故;
9、其他安全事故。
另外,因应履行而未履行职责,失职,渎职造成安全事故,按学
校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构成玩忽职守罪或其他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各部门职责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校舍安全、学校消防安全、饮食卫生安全、交通安全、体育设施安全、大型活动安全、师生安全
教育等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对于出现的重大责任事故负有领导责任。
2、班主任是本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为
具体负责人。对未按照《XX中学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规定履行职责,发生安全责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有关责任人,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有关人员相应处分。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有对学生经常进行安全教育的责任,教育的内容要记录在案,发现学生有各种异常现象应及时教育和报告,特别是对于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学生要随时掌握其动向并记录在案。
班主任要在本班确立安全信息员,以便及时掌握情况。对辍学的学生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定期做好及家访工作。班主任对于本班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负有直接不可推卸的责任。任课教师对在上课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3、学校政教处负责具体管理全校安全工作,各处室根据教育局、政教处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度,政教处应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学校安全形势,经常对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布置安全教育工作事项,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全面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政教处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工作检查、安全演练、安全隐患检查,各处室要积极
配合,对于工作疏忽,教育不力造成的安全事故,要追究其连带责任。
学校门卫要忠于职守,严格入门登记制度,不经过学校领导同意,外来人员一律不得入内。对于因责任心不强或玩忽职守造成的安全事故负有直接责任。对于老弱病残和不负责任的门卫学校不得录用。
学校警务区应加强校园安全环境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和报告。
4、教务处要监管好教师上课安全,并出台教师上课常规,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置于显著位置。建立电教设施使用制度,建立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的购买、保管、使用、登记、注销制度。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化学品,双人双锁保管,建立使用登记签字制度。建立特种设备、场地、器械等设施管理使用制度。严格落实音、体、美教学常规,切实保证教学安全到位。
电教室应保证教室内及其它教学场所的电教设施的安全运行。
5、学校总务处要负责定期检查全校的门窗、校舍、用电设备、给排水设施、道路设施,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遇到灾害性天气,负责作好安全防范工作,尽量减少损失,对于工作不利造成的重大损失,要追究其赔付责任。对于因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安全事故负有直接责任。因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要追究其直接责任。
6、总务处要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严格监督检查食堂卫生和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定期检查食堂的进货渠道,杜绝“三无”产品,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每一个环节的检查,从食品的采购、运输、储存、留验,到食堂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从业人员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等每个环节实行完整的过程控制。对于违反规定,造成事故者,要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人,按照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政教处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宿管员对学生宿舍实行夜间巡查和值班制度,坚持对寄宿学生实行点名和定时查铺制度;实行男女宿舍分离制。建立严格的住宿生夜间离校请假登记制度。定期消毒、通风、晾晒被褥,做到物品整齐、无异味。有宿舍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学生宿舍用品,执行政府采购,床、橱柜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7、校长责任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负责人和代表,应当代表学校对所有集体的教
育教学活动及其所带来的行为后果负法定责任。当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是由学校方面引起时,校长要代表学校承担主要的法律责任。对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校长自己若负有直接责任,校长则必须承担法律规定的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在行政上也要接受处罚。在事故中校长本人有失职甚至渎职行为时,还要由其个人负直接的刑事或民事责任。校长对学校安全组织管理包括日常的安全教育负有最主要的领导责任。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校长负有首要的组织抢救、应急疏散、维持秩序等责任。
五、具体责任人的责任
具体责任人主要是指副校长、年级组、办公室、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教科室、电教室、党支部、工会、团委负责人或其他活动组织者。其职责主要是负责协助校长具体落实学校的安全措施,发生安全事故后所应负责仅次于校长;若校长不在场,则具体责任人就是最直接和主要的安全责任人。
六、个人安全责任及追究制度
1、全体教职工应自觉保护自己和学生的人身安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发现有损害学校或师生人身财物行为而不及时报告、制止或逃离现场,造成或扩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
2、岗位责任人(班主任、上课教师、值班教师等)擅离岗位、私自调课、私自放假、提前或延后放学等或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等责任事件;值班教师不仅负责晚自习课的管理,还要负责课间的安全管理;警务员要监管走读学生上学、放学进出校门的安全。
3、教职工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
4、班主任没有落实安全教育及相关工作措施的。
5、没有严格执行学生课前出勤检查制度。任课教师应及时发现缺课、逃课学生,没有及时通知班主任或教务处,班主任没有及时告知学生家长,教务处没有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导致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
6、后勤应及时检查电路、水电设施、房屋建筑等安全,对有安
全隐患的设备、线路、电器没有及时维修或没被检查到造成安全事故的。
7、实验室的危险物品,保管人员没有妥善保管,丢失或被盗而造成伤害事故的。
8、教职工,尤其是班主任应随时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如遇学生中出现各类传染病,集体发热等病症,没有及时按程序报告和采取控制措施导致事态扩大的。
9、体育课、课外活动、学生实验操作等实践性较强的各类活动,有关老师没有事先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中不注意学生动向而引发人身伤害的。
10、教职工在保管、使用学校物品、设备(如图书、音像设备、教学用具等)时均应确保财产安全,因疏忽大意或操作失当而引起财产设备的遗失、损坏的。
11、学校安全保卫人员及宿舍管理人员未尽到工作责任的。
七、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
1.、学校(第一责任人)应当定期召开有关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各部门安全责任人)会议,布置、检查各阶段学校安全情况。
2.、学校安全负责人应每周对学校日常安全工作进行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并采取安全措施,提出整改建议。
3.、各部门安全负责人应不定期对本部门安全工作进行自查,并将自查(存在的安全隐患)情况上报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及时整改。
4.、凡组织师生外出等大型活动,必须做好安全防范宣传、防范措施。
5.、安全分管领导及时向学校领导(第一责任人)汇报上级有关部门有关安全工作精神,并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八、安全事故处理小组
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学校依据相关法律和需要成立安全事故处理领导小组,负责事故处理工作。安全事故处理小组工作主要安全职责:
1、按本规定开展日常工作;
2、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3、理清事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4、做好日常安全工作及事故处理的资料归档工作。
九、责任追究制
安全工作是全体教职工的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制,凡违反上述规定而由此造成学校声誉、财物和师生人身经济损失的,视其情节轻重,经校长办公会研究,给予通报批评、按责任划分追究相关责任人相应比例的经济责任、年内不得评优选模、实行工作岗位调整;情节严重的年内不予考核,并报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江西省XX中学
师德情况报告及责任追究制度 篇4
为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强化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国务院及湖南省《信访条例》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对不重视信访工作,工作被动,造成群众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重复上访的,采取以下办法追究各相关单位及负责人责任。
(一)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单位通报批评。
1、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属实,但因责任单位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导致群众进京上访或重复到省、市和区上诉的;
2、进京或到省、市、区群体上访,事先没有预报,控制措施不力,事后不按要求到现场做工作的;
3、有权做出处理决定的单位,不给上访群众出具《上访问题处理意见书》的,不按时反馈情况的。
(二)有下列情况之—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律程序,根据情节和后果,分别给予责任者批评教育、党纪政纪处分。
1、对本级职责范围内的信访问题,不接待,不处理,推卸责任,激化矛盾,导致群众越级上访,造成经济损失或社会影响的;
2、对群众集体上访和可能出现的集体越级上访没有及时报告,不听调度,拒绝前去做工作,以致误事,造成社会
影响的;
3、在处理信访问题时有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等行为,致使信访问题处理不公,造成恶劣影响或冤假错案的;
4、在处理信访问题时违反规定,泄漏秘密,使信访人遭受打击报复,造成严重后果的;
5、对群众集体上访、静坐、游行或上访人员寻衅闹事,不出面做工作,疏导不力,甚至放任不管,矛盾上交的。
二、对信访工作目标考核不合格和出现重大集体越级上访事件,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由镇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谈话,视其情节作出组织处理。
三、对信访工作目标考核不合格的,予以—票否决,取消评优资格。对该部门主要负责人予以调整。
四、本《制度》由镇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天子山镇信访工作首问责任制度
一、信访办公室为首问责任人,负责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承办、转办、处理、回复等工作;
二、凡第一位接待和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办理、跟踪服务;
三、对反映本辖区范围内的问题,要及时送交分管领导审批,迅速组织调查、答复;
四、对群众提及的不属于本辖区职责权限内的要求事项,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设法接转或指导前往有关职能部门;
五、对主要领导下达有关部门、人员办理的群众投诉、求助事项,要及时向主要领导了解办理情况,并将办理情况反馈给投诉者;
六、首问责任人接转群众时要文明礼貌,诚恳热情,不得为难群众;
师德情况报告及责任追究制度 篇5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责任及要求
党组对本科室的党风廉政建设承担统一领导责任。
(一)认真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决议、决定、规定的制度,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保证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二)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政治任务纳入全局性工作规划,认真研究部署。做到任务清楚、责任明确、措施有力。
(三)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每季度进行一次专题分析和研究,及时把握本局党风廉政建设形势,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群众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指导工作的意见。
(四)实施专项检查考核,并将结果作为党支部和支部成员评先、评优和调整使用的必备条件。
(五)强化党内监督,支部每半年召开一次廉政自律民主生活会。
(六)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党组书记对本局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
(一)认真组织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决议、决定、规定和制度,确保令行禁止。
(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本局的党风廉政亲自谋划,亲自部署。
(三)对重要信访件、重大案件线索和重大案件查处要态度鲜明,亲自批示,亲自过问或亲自协调,对上级党委、政府、纪委批办的信访件和违法违纪案件要认真办理,及时查处。
(四)严格自律,管住自己和配偶、子女,管好身边工作人员,管好支部和行政一班人,带好队伍。严格要求,敢于管理,不怕得罪人。
(五)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第三章
责任追究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区别责任,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党组成员和科室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或实施诫勉谈话。
(一)对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无正当理由未能在规定的时限内研究、贯彻和落实的。
(二)对收到上级有关群众上访、来访和举报的批转件不过问、不处理、造成重访和再次举报的。
(三)对经检查财务管理、人事调整、任免、重大事项决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等有关制度不健全的。
(四)对未将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组和党组成员及部门负责人必备条件的。
(五)对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分析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召开廉政自律民主生活会的。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有关规定,视情节分别给予承担领导责任者党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处理群众信访、举报、控告方面:
(一)故意扣压或销毁群众检举控告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信件。
(二)将群众举报控告信件转交或转告被举报控告人,使举报控告人遭到恫吓和报复的。
(三)对群众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举报,基本属实但不认真对待和处理,出现多次上访或越级上访,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对群众反映确实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不及时组织查处任其蔓延,造成严重后果的。
干部人事方面:
(一)故意违反规定程序,做出有关干部人事决定的。
(二)故意摆脱监督,不听取纪检监察机关的意见,做出干部人事决定的。
(三)授意、指使有关部门对不符合条件的人提拔使用或安排到重要岗位的。
财务管理方面:
(一)隐瞒、截留应当上缴国家的财政收入,拒不上缴的,设立“小金库”或坐收坐支的。
(二)违反金融和财务规定,随意开设帐户,公款私存或变相公款私存的。
(三)授意、强迫、指使有关人员造假帐、开假票据等弄虚作假或销毁有关票据、帐目的。
其它方面:
(一)对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腐败工作要求和部署不传达、不研究、不贯彻或作出相悖决定的。
(二)弄虚作假、虚报政绩、欺骗组织的。
(三)党组成员或部门负责人配偶、子女及其身边工作人员因违法违纪处理,党组成员或部门负责人负有责任的。
(四)对部门不正之风纠正不力,连继两年被评为较差,问题严重又不认真解决的。
师德情况报告及责任追究制度 篇6
为把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对食堂卫生、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杜绝中毒事故的发生,特制订食堂食品卫生及中毒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如下:
一、学校后勤要经常带领全体炊工人员认真学习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的有关制度,严格落实操作过程,把好原料购买、食品制作、出售关口,努力做好炊工个人卫生、食堂室内外卫生、饮具器皿卫生、原料存放地卫生工作,对有关人员不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每月开好一次师生伙委会,倾听师生意见,努力改进食堂工作。
二、炊工人员在工作中不注意个人卫生,头发不理,指甲不剪,衣服不常换常洗,工作之中吸烟,玩忽职守,经教育不改正的,由后勤予以辞退。
三、严把食品原料购买关,重点注意购买面粉、食用油、食用盐、蔬菜、佐料等,不购无证食品原料,不购无发票食品原料,否则,追究后勤或菜买责任。
四、食堂炊工人员不按学校制定的食品安全卫生制度操作出售腐烂、变质变味、隔夜、不洁净或质量严重不足的食品,一经举报,坚决查处,追究食堂管理人和当事人的责任,扣发当月奖金,并罚食堂100元现金。
五、食堂炊工人员不按学校制定的食堂卫生安全制度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品卫生事故,或其他食原性疾患的,经确诊后,后勤停职,炊事班长及当事人在经济赔偿后,予以辞退,严重的将追究有关人员法律责任。
师德情况报告及责任追究制度 篇7
第1条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预防并及时、有效、妥善地处理各类教学事故,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等相关法律和政策,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2条对学校中发生的事故的防范和处理,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本规定的规定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分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及班主任、教学人员等相关责任人行政处分,依法追究责任。
第3条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经常检查、督促学生的行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果教师教育监管不力而出现学生意外事故者学校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根据事故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理。
第4条学校安全工作监督检查具体工作由主管安全副校长负责,平时要勤于检查,及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若排除有困难应当向校长报告以便及时解决。若因监管不到位,工作不细致,其他部门上报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而出现事故者学校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5条事故追究的原则是:
1、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实事求是、客观、公平、公正原则;
3、惩前毖后、有错必究原则;
4、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5、过错与责任相适应原则;
6、谁砸二高的牌子,二高砸谁的饭碗的原则。
第6条对校长、书记的责任追究
不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学校管理混乱,教育教学质量低下,按照伊教[2005]53号文件《关于在教育系统实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的若干规定》由教育局进行责任追究。
第7条对副校长的责任追究
副校长不能履行职责,责任意识不强,分管工作不能认真按时完成,出现工作管理漏洞,造成教育教学事故的,由校长、书记对其进行诫勉性谈话;造成重大事故的,上报教育局按照伊教[2005]53号文件《关于在教育系统实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的若干规定》由教育局进行责任追究。
第8条对其他班子成员的责任追究
处室主任不能履行职责,责任意识不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将受到责任追究。一般责任事故,由主管副职对其进行诫勉性谈话,计入考核档案;重大责任事故,有领导班子集体对其谈话,计入考核档案,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和年度奖金;恶性责任事故,引咎辞职或撤职。
第9条对班主任的责任追究(恶性事件)
班级管理混乱,成绩滑坡,出现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将对班主任和班级团队进行责任追究。
出现恶性责任事件,学校能处理,未造成恶性影响的,由年级主任进行责任追究。出现恶性责任事件,学校能处理,但造成一定恶性影响的,由主管校长进行责任追究。
出现恶性责任事件,学校不能处理,又造成恶劣影响的,由学校进行责任追究。
第10条对备课组长的责任追究
备课组管理混乱,不能完成学校目标任务,对备课组长进行责任追究,具体办法由年级组制定。
第11条对教职工的责任追究
各年级、三处人员完成了本年级的责任目标,不追究该年级组教职工的责任。各年级、三处人员没有完成本年级的责任目标,且综合考核为最后一名者,由校委会、年级组进行责任追究。
师德情况报告及责任追究制度 篇8
1.1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明确各级环保职责,有效防范环境事故的发生,结合我部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本项目所发生的环境事故。编写依据: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2 《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措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总局规定)
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3 定义
3.1 特别重大环境事故(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故:
(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
(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3.2 重大环境事故(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故: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3.3 较大环境事故(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故:
(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3.4 一般环境事故(Ⅳ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故:
(1)发生3人以下死亡;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3.5 轻微环境事故。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为轻微环境事故:
因环境污染造成周边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发生中毒(重伤)5人以下;
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
受到环保部门处罚的。职责
4.1 项目经理是公司防范环境事故、调查环境事故第一责任人;
4.2 公司分管领导是公司防范环境事故、调查环境事故具体分管责任人;
4.3各工区负责人是单位(部门)防范环境事故、调查环境事故的主要责任人;
4.5 公司对柴油、汽油、乙炔、火工等在运输、使用中发生的环境事故负管理责任;
4.6 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对项目建设发生的环境事故负管理责任;
4.7 工程管理部门对施工环境事故以及设备的环境事故负管理责任;
4.8 物资采购部门对危险品的采购、存储、转运环境事故负管理责任;
4.9 工程部对放射性源的保管、检测、检修维护和动力维修厂生产区供电原因造成的环境事故负管理责任。
4.10 项目公司管理部门对因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三同时”的问题而引起的环境事故负管理责任,技术主管部门对此类项目因方案及设计缺陷而发生的环境事故负设计责任,项目部对此类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环境事故负主要责任。
4.11 各单位对发生在本项目内的环境事故负管理责任。
4.12 安环部对上述环境事故负环境监督管理责任。管理内容与要求
5.1环境责任事故的分析与判定
5.1.1 3.1-3.4 事故由国家、省、市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调查和处理。
5.1.2 3.5 事故由公司按职责和分工组织调查和处理。轻微事故一般由项目部组织调查。涉及两个以上单位的轻微事故由项目公司环保委员会组织调查。
5.1.3 事故的调查结果应形成事故调查报告,报告包括下列内容: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环境影响程度、经济损失等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5.1.4 发生环境事故必须对事故责任进行分析,并按主要责任、次要责任、一般责任来确定事故责任的划分。
5.1.5 领导违章指挥、强令盲干、且作业者不予抵制而在执行过程中造成环境事故的,指挥者负主要责任,作业者负次要责任。如领导发现违章作业不予制止,造成环境事故的,领导者和违章者均负主要责任。
5.1.6 职工违章操作造成环境事故的,违章者负主要责任,班长以及共同作业者负次要责任,工区负责人负一定的管理责任。
5.1.7 因设计缺陷造成的环境事故,由设计单位负主要责任。
5.1.8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不执行环保“三同时”规定,造成工程存在错误或缺陷而发生环境事故,由项目部负主要责任;
5.1.9 安排无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由相关责任管理部门负主要责任。
5.1.10 对于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个人、班组、各单位能解决但未及时解决而造成事故的,由责任单位和相关人员负主要责任;基层单位无力解决且已呈报项目办
有关部门未得到及时解决,又未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由项目公司有关部门负主要责任,基层单位负次要责任。
5.1.11 因上班出现的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整改或整改不了的,既不报告,又不向下班交接清楚而造成环境事故,上班当班人员负主要责任,下班当班人员负次要责任。
5.1.12 同一班、同一场所作业人员发现违章行为未抵制,造成事故的,违章者负主要责任,同一班、同一场所其他作业人员负次要责任。
5.2 环境事故责任行政追究办法
5.2.1 由国家、省、市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调查的事故按事故调查组的处罚意见对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项目公司还可对事故责任者及责任单位第一责任人、分管责任人追加行政降职、行政撤职直至解除劳动合同处分。
5.2.2 轻微环境事故主要责任者,视情节轻重可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5.2.3 较轻微环境事故的主要责任者,视情节轻重可给予行政警告。
5.2.4一般以上环境事故主要责任者,视情节轻重可给予行政记大过、行政降职、行政撤职处分,次要责任者视情节可给予行政记过、行政记大过、行政降职处分。
5.2.5 凡发生一般以上环境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以及提供伪证的,给予责任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撤职或解除劳动合同留用察看的行政处分。
5.2.6 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构成犯罪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5.3 环境事故经济处罚办法
5.3.1 发生V级环境责任事故,扣罚主要责任者、扣罚次要责任者、扣罚所在班组班组长、扣罚发生事故的班组每人一律按照项目管理手册执行。
5.3.2 发生IV级环境责任事故,扣罚主要责任者、扣罚次要责任者、扣罚责任所在班组班组长、扣罚责任所在班组每人一律按照项目管理手册执行。
5.3.3 发生Ⅲ级环境责任事故,扣罚事故主要责任者3个月效益工资,扣罚次要责任者当月效益工资;扣罚主要责任者所在班组班组长,扣罚责任单位正职、主管领导当月效益工资50%、环保员,扣罚发生事故的单位每人,当年内重复发生责任事故,对责任单位及责任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一律按照项目管理手册执
行。
5.3.4 发生II级环境责任事故,扣罚事故主要责任者6个月效益工资;扣罚事故次要责任者1-3个月效益工资;扣罚责任单位正职、主管领导,当月全部效益工资,扣罚环保员,扣罚主要责任者所在班组班组长1,扣罚事故责任单位每人,扣罚环保管理部门领导当月全部效益工资,扣罚环保、管理部门环保管理人员每人,扣罚公司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当月全部效益工资,对事故的发生应负一定责任者参照执行;当年内重复发生因工死亡责任事故,对责任单位及责任单位负责人加倍处罚一律按照项目管理手册执行。
5.3.5 发生I级环境责任事故,扣罚事故主要责任者1-2年效益工资,扣罚事故次要责任者3-6个月效益工资;扣罚责任单位正职、主管领导3-6个月效益工资,扣罚责任单位环保员当月效益工资,扣罚主要责任者所在班组班组长当月效益工资,扣罚事故责任单位每人300元,扣罚环保管理部门领导3个月效益工资,扣罚环保管理部门环保管理人员当月效益工资,扣罚公司环保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分管领导3个月效益工资,扣罚公司领导班子其他成员1个月效益工资,对事故的发生应负一定责任者参照执行。
5.3.6 环境事故调查处理一定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处理上报,不得瞒报和妨碍调查。不按规定执行的,除按事故考核外,加扣单位的行政正职、主管副职各3000元,扣罚环保员1000元。
5.3.7 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及时报告或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从而避免了重大环境事故发生,对有功人员给予1000-2000的奖励,对其他有功人员酌情给予奖励。
5.4 说明
5.4.1 本办法与上级文件规定、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以上级文件精神和法律法规为准。
5.4.2 本办法所述之条款,与公司原有管理规定相抵触的,按照本办法执行,本办法没有涉及的内容,按照公司原有制度执行。
5.4.3 本办法实施的归口管理部门是环保科。
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篇9
领导责任追究制度(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完善公司责任型企业文化,强化领导责任意识,优化各级领导队伍建设,进一步促使各级领导全面、认真、合法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公司运作效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责任追究是领导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失职、渎职、失误或其他个人原因,给公司发展或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时,对领导的追究与处理。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部门、项目负责人及以上人员(包括:项目经理、办事处业务经理、部门经理和各级总监、高层等)。
第四条 责任追究坚持下列原则:
1、实事求是、客观、公平、公正原则;
2、教育与惩处相结合原则;
3、惩前毖后、有错必究原则;
4、过错与责任相适应原则。
第二章 追究范围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除直接责任人外,将启动领导责任机制:
1、违反公司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的;
2、违反公司人事、财务、采购、营销等制度造成不良影响及后果的;
3、擅自更改总经理办公会或其他领导小组会议决议造成不良后果的;
4、造成公司生产经营、重大项目投资发生决策失误的;若属方案错误引导造成的,主要追究方案制定人的责任;
5、造成公司财产被诈骗、盗窃、浪费,损失在50000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产品、服务批量事故、重大安全事故或市场危机发生的;
7、内因疏于对部下的管理教育,使其发生三次以上严重工作失误的;
8、以权谋私、接受他人财物损害公司利益的;
9、遇到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损害公司利益的事件,不能及时制止,致使事态扩大的。
第三章 责任承担
第六条 承办人失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导致审核人、批准人失误,造成损失的,追究承办人责任。
第七条 审核人、批准人应发现而没发现、应纠正而没纠正问题,追究审核人、批准人责任,同时追究承办人责任。
第八条 领导者不负责、故意做出错误的指令或决定的,追究领导责任。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
1、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
2、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采取纠正措施的;
3、确因意外和自然因素造成的;
4、非主观故意且未造成重大影响的;
5、因行政干预或当事人确已向上级领导提出建议而未被采纳的,不追究当事人责任,追究上级领导责任。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严或加重处罚:
1、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且事故原因确系个人主观因素所致的;
2、屡教不改且拒不承认错误的;
3、事故发生后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
第四章 追究的种类
第十一条 种类
1、责令改正并作检讨;
2、通报批评;
3、留用察看、停职;
4、调离岗位、降职、撤职;
5、解除劳动合同;
以上行政处罚的同时可附带经济处罚进行。造成经济损失在50000元以上的,主要责任人视情节和态度承担损失总额的30%--80%,并承担法律责任,次要责任人或连带领导责任按损失总额的20%给予经济处罚;损失在50000元以下的,主要责任人承担80%-100%,次要责任人或连带领导责任的,按损失总额的10%-20%给予经济处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法律的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三条 因故意造成经济损失的,被追究人承担全部经济责任。第十四条 因过失造成经济损失的,视情节按比例承担经济责任。
第五章 追究程序
第十五条 责任追究可由相关人员提出,人力资源部、企管中心调查核实;也可根据举报调查后提出,人力资源部落实。
第十六条 处理意见根据被追究者职务、事件性质、损失程度、影响大小等因素,报总经理审批。
第十七条 被追究人对处理有不同意见的,2天内可以提出意见申诉。申诉期间不影响处理决定的执行。经调查确属处理错误的,应予纠正。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学校责任追究制度 篇10
为了进一步依法治校,强化法律法规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实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规范工作规程和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效益,根据国务院及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责任追究制度。
一、责任追究的范围
学校规章制度涉及的各个方面所发生的责任事件、学校设置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责任人员。
二、责任追究的形式
1、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工作纪律或玩忽职守、工作不负责任、不履行岗位职责而造成不良影响、事故或经济损失者,视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理、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行政处理为:调离岗位、解除聘任。
行政处分为: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辞退、开除。经济处罚为:赔款、罚款、扣发工资、岗位津贴。对触犯国家刑律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视责任性质,将责任追究分为直接责任追究、间接责任追究、领导责任追究和连带责任追究。
三、责任追究的程序
1、部门自我追究:对照学校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部门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在部门处理范围内的由部门处理,报学校备案。重大事故由部门自查后,报学校逐级予以追究。
2、学校追究:
(1)对部门上报的重大问题,视责任范围大小,后果严重程度逐级予以追究。
(2)对照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每学末进行考核并且不定期地对各部门、各工作岗位进行抽查,发现问题逐级予以追究。(3)对偶发重大事故,学校及时逐级予以追究。
四、责任追究认定权限
1、属批评教育、行政处理、经济处罚范围内的一般责任追究,由各部门研究处理。
2、属行政处理、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范围内的重大责任追究,由校务会议研究决定。
五、责任追究的监督
财务责任追究制度 篇11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切实加强义务 教育经费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实现义务教育经费管理规范化、制度 化、科学化、精细化,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各项改革政策落 实到位。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是指财政拨付以 保证乡镇中小学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 用。
第三条 本办法责任追究对象,是指管理、支配义务教育经费的 学校主管人。
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进行责任追究。
1、未按照省市区要求实行规范电子学籍管理,上报数据不及时、不准确的;存在在读学生多重学籍,建籍学校与就读学校分离现象,实际学生数与学籍数据、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不相符,虚报学生数套取 国家资金的。
2、未严格按照“二上二下”程序编制学校预算的,存在私设“小金 库”、公款私存、帐外帐现象的。
3、未依照《会计法》要求相关帐簿。
4、未按有关政策制定的范围和标准开支公用经费的,挪用、挤 占、截留、平调教育经费的;未按规定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
5、未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存在违规收费行为或人民来信 举报有违规收费行为并经查实的;
6、没有规范对学校经费支出的审核,没有定期对学校经费使用 进行检查和内部审计的,发现问题没有及时督促整改的;
7、执行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不严格,没有实施民 主理财或制度不健全的,没有实行财务公开的;
8、因管理不善,造成学校财产人为损坏或流失的;
9、其他需追究责任的情况。
第五条 凡被责任追究的个人,视情节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给予处 理,并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第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师德情况报告及责任追究制度】推荐阅读:
教师师德师风情况报告07-31
师德师风自查报告个人情况07-22
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巡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05-27
贯彻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自查整改情况报告08-20
师德表现情况材料06-01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情况11-07
师德教风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总结06-19
个人学年度师德师风情况总结08-10
幼儿园个人学年度师德师风情况总结07-02
爱与责任师德报告体会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