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和责任感

2024-10-14

师德和责任感(通用9篇)

师德和责任感 篇1

爱和责任是师德之魂

——幼专新生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连克霞

摘要:根据当代中师生的时代特点、家庭环境特点、生理心理特点, 探索适合他们特点的方法, 使他们跟上时代的节拍, 找到自已的生态位, 发挥自身的优势, 使之找到自信这种可贵的品质, 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关键词:心理不兼容自律他律道德沙漠德育主阵地

4、调查研究法。它是让学习者带着一定课题深入社会实际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座谈、查阅资料、分析研究, 从不同角度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运用此种方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 (1) 制定调查计划, 明确调查目的、原则、方法、意义, 确立调查提纲。 (2) 在组织形式上可采用个人或小组调查形式。 (3) 调查结束时要求学生整理调查材料, 写一个书面总结或调查报告或论文, 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材料让学生课上集体交流。

5、研究讨论法。这是一种通过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课当中涉及到许多需要进一步研讨的经济、政治、社会等问题。用这种方法可以给学生表达自己思想见解的机会, 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学生间的争论, 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交流思想、提高学习效率;利于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6、情景模拟法。这是学生主体亲自参与现实情境中, 使学生在活动中以自主独特自旬方式, 认识、思考、体验、感悟周围世界, 以实现学习目标, 达到自我教育的活动。具体的有这样几种类型: (1) 直观感受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出发, 设置教学情境。也可以借助音像、诗歌、小品、图片来激起学生内心感情冲动。其操作步骤是选择材料——呈现材料——设疑——讨论——感悟。 (2) 角色模拟型。在教师指导下, 让学生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来获得丰富的情感、明白道理。比如, 在讲《师德常识》中的“社会公德”一课时, 我让学生各自扮演不同角色, 演“情景剧”, 然后, 再让学生总结、评价、反思。 (3) 动手操作型。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在“做中学”。这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动手制图表、图片、课件、搜集资料等。其步骤:布置操作内容——操作体验——总结操作方法——成果展示——交流感悟。 (4) 师生置换型。选择符合学生兴趣、技能水平的内容, 让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后, 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 由学生讲课。这种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培养良好合作学习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其步骤如下:确定教学内容——选拔老师——讨论、确定教学方案——讲课——总结评价。

总之, 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何种学习方式要根据教材、学生等特点和新课改需要出发。

爱和责任是师德之魂。只有达到高尚的境界, 大爱才会由然而生。学生的变化开始于教师高尚情操的引导之中。教育也发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 用心灵碰撞激出的火花, 点燃师生爱之火把。新入学的学生, 要判研教师, 要求证新老师的信度, 以确定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定位的高低决定着教师教育的成败。帮助学生找到宣泄的渠道, 是使学生成为不设防朋友的关键一步。在第一节课时, 我说:“我爱在座的每一位, 因为我相信, 你们每一位都是优秀的 (惊喜、疑惑) , 即使不是象学校和家长所期望的那样, 也不怨你们。因为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只有不好的老师, 没有不好的学生’。责任在于现在的教育制度, 在于没有掌握方法的老师。从小到大你们都是父母的‘掌中宝’, 你们早六点上学, 晚七点放学, 通过九年的教育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笑) 在初中, 甚至把你们在座的有些同学安排坐在‘垃圾排’ (笑) 。教育就好像一台飞速旋转的大转盘, 用它强大的离心力把大多数同学毫不留情的甩了下来, 甩下来的被摔死了, 在上面的也被转迷糊了 (笑、思考)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其次, 通过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修养是由外到内, 由形到神的。需老师一点一滴的培养。刚入学的新生, 从卫生到礼貌, 从坐姿到纪律都极其不规范。需要补上小学和初中的养成课。学生有45度歪坐着的、有跷二朗腿的、有把腿侧伸到过道上的、有趴着的、拄着的、两人握着手的、有两个靠着的。外在的东西往往会对自身产生心理暗示, 松懈的纪律往往会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进入不了成功态。为此我将“速读速记”中的坐姿训练、呼吸训练迁移过来, 通过十几分钟的训练, 学生的身型、坐姿就规范了。注意力集中了, 学生激情饱满了, 渐渐进入成功态。另外, 课代表在上课前带领学生做两分钟的注意力集中训练, 学生面貌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教育也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实行了“就近原则”。既自己周围的环境自己负责。做好事的加分, 不执行的扣平时分。从此黑板、讲台、地面总是清清爽爽。

帮助男学生树立自尊, 使其有爱心, 树立责任意识, 为以后为人父成人夫奠定基础。幼师班的男生少, 男生和女生吵嘴是常有之事。对此我说:男人就是一棵树, 应该是女人的一片蓝天, 男人就是一座山, 应成为女人避风的港湾, 男人应用你的有力的臂膀庇护你们娇弱的女孩儿。而你们却像小狗一样冲女生直旺旺, 哪有一点男人的风度。 (全体大笑) 学生懂得朋友是自己的影子, 是一张不定期的存折。

再次,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实行平时成绩奖惩制。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不会反复学习, 针对此, 我有这样一个规定:课前提问有奖有惩, 答对了得5分, 答错了扣5分。课堂表现以鼓励为主, 答对得分, 答错不扣分。另外我以每半月进行一次课前十分钟笔试测验, 最开始时全班普遍答得都不好, 因为学生已经不习惯复习了, 尤其是政治学科。学生就求情:老师这次别算了, 再考一次吧, 保证好好复习。我给了他们一次机会。下次考试果真很好。学生有了自信, 慢慢的形成了习惯。另外, 再给他们讲记忆规律和遗忘规律:知识在学习后的第一天复习能记住90%, 如果留到第四天还不复习遗忘将是90%。我们的大脑只启用了7%, 有93%处于闲置状态, 再不使用就生锈了。

第四, 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和健康指南。看到学生下午上课困了, 告诉他们要养成午睡的习惯, 讲午睡的好处:午睡相当于吃两个鸡蛋的营养, 具有美容、健脑和瘦身的作用;流感来了, 指导服什么药, 感冒要加病毒灵, 会提高药效, 缩短病程。平时还要大量服维C, 预防感冒和癌症。告诉他们:感冒病毒是从眼睛进入人体的, 所以不要揉眼睛, 洗手时用肥皂加流水就可以洗掉95%的病毒;指导下课两分钟开窗通风, 大换空气, 增加脑供氧量。几年来, 我利用中医知识, 20多学生只花不到十元钱就治好了中耳炎。治愈痤疮、青春痘的学生不计其数。对有思想问题, 恋爱问题, 家庭问题, 法律问题, 团结问题, 心理问题的学生, 我创设的“心灵空间”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

第五、进行情感教育。人的情感需要有生活的体验, 这样才能理解别人, 体谅别人, 才有所谓的换位思考。首先从热爱父母做起。一是开展“父母与子女的对话”:学生与父母通信, 父母眼中的你和你眼中的父母谁更了解谁, 为什么。二是假期给父母洗一次脚或精心做顿饭等。学生座谈时说, 自己给父母洗脚时, 母亲哭了, 说孩子上学懂事了。增强了学生的情感意识, 增进了与父母的关系, 促进了家庭的和睦。

第六、结合教材加强德育主阵地的作用。思想政治课的强大功能是指导实践。如学到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时, 教育学生钱不是万能的, 它是财富的象征。财富是人创造的, 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讲价值规律时, 让学生注意供求心理, 科学讲价。讲劳动合同时, 进行就业设计、心理、就业市场的分析指导。讲社会保障制度时, 注重用人单位的五险待遇。讲到农业现状时, 让学生联系家乡进行策划和创造, 为家长出主意。讲下岗时, 渗透蝴蝶大王, 癞蛤蟆王子, 生菜的出路等创业之路, 树立再就业意识。

第七、利用教学故事增强教学活力。针对往届学生好高鹜远的心态, 给他们讲:美国一所学校门前立了一只鹰, 一匹马。这只鹰是一只饿死的鹰, 马是一匹剥了皮的马。鹰有远大志向, 只学会了飞行的本领, 却没有觅食的能力, 而饿死在翱翔中。这匹长大了的马让它耕地他嫌太累, 让它拉磨它觉得受了委屈, 最后把它送到了皮匠那好吃好喝了三天, 他很满足。第四天把它的批剥了下来。每个人都应正视自己, 找准自己的位置, 不要眼高手低, 要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锻炼本领, 磨练意志。

第八、在随机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用委婉的方式处理问题会带来了超乎想象的效果。对学生溜号我会说:现在有人沉浸在遐想中了。人们常说一个人的幸福与另一个人说就是两个人的幸福;一个人的痛苦告诉另一个人就是每人一半的痛苦。那么, 你是想让我们分享呢, 还是想让我们分担呢? (笑) 对学生的早恋爱, 引导:到了你们这个年龄如果还没有激动和心跳, 你们就不正常了 (学生笑) , 爱情之所以成为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是因它的美好, 它的神圣。爱情之花需要你们精心陪护, 你总不能让你心爱的人当“马路天使”吧。

第九、利用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期待心理, 引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遇到突发事件, 首先要安抚学生, 否则学生带着情绪是不会上好课的。有一次, 代培班的学生新发的小黑板被学校借给了一个小学, 拿回来以后被彩笔画的道道擦不掉了, 学生就让赔。与班任老师的抵触情绪很大。于是我拿起了一块小黑板指着上面的道道:是这个吗?学生点头, 于是我拿了一块抹布擦了擦, 有的擦掉了, 有的擦不掉。我说:这不是擦掉了吗?如果实在擦不掉, 你可以用砂纸轻轻一抹就掉了。你们知道它的制作工艺吗? (摇头) 。它是用汽车泥子加颜料抹上再用砂纸打磨而成的, 砂纸一磨就掉了 (学生释然) 。刚才你们的要求也不过分, 说明你们已经懂得维权了, 真的恭喜你们了!其实你们也不是要真的赔偿, 只要向你们解释一下, 道个歉就行了 (赞同) 。你们的要求多简单啊, 可见你们有多高尚 (眼泪) !破坏了两校的关系, 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希望大家在遇到事情时要冷静思考, 把事情办圆满了。学生带着满足的心情走入了我的课堂, 我的世界。

师德和责任感 篇2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师德建设工作,提高全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根据《毕节地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毕地教发[2010]2号)和《纳雍县教育局开展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我校从自身实际出发,自3月份以来,开展了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现将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教师在群众中满意度。在本次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中,我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健全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创新师德建设载体,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砺练职业能力,力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建设水平,促进教育行风建设,提升了我校教师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满意度。

二、领导重视、开展有序。

此项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郭遥校长为组长,德育主任、教务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工会主席财务管理人员等为成员的师德师风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师德师风活动方案,做到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注重实效,学校加大了活动的过程管理,让全校教师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各项活动按照计划推行,使活动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理论学习,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在3月份和4月份我校开展了师德理论学习活动,以丰富教师师德理论水平来促进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深入学习领会《毕节地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深化 “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纳雍县教育局2012年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和《毕节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局长)中小学校 中小学校长 中小学教师“十个不”承诺》等文件精神。加强了教师对《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让全校教师认真做到了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不体罚学生,不以教谋私,不斥责家长、不言谈粗俗、不搞违规家教,从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教师行为,提高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让广大教职工能坚守高尚情操,发挥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我校组织教师学习了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让广大教师的党性修养得以提升,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平等地关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染和引导学生。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教师的“生命感和责任感”。

1、实施“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力”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2、开展校园安全防治工作、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3、开展学法、普法活动,提升教师的法律意识。我校以“十二五”普法验收为契机,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开展学法、用法活动。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些案例的讲解,让学生懂得了《未成年人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常识。

4、开展师德师风讨论活动,通过办专题板报、撰写论文或心得体会等加深教师对“生命感和责任感”基本内涵的理解,让教从自身道德修养、依照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等实际行动践行“生命感和责任感”。

师德修养并非一日之功,良好的师德行为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磨练。尽管在此次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教师,但我们也要正视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和继续保持师德优秀教师先进性的艰巨性。总的来说要抓好全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

黑塘小学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 篇3

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走进教室, 走进学生, 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做一个“爱”的使者, 用爱教书, 用心育人。

一学会赏识, 走进学生的内心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因此, 教师的心里应充满阳光, 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 甚至要将学生目前的缺点看成是未来的优点。哪怕仅仅只是星星之火, 也要及时地鼓励、表扬, 以促其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不断成长, 向着更高、更远、更美好的目标努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认识到自己优点、才能发现自己的潜能、才会努力、才会进步。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 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即使是差生也要创造条件, 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 使学困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

二学会宽容, 让学生信服

魏书生说:“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 毕竟是青少年, 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 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 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 让学生怎样, 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里, 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 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 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 而是在帮助他。”对待学生的优点, 要用“放大镜”;对待学生的缺点, 要用“缩小镜”, 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的错误。

无数成功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宽容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曾经有个学生因个人愿望没有得到实现, 顶撞了老师。这位没有作任何解释, 而是给她写了一首小诗:“土地宽容了种子, 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 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 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 拥有了未来。”学生看了这首诗, 悟出了一些道理, 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当教师后我经常反思自己, 是否有哪些行为做错了, 哪些做得不太合理, 常常发现自身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班中爱捣乱的学生我开始不问原因, 总是批评, 有时语言还很过激, 学生有时候还还嘴, 使自己和学生都下不了台, 这样做的效果很不好。后来我用谈话代替批评,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法,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我在处理犯事学生时, 总是提醒自己:我是个教育工作者, 负有教育孩子责任, 应用平和的心态, 宽容学生, 用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 用自己的阳光热情感染学生, 以满腔爱意滋润学生。

三严爱结合, 让学生敬重你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一味地对学生严格要求, 最重要的是应有一颗爱心, 用爱心感染学生, 使他们懂得爱与被爱, 心存感激, 学会关爱他人。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 爱后进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 也要爱“丑小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 又要爱护有加, 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 即严爱结合。第一, 在尊重关爱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没有规距, 不成方圆。人活在世上都要接受一定的约束, 老师正因为爱护你们, 才要对你们严格要求。”我经常对学生这样讲。对作业我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坚决杜绝不做、抄袭、应付等现象,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其成绩不断提高, 我所执教的班在每次考试中都能名列前茅。第二, 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关心、理解、爱护学生, 努力创造条件, 使他们获得成功, 并且做到爱的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在学生违反纪律时, 不能只是批评, 更多的应是诱导学生, 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让他认识到他的行为会对他人、班级造成的不良影响。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的抵抗情绪, 另一方面也可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行为。第三, 在学生面前, 应做到为人师表, 表里如一、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赢得学生的尊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因此为人师表者要努力摆正自己做人的目标, 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

教师就要甘于奉献, 心甘情愿地为学生付出自己的爱心。爱, 给了学生希望;爱, 给了学生动力!爱是教育事业的主旋律, 教师的爱是孩子们的雨露, 没有爱, 没有责任感, 最光辉的事业也会黯然失色。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 教师是爱的使者, 离开了情感, 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您若变成孩子, 便有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 学校瞬间成为乐园。”用我们热情、诚恳的胸怀, 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激情, 赢得孩子们的信任, 让师生敞开心扉, 去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让我们致力于探索、创造充满情感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使教师的劳动里呈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情的魅力。

师德和责任感 篇4

关于开展以“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乡师德建设工作,提高全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根据《毕节地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和《织金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深化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织教职成[2011]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乡自身实际,我校自3月份以来,广泛开展了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现将我校半年以来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教师在群众中的满意度。在本次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健全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创新师德建设载体,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砺练职业能力,力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建设水平,促进教育行风建设,提升了我乡教师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满意度。

二、领导重视、开展有序。

此项活动在我乡一开始,就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以白泥乡人民政府卢特副乡长为组长,中心校熊起敬校长为副组长,中心校领导班子和各校校长为成员的师德师风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和中心校根据自身实际,拟定了相应的师德师风活动方案,做到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注重实效,中心校加大了活动的过程管理,让全乡教师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各项活动按照计划推行,使活动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理论学习,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在3月份和4月份我乡各学校开展了师德理论学习活动,以丰富教师师德理论水平来促进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

1、深入学习领会《毕节地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织金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深化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毕节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局长)、中小学校、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教师“十个不”承诺》等文件精神。

2、加强了教师对《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让全乡教师认真做到了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热爱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不体罚学生,不参与赌博、不以教谋私,不斥责家长、不言谈粗俗、不搞违规家教,从很大程度上了规范教师行为,提高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让广大教职工能坚守高尚情操,发挥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3、各校组织教师学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让广大教师的党性修养得以提升,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平等地关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染和引导学生。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教师的“生命感和责任感”。

1、实施“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力”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3月份来,我乡开展了由中心校主办的2011年备考研讨会、组织参加由阿弓镇中心校主办的阿弓片区校际教研联谊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让优秀教师的才华得以施展,教学能力差的教师得到学习,改变教师在授课、批阅作业、考试阅卷等教学环节中的敷衍马虎、降低标准、徇私舞弊等不良行为。

2、开展校园安全防治工作、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4月份以来,我乡针对近半年来全国范围内频繁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结合我乡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情况,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了多次排查整改,消除了各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实现半年来全 2 乡学校零事故发生,确保了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全乡的教育教学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3、开展学法、普法活动,提升教师的法律意识。本以来,我乡以“十一五”普法验收为契机,在各校师生中大力开展学法、用法活动。白泥中学和中心校分别邀请了派出所和司法所的相关同志为学生作法律知识讲座,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些案例的讲解,让学生懂得了《未成年人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常识。

4、开展师德师风讨论活动,通过办专题板报、撰写论文或心得体会等加深教师对“生命感和责任感”基本内涵的理解,让教从自身道德修养、依照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等实际行动践行“生命感和责任感”。

师德修养并非一日之功,良好的师德行为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磨练。尽管在此次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教师,但我们也要正视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和继续保持师德优秀教师先进性的艰巨性。总的来说要抓好全乡教师的师德师风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而抓好此项工作的意义是深远的。

2011年6月8日

师德和责任感 篇5

师德, 通常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 即从事教育工作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然而, 师德应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1,2]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通过师德规范的不断内化、师德情感的不断强化, 并在师德实践过程中不断磨练师德意志, 才能达到师德认识的升华。一般来说, 青年教师师德认识与实践具有时代性, 也有迷惘, 必须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逐步深化。

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相比, 总体来说, 由于他们学历层次高, 知识视野广, 思维敏捷, 思想活跃, 他们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他们的道德认识代表着积极向上、勇于竞争的道德进步。还由于他们广泛接受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自由思想的熏陶, 他们的道德认识具有平等和民主的时代性。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竞争性, 给青年教师提供了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的环境, 使一批青年人成为教学科研骨干, 并将自己的教学、科研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 做出更大的成绩。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和效率意识使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他们以等价交换的概念与“效率就是生命”的意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积极进取、努力开拓。

青年教师以他们平等民主和勇于竞争的具有时代性的道德认识, 在人才培养的职业道德实践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并由于他们与青年学生年龄相仿, 易于沟通,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 更易于实践师生平等的时代性的师德意识, 在与青年学生经常性的接触与交流过程中, 对青年学生的道德形成也产生更深刻的影响。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运动的实践性、反复性和无限性, 决定了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还不完全、不深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职业生涯不长。

高校师德具有超常性, 超越一般职业道德。[1]社会对高校师德要求的行为期望也远超过其他任何职业。然而, 由于教师职业客观上规范性程度较低, [3]构成教师职业资格的知识结构的规定的抽象性、教师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个体性特征以及教育作为一种科学和艺术的个性创造性活动, 使得对于高校教师角色很难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具体标准, 因此, 任何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均可在一夜之间变成高校教师。即使有岗前培训必须合格的规定, 但这种培训往往是得过且过的, 产生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更重要的飞跃。由于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较短, 青年教师大多对教育过程中的人格示范作用缺乏深刻而自觉的体识。教师不是以劳动工具去作用于劳动对象, 而主要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 以自身道德的、人格的、形象的力量影响着受教育者。青年教师在由学生向大学教师的角色转变过程中, 对教育与人文精神的理解还缺乏哲学修养, [4]在职业道德认识不太清晰的状态下, 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了教育实践和师德实践。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更正确、更完全、更深化, 必须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

市场经济的发展, 无疑促进了民主和竞争的道德进步, 对师德, 尤其对青年教师的师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同时存在。对市场经济竞争性和价值规律的误解, 导致社会道德认识方面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金钱至上思想的滋生, 以至于腐败分子层出不穷, 这种现象和这种思想必然对高校的青年教师产生影响。而且, 由于他们过多地受到民主和竞争的思潮所熏陶, 而缺少系统的和潜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 使青年教师的道德认识感到迷惘:思考着等价交换与敬业奉献, 对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表示怀疑;思考着效益至上与兢兢业业, 对精心施教、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的师德之主体缺乏耐心;思考着个人奋斗与集体主义, 对为人师表的师德之光彩还难有深入的认识和自觉地实践;思考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对政治坚定、思想进步的师德之根本有可能彷徨, 甚至有个别人盲目羡慕西方, 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做深入理解。

青年教师师德认识的迷惘, 有一定的普遍性。面对现实, 青年教师的经济收入低, 而又面临着住房等高消费以及学历、职称的挑战, 青年教师所承受的压力与中老年教师相比, 是巨大的, 难于在个人奋斗、自我成才方面与强烈的事业心、关爱学生、因材施教方面很好地找到结合点, 因而在师德实践中, 有些教师表现出忙于学位与论文, 而无意精心施教;忙于科研与创收, 而无心钻研教书育人等一些问题。此外, 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方式也会对师德产生负面影响。[5]

二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的师德建设不仅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 同时高校的师德建设还将通过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过程, 有力地推动全社会道德文明的建设。在全社会倡导加强道德文明建设的今天, 加强高校的师德建设更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不仅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方面, 而且应该是一个主要方面。这不仅是由于青年教师的比例较大, 而且是由于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特殊性决定的。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时代性是积极的, 但仍然需要注意引导与发扬, 青年教师道德认识的“初级性”与迷惘更需要在师德建设中加以提高和深化, 为培养一代优秀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青年教师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由于年轻, 他们是教师队伍的希望。由于年轻, 他们思想活跃, 可塑性强。由于年轻, 他们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更大。

对于高校来说, 当然不可能专谈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中老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也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我们强调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就是要在加强师德建设的过程中, 有意识地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 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在讨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中, 不要只顾学历学位的提高, 不要忘记其师德建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应该从青年教师的师德认识的特点出发。首先, 必须进一步重视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岗前培训中, “师德修养”应作为主要课程。所谓“岗中培训”是面向已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 岗中培训将面对一批青年教师, 必须高度重视。第二, 应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发挥教研室和课题组等组织在青年教师培养中的积极功能, 把师德建设与青年教师的导师制结合起来。第三, 鼓励教师开展高教研究, 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教学研究, 甚至可以规定晋升讲师不必有专业论文, 而必须有教育研究方面的论文。第四, 将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与教师党建工作结合, 引导青年教师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五, 师德建设应该与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和进步结合起来, 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青年教师在生活上、经济上面临巨大压力, 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青年教师业务上积极进取, 应该努力给他们创造工作条件,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进修和深造的机会。此外, 关于师德建设的许多重要的共性问题, 如师德考评与制度建设, 学校的道德环境与用人机制等, 都应该从青年教师职业认知的实际出发, 针对其职业意向的多元性和职业发展目标的构建, 寻找契机。[6]

三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

我们讨论师德建设, 往往过多地讨论外部作用, 浓厚的外部氛围、科学的制度环境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无疑能够促进师德建设。然而, 师德水平的提高, 必须靠教师自己将师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 靠自身的修养来实现。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加强师德修养尤为重要。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他们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 自觉地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我们讨论师德建设, 不仅要从社会本位的角度重视其社会意义, 而且更要以人为本, 从教师的发展需要出发, 这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尤为重要。

促进青年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与进步, 而且要高起点地引导他们追求高层次需要。诚然, 在“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这一美好愿望实现之前, 劳动只能是人们的一种谋生手段, 合理索取应是市场经济制度伦理的题中之义。然而, 仅以物质利益作为许诺的管理只会形成庸俗的人格[7], 物欲的无限性与物质财富的有限性致使物质利益绝对的管理除形成计较利益关系的人格外, 绝无人生智慧的境界。因此, 引导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全面地理解和提高师德认识, 自觉提高师德修养, 是高起点进行师德建设的途径。教师的劳动, 并不完全是燃烧自己, 照亮他人, 也有桃李满天下和园丁收获硕果的成就感。教师的劳动比一般劳动更具有挑战性, 教书育人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这种劳动能有力地促进个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更具有自我实现的价值。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自身素质好、社会使命感强, 是师德管理价值目标高追求的内在基础。

师德修养成为自觉行动, 是高校青年教师自我成材的必由之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的过程, 既是自我发展的过程, 也是教育的实践过程, 更是艰苦的人生实践过程。

师德修养的过程, 必须不断提高道德认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自觉地认识世界、体悟人生, 追求真善美及其高尚的价值观念, 增强道德意识。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 不断体悟爱岗敬业的真谛, 不断实现“教书育人”的升华, 不断呈现“为人师表”的光辉和雨露。

师德修养的过程, 必须陶冶师德情感。师德情感的核心, 是“爱”, 对祖国对学生的爱;是“使命感”, 肩负起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是“忠诚”, 忠诚教育事业。师德的最高境界是把对祖国的爱化为责任感和使命感, 化为对学生的爱, 化为教书育人的职业精神。

师德修养的过程, 必须锻炼道德意志, 勇于面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 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 以良好的师德风范让学生找到“怎样做人”“如何做事”的正确答案。

师德修养的过程, 必须不断增强道德信念, 为人师表, 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用自己的行动为“教师”这一崇高而神圣的称号赢得全社会的赞誉。

参考文献

[1]赵连山.正确理解当代师德[J].中国高教研究, 2000 (3) :65.

[2]胡全仑.高等学校师德与师德考评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5) :14.

[3]徐旭初.略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1 (5) :24.

[4]孟建伟.教育与人文精神[J].教育研究, 2008 (9) :17.

[5]葛晨光.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2) :88.

[6]李方裕.职业认知视角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21) :32.

师德建设内涵和载体创新研究 篇6

1 师德的科学内涵

所谓师德, 即教师的职业道德, 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它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理念、情操和品质, 是调节教师与学生、与同事、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师德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行为作风去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社会责任。师德作为一种的职业道德, 有很强的社会性、他律性和规范性。但通过不断的强化, 也可以使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教师自身需求, 成为教师个人品德的一部分, 从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由于教师职业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共同性, 不同时代的教师都负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育后代的责任, 因此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职业道德, 也有其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2 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世纪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 大多数高校教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继续传承师德, 应对挑战, 赢得了全社会的普遍敬重, 但是不可否认,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所以在肯定高校师德建设所取得成绩之时, 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在新形势下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 个别教师身上还存在着一些“师德失范”现象。

2.1 思想政治素质不高

高效一少部分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方面存在着问题, 表现为平时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 不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疾苦, 缺少对时事政治和国际形势的了解, 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信心等。还有些教师片面的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专业教育、学术科研, 又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老师, 与政治没有关系。

2.2 职业价值观模糊

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应成为每个教师的职业理想, 是人民教师成就事业的精神动力。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多种经济体制和分配方式决定人们的利益多元化, 价值多元化, 高新教师曾经追求的理想信念受到冲击。有些教师放松或淡化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敬业乐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淡漠了。部分教师把从事教师职业只是当作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 而不是当作承担着传承人类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 取而代之的是拜金主义的浮躁。

2.3 育人意识淡薄

教书和育人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要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单靠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和耐心细致的教学工作是不够的,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求实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 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给学生以思想和品德上的熏陶。然而有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 忽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4 突显学术功利倾向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特别是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和“科研先导”的口号影响下, 学校对成果与人才过度量化, 在管理上, 重数量、轻质量, 不恰当的制定了将项目、论文等与物质利益直接、密切挂钩的分配制度, 导致了学术价值和科学评价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失衡。有些教师认为学术成果是教师获得名利双收的重要途径, 所以教师中普遍存在着重业务, 轻理论, 重科研成果, 轻学术道德等倾向。

2.5 敬业精神不强

敬业, 是衡量教师行为和品质的最基本标准。在教学实践中, 有一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热爱不够, 不认真备课, 教案老一套, 不更新授课内容。个别教师甚至没有教案, 教学纪律观念淡薄, 误课、缺课、随意调课现象严重。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 把教师工作仅仅当作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 一些教师淡忘了自身的本职要求, 缺乏事业心、责任感。他们事业心、责任感较差, 纪律松散, 对教学工作不投入, 抱应付态度, 对教学内容不认真钻研, 对教学方法不认真研究。

2.6 合作精神欠缺

大科学时代, 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绝非某一位教师可以单独完成的, 需要教师群体的协作配合、共同努力, 才能完成。但是一些教师被功利主义占据了头脑, 热衷于单打独拼, 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教学科研工作中, 不能正确的处理同事间的关系, 不能做到互相尊重, 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3 师德内涵建设载体创新的主要途径

师德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与教师职业和时代特点相适应的师德体系, 使教师明确师德的方向、师德的核心及师德所具有的责任性、知识性、先进性、创造性、典范性、民主性、自律性。加强师德修养, 就是把他律的道德原则及规范转变为教师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 激发高校教师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事业心。

3.1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教育是提高教师思想品质素质的有力手段, 是搞好师德建设的基础。主要应通过大力宣传教育, 加强对师德修养理论和有关师德的法律、法规的学习, 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无论是人才的培养、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的复兴都要求广大教师牢固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形成知荣辱、立师德、铸师魂的良好师德局面。

3.2 制定具体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在积极倡导和鼓励教师学习, 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制定具体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教师行为。依据《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 制定出以依法治教、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协作为主要内容的, 适合各自高校具体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3.3 建立科学的教师业绩考评机制

制度建设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长期性工作。建立符合校情的师德考核制度、评价标准、奖惩制度、聘任制度、监督机制等一整套管理办法, 对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以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尤为重要。

3.4 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机制

师德评价是教师评价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的开展高校师德评价活动, 能够推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全面促进校风和学风以有及校园文化建设。

3.5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是提升高校教师师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它是通过激发与鼓励, 来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使其自觉遵循职业道德, 而且自觉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并在些基础之上积极推进师德建设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载体创新。改善高校师德建设, 还有许多的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需要理论工作者与高等学校管理工作者以及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 才可能将这一问题逐步推进。

摘要:对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等7个加强师德内涵建设的创新载体途径, 对高校师德内涵建设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

师德和责任感 篇7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研究

1. 热爱教育事业, 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 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高校教师只有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平凡工作, 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 甚至可以以苦为乐, 以苦为趣, 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所以, 教师要从执教之日起, 彻底摈弃“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 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在实际工作中, 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 严格要求自己, 逐渐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同志的认可。

2. 严慈、严格、严谨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 是心与心的呼应。尊重爱护学生, 严格要求学生, 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 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只有关爱学生, 才能教好学生, 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高校教师要大力发扬“严慈、严格、严谨”优良教风, 关心学生成长成才, 严格要求学生, 严谨治学, 博学广识, 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 对学生严格要求,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学生, 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使学生全面发展。

3.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 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当今中国, 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跃上一个新台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 (尤其是青少年一代) 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 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 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 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

4. 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是师德的关键。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要继续发扬“好学力行”校风和“勤勉求是”学风, 博览群书、孜孜以求, 积极拓宽知识面, 要在吸收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不断地提炼创新, 敢为人先, 占领学术前沿阵地, 努力攀登科技高峰。高校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从纯粹的理论宣讲到亲自动手操作, 从迷信教材结论到真正走向真理, 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

5.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师德的归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仅仅教书, 而应是一个教育家,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 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以德育为首, “五育”并举,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对策研究

1. 加强组织领导。

高校管理干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 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内容, 放在突出位置, 坚持不懈地抓好。各基层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 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党政负责人要共同承担起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领导责任。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 切实履行各自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职责, 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另外, 各级领导要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了解新情况, 分析新问题, 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师德师风建设的新经验, 探索师德师风建设规律, 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2. 建立规章制度。

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学工作管理办法、加强师德工作的意见以及加强学术道德的意见等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评估制度, 进一步明确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要求、实施与考核办法等, 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师风制度体系和工作评估体系, 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逐步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完善相关政策, 体现正确导向, 保证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3. 严格考核管理。

高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 对教师的考核应突出教书育人的实绩, 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 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师德师风考评制度, 制定教师奖惩制度, 表彰奖励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和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4. 引入竞争机制。

在教师管理制度上引入竞争机制, 可有效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高校要打破计划经济模式, 逐步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 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 将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的优秀人才吸收到教师队伍中来, 以保持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使广大教师始终对工作有一种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以此增强教师德才兼备的自我完善意识, 优化教师队伍。

5. 完善监督机制。

师德监督要实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高校可以通过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担任师德规范巡视员, 采取不定期的问卷调查、教师听课、学生评议等途径, 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检查, 加以示范和警戒, 督促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6. 营造良好氛围。

要认真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领会《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活动, 要举办青年教师骨干培训班, 注重加强中青年教师思想教育与业务学习。要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师德行为和高尚品德, 激发广大教师敬业爱生, 教书育人, 无私奉献,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7.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利用身边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教育和引导教师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争当师德师风的楷模。对认真履行师德义务表现优秀的教师, 通过评选“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等方法, 树立先进模范, 大张旗鼓的宣传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 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力, 从而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增强责任心和荣誉感, 形成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8. 积极开展“办实事、办好事”活动。

要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关注教师的自身利益相结合, 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 在制定规章制度和实施考核过程中,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有利于促进教学工作的原则, 着眼于解决教师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关心、理解、体贴教师, 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将思想道德建设寓于多做实事、好事的实际工作中, 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增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亲和力。

参考文献

[1].刘柏清.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分析.黑龙江调教研究, 2009 (2)

[2].李冬.关于加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 2001 (11)

[3].郝晓娟.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2 (7)

师德和责任感 篇8

国家兴旺, 教育为本; 教育振兴, 教师为本。教师肩负着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医药卫生学校以“仁道”思想为指导, 强化教师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治学严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是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创建优质学校、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基础工程, 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分析国内外师德培养研究现状, 进而对医药卫生学校师德养成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究。

一、师德养成研究现状

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 良好的师德是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因此, 国内外对于师德培养有着大量的研究, 主要体现在对师德本身的研究和师德培养两个方面。此外, 医药卫生学校教师的师德也得到了不少关注。

1. 关于师德

现有的理论和研究显示, 国内外的研究主要关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 从普遍的伦理学来构建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把一般伦理学的原则或者职业道德套用到教师职业上; 其二, 从教师的职业要求来构建职业道德体系, 更注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和职责, 并根据这些角色、职责来推论出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其三, 从国家关于教师的相关政策来推出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以上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对于师德建设来说固然重要, 然而它们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 就是对教师品德教育有着或多或少、或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似乎不管教师接受与否, 他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些外在规范纳入自己的行为系统。这显然违背了教师的人性和教育本身的道德性。近年来, 我国学者强调应从专业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推进教师专业道德建设。还有学者提出要充分关注教师道德成长的综合性, 教师需要形成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人格之间的平衡性、融合性和作用方向上的一致性。另外, 一些学者关注到了教师的师德修养与其人生幸福的关系, 提倡建立教师道德与人生幸福之间的一致性, 从人性的角度进行师德教育, 从师德建设中提升教师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价值。

2. 关于师德培养

大多数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师德培养进行研究: 一是师德培养的重要性, 一般学者大都认识到了师德培养的重要性; 二是影响师德的外在环境上, 主要从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以及国家教育体制对师德的影响进行研究; 三是师德培养的具体途径上, 多数学者认为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一刀切, 不能采用灌输式, 应通过一些具体活动, 让教师主动参与, 亲身体会。

3. 关于医药卫生学校教师师德

专门针对医药卫生学校教师师德问题进行研究的, 相对较少, 并且主要集中在研究医药卫生学校教师师德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方面。医药卫生学校教师师德问题主要体现在: 敬业精神缺乏, 教学投入不够; 知识传授单一, 育人意识较薄弱; 自身素质不高, 师表作用欠佳。医药卫生学校教师师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 教师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 领导不重视, 学校领导普遍存在“重学生, 轻教师”的现象; 学校师德教育形式单一, 教育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以上关于师德的研究虽然有不少真知灼见, 为我们开阔了师德养成研究的视野。然而我们同时发现, 师德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思辨的阶段, 关于师德养成的途径和方法则严重不足, 而医药卫生学校师德养成的途径与方法, 则少有论及。

二、“仁道”师德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医药卫生学校肩负着培养医务工作者的重任, 以“仁道”思想为指导, 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思维方式和职业行为习惯将直接影响着医药卫生学校的学生。在医疗纠纷频发, 医患矛盾日益尖锐的当下, 在教师“仁道”师德影响、感染下, 医护生具备一定的“仁道”思想, 有利于逐渐提升医疗卫生行业的公信度, 这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

1. 重视教师道德自律

医药卫生学校的教师肩负着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重任, 他们既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相关医疗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又要用自身完美的行为影响、感染学生。进行“仁道”师德养成教育, 提高医药卫生学校教师师德整体水平, 首先应建立教师内化自律机制。即教师以“仁道”思想为指导, 自觉地将社会约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转化为自身的行为标准, 用社会赋予教师的外在约束和要求规范自身修养。建立起良好的内化自律机制, 并从自身行为主要为满足社会的希望转变为自身行为主要为自觉履行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 这是“仁道”师德养成教育的目的, 也是“仁道”师德建设的关键。只有具备“仁道”师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同样具备“仁道”素质的未来的医务工作者, 这是提升医疗卫生行业整体服务质量的重要工程。

2. 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教育家刘佛年指出: “所谓师德, 或者说教师修养, 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 但最重要的, 我以为是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就是对事业的态度, 这是修养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 作为教师, 首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 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医药卫生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欠佳, 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习惯, 这更需要教师具备“仁道”师德, 用自身的宽容、博爱去感染他们, 对每位学生施以真诚无私的爱, 这样才能建立和发展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给学生尊重和爱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 更重要的是学生会把这种尊重和爱延续下去。这样, 教育的目的就实现了。

3. 建立“仁道”师德养成学习教育机制

教师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医药卫生学校用“仁道”思想赋予师德新的内涵。只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一套完整的学习教育机制, 才能使“仁道”师德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首先, 学校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学习和培训, 这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通过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 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 开展“仁道”师德建设论坛活动等都可以营造出浓郁的“仁道”师德建设氛围。同时, 要开展经常性的“仁道”师德养成主题活动, 以活动为平台, 使师德建设形式多样化, “仁道”师德养成的效果才会充分体现出来。

4. 建立“仁道”师德养成激励约束机制

在开展“仁道”师德养成教育活动中, 既要注重在行业中有影响的先进典型的宣传和学习, 同时也要注意发现、分析、总结身边的教书育人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 并大肆宣传, 因为身边的典型更具有说服力和示范作用。学校要大力宣传表彰和奖励先进典型, 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同时, 对违背教师基本职业道德、造成恶劣影响的, 要在相关考核、评比中明确体现。

5. 加强“仁道”师德考核监督机制

医药卫生学校应加强对教师“仁道”师德建设的考核和监督机制, 这是将师德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导向作用。学校应在充分研讨、意见征询的基础上, 建立严格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体系。可通过教师间互评、教学督导参评、学生评价等相结合的师德评价机制, 同时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和考核评价标准制定出适合本校特点的师德建设考核评价办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加强医药卫生学校教师“仁道”师德养成教育是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 它将对学校校风、学风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若高度重视教师师德养成教育, 不懈努力和完善相关机制, 并将师德养成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那么教师必将在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摘要:从“仁道”师德养成的角度出发, 通过分析国内外师德研究现状, 进而提出加强医药卫生学校教师师德养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强教师“仁道”师德养成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药卫生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师德建设,途径,方法

参考文献

[1]龚乐进.教师职业道德[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2]何雪涛.职业学校教育评估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教育出版社.

[3]徐新娥.浅谈医学生医德教育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 2004, (2) .

[4]樊淑玲.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J].渭南师专学报, 1997, (l) .

[5]陈承社.论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3) .

师德和责任感 篇9

关键词:特殊教育,良好心态,高尚师德

一、靠过硬素质奉献特教事业

特殊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在更大程度上以德、能、勤协作努力, 才能取得令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绩效, 是一种施行特殊教育的行业, 其任务之一是培养弱智孩子健康成长, 同时在教育子女方面承担着为家长排忧解难, 为社会减轻负担的非常之重要责任。为此, 特殊教育教学工作首先必须要强化教师的业务素质, 进一步拓宽继续教育及业务培训渠道, 提高业务技能的培训水平和教育层次, 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殊性, 应该向各相关专业培训机构联系, 设计好分层、分类培训的途径, 从技能培训角度增强教师的信心, 充分调动和发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积极性,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议学校或上级管理部门建立关于特殊教育体系的培训绩效评价机制, 并且加强对特教教师培训课程的指导与构建, 增加培训专项经费投入和使用, 科学设置实事求是的专业技能培训项目, 将教师培训工作作为各地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弃浮躁心态热爱特教行业

建设一支高素质特教教师队伍, 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面对当前经济大潮对各行各业的冲击, 面对各种诱惑和价值观的异彩纷呈, 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学工作者必须抛弃浮躁心理, 安心做特教行业的奉献者和追梦者。另一方面, 从社会支持角度考虑, 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地位和待遇, 争取在职称评聘、津贴待遇等方面有大的突破, 使教师安心从教, 乐业奉献。要使这些孩子健康成长, 要使他们长大后生活能自理、事业能自立, 特校教师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有所收获。作为教师个人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方面的代价, 国家在保障特教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因而, 特教老师必须除拥有普通学校老师所拥有的教育水平外, 还需要拥有其他专业技能知识, 要懂得哑语、盲文, 掌握培智方法, 关键要理解孩子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要做到这些, 我们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努力做到掌握每一个孩子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用语言、声音、手势、抚摸等方式方法, 与每一个孩子交流, 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并产生共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 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 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 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 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所以, 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必须拥有良好的学习与工作心态, 育人要得法, 培育这些需要迫切帮助、需要更多关爱与谅解的特殊弱势群体, 只有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技能, 才能为特教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用高尚师德面对弱智孩子

在特殊教育中尽可能减少对孩子们的心灵伤害, 老师平时不自觉的一点错误都可导致孩子心理障碍加重, 并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切记说一些“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字都不会写, 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算, 将来怎么活啊”等等话语。教师不经意的批评, 以孩子自身的缺陷而反复强调孩子的失误, 引发的却是焦虑和憎恨, 对于一个弱智的孩子来说, 势必使孩子更陷于自卑, 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产生潜意识中的自我否定意识。而孩子的自我否定, 不仅会使其学习成绩、生活能力进一步下降, 孩子未来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妨碍。面对这种现状, 特校老师应做到给孩子以极大的爱心, 用高尚的师德鼓励孩子们, 用爱心哺育这些弱势群体。教师应经常到家长家中, 与家长切磋如何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 如何帮助孩子学好文化知识, 及时与家长沟通, 共同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给予其健康自由的发展空间, 千万不要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而必须经常鼓励孩子。教师应该树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德信念, 必需常常这样激励、呵护“子女”, 让他 (她) 在学校享受温暖与关爱, 逐步提升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作为一名特校教师, 要了解、关心孩子的苦衷, 不要把渴望弱智子女快乐健康成长的信心放弃。要培养弱智子女成人, 首先要以高尚师德同时做好家长工作, 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教育观, 教给他们科学的教育方法, 告诫家长一定要把握好爱的尺度, 克服孩子的依赖心理, 切记不要以过度的怜悯和溺爱代替正常教育, 要求家长对孩子既要十分体贴爱护, 又不能娇生惯养;既要有一定的要求, 又不能过分严格, 使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实施家庭和学校联手共同教育, 这需要特校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 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因为在学校, 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生活、学习中的难题, 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不得不去料理一些难堪的事情, 只好微笑着去处理, 切记绷着脸或破口大骂, 这就是特校老师的心态。面对焦虑的家长, 面对弱智的儿童, 作为一名特校教师, 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高尚师德进一步关爱特殊学生。

四、以足够信心焕发特教新希望

近年来, 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对特殊教育学校办校水平的评估指标, 有效地促使了地方政府将特殊教育纳入统一规划、统筹发展的轨道。随着科技与经济投入的加大和特教办学条件的改善, 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自觉地拓展教学功能, 提升服务水平, 不断满足社会、家庭对特教事业的希望与期盼, 满足各类特殊孩子的需求, 在聋哑、盲童文化教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智力康复教育, 探索语言康复教育新途径, 对稍大一点特殊学生进行适应社会需求与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等等。面对社会价值观的不同取向, 面对某些人的偏见, 从事特殊教育职业的广大教师应保持宽容的心态, 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强有力的自信心, 以自己的工作实绩向家长和社会交出满意答卷, 向特殊教育行业奉献青春与理想, 去赢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为特教事业的发展焕发新的希望。

结束语:

上一篇:农业大省下一篇:数字化节目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