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性善论德育论文

2024-07-22

浅谈性善论德育论文(精选4篇)

浅谈性善论德育论文 篇1

浅谈性善论德育论文

一、性善论中的德育思想

孟子认为人性向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实现完美人格的可能性。那么,如何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从“开端”走向“成德”,这其中对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关键。为此孟子提出一系列德育思想。

首先,从挖掘善心的角度,孟子提出“求其放心”的思想。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人人都有善心,人们却意识不到向内求,找回自己的善心,这是件悲哀的事情。人们把鸡狗丢了,都懂得找回来,而善心丢失了,却不懂寻找。这就是说人们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把最珍贵的东西丢失。在孟子看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不是别的,就是要把丢失的善心找回来,精此仁义就是最大的学问。

其次,从养护善心的角度,孟子提出“存心”和“熟之”的思想。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不同于禽兽的差别其实就那么一点(人有善心),普通人把自己的善心丢掉了,而能够保持善心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孟子又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君子与庶人本是同类,君子之所以高于庶人,只是因为君子善于保持自己的善心。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之心,道德高尚的人保持了自己纯然的善心,所以称为大人,保存不好就是庶人、小人。

在存养的同时,人的善心还需要成熟。孟子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五谷是种子当中质地最好的,但五谷如果只种不熟,不如次米和稗子。仁心如果只有端倪,没有达到成熟,同样不能成全大事。这即是说,善心一定要发育到完满的状态,才可以充分实现其价值。

第三,从扩充善心的角度,孟子提出“扩而充之”的思想。孟子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这是说要把四端“推广,而充满其本然之量”。人如果能把本有的善心发扬光大,拥有四海之大的疆域,也能保其平安;人如果不能把本有的善心扩充,就是自己的父母,也不能侍奉好。归结起来就是说,人们要保持自己内在的本然善心,并让它发扬光大,真正展示和发挥“推己及人”的价值。这是孟子性善论思想中推演出来的德育思想的最终结果。

二、性善论对现代教育的借鉴

孟子的性善论中及其德育思想系统地阐释了完美人格培养的重点所在。他的这一思想被后世儒者不断继承、诠释、完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虽然时隔两千多年,但它依然熠熠生辉,对现代教育提供多重借鉴。首先,孟子性善论将完美人格的培养作为教育的目标,这告诫我们教育要以德育为先。孟子认为人性向善,认为每个人都有实现完美人格的可能性,为此提供了一系列的德育思想。一个社会只有每个个体的人格是健康的,社会才会是有序的、和谐的。如果一个社会只注重强化技能教育,而忽略道德教化,那么,这个社会的长远发展必然产生诸多问题,可持续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没有挺立的个体人格作支撑,就不会有挺立的民族精神。所以,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健康人格的人为目的的,离开这样一个前提,教育其实就偏离了其应有的方向。这是我们当今教育必须要反思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次,孟子性善论提示我们要贯彻教育公平的原则。教育公平虽然是后世的说法,但在孟子“性善论”中早已包涵此意。他的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的说法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被公平地对待和培养。

大致说来教育公平应该包括,

第一是教育政策的公平;

第二是教育机会的`公平;

第三是教育资源的公平。

在我国,这三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问题。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在大城市里,农民工的子女很难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权利去享受平等的教育。国家和社会有责任为所有的孩子们提供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资源和良好的环境。贯彻教育公平的理念,解决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最后,孟子性善论为受教育者确立了对“圣贤”理想的精神追求。孟子性善论被后世儒者不断完善与诠释,以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为依据,儒家确立了“圣贤”的精神追求。从北宋理学兴起到南宋理学成为官方哲学,之后在元明清长达七百多年的时间里,张载的“民胞物与”,程颢的“仁者,万物一体”,朱熹的“天理”,王阳明的“致良知”,无一不包含着对人性“善”的最大诠释,而对“圣贤”理想的追求也成为受教育者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和精神归宿。由此拓展,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由于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引人为善,信仰“良知”的导向,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心灵的归宿。在倡导文化复兴的今天,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以及民众信仰的问题也是必须深入思考的内容。

浅谈性善论德育论文 篇2

(一) “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

性善论是孟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开始谈人性问题, 是由与告子驳难引发的。告子主张“生之谓性”, “食、色, 性也”, 认为人性是人生而具有的饮食欲望, 男女的自然本能, 无所谓善恶问题。“性, 犹湍水也, 决诸东方则东流, 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无分于善不善也, 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告子上》) 可见, 孟子是在人的自然属性层面谈论性的, 他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并不等于人的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不能决定人的社会属性。因此, 我们不能把告子的“生之谓性”的“性”理解成“人的本质属性”。事实上, 告子并没有否认人的社会属性, 他的不足之处就在于没有直接讨论人的本质属性。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 牛之性犹人之性也。” (《告子上》) 告子认为人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孟子主张, 动物“与我不同类也”, 人之性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 这就是人所特有的仁、义、礼、智, 这四种道德心理, 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 这四心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标准。没有四心的人, 是不能称之为人的。因为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萌芽。没有“四心”就是没有“四端”, 也就是连道德的萌芽都没有。人如果没有了道德, 与禽兽有什么区别?因此, 孟子是从人禽之别的角度提出其人性主张的, 认为道德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二) “人性”四心是天赋的, 但是也受后天环境的影响。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也。” (《告子上》) 但是, 孟子所谓天赋“四心”、“四端”只是完善的人性、道德的良好发端, 它们只是一种“善端”, 即善的萌芽。“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上》) 人性和道德的完善, 尚有待于后天的学习和努力, 扩充和培养。所以, 尽管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天赋人性论, 但他还是十分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后天客观环境的影响。

(三) 人性是可变的。

既然人性先天是善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小人和“不善”呢?孟子认为其原因并不在于人性本身, 而是由客观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自己主观不努力, 从而丧失其本善的“良心”所造成的。孟子以种麦为例, 指出麦种都是一样, 但由于“地有肥硗, 雨露之养, 人事之不齐” (《告子上》) 等客观条件的不同, 造成收获年成的差异。他说:“富岁, 子弟多赖;凶岁, 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 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青年人的“赖”与“暴”, 是受年成的好坏影响的。

孟子主张, 人的善良天性可能丧失, 也可以找回, 关键在每个人自己。“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上》) “大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离娄下》) 由此可见, 人性并非一成不变的。孟子关于人性可变的思想, 为其充分肯定道德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作用提供了准备。

二、孟子性善论对当代德育的影响

(一) 突出对学习者的理想志向和价值教育。

理想和志向是人生的最高目标, 是激励人进取的精神动力。孔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理想, 提倡“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孟子在这一思想基础上, 提出“舍生取义”, 强调“居仁由义”, 做到“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要求士君子“尚志”, “先立乎其大者, 则小者不能夺也” (《告子上》) , 也就是将仁、义的道德理想和原则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 身体力行。在孟子看来, 善是做人的根本, 尚义行善的是君子, 弃义从恶的是小人, 为恶乃是行为者自己的过错和责任, 是他自暴自弃的结果。因此, 人应当为善与否, 关键就在自己如何选择。仁、义、礼、智重于声色安逸, 道义高于生命。人最可贵的就在于知是非、明人伦、行善去恶。这就是孟子所倡导的价值观。突出对学习者的理想志向和价值教育, 这是孟子德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二) 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强调自我教育。

孟子强调人作为道德实践者和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他所提出的“存心”、“寡欲”、“养气”、“砺志”、“知耻”、“改过”、“思诚”、“自反”、“忠恕”等道德修养方法, 无不注重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张岱年先生说, 孟子注重个人精神生活之培养。事实上, 要成就道德人格必须以个人的精神生活为基础, 要从自我做起。

(三) 强调道德教育者的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

孟子性善论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篇3

关键词:道德属性;平等性;自律意识

一、孟子性善论的德育理论阐述

1.肯定人的道德属性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之争源于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界定,人具有两种属性,即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性恶》),“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而食、色等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动物都具有的自然属性,将这种自然属性定义为人的本质属性,忽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而孟子则十分强调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认为自然属性不足以反映人的本质,人是否为人在于有无道德标准,有之,即是人;无之,则为禽兽。可见,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来界定人的本质属性。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社会动物,性善论肯定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价值,并重视道德的作用,这对于我们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强调道德主体的平等性

孟子曾说:“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可以归结为孟子性善论中朴素的平等思想,强调道德主体在本性上无政治地位和身份的差别,有的是平等的善的潜质,此外,还表现为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强调人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欲望来激发人内在的善性,实现自身的超越,达到至善的境界,进而实现人的本质。孟子认为人的道德本性都是一致的,只是后天的环境和人的自我修养造成了人行为的善恶、道德高低的区别。而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说明只要有意识地挖掘人的良知,惩恶扬善、净化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反之,无论是何人,有怎样的社会地位,违反社会道德的规范,都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二、孟子性善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1.注重孟子义利观

孟子的义利观主张重义轻利。在他看来,人的道德价值高于人的生命价值,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宁可舍弃后者。而且孟子认为,在生命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冲突中,一个人的选择是判定其人生价值高低的一个基本依据,那些舍己为公、舍生取义的人实现了人生的辉煌,彰显了理想的人生价值。孟子的义利观集中体现了其人生价值观,尽管孟子常把公利与私利对立起来,但并不完全反对私利,只是更注重强调见利思义。孟子的重义轻利原则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利益观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启示人们去关心和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对学生在义利面前的偏失行为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社会公德淡薄、公共生活无序已成为转型期社会的一大道德难题。因此,有必要借鉴孟子的仁爱思想,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2.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及能力

孟子一直强调“反求诸己”,实际上是说要注重自身自律意识的培养,将自律精神发扬光大。(1)指导学生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培养自律意识的首要条件是学生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内心认识不清,而不知道自身的优缺点是无法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的。因此,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2)培养学生自我反省的习惯。古语有云:“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就是说,通过自省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可见,自我反省对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自我反省的习惯和能力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3)教导学生正视自身的缺点和他人的批评。孟子说过:“闻过则喜”,意在教育他们的弟子对待他人的批评要乐观接受。现在的学生往往在家长的溺爱下长大,使他们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更别说他人德的批评。这对于学生的自我完善是不利的。因此,在德育中,教导学生如何正视自身的缺点以及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是非常重要的。

3.有利于建构“人本”德育工作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否定儒家的“性善论”也并不少见,与人性根本不相容的是对学生各种各样的体罚屡屡发生。可以借鉴孟子性善的人性论思想,当然强调性善论并不是为了论证人是善的还是恶的,而是要强调人的价值,要尊重人。坚持性善论,即使再恶的学生,在教师看来也有善的特性,也是可以教育的,而实际上问题学生的出现,部分原因是他们的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其表现的人性也只是他们某种需要没有满足的折射,关注他们的需要,并积极加以解决,学生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总之,孟子性善论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发掘性善论的现代价值及其成功的教育经验,以期增强目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力求改变德育工作收效甚微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贾艳霞.孟子“性善论”影响下的现代德育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10(11).

浅谈德育教育-德育 篇4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德育工作历来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学校教育中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总称为思想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的德育工作是整个社会德育的基石,基石不稳,大厦将倾。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幼年、少年是关键期,尤其是品德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于没有明确的道德标准,没有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来说,早期进行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完美的人格,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至关重要,然而人们总是忽视德育教育,学校里的德育教育形同虚设,家长教师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升学率,不眠不休的补课,批改作业,但是,有哪位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品德形成呢?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培养对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假如没有德育,一个人的能力再强,技术再高也会走向社会的反面,与人民为敌,这样的话,再多的智力投资无疑在为国家和人民制造定时炸弹。因此,针对当前的德育现状,尤其是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弊端,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在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德育课,教师照本宣科讲一讲,学生漫不经心地听一听效果不会好。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接受理解能力,通过实际演练,过程感悟,使学生自己产生一种大家公认的道德标准,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故事会、听模范英雄人物作报告等,提高他们的共识,这样才能使他们领悟,效果要比听讲教学会事半功倍。

第二、学校教育一定要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这三者不可分离,缺一不可。这一问题也是当今德育工作一个重中之重,家长不能认为自己只是管孩子的吃、穿、住,而将德育教育推给学校,甚至对德育教育置之不理,反对搞各种活动,认为影响学习,;同样学校也存在与社会相脱离的现象,一些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把学生管得服服帖帖,学生在学校确实尊敬师长,热爱劳动,文明礼貌,可是出了校门就变样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原因何在?就是缺乏学校与社会的一体化。所以一位孩子的成长,尤其是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是全方位的教育,不是自管自的教育,应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共识,提供给孩子良好道德形成的土壤,树立真、善、美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三、就是身教胜于言教,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先明确的是教师要品德高尚,要表现出良好的素质。不难想象,一个满口脏话,随手乱扔,随地吐痰的教师形象,尽管他在台上栩栩如生地讲课,孩子们看到的只会是他的负面影响,学校是一方净土,是一个远离歪风邪气,不良道德的地方,在这里,孩子们接受教师的言传身教。“德”,对于教师来说是必备的素质。因此说,学校德育的直接对象应该是教师,而间接对象才是学生。

【浅谈性善论德育论文】推荐阅读:

性善论07-22

上一篇:工会帮扶机制下一篇:鸡年年会主持稿开场白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