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双角犀鸟》有感

2024-06-13

读《双角犀鸟》有感(精选3篇)

读《双角犀鸟》有感 篇1

《双角犀鸟》是著名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写的,他的原名叫沈一鸣,上海人,他曾经在云南边疆生活了十八年。1985年加入中国作协,现为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作协理事,创作以动物小说为主,现已出版作品五百多万字。曾获得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乌云散尽,湛蓝的天空中出现这美丽的彩虹,金蔷薇看见两只小家伙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彼此贴得很近。这是梅里山鹰的片段。讲的是梅里山鹰这个强悍的物种,出现了极其罕见的兄弟情。金蔷薇看见了金追边疆不断地鸣叫声中,蓝灿松开了握住树枝的爪子,又一只矫健的青年雄鹰升上天空……两只雄鹰首尾相连,在蓝天上上下颉颃,自由翱翔,展示天之骄子搏击长空的气势与风范。

佛、法、僧并称为“佛教三宝”。另外佛学中还有“三皈依”的说法,值得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有一种鸟学名也叫“佛法僧”,又叫“三宝鸟”。我没考证过这种鸟跟佛教有什么渊源,也许这种鸟喜欢在寺庙里垒窝筑巢,也许这种鸟的品性与佛教有某种相似之处,所以才起了这么个奇怪的名字。

雄双脚犀鸟从玉囡和的眼光和充满柔情的声调里面领会了她的善意,它轻轻地呼叫一声,大口大口地吃起蚯蚓来。

梅里山鹰金蔷微凭借浓浓的母爱,打破了骨肉相残的生存法则,同窝养育出两只雏鹰,有情有义的雄双角犀鸟同失妻儿,却依然不离不弃,最终消灭蟒蛇……作者以人性的视角体悟色彩斑斓的动物世界,展现动物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讴歌自然与人性的状美。作品具有丰厚的哲理内涵和时代意蕴,有看无限延宕的审美价值。

双角犀鸟 篇2

目录形态特征栖息环境生活习性分布范围形态特征

双角犀鸟雄性成鸟长着一个30厘米长的大嘴和一个大而宽的盔突,盔突的上面微凹,前缘形成两个角状突起,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又好像古代武士的头盔,非常威武,因此得名双角犀鸟。上嘴和盔突顶部均为橙红色,嘴侧橙黄色,下嘴呈象牙白色。它的颊、颏和喉等部位均为黑色,后头、颈部为乳白色,背、肩、腰、胸和尾上的覆羽都是黑色,腹部及尾下的覆羽为白色。翅膀也是黑色,但翅尖为白色,还有明显的白色翅斑,极为醒目。尾羽为白色,但靠近端部有黑色的带状斑。腿灰绿色并沾有褐色,爪子几乎为黑色。雌鸟的羽色和雄鸟相似,只是盔突较小。眼睛上生有粗长的睫毛。虹膜深红色,嘴基黑色,上嘴端部及盔突顶部橙红色,嘴侧橙黄色,下嘴象牙白色或乳白色。跗灰绿色沾褐,爪近黑色。 大小量度:体长1190-1280mm;嘴峰330-375mm;翅500-552mm;尾380-432mm;跗73-75mm。

栖息环境

双角犀鸟为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尤其喜欢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沟谷地带。

生活习性

习性

繁殖期间常单独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欢成群活动于高大的榕树上。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犀鸟群大多固定在一个地点取食,直到食物吃尽才更换新的取食地点。它们也常常成群飞行,一个接一个地前后鱼贯前进。飞翔时速度不快,姿态也很奇特,头、颈伸得很直,双翅平展,作几次上下鼓动后,便靠滑翔前进,然后再鼓动几下翅膀,如此反复进行,如同摇撸一般。由于翼下的`覆羽未能掩蔽飞羽的基部,所以在飞行时飞羽之间会发出很大的声响。它在鸣叫时,颈部垂直向上,嘴指向天空,发出粗厉、响亮的叫声。日落时,便飞到为密集的叶簇所遮蔽的大树顶上过夜。

食性

双角犀鸟的食量很大,食性也很杂,主要以各种热带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大的昆虫、爬行类、鼠类等动物性食物。一般在树上觅食,也有时在地上。犀鸟的大嘴看起来很笨重,实际上它既是工具又是武器,使用起来却非常地灵巧,可以轻松自如地采摘浆果,轻而易举地剥开坚果,还能得心应手地捕捉鼠类和昆虫。 主要吃各种野果,也食蛇、蜥蜴、大型昆虫、鼠类和谷物。繁殖习性似冠斑犀鸟。取食和栖息于原始林的顶冠层。

分布范围

双角犀鸟读后感 篇3

它主要讲述的是一只雄双角犀鸟为报杀妻杀儿之仇与蟒蛇搏斗,最后致蟒蛇于死地的故事。

虽然双角犀鸟在与蟒蛇的搏斗中受到了许多挫折,但它依然坚持到底。这坚定的信念让我想起大发明家爱迪生。他无数次尝试着发明电灯,可都失败了,不过他并没有气馁,有着坚定的信念,终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成功的发明了电灯!

同样,我觉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要具备这种坚定的信念。有一年数据按,爸爸教我滑冰,可我一穿上滑冰鞋就歪歪晃晃,根本保持不住平衡,只有爸爸扶住了,我才能缓缓前行。后来,我下定决心,每天都滑很长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可以自己滑行了。慢慢地,我越滑越快,我成功了!坚定的信念让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读《双角犀鸟》有感】推荐阅读:

上一篇:身边的正能量演讲稿作文下一篇:濮阳城市卫生环境感想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