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企业财务管理控制能力的提升方法

2024-09-30

张宇——企业财务管理控制能力的提升方法(共10篇)

张宇——企业财务管理控制能力的提升方法 篇1

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是在整个财务体系改革和管理的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策略。实现集中化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我们整体的工作效率,有效地节约资金成本,对于提高投资回报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张宇,管理会计领域的职业讲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法国国立桥路大学国际MB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会员、国家外国专家局CMA认证讲师,企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强化,对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有效提升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手段。建立信息化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利于保证企业信息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管理,降低成本。

制定科学实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而言有效的管理手段主要指的是目标管理。阿米巴经营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现代激励制度和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因此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确定一个明确的经营发展目标,而企业所有的企业财务管理活动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个目标来实现和开展的,它是整个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需要围绕着这个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采取一系列的工作措施,来帮助我们顺利实现考核评价目标。由此不难发现,确定正确的财务目标至关重要。对于实际的操作情况而言,企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紧紧联系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经济规律来开展,只有这样,企业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才能有效实现,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强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

努力建立内部审核监督制度

要最大限度地防止在会计核算工作过程当中出现的差错和贪污腐败现象。要加强对经济业务发生前期的审批、经济业务办理过程当中的审核和事后的会计稽核工作。除此之外还要提前审核和分析经济业务是否是合理、合法的,有没有出现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事项,通过系统全面的分析之后才能评价经济业务是否可以进行。张宇,管理会计领域的职业讲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法国国立桥路大学国际MB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会员、国家外国专家局CMA认证讲师,在业务办理的过程当中还要审核和监督各项手续是否齐全,所办理的凭证是否符合具体的工作要求,其内容是否正确有效,是否能够在授权的范围内办理。对于已经办理结束的各项经济业务,稽核人员还要加大事后审核的力度,确保其提供的凭证是真实完整的,处理是得当的。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调整和修正。会计稽核还要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审核等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督。

完善采购管理

采购时必须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同时要将合同提交至财务部门进行核查。当采购物资到达公司的时候,采购部门必须及时通知仓库,而仓库则需要根据采购合同的相关事项和具体要求,同送货人核对物资的名称、型号、数量等是否与合同条款规定的内容一致,并开具物资入库证明,一份移交到财务部门,一份连同供应商的送货单移交至采购部门。采购付款要实行付款凭单制。遇到需要现金付款的情况则需要由采购部门填写应付凭单,经过财务经理的审核,财务总监和总裁按权审批后才能予以进行。已经确认的负债应该及时支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按照规定的内容获得现金折扣利润,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联系,维护企业在业内的信用度。财务部门应该按照应付账款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按月结账,并进行严密的审核。一旦出现异常的情况,则需要编制相应的调节表来进一步调整和修正。财务部门还需要在每个月的下旬从供应商那里获取对账单及与之相对应的明细表,将其与应付账款明细账和未付单明细表一一进行比较,进一步查找出异常情况出现的原因。张宇,管理会计领域的职业讲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法国国立桥路大学国际MB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会员、国家外国专家局CMA认证讲师

张宇——企业财务管理控制能力的提升方法 篇2

一、制定背景

1999年, 修订后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 财政部随即连续制定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审计署、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也从不同角度对加强内部控制提出明确要求。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环境的变化, 单纯依赖会计控制已难以应对企业面对的市场风险, 会计控制必须向风险控制发展;同时, 各部门之间的内控要求也有待于进一步协调, 以便为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价提供统一标准。

另外, 在全球化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将有助于防止和管理风险、提高运营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企业战略目标的能力并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也对目前国际上各国企业内控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在基本规范发布前, 尽管我国一些海外上市的企业已经开始按照国际准则进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 国内一直没有统一的内控规范。近年来, 在境内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陆续建立并实施各具特色的内控制度,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基本规范, 存在内控监管要求政出多门、企业无所适从的状况。

在国内资本市场中, 由于没有统一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加上一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也出现了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甚至舞弊的案件, 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在市场上造成了恶劣影响。此外, 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不规范而使银行产生大量不良贷款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针对这些问题, 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于2006年7月15日发起成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 研究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问题。2007年3月2日, 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公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2008年6月28日, 基本规范正式发布。此次基本规范的印发, 标志着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二、重大突破

基本规范共7章50条, 各章分别是:总则、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和附则。基本规范坚持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惯例, 确立了我国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框架, 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是科学界定内部控制的内涵。强调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有利于树立全面、全员、全过程控制的理念。

二是准确定位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企业在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基础上, 着力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三是合理确定内部控制的原则。要求企业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全过程中贯彻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四是统筹构建内部控制的要素, 有机融合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内部控制的做法经验, 构建了以内部环境为重要基础、以风险评估为重要环节、以控制活动为重要手段、以信息与沟通为重要条件、以内部监督为重要保证,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五要素内部控制框架。

五是开创性地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监管为促进、以中介机构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 要求企业实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 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国务院有关监管部门有权对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明确企业可以依法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出具审计报告。

三、六项工作

在基本规范发布会暨首届企业内部控制高层论坛上,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指出, 基本规范的制定发布和若干配套指引的公开征求意见, 是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审计准则正式颁布和顺利实施之后, 财政、审计、证券监管、银行监管、保险监管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和资本市场又好又快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财政部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着力抓好基本规范的贯彻实施工作。他强调, 下一阶段要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抓好实施准备工作, 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实施成本, 稳步扩大基本规范实施范围;

二是着力加强宣传培训, 为贯彻实施基本规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三是着力健全内控规范体系, 逐步建立一套以基本规范为统领, 以评价指引、应用指引和内部控制鉴证指引等配套办法为补充的内控标准体系, 并不断完善以法制为推动、以企业实施为主体、以政府监管和社会评价为保障、以各方面积极参与为促进的内控实施体系;

四是着力巩固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建设高质量的内控标准体系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五是着力推进内控国际趋同, 通过促成我国内部控制标准与国际内部控制框架的趋同乃至等效, 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积极支持;

六是着力发挥体系联动效应, 研究分析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内控规范、会计教育与人才评价、信息化建设之间的联动关系, 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联动效应, 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四、专家热议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指出, 新发布的基本规范为中国企业首次构建了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的标准框架, 有效解决政出多门、要求不一、企业无所适从的问题, 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 有利于优化企业管理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有利于保障经济安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中国证监会纪委书记李小雪在发言中指出, 基本规范的制定发布, 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为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权威性的指引, 必将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有利于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在发言中指出, 基本规范的制定发布, 是新形势下监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他表示, 国家审计机关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紧密联系审计工作实际, 在推动基本规范的贯彻实施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袁力指出, 基本规范为保险企业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提供了权威科学的操作指南。保监会将把内部控制监管作为保险公司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行业切实推进基本规范的贯彻执行。

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巡视员郝爱群指出, 基本规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为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业制定内部控制规则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基础平台。

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巡视员周放生指出, 按照基本规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有利于中央企业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 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院长杨雄胜认为, 我国发布的企业内控基本规范既有类似萨班斯法案的强制力, 又有与科索报告一样的对内控实务的示范作用;既对中国企业建立内控制度提出了强制性要求, 又为千差万别的中国企业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提供了基本框架;既吸收了内控的国际先进理念, 又充分体现了中国内部控制的现实环境要求。这一规范的出台, 是中国企业按国际化标准严格自律的宣言书, 更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逐步接受并自觉遵循市场经济游戏规则, 不断完善企业制度、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专门发来贺信, 指出内部控制标准是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的关键因素之一, 并对中国政府在内部控制标准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赞赏。

美国科索委员会主席拉瑞・瑞腾博格在书面致辞中称赞说, 中国新发布的基本规范与包括科索报告在内的世界领先的内部控制框架在所有主要方面保持了一致。科索委员会于1992年9月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是目前国际上企业内控建设的主要依据, 它划分的内部控制五大要素对世界各国的公司治理和上市公司监管的影响很大。

欧盟驻华使团副团长溥马克认为, 基本规范的制定发布, 是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发布实施之后, 中国政府在会计审计领域的又一重大改革, 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方向上, 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走出的正确一步。

世界银行高级专家美琳达・罗丝对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年度自我评价制度表示赞赏, 认为这一制度安排有利于强化企业的受托责任, 提高企业经济和财务行为的透明度。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工商业界职业会计师委员会主席周光晖表示,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工商业界职业会计师委员会高度关注基本规范的发布, 并希望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能借鉴基本规范中的核心原则和指南。

张宇——企业财务管理控制能力的提升方法 篇3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组织形态及运营模式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企业的竞争正日益从企业外部产品和市场的竞争走向企业内部资源、知识和能力的竞争、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兴起正是顺应这一变化趋势的必然。

根据Prahalad和Hamel的理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项关键业务达到业界一流水平的能力,是能够提供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它有如下特点:一是核心能力是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它通过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和效益;二是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企业的一系列产品及其服务上;三是它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能力。

由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财务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能力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增强必然反映在企业财务能力和财务核心能力的改善与增强上。而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提高,并确保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延续。

一、财务能力及其表现

财务能力是指企业获取、优化配置各种财务资源,使企业形成并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收益的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财务表现能力、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

(一)财务表现能力

财务表现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与社会贡献能力等多个方面。财务表现能力信息主要体现在企业财务资源、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方面。这些信息集中体现在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以及相关补充信息上。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就是以财务资源、财务状况及其变动为核心间接反映财务表现能力。在企业财务表现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显然是企业的盈利和成长能力。

(二)财务活动能力

财务活动能力包括企业筹资能力、投资能力、资金运用能力和分配能力等,其核心体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因为筹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资产规模;投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投资报酬;分配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声誉;日常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能力。它们共同影响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

(三)财务管理能力

财务管理能力包括组织的财务决策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其核心体现了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取决于企业组织的治理结构、管理方式与方法、管理者的素质等多个方面,它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因此,它们是财务核心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财务核心能力及其特征

财务活动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最终将反映在企业财务表现能力上。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可持续盈利能力,这三种财务能力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即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是盈利能力与成长能力的复合,其基础是盈利,目的是成长?关键是可持续,三者缺一不可。

价值性、渐进性、难以模仿性和动态性是财务核心能力的本质特征。

(一)价值性是财务核心能力最突出的本质特征

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的高低,即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大小,最终都将体现在企业的价值上。企业价值本质上是由其未来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决定的,是企业运行效率的综合反映或体现,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持续时间的综合表现,它不但度量了企业已有资产的盈利能力,还体现了企业对经营环境的战略适应能力。在资本市场有效率的条件下,企业价值的高低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当前盈利能力;二是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三是盈利能力的增长潜力。即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上。

(二)难以模仿性是财务核心能力独特的本质特征

财务核心能力的难以模仿,决定了它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即使被其他企业模仿,也会由于体制、文化、背景的不一致,造成“水土不服”,难以模仿性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这种独特性不仅带来财务管理的差异性,而且决定企业财务效率差异和财务收益差异。

(三)具有渐进性特征

一些非关键技术在市场上是可以买到的,而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无法用钱买到的,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会形成,而是经过长时间知识、技术和人才积累逐渐形成的,许多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需要10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

(四)具有动态性特征

财务核心能力是企業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它需要不断地创新、发展和巩固,这样才能保持其可持续的优势。如果竞争对手普遍掌握类似的财务核心能力,那么,在某阶段形成的财务核心能力就会贬值或淘汰。因此财务核心能力需要巩固、发展和创新。

三、财务风险控制对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提升的意义

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着日益增大的财务风险。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加强风险防范,已成为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财务风险及其危害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的财务收益背离,因而有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流动资金运作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1.筹资风险及危害

筹资风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企业负债经营带来的风险;二是由于利率、汇率的大幅度变动,使企业的资金成本大幅度变化,从而影响了企业预期的财务收益。

2.投资风险及危害

主要指在长期投资中,由于投资额、投资回收率、投资项目的使用期限大幅度变动,使投资报酬达不到预期的财务目标而发生的风险。

3.流动资金运作中的风险及危害

指在短期投资中,由于各项流动资金的结构不合理等而产生的风险。流动资金风险的产生,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影响企业偿债能力,进而导致企业破产的可能。

4.收益分配风险及危害

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奖金,给投资者分配过多利润,使企业承担过高的生产成本和资金成本,并由此无法保证在预计的经营期间内持续经营,从而引发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控制对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提升的意义

1.财务风险控制是对原有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再造

传统的对财务核心能力的要求主要集中体现在财务决策、组织、控制和协调等能力方面,一个企业如果具备优于竞争对手的上述能力,就意外着它拥有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财务核心能力,为企业带来差异财务效益。但随着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及竞争的加剧,客观上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识别、预知和处理风险的能力。因此,财务风险的预警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在风险凸显前就察觉,并能够及时将风险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传递给利益相关者,以减少风险发生时对企业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冲击程度,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保持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

2.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促使财务管理者更新观念

财务管理观念是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价值观,是思考财务管理问题的出发点。面对变换不定的理财环境,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那种漠视风险的想法和做法,只会使企业陷入更为复杂的风险境地,必将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因此,财务管理者必须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从思想到行为上对风险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和对待。一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到风险的客观存在性,风险对企业影响的严重性甚至毁灭性;但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风险与机会并存、风险与收益并存这样一种特殊的内在逻辑关系。唯有此,才能够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

张宇——企业财务管理控制能力的提升方法 篇4

众所周知, 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关键所在, 现代企业管理是企业综合能力提高的基础, 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前途, 而财务管理是提升企业的关键, 降低企业运营费用, 降低企业各项运行成本, 必须通过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才能有效的实现;并通过财务管理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项信息汇集综合, 实时的反馈意见。促进企业内部工作流程的优化, 需要通过财务管理体系的相关作用来有效促进, 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人员对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强化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意识, 财务的综合管理, 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形成一个链条, 处于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下, 实时监控企业的发展方向, 准确掌握市场动态, 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必须充分发挥中心作用, 行使好职能, 发挥好作用, 以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经济预测管理为中心,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认识, 开展财务管理活动, 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并有效执行, 是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实现财务管理是企业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关键。

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革, 一些规模大的优势企业相继组建了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的大型企业集团。随着企业改革形势的发展, 以前单一组织和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如今的发展形势, 简单的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传统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 难以和现代企业的发展及竞争形势相适应, 原有的单纯依靠经营者个人素质为主的管理控制体系, 根本无法管理如今的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也应该不断创新, 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更应该以创新的理念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 在完善和具操作性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体系下, 建立新的和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 实行分级授权、科学决策, 在科学准确的财务数据指导下, 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我国已经加入W TO, 企业竞争也要迎接国际挑战。从世界范围看, 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企业应对空前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如今的企业竞争已不是技术竞争、资本竞争, 而是企业科学管理的竞争。重视和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 是新时期现代企业的通行管理法, 在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中, 企业管理逐渐向财务指导的趋势发展。

二、加强财务管理, 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主要是资金的作用, 用资金实现资本积累, 再由资本积累完成投资, 在这样的反复资金流转中, 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一目的的实现, 主要是依靠企业的财务管理,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已经成为评价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关键。电子信息的快捷, 高科技产品的推广, 自动化生产线的配置, 物流业的发达, 使得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已经从供给制、核算制向经营决策型转变, 这个决策的依据就是市场, 所有的战略和决策必须依靠市场, 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竞争, 就要求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市场, 而财务信息和数据正是指导企业发展、指导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各个阶段, 其目的和意义就是提高和加强企业管理。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 以前的财务是记账、核算, 而现代的企业财务管理已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走向参与经营与管理的前台, 现代企业管理的标志就是成熟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

第一, 建立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为中心制。实践证明, 优秀的企业管理主要体现在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体制上, 企业管理层要在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重视财务管理在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参谋作用, 重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让财务人员参与企业的决策, 重视财务人员的数据提供, 支持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各环节的相关控制职能。

现代企业的管理就是企业的生命力, 建立和完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体系, 使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中实现一体化管理,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理念。不管什么制度适合就是好的, 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特点、生产环节特点、经营特点、销售流通特点, 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适合企业特点的财务管理体系, 使财务的中心地位得以确定, 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财务中心管理体系设计, 通过模拟验证、实际应用验证, 不断总结和完善, 使财务体系更科学、合理、准确, 找出体系缺陷与问题, 通过不断的改进建立适合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利用财务工作提供的准确数据, 进行企业管理层决策的辅助, 只有这样不断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也才能使企业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才能真正起到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作用。

第二, 做好基础财务管理, 提高竞争力。财务管理工作是贯穿企业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 完善合理的财务管理是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的基础。财务内部控制首先是健全财务监督机制, 切实有效的企业财务监督工作, 有助于企业资金和成本的管理。在企业正常的生产和营销中, 财务管理辐射到企业经营的各个角落, 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因为资金的使用与财务部门打交道, 因此财务管理制度必须适合企业特点, 针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来制定, 每一件工作和每一个人都在制度的约束下, 并受到财务部门的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系统, 企业经营的信息可以及时、直观地反映到企业管理层, 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详实、及时地财务数据。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的对策探讨 篇5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对策探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极面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是企业生存发展、做大做强的迫切需要。

一、当前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当前,不少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就是人力资源不尽合理。具体体现在:一是人员的聘用管理存在漏洞,人员招聘无计划性。二是在职人员的管理不完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三是企业的奖惩激励机制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标准,不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对企业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也造成了极大的妨碍,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创新发展。

2.组织管理模式不科学

目前,大部分传统企业,多是采用传统单一管理模式或者照搬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对于管理问题的处理,很少作通盘考虑。企业在管理理念上“物本”观念突出,“人本”观念淡薄,忽视了人力资本这种特殊生产要素的增值潜力,导致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责任划分不清、缺乏信息交流等问题,难以提高企业效益。

3.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因循守旧的思想。管理方法和理念都过于保守,只看到了短期的利益,没有长远的眼光;企业的各项制度陈旧,机构设置和责任划分制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考核机制脱离实际,落实不彻底。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不完善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

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举措

1.企业管理理念要更新

在信息化时代,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适时予以创新。重视人才作用的发挥,提升企业人才知识结构,发挥人才工作潜力,提升人才工作积极性,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创新的理念,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体系和创新制度。领导者的管理理念对于企业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管理理念先进,就可以利用敏锐的目光带领企业前进,为企业内部创造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向企业内部引进危机意识、战略意识等新观念,不但能指导员工的具体行动,更可以在整个企业形成遍布全局的科学管理模式。

2.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前提和依据。要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支持。管理者是工作的核心,也是工作的重点,直接影响到相关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企业要注重培养和吸收优秀人才,建设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对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人员,要定期开展培训、对外交流与学习,促进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努力学习管理知识,提高管理实践技能,树立责任感和企业使命感,形成爱岗敬业、勤劳奉献的优良作风,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3.经营管理模式要进行创新

结合现代化管理理念和企业的现实需求,形成现代经营管理模式,才能让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经营管理模式也要随之调整创新,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当前社会是信息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信息的存储、发送和接受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就是要企业加强对信息的敏感度,及时掌握产品的生产、制造、营销方面的最新信息,才能规避经营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避免企业的经济损失。

4.经营管理制度要不断完善

在信息时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需要有效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完善科学合理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是维持企业整体运转,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企业需要从全局考虑,制定全面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包括奖惩激励制度、岗位责任划分和绩效考核评定标准等。员工要自觉参与企业的科学管理,使各项工作有规章制度可循,整体工作的运行才会呈现出一种有序的状态。经营管理制度要根据企业的现实状况及时调整,避免脱离企业生产的实际。

三、结论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是是企业提高生存力的明智选择。企业要不断更新企业管理理念,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更新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增强企业自身生存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内外部挑战,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祖成韬.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措施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9:80-81.

[2]陈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4,28:83-84.

张宇——企业财务管理控制能力的提升方法 篇6

【关键词】财务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策略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延伸,路桥施工企业的财务能力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特别是作为路桥施工企业管理重心的财务管理能力,他是决定企业财务能力的关键,企业的所有经济行为都受其制约和影响,因此,路桥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由于路桥施工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的日益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其整体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要有新的进步,加强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研究将成为突破的关键。

一、财务管理能力分析

财务管理能力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中都有所体现,其本质上是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展示的各种特殊能力和资源,这些能力和资源是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积累而成的,不同的企业由于各自的成长环境不同,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也各有特色,其形成的财务管理方法也将各不相同。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认为财务管理能力由学习能力、金融关系能力、财务控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四个部分组成。

二、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现状分析

1.主要缺陷

当前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最大不足在于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例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普遍缺少沟通和交流,只关心部门内部的事情,缺少从大局上考虑问题的眼光和思想,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中,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般只有财务部门参与,其他部门从不关心,导致问题频发。

2.路桥施工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路桥施工企业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就是路桥施工企业经营者,大多数并非财务人员出身,以业务为主,财务风险意识较差,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其决策常常以业务作为判断标准,缺乏全局财务理念。此外,大多数经营者缺乏系统、全面的管理知识,单纯追求销量,过于注重短期利润,忽视了财务管理对路桥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3.财务人员知识水平具有局限性

相对来说,在职财务人员的学习机会则更少,大多数财务人员都忙于日常核算工作,较少时间去学习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更新自己掌握的技术。倘若财务管理人员无法随着社会知识水平与结构的不断变化而相应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就会处于被动地位,难以适应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进一步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概率。

4.企路桥施工业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弱

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缺少可行的财务风险防范规章制度。既缺少事前的风险评估机制和预防机制,在财务风险产生之后,也没有分散风险的具体应对策略和方法。

(2)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尚不完善。财务管理的决策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决策模型作为支撑,以及一套完善的决策机制,才能及时、有效地预警风险。

(3)路桥施工企业内部缺少良好的权力分配机制和制约机制。内部权力只有在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才能避免生成不良资产,进而有效规避与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三、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1.完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一个健全的预算管理机构是开展预算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关键。在展开预算工作前,要对各组织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在确立预算目标后,各项工作的参与相关组织和人员要做出具體安排,包括预算方案的制定、汇总、审核以及监督等工作。同时建立完备的绩效考评机制,保证预算工作的执行。除此之外,路桥施工企业还应特别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加强对此的监督和管理,要时时监控预算的运作动态。对于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行为要及时处理,尽量避免或减少企业的损失,保证企业健康有序的运营。

2.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当前已经开发出了多种预算管理软件,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满足自身要求的预算管理软件,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当前适用于桥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软件包括易磐EP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兴华预算成本管理软件、智达方通全面预算管理软件、浪潮通软GS管理软件等,这些软件都已通过了实践的检验。预算管理软件的使用大大节省了企业在预算工作中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对各项施工费用都可以清楚的显示,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对预算的监管和控制能力。

路桥施工企业要实现预算的信息化管理,要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第一,对培训操作人员,使其能熟练应用预算软件,清楚操作规范;第二,招录相关技术人员,以便预算软件的维护和升级;第三,要选择技术比较成熟的预算软件,得到了相关专业人士的检验和认可,才能保证后期的正常使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日,提升公路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增强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和建立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路桥施工企业应该定期对相关财务指标以及财务比率进行考核与评估,路桥施工企业的变现能力加强企业流动资金的投放与管理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此外提高路桥施工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进而提高,还需要盘活现有的存量资产,加快库存商品和闲置设备的处理。

路桥施工企业在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加强对企业各种经济行为中潜在风险的监管。对路桥施工企业经营者来说,可以把潜在的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或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对路桥施工企业投资者来说,可以扩大在企业财务风险发生初期的应对时间和处理空间,有效减少经济损失;对路桥施工企业供应商来说,能够在这种信号帮助下制定商业信用政策,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晶璞.企业财务能力系统演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72-83

张宇——企业财务管理控制能力的提升方法 篇7

关键词:财务能力,财务核心能力,财务文化

企业的财务能力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上的财务能力是指企业的财务组织能力, 即企业在从事各种财务活动过程中, 财务组织结构、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运营流程等组织资源对货币资源、实物资源、财务人力资源、财务关系资源、财务信息资源、财务文化资源等有形的和无形的财务非组织资源的分配、控制与协调能力。由于企业财务能力的优劣不仅取决于财务组织能力的强弱, 而且取决于财务非组织资源的充裕程度和优劣状况, 因此广义上的财务能力不仅包括企业的财务组织能力 (或财务组织资源) , 而且包括企业财务对财务组织资源的管理能力, 以及反映财务组织资源对财务非组织资源作用效果的财务影响力。

一、企业财务能力的分类

依据广义上的财务能力概念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资源角度可将财务能力分成财务组织能力和财务非组织能力。从财务能力表现的角度有两种不同分类:一是按财务活动环节可分成财务营运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应变能力;二是按各分项能力的战略地位可分成财务核心能力、财务一般能力和财务“过剩”能力。企业财务能力分类如下表所示:

二、企业财务能力分析体系的构建

在对财务能力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依据各项能力之间的关系, 可以构建企业财务能力的分析体系, 如下图所示:

1.企业财务能力状况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即企业目前所拥有的或可控制的财务非组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企业财务组织资源的先进程度以及财务组织资源对财务非组织资源的作用效果, 具体反映为企业财务能力在三个不同层面上的表现状况, 即反映为财务营运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应变能力的强弱。

2.按财务活动环节划分的三种财务表现能力分别形成了企业财务能力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 每一个子系统中各种能力按照其战略地位可归属为财务核心能力、财务一般能力和财务“过剩”能力。与企业财务活动的价值创造相关的财务能力可称为企业有效的财务能力, 包括财务核心能力和财务一般能力。反之, 与企业的财务活动价值创造无关的财务能力, 为企业的无效财务能力或“过剩”财务能力。

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不是指企业的某一项财务资源, 也不是指某一项财务管理技术, 而是指在财务活动中能够不断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持续竞争优势的财务能力集合, 既可能表现为财务营运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或财务应变能力, 也可能表现为某一表现能力中的子能力。例如:一个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可能表现为财务营运能力中的筹资能力、投资能力或分配能力, 也可能表现为财务管理能力中的决策能力、控制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一个企业既可能有一种也可能有多种财务核心能力。但财务核心能力必须是企业所独具的, 即使不是独具的, 也必须比任何竞争对手胜出一筹。

3.财务核心能力的持续提升不仅能够确保企业财务资源的保值, 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企业财务资源的不断增值。例如:以财务营运能力为核心能力的企业, 营运能力的不断提升将会持续提高企业的筹资、投资以及利润分配的效率与效益, 进而促使企业货币资源、实物资源等财务资源的不断丰富。再如:以财务管理能力为核心能力的企业, 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将会使财务管理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财务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完善, 财务运营流程不断趋于优化。

4.企业的理财活动离不开所面临的理财环境, 理财环境既包括宏观的理财环境, 也包括微观的理财环境。宏观的理财环境指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环境;微观的理财环境指企业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的生产、销售和采购方式等。企业要提升财务能力尤其是要提升财务核心能力必须以其所处的理财环境为前提。在某种程度上, 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应体现为对理财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企业财务组织资源对财务非组织资源的作用范围和作用形式服务于财务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而财务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反过来又会持续提高财务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使财务资源得到保值和增值。但企业财务能力系统不是孤立的, 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理财环境都会对它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提升策略

通过对企业财务能力分析体系的描述可见, 培育和不断提升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是实现企业财务能力最大化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关键。

1. 注重培养和发展企业无形的财务资源。

财务资源的同质性越强, 越便于流动, 但其专用性越低, 对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也越小;反之, 财务资源的专用性越高, 其流动性越低, 对核心能力的形成具有更强的作用。与货币资源、实物资源等有形资源相比, 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运营流程以及财务关系等无形资源的流动性极低, 很难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能够给企业带来长期的财务竞争优势。因此, 该类无形资源是形成财务核心能力的资源基础, 要重点培养和发展。例如:与企业的货币资源和实物资源相比, 企业与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建立的财务关系差异性与专用性都很高, 对企业独特财务核心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2. 注重培养和发展企业的财务人力资源。

企业的财务人力资源是一种特定的有形资源, 它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知识结构、人员技能和财务决策能力。财务人员的素养和办事能力对企业的财务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当企业面临理财环境的快速变化时, 财务人员能否根据环境变化的要求迅速调整财务管理技能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现代企业除了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 促进财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提高整个财务管理团队的工作效率。团队工作效率的提高无疑会提升企业的财务组织能力, 财务组织能力的提升又会提高企业现有财务资源的整合效益, 而这正是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本质所在, 即对不同的财务资源、财务技能和财务知识的整合能力。

3. 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学习型组织。

从某种意义上讲,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提升就是创造新知识的财务学习能力的提升。企业财务学习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学习的内容、深度、时间等因素。要提高财务学习能力, 企业就必须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 在其中, 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 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 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 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以及一起不断探讨如何共同学习。这样的组织才能提高学习质量, 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学习型组织就能使企业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好的财务学习能力, 从而使企业能够保持持久的财务竞争优势。

4. 设计和塑造鼓励创新的企业财务文化。

强势的、健康的创新型财务文化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 能够建立科学有效的、奖励创新的激励机制。这种创新型财务文化有利于财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也有利于提高财务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同时, 改革现有的企业财务文化, 重新设计和塑造强势、健康、鼓励创新的财务文化的过程也是企业不断适应外部理财环境、提升财务核心能力的过程。

5. 优化企业核心能力系统的功能, 提升财务核心能力。

除了财务核心能力, 企业的核心能力还可能体现在经营活动的其他环节, 如生产环节的核心能力、营销环节的核心能力、技术环节的核心能力等。在企业核心能力系统中, 不同环节的核心能力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比如:生产环节核心能力的提升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 降低资源的消耗;营销环节核心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产品销售、降低营销费用;技术环节核心能力的提升在降低产品的设计、生产、服务等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上述三个环节核心能力的发展最终会提升企业财务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进而提升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同样, 财务核心能力的提升反过来从资源保障上会促进企业生产环节核心能力、营销环节核心能力以及技术环节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在核心能力系统中, 不同环节的核心能力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就是企业核心能力系统的功能不断优化的过程, 也是企业各个环节核心能力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因此, 要提升财务核心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从企业财务活动本身出发, 而要从企业整个核心能力系统的角度出发, 采取科学的提升财务核心能力的策略, 以使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得到持续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黎精明.企业财务能力管理研究述评.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5

[2].王旭.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财务能力评价与提升.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2009;10

[3].秦远建.企业战略管理.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4].王玉.企业战略管理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张宇——企业财务管理控制能力的提升方法 篇8

电力企业如果能借鉴能力素质管理理论, 科学构建具有电力特征的员工能力素质模型, 就可以挖掘出员工优良绩效的潜在能力特征, 贯穿应用于员工的选、用、育、留等关键环节, 完善人才管理工作机制, 拓宽员工成长成才通道, 营造良好的基层人才成长环境, 使各类人才能够按照梯次健康发展。

1 按专业分能级, 全面衡量员工能力素质

充分考虑电力企业工作的实际和特点, 评估相同能力素质时因专业不同而进行差异考核。例如沟通能力, 变电运行专业的员工大部分体现在与班组成员和上级领导之间的沟通交流上;输电运检专业的员工除此之外还体现在与线路所在地的村民和通道内的施工人员等的沟通交流上;而营销服务类员工还要面对不同的客户等。考核以员工岗位能力素质模型为基础, 内容按照达标能力素质、关键能力素质、提升能力素质逐项评价, 改变了过去只单纯评定工作完成质量来衡量能力高低的管理方式。

建立了员工多方考核评定机制, 评定层面包括部室或班组成员内部评价、员工自评、员工间互评、直接单位领导评价、配合部门评价五层, 评定周期分为月度基本评价、季度综合评价、年终全面评价三种, 评定形式分为不记名和记名两类, 评估结果进行公开审议和备案留存。每年12 月底前, 人力资源部组织综合评价考核, 根据考评得分评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 评价为“优秀、良好”的人数分别控制在总数的25%、50%以内, 年终评价综合结果关联员工《岗位聘用合同》的续订, 在同一聘任期内累计两次及以上“较差”的不再续聘。

2 视差距找不足, 私人定制员工提升方案

通过员工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结果, 明确了员工能力素质现状与要求之间的差距, 因人而异地为每个员工私人定制能力提升方案, 根据每月本部门或班组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对照员工能力素质库及时查找不足并进行自我学习改进, 促进员工各项能力的提升, 从而保证了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例如:输电运维班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所辖线路详细状况、合理制定绘制巡视路径并结合季节及天气情况及时修订巡视路径图、指导班组成员熟悉行政区域划分和风土人情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当有新线路投运时, 针对需提高此项操作技能的员工, 采取开展大讲堂、现场操作示范、一对一重点帮扶等形式, 对新线路设备情况进行讲解, 及时熟悉线路设备、道路情况等, 帮助员工提升能力达到能力素质要求。

员工所在单位直接领导则根据各个员工能力素质情况, 结合技能擂台赛、技能比武、绩效考核等激励措施, 适当增加素质能力较差者对应工作的数量, 起到锻炼提升的目的。同时通过能力素质考核, 发掘各员工的内在潜力和其他特长, 通过培训和岗位轮换, 将其安排到更合适的岗位上, 保障了业绩目标的实现。

3 增措施抓绩效, 创新开展员工专项考核

在员工能力素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 健全员工激励约束机制, 在单位内部实行二次绩效考核管理, 加强员工薪酬的二次考核分配。企业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员工考核细则, 考核细则经过所有员工的共同审议通过后实施,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单位内部二次考核的第一责任人, 每月召开二次考核会议, 严格按照二次考核细则提出员工奖惩意见, 经全体员工讨论无异议后予以落实。以某单位员工考核细则为例, 考核实行“百分制”, 满分为100 分, 包含五个考评指标, 详见表1。

4 设目标促提升, 快速提高员工能力素质

张宇——企业财务管理控制能力的提升方法 篇9

【关键词】出版企业;社会资本;知识管理能力;社交媒体

【作者单位】赵英,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朱群,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兰建龙,河北移动张家口分公司。

在经历由事业单位转型为企业后,如何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体系,在出版市场拥有足够强大的竞争力成为出版企业当前需要思考的难题。在增强出版企业竞争力方面,有不少学者提出并验证了知识管理能力对提升组织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出版企业竞争力。本文突破了以往研究的局限,首次研究社交媒体、社会资本、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出版企业作为分析对象,详细阐述了社交媒体对社会资本的作用,进而分析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三个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对知识获取、知识转化和知识应用的不同影响。

一、社交媒体对出版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交媒体现已允许用户创建、修改和交换用户生成的内容,它已经成为一个能够为组织、社区和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实质性和广泛性变化的高互动平台。社交媒体的开放式架构使它具有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社交媒体高效、简易的互动特性使其成为社会资本的绝佳载体。在出版企业中,出版人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方便快速地和各类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可以传递形式和内容多样的知识。

对于出版企业而言,其最核心的业务便是出版业务。一般图书出版业务的主要流程是选题开发与论证、与作者沟通及跟踪写作、书稿编辑加工、印刷生产、营销推广、销售管理。这个流程所涉及的人员主要包括编辑、作者、审查人员、生产部门相关人员、营销人员、销售人员以及客户。其中编辑是连接其他成员的枢纽,是流程中的核心人员。在引入社交媒体之前,尽管出版业务能够顺利展开,然而由于各类人员的分布较分散,信息传递和交流往往需要一定的周期,导致出版流程所需时间较长。社交媒体引入出版企业后,编辑能够更方便地和各类人员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交流、传递工作相关的材料,使得出版流程所需时间大大减少。在选题开发阶段,社交媒体能够使编辑之间以及编辑和作者之间建立起联系,共同沟通选题内容;在与作者沟通和跟踪写作阶段,编辑和作者之间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就各种细节问题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在书稿编辑加工阶段,编辑、作者、审查人员之间能够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最终完成书稿的审定及编辑工作,并将稿件加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及单据记录在案;在印刷生产阶段,编辑和生产部门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准确沟通印刷周期、印刷纸张等问题,并保留各类相关手续;在营销推广阶段,编辑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与营销人员沟通图书的内容、卖点,策划营销活动;在销售阶段,编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销售人员沟通,及时了解客户信息、渠道等相关内容以及销量的大致情况。在引入社交媒体后,出版企业内部员工以及外部相关人员都可以加入到社交媒体平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网络。通过交流网络,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和密切,各种形态的交流内容也都可以及时传递。社交媒体在提高出版相关人员之间的沟通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他们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增加了他们之间的信任程度。社交媒体搭建的交流平台让频繁的、大范围的交流畅通无阻,还有助于出版企业内部及出版企业和其相关人员之间形成比较统一的价值观和发展愿景,价值观的认同又反过来进一步维系了交流的稳固性。

通过对出版业务流程的分析,笔者发现,社交媒体引入出版企业之后,能够使出版企业员工之间以及和其他人员间更好地建立起联系,即促进结构维度社会资本的形成;能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即促进关系维度社会资本的累积;能够传播和形成愿景,即促进认知社会资本的形成。总之,社交媒体的使用有利于出版企业社会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认知资本)的创建与维护。

二、社会资本对出版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影响

首先,结构性社会资本保障了知识获取的渠道。一般而言,出版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团队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出版企业与外界同行业、其他相关工作者之间能够相互交流沟通,这意味着出版企业拥有较强的结构性社会资本。出版企业具有形式多样的知识获取渠道,无疑会促进知识获取数量的大幅度提升。

其次,关系性社会资本促进了知识获取、知识转化和知识应用。关系性社会资本包含信任、互惠关系。在出版企业中,由于员工之间、员工和其他外部相关成员之间存在信任关系,他们在工作协作时更愿意从他人那里获取知识,即促进了知识获取。同时由于存在信任关系,交流的双方也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可以转化为他人及出版组织可用的显性知识,即促进了知识转化。而由于互惠关系的存在,出版企业中各类人员在进行工作协作时,本着互利互惠的心态,一方面会不断贡献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也会采用其他人员的相关经验和知识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应用。

最后,认知性社会资本促进了知识获取、知识转化和知识应用。认知性社会资本包含共同语言、规则及愿景。出版企业相关人员之间的共同语言、规则让他们能够获取他人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业务活动中。共同的愿景可以使出版企业的员工在交流中有知识共享的意愿,能够使一些难以捕捉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促进知识转化。

三、提升出版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出版企业不应限制员工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社交媒体能使出版业务流程进行得更加顺利,相关人员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知识的传递更加有效。除此之外,社交媒体还可以促使出版人员之间形成信任关系、共同语言和愿景等,能够有效地帮助出版企业积累内外部社会资本。而出版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版企业所积累的社会资本。

nlc202309030435

目前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知识管理平台,出版企业若能把知识管理系统与社交媒体进行恰当的融合设计,则既可以与现有社交媒体平台如QQ、微信等进行全面整合,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仅提取所需功能如即时通讯、文件共享等嵌入知识管理系统。这将有助于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并进一步提高出版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第二,出版企业应针对不同的社会资本维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从而促进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因此出版企业应积极搭建社交媒体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建立平等、自由的文化氛围,以促进相关人员之间的交流。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强调信任,所以出版企业管理者应主动参与企业社交媒体平台的线上和线下活动,多开展团队活动,以增强员工之间、员工与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信任感。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关注的是交流主体之间差异不大的认知水平,出版企业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定期开展工作技能、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员工之间的经验分享与交流,实现员工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借此提升出版企业员工的整体认知水平。

总之,出版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利用社交媒体这个新兴的平台,增加创建、积累和维护企业社会资本的渠道,并以此提升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出版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

[1]Nahapiet,J. and Ghoshal,S.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Creation of Value in Firm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Paper Proceedings,1997.

[2]张方华. 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概念模型与实证分析[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3).

[3]DeLong, D. and Fahey, L. ,Diagnosing Cultural Barriers to Knowledge Manageme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0(11).

[4]托马斯·沃尔. 为盈利而出版[M]. 杨贵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Justin, J. P. et al. , Managing Potential and 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 How Do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Matter?[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6).

设备管理支撑企业5种能力的提升 篇10

一、设备技术进步是提升企业工艺保障能力的基础

卷烟工业企业是一个工艺技术性很强的生产型企业, 其烟叶储存发酵、制丝、卷烟、包装、滤棒成型等工艺过程十分复杂与考究, 而设备是保证这些工艺过程实现的硬件基础。自卷烟工业产生以来, 卷烟加工工艺手段经历了从手工到机制, 从机械化到自动化, 再到信息化控制的一个基本过程, 在此过程中, 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 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30年来, 我国的卷烟工业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烟机设备的装备水平已实现了3个转变, 即从低速向高速的转变;从半自动化、半连续化向自动化、连续化的转变;从孤立化向集成化的转变。以卷烟机为例, 生产能力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2000支/min提高到目前的16 000支/min, 国产烟机也达到了10 000~12 000支/min的水平。在功能上, 烟机设备除了具有加工制造功能外, 还有齐全的自身检测、负反馈调整的功能, 内置参数可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自动校正、动态调整。在生产方面, 则表现为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自动送货的小车、送料的机械手等, 统一由中央控制室操纵。另外, 与卷烟生产相配套的变配电、锅炉、中央空调、空压、真空、除尘等通用动力设备, 也基本实现了自动化集中监控, 部分设备达到了无人值守的运行状态。

设备技术的进步, 使企业的卷烟工艺流程得到持续的改进和完善, 确保了风力送丝、自动加香、自动配方、分组加工等各种卷烟新工艺的实现, 促进了卷烟工艺保障能力的不断提升, 使卷烟产品“降焦、减害”成为可能。目前, 国内卷烟企业的“降焦”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平均每支卷烟的焦油量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30 mg左右, 逐步降低到目前的11 mg以下, 而部分“低焦油”卷烟的焦油量已经控制在5 mg以下。

二、设备管理是提升企业生产组织能力的基础

卷烟工业企业是依靠制丝生产线、卷接包机组、滤嘴成型机组, 以及配套的通用动力设备、物流设备来完成卷烟生产的全过程内容的, 其中的原料输送、制丝、卷接、包装、成品入库等各个环节, 必须紧密有序地衔接配合, 才能确保生产正常、连续和均衡地进行, 而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主要靠设备的正常运转来保障。

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性能会逐渐劣化, 如果忽视了设备管理, 一旦设备失修必然导致设备带病运转、故障频繁、效率低下, 从而导致某些生产环节中断, 甚至引起整条生产线的停产, 严重制约着生产效率的稳定与提高, 给企业的生产组织带来严重困难, 使企业无法按时完成既定的卷烟生产计划。因此, 只有加强设备管理, 通过精心操作、定期保养、适时维修、合理改造等手段来保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组织能力, 确保卷烟生产的连续与稳定运行。

以河南中烟漯河卷烟厂为例, 通过加强设备管理, 截止到2013年底, 设备有效作业率达到94.71%, 较5年前的86.51%提高了8.2个百分点, 在卷接包设备数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该厂年卷烟生产能力比5年前可增加约3.9万箱, 在近年来该厂卷烟产量逐年上升的情况下, 为科学组织生产提供了设备保障。

三、设备管理是提升企业质量控制能力的基础

设备管理的宗旨之一就是为保证产品质量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 消费者对卷烟产品的需求趋于安全化、优质化、高档化, 卷烟产品质量是卷烟企业的生命和市场竞争的支柱。卷烟产品是通过设备生产出来的, 如果生产设备, 特别是关键设备的技术状态不良或严重失修, 必然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废品率攀升。因此, 加强设备管理是卷烟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的前提和保证。尤其是近几年来, 随着国内卷烟工业企业的联合重组, 如何规避品牌扩张所带来的因多个生产点联合生产同一类卷烟品牌而造成的卷烟质量风险, 实现各生产点之间的无差异生产或卷烟产品的“异地同质化”, 从而确保卷烟品质的稳定, 已成为设备管理者必须着力解决好的问题。

河南中烟一贯重视发挥设备管理对产品质量的保障作用, 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质量零缺陷”的目标;2012年以来, 又以打造“金叶制造”为统领, 以“外观质量求精、内在质量求稳、质量考核求严”为原则, 以“高标准、严控制、建循环”为目标, 进一步强化设备对质量的保障作用, 使河南中烟黄金叶产品在行业省际间交叉抽检中获得了满分。

四、设备管理是提升生产成本控制能力的基础

设备管理是降低卷烟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首先, 设备的前期管理影响着设备的可靠性、耐用性和经济性, 因此设备的选型非常重要, 若选用可靠性高、可维修性好的设备, 则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设备的后期维持费用和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设备选型的原则之一是要充分考虑机型的相对统一性, 以便于备件的储备, 通用互换, 也便于维修的组织, 节省备件的库存费用, 从而减少设备维修费用。以河南中烟下属的两个卷烟厂为例:驻马店卷烟厂拥有相对统一的卷接包设备, 而洛阳卷烟厂则拥有多种机型的卷接包设备, 2013年两者的单箱维修费用分别为37.58元/箱和40.91元/箱, 两厂年产量平均为27万箱, 因此, 2013年前者的设备维修费用较后者少89.91万元。

其次, 设备的运行效率也对卷烟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设备运行效率是综合衡量卷接、包装设备使用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设备运行效率的提高意味着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企业单位时间产量的增加, 从而使企业在单位时间内的人力、能源成本减少;同时, 设备运行效率的提高, 还意味着设备故障停机时间和故障停机次数的减少, 因停机而造成的原辅材料浪费也随之减少, 卷烟成本随之下降。以GDX2包装机组为例, 该设备额定生产能力为8000支/min, 如果其有效作业率达到90%, 则每天3班 (每天的有效生产时间为22 h) 可生产卷烟950.4万支, 如果其作业率下降到80%, 则只能生产844.8万支, 以100元/条 (注:每条200支) 的“黄金叶”牌卷烟为例, 则每天每台GDX2设备的产值约相差52.8万元。可见, 设备运行效率越高, 其单位时间内的产值越高, 而单位时间内的人力、能源、设备折旧成本越低。

五、设备管理是提升企业安全保障能力的基础

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就是保证生产过程中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造成企业生产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是构成“人与设备”这一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例如, 设备设计或制造缺陷、设备防护装置不完整、设备布局不合理;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超负荷使用设备;生产组织不合理导致人员疲劳操作;设备维护管理不到位等, 都是产生不安全的因素。所以, 必须在设备的前期管理 (如方案设计、论证) 、中期管理 (如生产组织、操作、维护) 、后期管理 (如大修、封存、报废) 等一生的管理中充分重视与考虑安全问题, 从生产的硬件基础上消除造成不能安全运行的各种潜在因素, 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条件。

河南中烟一贯重视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自2005年成立以来, 一直保持“重大以上设备事故为零”的记录, 2008年以来, 累计4个年度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综上所述, 设备管理是卷烟工业企业一项最为基础的管理工作之一, 卷烟工业企业必须认真贯彻《设备管理条例》, 以及行业设备管理办法, 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4个结合”。即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 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 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 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 保持设备状态完好, 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 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 为企业的工艺、生产、质量、成本和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保障, 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硬件基础。

摘要:简述卷烟工业企业设备管理与提升卷烟工艺保障、生产组织、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安全生产保障等能力的密切关系, 强调设备管理在卷烟工业企业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指出加强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对设备管理工作提出改进建议。

【张宇——企业财务管理控制能力的提升方法】推荐阅读:

援藏干部张宇同志先进事迹06-15

张宇仙同志主要事迹(3000字)07-08

上一篇:邹越演讲征文下一篇:三年级下学期暑假作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