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职责

2024-08-07

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职责(精选13篇)

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职责 篇1

(一) 政策法律体系不完善

随着《中小企业促进法》和“非公经济36条”的出台, 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正逐步健全, 但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融资租赁业在《物权法》中仍然空白, 缺乏物权基础。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创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没有国家层面的法律支持, 仍处于谨慎摸索阶段, 且对中小企业兴趣不高。担保机构发展缓慢, 服务水平低, 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在贷款、担保、债券发行与上市融资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二) 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足

近几年来, 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主要集中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大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 对中小企业贷款呈不断下降趋势, 金融机构“贷优不贷劣, 贷大不贷小”的市场行为仍十分明显。同时, 贷款权限过分上收使得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核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错位;信贷标准统一化使信贷结构缺乏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考虑, 导致对中小企业业务创新不足。

(三) 自身素质不高

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技术含量低、资信情况不透明、诚信度低等情况, 客观上制约其融资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运营过分依赖银行贷款, “两高”现象严重, 即生产资金高度依赖银行贷款和负债率过高。同时, 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 高层次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匮乏, 对现代金融工具和融资方式缺乏了解, 难以进行有效的资金运作。

(四) 信用环境不佳

信用不足或缺失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因素,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 相关部门建立的信用数据系统相互封闭, 缺乏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估机构, 缺乏强有力的信用状况监测, 客观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宏观政策导向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政府不可能置身“市”外, 有关部门应当为中小企业营造完善的法治环境, 给予正确的政策引导和扶持, 构建立体化的融资服务体系。同时, 应当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放到经济发展全局角度来考虑谋划, 在宏观政策制定上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具体措施实施上坚持统筹协调, 区别对待, 有保有压, 促进优胜劣汰和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好“支持什么样的企业融资, 怎样支持企业融资”这两大课题。

(一) 将解决融资问题与调控资金流向、培育优势产业相结合

研究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和外贸出口优势企业专项支持计划。对符合标准, 进入支持计划的企业, 给予更有力的担保支持和更便捷的贷款服务, 并给予一定比例的贷款贴息, 使优势企业以更短时间、更低成本获得所需资金。使更多的扶持资金用到刀刃上、投到关键处, 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放大效应和扶持导向作用。

研究制定支持外贸优势企业捆绑式融资和供应链融资的有效措施, 打造供应链金融品牌。加强对天津市八大优势产业和外贸出口主体企业提供上、下游产品供应和销售的中小企业的信用保证服务, 协调有关商业银行提高动产质押、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金融产品覆盖面, 加强对基本面好、信用记录好、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企业的担保, 适当放宽与天津市八大支柱产业有关的加工企业贷款, 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二) 将解决融资问题与改善融资政策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制度性保障相结合

构建政策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担保服务体系。建立立体化的担保服务体系, 形成“一体两翼三化”担保服务模式, “一体”指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体, “两翼”指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助性担保为两翼, “三化”即推进担保机构“政策化基金、法人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形成。在具体工作中, 一是要建立安全的担保服务体系。高度重视担保资金风险防范, 制定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 包括资金放大规模指标、代偿率、赔付率、保费比例、担保项目的规模等。制定严格的评审程序, 如申请人资格审查制度、项目评审办法和程序、项目评审报告的编写和项目审批制度和批准条件等。实行项目评审、担保、担保后检查三个阶段的分工负责制, 严格担保资金追踪问效;协调财政主管部门建立合理、可行的资金补充机制, 每年按一定比例从担保本金中提取或按本金配套划拨风险代偿资金, 以备代偿。二是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担保服务体系。研究建立灵活的风险分散机制, 设计合理的反担保措施, 研究建立企业向贷款担保机构提供的反担保措施, 弥补潜在风险损失。研究探索在政策范围内的资金运作办法, 作为风险代偿金的补充方式, 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 将解决融资问题与改善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企业必须完善治理结构, 改善和规范财务运行质量。为此, 要加大中小企业的培训力度, 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创业培训、财务知识及信息化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要着力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三、商务主管部门在促进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方面的功能定位

中小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 当前主管或分管中小企业的部门众多, 商务部门应当在促进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方面担负什么角色, 发挥什么功能, 直接影响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一) 做中小外贸企业支持者, 成为他们与金融机构间的桥梁纽带

积极搭建银企平台。建立与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联系制度, 通过中小外贸企业银企洽谈会、项目推介会、金融服务洽谈会等形式, 促进信贷资金与企业和项目有效对接。

搭建中小企业出口信保平台。协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 搭建天津市中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集约投保平台, 对上年度一般贸易出口在500万美元以下的天津市中小型外贸企业制定优惠承保政策, 大幅度降低企业投保门槛和保险费率, 简化操作流程。

推进电子商务平台融资。利用第三方服务平台对企业融资开展项目咨询、信息支持、财务调查和资金安排服务, 取代单纯的融资担保功能, 改变传统金融机构独立面向中小企业开展融资贷款的模式。近期, 深圳已有企业推出了电子商务平台服务, 平台结合了电子商务和外贸的特点, 将外贸所需资讯和交易集中起来。不仅为客户提供海量的买卖资讯, 还依托专业的进出口服务, 一站式为外贸企业提供交易环节支持, 使企业轻松“做订单”。深圳市正在积极推进这一创新型融资平台, 中国银行已批准5亿元的授信规模。2010年5月15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导了深圳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小外贸企业融资的做法, 非常值得跟踪调研和学习借鉴。

(二) 做中小外贸企业的培育者, 成为他们提高自身素质的良师益友

实施中小外贸企业成长工程。建立较完备的中小外贸企业信息库和“病历”, 对不同行业、规模的企业实施分类指导, 有针对性解决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鼓励、引导中小外贸企业积极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专业化分工协作, 依托大企业加快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辅助性融资渠道建设。2010年5月7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 “要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 创新和灵活运用多种金融工具, 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 加强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作为重要的民间融资工具, 商务部门主管的典当、拍卖业对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北京宝瑞通典当行仅2009年就为中小企业贷出3万多笔贷款, 放款量达30亿元。当前我市典当、拍卖等行业发展不平衡, 专业人才缺乏, 社会认知度不高, 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可适当加大对典当、拍卖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出台一些补贴政策, 例如企业向典当企业融资的补贴政策或典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的补贴政策等, 有效打通民间融资渠道。

(三) 做中小外贸企业引导者, 成为他们在领会公共政策方面的参谋助手

建立中小外贸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协调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参加, 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国家最新政策变化情况, 交流各方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有关经验及做法等, 通过打造沟通服务平台, 加强政策协调, 发挥各方合力。

建立中小外贸企业融资辅导体系。在中小外贸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基础上, 成立中小外贸企业联合辅导中心, 对企业给予财务诊断及辅导, 提供融资咨询服务, 协助企业健全会计制度, 改善财务结构, 对企业融资需求出具建议报告, 促进企业顺利融资。该体系已在台湾运行多年, 对中小企业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 做中小外贸企业的监管者, 加强对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预警和保障

构建独立的中小外贸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对列入各种融资担保和资金扶持的企业进行信息监控, 更加注重对企业实际控制人的资信水平、支付记录、道德操守等指标的测算, 定期了解企业纳税情况、企业及法定代表人个人银行信用记录、对外担保、法律诉讼、履约情况等信息, 强化对中小外贸企业上下游状况、产品市场情况和真实的生产贸易等非财务指标的监控。

建立中小外贸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采用“政府补助银行”的政策引导方式, 会同天津市财政局建立中小外贸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 用于对银行业当年新增中小外贸企业贷款产生的风险进行补偿, 并可对中小企业增加贷款较多、风险控制较好的银行予以奖励。资金来源一是市财政预算安排, 二是区县按一定比例配套。财政和商务主管部门为风险补偿资金业务主管部门, 共同确定风险补偿资金的具体支持和使用范围, 制定实施办法, 确定风险补偿比例, 并根据上年外贸出口量和贷款余额确定享受风险补偿的企业标准。每年商务部门和配套出资区县汇总上年度银行对中小外贸企业的贷款实绩和本年度贷款计划, 财政和商务主管部门根据中小外贸企业贷款实际增长额, 确定风险补偿资金数额, 并会同银行对新增贷款实绩进行审核后, 报经市政府批准, 由市财政拨付给银行, 做到专款专用。将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由直接投入企业向激励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上倾斜, 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杠杆作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可以在企业达不到融资担保标准或担保机构暂时无力为企业提供担保时发挥有效作用。

摘要:本文从公共政策的角度, 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宏观政策导向, 同时对商务主管部门在促进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方面的功能定位也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信用评级,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吴瑕.融资有道——中国中小企业融资融资经典案例解析.中国经济出版社.

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职责 篇2

去冬今春以来,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2013年冬季农机检修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部署,狠抓任务落实,把农机检修与农机化技术推广、安全检验、技术培训等工作紧密结合,扎实推进农机检修工作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机具检修服务更加主动。各地积极组织农機维修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机手保养、调试和检修农机具,确保农机具性能稳定、状态良好。河南省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用,积极开展集中检修,提高农机具的技术状态。内蒙古自治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突出解决边远地区农牧民农机维修的实际困难,努力提升农机维修服务能力。湖北省开展了“百万机手大培训、百万机具大检修和百万农机闹春耕”活动,组织农机检修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共检修农机具48.9万台,机具完好率达到98%以上。

二是人员技术培训更加到位。各地积极开展农机维修和驾驶操作人员技能培训,认真落实农机修理工和操作工持证上岗制度。通过召开春耕备耕农机检修现场会、举办农机化知识讲座,增强了农机手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广大农机手的维护保养操作技能。重庆市农机管理部门与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合作,结合各区县开展的“阳光工程”培训和科技下乡等活动,利用两个月的冬闲时间,组织宣传维修培训367次,培训维修人员9454人次。新疆自治区大力开展“科技之冬、送教下乡”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棉花收获、残膜回收、设施农业、特色林果、特色农作物五大方面机械化技术和农机具维修保养知识等培训。宁波市通过举办农机技术培训班、知识讲座、阳光工程、科技下乡活动,向广大农户传授农机具日常维护保养和操作知识。

企业生产主管岗位职责 篇3

2、建立、健全该部生产系统责任制、生产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

3、组织审定与生产、安全有关的各种规程。

4、主持部门会议,统筹安排、协调生产。

5、主持生产专题会,研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6、组织对重大生产、安环事故的分析,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并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处理意见。

企业安全主管个人岗位职责 篇4

2、负责新入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督促项目部施工班组参加安全培训及考试;

3、检查项目部施工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项目部的各项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情况进行复查,排查安全隐患,开具隐患整改通知单;

4、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标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召开安全教育专题会,落实项目安全生产和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工作,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职责 篇5

政府监管部门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1. 监管体制未理顺

目前, 安监机构的管理是上下级指导关系, 每一级安监机构只对本级政府负责。近几年, 全国很多地方都大搞开发区建设, 级别也越来越高, 存在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专职的安全监管机构, 很多监管职能是由负责经济管理的部门兼职, 缺乏人员装备和必要的物资保障, 安全投入不足, 监管不到位, 是目前开发区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

2. 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 人治大于法制

国家近些年不断出台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但实体法过多, 缺少程序法、缺少对责任追究的专项法律。安全生产法律落实不到位, 在监管检查中, 发现企业存在严重的违法现象, 未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一些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 地方政府领导总是能瞒就瞒,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对安全监管机构的处罚进行干涉, 导致了该处罚的事故没有处罚, 同时导致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

3. 专业人员不足, 无法满足各类企业的监管需要

生产工艺不同、设备设施不同、操作规程不同、使用的生产原料不同, 这些企业需要各种不同类别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管, 光凭目前安全监管机构的人员和力量, 是无法在企业监察中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安全监管机构是法律的执行机关, 不是专业的技术部门, 很多时候执法人员凭着经验来进行识别隐患, 导致很多隐患不能彻底的排查出来。目前, 大量的中小企业和非法生产经营的企业, 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 专业技术能力不强, 安全管理水平有限, 这类企业属于事故高发型企业, 如果政府监管机构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管和执法, 无法发现隐患并督促企业整改, 事故仍然无法控制和避免。

4.对安全生产事故重视不够, 未将安全生产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

政府的主要领导对本辖区的安全生产负全责, 但是往往领导们注重经济效益, 注重政绩, 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 在安全生产的投入上严重不足。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引不起各级领导的重视, 只有当事故发生了, 追究领导责任的时候, 才知道安全生产是多么的重要, 很多时候把别人的事故当故事讲, 没有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 没有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到第一位。

5.企业对监管部门的配合、自身隐患的整改认识不到位

有些企业认为, 政府监管部门来监督检查是对企业正常经营秩序的干扰, 认为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问题自己能解决, 不希望政府部门过多的干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对检查发现问题和处理, 采取对抗态度。对安全监管机构检查中发现的隐患, 企业重视不足, 难以彻底整改隐患, 只是应付监督检查。企业未与政府监管部门站在同一立场, 将所有的问题找出来解决掉, 没有认识到政府监管部门是来帮助企业解决安全问题, 避免事故的发生,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政府监管部门如何加强

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

1.全面掌握本地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状况, 有计划、分类别的进行有效监管

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应摸清本地区的企业总数, 将企业进行分类, 区分重点监管企业和一般监管企业。将监管部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重点监管企业上, 才能减少事故发生。目前, 事故高发主要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的企业, 部分企业还存在着重大危险源;其次是非法生产经营的企业和小型企业。监管的重点是对事故高发的行业和中小企业, 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抓手, 加大对这类企业的监管力度, 开展经常性的执法监察, 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帮助企业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使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能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 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

2.借助安全生产技术中介机构和安全生产专家的力量, 弥补监管力量和技术的不足

现行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是安监部门负责综合监管, 各有关部门负责行业监管。在实际工作中, 安全监管人员配备不到位, 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为了解决在监管中存在的技术性监察的缺陷, 在招录安全监察执法人员时应注重吸收专业技术人才, 进入安全监管部门后再进行执法业务培训。监管人员最好是工业企业的某一方面的专家, 再经过相关法律和执法程序培训后, 成为某一方面的专业执法人员。在弥补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下, 最简便也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聘请某一方面的专家提供技术服务, 监察执法人员根据专家的意见下达整改指令, 整改后组织专家进行复查销号。当前, 国家鼓励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 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技术支持。政府监管部门可将辖区的企业进行分类,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中介服务机构进行招标, 通过安全技术中介定期对企业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改, 将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报安全监管机构进行督办, 一般隐患由中介机构和企业共同整改, 重大隐患由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或政府挂牌督办, 确保整改到位。

3. 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力度, 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

这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员工只有树立起时刻讲安全、处处想安全、任何时候安全都是第一位的观念, 才能按照操作规程和步骤完成工作任务。培训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通过安全培训, 掌握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的理论和方法, 提高管理者安全管理的技术水平, 使其具备安全管理岗位的基本素质;二是通过培训让员工 (包括特种工) 明确自己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 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通过安全监管机构的培训和考试, 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学会了如何进行安全管理, 如何防范和避免事故发生;员工通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培训, 明确自己应干什么、不应干什么、怎么干;通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 特种工才能适应特殊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4. 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安全监管体制, 加强安全监管部门建设

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在职责分工上还存在相互交叉、职责不明的地方, 相关政府监管部门相互推诿和“扯皮”, 严重影响了安全监管有序进行。各级政府部门应在法律规范分工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分工, 做到职责明确;各行业和领域都要明确专门的主管部门, 做到监管无空白、事事有人管, 以有利于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追究。国家可改革管理体制, 专业的安全监管部门应实行垂直管理, 每一级安全监管部门对上一级政府负责, 避免地方保护主义, 避免为招商引资而放弃对企业的管理。

当前,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 在办理施工手续方面, 将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给予减免办理, 在安全设计上也未经安全监管部门的审核, 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设施设备存在隐患, 整改非常困难。在对外资企业的监管上, 有的地方政府放松对企业的安全监管, 甚至一年也不到企业检查一次, 发现问题也是大化小、小化了, 只要不出事故, 就没有人重视。通过监管部门的体制改革, 可直接避免对企业监管不到位、发生事故后人为干涉事故处理、瞒报或谎报事故等现象, 使事故的处理更加客观、公正。

5.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 并监督专项安全资金投入到位

近年来, 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 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还较薄弱, 安全投入不到位, 直接影响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一些地区的安全监管部门, 人员少、没有执法装备, 无法满足对辖区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基层安检站的建设和城市社区、农村安全办公室的建设, 都缺乏人力、物力、资金的保障, 导致这些基层单位无法开展正常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因在全民安全教育上投入不足, 不能长期的、实实在在的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很多宣传教育都是“走马观花”、做样子, 效果很差。在安全教育培训的基础设施和培训教学上, 企业和员工的负担还很重, 政府的投入还不能让群众满意。今后地方政府应不断加大对安全工作的投入, 才能预防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职责 篇6

发布会首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价格司司长施子海介绍价格体制改革的总体情况。施子海指出,今年以来,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部署,向纵深推进价格机制改革,更加主动灵活地运用价格杠杆,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取得显著成效。

施子海表示,围绕降低企业成本、更好服务企业,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主要开展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较大幅度降低电价。今年以来两次降低电价:一次是1月份,通过实施煤电价格联动,燃煤机组上网电价、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每千瓦时3分钱,可减轻工商企业电费支出近300 亿元。另一次目前正在组织实施,通过统筹利用取消化肥优惠电价等腾出的空间再次降低电价,涉及降价的21个省份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每千瓦时1.05分钱、大工业电价平均降低每千瓦时1.1分钱,可减轻工商企业电费支出约170亿元。两次降价合计,可减轻工商企业电费支出负担470亿元左右。

二是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2016年试点范围扩大到北京、天津、冀南、冀北、山西、陕西、江西、湖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12个省级电网和华北区域电网,同时今年开展电力体制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份也将纳入到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统一组织对上述试点地区的电网公司交叉开展成本监审,预计8月底以前可以完成实地审核。

三是降低征信服务收费和银行卡刷卡手续费。今年以来已开展了两次。第一次是自1月15日起,降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各项征信服务收费标准,总体降幅30%左右,其中对个人用户和主要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的收费标准降幅分别达到60%和50%。第二次是3月份,联合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完善银行卡刷卡收费定价机制。上述两项降费合计每年可降低商贸流通企业等用户支出约80亿元。

四是落实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国家发改委已部署各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对政府定价管理的涉企、涉进出口环节和涉行政审批前置经营服务收费等三项收费全面实行“目录清单”制度,要求各地于7月20日前全部向社会公布。同时,探索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联动、全面公开的收费目录清单体系。在中央层面,降低了住建、工商等6个部门1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每年可减负约40亿元。

五是取消收费许可证制度。这一政策从今年1月起执行。一方面简化了管理环节,方便了执收单位,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建立收费单位收支状况报告制度、收费政策执行情况后评估制度,对改进企业服务起到积极作用。

施子海表示,除上述五个方面外,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在其他方面亦取得新进展。

10省区市已出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号)的实施意见,10省份为河北、辽宁、内蒙古、江苏、福建、湖南、北京、四川、甘肃、新疆。天津、吉林、山东、广东、重庆、陕西等6省市预计7月底以前出台实施意见,还有10多个地方的实施意见正在按程序上报党委、政府审议。预计到三季度末绝大部分省区市能够出台实施意见或工作方案。

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卫计委、人社部、财政部即将印发报经国务院同意的《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去年出台的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姐妹篇。”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坚持总量控制、调放结合,强化政策联动,积极稳妥推进,逐步建立起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多方参与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阶梯价格制度推行面继续扩大。截至目前,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已在除新疆、西藏外的29个省份实施;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已在除青海、西藏外的29个省份、500多个城市实施;居民阶梯气价制度也已在28个省份、500多个城市实施,重庆和新疆正在履行相关工作程序,下半年即可实施。

价格司巡视员张满英、副司长丁杰回答了记者提问。

张满英表示,国家发改委将通过输配电价改革降低电网企业输配电费用,通过推动电力交易市场直接交易降低企业成本。张满英在回答涉企收费问题时指出,一方面要针对突出问题,多措并举;另一方面要从体制机制下手,標本兼治。主要在于“清”“放”“建”。“清”是清项目,没有法律法规等依据的涉企收费项目都要进行清理;清标准,有些收费标准随着市场竞争和业务不断扩大需要清理;清负担,砍掉不合理的收费;清落实,确保减免和降低标准的政策落实到位。“放”是指放给市场、地方和部门,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区域化差异较大的收费定价权放给省一级或地市一级;把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收费交给专业部门。“建”即加强制度建设,包括涉企、涉进出口环节、行政审批前置经营服务收费目录的“三项目录清单”制度,提高收费政策透明度,实现“阳光收费”;健全收费标准审批制度,完善定价规则和成本监审办法;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放开收费的同时加强监管。

生产主管职责描述 篇7

1、负责按计划组织、安排生产工作,确保生产进度;

2、合理调配人员,调整生产布局和生产负荷,提高生产效率;

3、对生产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同时进行生产质量控制,保证生产质量;

4、参与产品质量问题的分析,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5、监督检查车间员工的工作,对违规操作提出警告并指正;

6、主持车间例会,全面协调车间工作;

生产主管职责描述21、委托生产日常管理(收集每批次生产的水质、原物料、生产过程数据并分析,对潜在和/或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定期进行工厂检查、品质交流;对新包材实施工程适应性测试评价;留样品的理化/微生物检测);

2、委托生产出货判定(按生产计划跟踪生产,每批次确认生产过程控制情况,官能/检测留样品,及时、准确进行批次产品的判定);

3、质量异常对应(对原物料质量问题、生产过程质量异常和产品投诉进行原因分析,跟进改善措施的实施)。

生产主管职责描述31、负责生产车间的生产与管理;

2、对生产人员进行生产操作工艺、质量控制方面的技能培训;

3、检查操作人员的工作,确保操作人员按工艺进行操作;

4、具备一定的电气控制相关知识,具备分析和排除产品电气故障的能力;

5、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按时完成订单产量;

6、管控生产成本和物料使用情况,避免物料浪费和产成品成本增加。

生产主管职责描述41、按计划完成总产量及品种达成率、保证产品流速;

2、负责控制芯片段报废返工率并改善;

3、负责团队建设并控制改善人员离职率;

4、负责控制并降低生产成本;

5、负责产线异常处理及生产6S安全监控。

生产主管职责描述51、根据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生产活动,达成生产计划。

2、负责生产现场人员、品质等方面的管控,组织工艺文件、生产管理文件在生产中的落实,提高生产效率、质量,保证生产的正常开展。

3、及时对生产异常做出反应,发现问题及时追踪,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4、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并按要求进行整改,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5、定期开展对员工的培训、实操指导及考核工作,以满足现场对交付、品质的要求。

6、开展现场5S活动,确保现场管理水平达到要求。

7、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开展成本降低活动,确保成本目标达成。

生产主管职责描述6

1.负责有机农产品种植及田间管理工作,有基本的了解和实践经验优先。

___对现代农作物病虫害有敏锐观察力和防控;

3.依据公司种植要求对种植品种进行选择育苗、配方施肥等工作;

4.按照公司种植计划能完成工作任务。

生产主管职责描述71、负责全面控制、协调生产部门的人员管理及各项生产活动;

2、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下达生产计划和任务,安排和控制生产作业进度,监督规范操作方法,确保生产现场的安全和清洁;

3、负责制定并完善本部门各项工作运转管理程序和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指导员工安全作业;

4、负责跟踪生产过程、产品需求、产值目标,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生产目标,做好产品质量、成本控制、设备维护等;

5、及时对生产异常做出反应,发现问题及时追踪,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职责 篇8

摘 要:各省高校大多有几十所甚至上百所,各省教育厅审计部门往往面临着人员少、任务重、项目分散、审计成本高等困难,难以实现实时监督、审计全覆盖的工作要求。VPN联网审计构架,符合教育审计部门审计力量和监控对象都相对分散的特点,能够统筹人力资源、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实现实时审计和跟踪审计,大幅度扩大审计覆盖面。以VPN为核心的联网审计硬件构架是实现联网审计的基础,即实现了高效的物理联通,搭建了联网审计应用的平台。如何在这一平台上实现联网审计的实际操作,必须完成相应软件的选择与部署。以省为单位,实现高校主管审计部门联网审计的应用目标和要求,构建简便实用的联网审计软件应用系统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关键词:VPN联网审计;目标分析;软件部署

中图分类号: G6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171-2

1 VPN联网审计应用目标分析

实现VPN联网审计,软件应用系统就必须具备以下功能:数据定时采集、网络异地审计、网上动态管理、联网实时交互、数据安全受控。

①数据定时采集要实现以下工作:

一是从各高校的不同财务软件数据库以及学生信息等各类业务数据库中备份出数据;

二是通过网络传输至设置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审计服务器;

三是恢复到审计系统数据库,并经过模板转换,转化为审计客户端可以通过可视化审计界面进行审计的数据。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项目的要求设定。

②网络异地审计要实现以下工作:

教育部门审计人员、各高校审计人员、社会中介审计人员等审计组的组成人员可以远程通过网络进行大部分工作甚至全部工作。审计人员只要有电脑、网络、授权的VPN,不受地域限制,可以通过联网审计软件随时调阅被审计高校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并可以核实比对数据,制作和存储审计记录和工作底稿等审计资料,实现远程审计。

③网上动态管理要实现以下工作:

省教育厅审计项目管理部门可以下发审计工作要求和指导意见;审计客户端可以上报工作进展和重大事项的请示报告;经过授权,项目管理人员等可以查看客户端的工作记录和审计记录、工作底稿等审计结果;审计客户端之间可以及时通信,召开视频会议或单独视频及时商讨沟通情况。

④联网实时交互要实现以下工作:

构建一个审计成员和审计成员之间以及和被审计单位财务业务人员的沟通交流、信息和资料传递的平台,实现音频、视频、图片等数字化信息和资料的传递交互。实现沟通取证功能。

⑤数据安全受控主要实现以下工作:

保证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以及审计结果数据等数据资料采集、存储、使用过程中不被损坏和泄露,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安全、数据传输安全、数据使用安全、数据存储安全。

2 联网审计系统的软件选择

从VPN联网审计应用目标分析,可以大致将所需求的软件系统分为:联网审计系统、数据库系统、动态管理系统、实时交互系统、安全防护系统。

2.1 联网审计系统

联网审计软件系统按其安装使用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单机版、网络版、网页版。单机版是单人单机作业的软件应用形式,需要在单机上安装软件系统,从服务器下载数据后进行审计;网络版是多台计算机联网(一般为局域网),指定一台安装有审计软件的机器为服务器端,其他作为客户端登录这台机器进行审计的应用操作。网页版是配置一台专门的服务器安装审计程序,审计人员统一登录到审计服务器进行系统操作,所有数据、工作底稿存放在服务器上进行统一管理,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广域网、VPN或互联网等登录审计系统,不受地域限制。结合教育系统审计需求中人员分散,VPN联网,以及客户端操作可查可控等需求,网页版审计系统是最佳选择。

2.2 数据库系统

DB2、Oracle、Microso SQL Ser ver 都是当下主流的数据库,各有特色。综合考虑网络适用性、性价比等因素,可以选择SQL Server。SQL Server是由微软开发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广泛用于电子商务、银行、保险、电力等与数据库有关的行业。该数据库是Web上最流行的用于存储数据的数据库,其不但具有对XML和Internet标准的丰富支持,能通过Web对数据进行轻松安全的访问,还具有强大的、灵活的、基于Web的和安全的应用程序管理等功能,这尤其和网页版审计系统匹配。而且,现阶段各高校使用的财务软件中,后台数据库也以SQL Server居多,有助于降低数据备份、采集、转换的难度,再者该数据库易操作、操作界面友好,审计人员比较容易接受和上手。

2.3 动态管理系统

以教育系统审计专网为基础,在审计项目管理服务器建立审计项目管理平台。平台以网页形式完成动态管理功能设置,通过不同的授权,审计管理或实施人员使用分配的账号和密码,登陆网页,实现发布或接受指令、要求、指导、资料以及上报和接收现场审计情况、问题汇报。审计平台嵌入短信群发功能,在下发文件要求的同时可以向审计实施人员发送短信提醒,提高时效性。

2.4 实时交互系统

审计项目实施中,畅顺的沟通对审计效率、审计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教育系统高校人员分散的特点和异地审计的工作要求,需要建立以VPN网络为依托的即时沟通平台,实现高效沟通。腾讯通RTX(Real Time eXchange)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企业级即时通信平台。审计署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应用,效果理想。审计人员可以轻松地通过服务器所配置的组织架构查找需要进行通讯的人员,并采用丰富的沟通方式进行实时沟通。文本消息、文件传输、直接语音会话或者视频等形式可以满足不同审计环境下的沟通需求。教育系统联网审计,因审计对象相对固定,可以进一步将各高校财务人员纳入RTX组织构架,这样审计人员除了内部沟通交流外,还可以实现与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进行实时沟通以及资料的传输,甚至是审计证据的异地取得和审计意见的网上核实确认。

2.5 安全防护系统

安全防护的核心是防止人员的非法接入和数据的非法使用和修改。除部署防火墙以及网络杀毒软件外,主要是建立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教育系统审计专网可以利用VPN网络的usb-key(U锁)和ca认证。USB Key是一种USB接口的硬件设备。它内置单片机或智能卡芯片,有一定的存储空间,可以存储联网审计系统用户的私钥以及数字证书,利用USB Key内置的公钥算法实现对联网审计系统用户身份的认证。由于联网审计系统用户私钥保存在密码锁中,理论上使用任何方式都无法读取,因此保证了联网审计系统用户认证的安全性。

3 软件系统部署注意事项

通过联网审计软件的选择,以VPN网络为框架,以SQL数据库为存储载体,以网页版联网审计软件为终端,以审计项目管理平台为核心,以RTX为实施沟通的桥梁,以USB key为系统门禁,这样就构建起了一个不受地域和人员、不受空间和时间限时的,可随审计项目要求而变化的,动态联网审计管理和实施系统。为保证审计工作正常开展,部署和使用好联网审计系统,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3.1 统一硬件环境

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USB key、扫描仪等。在各高校统一配备标准一致的数据采集服务器是保证数据按时按标准采集的关键;USB key是进入联网审计系统的身份证和钥匙,每个审计人员和被授权参与实时交互的高校财务人员必不可少;扫描仪是被审计单位与审计人员之间传输审计证据的硬件保证,每个高校必须配备;终端PC(审计端和被审计端)必须具备相应的数据处理能力,具有摄像头、麦克风等实时交互硬件配置。

3.2 统一授权控制

审计专网上的项目、资源多种多样,为使资源和任务得到恰当分配,防止权限不足或滥用,维护联网审计专网的正常秩序、数据安全和运行安全,在审计专网上的每一名成员都要根据职责分工确定不同的访问和操作权限,每一名成员的行为必须在授权下活动。所以,应分门别类建立授权管理制度,合理按程序授权,保证每一位进入系统的人员按授权浏览和操作。

3.3 建立审计数据库

审计的基础是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包括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为提高联网审计的实效,在建立审计数据库时应将各高校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如财务数据、学生数据、校园一卡通数据等数据,在数据采集备份后进行数据整理,形成符合审计软件接口的标准数据,然后定时导入审计数据库。

3.4 建立人员培训机制

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职责 篇9

小微企业是小成本, 小规模的生产基地, 其整体安全意识很薄弱, 安全管理水平处于较低的状态, 如何提高相关生产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和职工的安全素质能力, 这是小微企业迫在眉睫的工作。据了解, 近几年来在所有事故当中, 小微企业发生的伤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到各类企业事故总量的70%~80%, 因此,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推动和促进我国小微企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1 小微企业特点及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小微企业特点

(1) 规模小, 灵活性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通常源于非正式渠道, 多来自于本身的存款或向亲人朋友借取, 银行小额贷款等, 所以其规模不大, 因此销售生产方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2) 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小微企业由于生产能力及其相关高素质的人才缺失, 所以其相关生产安全制度普遍落后, 导致其内部管理不健全。 (3) 寿命短, 可成长力高。多数小微企业处于创业初期, 寿命较短, 具有很高的成长性。

1.2 小微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管理制度缺失。大部分的小微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更没有安全管理手册, 没有岗位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 安全标准没有量化指标, 安全管理与安全防范措施等暴露出的问题非常严重。 (2) 整体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目前, 总体来说, 缺乏相关的安全工程专业人员, 难以满足企业对安管人员的需求, 加上社会上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和误解, 只重视技术, 忽略了安全生产管理。另外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 从事安全管理人员接受教育或专业培训时间少, 有些基本上没有受过培训直接上岗工作, 低水平的安全素质能力, 更加难以对安全管理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应用。同时, 相关企业负责人工作不到位, 没有对企业安全人员进行人事安排, 不全面考虑其职工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只相信经验做事等因素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 导致安全隐患时有发生。 (3) 安全管理人员缺少相应的培训学习。小微企业业主对安全管理培训不重视, 85%的小微企业主认为没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培训中去。而15%小微企业主的培训主要集中在技术培训方面, 而不注重安全管理建设。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很少开展, 即使开展也没有什么台账, 安全培训也就是仅仅说说而已, 安全检查也就是转转罢了。至于安全风险评估、危险源辨识、职业卫生保护更是不可能。

2 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主要职责

做为一名安全管理人员在企业中负有安全管理与监督的双重职能, 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 就必须正确履行以下几点。

2.1 拟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1) 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的有关要求具体落实到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安全操作规程上去, 同时, 严格要求和规范规范全体员工的行为。建立一些可具体遵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例会, 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 重大危险源管理, 危险物品使用管理, 消防安全管理, 隐患排查和治理, 交通安全管理, 防灾减灾管理, 事故管理, 应急管理,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奖惩, 设备管理, 施工与检维修安全规程。 (2)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要求, 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

2.2 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

(1) 制定安全培训教育方案, 建立培训档案, 实施持续不断的安全培训教育, 使从业人员满足本岗位对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 (2) 对新录用的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了解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 熟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具备对工作环境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能力;掌握应急处置、个人防险、避灾、自救方法;熟悉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2.3 检查安全生产状况

(1) 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风险分布、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等情况, 制定检查工作计划, 明确检查对象、任务和频次, 有计划、有步骤地巡查、检查本单位每个作业场所、设备、设施, 不留死角。对发现的事故隐患, 立即整改或排除, 不能立即整改或排除的, 要求暂时停止作业, 责令有关部门限期整改, 并落实隐患的整改。 (2) 巡回检查作业现场, 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及时处理。

3 提高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能力的几点建议

3.1 实施安全目标管理

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必须落实到每个职工和相关领导人员的身上, 并成为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同时, 安全目标要具体, 根据实际设置如事故发生率、事故损失等若干个指标。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 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 以便考核和衡量。只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安全目标管理, 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力量, 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同时促进整个企业的效益发展。

3.2 强化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管

安全监管机构要依法行使监督检查职权, 从查企业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况入手, 围绕企业及其人员如何落实主体责任, 突出安全管理缺陷的监督检查, 督促企业及其安全管理人员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3.3 强化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规定, 既要保证学时, 又要保证内容, 同时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 组织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学习其他企业安全管理的经验, 掌握本行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教育培训技巧、应急管理知识, 切实增强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要提高安全专业管理人员的素质, 适应小微企业安全管理的需求, 就需要对安全管理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培训: (1) 充实小微企业安全队伍, 抓培训学习、充实基本功。既然安全队伍来源比较复杂, 就必然存在着水平参差不齐的客观现实, 要适应安全知识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特点, 就必须经常对他们进行培训, 使其通过学习不断充实基本功。 (2) 多开展交流活动。经常性的经验交流活动, 是搞好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安全员的健康成长也不例外。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 使安全队伍开阔视野、丰富见识, 进而取长补短。 (3) 勇于实践、善于总结, 使新科技为小微企业安全工作服务。不断更新观念, 创新培训方法, 大力提升安全培训水平,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3.4 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

督促企业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对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服务人员重点检查, 检查人员到位情况、履职能力, 以严格执法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4 结束语

总言而之, 要破解目前中小企业安全管理的瓶颈, 必须从管理入手, 牢牢抓住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通过多种手段, 促使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同时, 在企业内部形成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 严格遵循并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才能有效地发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中坚力量, 及时排除安全生产隐患, 确保生产安全。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民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小微企业也越来越壮大, 但是由于生产能力的局限, 小微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对安全意识的忽略和职工安全素质偏低, 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微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我们有必要切实提高小微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文章将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主要职责及能力提升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承亮.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 2012 (12) .

仓库主管安全职责 篇10

2、依据发料指令配备物料和发放物料;

3、对本部门《物料放行单》放行的签核,确认物料放行原因的真实性;

4、负责年终清仓查库及不合格品报废、销毁的监督、检查、审核工作;定期对仓库各种物资帐、物、卡进行抽样检查、核对,保证物资不流失;

5、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影响仓储管理的异常情况;

6、定期组织下属员工班会,及时传达公司政策和信息;总结日常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在库物料和产品质量;定期组织岗位技术、安全知识培训;

7、监督严格按人流物流规定进出仓库,严格按相关规定维护仓库的洁净与卫生,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8、检查危险品存放是否妥当,分析和应急处理并召开总结会吸取教训防止再次发生,做好仓库物资、消防、卫生的安全管理工作;

9.积极提报不良品、呆滞物料报表并跟进及时处理;

10、确保仓库各项验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11、审核所有物料、低耗品进仓入库单据;随时承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相关业务工作;与各部门保持良好有效的纵向和横向沟通,以及内部协调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职责 篇11

“清洁汽车是指低排放的燃气汽车 (LPGV、CNGV) , 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以及通过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大大降低排放污染的燃油汽车及其它代用燃料汽车。大力发展清洁汽车不仅是当前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突破口, 而且也代表了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实施‘空气净化工程—清洁汽车行动’是非常重要、及时的措施, 对保护大气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促进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2009年8月工信部、发改委修改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发改委令第8号) :

第九条:“国家支持研究开发醇燃料、天然气、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型车用燃料, 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

3、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要求:

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十一五”期间, 交通运输行业通过“实施清洁汽车行动计划, 发展混合动力汽车, 在城市公交客车、出租车等推广燃气汽车, 加快醇类燃料推广和煤炭液化工程实施进度, 发展替代燃料”。

4、2005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5]21号) , 要求:

“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 “开发和推广清洁燃料汽车”。

5、2006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6]28号) 强调:

“加强交通运输节能”, “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 开发和推广车用代用燃料和清洁燃料汽车。”

6、2007年1月发改委、科技部印发《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2006年版) 》 (发改环资[2007]199号) 提出:

“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公交车辆。因地制宜推广汽车利用醇类燃料、合成燃料和生物柴油, 开发研究电动汽车、氢气汽车等新型动力及替代燃料技术。”

7、2007年8月发改委发布《天然气利用政策》:

将“天然气汽车 (尤其是双燃料汽车) ”列入“第一类:优先类”用户。

8、2008年8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8]23号) , 在“汽车节油措施”中, 要求:

“鼓励使用低油耗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 “把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列入政府采购清单, 新购公务车应优先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

9、2007年6月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国发[2007]15号) , 要求:

“十一五”期间, 要重点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 “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管理。”“公布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 推进替代能源汽车产业化。”

1 0、2007年1 0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45条:

“国家鼓励开发和推广应用交通运输工具使用清洁燃料、石油替代燃料。”

1 1、201 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 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加快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建设, 完善国内油气主干管网。统筹天然气进口管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跨区域骨干输气网和配气管网建设, 初步形成天然气、煤层气、煤制气协调发展的供气格局。”

1 2、201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国发[2011]26号) , 提出:

“调整能源结构”, “加快发展天然气”, 实施“节约替代石油工程”, “积极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1 3、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国发[2012]22号) :

“鼓励天然气 (包括液化天然气) 、生物燃料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替代燃料汽车。”

1 4、2012年8月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国发[2012]40号) , 要求:

“开展交通运输节油技术改造, 鼓励以洁净煤、石油焦、天然气替代燃料油。在有条件的城市公交客车、出租车、城际客货运输车辆等推广使用天然气和煤层气。”

1 5、2012年12约发改委修订《天然气利用政策》 (发改委令第1 5号) :

把“天然气汽车 (尤其是双燃料及液化天然气汽车) , 包括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物流配送车、载客汽车、环卫车和载货汽车等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运输车辆”和“在内河、湖泊和沿海航运的以天然气 (尤其是液化天然气) 为燃料的运输船舶 (含双燃料和单一天然气燃料运输船舶) ”列入天然气利用第一类用户 (优先利用类) 予以保证气源供应。

16、2012年12月发改委发布《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改能源[2012]3383号) :

提出实施“天然气替代工程”, 要求“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和天然气产区, 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原则稳步实施以气替油工程, 如以气替代油发电, 以气替代车用和船用燃料等。”

17、2013年1月国务院发布《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3]2号) :

“十二五”时期, 要“能源结构优化”, “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5%, 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左右。”“新增天然气管道4.4万公里;沿海液化天然气年接收能力新增5000万吨以上。”“到2015年, 煤层气、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分别增加1万亿和6000亿立方米, 商品量分别达到200亿和65亿立方米, 非常规天然气成为天然气供应的重要增长极。”

18、2013年2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 (国办发[2013]12号) :

将“替代燃料内燃机产品研发”作为重点任务之一, 要求积极发展车船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内燃机”, 推进其推广应用, 并“开发适于内燃机应用替代燃料专用润滑油和排气后处理技术。”实施“替代燃料内燃机应用示范工程”, 开展天然气单一燃料及天然气/柴油双燃料燃烧技术在车船用发动机上的推广应用“。

19、2011年2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 (交政法发[2011]53号) , 要求:

“加快替代能源的推广应用”, “鼓励替代能源技术在营运车船中的应用。积极使用和推广混合动力、天然气动力、生物质能和电能等节能环保型城市公交车, 开展新能源出租汽车试点工作。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道路运输企业使用天然气、混合动力等燃料类型的营运车辆, 鼓励在干线公路沿线建设天然气加气站等替代燃料分配设施。”

20、2011年2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方案》 (交政法发[2011]53号) 的“工作目标”之一是:

“提高替代燃料在营运车船中的应用程度。支持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一批公路、水路运输企业开展营运车、船的更新改造, 提高替代燃料在运输装备中的使用比例, 引导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推进行业的能源结构调整。”“试点内容”之一是:“推广应用低碳型交通运输装备。”“营运客货车辆:在气源相对丰富的试点城市, 选择大型道路客运企业和4A级及以上物流运输企业, 推广天然气及混合动力营运车辆, 力争在试点期末, 试点城市所有二类及以上客运班线天然气及混合动力车辆使用比例达到5%以上, 试点物流运输企业的天然气及混合动力车辆使用比例达到10%以上。”“城市客运车辆:在试点城市推广使用天然气动力的城市公交车, 力争到试点期末, 试点城市的使用天然气动力的城市公交车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以上”。

21、2011年4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交政法发[2011]315号) 要求:

实施“节能与新能源车辆示范推广工程”, “推广使用天然气车辆。逐步提高城市公交、出租汽车中天然气车辆的比重, 在城市物流配送、城际客货运输车辆中积极开展试点推广工作, 以新购置天然气车辆代替淘汰的老旧车辆。”

22、2011年7月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建[2011]374号) :

将天然气汽车纳入鼓励范围, 规定:“采用替代燃料的按被替代燃料每吨标准油不超过2000元给予奖励”。

23、2013年5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 (交政法发[2013]323号) , 要求:

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职责 篇12

就业率统计价值何在

去年12月1日,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从2016年起,各地各高校要重点统计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暂不就业毕业生等指标。建立三级联动机制,辅导员(班主任)及时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意愿,院系认真核实汇总就业数据,学校实时更新就业监测系统相关信息。”

就业工作抓得紧,某“985”高校应届生王宇深有体会:“年前大家各忙各的,年后好多人都有了去处,辅导员开始找没着落的同学谈话,‘有工作不容易,能签要先保个底。”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介绍,多年前,就业该不该学校来管也是有争议的。但后来发现,扩招后,学校也该为培养质量负责,就业率被视作衡量培养质量的指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条件下,看重就业率是一个普遍现象。”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表示。对于教育管理部门,获知就业率的重要意义在于根据就业的情况调整专业设置的结构。“教育部每年都会发布报告,对就业率低的专业发出黄牌、红牌警告,另外新增、撤销一批专业来适应社会发展。各地各校上报的就业率是调整的重要依据。”

“被就业”背后:校方与主管部门的罗生门

如何看待“就业率”?李立国说:“就业率统计本身就是一件弹性很大的事,最早的时候有户口、有稳定的工作才算就业。后来只要有一份工作,无论流动性大还是小,都可以算就业了。”

“大四那年没考上研准备再考,但不签约院里就扣着毕业证,只好去学校门口的复印店盖了个章。”已经研二的杨嵩至今还觉得无奈。如今,除了找单位盖章,包括创业等形式的灵活就业也计入了高校的就业率统计。现在上海市某机关工作的陈海军毕业时没有找到工作,院里老师通知他办理灵活就业。“户籍和档案都回家了,挂靠在人才公司,每年交几百元管理费。还好没有影响考公务员。”

“每年八九月份的时候,各校都要向教育主管部门上报应届生的就业率。学校的就业部门压力比较大,为了体现工作成绩,可能会存在拔高就业率的现象。”李立国说,“尤其是一些地区可能对就业率低的学校还有问责机制,追究培养质量。”

某校工作人员透露,就业率低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就业情况是省厅编制学校预算的凭证,就业率低的专业招生规模要下调,相关的生均补贴、经费也会受影响,甚至会面临停招。”

“目前的就业问题其实不光是培养质量的事,更常见的是结构性失业。一部分专业学得好也很难就业,这说明专业的设置有问题。”李立国说,“大中专院校对就业状况没有很好地掌握,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专业设置和培养设置与社会需要脱节。就业数据失真的同时,未来两到三年的招生计划也就没有了客观依据,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业率怎么考核更合适

“现在我们往往考核即期就业率、离校就业率,离校前一定要落实工作。这样会干扰到正常教学,无形中让学习时间短了半年,毕业论文也受到影响。更合理的方式是统计三个月或半年后的就业率。”马陆亭表示,“我的意见是,要考核,但不要刚性。政府部门应该以信息服务的态度对待上报的就业率。如果仅仅将就业率作为一种信息披露,不与考核相联系,学校的压力就会低一些,主观能动性反而会高。目前把签订就业协议作为统计依据还是计划经济的思维,容易作假。”

虚报就业率的问题如何解决?李立国认为,可以引入新的评估方。“主管部门设置专人,利用大数据和统计手段在应届大学生中开展抽样调查,与自下而上、层层上报的数据进行比对,来判断数据的真实性。”

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职责 篇13

1 高校委派校办企业财务主管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对委派财务主管重视不够

部分高校对科技产业经营有限公司、专家楼宾馆等校办企业实行财务主管委派, 委派工作全权由学校财务处负责, 财务处作为学校的二级财务主管部门, 选择从财务处内部挑选一些德才兼备的人员, 但由于部门人员有限, 要兼顾学校财务处的正常运转, 实际人员配备不一定能到达要求。部分财务部门领导可能委派工作中表现较差的人作为财务主管, 成为其打击排挤的工具, 财务主管委派力度不够。

1.2 财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随着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 要创一流的大学首先必须拥有一流的会计人才队伍。长期以来, 高校财务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一方面表现在校内会计人员长期归属于某一单位管理, 从事某一固定岗位, 彼此之间的业务不熟悉, 特别是财务处的会计工作人员, 长期从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 对校办企业业务不能完全掌握, 难以对其业务进行指导, 影响全校整体会计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 财务人员终日忙于日常事务, 忽视新知识的学习, 不了解新的财经动向, 很难适应高校财务改革与发展的要求。这些严重地影响了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1.3 委派财务主管人员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大多数校办企业的财务主管是学校财务处与人事处代表学校联合下文任命的, 工作关系仍属于财务部门, 享受科级干部待遇。而被委派单位的负责人也是学校任命的干部, 一般为正处级, 部分可能到副厅级, 全权负责校办企业的人事管理等事务。身份差异悬殊导致在一些问题上财务主管的建议不一定被采纳, 有时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步, 职责大于权利, 过多干预可能把委派人员推到校办企业的对立面, 使得委派财务主管在被委派单位陷入孤立被动的尴尬局面, 监管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1.4 委派财务主管监督力度不够

从会计监督的职能来看, 委派人员负担着两方面的职责:其一是代表校办企业在经营管理者的领导下实施内部监督职能;其二是作为委派主体的代表对经营管理行为及会计处理适时监督。被委派人员接受学校财务处和被委派单位双重考核, 如果被委派人员一味追求完成监督职责的话, 就势必导致委派财务主管参与企业经营的功能弱化, 甚至成为企业的对立面, 成为被孤立的对象, 日常工作将无法正常开展。为了能在委派企业中站稳脚跟, 就不得不顺从于企业管理者的一些要求, 导致监督功能弱化。同时, 企业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势必要拉拢委派财务主管, 而作为学校派出人员, 替学校监管校办企业本身也会得到学校的重用。委派财务主管游离于其中, 两边受益。

2 高校委派校办企业财务主管的必要性

2.1 委派财务主管加强校办企业监督管理

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 高校校办企业初具规模, 基本都具有自己独立的法人资格, 拥有经营自主权, 拥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人力资源上的显著优势。在经营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的体制下, 高校校办企业立足市场经济必然要追求企业自身利益, 许多时候与企业所有者利益 (代表国家利益) 不一致甚至产生矛盾。校办企业的法人虽然作为校办企业的经营者, 直接从事校办企业经营运转, 但工资福利待遇却是学校事业单位职工, 享受事业单位待遇, 业绩与待遇脱钩, 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因此, 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校办企业发展将严重受限, 迫于以上压力, 财务主管委派势在必行。

2.2 委派财务主管完善学校全面预算管理

高校校办企业作为高校自筹资金的主要来源, 是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统一核算、分级管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下, 对校办企业收支的管理, 必然要纳入学校综合预算管理, 统筹考虑。由学校财务处派出财务主管, 参与校办企业财务管理, 进行收支核算, 保证了学校全面预算的实现。

2.3 委派财务主管实现高校财会人员统一管理

高校实现财务主管委派制, 由校财务处根据会计管理的要求, 选择“德、能、勤、绩、廉”五方面优秀的人员出任校办企业财务主管, 负责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将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与学校财务管理紧密联系起来, 加强对校办企业一般财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使财务人员总体水平得到提高。

3 完善高校委派校办企业财务主管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对委派财务主管的重视

高校校办企业财务主管的委派由学校统一部署, 分管财务副校长委派财务主管担任校办企业财务总监, 人事处及财务处共同对被委派人员的人事档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福利待遇等进行统一管理。

3.2 严格委派财务主管人员选拔机制

实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人员由财务部门统一领导, 统一管理, 通过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 建立一套针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不仅扩大了视野, 更能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 会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 把竞争机制引入会计人员的管理之中, 进而提高各岗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推动财会队伍建设向高层次发展。

3.3 确保委派财务主管独立发挥作用

要使委派财务主管发挥有效作用, 必须解决财务主管待遇问题, 改变责大于权的现状, 形成责任与权力相匹配的良性机制。以学校层面派出财务人员出任财务总监, 而不仅仅是财务主管, 财务总监享受副处级待遇, 属于被委派单位高层管理人员, 可以参与其经营管理决策, 监督企业良性运转。委派财务总监的考核采用双重考核, 由学校层面成立考核小组, 按照事业单位人员考核标准, 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业绩奖励参照企业考核标准, 使收益与企业工作业绩挂钩, 充分调动委派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 监督企业的良性发展。

3.4 委派财务主管实行定期轮换制度

由于委派财务主管长期与某一企业打交道, 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吃完原告吃被告, 尾大不掉, 损害学校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 有必要定期对委派财务主管进行岗位轮换。轮岗期限要有明确的规定, 不能过短或过长。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 财务主管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熟悉校办企业的整个流程, 对被委派单位有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 才能从深度和广度方面制定出有利于校办企业发展的长远财务规划, 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同时, 也不宜过长, 过长就会出现上述现象, 影响财务主管的独立性, 不利于监督职能的发挥, 因此, 经过对校办企业的调研, 一般应选择三年作为轮换周期, 使财务委派制度真正发挥效用。

参考文献

[1]赵泽莲.财务主管委派制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J].财经纵览, 2013 (29) .

[2]胡南南.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会计之友, 2010 (29) .

[3]方丽云.关于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考[J].河南教育, 2009 (08) .

[4]王红, 郭志丹, 等.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 2009 (10) .

[5]刘培.浅析集团公司财务主管委派制度[J].交通财会, 2009 (06) .

上一篇:别墅自己总结下一篇:广东省减刑假释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