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总结

2024-08-19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总结(精选8篇)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总结 篇1

一、教师观念

1、教育思想的转变

在本学期的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要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就要从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出发。而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首先要把握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制定符合小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形式。因此我们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创造机会条件,发展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在教学形式上力求新颖,体现游戏教学的形式,充分运用操作、表征及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使幼儿愿意、敢于表达。

2、灵活驾驭课程方案

根据幼儿的兴趣调整活动内容,我们本着走出去的教学方式,培养幼儿自己的动手能力,老师大胆放手,让幼儿单独去做。在日常工作中,鼓励幼儿大胆提问,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索活动,更有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通过在教学中分析幼儿的已有经验,确立新的活动的发展目标。二是活动中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考虑到班级幼儿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所以在每次活动中我们都在能力强、弱两方面进行定位。

4、树立“一日活动即课程”的大教育观

根据《纲要》的精神,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都注意教育目标的渗透。生活中我们会指导幼儿相互团结友好相处,鼓励幼儿多交朋友,从而培养幼儿相互团结的意识,同时利用点名活动,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好朋友,在户外活动时,我们引导幼儿与好朋友共同分享玩具,互相谦让,在集体活动中,利用故事的形式,使幼儿了解了好朋友应互相关爱,在语言角活动时,引导幼儿与同伴讲述自己的好朋友。

二.教育途径的宽泛

1.环境

《纲要》中提出的“幼儿的发展依赖于生存的环境,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本学期我们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认识到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充分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调动幼儿创设环境的积极性。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突出小小班活动区温馨、童趣的设计,整个给幼儿营造一种家的感觉,是幼儿尽快熟悉环境,同时注重三维空间的利用,把悬挂的吊饰于整个大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娃娃家设计。

2、实践活动的开展

实践活动是一个具体感知的过程,本学期我们结合主题实施了许多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的活动,引导幼儿具体感知。

3、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

教师特别注重家长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家长资源,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如为了使家园同步教育,更好促进幼儿拼插能力的发展。目的是让家长了解本班子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能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幼儿发展

1、共同生活

我们在生活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幼儿实施教育。因为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他们成长发展基础。在行为习惯方面,我们主要使幼儿能主动同他人打招呼,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为幼儿树立榜样,晨间接待时,教师主动向前进行晨间接待,并用响亮的声音同幼儿打招呼,遇到陌生人,教师积极督促幼儿主动问好。

2、探索求知

本学期,我们将大自然和幼儿周围的环境作为幼儿的课堂。让幼儿到大自然去探索。

3、体验表达

本学期在体验表达中,我们针对幼儿不同的特点和需要,让每名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在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分享他们的快乐。我们着重了对幼儿拼插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支持保护幼儿的奇思异想,教师鼓励其参与到活动中,并用激励机制的方法给与肯定、支持,使幼儿对表演游戏产生兴趣、积极性高。

四、努力方向

1、教师将加强理论学习,树立科学的教育、儿童观,最主要的是灵活运用到实践工作中。

2、加强教法的探讨,努力探索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方法。

3、加强对幼儿的研究,熟悉并灵活运用幼儿的年龄特点,提高组织活动的质量。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总结 篇2

爱心是幼教教师心灵教育的内核。对孩子而言, 教师好不好可能有很多评价标准, 但是是否具有爱心总是排在第一位。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心, 这不仅仅是他们的心理需要, 也是他们的成长需要。曾经有个调皮的孩子, 面对教师的数次教导, 反而变本加厉地犯错误, 故意欺负小朋友, 睡觉时大声歌唱。面对这样的孩子如何能让他回归正轨呢?在一次午睡时, 我陪着他小声聊天, 最后当他困的时候对他说:“困了就睡吧, 老师陪着你, 老师爱你。”小家伙一会儿就睡着了, 下午妈妈接他的时候, 他特别得意地和妈妈说:“老师是爱我的。”之后, 他也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并且不再像以前那样难以管教了。从这个案例, 我意识到爱心对小朋友是多么的重要, 他们是多么渴望别人的关心, 尤其是幼儿园老师的关注和疼爱。作为教师, 要学会体会到幼儿对爱的需要, 要善于利用爱心在教育中的作用。这种爱是没有任何杂质的, 不带有选择性的, 广泛的、温暖的爱心。对于喜欢的孩子要有爱心, 对于淘气的孩子要有爱心, 对于反应迟钝的孩子更要有爱心。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爱心要一视同仁, 绝对不能受到孩子家庭的影响。如果教师的爱心因人而异, 幼小的孩子是敏感的, 他们会察觉到, 那么他们就会对教师的公信力产生质疑, 进而影响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和信任。

童心是幼教教师心灵教育的外在形式。幼教教师拥有了爱心, 还应该有能让幼儿感受到关切的童心。作为成年人, 如何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和孩子的期望呢?最好的方式就是拥有一颗童心, 这是幼教教师通往每一个孩子心灵世界的桥梁。有的幼教教师由于教龄较长往往失去了童心, 只是疲于应付每天的工作, 那么他们是不会得到孩子的信任的, 因此也就无法完成教育目标。因为一个失去童心的幼教教师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 无法和幼儿很好地沟通和合作。曾经有教师将自己比作孩子的“忘年交”, 这个比喻很恰当。成功的幼教教师应能够随时和幼儿打成一片, 和他们玩他们感兴趣的游戏, 带领他们一起参与各种活动, 和他们一起说悄悄话, 和他们一起快乐、悲伤。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幼教教师拥有童心不是只看她是否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更重要的是在游戏过程中是否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有的教师会强迫自己和孩子打成一片, 但是会在内心抱怨:“这有什么好玩的。真没劲!”甚至有的教师还挖苦孩子:“别玩这个了, 多白痴啊……”这样的幼教教师肯定不是成功的幼教教师, 他们只是知道幼教教师该做什么事情, 怎么完成这个职业, 但是没有投入感情, 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职业的使命感。比如小班的孩子还不太会吃饭, 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童心换位思考去鼓励孩子, 去和孩子一起学习吃饭。

尊重幼儿之心是幼教教师心灵教育的出发点。将尊重幼儿之心放在最后阐释, 只是想强调尊重二字的不易。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尊严, 现在的孩子更加敏感, 更加容易体会到尊重和爱心是否真诚。年龄尚小的幼儿更需要尊重, 但是生活中幼儿很容易被人忽视, 尤其是他们正常的需求被忽略时, 内心会产生焦虑和失望, 进而反抗别人的照顾。作为幼教教师尊重幼儿体现在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尊重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尊重幼儿的特殊需求。比如, 小班的幼儿还没有足够的自我意识把控小便, 经常会出现小便失控的现象。研究证明, 每次幼儿小便失控时内心会有些沮丧和失望, 此时如果大声训斥只会加剧他们内心的恐惧, 这种不尊重的感觉持续时间长的话, 有可能会成为幼儿一生的阴影。所以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该立刻给孩子换上干净的裤子, 给予孩子关心和引导, 不要直接训斥孩子。当家长接孩子时, 不要直接当着孩子的面告诉家长孩子尿裤子了。有的老师习惯在家长接孩子时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 这个可以, 但是如果是涉及孩子缺点的问题, 最好避开孩子, 并且用委婉的话语点出, 不能过于直接, 这样不仅可以让家长接受, 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育教学经验论 篇3

关键词: 幼儿园 小班教学 音乐游戏教学

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经历的教学环境不同,所以在教育教学经验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别。笔者主要结合自身的认识,提出音乐游戏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成效提升的见解。

1.小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的必要性

在小班教学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与音乐和舞蹈相互融合,还与知识和活动及身体的协调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关系。在整游戏中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锻炼,促进其形成健康而又向上的人格。幼儿园小班内的幼儿大都在4岁左右,且进入幼儿园的时间最短,教师不能像对待大班和中班幼儿那样,应采取音乐游戏引导幼儿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音乐游戏主要是幼儿教师将具有较强律动性的儿歌播放出来,引导幼儿在儿歌的带动下简单地进行游戏活动和学习。游戏是一种快速引导幼儿进入课堂状态的重要方式,在小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1]。

2.关于幼儿园小班教育教学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方式的几点经验

一是在幼儿园小班实施音乐游戏教学时,首先就应具有一定游戏的规则。在小班幼儿学习中,加强音乐游戏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掌握一定的规则。音乐游戏只是一种游戏,其必定需要一定的规则,与非音乐游戏相同。在音乐游戏中,其规则主要是按照音乐节拍实施,否则就会导致其成为背景音乐,最终导致其失去应有的意义。教师在进行音乐游戏教学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小班幼儿所熟悉和喜欢的音乐进行游戏,若幼儿不熟悉游戏中所采取的音乐,那么首先应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简单的学唱,待其在熟悉歌曲之后进行游戏活动。所采用的游戏规则应越简单越好,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规则,并在设计中做到循序渐进,从而促进音乐游戏教学成效的提升。

二是尽可能将音乐游戏与歌曲个舞蹈及知识的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因为在幼儿学习中,不仅有音乐的欣赏,还有唱歌和跳舞及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多元化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时应确保所选音乐具有较强的节奏性,但是歌词内容应尽可能地简洁,教师同时应配备一定的动作,才能更好地加深小班幼儿对其的理解[2]。

三是利用音乐游戏加强音乐和舞蹈艺术的学习,小班幼儿若采取课堂进行音乐和舞蹈的教学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主要是由于其自律性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因此教师不能生硬地要求学生学习这些东西,而应采取音乐游戏的方式加强对其的教学,在音乐游戏中加强幼儿对其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在游戏和娱乐中促进其在玩中乐和乐中学。

四是利用音乐游戏加强知识的学习。在注重上述应用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利用音乐游戏引导幼儿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一般而言,大班幼儿可以采取音乐游戏进行诗词学习,但是小班幼儿应以数字学习作为重点进行游戏教学。例如引导幼儿形成一定的数学意识,可以引导幼儿做《找朋友》的音乐游戏,一边唱《找朋友》,一边丢手绢,在这一游戏过程中就可以引导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学生,这样在音乐游戏中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此外,还能促进幼儿身体的锻炼,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在这一游戏中,幼儿还能随着游戏的进行而拍手和点头及摆手和摇头等,从而促进其对知识的学习。

五是在音乐游戏中缩小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在情感方面的距离,在进行音乐游戏的过程中,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双方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到音乐游戏之中,最终促进幼儿对学习的热爱。例如以音乐游戏“小火车”为例,教师可以播放儿歌《小火车》,教师作为火车头,后面的幼儿一个接一个抓住前面幼儿的衣襟,根据音乐的节奏在教室内行进。为了让游戏更加有趣,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提前做好情境设置,如小桥、拱形的隧道门等,提高幼儿的参与度,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3]。

3.结语

在小班幼儿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分析,紧密结合当代幼儿的特点,加强专业技术的学习,采取诸多音乐游戏等方式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加强小班幼儿教学,从而更好地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快乐地渡过幼儿学习时段,成为幼儿的启蒙导师,并为此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余娓生.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动性[J].就业与保障,2012,Z1:45-46.

[2]刘琬琬,师晖.浅谈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J].新西部(理论版),2012,11:140-141.

幼儿园教师教学个人总结 篇4

一、德

德能勤绩的德需要政治方向上的保证。我结合工作实践,对党的创新理论“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和谐发展”理论有必须的理解和认识,并深受启发,能自觉地应用到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的热爱党、热爱祖国、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心国内外大事,坚持向先进人物学习。政治学习中我能认真做笔记,进取参与讨论,说出自我的观点和想法;在平日的工作中,用实际行动支持园内外工作,团结同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正确的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对待教育对象时,我能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幼儿与家长。

二、能

本事是保证德能勤绩的必要条件。一年来,我能不断地强化主角意识,强化职责意识,强化主人奉献意识,能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出以公心,服从大局,进取配合领导工作,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各项任务。我能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备课,在教育活动中,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和活动的进取性,启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进取参加教研组活动,以新课程标准的研讨实施为载体,全面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自身素质。

2、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要关爱和尊重幼儿,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发掘幼儿的兴趣爱好,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在受教育过程中获得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3、掌握好同事、与幼儿、与家长人沟通的方法,要善于倾听幼儿的发言和提出的要求,态度要和蔼可亲,讲课的要大声、清晰、明了,帮忙幼儿解决困难,做幼儿贴心人,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幼儿教师要善于与同事合作交流,相互通气,促进信息交流,分享教育保育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要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经常家访,坚持联系,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要主动协助幼儿园园长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利用家长和社会有效资源,推进幼儿园健康、和谐发展。

4、为了适应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幼儿服务,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本事,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一是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进取参加继续教育,更新教育观念,给自我充电;二是向幼儿学习,了解幼儿心理要求和掌握幼儿语言习惯,和幼儿零距离接触,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三是向社会学习,不断用社会知识丰富、充实自我,让自我的知识得到源源不断的“活水”,使自我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变革的学习型幼儿教师。

今后为了做到让社会满意和家长满意,就应不断地更新现代教育观念,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具备各种应有的素质本事,加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我的水平和本事,做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

三、勤

我每一天坚持在园认真工作,从不迟到早退。当要外出学习时,认真履行园里的制度,并与配班教师沟通好,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我深知自我在很多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和不解,所以我坚持做到手勤,脚勤、眼勤。我认真参加每一次的业务学习、教研学习,并做详尽的记录;平时参考成功教案结合本班特点创造性的备课,认真开展教育活动;进取参加园内外活动,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我都会认真地完成。

四、绩

绩效是考核德能勤绩的重要的方面。这一年来,在园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园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的正确指引下,在配班教师的共同协助下,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取得了成效。

第一、我感觉张弘霖小朋友的改变是今年收获最大的成绩。他从一个不说话、拉尿裤子、不合群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上课回答问题举手、主动和小朋友玩、亲戚邻居都夸奖、不再随意拉尿裤子的好孩子。从他的变化中我看到期望,看到孩子们的可爱,意识到对待每一个孩子都要用爱去感化,用语言去鼓励,用实际行动去维护他们幼小的心灵。

第二、我们是小班的孩子,也是第一次在二楼上课,可是孩子们都能自如的抱球上下楼,没出现任何安全事故,我感觉这与我和配班教师的随机教育是分不开的,也许新学期我们又会更上一层楼,我们会更好的抓住安全教育的契机教育并保护好孩子。

第三、在两次比赛活动中,我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六一的汇演虽然我不明白成绩是第几,但我感觉孩子们表现的都很好,就连平时不爱动的孩子也在舞台上跳得很好,尤其是两个小胖子扭得,深受家长的喜爱。当然有个别幼儿动作慢,不到位,我想在新学期里会加强部分幼儿的动作训练。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篇5

1、目标的制定

幼儿体育教学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中之重,对于幼儿来说,目标不能定的过高,也不能定制的过低,这样都不能帮助幼儿应有的发展;目标也不能制定的太容易或太难,这样的体育活动更不能够完全调动幼儿积极性。除了制定适宜幼儿年龄段的.教学目标之外,要了解幼儿现有的发展,在制定目标时,注意要高于幼儿现有的水平,才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想要开展一日体育活动,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活动目标,这样才能让幼儿提起更高的兴趣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因此目标应该利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来指定,如果教学目标定的太大或太空,在课程实施中可能无法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也会出现问题,在制定合理的目标上,是我们每个幼儿教师都会遇到的普遍问题,怎样制定合理的体育活动目标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目标制定上,应遵守本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注意观察孩子本身的发展情况,从根本出发,除了每次活动中的基本动作与身体训练之外,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分层的方式是我利用的一种目标制定方法,将一个较大的目标分解开来,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目标,有简单到难,基本到复杂,平均分在每个月的每个活动中去,在根据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将小目标分解成几个不同的几个层次,幼儿能够很好地接受,活动积极性高,自然也就达到了活动效果,增加自信心,使幼儿能够在身新上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2、教育教学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即是引导者也是支持者,在活动中,应当以幼儿为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观察为主,适当进行正确的引导,在选择器械上,中大班的幼儿因为年龄特点的原因,教师可以给幼儿机会,在场地上摆放器械,这样也培养幼儿的爱劳动意识、锻炼了幼儿的责任感并能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在活动和游戏中,教师让幼儿自己发现器械的摆放是否正确,活动起来是否方便,在师幼一起讨论正确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幼儿自己发现,提升幼儿每次的课堂经验。

在体育游戏前,我们应当先创设情境,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吸引幼儿来主动参与其中,如:在中班体育活动《小马过河》中,活动开始前,我将小马过河的故事跟幼儿讲述一遍,让幼儿了解活动的内容,并将其中的情景设置在操场中间,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闯关,这样幼儿就更有兴趣,在活动中,幼儿也更加积极参与,使整个活动顺利的开展,达到有力的效果。

在材料的选择上,应当选用实用,尽量可以一物多玩的形式开展。如:开展《小小运输家》活动中,目标是让幼儿从起点运水到终点,活动中,我将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提供不同的材料给幼儿选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通过自由探究的方式来达成目标,幼儿幼儿选择合作的方式,两两抬水运输,有的幼儿用挑水的方式运输,在活动中,幼儿兴趣高昂,集体意识强,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目标。

体育教学中,基本的动作主要内容是走、跑、跳、投掷、攀爬等技能,在每次活动中,教师可以以一个基本动作为主,由易到难的让幼儿达成目标,如在体育活动跨栏中,我先将整个活动设置成,先让幼儿尝试自己跨越的方法,教师进行总结,得出正确的方法,在让幼儿进行第二次尝试,幼儿掌握了基本的跨越方法,接下来进行闯关形式,用正确的方法跨越栅栏,幼儿完成后,在加大难度,将障碍物提升高度,使幼儿能够有更大的进步,经过一次次联系,能力好的幼儿能够顺利跨越最高障碍物,其他幼儿也得到的锻炼。其次,如果教学活动太难,教师可以进行分解活动的难度,先由简单的开始,逐步练习,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教具教学。

3、重视体差异

在活动中,教师以观察为主,在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给与适当的引导与帮助,这对于幼儿的整个活动是否能顺利的进行有着重要的联系,因为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率作用对幼儿有着极大的感染力与影响力,通过引导,让幼儿找到更好的方法,增加自信心,提高幼儿对整个活动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正确引导是多么的重要。如在活动中,当我发现幼儿有些迷茫的时候,我便给与适当的帮助,主动的和她一起游戏,一起探讨该怎样进行更好的活动,当然幼儿和幼儿之间的影响也尤为重要。同样年龄断的幼儿,因自身发展不同,每个幼儿之间都存在大大小小的不同差异,所以当幼儿在参与体育活动时,教师要学会给每个幼儿一些契机,大胆的鼓励幼儿和幼儿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我会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引导能力好的幼儿适当的`给予能力弱的幼儿一些提示和帮助,最好是能力强的幼儿会主动带动能力弱的幼儿,然后能力相比较弱的幼儿能够在能力较强的幼儿的带领下得到一些启发,最终能够在活动中得找到成功的方法,同时也能够增强了自信心,找到活动的乐趣。因为幼儿之间的模仿能力较强,所以我利用这一优势,使他们之间相互模仿,学习那些好的幼儿,这样的方法有时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有时候比教师的引导更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在给予幼儿引导与帮助的同时,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特别是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更是要进行细心指导,更要注意语言用词的方式方法,不要让幼儿的自信心受到打击,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活动调整,照顾发展较弱的幼儿,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6

爱心管理:

在班级管理方面,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我深知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是要爱孩子,而爱就是要了解孩子,不仅仅是学习情况,还包括生活状况和孩子心理发展。为了了解孩子,创建一个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环境,我每天都和孩子们在一起,课间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中午休息和他们说说话,在闲谈中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经过长时间的了解,我知道了许多,如怎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孩子们易于接受。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孩子·做孩子的贴心人时,教师就能赢得孩子的信赖,孩子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知道,对于孩子的爱要全面·公平·学习好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风趣的要爱,文静拘谨的更要爱。

充电提高:

我深刻地认识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教学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因此我十分重视业务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文化专业知识水平。

1、向书本求知识,了解最新的幼教动态和幼教改革动向。

2、向同事求经验,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课,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教育方法。

3、向实践求真知,通过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干中学·学中干。

与家长勤沟通:

这个学期我和家长们相处得很愉快,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我经常和家长交流幼儿教育方式,并且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各种表现。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总结 篇7

一、让家长真正理解《指南》

(一) 开设《指南》系列讲座

系统的讲座能帮助家长全面深入地认识《指南》, 为应用《指南》打好基础。关于《指南》的讲座, 可由幼儿园教师主讲, 也可邀请相关专家。讲座的重点应该放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特点上, 以便帮助家长理解幼儿认知特征、学习方式和不同年龄段末期的发展水平。在讲座前, 可先调查家长对《指南》存在的疑惑 (比如“归属感”等专业名词) , 再有针对性地设计讲座的内容和形式。讲座可采取讲授和答疑并重的形式, 加强案例法的应用。每次讲座结束后, 及时获取家长的反馈信息并进行后续调整, 提高讲座的实效性。

(二) 成立《指南》学习小组

《指南》的学习和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是一个文本的发放、一次专家的解读, 它需要家长长期的自觉与合作。《指南》学习小组能促进家长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 增加家长的参与机会。小组的规模以4人~6人为宜, 组内尽量包含不同职业背景、不同学历、不同教养方式的家长。小组的学习由家长自行组织, 可围绕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习《指南》上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学习结束后, 提供书面或口头上的报告与教师交流学习情况。

二、组织家长共同讨论《指南》

(一) 组织家庭教育案例辩论会

组织家庭教育案例辩论会, 主要为了引导家长在观念的冲突中自主选择更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幼儿园教师要深入了解家长的困惑, 搜集家长感兴趣的且可以辩论的案例, 还要建议家长仔细阅读《指南》、搜集相关资料。首先, 以视频、录像等形式呈现筛选的教育案例。其次, 要营造自由的辩论环境, 引导家长进行辩论。如要不要报兴趣班, 《指南》上的要求是不是太低了, 应发展幼儿的哪些方面。最后, 教师和专家在辩论结束后, 利用《指南》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指导。

(二) 组织父亲讨论《爸爸去哪儿》

父亲在幼儿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当前父亲在幼儿教育中处于不同程度的缺位状态。湖南卫视播出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蕴含着许多令人深思的话题, 如父亲应该在幼儿教育中起着什么作用, 作为一个父亲是否需要学习, 父亲如何和孩子交流等。教师可组织父亲们以此作为切入点结合《指南》进行讨论, 探讨节目中爸爸们的教育行为是否正确。教师还可组织父亲们讨论父亲在子女教养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承担教育责任等。通过这样的讨论, 让父亲在思想的碰撞中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方式和参与度。

(三) 组织祖辈家长沙龙

由于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 有些爷爷奶奶承担着孩子大部分的教养责任。因此, 改变祖辈家长的观念与行为也是十分重要的。组织祖辈家长沙龙, 为他们提供分享隔代教育经验和交流教养困惑的途径, 向他们宣传《指南》, 以便与孩子父母取得家庭教育共识。教师可选择他们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 还可选择隔代教育与亲代教育、幼儿园教育相矛盾的案例作为论题。教师要让这些家长自由地、充分地讨论, 引导他们比较自己与《指南》理念不一致的地方, 促进他们反思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当祖辈家长理念与《指南》理念明显冲突时, 教师要采用尊重的、商量的口吻, 通过大量的例子慢慢地渗透改变。

三、与家长共同践行《指南》

(一) 观摩、研讨师幼互动

家长开放日, 也是家长学习如何教子的途径。在开放日活动中, 教师给每一位家长发一份师幼互动的观察记录表, 确定观察内容, 以幼儿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 重点观察教师什么情况下介入、怎么与幼儿沟通、怎么引导幼儿、怎么帮助幼儿 (可参考下表) 。在开始观察前, 教师需要向家长介绍活动流程及幼儿可能遇到的困难, 还需要向家长解释如何使用观察记录表, 也可视情况给予一些观察建议, 比如在观察时不督促、不提醒等。观摩之后, 组织家长围绕以下两个主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幼儿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成人的介入和帮助以及成人怎么促进幼儿的活动。

(二) 组织亲子活动优化亲子互动

目前亲子互动中, 家长掌握着互动的主动权, 孩子往往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针对这样的问题, 幼儿园有必要组织亲子活动, 优化亲子互动生态。由于家长的类型和层次呈现多样化, 进行亲子活动时要分类进行。亲子活动既要有幼儿的学习目标, 也要关注家长的学习目标:认识和了解孩子, 学会与孩子进行互动。

(三) 让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建设

家长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参与课程建设, 有利于促进幼儿园课程体系的开放与和谐, 有利于家长切实优化教育行动。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建设有不同的方式。第一, 家长作为志愿者协助教师组织与记录各种活动, 如帮教师组织运动会, 在区域活动中给幼儿拍照等, 以期能够增强家长对孩子的认识。第二, 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家长作为“实习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集体活动的教学, 在教与学中能够更深地体会《指南》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第三, 家长作为幼儿经验奠基者和拓展者参与到家园合作中去。比如教师让家长在寒假带孩子游夫子庙、体验民俗, 为下学期的主题活动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 引导家长体会幼儿的学习是在生活中通过直接感知进行的。

四、为家长提供《指南》配套服务

(一) 建立家庭教育网络服务平台

幼儿园可建立家庭教育网络服务平台 (如下图所示) , 为家长、幼儿园教师、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共同行动奠定物质基础。第一, 为家庭教育提供专家指导。网络服务平台能呈现专家关于《指南》的讲座、家庭教育建议等, 还可实现家长、教师与专家一对一直接交流家庭教育问题。第二, 为家长提供教师咨询和指导服务。网络服务平台能展示教师应用《指南》的经验, 能让家长得到教师的个性化建议以及自主学习《指南》的指导。第三, 共享家长社群的经验和资源。网络服务平台能让家长们自由交流教育问题, 分享教子经验, 共享教育资源。第四, 为家长提供各种家庭教育资源, 主要包括两大类:家庭教育案例库、家长课程。其中家长家庭教育案例库的呈现形式和内容要多样化, 如家庭教育电子书、电影、录像、音频、图片等, 既有名人的教育案例, 也要有草根阶层的教育案例; 家长课程主要有儿童心理类、学前教育类、幼儿保育类、亲子互动类等。

(二) 引导家长运用博客记录、反思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学中优化教师提问的策略 篇8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幼儿园活动中的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互动活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与质量。通过实践,笔者体会到以下几种提问能较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以探询性的提问,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探询性提问是指教师为了解幼儿现状,获得教师不清楚的信息,与幼儿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一种提问手段。如:在学习认识交通标志之前,教师要了解幼儿大致的现状,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动机。传统的教学呈现方式是:出示标志,提问“你们见过这些标志吗?这是什么标志?”这时候,幼儿肯定觉得很突兀,因为多数幼儿并不理解什么是标志,旧有的概念性经验无法有效迁移,达不到有效认识的教学效果;而运用探询性的提问就可以说:“你们见过标志吗?在哪里见过标志?”这样就能调动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唤起了幼儿对原有标志经验的回忆,将原有的标志概念进行了梳理与表达,同时唤醒了其他同伴对标志概念的好奇心,调动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以针对性的提问,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

提问的针对性首先应考虑问题水平,提出基本问题检查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基本理解,并以此作为进行较高水平学习的基础。其次,应考虑幼儿身心发展和兴趣特点,使问题适合幼儿的能力水平。恰当地提问可以增强幼儿对问题的理解,减少对自身能力的忧虑。例如:一位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拿着水粉笔使劲地在白纸上画画,但什么都没有画出来。教师发现后问:“你的画和旁边的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样?”该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了同伴的作品,赶紧用笔沾上水粉颜料……

三、以关键性的提问,提供活动的结构指导

在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关键问题应该被写入其中。教师要保证每个具体的教学活动目标都有至少一个关键问题,避免缺乏明确的中心和目的的随便提问。要考虑到幼儿智力和能力水平,预先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论题和教学任务。在幼儿反应的基础上再提出一些随机性的问题,这些随机性问题是对关键问题的深化与补充。例如:在一次科学活动中,幼儿提出了“为什么小鸭会游泳而小鸡不会游泳?”对此,我引导幼儿:“小鸭和小鸡的脚一样吗?”当幼儿通过观察实物得出结论后,我又进而提出“为什么小鸡的脚和小鸭的脚不同,小鸭就会游泳,小鸡却不会游?”的悬念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并在一只大木盆里装满了水,让幼儿体验五指分开划水和五指并拢用手掌划水的感觉,幼儿在积极的探究中终于找到了“小鸡的脚没有脚蹼,在水中不能产生浮力和动力,所以不会游泳”的答案。

四、以逻辑性的提问,引发幼儿的合理推理

幼儿已有潜意识的推理概念,他们能对简单的问题进行粗浅的推理,但并不理解推理的概念与方式。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原有基础、原有能力、教育活动的主题及目标,用一种精心策划的活动程序提问,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进行深入分析、寻找结果,使问题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如语言活动“三只熊”中,教师先呈现小熊家的房间图。先提问:看这是谁的家?再提问:“家里有几个人”——“有些谁”让幼儿进一步有一定顺序地观察家居物品的多少、大小后合理地推理。

五、以明确性的提问,清晰幼儿的思维路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应具体明确,以便幼儿回答。因为幼儿经验少,对许多概念还不是很明确,提模糊不清的问题,容易对幼儿产生误导,发生不必要的错误,浪费课堂时间,耽误教学目标的完成。如小班科学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问:“鸡蛋是谁下的?”于是幼儿七嘴八舌把能下蛋的动物名字全都说出来,很显然这个问题使幼儿产生了疑义,回答出乎意料。所以教师应问:“是公鸡会下蛋,还是母鸡会下蛋呢?”这样的问题就清晰明了许多,幼儿可以很容易作出选择,说出答案:母鸡会下蛋。在这样的活动中,一个明确的问题带给幼儿的头脑冲击是鲜明的,幼儿的思维路径也是清晰的。

六、以开放性的提问,引领幼儿的积极思考

幼儿阶段,通过信息的分析,综合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扩充知识更重要。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可以给幼儿更多的发挥空间,给更多幼儿参与的机会,也会引发师幼间真正具有交流性意义的协商。因此,教师应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故事《七色花》,老师问“假如你有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你想把花瓣寄给谁?让花瓣帮他做什么?”幼儿发言踊跃,有的说:“把花瓣寄给灾区的人们,帮助他们消除灾难。”有的说:“把花瓣寄给白血病患者,使他们有健康的血液。”还有的说:“把花瓣寄给老人,让他们年轻长寿。”等等,孩子们都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去体会七色花瓣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美好。

总之,提问是老师和幼儿之间最常见、最直接的一种教育方式。掌握有效的提问策略是如何“抛接”得巧妙而有力的关键,也是我们贯彻《纲要》精神、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上一篇:企业购买商业保险的意义及方案下一篇:药店营业员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