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专业论文

2024-05-19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共12篇)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 篇1

07-08中国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排名同济大学 A+ 7 中国地质大学 A 13 西南交通大学 A浙江大学 A+ 8 北京科技大学 A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A河海大学 A+ 9 西安理工大学 A 15 大连理工大学 A清华大学 A+ 10 东南大学 A 16 南京工业大学 A中南大学 A 11 北京交通大学 A 17 北京工业大学 A中国矿业大学 A 12 武汉大学 A

B+ 等(27 个): 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东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三峡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福州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B 等(27 个): 吉林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桂林工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扬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南京林业大学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 篇2

本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 已建成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排名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但与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要求仍有差距。通过两次专业认证, 让我们认识到了本专业与认证标准尚有不足。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本专业建设情况。

一、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概况

本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始建于1952年, 为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和“985优势平台”重点建设学科。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重点专业;1981年、1984年批准为硕士点和博士点;2012年列入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本专业旨在培养基础宽厚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广、素质高, 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从事矿物加工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研制、工程设计与管理等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科学研究人才。

本专业拥有一支以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高水平教学队伍,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 博导15人, 教授1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省部级以上人才基金与荣誉称号获得者20余人次。本专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科技人才, 连续几年在《中国大学评价》中排名第一, 列入A++专业。

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人才的工程需求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煤炭在能源构成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 然而, 煤炭在开发利用中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煤炭需求不断增加, 资源和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煤炭加工是实现我国煤炭高效利用, 减少燃煤污染的重要途径。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指出:“促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 降低环境污染。……大力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安全开发和利用技术。”发改委和环保总局联合下发的《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中提出, 到2020年原煤入洗率提高到70%。目前, 选煤行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带来了选煤工程技术人员的严重不足。未来矿物加工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需求在增加, 仅煤炭加工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需求预计在12000人。

煤炭加工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离不开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以煤炭加工为代表的矿物加工行业的发展, 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情况

本专业是全国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中首个接受认证的, 已进行了两次认证。认证专家组认为我校矿物加工专业在认证标准中“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七个方面达到了认证的基本要求。但专家也提出了以下意见: (1) 课程体系中非煤类专业知识需进一步充实; (2) 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和考核工作的力度还需加强; (3) 培养目标达成的软硬件条件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4) 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进程偏慢。通过两次认证, 感受到专业现状与认证标准仍存在差距, 需要在专业建设上跟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 与国际接轨。

四、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建设

1.转变办学理念。我国的大学一方面要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同时要实现知识型人才培养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 才符合时代特色和社会需求。目前我国大学的多数专业为拓宽就业面, 过分强调基础, 压缩专业课课时, 实践环节缩水严重。经过工程专业认证, 新的培养方案中调整了培养目标, 要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高水平工程师人才, 从2013年开始执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调整专业课程及课时。 (1) 为适应金属矿选矿方面的就业需求, 增设了《非金属矿物加工工程》、《团矿与烧结》、《粉体工程》、《选矿生产实践案例分析》等;《矿物加工学》中增加化学选矿内容;将《选煤厂设计》和《选煤机械》改为《选矿厂设计》和《矿物加工机械》。 (2) 将专业主干课《矿物加工学》分为四部分, 分别由四位教授授课, 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 (3) 为新生开设了《矿物加工过程创新体验》、《专业概论》和《中国能源资源及其思考》等课程, 让学生提前了解专业。 (4) 选修课中新增《煤质管理与技术检查》、 《煤炭运销与管理》、 《煤质化验与分析》、 《选煤厂管理与技术经济》, 满足毕业生在煤质分析与营销方面的需要。 (5) 将部分专业结合度不高的课程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 (6) 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实习的学分, 延长实习时间, 鼓励学生在生产现场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 。

3.更新和优化教材。对于工科专业来说, 专业课和必须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 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卓越工程师。近年来,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专业课程内容跟不上科技发展, 总体上比较陈旧。《矿物加工机械》、《选矿厂电气设备及自动化》、《矿物加工过程信息技术》、《矿物加工过程模拟与优化》课程内容明显落后于工业界和科技界。近年来, 我们组着手进行了教材更新, 《选矿厂管理》已于2011年再版, 《矿物加工机械》已于2012年出版, 《矿物加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已形成讲义, 实习实验教材编写中。

4.强化实践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 实践能力培养面临更加严重的挑战[2]。第一, 部分高校重理轻工, 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 由于我国的市场机制还不成熟, 企业受短期利益的驱动, 不欢迎学生实习;第三, 扩招后学生数量增多, 实践资源严重不足;第四, 实践经费不足, 造成实践环节严重缩水。因此, 我国工程教育面临实践能力培养质量下降的窘境。

本专业一直以大型煤企为基地, 坚持三大实习, 但近年来也面临上述问题。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 2012和2013年开始建设河南煤化集团、淮北矿业集团、枣庄矿业集团三个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另外, 进一步巩固神华宁煤集团、河南神火集团、中平能化神马集团、兖矿集团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经费的支持, 与企业建立了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 建设新型的实习与实训基地;完善现有实践教学体系, 进一步加大毕业设计在企业或设计单位进行的比例;完善毕业设计规范和条例, 加强过程监控和考核评价,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5.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近年来, 以“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平台”建设为基础, 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 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装备水平。实验室开放管理, 为大学生开展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提供条件。突出科研创新训练, 完善国家重大项目向本科生开放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充分利用专业的学科平台和科研资源, 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化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 国际化的对象包括教学体系、科研活动、教师队伍和学生[3]。认证专家在两次认证中均指出本专业在国际化方面有着明显的差距。近年来, 本专业每年选派部分教师出国进修, 学习国外先进教学方式, 接受专业前沿技术;引进国外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开设讲座;加大从海外高端人才的力度。继续推进本科生2+2培养模式, 在已有的美国肯塔基大学、德国多特蒙德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基础上, 与更多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同时, 借助一些国际、区域项目, 加强与国际名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合作。

摘要:结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要求, 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概况、工程需要、两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情况和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本专业在教学理念、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建设情况。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毕家驹, 陈以一, 何敏娟.建立工程专业评估制度尽快提升工程教育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 :728-731.

[2]朱高峰.关于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2) :1-9.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 篇3

关键词:土木工程;工程管理;辅修专业

最近几年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国家基本建设整体投入的加大,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和企业对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要求不再是培养单一的技术型人才,而是熟悉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适应企业结构调整要求、能够打造精品工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就是既具备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知识,又拥有经济、法律、管理知识,会设计、懂施工、善管理的能够实施土木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合格人才。面对目前的新形势,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开设工程管理辅修专业,提出了“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一、单一土木工程专业从业能力的限制

1.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能力结构

2011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由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再次申明了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铁道等各类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规范》要求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生除了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科学与工程的综合素质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能力结构,即应用工程科学的能力和具有较强的解决土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显然还不能完全具备上述能力。

2.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最近几年除一部分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之外,其余的毕业生80%左右选择到建设施工单位就业,学生毕业后将直接从事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与经营工作。通过对历届毕业生的走访调查,发现毕业生一般都能够胜任土木工程技术层面的现场施工技术工作,却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管理决策层面的工作,这种情况已不能满足自己“先技术、后管理、再创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

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企业目前对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表现出很高的渴求度。现在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非常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可能刚开始做的是工程设计或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作,但是如果毕业生技术工作过硬同时又懂经营管理,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锻炼,企业必将把他培养成中层管理人才。这样的学生潜力更大,发展空间也更广,也更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和需求。

在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技术、经济和管理各方面专业知识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作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工程师,即使专门负责某项技术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节省成本、控制进度、满足合同要求等相关因素。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教育普遍面临培养模式单一、专业面过窄、课时压缩、缺乏个性等问题,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能够成为某一个技术领域的专家型人才,却很难适应现代化工程管理的需求。

二、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优势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基层工作一定时间,夯实工作基础,就有可能进入企业管理层,或者成为项目经理。此时需要从宏观层面管理整个工程,除考虑技术因素外还需要考虑项目的资金链和组织管理。选修过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学生和只学习单一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比,优势在于可以同时掌握组成建设工程项目的两个核心要素——经济和技术,可以从经济和技术两方面来考虑工程的可行性,更加能够保证项目在特定经济条件下的顺利实施。具体而言,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同学和只学习单一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知识结构体系更完善

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两个专业同属一个大的知识领域,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掌握相关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对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有很大帮助。参与辅修的学生除了能够掌握土木工程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能够掌握比较系统的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工程建设监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土建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济学、建筑企业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参与辅修的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与解决土木工程专业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还具有熟练的土建工程造价及工程量计算、工程经济分析、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经济理论、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木能力。

2.未来从业范围更广阔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毕业生不能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未来的从业范围也更加广阔。选修过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具备了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他们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富有求实和创新精神,属于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研究、教育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而且能够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投资与金融领域、政府部门等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资产评估等工程管理工作。

3.自身发展前景更美好

目前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岗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岗位职务提拔的机会自然会优先考虑技能完善的人才。选修过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知识的毕业生,除具备土木工程专业的一般知识结构,还具备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及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结构。他们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土木工程设计、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济理论问题及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评估、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和房地产行政管理的能力,具有项目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初步具有编制招标、投标文件和投标书评定的能力,具有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的能力,具有物业的资产管理和运行管理的能力。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在各个方面占有很大优势,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更加美好。

4.获取执业资格更容易

目前我国在工程领域普遍实行注册工程师制度,从业人员需要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相关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获得由相关部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并经在行业主管部门注册成为注册工程师,才具备在本行业的从业资格。目前和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注册工程师主要有注册结构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等。在土木工程工作实际中需要考取的相关注册证书,很多都涉及工程管理知识。比如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考试的四门课程中,“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和“建设法规”都是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提前学习过相关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更容易通过考试获取执业资格。

三、开设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建议

1.学生自主选择是否辅修

土木工程专业每年的学生数量都很多,一方面考虑到全部辅修工程管理专业在师资、实习场地、实验设备等方面对学校的负担太重,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同,未来的就业方向不同,所以建议不要硬性要求全部学生都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而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自主选择是否参加辅修。

2.统一安排主辅修专业课程

将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学生重新独立安排班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正确引导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采用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并列学习的方式,辅修专业和主修专业课程统一设置和安排。辅修专业课程的开课时间将合理考虑学生主修专业的课程安排,利用富余时间完成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避免学生上课时间发生冲突。

3.多方向设置毕业设计内容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好手段,也是对高校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的最好检验,毕业设计的重点一定要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四年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复习、综合、运用和提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毕业生,毕业设计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土木工程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还可以完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项目管理规划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房地产价格评估等工程管理方向的设计内容,也可以撰写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杨子江,李峻峰,朱锦章.土木工程本科教育——培养结构工程师职业素质与执业能力的重要阶段[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7):130-132.

[3] 应四爱,陈红英.“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一体化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析[J].高教与经济,2010,23(3):36-38.

岩土工程专业的个人简历 篇4

姓 名:/ 性 别:男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最高学历:研究生 所修专业:岩土工程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

希望工资:面议

自我评价

做事踏实,能吃苦,学习能力强。

教育背景

◎ 20XX年9月至20XX年6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本科

◎ 20XX年9月至20XX年6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岩土工程 硕士

实践经历

曾参加导师主持的多项项目,如:

1,鄂西恩施区域滑坡形成机制与稳定性评价

2,四川省地震灾区应急勘察设计

3,秭归高切坡治理工程

4,武汉地铁监测项目

并参加过教学实习。

所获奖励

20XX年 曾因学习优秀获国家二等奖学金

语言能力

英语 有较强听说读写能力

级别:六级

计算机能力

能熟练运用CAD,Geoslope,理正,mapgis,熟悉Ansys,FLAC3D,

并能使用matlab语言,c语言,Vc,Vb编写程序。

联系方式

电子信箱: XXXXXXXXX@qq.com

长安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硕士考研 篇5

本人今年报的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土工程的专业硕士,我想谈谈对专硕的一些看法,供学弟学妹们参考。

众所周知,今年公路学院报名的太多了,并且大家分都很高,那我报的岩土来说,学术型的复试47个,要36个,刷人比较厉害,基本上330以上才有可能上得了。

但是对于专业硕士却没有人报,报岩土的只有我一个,所以专业硕士不会刷人,只要过了学校线,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很多人对专业硕士都不是很了解,以为还是和以前一样,只有一个证,并且不被社会认可。其实这点大家大可不必担心,现在国家政策变了,全日制专业硕士和学术型都是一样拿两个证。据我了解,今年长大要毕业的09级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都还不错。而且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的导师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

希望志愿报考长大公路学院研究生,而又感觉不是特别有把握的,可以考虑一下专业硕士,毕竟有学上才是硬道理。

另外,给大家一点复习上的建议(仅对专硕):

1、专业硕士英语考的.是英语二,个人感觉比英语一简单的多,只要努力,考70+不成问题,主要是阅读,翻译,和作文,

单词要背,但是不用整天都拿着背,只要在阅读中能把它的意思顺下来就行。翻译还是比较简单的,不用太担心,都是些基本词汇,个别词即使不懂也能翻一个八九不离十。

2、数学,考的是数二,这个没什么说的,做题、总结、做题,这是考前必不可少的步骤。记住,一定要给自己定时间,三个小时内做一套题,做多少是多少,不然考场上就会紧张。

3、政治,一个字,背。考前看一下肖秀荣的预测题,感觉重复的比较多。

4、专业课,这是重点,本人砸就砸在专业课上。最好能找到历年真题,毕竟每年重复的题占很大一部分,并且根据历年真题,你自己就可以把重点和范围画出来。还有就是用学校指定的教材,虽然大部分教材都是大同小异,但不同之处就有可能是出题的地方。

5、对于复试,找找以前的题,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变化,面试时老师会问几道专业课上的知识,都不会太难,保持好心态,不要紧张就好。

(复试对于专硕来说,基本上算是个形式,不会刷人)

工程测量专业学历专业技术总结 篇6

本人1994年7月毕业于大学工程测量专业本科学历, 并取得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分配至公司工作 , 参与黄茅海跨海大桥的前期工作。1995年2月,由于市重点工程珠港大道建设的需要,借调至珠港大道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工作,负责珠港大道北段8公里路桥工程现场监理工作及承担相关技术资料的整理、管理及验收工作。由于工作的良好表现及较强的技术业务能力,98年8月, 随着迎澳门回归重点工程莲花大桥建设的展开,调至珠海市莲花大桥及横琴联检楼工程指挥部工作,作为以公路局总工林鉴主同志为首的莲花大桥三人技术小组成员,长驻工地现场,与另一工程师协助林鉴章同志处理莲花大桥及横琴联检楼的技术问题。对相关的技术问题提出意见及解决方案, 组织并协调相关施工单位,监督工程监理及质量监督站工作,保证莲花大桥保质按期完成。

年下半年 , 主要参加黄茅海大桥前期工作。拟建中的黄茅海大桥从珠海港跨黄茅海到达台山,全长15公里,投资约25亿元人民币。这期间主要参与了“ 黄茅海大桥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编写及筹备工作, 并参与了相关项目的引资洽谈及水工模型试验等工作。

对这些工作的参与,通过不断的学习,并阅读有关路桥方面的科技书籍, 向路桥方面的技术人员及专家请教, 使我掌握了不少路桥

方面的技术知识,同时加深了我对大型项目相关前期工作的理解。

1995年2月,由于市重点工程珠港大道建设的需要,到珠港大道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工作, 珠港大道原名北疏港公路,全长26公里,为一级高速公路。本次到珠港大道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工作,主要是负责北段18K+000至26K+371 路段相关路桥的监理工作。该路段有大桥一座, 中小桥5座,涵洞15座,其中中小桥除一座22米一跨的预应力平板桥外 , 其余均为13米一跨的普通钢筋平板桥:大桥为20 米一跨的预应力平板桥 : 桩基础均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涵洞包括板涵、箱涵及圆管涵。路面为贯入式沥青碎石过渡性路面。由于该路段地基为软土基础 , 加上因工期原因采取高填土路基 , 并且未作分层碾压。从95年11月11日至97年10月19日, 针对路基的下沉,进行了相关路段路基的下沉观测及分析试验,以便为珠港大道的后期土方施工及其他涉及软土地基的项目参考。19K+059大桥引道采用水泥喷粉桩的方法加固地基, 为了检测地基加固效果,指挥部专门聘请了广东工业大学的有关专家对喷粉桩进行了原状土试压块、动测、单桩承载、复合地基、抽芯等试验。作为实验小组的成员, 对试验的全过程进行了跟进。除对该路段的路桥进行监理工作外,本人还承担了该路段的测量工作,与交通勘察设计院人员合作布设及恢复全 路段的坐标控制网及水准控制网 , 负责全路段的土方、路面验收工作 , 并承担工程量的计算任务,承担相关结算工作。与此同时, 作为指挥部技术资料管理的负责人 , 主管技术资料的审查及

管理 , 竣工资料的审查,并跟进全路段有关工程的预结算工作, 根据技术规范制定有关项目施工的验收检查项目、标准等。

通过不断的学习, 承担各项工作 , 使我在路桥方面的技术业务能力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工作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无论是内业能力还是外业能力均有较大的加强。各项技术工作均得到了领导、技术干部及同行们的认可。

因此 ,1998年8月, 迎澳门回归重点工程莲花大桥建设的正式展开,为加强对工程的技术管理,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及保证工程 按期完成, 指挥部成立了莲花大桥技术小组。本人被聘任为该三人技术小组成员 , 技术小组由市公路局总工程师同志担任组长 , 本人与公路局的另一位工程师作为组员长驻工地 , 协助同志处理莲花大桥的技术问题 , 协调现场各单位 , 包括监理、质监单位、各政 府部门的关系 , 对有关工程技术问题提出意见及方案 , 与各部门有关 技术人员共同解决莲花大桥的技术问题。

莲花大桥总长1756.67(1907.39)米 , 由澳门与珠海共同兴建 , 其中珠海侧工程包括三跨引桥及A、B换向匝道, 分别长102 米 ,785.49 米 ,936.21 米。三跨引桥上部为预应力现浇箱梁 ,A、BE 道上部为 现浇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弯箱梁。珠海侧工程共有墩台 84 个,一般为双柱墩设计。除两桥台采用27根垂直长度约50米的φ550 的PHC预应力混凝土打入管桩, 斜度采用1:7外,其余一般为8根斜度 1:8, 垂直长度约 50 米的φ600 的PHC 预应力混凝土打入

管桩。

莲花大桥桩基础采用φ600, 斜度为1:8 的PHC预应力混凝土 打入管桩基础, 这种设计应用在桥梁工程上比较少见,斜桩为施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因此在打桩初期出现了不少坏桩现象, 并一度造成停工。在林鉴章同志的指导下,我们与施工单位、监理、质监、管桩厂等多方共同讨论研究,参考相关的技术资料及相关的施工经验 , 并通过大小应变等试验, 最终解决了坏桩率过大的问题, 改进了施工工艺 , 确定了准确的桩基检测手段。从而降低了坏桩率并根据检测结果 对成桩进行了补桩或补强等处理,保证大桥桩基础能达到设计要求。在莲花大桥,我主要是负责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 , 并协调现场各施工及管理监督部门的关系外。除此之外,还参与了例如承台、墩身、箱梁等部位重大缺陷的处理工作,与监理、质监一起监督诸如钢筋绑扎、焊接、混凝土浇注等工序的质量 , 参与箱梁门式脚手架基础稳定 性的讨论研究分析以及相关材料的实验等。在莲花大桥的工作 , 不仅 使领导及同行认同了我的技术业务能力 , 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提高了我的技术业务水平, 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能独立地处理技术问题。

除负责莲花大桥的技术工作外,作为技术组成员,还必须承担横琴联检楼方面的技术工作。横琴联检楼首期工程包括联检楼主楼及连接联检楼与匝道桥的钱桥的管桩基础施工,南北下坡道的喷粉桩施工及相关的挡土墙、路基路面工程, 南北客运检查通道的结构、水电、装修、通讯等工程。联检楼各项工程之间的统筹安排的合理性显得特别重要,有好的安排方能使工程顺利有序地进行。通过联检楼方面的工作 , 我在土建方面的技术亦增长了不少。

在施工、管理工作中 , 通过大型重点项目工地施工现场的锻炼, 通过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学习问题, 使我巩固并加深了 路桥方面的基础知识, 加强了路桥方面的技术管理能力, 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 , 解决施工中的实际问题。在技术业务能力方面,我认为自己是称职的,通过多年的学习及工作锻炼 , 我认为自己能够达到作为一个工程师的资格。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

根据2012广州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新政策指示,自2012年开始专业技术人员至少每年需要学习两门专业课和两门公修课,公需课不少于18学时,专业课不少于42学时,继续教育学分直接和职称、聘任挂钩。

相关教育政策解读和报读指引请访问: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 篇7

随着通信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当前,许多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跟不上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要求,普遍存在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重叠度高、实验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导致毕业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2]。

一、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未能考虑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相当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毕业以后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也没有考虑学生毕业一段时间后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体系。

(2)课程体系设置没有企业或者行业专家的参与。要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必须有企业或者行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设置的讨论。可现实问题是绝大部分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的时候完全是闭门造车。

(3)课程体系内关联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课程设置是根据老师是否能够开课而设课,导致很多课程没有延续性,课程体系不清晰,相关课程的前后逻辑关系不清楚。

(4)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设置偏少及实践环节执行不到位。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必需,但是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相对偏少。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开设的实践课程达不到实际的效果,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5)课程体系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全国开设通信工程专业的高校非常多,除了部分高校结合学校自身定位和行业特性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之外,绝大部分高校没有专业特色,仅仅为了培养学生毕业而开设。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需求与思考

(1)按照专业认证关于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要求,完成现有课程体系的梳理,包括基本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与专业课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教育,等等。

(2)课程体系设置要求企业与行业专家参与,并与具有明显行业特色的企事业单位开展相关的交流与合作,凸显学校通信工程专业的行业背景和优势,逐步形成能够真正满足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

(3)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建设。采用主干课程和主干实践课程精品化策略,然后通过主干精品课程逐步扩展完善课程体系。

(4)采用柔性化的课程设置。在完成主干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专业选修课程、开放性创新实验课程、各类竞赛等,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柔性化课程体系。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不断跟踪通信行业的发展需求,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打破目前高校关于课程体系设置整齐划一的旧思想。

三、总结

课程体系设置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以及满足企业或者行业的真正需求。课程体系设置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通信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地改进、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性人才。

摘要:本文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角度分析了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关于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要求,结合南华大学的行业特色,提出了一些关于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

关键词:专业认证,通信工程,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文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J].高教论坛,2011,(7):29—32.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 篇8

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目前,大多数院校采用前两年大类培养,后两年进入专业阶段学习的培养模式。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运输运营组织与管理、交通运输经济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铁路运输、物流运输、港口运输某一专业方向的专门技术。毕业生就业范围涉及铁路、公路、水运政府管理部门,运输企业营运组织部门,现代物流企业,交通运输规划、设计与研究院所。

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道路交通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工程经济等专业基础知识,并熟悉公路交通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城市交通工程某一工程领域专门技术。毕业后,学生就业面向铁路、公路行业和城市交通领域。从工作技术性质看,可从事交通系统规划、工程设施设计与建设、基础设施运营阶段的维护与管理,道路交通行政管理,公安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从就业的单位性质看,可以在交通规划设计院(所)、科研院(所)、政府交通管理等部门就业

一句话概括,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营“建设”,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主要应对运输道路以及与运输相关的各种问题以及现象。

交通运输专业的开设院校主要有: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等。

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篇9

2012年单独招生专业素养考核实施方案

根据《淄博职业学院2012年单独招生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淄博职业学院2012年单独招生专业素养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考核过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二、组织领导

成立由建筑工程学院院长任组长,相关专家、纪检等工作人员组成的专业素养考核工作组,具体负责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两个专业素养考核的组织实施。

三、考核方式及程序

1.考核方式

“专业素养考核”分为面试和专业适应性测试两项,考生凭我院签发的2012年单独招生准考证和身份证参加考核。

考核分两个阶段:

(1)面试(满分100分)。主要考察学生的仪容仪表(形象形体)、精神面貌、语言、逻辑思维、心理素质等。

(2)专业适应性测试(满分200分)。普通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主要考察学生对所选专业的认识、对所选专业相关素质的展示;中职毕业生,主要测试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2.考核程序

(1)抽签确定测试顺序

(2)专业适应性测试(时间45分钟)

普通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的专业适应性测试与中职毕业生的专业适应性测试题目不同。

① 普通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专业适应性测试 主要考察学生对所选专业的认识、学习志向与兴趣、个人爱好特长、未来就业打算及学生对所选专业其他相关素质的展示。考试题目为阅读一篇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有关建筑工程方面的文章,写出个人心得。

② 中职毕业生专业适应性测试 测试考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水平,考试题目为40道单项选择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测试内容涉及《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建筑施工组织》五门课程。

工程造价专业测试内容涉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经济法》三门课程。

(3)面试(时间5分钟)

采用考生自我介绍和评委提问考生回答的方式进行考核。

第一阶段要求被考核考生利用2-3分钟的时间进行自我介绍,主要介绍自己的优缺点、特长爱好、对专业的认识、学习志向,以及自己认为有必要向评委介绍的有关事项,但不涉及自己的姓名、毕业学校;第二阶段由评委提问有关问题,考生回答。

四、评分标准

1.面试(满分100分,其中学生个人自述占50分;回答问题占50分)。主要从考生的形态,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灵活性、逻辑性等方面进行考察。

2.专业适应性测试(满分200分)。从考生试卷答题情况评判。

(1)普通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专业适应性测试:主要从考生答卷中体现出思路的准确性、分析问题的全面性、思维方式的逻辑性进行考察,共200分。

(2)中职毕业生专业适应性测试:按照标准答案评分,共40道题目,共计200分。

五、成绩确定

专家评委对每位考生分别进行面试、专业适应性测试独立评分,由工作人员收取评分表,成绩统计员当场统计分值。

面试部分的评分,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取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面试部分得分。如最高分和最低分有相同的评分结果,则只除去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专业适应性测试评分按照考试卷面成绩评分。面试成绩与专业适应性测试成绩之和作为该考生的专业素养考核最终得分。

六、考核督察

学院纪检监察室、绩效考核办派员全程实施监督,从面试、专业适应性测试、评委评分、评分表的收取及成绩统计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建筑工程学院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 篇10

亲爱的同学,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在选择题中请用“√”进行选择,在填空题中请用简短的文字填写。此调查问卷不具名,当场收回,调查结果只供专家组参考,谢谢合作!

1.你所学的专业:建筑工程管理;

2.你是否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1)是 √(2)否

如选(1)请简要说明:掌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经济的基本知识,具有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具备项目管理员岗位技能并获得工程项目管理初步训练,能从事建筑工程项目前期及全过程管理,适应建筑工程管理一线需要的懂技术、熟经济、会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人才。

本专业将来可以从事的职业岗位是:合同管理等;在获得一定工作经验后可升迁的职业岗位是:项目经理、工程咨询师、招标师、项目管理师等;

3.入学后,有关教师是否对该专业的整体培养方案(而非科目课程进度)进行了详细介绍?

(1)是√(2)否

你认为是否有必要了解?

(1)是 √(2)否

你认为必须掌握的职业专门技术有:

投标与合同管理等。

你认为将来从事职业工作的主要职业能力素质要求是:

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4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工程经济等;10级(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力学与结构、施工图识图(建筑、结构)等。

你认为讲授哪些课程的教师是“双师型”教师:彭根堂、濮阳炯、闫明、陆君豪、苏廷志等。(具体应填写课程名称的)

哪些课程是由企业兼任教师授课:09级(建设项目踀实践);10级(项目施工跟踪实践)

评述效果:教学效果良好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给学生介绍与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

(1)能 √(2)否

如选(1)请你简要说明行业现状:

目前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建筑业正加快结构调整,开展多元经营带来了新面貌、新业绩。建筑业企业纷纷涉足房地产、进军高附加值资源型、科技型领域、抢滩酒店服务业等,形成上下互动产业链,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个过程,必然产生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需求的放大和带动。需要大批“懂技术、熟经济、会管理”的工程管理人才。

6.你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

(1)知识传授(2)能力培养 √(3)素质教育; √

你从入学开始接受循序渐进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培养情况:

(1)没有(2)有一些(3)全过程 √

7.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情况:

(1)普遍使用 √(2)偶尔使用(3)基本不用;

8.课程考试的类型有:

(1)理论课程考试 √(2)实验课程考试 √(3)实际技能考核 √

(4)综合训练考试 √(5)与社会接轨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考试 √采取的考试形式有:

(1)笔试 √(2)面试 √(3)操作 √(4)成果(作品)√(5)竞赛

(6)其它

9.多数理论课程教材选用

(1)优秀高职高专教材 √(2)普通本科教材(3)本校自编教材

10.你认为多数教师教学

(1)授课照本宣科,忽视学生主体作用

(2)针对学生实际授课,注意改革教学方法 √

(3)采用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效果良好 √

11.通过教师教课,你感觉有多少教师有实际工作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效果好?

(1)寥寥无几(2)10% 以下(3)10%~30%(4)30%以上 √

12.在讲授一门课程之前,多数教师是否让学生清楚教学进度、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等?

(1)是 √(2)否

13.教师是否注重答疑解惑?

(1)是√(2)否

14.你在那些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过实习和技术培训:

理有限公司、浙江省成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泛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等进行或根据项目跟踪情况进行填写

通过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你认为能否加深理论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1)能√(2)否

如选(2),主要原因是:

(1)学时数太少(2)仪器设备陈旧

(3)仪器设备少(4)教师缺乏实际经验,教学效果差

15.你最喜欢的、收益最大的教学形式是:

(1)课堂讲授(2)边讲边练 √(3)实际操作 √(4)综合训练项目 √

16.你是否参加过学校(或专业)组织的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实际项目?

(1)是√(2)否

17.每学期到企业实习或生产认识的平均次数:

(1)从来没有(2)低于2次(3)2~4次√

18.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开展情况:

(1)得到普遍重视,融入教学过程 √

(2)注重考试组织,但与教学脱节

(3)没有得到重视,从未组织开展

你所在专业或你本人取得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情况,有哪些:理员、施工员、安全员、资料员、质检员、材料员、造价员等

19.专业课程教学中能否体现职业关键能力与素质培养/不能); 最突出的体现是:所学的课程均是围绕本专业的关键岗位能力和素质培养设置的,且老师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与行业最新动态和需求相结合。

首先,在平时的授课中时刻注重自已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职业道德的典范。

其次,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与学生交流专业的岗位需求及关键能力,使用学生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交流本门课程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联系。

再次,将社会、企业对专业新的变化、需求及岗位能力关键点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能掌握一些最新专业动态。

20.你对本专业教学及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1、本专业的教学及管理已能满足要求;

2、希望能更进一步改善校内实训条件;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 篇11

摘要:“导师工程”是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把“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导向。通过对中青年指导教师的培养、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导师全方位参与学生活动等实现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导师工程 能力培养 就业指导 工程能力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1.“导师工程”

通过几年的工程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发现目前面临着如何提高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和工程能力的问题。因此在总结培养过程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导师工程”的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此模式旨在培养掌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工程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导师工程”是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把“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导向,在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能力”、“工程能力”的同时,做好研究生就业的指导。

2.“导师工程”实施

“导师工程”的实施主要通过导师队伍自身的建设、校企双导师联合培养和导师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学生活动。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实施导师工程是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

2.1培养一批有实际工程经验的指导教师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一批有实际工程经验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青年导师将产、学、研相结合,积累在企业进行科研、工程项目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通过承担生产课题提升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专业化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并实时掌握工程实际所需的各种应用型软件。

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各类工程项目,进一步提升有着丰富工程实际经验教师的创新能力,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2.2校企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提升工程能力

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理论应用于实践,增强工程能力。首先通过校内导师理论指导,利用实习实践教学平台夯实理论基础;依托校内导师承担的重大工程,带领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同时以实际工程为对象应用独立思考式教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承担实际生产项目过程中提升工程能力。其次在工程企业单位,聘任了一批设计勘察大师、教授级高工为企业导师,依托企业项目,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带入企业,参与完成实际工程项目,在企业导师一线指导下,提升工程能力。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能力的提高,依托校内外导师理论与工程经验,对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创新,构建工程类高级应用人才知识结构体系。为此增加了行业前沿发展讲座,使专业学位研究生了解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拓宽行业视野;还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巩固专业知识,将专业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提高工程应用能力。

2.3推进学生活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不仅仅是指导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同时还要全方位参与学生活动,推动职业能力提升。在研究生中开展以“弘禹论坛”为平台的“双促双建”活动,实现研究生道德品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开展以“活力100”党建创新活动为载体推进“名师进支部,师生共进步”活动,强化职业观。坚持导师进支部制度,积极发挥导师“三导一率”作用,即导师对研究生在思想上的引导、学术上的指导、为人上的向导以及党员身份上的表率作用。“导师工程”将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的生活学习融为一体。

研究生指导教师与研究生共同制定《成长规划》,指导教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研究生进行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施工目标明确。研究生指导教师因材施教,进行正确的择业观导向和正确的择业心理辅导,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特点寻找适合的工作岗位,鼓励“先就业,再择业”。实现培养单位就业率100%。

3.“导师工程”取得的成果

3.1提出培养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全工程类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较高的工程能力。职业能力,即具备职业发展中能独立工作、进行社交、公关、组织、协调、领导能力;工程能力,即解决工程实际专业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工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的能力。通过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能力与工程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技术与综合素养相结合,培養出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给专业学位研究生定位的特定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目标要求。

3.2全面提高工程能力

工程能力的提高是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终极目标,是用人单位对培养单位提出的最实际的要求,也是培养单位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工程能力的提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统筹实施,通过改革培养方案,统筹规划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工程类高级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通过校企导师联合培养,总结提炼生产实践需求,实施改革培养方案,以专业基础课程、实用型软件课程、实践课程、行业前沿发展讲座四大模块为主线规划课程体系。依托国家级实验平台建立实践实习基地,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结合校内导师的科研项目,在培养研究生基本技能、方法、素养的基础上,进入实践实习基地,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生产任务,强化工程素养、工程能力的培养。

3.3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经过调研和探索,建立了以课题组、实验室作为基础构建支部的纵向支部构建新模式。即以系为基本单位,在系内以课题组、实验室、导师作为构建支部的基点,解决了以往横向设置党支部中存在的因学生毕业支部就解散的弊端,让支部永远存在,在传承支部特色的基础上,推行“导师进支部”,通过导师参加支部的各种活动,发挥导师的“三导一率”作用,继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4.结语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 篇12

一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理解

第一,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分解指标点为: (1) 结合环境系统工程等专业知识, 能够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之中; (2) 能够运用物理、化学等相关知识掌握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原理; (3) 较好地掌握工程制图、环境设备及设计基础等环境工程领域的工程基础, 并进行改进; (4) 较好地掌握“三废治理”等环境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 并用以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第二,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 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 以获得有效结论。

分解指标点为: (1) 针对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物理、化学等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分析; (2) 能够运用数学、物理及化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并结合环境领域专业知识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与实施; (3) 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

第三,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 (部件) 或工艺流程, 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分解指标点为: (1) 掌握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基础化学知识; (2) 掌握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专业基础知识; (3) 具备环境工程专业所需的设计/开发技能,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 (部件) 或工艺流程; (4) 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5) 能够在工程设计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等因素; (6) 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工程人才。

第四,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分解指标点为: (1) 结合环境工程原理和专业基础知识, 设计实验进行探索和分析讨论, 并优化实验技术与工程方案; (2) 掌握开展初步工程设计的工程知识, 并将其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探讨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3) 掌握复杂环境工程实施活动中涉及的重要工程技术指标, 研究达到指标的工程技术途径。

第五,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 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 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分解指标点为: (1) 理解工程活动中获取相关信息的必要性与基本方法, 能够运用图书馆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 (2) 掌握开发、选择、使用恰当的技术和资源, 运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获取专业信息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法。

第六,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 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分解指标点为: (1) 能够运用所学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系统工程的知识分析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2) 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具有社会责任感。

第七,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分解指标点为: (1)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 能正确认识并评价工程实践对客观世界的影响。

第八,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 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履行责任。

分解指标点为: (1) 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2) 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具备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懂法守法;热爱环境保护事业, 注重职业道德修养, 用人单位评价好并具有一定社会反响。

第九,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分解指标点为: (1) 能够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 能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 用人单位和社会评价好; (2) 能够在团队中根据角色要求发挥应起的作用, 工作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第十, 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分解指标点为: (1) 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2) 至少掌握一门外语, 对环境工程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国际状况有基本的了解, 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第十一,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分解指标点为: (1) 理解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2) 能够将相关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多学科环境中。

第十二,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分解指标点为: (1) 对于自我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2) 能够采取适合的方式通过学习发展自身能力, 并表现出自我学习和探索的成效。

二基于指标点分解建立的反馈与调查机制

为实现上述毕业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除了通过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训练等途径外, 还建立了一系列反馈与调查机制, 保证毕业生达到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目标。第一, 建立毕业反馈机制。针对31位近3年的毕业生, 通过校友及用人单位等对其毕业能力的信息反馈来评估学生的毕业能力。评价总结为:本专业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 吃苦耐劳, 爱岗敬业, 勤学好问, 适应能力强。本专业的许多毕业生在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已成为部门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可保证“毕业要求” (第八) 职业规范、 (第九) 个人和团队、 (第十二) 终身学习目标的达成。第二, 建立跟踪调查机制。为了解中南大学环境工程毕业生根据角色发挥作用的情况, 每年进行社会调查。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总结为:本专业毕业生在思想品德、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有较好表现。可保证“毕业要求” (第九) 个人和团队、 (第十) 沟通目标的达成。第三, 学院设立冶金与环境论坛, 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平台。近3年来, 共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来学院讲座百余次。据统计每次学生提问参与度达30%, 体现了跨文化背景下较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可保证“毕业要求” (第十) 沟通目标的达成。

总的来说, 不同高校基于自己的学科特色与专业特点, 对“毕业要求”的指标点进行深入的理解与阐释, 更能保证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以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为适应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要, 结合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定位, 将培养目标制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理工科基础和环境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宽广的知识视角, 既有创新务实精神又有协调沟通能力的环境工程专门技术人才。系统掌握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态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 具备污染防治工程相关工艺和设备的设计与研发能力, 能在环保部门、科研院所、工矿企业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学和科研。”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所需的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毕业要求”规定: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认证规定的“十二条”要求。本文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2015版) , 以中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对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规定的十二条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解释, 对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环境工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玲、盛敏.深化认证标准理解, 提升自评工作质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5) :113~118

[2]黄钰铃、周宜红、董晓华.三峡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建设规划若干思考[J].大众科技, 2011 (5) :176~178

[3]张秋根、陶友青、陈素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特色化构建[J].江西化工, 2011 (1) :49~51

上一篇:熟练员工入职自我介绍书范文下一篇: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