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原文赏析

2024-05-19

《卜算子·咏梅》原文赏析(精选10篇)

《卜算子·咏梅》原文赏析 篇1

古诗简介

《咏梅》是南宋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正处在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尔后,又作一首,当成赞颂中国名族的精神,同时也赞颂了的精神。

翻译/译文

驿站之外的边,孤单地绽开了,无人过问。降临,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的摧残。梅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成为泥土,被碾作尘土了,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注释

⑴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

⑵卜算子:为。相传是借用的绰号。写好用取名,人称“卜算子”。谷词“似扶著,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⑶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⑷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⑸寂寞:孤单冷清。

⑹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

⑺著(zhuó):同“着”,这里是遭受的意思。更著:又遭到。

⑻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成忠臣毛体书咏梅摘句

⑼苦:尽力,竭力。

⑽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⑾一任:任凭。

⑿群芳:群花、百花。隐指权臣、。

⒀妒(dù):嫉妒。

⒁零落:凋谢。

⒂碾(niǎn):轧碎。

⒃作尘:化作灰土。

⒄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卜算子·咏梅》原文赏析 篇2

一、风采有别

1. 遗世独立,凌寒独开,陆诗梅之丽姿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吟咏梅花的诗词很多。这首《卜算子·咏梅》,写梅花身处驿外野地,无人欣赏。驿外断桥,日落黄昏,暮色垂野,可见其孤苦,“那堪风雨助凄凉”,更见其处境恶劣。梅花独放,不与群芳争春,引得众花妒忌;又因风吹雨打,花凋叶败,堕入泥沼。梅花虽零落玉碎,但清香如故。诗人笔下的梅花遗世独立,凌寒独开,清雅脱俗,她的丽影已经植根于诗人情感的沃土中,绽放在诗人广博的胸襟里。陆诗之梅可谓“梅家碧玉”。

2. 报春使者,花海魁首,毛诗梅之俏容

开国领袖毛泽东高瞻远瞩,胸襟气魄非常人能比。他笔下的梅花,首先是报春的使者:“风雨送春”、“飞雪迎春”点出四季更替,日月如梭;“春归”“春到”,诗人仿佛已触摸到春天的律动,而最能代表春之张力的梅花,经过冰雪的洗礼,悄然绽放在“百丈冰”的山岩绝壁。与雪花相比,梅花是娇艳馨香的。其次是百花之魁:绽放在冰凝百丈、峭壁巅峰的梅花,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自由洒脱地与冰雪、严寒做着互动,以自己的赤诚呼唤春天的到来。“待到山花烂漫时”,梅花悄然隐身于百花当中,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这样的梅花,品格何其坚毅倔强,风采何其卓尔不凡,与诗人的气度魄力又是何其相似!毛诗之梅乃“花中豪杰”。

二、意蕴各异

1. 洁身自好,铮铮傲骨,感喟诗意人生

陆游是以诗鸣天下的爱国主义诗人,一生立志报效国家。他熟谙兵法,一身文韬武略,向往回到“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军旅生活,时刻准备“沙场秋点兵”为国出征,收拾旧河山。“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人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呐喊,但是昏庸懦弱的南宋统治者置若罔闻,只图苟安一隅不想收复失地。壮志难酬,诗人只有借酒消愁,借诗抒怀,引梅花为知己,浇胸中之块垒。一壶酒,一树花,醉眼蒙眬中这抗寒斗雪、“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的梅花就有了诗人自己的影子。结合诗人一生经历,他空有一腔报国之志,但屡遭投降派的打击,到头来只剩“心系天山,身老沧洲”、“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报国无门的悲情感慨。“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在诗人心中,这“气节最高坚”、“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最是了解自己。真是“一树梅花一放翁”!

2. 独领风骚,至刚无欲,仰止伟人风范

一代伟人毛泽东出手不凡,咏梅力作令人高山仰止。他笔下的梅花与众不同,首先有着“一朵忽先变,百花皆落后”独领风骚的大家风范。结合时代背景,在共和国建立初期,国家正值内忧外困,到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的严峻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毛泽东,认为困难是暂时的,因为他相信“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更坚信中国共产党人即使在险恶的环境下也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心。毛泽东托梅寄志,“犹有花枝俏”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傲霜斗雪的铮铮铁骨和不畏艰险的挑战精神。其次是无私无畏、至刚无欲、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神境界。“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呼唤春天赤诚无私;“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春天来临,大地春气涌动,人间和煦温暖,山花缤纷烂漫。此时,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却安详地隐于绚烂的春色之中。“丛中笑”三字,写出梅花谦逊脱俗、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从自喻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伟人人格志趣的外化,更是共产党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的礼赞。

两个不同时代的诗人,一位因志向难酬喋血为诗,字字倾诉爱国之情,令读者每每感喟诗人志向失意借诗流芳百世的人生;一位国家命运的舵手,面对国际形势的风口浪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慨然高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读来时刻让人意气风发。

摘要:梅花因其风姿骄人、暗香浮动、雅致高洁,成为历代文人词客竞相歌咏的母题。但是,由于受时代的局限,梅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有着异样的韵致。南宋诗人陆游情感沃土里的梅花,凌寒独放,遗世独立,清香如故。这恰似诗人志向难酬的悲情人生的缩影。毛泽东眼中的梅花,坚毅倔强,卓尔不凡,令人仰止。这正是对一代伟人及其共产党人风范和胸襟的高声礼赞!

关键词:梅花,风姿,使者,礼赞

注释

《卜算子·咏梅》赏析 篇3

[宋]陆游

驿①外断桥②边,寂寞开无主③。已是黄昏独自愁,更④著⑤风和雨。

无意苦⑥争春⑦,一任⑧群芳⑨妒。零落成泥碾作尘⑩,只有香如故。

注释:

①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②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为拦河捕鱼蟹而设建的桥。

③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④更:副词,又,再。

⑤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

⑥苦:尽力,竭力。

⑦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⑧一任:全任,完全听凭;这里一为副词,意思是全,完全,没有例外。

⑨群芳:群花、百花。百花,这里借指诗人的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⑩作尘:化作灰土。

赏析:

这是陆游的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来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在《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这首《卜算子·咏梅》,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抱负。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

上片首二句说梅花开在驿外野地,不在金屋玉堂,不属达官贵人所有。后二句说梅花的遭遇:在凄风苦雨摧残中开放。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和行旅中的人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说他不与群芳争春,任群芳猜忌、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如果结合诗人一生累遭投降派的打击而报国之志不衰的情形来体会,真是“一树梅前一放翁”了。

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又比王安石的《北陂杏花》:“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但却被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在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的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梅花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的咏怀之作。压住一“愁”字,表现了梅花的寂寞与无人问津,渗透的更是作者本身的孤独。下阕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而最后一句陆游更是写出了梅花伶仃的孤芳自赏,立志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

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被统治集团中求和派所压制。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所处的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所以,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卜算子·咏梅》陆游赏析 篇4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赏析】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陆游一生力主抗金,却履遭群小的嫉妒诽谤和排斥打击,处地孤危,境遇苍凉。梅花在陆游的笔下涵蕴着一个失意志士的秉性坚贞、矢志不渝。所以前人评价其“末句想见劲节”,“沉沦不遇者,读之一叹”。

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 “ 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 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 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驿外断桥、暮色、黄昏,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 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 它也的确还有 “ 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 田同之《西圃词说》)。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化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 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这着实、妙!

下阕,托梅寄志。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在这里,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说“争春”,是暗喻人事;“ 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 零落”, 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读者在此时已融入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只是尽自己之能,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即使是凋落了,化为“尘”了,也要“香如故” 。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劲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劲节”得以 “ 想见”,正是由于此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此时,已将梅花人格化。“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

联系陆游的生平不难理解,词中的梅花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陆游的一生可谓充满坎坷。他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正值北宋摇摇欲坠、金人虎视耽耽之时。不久随家人开始动荡不安的逃亡生涯,“儿时万死避胡兵”是当时的写照,也使他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的种子。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赴临安应进士考试,因其出色的才华被取为第一,但因秦桧的孙子被排在陆游之后,触怒了秦桧,第二年礼部考试时居然被黝免。秦桧黝免陆游的原因,一方面是挟私报复,一方面也是因其“喜论恢复”,引起这一投降派首脑的嫉恨。直到秦桧死后,陆游方开始步入仕途。这之后,陆游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几起几落。他曾到过抗金前线,身着戎装投身火热的战斗生活,从而体会到了“诗家三昧”。从此那壮怀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成为其诗歌中最为动听的主旋律。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对眼前的剩水残山颇为满足,并不真正想要恢复。即使有时不得不作出些姿态,也是掩人耳目,心不在焉。因此,陆游曾两次被罢官,力主用兵是最主要原因所在。尽管陆游的爱国热情惨遭打击,但其爱国志向始终不渝。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试题】

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上下两阕,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 的处境,下阕写梅花 的品质。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

【参考答案】

1、艰难、恶劣的处境(意思对即可)高洁坚贞的.品质(意思对即可)

卜算子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5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古诗简介

《卜算子·燕子不曾来》由清代词人蒋春霖所作的一首小令。上片写春归,暗喻岁月流逝之悲;下片写祭柳,突出自己身世飘零之感。全词以比兴寄托的手法,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把当时文人的凄苦处境表达得深情绵邈。

翻译/译文

在小小庭院中,燕子没有来,只是阴雨连绵,一片幽暗。院中一个角落的栏杆处,聚集着一堆落花;落花飘飘零零,标志着春天已经迟暮。挥泪告别东风,用酒来祭纷纷扬扬的飞絮。传说柳絮杨花飞入池塘,便化作浮萍,所以不要飞向天涯去。

注释

①《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此调始于苏轼。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②阴阴:形容阴暗的样子。

③阑(lán)干:栏杆。

④落华:即落花。

⑤弹泪:掉泪,流着眼泪。

⑥东风:春风。这里借指春天。

⑦飞絮(xù):飞舞的柳絮。

⑧化了浮萍(fúpíng):古人以为柳絮落水化为浮萍。

⑨莫:不如。

创作背景

词中的意象“阴阴雨”、“落花”、“飞絮”、“浮萍”暗示了词人没落的情怀,而这种黯淡情绪又是咸丰兵事的折光。太平军所向披靡,癸丑年定鼎天京,这对清廷的打击极其沉重,隶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文人也由此产生了没落、迷惘之情。从词的意蕴看,《卜算子》恐亦是癸丑年作。

赏析/鉴赏

词的上片,前两句写春归后的凄凉景象,后两句则回答了“春归何处”的疑问。作者以心中想念的“燕子”和眼前望见的“小院”、“阑干”、“阴雨”、“落华”组成春已归去的词境,托出黯淡哀怨的词情。这里展现的不是透露淡淡闲愁的欧阳修《采桑子》词所写的“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或晏几道《临江仙》词所写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之景。其写燕子,是“不曾来”的燕子;写雨,是“小院”中的“阴阴雨”;写落花,不是尚在空中飘舞之飞花,是被风吹聚到阑干一角的早已委落在地之花,而这一堆落花,在作者心目中竟是“春归处”。刘铉《蝶恋花·送春》词中“只道送春无送处,山花落得红成路”两句,似已指出春归之处,实则只说春是沿着花落之路而归去的;这“阑干”两句则把落花聚集之处看作春的最后归宿,看作春的埋葬之所,从而进一步、深一层地揭示了春之悲剧。广而言之,岂止春光之易逝如此、春归之可悲如此,世上一切美好事物也往往迅即消失,转眼成空,如白居易在《简简吟》中所说,“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本是无可奈何的人间憾事。这两句词实有其人事的象征意义,有其深广的哲理内涵。

卜算子·答施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6

卜算子·答施原文翻译及赏析1

卜算子·答施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古诗简介

《卜算子·答施》是南宋名妓乐婉所写的一首赠词。该词表达了诗人与恋人分别时的痛苦之情,同时也体现出诗人与恋人之间一种生死不渝的精神。该词直抒胸臆,明白如话。

翻译/译文

离别之后痛苦的相思如沧海一样深而无际,让自己备受煎熬,美好的往事就像天上的云一样,远不可即。想把握住这将别的时刻,流尽了千千万万行的眼泪,也留不住远行的恋人,让我愁肠寸断。

我想与恋人相见却又无法相见,想要结束这段爱情却终究舍弃不了。你我如果是前生没有缘分,那么就等待来生,再结为夫妻。

注释

①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②答施:指答复姓施的情人。

③旧事:往事。

④如:如同。

⑤泪滴:流眼泪。

⑥因:作“由”的意思。

⑦拚(pàn):割舍。

⑧了(liǎo):结束,断绝。

⑨若是:如果是。

⑩重(chóng):重新。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南宋名妓乐婉与施酒监两人情投意合。施酒监在京任职期满,即将调往他处,却无力给乐婉赎身。施酒监临行前写了一首词送给乐婉:“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如伊好。别尔登长道,转觉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阑,满目围芳草。”乐婉读了这首词,心如刀绞。诗人强忍悲痛,写下一首答词《卜算子·答施》向情人作诀别。

文学赏析

乐婉此词直抒胸臆,明白如话。上片中,“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临别之前,却从别后的情况说起,起句便奇。“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上一句势若江河,一泻而下,下一句一断一续,正如哽咽。诀别的时刻最终还是来临了。女诗人既道尽别后的痛苦,又诉尽临别的伤心,似乎已无可再言。

而下片更是奇外出奇,奇人之又奇。“要见无因见,拼了终难拼。”表现出诗人内心那种要重见,却无法重见,要死心,却又死不了心的纠结心理。而“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表现的是诗人在绝望之中,发一愿,又生出一线希望。而此一线希望,到底是希望还是绝望,令人难以分辨。唯此一大愿,意长留天地。

上下片两结句(赠词下结除外),较通常句式增加了一个字,化五言为六言句,于第三字顿,遂使这个词调一气流转的声情,增添了顿宕波峭之致。全词犹如长江之水,一流而去永不回头,但其意蕴仍觉有馀。以一位风尘女子,而能够得到此段奇情异彩,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奥秘正在于词中道出了古往今来的爱情真谛:生死不渝。这是词中的最高境界。

全词篇幅虽短,但是,一位感情真挚,思想果断的女性形象,活脱脱的.跃然于纸上。以泪滴千千万万行之人,以绝不可能断了之情,直道出作者的真挚情感,为之一拼,转念便直说出终是难舍,如此种种念头,皆在情理之中。但在别人则未必能够直接道出自己的感情,而她却能直言不讳,这正是由于作者的性格豪爽果决。至于思旧事如天远,要重见而无因见,待重结、来生愿,若不是感情真挚的人,那是说不出的。

中国古代的仁人志士,小而对于个人爱情,大而对于民族传统,皆抱有一种忠实的态度,即使当其不幸而处于绝望关头,生死难关之时,也能体现出一种生死不渝的精神。唯其此种精神,小而至于个人爱情,才能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大而至于民族文化,才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已。两者表面上有大小之别,实际上则具共通之义。乐婉此词虽为言情小令,但其比喻的宗旨则并非一首言情小令所能代替的。

卜算子·答施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赏析:

明代陈耀文《花草粹编》卷二,引宋代杨湜《古今词话》(原书已佚)说:“杭妓乐婉与施酒监善,施尝赠以词云:‘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栏,满目围芳草。’”于是,乐婉以这首词来作答。明代梅鼎祚《青泥莲花记》(卷十二)、赵世杰《古今女史》(卷十二)、清代周铭《林下词选》(卷五)及徐釚《词苑丛谈》(卷七)等书,也都著录了此词,可见历来受到人们的注意。

赠、答皆用《卜算子》调。上下片两结句(赠词下结除外),较通常句式增加了一个字,化五言为六言句,于第三字顿,遂使这个词调一气流转的声情,增添了顿宕波峭之致。

乐婉此词直抒胸臆,明白如话。“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临别之前,却从别后的情况说起,起句便奇。心灵善感的女词人早已充分预感到,一别之后,痛苦的相思将如沧海一样深而无际,使自己时时备受煎熬,美好的往事将像天上的云一样远不可即。经过此番想念对方之后,便不能不紧紧把握住这将别而未别的时刻不放。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流尽了千千万万行的泪,留不住即将远逝的恋人,反使作者愁肠寸断。上一句势若江河,一泻而下,下二句一断一续,正如哽咽。诀别的时刻最终还是来临了。女词人既道尽别后的痛苦,又诉尽临别的伤心,似乎已无可再言。而下片更是奇外出奇,奇人之又奇。

“要见无因见,拼了终难拼。”要重见,无法重见。与其仍抱无指望的爱,真不如死掉这条心。可是,真要死掉这条心,却又死不了,人生到此,道路已断,作者感到绝望了。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有情人最终成不了眷属,也许是前生无缘。前生既然无缘,那么今生也有可能无缘。但是,今生已经无缘,更有来生,待来生来世再结为夫妻了。绝望之中,发一愿,生出一线希望。此一线希望,到底是希望还是绝望,令人难以分辨。唯此一大愿,意长留天地。

全词犹如长江之水,一流而去永不回头,但其意蕴仍觉有馀。以一位风尘女子,而能够得到此段奇情异彩,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奥秘正在于词中道出了古往今来的爱情真谛:生死不渝。这是词中的最高境界。

全词篇幅虽短,但是,一位感情真挚,思想果断的女性形象,活脱脱的跃然于纸上。以泪滴千千万万行之人,以绝不可能断了之情,直道出作者的真挚情感,为之一拼,转念便直说出终是难舍,如此种种念头,皆在情理之中。但在别人则未必能够直接道出自己的感情,而她却能直言不讳,这正是由于作者的性格豪爽果决。至于思旧事如天远,要重见而无因见,待重结、来生愿,若不是感情真挚的人,那是说不出的。

卜算子.咏梅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词的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感受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比较阅读两首词中梅花形象及象征意义。学难点:理解两首词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比较探究 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梅花是我国的名花,她不畏严寒,一向被视为坚贞高洁、顽强不屈的象征,被历代诗人所青睐,由此流传下来许多写梅花的诗句,大家搜索一下,你积累的关于写梅花的诗句。

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不经一番彻骨寒,那得梅花扑鼻香。

师:大家很善于积累诗句,希望继续发扬光大。现在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毛泽东主席笔下梅花的风采。板书课题:卜算子 咏梅

二、读梅。

师:下面我给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词,读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

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幻灯一)下面请大家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课文,至少读两遍或者三遍,读时注意字音和节奏。

生:大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可以交流。)师:刚才大家都很投入用心,读的很好!现在谁来展示一下成果,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生:读课文(教师点评:声情并茂„„)

师:解题。卜算子 咏梅 卜算子——词牌名,咏梅——歌咏梅花。(不明白的地方看注释)大家看课题读下面的小体字,齐读“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用之”大家谁能笼统的说一下“反其意用之”的意思,生:唱反调,喻意不同。

师:下面我们就先来赏析一下陆游的咏梅词。

三、赏梅。

(一)赏陆梅。(幻灯二)

师:默读陆词,借助注释和写作背景读懂词的意思。(抓关键词,不明白的地方看注释,再不明白的作上记号。(4分钟,教师指导)

生:默读。师:大致意思明白的请举手。请你说出上阙的大致意思。(不理解的让另一个同学给他解疑)生:回答。

师:很好,还有补充的吗?(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大家注意了吗,在上阙有一个字奠定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谁能找出是哪个字? 愁(大家很善于发现问题)那么陆游因何而愁?(生长环境)

生:寂寞、风雨摧残„„

师:是啊,寂寞(板书),风雨摧残,这种凄凉的境遇能与何人说?这些都不可怕,更可怕的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大家想一下她为何而苦,又被谁所妒?(环境苦,百花妒。)花开花又落,草木本无情,这本来就是一种自然现象,说争春,这里便是暗喻人事。在这种情况下梅花又是如何表现的?

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师:在此仅写梅花吗?借梅花抒的什么情?生:写陆游,纵然消亡,永不变节——坚贞(板书)作者通过写梅花来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以梅自喻,这种表现手法就叫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师:小结:本词塑造了梅花寂寞坚贞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悲观消沉的情感。大家还记得《石灰吟》于谦:借石灰来表达一种高洁的人格。

(二)赏毛梅(幻灯三)

师:下面大家用赏析陆梅的方法来赏析毛梅的形象。大家总结一下赏析陆词的方法:

1、抓关键词

2、借助注释

3、结合写作背景。(2分钟)

师:大家找到贯穿全文感情的一个字,“笑”(既写了她的行态,又写了她的内心)我们抓住这个字来赏析梅花。我们看梅花生长环境。

生:飞雪、百丈冰(寒冷的环境)师:齐读上阙。

师:在这样恶劣环境中梅花还“犹有花枝俏”。(俏:)师:齐读上阙。

师:冬天的梅花凌寒傲放(板书)、俊俏挺拔,那么当春暖花开、百花争艳之时她却怎样了?生: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大家联系时代背景感悟其象征意义:

1、恶劣环境——严峻的国家形势2梅花——顽强不屈的中国人民。师:小结。全词以梅言志,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敢于战胜困难的乐观(板书)主义精神。

四、评梅。师:毛词是在陆词的基础上,反其意用之,下面大家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拨:

1、历史背景不同(南宋时,国破家亡、民不聊生;新中国建设困难时期。)

2、梅花形象不同所言的志不同(封建士大夫形象;中国人民。

3、感情基调不同。(愁;笑)。

五、诵梅。

大家用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卜算子 咏梅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 篇8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注释

①冰:形容极度寒冷。

②俏:俏丽开放。

③山花烂漫:漫山遍野百花盛开的景象

④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二、理解诗词

1、自己自由阅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注释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学生自由阅读)

2、谁来把诗词诵读给大家听?(指名学生诵读,随机纠正读音、指导节奏。)

3、这首诗词中,你都读懂了什么?(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内容:春的风雨刚刚把春天送走,转眼之间,冬末漫天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回来。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刺骨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时,她在花丛中欣慰地笑了。)

4、让我们再来欣赏梅花在风雪中、在峭壁上凌然开放的美吧。(播放相关视频,教师配乐诵读诗词。)

5、想不想用自己的声音展现梅花的美?自己试一试。(学生自己练习诵读。)

6、我想请同学来诵读,谁来为诵读提建议?(进行诵读方法指导,读出节奏、轻重、快慢,再指名诵读。)评一评,她读得怎样?(评价后再指名读、齐读。)

三、深入理解

1、梅花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当年毛主席就是用梅花来展现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骨气的。(出示相关时代背景资料,教师介绍:那时正值中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原苏联领导人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压力,内忧外困,共和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那时政治环境的象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就是那俏丽的“花枝”。)

2、中国今天蓬勃发展的面貌向世界宣告:我们中国人有梅花一样的骨气,困难压不倒我们、危险吓不退我们,我们中国人会像梅花那样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辉煌成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坚韧、勇敢,自豪地说——(有感情的诵读诗词)

四、感悟升华

1、读了毛主席的这首咏梅诗,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你有何感触?(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谈感受。)

2、今后你打算怎样做?(学生自由谈,树立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思想。)

卜算子咏梅教案 篇9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陆游生平,熟悉作者的写作背景。

品读字句,赏析诗词。

2、过程与方法

师生品读,分组探讨,共同解决疑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借梅花表达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品读课文,通过字句的分析理解文本。

2、难点:作者借写梅花表达自己的志趣和节操。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梅花的图片,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咏梅的古诗词呢?学生回答,如: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等等。教师进一步提到《卜算子 咏梅》(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二、词人与词

这是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首《卜算子》,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抱负。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

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

三、读课文熟悉文本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教师找学生读课文,读完给予评价和指点。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

四、翻译课文

逐句翻译课文,教师指点。

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已是黄昏时分,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成为泥土,被碾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五、品读语句、赏析课文

上阕“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写出梅花生存环境的恶劣,以荒凉之境衬寂寞之情。“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渲染了梅花的不幸遭遇。一个“愁”字形象地刻画了作者凄凉苦闷的心境。

下阕“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百花怒放,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是一点迎春报春的赤诚。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独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被摧残践踏而化作尘土,但它的香味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

六、主题归纳

这首词主要表明了咏梅的高洁情操,体现出咏梅坚强不屈的精神,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坚贞不屈的高洁品格。

七、拓展延伸

结合时代背景,比较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与陆游作品的异同。

八、作业布置

扩写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结合时代背景及创作意图,重点突出作者追求的品格节操。

九、板书设计

“成泥“

梅受摧残

“作尘”

坚守情操

“香如故”

不变志节

十一、教学反思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 篇10

师:同学们,梅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它具有色、香、姿、韵的外形美和内质美。在大自然千姿百态的花卉中,毛泽东同志对梅花情有独钟,他用过的茶杯、饭碗、烟缸、地毯、笔筒上均可见花枝摇曳的梅花图案,这一梅花情结,寄寓着一代伟人的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词《卜算子咏梅》。请同学们拿出学案研读学习目标(生读)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一定能够完成学习目标。

二、对子同学把全词读流利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完成学案上尝试探究的第1小题,注意要给对方打分。

师:好,大家读得十分认真。下面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

师:他读得怎样?大家评评看。(简单评价)

师:大家谈得不错,另外,要把一首诗词读出感情来,首先要准确理解全词内容,把握作者情感。要理解全词内容,必须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学生汇报所查阅的写作背景)

三、理解并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自己联系上下文推想这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工具书)再有疑问与小组同学讨论并理解整首词,在弄懂词义的基础上与组内成员合作,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结合词义对其他组的朗读做出评价。

(播放课件:出示重点词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参与讨论)

四、全班展示

师:刚才我参与了同学们的讨论,大家都非常认真,都在积极地思考,下面就请各位小小朗诵家来向全班展示你们组的设计。(指定一个组来读,其他组结合词义一句一句的进行评价。)如果你评价的有理有据可要给你们组加分啊(学生评价)如果你能比他读的更好也能为你们组加分。

预设:

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两句叙述了季节的变化,交代了梅花开放的.背景,读时要舒缓些。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份看,这里的“春归”“春到”象征政治形势的变化发展,体现了诗人对形势发展的预测和对胜利充满信心。“到”字要重音读,并读出喜悦之情。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悄”。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写悬崖上的冰凌,说明天气十分寒冷,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只有梅花还在开放,所以“百丈冰”和“悄”要重读。“悬崖百丈冰”是起衬托作用,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顶着寒风开放的坚强形象,因此我们要把梅花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读出来。“犹”字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读时要用重音,要读出激昂豪放的语气。

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两句是说梅花俏丽开放却不想争占春光,她只是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这说明了梅花很谦虚。读时,速度要稍慢,饱含深情。这两句反映了梅花不居功自傲,谦逊伟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我们要用赞叹的语气读,对“不争春”和“报”进行重音朗读。这里的“也”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4、“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在寒冷的冬天,其他花儿都枯萎了,梅花却傲然开放,用她的俏丽装点世界,春天来了,百花争艳,万紫千红,这时梅花却谢了,但她不伤心,看到山花烂漫的春天,她却笑逐颜开,这种豁达乐观的精神真让人感动、赞赏。我们要读出感动敬佩的语气。这里的“山花烂漫”衬托了梅花的胸怀,“笑”写出了梅花的乐观,要读得深情些。那个“笑”字,把梅花写活了,写出了梅花光彩照人的形象。这“笑”,是藐视困难的笑,是苦尽甘来面对胜利无比欣慰的笑,是功成身退谦逊的笑,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

五、合作展示诵读

师:了解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理解了词义,下面我们小组再次合作,读出伟人这首词里所蕴含的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情感。

师:请哪一组自告奋勇来朗诵全词。

师:从(第一次朗读的组)的两次朗读中,大家看,理解了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后读起来就是不一样。好,请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诵全诗。(各组展示感情诵读)老师及时评价(你们让老师听到了伟人--,给你们组加3分,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体会到了--,同样给你们组加3分)

六、盘点收获

师: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击着我们的心灵。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了梅花的气韵、内神美和全词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完成学案上的盘点收获!

(学生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

上一篇:给自己一个回车高中作文下一篇:班优秀少先队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