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与健康教学计划(精选8篇)
小班社会与健康教学计划 篇1
我会打招呼
活动目标
1.懂得打招呼是一种有礼貌的行为。
2.愿意与主人打招呼,能大胆地说“早上好”、“再见”等礼貌用语。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我会打招呼》。2. 兔子胸饰、羊胸饰、大公鸡胸饰。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我会打招呼》,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大胆打招呼。A. 教师出示第一幅图,提问:这是谁?在干什么? B. 幼儿看图,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C.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打招呼的语句:妈妈,早上好。(先个别练习,再集体练习)
D. 教师出示第二、三幅图,提问:小兔吃完早餐,兔妈妈牵着小兔来到什么地方?看见了谁?它会说什么?
E. 幼儿自由观察画面,大胆想象小兔说的话。
F. 教师鼓励幼儿说出打招呼的语句,并引导幼儿说:羊医生,早上好。公鸡老师,早上好。
G. 教师出示第四幅图,提问:兔妈妈要上班了,小兔高兴吗?它会和妈妈说什么?
H. 教师引导幼儿说:妈妈,再见。
I. 教师小结:这只小兔真有礼貌,会主动和人打招呼。你们会打招呼吗? 2.师幼共同扮演角色,进一步练习打招呼的语句。3.鼓励幼儿主动、大胆地与成人、同伴打招呼。A. 幼儿和同伴及老师打招呼。
B. 教师小结:你们真能干,会和很多人打招呼,希望你们每天在家和幼儿园里都能做个会主动打招呼的好宝宝。
快乐抱一抱
活动目标
1. 逐步熟悉同班小朋友,能叫出一些小朋友的名字。2. 初步学习与同伴在一起游戏。3. 体会与教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活动准备
1.能叫出班上部分小朋友的名字。2.幼儿已学过歌曲《碰一碰》。3.幼儿用书《快乐抱一抱》。活动过程
1.体验与教师自由抱一抱的感觉。
幼儿自愿和老师抱一抱,体验拥抱的感觉并会说:好开心。2.欣赏故事《抱抱小兔》。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提问:“故事里有谁?这些动物为什么要抱小兔?小兔被别人抱了,心里感觉怎么样?你想和小朋友抱一抱吗?” 3.回忆、体验抱一抱的感觉,知道和人拥抱是件快乐的事情。幼儿根据意愿选择小朋友抱一抱。4.音乐游戏“抱一抱”。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游戏。
教师:和别人拥抱是件快乐的事情。回家后,你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幼儿用书中的《快乐抱一抱》,并互相抱一抱。
我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 知道自己长大了,可以上幼儿园了。
2. 喜欢和教师、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3. 愿意开开心心上幼儿园。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里创设温馨的、相对独立的区角,如娃娃家、图书角、各种插塑区。2.幼儿已学会歌曲《我上幼儿园》。3.幼儿用书《我上幼儿园》。活动过程:
1.创设温馨区角,引导幼儿快乐的游戏。
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区角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教师巡视指导,并适当保存幼儿活动时的作品。
2.通过说说玩区角游戏的感受,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
教师和幼儿一起参观小朋友的作品,教师:你们刚才玩了什么?开心吗?你是怎么玩的?幼儿园还有好多好玩的玩具,你还想玩什么?
教师总结:小朋友玩得都很开心,如果你们天天坚持上幼儿园,还有很多玩具等着你们来玩呢!
3.歌表演“我上幼儿园”。
4.集体看幼儿用书《我上幼儿园》、《快乐的一天》。(1)幼儿自主看《快乐的一天》,教师引导有困难的幼儿用手指指着图书画面看书。
(2)幼儿看完后,教师完整的讲述画面《快乐的一天》。
(3)教师:幼儿园像我家,老师像妈妈。让幼儿回家后和妈妈一起把你自己想说的话、妈妈想说的话记录在《我在幼儿园》上,回幼儿园后讲给大家听。
香喷喷的米饭
活动目标: 1.感受米饭的香、甜、喜欢吃米饭。2.乐意自己用勺吃饭。
活动准备:
1、普通电饭煲1只,大米少许,饭勺1只。
2、幼儿的小碗,小勺人手1份。
3、事先准备好烧熟的米饭适量。
活动过程:
1、通过“米粒娃娃变魔术”,引起幼儿对白米饭的兴趣。
2、引导幼儿感受米饭的清香。
3、幼儿品尝米饭,感受米饭的清香。
脸上的朋友
活动目标
1.知道五官的变化会产生各种表情,脸上的表情反映了人的内心情感。2.学习观察人脸部表情的变化。
3.体验快乐、难过等情感,知道快乐有利于健康。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可转动的“笑、哭”表情脸谱一张。2.人手一面小镜子。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1.师幼一起观看“笑哭”表情脸谱,感知表情的变化。A. 教师分别出示“笑”、“哭”的表情,让幼儿看看娃娃怎么啦?什么事情会让娃娃笑?哭?笑和哭对身体有什么好和不好? B. 请幼儿照照镜子,看看笑时脸上五官的变化。
C. 教师:我们脸上的眼睛和嘴巴会变,我们高兴时,它就会变成笑的样子,生气难过的时候,会变成哭的样子,笑和哭都是常见的表情。2.教师请幼儿继续用镜子照照看看,体验表情的作用。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脸部的变化,知道我们还可以生气、发怒等表情,并请幼儿互相看看,说说。
3.教师叙述几件事,让幼儿体验感受,并摆弄五官。
A.教师讲述情景,幼儿用教师剪好的五官图片在脸谱上摆五官。
B.教师:人的脸上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情,我们可以从表情看出别人是高兴还是难过。高兴时,我们为之高兴,难过时,我们要关心、安慰他。
拉拉手,好朋友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请你和我一起玩”等礼貌语言,邀请同伴和自己一起活动,游戏。2.感受同伴间亲密友好的关系,体验和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1.已学会舞蹈《大家来跳舞》。2.布置好班里区角环境。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1.通过边唱边跳《大家来跳舞》,感受朋友在一起玩时的快乐感觉。A. 师幼一起边唱边跳舞,感受和朋友拉拉手,抱一抱的友好感觉。B. 教师:和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开心吗?你还会和朋友做些什么事? C. 幼儿自由讲述。
1. 通过邀请朋友一起玩游戏,体验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A. 教师介绍区角活动。
B. 请几名幼儿尝试邀请同伴,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分析谁有礼貌,一起学学她,并学说“请你和我一起玩”。
C. 幼儿每人找到一个朋友,手拉手一起去一个区角活动。教师注意引导争抢或找不到朋友的幼儿。
D. 幼儿活动,教师巡回观察,及时表扬在一起愉快活动的幼儿。2.分享游戏活动的快乐,进一步感受同伴间亲密的友好关系。
做个好梦
活动目标:
1、愿意在幼儿园睡午觉。
2、知道长时间哭泣对身体不好,初步学习几种转移不良情绪的办法。
3、知道睡觉时不能蒙脸、吃手指、咬被角等。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做个美梦》。
2、音乐磁带《摇篮曲》、录音机。活动过程:
1、师幼一起看幼儿用书《做个美梦》。
2、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入睡习惯。
3、师幼共同讨论在幼儿园愉快入睡的办法。
小手动起来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自己的双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练习并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活动准备:
1.提供自我服务的材料。2.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1.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小手”。
2.幼儿尝试进行简单的自我服务,感受自己的手能做各种各样的事。A. 教师:你的小手会做什么事?
B.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小手会做的事情活动。
C.幼儿自选一组活动材料,用自己的小手开展活动。
3.集体分享自己的用手做事或玩玩具的经验,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A. 教师:你们刚才做了什么事情?是用什么做的? B. 幼儿自由表达自己刚才做的事情。
C. 教师:你们都有双能干的手,会自己穿衣、吃饭、画画。。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真是能干的好孩子。
D.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安安全全滑滑梯
活动目标:
1、了解正确地滑滑梯的重要性,知道在游戏中保护自己。
2、在玩滑滑梯时能遵守游戏规则,和同伴友好地游戏。
活动准备:
1、事先与大班幼儿联系,让他们配合做好给弟弟妹妹的示范工作。
2、幼儿用书《安安全全滑滑梯》。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滑梯的正确玩法。
2、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方法玩滑梯的重要性。
3、幼儿自由玩滑梯。教师提醒幼儿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小图书,我的好朋友
活动目标:
1.了解图书是用纸制作的特性,懂得撕、抢、扔会损坏图书。2.学习正确看图书的方法。
3.知道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懂得爱惜它们。活动准备: 1.损坏的图书一本,好的图书若干,废纸若干。2.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1.通过小实验了解纸的特性。
A. 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废纸,幼儿捏一捏、撕一撕后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B. 教师小结:捏一捏纸,它就会变形,撕一下,它就会破了。2.观察图书,了解图书是用纸做的,懂得撕抢扔会损坏图书。
A.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我们将书撕一撕、抢一抢、扔一扔,书会怎么样? B. 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习正确的翻书、看书、借书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用书习惯。A. 教师出示一本受损的图书:这本小图书怎么会受伤?
B. 请个别幼儿示范翻书、看书,大家观察、讨论,知道要轻轻拿书、慢慢翻书,如果想看其它小朋友的书,要学会说:“请你借给我看看好吗?”或“我们换换好吗?”
4.引导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A. 幼儿坐在桌边,拿一本书,自己翻阅。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看书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及时纠正。
B.教师小结: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惜它。
层层高
活动目标:
1.知道人多时上下楼梯不能拥挤。
2.能够排队靠右一个跟着一个上下楼梯。活动准备:
1.在幼儿园某楼道布置小兔的家。2.请大班幼儿扮演兔姐姐。3.准备小礼物。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让幼儿尝试上楼梯。
A. 教师:今天兔姐姐要过生日,我们一起去为她庆祝生日吧!B. 教师和幼儿一起上楼梯,进入布置好的小兔家里。C. 教师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样上楼梯的。
D. 小结:上楼梯不要害怕,不要着急,眼睛要看楼梯,沿右侧一步一步向上走。E. 兔姐姐和教师一起表扬正确上楼梯的幼儿。2.创设情景,让幼儿尝试下楼梯。
A. 师幼一起讨论下楼梯的办法:手扶栏杆,沿右侧一步一步往下走。B. 教师请一个幼儿先示范,再请一组一组的幼儿下楼梯。3.再次尝试,巩固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师幼一起上楼为兔姐姐庆祝生日,并请兔姐姐到班里做客。
小椅子,我来帮助你
活动目标:
1.学习有序地擦椅子的方法,双手轻搬椅子,懂得爱惜小椅子。2.坚持每天自己搬、擦椅子,形成初步的自我服务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干净椅子和脏椅子各一张,水盆,抹布各一。活动过程:
1.观察比较干净和脏椅子的不同,引发为脏椅子变身的愿望。A. 引导幼儿观察干净和脏椅子的不同,幼儿观察后自由回答。
B. 教师:一张小椅子干净,一张小椅子脏了,脏的小椅子不高兴,我们来帮帮它吧。
2.幼儿学习有序地擦小椅子。
A. 教师出示小抹布,请两名幼儿示范擦椅子,大家观看。B. 教师小结两个幼儿擦椅子的情况。C. 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擦椅子的方法。
D. 幼儿分组,和老师一起边念儿歌边擦自己的小椅子。3.练习有序地双手拿、放小椅子,懂得爱惜小椅子。4.鼓励幼儿养成坚持每天正确搬椅子、擦椅子的好习惯。
不露小肚皮
活动目标:
1.学会在整理衣服时将秋衣塞进秋裤里。2.知道腹部外露会受凉生病。
3.能够在教师的提醒下在便后及起床时整理好衣服。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不露小肚皮》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小猴肚子疼》,引导幼儿了解露出小肚皮会受凉。教师引导幼儿看书,观察图片找出小猴肚子疼的原因。(早晨起床时急急忙忙,衣服没整理好,小肚皮露在外面受凉了,所以肚子疼。)2.幼儿尝试自己掖衣服。A.教师示范讲解掖衣服方法。A. 幼儿整理自己的衣服。3.游戏:“长高了,变矮了”。
A. 幼儿随着教师的口令踮脚做两臂向上以及两臂抱膝的动作。B. 游戏后让幼儿自己检查自己的秋衣是否仍旧掖进秋裤里。
老师爱我我爱她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教师的工作,体验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2.通过制作心意卡,说温馨的话,师幼互相表达关爱之情。活动准备
1.事先引导幼儿观察本班教师的工作,如画画,教幼儿唱歌、跳舞、与幼儿一起做游戏,打扫卫生。2.面具。
3.幼儿用书《老师爱我我爱她》。活动过程
1.教师戴上面具,幼儿猜猜是哪个老师?
2.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知道老师很爱小朋友,初步产生爱老师的情感。A.教师:你们知道老师每天要做些什么事吗? B.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看到的老师在班里做的事情。
C.教师小结:老师每天要给小朋友上课、讲故事,让小朋友学习更多的本领;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让小朋友开开心心;小朋友睡觉时,老师要给你们盖被子;起床时,要帮助不会穿衣服的小朋友把衣服穿整齐。3.师幼互相表达彼此的情感。
A.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对老师的情感,如“老师,我喜欢你”,“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要做个听话的孩子”。
B.教师发给孩子每人一张心意卡,幼儿制作后送给老师,师幼互相用语言和抱抱、亲亲等身体动作表达爱意。
新年的祝福
活动目标:
1.新年到了,知道自己长大一岁了。
2.通过制作卡片、送祝福等活动感受新年互送祝福的快乐,懂得关爱他人。活动准备:
1.制作卡片的用具,幼儿用书。
2.教师制作一个小礼盒,放有自制的贺卡。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猜测礼盒中的礼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A. 出示大礼盒,幼儿自由猜测。B. 教师展示礼盒中的贺卡。
2.教师送新年祝福,幼儿感知在过年时送祝福的快乐。A. 教师拿出一张贺卡,念贺词,让幼儿感受祝语。
B. 幼儿自由交流,了解过新年了,自己长大一岁了,所以老师要送祝福给小朋友。
3.幼儿在幼儿用书《新年的祝福》画面上绘制贺卡,并大胆送出自己的祝福。A. 教师提出制作要求。
B. 幼儿制作卡片,教师注意指导个别幼儿绘画,并询问幼儿贺卡想送给谁,准备对他说什么祝语。4.幼儿送贺卡,感受收到、送出贺卡时的心情。5.通过表演唱歌曲《新年好》,感受新年的快乐。
逛商场,我不闹
活动目标:
1、知道想买东西时要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不能大哭大闹。
2、懂得已经有东西不能重复购买。活动准备:
1、排练情景表演。
2、小猫、小狗头饰各2个。
3、布置商店玩具柜台,里面装球、书、奥特曼、车等玩具。活动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回答。
2、观看情境表演,从小猫、小狗行为的对比中感知正确的行为。
3、继续观看情境表演,懂得改正缺点还是好孩子。
会说话的身体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主要的身体部位。
2、能创造性地表现身体的动作。
3、感受肢体语言的趣味性。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1个。
2、幼儿用书《会说话的身体》。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观察玩具娃娃。
2、游戏“我们也会这样做”。
3、游戏“超级变变变”。
我要上厕所
活动目标
1.能够在想要大小便的时候就赶紧去厕所,不尿湿裤子。2.知道当厕所人多的时候不争抢,有序如厕。活动准备
1.教师将本班厕所打扫干净,便于幼儿参观和使用。2.教师将幼儿分为男孩组和女孩组。活动过程
1.幼儿听故事《小刚尿湿了》。
A. 教师讲述故事,提问:尿湿裤子了,会有什么感觉?怎样才不会尿湿裤子? B. 小结:尿湿裤子会让我们身体和心里都感到不舒服。2.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厕所。教师带幼儿参观厕所,让幼儿知道厕所是大小便的地方,识别男厕所和女厕所的位置。分清小便池和便桶,知道男孩和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样的。3.师幼共同讨论如厕的注意事项。
教师小结:想小便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如果厕所的人多时不争先,不拥挤,依先后顺序小便。小便急时,可与其它幼儿协商,让自己先用厕所。4. 教师组织幼儿上厕所,观察幼儿上厕情况
我会擦嘴巴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擦嘴巴的方法。
2.吃东西后,能在成人的提醒下自己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嘴巴。活动准备
2. 玩具娃娃一个(脸上有一些饭粒)。3. 脏毛巾一条,干净的毛巾人手一条。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与幼儿交谈,引出话题。
A. 教师:这个娃娃叫丁丁,他吃完午饭后想和哥哥姐姐去散步,可是,哥哥姐姐不愿意和他一起去,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帮他找找原因吧!B. 引导幼儿观察娃娃,发现娃娃的嘴上有饭粒。C. 教师:我们该怎样帮助丁丁呢? 2.师幼共同讨论擦嘴巴的方法。
A. 教师鼓励幼儿说一说,并用小手做出相应的动作。
B. 教师小结:小毛巾手中拿,我把嘴巴擦一擦。上面擦一擦,下面擦一擦,小嘴角,别忘了,毛巾换面仔细擦。
3.教师以丁丁的口吻引发幼儿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毛巾擦嘴巴。A. 教师拿出一条脏兮兮的毛巾,“丁丁用了什么样的毛巾擦嘴巴?这样行吗?为什么?
B. 教师小结:擦嘴巴的毛巾一定要干净不然细菌会通过嘴巴溜到我们的肚子里,我们就会生病的。
4.幼儿再次练习用干净的毛巾擦嘴巴。
听话的勺子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勺子。2.愿意自己用勺子吃饭。
3.乐意参加游戏,能坚持游戏。活动准备:
1.小兔子玩具若干。
2.勺子人手一把,米少许。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兔子玩具,讲故事《兔宝宝吃饭》。A. 教师根据故事提若干问题。
B. 小结:我们在家、幼儿园都应该自己用勺子吃饭、不要大人喂。2.幼儿结合自己的日常经验,讨论怎样用勺子吃饭。A. 幼儿说说在家是怎样拿勺子的? B. 总结正确使用勺子的方法。C. 幼儿练习正确的拿勺子方法。3.游戏“喂宝宝吃饭”。B. 教师介绍玩法。
C.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鞋子兄弟
活动目标:
1.知道两只鞋子不一样,有左右之分。2.乐意自己穿鞋,初步学习生活自理。活动准备:
1.制作鞋宝宝。
2.几双幼儿的鞋子,相关图片。活动过程:
1.出示鞋宝宝,引起幼儿听故事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讨论并了解不穿反鞋子的重要性。
A.教师:琳琳的皮鞋穿反了,她是怎么办的?做的对吗?后来她的脚怎么啦?为什么会这样?
B.请部分幼儿尝试穿反鞋走路,并说出感觉。
C.教师小结:穿反鞋走路不舒服,而且影响脚的发育。3.学习正确的穿鞋方法。A.教师:鞋子兄弟在一起,相亲相爱不分离,头靠头,脚碰脚,亲亲热热真欢喜。
B.教师出示图片:图片上有两只放反的鞋子,让幼儿辨认。
C.幼儿尝试自己穿鞋子,教师鼓励幼儿一边穿鞋子,一边念鞋宝宝的儿歌.口渴了喝什么
活动目标:
1.知道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愿意在口渴时主动饮水。2.能区分白开水与其它饮料。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饮料盒若干。2.布置“超市”的游戏情景。3.邀请两名大班幼儿参与活动。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讨论,帮助幼儿对饮料外包装进行分类。根据教师要求把饮料分类,布置“超市”。2.集体玩游戏“逛超市”。
A. 幼儿自由在超市选一样自己最喜欢的饮料。
B. 教师请幼儿介绍自己购买的产品:买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买它? 3.师幼讨论,了解感到口渴时喝什么最解渴? A. 教师:感到口渴是和什么最好呢?
B. 幼儿观看大班幼儿的情景表演,知道白开水喝到嘴里很清爽,真解渴呀。C. 教师请口渴的幼儿都来喝白开水。
D. 教师总结:白开水喝到嘴里很清爽,能够防止蛀牙,对身体有益。果汁、可乐等饮料都太甜,容易引发蛀牙,喝多了对身体不好。
小班社会与健康教学计划 篇2
“新基础教育”教学共通价值的核心理念指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纯的传递教科书上的现成知识, 转为培养能在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也响应了这一点。在以上观点的指导下, 我们如何来达成这一价值观。
2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2.1 研究的意义
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作参照, 我们探讨“动态生成性”教学策略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的作用, 将可能会有如下意义。
(1) 将丰富和完善体育学科各个课程目标达成的教学方法、策略, 为体育学科教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一种实践经验。
(2) 让达成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的过程生成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课程资源。这一目标在课程资源生成的过程将逐渐实质化, 使之成为体育学科教学内容及价值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3) 可以尝试把体育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传统体育课堂学练内容与养成、励志、合作交往等新型课程内涵有机结合, 真正能诠释课程价值。
2.2 研究的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生成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研究, 使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2.2.2 行动研究法
教师课堂教学短时、高效行为的研究, 研究这种做法的效果。
2.2.3 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 随时积累素材, 探索有效措施, 总结得失, 寻找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动态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3 作用与分析
3.1 明确“动态生成性教学”的内涵
在课堂中, “生成”具有丰富的内涵: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与增长是发展的内涵;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增长是思维发展的内涵;由“不会”向“学会”是能力发展的内涵;由体验到信念是情感发展的内涵。“动态生成性教学”是根据学生状态和课堂情境的变化机智的对预定的课堂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以使教学更加适应和关照学生, 更具有灵性。
3.2 传统教学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的关系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目标主要重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 突出对知识的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即使强调情感, 也只是将它作为服务于学习技术技能的手段, 让学生得到鼓励或保持学习兴趣, 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诸多内容得不到有效达成。
3.3“动态生成”教学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的关系
新课程下的教学过程除了向学生传递知识之处, 更要求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样的教学知识传授是服从于人本素质提高的, “动态生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成长, 他们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们经历、体验、探索, “身体—心理—精神”高度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在参与、探究、创新的过程中体验着一种生命的意义。此景也正好对应着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的要求。
3.4 达成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指的是完成某个学习任务的方式方法。教学策略与课堂生成的关系是, 前者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后者, 教学策略的价值就在于为课堂生成提供最佳途径和最大可能, 将生成的过程最优化和生成的空间最大化。
3.4.1 弹性预设教学策略
预设策略指的是教师在精心研究学生、教材、方法, 科学设计教学流程、思路所采取的方法。弹性预设就是指教学方案为体现学生主体而预备充分的空间, 它指明教学达成的大方向, 又显示了高度的灵活性。在这一策略指导下, 通过技术、技能的学练、身体锻炼等体育活动, 能更好地达成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预设, 可以让预设的教学目标, 可以在教学中修正;可以在生成中调整;可以在实施中变化。
如有一节健美操为教学内容的课。老师对课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预设为:个人敢于展示学习效果, 小组成员能交流协作, 共创展示队形, 分享学练成果。实际课中, 学生个人展示达到了预设的要求, 但小组展示因为借班上课学情不熟、配合不默契的原因, 和原计划发生了偏差。此时教师根据这个实际情况进行了干预, 主动教了几个表演队形编排方法, 然后让各组相互借鉴, 并评价哪些小组学习的最快、最全。最后虽然预设目标没有达成, 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了学习方式上的不足, 同时又依据现场生成情况调整了目标设置, 使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堂目标变相的完成了。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3.4.2 应对生成的教学策略
应对策略指的是当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了生成, 教师及时捕捉并有效运用的应对方法。
在动态生成性教学中,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对生成性资源的敏感性和灵活性。如:课堂中出现的“精彩”、“失误”、“意外”等, 这些生成性资源是完成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良药。
如:有一节借班体操课:远撑前滚翻。在执行教学计划时, 学生复习前滚翻这一环节碰到了障碍——这个班级很多学生做不好动作。这个教学情境是“意外”, 针对这个意外, 教师及时调整了上课进度, 帮助学生们复习巩固动作, 恢复了学生们深入学习的自信心, 并克服学生害怕、出丑等心理情绪。又如:还是这节课, 当本课主教材施教接近尾声时, 有个别勇敢且身体素质出众的男孩已经能做出鱼跃前滚翻了, 这是“精彩”, 教师抓住这一瞬间的生成资源, 顺势为下次课做了引导, 并对这种勇于尝试的学习态度给予了肯定。自信心、控制情绪、体育精神等具体子目标在一个个应对策略面前分步实现。
3.4.3 交流互动的教学策略
交流互动是指“双方或者多方的相互交流”, 通过交往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提高彼此的智慧和修养;达到彼此共识、共享、共进。这是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的重要体现。
如:有一节体操课:肩肘倒立。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个“两脚夹纸翻臀后举传接”的游戏。在游戏中, 教师充分运用了这一教学策略, 组织生生间, 师生间对游戏的体验、动作的成败、胜负的感受等多项内容进行了交流和沟通, 在辅助完成技术、技能教学目标的同时, 也同步实施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
4 结论
(1)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上, 采用“动态生成性”教学策略来促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有效达成, 将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真正实施。
(2) “动态生成生”教学策略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对较隐性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有着明确的指向性, 能把隐性的目标实质化, 通过不断实践和整理可使之成为教学资源的一种, 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提升。
(3) “动态生成”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的使用, 将让学生的心理、社交、思想品质等方面的动态及时反馈并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指导学生朝最有益的方向来学习和提高,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实现“健康第一”不可或缺的拼图。本文表述了“动态生成性”的基本理论, 分析了传统教学与“动态生成性”教学对该目标作用方面的区别, 用教学实例描述了一些典型的“动态生成性”教学策略在促成该课程目标达成方面的作用和效果。为完善体育学科教学理论以及丰富各课程目标达成的方法、策略提供了一种实践经验。
关键词:动态生成,教学策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2011.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 2002.
[3]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 2002.
小班化教学下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 篇3
[关键词] 小班化教学 历史与社会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101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班化教学成为目前我国教学改革的方向,但小班化不仅仅是学生人数的削减,班级规模的缩小,而是要让学生在小班中积极地参与、思考和实践。小班化教学下的初中历史和社会课要求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一、改进小班的自主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和主体,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全面观察每一位学生,针对不同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当中,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出自己对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从原有的“被动学习”转变成“积极求学”,并在求学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搞好学习。比如在教学《乡村与城市》时,教师在课前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乡村”与“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教材,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资源,对乡村和城市进行基本的认知。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可能有的来自乡村,有的来自城市。来自乡村的孩子知道与乡村有关的故事传说、风土人情,但是对城市生活了解得较少,而来自城市的孩子对一些现代化的设备比较了解,对乡村的生活、故事了解较少,这时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并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安排学生做预习,通过电视、报刊、工具书、网络等方式,找到乡村和城市的差别,再配合教师的讲解,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理解书中所写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可能会发现有的城市聚落分布特点与教材上的观点不是很一致,这时就会提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积极地进行解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完善小班的合作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小班化教学方式下,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合作和交流的机会,学生有更加明确的分工,合作更为频繁。这就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合作,通过合作学习,明确自己在小组当中的重要性,明白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一个人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到足够多的资料,团队合作不但能够节约找材料的时间,而且扩大了所要查找的范围,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在安排学生小组合作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分工,根据个人的优势选择自己的任务,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任务有人做”。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相互帮助,在遇到同伴有难题解决不了时要主动帮助,认识到自己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是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不要害怕解决问题。再次要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和欣赏,在其他同学做得好的时候要主动赞扬并学习其做法,遇到同学做得不够好也要提出来并主动帮助其共同完成任务。比如在开展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比较这一活动探究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因为小班人数较少,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有比较深的了解,这时就可以安排小组内中国历史学得较好的学生负责收集与郑和下西洋相关的资料,世界历史学得好的学生负责收集哥伦布航海的相关资料,组内的其他学生协助这两名学生,让组内分析问题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担任分析比较任务,分工合作,共同进步。在合作的氛围中,学生都能够各司其职,一边完成自己手头的任务,一边进行积极的交流,同时与其他的小组展开竞赛,培养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并提升收集资料、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能力,对问题敢于且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创新小班的探究教学策略,营造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探究教学往往只是教师一人在对问题进行探究,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加之大班学生较多,在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以及课堂时间的束缚下,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使探究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小班化教学就有条件克服大班的这一弊端。在小班化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创新探究教学策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对话关系,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尤其是在对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方面,更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积极地交流。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要做到少讲并不是不讲,而是要讲重点。遇到学生通过自己学习仍难以理解的内容时,教师要一边引导学生形 成科学的认识,做出客观的评价,一边指导学生掌握突破重难点的办法。比如在对秦始皇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认为其是一个暴君,昏庸无能,而不积极探究其所以然。这时教师就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秦始皇的功过进行深入的探究,收集、分析与秦始皇有关的历史资料,并把与秦始皇相关的历史资料分成两部分。经过比较分析就会发现,其实秦始皇并不是一无是处,相反他有雄才大略,在管理人才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有很多值得管理者借鉴的地方。当然,其暴政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并不能因为那些暴政就全盘否定他。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矛盾的分析法来客观地分析问题,这种矛盾的探究策略对于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让学生通过事物的两面性来看待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以后看待社会生活问题、处理人际关系等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多进行探究,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再进行综合的分析,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
总之,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下,采用体验式教学,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领悟到历史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鲁正义.初中历史与社会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浅谈[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
[2] 乐志兴.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探究性学习的原则[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3] 陈正勇.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J].亚太教育,2015(24).
[4] 吴海波.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要抓好四个环节[J].学周刊,2011(1).
小班社会与健康教学计划 篇4
活动目标:
1、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2、感受噪声和乐音并会区别,知道噪声的危害。
3、会用各种形式表达对乐音和噪声的感受。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初步知道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
物质准备:录音机、录有噪声和乐音的音带、笔,制作“安静”标志的“静”字剪刀、圆形卡片、小木棍、长方形卡纸等工具和材料.活动过程:
一、感知乐音和噪声.(1)幼儿随着优美的音乐做动作,突然录音机里传出刺耳的电钻声。
(2)幼儿自由议论之后,请他们说说刚才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声音?!.快思.教案网出处!听起来感觉怎样?
(3)放录音,请幼儿听听小鸟的叫声,说说听这种声音的感觉。
教师小结:我们把悦耳动听的音乐叫做乐音,把那种刺耳、难听的声音叫做噪声。
二、区别乐音和噪声。
(1)请幼儿听小溪流淌的声音和嘈杂的市场叫卖声的录音,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
(2)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示乐音和噪声。听到乐音时用优美的舞姿来表示,听到噪声时用夸张的表情来表示。
(3)请每一位幼儿自选一种乐器,尝试发出乐音。教师巡回指导,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发出乐音的。
(4)教师用一种乐器演奏出两种声音,请幼儿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为什么同样的乐器,演奏同样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教师小结:美妙的乐音放大音量后会变成噪声。所以平时我们要控制音量,不要把乐音变成噪声。
三、了解噪声的危害。
你们还听到过哪些噪声?你们喜欢噪声吗?为什么?
四、创造安静的环境。
(1)噪声的危害那么大,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少噪声呢?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利用材料制作“安静”标志。如在圆形卡片中间画上嘴和手指;在长方形纸上画上睡觉的小朋友,然后插上小木棍做成标牌,在圆形卡片上贴上“静”字等。
延伸活动:
幼儿把自己设计、制作的各种“安静”标志贴到(或插到)适当的地方,如午睡室、医务室、图书室等处。
观察记录:
活动课“乐音与噪音”中,我问:“噪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伤害?”子浩大声的回答:“人听了,睡觉的时候睡不着,还有耳朵会聋的……”。子儒不等子浩说完就抢着说:“还有别人在说话的时候不能大声说话,这样别人就听不清楚。”我接着问:“我们应该怎样做,来减少噪音呢?”我特地请子儒回答,她很高兴的回答:“我们讲话的时候要轻轻,别人在讲话时不能插嘴。”我笑着说:“那刚才子浩在讲话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她红着脸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
可见,他的行为还不是完全受意识的控制。因此我认为单单只培养幼儿的环境意识是不够的,还要加强环保行为的培养。我们老师必须要重视其他环节,关注其他环节中出现的事,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学到的环保行为得到实践,让幼儿们在实践中取得有益的经验。从而体现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的真正含义。
教学反思: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噪声,如:大声地讲话、发出尖叫声、音乐活动中杂乱的敲击声等,而且劝阻效果甚微。在我们的生活中,噪声也无处不在,教育幼儿区分乐音和噪声迫在眉睫。根据《纲要》和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们必须使这样抽象的概念化的知识化为具体形象的游戏。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区别感受乐音和噪声,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围绕这个重点,启动幼儿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如用耳朵听、用动作表现、用手画自己的感受等,使幼儿充分理解,同时还让幼儿从自己发现中来理解噪声的危害,并共同来参与环保活动,使环境意识深入幼儿的心田。
小班健康教学反思 篇5
篇一:小班健康>教学反思
为了教会幼儿 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组织了健康活动 《小手真干净》。在活动开展前,我先和幼儿玩了手指游戏,以引起幼儿对小手的兴趣,让幼儿知道我们的小手很能干,可以做很多事,但手上也有很多的细菌,所以我们饭前便后都要洗手,逐步引出儿歌 《小手真干净》。我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幼儿非常的感兴趣。好多幼儿都能自觉的跟在后面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让表现好的幼儿到上面来示范洗手的方法。好多幼儿为了能让自己获得这样的机会,都坐的很端正。但由于前面只放了一个脸盆,洗到第三个幼儿时,有好多幼儿已失去了耐心。
由于我当时只考虑了要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没有考虑到托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自我约束能力 不强。后来我调整了方案,让曹老师 配合,我把幼儿分成五人一组,排队到水龙头上练习,幼儿站成一排洗手时,能按照儿歌里说的那样,正确、规范的洗手了。
通过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而且还学会了儿歌。幼儿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忘得快,为了巩固幼儿的所学知识,每次洗手时,我都有意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篇二:小班健康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玩了《运水接力赛》,这是小班的一次健康活动,目的使幼儿加深对海绵溪水性能的印象;并积累初步的测量和比较的经验。
这次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有一定的秩序,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和实践孩子们观察到许多明了的、客观的科学现象。开始时,让幼儿了解海绵的特性并用语言表达
在捏海绵的时候,孩子们感觉到它是软软的,当把它捏拢然后放开,孩子们也知道海绵回到了原来的状态。海绵放在水里拿起来后变重了,吸水了,是透明的,是软软的。当我问到为什么变重的时候,孩子们观察到是因为海绵吸了水的缘故,他们能清楚地感觉到海绵吸水前后的特点,并进行比较和描述。
游戏开始,孩子们根据老师的要求分成红黄蓝绿四组,每组前放一个水桶;幼儿用海绵运水,看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运的水最多。这里孩子们更是快乐、紧张,感受运水时既要运的水多,又要不能将水在运的过程中漏下而抑制不住自己的脚步快速跑动。最后比一比哪组运的水最多时,孩子们都静静地看着老师如何来评判,等老师拿出尺,告诉幼儿,这尺能量出谁多,老师向幼儿讲解尺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这部分让孩子初步积累测量的经验。
不过,今天的活动并没有完全满足孩子的愿望,因为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可分组游戏让幼儿等待的时间有点长,也没有满足孩子们游戏的愿望。在比哪组的水运的多,用尺时没有讲的特别详细,更没有让孩子亲自试一试。
篇三:小班健康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非常的活泼可爱,喜欢蹦蹦跳跳,但是他们的动作还不是很协调,我根据幼儿思维形象,对扮演小动物非常感兴趣的特点,设计了游戏活动《小兔搬家》,本次活动我是围绕小兔造房子这个>故事情节展开的,通过兔妈妈的引导,让幼儿探索跳的不同方式及学习双脚向前并脚跳,锻炼跳跃的能力,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学到本领,还能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正迎合〈纲要〉中指出的:“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游戏过程中,学会轻轻的跳来避免招来大灰狼,让整个活动充满了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了游戏情景氛围,活动中“从实际出发原则”和“游戏性原则”。其中,两条平行路线的设计,动作技能要求不同,生理、心理负荷不同,为活动增加了弹性化空间。
但整个活动下来,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美的:
一、在讲解过程中,太多的注重要“轻轻的跳”,但并脚跳的方法及其轻轻跳的要点,讲的不够深入。
调整:在第一个环节进行探索讲解时应强调双脚同时跳起,脚尖落地,在起跳前要蹲一下,膝盖微微屈膝。
二、第一个环节结束后,在练习一遍的情况下,让幼儿进行游戏。
调整:在练习一次后,让幼儿在草地上进行分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当听到有重重落地的声音时,大灰狼即使的出现,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动作出现了问题,然后在进行练习。
三、结束部分感觉很仓促。
本次活动我围绕小兔造房子这个故事情节展开的,通过兔妈妈的引导,让孩子探索跳的不同方式并学习双脚向前并脚跳,锻炼跳跃能力,让孩子在整个过程中不仅学到本领,还能培养克服苦难的勇气。
小班 健康 模拟教学教案 篇6
目标:认识身体的主要部位,如头、躯干、手臂、手、腿、脚等,初步了解他们的主要作用。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大胆的用身体动作表现,感受肢体语言的趣味性。增强对人体的兴趣。活动过程:
1、律动:我的身体。
我的小手、小脚、肩膀、眼睛、鼻子、嘴巴、牙齿、肚子。刚才律动中,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动起来了?
2、认识身体部位,了解头手脚的主要作用。
接下来,我们认识一下我们的身体。看看还有什么部位刚才律动里没有说到。这是什么?头。它能动,大脑会思考问题,(如一会我们出去玩什么游戏)脖子,他可以指挥头转动。
肩膀,它可以背包,可以扛起重物。
手,可以做很多事情,拿勺子吃饭,画画、玩游戏、搬椅子等。躯干,可以保护脏器,可以弯腰捡东西。小脚,会跑步、踢球、骑车、爬山等。
3、玩游戏,巩固对身体主要部位和它们的功能的认识。
你们的大头在哪里? 第一次游戏,把身体部位露出来,第二次,把身体部位藏起来 你们的小手在哪里? 你们的躯干在哪里? 你们的小脚在哪里? 你们的手臂在哪里? 你们的大腿在哪里? 你们的屁股在哪里?
4、我们的身体还会模仿各种动作呢,下面请小朋友散开一点,我们用我们聪明的大脑指挥能干的小手和小脚,带动全身动起来吧,咱们一起动起来。
小小兔子跳跳跳,小小鸟儿飞呀飞,小小乌龟爬呀爬(不要撞车啊)小羊、小狗、小猫、大老虎、小鸭子、小鸡、企鹅、长颈鹿
我是大象慢慢走,长鼻子,甩起来,一步一步往前走。花园里,花儿开,蝴蝶翩翩在舞蹈。小孔雀,穿花衣,展开翅膀多美丽。
5、每个小朋友拍一个姿势,老师用相机照下来,传给你的爸爸妈妈看。我们的身体各个部位都有自己的本领,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做个健康的好宝宝。
五味俱全
目标:知道舌头能感知各种味道,学习保护舌头。
了解生活中有酸甜苦辣咸五种主要味道,并能用语言说出来。过程:
1、玩品尝游戏,引导幼儿用舌头感受食物的味道。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食物,你们看看都有什么? 糖、山楂、萝卜、苦瓜、咸菜 你们猜猜他们是什么味道的?咸的,甜的、还有说是酸的。那我们就来尝一尝他们是什么味道的?
每个小朋友,用小勺挖一点白砂糖,尝尝它是什么味道的。白砂糖是甜甜的(甜甜的)想想看,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是甜甜的?我们用一句话来说说,如糖果是甜甜的;西瓜是甜甜的。(奶粉、蜂蜜、糖果、蛋糕、点心、香蕉、西瓜、哈密瓜、柿子)我看到大家吃到甜东西的表情都是笑眯眯的。看,跟我们这几幅表情图里哪个最像?
接下来,请小朋友来看看果盘里装的红红的山楂,你觉得它会是什么味道?(酸的?)尝尝试试,看它是不是酸的?山楂是酸酸的。生活里还有什么食物也是酸的?(柠檬、橘子、醋、西红柿、葡萄、杏)吃到酸的东西时,你们的表情是?来找找表情图里哪个是吃酸东西的表情?
这个是什么?萝卜。老师把它切成了小块,谁愿意尝尝生萝卜?感觉怎样?(有点辣)生萝卜辣辣的。还有什么食物是辣的呢?(辣椒、大蒜、大葱、洋葱,后面几种生吃辣,做熟吃不辣)吃到辣辣的东西时,你们的表情会是什么样子的?(会张大嘴巴,嘴唇就像火烧着了一样,火辣辣的)看看表情图里哪个对应着辣的。
这个绿绿的是什么?苦瓜。老师已经开水煮熟了,谁敢品尝一下它的味道?苦的。生活中还有什么是苦味的食物?苦瓜是苦苦的。(胡柚、茶水、咖啡、药、坏瓜子)吃到苦味的表情又是什么样呢?(苦的,闭上眼睛,不想吃的感觉)
这个是什么?小豆子,小朋友尝尝它是什么味道的?(咸咸的)对,一起说一遍,豆子是咸咸的。还有什么食物也是咸咸的?(炒菜是咸咸的,咸菜是咸咸的,煮的花生是咸咸的。)
你们尝到了几种味道啊?(酸甜苦辣咸)五种,这五种是我们生活中主要的味道。
2、做律动《吃五味豆豆》,用表情表示你吃的是哪种味道的豆子。
3、引导幼儿了解舌头的作用,懂得保护它。
这五种味道是身体的哪个部位尝出来的?(嘴巴)嘴巴里的哪个地方呢?(是牙齿还是舌头)
对,是舌头。刚才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在吃糖时,就是用舌头尖舔着吃的方法,因为舌尖对甜味最敏感了。舌头的两侧对酸味和辣味敏感,舌根的地方对苦味特别敏感,所以有的小朋友在吃苦苦的药时,准备咽下去时,会觉得特别苦,容易想吐。
我们的舌头除了可以尝味道,还可以做什么?(帮助说话,唱歌)小朋友,一起说一句话:“舌头作用大”慢着说,感受一下自己的舌头是否在动。那我们该怎么保护舌头呢?(不吃太烫、太刺激的食物,要保持口腔里的清洁等)
小小手指
目标: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部分名称,认识五个手指。
学习保护手的方法。活动过程:
1、唱歌《我有一双小小手》,引导幼儿认识手。唱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
组织幼儿讨论:我们每人有几只手?你的小手上都长着什么?(十个手指头、手心、手背、手指甲)
小结:我们都有两只手,共有十个手指头,我们的手指头不仅不一样长,也不一样粗,手指上还有手指甲。
2、认识每个手指的名称。
我们的手指长得不一样,名字也不一样。“我长得又胖又矮,我叫大拇指,站在大拇指旁边的这个,叫什么名字?(食指)中间高高的这个手指叫什么(中指);长得最瘦最小的那个叫什么?(小指)剩下这个没有名字,大家都叫我无名指。
看着自己的小手,一起和老师练习说说手指的名称。
3、练习说儿歌。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嘀嘀嘀。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哗哗哗。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拍皮球,嘭嘭嘭。哥哥旁边是姐姐,姐姐在跳舞,啦啦啦。小小指头就是我,我在敲小鼓,咚咚咚。
4、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手。
小手是我们好朋友,它可以做什么事情?(玩玩具、用手吃饭、搬椅子、弹钢琴、翻书看、穿衣服、脱衣服、拿毛巾洗脸,擦屁屁)
小手的本领真大,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呢?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保护的方法。(不摸太烫的东西,不玩尖利的东西不玩小刀,对,使用锋利的剪刀时,一定要小心,可以让妈妈给小朋友买带有保护措施的那种小剪刀,那些尖利的小竹签、大头针、图钉大家不要使用也以免被她扎伤。小刀大家尽量不要使用,以免被划伤。这些东西要等小朋友大点才可以独立使用。)
除了使用物品要注意安全外,还可以做哪些事情保护我们的小手呢? 不吮吸手指,不啃指甲盖;开关门时要小心不被夹伤;
天冷时,要及时擦护手霜,戴手套;手脏了要及时洗手(冲湿-关水龙头-打肥皂-搓手心、手背、手指、指甲、手腕-打开水龙头-冲掉泡泡-甩干水-用毛巾擦);手指甲长了要及时剪,手上有倒刺要请爸爸妈妈帮忙,不可以自己撕掉。
圆溜溜的鸡蛋
目标:
认识几种常见的禽蛋(鸡鸭鹌鹑)。
学习剥鸡蛋皮的技能、愿意吃蛋白和蛋黄。过程:
1、认识鸡蛋。
引导幼儿玩摸箱游戏“真蛋和假蛋”,请幼儿在摸箱主公找到真的禽蛋。
教师出示鸡蛋,引导幼儿学习从外到里的观察方法,如鸡蛋的外面是什么形状的,打开鸡蛋里面又是什么样子,蛋白和蛋黄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2、了解鸡蛋的营养价值并现场品尝鸡蛋。
老师现在和小朋友玩一个鸡蛋变变变的游戏,看看鸡蛋是怎么变化的。
老师把鸡蛋放在电饭煲里,煮鸡蛋,在等待的时间里,我们猜猜鸡蛋会发生什么变化。除了煮鸡蛋,你还吃过哪种做法的鸡蛋?最喜欢吃哪种做法的鸡蛋?为什么? 煎鸡蛋,吃起来,香香的。
西红柿炒鸡蛋里的鸡蛋,那种鸡蛋吃起来酸酸的。我喜欢喝紫菜鸡蛋汤。鸡蛋吃起来咸咸的。喜欢吃茶叶蛋,咸咸的,香香的。乡巴佬鸡蛋,很有味。鸡蛋羹,嫩嫩的,滑滑的。
腌制的咸鸭蛋,蛋黄很香,流油。
现在鸡蛋煮好了,猜猜里面变成什么样子了?蛋清还是水状的吗?那是什么样子的?想看吗?想,怎么才能看到呢?剥开皮,怎么剥皮呢?敲开口,谁来试试,很好。我们现在看到的白色的是什么?是蛋清还是蛋黄。里面的黄色的是什么?
老师把这些鸡蛋用凉开水冲凉。现在请小朋友都来试试,剥鸡蛋。鸡蛋大家都剥好了,想不想吃?鸡蛋的营养最全面,吃蛋清可以补充蛋白质,吃蛋黄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小朋友每天吃一个鸡蛋,要将蛋白和蛋黄一起吃完,可以使我们小脸蛋红扑扑的,身体也更强壮。
3、幼儿欣赏花瓶装饰画,辨别不同的蛋壳。
刚才,我们认识了鸡蛋,了解了鸡蛋的营养价值,小朋友还想不想知道鸡蛋的其他用途。出示花瓶装饰画,请幼儿欣赏,并说说这些花瓶装饰画是用什么做的。
请小朋友看看这些装饰花瓶的蛋壳分别时什么蛋的“衣服”?他们有什么不同?
4、玩游戏“炒鸡蛋”“煮鸡蛋”。
5、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几种蛋,我们还学会了剥鸡蛋,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鸡蛋的营养很全面,以后小朋友要每天都吃一个鸡蛋,要把蛋白和蛋黄都吃完。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棒棒的。
知冷知热
目标:知道热了要脱衣服,冷了要穿衣服,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穿脱衣服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请他人帮忙。过程:
1、玩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引导孩子知道热了脱衣服。今天,外面天气这不错,咱们一起出去玩游戏吧。
来,我们排两队,小男生一队,小女生一队。小朋友们,你们想和老师一起玩游戏吗?玩什么游戏呢?(老狼)好,现在小羊们可以跟着老狼一起玩了,老狼老狼几点了?一点-六点,我肚子饿了,要吃小羊了。
再玩一次,请小朋友当老狼玩一次。玩累了吗?我看到一些小朋友脸上都出汗了,你们觉得热吗?(热)那热了可以怎么办?(到阴凉的地方凉快一下,可以回活动室,可以用手扇扇风)
(脱衣服)对,最简单的办法是,当我们感到热的时候要脱衣服。来,大家把外套脱下来。有的小朋友已经脱掉了,有的小朋友还在努力脱,可还是脱不掉,该怎么办呢?老师教小朋友,大家把小手放在背后,用一只小手拉另一只衣袖,同时另一只手从衣袖里钻出来。有的小朋友的衣服太难脱了,自己怎么也脱不掉,怎么办呢?(让老师帮忙脱),注意不错,可以让老师帮忙。但是她怎样说话,老师或者小朋友会非常乐意帮忙呢?是用商量语气“请你帮忙脱衣服”,还是命令语气“帮我脱衣服”呢?为什么?
大家一起来试着用商量的语气说“老师,请你帮我脱衣服”或者“***,请你帮我脱衣服”
2、安静听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幼儿知道冷了穿衣服。衣服脱掉了,咱们这会安静的听老师讲个小故事。
有个小姐姐在跳绳,跳热了,就想脱掉外衣,可是她怎么也脱不掉,后来她想了一个好办法,她跑到老师那里,礼貌的说“老师,请您帮我脱衣服。”老师听到后,愉快地帮她脱掉外衣。有个小哥哥坐在草地上看书,刮大风了,小哥哥觉得很冷。她想穿上外衣,可他怎么也穿不上,怎么办呢?他跑到妈妈那里,用商量的语气跟妈妈说“妈妈,帮我穿衣服吧。”妈妈听了后,高兴的帮他把衣服穿上了。
教师播放刮大风的音乐。“现在刮大风了,天气变冷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到太阳底下晒晒,跑跑步,跳一跳等)
(穿衣服)感到冷的时候,还可以穿衣服。好,现在每个小朋友找到自己的衣服,开始穿衣服。有的小朋友自己已经穿好了。非常棒!有的小朋友还不会,可以向故事里的小哥哥一样,有礼貌的请别人帮忙,可以找老师,也可以找小朋友。
记住请帮忙时,一定要用一个“请”字,语气要有礼貌。这样大家才乐意帮助你。别人帮你传了衣服,你还要说什么?“谢谢”
总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有冷有热。当我们感觉热了,要脱衣服,要是刮风下雨觉得冷了,要及时添加衣服。
3、情境表演: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别人帮忙。
在生活里,你们还可能遇到哪些苦难,需要别人帮忙?咱们表演一下。当你鞋带开了,不会系,该怎么办?谁来表演?上厕所后不会提裤子;洗手时,不会挽袖子。个子矮,想要高处的玩具。
当小朋友在生活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你们都可以请他人帮忙,帮忙时要文明礼貌。
种子宝宝
目标:
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种子会在春天发芽。
乐意品尝多种由豆子的种子制成的食物,知道它们的名称。过程:
一、展示豆子
1.展示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来的各种种子。
(黄豆、红豆、绿豆、黑豆、瓜子、芝麻等各种种子)2.介绍各种豆子的名称。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小小的东西吗?
二、观察比较各种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知道它们的名称。
这些东西形状一样吗?(不一样,有圆的、有扁的)这些圆圆的都是豆子种子,扁扁的是瓜子:西瓜子,南瓜子。
比较一下豆子的颜色。
你们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豆子?(黄色的、红色的、绿色的、黑色的)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吗?(黄豆、赤豆、绿豆、黑豆„„)小结:豆子有不同的颜色和名字:黄色的豆子叫黄豆,红色的豆子叫红豆,绿色的豆子叫绿豆,黑色的豆子叫黑豆。
2.比较豆子的大小。
这些豆子一样大吗?哪种豆子最大,哪种豆子最小?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用手摸了摸,又把这些豆子放在一起比了比,大家都发现这些豆子中黑豆最大,绿豆最小。
3、认识其他类的种子,有几种种子和豆子种子不一样,是什么呢? 芝麻、西瓜子、南瓜子、葵花籽 他们都可以怎样?(吃)
三、介绍和品尝种子做成的食物
1.先请幼儿说说自己吃过哪些豆子。师:你们吃过豆子吗?吃过哪些豆子? 2.介绍豆子做成的食物。(展示用豆子做成的食物)(1)我们来看看,这些你们都吃过吗?你吃过哪些?(毛豆、红豆粥、绿豆糕、豆腐脑、豆浆„„)(2)这杯白白的,像饮料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呀?(豆浆)(3)你们知道豆浆是用什么做的吗? 师:豆浆也是用豆子做成的,黄豆、黑豆等都可以做豆浆。3.幼儿品尝好吃的其他种子食物。(炒瓜子,芝麻球,芝麻烧饼,煮瓜子„„)一边品尝一边鼓励幼儿说出吃到了什么豆子。
四、引导幼儿了解并认识种子宝宝是会变化的。你们知不知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种子,那为什么叫种子呢?因为种子都会发芽。
大学生健康教育与社会健康促进 篇7
1 健康与健康教育的概念
健康 (Health) 概念的产生和正确健康观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最早的健康观是机体没有疾病并且不虚弱, 或者功能活动正常。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健康进行了比较科学的注解:“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 而且包括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良好状态。”它明确指出健康是一个社会问题, 把人作为一个社会人看待, 把生物、心理和社会三者兼容, 从根本上纠正了“健康就是无病”的健康观。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 将健康概念扩大到生物、心理、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 即“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 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只有具备了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 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这是一个完整而又科学的健康概念, 它不仅对人类的健康状态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而且对人类健康内涵的寓意理解得更为深刻。
健康教育 (health education) 是以信息传播、行为干预为手段, 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树立健康观念, 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它是一种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民性教育。健康教育, 其实质是一个干预过程, 其核心问题是改变教育对象的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特点是使人们自愿地参与到有关自身健康的实践活动中去, 当人们接受了有关自我保健的知识与技能之后, 会自觉地改掉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习惯, 诸如吸烟、饮酒、等。
2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内容
健康教育的内容因面对的群体不同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于大学生而言,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健康观念教育、自我保健教育、常见疾病预防教育、健康行为养成教育、卫生管理法规教育等。其目的是增加大学生的卫生知识, 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健康的价值和意义, 增强维护自身健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提高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帮助大学生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科学的生活方式, 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改善生活质量。
2.1 健康观念教育
健康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综合概念。当前社会处于快节奏、多变化、强竞争的信息时代, 对人的机体、心理素质的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必须从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入手, 让他们明确健康的概念、内涵、标准, 养成健康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以及健康对人的生活、家庭、事业的重大意义。
2.2 自我保健教育
中国21世纪医学教育研讨会指出:“到21世纪我国的卫生服务将转变为卫生保健型体制, 突出预防和自我保健, 人们应学会自我诊治、自我照顾, 由求助于医疗机构向求助与自助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自我保健教育的内容包括:卫生习惯的养成、维护健康的方法、预防疾病的办法、自我健康状况的基本判断、自我基本治疗 (常用药的使用) 以及在医疗机构诊治后的继续自我保健等基本方法教育。同时还包括对在突发意外事件中能够采取正确方法和措施的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2.3 常见传染病预防教育
传染病是常见病、多发病, 过去、现在乃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传染病对学校的危害尤为突出, 由于大学生人群集中、生活集中、缺乏生活常识、生活条件有限, 因而, 大学生是传染病的多发群体, 传染病对学校的影响极其严重, 特别是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传染性强, 难以治愈。在进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教育中, 应对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危害、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教育, 既要消除大学生对传染病的恐惧感, 更要使大学生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形成对传染病的基本判断能力。
2.4 健康行为养成教育
我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调查证明, 我国前10位死亡率高的疾病中, 不良生活行为在致病因素中占44.7%, 在疾病发展原因中占80%, 例如酗酒、吸烟、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过度熬夜等。在现实生活中, 大学生由于聚餐酗酒、语言行为不文明造成人身伤害和学生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对大学生进行健康行为养成教育, 主要是让大学生弄清什么是健康促进行为, 什么是健康危害行为, 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 特别是要让大学生弄清楚自身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树立发扬健康行为的思想, 克服和纠正不健康的行为。
2.5 卫生管理法规教育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使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也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对大学生进行卫生管理法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依照相应法律维护自身健康权益的能力。卫生管理法规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卫生管理及卫生服务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 如医疗保险政策等, 使大学生能够在发生此类事件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方法
大学生健康教育在坚持以健康教育课为主渠道的基础上, 通过多种健康教育活动, 将其向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渗透。从学校政策、安全、营养、环境、控烟、个人卫生习惯、心理健康、卫生设施和社区参与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活动。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
3.1 健康教育课
这是一种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传播方式, 常用的教学方式有课堂讲述、讨论、角色扮演、示范及案例分析等, 其中以课堂讲述为多见。但是, 目前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的内容相对单一, 侧重点仅仅在心理健康方面。因而,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拓展。
3.2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指健康教育人员或卫生工作者为学生解答生活中的各种健康问题, 帮助个人避免或消除心理、生理、行为及社会各种非健康因素的影响, 以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健康咨询在高校建立的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 还应以校医院为依托, 建立健康咨询热线、健康咨询网站等, 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对社会热点健康问题进行解答, 在大学生中及时普及健康知识。
3.3 讲座
是一个人或多数人传播信息的行为, 如课堂教学、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等, 是我国学校健康教育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形式。高校有计划地每年或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以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的形式普及健康知识, 唤起人们的健康意识, 宣传关于健康的最新研究成果。
3.4 小组活动
以目标人群组成的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的目的在于促使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印象, 提高学习效果。因此, 健康教育活动应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 使知识与实际行为结合起来。健康教育活动种类较多, 可根据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活动。如培训红十字青年, 参加社会卫生服务和学校环境清扫, 组织以卫生为主题的团会、演出队、夏令营、知识竞赛等。实践表明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组织能力、自助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等。
3.5 个别劝导及采取措施
个别劝导是针对个别有健康问题的重点人员采取的干预措施。健康教育工作者针对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 通过传播健康知识, 传授有关的健康技能, 说服其改变不健康状态及行为的过程, 甚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个别人因健康问题发生极端行为, 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和主要手段。个别劝导及采取措施所涉及的教育者面广, 既有学生、班干部, 又有班主任、代课教师、学院领导等。因此, 健康教育首先要使学生骨干、教师、学院领导等直接与学生打交道的人员及时发现存在健康问题的重点对象, 并掌握个别劝导的方式及行为干预的科学方法, 从而对其进行健康教育。
3.6 同伴教育
同伴教育就是利用大学生的团伙意识, 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大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培训, 使其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和教育技能, 然后他们再向其周围的同学传播, 以达到教育目的。由于他们之间的文化背景、阅历相同, 彼此易于沟通, 因而教育效果显著。同伴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是朋友间的聊天, 或是有组织的小组讨论等。目前该方法多应用于生殖健康、劝阻吸烟、环境卫生、保护和节约资源等多种教育领域。
3.7 大众媒介教育
通过电视、广播、图表、标语、书籍、手册和教学设备等手段, 营造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4 社会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及其他能够促使行为与环境等方面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一切支持系统, 其中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知识阶层, 是接受新生事物、新的思想观念最容易的优秀人群, 社会健康的促进必须从大学生抓起, 使社会中的优秀群体懂得健康促进的必要性, 这样他们才能在大学期间、走向社会后发挥自己的作用, 影响和推动社会健康的发展。
摘要:大学生健康知识的贫乏与危害健康的行为, 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健康, 也不利于整个社会健康的促进。现指出大学生危害健康的行为, 从健康及健康教育的概念出发, 分析大学生健康教育重点应把握的内容及采取的方法, 论证大学生在社会健康促进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教育,健康促进
参考文献
[1]刘俊庭, 吴纪饶.大学生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小班社会教学活动三重奏 篇8
【关键词】 小班 社会教学 三重奏
每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想让自己预设的活动目标达成度越高越好,也就是说想让孩子们不论在知识、技能还是情感等方面都得到最大的发展,可是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光想是不够的。其实每个领域、每次教学活动都有一定的方法,方法使用得当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开展小班社会教学活动时既要根据社会领域特点,也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好教学活动的共性与个性,为幼儿选择最佳的教育策略与方法,让天真烂漫的孩子在活动中充分体验真实感知,使得他们在行动中发展,在经验中提升,在游戏中成长。
以小班社会教学活动《小兔过生日》一课为例,第一次我采用了讲故事《小兔过生日》引出主题,希望孩子们通过对故事的了解,能将故事中的敲门、问好、礼物、交谈、再见等交往过程模仿出来,直至学以致用。但是活动中大部分孩子只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在模仿表演中却出现了迷茫、从众现象,觉得在情境中有扮演、很好玩,却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为了突出重点,让孩子掌握做客技能,全面、真实地了解做客的礼仪,我进行了二次修改,调整了教育行为,努力激发幼儿学习行为。首先通过观看文明做客的视频,完整、真实地感受“做客”过程,激起孩子们的回忆,唤起已有经验,得到共鸣;随后还将生活中真实的做客场景搬进了活动中,让孩子们在游戏扮演中进行打招呼、送礼物等社会交往。结果两次活动产生了不同的效果:第一次以说教为主,学生听得多,被动学得多,而主动尝试交往却很少,不能学以致用或者说是不能自然而然地学会技能,产生情感;第二次活动采用了观察学习、实践练习、角色扮演社会教学活动三重奏的方法,孩子们轻松地获得了社会认知、技能及情感,得到了社会性发展。
通过这次对教研活动的探讨、研究,我有了一些感悟。
一、 通过观察学习,习得知识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班杜拉主张“观察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他认为行为的习得和形成可以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在上述第二次活动中,我将故事内容制作了动画课件,通过让小班幼儿观察小熊、小猴等小动物到小兔家作客的全过程,孩子们有了一个直观表象,在重复观看中,自然地将作客的话语、动作、表情等深刻地留在了记忆中,习得了相关知识、行为。抓住孩子们年龄特点采用观察学习法,孩子通过观察动画中动物们的作客行为而习得了相关经验,获得了对作客的社会认识与掌握了行为的方法,远远比第一次只听故事不观察行为效果来得更快、更好。
二、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技能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角色扮演的游戏绝非简单儿戏,它是孩子认识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角色扮演是他们最喜爱、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活动,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喜欢模仿的个性特点得到天然的释放,在游戏中模仿成人与同伴行为,不知不觉地掌握一些语言技能、交往技能,养成良好习惯。
在小班社会活动《做客》第二次活动中,我就根据孩子特性,增加了角色扮演环节。首先帮助幼儿确定表演作客的主题以及相应的角色,如“小客人”“小主人”,然后孩子通过模拟角色,这样多次重复表演,逐渐表现出所扮演角色的行为模式,真实体验了如何与好朋友相处交往,自然地掌握了交往的基本技能,学会了做客待客之道。
三、 通过实践练习,积累经验
小班社会教育方法的第三元素就是实践练习,它具有实感性,在做中学,通过真实的体验来学习,让幼儿积累更多有益的经验。
在小班的社会教学活动中,我提供充分的条件让孩子将观察到的行为转变为一种习惯性的正向行为。如《小兔过生日》活动中,我通过创设作客生活情境,让幼儿反复练习、实践,巩固良好的作客行为。
【小班社会与健康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小班社会健康教学计划10-26
小班社会教学总结10-26
小班上学期社会计划10-05
小班社会教案《穿鞋子》及教学反思06-19
小班社会教案《妈妈真好》及教学反思11-05
小班社会优质教案《美味鸡蛋》及教学反思08-29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国旗红》及教学反思11-02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爱幼儿园》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