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作文 雪念

2024-08-13

叙事作文 雪念(共9篇)

叙事作文 雪念 篇1

雪 思

来Y城有些年头了,每至冬日,对故乡的思念便愈深。几日前,地方新闻说Y城第三次降温失败,我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路人身上的薄衫,不禁莞尔。在这个四季如春的南方小城,怎敢轻易奢望它会有冬天。

儿时,与伙伴们谈笑,有人说喜欢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痴迷了双眼;有人说喜欢夏天,衣衫薄,夏夜的凉风,让人昏昏欲睡;有人说喜欢秋天,银杏黄,稻花香,硕果缠绵着味蕾,好不快活;也有人说喜欢冬天……其实,在四季分明的故乡,每一季,每一日都觉得极其快乐啊!

然而,不知是原本如此,还是怀念至此,如今想来最喜爱的还是冬日,因了寒风的萧瑟,愈发懂得温暖的可贵。冬日的雪,多年来念念不忘,甚至于见到写雪的诗句也一眼就记在了心上。

故乡的雪,总在寒冬深夜悄然落下,洋洋洒洒不知不觉就笼罩了整个村庄。待早起时,瞥见窗外的皑皑白雪,一路惊喜地跑去和正在做早饭的外婆讲,下雪啦!下雪啦!那时候,从初冬开始便时刻期待下雪的时日。而离开故乡多年后,每逢冬日回乡,都赶不上一场雪。遗憾,是有的吧。只是不知,它可是在怪我当初,毫无征兆的突然离去?

如此,关于冬天与雪的记忆,就都停留在了孩提时代。

雪 诗

初入学堂,随着老师摇头晃脑的朗诵王荆公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时,家乡有雪,却从未见过梅花。仅凭书本上诗句旁附的一小幅水墨画,和老师的描述去想象那是怎样一番美景。许多人说,这首诗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更是诗人结合自身处境抒发的情怀。而我,仿佛与生俱来般,总是先入为主的对自己的第一印象最为深刻,以至于每次考试诗词赏析的时候,都说不到官方解析的点子上。我只记得,那时候每读一句,脑海里就自动闪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寒冬腊月,几株梅花插在墙脚,四周一片白雪,除了乌黑的枝条和红色的墙砖,满是一片肆意清凉的雪白,而那似有似无的花香却不知是何香味。此后每次见到这首诗,都是这样的感觉,大概那样一幅画面已在我脑海根深蒂固,不论过去多少年。

而后,又读到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老师说,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还是在四行小诗的旁边,附了一则水墨画,看着看着,老师的话语在我耳中渐行渐远。我只看到,在一个下雪的寒冬,四下里,渺无人烟,一片寂静,除了满世界的雪,还是雪。一位老人,独自坐在江面的一叶小船边钓鱼,试想,在寒冬季节里,鱼儿是否都沉在温暖的水底深处,大概不会出来觅食吧。而那孤零零的老人家,应当十分享受这样的寂静吧,或许,有雪为伴,他也并不觉得孤单。

某日深夜,读到一篇以“晚来天欲雪”为名的散文,如今只记得文中前部分写了诗与诗人的种种,具体的也记不清了。然而那首小诗却在脑海徘徊许久,迟迟不肯褪去。那晚,我一遍又一遍,一字又一句的呢喃着,“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不肯停歇。这首为世人称道的五言绝句,是诗人白居易写给刘十九(刘禹锡的堂兄刘禹铜)的邀约信,寥寥二十字,写尽了生活的诗意,和友人温暖的情谊。那新酿的美酒,那小巧的红泥火炉,那个即将要下雪的冬夜,恨不得我就是那位与诗人酌酒尽欢的刘十九啊!而后每次见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等此类诗句时,也总忘不了脑海深处,臆想出的那个千年前寒冬时节温暖的雪夜。

雪 事

长辈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每年初冬刚至,人们就开始盼起下雪天。大人们渴望着来年的庄稼丰收,小孩们却想着在银装素裹的雪地里肆意玩耍,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不亦乐乎。

那雪,总在冬日的某个深夜来访,不带一丝征兆。有经验的老人们推算往年的雪期,也总能知道,雪会在何时到来。于是早早的,大人们就给小孩备好了棉袄,棉鞋。然后,在下雪的日子里,老人围炉聊家常,小孩雪地闹得欢。那时候,总见外公穿着双木屐鞋踏雪出门,去田地里看油菜苗,怕它冻了,冷了。而通常,哪怕是一尺多深的大雪,也无法掩盖它蓬勃生长的欲望。那双木屐鞋,深沉厚重,和棉鞋一样的深黑色,我偷偷的穿过几次,试图和外公一样走去雪地里潇洒几回,然而终究太大太沉,显得笨重,走不动路,只得作罢。而后来,脚长大了,那双木屐鞋却随着外公的离去一并消失了。在后来的许多年里,再也未见过有谁在雪地穿过木屐鞋。

后来的几个冬日里,大多时和表弟跟着外婆去四外公家串门子,围炉烤火剥棉花。通常八月末,棉花的果实开始裂开,阳光若好,不多时就会全部盛开,若天气不好便开的很慢。去地里摘棉花的时候,就得把裂开的“棉花桃子”一并也摘下,待到寒冬时,几个大人小孩一并围炉剥棉花。剥完的棉花桃子壳,用麻袋装着在烤火的时候,倒在火盆里引火,或是在做饭的时候,倒在灶肚里烧来煮饭。一堆燃烧着的火红色的棉花壳,远看似一幅艳丽的画,近看似一朵朵嫣红的花,不久,便又化作一堆灰烬,短暂如烟花。

下雪天,一家子老小围在院子的屋檐下燃炉烤火。雪一边下,火苗一边蹭,火光印在脸上,热乎乎的,红通通的。呆的久了有一丝燥热,便走进雪里,看着它一朵朵飘在手上身上,那冷热交替的感觉,十分惬意舒爽。然后,便在外婆的呼喊下,回到火炉边。不知何时,四外婆拿来了几块糍粑和几个红薯,架在火炉边上未烧尽的树枝上烤着。然后就目不转睛的盯着它们,一会儿,糍粑鼓起来了,拿起火剪将它翻面,若发现的晚了,就裂开一层金黄的锅巴,而我就恰好喜欢那火候正好的金黄锅巴味。抑或是红薯皮的颜色开始泛黄,慢慢裂开变黑的时候,也迫不及待的将它翻面,等到另一面也烤熟了,就和美美舅舅各自拿起一个,在外婆的叮嘱声里跑出门外雪地里,再也不肯坐在火炉边半刻。

那时候,已学会写字,一手握着吃食一手执着树枝,在雪里乱涂乱画。

不是竹叶,也不是梅花,只是一些对过往的牵挂。

虽然,许久没有触到松软冰凉的雪了,许久没有看到漫天纷飞的鹅毛大雪了。虽然,岁月变迁,我早已习惯了没有雪相伴的冬季。可我仍殷切的盼望着,也一次次的幻想着,我再次走在白茫茫无边际的雪地里,恣意潇洒……

哪怕当我回头时,他们的音容笑貌都已不在。

叙事作文 雪念 篇2

今天斗胆再谈作文, 实因一次偶然, 一次小小的尝试, 激起了学生的一场头脑风暴, 学生反应之激烈超出意料, 令人惊喜, 萦索心头, 不吐不快。

情境再现:人教版八下四单元“到民间去采风”的教学中, 萧乾的一声《吆喝》, 唤醒几许儿女爱乡意;琦君的半杯《春酒》, 安慰多少游子思家情;汪曾祺的一枚端午的鸭蛋也勾起了笔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 于是兴冲冲写了一篇《童年时的欢乐时光》。

在把自己着实温暖了一回后, 因感受真切、自得而竟突发奇想, 让自己的文字匿名与学生见面, 和学生分享我的快乐童年, 让学生去评评这样的生活文字。

于是有了下面这样的一堂课:

教材:讲义一张, 内容———拙作《童年时的欢乐时光》

课上, 先卖了个关子, 告诉学生老师另外找了篇文章和大家一起读, 先让学生圈划, 点评, 于是很多不明就里的学生怀着崇敬之心开始认真地品读这篇“优美散文”, 用已掌握的结构、修辞的知识去泡解, 读出了回忆美好童年的主题, 读到了抓知了、摘野草莓、捉泥鳅的乐趣, 甚至还有学生精妙地赏析了其中几个我煞费了脑子的词, 颇让我产生“得遇知音”“孺子可教”的欣喜。早有按捺不住的学生在打听“作者是谁?”当得知本文是老师从其它地方找来的一篇文章, 作者不过是个普通人时, 学生顿时轻松了许多, 也可能因此而有点失落吧。告诉学生你们可以对本文评论, 或像平日里在论坛帖吧一样自由地“灌水”、“拍砖”, 一听到“论坛”“帖吧”、“拍砖”这些亲切的词, 教室里就炸开了锅, 学生兴奋不已。以前的课堂多的是老师讲, 学生记, 偶有讨论不痛不痒;以前的动笔, 只是老师下令, 收缴, 点评, 并不多顾及学生感受, 今天可以随意地灌水, 甚至拍砖, 学生就来劲了, 有人把它当美文来赏读, 有人扮评论家来挑刺, 课堂卷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 我庆幸自己找到了一条有效的导火线, 引入生活中的新鲜随意的表达方式, 让每个孩子都能轻松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而且激发他们对自己童年的回忆, 唤起了很多孩子对童年的表达欲望。

城里孩子的羡慕和遗憾, 乡村孩子感同身受的亲切和自豪;清高者的不屑, 唯美者的批评, 都让我获得了无比的满足。我们一起听听学生们怎么说:

“全文粗看是篇美文, 文中的许多字词显然是经过了作者精挑细选而得, 但我认为写得还不是非常深入, 和《我因江南而自豪》相比, 江南一文更有诗情和文韵, 本文呈现给我的画面简单、老套, 没有创新, 依本人之见加入几句诗, 效果会更好。” (林超毅)

“文章详略有得当, 引人入胜, 算是让我们一些城里孩子了解了平时不知道的希奇事, 安慰了城里的孩子体会不到的遗憾……” (黄小燕)

“乡下有乡下的无忧无虑, 儿时的回忆最是难忘, 文笔没那么优美, 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 也令我们这些乡下来的小屁孩怀念我们的乡村童年了, 在农村生活, 我骄傲!” (李阳阳)

“文章一般, 方法不错, 找时间试试去……” (管文静)

“可怜了我们这代人, 都体验不到你们说的抓知了、摘野草莓、捉泥鳅的乐趣, (好诱人哟!) 我们只有埋头苦读的份, 头上最美好的自然却无法触及, 欣赏你的顽童生活与心灵, 甚至妒忌你的童年! (余金慧) ”

………………

那些被唤醒的童年, 此刻全都涌溢出来了……

“童年, 那么美好, 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快乐记忆, 就‘轻而迅速’一词足见你钳泥鳅的熟练, ‘挠’字说明了玩知了的有趣, 其实我也想起了在乡下与表弟一起偷萝卜挖笋的快乐, 才知道那是多么美好珍贵的童年……”

“儿时的许多事新鲜好玩, 小时, 夏天, 楼下草坪捉蚂蚱, 无辜牺牲, 被折磨死了……”

“我的童年没贫瘠到如此地步, 但采桑葚的滋味也无法忘怀……”

“想到了小时候奶奶家附近修道院里那几棵高大的柚子树, 大柚子惹人直流口水, 扛着工具偷菜的刺激惊险……”

“胆大时甚至跟人去抓蛇摸蟹, 晚餐的桌上便多了道味道鲜美的蛇汤了……”

“看了这么多, 我也不禁想炫耀一下我那绝不亚于您的童年生活了……钓龙虾, 烤龙虾, 那只最大个头的掉进了火里, 至今想起来仍觉得可惜……”

那一瞬, 有学生顿悟了, 我的童年也有很多有趣的事可以这样写啊, 连头疼作文的男生也发现, 自己可能是没文采, 但自己多的是淘气的经历啊, 把那些淘气写下来原来也就是文章了啊……

可是那么多的故事和精彩怎么到纸上去绽放?于是老师顺势告诉他们“最有美感的应该是回忆的淡淡的细节”, “一件事, 怎样最精练”, “相同的事如何处理轻重”, “入题要快, 结尾要留白”, 于是“浓缩生活, 放大细节, 我手写我心”成了大家的共识。

精彩的“灌水”、“拍砖”交流后, 谜底揭晓———作者乃本班语文老师时, 满堂哗然!“原来这就是我们老师的生活!”“这么淘!”少了神秘, 多了亲切。

“比我们的水平高, 当语文老师还是有资本的, 吃知了恶心吗?不敢相信我们的老师还敢去抓知了……”

“如果有时间, 不如你带我们去摘野草莓吧……太羡慕你们的童年了……”

高潮迭起的课堂随铃声而戛止, 但那篇《童年时的欢乐时光》掀起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它激发起的写童年写回忆的热情是我所始料未及的。课后老师没强求写作, 只说动情就写吧, 事实是很多孩子情不自禁地写着。所谓情动而辞发吧, 《提着野菜回家》《那也是茵茵碧草》《蒲公英漫天飞的日子》《城里孩子的乡村生活》《温暖的夏天》《坐着公车驶过岁月》……个性美文层出不穷。

在这个春天里, 一堂语文课上, 我和学生一起收获了一大堆的快乐。

姑且称自己的《童年时的欢乐时光》算下水文吧, 于是, 意犹未尽的咀嚼着此次下水:我们的师生关系, 我们的作文教学, 我们的日新月异的生活……其实, 我们有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快乐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和体验。老师下水, 好处多多。

其一.“下水”作文鼓励了学生, 融洽了师生感情。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有一定神秘感的, 所以适当用文字表露一点教师个人的生活和情感, 这些小秘密不仅能满足一下学生的好奇心, 使他们对老师产生兴趣, 也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而且老师的下水文章不一定是最优的, 但将“下水”文章交给学生评改鉴别, 还能鼓励学生敢于“班门弄斧”, 善于“吹毛求疵”, 提高鉴别能力, 促进自改能力的提高。要知道有时成功挑刺也能给学生极大的成就感, 满足感, 平等感。情感上拉近了距离的师生在课上更充满人情味。著名教育学家罗杰斯不是说了吗。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课堂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信任感, 敞开心灵, 促进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获得更大的成效。既然如此, 何乐而不为呢?

其二.“下水”示范, 为学生树立无声榜样。

老师把自己的故事诉诸笔端, 或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流露于文中, 比起书本的范文会让学生倍感亲切和熟悉。老师的写作行为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作文的素材就在自己的生活里, 文章其实可以这么简单, 不过就是叙述自己的生活而已, 利于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厌恶心理。他们也会不知不觉地学着老师挖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平时注意积累, 注重分析的习惯的养成, 其作文教学的引导作用不言而喻。

其三.“下水”激趣, 挖掘写作动机。

就我们的作文教学现状来看, 一个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否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达到一定的写作水准, 将对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甚至他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是写作教学的根本途径, 任重道远。

一石激起浪千层。老师下水的童年故事催发了学生无数明媚的春天, 让学生明确了:好的文章不是虚构出来, 或是拼凑、抄袭出来的;我的生活里到处都是精彩和美好, 我要把这些故事写出来, 我也可以写得很精彩。为了让自己的故事被接受认可, 学生自会在遣词造句上分外用心, 写感受, 吐真情。这样, 学生作文中那些老掉牙的俗里俗气的故事没有了, 代之而来的是自己生活圈中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

学生由“要我写”变“我要写”, 由怕作文到不吐不快, 写作动机催生, 良好的写作习惯逐渐养成, 长此以往, 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无形中提高, “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的作文教学目标有望实现。

其四.多渠道“下水”, 找准触发点。

老师下水文的写作和运用, 也应该是多渠道的, 内容和形式上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在网络时代,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下水示范, 组织作文教学。利用便捷的网站或网页, 开放的博客和论坛贴吧或Q Q空间做载体, 可以在网络开辟作文教与学的专栏, 设班级 (文学社) 发表园地、习作簿、指导站等各种利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栏目, 用跟帖评价的方式主动评点, 畅所欲言。开放你的博客或空间, 你会发现点击上升, 人气剧增, 你会发现除了课堂你又赢得了一块阵地。你在这块地上播下的每棵苗, 都会走过春天, 结出硕果。

作文教学叙事 篇3

一个人的语言发展是先学会口头语言,然后才学会书面语言。不会说,又谈何写呢?于是,我布置了“三分钟演讲”的活动。演讲的内容不限,自己写的或者课外有益读物的内容都可以。在学生们演讲的过程中,要求他们语言要流畅,表情要丰富,感情要真挚,同时针对学生们演讲中出现的某些问题,给予及时的评价,对讲的优秀或有进步的同学给予奖励。

二、积累素材,多读书丰富写作效果

写文章是靠平时的积累。要想把作文写好必须要在多读、多看、多思、多练上下功夫。没有平素点点滴滴的词汇、语段及生活真实的感受是绝对写不出好的作文来的。因此,我要求同学们每天在早课前抄写一些好词佳句。为了便于记忆,按写人、写景、写物的类别进行各种竞赛活动,如“词汇大赛”“语段速写”“成语接龙”等。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写真情实感,激发表达欲望

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如在一次“跳大绳比赛”中,一名同学这样描写跳绳比赛活动场面:“比赛开始了,只见摇大绳的两名同学,用力晃动着手臂,随着大绳的起伏,时而弓着腰,时而踮起脚,把大绳摇到最大空间,生怕绳子碰到中间跳绳的同学。只见绳子掠过中间跳绳的同学的头顶,擦过地面,发出‘叭叭’的响声。围观的同学们紧张地,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不由自主地随着绳子有节奏的响声数起数来了。”还有一名同学这样写了结尾:“我们班终于取得了冠军!胜利了!当我们走进教室时,同学们都激动得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

叙事作文 雪念 篇4

在教学上运用实践法, 就是在语文作文教学上引领学生在生活中重视自己的生活体验, 挖掘自身情感, 并在个人与群体的实践性活动过程中, 通过观察、调查、访谈、关注等方式体会人生百态, 获得人生经验, 进而把自己所经历的, 所见所闻的写入作文中, 自然就会有真实的情感流露。

实践法的运用能从根本上入手, 改善学生在叙事类作文写作中出现的内容空洞无物、缺乏情感、矫揉造作的状况。

以下是在课堂内外运用实践法的几个方式:

一、观察

学生没有素材可写, 不会描写人与物, 与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事有直接关系。在作文课上, 教师可作出一系列举动, 如来回踱步、搔头、皱眉等表现焦急、烦躁的心情, 让学生观察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情, 而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出来。教师可在学生描述时将其描述写于黑板上, 再让其他同学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来替换, 或增添词句来丰富描述的句子。这样一来二去, 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同义的词语, 还能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事件, 学生在写作时自然就有词可写, 描写也能更细致了。

仅仅是靠在课上对教师言行举止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 善于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行观察才是写作素材源源不断的保证。如在生活中观察宠物的生活习性或亲人的言行举止, 并养成写下观后感的习惯。

二、调查

有时候观察到的东西大多数都只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具体的内心的东西就很难了解到, 这时就可以每周定一个调查主题, 如最向往的生活环境、幼年时的梦想等, 让学生在课后的时间内对身边朋友、家人或亲戚等人做主题调查, 了解对方的世界, 对方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学生做出一份调查报告, 并在课前向老师、同学作报告, 同时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调查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而在课前作报告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样的训练从各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能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三、访谈

访谈, 听起来似乎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但是如果能在课堂教学时给学生做一个示范, 如在作文课上, 教师随意地找一个学生做访谈, 问问其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聊着聊着, 学生就会明白访谈就是一问一答而已, 并不困难。而访谈的技巧并不是重点, 重点是在访谈的过程中学会总结, 学会领悟对方经历过的事情, 学会感受其中的感情, 进而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最好让学生在每一次访谈后, 都要或多或少地写写访谈记录和个人感受, 并且选取愿意公之于众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在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一起领会他人的故事, 一起聊聊各自的感受。

四、关注

以上三种方式都可能会局限于学生的生活圈子里, 还应适当拓宽视野, 往不同的地方去观察, 或者说是关注。每年过春节、国庆节的时候, 家长们几乎都会带着孩子回老家, 去爷爷奶奶或较远的亲戚家里拜访, 又或者去名胜古迹旅游。这时, 学生对生活的体会也不应该停下来, 而是应抓住这一时间仔细观察, 比如家具摆设、灯光设置、家庭关系等, 看看他人的生活圈子与自己的有什么不同。又或者可以关注一些社会上的特殊人群, 如疾病缠身的人、名人、科学家等人的生活及其励志故事, 或是关注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动态, 尽量多地了解他人的生活, 感受不同群体的情感状态, 拓宽视野, 让自己写的文章充实起来。

语文作文教学, 不能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写作, 教师还有义务教会学生如何感悟生活, 如何成为一个能理解他人、宽以待人的人。

总而言之, 写作素材就应当来源于生活的人生百态, 悲欢离合, 离开了情感和生活, 作文就不是真正的作文, 而是一堆了无意义的文字。实践法就是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生活的各个方面, 使学生在写作时描写得更细致、更真实, 同时让学生体验人生百态, 发掘学生心中的情感, 使其在写作上充分抒发出真情实感来, 这样学生才能改正之前的写作缺点, 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1]严丽.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指导浅谈[J].新校园·理论 (上旬刊) , 2012 (3) .

叙事作文 雪念 篇5

叙事作文中常常出现不少景物描写。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叙事作文里写景往往会对全文起到交代背景、烘托心情、推升情节、揭示中心等作用。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以唯美、明亮、动情的文字触动、感染着每一位读者,继而产生共鸣,传达能量。

解密大叔:

孩子们,快睁大眼睛,来认识一下叙事作文里的几种“写景”形式吧!记住,只有牢记于心,才不会让任何“写景迷阵”从眼皮底下逃走!你准备好了吗?

“山门阵”

特点:最先出来“叫阵”的就是它了

作用:交代背景,表明环境

阵法示范:

夜深了,星稀月皎,人静露凉。

夜深了,跟往常一样,老师埋头灯下,将学生写的蚯蚓般的数字,一个一个端详,一笔一笔改正。

《夜访》节选

叙事作文往往少不了要写清事件是在“何时”“何地”发生的,这便是叙事文“六要素”中的“时间”“地点”。这里写景就是起到了“交代时间(背景)”的作用,同时也衬托出老师工作的辛苦。

“隐形阵”

特点:分几处藏在作文中间

作用:侧面描写,烘托心情

阵法示范:步入赛场,看着摆在面前的稿纸,心里升腾起莫名的害怕……其他参赛选手已经纷纷埋头“苦”写,而我却还未理清凌乱的思绪。窗外,春日的雨果真害羞似的,滴滴答答个不停,每一滴都落在我心间最脆弱的地方,我的心更乱了,几乎到了崩毁的地步。

《至少我追求过》节选

通过刻画他人、描写环境等间接描写,往往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俗语讲“绿叶衬红花”,景物描写无疑就是那片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的“绿叶”。

“告别之阵”

特点:把文章最后要说的告诉了你

作用:揭示中心,延伸意境

阵法示范:八月,成功的“喜悦”眷顾了我,因为我顺利地通过了音乐学院的青少年钢琴舞台赛初选,同时也获得了“钢琴十级证书”。

秒针追逐着分针、时针,超越了一圈又一圈。

《像秒针那样》节选

在文末运用景物描写,往往能够余音袅袅,“柔和地”留住读者的心灵,使之回味无穷,不忍弃之。同时,首尾呼应的景物描写,也能起到揭示中心、点明主题的作用。

“灵魂之阵”

特点:像是一根线把文章串了起来

作用:线索贯穿,联通全篇

阵法示范:那株默默的蟹爪兰,静静的,静静的……

终于挨到了晚上放学,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回了家……那诱人的粉变得晶莹,变得妩媚。无意间,我又瞥见了那株蟹爪兰,它仿佛在说……我凝住神,恍然大悟:蟹爪兰顽强地战胜了炎热和干燥……

如今……总会想起一旁静静伫(zhù)立的蟹爪兰。

《蟹爪兰给我的启示》节选

比较法在叙事性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6

一、在比较中学会积累素材、提炼主题。

“在结构布局中,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不是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这些文本表层的篇章问题,而是在一篇文章中,你用什么基本的事实材料来体现你的文章中心、立意。”所以写作首先要解决选用什么样的素材问题。获取素材的途径有两条:直接从实际生活中提取;从艺术作品中思辨而得。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这些认识往往浮在表面,大多处在肤浅、芜杂状态,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素材。通过对范文素材的比较分析,学生在理解别人看法的同时,自己的思维触角就会延伸到生活的各个层面,相同的、相似的、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材料和思想很有可能不断的浮现,能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忽视的,甚至熟视无睹的生活点滴给“挤”出来。

首先,是挑选典型的范文,我选择这样两类:同一话题,情感主题相似,故事材料新颖;同一话题,材料相同,观察角度不同,情感体验独特。

第一种类型,例如,以“亲情”为话题,同是体现父爱,有不同的选材:(一)在一个傍晚,当小朋友们把胆小的我独自留在悬崖上的时候,父亲鼓励我一步一步爬下悬崖,这次经历让我受益终生。(七年级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二)小时候我跟父亲去洗澡,父亲把我抱在腿上轻轻给我搓澡;过年时父亲带我去镇上置办年货,用省吃俭用的钱给我买小人书和小花鼓;我把课本撕了几页叠“方宝”(一种游戏)被不识字的父亲打,晚上他却默默的帮我压平粘好。(《高中生优秀作文》)对这2篇范文,我要求学生在选材上进行比较评析。如,可以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第一篇);可以写生活中琐琐碎碎的镜头(第二篇);可以通过不同的故事表现人物的多个方面(第二篇);这种比较评析的过程,可以触动学生的真实体验,不断联想到新的材料产生新的想法。

第二种类型,例如以“我的老师”为题,有两位学生写了同一件事:物理课,一位同学课上睡着了,当时正好讲到了有关声的知识,物理老师叫醒了他,说:“虽然我嗓门大,但一定不是噪音,这位同学在我优美的乐音中被催眠了。”一位同学侧重表现物理老师的幽默,表达喜欢这位老师的情感。另一位同学恰好就是那位上课睡觉的同学,他赞扬了物理老师巧妙地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因为角度不同,提炼的主题、叙事的详略、语言的选择自然不同,两篇看似相同的文章各有千秋。

二、在比较中学习技巧、互评修改。

叶圣陶曾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具体实施如下:1、教师将同一话题的几篇不同层次的文章发给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依据中考作文的统一标准,评出一、二、三、四几个档次,并写出评语。2、在全班内交流结果,由组长发言。3、对于一等作文,找出其亮点,有针对性的练习仿写;对于其他档次的作文,找出存在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换写。(这一环节不要求当堂完成)4、交流仿写、换写的内容,推选出最好的。5、把原文和仿写、换写后的文章张贴在教室里,供学生比照参考。这种模式,融阅读、赏析、修改、写作于一炉,提升联想和想象的质量,效果较好。

三、作文教学中使用比较法的特点。

1、培养写作的兴趣,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用比较法学习写作,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法可循,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激发,从而产生尝试写作的愿望。同时他们还可以从对比前后所写文章的差异中,切实感受到自己作文水平的提高,增强写作信心。

2、提高阅读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较法的应用,以阅读比较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宗旨,融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为一炉。学生带着评析的心态、写作的目的去阅读,最能发现文本的妙处。

著名作家陈丹燕说:“写作其实是一种寻找合适的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方法,和选择穿什么衣服有很多相似。”比较法应用在作文教学中,就不失为一种合适的方法。

叙事作文 雪念 篇7

关键词:叙事文本,叙事视角,叙事时序,叙事节奏

“叙事遍布于神话、传说、寓言、民间故事、小说、史诗等”[1],据不完全统计,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文所占比例都接近40%。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习惯从文章学角度对叙事文本进行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环境、结构等一般性内容的解读,效果也不错,但是对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究阅读和创造阅读能力,尚有欠缺。因此,本文将探讨用西方叙事学理论来解读叙事文本的方法。因为这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还能培养学生“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2],以及“有创意的阅读”[3]的能力。

一、叙事学理论简述

“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4]是“对叙事文的形式和功能的研究”。[5]其中较为常用的是叙事视角理论和叙事时间理论。叙事视角指叙事者观察故事的角度,叙事时间指作者组织故事的时间方式,包括叙事时序和叙事节奏理论。

1.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限知视角和旁知视角三种。

全知视角:叙述者无固定视角,像上帝一样能洞察人世间的一切,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甚至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潜意识都能了如指掌。即,叙述者所知大于作品中所有人物所知。

限知视角:以作品当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作为叙述者的一种叙事角度,也称自知视角。在这种视角中,叙述者所知等于作品中人物的所知。

旁知视角:叙事者严格地完全身处局外,仅仅从旁观者的角度来报道故事的发生发展,即叙述者就像一台摄像机,远远地客观地记录事情的表象。也即,叙述者所知要小于作品中任何人物的所知。

2.叙事时序

叙事时序指叙事时间的顺序。叙事时序是相对于故事时序而言的。故事时序是自然的、固定不变的;叙事时序则可以是人为的,变化不定的。叙事时序主要有顺时序和逆时序两种。

顺时序:叙事时序与故事时序的呈现形式是一致的。比如童话、民间故事中,故事发生、发展的顺序与叙事呈现的时间顺序是一致的。

逆时序:叙事时序与故事时序的呈现形式不是一致的。基本的逆时序有预述(又称闪前)和倒述(又称闪回)两种。“倒述是在事件发生之后讲述所发生的事件,预述是提前叙述以后将要发生的事件。”[6]

3.叙事节奏

叙事节奏是故事时间(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与文本时间(叙述者讲述故事的时间)之比。故事时间长、文本时间短,则叙事节奏快;反之,则叙事节奏慢。体现叙事节奏的有五种叙述形式,也可以称为五种叙事节奏。

省略:文本时间无限小于故事时间。

概要:也称概述。文本时间小于故事时间。

场景:也称等述。文本时间约等于故事时间。

延缓:也称扩述。文本时间大于故事时间。

停顿:也称静述。文本时间无限大于故事时间。

二、叙事学理论视域下的叙事文本解读

相对于文章学角度而言,根据叙事学理论来解读叙事文本,是一种创新方法的探究性阅读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叙事方式,探究不同叙事方式的功能,加深对文本内容及表现形式的理解。

1.从叙事视角解读

不同视角的叙事功能是有差异的。全知视角能拓展叙述的广度和深度。广度指古今中外无所不知;深度指人物心理、思想等无所不晓,并能够直接表达看法、参与评论。如《阿Q正传》在总体上用了全知视角模式,所以对阿Q的生平事迹如数家珍,娓娓道来。限知视角能增强文本的真实性,如《红楼梦》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所见所闻所感用的是限知视角手法,以刘姥姥的嗅觉、视觉、感觉来写荣府,读者进入的也就是刘姥姥的感知世界,只因出身低微才对荣府的奢华景象有胆破惊心的感受。旁知视角因叙述者只描述所见所闻,不发表主观意见,不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如《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大多采用这种视角,对宝钗的心理不作透视,给读者布下了一个个疑团,让读者去猜测、遐想,各自见仁见智。而多种视角的综合运用能使文本叙述富于变化,避免单调。

下面以《林黛玉进贾府》(节选)为例进行视角解读。

(1)林黛玉与父亲洒泪而别的片段是用什么视角叙述的?林黛玉来到贾府与众人见面的片段是用什么视角叙述的?

明确:分别用了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

(2)为什么采用不同的视角来写这两个片段?

明确:“洒泪而别”,父女各自心情千头万绪,全知视角更容易全面深入到各自内心深处。“黛玉进贾府”,都是亲眼所见,亲身所感、所为,限知视角让读者如临其境,更加真实可信。

(3)林黛玉与众人见面片段为什么采用多个限知视角来写?

明确:一方面,通过林黛玉的限知视角来展现贾府的人物,每个人在黛玉眼中的形象不同,使黛玉意识到不同的人要以不同的态度分别对待,这将黛玉置身于复杂的人物关系中;另一方面,通过王熙凤、贾宝玉等贾府中人物的限知视角,将林黛玉的形象多方面地展现出来,不同人眼中的林黛玉有着不同形象,便于塑造更富于立体感的黛玉形象。这就是说黛玉的形象是通过自身的出场和众人的参与,也即多个限知视角来体现的。另外,“多个限知视角之间的转换,打破了单一叙事角度所带来的冗长、单调和沉闷感,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能消除读者阅读时所产生的疲劳感。”[7]

2.从叙事时序解读

在叙事时序中,采用的最多的是逆时序中的预述和倒述两种叙述形式,它们各自功能不同。预述可以较明显地体现叙述者的叙事猜想与评价,所以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或说教性。倒述是先写结果再找原因,这就增强了行文的逻辑性,逻辑性强则客观性增强,客观性强则真实感强。同时,将结果放在前面这个突出的位置,说明叙述者非常关注结果。

下面以《故乡》和《祝福》为例进行时序解读。

(1)这两篇文章各自用了什么样的叙事时序?

明确:《故乡》采用了预述时序,《祝福》采用了倒述时序。

(2)不同的叙事时序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叙述效果?

明确:《故乡》的开头叙述者写道:“渐近故乡时,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里通过“荒村的萧索”预示了故乡的衰败凄凉。从叙述语气看,“悲凉”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苍黄的天底下”是悲凉的大背景,背景的悲凉正映衬出心底的悲凉,“荒村”是我产生悲凉的具体缘由,预示故乡的没落破败,“远近横着”写出了萦绕心里的衰败景象真是挥之不去。可见,这一预述,既提前交代了“荒村”,使读者隐约感觉到父老乡亲的苦难生活,又表露出叙述者对故乡的失望和担忧。《祝福》先交代祥林嫂在浓浓的祝福声中死去,这就为节日的喜庆罩上一层厚厚的阴影,一下子揪住了读者的心,逼迫着你不能不去追溯祥林嫂的死因,也就不能不一气呵成地去阅读下文。接着便开始逐层剖析祥林嫂的肉体与精神如何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压迫步步走向死亡,形象逼真,强化了悲剧效果。

3.从叙事节奏解读

在叙事文中,五种叙事节奏有着各自的运用场合和不同的功能。省略常用来造成叙述的中断和空白,一是省略不重要的内容,使情节得以快速推进;二是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思索和创造的空间。 概要多用于背景、身世介绍,或说明那些并无重大事件发生的岁月。场景主要用于描写具体事件,如对话描写、动作描写等。延缓像电影中的“慢镜头”,如有人突然看到一个过去与其关系密切、交往频繁但又多年失去联络的人,瞬间想起许多往事,这些事在文本中逐一罗列,以至陈述它们的时间远远超过它们在当事人脑海中闪过的那个“瞬间”。停顿主要用于景物和人物肖像的描绘、社会习俗的介绍等。

下面以《木兰诗》为例进行叙事节奏解读。

(1)《木兰诗》写出征、作战、归途、团聚分别用了怎样的叙事节奏?

明确:分别用了概要、概要、省略、场景等叙事节奏。

(2)为什么用不同的叙事节奏?

明确:用概要写出征,可见军情紧急,刻不容缓;用概要写作战,可见巾帼英雄,飒爽英姿,出生入死, 不逊儿男;用省略写归途,可见归心似箭,心情比军情还急;用场景写团聚,可见亲人团圆,其乐融融,幸福无比。这样就更容易突出木兰这位巾帼英雄的女儿本色以及对亲情的珍惜。

(3)各种叙事节奏综合使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概要与场景之间交替平稳地进行,以使读者不致由于过快的节奏而过度疲劳,也不会由于节奏过慢而感到烦扰。”[8]这样就使行文节奏时急时缓,急缓相间,张弛有度。

三、叙事学理论视域下的叙事文本改写

在以上探究性解读的基础上,对叙事文本进行改写训练,对比改写前后的效果,是较为实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

1.叙事视角改写

叙事视角中用得最多的是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可在二者之间进行改写训练。

(1)全知视角改写为限知视角。沈从文的《边城》主要用全知视角叙述了翠翠、爷爷、大佬、二佬的生活故事,自由描述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及其发展变化。如果改为由多重限知视角来叙述这个故事,即由爷爷、翠翠、二佬、大佬分别来讲这个故事,这必然会带上不同叙述者的鲜明的个性倾向性,与原文风味自然迥然不同,这样或许更有利于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彰显个人的性格特征。如《荷花淀》中五个青年妇女性格各异就因为多重限知视角的巧妙运用:“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这明明是牵挂丈夫,却又不好意思直说,偏偏要为探夫找一个借口,写出了这位嫂子性格的机智伶俐与委婉含蓄;“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真是快人快语,想丈夫就是想丈夫,用不着拐弯抹角, 这就写出了这位嫂子的直率爽快;“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这并非是说水生嫂不想去看丈夫,恰恰说明她在探夫的问题上比谁都想得更深更远,就连探夫途中可能遇到的危险都想到了,这就写出了她的谨慎稳重;“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这位嫂子探夫心切、急不可待,生怕大家听了水生妻这句话就打消了探夫的念头,使探夫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就写出了这位嫂子要看丈夫就不顾一切地冒冒失失;“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句话情味最足,分明是一句假话,可是假话传真情,写出了这位嫂子的扭扭捏捏、羞羞答答。

(2)限知视角改写为全知视角。鲁迅的《故乡》用“我”的限知视角写了“我”二十年后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显得真切逼真,其中二十年间闰土和杨二嫂的生活情形则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若改为全知视角叙事,则可以花开三朵,各表一枝,一条线写闰土的辛苦麻木的生活,一条线写杨二嫂的辛苦恣睢的生活,一条线写“我”的辛苦辗转的生活,再写二十年后三人相遇故乡的慨叹,这样三线并行,增大文本的信息量,直接凸显故事的悲哀沉重感。这是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对作品进行多元解读的很好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深刻意蕴的理解,又是对文本进行二度创作,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可谓一石三鸟。

2.叙事时序改写

预述与倒述是最重要的两种叙事时序,教学中,可让学生将它们改为顺时序,以比较效果。

(1)预述时序改写为顺时序。鲁迅的《故乡》从全文来看运用了预述时序,其中对闰土与杨二嫂的回忆又用了倒述时序,改为顺时序叙述就是:与闰土二十年前的相处—二十年的分别—二十年后的相遇—故乡变为荒村。这样叙述似乎线索更加单一,但它可能会弱化原文叙述者的叙事策略与叙事评价。

(2)倒述时序改写为顺时序。小说《祝福》在情节安排上用了倒述时序,改为顺时序叙述则为:祥林嫂出嫁—出逃—被抢—被卖—被赶—被弃—死亡。这样按故事自然发展顺序展开叙述,有条不紊,但给人的感觉是祥林嫂之死似乎顺理成章,而失去了倒述的一波三折、变幻莫测之感。

以上的改写思路训练,不是要学生将好的改成坏的,意在让学生从叙事策略的优劣比较中,进一步认识鲁迅文章布局谋篇的精妙。

3.叙事节奏改写

在五种叙事节奏中,概要和场景最常用,可在二者之间进行改写训练。

(1)改概要为场景,放慢叙述节奏。莫泊桑小说《项链》就是用概要的叙述方式写路瓦栽夫人十年的还债生活,文中先描述了她在一天里做粗笨活儿和杂事的情形,接着用一句话概要:“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十年”,就是说十年的艰辛生活就这样被叙述者用概要的快节奏方式一笔带过了。假如我们放慢叙述节奏,变概要为场景的叙述方式,让叙述者不厌其烦地诉说路瓦栽夫人一年又一年的辛勤劳作,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熬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这样写,固然能彰显路瓦栽夫人任劳任怨、意志坚强的性格特征,但却淡化甚至颠覆了对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庸俗鄙陋这一性格弱点的刻画,使作品的主题发生质的变化,有违这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写作初衷。

(2)改场景为概要,加快叙述节奏。北朝民歌《木兰诗》,只用六个诗句来写木兰的十年浴血奋战,这是用概要的快节奏方式来叙述。而在写木兰辞官还乡与家人团聚的情节时,却用了二十四行诗句,这是用场景的徐缓节奏来叙述。为何化简为繁,变快为慢?因为用场景浓墨重彩来渲染出木兰与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也就写出了木兰不羡慕荣华,不贪图富贵,十分看重亲情的性格特征。这里,如果我们把木兰辞官还乡的情节改为概要式叙述,那么一句话就够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这样蜻蜓点水、一掠而过的更改,故事仍然是完整的,只是木兰回故乡的节奏大大加快了,这个快节奏就使木兰享受天伦之乐的情趣荡然无存了。

叙事作文 雪念 篇8

关于电视剧的剧情, 概括起来无非是一个关于房奴与“小三”的故事。一心想变身房奴的是姐姐郭海萍, 而“小三”故事里的主角便是妹妹郭海藻。整个电视剧围绕姐妹二人展开, 是一个标准的“两姐妹”叙事模式。但是此剧中的“两姐妹”叙事与民间故事以及先前同类电视剧, 如《空镜子》中的“两姐妹”叙事又有哪些联系与区别呢?

一、民间故事中的“两姐妹”母题

我国民间故事中有很多关于两姐妹的故事, 比较有名的当数广西民间故事《蛇郎》。故事讲述的是一对老两口养了两个女儿。大女儿要老汉在蛇郎头上砍金花, 老汉的斧子跌落在蛇窝里, 惊动了蛇郎, 蛇郎要吃掉老汉。老汉为了保住性命, 被迫应允将一个女儿嫁给他。大女儿胆怯、自私, 宁愿失去爹爹也不愿意嫁给蛇郎, 而温柔善良的小女儿答应嫁给蛇郎。出人意料的是, 小女儿与蛇郎成亲后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大女儿去看小妹, 见她生活美满, 十分嫉妒, 心生歹念, 设计害死了自己的妹妹。半夜里, 蛇郎听见灶房里有纺车声, 闻声进入看见了正在纺线的妻子。后来蛇郎又依照妻子的嘱托, 用冬雪做衣裳, 拿梅花做脸, 把花枝当做骨骼, 她就变得和平常人一样, 而且比以前更美。之后, 蛇郎把坏心肠的姐姐赶跑, 与温柔善良的妹妹重新开始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除此之外, 我国“两姐妹”民间故事中还有《马兰花》。故事中的两主角是大兰小兰两姐妹, 姐姐大兰嫉妒心强, 被奸诈的、意图毁坏山林美好的老猫利用, 害死了妹妹小兰。后来小兰的丈夫花神马郎在山林朋友的帮助下惩治了老猫, 教育了大兰, 抢回马兰花, 救活了小兰, 从此山林恢复宁静, 小兰与马郎过着幸福的生活。而民间故事《姐妹易嫁》讲述的是素花、素梅两姐妹。姐姐素花自幼与牧童毛纪订婚, 长大后却因毛纪贫穷在迎娶之日拒绝与毛纪完婚。素花父母为此一筹莫展。妹妹素梅激于义愤, 并被毛纪真诚打动, 愿意代姐姐出嫁。上轿时, 才得知毛纪已喜中状元。姐姐素花懊悔不已, 妹妹素梅则从此与毛纪幸福生活。

以上三个来自民间不同时期的“两姐妹”故事, 故事发生地点不同, 具体情节和人物也不尽相同, 但在三个故事之中有一点几乎是相同的, 即:故事都是围绕着一对姐妹, 姐妹二人性格品性不同, 最终的结局也有着天壤之别, 而且必定是本来处于不利地位、弱势的“妹妹”最终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而“姐姐”的结局则总是相对悲惨。

民间故事中, “代表着统治阶级形象的姐姐落入万劫不复的不幸中, 备受欺凌和伤害的妹妹死而复活, 报了冤仇, 过上幸福生活。这个颠覆性的结局正是劳动人民在代表自己形象到主人公历经不幸、磨难后所期待的一种结局, 是他们平民意识的一种张扬。”故事的结局“使劳动人民获得了替代性满足, 契合了他们的审美期待, 是他们喜欢这种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民间故事”。平民意识是民间故事受到大众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电视剧《空镜子》对“两姐妹”母题的延续

2002年播出并得到观众追捧的《空镜子》用对比的手法着力塑造了孙丽、孙燕两姐妹的形象。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姐姐孙丽漂亮聪明, 大学毕业后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但是她很不安分, 内心涌动着各种欲望, 在各种欲望中的错误选择和平衡中, 她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付出了沉重代价。与姐姐不同, 妹妹孙燕相貌平平也没有什么学历, 但是为人善良真诚, 无论痛苦或是幸福, 她都能平静真诚的面对。最终她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和生活。除夕之夜, 孙燕和丈夫孩子来跟母亲共度除夕, 大家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看着孙燕和丈夫潘树林相亲相爱的家庭气氛, 孙丽百感交集, 十分羡幕。

剧中的两姐妹尽管是一母所生, 但是她们却是以完全不同的生活态度和道德观念的承载者存在于叙事之中。全剧围绕姐妹二人完全不同的价值选择和生活经历, 以二人的婚姻爱情为主线来展开剧情, 形成鲜明对比, 引发了观众的深切感触。不论从故事延展脉络, 还是从人物设置, 以及故事最终结局和思想蕴含来看, 此剧都是对我国民间故事“两姐妹”母题的一种延续。当然除了对于母题形式上的延续以外, 该剧也秉承了民间故事中那种颠覆性的平民意识, 以其对于日常生活琐事的精细描摹和质朴无华的展示, 以一种打动人心的真实感和平民视角, 在看似淡然和不经意间, 凭借剧作内在巨大的张力完成了对于观众的征服。

三、《蜗居》中的“两姐妹”

正如前面提到的, 《蜗居》无非是讲述了一个“两姐妹”的故事。姐姐郭海萍是一个学化工专业又转行做普通文员的33岁左右的中年女人, 大学毕业后没有甘心回到自己生长的小城, 而是心怀希冀和梦想留在大都市打拼。而现实面前, 梦想变成折磨, 买房子, 成为了郭海萍最强烈最明确的生活目标。支撑着三十多岁姿色平平学历不高还生过孩子的郭海萍举步维艰走下去的是她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毅力, 她懂得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 即使困难重重也不放弃。而事实证明, 只要实实在在去做了, 就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最终她得以和全家一起在自己的房子里其乐融融。而妹妹郭海藻与姐姐一样毕业于名牌大学, 且年轻靓丽, 在姐姐的激励下留在大城市, 却终因为缺乏明确目标而频繁更换工作, 因不懂得怎样珍惜和拥有, 最终失去了在生活的大海中摆渡的方向, 迷失了自我, 丢掉了幸福, 甚至赔上了自己的后半生。

对照一下《空镜子》, 《蜗居》显然也是对于我国民间故事中“两姐妹”母题的一种延续。

首先, 故事的主角依然是性格迥异的两姐妹, 姐妹二人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和道德权衡, 也就有了不同的生活经历并最终迎来有着天壤之别的结局。海萍独立坚毅, 有自己的目标和做人原则, 所以她能坚持不懈地为梦想不懈努力, 能够对自己经受牢狱之灾的丈夫不离不弃, 能够依靠自己的辛勤劳作实现变身房奴的梦想。而妹妹海藻年轻靓丽却性格软弱, 没有主见, 甚至没有自己的生活目标, 在面对来自他人与自身的欲望时最终迷失, 付出了沉重代价, 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其次, 剧情本身体现出以往民间故事所具有的颠覆性的平民意识, 能够以一种平民的视角走进两姐妹的平凡生活, 并从他们身上看到更多像他们一样的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这样的视角给观众极大亲近感, 仿佛电视剧讲述的就是身边人, 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而电视剧《蜗居》之所以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并引发那么多的议论和品评, 恰恰就是因为剧中所呈现的郭海萍围绕买房所遭遇的一系列苦闷和无助正是很多如她一样在大城市中打拼的人们所共同经历的, 而妹妹郭海藻的情感纠结同样也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并为人们所熟悉和关注的。可以说, 正是这种与现实生活的无限接近性, 使得这部电视剧具有了一种强大的吸引观众眼球的力量。不管人们对剧中人物有着怎样各自不同的评价, 因为有了一种强烈的平民意识, 电视剧本身是让他们感觉熟悉和亲近的。而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 观众才会在心底对照剧中人思考自己的生活选择和未来道路。

但是在这种延续之外, 《蜗居》显然与《空镜子》以及其他以“两姐妹”为叙事模式的民间故事有了一些区别。

首先, 剧中两姐妹虽性格各异, 但海萍并没有如民间故事中的姐姐那样自私自利或是嫉妒心很强, 也没有像《空镜子》里的姐姐那样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比如美貌或是学历高;而海藻虽然性格软弱, 但却在年龄、外貌和学历等综合条件上甚至比姐姐处于更为有利的位置, 所以综合来讲, 两姐妹的地位还是比较平等的。这就打破了以往人们印象中的非要地位悬殊, 最后的结局才会完全不同的思维定势, 而是让观众更加坚信一点:无论地位高低, 无论在起点上有何不同, 价值选择的不同, 才最终会把人们导向完全不同的境界。也是通过这样一种变化, 电视剧《蜗居》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反思余地, 也为人们进行客观公正的价值评判奠定了基础。

其次, 虽然同以前的“两姐妹”母题一样, 姐妹二人的最后结局依然有着天壤之别, 不过这次却是姐姐的结局相对美好, 而妹妹的结局则较为不幸, 这与以往是不同的, 或者也可以说这是该电视剧基于“两姐妹”母题的一种变体。以往的“两姐妹”叙事总是在一开始就把处于弱势的妹妹设定为读者或者观众的同情对象, 使人们带着一种同情感和对妹妹地位的颠覆期待进行审美接受, 而在结尾处也最终以妹妹的幸福和姐姐的失落使观众或是读者的期待得以实现。而《蜗居》最后让本来应该收获幸福的妹妹落得凄惨, 坚毅努力的姐姐则迎来幸福理想的实现, 并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势必会给观众带来一种欣赏惯性上的冲击, 加深人们对于剧作的印象。

由于对于民间故事中“两姐妹”叙事模式的延续和发展, 电视剧《蜗居》不仅成功的展开了叙事, 更为重要的是剧集通过姐妹二人的不同人生经历和选择塑造了两个具有强烈对照性的形象, 同时在塑造姐妹二人的过程中也成就了其他主要人物, 使得电视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比如苏淳、小贝、宋思明等, 这些人物的出现也恰恰在进一步帮助观众去认知和评判剧中的两姐妹。

因为这样一种叙事模式, 观众可能会在为一心想变身房奴的海萍所遭遇的那么多无助和恐慌而无奈时, 也为海藻在情感和道德世界里的迷失而慨叹, 但当看到故事的结局, 我相信每一个观众都会重新思考姐妹二人的这一段历程, 并最终得出自己的价值评判。显然, “两姐妹”叙事模式所带来的鲜明对比使得电视剧的主题意蕴更容易为观众所察觉和接受了。

四、结语

在大众的审美期待里, 人们总是希望电视剧带给他们轻松、愉悦, 并在这里让他们的理想变为现实, 让世界回复到善恶有报的简单法则中。他们想借助电子时代的民间故事形式——电视剧来达成他们的善恶有报的心理期待, 实现现实中很有可能无法实现的完美结局。而电视剧《蜗居》继承了《空镜子》对于“两姐妹”母题的延续, 恰恰在故事模式、故事结局上, 像其他“两姐妹”民间故事一样, 迎合了观众的这种审美期待, 并通过剧集本身对于“两姐妹”母题的演变, 最终使电视剧得以引起大众的关注, 直至引发人们的思考和热议。

参考文献

[1]刘娜.空镜子与“两姐妹”母题[J].当代电影, 2004.

[2]刘守华.两姐妹与蛇丈夫—“蛇郎”故事的中华文化特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1.

在叙事中育人 在叙事中成长 篇9

一、叙事德育的双重任务

叙事德育并不是一种单纯通过叙述教育故事或事件来达成育德育人目的的活动。叙事德育的理论和方法虽然根源于叙事教育,但叙事德育的兴起和备受关注,则源于人们针对长期以来德育的低效而进行的思考。因此,叙事德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如何叙事的问题,而是如何通过有效的叙事,有效地破解德育低效的难题,实现科学育人和有效育人的问题。换言之,就是要探讨叙事德育过程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的特点与规律,使叙事德育更科学有效地促进学习者道德内化。而这一过程,要求教育者带着问题和教育意图去叙事;在叙事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分析和审视叙事效果;发现叙事的规律。实质上,这既是教育者进行叙事德育研究的过程,也是促进教育者专业自我成长的过程。因此,叙事德育肩负着双重目的和任务,一是进行叙事德育,达成育德育人的目的;二是开展叙事德育研究,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者因而也承担着两种角色:叙事教育者和叙事研究者角色。

(一)在叙事中育人

叙事育人是叙事德育的第一目的和直接任务。作为叙事教育者,在叙事过程中头脑始终要保持德育目的意识:叙事不只是记录事件或讲述故事,叙事的目的和任务是育人——通过叙事育人,在叙事中育人和让叙事来育人。

对德育而言,育人的核心是育德。传统的育德是“传道”——以说理、说教、灌输为主,德育过程被看作简单的道德知识传授与接收,学生只需把道德知识收进“美德袋”——记录在笔记本上和大脑中,就像电脑记忆卡,考试时只需完整提取出来就可以获得高分。道德内化和品德形成过程似乎不需要经过情感感动、体验和感悟的环节。

其实,这是德育的一大误区。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不是简单的“施受”或行为模仿过程,而是一种在有效教育影响作用下的自主建构过程,其实质是“感触—感动—感悟”的道德内化和品德形成的心路历程。因此,以心灵对话、情感体验和情景感悟为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的叙述德育,主要任务是育德——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进而实现有效育人的目的。

(二)在叙事中成长

在叙事中成长,是叙事德育的第二个目的。在叙事中成长,一方面是指通过叙事促进学生品德人格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叙事过程中实现专业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这里侧重于后者。

从叙事过程看,完整的叙事过程包括如下环节:“用心观察”:留意观察生活和积累故事素材;“用笔录像”:记录生活事件和形成教育故事;“共情明理”:用教育情感叙述故事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同理心),产生共情效应;“反思践行”:叙事过程也是叙事者对教育事件和教育教学行为的回顾、审视与自我完善的一种思维活动,叙事者因此获得理性的感悟与自我提升,从而进一步完善叙事的行为,使叙事获得精益求精的效果。因此,叙事过程就是教育者的成长过程。

从叙事性质看,叙事德育既是一种德育方式,也是一种德育研究方式。叙事德育研究,是对教师在师德建设、德育管理、品德课教学、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过程中成长历程的记录、叙述、反思和总结,是探讨教师教育教学生涯与德育理念及能力发展的重要方式。从性质上看,叙事德育研究实质是一种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基本原则是,问题就是课题,行动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因此,叙事德育研究对于德育工作者而言,就是一种在叙事中成长,通过叙事而成长和因叙事而成长的过程。

(三)叙事者与研究者:教师的角色承担

基于叙事德育的双重目的和任务,教师在叙事德育中承担着叙事教育者与叙事研究者的双重角色。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的叙事教育者和积极的叙事德育研究者?这是每一个教师,特别是学校德育管理者和班主任必须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个有效的叙事教育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一定师德素养、亲和力和叙事风格的叙述者;其次是一个具有较强叙事能力的教育者,尤其需要有用心观察和积累加工故事素材的能力,用笔记录生活事件和形成教育故事的能力,用心营造出叙事德育的情景氛围与感染力的能力,用口讲述教育事件或故事并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能力,启发引导学生由对教育故事的感触到感动、由感动到感悟、由感悟到行动的能力。

一个积极的叙事德育研究者,首先要具有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和善于发现所需研究问题的敏感性;其次要有形成教育主题和构建教育故事的能力;再次要掌握叙事性行动研究的方法和养成叙事反思的习惯。

做一个有效的叙事教育者和一个积极的叙事德育研究者,是现代教师、班主任和德育管理者的专业成长之路,也是一种角色责任与承担。当前,摆在人们眼前的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是,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叙事德育与叙事德育研究往往是脱节或分离的,“为叙事而叙事”“叙事庸俗化”或简单追求叙事形式的倾向泛滥。有效叙事教育者和积极叙事德育研究者的角色很难在教师身上和谐统一,结果导致叙事德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叙事德育与叙事德育研究如何相统一的问题。

二、 叙事德育与叙事德育研究的统一

叙事德育与叙事德育研究,如果仅仅作为一种德育方式和德育研究方式,它们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叙事德育是一种育人方式,是一种通过叙事手段来实现育人目的的德育方式;而叙事德育研究是一种德育的研究方法,是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叙事育人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两者的目的任务均有所不同。

笔者认为,叙事德育是一种现代德育理念,应该把它作为完整的德育模式体系来构建。只有形成叙事德育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叙事育人与叙事成长方式的整合,德育叙事和叙事德育研究的统一,以及叙事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融合,切实提高叙事德育的实效性。

(一)叙事育人与叙事成长的整合

叙事德育是叙事育人与叙事成长的共同载体,而叙事育人是叙事德育和叙事成长的共同主题。有效叙事是实现叙事育人目的的关键,也是教师叙事成长的专业智慧和能力的体现。什么是有效叙事?有效叙事是指叙事过程和结果实现了预期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那么,有效的叙事德育,就是最大化和最优化地实现了叙事育人和叙事成长的预期目的,从而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而作为教育者,只有把有效叙事作为班级管理、教育教学和开展德育工作的努力方向,才有可能在不断追求有效叙事和有效育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无论是专业意识、态度、价值观,还是专业水平、能力、基本功,都是在有效教育教学的过程得以锻炼和提高的。对于学校德育工作者而言,有效叙事是一种专业能力和基本技能,叙事德育过程就是提高德育工作者专业能力和基本技能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二)德育叙事和叙事德育研究的统一

时下,各式各样的校本性、区域性、全国性叙事教育案例结集出版、评比交流、比赛等活动,使叙事教育个案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时尚。随之而来的是叙事教育内容的简单化、形式的单一化和过程的模式化。平心而论,叙事教育方式在丰富和活跃学校教育教学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学校教育教学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方式的表面化、浅层化甚至庸俗化偏向。从提高教育教学品质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长远意义和深层价值上看,这样的倾向不仅不利于,而且极有可能从思维定势和行为模式上阻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当前,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叙事德育与叙事德育研究分离现象,根源在于叙事德育乃至叙事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张皮”现状。促进叙事德育与叙事德育研究的相互融合和有机统一,是叙事德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同任务。这种融合,有赖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才能达成。首先,学校管理者要积极营造激励叙事德育的校本研究气氛与心理氛围;其次,学校要打造一支具有叙事研究意识、能力的德育工作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第三,教师要自觉以研究者的角色意识、眼光、心态和要求进行叙事育人;第四,教育理论工作者应深入一线指导教师、班主任开展叙事性德育研究;第五,深入探讨有效叙事育人的途径和方式方法;第六,创造条件召开区域性、全国性叙事德育专题研讨会和学术交流会,大力宣传、推广叙事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

(三)叙事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融合

目前,大量的叙事德育个案,尤其是班主任叙事还停留在“爱心转化式”的经验叙事层面。叙事德育个案的价值,在于它的有效性和启发性。有效性不在于教育故事中爱心含量的多或少,而在于能否起到“以事启智”“以事明理”和“以事导行”的作用;而个案的启发性,取决于故事所蕴含的育人理念是否具有科学性、丰富性和新颖性,以及叙述者的感悟和反思是否深刻和富有感染力。从根本上说,实质是叙事德育过程能否反映和体现学生道德内化过程的规律。完美而动人的叙事德育个案,必然是叙事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有机融合的展现。用启智明理导行的教育智慧,沿着如诗如画般美丽的“以事动人”“以叙育人”“以情感人”“以理导人”的叙事德育的“绿野仙踪”,寻找学生因此而“感触—感动—感悟”的道德内化心理历程,探索叙事德育过程如

何潜移默化地与学生品德自我建构过程有机融合的规律,是叙事德育的理想境界。

三、 构建叙事育人现代德育新模式

无论是叙事育人与叙事成长的整合,德育叙事和叙事德育研究的融合,还是叙事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融合,都需要通过构建叙事育人的德育模式来实现。叙事德育模式是叙事德育理念、叙事德育内容体系和叙事德育评价体系的组合系统。

(一)确立叙事育人的有效德育新理念

叙事德育能否从一种德育方式演进为一种德育理念,关键是看叙事德育能否形成具有指导德育实践和富有教育实效的理论价值。从目标价值看,叙事德育有叙事育人和叙事成长的功能;从内容价值看,叙事德育的实质是一种心灵对话、情感体验和品德自我建构过程,符合品德形成规律;从效能价值看,叙事德育作为途经心灵的智慧,具有说理教育和养成教育难以达到和无法替代的效果;从实践价值看,叙事德育对提高德育实效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此,确立叙事德育理念,是破解德育低效难题,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德育创新发展,实现德育科学化和有效育人的时代要求。

(二)形成以培育心灵为核心的叙事德育内容体系

叙事德育内容体系是叙事德育理念的核心载体。叙事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是叙事德育模式形成的关键。叙事德育内容体系,包括叙事德育构成要素和过程的结构内容。在学校德育中,学科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德育管理、校园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可以作为实施叙事德育的载体。作为一种以“心灵对话”为核心的育人模式,叙事德育要形成以“培育心灵”为核心的内容体系:以叙述为途径走进心灵;以故事为内容感动心灵;以共情为特点感化心灵;以明理、导行为目的引导心灵;以有效育人为根本培育心灵。

(三)建立以育人为本的叙事德育评价体系

叙事育人的有效德育新理念,体现为以培育心灵为核心的叙事德育内容体系。叙事德育内容体系的有效实施,必须有叙事德育评价的检验和督导作为效果和质量的保障。

叙事德育评价体系的制订和建立,需要遵循如下三大原则:育人为本和有效育人的叙事德育原则;有效体现叙事育人德育理念、培育心灵核心的内容原则;叙事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制订的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操作性原则。

叙事育人现代德育新模式的建立,是实现叙事德育与叙事德育研究有机融合的平台,是教育者在叙事中育人和在叙事中成长的有力保障。期望叙事德育的育人理念和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迅速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作者系广东教育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上一篇:办公室主任的竞聘演讲下一篇:三年的农村高中支教的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