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学

2024-07-18

促学(共9篇)

促学 篇1

期中检查综合信息发布

(勤学创新团队、促学创新团队和促学先进个人)

一、勤学创新团队(共48个)

1、勤学创新成果共32个:

基础部:(9个)

06级文秘班4-329宿舍

4-327宿舍

4-326宿舍

06级全体

05级文秘班4-201宿舍

4-202宿舍

4-203宿舍

4-206宿舍

05级全体

工商系:(14个)

05工商管理一班 3-501宿舍、2-206宿舍

05工商管理二班 2-204宿舍

05工商管理三班 2-401宿舍、05工商管理三班全体

05国际商务班 5-215宿舍、5-218宿舍

05 连锁经营管理班全体

05市场营销班 5-222宿舍、05市场营销班全体

06级连锁班全体

06级工商管理二班全体

06级工商管理三班全体

06级国际商务一班全体

金融系:(1个)

06级金融四班全体

立信会计:(2个)

05级财稅3班5-614宿舍

05级会计1班630宿舍

旅游系 :(5个)

06商英 4–

532旅游英语班4-506

商务英语班4-53

405酒店管理5-103

05旅游英语班 5-126

艺术学院:(1个)

06展示二班224宿舍

2、勤学创新团队共申报16个:

信息系:(10个)

05计算机网络技术班

05电子商务班

06电子商务班

06计算机网络技术班

05计算机网络班3-104(男)—5-228(女)联谊宿舍

05计算机网络班3-103(男)—5-541(女)联谊宿舍

05计算机网络班5-224宿舍

05电子商务班5-229——5-227宿舍学习小组

3—111宿舍学习小组

06电商4-308宿舍

国际教育学院 :(2个)

05酒店

06会计

金融系:(2个)

3-522宿舍

4-116宿舍 物流系:(2个)

06级物流一班

06级物流二班

二、促学创新团队(共6个)

1、促学创新成果共4个:

工商系:(2个)

工商管理系

06工商企业管理二班

金融系:(1个)

金融系06级学生工作人员(程佩然、赵金花、武雪周)

旅游系 :(1个)

促学创新团队:旅游系团体学生管理教师

2、促学创新团队共申报2个:

信息系:(1个)

促学创新团队:信息系学生工作人员(李俊琦、熊春燕、范震宇、宋郁)国际教育学院 :(1个)

促学创新团队:工作人员(边思宇、陶勃瑞、刘金亮、李琳、段萌—)

三、促学先进个人(共18人)

1、促学先进个人成果共16人:

基础部:(1人)

陈智英

工商系:(4人)

文英、孙凡华、张晶、张永新 金融系:(2人)

程佩然、赵金花 信息系:(1人)

宋郁

艺术学院:(4人)

刘英、关立山、胡唯平、刘殿军 旅游系:(4人)

吕松敏、李博、罗晓晶、彭善华2、2人申报促学先进个人: 国际教育学院:(2人)范文慧、艾蓓佳

学生处 2006年6月8日

促学 篇2

一、加强生活中数学知识的渗透, 促进学生将数学学习延伸到生活中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在不断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现, 数学的影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如, 钟表的知识、位置与方向、重量单位的计量、人民币的认识与使用……数学与生活真正是息息相关。这样的发现会令学生惊喜或者兴奋, 或许会因为知识的生活化而对数学产生较大的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此类内容时, 能抓住契机加以引导, 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鼓励学生不能仅满足于掌握书本上的内容,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开展多角度、深层次的了解和钻研, 这样让知识变得丰富而多元化。

例如, 在学习“千克和克”这一重量计量单位时, 笔者带来一些实物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称量。学生对这一环节很感兴趣, 都争着来称一称, 掂一掂, 感受不同物体的重量。于是, 笔者鼓励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去超市调查不同物体的重量, 感受它们轻重的差别。学生在调查时有了直观的感受, 增加了对重量感觉的体验。笔者还要求他们将调查的结果在班级里交流, 这更扩大了学生的认知面, 让他们确确实实地体会并掌握到了这些知识。此外, 让笔者出乎意料的是, 有个同学甚至记录下了还没有学过的“吨”, 并自己查资料了解了这个重量单位的相关内容, 这更是意外的收获了。

二、厘清数学知识的叠进关系, 促进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 逐层递进的。因为遵循着“由浅入深, 由简入繁”的原则, 教材中前后的知识点必然有着隐性的联系, 如在学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时, 先从最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开始教学, 进而逐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再转化成三角形、梯形……又如, 教学小数除法时, 只要先将除数转化为整数, 再沿用以前学过的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即可。类似的这种联系还有很多, 在教学时如果能够将此类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 由此及彼, 由一及十, 适当回顾, 因势利导, 那么必将对学生更深入、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好处。

比如, 在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中, 笔者先让学生练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学生能很快算出答案, 然后笔者直接出示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例子, 学生由之前的计算经验也能顺利地得出答案。再如, 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 可引导学生回顾一下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这些体积的计算都可以归纳成体积=底面积×高, 那么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是否也可以用此方法呢?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到底是否与长方体、正方体的方法一样呢?学生可以先猜测再验证, 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学生会对结论印象更加深刻, 理解得也更到位。在接下来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的内容, 又可以根据圆柱体与圆锥体之间的关系来引导学生思考、猜测, 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内在的联系。

三、启发学生应用数学, 促进学生将数学学习内容向更深处发展

学数学不是“光说不练”, 数学的最终目的还是应用。在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之后, 要唤起学生心中进一步钻研知识的欲望, 促使其“做数学、用数学”, 让数学学习向着更深处发展, 这样才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真正提高数学素养。反之, 如果只把数学学习停留在课堂上, 停留在书本上, 那就无异于“井底之蛙”了。

在教学四年级的数学活动课“我们去春游”时, 我先引导学生考虑春游的人数、景点的价格、乘坐的交通工具等主要因素之后, 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制订一个喜欢的春游方案, 然后参与班级的“最佳方案评比”。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利用双休日时间去景点询问价格, 拟定游玩的项目, 选择乘坐哪种交通工具较为方便节省, 多次比较、计算后拿出自己满意的方案。在调查、汇总的过程中, 学生需要考虑诸多的数学问题, 进行深入的思考, 真正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作了很好的应用。

立趣与促学 篇3

关键词:立趣、促学、乐学、勤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003—001

宋代理学家程颐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可见,古人很早就已注意到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也给师者提出了要求:教学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做到这一点,让学生乐学?笔者现略谈个人的体会。

1精心导入,激趣促学

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的“序幕”。好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课前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依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巧设导语,点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把他们带人情境,使他们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探求新知。我在教学中常常用生动曲折的故事,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游戏,学生身边的、自身的或较为关注的问题进行导入。如: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时,开展“小鸟捕蝴蝶”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不仅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妙用肢体,诱趣促学

俗话说的好:“人的肢体语言最丰富。也是最具魅力的。”教师恰当的体态语言,能激活课堂、活跃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轻松地识记、理解和内化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如在学习“枝芽的结构”时,把人的躯干部比作芽轴,内举的胳膊比作幼叶,把两拳放肩部比作芽原基。头顶部比作生长点,耳处比作叶原基。教师在表演前启发学生思考,教师演示的不同动作与枝芽的哪一部分结构名称相对应,而后让学生上台翻译教师的每一动作,最后安排同位之间相互表演。恰到好处地运用肢体演示。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表演中理解抽象的知识,既符合学生的思维,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教学效果自不必說。

3设疑激思,引趣促学

“学源于思,恩源于疑”。课堂上老师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有计划、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解惑的心理需求,可以把学生引入“愤”、“悱”的境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问题由教师提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走下三尺圣地。与学生拉近空间、贴近心理距离,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自主或合作解决。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井讨论解决;解放了学生受束缚的思想,放飞了思维的翅膀,开启了沉睡的潜能,引发学习兴趣。

4加强实验,培趣促学

生物实验能化静为动、化隐为显、化微观为宏观、生动、趣味。是学生最感兴趣,最积极的学习活动之一;也是学生加深理解、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正如一句格言所说的那样:“我听说,我忘记;我看过,我记得;我做过,我学会。”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条件加强学生实验,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使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通过学生亲自观察、亲手操作、亲身体验,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和思维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合作竞争,增趣促学

合作竞争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学中应积极开展合作学习,适时、适当引人竞争,为学生创设团结协作的机会,营造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帮、超。组内合作、组间开展适当的竞争,在教师的有效引导激励下,为了小组的成功和奖励,每个学生都会积极行动,在组长的带领下,更加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去主动学习。把合作竞争引入课堂,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提高质量,又培养了学生协作求知、锐意进取的精神。

6体验成功,稳趣促学

成功是兴趣的根源,是学习的动力。有人说:“十次说教不如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次成功。”人人都希望表扬、渴望成功。因此教学中应从具体的教学对象实际出发,遵循“因材适教”和“可接受性”的教学原则,实行分层教学,不仅在自学、提问、练习等环节,兼厩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导学、课后辅导、作业、甚至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这样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使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教学中,教师要多用赏识教育的语言,还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多激励,让学生感受到尊重、欣赏和鼓励,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认识自我、激发兴趣、增强信心,从中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乐于探索、勇于创新。

促学控流实施方案 篇4

为巩固普九成果,确保义务教育的有效实施,力求使适龄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并保证在校学生巩固率,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控流保学实施方案。

一、控流保学工作目标

在本学中,我校将进一步加大管理工作力度,使在校学生的巩固率达到更好,并且要求班主任老师及时注意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好思想工作。

二、控流保学措施

1、组建控流保学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控流保学工作力度 组

长:张朝忠 副组长:涂丹碧

员:王良社

刘克琼

徐光顺 刘纯

2、及时摸清底子,确定劝学对象

(1)各班均以上一学期初开学上报人数为基数核算,班主任负责将本班异动摸底名册及时上报教导处。

(2)教导处做好统计,并按班造好流失学生花名册。

3、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开展劝学工作

(1)劝学人员以班主任及本班科任教师为主体。

(2)对未入校的学生,班主任必须家访或电话联系,做好学生劝学工作,并及时反馈信息。

(3)对流失的学生在上报花名册时,必须注明原因及家访情况。

4、建立相应的保学奖惩机制

开学初,经教导处核实,学生不到校是因为老师的责任,则由该老师负责劝其返校,没有返校的,按教师考核方案扣该老师相应考核分。

5、建立减、免、缓机制,让贫困学生都能上学读书

(1)“两免一补”及各种助学金落到实处。

(2)对个别贫困生实行生活津贴补助。

(3)鼓励老师赞助学生就读。

三、具体措施

(一)积极宣传《九年义务教育法》,营造社会氛围

每学年开学初(9月)为控流保学宣传月,利用家长学校平台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发挥学校宣传阵地的作用,以校为单位召开家长座谈会,走访学生家庭,对家长进行《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宣传,明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使孩子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阻止孩子接受教育是违法的行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愉悦氛围。

(二)实行控流保学实施责任追究制

广泛开展“无辍学班”、“控流保学先进个人”的评比活动。对忽视控流保学工作,在该项工作实施过程中严重失职或造成重大影响的学校或教师个人,实施“控流”考核一票否决,与目标管理考核直接挂钩,并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追究相关人的责任。

(三)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运用新的教育理念,调动全体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心灵的乐园,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尊、自信的支点,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校和班级的凝聚力。向社会承诺“不因学校内部原因使学生辍学”。绝对禁止体罚学生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按照学生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来评价学生的优劣。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四)关注“特困学生” 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学校设立助学基金,积极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并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结对子”的帮扶活动,用真诚的爱心消除贫困生、学困生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重重困难,资助他们完成学业,为贫困学子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五)规范教育行为、严格学籍管理

保持基础教育信息管理平台的畅通,建立辍学情况报告制度,学校定期向教育管理中心报告学生的辍学状况,防止学生辍学。落实县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转学、休学的规定”,贯彻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籍管理的严肃性。

(六)深入细致的做好辍返工作

建立辍学学生档案,对辍学学生采取家访、谈心等方式进行情感控辍,对辍学一年以内的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插原班就读。广泛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劝得回、留得住、学得好。

(七)加大对“控辍保学”的评估,确保教育方向

对“控流保学”实施等级评估,做到奖惩分明。对在控流保学工作中履职不力或有重大失误的学校和教师实施一票否决,在考核中不得评为优秀。对在控辍保学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学校和教师给予大力的表彰,并及时推广经验,其结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

(八)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控流成果

完善教育执法制度和队伍建设,建立督学制度,加强教育执法和督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依法治校;强化教师责任意识,依法执教,从而建立控流保学的长效机制,促使教育工作者不断端正工作态度,把握教育方向,明确教育思想,保证我镇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禹山镇南山中心小学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 篇5

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进行经管类高职生实践能 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在以往的高职教育教学中,学生实践的目的、对象、方 法、程序等关键要素都是由教师制定,这是被动实践。被动实 践是对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一种巩固。然而,真正使知识成为 活的知识,还应该由认识的主体去完成这种过程。建构主义教 学理论非常强调学习环境在学习中的作用。这与主动实践的要 素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有着诸多的内在联系和契 合点。因此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于学生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 具有深刻的启示。对于经管理类高职学生而言,主动实践是综 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关键,而技能竞赛又是其主动实践能力培养 的一种有效途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是将课程的实践内容以任务的方式呈现,即将实践内容分解 成一个一个的子任务,再以技能竞赛的形式来完成实践内容。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经管类高职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内涵 以赛促学通俗地说就是鼓励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 去参赛,通过参赛驱动学生自身学习专业技能,即通过竞赛这 种形式有效提升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质量,学习质量的提高又反 过来促进学生来努力完成任务。以赛促教指的是教师通过指导 学生参赛,自己必须弥补知识成就、实践能力缺乏的短板,不 断主动学习,积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进而将专业技能的提高 迁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为了指导学生参加比赛获得较 好的成绩,教师会主动思考竞赛任务使用到哪些专业技能,本 专业的核心技能又是什么,通过设计怎样的训练才能让学生掌 握相关技能等等。教师们只有完成以上工作,才可能组织完成 有效的技能培训,指导学生在竞赛中获奖。正是发现了这一现 象,课题组结合近年来的指导竞赛和教学实践提炼出了经管类 高职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这 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将实践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 子任务,再以技能竞赛的形式来完成实践内容,即以技能竞赛 为载体,达到其实践能力的提升。这种模式把学生必须掌握的 各项基本技能通过组织参加相对应的技能竞赛,来开展具有强 烈针对性和高度实用性的专业知识理论技术教学、技能操作应 用训练与实际能力水平演练考核。具体来说,“以赛促学、以 赛促教”的经管类高职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图如下:

三、“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经管类高职生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应用及取得的成绩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最初是在 我系电子商务专业做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该模式 的开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国高新技术产 业导报》、《现代商报》、《北京人才市场报》、《中华时 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获得了广泛好评。在电子商务 取得一定成绩后,逐步推广到我系计算机信管、金融保险、国 际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也产生了不错的效果。具体表现 1.提升了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学生在学校组织和自主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大部分同学已经能够利用所学经管类 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有的同学能够为企业进行市场调查。更有优秀同学自发建立学生团队,创建虚拟企业,模拟企业运 作,承接企业实际项目,进行专业实践。如联商模拟公司实现 了多年级、多专业的近300 名学生参与承接和完成企业实际业 2.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几年,我们对已经毕业和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了就业跟踪,相关结果反馈表明,“以 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经管类技能培养模式对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有了明显作用,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不断提高,如 学生逐步缩短上岗适应期,在顶岗实习阶段,不论是职业素养 还是专业技能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较高评价。3.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比赛能力。从2008 月底,我系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建行‘e路通’杯大学生网络商务”、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 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商业联合会主办的“全 国商科院校移动商务大赛”、全国“电脑鼠走迷宫”竞赛、北 京市高职高专数学竞赛等等比赛中均有获奖,累计获市级及市 级以上奖励123 人次,其中全国一等奖21 人次。同时,在承 办劳动部中职电子商务师资培训班中,我们也积极推广该模 式,目前有些学校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先后在教育部、人力 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级高职、中职骨干教师培训5 期,来自 20 个省市自治区的200 余名教师接受培训,我们积极推广该 模式,目前已有许多学校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如北京市商业学 校、广东经济贸易学校等。

促学 篇6

摘 要: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上升,三本学生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本文从西京学院自动化专业学生学习特点与竞赛现状进行分析,以组织参加的各类大赛为背景,阐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内涵,探索从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搭建校内大赛平台、健全奖励制度等方面,来保障“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9-23

1.学生学习特点与竞赛现状分析

西京学院控制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自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类大赛,我院举办这些大赛的目的都是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能够被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1]但我院总体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在教学与竞赛环节上还存在一定的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生源质量限制。受高考招生政策的限制,西京学院本科层次的学生只能第三批录取,生源质量要低于一本、二本院校。这些学生相对来说,基础知识较薄弱,学习自主意识不够强,自学能力较弱。

(2)竞赛指导教师队伍不健全。自动化专业相关的大赛一般都是与实际相关联的。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与较强的学习能力。西京学院自动化专业大部分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的,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而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知识与能力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不足,需不断提高。

2.“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内涵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是以课程“项目化”教学为中心,由专业指导教师和学生组成项目训练队伍,把学生在自动化专业相关课程教学活动中必须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应用于训练。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技能大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反思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从而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2]而为更好地配合各项大赛的进行,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己,进一步拓展专业技术领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团队协作和临场应变能力。通过参赛学生的表现情况和比赛结果,反思自身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存在问题,从而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达到“以赛促教”的效果,实现教学相长。

3.“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

(1)制订有针对性的、更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相关企业的用人标准中对自动化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的要求,重新规划、调整教学课程,使相关课程开设时间与竞赛的时间相衔接,制订鲜明的且有针对性、导向性、更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学分置换”“学分银行”“以赛代考”的教学管理制度,让学生在学中赛、在赛中学,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及综合素质。

(2)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并健全指导教师奖励制度。一方面,可以引进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来优化教师结构,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全方位指导;另一方面,还可以安排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以此来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水平。组建时应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尽可能将年轻教师与资深教师组合在一起,使得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方法与丰富的经验相互弥补、相互碰撞。并且应当将指导学生竞赛纳入教师的日常工作中,与绩效考评等相关工作相结合,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

(3)搭建校内大赛平台,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一方面,把综合性比较强的大赛进行项目分解,实施“项目式教学”,将竞赛项目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另一方面,多举办校级比赛,实现好中选优。这样,既能选拔出优秀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的大赛,又能让学生一起学习,互帮互助,共享知识与技能,共同提高。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改革,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积极性和创新性,调动教师教学激情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做到竞赛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教学相长,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以趣促学,感悟新知 篇7

一、创设情趣,导入新课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在教新知识之前就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的生理特征,我将音乐律动引入数学课堂,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让他们利用这段时间调整心态,集中注意力,合着轻松、愉快的节拍走进数学课堂。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空间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动机。例如,教学“9加几”时,我设计了“学校运动会”这样一个气氛热烈的情境,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学生非常喜欢,还幻想着自己将要参加哪一种项目。学生愿意去探索、去发现,教学达到了最佳效果。

二、利用教材,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教材中的许多例题、插图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多个信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例如,教学“0的认识”一课,教材中给出“小猴吃桃”图。这样一幅简单的连环画,却引发了学生的许多理解。有学生认为:“有三只小猴,第一只小猴盘中有两个桃,第二只小猴盘中有一个桃,第三只小猴盘中没有桃,可以用0来表示。”有学生认为:“有一只小猴,本来盘中有两个桃,吃了一个,还剩一个;又吃了一个,盘中就没有桃了,所以用0来表示。”还有学生认为:“猴妈妈给三只小猴每人三个桃,第一只小猴吃了1个,还剩2个;第二只小猴吃了2个,还剩1个;第三只小猴都吃了,盘中没有桃了,就用0表示。”等等。学生在叙述图意的过程中很自然地理解了0的含义,轻松愉快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比教师直接讲授要好得多。

三、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新教材增加了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一年级上册教材第114—115页的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选出六个学生都喜欢的活动,每个学生喜欢哪个活动就参加哪个,活动完毕,我马上提出问题:“哪个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多,哪个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少?活动人数最多的组比活动人数最少的组多多少人?”立刻,学生的注意力由玩转移到了思考问题上,学生互相争执,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接着我又问:“能不能想出一个好主意,能清楚明了地看出结果?”这时候,我就开始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统计,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而且初步感受到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形成统计观念打下了基础。

又如,一年级下学期的“位置”这一节课我也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教室里排座位,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票按号就坐,学生在寻找座位时就会思考、观察、理解第几组第几个,找到座位后会很好奇地看看前后左右都是谁。这一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厚。对“布置房间”这一题,我根据素材,把插图设计成活动画面内容,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随意摆放,然后告诉学生我是怎样布置房间的,这样学生既明确了方位,又体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四、动手动脑,体验乐趣

利用数学学具进行操作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等,感知学习内容,学生会在动中促思,玩中长知,乐中成材,在有趣的实验中牢牢记住学习内容。一年级下册第27页“图形的拼组”中就有一个做风车的手工活动。活动开始时,我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或自己通过活动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做出一个风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了解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惊奇地发现了风车叶片尖所经过的路径是一个圆。

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圆形拼组中,学生在各种操作、探索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空间方位的含义及其相对性,激发了探索数学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放开课堂 以问促学 篇8

关键词:倾听;展示;欣赏;激励;用爱教育孩子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普遍认为:教师讲得多,学生就学得多;教师讲得快,学生就学得快;教师讲得透,学生就学得透。通过与学生交流,特别是学困生,他们掌握的情况不好,内心也很痛苦,也希望得到尊重,也希望在全班有展示的机会。怎样让每位学生充分展示是作为一线教师应该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要因时度势

学生是活泼的,课堂面貌因此气象万千,教师必须有灵活的教育机智,面对不同的教学生成,教师要灵活处理。在教学过程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学生也可能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教师必须学会“立体思维”“动态思维”,让课堂成为一个不断转动的“立体”,让身处各层面的学生都能在“转动”中不断进步并展示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够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育教学中很多时候的“变动”常常需要教师进行逆向思维以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师始终从关心学生的心理出发

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听取学生的教学建议,可以明确学生对作业的态度。这样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融洽,教师和学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学生就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了,就可以把想说的说出来。特别是“问题学生”“学困生”,不能把他们当成“被遗忘的角落”冷漠他们,应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转化他们的行为,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有许多不良习性,或孤僻,或自由散漫,他们常常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有时甚至有过激行为。作为教师要用热情和耐心去关爱他们,及时发现和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从情感上温暖他们、信任他们。我们只有善待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动起来,让每位学生都找到自信,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的空间。

三、引领学生轻松走进物理世界

教师站在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还不够,还需要欣赏学生,要觉得每位学生都可爱,让学生能“触景生情”,从而实现“情感的感染功能”“情感的育人功能”,心相印,情相容,以内化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深厚的情感,进而对教师所教的科目也产生兴趣,就会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这时教师优化设问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达到新旧知识的融合、重组和内化,获得比超前学习更积极、更深层次的体验。师生之间多向、多形式的相互作用,能創造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教学瞬间,课堂教学就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四、让学生找到自己是一个好孩子的感觉

老师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找到自尊和自信,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这时只要学生取得一点进步,老师就要适时地给以鼓励,让学生找到自己是一个好孩子的感觉,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激励、赞扬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用赞许的语言肯定学生的成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潜能,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为他们所取得的一点成绩感到骄傲,让学生真切地感到:“我能行”。

五、让师生的情感在互动中升华

课堂的教学过程是质疑解难的过程,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中,学生没有任何心理障碍,学生不仅乐问,而且敢问、善问,这时教师要支持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节外生枝”“异想天开”,哪怕表面上是幼稚可笑的,但只要有点创新的意识,都是值得珍惜的。学生能提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老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问题讨论中,使课堂出现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进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用火一般的热情点燃学生的激情,让师生的情感在赏识教育的互动中不断升华。

进行微笑教学增加亲和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提问之前要发现哪些问题是学生的共性、关键的。问的目的是把提问作为手段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设置疑问造成悬念,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开拓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度、层次感,对学生做必要的心理暗示,进行个别指导、补救,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导入新课时,可以讲一个有趣的话题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轻松地走进物理世界,还可以展示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引导不能把解题的过程介绍给学生,而应含而不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合作者,应成为各种能力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也可以给学生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不能拖着他走,而要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激励他不断前行。把学生视作知识的探索者、问题的发现者,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切实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还学生真实、自然、本色的学习课堂。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这个“立体”的课堂中都能充分地展示自我,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促学 篇9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交流会讲话稿

近年来,省委一直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部署安排,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全省学习贯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天召开交流会,就是要进一步推动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引向深入,不断开辟xx工作新境界。

刚才,我们重温了习总书记关于“右玉精神”的重要指示,观摩了现场,观看了纪录片,看到了右玉的巨大变化。综观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奋斗的实践,我们更加坚定了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真诚信仰和认真践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系列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坚定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踏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征程,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总书记着眼于新的国际环境、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风险考验,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根本方向,闪耀着强大的真理光芒,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高度认同。从政治意义上讲,系列重要讲话对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作出了全面、深入、透彻的回答,顺应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前进的政治宣言,是全体党员干部向党中央看齐、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的行动指南。从理论意义上讲,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党的科学理论最新成果,发展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成为我们凝聚力量、奋发前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实践意义上讲,系列重要讲话敏锐洞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准确分析和把握战略机遇期的变与不变,直面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科学规划了在新的起点上发展中国、富强中国的一整套重大战略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理念思路和政策举措,十分管用,对有效应对各种矛盾困难、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起着根本的引领作用。从世界意义上讲,系列重要讲话鲜明阐述了我们党对世界重大问题的主张和看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实现合作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宽广情怀,提升了我们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球化潮流和激烈国际竞争中,显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我们要充分认清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xx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展示新气象。

二、全面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与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广泛、博大精深,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在丰富,我们要持续跟进学习,持续深化理解。一要准确把握科学体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涵盖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环节,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崇高奋斗目标精进展开,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理论体系。讲话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凸显着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突出整体性,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把握讲话的内在逻辑和科学体系,切实增强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二要准确把握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要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在治国理政重大问题上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比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三严三实”,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些都是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础性、标志性重大观点,是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重要体现,是构成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四梁八柱”,我们要精钻细研、学深悟透,切实在推动工作中感受系列重要讲话的真理力量。三要准确把握立场观点方法。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着坚定信仰追求、无畏责任担当、真挚为民情怀、务实思想作风,包含着深邃的哲理和实践的智慧,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提供“桥和船”的指导,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了典范。讲话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品格,强调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肩负起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勇作为、敢担当等;讲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强调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树立问题意识、问题导向,防风险、补短板,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以史为鉴、知古鉴今等;讲话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强调必须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等。这些反映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且具有当今时代的新特点。掌握了这些立场观点方法,我们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精髓,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用于正确观察分析事物,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问题导向、直面问题。我们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就是要奔着实际问题去、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学习的成效有多大,关键要看与实际联系得紧不紧、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当前,要针对xx省情,在以下10个方面进一步聚焦发力:一是深刻领会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我省在全国大局中所处方位、突出矛盾、发展目标等问题,切实把xx工作放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来审视和谋划,把握正确方向,统筹战略布局,落实“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xx坚持和拓展好。二是正确认识全面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正视差距,补齐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普遍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们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逐步健全完善各方面制度体系,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解决经济总量性尤其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创新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转换迟缓等问题,充分发挥综改试验区对转型升级的牵引作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稳步向好,着力构建多元化中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一条资源型省份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路。四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着力解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还不够,人民民主权利保障不充分等问题,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更好发挥各方面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五是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路,着力解决我省文化资源挖掘创新不够、文化产业规模不大、文化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问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能力,扩大xx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六是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我省民生整体水平不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改善民计民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守住全社会系统安全稳定底线,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七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解决生态环境脆弱、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完善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强化生态文明制度保障,培育生态价值观,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八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着力解决改革意识还不强、力度不大,一些改革措施没落地,对外开放不够等问题,勇于在解决难题上先行先试、在扩大开放中转变观念,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全面开放、深度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与活力。九是自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着力解决法治化水平不够高、依法办事氛围不浓、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法治作为治晋理政的基本方式,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十是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着力解决一些地方和单位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不严等问题,更好担当起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持续正风肃纪,把严格管理和关心爱护相统一,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为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事业作出不懈努力。上述都是我省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我们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一步寻求破解之道,不断推动问题得以更好解决,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xx进行好。

四、注重提高学习质量,充分发挥党委(党组)中心组的示范带头作用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突出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个主题,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推动了理论学习的常态化。这次书面交流的26篇材料,反映了有关地方和单位中心组学习的成果,其中有不少好做法好经验。希望大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中心组学习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看成软任务,不太当回事;有的传达文件多,听辅导报告多,读原文原著少,研讨交流少;有的问题导向不强,联系实际不够,没把自己摆进去,缺乏针对性;有的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或者有明确规定无刚性约束,随意性较大。这些都影响了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成效。抓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是新形势下深化理论武装、加强思想建党的重要途径,是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素质、锻造过硬执政队伍的重要举措。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想一想是不是对抓中心组学习足够重视了,摆上了重要位置;是不是亲自研究和设置议题,推动了学用紧密结合;是不是坚持了制度化规范化,把学习由“软任务”变成了“硬约束”。每位中心组成员也要想一想,是不是做到了静下心来研读原文,真正吃透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是不是能够在学习前围绕议题思考调研,在学习交流中开阔了思路;是不是坚持以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达到了科学谋划和推进工作的效果。

全省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要把提高学习质量作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要着眼于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实践中的问题和能力方面的问题,把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同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为党分忧结合起来,同有效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全面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很快,要在突出理论学习的同时,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结合工作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制度建设是抓好中心组学习的可靠保证。要制定完善我省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办法,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制度约束,开展督促检查,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中心组学习进一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党委(党组)中心组作为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学习龙头,对党员干部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引领性、示范性。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发挥中心组学习的辐射带动作用,注重运用各类传统和新兴媒体,采取宣讲、报告会、“送学”活动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向党员群众拓展、向基层单位延伸,到户到人,实现全覆盖,更广泛地统一思想行动、凝聚奋进力量,使系列讲话精神在基层、在群众中生根、开花、结果。

五、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切实奋发有为地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好

习总书记关于“右玉精神”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右玉事迹的可贵之处,揭示了“右玉精神”的本质内涵。我们要深刻领会,切实把“右玉精神”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促进各项工作,把xx的事情办好。

一要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为人民服务的政绩观。60多年来,右玉县历任领导班子牢记宗旨、问计于民、造福人民,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植树造林,看不出谁是干部、谁是百姓,从求生存到谋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改变人民命运、让广大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用行动诠释了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现今,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迫切愿望,是百姓的根本福祉所在。我们弘扬右玉精神,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坚定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紧紧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为实现“两个百年”的第一步奋斗目标而努力。为此,一定要注意克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政绩观偏颇的问题。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更加自觉地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怀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倾听呼声,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坚强的党性彰显正确的政绩观。

二要始终保持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英雄本色。60多年来,右玉人民在“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的恶劣环境下,靠着“锄头加窝头、觉悟加义务”的苦干精神,凭着“一把铁锹两只手、干罢春夏与冬秋”的劲头,在高寒干旱的沙丘和荒山,在一个国定贫困县,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硬是把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变成生态良好的“塞上绿洲”,书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当前,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和党建的任务都十分繁重,特别是经济发展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时期。我们弘扬右玉精神,就是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甘于吃苦奉献。为此,一定要摒弃我省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遇到矛盾绕着走、畏首畏尾、消极懈怠、贪图享乐等不良现象。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拿出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决心和勇气,不怕难、不怕苦,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奋发进取,砥砺前行。

【促学】推荐阅读:

上一篇:中秋国庆下一篇:初中作文附批改评语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