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事迹材料

2024-09-10

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事迹材料(精选4篇)

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事迹材料 篇1

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事迹材料

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事迹材料

勤政为民秉公执法无私奉献

争做人民群众的好法官

-------记某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宋继宏

在某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有一位身材魁梧的法官,他爱岗敬业,心系百姓,秉公办案,在民事调解工作上倾注了满腔热忱。他始终默默无

闻,以自己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无私奉献,演绎着为民、务实、清廉的共产党员的光辉人生。他,就是某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宋继宏。

参加工作以来他凭着其对知识的渴望,不甘落后,孜孜以求,面对繁重的工作,他丝毫没有放松对政治思想的学习,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他清楚的认识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法官,仅仅有深厚的法学功底和精湛的业务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和坚定的政治信念。他常常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作为自己政治生命中的导航灯。在“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大思考中,在“执法为民”的大讨论中,他总是坚定不移的将“三个代表”的精髓溶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先锋;在“司法公正树形象”活动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法官风采;在“双学”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学习了任长霞、牛玉儒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通过反复学习、思考和实践,使他的政治品格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无私奉献

宋继宏从当法官的那一天起,就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热爱的审判事业。十多年来,他忠于职守、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他任民庭庭长期间,全区每一个办事处、村组、每一条胡同、每一条田间小道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并完成了从收案、送达诉状、开庭审理、撰写法律文书、宣判、整理卷宗等一系列繁杂的办案流程,办案质量和效率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共计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013件,没有一起因错判、漏判而发回重审的。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连年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2004年被省妇联评为“维权先进工作者”;2005年3月被市政府妇联授予“维权示范岗”荣誉称号。

宋继宏同志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法官,他总是以自己身边的模范和典型,给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定位,他从不向别人高呼自己将怎样去做,而总是将自己火一样的热情,水一样的真情,溶入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坚定不移的信念,用他人为之折服的执着,讲述着自己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情怀,讲述着一个基层法官平凡的故事。

二、调解规劝,文明办案,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

民事纠纷案件涉及夫妻,家庭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一时疏忽就可能导致矛盾激化,甚至可能演变成刑事案件。为此,他强烈要求并主动带领全庭同志在审判活动中讲求办案策略和方法,既审结案件又妥善地化解矛盾。一年来,他所审结的各类民事案件调解撤诉结案的占70%,一方面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诉累”,另一方面有利于家庭和睦与社会安定。另外,他还要求全庭同志对当事人做到文明接待和文明办案,让告状来访的群众切身感受到人民法院是他们论是非,寻求法律的落脚地。由于受文化程度和法律知识的限制,不少当事人或来访群众说起来没完没了,问起来没头没尾,生怕没有讲清楚,没问明白。对此,他总是聆听他们的叙述。不厌其烦的解答他们的问题,将难懂的法律条文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表达。对于情绪激动者,给他们倒上一杯水,让他们坐下来慢慢讲,对于无理缠诉者,有理有节地摆事实,讲解法律法规,让他们最终回到服刑息诉上来。

作为一名法官,宋继宏一直奉行“草野观念”。他十分清楚的认识到要正确的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为了踏踏实实的为民办案,扎扎实实的为民办事,他紧紧依靠群众,处处方便群众,特别是针对民事案件的特点,尽量为当事人着想,不怕麻烦,甘于受累,不简单的一审了之,而是以特有的细心和耐心,化解纠纷。为了让争吵不休的夫妻重归于好,他经常奔波在田间地头;为了让卧床不起的老人终获赡养,他又经常往返于病榻床前;为了让剑拨弩张的邻里握手言和,他又穿行于东邻西舍,用细腻的情感触角,和风细雨的调解艺术,就地妥善处理,解决了大量纠纷。

2005年5月,宋继宏在审理一起抚养纠纷案中,原告闫烂举、闫科举,法定监护人张彩霞,三人为母子关系,现住鲁山县瓦屋乡太平村谷山坪组。被告闫国占,现住平顶山市石龙区赵岭村一组。张彩霞和闫国占1996年相识,1998年4月开始同居,期间先后生下长子闫烂举,次子闫科举,张彩霞曾要求闫国占与其原妻离婚,但遭到闫国占的拒绝,在张彩霞生下次子后,闫国占开始对张彩霞母子三人的生活不管不问,张彩霞故诉至法院。由于原、被告意见不一,怨恨比较深,多次调解均没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庭长的宋继宏并没有泄气,而是分别对双方不厌其烦地

民事审判庭副庭长先进事迹演讲 篇2

文章标题:民事审判庭副庭长先进事迹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的题目是:信念让平凡如此耀眼。我向大家介绍的是一位同事。她就是___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___。__年来,她在民事审判工作岗位上,常常月办案近__件、年办案__多件。__年来她所审理的案件中,没有一件因认定事实不清或适用法律错误而被改判,没有一件因执法不公或自身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错案,也没有一次因工作作风被当事人投诉。她就是“全国模范法官”、“中国法官十杰”和“全国三八红旗手”___。这后面,有多少艰辛和甘苦啊!___一定是个不平凡的女法官。然而,所有刚接触过___的人都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她很平常、很普通,如果走在街上,就像撒在大海里的水珠,转瞬间就找不到踪影。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平凡的___变得如此耀眼?答案其实并不复杂: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使平凡的人做出让人叹服的事业。___的办案日记上有培根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一次犯罪它污染的是水流,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它污染的是水源”。___说:“我是法官,天天悬挂在我头顶的是公正。公正是法律的灵魂,是我们法官的生命。”20多年来,___同志在审判工作中始终坚守这一信念。在工作中,她给自己定下了这样的规矩:钻研审判业务,不办错案。___审理过这样的一个案件:原告的丈夫胡某吸毒成瘾,不可自拔。为了挽救自己的家庭,原告甚至卖血送文夫去戒毒,可丈夫一出戒毒所,又把家中仅有的给女儿订牛奶的钱拿去买毒品。她彻底失望了,鼓起勇气到法院来要求离婚。___接手这个案子后,多次对胡某讲道理,可胡某涉毒太深,一句话也听不进去,又害怕离婚断了毒资的来源,庭上庭下纠缠不休。有一天,___走在下班的路上,胡某带着几个小混混拦住她,捋起袖子,露出布满针眼的手臂恶狠狠地说:“我也活腻了,你要是敢判离婚,我就扛个炸药包把你家给轰了。”___毫不畏惧,她严肃地对胡某说:“我是依法审理案件,你要是敢胡来,最终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考虑到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在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以后,___依法做出了准予离婚的判决。事后,原告给法院送来了感谢信:“是吴法官给了我新的生活,我一辈子也忘不掉。”对这些,___的理解是:不管当事人怎样的不理解或者误会,我们法官审判时只要始终公正裁判,恪尽职守,就能对得起胸前的国徽,就能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2002年2月,___受理了一起赡养纠纷案,原告是年近90岁的老太,因脑溢血瘫痪在床,5个子女在生活上不尽赡养义务,老人不得已诉至法院。审理中,她多次找5个子女调解都未能解决问题,后来连书记员跑得都烦了,说判强制执行算了。但___想到,对老人的赡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精神上的赡养往往更为重要。如果简单地判决,法官是省事了,5个子女也会按法院判决给付赡养费,而老人精神上的赡养就落空了。她不厌其烦地做好开庭前的沟通工作。为了照顾老人,她把开庭地点放在老人的住处,还特意为老人购买了营养品。开庭时5个子女看到法官这样善待老人,都非常羞愧,主动表示愿意承担赡养义务。最后,她又考虑到老人身体有病,且子女均有工作,建议为老人找一个保姆,费用由子女们分摊,使老人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案件审结后,她多次去回访,老人激动地对社区居委会的同志说:吴法官真好,待我胜过亲生儿女。___常说,法律是无情的,但是法官应当是有情的。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老百姓打一次官司不容易,有的人一生没到过法院,打一次官司不知要鼓多大的勇气。我们法官有义务让当事人享受到优质的法律服务”。民事案件大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___一直认为,一个案件对法官来讲是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可对当事人来讲就是百分之百,甚至可能是他们一生中难以忘怀的大事。正因为___把每一起案子都当成大事来办,把每一件家长里短的繁琐事当作顶顶重要的事来办,不辞劳苦、竭尽全力地化解矛盾,才换来了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稳定。去年6月她审理的常安祥等24户居民诉南京某医科大学相邻采光通风一案时,为了化解矛盾,连续5天上门了解情况,从法理、情理两方面入手做工作,平息纠纷,常常工作到深夜,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两年来,她先后办理的11件群体性案件中,没有一起引起矛盾激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法国著名法官白苏斯先生到___法院,观摩了___庭审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连声称赞:这个法官驾驭庭审的能力十分出色。在亲友眼里,___是个不讲情理的人。为了法律的尊严,她也有过伤心事。2002年6月,她受理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被告通过老朋友的关系,找到她远在老家的姑妈,让老人出面讲讲情。老人特地从五六百里外来到南京。可当她得知姑妈的来意后,便对姑妈说:“您从那么远来不容易,多住几天吧,让侄女好好地孝敬孝敬您,案子的事,将心比心,我应该依法判决。”

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事迹材料 篇3

个人感言:热爱生活、不断学习、努力进步,始终把扎根基层,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中要做到“四心”即诚心、信心、用心、良心。诚心就是有爱民之心,爱岗之心;信心就是要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奋发向上的精神信念;用心就是对待案件,对待当事人要认真负责;良心就是有法官良知。通过努力工作,把法官这一神圣职业作为自身创业的平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同志多次被评为未央区人民法院岗位目标责任先进个人,被市中院评为优秀人民法庭法官,被未央区政法委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被市中院评为优秀法官,党风廉政先进个人,被未央区法院评为优秀调解法官,3月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同志1994年通过招干考试调入未央区人民法院张家堡法庭工作,从书记员干起,1998年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该同志扎根基层工作十五年,在工作实践中他深深的感到基层人民法庭是实现自己创业的平台,始终把坚持扎根基层、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由于勤奋努力,务实高效,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

近年来,由于辖区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的社会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案件数量不断上升,案件复杂程度越来越大,面对大量的案件,复杂的法律关系,该同志从不言繁,每件案件都能够认真核实证据,审理案件做到辨法析理,胜败皆服。从--共受理各类民事案件500余件,无一错判,连续二年年终结案率达到100%,其中全年共受理各类民事案件326件,结案率为100%,调撤率为66%,结案数为全院第一,1月--6月受理各类民事案件171件,结案130件,结案率为76%,调撤率为70%,且无一发还改判案件,超额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该同志在办案中能够把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作为自己坚守的审判理念,在所有案件的审理中都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公平地处理每一起案件。由于长期在基层法庭工作,该同志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面对各种疑难案件和复杂的法律关系,该同志能够在办案中做到不怕苦,不怕累,敢啃硬骨头,在不断自学提高自己业务素质的基础上,近年来处理了一批在辖区内有影响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使很多案件得到了合理公正处理。如该同志审理的荣作奇诉陕西航空医科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合同纠纷一案,引起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华商报进行了连续报道,社会反响不一。同志审理该案后,经过两次开庭审理,查明原告学而无成系自己不好好学习,长期旷课所致,故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公正合理作出判决,驳回原告之诉,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效果。

为了力求做到审判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该同志在办案的同时能够积极撰写调研文章和信息,近年来已完成信息写作20篇,调研论文4篇,同时该同志在办案过程中能够不就按办案以证据规则等规定机械办案,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长期坚持深入基层走出去办案,通过看现场、做调查等方式,找出矛盾症结所在,查清案件事实,把握调解先机,从而使案件顺利调解或作出公正判决。

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不良之风,该同志能够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首要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常抓不懈,作到廉洁自律,要求自己,别人在廉政方面做不到的自己要做到,别人做的不对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工作中能够做到亲民、爱民、利民,对待不正之风均能够做到自觉抵制,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对待案件说情人能够晓之以理,告之以法严格依法办案,不害怕得罪人,对待每次吃请送礼均能够坚决拒绝,仅今年就拒绝吃请送礼十余次,维护了良好的法院形象。该同志在工作中还能够吃苦耐劳,不贪图享受,自己能步行办案的,就不用车。当事人调查取证困难的,只要写申请,自己就主动去调查,从而为当事人节约了很多诉讼成本。平时在接待当事人方面亦能够做到态度和善,耐心仔细。对额外的工作能够给当事人解释的尽心解释,能够帮助的尽量提供帮助,受到当事人的好评。

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事迹材料 篇4

在2004年的**省**县人民法院总结大会上,立案庭庭长**的述职述廉报告被全票通过,并以最高票当选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公务员。掌声肯定的是**的先进业绩,荣誉见证的是**的无私奉献。他用辛勤的的汗水和聪明的智慧描绘出信访工作的鲜丽画卷,为维护司法形象,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初,院

党组将**同志调到立案庭庭长岗位,担负起立案信访工作重任。两年来,他付出的是辛劳,收获的是成功,信访工作取得喜人业绩。2003年底,他代表**法院在省高院召开的信访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创新,开僻一片新天地

上任伊始,**便进行精心的调查研究工作,努力探求搞好信访工作的方法和措施。面对调查取得的大量信息,**认为,群众信访不信法,具有多方面原因,但主要是是裁判的公开性不强,透明度不高,当事人的知情权保护不足,事后反映情况的途径不畅,表达思想的机会很少,以致误解审判工作,怀疑审判公正。

针对原因,**开出了三张处方:一是加强文书说理显公正。他建议党组作出规定,硬化裁判文书的说理标准和具体要求,将适用法条的具体内容写进判决书,给当事人一个明白,从源头上控制信访的产生;二是规范信访护法威。他起草了《**法院关于信访工作的若干规定》,完善信访制度,规范信访工作,建立首访负责制、处访责任制,构建处访网络,实现信访有接待,处理有结果,个个有担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把矛盾解决在院内;三是延伸服务解民忧。司法功能的有限性决定了法院审执工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司法目的,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往往成为信访的起因。三张处方的实施,消除了以往制约信访工作的主要症结,为信访工作良性发展、成功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热情,融化内心坚冰

长期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知道,老百姓最怕是官僚主义,最恨的也是官僚主义。他常说:“父母是群众,群众是亲人”。**对于进行信访投诉的当事人总是给予极大的热情。和他谈过话的当事人无不赞叹“陈庭长没架子,是好人!”这是许多信访群众心理的话。

2001年5月,**县56岁的农妇张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县人民法院判处拘役5个月。服刑期满后,张某以判决错误为由,多次提出申诉,均因理由不成立而被驳回,但张某就是不能正确对待,不断地上访。

**把张某送回家,并和村干部一起住进张家,进行面对面地帮教。早上,**为张某的水缸担满水;田里,陈庭长为张某收割麦子;桌前,陈庭长和张某叨起家常,谈起道理。水滴石穿,张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她向陈庭长说出自己心中的上访目的:自己坐过牢,没法在村里人面前做人,现在年老体弱,经济困难,活着也没大意思。不断上访能使政府关心自己,给点面子,给点救济。

为了解决张某的生活问题,陈庭长和院长一道商请地方政府按政策给予其救济和帮助。乡村干部现场办公,落实宅基地,下拔救济金,为张某建起了住房。住进新房的张某流着泪,拉着陈庭长的手说“这辈子不上访!”

真诚,拂去眼前迷雾

当事人对法律政策的误解往往是不正当信访的重要原因。**在信访工作中坚持真诚待人,努力争取群众的尊重和信任,与他们交朋友、做知已,把误解消化的交流中,把问题解决在服务里。每逢他值班,信访接待室里总是满满一屋子人,有的是真正的信访户,更多的则是息访的老朋友,他们是来向陈庭长咨询法律政策。

“你的想法不完全错!”这是陈庭长常挂在嘴边的话;“我对你的观点有不同看法,不知对不对?”这是**同志否定对方主张时的开场白,他用真诚促使对方自愿做他的听众,接受他的观点,许多怀疑和误解就在这样的真诚交流中消失。真诚是**同志打开信访症结的一把钥匙。

1985年施某等23名工人因政策按置,由农民转为税务局协税员,平时为农,逢集市协助征税,享受税务局临时工待遇。2003年,税务局根据上级的统一规定,将他们解骋,并给予一定的补偿。施某等不服,以国税局违反劳动法,侵害他们利益为由提起民事诉讼,经两级法院审理败诉。他们认为法院偏袒国税局,开始集体上访。**逐户家访,和他们讲法律,说政策。几天下来,嗓子都说哑了。针对施某等提出的“税务局应该为我们缴足养老保险金,补办工伤保险”等理由,**对县区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劳动保障情况进行调查,以事实比较教育施某等人面对现实,息访止诉。施某等人终于感觉到税务局已经做了能做到的一切,法院的判决并没有错误,挡在他们面前的迷雾随风化去。

上一篇:轻伤案件的和解协议书下一篇:微笑向暖,幸福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