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期拆除决定书

2024-11-27

限期拆除决定书(精选4篇)

限期拆除决定书 篇1

xx区山水名园三期xx号楼xx户业主张xx:

经查,你未经规划部门批准,擅自在xx区山水名园三期36号楼105户房屋西侧建设阳光房,在房屋南侧、北侧进行垂直封闭建设,在房屋南侧建设地下室,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第一款之规定,依据《青岛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第五条第(二)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责令你自本决定书送达之日起七日内自行拆除违法建筑。

自发出本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如不服本决定,可以在本决定书送达之日起六十日内向xx区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本决定书送达之日起三个月内向xx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本决定的,将依法强制拆除。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青岛市xx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xxxx年11月6日

限期拆除决定书 篇2

2011年4月2日,宣城市城管执法局接到举报,反映敬亭山茶场一分场朱某房屋是违法建设。经立案调查,在宣城市规划局的协查下,认定当事人朱某于2006年在原建筑面积约107.32平方米土基房的基础上进行翻扩建,建设的两层砖混结构,面积为396.8平方米的建筑属未经规划许可的违法建设(第一层四间213.79平方米,第二层三间183.01平方米),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宣城市城管执法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依法向当事人下达限期拆除决定书。

当事人朱某不服宣城市城管执法局限期拆除决定一案,向宣城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于2011年5月25日立案受理,2011年7月7日公开审理了本案。

二、案件焦点

原告朱某诉称:原告在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办事处敬亭山茶场一分场有私房一栋,在敬亭山茶场与该房性质相同的房屋还有许多,认为被告在没有查清事实的情况下,于2011年4月29日以违章建筑的名义单独对原告作出宣城管(规划)限拆字第(2011)012005号《限期拆除决定书》。原告认为被告作出该《限期拆除决定书》的行政行为违法,导致原告合法财产权利受到侵害,请求依法撤销该《限期拆除决定书》。

宣城市城管执法局答辩认为:对于2011年4月2日的举报,宣城市城管执法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向朱某作出的《限期拆除决定书》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请求依法驳回原告朱某诉讼请求。

宣城市城管执法局在法定举证期限内向法院提交的主要证据有:一、事实方面证据:1、现场勘验检查笔录;2、对敬亭山茶场土地科长孙良华的询问调查笔录;3、对敬亭山茶场山南分场场长舒金平的询问调查笔录;4、违法建筑的摄影材料。上述证据,综合证明建筑的违法性质、建设时间、面积、位置。二、程序方面证据:1、举报材料;2、询问调查通知书;3、立案审批表;4、协助勘验委托书;5、协助勘验意见书;6、责令改正通知书;7、执法告知书及送达回执;8、案件处理意见书;9、审案会议记录;10、听证通知书、听证笔录、听证报告;11、案件处理审批表;12、行政执法通知书;13、行政执法告知书送达回执;14、限期拆除决定书;15、限期拆除决定书送达回执;16、敬亭山茶场提供的材料(包括房屋翻建报告、收费凭证)。以上证据证明原告违法的事实,以及被告作出《限期拆除决定书》符合程序规定。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

原告朱某提交的证据有:1、原告身份证复印件,证明原告身份情况。2、房产证复印件,证明原告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3、限期拆除通知书复印件,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存在。4、翻建报告复印件,证明原告建房是经过茶场审批的。5、敬亭山茶场其他房屋照片,证明其他房屋都是经过茶场审批的。6、2008年对原告土地征收的文件,证明诉争房屋土地是农用地,不属于城市规划范畴,不能适用城市规划法对原告处罚。7、国土字资2008、2009年文件,证明城市规划区外建房农场可以审批。

此案经庭审质证,原告朱某对被告提交的证据质证认为:第一、事实方面证据。1、对现场勘验检查的笔录。勘验检查笔录事前应该通知朱某,如果事先没有通知,该笔录是违法的。另外对测量人员的身份、资质也有疑问。2、孙良华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其不能作为本案的证人,且其证明内容也是虚假的。房子长15米,宽7.2米,与事实不符,与房产证不一致。另外证人应该出庭作证,否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3、舒金平作证的内容也是虚假的。4、照片是朱某家的房屋,但是摄制的时间不能证明。综上,上述证据不能证明本案事实。第二、程序方面证据。举报事实不存在,是被告编造的。询问调查通知书没有朱某签字,不能证明该通知书送达给了朱某。立案审批表仅凭此不能证明其证明目的,且相关人员身份、签字、职务等都无法核实。请示和回函是违法的。另外意见书的内容也是不专业的,不是每个建筑都要规划批准的,当时农村建房是不需要规划批准的,行政执法局不应该听规划局的意见。处罚的勘验一定是亲自勘验,不能借用第三方资料,说明勘验人员没有勘验。朱某的建房行为是2006年的,不应该适用2008年的城乡规划法。对调查人员的签名的真伪和日期都不能确认。审案会议记录与事实不符,被告的补偿方法方式没有征得原告同意,另外被告也没有和原告商谈补偿要求。行政执法告知书应该告知被处罚人依据、权限,但此告知书告知错误,视为违法,原告没有收到告知书,送达违法。对听证会事实是认可的,但对结果不予认可。拆除决定书送达回执,不符合留置送达的法律规定的要件。该送达是违法的留置送达。拆除决定书中没有表述房屋是何时建造的,导致适用法律错误。翻建报告是实际情况,本案被告没有告诉能使用城乡规划法的依据。敬亭山茶场违规建房是很普遍的,原告不能认同选择性执法。第三、法律依据。朱某的土地是农业用地。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不是程序性规定。限期责令拆除涉及了原告的实体利益。

宣城市城管执法局对原告提交的证据质证认为:对证据1无异议。证据2是原告原来的房子。证据3没有异议。证据4只能证明原告建房花了钱,不能证明原告房子的建设是经过审批的。证据5,被告在敬亭山茶场最近拆除了不少违法建筑,不是选择性执法。证据6与本案无关。证据7不能代表法律,不能以部门的文件来证明原告建筑是否违法,原告的房屋不具有合法性。

三、法院审判结果

经庭审质证,合议庭对上述证据作如下认定:原告提交的证据1、2、3、4均真实、合法,且与本案有关联,予以采信。证据5不能证明原告的证明目的,证据6、7均与本案不具有关联性,均不予采信。宣城市城管执法局提交证据均符合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予以认定。

根据采信的证据并结合当事人陈述,法院确认案件事实如下:原告朱某父母在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办事处敬亭山茶场一分场有私房一栋,面积107.32平方米。2006年朱某经安徽省敬亭山茶场批准对该房翻建。2011年4月2日,被告宣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接举报反映敬亭山茶场一分场朱某户房屋是违法建设,被告遂立案予以调查。2011年4月7日,被告对证人孙良华、舒金平进行询问,并对案涉建筑物现场勘验。2011年4月8日,被告发函给宣城市城乡规划局,要求对以下问题函复:1、该建设工程是否经过市城乡规划部门审批?2、该建设工程是否可以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3、如果可以采取改正措施,应采取何种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宣城市城乡规划局于2011年4月8日出具协查(2011)53号《协助勘验意见书》,内容为:“……经现场勘验,上述建设未经规划批准,属违法建设,建议拆除。”被告于2011年4月9日作出宣城城管(规划)行执改字(2011)第012009号《责令整改通知书》,并于2011年4月27日对案涉建设工程限期拆除进行听证。2011年4月29日,被告作出宣城城管(规划)限拆字第(2011)012005号《限期拆除决定书》,认定朱某于2006年翻建的396.8平方米两层砖混结构建筑物属于未经规划的违法建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要求朱某于2011年5月6日前拆除违法建设。

nlc202309010836

法院认为: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办法》第十二条第(二)项的规定,宣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具有对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全部或者部分行政处罚权,可对擅自搭建妨碍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城市交通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朱某于2006年在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在敬亭山茶场一分场擅自将原有的107.32平方米房屋翻建成396.8平方米两层砖混结构建筑物。宣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经调查取证认定该建筑物系违法建设,故于2011年4月29日对朱某上述建筑物作出的限期拆除决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因朱某2006年翻建该房时,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证,故被告认定该建筑物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正确。由于朱某在搭建该建筑物后未依法补办相关手续,故朱某的违法状态一直持续至今,宣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对朱某违法建筑作出处理,并无不当。朱某诉称,宣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作出的限期拆除决定违反法律规定,应予撤销的主张,因缺乏相应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四)项的规定,一审判决:驳回原告朱某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原告朱某负担。

朱某因不服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1年8月5日作出的(2011)宣中行初字第00032号行政判决,向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省高院受理后,于2011年10月9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经审查认为,一审对证据的认证、案件事实的认定符合法律规定,依法予以确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第四十条的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必须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可以责令限期拆除。本案中,朱某在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于2006年翻建房屋。宣城市城乡规划局现场勘查后,出具《协助勘验意见书》,认定朱某所建涉案房屋“未经规划批准,属违法建设”,同时“建议拆除”。宣城市城乡规划局作为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涉案房屋是否违法以及是否必须拆除提出认定和处理意见。宣城市城管局依据宣城市城乡规划局的勘查意见,对朱某作出《限期拆除决定书》,并未违法法律规定,一审判决驳回朱某的诉讼请求并无不当。朱某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省高院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之规定,最终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四、本起案件启示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正式实施,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同时废止。执法实践中,在查处2008年1月1日前建设的违法建设案件时,在对当事人作出“限期拆除决定书”,责令当事人在限定的时限内拆除违法建设,适用法律,违反法律则应适用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行政处理时应适用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理由是:国法秘函〔2000〕134文件,明确界定“责令限期拆除”不是行政处罚行为,是行政措施的一种。该类违法行为发生在过去,而违法建设的违法状态仍在继续。根据:(一)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二)实体从旧,程序从新;(三)从旧兼从轻原则。认为该行为违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在向当事人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当事人改正或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后,作出的“限期拆除决定书”(如“限期拆除决定书”下达后,当事人逾期仍不拆除违法建设,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政府批准,依法组织强制拆除),只是执法程序的一个环节,根据“实体从旧、程序从新”的原则,因此,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对当事人作出“限期拆除决定书”。

由于宣城市城管执法局在查处本起违法建设案件中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一审和二审都判决驳回朱某诉讼请求。二审判决后,朱某在法律判决威严的震慑下,拆除了其建设的违法建筑。

( 责任编辑:骆小平)

责令限期改正决定书 篇3

三亚洁润洗涤服务中心:

营业执照注册号:460202600031961

组织机构代码证:L1190959-7

地址:三亚市吉阳区大茅村

经营者:林勇

我局于1月29日对你洗涤服务中心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的行为进行复查,市环境监测站对你干洗店生外排的废水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你洗涤服务中心201月29日外排废水中的总磷为1.44mg/L,上述污染物排放浓度超过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一级标准,你洗涤服务中心没有改正违法行为,继续超标排放水污染物。

以上事实,有现场检查(勘察)笔录、现场照片、采样取证登记单和监测结果报告单为证。

你洗涤服务中心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九条“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规定。

跟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第八条第二款“需要通过环境监测认定违法排放污染物的,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按照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监测。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取得环境监测报告后三个工作日内向排污者送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责令立即停止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的规定,现责令你洗涤服务中心立即停止违法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的行为。

我局将对你洗涤服务中心改正违法行为的情况进行监督,于30日内对你洗涤服务中心违法行为改正情况进行复查。如你洗涤服务中心拒不改正上述环境违法行为,我局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你洗涤服务中心实施按日连续处罚。

你洗涤服务中心如对本决定不服,可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或者三亚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亚市国土资源局

拆除决定书 篇4

你公司申请拆迁______大街一带房屋的拆迁计划、拆迁方案及其他有关文件收悉。经本局审查认为,该房屋及其附属物在1983年已经由省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及该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拆除文物保护单位的房屋及其附属物,应当取得法律规定的批准手续。现你公司并没有取得有关部门的批准手续而申请本局批准拆迁并不符合法律规定,依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你公司申请拆迁某大街房屋的拆迁申请决定如下:

不批准某房地产公司关于拆迁某大街一带房屋的拆迁申请。

如对本决定不服,可以在接到本决定之日起15日内申请______区人民政府复议,也可以向_______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______县房地产管理局

上一篇:一周工作小结4.16-4.2下一篇:自考市场营销小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