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人民当家作主教案

2024-06-19

第五课 人民当家作主教案(精选5篇)

第五课 人民当家作主教案 篇1

第五课 人民当家作主教案

第五课人民当家作主教案

第一课时

一年一度人代会

目标点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主人翁意识,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能力目标:积极参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民主参与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

解读重、难点:、重点: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难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学法推介:、认真阅读教材,列出存有疑惑的问题,准备课堂上向老师请教或与同学交流探究。

2、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渠道,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习流程:

(一)自主构建、我发现的问题:(快速阅读教材,并将发现的问题在教材中标注下来)

2、知识结构整理:

(二)展示交流、阶段小结: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自主学习的任务进行展示与交流,通过小组形成简单的知识网络。对组内共疑的问题在班内寻求答案。

2、时政连线:

XX年3月5日至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2927名与会代表会聚一堂,共商议案为国献策。这次会议的议程有:

一、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二、审查和批准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批准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审查和批准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批准2009年中央预算

四、听取和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

五、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

六、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1)请你思考: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

(2)拓展延伸:我们于集镇、东昌府区、聊城市、山东省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分别是什么?

三、重点探究:

代表风采

截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规定的议案截止时间,代表共提出议案518件,其中由3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509件,由代表团提出的议案9件。会议对人大代表提出的保护农民工权益,医药价格高,群众看病贵等问题进行了商议。

“男学钟南山,女学顾双燕”,这是我们对代表们的由衷希望。3月10日这天,钟南山毫不客气地批评部分人大代表在领导参加审议时大讲空话套话,对政府工作报告、对自己歌功颂德,他批评的“火力”和“威力”十足(3月11日《信息时报》);

也就在这一天,温家宝总理参加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来自通辽市奈曼旗明仁苏木一个普通小村庄——保安村的农民代表顾双燕一段朴实的开场白,拉开了与总理之间的对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的都是大实话,我今天也想跟您说说大实话,说说咱农民的喜事和烦心事。”顾双燕不偏颇,首先说到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可她说喜事几乎是“点到为止”,接下来她干脆扔开了发言稿,跟总理说了很多大实话,说了农民的“烦心事”“我讲出来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顾双燕略显羞涩的话语,引来全场笑声。温家宝认真地对她说:“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一句话,总理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也打消了顾双燕的顾虑。“我是咱农民选出的代表,就要替老百姓说话。”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一南一北,让我们看到了代表的特出风采。除此,两会上还一句锋芒毕露、掷地有声的话,同样为人称颂:“你都定了,要我们来干吗?”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宋林飞的反诘之语。此话的背景是,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在“两会”上抛出了一系列“官方色彩”浓郁的“定论语调”,如“个税起征点近几年不会上调”,“消费券没有‘全国计划’”等,对此,宋林飞委员针锋相对地反问:“你都定了,要我们来干吗?”

代表委员们如此直白有力的反问,可谓酣畅淋漓大快人心,也让公众体味到一种参政议政的在场感。

(1)

我来感悟:

“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温家宝

“我是咱农民选出的代表,就要替老百姓说话。”——顾双燕

“代表应该畅所欲言,不要讲空话套话。”——钟南山

“你都定了,要我们来干吗?”——宋林飞

看了上面的几句话,你有何感悟?

(2)我在思考:我推选人大代表的标准是:

(3)我在行动: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现在我可以:

(附)新闻博客:

(一)有多少期待就有多少责任。提起“两会”,公众固然很容易将记忆锁定于,那些高调质询的议政场景。但其实人们头脑中定格的不光是“激烈炮轰”的姿态,更多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硝烟”散尽后,裸露出的极富质地的公共议题上。所以说,“两会”虽然闭幕,但是会场上那些经典的议政细节,却值得铭记;“两会”结束了,但它所激活的公众参政热情,也不会随着会议闭幕而消逝。

公众不忍对这样的“两会”说再见,因为会场上我们见证了,一个基层的农民代表得到国家总理的郑重承诺:“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这话重复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常识。但当这个常识在我们生活中缺失太久,重申它似乎就平添了一股无限的感人力量。公众在被感动的同时,相关官员则应自省。当一项基本的议政原则,却因为异常稀缺而显得殊为珍贵,这足以让不少官员引以为愧。他们应以之为镜鉴,映照各自执政中对应的瑕疵,并在日后施政中努力改正。

上述总理的一句话,尽显权力谦逊,令人印象深刻。除此,两会上还一句锋芒毕露、掷地有声的话,同样为人称颂:“你都定了,要我们来干吗?”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宋林飞的反诘之语。此话的背景是,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在“两会”上抛出了一系列“官方色彩”浓郁的“定论语调”,如“个税起征点近几年不会上调”,“消费券没有‘全国计划’”等,对此,宋林飞委员针锋相对地反问:“你都定了,要我们来干吗?”

“两会”会场上面对部委领导的“一家之言”,代表委员们如此直白有力的反问,可谓酣畅淋漓大快人心,也让公众体味到一种参政议政的在场感。代表委员是人民的代表,在会场上敢于向未经广泛讨论、明显有悖民意的“行政指令”说不,才应是代议制下的议政常态。否则,若是“领导在的时候,10分钟的发言8分钟用来歌功颂德”,甘做唯唯诺诺的议政“花瓶”,实在是愧对选民,更是对不起自己的政治身份和责任。

当然,在个性鲜明极具个人英雄主义的“明星炮手”之外,团体努力集体智慧,更是功不可没:“看病不难也不贵”的观点交锋,对公开四万亿投资走向、以及要求尽快出台官员财产公示制的呼吁,都是振奋人心的议政努力。

作为民意代表,代表委员们着墨民生的议政细节,将公众与媒体的舆论热点,引入会场导向决策层面。让公众感受到强烈的参政议政的现场感。勿庸讳言,这中感受平时很难体会得如此真切。因为,即便在“两会”上,那些花瓶建议也不鲜见,这除了说明参政者能力有限,还可能是提议者对自己的会场议政能产生多少积极效用不自信。甚至对提出真问题可能为自己带来负面影响,心存顾虑。参政代表尚且如此,可知会场外的公众,权利稀缺到何种程度。

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盲目悲观。因为,只要在可支配的议政空间内,代表委员努力将自己的议政能力提至最高,议政质量日趋理性和专业,就可以不走样地将自己所负载的民意诉求和社会“舆论场”,带进参政议的决策平台。这种健康有力的参政态度,才是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应有的议政面貌。而代表委员是否称职,其议政努力能否发挥最大效用,不能只局限于十天的会期,更应在“两会”之外的每一天得到检验。“两会”虽然结束,但它传导出的全民参政的热情必须延续。“领导不在的时候,代表们发言挺多,而且讲得很深。领导在的时候,很多代表10分钟的发言,8分钟用来对报告、对自己歌功颂德。我感觉这样的气氛不太好。”在广东代表团分组讨论上,中科院院士钟南山直言代表应该畅所欲言,不要讲空话套话,其言词火力十足,多次收获全场掌声。有代表边鼓掌边感叹:“听了几天小组发言,从来没有鼓掌的。”

(二)“男学钟南山,女学顾双燕”,这是我看了两则报道后的由衷感叹。钟南山,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顾双燕,来自内蒙古的基层农民代表,今年才31岁。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一南一北,让我们看到了代表的特出风采。

3月10日这天,钟南山毫不客气地批评部分人大代表在领导参加审议时大讲空话套话,对政府工作报告、对自己歌功颂德,他批评的“火力”和“威力”十足(3月11日《信息时报》);也就在这一天,温家宝总理参加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顾双燕则跟总理说了很多大实话,说了农民的“烦心事”,原定10分钟的发言持续了半小时;而这些不是歌功颂德的实话,恰恰是总理最爱听、最需要听到的。于是我们看到了新华社3月10日发出的一篇非常鲜活、灵动、精彩的两会特写——以我陋见,这是可以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特写。

谁说基层缺乏好的代表?顾双燕就是学习的榜样。套用一个俗句式来说,就是“不基层,无代表”。顾双燕是种粮和养殖大户,她早就说过:“我是咱农民选出的代表,就要替老百姓说话。”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顾双燕不偏颇,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她先说到,比如国家给的各项补贴实实在在落到农民身上,平均每户有500元;她自己买了3台大型拖拉机,国家补贴了18万元。这样,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实高多了。顾双燕如果只顾说这些“喜事”也不错,十分钟时间也差不多;最后若是再来个现场递交感谢信,气氛也一定很热烈。可她说喜事几乎是“点到为止”,她说了一串农民的烦心事。

“我讲出来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顾双燕略显羞涩的话语,引来全场笑声。温家宝认真地对她说:“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这就是总理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于是顾双燕扔开了发言稿,干脆直说。烦心事之一,是农民贷款难,如今农民光靠种地富不起来,还要搞养殖经商,希望金融系统门槛低一点,多给点贷款。烦心事之二,是农民担心养老问题。烦心事之三,是农民卖粮,不仅排队长、被压价,五六天才能卖粮卸车,光押车费就要付2500至3000元,很多粮食根本就卖不出去;卖给家门口小贩,每斤0.54至0.57元,这个价格农民很难赚到钱了。烦心事之四,是农民开荒地无补贴„„

其间,温总理与顾代表有许多互动问答。最有意思的是,当顾双燕说到一些粮食公司压价时,总理脸色凝重,说“由张平同志负责查处”,还没等在座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答话,顾双燕又抢过话题:“总理,你不要着急,耐心听我继续讲!”你瞧,对总理都很自然、“不客气”地要求“耐心听我讲”。如是,新华社报道的标题《说说农民的喜事与烦心事——温家宝总理与一位农民代表的对话》,有个小遗憾,我以为副标题应该改成“一位农民代表与温家宝总理的对话”。

我们说学习顾双燕,核心要义之一,就是学她“敢说实话”。基层的困难事、现实的烦心事,本来就是实情;如果不敢讲真话实话,通篇是歌功颂德的空话套话,那么对中央政府了解实情、制定政策、作出决策,有什么益处?半点也没有。在重要领导面前发言,当然要做好准备,但现在许多准备是过头的,10分钟发言,说什么,怎么说,层层“审阅”,处处“把关”,最后变成了被多轮过滤的“纯净水”,决策层是需要这种毫无“杂质”的“纯净水”呢,还是需要顾双燕那样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

代表委员,不是荣誉称号;参加会议,也不是来“学习取经”;两会场所,更不是颂歌场、交际所。可一些人既不鞭策自己,也不鞭策他人,当的是太平代表、好好委员。如今两会,早已是“木秀于林,风必助之”,许多人似乎还不明白这个崭新的道理,多么遗憾。代表委员之称号,不是彩色的“纸手铐”,不要在无形中自我束缚。

第五课第二课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的国家机关。

(2)识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及其优越性。

(3)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 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

(3)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证,是我们国家建立其他国家机关的基础。所以,把这一内容确定为本框的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

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关活动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实行的重要原则,但是该原则抽象、难懂,对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讲授、探究式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们国家的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地方.那么,这种形式是怎样得到保证的呢?现在学习今天的内容.〖多媒体显示〗

第五课第二课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多媒体显示】国家领导人的图片

教师提问: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他们是如何产生的呢? 那么以中央国家机关为例,除了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外,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吗?

教师:全国人大是什么机关(最高权力机关),国家主席是国家机关吗?国务院是什么机关(最高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是什么机关(最高国家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是什么机关(最高审判机关),那么这些机关之间是何关系、按何种形式组织起来的呢?这就涉及到政体问题。

一、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多媒体显示】图片

教师:为了应对全球的金融危机,2008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亚欧首脑会议,出席会议的国家的政府首脑有的称总统、有的称总理、有的称首相,这是因为国家的政体不同。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的含义

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作是政体。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多媒体显示】

决定政体(含义)

反映

人民民主专政 ← 直接 ← 人民代表的国家性质体现大会制度

本质→人民当家作主→实现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政体的含义和政体与国体的关系。那么,权力机关的活动又遵循什么原则?这一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又是如何表现的呢?下面我们看多媒体。

【多媒体显示】 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循环经济法》。自从2007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循环经济法》草案进行初审以来,2008年的8月28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循环经济法》草案进行的第三次审议。在次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向广泛征求委员意见,充分的进行了讨论,最后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获得通过,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

教师提问:在第三次讨论时有委员认为把循环经济法改名为循环经济促进法更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假如你是人大代表,请谈谈你的意见。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问:如果对法律没有意见,那么同意的请举手,反对的请举手,弃权的不举手。上面这个审议和表决的过程就体现了民主集中制,但是实际操作时要复杂得多,刚才我们模拟了国家法律的通过过程,现在请看书说明循环

经济法的产生过程是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的?

学生回答略

3.民主集中制

(1)含义: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教师提问:民主集中制表现在几个方面?我们前面讲过人大代表要对人民负责,请你回答为什么人大代表要对人民负责?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所以要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这是民主集中制表现的第一个方面。

(2)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第一点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多媒体显示】

图片显示一: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名,表决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图片显示二: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

教师提问:国家的领导人的选举、国务院等国家机关为什么要通过全国人大?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 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是是民主集中制表现的第二个方面。

第二点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多媒体显示】材料一:各位代表,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胡锦涛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0 8年12月22日下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常委会副主任、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国梁主持会议并讲话。他指出,人大常委会各部门在分析评议阶段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充分,严肃认真;形成的分析检查报告认识到位,分析有理,检查深刻。他说,近期机关工作比较多,要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思考:新疆为什么要根据中央的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是民主集中制的第三个表现方面。

第三点表现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多媒体显示】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教师总结: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它的实施有什么积极作用?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

即我国国体与我国政体的关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在普选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2)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多媒体显示]总结思考

人民代表大会制为什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伟大创造、必然选择、共同利益、共同愿望

(2)决定因素

(3)优越性

(4)实践证明

【多媒体显示】 ] 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政体的含义

(二):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三)[多媒体显示] []

1.2008央决算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国务院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和监管工作的报告、水污染防治法检查报告。这说明(D)

A.全国人大具有组织和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能

B.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C.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和规定国家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D.全国人大对行政机关行使监督权

2.2008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

和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① 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原则②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有利于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④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3、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民主制相比,有哪些优越性? 答案略,见书。

第五课 童趣 教案 篇3

趣(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 锦屏镇一中 王千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2.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领会课文大意,理解文章叙事顺序,了解各层大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读并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李白有一首诗《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作者把月亮想象成了“白玉盘”“ 瑶台镜”,这是作者对朗月的美好感受,但“白玉盘”“ 瑶台镜”都已不是“朗月”本身,这种超出事物本身之外的乐趣,我们称之为“物外之趣”。今天我们共同来体味清代文学家沈复在童稚时代的这种乐趣。2.作者及作品

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浮生六记》一部自传体作品。记叙了他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因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苦生活的磨难,理想终未实现,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浮生六记》共六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有英、法、德、俄等多种译本。本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出示小黑板)

童稚

(zhì)藐小(miǎo).. 项为之强

(jiāng)鹤唳云端(lì).. 怡然称快

(yí)凹凸

(āo tū)... 土砾(lì)

(hè).. 庞然大物

(páng)

癞虾蟆

(lài há ma)....

2.点名朗读,老师指导句子的停顿

3.默读课文,分组交流,试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出示小黑板)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张,睁开;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2)故时有物外之趣。(故,所以).(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暗自、暗暗地).(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5)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6)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抽打。).(7)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于,在。).(8)徐喷以烟。(以,用。).(9)蹲其身,使与台齐。(其,自己。).(10)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被。).

4.小组交流,共同翻译课文

翻译指导: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文言文直译方法:

①译。译出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活用现象和通假字等文言现象。②换。在翻译时应把文言词换成现代词,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③删。删去不译的词

④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

⑤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主要是省略句式、内容缺省。⑥调。特殊句式翻译时需要调换顺序,主要针对倒装句。

⑦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

5.展示成果,各组派代表分段翻译。6.学生纠错,强调重点词语。7.学生齐读并试背课文。

三、练习

1.指出代词所代之物

(1)必细察其纹理(代藐小之物)

(2)昂首观之(指代蚊子)(3)观之兴正浓

(指代二虫)

(4)驱之别院(指代癞虾蟆)

2.一词多义

(1)时:余忆童稚时(时候);

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2)观:昂首观之

(看);

作青云白鹤观

(景象)(3)神:定神细视

(精神,注意力);神游其中

(感受,想象)(4)以:徐喷以烟

(用);

以丛草为林

(把)

3.文中有些词语一直沿用到现在,有的已化为成语,试着找出并解释这些词语

庞然大物

明察秋毫

怡然自得

四、小 结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五、作 业

1.背诵课文

2.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备课教师 锦屏镇一中 王 千

[教学目标] 1.巩固文言词汇以及文章背诵

2.体会文章中细致观察及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3.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物外之趣”的根源,学习用天真烂漫的童心细致观察事物,善于想象,增加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指名学生背诵课文

2.指名学生口译课文以及重点字词翻译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疏通了文义,学会了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放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作者所提到的“物外之趣”。

三、研读课文

㈠ 展示学习提纲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了哪几件趣事。

[提示]①观蚊成鹤

②神游山林

③鞭逐虾蟆

2.根据作者的记叙,你觉得作者提到的 “物外之趣”指什么?

[提示] “物外之趣”,指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3.你认为“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①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②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㈡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根据[提示]进行指导

四、拓展延伸

1.“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蛤蟆处死? [提示]珍惜生命,处置有度,本性善良,只要符合逻辑即可。2.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童年趣事与大家分享。3.这篇文章使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提示] 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富有情趣的人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勇于实践,做一个敢想敢做,勇于开拓的人。

不拘泥于统一的答案,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感想即可。

五、小 结

本文是作者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为我们展现了童年的乐趣,希望同学们一直能够保持这样的童心,善于观察,善于联想,做一个

生活中的有心人。

六、作 业

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写一写自己曾发现过哪些“物外之趣”

美术第五课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三种类型——抽象艺术。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这是它与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的区别所在。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对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必求全。

(二)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的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奠基人、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本课旨在通过这个故事说明,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通过人们的“发现”产生的。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1.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可以说,任何艺术的终极对象都是现实。2.抽象艺术所使用的语言是非现实的,是艺术本体语言的纯粹表达,其中包括点、线、面和色彩。这些需要教师在讲课中加以说明。

第二部分“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

第三部分“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其艺术美有哪些表现?”简单介绍了美术的基本分类方法,学生对此有一个大致了解就可以了。

第四部分“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以美术的三大功能为基础,说明美术鉴赏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未来的人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作品分析

即兴之31(油画,1931年)康定斯基(俄国)

康定斯基出生于莫斯科,父亲是茶商,幼年时期与父母居住在罗马和佛罗伦萨,后来回敖德萨。少年时起就画画,写诗,弹钢琴,拉大提琴。曾在莫斯科大学获得社会科学和法律学的学位。1896年,即康定斯基30岁时,决意学习绘画。在慕尼黑美术学院学画直到1900年,此后即开始了活跃的艺术实践活动。

康定斯基倡导即兴作画,以表现艺术家的需要。他认为精神因素是艺术中最重要的东西,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模仿或精心制作,而是内心的需要。“艺术就像自然、科学、政治一样是一个自足的领域,它受到适合自己需要的自身规律的支配”。寻找这个规律正是画家终身奋斗的目标。他特别强调绘画同音乐的结合,音乐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是最抽象的。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详尽论述了音乐与绘画存在着的深刻联系。在康定斯基看来,绘画必须创造出一个与自然对象相和谐的新的现实。绘画中的色彩犹如音乐里的音符,它本身就能够打动观众。画家以这种抽象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观众中唤起音乐所产生的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艺术情感。康定斯基追求绘画的音乐感,最后发展出情绪性的抽象绘画。

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带有很强的个人情感,因此有人称他的艺术为“热抽象”艺术。他的抽象作品大都完全脱离了客观对象,为避免标题给观众的引导性联想,他常常像音乐作品的标题那样给自己的画取上“即兴”、“作品X号”等名称。

百老汇的爵士乐(油画,127厘米×127厘米,1942—1943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蒙德里安(荷兰)

荷兰的蒙得里安始终想象着用最简单的美术语言要素——直线和纯色组成他的画。他想让他的艺术去揭示在主观性的外形不断变化的背后隐藏着的永恒不变的实在。他自己说:“我一步一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作品最后只由直线和横线构成,形成十字形,„„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的力量的表现;这类对立物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他从大大小小的原色块和矩形直角形状的组合中寻求所谓“表里平衡,个性和集体平衡,自然与精神、物质与意识的平衡”等。他认为这才是反映了宇宙最本质的客观法则。人们称他的这种抽象画为“冷抽象”,也称几何风格派。

《百老汇的爵士乐》是蒙德里安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极少直接来自现实感受的作品之一。在这幅作品中,蒙得里安把他对纽约百老汇音乐的感受和认识用他自己的语言方式表现出来,创作出了一种视觉音乐。像铜管乐器一样明亮的黄色线,在霓虹灯光般的红色、蓝色、灰色小点的闪烁下,呈现出一种爵士乐的节奏感。我们还能感受到纽约最繁华的百老汇夜晚的嘈杂。密如蜘蛛网的垂直和水平的线条,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百老汇街都是直角相交的道路。

《红树》(油画,1908年)蒙德里安(荷兰)《灰树》(油画,1912年)蒙德里安(荷兰)《开花的苹果树》(油画,1912年)蒙德里安(荷兰)蒙德里安(1872—1944)荷兰画家,生于荷兰阿姆尔弗特,卒于美国纽约。父亲是一位喜爱绘画的小学校长,他从小受父亲的影响而喜欢绘画,并向父亲和画家叔父学习绘画。17岁时取得了小学绘画教师资格证书,三年后又拿到中学绘画教师资格证书。1892年他来到阿姆斯特丹,进入国立美术学院开始正式严格的写实绘画训练,成为颇受教师赏识的基本功扎实的好学生。1908年前,他画了大量的写实风景画,其笔法肯定、形象概括,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1908年后,他开始探索新的表现手法,1911年底他来到巴黎,马上受到立体主义影响,并开始以“树”为题不断探索抽象化的表现。

1914年后又放弃立体主义,转向几何形符号式的绘画,终于20世纪初形成独特的纯几何形的抽象风格。最后他以绘画的基本元素的直线直角相交构成富有节奏感的大小不等的几何图形,再用最单纯原色的不见笔触的色块与其匹配,成为独树一帜的“新造型主义”艺术,而名扬世界。人们一见到粗黑的横竖直线构成大小不等的红、黄、蓝、灰的方形、矩形的画面,便知那就是蒙德里安的作品。他认为惟有这种抽象的几形图形形式,才是绘画最本质的。他将以往的所有传统技巧统统抛弃,在他的画中不见其他任何画派的影子,他以其新形式的作品开拓了人类的艺术眼界,引领人类追求最单纯的和谐。

课本中刊载的三幅“树”,正是从蒙德里安在立体主义影响下,以树为题材探索不同表现形式的多幅作品中选出的。他其后又作了多幅带着该树“影子”的更加抽象的几何图形的画作,以至1913年的《线与色的构成》、1914年的《构成6号》等作品已是纯抽象的几何图形的作品了。如果将这些作品排列起来,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由具象到抽象的探索过程。

《红树》创作于1908年,是蒙德里安脱离传统写实画法、开始探索表现性新艺术形式的初始作品,从其笔法和用色来看,显然受到凡高的影响。

《灰树》创作于1912年,是蒙德里安来到巴黎后受到立体主义影响,按照立体主义的分析方法,舍弃三维空间、追求平面性构成、注重构图的平衡、探索更加抽象化的表现。他将树的枝干形态概括为抽象化了的各种弧线交叉的构成,但仍保留树的形象及树形的完美。画面呈冷灰色调,由于其有力的线条和坚实的笔触,画面给人以张力强烈的艺术感受。

《开花的苹果树》创作于1912年,是画家继《灰树》之后探索将树更加简化和抽象化处理,从形式上寻求最本质的构成之作。画面上的树则变成了是一些已经失去树枝形态的弧线,成为几近纯抽象的绘画。这只是画家在步入纯抽象绘画创作前的脑中仍存有树的影子的抽象表现的作品。可以说这件作品是蒙德里安创作转入直线直角构成的抽象作品的引线,此后便步入了纯抽象的直线构成的创作了,他找到了自己风格,开创了一片新的艺术天地。

尼金斯基(油画,116.9厘米×89.5厘米,1950年,美国私人收藏)克兰(美国)

弗朗兹·克兰(1910—1962),原是专画人物和带有社会现实主义味道的城市风景画家,直至1950年之前,他仍在埋头研究伦勃朗和哥雅等人的传统绘画。1949年他开始将黑白素描运用于大型抽象构图中,创造了一种具有很强个性特色的抽象画,后来,很快又趋向极端。画法基本上与波洛克同出一辙,即下意识地进行作画,但画上出现类似我国书法样子的汉字偏旁或局部笔法,然后加以放大,将这些笔道粗实的书法式图形以黑白分明的对比强烈地表现出来。

作这种书写式抽象画时,克兰用的是印度墨汁,后改用广告色或油漆,用大刷子作画。1949年克兰画了一幅速写人像《尼金斯基》,翌年他按照这幅《尼金斯基》又画了一幅用黑色迅速构成的抽象画,黑色被“舞文弄墨”地创造出一个似是而非的形象,效果极佳,使他大为欣慰。此后,他尽量加大画面,让抽象的黑色笔道飞舞得极其磅礴。

白上白(油画,1918年)马列维奇(俄国)

俄国画家卡齐米尔·马列维奇(1878—1935)是“十月革命”前夕俄国“至上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大约在1913年,他用铅笔在白色底上画一黑方块,排除了他早年掀起的俄国立体—未来主义风格。照他自己的话说,“要把艺术从物体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在他写的《非客观的世界》一书里,他说道:“客观世界的视觉现象本身是无意义的,有意义的东西是感觉,因而是与环境完全隔绝的,要使之唤起感觉。”马列维奇称这种观点为“至上主义”。

作品36号(油画,1953年)波洛克(美国)

杰克逊·波洛克(1912—1956)是美国抽象表象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二战以后第一位有国际影响的美国艺术家。他彻底打破了传统架上绘画的观念,在材料、技法和思想上都有新的突破,为现代绘画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波洛克出生于怀俄明州,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在南加利福尼亚长大。他最初对雕塑有兴趣,但不久就把注意力转向绘画。17岁开始在艺术学生联盟跟随托马斯·本顿学习。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开始创作一些抽象的作品,仍采用传统的画笔作画。他这时的作品有力度,色彩浓重,形象带有一种暗示性。接着他首创了著名的滴洒绘画。波洛克先将大画布直接铺在地上或钉在墙上,将油漆和颜料以各种工具滴洒在画布上,滴洒的过程主要依靠艺术家的手势,颜料随手的动作或身体的动作而自由滴洒在画布上。最后,根据画面的需要再添加沙子、颜料或其他材料。

波洛克的这一创造为艺术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他突破了传统画笔、画布的观念,不用笔而采用其他任何工具,画面没有传统绘画的布局和构成,颜料布满了整个画面,给观众造成视觉的冲击力,开创了一种新的视觉语言。其次他选用了新的材料,用油漆、沙子或其他任何材料来进行创作,其作品的表面出现新的肌理,产生了独特效果。画架、画框、画笔、油画颜料等传统工具材料均被他放弃,艺术创作有了更多的自由。因此,在波洛克之后,美国现代艺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隐现3X(综合材料,1986年)斯特拉(美国)

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1936—)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迈尔登市,曾在马萨诸塞州安多富的菲里普斯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学习,1958年移居纽约,20世纪60年代成为反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后绘画抽象派的重要人物之一,并在欧美各地四处举办展览。起初,斯特拉放弃了三维空间形象,用各种方法来强调绘画的平面性,后来他开始用各种形状的画布来作画,其中的形象变成了色条与色条的交叉和相汇,目的是创造一种“无关系”的绘画,这与当时的“初级结构”和“极少主义”艺术家十分接近。以后他又在这个基础上把材料扩展到金属和工业漆、金属漆等方面。其作品一般非常巨大。这里的《隐现3X》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26—4—94(油画,1994年)赵无极

赵无极(1920—)江苏南通人,1935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和著名油画家吴大羽。毕业后留校任教。1948年赵无极赴法留学,一直在巴黎从事美术研究和创作。赵无极艺术视野开阔,善于从各方面吸取营养,且不断超越自我。

20世纪50年代正是西方抽象艺术方兴未艾的时期,也是赵无极在艺术上的转折期。面对当时西方抽象艺术的滚滚洪流,赵无极也开始考虑自己的艺术发展道路。他最终在西方抽象艺术和中国的水墨画之间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结合点,形成他抒情、诗化和充满神秘感的抽象艺术,这在当时的西方艺术界独树一帜,并很快就为西方主流艺术所接受,赵无极因而成为第一位进入西方主流艺术界的华裔艺术家。赵无极艺术成就的取得无疑与他的老师林风眠和吴大羽的教导密切相关,但赵无极能自出机杼、随机应变、独辟蹊径、自成一家,这与他开阔的眼界是分不开的。赵无极的作品气势开张、意蕴深远,其形色舒卷腾挪、变化自如,极尽抑扬顿挫之韵律感。但这幅作品是他晚年所作,已从他以往的激动、变化、冲突转向了平静、和缓、沉思,真实地反映了他目前的心境。赵无极曾多次回国讲学、考察,1985年还应邀专程回到母校——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举办了绘画讲习班,为中国当代艺术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红窗(油画,1964年)瓦萨雷利(匈牙利)

瓦萨雷利(Victor Vasarely,1908—?)早年毕业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穆希利艺术学院,20世纪30年代移居巴黎,参加“抽象—创造画会”,40年代开始从事视觉理论研究和创作。他创作的“光效应艺术”或“欧普艺术”吸引了许多艺术家,至60年代造成较大的影响。他通常在平面上配置各种规则的几何图形,经过精心的色彩处理和巧妙的安排,造成一种经过电子仪器或机械作用后的画面效果,显示出技巧的精致和技术美感,具有现代工业文明特点。

(二)名词解释 构成

简单地说,构成就是把事物组合到一起,形成一种有组织、有结构的关系,但它常常与“构成主义”联系在一起。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是20世纪重要的美术流派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而言,它是由英国美学家里德提出的一个雕塑美学概念。法国雕塑家罗丹(Francois A.R.Rodin,1840—1917)曾经认为,世界可以分为“可知世界”和“不可知世界”两部分,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应该包含有后一种成分。里德继承了罗丹的这一艺术理论,把现代雕塑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构成主义”的,另一种是“有机的”。“构成主义”主要凭借工业上使用的原材料如金属、塑料、玻璃等,构成各种几何形式,以表现雕塑艺术的形式美。然而,里德又认为,实际上,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又分不清一件艺术品究竟是属于“构成的”还是“有机的”,因此,只能求助于精神分析学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来加以分析。这种以“构成主义”的概念来描述某种艺术类型的作法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对其他艺术的表述。而狭义的则专指发生于20世纪初的俄国,以塔特林

(Vladimir Tatlin,1885—1953)和嘉博(Naum Gabo,1890—1977)、佩夫斯纳(Antoine Pevsner,1884—1962)兄弟等人为代表的一个流派。

但是到20世纪之后,“雕”与“塑”或“加”与“减”的观念已不能适应艺术的要求,或者说,人们开始从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概念,这就是“构成”观念的形成。在这种观念下,雕塑已变成各种木头、金属、玻璃或塑料构件等材料的组合或“构成”关系,这为当代雕塑以至当代艺术开拓了无限的空间。从对材料的利用的角度看,立体主义在绘画中的实验预示了这样的必然结果。在1912年毕加索就设计了一个用纸和绳子制成的三度立体主义构成,同一年他又为另一个构成绘制了素描。1912年他的《吉他》和1914年的《乐器》,就是用金属片或木头制作的构成,形象是立体主义的,但结构却是构成主义的。尽管处理得很粗糙,但艺术家却以此申明了构成主义雕塑的一个基本问题——认定雕塑是空间的而不是体量的。

构成主义作为一个流派是在塔特林的领导下进行的实验。塔特林最早与马列维奇一起展出了他的所谓“绘画浮雕”,但塔特林却嘲笑马列维奇的作品不专业,尽管他们在许多方向上是一致的,因为塔特林提出的是一种更具刺激性的信念,这种信念就是艺术家应该直接与机器产品、建筑工程和印刷及摄影的交流方式相一致,以致于强调整个社会在实用上和思想上的需要。为此,塔特林把他的艺术追求命名为“生产主义”(Productionism),这表明了他将艺术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愿望。这种愿望与当时人们力图创造一种区别于腐朽的资本主义的古典主义、代表先进的无产阶级的艺术的抱负是一致的,但是他们追求的不是政治性的艺术,而是艺术的社会化。在这种明确的观念下,一些像嘉博、佩夫斯纳、波波娃(Lyuboc Popova,1889—1924)、利西茨基(El Lissizky,1890—1941)这样的艺术家都站到了塔特林的一边,从事构成主义的实验。直到大约1922年,他们才在苏联艺术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之后,纷纷移居欧洲,对欧洲的现代艺术,尤其是通过“包豪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构成主义艺术家嘉博坚持认为,“构成主义观念”不是为了把艺术和科学统一起来,不是要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而是要去感觉其真理。这使构成主义既没有想成为一种艺术的抽象风格,甚至也没有想成为一种艺术之类的东西。构成主义运动的理论家之一阿列克赛·甘曾经写道:构成主义“不欲作出抽象的计划,而是以具体的问题为出发点。”也就是说,他们试图从社会便利和实用意义出发,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取代以前艺术家的静态活动,创造新的动态的艺术,这成为构成主义的第一原则。因为构成主义者相信,机械的基本条件和人的意识,自然会创造出反映他们时代的美学。这使他们喜欢用两个颇有说服力的词汇来说明创造的辨证过程:构造的和既存的,二者综合的结果就是构成主义的真实性。对他们而言,“构造的”,即整个观念乃基于社会应用和方便的物质上的基础概念——内容和形式的结合;“既存的”,即物质本身的自然倾向,在其构成和变化过程中的特殊条件的实现。这种观念在此后的“风格派”(de Stijl)或“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包豪斯、“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以及所有追求“抽象”的艺术中,都多少有所反映。

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Abstract Art)同样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概念上说,“抽象”本身就是一个很难确定的用词。人们在使用“抽象”一词时也是模糊不清的,它往往在两种含义上被使用,一方面是指非自然主义的表现,如采用夸张、变形或减少等手法来描绘一事物;另一方面则是指那种完全抛弃了任何可视自然形象的表现的艺术形式。实际上,严格的“抽象艺术”应是指后者,但人们在使用此词时并非那么严格,如有时立体主义和野兽主义也被不恰当地称为“抽象的”,准确说来它们至多只能是“半抽象的”。“抽象艺术”一词由于它的含混性而并不适用于精确地描绘那种不表现具体现实可视形象的艺术形式,所以,20世纪许多艺术家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为之命名,杜斯堡称之为“具体艺术”,蒙德里安则用“新造型主义”和“非客观的”来描绘它,另外还有“非再现的”、“非具象的”和“非传统的”等,但“抽象艺术”一词却流传最广,尽管可能它最不恰当。

一般认为,真正的“抽象艺术”是从康定斯基1910年创作的一幅水彩画开始的,但到底谁是第一位抽象画家目前还难确定(或者说根本无法确定)。美国的达夫(Arthor G.Dove,1880—1946)、捷克的弗兰克·库普卡(Frantisek Kupka,1871—1957)、立陶宛的米科拉斯·齐马利昂尼斯等人都是合适的人选。但不管是谁,“抽象艺术”都可以说是20世纪艺术发展的必然。“抽象艺术” 具有两个方面的发展,这两个方面都直接来自“后印象主义”。一方面是“色彩的抽象”,它从凡高、高更经过野兽主义、表现主义到康定斯基的最后解放,以后影响到奥尔甫斯主义、同步主义、塔希主义、非正式艺术或其他艺术、抒情抽象、行动绘画或抽象表现主义等;另一方面是“形式和结构的抽象”,它从古典主义开始,经过新古典主义、库尔贝、塞尚、修拉到立体主义,以后影响到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辐射主义、至上主义、风格主义或新造型主义、具体艺术、圆与方、抽象创造社、硬边绘画、极少主义等。前者由于强调感情的直接宣泄、有机的形态和表现方法上的绘画性而俗称“热抽象”,后者因着重于理智的结构分析硬边、几何化的造型和平涂的塑造方法而俗称“冷抽象”。在推动“抽象艺术”的发展中,德国艺术理论家和哲学家沃林格于1908年出版的《抽象与移情》一书起了关键的作用;1912年康定斯基出版的《论艺术中的精神》一书则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抽象艺术”的原理和原则,给“抽象艺术”的发展以重大影响。

抽象艺术的产生被理论家解释为是人类在一种与生俱来的“抽象冲动”的支配下创造的,即它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冲动去创造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形式的强烈的内在要求,这种冲动可以是来自外部的刺激,也可以直接由艺术家的内心需要产生。这一术语是本世纪初德国艺术理论家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1881—1965)最早提出的。他认为,现实世界变幻不定,五光十色的景象引起了人类心灵强烈的骚动不安,如果人不能认识和把握这个世界中的规律秩序,就会产生对世界的精神恐惧,因此,人有一种整理纷乱的现实、从中找到超越个别事物偶然性存在方式的内在要求,这就是强烈的抽象冲动。所以抽象冲动是人由外在世界引起的巨大内心不安的产物。但是这种抽象冲动也可以理解为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先验心理结构内在地作用于人的情感活动,支配人类从事精神生产的结果。

至上主义

1913年马列维奇也在著名的“靶子”展览中展出了一批典型的“立体未来主义”的绘画。在这些作品中,绘画对象被以圆筒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交错的、近乎机械的节奏,这使人们想到了莱热那些表现工业场景和工业题材的作品。但是马列维奇对自己作品里还残留着主题这一不正常现象耿耿于怀,于是,他又在展览会上展出了一幅白底上有一个黑方块的作品,以表明他对纯粹艺术的追求。照他本人的话说:“我竭尽全力要从物体的重担下把艺术解放出来。”这是一幅铅笔素描,是这种风格的第一个实例,也使他成为最早把绘画作为一个绝对纯几何抽象体系的画家,马列维奇把这种画称之为“至上主义”(Suprematism)。在他写的一本名为《至上主义:非客观的世界》的书里,这样解释了他的艺术:“所谓至上主义,我指的是绘画艺术中纯感觉的至上。”他写道:“从至上主义的观点看,客观世界的视觉现象本身是无意义的,有意义的是感觉——在本身中和在已被唤起的完全独立的上下关系中。”从此出发,马列维奇就把学院派印象主义,甚至塞尚和立体主义等都视为“自然主义”,是与“艺术”无关的,因为“客体”对世界的本质而言只是“谎言”,真正的艺术应该是与自然无关的“非客观”的存在,而“至上主义”就是“对在时间过程中由于‘客体’的增长而早已逝去的纯艺术的再发现”。

马列维奇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神秘主义者,他认为,可以证明一幅绘画是完全能够脱离任何影像,或者脱离对于外部世界的模仿而独立存在的,这使他的艺术具有了某种神秘主义色彩。在1915年和1923年之间,他继续实验了三度的素描和模型,其中研究了在三度之中的形式问题。这些抽象的三度模型所提出的问题,使“立体未来主义”成为一种过渡的风格,它不仅对以后俄国构成主义以及以构成主义为基础的抽象艺术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马列维奇的弟子,特别是李西茨基,传播到德国和西欧,影响了包豪斯的设计教学,以及现代建筑的国际风格的进程。

几何抽象 又被称为“硬边绘画”,即它是用边缘清晰的几何形来构成其形象的。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评论家朱利斯·郎斯纳于1959年提出,用以描述那些使用大面积的、平涂的、未加调和的色块,再由精确勾勒出的边缘加以限定的绘画形式,这种绘画类型从1960年以后才开始流行。评论家艾洛维给这个概念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硬边的定义与几何艺术正好是相反的,“塞尚以之成名的‘锥形、圆柱形和球形’,继续出现在20世纪的大部分绘画作品中。然而,即使如此,这些形式也表现得不纯正,抽象艺术家们已经倾向于编排独立的要素。形式曾一直被当作分离体来看待”,而“在硬边绘画中形式不多,画面洁净无瑕,整幅绘画成为一个整体单元,形式展现于整幅绘画,色调限于两到三种,这种稀疏空旷回避了背景图形的立体效果”。“硬边绘画”与更早时候的几何传统之间的重要区别,正是这里所引述的探寻一种完整的统一体,没有前景或背景,也没有“背景图形”。这种绘画的主要人物是凯利(Ellsworth Kelly,1923—?)、莱茵哈特、亚历山大·利伯曼(Alexander Liberman,1912—?)等。

造型画布

是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即将画布绷在隐藏的支架上作有形的或三维形状的表现,以使画面产生新的张力。尽管这一形式在中世纪、文艺复兴直到19世纪一直都有表现,但20世纪这种新的形式有自己的特点:(1)采用各种形状的画布造型;(2)画面主题为各种几何形的抽象组合;(3)画面常采用各种材料向三维空间发展;(4)边线交界明确。

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expressionism)一词最初是在1919年人们用于描述康定斯基的某些抽象作品。约于1946年,美国艺术评论家柯蒂斯开始把它用于某些美国年轻画家身上,但现在一般特指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的一批具有强烈独创性和影响力的美国表现主义艺术家的绘画风格。由于它的主要特征是画家在作画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引入了动作,评论家卢森堡又把它称为“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它还有“滴画”(Drip Painting)和“整体绘画”(Over-all Painting)等名称,都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不同侧面和特征的表述。

“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主张彻底摆脱传统美学观和艺术观,追求自发的、任意的个人表现,认为艺术家应当服从于自然而然的内心冲动,追求自我表现,强调艺术是作画的行为或过程而非结果,并把这种过程看成是自我完善的手段。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抽象表现主义与其说是一种风格,不如说是一种思想,因为抽象表现主义者是各不相同的一些个人,除了他们所反对的和追求的总的目标比较一致外,他们的表现方法和手段却很少有相同之处。高尔基(Arshile Gorky,1904—1948)从超现实主义中获取灵感,创造了一种有机的抽象艺术;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1904—)追求一种大写意的抽象笔法;克兰(Franz Kline,1910—1962)和托比(Mark Tobey,1890—1976)、汤姆林(Bradley Walker Tomlin,1899—1953)等人则崇尚东方式的书法意味。此外还有巴乔蒂斯(William Baziotes,1912—1963)、特沃柯夫(Jack Tworkov,1900—?)、马卡雷里(Conrad Marca-Relli,1913—?)、布鲁克斯(James Brooks,1906—?)等。

需要说明的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既是美国艺术家20世纪以来不断努力的结果,又反映了美国人一直以来的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竞争意识。从“军械库展览”之后,美国人就激发起势与巴黎争雄的决心。因为从西方美术史上看,从17世纪起,巴黎就已经取代了罗马而成为西方艺术的中心,而“抽象表现主义”的出现,则表明了西方的艺术中心又转向了纽约。但是,这一结果却是伴随着强烈的政治意识而来的,在抽象表现主义的成长过程中,美国中央情报局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不仅出钱出人,而且为其大作宣传,使之成为冷战中美国宣传其价值观的工具。视幻艺术

又称“光效应艺术”(Op Art),或直译为“欧普艺术”,这个词准确而形象地描述了这种艺术的特性,即它不存在任何思想上或观念上的意图,它的意图只有一个,就是以各种图形和手段在观众与图像之间造成视觉上的幻觉,即一种在作品和观众之间造成纯粹视觉反应的艺术形式。它与后来西班牙的“五十七小组”(Equipo 57)、意大利米兰的“T小组”(Group T)、帕多瓦的“N小组”(Group N)、德国杜塞尔多夫的“O小组”(Group O)和法国的“视觉艺术探索小组”(Group de Recherche d’Art Visuel)、“艺术与技术实验”(Expeeeeriments in Art and Technology)等都有关系。但是“光效应艺术”却主要集中在对光的运用上,即利用人们对光的反应创作艺术品。

造型艺术与光的关系,艺术家很早就给予了关注,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作品就是一个例子。后来伦勃朗的强光、维米尔柔和的自然光更是产生了迷人的魅力;印象派画家深入探索了光与运动的关系(如莫奈在有55幅作品的《草垛》系列中,描绘了光在草垛上每隔20分钟的变化情况)等,这使艺术家不再关心光与物体之间的关系,而是倾注于光与运动本身上。这一倾向在20世纪60年代被确定下来之后,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在二维平面上利用光幻效果在作品和观众之间造成纯粹视觉关系的艺术品,即“光效应艺术”,另一个就是对光的雕塑性使用即在三维空间中光与实际运动相结合,而对观众造成“虚”空间延伸的活动艺术。

这时的“光效应艺术”在像阿尔伯斯和瓦萨雷利这样的艺术家那里达到了新的综合。对他们来说,绘画不再是艺术家自我表现的手段,而是艺术家用来探索一种艺术形式或视觉作用的过程。他们以色彩、结构形式上的对比、重叠、错位、透视等手法,给观众的视觉以迷幻,进而造成心理上的变化。可以说,现代知觉心理学为“光效应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这种艺术就是要以不同形式要素的不同的组织方式,通过观众眼睛的作用所产生的视觉幻象形成心理反映。对于这一过程法国评论家费舍尔是这样描述的:“由于组合成分之间是均等的(即保持完全的和谐),所以单色形象在结构上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重要的是一幅画就构成了一种蜂窝状的结构,并且其整体也是以分格式的秩序组成的,这就有可能通过单个部分有规律的变动,加进分裂的成分或造成分割而打破这一结构的规律性。比如,造成不会影响大局的变动,而不至于使观众因而分散了对整体的注意,通过使用曲线、凸线、网状线和类似曲线的手法,艺术家就可以把这种有前有后的底面变成一个紧密的整体。由于线条繁复,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要么形成一个单一的平面,要么形成两个相同但却无法相互分开的平面,其中一个是正面,一个是负面。在整个结构中,这些组合成分轻微分裂,导致了一种光效畸变,藉此,作品产生波动、闪烁、振动等。”

此后,各方面的努力使这一艺术形式于1964年秋发展成一个广泛的艺术运动,其作品首次刊登于《时代》杂志。1965年2月,塞茨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题为“敏感的眼睛”的展览,使这一艺术形式产生了国际影响,并开始应用于设计和橱窗陈列等实用美术领域。因此,幻觉光效绘画意义上的“光效应艺术”,到了70年代就衰落了,虽然与它有关的某些艺术家还在继续坚持这一脉络,或许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身价已逐步提高,如瓦萨雷利继续保持老一辈光效艺术大师的地位,虽然这时的作品与其说是构成与知觉幻觉的关系,倒不如说与印象派的几何图案的关系更为密切。而英国画家赖利(Bridget Riley,1931—?),实际上也是如此,她逐步放弃了波浪形的线性幻觉,代之以组合平行线条的彩色图案,有时可与诺兰60年代和70年代初的绘画相比拟。这样,这时的“光效应艺术”已逐步退出了艺术领域,开始作为一种艺术手段进入商业领域,例如采用霓虹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霓虹艺术,而且更重要的是,许多艺术家对这种视觉游戏已不再发生兴趣,而是将他们的兴趣转向了其他与之相关的“环境艺术”和“大地艺术”去了。

三、教学建议

(一)抽象艺术一般较难理解,可以结合音乐等姊妹艺术一起来加强对抽象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二)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来具体体会“冷抽象”和“热抽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九单元 第五课《游园》 教案 篇5

汤显祖

一、内容介绍:

《游园》是一篇普高新教材读本中的课外自读课文,选择《游园》作为拓展教学原因有四。一戏曲可以说是现代学生文学欣赏的盲点,有必要让学生接触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游园》是明清传奇,可与学生已学过的元杂剧《窦娥冤》作不同体裁的语言风格的对比阅读,欣赏《牡丹亭》独特的“诗化的戏剧语言”。加深对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戏曲的了解,培养阅读古代戏曲的兴趣;二明清传奇是从南戏发展而来的,温州又是南戏的发源地,《琵琶记》的作者高则诚的故里就在瑞安阁巷柏树村,乡土文学中的戏曲这一块对于这一代的学生而言,几乎没有印象和兴趣,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乡土文学;三作为与杜丽娘年纪相仿的女生可与主人公比较青春思绪之差异,女生读来会有亲切感,较好理解“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的特点;四《游园》中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应为欣赏六支曲子。欣赏戏曲语言,尤其是欣赏曲词,一要反复诵读,体会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二要仔细揣摩,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为此,本节课要求学生充分地运用多媒体预习课文,教师简单介绍完作者和《牡丹亭》的剧情以激发阅读兴趣,在学生相互质疑解决字音词义后,要留下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欣赏语言,在欣赏的过程中应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重在引导、点拨,辅以分析一两个典型例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

B.品味戏曲语言,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 C.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过程与方法: A.在诵读时体会戏曲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B.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戏曲文学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

B.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性的复苏。【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戏曲的能力。

2.难点:从语言中揣摩人物性格,体会人性中的两面:自然人和社会人。【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预习。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并进行方法的指导:利用学校、社区的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此外,教师对预习的内容可作一些提示:如戏剧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作者情况,创作情况,作者对剧本的看法,别人写的剧评等等。

二、导入。

1、从《红楼梦》中林黛玉听《牡丹亭》的感受,谈到学生的读后感受。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 “林黛玉素习1

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林黛玉听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牡丹亭》中第十出《游园》。其中《皂罗袍》一曲文词优美,婉转典雅,意味深长,情景交融,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伤春佳作。曹雪芹就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封建时代的青年女子大多都有与杜丽娘同样的感受,因此这支感叹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得到了许多少女的喜爱和认同。你们是否也会有同感、共鸣呢?好,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汤显祖及《牡丹亭》。2.由《牡丹亭》的流传及影响谈起,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林黛玉听贾府家庭戏班小演员唱《牡丹亭•游园惊梦》,从“不觉点头自叹”, 到“心动神摇”,再到“越发如醉如痴”, 受到强烈感染。)这段曲文,抒发的正是杜丽娘青春苦闷的内心激情。鹤睫《红楼本事诗》:“隔墙人唱《牡丹亭》,曲中写出侬心事。”林黛玉和杜丽娘.都出身于宦族,有着相似的生活遭遇,所以,在此出曲文艺术魅力的强烈感染下,自然深有同感,迸发出共鸣。在这部戏剧问世之后,立刻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由于剧中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中青年女性的普遍处境,因此尤其受到她们的青睐。万历年间,江南才女冯小青曾在幽居水阁的凄寂生活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表达了她心中强烈的共鸣。与汤显祖同时代的戏剧家沈璟曾将此剧改编,以适合昆腔的演唱形式。现代戏曲大师梅兰芳曾排演昆曲《游园惊梦》,是对该剧《游园》一出最为完美的演绎。

3.利用多媒体播放昆曲《游园》选段,引入课文。“袅情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是杜丽娘第一次踏进自家后花园时,看到眼前的“好天气”而叹出的一句词,唱腔婉转动人、曼妙悠然,“烂漫春光下,步步美人归,”让我们跟随这位美人的步伐踏进如诗如梦的《牡丹亭》。

4.从乡土教育引入,介绍南戏--明清传奇的演变。我们瑞安有“东南小邹鲁”之美誉。北宋末年有部剧本因其高度的艺术成就被称为“南戏之祖”,有哪位同学知道剧本名称是什么,它是谁的作品?(高明,字则诚,《琵琶记》)顺便介绍高明的故居在阁巷的柏树村,那里有纪念堂、集善院遗址(高则诚少年时读书学习处)、高郎桥遗址等。正是高则诚的《琵琶记》奠定了明清传奇的基本格局,我们应为此感到骄傲,也更应此去接触并学好中国古典戏曲。明清传奇特指用南曲写成的长篇戏曲剧本,是南戏的进一步发展,它荟萃了南戏和元杂剧的精华,成为明清时期重要的戏剧体裁之一。今天我们要学习明清传奇中的精品《牡丹亭》,三.介绍汤显祖及《牡丹亭》

[教师通过简单介绍作者和作品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尽量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1.关于作者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作家。与莎士比亚同时代,一在东方,一在西方,遥相呼应,都是剧坛泰斗。他的剧作“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中《牡丹亭》影响最大。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益处惟在牡丹”。

他是明代著名思想家,与被封建正统派视为洪水猛兽的进步思想家李贽zhì、与以禅宗来反对程朱理学的达观禅师交往密切,追求个性解放,提出以情反理,“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的进步主张。戏剧创作上他反对拘于律声,提倡灵性,是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 2 的旗手之一。

2.关于作品《牡丹亭》

《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共五十五出。这个故事既曲折离奇又充满了浪漫色彩: 南安郡太守之女杜丽娘,长年禁锢在闺楼。一天,与丫环春香游览花园,为妩媚春色所陶醉。归来伏案小睡的梦境中,遇少年柳梦梅。从此相思缠绵,伤情而逝。三年后,柳梦梅临安赴考,途经南安,得见丽娘画像,见画生情,丽娘灵魂显现。次日,梦梅掘墓,丽娘还魂。有情人终成伴侣。

《牡丹亭》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浪漫主义。首先通过“梦而死”、“死而生”的幻想情节表现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杜丽娘所追求的理想在当时的现实环境里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可是在梦想、幻游的境界里,她终于摆脱了礼教的束缚,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其次采取抒情诗的手法,倾泻出人物的内心感情。

3.《游园》在整部作品中的地位。《牡丹亭》全剧共五十五出(场),《游园》是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部分,由六支曲子组成,主要是刻画杜丽娘的内心世界。在她走出深闺之前,她不知道“春色如许”,当她来到园中,领略了“姹紫嫣红”的春色,也就象征着她的青春的觉醒。

四、整体感知文本 1.简介常识

了解其组成: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 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人物:旦 贴

字体变化:词牌名-----宋体五号外加黑括号 曲词------宋体五号 宾白------宋体小五

介--------仿宋小五外加小括号

传奇中重要人物上场时先唱引子,如【商调引子】,继以一段定场白,如【乌夜啼】,每出戏有下场诗。课文节选的《游园》是第十出的前半部分,故没有下场诗。

2.自读

学生结合课文有关注释自学,正音,有疑难处提出,先由学生互相解决。教师巡视,并主持质疑活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正音:炷zhù 恁nân 髻jì 晌shǎng 钿diàn 揣chuǎi 迤tuō 茜qiàn 簪zān 颤chàn 颓tuí 垣yuán 乐lâ 轩xuān 忒tuī/tēi 韶sháo 荼tú 縻mí 眄miǎn 缱qiǎn 补充注释:

(1)旦:与下文中的“贴”均是剧中女角。本剧旦扮演女主人公杜丽娘,贴是贴旦的省称,扮演次要的女角,本剧饰丫环春香。

(2)梦回:梦中醒来。乱煞:撩乱。年光:春光。两句意谓:春天的莺声惊醒迷梦,到处是撩乱人心的春光。

(3)恁(nân):怎么。似:胜似,过。三句意谓:时光在沉香燃尽中流逝,把没做完的刺绣活丢在一边,怎么今年春光触动自己的情感胜似去年呢?

(4)晴丝:游丝、飞丝,虫类所吐的丝缕,常在空中飘游。在春天晴朗的日子最易看见。(5)“停半晌”五句意谓:暂停片刻对镜梳妆时,不料镜子偷看了自己半面,羞得我把头发也弄偏了。

(6)艳晶晶:光灿灿。爱好:爱美。“翠生生”三句意谓:你看我穿戴、打扮这么漂亮夺目,可知我的天性就是爱美的。

(7)“沉鱼落雁”两句:这是以鱼、鸟的惊动,花、月的羞惭烘托丽娘的美丽。(8)泥:沾污,这里作动词用。

(9)姹紫嫣红:形容花的艳丽多彩。断井颓垣(yuán):断了的井栏,倒了的短墙。这里是形容庭院的破旧冷落。

(10)忒(tui/tēi):太。“锦屏人”句意谓:深闺中的女子太不珍惜这美好的春光。这是杜丽娘感叹自己平时得不到领略春色的机会,有负于大好春光。

(11)“牡丹”句:牡丹花更好,但它开于春末,怎能占位于春花之先呢?这里借花喻己,有叹息青春蹉跎之意。(12)凝眄(miǎn),(13)剪:剪刀声。

(14)观之不足:看不厌。(15)过遣:打发日子。3.朗读 a学生齐读

b学生分角色朗读: 旦、贴、介

三、赏读曲词.学生品读

(1)师:我想此时每位同学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少女游园图。哪位同学愿意用语言与大家一起分享你构思的美景? 请一生描述。

(六支曲子构成了一幅美丽迷人的图画,断井颓垣、晴丝摇漾、莺啼燕舞、春花开遍、姹紫嫣红,还有多情而又年轻美貌的少女)

(2)师:这六支曲子都很美,不仅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在借景抒情中刻画了人物形象。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品味,挑你喜欢的一支来品品、读读?并请在品好之后有感情地诵读曲词,读出杜丽娘当时的心情。

参考句式:我觉得(曲名)中的“

”这句(段)写得好,好 在

。备用提问:

【绕池游】这支曲子揭开了游园的序幕,为整个游园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1“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这句是什么意思?是写景吗?(鸟的歌声,把我从梦中唤醒。啊,到处都是撩乱人心的春光!不止是写景,从“乱煞”这个词可看出。)

2“乱煞”这个词有何妙用?(不仅写了景——春光的热闹,还写了人——从中隐隐流露出杜丽娘心绪的烦乱)

3你觉得杜丽娘游园前的生活是怎样的?从哪些语句和字词可看出来?(禁锢在深闺内院,生活单调乏味,厌烦无聊。“小庭深院”,说明她是被禁锢在深闺内院,天地极其狭窄。“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是说,沉水香已经燃尽熄灭了,针线活没做完就被抛在一边。这里概括地描写了杜丽娘生活的典型环境,说明她的生活单调乏味:除了绣花就是闷睡。“炷尽沉烟,抛残绣线”一个“尽”,一个“4为什么“今春关情”还“似去年”?(不只是关心春天,更是因为她有一颗压抑不住的青春的心在隐隐跳动。)

5能品出“莺啭”、“乱煞”的另一种味道吗?(景中有情。“莺啭”不但惊醒了她的春梦,也唤醒了她的春情;“乱煞”不但写出春光热闹,也含有春意撩乱、春情难遣的味道了。)

【步步娇】是写杜丽娘游园前精心梳妆准备的情状,这支曲子写得极其新颖别致,把杜丽娘细腻复杂的内心活动,描绘得具体入微,淋漓尽致。

1写春光、春意,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不被人注意的晴丝,而不选桃红柳绿、蝶舞蜂喧?(可谓别出心裁,恰到好处。a晴丝只有春天天朗气清时才能见到,这就自然交代出春光明媚的背景。b晴丝袅袅,极细极微,只有象杜丽娘这样细心闲适的闺房小姐才会发现,也只有对春天十分“关情”的人才会专注地观察它。这从侧面反映了杜丽娘的身份和性格。而且,在这幽深寂寞的小院里,只能吹进象晴丝这样一点点可怜的春光,也说明深闺少女的寂寞可悲。c晴丝”同“情思”是谐语双关。“摇漾春如线”这“春”字,既是指春光,也可喻春情;既可说空中的晴丝摇漾如线,也可说是杜丽娘心中的春情象细线般颤动。春景与春情融合得如此紧密巧妙,曲折含蓄,真可谓达到了水乳交融、天衣无缝的地步。

2为什么不说人照镜子,却说“菱花偷人半面”?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化,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3杜丽娘用镜子照着面容都不好意思起来,你认为是什么原因?(恐怕是杜丽娘在镜中窥探到自己春情荡漾的内心隐秘,才羞答答不好意思吧!)

4“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反映了什么?(反映了封建礼教对闺中女子束缚的严重。)【醉扶归】

1前两句杜丽娘把自个来赞,写出她怎样的神态?(一个美丽华贵的少女顾影自怜、沾沾自喜的得意神态。)

2怎么理解“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爱美:穿戴、珍惜青春、对爱情的向往)【皂罗袍】

1这段文字历来广被吟咏,你认为美在何处?(a音韵美:压什么韵?(ian/uan)一韵到底,宛如一泓清泉流动,鸣响着泠冷的韵凋,给人以明快的美的享受。句式特点?(对比、整齐、用典)用了一系列近似对偶的句型,如“姹紫嫣红”对“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对“赏心乐事”。这一组组对比,既有力地渲染了情和景的矛盾,突出主人公的复杂微妙心理;而且使句式整齐华美,语言绮丽典雅,富于音乐美。

b景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图?这支曲子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富于诗情画意)。

c情美:面对此景,少女心事如何?(景美却情伤,反衬手法)这支曲子表达了杜丽娘怎样的思想情感。“原来”、“似这般”、“都付与”这几个副词饱含着主人公无限惊讶、感叹、惋惜,带有极强烈的感情色彩。主人公惜春伤春的情感,表达了她冲破封建牢笼、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和愿望不能实现的郁闷心情。(反叛精神或个性解放愿望)。在这绮丽如画的游园场面里,杜丽娘年轻貌美,打扮俏丽,含情脉脉,顾影自怜。她缓缓步入花园,顿感美好的自然景色,与幽禁的深闺生活迥然不同,自己一向辜负了韶光年华。面对着姹紫妈红的百花与断井颓垣的残景而形成的鲜明对照,她不由得思绪万千,益增惆怅。春光如此烂漫明媚,燕语莺声如此动听,更诱发了她内心深藏的春情,引起了她对年华在深闺寂寞生活中淡淡消逝的叹惜,唤醒了她青春的觉醒,这巧妙地把抒情与写景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委曲地透露了这个少女爱情的苦闷,展现了心理活动和境界美,富有诗情画意。

2用合唱形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对刻画杜丽娘形象有何作用?(绚丽的广阔的,衬托可怜)“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这两句十六字里,我们仿佛看到了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看到了云蒸霞蔚,碧瓦亭台;和煦的春风夹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美丽的游艇„„这是多么迷人而又略带怅惘色彩的春景啊!它使我们的视野由狭小的园林扩展到寥廓的境界,让我们随同主人公去畅想更广阔的天地,更美好的自然。然而,这对杜丽娘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就更加衬托出她处境的可怜,如同囚笼中的小鸟一般。【好姐姐】

杜丽娘的感伤情绪,在第五支描写赏花的曲子[好姐姐]中,又有所发展。这支曲子提到了三 5

种花,作者是别具深意的。杜鹃历来被当作悲剧的象征,“遍青山啼红了杜鹃”正是借用了“杜鹃啼血”的典故,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感伤气氛。荼縻是晚春开的花,写它主要为突出尚未开花的牡丹。“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的先”,才是作者笔意所在。牡丹具有国色天香,被人们誉为百花之王。可是,等它开花,春天就要过去了。杜丽娘以牡丹自比,想到自己“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自然分外伤心。所谓“烟丝(即晴丝)醉软”,也衬托出杜丽娘幽怨缠绵、如痴如醉的情状。上面是以花喻人,下面作者又以鸟衬人。成对的莺燕快活欢唱,更反衬杜丽娘的孤独寂寞。这支曲子处处借景抒情,一花一鸟都扣紧了杜丽娘的心理活动。颇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味道。至此,杜丽娘的伤感情绪再也无法排解了。最后一曲[隔尾]:

天真的春香不理解杜丽娘的心事,还嫌“观之不足”,这更反映出杜丽娘的孤独、苦闷,身边连个像红娘那样的知心姐妹都没有。游园原是为了消愁解闷,谁知越游愁越重,这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了。显然,杜丽娘的愁闷是时代、社会所决定,决不是游园所能解决的。但是,游园进一步唤醒了杜丽娘青春的觉醒,此后,她在追求幸福爱情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勇敢的步子。

小结:《游园》中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写景、抒情和人物的心理刻画,浑然一体,景中情和情中景很难加以区分。短短六支曲子使我们仿佛跟随杜丽娘游了一次花园,不但领略到鸟语花香,满园春光,而且感受到女主人公细微复杂的心理脉搏,听到了如怨如诉的内心独白。这也是这出戏至今生命不衰的重要原因。

抛”,一个“残”,就把她对针线的厌烦以及长睡后慵懒无聊的心情表露无遗。)(3).杜丽娘游园时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4).对她的变化你是怎么认识的?[自然人,社会人(封建礼教)](5).你是否也有过这种心理体验?你又是怎么看待你和杜丽娘的相同或差异?

四.翻唱曲词

有京剧、越剧、昆曲、黄梅戏

还有同学建议,能不能用演唱流行音乐的方式演唱曲词?

五、欣赏昆曲(视频)

〈皂罗袍〉 {课外练习}

1.下列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煞年光遍”:意谓使人眼花潦乱、令人讨厌的春光到处都是。B.“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形容空虚、寂寞、无聊、苦闷的心情。C.“朝飞暮卷,云霞翠轩”:概括地描绘春天景色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D.“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牡丹花开太迟,难作春花之首,喻自己的青春被耽误。

(答案:A。没有令人讨厌的意识.)2.对下列曲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此系春香所唱,她也看出了小姐的无精打采,真是旁观者清,杜小姐懒于添香,不愿刺绣,原因是“关情”。

B.“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明写春景,暗写春情。作者巧妙地利用“晴丝”与“情思二的谐音,将春情寓于春景之中。

C.“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是写小姐的的羞涩、娇美之态,反映出深闺名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复杂心理。

D.“恰三春好处无人见”,是写大好春天风光之美却无人发现欣赏。

(答案:D。参看前后文可知,“三春好处”在此实喻指自己的青春美貌和情思。)6

3.下面对杜丽娘游园心理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刚开始杜丽娘在春和日丽之中,伫立在小庭深院,心神不定,感到“闷无端”。B.一番装扮之后,她为即将来临的欢乐感到兴奋,却又带着几分初出闺房的羞怯;她热切地向往新的生活,却又有所顾忌。因而言“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C.走入园中后,则感到自己正当青春妙龄,花容月貌赛过了春景又心花怒放。D.忽然传来了 “生生燕语”、“呖呖莺歌”,杜丽娘情绪一落千丈,人的顾影自怜和鸟儿的成双捉对,深深地刺激着杜丽娘,便怏快而去,结束了游园。(答案:C。没有“心花怒放”只有美丽青春被耽误了的幽怨和伤感。)

4.对这段曲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丽娘走出深闺,面对大好的春色,她感到自己的生命和大自然一样美丽,从而引起了自我觉醒,萌生了像木兰一样不让须眉的渴望和憧憬。

B.六支曲子构成了一幅美丽迷人的图画,晴丝摇漾、莺啼燕舞、春花开遍、姹紫嫣红,还有多情而又年轻美貌的少女

C.杜丽娘的情绪经历了喜春——爱春——惜春——伤春几个阶段,杜丽娘这种要求身心解放的强烈感情,折射着那个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

D.六支曲子把抒情、写景和刻画人物心理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这支游园曲产生了摄魂

荡魄的艺术效果。

(答案:A。杜丽娘在此曲中是痛惜自己的青春被埋没,萌生了对爱情和自由幸福的渴望和憧

憬。)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这道题旨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这一折戏通过六支曲子描绘了杜丽娘在游园中“思春—迎春—惜春—伤春”的情感变化,表现了她青春的觉醒,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对封建礼教的不满以及要求冲破束缚的强烈愿望。第一支曲子通过杜丽娘对春的关情,展现了她寂寞而苦闷的心境。

二、三支曲子中杜丽娘借梳妆曲折地揭示了她含情脉脉,娇羞无语,自我欣赏的心理。第四支曲子描绘了春光的明媚,写出了杜丽娘由惊异、欢悦到无限惆怅的复杂心情。第五、六支曲子描写暮春景色,表现杜丽娘的伤春之情。

二、见[鉴赏要点]2

三、这道题帮助学生理解把握戏剧主题及人物的典型意义。由杜丽娘对春色的惊叹和对命运的感伤,我们可以看到明代封建社会中千百万妇女内心的痛苦和对自由的向往。【内容评析】

一、课文概述

《牡丹亭》全剧共五十五出,描写的是太守的女儿杜丽娘为追求爱情因梦而死,又由情而生,终于同书生柳梦梅结为夫妻的故事。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爱情以及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游园”是《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一部分。演出本通常将惊梦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游园”,后一部分为“惊梦”。在爱情诗《关雎》的启发下,在婢女春香的鼓舞下,杜丽娘违背父母、塾师的严厉训戒,第一次走出囚笼般的深闺,在大自然中发现了良辰、美景。她惊叹于大好春光,痛惜自己的青春埋没在闺阁之中,向往美好的爱情,表现了她的自我觉醒意识。“游园”这一关目,成为杜丽娘从名门闺秀走上叛逆封建礼教的起点,对全剧情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鉴赏要点

1、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在游园中,杜丽娘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是十分微妙和复杂的。为了充分表现主人公的这种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作者不是像一般剧本那样借助人物性格的冲突和情节的开展来 7

完成,而是通过人物对周围事物和自然景物的主观感受表达出来的,写景、抒情和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巧妙结合。充分借助景与情的关系,将人物对美好春天的爱和对美好青春的爱紧密联系在一起。面对同一大好春光,却展示了不同的感情层次,思春,迎春、惜春、伤春,对春的外在情感变化,表现了她青春的觉醒,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对封建礼教的不满以及要求冲破束缚的强烈愿望。

“游园”这折戏中,六支曲子写了杜丽娘对春天的感受和游园的整个过程。【绕池游】这一段唱词是“商调引子”,声情“凄怆怨慕”。“乱煞年光遍”语意双关,既是撩人春色的客观描绘,又是少女春心被逗引得恍惚迷乱的主观表现;

“人立小庭深院”不仅道出了杜丽娘长年生活的典型环境,而且透露出了她春情难遣的寂寞。而“炷尽沉烟,抛残绣线”则把她由于过分寂寞而慵懒无聊的情状具体化了,“凭今春关情似去年”这一反问句式又点出了原因,原来是因为春色撩人胜似去年,单调乏味的深闺女红生活已拴不住她一颗青春渐渐觉醒的心了。第一支曲通过杜丽娘对春的关情,展现了她寂寞而苦闷的心境。【步步娇】写她对镜试妆,准备游园。【醉扶归】写她妆成后的孤芳自怜。这中间,幽微曲折地揭示了杜丽娘含情脉脉,娇羞无语,自我欣赏的心理。她先是自我觉醒:“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继而是自我爱惜:“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唱出了她由思春到迎春,从迎春到惜春的整个心曲。【皂罗袍】不仅以独具特色的语言描绘了春光的明媚,更以独特的手法充分地写出了杜丽娘由惊异、欢悦到无限惆怅的复杂心情。【好姐姐】这里借用“杜鹃啼血”的悲剧典故,并化用宋代诗人寇准“杜鹃啼处血成花”(《咏杜鹃》)的诗句,渲染了浓郁的感伤气氛。荼縻是晚春开的花,它是春尽的象征。杜鹃的“啼红”,荼縻的“醉软”不仅将暮春的景色写得充满生气和声色,而且也衬托出了杜丽娘忧伤悱侧,如痴如醉的情态。她自觉和牡丹花一样美丽,但牡丹却不在春去以前开放,犹如自己“不得早成佳配”一样,触景生情,伤春复又伤人。更况眼前双双春燕呢喃细语,明快柔美;对对黄莺欢快歌唱,圆润清脆。相形之下,人却孤独寂寞,想来又是多少难堪!【隔尾】写出了杜丽娘游园后的感受。她游园本是为了消愁解闷,然而愁未解、闷未消,反而增添了更多的烦恼。这种懊恼正是她内心春情荡漾的结果。正是由于这种懊恼,激化了她与封建礼教的矛盾,获得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2、语言典雅清丽,华美工巧,充满了诗情画意。“游园”的曲词典雅清丽,脍炙人口,读后令人噙角生香,可谓具有巧夺天工之妙。【皂罗袍】更是作者的惊才绝艳之作,历来传唱不衰。首句的“原来”二字,活现了杜丽娘初到花园中的异常惊奇、欢悦的心情,原来这里还有这样一个天地!“姹紫嫣红”,是极写春色的美不胜收;“断井颓垣”是说尽园林的凋弊破败,两相比照,是多么的鲜明突出;而前者正是杜丽娘美丽青春的象征,后者则是她所处的冷漠无情的社会环境的写照。美景付于残垣,娇花无人欣赏,不正像人物的命运一样。接下来又借主婢二人的合唱,用四个比喻强调了环境的凄清冷寞,进一步抒发了好景不长,青春易逝的感慨。“朝飞暮卷”典出于唐初王勃《滕王阁诗》中的“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原是慨叹人去阁空,繁华销歇。在这里与下面几句联成一体,抒发了一种闺中少女的缠绵幽怨的情怀。客观描写与主观抒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并在慨叹景物的变化中融进自己的哀怨,深沉自然,动人心魄。

另外,在语言的运用上不唯典丽,而且准确、生动,绘声绘形。如【步步娇】“偷人半面”的“偷”宇,极为生动形象,现实生活中镜子是不能主动去偷照人的,这是杜丽娘无意中从镜中发现了自我,才怪镜子偷照了她。一个“偷”字,惟妙惟肖地传出了杜丽娘含情脉脉的羞怯神态。再如第五支曲子【好姐姐】中的“啼红”和“醉软”,不仅把静物写活了,还赋予景物以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情态,更显出了花园的春天气息。曲中将燕语状以“生生”,又以“明如翦”加以形容,使人由燕子的叫声联想到如剪的尾巴;莺歌状以“溜”和“圆”,8

使人由莺歌的溜滑和圆润想象黄莺儿在天空打了个圆转。

3、进步的思想和美学追求。

汤显祖生活的嘉靖、万历年间,是明王朝的末世即临之际,正处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一方面,各种败相暴露,社会黑暗腐朽,百姓苦难深重。另一方面,则是在行将溃乱的封建母体上孕育并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文化因素。思想界涌现出了以李贽等人为代表的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两方面的因素点燃了作者的思想火花,形成了他的美学思想核心——情。他高扬“以情反理”的大旗,借梦成戏,表达了他的进步思想和美学追求。这其中的“理”,就是宋明理学讲的“理”,内容就是封建伦理规范,即封建社会判断是非的标准。其代表就是他在《牡丹亭》中塑造的“有情人”的典型——杜丽娘。这个艺术典型告诉我们,汤显祖所谓的“情”,确实包含了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内容。这是明代社会经济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表达了当时城市市民阶层的要求。

透过杜丽娘游园中所产生的心理态势,我们正可看出作者在这位少女形象上所倾注的美学理想。杜丽娘的爱情渴望,不是由于男性追逐者所引发,而是她灵魂和性格中油然而生的一种感情的温波。在那阴森、冷酷的社会环境中。她无法寻觅理想的情人,只能将爱情深埋心底。惆怅中,她偷偷地来到后花园,这无异于伊甸园中的夏娃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她第一次看见了春天,也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和春天一样美丽,她也发现了自我,她抑制不住内心的伤感,发出了“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不平之鸣。实际上,这正是千千万万被封建礼教禁锢在绣阁珠帘中的红妆佳丽的强烈呼喊。她在游园中所产生的无法排遣的幽怨,难以了却的伤感,正是她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她要追求自由爱情,她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尽管这种追求还比较朦胧,但毕竟自我意识已开始觉醒了。

【相关资料】

一、《牡丹亭》的思想内容

汤显祖在本剧《题词》中写道:“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所说的“情”,指人们的真正感情,在《牡丹亭》里表现为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追求;“理”,是指以程朱理学为基础的封建道德观念,在《牡丹亭》里表现为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对青年一代婚姻自由的束缚。这种明确的创作思想,与当时反对程朱理学的进步思潮一脉相承。正是这种指导思想使《牡丹亭》比同时代的爱情剧高出一筹。剧中关于杜丽娘、柳梦梅在梦中第二次见面就相好幽会,杜丽娘鬼魂和情人同居,还魂后才正式“拜告天地”成婚的描写;关于杜丽娘不是死于爱情的被破坏,而是梦中获得的爱情在现实中难以寻觅,一时感伤而死,也即所谓“慕色而死”的描写,都使它别具一格,显示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和浪漫夸张的艺术手法。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的杰作。这部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和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的矛盾,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家庭关系的冷酷和虚伪;同时又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在追求幸福自由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牡丹亭》的这个主题有其强烈的时代意义。明代统治阶级大力推崇程朱理学,皇帝和皇后亲自编写《女戒》之类的书来提倡“女德”,极力表彰妇女贞节。据《明史·列女传序》记载,当时妇女因节烈殉死“著于实录及郡邑志者,不下万余人”,可见这种从肉体到精神的摧残是何等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牡丹亭》提出背叛封建礼教,无疑地有着强烈的积极的社会意义。更重要的是由于作者有进步的思想指导,有明确的反礼教的创作动机,剧本的思想内容更显得深湛。作者有意识地用“情”与“理”的冲突来贯穿全剧。“情”,就是人们真正的感情,在《牡丹亭》里它表现为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追求。“理”,是指以程朱理学为基础的封建道德观念,在《牡丹亭》里它表现为封建教义和家长的专横对青年 9

人身心的束缚。这种冲突既表现为杜丽娘、柳梦梅和封建家长杜宝之间公开的和面对面的斗争,也反映青年男女为摆脱封建传统势力的影响而作出的努力。这种从爱情的角度上表现的“情”与“理”的冲突,与明中叶的进步思想家反对程朱理学以摆脱礼教的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脉相通、遥相呼应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牡丹亭》比同时代的爱情剧在思想上概括得更高,有着更进步、更深远的意义。《牡丹亭》所描写的爱情,有着和其他爱情剧不同的特色。作者让一对陌生的青年男女在梦中相会,由梦生情,由情而病,由病而死,死而复生。这种异乎寻常、出死人生的爱情,使全剧从主题情节到人物塑造都富于浪漫主义的色彩,在爱情剧方面形成了新的独特的风格。这种特色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作者善于继承前代戏曲遗产,采取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作者有进步的理想,是这种理想激烈进发的结果。《牡丹亭》教案

一、汤显祖【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作家。所居名玉茗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12岁时的诗作即已显出才华。34岁中进土,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土、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因作著名的《论辅臣科臣疏》,批评神宗朱翊钧即位后的朝政,抨击执政宰相的专横与任用私人,被贬广东徐闻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以不附权贵而被免官,从此隐居家中,专事写作。汤显祖一生蔑视封建权贵。早年参加进士考试,因拒绝宰相张居正的拉拢而落选。中进士后,拒绝与执掌朝政的张四维、申时行合作。晚年淡泊守志,不与郡县官周旋。这种性格使他同讲究厉行气节、抨击当时腐败政治的东林党人顾宪成、邹元标等交往密切。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浙江遂昌知县期间,颇多善政:抑制豪强,打击恶势力;放囚犯回家过春节,出狱看花灯;五年没有拘捕过一名妇女和打死过一名犯人。汤显祖政治上的开明是由于他思想上的进步。他的老师是左派王学的进步思想家,对他有较大影响。他很崇拜被封建正统派视为洪水猛兽的李贽,与有名的以禅宗来反对程朱理学的达观(紫柏)禅师交往密切,尊他们为一“雄”一“杰”,认为“寻其吐属,如获美剑”。李贽和达观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汤显祖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反抗和蔑视权贵、揭露腐败政治和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基础。汤显祖的作品较多,流传下来的有传奇《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后四种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诗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和诗文集《玉茗堂全集》。教学目的:

通过精讲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段《游园》,了解汤显祖反对程朱理学,宣扬个性解放的思想。教学重点:

杜丽娘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

1、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深入理解这段唱腔的内在含义。2、《牡丹亭》的悲剧意蕴及其文化意义。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建议: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同一时代的两个中西方戏剧代表人物作一横向比较,简要分析二者在创作艺术风格上的不同。教学时数:一大节。

一、正反两方的矛盾冲突: 提问:

1、正方阵营是哪几个人物?丫环春香在剧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性格如何? 2、反方阵营是哪几个人物?各自代表哪些阶级?各有些什么言论?

二、《牡丹亭》的悲剧意蕴及其文化意义: 提问: 1、《牡丹亭》是悲剧吗?杜丽娘的悲剧意蕴何在? 2、《牡丹亭》诞生于16世纪末,对于今天的中国有何特殊的文化意义? 明确:

1、以情反理,反对程朱理学,提倡情感价值。2、以梦反理,反对禁欲主义,崇尚人性解放。3、以柳反理,反对封建道德,鼓舞青春理想。小结:

《牡丹亭》是一部兼悲剧、喜剧、趣剧和闹剧因素于 一体的复合戏。

“其款置数人,笑者真笑,笑即有声;啼者真啼,啼则有泪;叹者真叹,叹则有气。”

――――王思任

《牡丹亭》的悲剧意味也着实令人伤感:

原来做官是要以六亲不认、牺牲情感作为起码代价的!

三、《牡丹亭》与《哈姆莱特》之比较: 1、作者生平

汤显祖――――莎士比亚

(1550—1616)

(1564—1616)2、时代背景

中国明朝———英国文艺复兴 3、人物性格

杜丽娘――――哈姆莱特 不同点:杜

敢说敢做,敢爱敢恨(重于行动)

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上一篇:制作幼儿园毕业寄语下一篇: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