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情感美文

2024-08-09

经典情感美文(通用11篇)

经典情感美文 篇1

让远方是远方,让生活是生活。总有回家的人,总有离岸的船。迷失的人会继续迷失,相逢的人会再次相逢。分享了情感经典美文,一起来看看那!

情感经典美文

1巍峨如山,恩泽似海,孜孜不倦。如春蚕,吐丝尽,母爱如天。鬓如雪,望眼穿,谁在呼唤?雨打东窗,老树昏鸦,梦中几回还?诉不完离愁别绪,书不尽母爱情深。

——题记

雨落静无声,佳节倍思亲。笔未启,泪已落,纸未铺,情已溢。当我用颤抖的双手认真执笔写下“母亲”这两个字时,泪湿萱草,诗不成行。当笔尖再次癫狂,这满笺素帛如何能抒尽我浓浓乡愁,深深思母之情?

曾写过无数动人的诗篇,今日里,想为母亲执笔出最温暖的段落,却数次起笔,数次落下,我羞涩的笔触如何能描摹母亲的恩泽?如何蕴藉这世间最圣洁的爱?雨水淋湿了思念,淋湿了我的心,在这个母亲的节日里,这淅淅沥沥的雨好似有意让游子伤情。这些年,渐行渐远,一根电话线连接着母亲的思念,连着天涯两端。今晨,远方的路口,我那白发苍苍母亲是否又在张望远方,又一次忧伤泪落,又一次喃喃自语?

有一种思念,节来倍增,节去更浓,经过了季节更迭,依然在心底澎湃汹涌;有一种牵挂,晨起升起,暮时不落,跨越千万水,依然在腕间氤氲萦绕;有一种爱,不求回报,来自灵魂,来自原始,这就是母亲的思念,母爱的牵挂,母亲的爱,这份爱无疆,这份爱无限,这份爱无涯。

也许,当我们还在母体,这份爱就已萌发,我们在母亲慈爱的目光中一日日长大,在母亲翘首期盼,殷殷叮咛中去飞翔。他日,当我们容归故里,而我们的母亲已两鬓霜花,母亲把最美的年华赠给岁月,赠给了流光,赠给了我们。我们一路跌跌撞撞走来,母爱都一路相随,无声无息,无怨无悔。

习惯了,日落时凝望远方,因为我知道,母亲常常会坐在我离家的路口默默凝望远方,想念她的孩儿,当汽车的尘烟卷走了我的身影,母亲无助的眼中沁满了泪水,挥动的手臂里满是无助,送我时的笑容缱绻成了夕阳里的无耐忧伤,是啊,离巢的鸟儿终是要去飞翔,却怎知儿走巢空,母亲只能望月盼儿。多少次,梦回故乡,多少次,泪水浸透枕帘,远方的母亲,你可知我一次次对着星子祈愿,祈愿我的母亲莫在为儿落泪,莫再为儿操碎心,不孝的孩儿不能在你身边多陪你,却始终让你放心不下,母亲啊,我如何才能报答你的养育之恩?

每每,听到母亲的声音,你总是尽量用欢笑掩盖忧伤,我怎能听不出你一声声“好”的背后是深深的孤单落莫?我怎能不懂你把所有痛苦的泪水吞下,却不想我为你而担心牵挂?而我,却永远也走不出你的目光,走不出你的心房,走不出你的朝朝暮暮,寒来暑往。

春去春又归,雁去雁归来,当我背着行囊渐近家乡,母亲早早的就等在了那颗老树下,远远的,母亲欢喜的迎面走来,满是皱纹的脸笑成了一朵花,这个日子对她来说胜过节日。当我握住母亲双手的那一刹那,我的心深深的刺痛了,这是怎样的一双手?

生活的艰辛,时光的磨砺让眼前这个曾经美丽的女人过早的染上风霜,那一双曾经柔软双手满是老茧,岁月的年轮刻满她的脸庞。母亲激动着,嘴角上扬,不停的说着我走后的日子发生的所有种种,仿佛要把无数个日子埋藏于心底的思念和牵挂一股脑儿端出来,是啊,太久了,没有见到母亲,这许多个日日夜夜母亲是怎样掰着指头过来的?叫她怎能不欣喜,怎能不兴奋?

家乡的那颗老槐树遮天蔽日,茂盛翠绿,我坐在母亲身边,听她讲儿时的故事,看着一脸灿烂的母亲抑扬顿挫的说着,笑着,她象孩子一样兴高采烈。是啊,自父亲走后,是这个弱小的女人扛起了这个家,把我们三个孩子抚养长大,我们是她全部的希望和寄托啊,而今,我们都飞出了家门,只有门前这颗老槐陪着她,听她倾诉苦闷,与她共度韶光。也许,母亲只有依在老树下,她的心才会安宁,因为,树里树外都隽着我们快乐的童年,隽着父亲弯曲的身影。我安静的看着母亲,很久了没有这样认真的看母亲,才发觉,母亲真的老了,她瘦弱的双肩再扛不动岁月,扛不动离愁别绪,扛不动沧海桑田。唯老树昏鸦知道她不易,懂她悲欢,再苦再难她都独自咽下,抚摸着母亲凌乱的头发,为她擦拭腮边滚下的泪水,这是幸福欢喜的泪水啊,这是母亲无数祈盼的日子凝成的思念的泪水啊!我拥着母亲,拥着我这一生最幸福的暖,就让我好好抱抱我的母亲,从小到大,是你把孩儿一手抱大,今时,就让我代替父亲,给你最踏实的依靠,母亲,你太累了,该闲闲了。子欲孝而亲不待,这便是人生最痛的遗憾啊!

母亲是我们的伞,母亲更象那淤泥中荷莲的叶,我们是那叶下的莲,母亲为我们挡风遮雨,为我们撑起一片天。岁月压弯了她的肩,却压不垮她的意志,在我们最迷茫无助时,永远是母亲坚毅的眼神在指引着方向,给我们力量,给我们温暖。母爱可以穿透阴霾,母爱永远都是我们温暖的驿站。抬头时,母亲是那一轮穹顶之下的浩月,低头时,母亲是那一片广阔无银的绿野。

问亲,这是一份什么样的爱?这是一份怎样的情?这份爱,比山巍峨,比天阔,比海深,这份情,比云洁,比地广,比花艳,这就是母爱啊,这世上第一吻你的女人的爱,第一个抱你的女人的爱,不离不弃给你无限温情的女人的爱。母亲象一条扬帆的船,载着我们希望和梦想,母亲是一盏灯,给我们光明和温暖,母亲是一颗树,为我们挡风遮雨。无论我走的多远,无论我飞的多高,我的根永远在你的怀里,深植于你爱的土壤。

高尔基说:妇女对世界来说是母亲。不仅因为母亲生儿养女,而且更重要的是,她把生活的快乐给人。母亲无私的爱,是我们黑暗时点亮的灯塔,挫折时依靠的港弯。冷时,母亲为你加衣衫,痛时,母亲为你擦泪水,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母爱,天地无光,景色无彩,光阴无色。不管我们身在何方,总有一种牵挂来自母亲,总有一个声音来自母亲,总有一缕思念来自母亲。无论走到那里,总有母亲温暖的眼神追随,总有母亲切切的叮咛在耳畔,总有母亲千丝万缕的爱陪伴。

母亲啊,任我如何挥毫泼墨,也难抒你的深情,任我百般灵动,也难描你爱意,有一种思念,生来就已入骨髓,有一种牵挂,伴随生命的每一天,这就是人类最伟大的母爱。羊尚懂跪乳之恩,鸦懂反哺之意,我们该以怎样的热情回报我们的母亲呢?想来,这个世界上,唯母爱如山,唯母爱无私,唯母爱如海。泪眼婆娑中,我仿佛看到了满头银发的母爱又站在那颗老树下凝望远方,等待着离家的孩儿归来。

流年里,在心上种下一片桃园,将花瓣的清香融在指尖,让思念的文字也染上了花香,沁着母爱的馨香熏染岁月,熏染诗篇,熏染每一个晨起日落的幸福光阴,醉了岁月,醉了指尖,醉了心田。愿时光静好,愿母亲在我们的心中静美如诗。

情感经典美文

2人的一生有几多经历,就有几多美好的回忆。有的像七色的彩虹,辉映着青春的岁月;有的像远飞的蝴蝶,留给你淡淡的相思……

和她相识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正值青春年华,风华正茂。青春是迷人的,青春是人生的花季,是最美丽的时节,我俩在愉快的劳动中结下友谊,在彼此逐渐了解的基础下成为恋人。不经意间,30多年过去了,岁月已在我们的额头上烙下深深的印记。风霜染白了我们的双鬓。苦也好,甜也好,相依为伴,风雨同舟,共同走过了辉煌的年代,也奉献了最美好的青春。

翻开影集,看着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那段纯真美丽的初恋情景如涓涓细流流淌在眼前,散发着陈年老酒般甘醇的芬芳。

那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夏夜,披着淡淡的月光,我和她手牵手漫步在乡间小路上。萤火虫打着灯笼为我们照明,清风温柔地舔着我们的脸,蛙儿害羞地“扑通”一声跳到池塘里不见踪影,流水弹着琴弦为我们歌唱。我们彼此心心相印,但还是很少像这样自由自在地交谈、漫步。也许是第一次吧,她开始说话时有些结结巴巴,那颤动的音符,仿佛是世上最动听的音乐,钻进我的耳朵,震撼我的心灵。从古代文明谈到现代化建设,从世界风云变幻讲到中国的改革开放,从社会变化说到家庭的新观念,从现实扯到美好的明天……也许是心有灵犀,我们阅历相同,彼此观点一致,越说越投机,心儿也越靠越近。我们情不自禁地高声诵道:人生苦短,青春有限,有限的青春正向我们走来;世道沧桑,青春美丽,美丽的青春正企盼着我和你的奉献。我和她相依相偎,周身弥漫着幸福。不知什么时候她已依偎在我肩上睡着了,幸福的红晕荡漾在脸上。我仔细端详着身边的她,顿时觉得她比以前变得更漂亮了——霞光赋予她色彩,清风赋予她神韵,雨露赋予她甘甜,新的生活赋予她魅力。看着,看着,她笑了,笑得是那么甜蜜,那么迷人。眺望远方,我忽然觉得生活在光辉的年代,生活中的明媚春光往往是恋人的笑容带来的,他们的笑容是足以使整个世界都盛开着烂漫的鲜花。回到家以后,我曾以《月下漫步》为题写了一篇短文发表在当时《江陵报》副刊上,至今还珍藏在我的习作资料剪辑中。

后来我们结婚组成家庭,一同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再后来我调到镇里从事计生工作,她仍在广阔天地里修地球,说句良心话,她吃的苦,受的累要比我多得多。岁月退去她青春的容颜,但退不去彼此牵挂的心,为了感谢她对我工作的支持、对家庭的付出,在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我和儿子、媳妇商量,专门为她买了一份养老保险。当她第一次领到养老金时,那舒展的皱纹中荡漾着兴奋、愉悦的涟漪,她说好像又回到了初恋时分,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是啊!人的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事情,有的随着时光流逝而淡忘,有的却是梦牵魂绕,铭心刻骨,一辈子也忘不掉的。

情感经典美文3

相遇是一树花开,那朵朵盛放的嫣红,都是爱的期待。缜密的心思写满花间,片片都是心语呢喃。用心雕刻下每一缕馨香,彼此用心灵遥望,守候着心中爱的故乡,那里才是心灵放飞的地方。总是希望这份诗意的美好,能够为你拂去岁月的尘埃,去抵御世俗的无奈。

不想去惊扰,虽然很想念,只需一份无语也温暖的陪伴,静静地将一份祝愿,柔柔地放进你心间。默默地付出,切切的情意,心的懂得,胜过千言万语。一份相知,彼此珍惜,一种眷恋,唯美了记忆,一份牵念,温暖了流年。

借一缕春风,把不倦的思念遥寄,采一束明媚的阳光,将无悔的爱恋典藏。心与心的相携,无语默契,灵与灵的纠缠,是精神的升华,是情感的沉淀,是一幅春意阑珊的曼妙画卷。

世间的感情,有暖也有冷,所谓情到深处人孤独,爱到浓时心会痛。爱本身就是一件愉悦的事,又何必去斤斤计较,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爱是不求回报的,不要让爱成为双方的负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人生不必活得太认真,感情不必看得太透明,那样的爱,既难为了别人,又困扰了自己。

相处靠真诚,相知靠包容。就让时间去作证,它会沉淀最真的情感。误会也好,争吵也罢,都是因为太在意,真正的感情拥有,是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后,会依然相依相伴,始终如一的不离不弃!用心珍惜才会得到真爱,喜欢你的人,不需要你改变,不喜欢你的人,你无论怎样改变,都无济于事。最感人的不是美丽的誓言,而是一颗爱你的心,永远都不变;最感动的不是一时的惊艳,而是一直守候在身边的温馨与浪漫。不是你的,强求不来,是你的,挥之不散。珍惜,那个用心包容呵护你的人,这才是真爱的唯一,情缘的美丽,灵魂的交集。

爱,其实很简单,仅仅是一种心的懂得和灵魂的陪伴。

人生苦短,谁不渴望一份相看两不厌的爱情,来完成人生不了的夙愿?漫漫红尘,谁不期望一双温暖的手,能够相牵到永远?寂寞的黑夜,思念悠远,有了陪伴,心才暖暖。梦总是很虚幻,幸福就在身边,再浪漫的誓言,不如及时的默默陪伴。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留给最爱你的人;把温情和关怀,交给你最需要的人。用心珍惜那个深爱你的人,更要读懂那颗牵挂你的心。爱,不一定天长地久,也不一定朝朝暮暮,良言一句三冬暖,爱,有时就是一份给予与满足的幸福感。

人生的初见,只是花开一瞬间;心灵的相牵,才是恒久的温暖。任何一种感情,最终都会归于平静。走过了风雨泥泞,岁月会沉淀最真的感情。回眸时的一个微笑,让心更有了牵绊,离别时的一个拥抱,让彼此更能体会爱的美妙。因为痛惜,心更柔软,因为在意,会更珍惜,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深爱,所以卑微。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为你低到尘埃里,也是一朵花开的美丽。

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字眼。因为爱得太投入,感情往往脆弱无助。因为动了真心,不经意的漠不关心,往往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因为付出了真情,总是怕得不到回应。倾尽了所有的深情,惟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会情不自禁的联想到你,看到一张温暖的笑容,总会产生莫名的感动。无数次的临摹,一遍遍的勾勒,那个居住在心灵深处的亲切身影。因为很眷恋,所以多愁善感;因为很相见,所以才会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郁郁寡欢。唯恐被忽略,所以卑微到失去自我。爱一个人,投入一段情,无怨无悔覆水难收。不由自主的想念,只因刻骨铭心的爱恋,不离不弃的陪伴,只因无可替代的温暖。

心中有了一份期盼,才有了灯火阑珊处的望眼欲穿;情有了归属,再多的付出,也心甘情愿。人生,到底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又有多少人值得等待?还有多少卑微的感情,一直在寻觅在期待?这人生的舞台,还有多少痴男怨女的悲喜离欢,在一幕幕的轮番上演?

真爱不容易,珍惜一个懂你爱你的人,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那么幸运;不是每一种等待,就能收获一份真爱。

执子之手,相约白头,愿意陡然一身清风,住进君的心里,放下一份纯净,带走一片愁云。因为我知道,不是每个人在红尘深处的每一次擦肩,都可以驻足回眸,都可以记铭记心间。爱是等待,爱是忍耐,真正的爱无需表白,只能用心去感受知。

爱到无言,爱到心痛,爱到泪流,哪怕今生都无法相见,千回百转,他永远都是你心中,无人可替代的温暖!

情感经典美文4

终回首,别了南城,再别北城。仿若一瞬间,万千转变,而今于此犹似我身在异乡。

似烟雨迷蒙,于花开灿烂时启动一年的模拟;似来来去去,重演一遍遍别离,最后问谁在你身边。这么些年,恍恍惚惚一路走来,我忘记了许多事情。那些往事就像这些花瓣,在我留意的时候,被风儿吹得很远很远。

记不得,索性也就不记了。因为既然她不曾责怪,我亦何必多言。淡去的,无论悲喜都将在那个风华年纪,也将伴着那些人的远去而远离着我。就似一夜,我于北方某城市的一楼顶,与风儿说一夜的话,然后我就慢慢地淡忘甚至遗忘了。

也许记性不好,于我本就是一件好事。绝代风华也好,万世悲凉也罢,总之于此已是平静,仿若不曾发生过。南城,似只在梦里,像一场三四月间的花开,然后悄然落去;我再问谁呢,亦不再怀念,于这些可爱的学生背影亦不曾联想到你。

我也忘了,与她的相识。不知时月,不知地点。当然,大概的年份和地点还是知的,感觉也还在。恍恍惚惚,似我已不再年少,也不再逗留于那城市,只为看你笑一次,笑成灿烂如仙。

也许,这是最享受的事情。当你打电话与我,说你来到我所在的城市,我才发现原来,我们依然深深爱着。

小时候,我们总是用蓝色的圆珠笔在手腕上,画一个个的钟表。长大后,我们才发现,原来当我们不在画了以后,那时光已然过去。回首往事,我记不得,连两年前的事情都已然忘却。所以,就更不用说那些已经久远的年代,我会记得有谁陪在我身边。

当我渐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习惯了等待你来到的日子。我却发现,我忘了我的故乡,忘了我的童年,似乎我开始的记忆只是在遇见你那刻甚至以后,或者说只是现在。我记得了你,可我忘了别人;我忘了往年,正如我忘了你我的年华。

但我想我会依然愿意看你,看你在我的身边;在我们的世界里,做最美的舞蹈。因为无论光阴如何流转,容颜又如何更改。就似一个人,虽然离家很远很远,但是永远不能忘怀的,是那一片片山清水秀,是那一乡能勾起你乡音的亲人。

当有一天,疲惫的我回想起曾经,但怎么都忆不起来的时候,我会想到那些遥远的地方,会想起我的家乡。其实,我也是很渴望的,渴望在这座城里有属于自己的家,有妻子,有孩子。虽然,我现在一无所有,甚至连一个月的工资都没法保留在口袋里,但是这种想法是不可消灭的。

当周末,赶不得车到市区与你相见时;当在工作疲惫之余,却还要做一些不是你分内的事情时;当我想安静,给自己内心一个安宁时;当我在夜深人静睡不着时......我想有个家,有个可以依靠的人,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虽然,我是一个男人,在别人眼中必须要顶天立地,但是男人也会累,也会心情不好,也会担心一些关于未来的事情。

我不知道这一天何时到来,亦不知道这天会不会到来。当我疲倦,闭上眼的时候,它已然出现在梦里,一遍一遍地。也许吧,总会到来的,或在过完这个春季,或在过完这个不平凡的念头。我依然会用最好的模样,在最好的年华里,迎接她。

一指流砂,我忘了你我的年华。忘了我们的相遇,忘了我们走了多遥远,但若那些只是琐碎,而我不忘的是感觉,那么我想这一切就已经足够了。因为,我本承受不起那相忘于江湖的结果,也承受不得那日日夜夜的担惊受怕。我想安静或者说安宁地,在愁云笼罩的光阴里,等待你来。

等待你来时,带给我别样的生活,别样的美丽人生。

经典情感美文 篇2

一、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培育出了不计其数的英雄儿女,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的巾帼英雄花木兰;高呼着“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义的文天祥;“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忠于汉室的诸葛亮;“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忧国忧民的杜甫;“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际看”为国家英勇献身的少年夏完淳;“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英勇抗金的爱国英雄岳飞……他们追求真理, 为了祖国和人民, 不计个人的得失, 忘记了私怨;他们的诗文写出了对国家的忠贞, 他们的文字铿锵有力, 语言豪迈昂扬;他们的故事荡气回肠, 精神令人敬佩。教师在教学这些文章时, 要引导学生多读, 并且要拓展介绍主人公的生平故事,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他们伟大的精神, 做到眼中读懂佳作美文, 心中树立起伟岸的形象, 脑中感悟到他们崇高的精神, 即眼中有文, 心中有人, 脑中有神。

二、学习古人志存高远, 树立远大理想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作为教师, 应该帮助学生在心中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让他们志存高远。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 就有许多这样的佳作名篇, 从《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我们认识了那个不怕困难、勇攀顶峰、敢于俯视一切的杜甫, 感受到了他那兼济天下的豪情。从《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渴望建功立业的曹操。在《岳阳楼记》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范仲淹, 他胸怀天下苍生,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虽身处逆境, 却仍不计得失、昂扬奋进。在《登飞来峰》的“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中, 我们感受到了一个高瞻远瞩、有豪迈气概地敢于拨云见日的政治家王安石。

教师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去体会和领略古人的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 让学生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树立崇高的理想。

三、体会先贤的百折不挠, 勇敢乐观

人生总会有坎坷和挫折, 总有风雨不期而至之时。当下中学生面对挫折无所适从, 甚至绝望轻生的事时有发生。帮助学生树立起坚强勇敢的信心, 让他们执着乐观, 是我们每一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作为语文教师, 更应该从课本出发, 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 让学生学习先贤的百折不挠、执着坚韧的精神。比如在教学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时, 吟诵着“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教师可适时补充介绍作者仕途的失意, 以及他思想的矛盾痛苦, 从而更深切地体会出作者身处社会变革之时, 积极救亡图存, 虽年华老去、沉沦下僚却痴心不改的拳拳赤子之心。在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时, 要让学生明白此时的他屡遭贬谪, 空有满腔的抱负、过人的才华却难以施展。但他并没有就此消沉, 反而是高吟着“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继续开朗乐观地追求着人生的真谛。还有那力图恢复失地、统一国家的爱国词人辛弃疾,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他用文字倾诉着壮志难酬的悲愤, 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他苍颜白发下那颗绝不沉没的心灵, 还有那仕途失意之时也要吟诵着“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激昂的李白……

通过学习这些佳作名篇, 了解这些先贤也是经历了人生的磨难, 但他们都能够以勇敢直视苦难, 用坚持战胜挫折。从而鼓励学生更好地迎击人生的风雨, 增强抗击挫折的能力, 从而变得勇敢乐观,

经典美文呼唤“经典”编译 篇3

一、标点之误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

其中“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后的分号,明显是一处误用,因为分号常用于“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而“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与“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既非同属一个句子,也非并列分句,所以此处应该用句号。

还有第四段,“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不仅……还……”,它是一套关联词,是一句话,中间不能用句号隔开,明显应该用逗号。

第七段“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各个报纸名称的罗列,相当于各个名词的罗列,各名词间的停顿应用顿号,不能用逗号。

二、连词之误

第三段中“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其中“从而”一词,解释为“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可见,它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而此处“从而”前是一个短语,其中心语是“生产”,其后的短语中心语是“经济发展阶段”,二者是并列关系,不具备使用“从而”的条件,应换作“以及”等词。还有“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的“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而“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与“宗教观念”明显是并列关系,并不存在“延伸”。

三、语序之误

课文第二段“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应改为“这个人的逝世,对于历史科学,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这样才能与下文照应,因为,下边第三、四、五、六段写的多是历史科学,七、八两段写的是马克思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所做的付出。

还有,第六段开头“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就这句话分析,它是一个过渡句,承上而启下,那么所“启”的就不应该是作为科学家的一面,而应该是别的方面。但译文却译出了:“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这还是马克思作为科学家的一面。若把这句话放于第七段开头,是比较恰当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正好可以做到“承上”,即承三、四、五、六段写的历史科学;亦可做到“启下”,即启七、八两段写的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所做的付出。

四、语法之误

“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这段话没有一个动词,亦无主语,相当于几个名词罗列在一块,不知所云,严重违反语法规范。

恩格斯的原文写得非常流畅而严密,富有感情与文采,堪作议论文与悼词的典范。既然作为一篇保留的课文,就要把它翻译好,译出恩格斯思维的严密,译出恩格斯情感的真挚,把一篇经典译成经典。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学生经典阅读误读研究”(10YJA8801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师修武 河南省淮阳中学 466700)

倩影浮动经典情感美文 篇4

灰色的夜幕渐渐笼罩着这片哀伤的天地,落日的余晖袭射出些许亮光,在对这即将逝去的一天做着最后的告别。余晖下天边处,传来一声低沉的鸟鸣,一只孤雁迎着最后那瞬可消散的余光,煽动着翅膀。或许她在表达自己对这即将逝去的光明不舍。微波咋起的水面泛起粼粼银光,一层一层向远处的岸边荡去。婆娑的疏影似水蛇不甘寂寞、不知疲倦的游动,偶尔走过的行人每每被惊起,一阵自嘲后,又安然的前行。

在那余晖暗淡出,摇摆的柳枝下,一忧伤的身影静静的站着。这是怎样的画面?人与自然的契合,模糊的倩影在飘荡的柳枝下,演绎着人间至美的朦胧,无言的诉说着未知心语。模糊的双眼分不出是人动还是树动。微冷的风缠绕在我指尖,飞向那至美的倩影。那一刻那难以言诉的感觉如那缕风绕指般萦绕于心头,久久徘徊未曾离去。静立!久久未动,未曾晃动的眼神,不再闭合的眼眸,已在暗示着正在和即将要发生的事。颤动的双脚,颤动的心,已微麻的腿正慢慢靠近。

该逝去的,不会有一丝停留,因为她不在乎挽留。陡然高亢的鸣叫,惊醒了一切。抬眼处,西边的余晖原来已散。那但闻声却不见影孤雁似已渐渐离去,那鸣叫越来越来低,越来越远………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不觉的从口中飘出,感叹?惋惜?分不清。完全被黑夜占领的天地,不见万物。猝然间,心猛颤。收眼,回头,凝神,聚目,一片漆黑。波动的湖,晃动的疏影,还有那动人的倩影,无处可见。奔跑,狂奔,奔向那记忆中的疏影,奔向至美的倩影。

“嘭!”静夜里,传出了很远。摸着额头,站在那疏影处,站在那同一地方,但、已不是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剩下的只有一身。“或许,沿着湖走了”耳边的声音未灭,腿已弹出。黑暗的夜色下,闪动的身影,呼呼的风声,吱吱的脚步,沉重的呼吸,无他物,无他音,无他人!不断哽咽的喉咙,呼不出的声音。抬头,闭眼,为何会有雨从眼角流下?心头那颤抖已巨震,光亮如镜面的心,破开了,流下了深不见底的沟壑。那是什么感觉?懊悔?后悔?愤恨?悲伤?可笑?可怜?………

温暖心灵的情感经典美文 篇5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美文的概念已经不限定于某种文体,或某类内容。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化,给美文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的开放自由的元素,好散文是美文,好诗歌是美文,好小说是美文,好论文是美文,一条写得好的手机短信,或一段能让人会心而笑的笑话也是美文,用通俗的讲法,写的好的文章,就是美文。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温暖心灵的情感经典美文,希望有所帮助!

在这一次乘车,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儿。他不仅身手敏捷,而且能眼观六路,很快就在车厢内找到一个空座位。料想着,他必会一屁股坐下去了,心里便生出一些厌烦。可谁知,他却在座位旁站定,眼睛向车门口搜寻。终于,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最后一个走上车后,朝那个座位坐了下去。而那个孩子仍旧立于座旁,任人流拥挤。

我看到这一幕,我心头不禁一热。我竟然错怪了他!他这个年龄正是在奶奶怀里任性调皮的年龄呀。而他幼小的.胸襟里,到底潜藏了什么呢?我们不必去计较,他与那位老太太之间是否具有亲缘关系,即便是祖孙,他孝敬老人的那颗心灵照样会让我们肃然起敬的!有多少成年人,在孝道面前,未必能做到如此恭敬和虔诚。我们也不必去追问他的学习成绩是否优秀,他的这一举动,足以证明他是个优秀的少年。

其中就在那一瞬间,那个孩子藏在心里的那抹温暖的阳光被我采撷到了。那抹温暖的阳光温暖了我,感动了我。

很幸运,不久之后,我再一次捕捉到了潜藏在孩子们心中的那明亮耀眼的阳光。那是一次全市范围内的交流课活动。很幸运,我能坐在聆听的队伍里,去感受整个课堂的氛围。那位美丽又年轻的老师,她讲的是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文《给予树》。也许是由于异校教学,陌生在学生和老师之间隔了一道看不见的鸿沟,再或许是孩子们对那个“洋节日”——圣诞节远没有过新年那样熟悉。所以,尽管那位老师在开课伊始设置情境,循循善诱,参与课堂的学生却寥寥无几。从那位老师的脸上,我读出一些失望与沮丧,败课之势似乎已成定局。课堂的后半时段,老师低声布置学生在本子上写几句话,这时却响起一个怯怯的声音:“老师,我没带橡皮!”环顾四周,那位老师问:“谁借给她?”老师话音刚落,二十几双小手一齐举过头顶,轻喊:“我借!”那位老师伸着手,不知去接哪一个手里递过来的橡皮。我也看见,她的眼里有莹光闪过。只停了一瞬,那位聪明的老师居然举起双手,鼓起掌来。孩子们都看着她,似乎在猜测,这掌声因何而起。随后,老师深情地说:“孩子们,你们都是金吉娅呀!”孩子们明白了老师是为他们鼓掌之后,都笑了。那是自信的笑,也是满足的笑。

对于我,那是一节令人难忘的课。我的心与那掌声产生共鸣,我也想为孩子们鼓掌。对于那些孩子们,我想,那节课同样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多年以后,他们一定还会记得,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只为他们乐于助人而鼓掌。那掌声将鼓励他们慷慨地把这抹珍贵的阳光抛向别人,把温暖分给别人。也就是因为那掌声,因为那一齐伸出来的二十几双手,我认为那是一节成功的课。

蹒跚在育人的路上,我也曾迷茫,我到底要教给孩子们什么呢?面对他们渴求的眼睛,面对家长的期待,我曾全力以赴,只为给他们一个理想的考试成绩,其他的方面,都被我忽略不计。教室里的玻璃被人不小心打碎了,会有人悄悄安上;有孩子捡拾物品,默默地放在讲桌中央,等人认领;每个教师节,一进门,我就会闻见芬芳的花香……那时,我何曾关注过它们背后那一双双温暖稚嫩的手!

其实常为了平均分稍低了而懊恼,在心里,一次一次用分数来衡量他们的优良。偶然一次,和从教多年的父亲聊起教育。父亲的教育哲学让我为之一振。父亲说,育人,育人,就是先教他们做人,再传授知识。而常以优秀教师自居的我,却本末倒置。

不忘情经典情感美文(本站推荐) 篇6

想想早上我去刮着呼呼大风的山谷砍柴,回来的路上,阴云密布,下起了大雨,一会儿,山水就发得到处流淌。我艰难得回到家中,却发现他脸色铁青,气急败坏地怒视着我,质问我,早餐做得萝卜菜,为什么不全是叶子,而有根?我解释是考虑新人可能爱吃萝卜根,所以就掺杂在了一起,祈求他的谅解。没想到,他依旧暴跳如雷,怒不可遏,非要赶我滚出家门。唉…虽然我知道他是个只吃蔬菜叶,不吃蔬菜根的浅薄的人,却不知道这次借故找茬,居然那麽狠心地非得把我赶出家们,一点不念旧情,忘记并且背弃了曾经对我许下的“与你生死相依两不忘”的誓言。你真的不该如此发怒把我损伤,我们应该齐心协力,心心相印地把日子过好才对呀!

你们欢快地一起享受新婚生活,就连亲生姊妹兄弟也比不上你们亲,可是我却要踏上离家的路,我的心中充满了凄楚惆怅,我犹豫着不想走,抵不得你的一再逼促,我恳请你能送送我,不求远,哪怕是村头也行,没想到你却只送我出门口,就把大门狠狠地关上。我迈着沉重的步子,踉跄迟缓地走着,都说苦菜味苦,难以下咽,可是我吃来却像荠菜一样又香又甜,因为我心中的苦比苦菜苦千倍万倍!

往日家中什么也没有,我为了你和家,没日没夜,尽心尽力地劳作操持,亲邻好友有了难处,为了顾及你的颜面,我就是身体病了也要坚持去相助,因为我和你是夫妻,是一家人,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就像陆上行车,水上行舟,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也很乐意那样做,再难再苦也不会放弃!

现在日子好转富足些了,我依然一如既往地为了你和家那样做,没想到你既不知道体谅我的良苦用心,也不懂得怜爱珍惜于我,却开始把我当做没用的卖不出去货物一般嫌弃起来,视我如仇敌怪物,急于清理出去。唉…你这个浅薄的人啊!在贫穷患难时,还能够与你在一起,一旦家境好转,就要把我当作毒虫蝼蚁,用脚踩死。即使今天不把我赶出家门,你也会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对我粗声恶气,拳脚相加,一顿暴打,还要教我去外面干最粗重劳累的活,在家伺候你们吃喝拉撒,穿衣生活。

让经典美文为学生写作铺路搭桥 篇7

一、以品鉴文章的篇章结构为基点, 学会布局谋篇

对于经典美文与学生写作训练的关系,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看整篇文章, 要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个路的, 一句一句, 一段一段, 都是有路的。这条路, 好文章绝不会乱走的。看一篇文章, 要看它怎样开头, 怎样写下去, 跟着它走, 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要这样走。”对于教师应该如何利用经典美文的写作范文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写作训练活动, 叶圣陶也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 他说:“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 就是好老师。”以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为例, 学生在阅读、理解、品鉴此经典美文时,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弄清楚下列两个方面的问题:

1.这是一篇读书随笔, 属于论证类文体。文题就是随笔的中心话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2. 文章采用了层递式的论证结构, 在第一部分 (1-5自然段) 中紧承文题, 指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是阅读经典作品; 第二部分 (6-7自然段) 对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然后, 利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出示半命 题作文题 目 : 《获得_____ 的途径》,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 将命题补充完毕, 然后依照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之布局谋篇的技巧, 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性文章。

二、以品鉴文章的经典段落为基点, 感知文段精彩

语文教材诸多经典美文中, 可供学生学习、借鉴的“优美文段”可谓比比皆是。我的做法是, 教学经典美文时, 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大意、主旨和艺术风格的前提下, 启发诱导学生通过细细品味课文的每一个段落, 从全文中找出最精彩的描写或者论证叙述、说明段落进行反复研读。然后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互相交流, 谈谈自己选择与判断课文中的某些精彩段落的依据是什么。比如, 教学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时, 有的学生认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得非常精彩, 因为这段文字从初来乍到的林黛玉的视角侧面烘托出了荣国府的繁华与气派; 有的学生认为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写得非常精彩, 因为这段文字不仅从言行举止和衣着外貌的角度写出了凤辣子王熙凤的泼辣、美丽、机灵和在贾府仅次于贾母的地位, 还写出了她为了讨好贾母而惺惺作态之媚, 暴露了她内心的虚伪……当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畅所欲言后, 我立即要求学生以各自选定的精彩段落为写作范文, 模拟精彩段落中的行文结构和语言表达等, 自选话题写一段不少于500字的场景片段。

三、以品鉴文章的优美语句为基点, 优化语言

教学经典美文, 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深品、反复涵泳的方式从修辞的角度比如夸张、比喻、通感等品鉴经典美文文本中生动鲜活的语言, 鉴赏其语言的周密精美, 品鉴其语言的表达气势, 品味其语言的婉转含蓄或者直抒胸臆等, 还要引导学生鉴赏、品味经典美文中遣词造句行文的技巧, 让经典美文中的名言佳句内化为学生的写作语言, 扮靓学生的佳作。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 教学时, 引导学生将课文中修辞手法运用得比较多的段落比如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自然段等找出来, 逐段逐句地品读后, 再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互相交流, 说说这些段落中哪些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些修辞手法在文章中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等。然后, 再运用微课的形式, 将文章中的下列句子展示出来, 引导学生在保留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将之改写成不含修辞手法的句子, 品味与比较下列句子在改写前后在表达效果方面的优劣:

1.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2.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阅读经典美文,增强学生语感 篇8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还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其中之一是: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所以,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丰富多样”的美文占了很大的比例。可以说,经典美文是语文教材的基础、是阅读教学的基地。

所以,我们利用经典美文,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是很有帮助的。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就都会不断前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离不开语感的获得和丰富。

语感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可以细分为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语音感是对口头言语的一种重要语感,它不仅可以帮助人分辨语音,还可通过语音判断说话人的语意和情感。语义感是对词语的思想意义和情感色彩的敏感,表现为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意义,体会词语所蕴含的情感,甚至察觉出它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这三者是协调统一的,通过在教学中恰当的引导,增强经典美文的阅读训练,可以提升学生对美文的理解、鉴赏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每篇文章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就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其中也包含了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的综合训练,即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注意朗读的节奏、朗读的语气、朗读的抑扬顿挫等。

经典美文文质兼美,经常诵读,养成习惯,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一、阅读经典美文,增强学生的语音感

阅读经典美文,体会美文在句子音、韵上的协调,将美文视为一篇不可多得的朗读材料,让学生在朗读之中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体会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体会到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的语音感。

二、阅读经典美文,增强学生的语法感

阅读经典美文,体会美文中语法、修辞的精美,将美文视为表达形式优美、表达技巧娴熟、表达模式精细的写作范式,让学生进行品味,进行欣赏,进行学用。从发现的角度,用审美的眼光去教学优美的文学作品,指导学生对课文的人物形象塑造、表达方式运用、表现手法应用、谋篇布局技巧等等内容进行“美点寻踪”,进行“妙要列举”,进行“妙点揣摩”。使学生找到“美”的语法感。

三、阅读经典美文,增强学生的语义感

经典美文是一个小小的语言文字的聚宝盆,让学生在美的欣赏、美的陶醉之中阅读课文,背诵课文,可以增强学生美文在遣词造句、语义选择上的精妙。引导学生从语言的角度领会课文,带领学生在美的语言中徜徉,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进行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的教育。

阅读经典美文,增强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理解课文,将课文视为内涵丰富的思维训练材料,借此组织多姿多彩的课堂创造活动;从阅读技能的角度学习课文,将课文视为内容丰满、表达精湛的阅读训练材料,让学生习获得阅读理解、分析鉴赏的技能技巧;从情感的角度赏读课文,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赏读之中,领略文中的美好情韵,发展美好情感,培养健康心态,完善健全人格。

古往今来的语言学习经验都表明,反复诵读,是体会和建立语感的基本途径。我国传统语文学习注重热读成诵,反复揣摩,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科学价值之一就是体会语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无声的书面文字符号变成有声的语言,有利于体会课文的思想意义和情味,有助于形成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琅琅成韵的朗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观协调活动的过程,也更是全方位感受和体会语感的一个基本方式。

语感是一种言语感受经验,是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言语实践活动,语感的培养就无从谈起。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以讲为主,有时甚至整节课独占讲台,把自己知道的、教参书上看到的一股脑儿灌给学生,而且把大量的作业留给学生课外去做,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事倍功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实际上,学生只有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语感才能逐渐形成。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们语文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主学习言语经验,尽可能在课内给学生创造听说读写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训练语感。注重加强经典美文的阅读训练,在新课标的模式下强化经典美文的诵读,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总结在交际活动中和课文中学到的言语经验,及时捕捉言语活动中的灵感,为语文创造性学习引路。

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把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语言习惯当作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来抓。充分利用经典美文,加强语文教学的读写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题研究成果]本文属于子课题“充分利用经典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研究成果。

立项编号: 0506043400043

情感美文经典音画日志 篇9

六一,儿童节。

我向你讨糖,你答应的很干脆。

可是,我等了你一天,你却不见人影。

之前我有幻想过,你会忘记,在前一天,你向我借书时,我又提醒你了。

可是,那天,不仅是糖,连书也不要了。

你说已经借过来了,那你为什么要找我借。

在那一天,我强迫自己不去想。

而在中午你告诉我的那一个秒后,我对你是彻底失望了。

最近,他们一直在我耳边说,这种没感情,就不要继续了,分手吧。

可是我在等,我还想晚会。

就算你不想说分手只想等我考试完后。

你也知道,我不会说分手,因为你知道,我从不粗莽的看待一段感情。

可是,我狠下心来了。

暑假,如果你不说,我说。

就等于自己在学校里疗伤,忘记你把。

现在想想多么可笑

当我去翻阅我们之前的记录时,你说 我们不分手,不会让那一天发生。

而且你甚至还幻想过,你的一辈子里 有我的存在。

现在想想 可能吗。

我强制自己我不打扰你,不去想你,可是一看到你的消息,却又控制不住。

这可能就是一个习惯吧。

一个永远的习惯。

我努力的在众人面前制造你的好形象,可是你却不管不顾。

也许不是我多心,而是你从来都没有在意过我,以至于我对你的话,你从来不放在心上。

在这段感情中,你永远处于被动。

唯一的主动,便是说分手吧。

假如,我不曾来过【2】

假如,我不曾来过,

你那紧锁的心门又会是谁替你打开,

你的爱又有谁来承受。

假如,我不曾来过,

不去和你来一场风雨同路的浪漫,

你的感情也许还关在枯燥的房间里。

假如,我不曾来过,

你那平静的心也不会泛起涟漪,

欢喜的偏偏起舞。

假如,我不曾来过,

就没有人会特意讨好你,

你就会觉得身边缺少了点什么。

假如,我不曾来过,

就不会有人时而的给你小惊喜,

你闷的时候就没有人一直唠叨你。

假如,我不曾来过,

就不会有人向你发脾气,

你就不会感到生气,

你的生活也就平平淡淡。

假如,我不曾来过,

就没有人把你捧在手心当个宝,

你会觉得自己可有可无。

假如,我不曾来过,

就没有人会懂你的心事,

你也就自己一个人默默失落。

假如,我不曾来过,

就没有人会跟你争东西吃,

你会觉得吃什么都不痛快。

假如,我不曾来过,

就没有人为你煮一顿丰盛的晚餐,

等着你回来共享晚餐。

假如,我不曾来过,

你就不会问我爱你有多久,

我就不会回答爱你会很久很久。

假如,我不曾来过,

你也不会相信海誓山盟,

你也不会心如刀割。

假如,我不曾来过,

你的生活就不会多了一些烦恼,

你也不会尝到离别的那一份痛苦。

假如,我不曾来过,

你就不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那些美好的回忆也不会藏在内心深处。

假如,我不曾来过,

你的人生或许就不会这样,

无数黑夜在梦中惊醒泪湿了枕头。

假如,我不曾来过,

你又怎么会突然间长大,

经典情感美文:到你的家乡作客去 篇10

我跨过了万水千山人山人海,不辞重重的困难障碍来到你身旁,悄悄的走近你。

多少次我想大声的喊出我的心声,狂野冲动的抚摸你洁白的肌肤。

了解你的成长是怎样的度过,坐在月亮影下房屋顶上,温柔的看着你一双水灵的眼睛含情默默而两不语,伶听你的女子心事。紧紧的拉着你的手,陪着你重走你走过的所有路程。

在乡间的田野上感受生你养你的最古老最原始的乡土气息。忘却掉城市里一切的杂闹,享受着乡村里最简单纯朴生活,学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茅草屋前小鱼塘里养些鱼鸭,庭院里种些花草树木。

运用经典美文指导学生写作 篇11

一、“读”占鳌头,领悟内涵

要让学生写好文章,必须要在阅读上下足功夫,并且要读出内涵,读出新意,读出能力。

1.广泛阅读,找寻心灵之书

汉代扬雄说:“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此话言简意赅地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的确,古往今来的许多文学巨匠,都是在大量阅读经典名篇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并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的。

我们都明白阅读的重要性,然而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缺乏能够占据学生理智和心灵的真正阅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寻找心灵之书呢?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时势发展的需要,列出一些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好书目录。这些书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情感教育及审美教育的大纲,是优化学生心灵的精神食粮。

每个学生的爱好各有不同,有的学生喜欢探索天文地理,有的喜欢名人传记,有的喜欢精美散文……除了早读以外,每天语文课开课前的3~5分钟,教师均可让学生阅读或者背诵经典美文。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室阅读经典美文,以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在需求,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2.激发兴趣,表情化朗读

学生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心灵之书后,笔者开展了经典美文诵读比赛活动:配着优美的音乐,听学生诵读戴望舒的《雨巷》,仿佛看见了那悠长寂寥的雨巷,那颓圮的篱墙,那撑着油纸伞的姑娘,那丁香般的惆怅……学生品出了那种寂寥落寞的情感;读史铁生的《合欢树》,学生为那深厚沉默的母爱而啜泣;读林语堂《动人的北平》,学生感受到宏阔丰富的风物景象……学生很喜欢这种声情并茂的表情化朗读,他们都愿意融入其中。

有时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集体阅读,有时在充满绿意的校园里个别阅读。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伴着早晨的旭日、傍晚的暮霭、繁花、草木阅读,加强了自己的审美感受,增加了阅读的美感。学生一旦找到读书的乐趣便欲罢不能。怪不得古人云: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这四时读书的妙趣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同时,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及“名人读书故事”专题板报等活动。对于有些经典文章如《鸿门宴》《祝福》《孔雀东南飞》等,还可让学生自编自演,以课本剧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阅读与品鉴经典美文的浓厚兴趣,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能的舞台。

二、广泛阅读,深入思考

真正的阅读还应该激起学生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让他们认识自己、思考未来。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学生在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煎熬时,有没有想到自己人生的纠结?读《平凡的世界》,看新一代青年少安、少平在艰难岁月时不屈不挠,学生有没有思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读《苏东坡传》,感慨苏轼一生坎坷波折,却能自信乐观、旷达面对时,学生是否知道这到底源自何种力量?一代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很喜欢《牛虻》这本书,他满怀深情地说:“我现在特别需要严肃,需要自尊,需要在尊严中度过余生。”他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折磨,他选择急流勇退,他明白自己的灵魂世界是严肃而伤感的。所以,作为教师,应努力让学生至少拥有一本心爱的书,反复诵读、反复思考、激励自我。

三、展开想象,学以致用

大量的阅读积累固然可以充实学问,增长见识,但更重要的还是要让思想得到启发,否则,机械的搜章摘句,不见得能达到“文如春华,思若涌泉”的地步。所以,在真正的阅读之后,学生必须再展开丰富的联想,进入思想的熔炉进一步冶炼。

高中语文必修及选修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古诗文,这些内容就是写作创造的蓝本。笔者就曾通过一节“妙用古诗,巧铸佳文”的作文训练课,引导学生学会“化用”的技巧。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取词摘句”法,如“那润物的小雨,可曾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一语,就将杜甫《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诗句巧妙摘取了过来。

其次是语句重组法。如“那飘逸的太白,可愿为我拉来九天的银河,千尺的飞流”一语,一看便知是李白那飘逸洒脱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重组。诗句的简练语言,经过思维的加工后变成了这样精美的文字。

最后是画面想象法。如“那探出墙头的一抹杏花红,可知园外春意亦正浓”,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让大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可见,通过恰当的想象,不正将这画面展现得活灵活现吗?

其实,化用的好处不只是现在的学生从中受益,而前人早已懂得以化用为自己的诗文增色了。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最后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其中“天若有隋天亦老”即是引用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中的名句“拔剑四顾心茫然”则是化用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六)》中的诗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可见,化用充满着创造的才情,这是对他人智慧再次镀金后散发出的美丽。其实,学生在学习散文时,也可以将其化为诗歌。如在学习郁达夫著名散文《故都的秋》时,那秋味、秋景让人心醉,让人融入其中。这时,笔者就让学生仿照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格式,将《故都的秋》改写成一首小诗。学生们兴致勃勃,其中一名学生的创作得到了大家的赞赏:“破屋,浓茶,小院/讯鸽,兰朵,衰蝉/秋雨,闲人,闲话/槐蕊落地/落寞人在故都。学生乐在其中,体味到了创作的妙处。的确,“假舆马者,非力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上一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报告下一篇:省教学能手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