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文献综述

2024-10-07

换热器文献综述(精选8篇)

换热器文献综述 篇1

换热器的综述

前言

随着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换热器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各有优缺点,性能各异。在换热器设计中,首先应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用的类型,然后计算换热所需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的结构尺寸。换热器按用途不同可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再沸器、深冷器、过热器等。

换热器组内的传热过程目的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为了热功转换, 另一类是为了加热或者冷却物体.相应地, 传热过程也包含熵产最小以及火积耗散极大这两种不同的优化原理.通过分析换热器组内的传热过程, 并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利用不同的原理对换热器组的面积分配进行优化, 得出熵产最小原理适用于包含在热力循环中的换热器优化问题, 而火积耗散极大原理则更适合分析仅涉及传热过程的换热器优化问题.并且, 在使用熵产最小原理优化热力循环中的换热器时, 除了需要考虑冷、热端换热器产生的熵产外, 也应考虑乏汽排放到外部环境引起的熵产.在换热器的设计中,很多因素都将影响到换热器的设计是否优化合理、安全可靠,是否能正常运转、高效耐用。本文通过对管壳式换热器设计的综述,增强对换热器设计环节的重视与考虑,使设计更加准确、完善。

一、换热器 1.1换热器的介绍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换热器被应用于超过 80%的能源利用系统, 它是热能和化工等工程领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因此, 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通常被认为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科研人员已经提出了多种不同的主动/被动式强化换热技术来提高换热性能。在石油、化工、轻工、制药、能源等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把低温流体加热或者把高温流体冷却,把液体汽化成蒸汽或者把蒸汽冷凝成液体。这些过程均和热量传递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均可以通过换热器来完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不同型式和种类的换热器发展很快,新结构、新材料的换热器不断涌现。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我国对某些种类的换热器已经建立了标准,形成了系列。换热器的应用广泛,日常生活中取暖用的暖气散热片、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和航天火箭上的油冷却器等,都是换热器。它还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既可是一种单元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器和凝汽器等;也可是某一工艺设备的组成部分,如氨合成塔内的换热器。换热器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单元设备,根据统计,热交换器的吨位约占整个工艺设备的20%有的甚至高达30%,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换热器的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热、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进入80 年代以来,由于制造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传热理论研究的不断完善,有关换热器的节能设计和应用越来越引起关注。按照用途来分:预热器(或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等。按照制造热交换器的材料来分:金属的、陶瓷的、塑料的、石墨的、玻璃的等。按照温度状况来分:温度工况稳定的热交换器,热流大小以及在指定热交换区域内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温度工况不稳定的热交换器,传热面上的热流和温度都随时间改变。按照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流动方向来分:顺流式、逆流式、错流式、混流式。按照传送热量的方法来分: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等三大类。其中间壁式换热器的冷、热流体被固体间壁隔开,并通过间壁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因此又称表面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应用最广。

目前在发达的工业国家热回收率已达96 % ,换热设备在石油炼厂中约占全部工艺设备投资的35 %~40 %。其中管壳式换热器仍然占绝对的优势, 约70 %。其余30 %为各类高效紧凑式换热器、新型热管和蓄热器等设备, 其中板式、板翅式、热管及各类高效传热元件的发展十分迅速。随着工业装置的大型化和高效率化, 换热器也趋于大型化, 并向低温差设计和低压力损失设计的方向发展。当今换热器的发展以CFD、模型化技术、强化传热技术及新型换热器开发等形成了一个高技术体系。

管壳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结构一般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中所用的换热设备中,管壳式换热器仍占主导地位,虽然它在换热效率、结构紧凑性和金属材料消耗等方面不如其它新型换热设备,但它具有结构坚固,操作弹性大,适应性强,可靠程度高,选材范围广,处理能力大,能承受高温高压等特点,所以在工程中仍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管壳式强化换热器。

螺旋槽管换热器,横纹管换热器,螺旋扁管换热器,螺旋扭曲管换热器,波纹管换热器,内翅片管换热器,缩放管换热器,波节管管壳式换热器,三维内肋管换热器,管内插入物换热器

1.2换热器发展前景:

换热器的所有种类中,管壳式换热器是一个量大而品种繁多的产品,由于国防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换热器操作条件日趋苛刻迫切需要新的耐磨损、耐腐蚀、高强度材料。近年来,我国在发展不锈钢铜合金复合材料铝镁合金及碳化硅等非金属材料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尤以钛材发展较快。钛对海水氯碱醋酸等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如再强化传热,效果将更好,目前一些制造单位已较好的掌握了钛材的加工制造技术。对材料的喷涂,我国已从国外引进生产线。铝镁合金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和导热性,价格比钛材便宜,应予注意。近年来国内在节能增效等方面改进换热器性能,提高传热效率,减少传热面积降低压降,提高装置热强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换热器的大量使用有效的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使企业成本降低,效益提高。

1.3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即在一个大的密闭容器内装上水或其他介质,而在容器内有管道穿过。让热水从管道内流过。由于管道内热水和容器内冷热水的温度差,会形成热交换,也就是初中物理的热平衡,高温物体的热量总是向低温物体传递,这样就把管道里水的热量交换给了容器内的冷水,换热器又称热交换器

1.4换热器的维护

二、管壳式换热器简述 2.1管壳式换热器结构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为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分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若干挡板。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换热管在管板上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等边三角形排列较紧凑,管外流体湍动程度高,传热分系数大;正方形排列则管外清洗方便,适用于易结垢的流体。

流体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图示为最简单的单壳程单管程换热器,简称为1-1型换热器。为提高管内流体速度,可在两端管箱内设置隔板,将全部管子均分成若干组。这样流体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这称为多管程。同样,为提高管外流速,也可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挡板,迫使流体多次通过壳体空间,称为多壳程。多管程与多壳程可配合应用。

2.2管壳式换热器类型

由于管内外流体的温度不同,因之换热器的壳体与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果两温度相差很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因此,当管束与壳体温度差超过50℃时,需采取适当补偿措施,以消除或减少热应力。根据所采用的补偿措施,管壳式换热器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2.2.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1)、结构特点:两块管板均与壳体相焊接,并加入了热补偿原件——膨胀节。2)、优点:结构简单、紧凑、能承受较高的压力,造价低,管程清洗方便,管子损坏时易于堵管或更换。3)、缺点:不易清洗壳程,壳体和管束中可能产生较大的热应力。4)、适用场合:适用于壳程介质清洁,不易结垢,管程需清洗以及温差不大或温差虽大但是壳程压力不大的场合。

5)膨胀节的作用:由于两块管板都与壳体固定,当壳体、换热管受热、受压都会发生变形,加入膨胀节减少热应力来吸收热膨胀差。

2.2.2 浮头式换热器 1)、结构特点:一块管板固定,另一块是浮动的与浮头盖用浮头钩圈法兰相连。2)、优点:管内和管间清洗方便,不会产生热应力。3)、缺点:结构复杂,设备笨重,造价高,浮头端小盖在操作中无法检查。4)、适用场合:壳体和管束之间壁温相差较大,或介质易结垢的场合。

2.2.3 U形管式换热器 1)、结构特点:只有一块管板,换热管呈U形。2)、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承受能力强,不会产生热应力。3)、缺点:布板少,管板利用率低,管子坏时不易更换。4)、适用场合:特别适用于管内走清洁而不易结垢的高温、高压、腐蚀性大的 物料。

2.3影响换热器管板腐蚀的主要因素有:

(1)介质成分和浓度:浓度的影响不一,例如在盐酸中,一般浓度越大腐蚀越严重。碳钢和不锈钢在浓度为50%左右的硫酸中腐蚀最严重,而当浓度增加到60%以上时,腐蚀反而急剧下降;

(2)杂质:有害杂质包括氯离子、硫离子、氰离子、氨离子等,这些杂质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严重腐蚀

(3)温度:腐蚀是一种化学反应,温度每提升 10℃,腐蚀速度约增加1~3倍,但也有例外;(4)ph值:一般ph值越小,金属的腐蚀越大;(5)流速:多数情况下流速越大,腐蚀也越大。总结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要求也日益加强。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及传热机理的研究十分活跃,一些新型高效换热器相继问世。随着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换热器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各有优缺点,性能各异。在换热器设计中,首先应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用的类型,然后计算换热所需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的结构尺寸。

若要保持总传热系数,温度越大、换热管数越多,折流板数越多、壳径越大,这主要是因为煤油的出口温度增高,总的传热温差下降,所以换热面积要增大,才能保证Q和K.因此,换热器尺寸增大,金属材料消耗量相应增大.通过这个设计,我们可以知道,为提高传热效率,降低经济投入,设计参数的选择十分重要

在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当充分了解且熟悉各相关技术规范及计算公式,在对客户要求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参考其它成功的设计案例中的设计方式及相关资料,使设计出的产品达到安全、经济、可靠,做到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

三、参考文献

《换热器》秦叔经、叶文邦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华南工学院化工原理教研室

《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过程设备设计》(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

黄伟昌,王玉.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要点综述[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9,(06).董宝春.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J].甘肃石油和化工,2009,(03).陈群.换热器组传热性能的优化原理比较

换热器文献综述 篇2

一、强化型管壳式换热器的发展现状

(一)管程强化传热。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强化型管壳式换热器传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管程,二是通过壳程。所谓的管程传热就是指通过加工将传热管制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然后通过这些奇形怪状的管子完成传热的任务。目前常见的异形传热管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螺纹管。螺纹管是一种低翅片管,和其它的异形管相比,螺纹管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传热的效果也比较好。因此,当管内膜传热系数为管外膜传热系数的两倍以上时,就要采取螺纹管;第二种是螺旋槽纹管。螺旋槽纹管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单头的,二是多头的。该种类型的管子是由光滑管制成的。螺旋槽纹管的传热强化效果主要和两方面有关,一是管内流体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受到螺旋槽的限制,从而使得流体产生局部二次流。二是螺旋槽自身就存在阻力,在这种阻力的作用下,会使得边界层分离;第三种是横纹管,横纹管通常是将光滑换热管经过滚压加工成的。和其它类型的传热管相比,该种类型的传热管不仅可以进行单相对流传热,同时还可以进行内外传热;第四种是内波纹螺旋管,内波纹螺旋管是通过对光管的轧制而成的,能够减少层流底层,提高传热系数,强化传热。

(二)壳程强化传热。

所谓的壳程强化传热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传热管的外形进行改变,从而达到传热的目的。另一种是在传热管的外部增加翅片,从而实现传热的目的。下文将具体介绍采用壳程强化传热方式的传热管。第一种是强化冷凝的锯齿形翅片管。该种类型的传热管是新出现的,相比于螺纹管来说,锯齿形翅片管中的翅片密度更大,传热的效果更好。因为,该种类型的管内冷凝液可以促进对流传热;第二种是花瓣形翅片管。该种类型的传热管也是由翅片组成的,只是它的结构比较特殊,是由三维翅片结构构成的。和其它的传热管相比,该种类型的传热管具有特殊的结构,所有的翅片都被割裂开,从而使之形成了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弧线。正是因为如此,花瓣形翅片管的冷凝传热效果要远远高于锯齿形翅片管,冷凝传热系数大约提高了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第三种是强化沸腾传热管。强化沸腾传热管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研究分析,目前,高效沸腾传热管可用于制冷剂的蒸发,地热的发电,海水温差发热等;第四种是折流杆换热器。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出现了折流杆换热器,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开始推广应用。该种类型换热器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管壳式换热器挡板存在的不足,大大提高了传热的效果。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折流杆换热器大都带有外导流筒。

二、强化型管壳式换热器的发展方向

(一)强化型管壳式换热器的发展方向。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工艺、高新技术出现在人们面前。这些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为我们研发新型的换热设备提供了技术支持。如何保证强化型管壳式换热器的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目标,目前在强化型管壳式传热器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传热关联式的研究不够深入,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持,很多的系数和方程都是来源于实践经验。因此,未来在进行强化传热技术研究时,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然后找到合理的方法和应用方式,然后提高现阶段管壳式换热器的性能,保证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持。

(二)使用非金属材料。

和金属材料相比,非金属材料具有很多优点。第一,非金属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第二,非金属材料具有较为稳定的化学性能;第三,非金属材料在加工时比较容易操作。因此,在管壳式换热器研究的过程中应广泛使用非金属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氟塑料,这种材料的价格比较低,但却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三)优质热交换器。

现在,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交换器,即优质热交换器,该种类型的热交换器使用了新型材料。例如,其中使用到了金属材料钽,和其它金属材料相比,钽具有优良的性能。该种材料的耐高温性比较好,韧性也比较好,将其应用在热交换器中,不仅可以使得热交换器变得更加薄透,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热交换器制作的经济成本。

(四)采用模型化设计方式。

在热交换器研究的过程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对热流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对热流进行分析,必须要应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各种模型分析热交换器中的热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分析热交换器的热流时可以采用多种仿真模型,包括直接模拟仿真、机理模拟仿真等多种形式。通过应用仿真技术,可以对热交换器的热流进行更加精准的分析。

(五)组合强化传热方式。

在研究强化传热技术的过程中,要善于合理应用所有的传热方式,并且有效地将其结合在一起,使其得到最大的利用。同时,要善于运用新的研究方式,新的设计流程,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设计灵感,加快换热器更新换代的速度,进而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

三、结语

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我国人口比较多,能源短缺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合理使用现有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目前,强化型管壳式换热器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要更加注重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使用新型材料,降低使用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王兴轩.浅谈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J].河北企业,2015,6:146

[2]陆坤.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方法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4,13:32

换热器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地源热泵;传热模型

中图分类号:TU8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6-0114-02

地源热泵作为一项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型的空调技术,在国外已成为一种广泛采用的供热空调方式,而在国内正处于研究和应用推广阶段,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作为地源热泵应用关键技术之一的地下埋管传热模型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地源热泵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在土壤中的传热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水分迁移、回填材料的性能、换热器周围土壤是否发生相变、系统运行方式以及沿管长方向土壤物性的变化等等。如何全面地描述地下换热器的传热情况,确定最佳的地下换热器尺寸是发展和推广地源热泵系统的关键内容,也一直是地源热泵系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1已有地下换热埋管传热模型及相关方法

1.1NWWA模型

NWWA模型用无限长线热源模型来描述钻孔周围土壤的温度场是一种目前工程实际中应用较多的方法,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Ingersoll利用开尔文的线热源理论,对确定无限大介质内任一点的温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一个最基本的假定是管子和线热源必须是无限长,这样热流才可以看作是一维径向热流。Ingersoll方法只是对实际传热过程的粗略近似,对管子之间的热短路、运行时间对周围土壤的特性的影响等都没有考虑,也没有进一步的修正,因此这个模型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1.2IGSHPA模型

国际地源热泵组织协会(Intemafional Ground Source HeatPump Association)所用的设计、模拟竖直埋管地热换热器的方法也是无限长线热源模型。Bole[3、4]提出了根据一年中的最冷月和最热月确定地热换热器长度的方法,然后可以使用温频法计算季节性能系数和系统能耗。对于多个钻孔的情况,可以通过把相邻钻孔的热阻迭加到单个钻孔土壤热阻的方法来计算具有多个钻孔的地热换热器的土壤热阻。

1.3Kavanaugh模型

Kavanau曲利用柱热源模型给出了埋管周围温度场的分布或热流量的理论求解方程。他提出把柱热源看作是一个被无限大、常物性固体包围的绝热管,假定管子与周围土壤紧密接触,而且传热过程只有导热存在,土壤中地下水的流动和钻孔之间的热影响可忽略不计。由于U型管的结构是与开尔文的线热源有偏差的主要原因,按照Bose建议,利用管子的等价直径修改原来的解。如果选择合适的土壤物性和在系统运行并不需要初始的入口水温,这个模型的准确性比较好,应用该模型计算换热器的尺寸一般会偏大10%~30%。

1.4Hart和Couvivison模型

Hart和CouviUison利用开尔文的线热源方程得到了在热源周围的温度分布。考虑到线热源排放的热量必须立即被周围的土壤吸收,因此提出了远端半径的概念。在超过以外的区域总假定土壤温度不受干扰,而且半径的大小由运行时间和土壤的热扩散率决定。在有多个钻孔的情况下,钻孔之间的热影响取决于的值,因此当钻孔之间的距离小于时,假定钻孔之间无影响。只有当钻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时,钻孔之间的热影响才存在,而且采用迭加方法考虑。

Hart和CouviUison也提出了基于时间变量的方程,方程也是根据线热源方程。对于管子周围的温度分布、热源周围任一半径的热流率、以及描述以时间为变量的热交换过程的设计方程都是使用了远端半径的概念得出的。

1.5Rottmayer和Mitchell模型

Rottmayer Beckman和Mitchell模型采用显式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u型管地热换热器的数值模型,用极坐标下的二维有限差分公式计算每3.048 m深的钻孔垂直断面的潜热交换量。垂直方向的导热可以忽略,但模型每一个断面与U型管长方向和边界条件有关的。采用这个方法可以建立一个准三维模型,这个模型考虑了沿深度方向的流体温度变化。一个圆内的u型管尺寸可以近似为扇型,即把非圆环状的管子周长与实际的圆环状的管子周长相匹配。与解析解模型比较,结果证明这个准三维模型的预测结果只有5%的偏差,而且这也是由于尺寸的简化造成的。

1.6Eskilson模型

Eskilson模型是基于有限长线热源的数值解。在钻孔外的区域,由于考虑了钻孔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个模型给出了最准确的解。由于数值解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时间,基于这个原因,Eskilson采用了无因次温度反应系数法,也即g函数法来确定钻孔周围的温度分布。

1.7V.C.Mei模型

Mei和Fischer(1983)在能量守恒基础上建立了垂直套管换热器的瞬态传热模型,内管内流体和环腔内流体采用二维瞬态传热模型(径向和轴向),管壁及土壤的导热采用一维瞬态传热模型(径向),采用有限差分的显示格式(时间步长不变,轴向节点间距不变,径向节点间距变化)进行求解。假设通过管壁的热流向土壤呈辐射状导热,沿深度方向没有热传递。该模型研究的是单根埋管的换热,没有考虑多根埋管的热干扰。

1.8T.-K.Lei模型

T.-K.Lei(1993)对U型埋管换热器两支管分别建立二维柱坐标系(即双坐标系),假设传热过程仅发生在径向,不考虑轴向热传导。

该模型所描述的换热过程主要是:①埋管内壁和流体的对流唤热;②从埋管外壁到土壤之间的热传导;③土壤中热传导。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该模型的偏微分方程,钻孔附近采用隐式格式;远离钻孔的周围土壤采用显式格式。该模型考虑管内的对流换热;考虑热泵机组的间歇运行工况;但没有考虑地表面的影响、灌浆材料的热影响和多个钻孔之间的热干扰。

1.9Muraya模型

Muraya等人在1995年和1996年期间采用瞬时二维有限元的方法来研究u型管两支管间的热短路现象。模型通过定义一个热交换效率来量化这种热短路,而热交换效率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土壤和回填材料的热特性、两支管间距、远边界大地温度和环路中流体温度以及热扩散率。模型通过与定温度和定热流量两种情况下柱源分析解进行对比来检测模型的有效性。由于模型是基于实时的参数研究,因此可以通过几何布置来求出全面的热效率以及回填热效率。

1.10Shonder和Beck模型

Shonde和Beck提出了一个无因次传热模型,在这个模型中,采用等价直径的单管来表示U型管的直径。在钻孔模型中,假定在这个当量直径的单管周围,存在有限厚度的薄层,薄层主要是为了计算u型管的热容量和流体的传热。钻孔内热量假定为通过膜层、灌浆、周围土壤的一维传热。当随时间变化的热流作用在膜层的内表面以及假定远端未受干扰的土壤温度为常数时,将这些方程通过连接条件即可求解钻孔周围的温度场。传热区内土壤初始温度假定为远端未受干扰温度,使用有限差分格式即可得到问题的解答。

2结论

本文对现有的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模拟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当前国内外工程中使用的模型大多都是建立在线热源模型和柱热源模型的理论基础上。由于它们分别把u型管等价为一线热源和圆柱型热源,这样的简化只有对于真正的这两种热源才完全正确。由于U型管两支管传热是不对称的,这两种方式的简化处理虽然可以使问题大为简化,但却无法准确描述U型管的传热情况,也就无法更好的研究影响它传热效率的因素。这从使用这两种理论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来,模拟的结果无一例外的无法反映地下换热器运行初始阶段的温度变化,所得的结果都要在系统运行较长的时间后才符合工程精度的要求。换热器传热模型的建立既是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模拟的基础,也为埋管换热器的准确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3综述

智能公交文献综述 篇4

文献综述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7年03月16日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1页

智能公交文献综述

摘 要

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不断扩大,公交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公交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传统的人工记忆方式管理也慢慢的无法适应形势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被广泛的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动力。而在计算机应用中,软件的作用十分突出,软件已经发展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主导着信息产品的开发和信息技术市场的进一步的开拓。软件产业已成为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战略性产业。不断开发适应用户需求、市场需要的新型软件产品已成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发展,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由于有些公交公司现在还没有将公交管理系统化,这给管理者以及乘客带来极大的不便。乘客需要及时查询公交的相关信息以及对公交进行投诉,如果没有相关的平台解决此类问题将会很不方便。另一方面,管理者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将会给数据的查找、统计、更新、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会大大 降低工作效率。

鉴于公交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在此次毕业设计中以智能公交系统为研究课题,通过实地考察等对此进行全面的设计。

关键词:管理系统,智能公交终端,静态信息,GPS,动态信息

1.前言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已是大势所趋,而智能公交小车作为智能车中一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最近几年在全球的地位飙升,各个国家更是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对其重视程度不亚于任何其他领域的研究。它广泛作用于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传感器和信息等一连串学科的创新研究,其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工业、医药、军事、航空、信息技术等实际领域,集中反映出一个国家的高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2.智能公交系统设计背景及目的

目前部分城市已经将公交管理系统化,但是还有不少城市依然没有系统化他们的公交管理,这给管理者以及乘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乘客难以及时地查询公交信息,也无法对不平等对待进行投诉,缺少一个相关的平台来解决此类问题。另一方面,管理部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2页

门也难以对公交信息进行查找、修改、更新和维护,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这些都是缺少一个完整而又系统化的公交管理软件平台所造成的。

为了提供高质量服务,公交管理系统必定随着乘客的需求而不断改进与完善。及时共享公交的路线信息,给乘客提供人性化的便捷服务已成为公交管理的目标与方向。未来的公交管理系统必定更加系统化、一体化与个性化,每个城市的公交公司的管理会更加系统化,各城市之间的公交能实现一体化联网查询,公交系统也会增加新闻发布、同城交友、公交投诉等个性化服务,而不仅仅是公交线路查询这个基本功能。在不远的将来公交系统的刷卡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化,指纹识别刷卡也不再是梦想。在信息爆炸、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竞争全球化、市场细分化、信息即时化、科技大众化给包括公交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未来公交管理系统将向着高度集成化与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公交系统一体化的过程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而展现出它绚丽的风采。3.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现状

国外在公交智能化方面的研究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带动,在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部分国家,居民小汽车的拥有量飞速增长,伴随着城市交通状况不断的恶化,许多国家将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公共交通行业,为了吸引居民乘坐公交出行,许多国家大力的提高城市公交的运营服务水平,因此,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被应用到公交领域中,公交智能化方面的研究也就因此开始[1]。

在公交智能化方面的研究中,日本的起步较早,日本对于公交智能化的研究起始于二十世纪的70年代,日本在70年代研制出了公共汽车定位系统,这一系统的问世标志着日本公交智能化研究的正式起步。该系统安装在公交车上,能够在公交车运行到达调度站的前一站时,通过无线通讯,将车辆信息传回调度站,这是智能化公交系统的雏形;这一系统的研制,使得公共交通调度管理进入了智能化的管理时代。随后,在80年代,日本在公交智能化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进一步的研究成果,一种叫做乘客自动计数器的设备被安装在了城市公交车上面,这一设备的主体功能是记录公交车上下车的客流量,公交管理部门通过这一设备能够实时的掌握公交站点的客流情况,通过对公交站点客流的分析,能够为公交企业制定调度计划提供决策支持。到了20世纪的90年代,由于日本城市交通拥堵十分的严重,公交的运营服务水平急剧下降,为了扭转公交行业竞争力日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3页

渐下降的趋势,重新赢得乘客对于公交的信息,日本的东京都交通规划院开发设计了一套城市公交车综合运输控制系统,这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CTCS系统,该系统的问世,大大的改善了日本公交运营的面貌,日本原本日渐萎缩的公交行业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美国从事公交智能化方面的研究相对日本较晚,美国从事智能公交方面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80年代美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局(UTMS)启动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项目,UTMS基于现场试验得出了通过实时智能化的公共交通系统能够很好的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基于此,美国开始从事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的研究,美国在公共交通系统的研究方面主要侧重于对出行者信息,电子收费,车队管理以及交通需求管理等方面的研究[2],其中车队管理方面,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GIS系统、乘客自动计数系统、通讯系统以及自动车辆定位系统等。

欧洲国家开始从事智能公交方面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的80年代,欧洲由于其历史原因,大部分国家的城市的历史比较悠久,城市街道普遍比较狭窄,所以,欧洲国家在从事公交方面的研究中结合了本地区道路比较狭窄的特点,将公交发展的方向放在了建设公交专用道和公交信号优先上,并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事公交智能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方面发展一直比较落后,公交车在城市交通运输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没有被政府给予充分的重视。截止到1990年,我国公交车的保有量仅仅为13万辆,到200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公交车保有量为23万两,公交车的平均拥有量仅为0.7/千人,而在发达国家公交车的人均保有量已经达到1.25辆/千人。在车辆保有量方面,就可以看出,我国存在的严重不足;另外,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管理水平上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随着近几年城市交通问题的逐渐恶化,交通拥挤、堵塞问题的持续增加,政府加大了对公交运营方面的投入力度,在许多城市,对公交车辆进行了更新,增加了公交企业的补贴,鼓励公交的发展,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的许多学者也开始对公交调度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吉林大学的杨兆升、北京航空航空航天大学的张飞舟等学者。吉林大学的杨兆升首先提出了我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实施的框架体系,并对智能化公交调度系统的关键理论作了系统的研究。对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智能公交系统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北京航空航空航天大学的张飞舟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智能公交调度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和混合遗传算法的车辆调度优化方法。另外东南大学的李海峰提出了我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4页

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结构框架,吴海荣和何素敏通过对公交车实时调度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对智能公交车辆综合调度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公交车综合调度的总体解决方案;吉林大学的胡坚明、宋靖雁等人就我国公交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公交车智能化调度系统实时调度形式的确定方法,并利用广义神经网络的方法确定车辆实时调度形式[3];北方交通大学的张国武在论文北京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开发中,阐述了智能化公交调度系统的综合集成的模式[4],并且对各个子系统功能以及结构做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长安大学的陈俊、陈红根据对我国公交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中等城市智能公交系统的结构框架[5];江苏科技大学的赵厚宝和苏勇通过利用混合遗传算法的方法,对公交运营调度进行了优化研究[6];河南科技大学的李志强、周建立、张毅等通过利用GPS定位原理,在基于乘客满意度和企业效益的基础上,建立了智能公交动态调度模型[7];北京理工大学的李宁、徐宝云、王武宏等提出了我国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建设的基本结构,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和理论进行了研究[8]。通过国内这些学者的研究开发,我国在公交智能化方面的研究已经初见端倪。在一些大城市里已经开始应用智能化的公交系统。在上海,先进的UNGEL自动检票机已被成功安装在了线路上,该系统能够实现自动记录地铁线路上面的乘客上下车流量;

在杭州、大连、北京等一些大城市,一些先进的车辆定位系统和车载设备被安装在了移动的公交车辆上面,并且电子站牌也被安装在了公交站点,这些城市的部分线路已经实现了对公交车辆的跟踪定位,极大的提高了公交运营的效率。从而吸引了更多出行者选择公交车作为出行的工具。4.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的激增,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等造成了越来越巨大的时间浪费、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交通问题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据中安顾问《2012-2016年我国智能交通行业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中内容显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同时,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9]。为了缓解经济发展给交通运输带来的压力,使现有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力度。智能交通是将信息、通信、控制、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有效地综合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5页

在我国智能交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但由于我国智能交通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中安顾问行业分析师根据分析指出我国智能交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包括:

1.产业链条发育不健全

智能交通在国内的发展一直强调交通管理手段的智能化,忽视了交通信息的服务功能。国外成功经验表明,当智能交通发展到一定阶段,高层次的交通信息服务就应成为智能交通的主要部分。国内目前在利用现有信息资源进行高层次交通信息服务的开发方面,还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包括供应商、运营商、政府和消费者间的完善的智能交通产业链。交通信息收集,开发和消费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高层次的交通信息服务相关的产业环节还非常不建全,运营商和交通信息消费者还没有融入智能交通体系之中。造成国内智能交通产业链条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主要交通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没有形成一个能够同时掌握足够全面的交通信息搜集和发布的机构或平台,因此,无法从现有资源中产业能够提供辅助决策的信息。

2、核心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

我国的智能交通发展较晚,在应用方面更显得落后。在中国智能交通的市场所蕴含的巨大商机下,大量的国外公司加入到我国的交通技术领域和咨询领域。就目前状况而言,国内企业在竞争机制、竞争策略、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许多方面尚不如行业内的国外企业。目前,国内智能交通高端市场70%以上被国外企业抢占。比如,在自适应交通信号系统方面国内市场基本被国外公司所掌握。监控产品与国外仍有不少差距,行业的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10]。

3、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设处于滞后状态

国内市场基本被国外公司所掌握。监控产品与国外仍有不少差距,行业的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

3、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设处于滞后状态 国内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先于行业统一标准的推出。在缺乏标准的条件下,许多地区的智能交通系统自成体系,缺乏应有的衔接和配合,标准互不统一。即便在城市内部,道路上的传感器标准也非常混乱,因为传感器设备生产企业缺乏统一的接口标准。标准和规范的混乱妨碍了交通数据的获取,从而无法进行交通流的分析和预测。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方面,各省或地区内建设的网络一卡通或不停车收费系统,也没有统一指导和标准,为将来的全国联网造成了困难。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6

4、资源整合不够,难以发挥系统功能优势

层面上有全国智能交通协调小组在推进系统建设,但在城市层面上,缺乏一个有力的机构进行协调。道路交通的信息分属于公安、交通、规划、铁道、民航等不同部门。各个部门都掌握有一定的交通信息资源,但出于部门利益,彼此间的信息交换存在很大困难。各个部门目前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渠道是网上留言、电子邮件或人工拷贝等。这些方法存在实效性差等问题,使得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比较困难。

5、严重缺乏智能交通人才

智能交通技术本质上来说,是传统的交通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智能交通人才应该是即懂交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十分缺乏这种人才,这对继续深入开展智能交通研究是不利的。智能交通的在研究领域跟不上,那在其产业链过程中也会制约着其发展。

6.智能公交系统设计方法和研究内容

基于改善公交调度手段、提高公交运营效率,提高公交吸引力和分担率目的,采用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交系统设计方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交系统具有车辆监控调度、车载终端、电子站牌和通信网络等功能模块.系统通过 RFID技术对公交车辆进行跟踪、定位、监控和调度,站台的触摸屏统计各路次候车乘客数,及电子站牌实时发布各车次到站时间等信息,利用Zigbee无线 网络技术实现车载终端、站台系统和调度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交系统可以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7

参考文献

[1] 汪光焘, 陈小鸿.中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内涵、目标与路径[M].科学出版社, 2015.[2]https:///s?ie=utf-8&f=8&rsv_bp=1&srcqid=***426&tn=9269250 [3] Al-Kanhal T, Abbod M.Multi-agent System for Dynamic Manufacturing System Optimization[M]// Computational Science – ICCS 2008.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8:634-643.[4] Study on the usage of UHF RFID for Passengers’ Detection in Public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5] 葛新北京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城市公共交通行车安全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14.[6] 赵光辉, 朱谷生.互联网+交通:智能交通新革命时代来临[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7]宋瑞.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概论[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8] 谢振东.城市交通一卡通大数据应用[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6.[9] 黄建中, 王新哲.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规划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10] 过秀成, 严亚丹.地面公共交通运行:可靠性分析与调度控制[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11] 袁建华, 姚丹亚, 张雷元,等.新一代智能化交通控制系统理论及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12] 关伟.区域交通网络化智能诱导控制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13] 郭戈, 岳伟.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协作控制[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14] 薛兴海.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与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2.[15]杨琪.智能交通系统标准体系原理与方法[M].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16]邓卫.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系统的优化模型与评价方法[M].科学出版社, 2009.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8

教育文献综述 篇5

陶红、杨东平著《我国高中学生学业成就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28卷第1期。研究表明,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父母职业、教育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在家长能够强烈影响子女成长的低幼龄阶段,家庭背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作用很明显。

林淑玲、马信行著《家庭社经背景对学前教育机会的影响及学前教育对小学学业成绩的影响》,教育与心理研究,1983年6期,P19-39。不同社经地位的儿童,其接受学前教育的年数有差别。低社经地位子弟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比高社经地位的少,这形成了教育机会上起步的不平等。

周新富著《社会阶级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以家庭资源为分析架构》,台湾教育社会学研究,2008年,8卷1期,P1-43。研究发现,影响学业成就最主要的变项为家庭经济成本,其次是社会阶级等背景变项。

刘笑飞,卢珂著《学生学业成绩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相关性研究》,天中学刊,第24卷第1期,2009年2月。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SES)之间呈正向影响趋势,即SES指数越高,学生就越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数学成绩或语文成绩。

谭承红著《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相关分析》,卫生职业教育。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学业成就有重要影响,应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林清江著《家庭文化与背景》,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集刊,1972年,14卷,P89-108。研究表明,家庭文化是一个基本的判定学生的学业成绩、职业教育抱负、以及行为的模式。学校教育的成功条件是适当的家庭文化。

黄富顺著《影响国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家庭因素》,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集刊,1974年16卷P383-486。研究发现,父母的态度和对孩子教育学术成果的期望对孩子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的影响。

张新劳著《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调查研究》,其研究发现,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学业成就影响在个体上的影响差异较明显。

论文文献综述2 篇6

(空一行)

文献综述

前□□本人毕业设计的论题为《电子商务在秦皇岛港务集团的规划分析》,由于目前国内外学者并没有对秦港集团的电子商务发展进行过规划分析,并且据了解秦港集团也没有实施电子商务系统,因此本文的叙述对秦港集团电子商务的规划具有一定得指导意义。

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及港口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大胆的将电子商务规划到秦港集团的业务中。这些文献给与本文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查阅进几年有关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的文献期刊。

正文部分

另起一页,宋体,小四

号字。固定

值,22磅,段前、段后

0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时代的开始,现代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环境。经济商务在物流运输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电子商务的早期形式EDI的最初想法即来自美国运输业。我国交通运输及相关的物流行业电子商务应用较为滞后。但近些年来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的结合有了很大的发展。

安旗和富森(2007)在《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交通物流发展》中指出构件电子商务平台的必要性,这是符合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现状。并且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

李峻峰和苏小玲(2004)在《论电子商务对我国现代物流的影响及对策》中主要论述了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现代物流理念的影响、系统结构的影响、对运输的影响,以海尔的现代物流为例,充分说明了电子商务活动对现代物流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了发展现代物流的相应对策。

刘大军(2003)《浅谈物流运输管理与信息技术》中指出我国绝大多数运输企业在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程度和应用效果方面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我国物流运输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企业业务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夏黎(2004)在《电子商务给物流业及其管理带来的变化》提出电子商务是一场商业领域的根本性革命,其自身的特点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新的机遇。但由于传统的经营渠道仍可以利用,所以电子商务的发展收到一定的限制。要解决这个“瓶颈”就要求必须先认清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业带来的巨大的影响。同时从采购、配送、管理等方面分析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

同时,我国学者周雪梅(2005)《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研究》曾提出电子商务作为崭新的商务运作方式,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商业交易的方法,而且将成为潜在的经济增长动力。并指出电子商务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大大简化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车岩石(2007)《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管理和发展研究》以电子商务作为研究背景,通过对电子商务与物流的互动作用研究,分析物流的管理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王敏军、黄浩(2008)《浅谈电子商务中物流的作用与发展》通过对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演变发展过程和物流业在当今电子中作用的探讨。强调了物流运输业应注意其自身的发展紧跟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并指出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进步和电子商务的长足发展,现代物流运输业必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货能畅其流”。

在港口物流运输方面,蔡涛、周松柏(2004)的《现代物流理念下港口的新发展》强调运输是物流的主要载体,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也在不断拓宽,并朝着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的现代物流发展.依据这个背景研究港口的新发展,是值得关注的。

单小麟(2005)《L港口现代物流战略规划研究》在全面分析现代物流和港口物流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港口物流发展的最佳模式以物流中心模式为主。通过L港的具体情况和相应的物流预测方法对L港做出了具体的规划。这些也给其他港口现代物流的发展具有借鉴的价值。

李超(2005)的《现代物流理念下的港口发展分析》在现代物流的理念体系下,以天津港为例。分析出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并对天津港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提出港口的发展要与时俱进,有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理念。

白鸥、姜橙华(2007)《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提出港口建立物流信息平台的必要性和规划出一站式服务的模式。并得出建立信息平台可以减少物流环节和取得降低物流成本方面的经济效益的结论。还建议各港口应因地制宜的建立本港口的物流信息平台,来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

刘洪义、刘国辉(2003)的《电子商务下港口物流系统与GIS相结合的研究》分析了电子商务下港口物流系统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特点及GIS与港口物流系统相结合的优点,介绍用MapInfo及MapBasic开发的自动运输路径选择的程序。

单丽辉、王喜、富关伟、张斐斐(2007)《天津港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研究 》 结合天津港、保税区和电子口岸等物流基地建设需要,运用先进的现代物流技术,优化和整合港口、船公司、海关等相关部门,确定了天津港物流信息系统。并总结出信息系统的建设将对天津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

王承军(2007)在《中石化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及其对策》指出近些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如物流运输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本文以中国石化电子商务网站为例,指出了现行物流体系对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列举了三种最典型的物流形式,并结合中石化的实际,提出应自建物流体系。

李林(2007)《秦皇岛港发展现代物流的意义和对策》明确的指出秦皇岛港发展现代物流的意义即可以提高秦港的国际竞争力,并提出国际物流型港口的运输组织方式是在集装箱的多式联运和门到门的运输基础上形成点到点的网络化物流运输,秦皇岛港能否成为国际网络化物流运输中的一个节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港口是否具备完善的物流服务功能。

朱昆宇(2005)在《中韩海运公司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中根据目前航运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以中韩海运公司的发展目标为前提并借鉴国内外实施电子商务系统的先进经验成功的对中韩海运公司的电子商务发展进行了规划。并提出系统给公司的业务带来了优化和对组织结构的影响论述,并对公司整体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李秀滢和孙宏声(2004)在《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安全性研究》中阐述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探讨建立该系统应遵循的安全原则和安全问题的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较大规模铁路货运站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结构模型。

同时,王桂森、李向阳、杨立东(2007)《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中说论述了我国目前电子商务发展应注意的交易信息安全和网上支付问题和目前我国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例如观念、法律环境等问题。他们提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虽然有一些困难因素存在,但它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

刘明翔、谭中平(2002)《电子商务与铁路货运营销》分析了电子商务给贸物运输市场带来的深刻变化,指出铁路货运要顺应潮流,主动抓住机会,挖掘生存空间,并提出了迎接电子商务挑战的可行对策。

章雪岩、何耀琴、熊件根、杨莉、杨艺(2006)《铁路货运电子数据交换规范框架研究》在参照ebXM、Net等众多电子商务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题录货运实际特点,制定出铁路货运电子商务数据交换规范,对该规范的整体框架、各部分功能的典型流程的验证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一个典型流程进行了可行性验证。

外国学者Catherine L.Mann(2000)《Transatlantic issues in electronic commerce》提出电子商务正越来越多的影响国家和国际经济的关系,并通过叙述美国和欧洲联盟各国对电子商务在处理贸易流动、税收制度的方法及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强调国家在政策方面应小心应对电子商务的力量。

Hecker, Michael,Dillon, Tharam S(2008)的《Privacy Ontology Support for E-Commerce》强调电子商务的出现使交易的隐私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并提供了一个电子商务中隐私的框架,使电子商务网站可以基准他们的隐私政策并实施隐

私安全措施。

Lin, Kwei-Jay(2008)《E-Commerce Technology: Back to a Prominent Future》指出电子商务是一门大生意,其与日益增长的市场规模已成为IT行业的主要驱动力。公司现在需要电子商务提供网上购物或营销网络,允许客户直接联系。

Richard Hawkins, Johan Helsingius, Jiro Kokuryo, Robin Mansell, Luc L.G.Soete(2000)的《The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 of electronic commerce》也系统的论述了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得出电子商务改变了市场,它能过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工作效率、增强透明度等重要的论断。

结□□

(空一行)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不难发现: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在商业的重要性在逐渐的加重。国内外对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增加。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以从简单的网上购物扩展到现代物流供应链中,并且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相互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其在港口及集装箱物流运输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一些大的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初步的计划实施。

我国大多数学者针对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与铁路物流运输方面,并对港口现代物流运输的研究也都是在整体的物流信息平台上即其研究的范围比较大。在对具体针对电子商务与港口物流运输的运用方面没有具体的论述和展开过,只是在运输方面强调了整体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换热器文献综述 篇7

一、审计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一) 被审计单位特征对审计成本的影响

(1) 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关于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审计成本之间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研究, 普遍认为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审计成本正相关, 资产规模越大, 审计成本越高。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通过对我国2001年披露的590家上市公式的审计费用数据, 利用Simunic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企业总资产是影响审计费用的主要因素。伍利娜 (2003) 、漆江娜 (2004) 、张继勋 (2005) 、王洪春 (2002) 等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都反映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审计成本正相关。Simunic (1980) 最早考察了可能影响审计费用的十大因素, 发现资产规模是决定审计费用最关键的因素。Francis (1984) 用修正Simunic模型考察了澳大利亚审计市场, 同样发现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与审计费用显著相关。Firth (1985) 、Taylor&Baker (1981) 、Anderson&Zeghal (1994) 、Krishnagopal&David (2001) 等国外学者的研究都反映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审计成本正相关。 (2) 控制子公司数量子公司数量关系业务复杂程度, 有关审计费用的实证文章中, 子公司数量常作为解释变量被研究, 得到较为一致的研究结论, 普遍认为被审计单位控制的子公司数量与审计成本正相关, 控制的子公司数量越多, 业务越复杂, 关联方交易和舞弊可能性加大, 增加了审计资源的投入。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的研究发现控股子公司数量与审计费用在显著相关。韩厚生和周生春 (2003) 等国内学者研究都得到控制子公司数量与审计成本正相关的结论。Simunic (1980) 对美国审计市场的研究表明子公司数对审计费用具有显著影响。Francis (1984) 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业务复杂程度 (控股子公司数量) 与审计费用显著相关。Krishnagopal&David (2001) 也在其研究中得到类似结论。但Firth (1985) 的研究结果却显示审计费用与子公司数量并不显著相关。 (3) 应收账款水平应收账款是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应收账款的虚构、坏账的计提与转回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因而, 应收账款的核查是审计的重要工作之一, 需投入较多的审计资源, 应收账款水平越高, 审计成本越大。国内外大量研究结论显示应收账款水平与审计成本正相关。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的研究显示度量经济业务复杂程度的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在0.01水平上与审计费用相关。张继勋、陈颖和吴璇 (2005) 在其研究中得到上述结论。Firth (1985) 研究显示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Simunic (1980) 等国外学者在其实证研究中也得到上述结论。 (4) 盈余管理水平盈余管理水平与业务复杂程度相关, 还与审计风险相关, 故盈余管理水平既影响审计成本, 也影响审计风险溢价。盈余管理水平越高, 审计所需投入的资源越多, 审计成本也就越高;另外, 盈余管理水平越高, 诉讼风险越大, 也会通过风险溢价影响审计费用, 本文将在审计溢价部分提及盈余管理水平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此处只阐述对于审计成本的影响。由于盈余管理水平本身不容易衡量, 已有研究尚未得到确切的研究结论。刘运国、麦剑青和魏哲妍 (2006) 借鉴Simunic的修正模型对审计费用和盈余管理进行实证分析, 认为一定程度上, 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注册会计师对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审计费用与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 与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水平正相关, 但并不显著。而伍利娜 (2003) 在其论文中得到不同的结论, 认为处于“保牌”区间的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负相关, 并从审计双方议价、协商角度加以解释。事实上, 在审计费用研究领域里面, 被审计单位特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是最热门的研究, 众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 本文难以详尽地加以归整, 不可避免地会遗漏一些研究成果。另外, 可能是研究方法、样本选取、模型构建方面的差异, 某些方面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不同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相反, 尚待更深一步的研究。

(二) 事务所特征对审计成本的影响

(1) 事务所规模事务所规模差异往往代表了审计质量差异, 不同的审计质量要求投入不同的审计资源。因而, 事务所的规模会对审计成本产生影响。实际研究中, 往往将事务所划分为两组———大所和非大所。伍利娜 (2003) 借鉴Simunic等1994年研究所运用的模型进行研究, 发现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费用有明显的影响, “五大”比“非五大”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漆江娜、陈慧霖和张阳 (2004) 用2002年沪深股市数据进行研究, 发现“四大”所收取的审计费用比“非四大”高。其他国内学者在进行实证研究中, 也考察了事务所规模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 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 认为事务所规模越大, 所收取的审计费用往往也越高。国外学者对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费用关系的研究结论也基本一致, Francis (1984) 用修正过的Simunic模型考察澳大利亚审计市场, 发现事务所规模和审计费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Johnson, Walker和Westergard (1995) 在Firth的基础上研究新西兰审计市场, 发现规模最大的五个事务所较其他事务所多收取24.1%的审计费用, 即事务所的规模越大审计费用越高。Rubin (1988) 、Mark De Fond (2000) 等学者研究也得到类似结论。但是, 也有学者在其研究中未发现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费用的系统性影响, 并从事务所规模报酬、审计行业竞争程度的时期差异等角度加以解释, 例如Simunic (1980) 、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等的研究。 (2) 事务所行业专门化行业专门化是事务所基于对行业知识和行业审计程度的高度重视而采取的一种经营战略和市场竞争策略。行业专门化战略可能为事务所提供总成本领先优势 (Ratna, 2005) , 也有可能为事务所带来产品差异化优势 (Simunic&Stein, 1987) , 这两种优势会对通过事务所行业规模经济与行业专长溢价对审计定价产生影响。行业专门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与经验曲线效应 (Taylor, 2000) 等会导致审计成本的下降, 进而影响审计定价, 在不考虑审计双方议价能力的情况下会导致审计费用的下降。另一方面, 行业专门化所导致的产品差异化优势, 这种优势往往意味着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有可能产生审计溢价, 导致审计费用的上升。国内外大量文献对行业专门化和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但是所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 多数研究表明行业专门化与审计费用只看存在正相关关系。Craswell (1995) 以1982~1987年澳大利亚上市公司为样本, 发现“八大”审计师中的专长审计师比非专长审计师要多收取34%的审计费用溢价, 并推断行业专长是提供差异化审计服务的基础, 是高质量审计需求的体现。Defond、Francis和Wong (2000) 对香港审计市场进行研究, 发现“六大”事务所中的专长审计师比非专长审计师多收取29%的审计费用。相对于被审计单位特征, 事务所特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较少,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事务所特征方面的数据、资料难以获取, 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困难。已有关于事务所特征方面的研究也主要关注事务所规模, 因为事务所的规模数据比较容易获得, 学者往往利用虚拟变量对事务所按照规模大小进行分类研究。但是, 也有少量学者关注到事务所的其他特征进行实证研究, 例如审计师特征、审计师行业专长等等。这些方面的研究数据收集较为困难, 研究成果较少, 本文不对此类影响因素做系统的归整。

二、风险溢价及其他影响因素研究

(一) 风险溢价影响因素研究

(1) 公司治理水平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因能够降低公司的固有风险或控制风险而最终会减少会计师事务所收取的审计费用。公司治理结构效率越高, 其对管理层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动机约束越强, 因而公司的固有风险或控制风险也越低, 因此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潘克勤 (2008) 以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公司治理指数作为公司治理质量的替代变量, 研究公式治理质量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 发现公司治理质量与审计费用负相关。高水平的公司治理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减少审计费用的发生。蔡吉甫 (2007) 也在其研究中得到同样的结论。 (2) 违规公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深证和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 (简称“一会两所”) 对上市公司违规事件处罚公告会产生明显的市场反应。被处罚公司再次发生舞弊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公众关注度较高, 且这类公司再度被监管部门审查的可能性也较大, 这些处罚公告的后续反应会增加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事务所对这些公司审计过程中, 往往收取较高的风险溢价, 导致审计费用的增加。朱春艳和伍利娜 (2009) 通过研究2001年至2007年被“一会两所”处罚过的上市公司的审计市场反应, 发现处罚当年及以后年度被收取更高审计费用的可能性更大。 (3)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 未能按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和诉讼仲裁。上市公司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与事务所审计失败风险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关系, 上市公司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越大, 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审计风险增加的直接后果就是事务所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进行补偿。因而, 从理论上讲, 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与审计费用正相关。冯延超和梁莱歆 (2010) 以A股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经验数据, 考察诉讼仲裁、违规处分等法律事件对审计市场的影响, 发现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陈小林 (2007) 认为我国不同省份之间的法律环境存在差异, 法律制度完善、执行力度较大的省市, 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更大, 审计定价相对更高。 (4)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往往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度量, 反映了企业对于负债的保证程度, 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从理论上讲, 资产负债率越高, 财务风险越大, 审计市场所要求的风险溢价越多, 审计费用自然越高。但是, 实证研究中, 对于资产负债率和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利用Simunic模型实证研究了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 认为资产负债率对于审计费用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 Simunic (1980) 最早在对美国审计市场的研究中发现资产负债率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 (5) 盈亏状况盈亏状况也是度量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 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亏损企业的财务风险大于盈利企业的财务风险, 对于事务所而言, 审计亏损企业的风险相对而言更大, 因而可能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 带动审计费用的上涨。但是, 实际研究中, 并没有印合理论解释。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借鉴Simunic模型对590家样本公司进行实证分析, 并没有发现盈亏状况对于审计费用的显著影响。

(二) 其他影响因素研究 (1) SOA404条款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Sarbanes—Oxley Acts, 以下简称SOA) 404条款实施初年, 美国审计市场审计价格上升。黄京菁、王禄河 (2005) 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审计费用上升的首要原因是执行SOA404条款的审计成本、风险溢价上升, 次要原因是审计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审计成本上升是因为SOA404条款要求对企业内部控制发表审计意见、要求对审计人员进行新条款培训;SOA404条款要求审计人员作出更多主观判断, 增加了事务所的风险 (将会产生更高的风险溢价) ;新条款的实施也增加了事务所的诉讼风险, 增加了事务所的风险溢价要求。另外, SOA404条款对审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审计服务供求关系产生了影响, 无形之中增加了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SOA404条款的实施, 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审计定价, 导致了审计费用的上涨。 (2) 事务所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事务所变更具有明显的信号效应, 外部观察者对于事务所变更比较敏感, 会猜测各种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变更事务所的原因。国内外学者曾研究事务所变更原因, 认为事务所变更的原因之一是前任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未能就审计收费达成一致意见。但是, 事务所变更具有系统性的原因吗?变更前后审计费用会发生变化吗?宋衍蘅和殷德全 (2005) 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 发现继任注册会计师对于不同类型公司的审计收费确定标准是不一样的, 对于盈余管理动机强烈的公司, 继任会计师倾向于以盈余管理幅度来衡量审计风险, 并为此要求较高审计费用;对于财务状况恶化的公司, 继任会计师会考虑公司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 降低审计费用。李爽、吴溪 (2004) 发现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和诱导性审计师变更后的审计定价有所不同, 诱导性审计师变更的审计费用高于自发性审计师变更的审计费用。Lennox (2000) 发现购买审计意见是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主要原因,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和审计收费增加正相关。 (3) 地区经济状况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不同, 审计市场可能有所区别, 这些差异可能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 导致被审计单位处于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 审计费用方面产生区别。实际研究中, 有学者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对不同地区进行分类, 探讨地区经济差异对于审计市场、审计定价的影响。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按照经济发展程度将中国划分成四个区域, 探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 发现不同经济状况的区域之间审计费用存在区别, 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而言审计费用更高。漆江娜、陈慧霖和张阳 (2004) 在其研究中, 根据经济状况划分区域, 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为一类, 其余地区为一类, 实证检验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审计收费高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审计收费。 (4) 审计意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非标准审计意见说明财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 相对标准意见的财务报告来讲, 前者审计风险更大。审计意见的区别, 反映出财务报告质量差异, 这种差异经过传递会在审计定价过程中得到体现, 不同审计意见的审计业务可能收取不同的审计费用。国内外实证研究中, 有学者利用虚拟变量探究审计意见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漆江娜、陈慧霖和张阳 (2004) 利用虚拟变量将审计意见分为非标准审计意见和标准审计意见, 研究审计意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发现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审计收费高于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公司, 并认为事务所处于审计风险考虑调高审计收费。但是, 伍利娜 (2003) 利用2001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 未发现审计意见对于审计收费的系统性影响, 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与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并没有系统性差异。Simunic (1980) 在其研究中发现审计费用与保留意见呈正相关关系。

三、结语

贵州瑶族文献综述 篇8

摘 要:贵州瑶族人口不多,主要分布在黔南、黔东南、黔西南州等地。目前对贵州瑶族的研究相对并不多,而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如果能够大力挖掘瑶族文化,打造具有瑶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地方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贵州;瑶族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8-0041-02

在贵州,瑶族人口为4.18万人,点状分布于贵州省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三州及铜仁、安顺两地的荔波、榕江、从江、雷山、三都等16个县的崇山峻岭之中。瑶族按支系聚居,大的聚居点为一个瑶族乡,一般都自成村寨,现全省有瑶族乡7个。瑶族支系众多、服饰各别、习俗独具、语言差异、自称不同[1]。目前,学术界对于瑶族的研究以研究广西瑶族的最多,毕竟在中国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这个省份。另外,还有专门介绍瑶族的网站,一个是中国瑶族网,由全国瑶族研究学会主办,于2009年10月28日正式开网。网站以瑶族为主要报道对象,兼顾其他民族的报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瑶族资讯门户网站。还有2010年12月底上线测试,2011年6月6日正式上线的瑶族网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民族地区综合门户网站。足见瑶族受关注的程度之高,被研究的范围之广。但是,对于贵州瑶族的研究相对还很薄弱,事实上还可以对贵州瑶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期对于学术界关于贵州瑶族的研究做一点补充。

一、对贵州瑶族史和总体性的研究

谈到贵州瑶族,我们当然要先找出贵州瑶族的起源、历史问题说起。吴永章教授所著的《瑶族史》[2]一书,全面地介绍了瑶族的历史,从先秦一直写到清代,每一朝都大体罗列了他们的分布,当朝对于他们的政策,同时还描写了瑶族人的社会生活史和瑶族的民族关系史。此书既是一部关于瑶族总结性的书,也是一部开拓性的书。其中在文中讲到每一个朝代时都分别列出了瑶族在贵州省的分布情况及他们的活动组织和方方面面的情况。后来孙秋云专门在中南民族学院(现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聚精撷英—吴永章教授〈瑶族史〉》评介[3],不但从五个方面赞扬了吴教授的这部书,还提出了更好的研究措施,那就是结合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考古资料、体质人类学资料等资料撰写一部纵观古今的瑶族通史幸甚。奉恒高编的《瑶族通史》(共分上、中、下三册),该书对瑶族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当然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贵州的瑶族,与别的少数民族通史只写到1949年不同,该书将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历史也写了进去。还有专篇叙述瑶族向海外迁徙和在海外的发展。张民主编的《贵州少数民族》[4]一书中专门有一章节从贵州瑶族的称谓、语言、族源等等作了简要的介绍。还有贵州民族研究所编的《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仫佬族、满族、羌族卷》,其中有专门的篇幅讲到瑶族,从贵州瑶族的概况、社会历史、经济、武术和音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由柏果成、史继忠、石海波三位学者所著的《贵州瑶族》[5]一书,从贵州瑶族的历史、现状、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宗教及民族风情进行了介绍,也是一部非常全面介绍贵州瑶族的学术专著。

二、对贵州瑶族文化的研究

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黄海(瑶族)所写的文章《贵州瑶族的铜鼓文化》,该文章认为:铜鼓在贵州瑶族生活中是权威的象征,富有的标志,通神的“重器”,欢乐的乐器,并介绍了瑶族民族民间铜歌鼓舞的内容和艺术特征。其实生活在贵州的另一个少数民族布依族也有相同的铜鼓文化,并且布依族也认为铜鼓是宝物、神物,具有祈福愿望的功用[6]。具体参见罗正副、王代莉于2008年发表在《广西民族研究》第3期的文章《仪式展演与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送宁”仪式为例》[7],这里的“送宁”是指当地送铜鼓和迎铜鼓两个仪式同时举行的合称。

三、对贵州瑶族族群进行的研究

贵州少数民族纵多,有必要厘清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并对他们进行归类。侯绍庄、史继忠、翁家烈所编的《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8]在第四章中专门提到了贵州瑶族的形成问题,当然本书主要是围绕民族与阶级的关系和民族关系的主流等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了在阶级社会里,民族不平等是民族关系的主流等新论点。贵阳医学院和复旦大学联合做的研究报告《贵州瑶族3支系Y-DNA及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9],该文认为贵州瑶族父系遗传结构单一,具有典型的苗瑶族群特征,又存在与其他族群的融合。同时该文指出贵州瑶族母系遗传结构相对复杂,9bp缺失是贵州瑶族母系遗传结构特征。由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黔南州民族事务局的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贵州8各民族6种不对称行为特征的群体遗传学研究》[10],该文对贵州瑶族、布依族、苗族、土家族、彝族、侗族、汉族等8个少数民族的约2000人的利手、利足、利眼、叠背、叠腿等6种不对称行为特征进行活体观察,认为不对称行为特征分布具有群体遗传特征,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相关的不对称行为特征间的亲和特征表现为同侧组合特征行为。

四、对贵州瑶族医药的研究

于2001年发表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上的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一批学者撰写论文《贵州瑶族医药论要》[11],文章认为:贵州瑶族同其他民族一样有着自己传统的民族民间医药,贵州瑶族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在预防健身的药浴,治疗跌打损伤、骨折、毒虫毒蛇咬伤等都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同时该文也提出了由于历史上的一些原因贵州瑶族民族医药的总结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又较其他民族发展缓慢。

五、对贵州瑶族语言的研究

由张济民、徐志森、李珏伟三位学者发表的文章《贵州瑶族的语言》,文章认为:贵州瑶族讲的语言可分为两个支派。从江、榕江的瑶语应该是瑶语系统的语言,荔波、黎平的瑶语应该属于苗语系统的语言。还有李珏伟的文章《从江高忙瑶语调查》[12],该文的原标题为《发展中的贵州从江高忙瑶语》,该文对贵州从江高忙这个地方的瑶语进行了调查研究,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贵州瑶语的概况。

六、对贵州瑶学学科建设的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所的黄海研究员所写文章《“六山六水”调查与贵州瑶学学科建设》[13],文章说贵州的瑶学研究,始于“二战”末期,20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全省的六山六水调查中,瑶族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为瑶族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还有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两山(麻山、瑶山)扶贫攻坚。有了国家的经济支持,瑶族本民族的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瑶族文化的发展,必然会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七、结语

总的来说,目前学术界研究中国瑶族和跨境瑶族问题的多。但具体涉及到区域研究研究的少,特别是对于贵州瑶族的研究相对太少,而且仅仅局限于贵州本土瑶族的研究,没有把贵州的瑶族与其他地方的瑶族进行比较性研究,没有充分挖掘出贵州瑶族的文化特色来,也未能打造出贵州瑶族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来。望今后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到这个研究团队中来,让贵州瑶族研究热起来,特别是对于贵州本土的学者,在生与斯长于斯的地方能够比其他地方的学者体会得更深、看得更远。

注释:

[1]黄海.贵州瑶族的铜鼓文化[J].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2]吴永章.瑶族史[MJ].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8月.

[3]孙秋云.聚精撷英—吴永章教授《瑶族史》评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4]张民.贵州少数民族[M].贵州民族出版社.第225-239页.

[5]柏果成,史继忠,石海波.贵州瑶族[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

[6]黄海.贵州瑶族的铜鼓文化[J].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7]罗正副,王代莉.仪式展演与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送宁”仪式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8]侯绍庄,史继忠,翁家烈.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

[9]褚迅,单可人等.贵州瑶族3支系Y-DNA及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J].遗传.2006.

[10]曹显明,王克松.贵州8各民族6种不对称行为特征的群体遗传学研究[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2年9月.

[11]张朝卿等.贵州瑶族医药论要[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年.

[12]李珏.伟从江高忙瑶语调查[J].贵州民族调查,1986年.

上一篇:《壶口的黄河》阅读答案 肖铁下一篇:李白《蜀道难》改写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