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经验考试技巧:讲求科学方法顺利通过司考

2024-11-25

司考经验考试技巧:讲求科学方法顺利通过司考(共4篇)

司考经验考试技巧:讲求科学方法顺利通过司考 篇1

司考经验:司法考试需要这样通过

一、心理方面的因素

据说每年因为心理上没有重视司法考试而没有通过的人占全部参考人员的50%以上。抱着“试试看”、“过不过差别不大”、“过了又有什么用”等思想的人非常多,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是身边的朋友有这样的情况。因此,通过司法考试的第一关不是法律知识,也不是学习方法和时间,而是你的心态。首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考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对我的意义是什么?

大家都清楚的一个情况是,每年通过司法考试的人里面非法律专业的人反而占了多数。很多学法律的人都抱怨说,司法考试不合理,题目设计没有体现出法律水平。我自己也是学法律的,对于司法考试本身的问题我不是没有一点意见,但是我认为这不是根本问题。其实,有一个关键因素影响非法律专业与法律专业通过比例,这就是心理。

学法律的人把通过司法考试看作是理所应当的。恐怕很少有学法律的人想:我为什么要考?通过考试对我有什么作用?因为我们把通过司法考试当作是必须做的,就像每天吃饭一样,所以反而忘了考试本身的意义,和考试本身的重要性。

非法律专业的人,再准备司法考试之前,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考?他(她)必须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继续他(她)的备考历程。其次,他(她)开始问:司法考试对我有什么意义?我是要转行吗?我能考过吗?当非法律专业人回答了这些问题,开始准备考试时,他们已经明确考试对他们的意义,往往这种意义是非常巨大的人生转变,否则不会有人愿意追求一种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而且是社会公认的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法律专业人在心理第一站就输了,每年看非法律人疯狂复习时,大部分的法律人认为他们可笑。“为了一个司法考试有必要吗?”然而就是这种“没必要”的必要让结果欺负了法学教育。

所以,我在这提醒法律专业的应考者,先问问自己,司法考试到底对你意味着什么?给自己一个必须通过的理由,之后才是认真的准备考试。

二、法律专业知识的提炼

非法律专业的人准备考试,多数时候是靠记忆,而且是非常古怪的记忆法。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学电脑的,后来由于IT行业不景气,被迫改行。他考司法考试时准备刑法,问我毒品犯罪中一个罪名为什么不进行数罪并罚,我告诉他是吸收犯的相关理论。他最后说,太复杂了。过了两天,他说他明白了,我问他怎么明白的。他说,反正判一个罪就可以判死刑了,干吗还要判两个罪嘛。

我说这个事,只是让大家明白非法律专业人准备司法考试时,真正把它当作考试,就像我们之前对付高考一样,不管什么样的记忆方式,只要达到效果就行。

学法律的人不能作到这一点,至少我做不到。所以很多时候都必须把法律问题搞得非常

透彻才能应付这场考试。我想很多考过司法考试的法律专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想简单点选出来的答案是对的,想的复杂了反而错了。但是学法律的人要说什么都简单是不可能的,而且什么时候该复杂,什么时候该简单,谁又能判断清楚呢?我最终的感觉是,当你对问题真正非常清晰时,是会作对的。唯一出现问题的是你自己也不是特别清晰,只是一知半解的想复杂了。

所以,法律专业人不要轻视司法考试,你需要通过复习解决的问题不是像非法律专业人通过记忆完成一个考试;你所要做的是通过复习将你以前没有很好理解的东西理解了,把不清晰的问题搞清晰了。知道每一道题为什么错,为什么对。(这里指的当然是真正明白法律背后的理论支持,而不是记忆方法)

另外,对于专业问题,我要说的是,司法考试毕竟是考试,不是以学习为目的的过程。而且即使将来做律师、法官、检查官,谁也不可能说什么都懂得那么多,专业要求必然与全面要求有一定冲突。司法考试作为考试,需要有取舍。我记得有人说过:“司法考试就是一门放弃的艺术。”抓住主要的,放弃次要的。主要的当然是分值高的学科。其实这部分在内容上占司法考试的1/3不到,但分数却占到70%到80%。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有侧重才能成功。

三、刻苦学习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很明白它的作用,但是很少有人真正能作到。司法考试中每年因为复习太苦而放弃的人占到了40%或者更多。法律专业人常常都干着与法律相关的职业,对于换工作、换环境的迫切压力并不明显。反而是非法律专业人准备考司法考试的人常常都是被逼到了绝境。他们刻苦学习的热情远远要比法律专业人高的多。

非法律专业人不通过考试,就不可能进入到这个他们想往的职业中(我在这并不想过多评价这个职业)。在这一点上,法律专业人又一次输给了非法律专业人。

四、复习技巧和考试技巧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很赞同用考试技巧通过司法考试的。毕竟法律作为职业是不能用技巧去获得专业知识的。对于法律专业人而言,复习技巧是必要的,考试技巧是次要的。

复习技巧,因人而异。我想有人喜欢作题,有人喜欢看法条,有人喜欢看教材。我身边的朋友喜欢任何一种复习方法的人都有通过的。但我想对于法律专业人来说:

第一,教材最好还是看一下。毕竟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教材在很多内容上与司法考试官方意见并不完全相同。而我们在学校学习的内容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如果因为这种固有思维导致错误就非常不值了。教材的看法,最好是选择性的看,不要从头到尾全部看,这样一来浪费时间,二来也没有什么太多印象。选择重要的看,选择有理论深度的科目看。例如,诉讼法部分考题多是法律规定性内容,看教材就太浪费时间了。

第二,题目选择性的做。我认为作题是为了检验你的复习结果,并不是复习方法,因此,光靠作题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完全是奇迹。只能说作题检验的多少而已,我想还不至于有人从

开始复习到结束复习都只作题的。建议大家找比较权威的试题做,不要随便买本练习就开始做。题不在多,问题是你作的题要好,而且要真正明白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第三,法条要看,而且重要科目要反复看。

第四,不断总结,要知道最后再回头看书和法条的时间是没有的。你看过的东西要留下痕迹,不要忘记了就只能从头看起。这样的话,你考试注定要失败。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特别是对法律专业人的一些忠告和建议。我只是希望我们法律专业人不要总是在司法考试成绩方面被非法律专业人耻笑。

司考经验考试技巧:讲求科学方法顺利通过司考 篇2

第二,必须要相信自己。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次考试的不通过千万不要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司法考试通过的考生许多都是经历了二次p甚至三次p四次的考试,我也不例外,我毕业,当年没有参加司法考试,第一次考试,考试前抱有必通过的信心,可结果却只有348分;当时查到成绩时我很失望,但是我没有绝望,我当时就对自己说:“失败也是经验的积累,只有坚持才能胜利,遗憾也是一种美”;正式依靠这种信念,我才能在司考复习考试过程中始终坚持相信自己,继而通过司法考试。

第三,选择好的教材和网站、论坛。司法考试网站可以看看考试大网,此网站的确对考试很有帮助o一方面免费提供很多资料o另一方面为大家商讨疑难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每天花上一个小时,对你的考试非常有益,

第四o合理确定复习计划。我本人虽然没有从事法律行业的工作o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法律的复习,没有放弃过法律论文的阅读,没有放弃过法律论坛的灌水与讨论,司法考试现在越来越重视理论,而理论的积累完全在平时,所以根据经验,建议打算参加司法考试的学员从现在开始要求自己每天阅读一篇民法理论和刑法理论的文章,把握文章的精要,把握文章的思路,此对于第四卷论述题非常有用;然后从三月份开始可以进入考试准备阶段。

第五,学习方法当然也很重要。我个人的学习方法就是每天给自己安排进度,根据大纲进行安排,每天晚上复习的内容在睡觉前闭目再回想一遍,如果回想过程中没有记住某个知识点或对其产生模糊,立刻打开灯查找相关内容熟悉;此方法在我考试生涯中一直适用,我个人认为非常有效。

以上就是我复习司法考试的心得,其实有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大家一定要坚信这一点,只要坚信这点你一定会通过司法考试。

司考经验考试技巧:讲求科学方法顺利通过司考 篇3

一、对近三年来司考的运行走势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早期的司考以单独和直接考查法条为主,08-09年以来出题体现出对具体法条的抽象,需要运用理性思维解题。近两年来的司考则体现出对法条的分解重构,即从不同的视角对法条考查。例如对某一条众人都耳熟能详的重点法条,出题者精心设计陷阱,大使迷魂阵,使应试者对整道试题含义及牵涉法条了然于胸却无从着手破题。这是一个需要考生逐渐适应的过程。

(二)还是老生常谈――重者恒重。正因为这是目前这一阶段司考的出题准则,且囿于每一卷限定比例的部门法及重点考察(历年分值起伏不大),所以考生务必不要不以为然。要给自己树立信心,司考合格线是360分,也就是答对360/600就进线了,只要吃透重点拿到这360分并非难事。

二、下面简单谈一下对法理学及刑法学复习迎考的一些观点

(一)纵观历年法理试题,考查难度并不高。但法理必须引起重视,因为出题者无论对部门法或者社会热点出题都可以结合法理角度考查,这也就是要求考生除了掌握法理重点概念以外,还必须培养自己理论与事实(案例)综合分析的应用能力,尽可能做到融会贯通。

(二)刑法不似法理内容简约,它结构庞杂,然而可读性却大大超过法理。如果你认真熟读了法条和真题后,你就会发现刑法翻来覆去考查的主体就是那几类重要罪名及比较,

备考资料

这时你需要做的就是把关键字句理解透彻。如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要看被害人是否自愿,然而什么是被害人自愿,很多人对此一知半解,经常弄错。刑法的很多案例就是这个特点,使你知道解题考点,知道解题原理,然而也就是利用你对概念的认识模糊让你丢分。其实,要避免这类问题也不难。对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核心概念,一般人只要能在不同的语境下接触它两到三次,真正做到理解之,你的记忆也就稳固了。笔者也曾接触过一些介绍刑法纲要的书,其中内容对上述提到的问题做了很好的归纳,这一类书目前在市面上也不少,能帮助全面提高刑法解题能力。不过笔者认为这一类辅导书在最后阶段使用为佳,因为考点最好还是自己归纳和总结出的扎实,基本功做足后再去看提纲,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满足感。

三、要树立正确的司考理念

(一)紧扣重点法条和历年真题。重点法条要做到精读,要树立法条一遍下来就能够做题的信念,提高大脑复习的兴奋度,加强记忆力。历年真题是复习的指南针。研究真题,背诵真题,探索知识点,背诵知识点,了解出题规律,强化解题能力……必须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提高自己对试题的应变能力。

(二)主观题的复习除了要平时留意热点新闻(这对理论法学题目的论述有好处),还须要关注真题答题思路和论述结构。笔者的做法是:从真题解答中归纳出重要语句,再结合重点法条记忆,这样的交叉复习能加深记忆,而且能形成便利于自己掌握的思考和解答套路。

(三)对于司考务必要有一考必过的决心,这是整个复习迎考的态度问题。据笔者对不少考生的了解,无论是研一或者大三的学生,抑或是在职司考人员,每每都持这种想法,司考是中国第一大考,难度可想而知,为此很多人第一次参加司考时抱的都是去练练兵的态度,为的是熟悉一下司考,以便在第二次参加司考时能一举通过。其实大家都知道,司考复习过程艰辛,且每年只有一次考试机会,加之司考面临改革态势,测试方向和难度难以预知。古语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那么为何我们还要把一次能做好的事情给拖下去呢?所以说,一定要下决心、下狠心,决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 衡重式挡土墙施工方案

★ 花的学校重难点说课稿

★ 司法经验司法考试《商法》获取高分技巧

★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 课文《再塑生命》重难点讲解

司考经验考试技巧:讲求科学方法顺利通过司考 篇4

以下排序从量刑从宽到严排序,严重注意区分应当、可以及法定刑以下的情形;另根据量刑种类对比记忆,如下:

1、预备(可以从减或免除,聋哑、盲人预备族);

中止(无损当免损当减);

未遂(可从、减,教唆犯罪未遂心);

2、胁从(应当减轻或免除,防避过当胁从族);

从犯(应当从、减或免除,只有从犯享此福。);

3、自首、立功、坦白:

自首可从轻、减轻处罚,罪轻可免罚;

坦白可以从轻处罚,如实供述并避免特别严重后果,才可减轻处罚;

一般立功,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可以减、免大功扛,自首又重大立功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4、应当减轻或免除;

防避过当胁从族。(防卫过当、避险过当、胁从犯,考虑此三种没有主观恶性或主观恶性较小)

犯罪中止看两眼,(鼓励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有损、无损待遇不同)

无损当免损当减(刑法第24条)。

5、应当从轻或减轻;

十四十八过失翁。(14到18岁的人及已满75周岁的老年人过失犯罪的才有此待遇,我们都无法享受了哈)

6、可以减轻或免除;

可以减免大功扛,(要重大立功,不是一般立功,)

行贿介贿快声张,

(要抢在被追诉前声张-主动交待,晚了白搭;介贿是指介绍贿赂)

贪污受贿别超限,悔改过后就退赃。(数额在5000-10000元之间者方可考虑本情节,悔改并积极退赃)

尚未造成严重果,欠帐不赖诉前偿。(恶意欠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可以从轻或减轻;

自首立功样样行。(自首、立功只要有一样就可以从轻或减轻了)

教唆犯罪未遂心,(是指教唆未遂、犯罪未遂)

老翁故意半癫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已满75周岁的老年人故意犯罪的,都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8、应当、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

应当从减或免除,只有从犯享此福。(犯罪时注意别抢主犯当)

可以从减或免除,聋哑、盲人预备族。(指聋哑人或盲人以及预备犯这一族人)

9、可以从轻、可以免除;

坦白可以从轻罚,如实供述即为佳;

若能避免特重果,可免处罚不算差。(犯罪较轻同时还要自首)

种植毒物别害怕,公安来前铲除他。(主动铲,等公安来叫你铲时就晚了)

轻罪外加有自首,以上皆可为免罚。

10、应当从重处罚情节有二:不满十八去教唆,外加累犯属总则

上一篇:欢送活动简讯下一篇:《马云管理日志》之1月11日:你们打不起出租车,会很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