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写话秋天的果园

2024-08-31

看图写话秋天的果园(精选10篇)

看图写话秋天的果园 篇1

1.培养观察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良好的听说习惯, 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 通过走进大自然寻找秋天这样的活动, 感受秋天的美景, 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 激发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用恰当的写作顺序、适宜的句式表达自己在秋天的所见所闻。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 寻找秋天

1.同学们,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是啊, 秋风起了, 天气渐渐凉了, 秋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今天, 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找秋天。 (板书:找秋天) (出示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哪些景物让你知道秋天来了?观察的时候要按从上往下、先景后人的顺序。 (板书:从上往下、先景后人)

(相机板书:大雁、树叶、菊花、小朋友)

2.秋天的天空与其他季节不同, 它是什么样的呢?看课件, 指名说。 (相机板书:蓝天、白云)

你还能用哪些词来形容天空的蓝? (蔚蓝、碧蓝、瓦蓝、碧蓝碧蓝、瓦蓝瓦蓝)

能用一两句话把你看到的秋天的天空说出来吗?相机引导学生用《秋游》中的有关语句说一说。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 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 有时像几只绵羊。)

3.谁来说说大雁?指名说。

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 (出示课件) 你看, 它们一会儿排成_______, 一会儿排成_________。指名说。

它们一边飞, 一边叫, 好像在对小朋友们说什么呢?指2~3人说。

大雁要飞到那么遥远的南方去过冬, 一路上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你想对大雁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我想大雁一定会带着你们美好的祝愿安全到达南方, 度过冬天的。谁能用上这两组关联词连起来说说大雁?

4援秋天树叶有哪些变化?出示黄叶飘落图, 指名说。

黄叶慢慢地飘落下来, 像什么样子? (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像小鸟在空中飞翔……)

秋天的树叶可不止一种颜色。 (出示课件)

出示:有的树叶变黄了, 慢慢地飘落下来, 像。 (指名说)

出示:有的树叶变__________了, 像______________。 (指名说)

出示:有的树叶依然_____________, 像______________。 (指名说)

指名将以上句子连起来说一说。

5. (出示菊花图) 菊花好看极了。我们可以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说一说。指名说。

相机引导学生用《看菊花》中的有关语句说一说。 (菊花好看极了。黄的, 白的, 淡绿的, 紫红的 , 一朵朵, 一丛丛 , 一片片, 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出示不同形状的菊花图) 说说这些菊花的形状像什么。 (菊花有的像美丽的绒球, 有的像小姑娘漂亮的卷发, 还有的像夜空中绽放的烟花。)

其实菊花还有许多形状。 (出示课件) 菊花千姿百态。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出示:菊花千姿百态, 有的像___________, 有的像___________, 还有的像____________。 (指名说)

6. (出示图) 小朋友在干什么?指名说。 (小朋友们换上了秋装。他们有的跳舞, 有的捉迷藏, 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 笑着喊着, 多开心哪!)

二、拓展欣赏, 感悟秋天

1.课前, 老师让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去寻找秋天。你们还在哪些地方找到了秋天?指名说, 相机指导。

(1) 农田里, 稻子黄了, 高粱红了, 棉花白了。

引导读:秋天到, 秋天到, 秋天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 大豆粒粒饱。高粱乐红了脸, 稻子笑弯了腰。

看着这满地成熟的庄稼, 农民伯伯 一边收割 , 一边说——— (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2) 果园里, 累累的果实挂满了枝头。

引导读:秋天到, 秋天到, 秋天果子长得好———枝头结柿子, 架上挂葡萄。黄澄澄的是梨, 红通通的是枣。

老师摘一个梨, 请你尝一尝, 什么味道?你这么一说, 我觉得这秋天也是——— (甜甜的) 秋天是一个甜蜜的季节。

2.多么迷人的秋天啊!想不想去看一看呀?播放视频, 师配乐朗读。

小朋友, 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三、看图写话, 赞美秋天

1.古今中外, 有多少人喜爱秋天, 他们用各种形式赞美秋天———诗人用美妙的诗句来赞美秋天, 画家用五彩的图画来描绘秋天…… (课件出示:古诗、中外描绘秋天的名画、学生画、树叶画等)

2.我们这节课就来写一写秋天, 好不好?由于时间的关系, 课上我们先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秋天景物写一写。

3.学生写话。

4.反馈点评;指导成文。

5.总结:同学们笔下的秋天是美丽的, 是甜蜜的, 是芳香的, 是丰收的……其实大自然就是一本书, 只要你细心观察, 一定会有很多新发现的。

四、作业

1.必做题:看图写一写你眼中的秋天。

2.选做题:

(1) 画一画五彩的秋天。

(2) 读一读描绘秋天的诗歌、散文等。

(3) 拍一拍秋天的美景。

(4) 唱一唱歌颂秋天的歌。

【教学反思】

“找秋天”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2》中的一道综合性学习题。题目的要求是:秋天到了, 观察一下大自然中有哪些变化。将自己找到的秋天画下来或写下来, 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如何使这一综合性学习“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呢?我认为应致力于学习内容构建的最优化。

一、以语文定基调

语文综合性学习, 顾名思义, 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综合性。其基调是什么?语文!这是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与其他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区别。以“找秋天”为例, 从学习内容上看, 我们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观察秋天大自然的变化, 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而不是获取关于树叶为什么变色、怎样构图着色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从形式上看, 观察、搜集、齐诵、欣赏视频、写话……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 处处体现着“语文味”。

二、以观察作基石

鲁迅先生曾说“:如要创作, 第一是观察。”低年级学生对外面的世界总是充满着好奇、向往, 但儿童的观察不像成人那样自觉、仔细, 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我充分利用文中插图, 先指导学生从整体入手, 按从上往下、先景后人的顺序仔细观察, 弄清图意, 说说从哪些景物知道秋天来了。在引导学生观察景物特点的基础上, 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不仅可以为观察过程增添趣味性, 还可以把景物描绘得有血有肉、形象生动。

三、用美景润泽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 就会苍白无力, 索然寡味, 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会迟钝。”丰富的情感是语文课堂活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 我巧用多媒体渲染课堂气氛, 润泽学生心灵。例如, 在学生交流完他们还在哪些地方找到了秋天后, 我播放了一段秋天美景的视频, 并配乐朗读, 师生共享这浓浓的秋意。学生看得入迷, 听得出神, 不时惊呼。这一视频的播放,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了学生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四、用实践培养能力

聪明的小猴(看图写话) 篇2

听小鸟这么一喊,大伙儿全都围了上来,一看,哇,好大好深的坑啊,小鸭子怎么努力也爬不上来!怎么办呢?大伙儿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犯愁了。这时,大象走上前,将它的长鼻子伸进坑里,对小鸭子说:“小鸭子,爬到我的鼻子上,我拉你上来!”可是坑太深了,小鸭子够不着。

小动物们都挺失望,突然,机灵的小猴子拍拍脑袋,大声说道:“我有办法了!瞧,那边有条小河,将水运到坑里,小鸭子不就可以出来了吗?”

大家一听,高兴地叫起来:“对呀,对呀!小鸭子会游泳嘛!真是个好主意!”

“我的力气最大,我去运水!”小熊是个急性子,话还没说完,人就跑远了。“还有我呢!我有长长的鼻子!”大象也急忙向小河边走去。

就这样,小熊、大象不断地从小河里运水,倒进坑里。等水面接近地面的时候,小鸭子扑腾一下,从水坑中跳上了地面。

噢,小鸭子得救了!大伙儿又快乐地在一起做游戏了!

江苏省海门市麒麟中心小学二(2)班 朱妍心

指导老师 顾继伟

我找到了秋天看图写话 篇3

洪昊明

秋天不知不觉地来了。今天,小明和小红一起出去找秋天。

他们一出去,小明眼疾手快,马上找到了秋天,你看,那五颜六色的菊花都绽开了,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美丽极了!有的已经全都绽开了,有的开了半朵,还有的才是一个花骨朵。边上那黄绿相间的草地,真是特别,也许画家也画不出来吧?

这时,小红也找到秋天了。你看,那火红的枫叶,一片接一片地落下来,跟喝醉了酒似地。还有不远处的果园里,果子成熟了,有红彤彤的苹果,有黄澄澄的梨。红灯笼似的苹果照亮了整个秋天,一个个大鸭梨,头对着头好像在说悄悄话呢!。

秋天原来就在我们眼前啊!他们开心地笑了。

【找秋天】

丁子懿

秋天悄悄地来了!小红和明明一起去寻找秋天的脚步。

小红和明明一走出家门,明明就大声喊道:“瞧,我看见秋天了!它在花丛里。”菊花有黄的,有粉的,还有白的,可漂亮了!不远处有一块草地,小草已经换上了一身黄衣服,微风轻轻吹过,小草好像喝醉了酒,扭动着身子。正前方有一棵枫树,枫叶像一把把小扇子,为秋天扇风,扇走了夏天的炎热。一阵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在为秋天歌唱“欢迎你”!远远的,就闻到了一股甜蜜蜜的味道,原来旁边还有一片果园。果园里的苹果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好像在开大会呢!鸭梨黄澄澄的,有的鸭梨躲在叶子后面,好像在跟小红和明明玩捉迷藏哩!一个个柿子像红彤彤的灯笼,把整个秋天都照亮了。

看图写话秋天的果园 篇4

秋天来了,我和小伙伴一起去公园郊游,我们为什么要郊游呢?因为我们要去寻找色彩斑斓的秋天。

秋天的`天空一碧如洗,干净得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玻璃,玻璃上面,还有洁白的云彩,漂浮在空中,有时候像威风凛凛的大老虎,有时候像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还有的时候变成娇小玲珑的小白兔,美丽极了!

这时,我看见一群大雁,从我的头顶上飞过,飞向南方,它们有说有笑,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它们还唱着动听的歌曲,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唱:“冬天来了,冬天来了,大家快往南边飞……”小动物们看见大雁从空中飞过,飞往南方,小动物们也开始忙碌起来,大家忙着贮存粮食,准备冬眠啦!

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篇5

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要教会学生按顺序、分层次地看,让他们看“细”,看“全”,看“深”,培养观察能力,要训练学生有序地看,有根据地想,有条理地说,为写话奠定基础。

1 观察要有顺序。有顺序观察能让学生写话更有条理性。观察的顺序可以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可以从远到近或者从近到远;可以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也可以从中间到四周,通过观察让学生对画面表达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整体性了解。

2 观察要抓特点。抓特点是为了让写话更具有准确性。要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要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们在于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画面周围的环境,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

3 观察要找联系。找联系是为了使学生将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二、边看边想,培养想象能力

看图写话时,要让学生找出图中所表达的几个要素(如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弄清图意及这幅图所要表达的主题,让学生结合图意发挥丰富的想象,在深人理解图画内容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 看图想象。让学生根据形象直观的图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展合理的想象。如《花伞该借给谁?》一文的插图画了一只小花猫在屋里拿着伞,思考花伞该借给从门前经过的哪个小动物(青蛙、小乌龟、鸭子、公鸡),学生看了插图后众说纷纭,没有理解图意。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想想生活中哪些小动物不怕水,哪些小动物怕水,于是学生就能很快理解图意,得出结果:花伞该借给公鸡。

2 看图编童话故事。看图编故事要从“异”字着手,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指导学生说话时,要力求避免“鹦鹉学舌”,要鼓励学生与他人想得不同,说得不同。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续写故事,不限于小羊被狼吃掉这一种结局,结果学生续写出了很多故事结尾,而且充满童真,富有童趣,有小羊被朋友救了;有小羊分散狼的注意力逃脱了;有小羊想方设法把狼引入了圈套,战胜了狡猾的狼……

三、大胆说话,培养表达能力

低年级学生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因此,在说写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说话,一是要说得有头有尾,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二是要有基本内容,要突出重点;三是要鼓励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外。同时,要让学生有序地观察画面,大胆思维,合理想象,善于表达,使学生在说写训练中兴趣盎然,在交流互动中提高表达能力。教师在说写训练时,要注重有层次地进行训练,要有重点地进行练习,先让理解图意,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说,然后带动全班同学说,并指导和帮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进行小练笔,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好语句,正确地表达图意。

四、有效练笔,发展思维能力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基础,在看图写话的训练中指导学生重点写事物的主要情节,写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使画面上的人物在学生的笔下鲜活起来,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1 书写规范。首先要有规范的格式,如果要写到两三句话以上,就要写成段落的形式,即开头要空格(空两格)。以后内容写多了,可以分儿段来写,每段开头都要空两格。其次要用正确的标点,写话像说话,说话不可能不停顿不喘气,一直讲下去,停顿或喘气之处就要加逗号和句号。如一句话没说完点逗号,一句话说完了点句号,表达疑问用问号,发出感叹用感叹号……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标点符号也算字,要占一个字的距离,即占一格。再次是语句要通顺,通顺的语句是写话最基本的要求,要让学生说与写结合,怎么想就怎么写,做到说写一致。要让学生写话通顺流利,平时就要坚持多写,如坚持每天写一两句话,每周写一两篇日记等。2 不写错别字。在学生写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写错字、别字,没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3 书写完整。低年级写话是为高年级写作打基础的。因此,在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中,要引导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从而把话写完整,写具体,写生动。

五、课外阅读,为写话打基础

儿童爱听故事、爱阅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需求扩大阅读面,推荐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如童话、寓言、儿歌、谜语、儿童漫画、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古诗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在阅读时,要引导学生认认生字,画画优美词句,摘抄词语,要让学生每天能抽出时间读书、交流。学校要定期召开故事分享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促使学生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写话和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看图写话训练的有效方法 篇6

【关键词】看图写话 方法 想象 说话

看图写话是写作的起步阶段,是低年级学生提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低年级学生可以在对画面观察的基础上增强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增强自己对写作的兴趣,同时通过不断积累和练习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四个方面制订出合理有效的训练举措,对低年级学生在写作上予以正确的引导。

一、要让学生喜欢“看”图

在进行看图写话训练的时候,首先要教会学生的就是如何看图,也就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我们可以称这种能力为“看图能力”。看图能力非常重要,是进行看图写话训练的基础。

看图能力养成的先决条件是兴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偏小,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都还比较弱,他们对有些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往往要借助于其他方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新鲜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看图写话教学时,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改变传统死板的训练方式,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不同种类、有趣生动、容易产生联想的图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可算是一举多得。

看图能力形成的基础是分析能力。在写话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的内容,分析图片里面所包含的人物、地点、事物、事件、场景等要素,理解图片所要表达的内容,然后把图片的各个要素串联起来,在整体上形成清晰的思路,最后把主要内容表达出来。整个过程需要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分析,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图片的内涵,才能有话可写。

二、要让学生大胆“想”象

大胆合理的想象可以使看图写话“锦上添花”。大家都知道,一幅图画,里面所展现的元素是有限的,但是想象是无限的,学生想象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写话水平的高低。有些学生,想象能力比较缺乏,那么他们在写话时往往只用几句话就概括了整个图片的主要内容,文字上只是对图片进行简单叙述,并没有通过深入地分析和大胆地想象来进一步丰富图片的内容,这样写出来的语言生硬、乏味。而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来说,他们会通过这幅图片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和场景,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联想到故事后续发展的情景,甚至会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动起来的画面,这样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内容,而且在写作的时候能够言之有物。

看图写话训练要积极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平时喜欢的童话故事以及动画片的故事情节融入想象中,把图片中的动物拟人化,使它们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提高他们的想象力。比如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半圆,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在上面加上自己想画的内容,可以是太阳、向日葵、蘑菇、雨伞等,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想象所画的内容来写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样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使写作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

三、要让学生学会“说”话

学会说话其实是在观察分析图片之后、进行写作之前的一个过渡。学生要在观察而且理解图片的基础上理清自己的思路,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出图片所展现的内容,这样写作起来才能够更加顺利和流畅。因此对于说话的指导和培养也是看图写话训练中不可缺少的步骤。

首先,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用词用句,将一些丰富的词汇和成语融入课堂的教学中,使学生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词汇储备,使学生在说话表达的时候更有层次和条理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辅助写作。其次,在进行看图写话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观察完图片内容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清晰地把图片的内容表达出来,还可以通过图片里所表达的故事进行情景对话模拟,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用风趣生动的语言来演绎图片中的故事。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说话水平。

四、要让学生用心“写”话

看图写话训练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说,写话能力是说话能力的延伸。低年级学生大都存在“会说不会写”的现象:很多学生平时话很多,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事情或表达事物,但是落笔时却似有“千斤重”,写不出文字来,有些学生甚至连写作的基本格式都不会。因此,教师要有效地把握好说和写的关系,在注重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他们的写话能力,让学生用流畅的文字将之前细致的观察和丰富合理的想象写出来。要注意的是,写话的内容应避免单一和刻板,尽量用生动的词汇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故事的内容完整地表达出来,适当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比喻或拟人的手法来进行写作,使自己的写话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总之,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看图写话过程中通过不同方式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更多看图写话训练的有效方式,促进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郭锦玉.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探索与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12):50-51.

看图写话:知错的小猴作文 篇7

星期天,小猴约小熊一起去公园。小猴和小熊来到公园,公园边有一座桥,桥下流水潺潺。小熊很小心地走在桥上,小猴却站在石头上。小熊劝道:“不要站在石头上,上面很危险。”小猴说:“没事的,你看多好玩呀!”这时,天空飞来两只小鸟,对小猴说:“在石头上玩很危险,不小心会掉下去的。”小猴这才很不情愿的从石头上跳了下来。

小猴和小熊在公园尽情玩耍。它们一起玩水,一起上山,一起嬉戏。前面有座小亭子,进了亭子,小猴想这里景色太美了,我要让人们都知道我游过这里。小猴想着就用腿勾住柱子,在它的兜里掏出毛笔,在另一个柱子上写下了:“孙小圣到此一游!”小熊看到了,就说:“这里是名胜古迹,你会破坏这里的美景的。”小熊把小猴拉了下来,并和小猴一起把写的字擦了。回家的路上,小熊归小猴说:“破坏名胜古迹是不文明的,你说是不是呀?”小猴惭愧地低下了头,说:“我知错了!”太阳公公看见了,高兴地笑了。

低段语文看图写话能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语言情境;图片源;语言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81-01

说话写话教学是学写作文的基础,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使学生想说、敢说、乐说、会说、创造性地说,从而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低年级学生阅读量小,语言积蓄少,因此,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发展较为缓慢。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时切忌急于求成。那么,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教学应从何入手呢?

一、巧设语言情境,培养学生说写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还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索和发展,从而培植了“想写”的意识,激发了“乐写”的兴趣,培养了“善写”的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多数胆子小,说话轻声细语,怕说错话,怕老师批评,怕别人嘲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先消除低年级学生胆怯的心理,才能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课堂上,教师应尽量采取正面激励的方法。学生回答问题时,抓住其优点给予赞赏,尽量少纠错,多指正;少批评,多表扬。这样,学生的自信心会逐渐增强,胆怯的心理会慢慢消除。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语言氛围,使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地、积极主动地融入说话、写话的活动之中,并培养学生乐于观察、乐于思考、敢于想象、敢于说写的习惯,才能使学生的语言渐渐丰富起来,表达能力获得提高。

二、围绕图片源训练说写

首先要用好教材中的插图。课文插图能直观的反映文本内容,是静止的直观形象,学生能通过直观直接感受到文本的主要内容,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本的感想。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观图比写话更有兴趣,一幅生动的图画,就足以让他们高兴快乐,学生看图片,仿佛在和图片中的人物交流,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有话可说。小学语文一到二年级的教材中,几乎每篇文章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的组合图片,这些生动精美的图片,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一看就忍不住有表达的欲望。趁此时机,教师就抓住契机,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接着创设情境,激发口头表达的兴趣。

三、在课文教学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只在说话课中训练学生说写,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所以要将说写训练辐射到阅读教学中。低年级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情趣性强,是学生模仿的对象,用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在语文课上,教师要有训练说写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窗户,因此,我比较注意引导学生感知与理解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我从教第一篇课文开始,就有意让学生认识课文题目的作用。我试着把课题分为三类,让学生体会、认识:(1)主谓结构(谁干什么),如《小猫钓鱼》、《小马过河》;(2)联合结构(谁和谁),如《狼和羊》《骆驼和羊》《狐狸和乌鸦》;(3)动宾结构(干什么),如《看企鹅》《画鸡蛋》《捞月亮》。无论是上述哪类课题的课文,我总能提醒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联系课题想想、说说课文写的是谁,干什么,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我由扶到放,让学生围绕着课题来提出问题,然后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来初读课文,弄清问题。这样的练习形式,不仅使学生从读书的实践中逐渐体会到读懂课题的重要性,以及课题与课文内容是紧密联系的,更重要的是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提高。

我训练学生说话的形式是多样的,常常在讲完课文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说说喜欢课文中的哪些人物、事物、语句,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想法;明白了什么道理。实践证明,这一步,学生不但乐于走,而且能够走。每当讨论这些问题时,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发言积极性高。这样,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使他们学会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四、在课余生活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我常常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其生活,让其有机会说话,在每一次活动结束后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所闻所行,并请讲得好的学生上台演讲。我还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看的电视、电影、课外书,要求他们将看到的内容讲给别人听。我还鼓励他们把平时看到的有趣的事物写下来,以训练他们的写话能力。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写话的水平与质量,我还让学生积累优美词句,鼓励他们学写日记。具体做法是:在课文教学中不时让他们分辨句子是否具体、生动,让其认识哪些是优美句子,哪些词语该记下来。久而久之,学生掌握了方法,便放手让他们在课外阅读中自行摘抄,并鼓励他们在写话时多运用。一年级下学期,我开始鼓励学生写日记。开始,只要求写“一句话”我常把写得好的日记读给大家听。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少学生很快便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没有多长时间,有的学生已经能写几句话的日记了。经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训练,学生们已形成了说的习惯,并有了一定的写话能力。

家乡的变化看图写话 篇9

何盈莹

我家门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小河里面有许多小鱼小虾。远处,一座座小山连绵起伏。近处,一片片树林郁郁葱葱,小鸟在树上欢乐地唱着歌。草坪碧绿碧绿的,上面还有许多小野花。星期天我们一群小孩子做完作业成群结队地提着塑料桶、扛着钓鱼竿来到河边钓鱼。不一会儿我的塑料桶里就会有几条活蹦乱跳的鱼儿。时不时还会游过来几只鸭子,好像在划着船呢!

可是,好景不长。村长召集所有村民说:“现在我们村要建设塑料厂、木材厂、化工厂。”从这天起,村里的人们开始砍伐树木,推土,用砍来的木头做工厂的材料。虽然厂建好了,但是工厂上面的烟囱黑烟撩撩,把整个村子搞得乌烟瘴气,让人喘不过气来。平平整整的公路,已经被大货车压得坑坑洼洼。当我们走到小河边时,臭气熏天!以前清澈见底的河水也被污染的浑浊不堪了。再也不见鱼儿们的踪影了,山上树木也枯萎了,稀稀散散的。

一年过去了,放眼望去,只看见几棵孤零零的枯树,光秃秃的草坪。冬去春来,轰隆隆的雷声叫醒了小河,我原以为小河里又有许多小鱼小虾。又赶紧跑到小河边钓鱼,可是小河里只剩下一滩水。我真希望家乡能重新变得生机勃勃!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护环境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

【家乡的变化】

丁葛逸

我家附近有一条小河,清澈的河水从我家门前流过,微风轻轻一吹,像在唱着一首欢快的歌。

周末,我和小伙伴们来到了小河边钓鱼。小河里的水清澈见底,小鸭子们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泳,像在举行一场游泳比赛呢!岸上的树木高大挺拔,鸟儿们在枝头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我和小伙伴们听着听着入迷了,竟然忘记了回家……

可是,好景不长,许多树木被砍倒了,许多工厂拔地而起,工厂烟囱冒出滚滚浓烟,渐渐地河水也变浑浊了。我和小伙伴们只能站在裸露的河床上钓鱼,我们一条鱼也没钓到……

后来,龟裂的土地没能长出青青的小草。我和小伙伴站在河床边,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心想我们还能回到过去吗?我真渴望下场大雨,让雨水冲洗一片尘埃,让我们的家乡回到原来美丽的样子……

【家乡的变化】

赵函冰

我的家乡在小河湾,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流过我家门口。小河里有小鱼、小虾、螃蟹……小河的两岸是茂密的树林。动物在林子里玩耍栖息繁殖,那儿是动物的家园。每次我放学回到家,就放下书包,扛起鱼竿直奔小河。小鸭子们在河里游来游去,我不禁唱起了歌。太阳还没落山,我们的桶里已经装满了活蹦乱跳的大鱼。

可是,好景不长,人们砍伐树木,把山推平,建上了工厂。更可恶的是,他们一边排废气,一边从小河里抽水。渐渐的河水变浑浊了,河道也变窄了,有时还能闻到一股臭味。为了能钓到鱼,我们只能站在有垃圾的河床上垂钓。就算这样,我们最多也只能钓到一两条小鱼。

一年又过去了,龟裂的土地寸草不生,黄沙满地,小河也只剩下一点臭水了。这时,乌云满天,远处雷声滚滚,电闪雷鸣。我们立刻拿上很久没动过的钓鱼竿,直奔河床。我们好想下一场大雨。让雨来唤醒小草,让雨来唤醒小河,让雨来唤醒我们的家园。

【家乡的变化】

向丽立

我的家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旁,小河两岸绿草如茵、丛林茂密,小鸟在高大的树上筑巢歌唱,生儿育女。那儿不仅是鸟儿的乐园,更是我们的乐园!清朗的空气下,我和小伙伴成群结队地拎着桶,扛着鱼竿,有说有笑地去钓鱼。我们坐在河边钓小鱼小虾,偶尔有两三只鸭子欢快地嘎嘎叫哩!

但是,好景不长,村子里的人们浪费水资源,砍伐小河周围的树木!渐渐的,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河道变得狭窄了,为了钓到好吃的鱼虾,我们不得不站在干枯的河床上垂钓,即使如此,我们依然钓到很少的鱼虾。

慢慢的河床中只剩下一个孤独的小水塘,我和小伙伴站在河床上,望着天边的乌云,是多么期盼能下一场大雨啊!那雨能使小河重新充满生机;能使小鱼小虾们开心地游动;能使我们快乐!啊!人类,不要再破坏环境了!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好好地珍惜它!

【家乡的变化】

林焱

我的家乡坐落在小河边,那里风景优美,水木清华。小河的左岸丛林茂密,许多鸟儿在丛林中筑巢,栖息,繁衍,到处一片生机勃勃。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有几只活泼可爱的小鸭子摆动着漂亮的身躯,悠闲自得地游来游去,显得怡然自得。周末,我总会和小伙伴儿们一起来到小河边钓鱼。阳光透过树梢,照射在河面上,闪闪发光,美丽极了!我们一边钓鱼,一边伴随着哗哗的流水声,快乐极了!

但是,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村主任为了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宣布要建厂办企业。滚滚的浓烟、浑浊的污水,使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渐渐的,原本碧波荡漾的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河道也变得越来越窄。我和小伙伴们拿着鱼竿,提着水桶,却只能在狭窄的河道上等待着鱼儿上钩。但是,在这样污秽不堪的河水中钓鱼,怎么会有鱼儿上钩呢?

一年后,小河周边的景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原本高大繁茂的绿树,只剩下几株杂草,一片死气沉沉。我们仍然像以前一样来到小河边钓鱼。但是,眼前的景象使我们极为吃惊,连狭窄的河道也只变成了一小摊污水。我们大失所望,正准备蔫蔫地走回家去,却发现电闪雷鸣,天空黑压压的一片。我们一看这景象,就知道马上要下雨了,立即欢呼雀跃,在急切地盼望着,期盼着能立刻下一场大雨,期盼着大雨能洗刷一切尘埃,期盼着大雨能重新让小河充满生机,期盼着这小河又能变成大家玩耍的乐园。

【家乡的变化】

胡鑫怡

我的家乡在小河湾,一条潺潺的小河欢快地从我家门前流过。河水清澈见底,就连小鱼小虾在水里嬉戏打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成群结队的野鸭在小河里快乐地游泳、嬉戏。小河两岸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一阵阵微风吹来,河面清波漾漾美极了。每逢周末,我和伙伴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来到小河钓鱼、游泳、打水仗……小河成了我们的乐园。

可是好景不长,在一次村民大会上,村主任说要在河的源头建一个工厂。于是村长带着村民们上山砍树建工厂。不久,工厂建成了,山坡上却变得光秃秃的。工厂开始生产了,从烟囱里冒出一股股浓烟升上天空,从此家乡再也看不到蓝天、白云了。工厂把废水直接排放到小河里,河水被污染了,当我和小伙伴再去小河里玩的时候小河再也不是原来那样清澈见底了,再也没有了鱼虾在里面嬉戏了,再也没有成群结队的野鸭了,只有我们的一声声失望的叹息。

大约过了一年后,我们和小伙伴们再次来到河边,两岸的花草树木,再也不像原来那样光鲜亮丽了,河床完全暴露在我们眼前,只剩下一滩滩污水了,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我和伙伴们看着这一幕幕不禁黯然泪下。忽然,远处传来轰轰的雷声,狂风夹着豆大的雨点落下来,那时我们真想这场大雨越下越大,把小河两岸布满灰尘的花草树木冲刷干净,把小河里的污水臭水都冲走,让小河变成原来那生机勃勃,美不胜收的模样。

语句生动,中心明确,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家乡的变化】

张鑫磊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乡村里。那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类与动物共存。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真似“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香雪”开头精彩而现在,政府“脱贫致富,”决定将公路变宽变好。公路变成了沥青路,原来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现在只需要半个小时。为人们提供了方便。“要致富,先修路,”看来这句话果然说得没错。你看人们以前的食物只有三大坨:玉米、土豆、红薯。现在人们已将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食物吃个遍,过着美好幸福的生活。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这只是美好的的一面,还有不好的一面。你看,人们将炸掉的巨石,废弃的垃圾扔进小河。河道变窄,原来清澈见底的河水变得浑浊不清。活蹦乱跳的小鱼早已看不到它们的身影。汽车经过这里,卷起了一阵呛人的灰尘。原来娇羞的小草已披上灰色的面纱。

家乡以前与现在的变化还真是天壤之别。不仅在于道路建议,还在于环境保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该保护环境。地球毁灭,我们别无去处。让我们一起保护地球吧!

【家乡的变化】

柏瑞蹊

原来我的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好地方。有清澈见底的小河,宽阔平坦的马路;有五颜六色的小花,郁郁葱葱的小树林。可现在满地垃圾,河水臭气熏天,令人想起就会感到恶心。

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带我去小河边玩。

我们沿着一条开满野花,两旁有整齐、笔直的柏树的小路走向河边,我好奇、兴奋地东摸摸大树,西嗅嗅野花。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仿佛跟我一样的兴奋。

来到河边,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有小鱼、蝌蚪,还有水草。小鱼、蝌蚪互相嬉戏,时而钻进水草,时而相互碰撞,快乐地玩耍。我拿了一个小网,也加入它们的行列,网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网起来,把它们吓得到处跑,哈哈哈……

可惜这种奇妙而美好的快乐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前几年回到家乡,曾经开满野花的小路已经变成了村道公路,公路的两旁堆满了垃圾。鸟儿的影子都没有看见。清澈的小河已经快要干枯,仅有的一点水也是恶臭、难闻、难看,更不可能看见小鱼、蝌蚪、水草了。

不过昨天奶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村里开始整治环境了。村道公路两旁的垃圾已经被运走,同时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相信不久的将来,又可以恢复家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面貌。

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探究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作;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5-01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085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从看图写话做起。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看图写话的教学呢?下面我们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对静止的图画进行合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写出完整的话,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表演图画中的情境,促进学生写作兴趣的提升五个方面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

所谓看图写话,就是学生观察图画,发现图画中的内容,并用自己的书面语言将画面的内容表述出来。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为细致的观察能力。但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图画的观察过程中,常常会感觉到无从下手,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可以说无目的、无顺序。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旁边好好引导,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呢?

第一,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以免遗漏。图画中会有比较丰富的内容,小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于图画很有可能观察不全面。为此,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观察可以遵循一定的顺序,比如,可以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也可以从远到近、从左到右,从中间到四周,或者从近到远,从右到左,从四周到中间。无论是遵循什么顺序,都不容易遗漏内容。

第二,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人或物。针对图画中的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性别、年龄、相貌、动作、神态等,综合考虑人物的这些因素,推测故事内容。针对图画中的其他因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二、引导学生对静止的图画进行合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看图写话中,图画都是静止的,学生所观察到的仅仅是图画中的一幕,对于图画的来龙去脉并没有获知。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静止的图画进行合理想象,化静为动,在图画的留白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合理想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还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细腻地观察事物的习惯。当然,在低年级看图写话的起始阶段,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图片动画演示,或者在必要的情况下按照图意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剧表演,使静止的图象在学生的头脑里像动画片一样有形有声有色地放映,以启迪学生想象,让图片传递出更加丰富的信息。

三、引导学生写出完整的话,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低年级小学生在写话中存在着不完整的情况,一些学生虽然知道图画中有什么内容,但是要写出来却感觉难度很大,甚至一些小学生一句完整的话都写不出来。为此,教师可以暂时对字数放宽要求,让学生进行一句话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一句句的训练来提高写作能力。虽然是一句话,但是学生必须要保证这句话是通顺的、完整的,是与图画有着一定关联的。比如,可以用一句话将时间、地点、人物表达出来,写清楚,写明白。在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写出一句话之后,教师可以再继续引导学生写两句、三句直至写出一段话来,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再考虑引导学生学会恰当用词、注重书写、注意标点符号等等细节,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循序渐进地得以提升。

四、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土壤,低年级的阅读读物都附有一定的图画,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形成一定的积淀,在其潜意识里留下一定的痕迹。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要积极训练学生的模仿能力,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画材料和写作范例,让学生不断的读范文,在抄范文的过程中提高对图画的理解,增强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表达能力和运用技巧,激励学生采用生动灵活的言语描述自己的理解。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

五、引导学生表演图画中的情境,促进学生写作兴趣的提升

学生观看图画,是处于第三方的立场来观看的,所以一些学生对于图画仅仅能够描述最基本的时间、地点、人物,但是写作起来却感觉到无话可说。其实,这是因为学生置身事外,缺乏写作兴趣与体悟。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表演图画中的情境,将图画中的故事切实地展现出来,学生将自己想象为事件的当事人,将静止的图画进行动态的表演,很快便积极地投入到表演之中。一次看图写话描述的是一群孩子去看望生病的朋友,这个图画十分简单,没有太多的内容,学生在写话时也仅仅会写“星期天,班上的同学们都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小丽”,接下来便没有话可写了。为了使学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图画中的情感,教师请学生来进行表演,一人扮演生病的孩子,七八个人来扮演前来看望的孩子。生病的孩子坐在椅子上,十分“柔弱”,而来看望的孩子则七嘴八舌地慰问他:“你怎么样了?”“你好点了没?”“你什么时候出院啊?”学生在真实的情景表演中,体会了生病的孩子和前来看望的孩子之间纯洁的情感,也知道了如何去用语言表达这一图画。有的学生在写话的过程中还联想到了平时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怀,在写话中进行了情感的抒发,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六、结语

低年级小学生看图写话教学难度比较大,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把看图说话写话这一教学法目标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为作文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树华.浅谈看图写话课堂教学选“图”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1(27).

[2] 吴乃华,毕海燕.据图想象训练学生“看”“说”能力[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5).

[3] 张肇炜.引导观察,启发思维——小学看图写话和看图作文教学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1984(6).

[4] 林采菱.利用看图写话教学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4(35).

[5] 赵婴.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小学语文《最奇妙的蛋》写话教学及反思[J].成才,2015(3).

[6] 张梅芳.浅谈低年级写话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14(34).

[7] 蔡幸珠.快乐写话体验成功——谈低年级写话教学评价[J].语文天地,2015(3).

[8] 嵇海霞.小学写话教学中如何开发多种渠道[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1).

上一篇:酒店工程部维修操作程序下一篇:小学生冬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