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研组活动计划

2024-09-24

四年级教研组活动计划(精选8篇)

四年级教研组活动计划 篇1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教导工作计划,让数学课堂充满勃勃生机与活力,让我们的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提高,我们四年级组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组内的数学教研活动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教研组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宗旨,以学校数学教学工作要点为主线,继续加强数学教学的改革,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来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活动计划。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2、立足课堂,让学生轻松学数学。

3、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

4、积极开展数学主题教研活动,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自身内涵

教研组研究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课改主要精神;数学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数学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外,我们努力在课余时间多看一些符合当前教改新形式的文章及先进的教学经验介绍,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并进行内化,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理论的支撑。

(二)按时有效地开展教研组活动

1、教研活动定于双周二第三节课,除了这一规定时间外,组内教师随时进行各自教学情况的反馈交流,群策群力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难题。

2、加强集体备课,注重个人修改,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3、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对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注重作业内容的研究,把基础性和开放性的研究作为经常性研究。

4、结合教研组自身特点,组内教师多听随堂课,互相取长补短。平时多汲取其他教研组的优点,努力把教研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5、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开展学校的数学竞赛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月份工作计划:

9月:

1、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2、制定教研工作计划。

3、完成本月备课目标。

10月:

1、理论学习

2.完成本月本月教学目标。

11月:

1.对上半学期内容进行复习,准备期中考试。

2、期中测试、试卷评讲、质量分析

3、数学竞赛

4、听教学活动示范课

12月:

1.完成本月教研任务。

1月:

制定复习考试计划,按复习目标进行复习。

四年级数学组

2012 . 9

四年级教研组活动计划 篇2

一、“二度上课”教研活动的实施

1.教研活动公布

在活动初期公布活动的主题教学内容是什么,“首度上课”由哪些教师上课,以及“二度上课”的教师,并且一对一做好“二度上课”安排。需强调的是,在初期要先拟定单元教学计划,组织所有参与上课的教师进行学习分析,以使大家明白课时教学不能局限于一堂课,应该从单元的角度去整体思考一堂课,使得上课教师的设计具有单元意识,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单元教研活动。

2.上一课评一课

“首度上课”的教师按照单元计划课时顺序依次进行课堂教学。“首度上课”结束后,应立即组织评价活动。首先让上课教师进行5分钟的教学设计阐述,还可以针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觉得不足或遗憾的地方作陈述。接着由“二度上课”的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就对方的教学优点,以及针对不足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3.“二度”课堂教学

“二度上课”的教师在“首度上课”的第二天开始课堂教学。根据单元教学顺序,“二度上课”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要求全体教师参加活动,并参加最后的活动总评。

4.全员参与评教

在“二度上课”结束后立即组织总评会议,同样先由“二度上课”的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理念阐述,同时也谈谈“二度上课”的感受。接着由参与教师进行活动发言,可以针对课堂教学理答,也可以针对“二度上课”教研活动的感受进行说理。“首度上课”和“二度上课”的教师还得就异同处互动交流,共同提高。最后由活动主持人从全局的角度对本次“二度上课”教研活动进行总评和引导,让大家较为清晰地了解和知晓“二度上课”教研形式和教学走向。

二、“二度上课”的课例阐述

1.两次上课的单元教学计划

本文以水平二(四年级下)“跑”的单元教学位内容的两次上课的单元计划进行比较(见下页表格)。

2.变化

本文以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为例阐述“二度教研”设计的变化。

变化一:取长补短

“二度上课”首先要保留“首度上课”教师好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尽量避免再次出现“首次上课”的不足之处,完善“首度教学”。“二度上课”的一个特点就是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完善教学。在“二度教学”的课堂上,“首度上课”的优点还可以继续看到,而针对评课意见中对“首度上课”不足之处得到完善的修改后,教学将更接近完美。

例如,在本次教研活动中第一课时的“折返跑”教学中,“首度上课”的C老师采用了“点鞭炮”的教学设计,利用生活中的“点鞭炮”体验,结合折返跑技术学习进行教学,这样有特点和贴近生活的教学设计是本课的一大亮点。“二度上课”L老师的课堂教学保持了这个优势设计,但她认为C老师在“点鞭炮”的设计中,只是简单的采用原地“点鞭炮”,仅仅停留于“折返跑的启动加速动作”,消解了“折返前的侧身下蹲转身动作”。鉴于此,L老师二度上课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近“鞭炮”前做“上步动作”再“点鞭炮”练习,这样就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技术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对“首度上课”的取长补短。

变化二:去粗取精

“二度上课”中另一个特点就是去粗取精:留下有效的教学设计环节。“二度上课”的教师在观察“首度上课”后,针对课堂中好的设计肯定并保留下来,有缺陷和不合适的环节,没有修改的可能,或者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可以去除“首度上课”的某些环节重新设计。鉴于修改的时间太短,只能针对某些细节进行改进,否则,教研就失去了主题,失去了“二度教研”的目的。

例如,在本单元第二课时的“不同姿势的起跑触物折返跑”的教学中,“首度上课”的Z老师在主体练习部分中设计了多达15种不同姿势的起跑触物折返跑练习方法,学生练习兴趣较高,但课堂流畅性遭到破坏。在“二度上课”时,Y老师把15种练习方法分成三大类,每类采用任务卡的形式让每组有选择性地进行自主练习。这样,不仅避免了Z老师因内容多而走过场,同时,选择性的“菜单”练习把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对比两堂课,第二堂课在第一堂课的基础上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了保留,把练习形式进行彻底删除并重新组合,这样的去粗取精地选择是本次“二度上课”一次大胆地创新变革。

变化三:求同存异

“二度上课”教研中的“同”是指两位上课的教师首先要统一思想,尤其是“二度上课”的教师要尊重“首度上课”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重难点和一些大体的设计意图,毕竟每一位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还有,“二度上课”的教师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晚上,若对“首度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大手术”,也是不大可能或是不完美的。假如都从个人的角度出发,那“二度上课”教研活动就成了各自的舞台,就很难完成预期的教研目的。所以,“二度教研”需在“大同”的思想下发挥各自的“异”,彰显上课教师的个人魅力和特点,这样的教研活动才显得更有意义。

例如在本内容单元教学的第三课时“多种形式的折返跑”教学中,两位上课教师对该课时教学重难点的确定达成了一致(重点:侧身急停、急起;难点:重心放低、身体协调、快速反应)。而Y老师的特长项目是跨栏,L老师的特长项目是篮球,两位教师在教学中都把自己的专业特长融入到折返跑练习中去。Y老师采用“跨+跑”的组合形式,通过跨越一定障碍进行折返跑练习。L老师将篮球元素加入教学中,采用运球和“莱格儿跑”做折返跑练习。两位教师在“求同存异”的认识下,两堂课都取得了预期效果,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教学。

变化四:推陈出新

“二度上课”教研活动中的“二度上课”就是在“首度上课”基础上,呈现一堂相对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是“首度上课”推陈出新的蓝本再现。“二度上课”是基于“首度上课”框架,在“二度上课”的课堂上,可以看到“首度上课”的影子,甚至是大部分教学环节,但看似第一堂课,却又是一堂有所变化的教学课。

例如,在本内容的第四课时“10米×4折返跑——考核”教学中,“首度上课”的Z老师采用了二次考核的方式,即在准备活动结束后,进行第一次考核,再在主体教学结束时进行第二次考核,以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考核成绩,这样的考核有利于学生成绩的发挥。“二度上课”的L老师仍然采用了这种二次考核的方式,但他认为在二次考核中间的环节中,Z老师没有注重学生折返技术的强调练习,L老师就在中间教学中加入了技术练习的教学环节,这样推陈出新的教学设计,非常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发挥技术,应用于实际。

三、与同课异构的关联

“二度上课”和“同课异构”这两种教研活动在某种意义上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教研活动形式,它们之间肯定存在相似和不同之处。

1.相似之处

相同的教材内容,不管是“二度上课”还是“同课异构”都是根据同一个教材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两者都是为同一个教材内容服务的。相同的教学目标,两者都是为了达到同一个教学目标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2.不同之处

上课次数的维度不同,“二度上课”是纵向维度上的两堂课,而“同课异构”是横向维度上的若干堂课。教学设计的层次不同,“二度上课”就像是同一幢楼的上下层关系,没有下层就不可能有上层,上层基于下层并给予延续;而“同课异构”则是同一幢楼的同层关系,同一层里有若干个单元,相互之间可以单独成立。

四、建议

1.“首度上课”教师的压力。当“二度上课”教师的“锋芒”完全盖过“首度上课”教师时,会造成一些心理上的不适和阴影;同样的“首度上课”教师的课上得“挺好”或者是“不好改”的情况下,“二度上课”的教师也会受到相应的压力。所以,不管执教者还是看课者,或者是组织者,都要端正思想看待上课教师,不能以一次教研活动的课堂教学好坏来评价教师,更何况教研活动本来就是解决问题的,不能以竞赛的视觉看待执教者。

2.本次“二度上课”教研活动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约,“二度上课”是在不同的班级进行。笔者认为,“二度上课”应在同一个教学班进行施教,其效果可能会更加明显。但一切想法还需要实践的检验,才会知道哪种形式更适合更合理。

3.本次教研是以单元计划为基础,但在单元计划的制订和理解上,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的认识,导致“二度上课”也在一定程度上夹杂了更多的个人因素,影响了教研效果。笔者建议,“二度上课”教研活动开展之前可以进行一个全体执教者的专门解读会,尽量减少个人因素对整体活动的影响。

四年级教研组活动计划 篇3

一、敬业、合作、创新的教研组文化

文化是教研组最深层次的东西,它是教研组组内成员的活动及其成果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积淀的结果,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精神文化

蕴含在教师行为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风尚等深层次的文化是教研组的精神文化,是教师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教研组成员的共同愿景是教研组精神文化的前提条件,是激发全体组员持续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在与学校文化保持方向一致的基础上,我校每个教研组都确立了基于自身实际发展的愿景和文化理想。

如科学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及全体成员的理想追求,形成了“STL”文化,其核心内涵是:科学(Science)——科学教师应具备传播科学的素质,科学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技术(Technology)——教师要讲究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不断地提高教学技能,提升教学的智慧与艺术;生活(Life)——把教学工作研究化,把研究工作生活化,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在“STL”文化的引领下,科学教研组大力开展主题化科研、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专业素养、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又如初中语文教研组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色与全体语文教师的理想追求,自觉地形成了“双JI”文化这一观念体系,进而达到了一种精神境界。“双JI”文化的核心为三个字:基、积、技。取三个字是与我校提倡的国学经典之一《三字经》相配合,形成学校文化的一种辐射与外延。以此为基础,语文组形成了这样一项共同愿景——在今后的几年里,要创建一个使师生双向都有坚实的基础、有丰厚的积累、有过人的技能,体现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力争上游精神的实践型共同体。

(二)实践文化

教师精神文化只有付诸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为此,学校果断推行了电子备课、作业整合等教学改革,要求各教研组结合自身特点,落实到各备课组具体实施,以达到备课与作业整合的最优化。这些改革自实施以来,收效显著。

我们在同一年级部的各学科分设备课组,组员一般在四人左右,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每次备二至三节课,主要探讨教学难点和疑点,然后集结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再由其中一人主备。这种形式对新教师的成长非常有利,能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备课组教师通过合作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整合作业、拟制试卷等集体活动,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减轻了备课压力,缩小了平行班之间的差距,提高了教学质量。2013年,我校中考科学成绩名列全市公立学校第一,而这个成绩的取得,正是九年级科学备课组四位教师精诚合作、不计得失、不懈奋斗的结果。如为了不让学生在紧张的复习中产生疲惫感,他们不断摸索新的课堂模式,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如何上好复习课,实现高效复习”专题教研活动,如李铭老师在习题课中尝试了以师友互助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模式,徐锶锶老师则进行了任务型习题课的探索,鲁优儿老师则注重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在课外辅导方面,四位老师对潜质生的辅导做了大量工作。此外,所有科学教师都力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勤做课堂笔记、常整理错题本、归类解题思路等。

正所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同九年级科学备课组一样,我校其他备课组也都依靠团队的力量,紧密合作,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上,学校不按资排辈,只要有各类活动,教研组都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如赵圆圆老师,她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我校,三尺讲台还未站稳,学校就安排她去宁波上公开课。对于这样一位几乎有没有教学经验的新教师而言,这无疑有着巨大的压力,她也曾偷偷掉过眼泪。但是,她的背后有整个教研组团队的支持,大家一次次地帮她磨课,提供宝贵的建议,使她最后自信地站在宁波的讲台上,获得了听课教师的好评。后来赵圆圆老师在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很感谢学校给了她那么多听课上课的机会,让她在磨练中快速成长为一名经验较为丰富的年青教师。又如在调入我校之前有八年教龄的吕培老师,在原学校没有开过一次公开课,而到了我校却在一年之内连开了三次,其中一次还是教研员亲自听课指导,而这在她原来的学校几乎是不大可能的。

二、温馨和谐的年级部文化

学校年级部文化的核心是人文关怀。

教师文化不应该只是教师间简单的利益交换和生硬的任务联系,它还应该是一个情感的网络。以往,人们在强调教师文化重要性的时候重点都在于如何促进专业成长、学校发展。其实,基于教师生活的教师文化,更应该是具有温度、体现生命价值、充溢人文关怀的心灵文化。

学校犹如一个社会,班级好像一个家庭,年级部就是一个社区。年级部是学校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中间层级,是联系学校和班级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年级部工作的绩效如何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乎年级部核心竞争力的年级部文化建设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

为营造一种温暖如家的年级部文化氛围,学校首先实施的一项措施就是打造特色年级部文化。每个年级部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和合作性,呈现了各具特色的年级部文化。如小学部在教室外墙设计上做足了功课,年级部内教师分工合作,有人负责设计,有人负责置办材料,虽然有些教师并不任教同一个班级,但是大家同在一个年级部,一起分担工作,把每个楼层都打造得独具风格。

年级部内,各班虽然存在竞争,但更多的是合作。如每次校运会,尽管赛场上各班互相竞争,但是校运会前的赛场训练,却都是各班教师轮流负责训练学生的,教师们不分你我,使得训练效率大大提高。

学校还进行了文明办公室的评选。我们公布了详细的文明办公室评选标准,把温馨、和谐、整洁作为重要的评选依据。各办公室对照标准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出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办公室文化:走进美术办公室,一进门就能欣赏到张贴在墙壁上的本校教师创作的书画作品,学生的美术及手工作品也井然有序地摆放着,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鼻而来;走入小学部办公室,则让人瞬间感受到童真的妙趣;走进初中部办公室,则给人一种敞亮整洁、井然有序的感觉。在这样的办公室里工作,人的心情自然也会特别愉快,工作起来也就特别有精神了。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研组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单元教学为阵地,严格执行课程标准,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规律,提高教研工作成效,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的转变,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确保课堂40分钟的有效性,在课堂中“精选、精讲、精炼”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

3、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做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4、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并落实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5、加强作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6、注重学生的课外积累与运用,开展读书系列活动。

7、加强语文课题的研究工作。

三、专题研究内容:

1.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资源整合与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

四、具体措施:

年级教研是校本教研的核心,为了充分发挥年级组相对独立的教育团体功能,本学期,我们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将围绕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加强教研的力度,扎实有效的开展教研活动。

(一)认真学习教育理论。

本学期教研组将继续学习教育行政和教育科研部门下发的有关书籍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基础教育改革具体要求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从而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教育教学研究。1.坚持青年教师组内研讨课、学校公开课的真正落实,要求本教研组的教师认真听课评课,并及时写出听课心得、教学反思,坚持从组内做起,踏踏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教师的公开课要认真组织,定好时间、课题,本教研组教师要调好课,届时全部参加听课,并作好评课。

2.进行教科研讨。我组将利用课余的时间,对教育杂志上的一些热门文章进行讨论。课题的研究贯穿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结合教学工作展开研究,注意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力量,真正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探讨和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总结经验,以利于以后的课堂教学。

3.加大“语文大量读写”的开展力度,要想让学生形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本教研组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多读书,及时阅读教育教学书籍,做好读书笔记。同时,各个教师要做好学生读书引路人的角色,给学生提供读书目录,为学生的读书进行必要的指导,真正实现大语文的教学观念。

(三)围绕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 1.积极配合教务处做好教研组的质量管理。

2.小组活动:每周二下午第三、四节课时间,至少开展一次教研活动,事先定好主题,定好发言人,做好记录。

3.提高备课质量,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针对全册教材重点、难点重点备课,备课要做到能突出个性,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课前有准备,课后有拓展。

4.课后加强反思。教师均有一定量的教学随笔及案例分析。教学随笔不报流水帐,能围绕一个主题。

5.备课组统一作文作业格式,统一作文备课方式,统一作文的批改方式;语文作业上可实施弹性作业。

6.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使其在原有层面上有所进步。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跟踪辅导工作。

(四)创建特色 1.组织好语文学科竞赛,竞赛有方案、重过程、有小结。2.围绕听、说、读、写,让每位学生快乐于语文实践体验之中。教研组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本学期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 2制定本学期教研组计划 3学习《中小学教学常规》 4学习本学期作业要求、备课要求 5集体备课第一、二单元 6写字比赛 十月份

1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 2集体备课第三、四单元 3检查备课、笔记、作业 4举办学科竞赛活动 十一月份

1学习《中小学教学常规》

2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3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4 集体备课第五、六单元 5检查备课、笔记、作业 6期中复习、检测 十二月份

1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2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3 集体备课第七、八单元 4 作文竞赛 一月份

1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2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3 集体备课第八单元 4检查备课、笔记、作业

5讨论小学中年级“文画交融,开放批改”式作文教学备课遇到的问题

6讨论小学中年级“文画交融,开放批改”式作文学生写作训练中遇到的问题

7阶段总结:一学期来“文画交融,开放批改”式作文教学取得的成果

8讨论期末复习、检测方法 9 本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五、组内公开课安排

2017年9月

孙小霞

张宁

李伟 2017年10月

韩会娟

牛瑞娟

李萍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5

本学期,我们四年级语文教研工作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题的活动,进一步推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及思路:

1.积极推进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的新型教学模式,创设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2.进一步学习新常规,强化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展开与落实,优化课堂练习和作业。本学期,对备课方式进行调整,实行精备课和调整课相结合的方法,每位教师精备不少于16课时,精备课的教案和课件必须相一致。期末要按照新常规精品课要求上交一份精品教案,并推荐优秀设计参加县、市“新常规新设计”征集评比活动。

3.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使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教师的.思想领域。并充分利用教研组和学校的教研活动,将新课程理论与课堂实践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优化课堂教学,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打造“有效”课堂。

4.明确本学期的主要研究专题―――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组织教师围绕研究专题进行交流与探讨,通过培训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即掌握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时机、方式、方法等,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

5.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制定综合性学习方案,扎扎实实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6.加强质量监控。我们要以《温州市学业质量评价改革》为指导,减轻学生做“无效的无意义的检测考核”的负担,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关注后20%学生的学业分析和转化。要对质量进行分析,查漏补缺,改进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三、工作措施:

(一)认真学习教育理论。

本学期,教研组将对照课标反复学习各种刊物,《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走进名师课堂》等,领会其内涵,将理念内化吸收,做好学习笔记,交流学习体会,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提升教师个人素养。通过中国教师研修网,学习“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理念、目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

(二)落实好教研组活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扎扎实实搞好校内评优课活动。要求本教研组的教师认真听课评课,并及时写出听课心得、优秀案例、教学反思,坚持从组内做起,踏踏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2.进行教科研讨。我组将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抽出一段时间,轮流进行语文专题讲座,对教育杂志上的一些热门文章进行讨论。

3、加大“语文大量读写”的开展力度。充分利用早读、阅读课,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浓厚的读书兴趣,加强读书方法的指导。突破作文教学中僵化的思维模式,倡导“生活作文”“真情作文”“想象作文”,构建“读写结合”的训练体系,扩大阅读量、写作量,加强积累,真正实现大语文的教学观念。

4、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使教学活动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从而缩小班与班的差距,使所有老师及班级共同进步。

(三)围绕常规工作,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备课:按照教导处的要求,在原来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着力与对教材的分析,对学情的分析,加强单元备课,在吃透教材之后,再发挥集体的智慧,并结合个人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是备课做到有深度、有广度,为上好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真、求新、求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繁琐的讲解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另外,要树立大语文观,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扎扎实实好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作业:作业设计要“精”,对作业加以精选,注重练习的有效性,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评价要多样性。

4.辅导:因材施教,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帮学生树立自信,是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四)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持续发展服务。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课堂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等。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研计划,确定教研工作重点;

2、向本年级老师传达本期学校召开的教研会的精神;

3、本年级的教师公开教研课的确定和人选的安排;(本学期由李仙伟、叶蓬蓬、刘知英3位老师上公开研讨课。)

4、制定集体备课计划。

5.校本培训——信息技术培训

十月份:

1、集体备课《母鸡》,中心发言人:叶蓬;

2.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何洁

3、集体备课《去年的树》,中心发言人:林了了

4、四年级公开课活动。

5、校本培训——信息技术培训

十一月份:

1、期中教学常规检查

2.集体备课《秦兵马俑》,中心发言人:何洁;

3.集体备课《给予是快乐的》,中心发言人:陈显芬;

4.校本培训——质量分析会

5.校本培训——信息技术培训

十二月份:

1.“学为主”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2.集体备课《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心发言人:林了了;

3.、“新常规·新设计”评比

4、校本培训――语文组团队研磨展示(三年级)

一月份:

1.集体备课期末复习研究;

三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6

刘梅

一、指导思想

新的学期,我们三四年级语文组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以落实学校工作计划为重点,以老教师引领新教师为切入点,扎实地搞好教与学的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备课、听课与评课、作业批改与学生辅导等活动,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努力提高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积极配合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工作。

二、学情分析

三四年级现有三百多名学生,共六个教学班。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人交流,与人对话。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很幼稚的见解。所以老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促其从不同方面都有所发展进步、提高,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感受班级的温暖、老师的关爱。

三、主要工作目标

1、按照学校要求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确保课堂40分钟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坚持三清、落实兵教兵”,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小组竞赛学习和全班交流的方法,构建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2、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表达”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教学探索,在教务处指导下,继续开展好“听课评课”活动,提高教学实效。深挖教材,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

4、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书写质量。合理分配课堂教师讲授时间,尽可能做到“堂堂清”,作业减少机械抄写重复性作业,可写可不写的可以不写,重点内容要交给学生快速掌握识记的窍门,难点内容要分解来学。

5、根据学校安排结合本年级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悦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升语文素养,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多面发展。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备课:老师要认真分析本班学生的特点,分析教材的特点,总结上学年语文教学的得失,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稳步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和考试内容制定合理务实的教学目标,能仅仅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有效的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避免上课马虎,课后搞题海战术的做法。

2、高效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作业设计合理,教学流程在规范紧凑方面下工夫,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质。

3、认真反思。认真写好每课的教学反思,及时记录课堂中的点滴体会,积累教学的思考、感悟,为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及理论水平奠基。

4、作业布置:作业设计要“精”,对语文作业要精选,注重练习的有效性。要分层练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在作业本上,要根据不同学生实际给予内容丰富、意见中肯、数量不少的批语。

5、学生辅导:因材施教,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补差提优,采取“一帮一结对子”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以往的基础上有进步。

6、继续发挥组内的优势,对所教课文进行交流研讨,努力达成共识,缩小老师教学之间的差异,以更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课文要加强钻研的力度,力求简化教学头绪,抓住文中最经典的语言处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力求体现“扎实、真实、朴实”的教学风格。

7、加强课外阅读训练,充分利用每周七节的阅读课,调动学生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籍的积极性,提倡学生熟记《弟子规》等古典道德文化,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换阅读,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总之,在新的学期,我们三四年级语文组将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任务,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抓手展开工作。我们将借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沿着我们既定的目标,勇敢攀登,再创教学质量的新辉煌!

五、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学习课程标准和《七中教师手册》

2、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3、集体备课,制作课件(按单元疏通教材);

4、签订新老教师结对子计划;

5、上好骨干教师示范课

6、常规作业教案检查

十月份

1、集体备课,制作课件(按单元疏通教材);

2、新教师上过关课

3、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4、常规作业教案检查 十一月份

1、集体备课,制作课件(按单元疏通教材);

2、组内开展默写比赛

3、常规作业教案检查

十二月份

1、集体备课,制作课件(按单元疏通教材);

2、教研组举行课本剧比赛

3、常规作业教案检查 元月份

1、制定复习计划

2、期末复习检查

四年级教研组活动计划 篇7

下面就结合本学期我自己的在《积的变化规律》一课的活动单的设计与使用谈困惑与思考。

一、这节课我们年级备课组是这样设计活动单的

活动一:完成下面两组计算, 并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 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

活动一的设计主要是围绕积的变化规律中“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以几, 积也乘以几”这一条规律设计。是希望学生通过已经举出的算式看出规律:两个因数中,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是呈现倍数递增, 然后观察积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的。

活动二:完成下面两组计算, 并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 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

活动二的设计与活动一的设计很类似, 主要是围绕积的变化规律中“两数相乘,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除以几, 积也除以几”这条规律设计。

活动三:把活动一和活动二中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规律。

到此为止, 主要落实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呈现倍数关系时的积的变化情形。但是我们考虑到, 在“导学活动单”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中, 由于大量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 同时又无法预测学生在多长时间内能完成以上这几个活动, 故在后面有增加了一下活动作为课外拓展让学生们“跳一跳”也能摘得到果子吃。

二、在使用这张活动单后引发的困惑和思考

整堂课下来学生似乎利用活动单的效率并不高, 原本预设的前四个活动都不能如意的完成, 对于积的变化规律依旧没有理解掌握, 部分学困生甚至完全听不懂这节课, 这是何缘故?结合课堂教学反思原因有如下几点:

1. 活动单设置难度太大, 且缺乏“拐杖式”的导引

从教学内容本身上而言, 积的变化规律属于单元的难点, 理论性较强的知识, 规律性的东西相对较为抽象, 学生不容易掌握。对于一个刚刚从三年级上来的学生而言, 规律性的知识点掌握起来存在的难度并不小。再看看这张活动单, 活动一到活动三实际上主要是总结出这样一条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 (或除以) 几, 积也跟着乘 (或除以) 几。从“积的变化规律”本身而言, 在小学阶段主要有五条规律。这是其中的两条。且从严密性考虑, 这条规律之后应该补充一个限制条件, 即“除以几”这种情况下, 应排除0. 那么这一限制条件也应该设置适当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来发现。

2. 不能为了完成“活动单”而迷失教学目标

活动单的使用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 但是它也是一把教学的双刃剑, 把握不够好很可能带来事倍功半的灾难。活动单也不能代替或者变成课堂练习, 活动单应该具有简洁明确的几个重要活动设计, 在课堂上通过老师引导, 学生完成活动, 在体验中探索、验证、消化知识。在本次的活动单设计上, 最后的两个活动属于在前面的积的变化规律掌握的相当不错的基础上, 增设的探索, 是属于练习拓展的部分, 并非本节课的重点。从这一点来说, 也体现了教师在设计活动单的活动时候, 应该紧紧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 集中精力加以突破。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快乐体验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是教师用活动单进行导学的最主要目的, 我们应该适当将眼光放远, 让孩子在活动中乐于学习, 乐于探索, 能掌握处理在探索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的方式方法, 让孩子对数学更快乐, 更自信。

摘要:“导学活动单”是“生本课堂”这一课题的主要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环节大体上可概括为“情景引入—小组探究—反馈总结”, 灵活使用“导学活动单”, 能够提高课堂效率, 实现学生快乐学习, 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新课标下如何开展教研组活动 篇8

一、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

近年来,由于学校以年级组为办公单位,老师比较分散,教研组集中一次不容易,再加上学校把教研组活动时间与市区教研活动时间、备课组活动时间都放在一起,不被其它活动冲掉的时间很少。外面教研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基本形式是听一节或两节课,由一位专家进行简单的点评,再选择一位专家作一个讲座,而且时间较紧,匆匆忙忙的结束,主讲老师精心准备的内容讲不了,听的老师也体会不到报告的关键和目的,效果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加大校内教研活动的力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充分挖掘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智能。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场所,是教师精心设计教材、充分展示备课构想的地方,对任何一个教师来说,花再多时间来研究课堂教学问题都不为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南京市区每次组织的教研活动都要开设研究课,由一到两位教师向大家展现他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大家提供教学示范和研讨素材,但这样的大型活动一个学期一般也就是二到三次,而且每次评课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想法,要想真正的研究课堂教学,各个学校的教研组和备课组应该是一个最小组织。要经常在一起研讨课堂教学问题,我们学校进行的组内公开课制度就是一项很好的推动研究课堂教学的措施,如我们在上三角函数的《任意角》时,提前一周在集体备课时,划分好课时,找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的问题情景,说明知识应用的典型例题等,然后个人在此基础上分别备课,做好课件,在上到这一课时,提前一天由两位年青老师先上,其他老师去听课,结束后大家再一起讨论,分析每个人的优点与不足,有人引入的问题情景好,如有位老师以扳子拧螺丝因方向不同,效果不一样,分别是拧紧和拧松,引入正负角,生动活泼,激发学生思考。有一位老师在画出多个210 的角,由于没有规定顶点和始边位置,样子多种多样,不方便观察和研究,引入象限角等,把两个人比较成功的地方一一找出,不足之处也找出,个人在他们上的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备课,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调整。第二天,大家上课后,再请一位年轻老师把他上课的详细教案和课件在修改后,发到备课组的公共邮箱,大家再提出修改意见后汇总给那位老师,请他再结合大家意见进行修改,这样形成一个备课组集体讨论一节课的教案。每个人在此活动中都得到了锻炼,业务水平有了提高,下次再遇到同样一节或类似的课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模式和框架。这种活动一学期下来,至少有十四五节比较理想的教学设计,这对每一位老师的专业成长都是有帮助的。

二、组织教学技能的比赛

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很多方面,如解题、命题、领悟教材、语言、板书、组织教学等,而说课是一项能比较综合反映老师的教学技能,外面的教学比赛、职称和招聘等都会设说课这一项。在校本培训时,一个学期可以组织一次教师的说课比赛,提前两天告诉老师说课的课题,请他们从教材的地位、作用、关系,学生的基础、能力、习惯等方面分析这课时的教学重点、及其原因,教学难点及其对策,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过程的流程,反馈通道的建立等写出个人设想,并在规定时间内向组内评委说课,评委为每位说课老师评出相应的成绩。因我们组举行过几次这样的比赛,每位老师对说课的要求都比较清楚,所以都能在较短时间内抓住关键,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在参加职称评定时,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在这一环节都能顺利通过。一位年青老师还代表我们区参加市里的说课比赛,获得一等奖。说课时,她以暗线的发现串联起知识的学习,得到评委们高度的评价。平时,我们多数人只重视知识这条明线,却忽视了掩盖在知识下面的这条暗线。这位年轻老师她却能把很平常的一节课《指数函数》理出两条线索,能透过这条明线分析到隐含在知识下面的暗线即方法这条线,并且指出要通过指数函数的学习,掌握研究一类新的函数的方法。如果同学真正领会了这种方法,那么后续的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学习就会相对容易掌握。

三、交流新教学技术的学习

现代教学中新技术的出现,给教师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与时俱进,提高教学水平。我们学校从最初的胶片投影仪、实物投影仪,到电脑及与其相关的展台、电子白板、短焦投影等硬件的不断更新,再加上各项教学软件的出现,老师不积极参加学习,提升自身的水平,就掌握不了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那么你的课堂效率、学生的参与程度都会下降。我们组在校本培训时,根据个人的特长,合理引导他们钻研新的技能。在个别老师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水平后,再由他们传帮带,培训其他老师。如,现在老师备课,很多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然后打印或再制作成课件,这样电子文档的应用能力成为完成这项工作的关键之处。在数学备课时,数学的公式、符号、图形、表格等输入成为难点,每次都在插入中找,有些公式编辑器打出的符号也不便于编辑,整篇文档格式不一,打印的效果不好。这样既影响速度,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在教研组活动时,我对大家进行了这方面的培训,使我们组的老师很快学会用域代码和定义快捷键的方法进行输入数学符号和图形,把我定义的Normal文件传到他们备课的电脑中,并把其中的内容打印给每位老师,教给他们如何按照自己容易记住的方法在自己电脑上再进行修改,这样经过一周左右时间的适应,我们组每位老师的输入速度得到大大提高,大家再也不怕数学符号和数学图形了,而且打印的文档既美观又好看。此外,我们学校建立了数学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图形计算器和其他一些硬件和软件设施,这项工程的开展应该是走在全国各教研组的前列,最近还接待了全国许多同行的参观学习。目前,我们教研组正利用数学实验室,开展相互学习交流,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大家一定能得心应手,使数学实验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技能中再立新功。

四、加强教科研能力的培训

写专业论文对教师尤其是数学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们普遍感觉写专业论文很难,不知从何下手,甚至有畏惧心理,担心自己写的东西不能发表或获奖。长此以往,老师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也会影响到老师们的教学水平。为了调动本组老师撰写论文的积极性,我们请本组一位教科研比较成功的老师,现身说法,讲述自己是如何撰写专业论文的,由于是同组老师,经验传授的很直白,也易于接受。我们还请这位老师讲述了写论文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技巧,如论文的格式要求,如何收集资料、分析概括别人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观点,如何寻找理论依据,如何结合具体文章进行分析说明。使大家感到,原来写论文并不是高不可攀,自己平时处理教材的观点与方法也很独特新颖,只不过没有写出来,这样树立了全组同志的信心。结合学校举办的金秋论文比赛,全组20多人每人都积极主动的交了论文,还有几位平时几乎从不写文章的同志也主动提出要求,下次进行教研活动时,他们想把自己写的文章向大家做一个汇报,请大家提出修改意见,以此提高论文质量;一些老师准备向一些杂志投稿。还有部分年轻老师也制定了目标,争取每周写一篇自己的教学感受,以积累素材,一两个月写一篇比较有价值的论文。

五、学习研讨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由于平时忙于教学,关注学生比较多,对教材与习题研究比较深入,但对于教学改革的动态、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可能了解不够。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每学期都利用活动时间,聘请研究这方面的专家给大家开设讲座,把这些新的理念和思想带给老师,以更新老师的观念,拓宽视野。如,在新教材开设初期,大家有时难把准编写的意图,对有些教学内容要达到的深度与广度理解不确切,我们邀请了教材组的一些专家来教研组开设相关的讲座,并与大家交流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树立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观念。在高考的改革中,为了帮助高三老师了解高考命题专家的想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我们请了多次参与高考命题工作和数学考试说明编写的老师来校和大家研讨交流,对我校高三的复习进行点评,找出其与高考的差异,让老师明确高考题的选择标准,这样在复习与命题时,老师选择的题目更加贴近高考。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学校还聘请了上海教学研究院的博士来向大家作老师专业发展的讲座,介绍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使大家都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些具体做法。

由于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集体智慧,调动了老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在短时间内使全组老师的教学技能得到长足的进步,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技能得到完美的改善和提高。同时,我们所做的工作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并且获得南京市先进教研组的称号。如今,教研组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已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上一篇:幼儿园下学期班务计划-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计划下一篇:多家联合采购申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