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我所想,爱我所爱

2024-11-11

想我所想,爱我所爱(精选3篇)

想我所想,爱我所爱 篇1

想我所想,爱我所爱

生活中不如意事之常八九,但能不能活得潇洒就得看我们自己的心境。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决定我们能否活的开心快乐,而我们心里所想又会影响我们做决定,所以我们心里的想法对我们能否活的轻松洒脱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一个人心里的想法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会有什么样的选择,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就会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作为······由此看来,想我所想,爱我所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每时每刻都会遇到选择,或大或小。比如今天吃什么饭,今天去不去上课,去上课了听不听,听了用不用心听,下课做不做作业,做了是不是自己独立做的等等我们每天都会有许许多多的选择,这就要看我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们怎么想就会怎么做,当然我们的选择必须是自己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要不然就算自己有所选择、有所取舍,也不能活的轻松,因为那还不是我们内心的真正想法,我们不需要做违心的选择,因为那会让我们活的好累,我们没有活出自己想活的那种状态,虽然说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按照自己内心理想的那种状态生活,但我们最起码不能做本来自己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事而因为别人或环境的因素去违心的做了自己不想做的决定,这样不仅结果可能不好,我们的心情也不会好,因为那不是我们真正想做的。所以做最真实的自己,想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是什么就放弃自己最初的想法,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一个人有想法才说明他还有思想,要不然就似行尸走肉一般,空有一颗跳动着的心脏,与其没有想法的活着还不如如死者一般静静沉思。

另外我们还要忠实于自己的选择,对自己所做的选择就要切实去努力实现,只有想法而没行动就是纸上谈兵,做出了选择就要勇敢的去实现,为了理想而奋斗不止是我们每个年轻人应有的魄力。陶渊明选择世外桃源放弃而不愿在官场中你争我斗,李白选择浪迹天涯也不愿置身官场,一生放荡不羁,活的潇洒自如,屈原以身报国选择跳投江河······我们都会面临着选择,在选择面前我们要做怎样的选择都要看我们心里的想法,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想法才会活的轻松,最起码不用违心的做事,这样才会开心。

人生中会有许多选择,我们只有遵从自己心里的想法,才会活出精彩,活的轻松洒脱,活的潇洒自如。

想我所想,爱我所爱,认真做好每一个选择,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活的简单,活的开心!

想我所想,爱我所爱 篇2

一、因为爱, 所以行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古代圣贤、先哲的经典名著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们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且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认为让学生多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 在他们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可逐渐培养其福德, 开启其智慧, 从而奠定他们一生中具有高远智慧和优秀人格与秉性的基础, 这些经典可作为他们一生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

目前的教育模式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而缺乏文化的熏陶、人格的培养。尤其是我们初中教育, 面临着中考的升学压力, 对古诗文的学习也只是为了试卷中的那二十几分———即为了考而去背。这简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亵渎。

我一贯喜欢积累一点古诗词。因此, 不仅学生时代最喜欢语文课的古诗文的学习, 而且在工作后也喜欢讲解这一类的文章。因为在学习过程中, 你可以穿越时空隧道去神话的故乡———《山海经》, 在那里聆听先民的歌唱———《诗经》和泽畔的悲歌———《楚辞》, 以及哲学的天籁《庄子》, 在救世的苦行僧———《墨子》的引领下, 登上历史的长城———《史记》去观看诸侯争盟记———《左传》并欣赏先人们运用隽永的说辞———《战国策》进行一场汉代财经大辩论———《盐铁论》。在辩论会后, 你既可以领略曹氏父子的悲凉沉雄之风骨, 也可见识阮籍的猖狂, 然后, 你既可以追随平静乐观、从容淡定的五柳先生一起去“采菊东篱下”, 也可跟随狂傲不羁、飘逸洒脱的李白去乘风破浪, “直挂云帆济沧海”……

就是因为爱, 所以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 我都会组织学生开展一项活动———每周一诗。

二、明目的, 抓落实

我刚开始搞此活动是课前送诗, 即每堂语文课前五分钟送一首诗。每天安排一位同学准备好资料, 然后在上课前抄在黑板上 ( 这也可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练习写粉笔字) , 并把生僻字词的读音、意思标出来, 再面向全班稍作讲解 ( 借此让学生练练胆量和口才) , 最后, 全班同学 ( 教师也准备好本子让当日抄送的同学抄) 把此诗抄在专用本子上并写上“某某某”同学抄送和日期 ( 每位学生可自行给此本子取一个名, 如“诗苑奇葩”“轻叩诗歌大门”“诗海拾贝”等) , 在此基础上全班齐读三遍。

当然此活动并没有完全结束, 前文我已说过, 我之所以开展此项活动, 既不是为了赶某种潮流, 也不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 而是因为自己爱这“一口”。为了让学生多储备, 积淀一点“营养”, 腹中多一点“诗气”, 所以平日的早读也要拿来过过口, 有时还利用课余活动时间进行配乐诗文朗诵比赛并进行录音, 让学生们陶醉在自己演绎的情感世界中, 和诗文越走越近, 心中小有成就感。

课前送诗进行了一段时间后, 我感觉学生的热情不那么高涨了, 有点应付了事的味道, 而我自己也觉得占用课堂时间太多, 有时稍微把话题一打开, 就会扯得很远, 大大超过五分钟。为此, 我立即作了调整, 把课前一诗, 改为每周一诗, 即在每周星期一送诗, 因为“食多也不化”。

任何活动开展之前, 尤其是双向活动, 都应该向活动的参与者说明目的、要求。每接一批新生, 我都会告诉学生, 此项活动重在参与。每位同学接到任务后, 都应认真对待, 因为这位同学除了要把准备好的资料抄在黑板上, 还要面向全班讲解, 这对那些表现欲强的学生来说不是件难事, 而对那些上课都极少发言的内向学生来说, 那简直就是故意为难他。但我的原则是“人人平等”, 既不厚此, 也不薄彼。当然, 对后一类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 让他们增强自信心。我相信, 有了第一次的局促不安, 就会有第二次的逐渐平和, 也会有将来多次的泰然处之。

除此之外, 还要向学生讲清, 在搜集资料“备课”时要做哪些工作。上文说了, 学生积累一些经典可作为他们一生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 所以, 我们每周一诗活动不是鉴赏活动, 因为鉴赏活动要对作品有全面的了解, 即南朝梁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 “是以将阅文情, 先标六观: 一观位体, 二观置辞, 三观通变, 四观奇正, 五观事义, 六观宫商。”我只要求作准备的学生读懂、读通 (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 此话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说明了读懂文字的重要性) , 读懂就是让他们在“备课”时自己要扫除作品中的语言障碍, 其中还包括诗中典故的出处、用意, 让语言发挥其媒介作用, 读懂作品以披文入情。如有学生抄送白居易的《暮江吟》一诗, 这其中要扫除“瑟瑟”“可怜”这两个文字障碍, “瑟瑟”在此是碧绿颜色之意, 而“可怜”一词为可喜、可爱的意思。读通, 这是在过了语言关的基础上搜寻与作品有关的其他因素, 如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具体环境以及作者的写作状态等。如针对白居易《暮江吟》诗, 抄送者还了解到: 作者此时因离开了京师这个是非之地, 满心轻松愉悦, 面对江南美丽的秋景, 写下了这首七绝。

当然, 要做到读懂、读通对条件好的学生来说并非难事, 因为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 而对有些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 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掌控。若教师当场能补充讲解的, 就立刻给学生一个答案。倘教师一时也难解释清楚 ( 这是很正常的, 中国的古诗文从最初的原始的二言发展到《诗经》的四言, 变而为离骚, 变而为五言, 变而为七言, 变而为律诗, 变而为绝句, 真是浩如繁星, 教师不可能是“万诗通”) , 那就告诉学生, 课后一起查找资料, 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背诵、积累, 这也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原则。

三、便学习, 授人渔

为了把每周一诗活动开展得更好, 每接一批新生我首先给他们讲解一点古诗文的常识 ( 主要是近体诗, 因为我要求学生抄送主要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主, 并且是名家名篇) 。

首先是体裁。我国的诗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都是时代的产物, 一时有一体, 一体有一式。广义的古典诗歌包括诗、词、曲三种体裁。诗歌从语言形式上被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系统。所谓“古”和“近”是相对的称谓, 此称谓始于唐代, 我告诉学生: 一般的情况唐代以前的诗歌可称“古诗”“古风”, 而出现在唐代, 有严密格律和固定形式的“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其次是句式。近体诗篇幅一定, 每句字数相同, 从句式上看有五言 ( 五个字) 、七言 ( 七个字) 两大类; 从句行的数目上说, 又可分绝句、律诗、长律。绝句分“五绝”和“七绝”, 律诗为八句。每两句为一联, 共四联, 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也分“七律”和“五律”两种; 长律是十句以上的律诗, 同样可分为“五长律”和“七长律”。

第三是押韵 ( 韵母相同或相近即同一韵部) 。关于这一点我告诉学生一般情况: 绝句的二、四句一定要押韵, 律诗的双数句也要押韵。

最后是词和曲。词兴起于晚唐, 至五代、宋蔚为大观。词, 又称长短句, 如辛弃疾的词集就叫《稼轩长短句》, 词实际上是一种“调有定格, 字有定数, 韵有定声”的格律诗。词分上下片 ( 或阕) , 有规定格式的词牌, 从风格上分为两大宗: 豪放和婉约。曲, 指合乐可歌的长短句即散曲, 散曲分小令和大令两种主要形式, 初中阶段接触的散曲不多, 只有写景的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还可教给学生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见题材, 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不同题材的主旨。 ( 1) 忧国忧民。 ( 2) 山水田园。 ( 3) 边塞行役。 ( 4) 爱情婚姻。 ( 5) 咏史怀古。 ( 6) 酬唱送别。 ( 7) 咏物感遇。中国古代诗歌内容极其丰富, 绝非是几个主题就能概括完的。即使是同一首诗歌, 不同人阅读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反复品读, 其意味就更加丰蕴。

识字,要想学生所想,爱学生所爱 篇3

关键词:化抽象为形象;形式多样;学用结合;方式自主

在识字教学中,有许多老师认为巩固识记生字最好的方法是写,他们认为只要学生把生字写上十遍、二十遍,就能记住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很不负责任的,是错误的,刚写完很多遍,当时可能记住了,但过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回生现象。“学完就忘”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这种单调、枯燥无味的生字教学失去兴趣,甚至有厌烦情绪产生,这样识字的效果就会很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学用结合。”就是说我们要善于引导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汉字教学充满趣味性,学生才会学得主动些。

一、识字教学重在“趣”

趣味识字注意从汉字本身挖掘趣味性,并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认识汉字,这样,识字变得趣味盎然,有效巩固了识字效果。同时,在识字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1.化抽象为形象,有趣识字

自交互白板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以来,师生使用的热情高涨、参与欲望强。交互白板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材料,又启发了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灵活使用这一技术手段,可以使学生与语文课擦出更多的火花,给枯燥的识字教学带来一次次“惊喜”。利用电子白板可以设计不同的模式:在识字教学中,一些象形文字可以通过绘图功能让学生上台随心所欲地画、写、圈,再进行涂色,之后可以利用白板的“演示”功能,将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记忆犹新。比如,在教学“鸟”字时,我先让学生上台画一画小鸟,然后出示象形文字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确“鸟”字的由来。接着出示“象”字,让学生举一反三地认识“象”字,激发学生认识更多相似的象形文字。在区分形近字时,可以采用配图、对比等方法,如,区分“晴、睛、情、清”四个字的字形可通过配以“太阳、眼睛、心情、清水”等动画区分,再加上顺口溜识记,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形式多样,有趣识字

识字教学千万不要枯燥无味地反复重复“横竖撇捺折”,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趣味性效果会更好。通过简单而有趣的教学方法,汉字在每个学生的心中会变成一个个有趣的谜语,一句句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趣味性的识字教学,开启了学生的心智,激荡着学生充满灵性的创造,使识字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低年级学生对儿歌、谜语、顺口溜、趣联等非常感兴趣,我利用这些形式鼓励学生识字,让学生从怕学到爱学,提高识字效率。如,儿歌识“夜”字:一点一横一个人,一点钻进一反文。夏天夜晚满天星,夜色美丽多迷人。“座”字歌:一点一个厂,两人坐土上。老人来上车,我把座位让。识字儿歌朗朗上口,学生爱读易记。谜语识“影”字,影:红日高高挂,照在北京城,投下三撇儿,那是它的影。“器”字谜:一只狗呀真奇怪,长着四张大嘴巴。小学生好奇心强,爱猜想,将汉字编为浅显易懂的儿歌式字谜,学生乐于在想想猜猜中识字。顺口溜识字:“火”字戴帽起火“灾”,“兵”字戴帽“宾”客来,“子”字戴帽写大“字”,“头”上戴帽很“实”在。“仑”字说话起争“论”,“青”字说话“请”客来,“舌”字说话讲大“话”,“周”字说话很“调”皮。顺口溜识字方法幽默风趣,朗朗上口,边说边背边记忆,学生易于接受。趣联识字相对难度大一些,适用于大一些的学生或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用熟字给出上联,由学生根据新学字对出下联,如“鸿”字趣联,“蚕”是天下虫,学生通过分析知道,“鸿”是由江和鸟组成,可得出下联:鸿为江边鸟。学生在读和猜的过程中就把字形深深地记在脑海中了,学得既轻松愉快,又情趣盎然。

3.学用结合,有趣识字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会写会用,把生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不仅有利于记住字音字形,还有利于理解字义。我在教学《雨点儿》一课的生字“飘”和“落”时,结合课文让学生看动画,问学生雨点儿从哪里飘落,怎么飘落的,然后出示“飘”字:“飘”字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为什么用“风”字旁呢,(因为有风才能飘呀);出示“落”字:落是什么结构,先写哪部分?(先写草字头,再写“洛”字,因为落的动作是从上往下,三点水要躲在草字头的下面。)最后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飘落”来形容(树叶、雪花等)。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我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温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但阅读时要循序渐进,开始时,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拔高要求,否则将“弄巧成拙”,扼杀学生阅读的热情。在具体操作中,我采取了“分层要求”的方法,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借助汉语拼音阅读,能直呼的就直呼,要求复述故事的大意;中等生先读生字,再借助拼音一段一段地读,不求快,但求读音准确;学困生阅读比较困难,要引导他们“找朋友”,即从书中找出自己学过的生字,并用铅笔在其下打一小点。这样,人人都在“阅读”,人人都能“阅读”,包括“找朋友”的学生也“读”得兴致勃勃。日积月累,打点的字越来越多,学生便可以自由阅读了。这一过程让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在“读”中有所得,在“读”中获得发展。

4.方式自主,有趣识字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认识事物,在得到肯定后他们会获得满足,并会更加积极地探索新知。记得我在教学“事”这个字时,学生自己编了一个虽然幼稚,但一说起来就能把字写出来的顺口溜:一横下面一张口,一把梳子堵路口,一根梳齿冒出来,竖钩一到齐牵手。于是,这个让很多人觉得难记的独体字,被孩子们“小儿科”式的顺口溜轻轻消化了。再如,在教学“申”字时,有的学生用“日”字加一“丨”就变成了“申”;有的学生用“口”字加“十”字就变成了“申”;还有的学生用“中”字加“一”就成了“申”等。这时,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的这种热情,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识字,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二、趣味识字中需注意的问题

1.解除束缚,开放性地识字

一提到识字,我们总是习惯地想到课本、课堂、学校,这些当然是重要的,但是社会发展了,人们生活的环境不同了,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汉字到处都有,随处可见。因此,我们要改变思维方式,拓宽途径,走开放识字之路。

2.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引导复习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

汉字是活泼的、有灵性的,所以在教学中,我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快乐识记。但汉字是一种符号、一种工具,又有它理性和规律性的一面,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规律,形成识字思维。对于要认的,特别是要写的字以及已学过的字,要引导学生在联系中、在比较中找到汉字的共同点,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当然这需要我们教师细心揣摩,灵活调整和整合教学资源。如,形声字,相同结构的字,要通过分析比较,重新排列组合,提高识字效率。

(2)鼓励学生主动识字

在今天这一信息社会里,许多学生在入学前已或多或少地认识了一些字,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圈圈读读自己已经认识的字,当小老师读给同座或全班同学听,让他们获得一种成就感,激起一种互相竞争的好胜心,更能促进课外主动学字,同时也为教师确定识字重点提供了依据。在生活中识字,教师要注意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认识的字。

(3)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学生学习风格、识记方法不尽相同,教学时,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来认识汉字。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用学过的字或课外认识的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多种方式来识记生字。多种识字方法的展示未必就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唯一方法。识字写字是重点,不等于一课就干这一件事,要想办法分散难点,减轻负担,不要过于集中地在一节课完成识字写字的任务,字量大的要分走,每节课突出解决一个重点,掌握一种识字方法。

3.不要过早把生字从语言环境中提取出来,单独认读

识字教学一直就提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是人们在实践中根据识字与儿童学习的规律得出来的。对学生来说,初读课文后就要能认读一个个孤立的生字,难度是比较大的。教学时,教师不宜过早把生字从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提取出来,单独认读,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熟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熟识生字的基础上,再提取出来认读,这样学生识字就有了一种语言环境的依托。

4.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人人清,不一定要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

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有强弱,通过一堂课、一篇课文的学习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记住这篇课文中的十几个生字,是不现实的。识字是一个反复、长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创设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如识字游戏、阅读活动、识字竞赛等,让汉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多见面,一回生二回熟三四回成朋友。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逐步从本课中会认,过渡到课外语言环境中也能认识。开展课外阅读,既能有效巩固识字,又能使学生极早受到独立阅读的训练,得到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谢丽娟.识字教学要讲究趣与形[J].小学语文教师,2010(5).

[2]郝玉梅.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识字[J].小学语文教师,2009(2).

【想我所想,爱我所爱】推荐阅读:

所思所想09-29

读鲁迅《一件小事》所想08-03

我所想的800字优秀作文09-14

上一篇:淘宝衣服的评语下一篇:ccaa审核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