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九十三周年(精选4篇)
建党九十三周年 篇1
建党九十水电辉煌
伴着新世纪的曙光,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3年的风雨历程。93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炎黄儿女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满怀豪情地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特别是用四万万同胞换来的血色中国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中国,花如海,歌如潮,百姓安居乐业。如今的中国,山隽秀,水婀娜,人民幸福安康。路宽了,楼高了,夜变亮了,环境变美了。生活在这样的中国,我们无比幸福,无比自豪。然而这样的中国是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水电人前仆后继,孜孜不倦地执着追求,离不开中国水电人心血和汗水。
从1910年石龙坝开眼看世界,到2010年投产的小湾水电站使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万,中国水电历经百年风云变幻,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目前我国水电装机突破2亿千瓦,这个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相比新中国刚成立时候的36万千瓦,2亿这个数字足以说明我国水电建设发展迅猛。
然而,我国之所以有这么大规模的装机容量投产,还得益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由于我国大部分水能资源分布在西部,在建的一些大型水电站和已投产的水电站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青海等一些地区,“西电东送”便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战术,即将西部的丰富水能资源送往华东、华中等经济发达、用电需求量大的地区。现在,西部大开发十年播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见到了实效。
今年我国水电装机突破2亿千瓦,这不仅是量的增长,更印证了中国水电发展道路不平凡。从引进设备到自主制造、从制造简单设备到制造复杂的世界顶尖设备、从自己制造到走出国门,水电发展的每一次进步都同中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在世界各地的水电站施工工地上都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许多电站都采用我国出口的设备,这些都值得我们骄傲。如今我国的发电设备制造商除了众所周知的上海电气、哈电和东方电机之外,天津、武汉和杭州也有发电设备制造厂。
我们水电人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做平平凡凡的事,一切都细小得不能再细小,一切平常得无法再平常。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同事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却在平凡中蕴藏着感人心灵的可贵品质,没有一鸣惊人的创举,却用对事业的坚守铸造了一座又一座的丰碑,是他们用平凡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水电之歌。
今天在庆祝建党九十三周年之际,我要感恩党的领导,献礼党的生日,唱响红色之歌,作一个歌颂者,讴歌我们的中国水电人,他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生机,他是我们水电人用大脑和双手,谱写的一曲水电之歌,建设发展的大合唱。雄浑激越,气势磅礴。他是我们中国水电人同心同德,共同拼搏的结果。我也要讴歌饱含着责任、荣誉、勤劳、勇敢、团结、真诚气息的中国水电人。我为能和这样的集体一起工作、生活和奋斗而倍感自豪!为我们的党,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
建党九十三周年 篇2
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依稀记得,在浙江嘉兴南湖泛舟的那几个身影,没想到几十载的光阴里,一叶孤舟就红遍了大江南北;
依稀记得,在上海望志路那响彻天宇的一声惊雷,没想到挥挥手远航,就铸成了历史不忍翻阅的鸿篇巨制;
依稀记得,在江西瑞金叶村那一抹星星枫叶红,终于使砸碎铁牢的斧头和收获秋耕的镰刀会师,从此敲打出一个崭新的时代。
时光匆匆,白云苍狗,转眼她就走过了九十三个春秋。九十三载漫漫征程,九十三载苍凉悲壮。在近一个世纪的时光里,走过了一代又一代先驱的身影,变革了一次又一次不平等的制度,可从未变革的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身上所流淌的炽热鲜血中所蕴藏的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不息的精神,那是一种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信仰,一如天安门前永远屹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飘扬在祖国的上空。
时间定格在1921年7月1日,历史将扛起中国的重任赋予给了敢“肩扛民族使命,手著世纪华章”的共产党。也许是中国选择了七月,抑或是七月选择了中国。从此这条路就这样坚定不移的走了下去,即使注定是坎坷的。三大主义的压迫,军阀们的黑暗统治,国共合作的破裂……迫切的形势让年轻的共产党明白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正确主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终于使这支英雄的队伍走向了正规。或许是漫漫征程太过悠长才熬出了指向光明的遵义灯塔,照亮了人民前行的路线,树立了革命者不屈不挠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是的,锦绣河山岂容他人蹂躏,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硝烟。星星之火终将燎原,无数革命先驱纷纷将希望的种子撒向原野,秋风冬雪后,蕴育出灿烂的中国红。烈士虽去,英魂犹存,永恒的悲怆与不朽的豪情足以彪炳千古,留给后人几多感慨,几多赞许……
曾记得,有好多次,我们的事业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有好多次,我们在生死存亡的路口挣扎抉择……
只是幸好,那一代代的伟人,一代代坚强的领导核心始终秉持着“共产主义”这一条不灭的信仰。所以,在每一个生死关头,我们都能走出失败,走向成长。因而,我们走到了今天。
也正是因为信仰,才有一种举动,那是铁人王进喜凿开了第一口油井,那是谷之昌治理了广袤千里的沙田,那是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永远留在了边疆;才有一段故事,传唱出了春天的故事,让小岗村富了,让深圳湾强了,吟诵了西昌城高耸入云的塔尖,颂扬了社会医疗保证制度、惠农政策的不断完善;才有一种辉煌,让北京在2008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让广州在2011年完美举办了亚运会,让天宫一号成为天宇中炫目的一颗星。
九十三年前,你从浙江的南湖里走来,带着一路的风尘,擎着永恒的旗帜;
六十九年前,你从北京的城墙里走来,带着手上的老茧,佩着闪闪的红星;
三十六年前,你从春天的故事里走来,带着神州的巨变,托着复兴的圣火;
而今,经历血雨腥风的考验,还有什么能让旗帜倒下;经历过艰难曲折的道路,还有什么能让信仰改变。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念往昔,九十三载坎坷复兴路,信仰携汝代代传承,俱往矣,引信仰新风,还看今朝!
作者:黄玉强
建军九十三周年演讲稿 篇3
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血雨腥风,到这一个世纪之交的国泰民安,民族精神一直支撑着中华民族的铁骨脊梁。白色恐怖没有吓倒我们,洋枪洋炮没有击败我们,霸权势力没有压垮我们。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三峡精神、王伟精神……这些都是民族精神的光辉典范!在我们的身边,在普通战士的身上,我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精神气力。往年初冬,我参加了46师多课题实兵实弹演习,官兵们吃的是冻得硬邦邦的馒头和咸菜,到嘴里得先含半天才能咬得动。
晚上就在雪地里露宿,必须两人互相抱着对方的脚才能免于冻僵。我所在的六连在一个情况演练中,乘车连续行军一昼夜,下车就开始打防御战,刚刚挖完工事没来得及休整,就接到转进进攻对敌实施穿插的命令,战士们不顾疲惫,脱下棉衣,扛起武器,在三小时内奔袭四十公里。
当时时间紧张到什么程度大家无法想像,在过一条小河时,只要多走几十米就有小桥,可由于时间紧,战士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从满是冰碴的河水中跑过。在冲击出发阵地埋伏时出了一点意外:我炮兵部队对敌阵地炮火预备中有一发炮弹打偏,就落在前方一百米处!铅球大的弹片重重地砸进战士前方的沙土里,扬起的沙子落了战士一身!连长急了,命令战士迅速后撤。可当时战士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而且都知道马上还要发起冲击,所以谁都没动。连长把战士的肩膀都踢出了血,战士们哭着喊:“连长,战斗还没结束,就是被炸死了,我们也尽不后退一步!”这时上级发出冲击命令,战士们一口气冲了几个高地。当战斗情况解除时,我们的战士在最后一个山头上、在他们插下红旗的地方、在他们以为可以倒下的地方,一排排倒下了!48小时没吃没睡连续作战,他们是由于又累又饿而晕倒的呀!我和连长用嘴含化糖块,口对口地喂给战士们,才使他们苏醒过来。我问一名战士:“苦吗?”战士答道:“是苦,但我们能忍受,由于战争有多苦,练习就应该有多苦!”过后我向母亲讲述了这个故事,母亲是哭着听完的。是啊,看到这样感人的场面、听到这样朴实的话语,哪一位母亲不会产生揪心的疼痛?哪一位母亲不会流下心疼的泪水?这些战士不过是十七、八岁的孩子,可他们身上反射出的是多么伟大的精神白魑耐?在我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样的战士很多很多。无论是黑龙玄冰还是青海盐田,无论是南沙礁岛还是大漠边关,无论是制止______还是抗击列强,无论是森林救火还是洪湖战浪。都屹立着他们坚毅挺拔的身影,都闪耀出他们默默奉献的形象。听,那边关的阵阵风吼、那塞外的萧萧马叫,不正是一高二作文曲曲军人慷慨雄壮的乐章,不正是一首首军人爱党爱国的赞歌吗?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这样一首诗:“人生天地四年级作文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往。”人的一生中究竟什么事才能算是大事呢?一个边防连队发生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卧逗那是一个大年三十的晚上,某边防连队一名排长的父亲——一位老______员因病往世了。临终前他多么想看儿子最后一眼啊!但他没有让家人通知连队,由于他了解边防连队每到节假日任务都非常重,他知道他的儿子此时此刻一定正在和战士一起巡逻站岗。一遍遍地喊着儿子的名字,这位老父亲离开了人世。他留给儿子的只有一封信,信中写道:“孩子,记住,你可以不是父亲的好儿子,也可以不是妻子的好丈夫,还可以不是儿子的好父亲,但你必须是边防哨所的一个好兵!”跪倒在国界碑边,排长哭着读完了父亲的遗言,在泪光中他明白了,父亲告诉他的是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家事再大,莫大于国事!这国事,就是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就是时刻心系人民的利益!就是时刻关注国家的安危!
是啊,百年战争创伤给了我们太多惨痛的教训;______的中国遭受了太多的欺侮与嘲弄。要想赢得国家民族的尊严,要想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我们必须坚定政治信念,坚定党的领导。既然某些______势力无视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情感,既然某些超级大国依然热衷于以武力推行其世界政策,既然国际公认的关系准则已遭到无理的蔑视,既然一个国家的内政题目也可能引来霸权主义赤____________的武力恫吓,我们就必须随时预备面对强加到共和国头上的战争!
建党九十年征文俞晓星 篇4
----写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之时
嘉兴学院
俞晓星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90年对于每个人来说已是生命的暮年,但对于一个伟大的政党来说确是崭新篇章的开始,党90年,我们90后,这是极具富有意义的数字对立,那么来吧,来为党做点什么......---题记
清明小长假,偷得几许闲暇拾掇几分恬淡,独自一人又一次静静的在南湖边小憩了一会。四月的南湖自是美人胚子一个,盈盈绿水际,泛泛白鹅群,占尽了江南的烟华,溢满了水乡的秀气,微风乍起,波浪拍岸,发出涛声;退去的浪潮,又会与前仆后继赶来的涛峰猛烈撞击,发出更大的涛声,而这涛声多半是细远,深邃、恒久且朴实的,就像一位老者在娓娓的讲述着属于南湖自己的涛声故事........直到现在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嘉兴日报采访69岁的董熙楷老人的情景,这是一条血性的汉子。当过兵、打过铁,再苦再难从没有向政府要过一分钱,向现实低过头;这同时又是一个柔情的汉子,当其再一次登上南湖红船,深情地抚摸着红船上每一块船板之时竟也是泪眼婆娑,然后便是其那句着实让旁边的人为之动容的话----“参与仿制红船,这是我一辈子最为难忘的事!”我想这不是做作,而是一个老者实实在在情感的流露,而这情感绝不亚于艾青的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是的,这就是南湖的美,我也一直认为南湖之美不在其的水光潋滟,树影婆娑,不在于自然界对其巧夺天工的造化,而在于其身后所蕴含文化底蕴,在于其独特的红色之美,我想这才是南湖的魅力所在,而同时这也是嘉兴的幸运,偶然也好,必然也罢。总之南湖是有幸见证了二十世纪华夏大地上最为光华的篇章,其谱写了“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奇迹----在江南的风雨中,南湖的湖面上,飘荡着一只小船,一群仁人志士、热血青年在灯光下,讨论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至此一面由红色的旗面和黄色的锤子、镰刀构成的旗帜被高高举起,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这次“不得已而为之”的临时转移会议承载了中国革命的希望,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同时其也成就了今天停泊在嘉兴南湖畔的红船。“红船”二字,寄托隐隐,意绪昭然。站在党史的开端,它像是密语,又像是神奇的符号,闪烁着民族精神、青年思想、先进文化的点点光泽。这艘船定格的是八十年前开天辟地大事件的历史画面,再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的苍茫岁月,揭示的是南湖深邃的文化真谛......有人说文化是民族之根,城市之魂,我想这话是极其具有深意的,凝聚在南湖红船上的
那种开天辟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恰恰正是嘉兴人时刻不忘的“城市之魂”。正所谓变则生动,动而生勃。90年前,“一大”代表选择转移嘉兴,是看中这个江南小城既紧邻上海、又相对封闭安静,有利会程进行。而如今的嘉兴,已从 “鱼米之乡”的传统农业小城脱胎换骨,一跃成为接轨上海的前沿经济阵地,交出一份漂亮答卷。嘉兴以其饱满的激情,高昂的斗志又一次站在历史文化的最前沿,并很好的传达了时代所赋予南湖文化新的内涵与深意。
【建党九十三周年】推荐阅读:
党在我心中演讲稿:庆祝建党九十三周年05-15
建党九十三周年征文:永远跟党走专题07-06
建党九十七年发言07-25
建党九十四周年演讲稿08-02
庆祝建党九十四周年企业领导讲话稿11-26
建党九十周年征文精品06-20
建党九十周年 征文 作文08-24
3011建党九十周年演讲01-05
建党九十周年时间报告01-05
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活动总结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