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词语(共8篇)
小升初语文词语 篇1
“广”,今天人们所熟悉的读音是guǎng,为“赓”的简化字,如“广大“宽广”等。但作为一个常用的汉字部首,它常被称做“广字旁儿”(古读作yǎn),表示依傍山崖而建造的房屋。“广”的小篆字形作A,正是依崖而造房屋的侧视形象。
应该说,依傍山崖而建造的房屋是相当罕见的,但“广”作为一个部首却以房屋为基本意义,如“库’、“庐”、“庙”、“府”等字原本都表示某种建筑形式。其实,“广”的形义之间的这种不谐,乃是时间距离造成的。早期人类生存于世,并无构建房屋的能力,在居住方式上,只是摹仿动物栖身于山洞或依树而构巢。以后文明渐进,便利用自然地势营造居室。“广”应当是这一阶段较为常见的人类居室类型。今天,在黄土高原上还可见到的窑洞,当是这种较为原始的建筑形式的孑遗。在造字之际,这种建筑形式则极为人们所熟悉,“广”也就被赋予了“房屋建筑”的意义。
“广”既在汉字部首中取得了房屋代表的`资格,便不免被赋予某些古人对房屋建筑的特有情感,从而衍生出一些今人并不熟悉的意义。就拿我们所熟悉的读guǎng的“广”来说,原本写做“庚”,其中的“黄”只是表音的声符,“广”才是表义的符号。“广”的基本意义乃是“大”,所谓“广大“、“广博“、“宽广”,都以“大”为基本内涵。“广”与“大”的这种联系,还可表现于“廓”字中:以“广” 为惟一表义符号的“廓”,原本的意义也是“大”。房屋建筑未必是大的,而“广”又如何能表示“大”?这个问题不妨姑且搁置一下,我们先来看看“广”作为部首的另一个用法。
“庇”字表示“保护”,“庇护”这个同义复合的双音词正表明“庇”的意义正与“护”同。然而,“庇”字的义符也只是“广”。房屋建筑可以给人以庇护,这自不待言,但能给人以庇护的事物又岂止房屋?所以,对“广”的“庇护”意义有必要作更深一层次的探究。
人类以建筑的手段来作出使自然界适于自身生存的努力,是一件虽然简单却意义重大的事件:一方面,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境况。在远古没有房屋的时候,人们生活十分艰辛,而宫室之类民居建筑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古人的生存状况,所以总受到人们另眼相看,进而被视为最重要的庇护之物。“庇”字以“广”为惟一的表义符号,进而被视为最重要的庇护,原因正在于此;另一方面,房屋建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对自然界的简单适应,一变而为按照自身的需要来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以建筑的手段形成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在“小国寡民”的上古时代,也是很容易做到这一点的。不难发现,这种以建筑手段自我封闭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多层次的表现:大到国家的长城、城市的城墙,小到村寨的土围子、木栅栏,家庭的四合院,无不体现着这种传统文化心态。与此相联系,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自己生存于其中的这个自然空间,其实与自己的居舍并无多大差别,所以自然天地无非就是一所大房子。在女娲补天的神话中,远古时代的人类一场巨大灾祸,实际上不过是自然界这所大房子轰然倒塌而已,所以女娲才会“断鳌足以立四极”,即砍下四条大龟的腿做梁柱,去重新撑起这所大房子。于是,建筑不仅被视为最重要的庇身之所,而且也被看成类同于天地酌自然空间。“宇”字本指“屋檐”,却可演化为一个无限空间的概念,正说明了这一点。同理,作为建筑符号的“广”被赋予“大”的意义,也是非常符合古人的思维逻辑的。
小升初语文词语 篇2
关键词:小升初语文,衔接问题,应对措施
丝黛拉·沃斯尼亚杜 (希腊) 在《关于儿童学习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学生已经理解并已接受的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人总是在先前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的。”因此, 能否培养学生具备联系新旧知识的能力, 是有效学习的关键, 以下将对目前存在的教学脱节现象进行具体分析:
一、小升初语文教学脱节现象的分析
1. 脱节现象一:教材内容由单一化→复杂化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相对比较简单, 而且知识点相对也比较少, 教师一般情况下, 只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 例如概括课文各自然段的内容、总结课文中心思想等问题, 思维难度并不大, 到初中语文的学习, 就阅读内容来说, 大致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块, 课内阅读大体可分为教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课外自读课文;课外阅读的内容就更多了, 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阅读的范围与内容大大增多, 同时, 每个单元的知识点也在增多 (每单元有训练要点、每课叉各有难点和重点) , 这些知识点除要求大量记忆外, 更侧重学生对其的分析与理解, 思维难度增大。此外, 由于课时紧, 初中教师上课速度较快, 与以往小学语文课堂大相庭径, 所以初一学生在面临如此突如其来的复杂内容时, 往往束手无策, 无力应对。
2. 脱节现象二:学习模式由依赖型→自主学习型
小学语文课堂一般都是教师带着学生“走”, 领着学生去学习, 因此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 而且课堂上教师对要掌握的知识会反复讲、反复练, 对作业精批细改, 使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把握都很到位, 但是到了初中的学习, 则截然不同, 初中的学习模式开始倾向于自主学习, 课文的预习与复习都要靠自己自觉完成, 教师上课只对课文重点与难点进行细致的分析, 另外由于班级同学人数多, 老师不可能像小学一样作细致的辅导, 作业也不可能精批细改, 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高度自觉性, 认真、独立地完成好作业。因此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 很多学生对学习有有所懈怠。
二、做好小升初语文教学衔接工作的应对措施
1. 转变学生学习心态
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的过程中, 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因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转变学生的学习心态与认识:
(1)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
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 积累是最重要的, 量的积累终能导致质的飞跃, 但积累的过程毕竟是长期的、艰辛的, 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和恒心,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教会学生做知识的积累, 例如通过笔记将本单元的多音字进行归纳, 对要背诵的课文内容进行总结, 通过长期的积累与练习, 才能获得质的提升。
(2) 转变对语文性质的认识。
一些学生认为学习语文仅仅是为了掌握母语, 而忽视了接收和吸取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优秀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让学生认识不到语文工具性的一面, 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 例如教学《社戏》一文时, 就是要侧重于让学生体会江南水乡文化生活, 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 并且引导学生从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中, 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
2. 转变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渔”
小升初语文衔接教学中,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教授学习的方法, 因此教师可抓住重点篇目仔细讲, 然后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授之以渔”。例如教学生如何进行预习文章:①借助工具书自学词语, 在课文中标注拼音, 并将自己不明白意思的词语抄写出来, 翻阅字典进行自主学习;②快速浏览课文, 简单的用一两句话进行概括, 或者在每一个自然段后面写出段落大意;③试做课后相对应的练习, 初步了解课文要掌握的知识要点有哪些。例如学习记叙文, 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分析的《社戏》, 让学生明确阅读分析记叙文可从四方面入手:①记叙的六要素:②重点记叙的内容及文章中心;③赏析重点词句;④景物描写的作用及体会作者的感情。有了这把钥匙, 学生再分析《端午日》、《十五夜望月》、《春》、《济南的冬天》等记叙文, 就能举一反三, 寻找正确的途径。
3. 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整
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 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才能帮助学生很好的过渡到初中的学习生活中。小学生爱动、爱说、爱表现的个性, 在初一语文课堂上, 教师应顺势而教, 利用其特性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这样不仅能充分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才能, 在课堂活动中体验快乐与满足, 例如在学习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讽刺童话《皇帝的新装》时, 首先跟学生理清课文记叙的方式“爱——织——看——穿——揭———, ”然后,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编话剧、演话剧的课堂活动, 让学生扮演故事里面的人物, 在课堂最后, 老师还可以设置一个开放性的思考题;课后让我们来个添枝加叶比赛, 展开想象的翅膀, 设想游行结束后, 皇帝回到皇宫会怎么办?并将你们的丰富想象写成300字的小短文。这样的课堂不仅生机勃勃, 而且发人深省, 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感悟到语文的趣味性与丰富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阅读教学方面, 如果单纯地死记硬背, 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学生的抵触心理会比较严重。而换一种思路, 初中语文教师尽量营造有书可读、有书能读、有书好读的环境和气氛, 学生就能逐渐学会读书, 并发自内心的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从而愿意读书, 愿意靠近语文。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阅读, 或可开设阅读课指定时间阅读, 也可自己给学生开列阅读书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要做好小升初语文教学的衔接, 就要从学生的心态与学习方法上进行有效的引导其转变, 改变学生小学阶段依赖性的学习模式, 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激励其进行自主自觉的学习,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顺利的过渡到初中的学习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潘庆玉, 语文教育发展论,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1
小升初衔接:如何学好初中语文 篇3
关键词:小升初;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27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无论是在学习心理,还是在语文目标的落实上都有很大不同,并且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的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们要从小学“保姆式”的管理和学习方式中向中学“自主式”的学习方式过渡。因此,在初中语文学习中,需要注意调整心态,调整学习方法,将小升初语文衔接好,以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势。下面,笔者就从五个方面来谈一下“小升初衔接:如何學好初中语文”这个话题。
一、初中语文的特点——“新”
1. 古诗文大量出现。在选文上更加注重文言课文和古代诗词的收录,今后的中考语文卷也必将在这两个方面大做文章。
2. 文学作品比例大增。在现代文选文上更倾向于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篇幅普遍较长,文学化趋向明显。
3. 作文更加注重真话、实话、心里话,反对假话、空话、套话。作文形式更趋向于开放、宽泛、灵活,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和充分展示才情的空间。
4. 学习方式更强调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师在课堂上将会少讲,更多的时间将让学生多读、多看、多写、多背、多思考、多讨论。
5. 语文评价的内容将以能力立意为主,更趋向于大语文的范畴,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二、初中语文学习的关键——兴趣
要想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学生们都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灵活性差,知识太死。其实不然,语文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具有最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情色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愿意之一。三是灵活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学习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机械死板地学。
三、初中语文学习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语文学习的有力保障。从总体上来说,语文的学习习惯就是听、说、读、写的习惯。1. 在养成预习习惯的同时,还要思考和记忆,注意记重难点。除此之外,多发言,发言时注意表达清楚流畅,并懂得讲礼貌。2. 要养成对文本质疑的习惯,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手段。3. 养成自评作业的习惯。从方法上进行引导,学生自行批改,及时改错,从而及时地反馈出学习的效果。4. 要养成学完后应及时复习,再做作业的方法。5. 读的习惯,不仅仅是读课本上的课文,还应提出读书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养成制作读书卡的习惯,培养圈、点、评的习惯。6. 查工具书的习惯。7. 养成善观察、多练笔的习惯。调动多种感官搜集资料,积累资料,筛选资料。8. 书写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平时要多多练字,注意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在作文评比中,书写尤为重要,书写潦草得不到高分。
四、初中语文学习的策略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比小学阶段更为系统和完善。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有规可循的,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人文性”决定了其思想的广度和深度,而“工具性”则体现了其实用与具体操作的可行性。语文学习方法的摸索和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要给予正确的指导,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做有心人,不断加强积累,并使其上升为一种为我所用学习的策略:
1. 要学会有计划地学习
初中的学科较多,学习内容多而且深。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计划是很重要的。比如:有计划地预习课文、复习练习,有计划地安排阅读课外书籍(大量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有计划地进行练笔(日记、随笔、作文、素材积累等),有计划地随时查漏补缺。
2. 分模块巩固与加强
语文的知识点相对琐碎,学生们难免有无从着手的感觉。因此,初中阶段一般将语文知识点划分为基础知识(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积累运用(创造性地理解运用所积累的语文知识进行古诗文的默写及阅读分析、进行口语交际的创意表述和理解);阅读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体、阐明观点,探究真理的议论文体、说明事物特征、传播科技文明的科普文章等);写作方面:能写叙事条理清楚、观点鲜明正确、感情真挚生动、描写细致传神的各类文体的大作文。这几大模块成为语文学习重要的“攻关对象”。
3. 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具体到每类知识点的学习,又都是有一定的规律或方法可循的,只要学生们善于发现、总结,就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以古诗文阅读为例来说,品味诗中所流露的情感是同学们遇到比较多的一类题,仔细总结不难发现,诗人往往会寓情于景,因此学生们在回答此类题时注意剖析诗中所写之景,体会其“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奥妙,便很容易把握诗人在诗中所流露的情感了。
4. 勤阅读,广积累
这两种策略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秘密武器”,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语文学习的真谛,因为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积累是不可忽略的。学生语文素养的绝非一日之功,广泛的阅读和积累,能厚实学生的语文功底,潜移默化地提升其文化内涵,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表现在写作上:阅读面宽,积累丰富的同学一般写作能力都比较强,他们的文章往往能具有深远的立意、深邃的思想和充满情感和智慧的表达。我们的阅读积累,除读《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上的必读书目外,也可读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一方面积累好词、好句、好的写作素材,一方面也学习优秀作品在表情达意、阐释道理方面的技巧。
五、初中语文学习的方法
1. 基础知识 —— 生字词(包括文下注释和文后“读一读 写一写):要求自己能够会读、会默写,重点词语弄懂词义。 2. 要求背诵的课文、古文及诗词:要求学完即会背;对课外古诗词要求每天(指有语文早读的日子)背一首。 3. 练习中的阅读:要求每篇必做,且必须认真做;用好配发的语文练习,教师讲解阅读过程中,注意总结阅读方法。 4. 每周一篇作文,一篇美文贴评,小作文随课文要求安排;平时多看《语文报》和各大报纸的作文周刊。 5. 作业要求:态度认真,书写工整。 6. 每节语文课两分钟名人名言积累交流。7. 语言积累:要有语言积累本,摘抄词、句、段、成语、名人名言、名诗佳句或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段落。
最后,笔者希望大家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小升初“词语”考点练习 篇4
一、写出带有“看”的字或词语。
抬头向上看()
向远处看()
向下看()
向四周看()
聚精会神地看()
快速地看()
斜着眼睛看()
偷偷地看()
二、填上正确的象声词。
小羊
泉水
小溪
小鸭 鸟鸣
鼓声
磨刀
雷声 风声
狗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珍贵()允许()
照顾()厌倦()热忱()能耐()担忧()
轻蔑()
四、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冷淡()节省()笨重()
贫乏()暂时()强大()诚实()
垂头丧气()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开展()坚持()
稳定()()薄弱 召开()维持()
肯定()()虚弱
六、选词填空。
明智
精密
聪慧
深刻
读吏使人(),读诗使人(),演算使人思维(),哲理使人思想(),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辩。
宽阔
辽阔
广阔()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在()的大操场上,同学们正在做游戏。
反映
反应
小华睡得真沉,我推他一下,他一点儿()都没有。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向张老师()。
出现
呈现
涌现
春天,学校()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当电视上()中国运动员时,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近来,居民小区里()了许多好人好事。
七、按要求写词语,并与括号后面的词语搭配。
1、用“保”字组词并与括号后面的词语搭配。
()财产
()祖国
()性命
2、用“严”字组词并与括号后面的词语搭配。
()的要求
()的态度
()的考验
八、选择题。(只填序号)
1、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是第()个。
(1)感激的目光(2)不朽的杰作
(3)充沛的时间(4)野蛮的训练
2、下列词语中与“树立”一词搭配不当的是第()个。(1)旗杆(2)信心(3)典型(4)榜样
3、下列词语中与“探索”一词搭配不当的是第()个。(1)奥秘(2)规律(3)机器(4)方法
九、按词语的概念从大到小排列下列词语。1.昆虫 动物 蚊子 生物
2.字典 工具书 《新华字典》 中文字典
十、找出下面每组词中不是同一类的词,在下面划上横线。1.骨科 儿科 内科 外科 财务科 2.手枪 步枪 冲锋枪 机关枪 玩具枪 3.屋子 桌子 椅子 柜子 床 4.工人 青年 农民 教师 解放军 5.汽油 柴油 机油 煤油 菜油)秘密)的纪律((6.火光 火苗 火炉 火焰 火种 7.曲艺 电影 歌舞 报纸 戏剧
十一、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类别写在横线上。
1.()发()颜 翠色()流 愁眉不()()()若失 一()不染()烛夜游 神采()()一()千里
①描写人物外貌的: ②描写人物神态的: ③描写人物动作的: ①描写景物的: 2.奋不()身 弄()作()()()向荣 好高()远 神机()算()()其谈 高瞻远()阴谋()计 ①褒义词: ②贬义词:
十二、选出与每组示例关系最相似的词。(在序号下画“——”)1.字典:学习工具
A.地理:数学 B.树木:森林 C.皮鞋:衣服 D.电冰箱:电器 2.船:运输
A.笔:写字 B.布:纺织 C.棉花:染料 D.飞机:降落 3.老师:学生
A.奶奶:孙子 B.机器:工人 C.商店:顾客 D.医生:病人
十三、按要求写词语。
1.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 2.有“跳”的意思的词语: 3.含有“笑”的意思的词语: 4.表示“想”的意思:
十四、写出含有十二生肖用来比喻人的词语。
1、比喻人人讨厌、受人谴责的人。
()
2、比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
()
3、比喻外貌善良,实际心狠手辣的人。
()
4、比喻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
5、比喻在当地称王称霸、胡作非为的人。
()
6、比喻代人受过,替人担罪的人。
()
7、比喻非常小气、一毛不拔的人。
()
8、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
十五、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一„„就„„ 与其„„不如„„ 无论„„都„„ 因为„„ 所以„„
1、我们()走到哪里,()不能忘记人民的嘱托。
2、()坐在那里说空话,()实实在在地去干。
3、张老师()没有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却关心着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他()有空儿,()到我们班问这问那。
十六、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不努力学习,将来()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2、时间这东西()失去了,()再也不可能得到了。
3、杨柳()能生长在温暖的南方,()能扎根在寒冷的北方。
4、奶奶()满头银发,()行动十分利落。
5、()你答应和小明一起去看体操表演,()应该准时去叫他。
6、妈妈每天准时去上班,()遇上了坏天气,她()不迟到。
7、李志华()刻苦学习,()热爱劳动。
李志华()刻苦学习,()成绩很好。李志华()刻苦学习,()不注意锻炼身体。
8、()刮风下雨,玲玲()不来我家。()刮风下雨,()玲玲没来我家。()刮风下雨,()玲玲还来我家。()刮风下雨,玲玲()会来我家。()我去玲玲家,()玲玲来我家?()我去玲玲家,()玲玲来我家。
参考答案
一、写出带有“看”的字或词语。
抬头向上看(仰望)
向远处看(眺望)
向下看(俯视)
向四周看(环视)
聚精会神地看(注视、凝视)
快速地看(浏览)
斜着眼睛看(瞟)
偷偷地看(窥视)
二、填上正确的象声词。
小羊 咩咩 泉水 叮咚 小溪 哗哗 小鸭 嘎嘎 鸟鸣 啾啾
鼓声 咚咚 磨刀 嚯嚯
雷声 隆隆 风声 呼呼
狗 汪汪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珍贵(贵重)允许(同意)
照顾(照料)厌倦(厌烦)热忱(热心)能耐(本领)担忧(担心)
轻蔑(轻视)
四、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冷淡(热情)节省(浪费)笨重(轻盈)
贫乏(富裕)暂时(永久)强大(弱小)诚实(撒谎)垂头丧气(趾高气扬)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开展(活动)坚持(真理)
稳定(情绪)(意志)薄弱 召开(会议)维持(秩序)
肯定(成绩)(身体)虚弱
六、选词填空。
明智
精密
聪慧
深刻
读吏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辩。
宽阔
辽阔
广阔
(辽阔)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鸟儿在(广阔)天空中自由飞翔。
在(宽阔)的大操场上,同学们正在做游戏。
反映
反应 小华睡得真沉,我推他一下,他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向张老师(反映)。
出现
呈现
涌现
春天,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当电视上(出现)中国运动员时,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近来,居民小区里(涌现)了许多好人好事。
七、按要求写词语,并与括号后面的词语搭配。
1、用“保”字组词并与括号后面的词语搭配。
(保护)财产
(保卫)祖国
(保住)性命
2、用“严”字组词并与括号后面的词语搭配。
(严格)的要求
(严肃)的态度
(严峻)的考验
八、选择题。(只填序号)
1、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是第(3)个。
(1)感激的目光(2)不朽的杰作
(3)充沛的时间(4)野蛮的训练
2、下列词语中与“树立”一词搭配不当的是第(1)个。(1)旗杆(2)信心(3)典型(4)榜样
3、下列词语中与“探索”一词搭配不当的是第(3)个。(1)奥秘(2)规律(3)机器(4)方法
九、按词语的概念从大到小排列下列词语。1.昆虫 动物 蚊子 生物
生物 动物 昆虫 蚊子 2.字典 工具书 《新华字典》 中文字典
工具书 字典 中文字典 《新华字典》
十、找出下面每组词中不是同一类的词,在下面划上横线。1.骨科 儿科 内科 外科 财务科 2.手枪 步枪 冲锋枪 机关枪 玩具枪 3.屋子 桌子 椅子 柜子 床 4.工人 青年 农民 教师 解放军
(保守)秘密(严明)的纪律
5.汽油 柴油 机油 煤油 菜油 6.火光 火苗 火炉 火焰 火种 7.曲艺 电影 歌舞 报纸 戏剧
十一、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类别写在横线上。
1.(鹤)发(童)颜 翠色(欲)流 愁眉不(展)(怅)(然)若失 一(尘)不染(秉)烛夜游 神采(奕)(奕)一(泻)千里
①描写人物外貌的: 鹤发童颜 ②描写人物神态的: 愁眉不展、怅然若失、神采奕奕 ③描写人物动作的: 秉烛夜游 ①描写景物的: 翠色欲流 2.奋不(顾)身 弄(虚)作(假)(欣)(欣)向荣 好高(鹜)远 神机(妙)算(夸)(夸)其谈 高瞻远(瞩)阴谋(诡)计 ①褒义词:奋不顾身 欣欣向荣 神机妙算 高瞻远瞩 ②贬义词:弄虚作假 好高骛远 夸夸其谈 阴谋诡计
十二、选出与每组示例关系最相似的词。(在序号下画“——”)1.字典:学习工具
A.地理:数学 B.树木:森林 C.皮鞋:衣服 D.电冰箱:电器 2.船:运输
A.笔:写字 B.布:纺织 C.棉花:染料 D.飞机:降落 3.老师:学生
A.奶奶:孙子 B.机器:工人 C.商店:顾客 D.医生:病人
十三、按要求写词语。
1.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瞅、瞧、观察、浏览、窥视、目不转睛、怒目圆睁等
2.有“跳”的意思的词语:蹦、弹跳、跳跃、跨过、腾空而起、一跃而起等 3.含有“笑”的意思的词语:微笑、讥笑、嘲笑、笑眯眯、眉开眼笑、捧腹大笑等
4.表示“想”的意思:思考、动脑筋、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等
十四、写出含有十二生肖用来比喻人的词语。
1、比喻人人讨厌、受人谴责的人。
(过街鼠)
2、比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
(老黄牛)
3、比喻外貌善良,实际心狠手辣的人。
(笑面虎)
4、比喻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变色龙)
5、比喻在当地称王称霸、胡作非为的人。
(地头蛇)
6、比喻代人受过,替人担罪的人。
(替罪羊)
7、比喻非常小气、一毛不拔的人。
(铁公鸡)
8、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可怜虫)
十五、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一„„就„„ 与其„„不如„„ 无论„„都„„ 因为„„ 所以„„
1、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人民的嘱托。
2、(与其)坐在那里说空话,(不如)实实在在地去干。
3、张老师(虽然)没有担任我们的班主任,(但是)却关心着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他(一)有空儿,(就)到我们班问这问那。
十六、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如果)不努力学习,将来(就)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2、时间这东西(一旦)失去了,(就)再也不可能得到了。
3、杨柳(既)能生长在温暖的南方,(又)能扎根在寒冷的北方。
4、奶奶(虽然)满头银发,(但是)行动十分利落。
5、(既然)你答应和小明一起去看体操表演,(就)应该准时去叫他。
6、妈妈每天准时去上班,(即使)遇上了坏天气,她(也)不迟到。
7、李志华(不但)刻苦学习,(而且)热爱劳动。
李志华(因为)刻苦学习,(所以)成绩很好。李志华(虽然)刻苦学习,(但是)不注意锻炼身体。
小升初语文试卷 篇5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1分)
1.下列加点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相称(châng)挑剔(tī)不屈不挠三顾矛庐 ....
B.瞥见(piē)刽子手(kuài)克不容缓拾金不昧 ....
C.牵强(qiáng)踉跄(liàng)奄奄一息迫不急待 ....
D.按捺(nà)冰碴(chá)能言善辩滔滔不绝 ...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一双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独木不成林,三人成虎。团结起来力量大。....
B.西安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
C.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推土,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D.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息息相关的。....
3.病句修改。(4分)
我深深体会到:①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关键。②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③以前,有时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我上课常搞些小动作。④身在课堂,心在操场,必定上不好课。
⑪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⑫第②句关联词使用错误,请修改。(格式:“XX”改为“XX”)
4.古诗名句默写。(6分)
⑪谁道人生无再少?,《浣溪沙》⑫江南好,《忆江南》
⑬“,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诗人看到清政府日益腐朽的统治,渴望
改革、振兴国家的呐喊。《已亥杂诗》
⑭美丽的自然风光总是让人陶醉。正如王安石在《书湖阴先生壁》中写到:“一水护田将
绿绕。”张志和在《渔歌子》中也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
5.下面是汪国真的一首小诗《感谢》,请依照第一诗节的内容和形式,补全空行。(3分)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6.走进名著。(6分)
⑪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
并尊称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
⑫“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和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7.阅读下面两则消息,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2012年5月8日晚,在黑龙江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突然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29岁的女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轮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张丽莉因救学生身负重伤,她的病情牵动千百万网民持续关注,成为近一段微博上的最热点,被网友称为“最美女教师”。
材料二:张丽莉的英雄壮举经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张丽莉的英勇行为表
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⑪简要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⑫材料二中的三个关键词语。(2分)
⑬近日,张丽莉所带班级的学生在腾讯上开通了微博,每个学生都在用各种语言表达着他
们对老师的爱。请你运用下列词语,以该班学生的身份给老师写一段留言。要求语言生动形
象,以情动人。(4分)
老师茉莉花芳香
二、阅读理解(共44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9分)
①②③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
④之如仇敌,恶之如鸱(chī)枭(xiāo)。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求益:求得长进。②凌:欺凌,欺辱。③同列:同辈。④鸱枭:两种鸟,这
是古人的看法。
⑪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数十卷书()②恶之如鸱枭()..
⑫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人疾之如仇敌()②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⑬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⑭这则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㈠“生物地毯”再起沙(19分)
①我国现有174.3万平方千米沙漠化土地面积,且沙化土地面积还在不断扩大。目前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的沙漠生态防护体系,因为投入不足和水分紧缺等原因难以获得良好效果。面积4.8万平方千米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冬春起沙很少,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发现,这里的“生物地毯”是阻止沙漠起沙的头号功臣。那么,“生物地毯”到底是什么,又是如何实现防风治沙的呢?
②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通过在1000倍到2000倍的电子显微镜下研究观察,发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细小的沙粒并不是以单独颗粒的形式存在,而是被微生物形成的黏液粘连,或者被藻类、地衣和苔藓的假根捆绑起来,形成生物结皮,即我们在沙漠中所能见到的大面积分布于沙漠表面的绿色、黑色以及灰黑色遮盖物。
③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介绍,“生物地毯”是最接近细沙的防护网,它能有效束缚沙粒流动,从而起到固沙作用。实验测定数据表明,裸露沙地在风速为每秒钟8.42米的条件下就能起沙,而不覆盖“生物地毯”的沙地则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起沙。
④专家认为,荒漠地表生物靠自然露水和降水就可四季常青,能够适应零下10摄氏度到零下60摄氏度之间的低营养环境。选择它们作为固沙先锋植物,在大面积流沙中培植,进而形成大面积的“生物地毯”,可以补充完善我国目前采用的“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生态体系,尤其适合用于荒漠化地区实施重大工程对地表破坏后的恢复。
⑤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生物化学防沙固沙新材料,以在沙漠中形成“生物地毯”。据估算,其治理成本将比化学固沙材料成本降低。乐观估计,未来3~5年,“生物地毯”...
治沙技术将能在我国大面积推广。
1.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作用。(6分)
2.第⑤段中加着重号的“据估算”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4分)
3.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从文中看,我国正在和即将采用哪些治沙固沙措施?(3
分)
4.请针对本文写一条保护环境的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2分)
5.对风沙的治理,你还有什么建议或方法?写出两个并说明理由。(4分)
㈡ 暖冬(16分)
①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人蹿上去,兴奋得尖叫;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满载着童年的快乐。
②照例是午后。照例,他是唯一的舵手,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却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那冰已破裂,在他的两腿之间,裂开一条半尺宽的口子。一块冰分裂成两块,慢慢飘向相反的方向。他急了,怪叫一声,扔掉竹竿。人却掉在河里。冰水像无数把刀子,扎得他浑身刺痛和麻木。
③好在河水不深,仅没到胸。他颤抖着牙关爬出来,缩成一团,高呼救命。恰好有村里老人经过,把他放上独轮车送回了家。他被母亲大骂了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河水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说怎么不淹死你?母亲说棉袄棉裤都湿了,晒不干,你明天穿着炕席上学?他缩在炕头的棉被里说我明天不上学了,母亲说你敢?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不去上学?你敢?
④母亲把他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他,愁眉不展。
⑤那些年月,家里不可能有多余的棉衣棉裤。是啊,明天,冰天雪地的,他怎么上学? ⑥他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他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他知道自己得一直待在炕头,直等到他的棉袄棉裤彻底干了。
⑦夜里他醒来。他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⑧早晨他被母亲推醒。母亲说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他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捧来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①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摘下的星星。他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②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他。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里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他,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⑨那天他突然长大了。他不再爬墙上房,不再去冰河划船。那一天,母亲年轻的容颜永远并深刻地烙进他的记忆。
⑩那年冬天特别冷。但他一直认为,那是他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⑾可是那个冬天,母亲却落下一生的病根——类风湿。那天,她用了整整一夜,将自己的棉袄棉裤认真地改小,套在他的身上。
⑿然后,整整一个冬天,母亲没有自己的棉衣。
1.冬天天气寒冷,作者却说是“暖冬”。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暖”的理解。(4
分)
2.原来母亲将自己的棉袄棉裤改小,穿在孩子的身上,她用单薄的身子熬过整整一个冬天。
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解开谜底,让人感动却并不感突兀,因为作者在前文进行了巧妙地铺垫,请找出这个句子。(2分)
3.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了母亲的反应,本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从中你能感受
到“母亲”当时的心情吗?(3分)
4.文章第⑨段作者说自己“那天他突然长大了”,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是否也有突然长大的感受?请你用生动的语言讲一讲。(40字左右)(3分)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语言生动优美、含蓄深沉。请你从修辞手法、表达感情的角度分别进
行赏析。(4分)
① 句:
② 句:
三、作文(25分)
小升初语文作文 篇6
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就是分析题目,弄清题目的涵义、范围和要求,准确而全面地理解题意,保证作文切题。
在复习中抓住两审:一是审“题眼”,即体现和强调文章主题的关键词,可以通过分析题目结构来确定“题眼”。主谓短语,谓语是“题眼”,如“我受到表扬”, “受到表扬”是“题眼”;偏正短语,限定词是“题眼”,如“一个难忘的人”,“难忘”是“题眼”;并列短语,连词是“题眼”,如“我和奥运”,“题眼”是 “和”,重点应记叙我和奥运的相互关系。
二是审“题限”,即题目限定的范围。如“成长中的一件事”,“题限”即明确了作文的题材是写事的,而且是一件。“我有一个好习惯”“题限”就明确了写作对象是“我”。如果是半命题作文,自己补充的部分,要补充对自己最有利的、最有话可说、最有内容可写的词。
第二大点:多参考今年考题
建议家长可以参考近年来各区县的作文考题,自己当考官,在50分钟内让孩子完成500字的作文,然后根据作文评分标准或找老师进行评判,考查一下自己孩子的真实水平,以便查漏补缺,确定复习范围与重点。
北京小升初“占坑”调查 篇7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占四五个“坑”并不稀奇,更有甚者,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也为了小升初择校,提前去培训班“占坑”。在一份小升初培训班的考题中,中学教师进行评定,发现其难度竟然堪比高考模拟题。
上任不久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把第一把火就烧在了择校上。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校外培训与升学挂钩,这意味着包括奥数在内的一切校外培训,各种竞赛的成绩、奖励、证书,都不能作为入学依据。
2009年年底起,北京市严格整顿公办校、自办以及与民办机构合办的培训,禁办培训班。
家长不牛要让孩子牛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应该免费、免试、就近入学,然而为了能够上个好学校,有不少孩子和家长仍然不断地为自己加码,参加各种培训班。
刚满11岁的孙宁远,是北京市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他来说放学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有另外一个课程的学习在等待着他——奥数培训班。
孙宁远说:“我觉得学校里学的东西,奥数班都已经提前学完了。学校连圆都没有接触呢,奥数班已经开始接触圆周率了,但有时候感觉实在太难了。”
对于孩子的这种压力,孙宁远的父亲也感觉颇为无奈。孙父说:“有的孩子人家是靠家长,开一张条子什么的,就把事情办了,那种是家长牛。再有一种就得逼着孩子牛。我们属于那种家长不牛的。那我们只能逼着孩子变成所谓的稍微牛点的,有这张门票,我们才能去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学校。”
为了能够为儿子弄到进入重点中学的门票,孙宁远的父亲可谓是花尽了心思,他还特意让儿子学习了一个特长,“次中低音号”。
“开始不喜欢,感觉有点枯燥。”孙宁远说。孙父这样看待儿子的特长:“学起来很难,就是学成了现在也没把握,也不知道人家学校给不给面子。”
前不久,北京市教委宣布,取消奥数等成绩与升学挂钩的规定。屡屡变化的政策让老孙忧心忡忡,他最担心的就是全家人这么多年来为了择校所付出的努力,最终会付之东流。
“占坑”的孩子成了“分母”
2009年11月份,北京市教委将在年底清理小升初培训班的消息在“小痴”(痴迷于小升初的家长)扎堆的BBS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小痴”表情多为“担心”,他们担心铲平“坑班”会掐断一大批孩子升学的出路。
在家长论坛上,一位家长的想法颇具代表性:孩子从三年级就开始“占坑”,每月一大考,每学期一调班,折腾了3年多,咬牙坚持到现在,好不容易杀进了“三甲”班,眼瞅着胜利在望,如果这时候铲平“坑班”,对孩子太不公平了!
而反应最激烈的,还是被媒体点名的四大“坑班”的学生和家长。由于“四大”直接对应北京市海淀区最有号召力的4所“牛校”,而且又都是有名的“金坑”,很多学生过五关、斩六将,才得以争取到一个名额,所以学生和家长们紧张的心情可想而知。
愤愤不平之下,家长们纷纷晒起“坑班”的账单:从三年级开始“占坑”,每年学费3000多元,到现在已经交了1.5万;为保证“坑班”顺利晋级,又辅助报了奥数、作文,4年花了近两万元;剑桥、“三一口语”,算下来至少花了上万元……不过,升学在即,家长们心疼的显然不是钱,取消“坑班”,学费打了水漂是小事,如果“牛校”的招生就此转入“地下”,家长和孩子就更“抓瞎”了。
海淀区七大名校,点招人数共计560人,目前共有对应“坑班”106个,按每班50人计算,海淀区“占坑”的学生人数约5300人,点招录取率约10%。所以,想通过“占坑”进入目标校,至少要排进“坑班”的前15%,否则希望渺茫。
然而,家长们极力维护的“坑班”真的灵验吗?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并不尽然。真正能够如愿从“坑”中走进名校大门的,大约只占10%。换句话说,九成孩子花费了几年的工夫,投入了上万块钱,最后只能给“牛孩”当“分母”。
记者了解到,与往年相比,今年通过“占坑”进名校难度可能会更大一些。究其原因,与前几年相比,“坑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家长寄予的希望也空前高涨。比如说,西城区一热门校,由于需求太过旺盛,2009年的“坑班”办到了3家培训机构,“占坑”的学生2000多人,真正被“点”中的不超过200人。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至少要经过三至四次“积分考”,一点儿闪失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据家长们反映,一些与名校招生直接挂钩的“坑班”,无论是师资,还是课程质量、难度,都不及纯粹的课外培训机构,因此,只能让孩子到培训机构“充电”,然后再到“坑班”去“放电”。
择校蹲坑:培训机构暗渡陈仓
面对重点教育资源“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很多家长和学生在这一关口上面临着被选择的命运。
记者最近在北京采访时发现,虽然重点中学不再公开选拔学生了,但是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正在凭借着同某些重点中学的微妙关系招揽生源。部分知名公办中学培训班或一些与中学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培训班,近年来悄然成为名校争抢生源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升初孩子报考这些培训班,参加六年级的测试和“活动”,便被当作潜规则了。
在航天桥附近的某写字楼,一家名为“恒瑞学校”在这里办学。谈到办学的特色,一位老师振振有辞地说:“我们这边的优势就是跟首师大附中有一个合作,然后首师大附中那边给我们派老师,统一监考,统一考试,等于是你就不用上它那个占坑班也行,或者晚一点占也行。”
这位老师一再强调恒瑞学校和首师大附中的特殊关系,“我们这边的优势一个是老师,第二个就是跟首师大附中的关系,不是所有的培训机构都跟学校有关系,因为有我们校长这一层面的关系,我们恒瑞学校整整做了3年了。”
记者在这位老师的笔记本上,看到了一些首师大附中的招生计划:2009年开始,推优班有两个,特长班有一个,占坑班有一个。
与恒瑞学校相比,北京巨人学校应对小升初的手段则更加明了,考试分数决定一切。
巨人学校的一位老师介绍:“根据孩子的成绩,每年好多学校都从我们这边要一些孩子去参加他们学校的一些考试。”这位老师说,如果能够进入巨人学校的尖子班,就可以进入到一所名为“仁华学校”的培训机构参加考试,而这对孩子和家长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仁华学校和人大附中是合作的,人大附中占坑班基本上就是仁华学校。因为每年人大附中最先录取的基本上都是仁华学校的。”这位老师说。
为了验证这位老师的说法,记者辗转来到北京仁华学校,谈到学校的办学优势,一位老师说:“仁华学校是我们人大附中自己办的培训机构,老师都是我们自己学校的。”
培训班将为区县政绩抹黑
对于小升初的家长们抢占各种培训班的现状,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0年,北京市将逐步推动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小升初仍坚持“免试就近”原则。
有家长表示,有的名校对应了上百个“共建单位”,这些强势单位一定程度上抢了普通家庭孩子的机会,出现不对等;还有家长对推优派位提出质疑,认为推优存在人为操作。
针对小升初共建生问题,记者了解到,部分区县教委已加大对“共建生”限制力度,有关人士表示:2009年不再审批新的共建名额,区县级的部门或公司基本不予考虑共建。如果家长发现暗箱操作,可以点名举报。
针对家长普遍关注的情况,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组织督导队实地检查北京市18个区县落实素质教育的情况。督导评价报告将向社会予以公布,检查结果将和区县政府政绩直接挂钩。此次督导检查的重点将围绕社会广泛关注的小升初占坑、培训班进行: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中,是否存在利用本校或社会的培训机构开办针对中小学生的课外培训,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讲授学科课程;是否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传递学校将从这类课外班中选拔优秀学生的信息;是否存在在正常的升学入学体制外选拔学生、超计划录取。
特别强调的是,本次检查十分重视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办学行为,一旦出现家长举报内容属实的,督导部门会对区县的教育政绩投票否决。
新部长的第一把火如何烧
择校可谓是城市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老问题了。让孩子进一个好学校,也是很多家庭当中的头等大事。近来《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多达98.5%的公众表示身边存在择校现象,从幼儿园到高中,择校几乎无处不在。择校的根源:63.9%的人首选“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差距过大”。
正因此,新上任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第一把火”便烧在了“择校”上:“老百姓是最讲实惠的,如果学校都很好,他们不会花那么多钱,跑那么远路去‘择校’。问题的根源是教育不均衡。作为政府办教育,应该给老百姓更多的选择权,解决择校问题先要促进学校均衡发展。”袁贵仁表示:首先要解决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良好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蔡永红认为:“这个问题的症结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而优质教育资源的关键是教师的资源。”
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谈松华表示:单靠教师相互交流和手拉手配对是不够的,必须从制度上进行变革,特别是在公共财政制度上,提高不发达地区教师待遇是关键的一步。这些基本制度的建立,对于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均衡,是一个根本性的。
北京“小升初”乱局 篇8
2006年,中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各地应按户籍和居住地将学生分别划归对应学区,学区内小学生可参与教育部门组织的片区所属公立中学学位的电脑派位,根据学生所填志愿随机分配录取名额。
但这一力图实现教育公平的法律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却彻底变形。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2013年,全区小升初学生人数共2万出头,最终参加大派位的学生人数却仅占33%~40%。
虽然对择校“禁”字当头,但北京市乃至全国普遍运行的是一套初中入学学位双轨制分配模式。北京市小升初除了电脑派位,教育部门还允许或默许学校采取其他多种入学招生渠道。经过多年演化,现有包括推优、点招、特长生等多种名目,均提前于大派位进行招录。
海淀区“重点”中学中,仅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八一中学、中关村中学参加大派位,著名的人大附中、清华附中、101中学本校、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下称北大附中)、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基本只参加小派位,且指标有限,或仅象征性拿出少许大派位指标。
海淀区教委有关人员答复记者电话咨询时称:“重点中学就像一个杯子,好学生录得多了,留给派位生的就少了。”
北京市教育培训机构清华园集团副总裁闻风测算了海淀、西城等区的指标分配额度。以海淀区为例,2013年全区小升初毕业生2万多人,除大派位外,其中点招录取学生约4000人,民办校录取学生2994人,共建生和条子生约2000人,全区被招录的特长生共1715人,其中“重点校”招录895人,推优生计划招录1945人,实招1362人,公办寄宿生招录1150人,直升校直接招生800人。也就是说,共有多达1.4万名左右的学生未经大派位便获得升学机会。
“派位”入学已退化为小升初双轨运行制中较为薄弱的一翼。
双轨制溯源
小升初复杂的双轨制并非一日铸成。中国初中入学招录制度也曾经历过规则单纯的岁月,但面对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急切的渴望,政策制定总在教育公平和个体自由选择权两个目标间摇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初中升学实行统一考试制度,重点学校根据考分选拔优秀生源。直到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前,即便对于应作为公共产品来提供的义务教育,稀缺的资源也是向培养优秀人才倾斜,办好重点学校的思路一以贯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除了诸如北京的景山学校、北海中学这些学校可为特权人群子女开辟通道,当时除了考分几乎没有择校的余地。
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明确了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义务教育阶段的升学考试也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以对口入学或电脑派位的方法取而代之。期间政府对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收取择校费的行为一再明令禁止。北京市早在1998年便实行电脑派位,高度强化派位的公平性,要求公立学校取消“市级三好学生”保送升学制度,“三好”荣誉称号不再与升学挂钩;特长生的数量严控在小学毕业生总数的2%以内,并在次年进一步要求压缩至1%以下。
择校需求却并未被真正抑制。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为了弥补公立教育资源的不足,中国政府允许开办民办学校,择校风向民办学校转移。2004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相继颁布施行,时任教育部长周济提出: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办,名校办民校。在教育部门首肯下,不少公立学校也纷纷改制为民办校,或者办起了校中校。如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等先后办起民办公助类分校。其中清华附中的分校——清华实验中学更是和清华附中水乳交融,不但共用师资,甚至分享同一个校园,通过民办校择校或收取择校费成为合法模式。
此后各地教育部门的政策更加摇摆不定,参差错杂。在从中央到地方反复重申的“严打择校”口号中,择校的尺度事实上被放大。2002年后,北京市将入学政策制定权下放各区县,特长生等择校方式的招生比例也交各区县自行拟定。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刘胡权分析,放权之举进一步推动小升初入学渠道的多样化。大派位以外的招生比例逐渐上升,最终形成了目前的复杂格局。
裂变为双轨运行的现有小升初入学制度,尚未找到公平与效率这对两难抉择之间的兼容之道。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说,谁能够享受优质教育、怎样才能享受优质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
“教育公平”的栈道陈仓
“教育公平”这面旗帜之下,制度默许的择校安排和政策倾斜难见阳光,有关学校和监管者之间心照不宣,态度暧昧。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他曾公开表示,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国策;教育公平是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
2006年,教育部再度发文,叫停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校、重点班。这份名为《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规定:“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抓紧制订或完善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切实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能利用公共教育资源集中建设或支持少数窗口学校、示范学校。要积极推动学区内各学校优秀课程、优秀教师、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场馆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文件还明确:“教育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编班,均衡配置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不能以各种名义在校内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但教育部门还有另外一张面孔。虽然身份只是监管者,但在强劲的市场需求推动下,各地教育部门并未放弃也不可能放弃对于优质教学资源的追求和扶持,更何况,提升教学质量也是教育部门的职责内容。
储朝晖指出,“重点校”的存在,是易于展现的教育政绩,也是权势阶层便于享用的“近水楼台”,还有助聚合人力资源,拉动地方经济,是政府部门乐见其成的。
名义上,中国各地已不再划分重点学校。杨东平认为,这一要求实际上只是空头支票。他指出,中国长期实行的仍是一套中小学重点学校制度,一些优质公立学校在招生、教育经费、师资等各方面都有优惠政策,人为地制造和拉大了学校差距,这是择校热的根源。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3年5月28日举办的研讨会上,杨东平指出,北京公立学校来自政府的一般性财政拨款如生均经费为数相差不大,算得上是均衡的。但是,“重点学校”在此之外仍可得到另外两笔普通学校没有的经费,一笔是来自政府的专项建设经费,另一笔是择校费。
除了拨款的差别,“重点校”原有师资、硬件、人际关系基础就和其他学校相去甚远,起点已经更高。储朝晖强调,在此基础上,“重点校”挟优质教育资源,实际上具备了较高的博弈能力,吸纳权、钱资源的能力非同一般。
曾任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的李壑在教委工作多年,有五六年的时间专门督导北京义务教育均衡问题。他认为,教育部门的确在均衡教育资源方面做出了不少制度安排,硬件资源已经相当均衡,教师的学历也大体一致。但他也确认,差别主要在于“有名气的教师分布还不太均衡”。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生源的教育资源并没有纳入我们的监控”。
生源分配的高度不均衡,恰恰是通过教育部门主导的双轨制招生实现的。
“通过择校把所谓最牛的孩子弄到一个地方,这个学生叫‘牛孩’,这个学校就叫‘牛校’。”杨东平说。在他看来,打造“牛校”的最大秘诀,就是走争夺优质生源这条捷径。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各地教委在割裂的政策价值取向下作出的现实选择,以此来概括并不为过。“教育公平”这面旗帜之下,制度默许的择校安排和政策倾斜难见阳光,有关学校和监管者之间心照不宣,态度暧昧。
奥数班复燃
2013年6月30日下午,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楼前挤满送孩子前来参加101中学占坑班扩招考试的家长。考试很低调,只在教学楼玻璃大门边贴一张不大的白纸,打印着“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试”等字样。一位结束考试的五年级小学生低声告诉记者,所考内容全是奥数题,平时并没有学过,“大概能得20分”。
就在不到一年前,北京市教委对奥数竞赛和培训进行了一场被本地媒体称为“史无前例”的封杀。2012年8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一则全面声讨奥数培训的报道,引起北京市委市政府重视,随即决定采取措施。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四项措施,重申严禁将奥数成绩作为小升初条件,禁止学校涉奥考试和招生以及公办学校与培训机构相关联的涉奥培训,并查处将奥数竞赛和培训挂钩的入学行为。
但据记者了解,就在“禁奥”风暴之后一个月左右,不少培训班又开门迎客。一位小学生告诉记者:“政府不让上奥数,现在学的是‘趣味数学’、‘思维训练’,内容和以前一样。” “101培训部”、“仁华学校”也分别于2012年9月和10月经海淀区教委批准更换了校名,从形式上与101中学和人大附中脱钩,更在内部发出复课通知。清华附中的龙校、西城区“老教协”(西城区老教育工作者协会)、“三色帆”(三色帆培训中心)等资历深厚的奥数坑班也相继复课。
奥数为何屡禁不绝?闻风认为,凭考试进入理想的中学,是大多数既无权也无钱的家长惟一能够把握的途径;对于“牛校”来说,奥数正是一种符合中国应试教育要求的“完美”选拔标准。
闻风分析,大派位以外多种升学渠道中,只有以奥数考试为主的点招途径是不需要“拼爹”,全凭孩子和家长“努力奋斗”的——“拼不了爹就遛孩子”。
在前述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研讨会上,一位从三年级以来已获几十份教委认可竞赛全市一等奖证书的“牛孩”母亲说:“我觉得推优政策真的是特别不公平。基本80%到90%的孩子学业成绩都能达到满分,所以拉不开档次。”她表示,关键性的“三好生”、“优秀班干部”名额完全由孩子自主推选,为了维护公正,教委规定不允许班主任发表倾向性意见,但这又在另一个方向助长了儿童中的选举寻租。
闻风解释,即便是共建、条子生等以“拼爹”为主的招录方式,近年考试淘汰的比率也大大增加,因为“重点校”入学需求实在太旺盛。“共建分为大共建、中共建和小共建。小共建是比较容易入学的,主要针对重要的国家机关单位子弟,基本一对一;大共建对象是普通赞助单位,近年都要考试,且数学占绝对的分值。”特长生渠道,因而也更注重考试成绩,学校时有用特长生、共建生指标来安排文化课高分而点招等指标不足以安排的学生,一些学校所谓的寄宿生招录,据悉也无非利用寄宿指标来考试选拔。作为招生方式改革的内容,今年北京海淀区减少了各校特长生指标。闻风认为,此举并不代表双轨制下其他入学渠道指标整体的削减,仅是为学校提供了点招等其他入学方式指标增加的空间。这无疑意味着奥数考试的地位将更加难以动摇。
6月中旬,就在北京2013年这轮真刀实枪的小升初竞争进入尾声之际,全国瞩目的高考成绩恰到好处地出台了。媒体进入新一轮高考“状元”比较的热潮中。
北京的文理科“状元”,分别花落两所名校——北京四中和清华附中。作为“牛校”中顶尖者的人大附中,在去年将两个“状元”名号悉数收入囊中,虽然今年未有斩获,但风光仍然无两。
6月20日,中国“神舟十号”航天飞船宇航员太空授课在全国惟一的地面课堂,即设在人大附中。
这所学校,在历次高考和难以计数的奥数竞赛中,收获了人们的鲜花和掌声,如今更是承载各种择校狂热的终极殿堂。
人大附中招生办工作人员答复记者致电咨询时确认:人大附中今年招生达十多个班,不接受派位,招生途径只有推优和特长。招生总额和各种招录途径具体人数,一概不予透露。
北京市虽然措辞严厉地叫停了奥数培训和升学的挂钩,但入学指标的分配模式并没有给出替代性选择。以收集和发布各种小升初信息为服务主旨的“小升初网”创始人王涛指出,这反而让家长和学生无所适从。
还有少数收入不菲的家长选择另一条路,即让孩子就读私立的国际中学,完全避开小升初的炼狱。曾晓东认为,此类国际中学按照国际化的教学和评估体系来培养孩子,不以单一应试标准否定孩子多样化的个性和人生价值,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而言不失为更好的选择。但这是一条不归路。国内高考是一个建立在封闭应试体系上的考核标准,也正是因为教育监管者对应试和升学率的要求,才倒逼学校将压力前移,转移给了小学生。国际中学的教育模式与之毫不兼容,一旦走上这条路,最终的目标就只有出国一种选择。
曾于2001年至2009年担任北大附中校长的康健对记者表示,择校困境的产生,并非优质教育资源不足,而是过于集中,现有政策将资源都向少数超级学校聚拢,使得“差校”更差,形成马太效应。他透露,据他在业内了解,一些普通校并非自暴自弃,而是“稍微有点起色,稍微培养出几个好老师,马上就被那些学校挖走了”。同时,他认为,现有公立学校大一统的体制下,社会给予学生们的选择机会又实在太少。
有权的可以找关系,有钱的可以出国买教育,没钱的苦读奥数,只有少数没钱没权更没精力的家长在无奈地等待最后的派位。这个社会的心态变了,孩子们的心态也变了。
海外择校模式考
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多遵循就近原则。政府极力促进公立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稳定,以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逐步放开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在一些国家,择校制度甚至得到了政府的推行。若以和学校分区相关性为根据,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择校模式可大致分为严格的学校分区、一定程度学校分区和自由择校等几种模式。这些分别以日本、美国、英国等国为代表。中国香港特区放开民营学校敞开择校渠道促进分配公平的模式,也深为业界推崇。
日本:学区内公平与选择并存
“二战”后,日本迅速立法确立了义务教育无偿制原则。其后数十年,日本一直遵循严格的“通学区域制度”,即学生就读的公立中小学必须为学生所在学区内的学校,跨区就学所受限制极高。
上世纪80年代,“教育选择的自由权”理念被提出。1997年,文部省发布《关于通学区域制度弹性运用的通知》,开始逐步接纳择校的弹性化。目前日本公立学校的择校形式主要有“自由选择制”、“街区制”、“邻接区域选择制”、“特认校制”、“特定地域选择制”等,基本与学区挂钩。
日本的改革提供了义务教育阶段的选择权,但政府未放弃维护教育公平的举措。政府保证充足的经费以实现各校教学条件、设施的规范化,并实行从教师到校长的轮换制,保证了各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的相对均衡。
目前按照严格的学校分区入学的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其中包括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
美国:多元择校,允许跨区
美国义务教育主要以学区为单位就近入学。美国教育为联邦、州、学区三级管理,学区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管理单位,是州立法机关许可的准法人团体。
地方学区具有较高独立性,既有权民选教育委员会及管理学区公共教育事务,也有权对学区居民征收财产税,为学校筹集教育经费并分配。美国学区不仅不完全依行政区划划分,还具多种类型,一个州通常不只存在一种学区类型,各州还能自行决定学区的大小和数量。
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的择校制度初步形成。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改革,为公民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中择校提供更多的便利和选择的自由。
公立学校择校,主要通过建立特殊学校实现,分为“磁石学校”(magnet school)和“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磁石学校”是最早由公共资金资助的择校形式之一,主要针对儿童的特殊兴趣开设特色课程,提供多种课程和教学方案,自愿入学,且无学区限制。“特许学校”主要面向社会下层,一般规模较小,不收费,面向所有学生,无入学考试,经费接受政府拨给。但在人员聘用、课程设置、经费使用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拥有自主权。此外,上世纪80年代起,陆续有些州实行“开放入学”,规定只要对方学区和学校有容纳空间且有相关反歧视法律,就应允许家长跨学区择校。
私立学校的择校由来已久,包括多种形式如教会学校、私人或团体开办的学校、家庭学校等。政府并不干涉个人选择私立学校的自由,同时通过发放教育券、进行教育税减免等形式支持家庭选择私立学校。
在保证家长自由选择权的同时,联邦和州政府也通过诸如“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和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尽可能维持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包括实行教育改革,推行“优胜劣汰”的拨款方式等。
中国香港:有教无类,放开民营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目前在义务教育择校制度上最具示范性的,是实行派位制的香港地区。香港的派位制分为自行分配学位和统一派位,自行派位占30%,可按家长和学生意愿自行报名;统一派位则通过电脑随机派位,最大程度地排除根据学生成绩排名分配学校和学校的标签化。
自行派位阶段,家长申请的学校不得多于两所参加派位的中学,且不受地区限制;学校根据招生准则及比重自行录取学生,可设面试,但不允许笔试。扣除重读生及自行分配学位后,学校将所剩学位用于统一派位,其中有10%名额不受学校网限制,剩下的90%名额按照学生所属校网由学生家长进行选择。
此外,香港规定,财政应保证所有学校均有足够的教学资源和合格的师资,对学生和学校的投入不应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拨款标准按照学生人数或者班级规模统一拨付。
【小升初语文词语】推荐阅读:
小升初语文词语分类12-09
小升初语文词语巩固训练题10-28
小升初语文最新真题06-11
小升初趣味语文专题08-27
小升初语文古诗同步训练07-24
小升初语文常见成语类型08-15
小升初语文测试题08-19
小升初语文之满分作文08-22
小升初语文数学试卷09-14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题目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