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

2024-10-25

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通用11篇)

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 篇1

爱如水润物无声

——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

银海学校六年级49班

彭佳琦 证号:YH040901指导老师:谭文娥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那一个个感动事迹使我热泪盈眶。其中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光;有为了报答战友深情,守护士兵墓园几十年的老兵——陈俊贵......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年过九旬的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农民,73岁时,他靠每月300元的政府补贴,开始了他的助学之路。渐渐,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老人的收入越来越少,最后只能从嘴里掏钱,18年来老人没吃过一口肉,没穿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18年来,老人共捐出助学金10万多元,捐助了100多名学生!

是啊!就像那颁奖词写的一样: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生躯,高贵的心灵,它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看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后,我的心仿佛接受了一次神圣的洗礼,我觉得我也要向他们一样孝敬父母、帮助弱者……虽然这只是举手之劳,但只要多献出一份爱,就会感动世界。

能感动他人的人是高贵的,是无私的,是勇于奉献自己的,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让爱充满人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篇2

20 多年前的一次军事行动中 , 丁晓兵失去了右臂。当英雄在被鲜花与赞誉围绕时,南京航空学院的一名大学生给他写了封信,信中的话让丁晓兵深感意外:成为英雄,你只算过了第一关,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也可能成为英雄。我现在并不佩服你,如果 10 年或者 20 年以后依然还有事迹从你的身上出现,到那个时候,这个英雄的称号你才当之无愧。

20 年过去了,丁晓兵时刻不忘这封来信。从连指导员、干事、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到团政治委员,丁晓兵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回信”:所带领的集体,先后获得 248 面奖牌、证书和 36 座奖杯。

【颁奖词】

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启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

王百姓:排除炸弹 1.5 万多枚

把公安工作称作和平时期风险最大的职业之一,一点儿都不夸张。公安部的统计数字表明,从 1995 年开始,每年因公牺牲的全国公安民警始终在 400 人以上。前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 414 人、负伤 4134 人,“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是近些年来全国公安民警的真实写照。

几乎每次出差,妻子都要在王百姓的行李中放两只苹果,期盼丈夫平安归来。自 1985 年从部队转业到河南省公安厅工作以来,王百姓始终战斗在排爆治爆工作的第一线,多次临危受命,亲手排除各类炸弹 1.5 万多枚,处置大小爆炸现场无数,是公安系统唯一没有伤残、排爆没出过一次差错的全国劳模。

王百姓有着普通人的情感 -- 眷念家人、恐惧死亡,但他还是一次次地在生死线上穿越,“因为我是一个警察,又从事这方面工作,我不去谁去?”

【颁奖词】

10 年时间, 1.5 万多枚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谁能不害怕,平常人只要一次遭遇炸弹,就已经惊心动魄了。而他和我们一样,有家有妻有娃,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一肩担起。

华益慰:“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

华益慰是著名医学专家,一生兢兢业业,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做过数千例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没有出过一次医疗事故和差错。从医 56 年,华益慰只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对得起病人。

【颁奖词】

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

霍英东:聚财有道,散财亦有道

霍英东给人的印象,一是官至高位,在政界、商界、体育界拥有众多的头衔;二是他是个慷慨的有钱人。 从小吃过不少苦的霍英东聚财有道,但也热心公益,散财有道。多年来他对社会的各类捐助金额接近 200 亿元,单是在家乡番禺的捐助就超过 40 亿元,有报道称他是港澳地区为家乡捐赠最多的富豪。

说起父亲生前的善行,其子霍震霆回忆道:“他说过一句话:人一生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有钱,是给他一个机会,能对国家做自己的贡献。”

【 颁奖词 】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 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 24 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 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颁奖词】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 白发 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叶笃正:“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91 岁的叶笃正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荣获 2005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近 60 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先生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作出了开创性重大贡献,也是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常挂在叶笃正先生嘴边的是:“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颁奖词】

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这是一个年过九旬的大学者的大气象。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

孔祥瑞: 150 项革新带来 8000 万元效益

仅有初中学历的工人孔祥瑞有着“蓝领专家”的美誉。 2001 年,他主持创新“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使门机每一次作业可节省时间 15.8 秒,当年创效 1600 万元; 2003 年,他主持的“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技改项目,被授予国家级实用型发明专利。

【颁奖词】

不管什么时代,劳动者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还应该是那些不仅贡献汗水还贡献智慧的人。 150 项革新,给国家带来 8000 万元效益,这就是一个工人的成就。

林秀贞: 30 年来赡养了 6 位孤寡老人

林秀贞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 30 年如一日,她克服了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 6 位孤寡老人。

这位朴实的农村人,始终记得她母亲的朴素教诲: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千千治家——用一千分的力量来治理自己的家,万万治邻——用一万分力量来治理邻里关系。

【颁奖词】

用 30 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黄舸:行程 1.3 万多公里,当面感谢恩人

18 岁的黄舸看上去像个十一二岁的孩子。 7 岁时,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据专家介绍,同类患者最长生命纪录仅为 18 岁。

黄舸的生命也许就要走到尽头,但是为了能面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 2003 年, 15 岁的黄舸和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开始在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如今,父子俩已经走过了 82 个城市,行程 1.3 万多公里,向 30 多位当年给他们寄过钱的恩人当面道了谢。父子俩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

黄舸说:“到好心人的家门口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心愿一直支持着他走到今天。如果有一天离开人世,黄舸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

【颁奖词 】

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体会这个场面,一个四肢无力的孩子,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跋山涉水、万里迢迢。

他就像一小截被命运丢弃的蜡烛,善良的人点亮他,他就欢快地燃烧起来。藏起眼泪,还给人们光明和希望。

微尘:上千笔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尘”

“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青岛的大街小巷,成为青岛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

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翻阅了捐款记录后惊讶地发现,早在 2004 年,一位神秘女士就已经使用“微尘”的名字多次大额捐款:非典时期捐款 2 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 5 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 1 万元,湖南灾区捐款 5 万元……当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微尘”时,一个又一个“微尘”出现了。

截至目前,青岛市红十字会收到的上千笔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尘”。每一双充满善意的援手,每一张不同模样的面孔,都记录下一个共同的名字——“微尘”。

【 颁奖词】

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 篇3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便是去西康支教的胡忠夫妇,11年前,胡忠辞去收入还算可观的一份工作,告别自己的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女儿。来到大草原上,而这一切就是为了让那些孤儿们过上和正常儿童一样的生活。他曾经这样说过:“这个门进来一个强盗,他拿着刀要捅你们的时候,第一个为你们挡刀的绝对是我,当你们不听话的时候,我跪下来求过你们,求你们听我的话,我们虽然是无依无靠的孩子,但是我们是脚踩在地上的人”!这番感人肺腑的话让我对这个普通但又可敬的老师更加敬佩了。现在,他的妻子受他的感染也带着他的女儿前来支教,虽然一家人都在同一片大草原上,但他们真正团聚的时间却屈指可数。

胡忠老师和他的妻子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无私的爱,什么事超越血缘关系的爱,他们为了和他们毫不相干的孩子,毅然放弃城里优越的生活。他们那种无私的爱,对于那些孩子来说,是和煦的春风、是甘甜的甘露、是夏日的凉爽„„

他们像老鹰,逐步教会这些雏鹰捕食、飞行;他们是船上的舵手,引导这些孩子搏击风浪,走向成功,无怨无悔的付出不求回报,这才是人的品格。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是为了用更多的精力去关爱更多的孩子,他们放弃照顾父母,是为了做更多孩子的父母,他们是高原上的并蒂雪莲,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这些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人的一生所能做的贡献就在点点滴滴,关键看你能否坚持!

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有感 篇4

最先出发,最快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

——《感动中国》人物 陈陆

陈陆,生前系省消防救援总队合肥市庐江县大队政治教导员。被评定为烈士、追授“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消防忠诚卫士”等称号。207月22日,陈陆在执行庐江县连河村抗洪抢险任务中壮烈牺牲,年仅36岁。2020年夏天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陈陆带领消防员辗转5个乡镇,奋战96个小时,出警411次,成功转移和救出群众2665人。入伍以来,陈陆一次次在火光中出生入死,在紧要关头冲锋在前,在危险面前从未退缩,彰显了共产党员忠诚奉献的本色。

2020年夏,安徽庐江县遇洪灾,陈陆带领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转移群众2665人。营救过程中,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年仅36岁的陈陆牺牲。“放心,我会守好庐江”,是陈陆对父亲的承诺,也是他用生命兑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2020年的夏天,我国的南方多省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危急时刻,我们总能看到一些逆行的人们。一个始终坐在救援冲锋舟最前面的身影,永远地被定格在了这个夏天。

这是陈陆第一次抽出时间,和家人拍一张全家福。其乐融融的一家人不曾想到,这竟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合影,就在几个月之后的一场抗洪抢险中,陈陆永远离开了他们。

2020年7月,连续的特大暴雨,让庐江县的降雨量超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庐江县很多村庄被大水淹没。

同大镇连河村紧急求助,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正在其他村救援的教导员陈陆带领消防战士们迅速前往,这已经是陈陆第411次连续接警了。

而这时的陈陆几乎96个小时没有休息,由于长时间的日晒水泡,他已经双腿红肿行走艰难。体力已经透支的陈陆,再一次咬牙登上了冲锋舟。

水位已经越涨越高,险情突然发生,大圩上的溃口突然被冲开,水流大量涌入。

40分钟后,船上另外三名落水战士被战友们救起,而陈陆这次却再也没有力气游出水面。两天之后,在下游两公里的地方,人们最终找到了陈陆的遗体。

陈陆出生在军人家庭,父亲是第一代安徽边防军人,妻子是一名公安民警。一年里陈陆有300多天都住在大队,一个月才能回来一两次跟家人团聚。

我会守好庐江,是陈陆对父亲最后的承诺,也是他用生命来兑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观《感动中国人物》有感 篇5

郭小平原本是三所医院的院长,生活也是平平常常。但自从他知道了一位患有艾滋病的小孩渴望上学的心情后,他的生活开始了跌荡起伏。

他先在病房中办了一间教室,自己当老师教学生们。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艾滋病患者(小孩)的加入,一间小小的教室不够了。他不气馁。在他和他的同事、学生的努力下,一所小小的乡村小学——红丝带小学建立起来了。郭小平辞去了医院院长的职位,专心致志地孩子们知识;他办公室的门总开着,下课时,这儿是最热闹的地方。他还与孩子们玩耍,亲切极了。最后,红丝带小学被正式列入“学校”栏目中。

看到一批一批的学生在红丝带小学学习、玩耍,然后长大、毕业,最后远远地离开了这位平凡又伟大的老师时,心中为之一震的我忍不住轻轻地低呼:“郭老师,你曾经是三所医院的院长,多么高的职位!而你却宁愿当一所小学的校长,多么大的变化!你真的不后悔吗?”就像回答我似的,郭小平老师那洪亮的声音似乎排山倒海般倾泻进我的心灵:“不后悔,真的不后悔!每当看见孩子们一张张阳光般灿烂的笑脸,我就知道:‘这里的孩子需要我,而我,也需要他们’……”

是啊,孩子们的欢乐与幸福是郭小平奋斗的源泉,只要孩子们欢乐,郭小平就倍受鼓舞,他有着超人的意志和超人的恒心,在芸芸众生中开出了朵璀璨的花。

去年暑假,妈妈单位里举行活动,当然少不了我这个“衍生品”。活动是去爬三清山。一开始,我还抬头挺胸、斗志高昂地走在前头,但不一会儿就不行了。三清山海拔太高,一会儿云雾缭绕,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狂风大作……而且空气太稀薄!但我咬牙坚持着,不再拼命跑,而是慢慢地、有规律地一步步走,还时不时停下来深呼吸,养足了精神再接着走。果然,我不一会儿就赶上了大部队。瞧他们,个个满头大汗,筋疲力尽,只有我步子轻快,又当上“领头羊”!

读《感动中国人物》有感 篇6

最近,我读了《感动中国人物》这本书,书中的有许多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意志坚强的张海迪,忠于职守的叶欣,人间天使邰丽华,执着的王顺友,栽树英雄马永顺……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残疾人邰丽华了。

邰丽华2岁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而意外失去了听力。5岁时,她爱上了舞蹈,被一位舞蹈老师看中,考查她跳《雀之灵》,对于没有专业舞蹈基础的她来讲,这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劈腿不到位,提腿不精确,手的姿势不协调,老师很不满意。邰丽华没有迷茫、气馁,对着镜子,不分昼夜,练了一遍又一遍,连她自己都记不清练了多少遍重复的动作。正因为她的执着和努力,她成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

说到邰丽华,我想到了自己。有一次,我无意间听到一位姐姐弹了一首古筝曲《渔舟唱晚》,那优美的旋律在我耳旁萦绕。我希望自己也能弹奏这样的曲子。就这样,我走上了漫漫学古筝之路。起初的我,带着浓厚的兴趣,坚持每天练习老师布置的曲子,两年下来,已通过了四级考试。可是,学的时间越长,曲子的难度也就越大,一首曲子一弹就是五分钟,有的甚至十分钟。慢慢地,我开始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接下来的日子,每天的练琴在妈妈的催促下才完成,弹了几分钟以后就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还经常找借口作业太多就不弹了。

与邰丽华相比,我真的很惭愧。有这样一句名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花时间,不勤奋练习,哪能取得成功。我以后一定要像邰丽华那样勤学苦练,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勇攀高峰。

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三(2)班

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 篇7

从2002年到2012年,感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年,而与此同时,我们也从不懂事的少年成长成了有志青年。从郑培民、张瑞敏,到杨利伟、丛飞等等杰出的人物中,我们不仅仅被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更决心向他们看齐,继承他们的中国精神。

今年的十大人物也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同以往一样的感动。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刘伟。一次次命运对他开的玩笑,最终不仅没有打倒他,反而成就了他的坚韧。我想,他现在在音乐上取得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就像颁奖词说的那样: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我们要是也能有坚定的信念,一直坚持共产主义的信仰,我国人民终有一天能进入共产主义的和谐大社会!除了刘伟,还有一位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孟佩杰。这么一个柔弱的小女孩,她到底是有多么坚强才能承受这一切?每次想到这里,我都控制不住眼泪。我们这些孩子,跟她比起来简直是被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可是我们还常常抱怨父母。孟佩杰跟我年纪差不多,但我远不及她那么懂事、孝顺。相信全中国有很多人都是像我这样幸福,而孟佩杰的事迹,教我们要孝顺父母,要懂得感恩,要自强不息„„

再次就是刘金国了,作为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在大连新港的输油管线在油轮卸油作业时发生闪爆,造成管线内原油泄漏发生火灾,火势顺排污渠蔓延时,他第一时间率领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救灾。而且他为官至今两袖清风,执政清廉,是人民心中不可多得的好官,也是中国共产党员都应学习的榜样。还有一个人物是我认为不太适合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吴菊萍,她是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了,但是我个人认为,她的这一举动是我们应该尽的义务,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应有的本能反应。而现在各主流媒体对这一事件的大力宣传,不禁让人怀疑我国公民的素质和修养。这种事本来就不应该袖手旁观,所以最美妈妈救了妞妞虽然的确应该受到赞扬,但是应该还不至于感动中国吧? 剩下的一些感动中国人物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胡忠夫妇,他们放弃了在城里生活条件,来到贫苦的高原山区,为的只是用自己的力量尽可能改变孤儿们的命运。他们的无私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张平宜,她跨越了海峡,来到麻风村,抱起那边的孩子,为他们插上希望之翼。推选委员彭长城说: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其实我并不了解麻风病是一种怎么样的病,但张平宜知道,而且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态度更说明了她的无私奉献精神。试问我们之中又有哪一个真的能做到想她这样呢?

阿里木,烤羊肉串的爱心巴郎的行动给这里带来了照亮人内心世界的热烈的阳光。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他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这一段是整个视频中最轻松,最能给人带来欢乐的一段了。我其实不仅仅感动于他的这种精神,而且还很敬佩他妻子为他做的一切。他妻子听说他的善良,便不远千里来到他的身旁,不为金钱所惑,只为人心的善良。这不也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么? 朱光亚的颁奖词说道: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没错,他正是“两弹一星”的元勋,也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也正是他,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自力,自尊!他的事迹鼓励了更多的年轻人在祖国未来发展的土地上埋下希望的种子。

杨善洲,他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的,不只是一片绿荫,更是一种精神!自上任起他就非常清廉,一直到最后一天,他一直在奉献。退休前,为人民,为国家;退休后,依然是为人民,为国家!这样优秀的党员,一定是有着一颗对中国共产党最忠诚的心。我们这些还未成为党员的同学们也应该有这样的领悟,将来若成为正式党员,更应该为人民,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生。

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 篇8

孟佩杰,精神文明的明珠——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

高一(18)班 朱春香

自古以来,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古代有《二十孝四图》以及许多孝子的故事,广为流传。我们从古人身上感受到了孝顺的美德,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而当今社会,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精神文明在我们一些人的身上已经消失了,特别是在孝顺父母方面。

前两天,我看了中央卫视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感到到了人间处处有真情;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悲哀。

在我看来,真情似乎也会像经济一样产生贫富分化。在富裕的圈子里,人间处处有真情,而在贫困的圈子里,不见一点真情的痕迹。而贫困的圈子里包含我们大多数人。现实社会中,能够孝顺父母,给父母以精神的安慰又有多少人?或许,大多数人推说工作忙,过年过节都没有回家陪父母,只寄礼物给父母,而父母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这也可以说是不孝顺。而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出现在上述人们身上,而是出现在我们同学当中,和一些青年人身上。

在我们同学身上,或许就没有孝顺父母的意识,总认为那些事与我们不相关。在家里,好吃懒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不听父母话,与父母闹别扭,发脾气,跟父母顶嘴,让父母操心„„而在青年人身上,则更多的是嫌父母老,嫌父母丑,没有钱,甚至殴打父母„„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常有耳闻。

我又一次想到了孟佩杰的事迹,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她们母女二人幸福洋溢的笑脸。母亲是佩杰的天,而佩杰是母亲活下去的希望。命运对待佩杰很残忍,她却以微笑回报这个世界,她恪守孝道,一个人艰难的服待母亲,从没叫过一声苦,抱怨过一声。因为有爱,佩杰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很幸福,因此常面带微笑,正如颁奖词所说一样: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人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从佩杰的事迹,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真诚的孝心,也让我们感受了真情的流露,同时也感受到了真情的可贵。从她的身上,我们同学是不是应该感到惭愧呢?青年人是不是感到羞耻呢?我们应该以孟佩杰为榜样,学习她的精神,孝顺自己的父母。

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 篇9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教师是一个光辉无比的职业,不论是什么学科的教师,不论是什么年龄的教师,他们都在履行着一个伟大的职责:教书育人。在教师这圈光环的背后,有谁知道他们在这三尺讲台上付出了多少汗水?多少青丝被过度的操劳染成了银白色?多少岁月的痕迹刻上了老师的额头?老师为我们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真想对您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这次“感动洪城——十大优秀教师颁奖晚会”留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动。“我年近花甲,我害怕有一天,我再也拿不起粉笔,再也不能站在那三尺讲台上了。学生就是我的生命,学生就是我的希望。离开了学生,我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了。”这是我们敬爱的十大优秀教师之一——聂水兰说的话。在30多年的教师生涯之中,她一直视学生为是她的亲生孩子,她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一样对待着她的学生。在学生的眼中,她既是他们尊敬的师长,又是他们温柔慈爱的母亲。聂水兰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地奋斗在教育的岗位上,她在让她的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的同时,也将同学们的成绩提高了好几个档次。她帮助了一百多名特困生完成了学业,二百多名落后生取得了他们自己都难以相信的好成绩。聂水兰,这位“妈妈式”的老师,为学生以及教师这个岗位几乎付出了一切。她现在仍坚守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奋斗到底。还有一位让我感动万分的教师——胡德华。当我第一次看了他的事迹之后,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他的事迹实在是太伟大了,如果一个人为他的工作岗位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那可真是太不简单了。9月十二日凌晨,为了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优秀教师——南昌外国语学校高三年级组长胡德华老师突发脑溢血,倒在了这他为之奋斗终身的三尺讲台上。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胡德华老师在这个世界上只逗留了46年,便匆匆离去。他是为了他的学生、为了他的职责、为了他一生拼搏的教育事业而倒下的。

46年人生之路,胡德华老师以大爱无疆、无私奉献诠释人生。从教23年,胡老师始终坚守信念,为人师表,甘当人梯。在23年的教育生涯中,胡老师无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人民教师这一神圣岗位上,呕心沥血培育祖国的花朵。23年来,胡老师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到学生家中家访,为学生补课,为渴求知识的学生送去甘霖玉露。23年来,他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教学成果突出,学生遍及五湖四海,桃李芬芳誉满天下。

在这十位令人动容的老师中,我只简单地例举了两位教师的光辉事迹,其他八位虽没有胡德华那般伟大,但就平常而言的话,却也是巨人一般的存在了。老师们光辉的事迹深深的烙印在了我的心里,带给了我无限的感动。老师前辈们开创出了一条条崭新的道路,引领着我们向着成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去。最后,在文章的末尾,我想对普天下所有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老师,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日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感想 篇10

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中,最令人感动的往往都是那些最平凡的“普通人”,然而他们在生活中的坚持,奉献却让他们成为我们心中真正的明星。成为我们的道德楷模。

何玥,一个年仅12岁的小女孩,不幸地患上了不治之症,虽然她的生命走到尽头,但她毅然把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使3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正如颁奖词中写的:“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也许如今许多成年人对器官捐献依然持有排斥的态度,但是何玥却是如此懂事,她的勇气点燃了其他病患的生命之光。在生命最后之时,坦然对待生死,在生命最后之时,她依旧不忘善念。捐献器官让何玥有限的生命实现无限的价值,她以另一种方式存活。生命有限,爱则永恒。她的无私奉献,不仅让病患得到救治,更是触动了我们的心灵,她让更多的人明白了器官捐赠的意义,解开传统观念对一部分人的束缚。更重要的是,她的大爱激励着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去消除人际间的冷漠,唤醒我们心中的善念,让我们不再吝啬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当人们在街上看到受伤的人,多想想何玥,人们就能停下匆匆的脚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高淑珍,一位农村妇女,在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14年间收教近百名残疾孩子。简单的“炕头课堂”,清淡的饭菜,高淑珍给予残疾孩子们的却是浓烈的爱。尽管她条件有限,负债累累,她依然不放弃不拒绝一个孩子,努力给他们带来最好的生活。正如颁奖词所说:“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高淑珍在她的爱心小院,守望者这些孩子,守护他们成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一手为残疾儿童构筑爱的世界,让他们学习知识,感受温暖。这有别于其他一些只为残疾儿童提供物质援助的行为,高淑珍的行为让残疾儿童心理得得到重视与呵护。我们能深深感受到她的艰辛,但是更打动我们的是她的坚持。她坚定的信念与爱为那些残疾儿童遮风挡雨,她优秀的品质将深深影响那些孩子们,伴随他们的成长。

周月华二十多年来,丈夫艾起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而艾起则用20年的行动,实践着结婚时的诺言,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这么多年来,夫妻间携手为村民带来了及时的治疗。正如颁奖词所说:“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他们在山路中艰难前进,从未放弃。丈夫背起妻子,背起的是两人的爱情的承诺,也是对村民健康的承诺。他们肩负起了责任,且从未把它放下。行医20年,他们给村民带去的不仅是治疗,更是如亲人般的守护。尽管周月华腿部残疾,但她未自怨自艾,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为村名提供最大的帮助。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篇11

看完后,我虽然没有记住所有,但是感慨良多。特别是第一个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林俊德老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为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时,仍然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追后一刻;他为了不影响工作,在医生和亲人的百般劝阻下,还是拒绝手术和化疗;他在病房里总是坚持坐着休息,因为他认为“躺在床上的是病人,做起来就是正常人”,更重要的是他怕自己一躺就起不来;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我最需要的是时间”。看到这,我不禁落下泪,想着是怎样的信念让他坚持到这地步?《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中给林俊德的颁奖词是“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真是名副其实啊!当看到林俊德老先生年轻时所做的工作的时候,我如同回到那个年代,仿佛看到了无数的革命先辈。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在那个国弱被人欺的年代,他们善良、勤奋、团结,互帮互助,为祖国的富强奉献一切。然而在当今社会,人与人的相处是那么的微妙,时而好,时而坏,仿佛如变色龙一样,捉摸不透。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社会道德的沦丧,从“由好心扶老人反被讹诈而引起的老人跌倒是否去扶的争论”、“公车上让坐引的争论”等的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这几件事情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在这些事情上我们无法判断谁对谁错,但是这无疑让好人心凉,无疑是中国人的悲哀„„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感动中国的人物是年仅12岁的小女生何玥,她是广西桂林的一个非常普通但不平凡的小学生,她在知道自己只有三个月生命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她在知道父母或许会反对的情况下,还是坚定的说出“爸爸,我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我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给别人生的希望”,让父母最终含泪同意了女儿的决定。看到这我泣涕不止,我为她的勇敢感到骄傲,也为她的不幸感到心痛。《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给何玥的颁奖词是“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

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真是贴切啊!

当看到何玥事迹的时候,我不知道我要用怎样的词才能表达我对她的敬佩,我不知道如果是我处于她那样的境遇会不会做出同她一样的决定。她让我想起了过往许多自己为一些小事而忧愁的场景,使我为那样的自己感到羞愧,让我明白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也让我对社会上许多为一点小事就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人感到愤怒,怒其不争。人生其实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所有的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微不足道,当你老了回望时会觉得一切如过眼云烟。

上一篇:抚州支队高速路政管理专项治理活动总结下一篇:院感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