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静为动经典诗句

2024-05-31

化静为动经典诗句(精选3篇)

化静为动经典诗句 篇1

化静为动经典诗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

兔走乌驰人语静,满溪红袂棹歌初。

小堂深静无人到,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静者伏草间,群才满金闺。

月牙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空伫立,尽日阑干,倚遍昼长人静。

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

古来于异域,镇静示专征。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高堂秋静日,罗衣飘暮风。

日欲暮时人静处。

更深人去沉寂,但照壁,孤灯相映。

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

静念彼与此,不知谁是痴。

院静春深昼掩扉,竹间闲看客争棋。

是日晚弥静,巢禽下相呼。

子近湖边住,静境称高情。

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神之去兮风亦静,

静避绿阴莺有意,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寒蝉欲报三秋候,沉寂幽斋。

夜来风雨空堂静,忽忆灯前入语微。

寒蝉欲报三秋候,沉寂幽斋。

勿言无知己,躁静各有徒。

唯应静者信,难为动者言。

夜静云帆月影低,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

化静为动经典诗句 篇2

一、创设情境

我们都知道, 看春节联欢晚会, 导演会在晚会一开始就营造起一个欢乐、祥和、热烈的氛围, 观众在这样的氛围中会因为情绪感染而兴致勃勃;同样, 一堂政治课, 如果教师也能营造一个温馨合适的环境, 学生就会在这样的情境中提高求知的欲望。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 利用课本上的插图来设置情境是我常用的方法之一, 效果颇为不错。比如,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有10余幅插图:《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元妃省亲》、《合十礼》、《哈达》、《唐人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马赛曲<雕塑>》、《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铁人精神》《赣南山村的婚俗变迁》等。这里既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 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 既有汉民族的也有兄弟民族的。每一幅插图都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引导学生对这些图进行整体理解探究的时候, 同学们就会感受到文化对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太大了。众多插图的组合构建的文化氛围其实就是一个色彩绚丽的文化情境, 在这种情境熏陶下, 学生也就能深深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感, 感受到优秀文化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影响不仅是潜移默化的, 而且是深远持久的。试想, 如果在与学生共同学习中, 放弃了对这些精致插图的研究和赏析有多可惜!再如《走进文化生活·在文化生活中选择》里有这样几幅反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画面:《殊途同归》、《一件也不能少》、《刘姥姥说:“在大观园也没见过这样的排场。”》这种“算命”、“电脑算命”、“烧纸钱”等场面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 课本将其集中在一页纸上, 反面文化的浓缩构成的污浊情境像一面警钟, 会引起学生的深思和警觉。如果能再让学生适当地进行一番探讨, 相信学生能就此增强不少思想免疫力。

二、引发联想

所谓联想, 就是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它相关的人或事物。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中许多精致的插图都可以引导学生对其展开丰富的联想, 通过联想, 进一步加强对课文内涵的深刻理解。比如, 在学习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 教本上有“异彩纷呈, 交相辉映”多幅插图。我们可以从《跆拳道》、《武术》中联想到我国的南拳北拳, 少林武当多个门派;从《故宫》、《泰姬陵》、《巴特农神庙》等图片中联想到世界各国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建筑;从《中文书籍》、《英文刊物》、《俄文报纸》插图中联想到全世界有多少国家和地区就有多少以文字作为文化基本载体的报纸杂志;从《爆竹声声迎新春》、《流光溢彩迎圣诞》的插图中联想到世界各国五花八门的节日, 特别是具有我国汉民族特色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 少数民族节日有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龙船节”?侗族的“摔跤节”等等。总之, 通过这些联想, 学生就能更能领略到世界文化的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如果上课时不去引导学生联想, 仅仅就插图来欣赏插图, 学生的眼界就会明显地受到限制, 思维的空间也就狭窄了许多, 其感受也不会有那么刻骨铭心了。同样, 在第四课《文化的传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中, 有这样两幅图:《京剧》、《书法》。为了能展开联想, 笔者让学生回忆他们所能了解的剧种, 不少学生联想到了南通的通剧、安徽的黄梅戏、上海的沪剧、无锡的锡剧、扬州的扬剧、苏州的评弹、河南的豫剧等等;对于《书法》这一插图, 学生更是浮想联翩, 他们想到了古代的小篆、大篆、甲骨文、楷书、行书、草书、还由此联想到众多古今著名的书法家。因为联想丰富, 也就深入地体悟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及其千百年来绵延不断地继承性, 为下一堂课学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三、激起思辨

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要像《高中思想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的那样: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 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 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 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教本中的一幅幅插图就是一个个生动形象的范例, 我们紧紧抓住这些范例, 让学生去识别、比较、探究, 如果有不同的看法, 可以讨论甚至辩论。俗话说, 有比较才有鉴别。问题是越辩越明的。笔者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辩论的机会, 只作“壁上观”, 一开始不参与任何意见。因为在这种时候, 教师的发言往往带有结论的性质, 对学生深入地探究反起到了阻止的作用。例如, 教本第93页有幅《文明上网》的插图, 插图的右首还有《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但是, 学生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方说:网络文化是当今非常时髦的一种文化, 但网络文化有精华, 也有糟粕, 只要我们自己坚持绿色上网, 文明上网, 就会有百利而无一害;一方说:事情并不如此简单, 这些大道理我们也懂, 但是真正上了网, 自己就控制不住自己了。像玩游戏就是如此。为此, 双方各执己见、相持不下。这时, 笔者并没有息事宁人, 反而是“挑起事端”,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准备足够的证据。经过反复辩论, 大家终于认清了, 文明上网的关键就是要有很强的自制力、自觉性, 要自觉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健康上网。

化静为动,激活教材资源 篇3

一、动态呈现,化静为动,激活学生思维

数学课堂教学应追求学生的内在思维的灵动,对教材再创造使用的目的在于能够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形成数学思考和数学学习能力。教学时如果照本宣科,不利于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教师激活教材资源,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动态地呈现教学资源,化静为动。

在教学时,笔者将课本中的主题情境图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王伯伯、张叔叔和李阿姨的运输信息。并且做了分层次的动态展现,每次只出示与运输有关的数学信息,隐藏了图中的数学问题。(1)展示王伯伯的蔬菜运输情况,提问:你知道王伯伯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事情吗?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数学问题:王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2)在解决问题后,再呈现与张叔叔有关的数学信息:张叔叔3次运了600箱,你能提什么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更多的学生能将第一次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行迁移,提出:张叔叔平均每次运几箱?(3)最后出示李阿姨运输蔬菜的数学信息时,学生已经能够自如地提问了,这样的分层递进式呈现,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经验,形成数学问题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设置障碍,化静为动,渗透数学思想

教材作为静态的教学资源载体,记录了教学内容和知识结论,可以呈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但是无法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如何把这种静止的画面变为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激活教材资源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适时设置思维障碍,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把教材“冰冷的美丽”变为学生的“火热思考”,使之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深层思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达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数学知识的目的。教学除法口算60÷3=20,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笔者做了这样的处理。

师:60÷3等于多少呢?大家都说等于20?那你们是怎么算的呢?很多同学有想法了,大家先独立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交流。有困难的还可以借助信封里的小棒摆一摆。

生:先算6÷3=2,60÷3=20。

师:这种算法很有意思,明明是60÷3,为什么变成6÷3呢?

生:因为6个十÷3=2个十=20。

师:有的同学听得不是很清楚,我们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每十根捆成一捆,这里的6个十就是6捆小棒,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捆就是2个十也就是20,谁能像这样子说说60÷3为什么等于20?

生:6个十÷3=2个十=20。

师:可见把60÷3化简为6÷3是有道理的,这种方法很简洁,我们把它叫做化简法。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

生:20×3=60,60÷3=20。

师:你是先想几乘3等于60,20×3=60,所以60÷3=20。谁能把这种方法完整说一遍。

生:因为20×3=60,所以60÷3=20。

师:真好,你根据乘除法的联系,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想乘法,做除法(板书:想乘算除),真不错。刚才我们用这两种方法解决了20÷3的问题,这两种方法都是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板书)。

本课时的学习要帮助学生建构除法计算的数学模型,即把被除数按位值制转化为相应计数单位的一位数,用表内除法口诀(或乘除法间的关系)来试商。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除法计算的心理表征,就需要教师通过案例中的提问促进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模糊的、感性层次的思维更明朗、更理性,才能实现口算除法的算法迁移,同时为后继的除法计算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适度开发,化静为动,促进知识的内化提升

课后习题的编排是为了达到巩固新知,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在新授课中,习题都是编排在新知之后,学生在学习新知后,大脑有些疲惫,此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此时,如果没有生动有趣的习题呈现,有可能出现精神游离,是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在课后的练习环节,笔者开发教材中的习题呈现方式,使得练习富有挑战性和思维含量。

课件展示:转动智慧大转盘。

师:指针指向哪我们就先去那里看看,好吗?

第一站:QQ果园。

80÷2?摇?摇150÷5?摇?摇2700÷9(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站:QQ留言。

师:猜一猜,根据他们的想法,推断他们在算哪道口算除法题?

留言①:因为12个十除以4等于3个十,所以……

留言②:因为8÷4=2,所以……

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第三站:QQ记事本。

最后我们进入QQ记事本。

聪聪打了120个字,敏敏打了100个字,他们谁打字打得快?为什么?

在课后练习环节,练习的形式设计为当下学生所喜欢的“QQ游戏”。笔者设置了三个递进层次的游戏,在“QQ果园”中,学生口算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实现口算除法基础技能的巩固。在“QQ留言”中,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既体现了除法计算的位值制,又感知了除数不变时,被除数与商之间的变化规律。最后在“QQ记事本”中,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练习设计形式生动有趣,内容新颖,富有思考价值,能够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

上一篇:师姐毕业寄语下一篇:环保升旗仪式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