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城导游词

2024-09-29

老司城导游词(共3篇)

老司城导游词 篇1

老司城活词典现代散文

“这一片是土司生活区正中心被烧的地方……彭氏土司到明清时代深受中央王朝的倚重,征战东至辽东海滨,西至遵义、播州,北至湖北、河南,成为维护国家安定的重要力量。令人痛惜的是,土司王城两次遭受火焚!”

“这座祖师殿是土司时代的道教活动场所,据考证始建于第一代土司彭士愁在位的后晋天福二年即937年,后重建于明代……”

日前,第六届土司制度和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成功召开。与会者参观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遗址时,一位身着土家族传统青布衣裳,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为同行的几位专家学者做生动详实的讲解,吸引不少人纷纷聚拢过来。

“这位老人是……”有人问旁边穿民族服装的会议志愿者。

“他是向老师,我们本地的专家,写过好几本书呢,”土家姑娘自豪地介绍道:“老司城遗址申遗成功,他是做了很大贡献的!”

向老师名叫向盛福,今年74岁,土生土长的老司城遗址所在地——永顺灵溪镇司城村人,因长期致力于老司城遗址和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宣传,且热心村里的公益事业,是公认的本土专家和新乡贤,人们亲切地称他“老司城活词典”。这位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今年被评为第三届“感动永顺”人物。

“老司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我的命根子,我要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去珍视老司城。”向盛福掷地有声地感言。这种真挚深沉的情感源自他儿时为之痴迷的土司王朝的传奇故事、与这片风水宝地和祖先向老官人——彭氏土司时期清廉正直、才智过人的文臣的血脉相连,以及成年后通过探访、阅读同老司城遗址的心灵对话,加上目睹观音庙、文昌阁、吴著冲土地庙等一批文物古迹湮灭消失而产生的责任心。

他从县城某企业退休,回到司城村居住,开始用实际行动一步步实现曾深埋心底的夙愿——“能为老司城做点贡献,是我一生的愿望!”

前期,他把写书当作记录和传播老司城历史文化的首要任务。他相继编写的《土司王朝》、《溪州土司制度盛衰轶事》、《老司城民间故事集》等专著,填补了老司城人文研究的空白,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在申遗期间发挥了较大作用。为此他付出了异常艰辛的努力、倾注了大量心血,当然也离不开家人以及州、县有关领导的理解、关心和支持:他先后走访省内外30余个乡村收集资料,仅吉首雅溪村他就先后跑过五趟!为了弄懂相关专业问题,除了多次拜访吉首大学的老师,还只身北上河南、北京等高校向专家学者请教,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不会电脑的向老闭门数月写成一部书稿,还得请人打印,然后联系编辑和出版等事宜。期间,他碰过壁、流过泪,身体虚弱时上楼梯都要歇息几次,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他还购买了一台相机,学会了摄影,把寻访途中发现的相关遗迹、文物都拍摄下来,既充实书的`内容,又便于文物专家认定和参考。

为了助力老司城申遗,向老当起了义务讲解员,为前来考察调研的领导、专家解疑释惑,争取更多的支持。同时,他尽心尽力协助村支两委做好遗址核心区农户的征地拆迁、矛盾纠纷调处工作。

岁末县政府召开老司城申遗工作会议,可头天夜里下雪使道路结冰,向老在汽车无法来接他的情况下,不顾年迈体弱,一早从家出发,冒严寒踏冰雪步行三个多小时赶到了会场!

9月,国际遗址理事会专家塔拉?夏玛女士一行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派来老司城进行考察评估。在一次关键性的会议上,向盛福以本土专家的身份简要介绍了老司城的概况,塔拉?夏玛随后提出四个非常专业的问题,他成竹在胸对答如流,出色地完成了肩负的重任。

7月4日申遗成功当天,他参加完庆祝活动,回到家喜极而泣!老司城景区举行开园仪式,他也抱病参加,他说这是土司后人的职责。

申遗成功后,老司城一夜成名游客猛增,向老坚持免费为游客讲解,往往一天讲解3趟,每趟至少2个小时,年轻人都由衷佩服。他受老司城遗址管理处委托,培训讲解员50余人,多次带大家在现场熟悉景点和解说词。他还协助拍摄《走遍中国》、《揭秘土司王城》、《老司城探幽》等多部专题片。

这次向老应邀参加在家乡召开的土司制度和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他写了篇题为《清廉的民族首领老官人向宗彦永远活在大湘西各族人民心中》的论文,虽然提交迟了,未能印上论文集,但能够与一些专家学者交流探讨相关土司学问题,他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在他看来,土司王朝“去猛存宽”、“节用以恤民膏”等执政理念;大力引进汉文化、兴办学堂重视教育的开明举措;以及庞大建筑群的科学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性等诸多方面,对今人仍有借鉴与启发的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挖掘梳理和弘扬。

向盛福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每逢节庆活动主持升龙凤旗的总会是他。“忠厚传家久,诗书秉世长”,向老在家门口贴上一副与村民共勉的对联。如今,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向老在自己家里办起了一间“若云书店”,向游客传播老司城的历史文化知识,也提升村民的文化层次,希望带动大家共同参与保护和宣传老司城,将祖先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一代代传承下去。

附:土司制度及老司城简介

土司制度起源于秦汉羁縻政策,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在西南多民族聚居区推行的一种政治制度,反映了古代中国“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政治智慧,维护了西南乃至国家的安定团结,对这些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据统计,我国古代有各级大小土司1700余家。

溪洲(永顺古称)彭氏土司政权始建于公元9,至公元1728年“改土归流”,历经五代、宋、元、明、清9代王朝,历时8,世袭28代共35位刺史或土司。位于永顺灵溪镇司城村的老司城遗址总面积25平方公里,依山傍水合理分布着遗址生活区、衙署区、司法区、墓葬区、宗教区、教育区、居民区、作坊区等八大功能区,系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级别最高的古代土司城市遗址。它堪称研究中国土司制度的考古学标本,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沅湘楚巫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案例,对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和谐共处、文化多样性共同发展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被誉为“东方的马丘比丘”、“全国保存最完好的西南古堡式民族文化古城”。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老司城遗址于20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湖南实现了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老司城导游词 篇2

老司城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自然景观每年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研究者和历史文化的爱好者、普通旅游者来参观游览。为了更好地、科学地展现土司遗址的文化价值, 给研究者提供深入研究的实地物证和场所, 并能够让普通爱好者与游客系统了解这段历史与独特的土家族的民间文化, 建设遗址博物馆是十分必要的。遗址博物馆将作为参观者和游客进入遗址保护区之前, 对遗址信息进行了解, 以及临时休息、换乘电瓶车的场所。

1.土司制度的重要性

土司制度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 通过分封地方首领世袭官职, 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它始于五代, 历经、元、明, 终止于清, 存在时间长达八百余年, 是西南地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

湖南省永顺县老司城遗址中国西南少数名族区域自治的土司在近600年统治下, 逐步形成的司治遗址景观, 是土司文化的独特见证, 也是成功的山地开发实践的杰出范例。因此, 也是研究土司制度乃至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案例。老司城遗址具有山、水、城共存的空间特征, 它以西南地区秀美的自然山水环境为依托, 以老司城中心城址为核心、外围遗迹顺灵溪河自下而上形成沿河两岸分布的景观布局 (附图一) 。

01. 老司城遗址全景·图片来源:永顺县人民政府, 《老司城遗址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 2012.3

2.博物馆的选址

博物馆的选址位于永顺县城到老司城遗址右栏路径的中段, 并位于由山间的盘山公路转换到谷底的顺溪公路的衔接处, 此处有较大的相对平坦的场地, 比较适合建设博物馆。另外用地位置特别选在遗址保护建控地带边界的外侧, 对遗址区的环境风貌不会产生较大影响的区域。由于有相对较大的场地, 既便于布置停车场地以及未来发展用地, 也有条件作为社会机动车辆与景区电瓶车辆的换乘区域 (附图2) 。

此用地景观条件好, 背山临溪, 博物馆建设有较好的景观资源可以利用。县级公路环绕场地半周, 也为车辆和停车场地的布置带来便利。建筑场地内及场地周围现存多种可加以利用的自然及人工景致, 新建筑的设计可充分结合、利用现状优势 (附图3) 。

02.基地位置·图片来源:Google Earth

03.基地周边环境·图片来源:作者自拍

3.设计原则

对于这个项目, 在设计之初, 就确立了如下的设计原则, 并在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贯彻。

3.1、保留并且充分利用场地内外现有景观条件。

3.2、充分利用场地内自然高差将建筑藏隐于自然环境中, 使新建筑以谦逊的姿态呈现。

3.3、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注重塑造参观游览的心理体验。

3.4、在建筑空间与建造手法上与遗址空间特征和当地民居建立联系。

老司城建立在一个地势极为峻峭的山地上, 依山傍水、因地制宜, 体现了自然地形和军事防御功能的完美统一。特别是署衙区、宫殿区背山面河, 从下而上分布在依自然山势筑城的多层平台上 (附图4) 。博物馆建筑借鉴了这种处理手法, 同样依山而建, 通过建筑主体的错落和景观台地的营造, 形成层层平台, 与遗址遥相呼应 (附图5) 。

遗址区周边的民居有新有旧, 历经多年的发展, 充分体现了当地的建筑特色——以河卵石墙面、木构坡屋顶为主要形式 (附图6) 。博物馆建筑同样采用了卵石墙面及木构架的材料语言, 并加以抽象和简化, 取材当地, 使新建建筑既富有地方特色, 又降低了造价 (附图7) 。

3.5、利用多种建筑手法降低建筑的能耗, 达到生态、绿色的建造目标。

项目所在的我国中南部武陵山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日照时长, 雨量充沛, 以隔热通风为主的节能设计也是建筑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设计中一方面利用大面积屋顶覆土以隔绝屋顶直接受热;另一方面也利用厚实的河卵石垒砌墙组合墙体提高围护墙体的蓄热性能, 有效隔热。同时通过设置天井、院落和屋顶透空格架等手段, 在解决房间的自然采光同时加强自然通风, 进一步减少空调能耗。

04.宫殿区鸟瞰老司城遗址全景·图片来源:永顺县人民政府, 《老司城遗址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 2012.3

3.6、积极保留、利用场地内现有树木植被及农田, 使之成为场地中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环境设计要素。

场地布局考虑到遗址景区的游览流线组织、谷地溪流的丰水期洪水的潜在影响和节约用地降低建设投资等多方因素, 博物馆选择靠近用地西侧从县城方向来的公路旁, 贴近道路的坡地上。用地高差南北向约6米, 但路边到谷底约20米左右。

06. 博物馆鸟瞰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06.遗址区周边民居·图片来源:作者自拍

07.博物馆的材料语言·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08. 博物馆总平面图

09.博物馆参观流线

4.总平面布局

建筑选址靠坡地的上部, 屋面基本与道路标高相平, 而距离谷地保留较大高差, 避免了洪水侵蚀隐患。利用场地东西向的高差, 博物馆依山而建, 分为两层。上下重叠依靠在西侧坡上, 面向东侧朝向老司城方向谷口;平面上沿路南北拉开成带状布局, 并略带转折与地势契合。这种与山势相结合并沿路展开的格局既便于功能分区避免流线交叉, 又能获得良好的景观视野, 也为合理安排参观流线和消防疏散带来的便利 (附图8) 。

博物馆内部展线的设定与建筑外部去老司城遗址的参观流线相结合考虑。从游客到达停车场, 进入博物馆参观后, 由下层出口经层层台地下降到西坡谷底, 然后跨过溪沟河滩地到达东侧路边的电瓶车停车场, 乘车去遗址区参观。回程则是从遗址区回到电瓶车场后, 先沿原路栈桥回到西坡坡底, 折向南边, 爬上层层台地然后经过展厅外侧的旅游纪念品店铺, 然后回到大巴停车场, 可再次逛过博物馆的旅游纪念品商店后, 上车回城。整个流线及考虑了参观内容的顺序和游客活动的规律, 同时又与山谷溪流的地势特点相结合, 充分利用了自然地貌与建筑形体的景观特点 (附图9) 。

10.博物馆二层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1.博物馆一层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5.建筑平面功能

博物馆平面功能布局上层分为南北两部分, 靠近县城来向的部分是管理办公与文物局办公, 北侧设小型停车场, 便于日常办公使用及文物运送;南侧为博物馆门厅、多媒体报告厅和休息区等公共空间, 门外再往南紧接 (下层博物馆展厅屋顶) 大巴停车场, 为大量的公众人流的组织提供便利 (附图10) 。

下层也同样分南北两区, 北区在办公层之下是考古所、文物库房和设备机房;南区为临时展厅、基本展厅、公共休息区和旅游纪念品商店 (附图11) 。

下层展厅布局基本是以单向线性的展线将四个基本展厅串接起来, 通过内部流线的回转, 中间结合休息厅、多媒体演示厅及“溪州铜柱”特别展厅等, 使观众流线回到公众核心区, 出馆后与河滩栈道相连, 完成从内部展线到外部游览线路的衔接。

临时展厅也设在核心区外侧, 也有便利的独立进出口, 作为参观的可选线路可独立使用。文物库房和设备机房等围绕办公区, 布置紧凑又联系便捷。在办公区一侧的文物库既独立成区, 又可直通展区, 并有电梯直通上层办公门厅, 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提供了文物的无障碍运送。

展厅出口处的休息厅半封闭庭院和办公区的两个下沉内天井提供了宝贵的自然采光通风条件, 同时使建筑外墙面的自由开口成为可能, 为厚实建筑的外观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撑。

6.建筑立面造型设计

博物馆建筑整体的外观形象与山形地势交融为一体, 层层台地的堆叠既是处理山地建筑的常用手段, 便于构筑场地和拓展活动空间, 有着敦厚而乡土的稳定感;同时显而易见的, 与老司城遗址有着明显的空间形态的相似性, 可以强化由自然环境造就的山城遗址的特殊景观印象。为维护遗址区的历史风貌定下了基调 (附图12) 。

12.博物馆鸟瞰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结合场地景观设计, 在经过停车场、台地坡道、河滩木栈道和电瓶车场等一系列路线的游走过程, 还暗示了遗址区——如下河道、排水系统、建筑基址等——的特殊空间体验。建筑形体与环境景观已经浑然一体, 共同成为遗址风貌区的环境构成要素。

建筑材料主要以外墙的河卵石垒石墙 (钢筋混凝土组合墙体) 为主, 重点区域 (如博物馆主入口、接待厅室内、观景厅等) 用木构或仿木构作为提示性的装饰元素。除少量玻璃墙体和门厅天窗外, 外墙面上基本以实墙为主, 适当位置开洞口和小窗以增加通透性, 打破沉闷感 (附图13) 。

13.博物馆入口透视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另外覆土植草屋面和木构架上的爬藤植被, 将会与周边茂密的植被树木一同, 构成另一层更大范围的“景观立面”, 与环境无界限地溶为一体。场地地面铺砌也可采用较小的河卵石, 就地取材, 造价低廉, 操作简便, 同时更容易获得地方材料与环境的质感协调 (附图14) 。

14.博物馆卵石墙面·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7.博物馆的技术特点

基于用地环境的特殊性, 博物馆沿坡展开并分层错开的建筑平面有利于消防道路的设置, 也有利于划分防火分区和布置疏散出口。建筑与山体靠近以及部分嵌入山体, 这有利于节约土方和充分利用基岩承重, 同时远离水患, 并非常有利于整体排水。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 博物馆夏季需使用空调。但厚重的组合垒石墙和覆土屋面对隔热和提高热惰性指标有明显所用。空调冷源是电制冷集中空调, 室外机可案藏在建筑周边景观带植被中。

三个天井 (院落) 的布置对房间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明显有利, 尤其办公区的上层天井利用边廊开启通风窗, 会改善整个办公区的空气流通状况。公众入口门厅的天窗也设置可开启天窗, 加强通风并解决排烟问题。

基地周边山坡上有电力和给水水源, 但污水排放建议采用生物降解化粪池处理后, 渗入地下。雨水系统将排水导向谷底溪沟。

结语:

永顺县老司城遗址博物馆的方案设计历时一个多月, 经过几次沟通, 顺利通过了方案汇报, 得到了甲方认可与赞同。希望这个博物馆的建成能成为游客了解老司城历史、建筑风貌的媒介, 为老司城的建设添上浓重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崔愷, 《本土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68-95

老司城寻古 篇3

早晨,我们在小雨中出发。车沿酉水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哈尼宫的地方。看到车停了下来,而路旁又有几座深宅大院式的建筑,我还以为已经到了老司城。下车以后才明白,原来前面已经没有了路,我们要从这里弃车上船,还要经过一个小时的船程才能和老司城见面.

猛洞河水在哈尼宫被一道拦河坝截断,上游的水位较高,我们的机动木船在平缓的水流中前进。此时我们进入了一个安静的自然世界。河水清澈碧绿,两岸山上灌木丛生,不时有飞鸟由树丛中鸣叫着起飞,然后又没入不远处的树丛。如果不是偶尔平地上有一两片柑桔树出现,我真不敢相信这里曾有人迹到过。永顺县文化局的石同玉问我“这里挺美的吧。”

我点点头,承认这里确实很美,是一片没有经过人为破坏的自然之地。但我却怎么也无法把这里和史料记载的“城外三千户,城内八百家”“红灯万盏人千迭,一片缠绵摆手歌”的景象联系在一起。时间真地如此残酷,竟然把一座几十万人生活的城市复原成一片荒芜,思索之中心里忍不住生出一丝历史的悲凉。

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站在船头的我远远望见右手山坡的树丛中有几个连在一起的屋顶,旁边的石同玉告诉我那就是老司城祖师殿。在我的视线中,老司城的位置同样是树木丛生的原始山坡,看来它的确是在历史的烟尘中沉寂太久了。

老司城所在的河岸有一处正在修建的码头,几个石匠正在将石头往上垒砌。码头处十分宽阔,这一下老司城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我们眼前了。老司城坐落在码头正前方的三级高坡上,抬头仰望,整座建筑分为三层,逐次向上,飞檐叠着飞檐,斗拱连着斗拱,只是年代久远的缘故,一切都呈现出破败衰退的迹象。不过老司城的威严还在,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它去想象当年土司政权的强盛与繁华。

据宋史记载,宋绍兴五年(1135年),第十二代土司彭福石将署衙由王村迁到老司城。此后的593年间,这里一直是彭氏土司政权的中心。《西南溪峒诸蛮夷传》中有这样的记述:“北江蛮酋,最大者彭氏,世有溪州,州有三,谓上中下溪,……总二十。下溪州兼都誓主,十九州皆隶焉。”

对于彭福石土司的迁都,我充满疑惑。王村地处酉水干流,四通八达,应该是一块有利于统治各方的宝地,他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交通闭塞只有靠水路联系外部世界的老司城呢?对于此,我百思不得其解。还是石同玉给了我两个答案,一是按照土家族风水学的分析这老司城一带是一块风水宝地,有万马归朝之象,可能彭土司是听从了风水先生的推算,为了子孙万代的基业来到了这里;另一个是这土司城地处偏僻,群山环抱,又只有一条水路与外界相通,因此易守难攻,可能出于安全上的考虑。到底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可信,只有凭自己的智慧去判断了,而可供参考的依据就是我们面前这座古老的城堡。

老司城祖师殿全部为木质结构,上下三层采用土家吊角楼式的飞檐,是我见到过的木质建筑中最高大威严的一座。如果从土司王朝迁都开始算起,那这座建筑已经在风雨中度过了九百多年的时光。纯木质的结构,能够屹立千年,足以说明当时土家族的建筑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并且这些建筑的木质也是相当坚硬耐时的。据说,明正德元年至清康熙十五年,朝廷修建故宫,彭氏土司先后三次进献楠木千余根,作为故宫建筑时的基柱。可见这一带是优质楠木的产区,而这土司祖师殿肯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推开祖师殿的大门,里面空空如野,几丈高的楠木大柱支撑着巨大的屋顶。土司祖师的牌位已经不知去向,只有当地人架起的一个观音牌位在那里承受香火。一口重达几吨的大钟架在屋角,走上前去敲击几下还能听到嗡嗡的回声。历史在这里静止了,我们努力找寻当年土司王拜祭先人时的神圣与庄严,但耳边也只有风声在窗外流过。

祖师殿三层是相对独立的建筑,但中间有楼梯相通。踩着木质的楼梯逐渐登高,待到第三层时我们已经身处半山腰了。探出头去,对面山峰的苍翠树木在向我们招手。我对身旁的石同玉说:“据传说这老司城内罗城、外罗城,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几十万人口生活的一个城市,到现在难道只有这一座祖师殿保留下来吗?”

石同玉笑了笑,慢条斯理地回答:“老司城过去的繁华景象如今确实已经烟消云散了,但留下的遗迹并不少,这祖师殿只是其中之一,过一会儿,我们向下再走几华里,就真正到了土司王居住的内城了。”

石同玉曾在老司城一带下乡8年,对老司城的一切了然于胸,看来我们跟着他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由老司城祖师殿出来,我们继续上船,行驶了十几分钟,在一个村子边停靠下来。这是一路行来,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村庄。石同玉说这个土家村子就是当年的老司城旧址。村子里的住户零散在方圆两三公里的范围内,一条泥泞的石板街道把它们串在一起。

进入村子没走多远,我们就见到一个石牌坊,上写“子孙永享”。石同玉指着牌坊说:“这就是我们土家人立东南第一战功的见证。”说话间带着一股得意。据明史记载:明嘉庆三十四年(1555年),年仅十八岁的第二十四代土司彭翼南,率五千士兵到江浙一带参加抗击倭寇的战役。土家士兵各个骁勇善战,他们善使钩刀,队列灵活,膂力战功,仅王江泾一战就歼敌一千九百余人,被朝廷称为“盖东南战功第一”,并册封“子孙永享”牌坊以昭后世。这大概是土司王朝建立以来最辉煌的一件事情。

“子孙永享”石牌坊被几根木桩围住,孤零零地站立在路边,向春风诉说着土家人为朝廷所作的贡献。我们通过它也可以推算出过去的土司政权,就在这一片奚奚落落的村庄里。果然没走多远,转过一个弯,石同玉就把我们带到了老司城的中心——彭氏土司的衙门所在地。这里同样是一片荒芜的景象,只保留着当年的彭氏土司宗祠。

彭氏土司宗祠按当年建筑推算应该是整个土司宫城的后部,而前面是土司议政的衙门。现在当年土司王威风八面、发号施令的地方,已经变成了几间土家民居,属于他的臣民了。苔藓、荒草之中,一个近二十级的台阶通向彭氏宗祠的大门。

彭氏土司宗祠内同样十分宽阔,进门后是一个窄窄的天井,迎面竖立着一块德政碑,记述着土司王对老百姓的怜爱。从德政碑可以看出,这历代土司王还真地对百姓不错,因为这样的碑就像清代的万民伞一样,是老百姓所做。如果不是发自心底的呼唤,老百姓是不会干这种事的。这使我联想起在桂林的灵渠公园内,就竖立着一块表述知县劣迹的劣政碑。天地之间自有公平,老百姓的心也确实是衡量为官青白的一把标尺。

宗祠靠后墙壁的一面肃立着十六尊历代土司王的塑像,供子孙拜祭,而今他们只有用泥胎彩绘来注视着土家族的发展变迁了。

由彭氏宗祠出来,我们在石同玉的带领下沿着老司城当年的内罗城城郭走了一圈。道路是泥泞的,很多地方已经种上了各种作物,最完

好的一段古城墙仍依稀可见当年的样子。城墙主要是石头堆砌而成,隔一段距离有一个青砖垒起的拱形洞穴,石同玉告诉我们这是当年老司城的排水通道,全城四面都有,大概有近百个,由此可见当年建城的整体规划已经到了相当完美的地步。

继续向前,我们爬上一个矮矮的土山,上面一片平地开成了水田,一个村民正赶着水牛翻地,周围此起彼伏的还相连着不少这样的土山包。水牛在田里像识途的老马拉着犁默默地向前走,对我们的到来漠不关心。

见我专注于耕田的水牛,石同玉神秘地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在水牛田里发现了什么?”

我只发现了残留的水稻根和深深陷入泥里的水牛腿,至于其它什么我是睁大眼睛也找不到的。“我告诉你,这水田下面全是宝,是当年土司王的墓葬。”石同玉悄悄地对我说。

如果不是石同玉提醒,我看到荒山上挖出一片新土以及土中的几块石头是不会注意的,可经过我仔细的观察确实发现了问题。山坡没有了草的覆盖,深埋土中的石头就暴露了出来。平坦的地面有几个石头垒成的石台子,像是要对什么东西加以保护。挖开的土初看上去像是镶着几层石头,但仔细观看就会发现整个土壁都是用石头垒砌起来的,而黄土只是掩埋时留下的印记。

我们走近观看,这是一个石头的城堡,沉于地下,全部由石头砌成。石头有大有小,大的作为顶部的封盖,小的则作为下面的基石。石头砌成的墙壁上有几个方形的孔洞,里面黑糊糊一片,似乎能听到风的回声。石同玉告诉我们,这是近年来文物部门挖掘的一座土司王墓葬,里面有硕大的石室地宫,石头上的雕花非常漂亮,可惜地宫内已经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文物了,由此可见这个土司王墓葬是被盗过的。据探测,周围的这些小山包下都是土司王的墓葬,大小有几十座,有土司王本人的,也有土司王王妃的墓葬。

我望着周围的小山,一个个树木青翠的山包静静地站立着,与它们背后的大山形成了呼应之势。如果没有人告诉你这些小山是一个个墓葬,谁也不会相信这是人为的力量做成的。我在古城成阳,看到的乾陵、杨陵、茂陵等等都是一座座荒山下埋藏着天大的秘密,秦王的地宫埋葬方式在老司城我又看到了,看来这种死后修墓、延续统治的思路在中国是一致的。看着这些墓葬,我似乎感觉到了当年第十二代土司王彭福石迁都的心情,他一定是有感于老司城一带的风水召唤来此定居的,目的是要子孙久远,也是要墓地吉祥。

返回身,我看到水牛还在默默耕田,犁在它的身后翻开泥土,它不管脚下的墓葬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只是低着头努力把犁向前拉。它的眼中只有泥土,没有历史。

据石同玉讲这老司城墓葬的挖掘曾引起一番争论,有的人认为应该多打开几座墓葬,以便了解更多的土司历史{有的人则认为在没有能力保护文物的时候,最好还是让它们在地下多呆一段时间,待时机成熟再让它们重见天日。后来,文物部门还是采取了后一方案,把墓葬尘封在泥土中。

上一篇:六防地测防治水自查报告2011.6.2下一篇:小区监控施工图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