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学习总结

2024-10-10

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学习总结(精选8篇)

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学习总结 篇1

学习总结

自参加新课程远程培训以来,作为培训学员通过认真收看视频教学、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参加班级交流和互评,从中我学到了专家和同行们的很多值得我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和案例,我深感自己在思想观念上受到教育和启发,我的精神受到很大鼓舞。现将我在培训中所学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的理论得到转变。在集中培训学习中,听了好多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专家讲座,结合新课程,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课程观上,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是创建与开发的过程;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自己也体会到,要转变观念,解放学生,让学生学会生活,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并用人格力量的去引导学生,去感染学生才是我们应有的教育价值观。新时期师生关系在业务上应是双方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业务组合。在理论上应充分体现个性、民主和发展精神;而情感上应在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情感联系,是师生个性魅力的生动体现,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同时我们应该去做一个创新型的教师,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全新的教育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的教学监控能力,熟练的课堂教学管理艺术。在教学评价上,应着眼于学生,注重长期的效应,注重过程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

二、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提高。听了专家的精彩的讲解,我深受启发:在课堂教学中,学会了更好地设计教学,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如何上好各种类型的课,怎样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通过讲解与交谈,我体会到,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既然是科学,就要按规律办事,改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要讲究艺术性,尽量上好每一节课。另外要加强说课和评课,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在这一阶段里,我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煅炼自己,对课堂教学有了很深的体会和思考。体会一: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才能保证有效的教学。体会二:要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二,课前、课内、课后的关系,课前要吃透教材和学生,课内要重示范、点评、变式的教学,课后要及时跟踪、反馈,暴露学生的错误。体会三: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如下几条原则,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第二,要能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学习,去解决问题,提示矛盾;第三,教师要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第四,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要常教常新。

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将学习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教师首先认识到你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思维和思考。教师必须摒弃过去的那种师道尊严的脑筋,蹲下身子,放下架子,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交朋友,要尊重他们,关爱他们,营造师生和谐的环境。教师才能向下实施你的教学行为。所以,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你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果的。

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反思过去的教学行为和观念与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心里素质和教师的人格魅力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我认为只有从内心深处去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吸取和借鉴专家和同行们的经验,通过努力不断完善自己,促进自身的发展。

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学习总结 篇2

教师远程培训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 以计算机互联网通讯系统为基础, 在多媒体技术和远程视频传输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的双向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远程培训中, 参训中小学教师作为学习者, 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各种媒体技术为中介的有效互动交流是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 互动的水平和质量反映了学习水平和能力, 直接影响学习效果[1]。因此, 互动交流是远程学习的核心, 教师参加远程培训应该加强重视和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活动。

2011年10月, 笔者第一次参加的教师远程培训是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项目中级培训, 该培训由顺德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 培训团体由课程教师、班级管理教师和学习辅助教师组成。课程内容丰富, 活动安排比较严谨合理, 一共50课时。首先通过半天时间面授, 讲授本次远程培训的学习方式、远程网络平台和所需应用软件的使用技能, 剩下的课时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学习, 通过各种远程学习活动完成全部的培训课程内容。这是一次完整和严谨的教师远程培训。2013年5月参加了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训, 七天的远程培训和四天的面授培训, 远程培训的内容和活动较为简单, 作为面授培训的辅助。2013年12月参加了广东省公需课远程培训, 这次没有面授时间, 全部教学活动都在远程网络平台上进行。本文主要结合参加过的教师远程培训的体验和感受, 探讨参训教师在远程培训中应该怎样有效互动交流。

一、参训教师做好参加远程学习的准备是学习 的保障

1. 转变对参加远程培训的学习观念[2]。教师个人参加培训应该是以自身发展, 提高个人教师职业能力为学习目的。教师自我发展需要的是主动的学习, 而不是被动的需要。目前, 很多教师远程培训是一种全新的教师培训方式, 跟传统集中培训有很大区别, 这种培训具有很大的分散性, 若要保证参训教师的学习质量, 十分强调学习自主性。作为参训老师, 如果在培训过程中认识不到位, 甚至存在消极和抵触情绪, 没有真正的深入学习和自主完成作业, 将会影响参训的效果, 使得远程学习流于形式, 不能达到拓展自我,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目的, 也就违背参加培训发展自身的初衷了。所以, 参加教师远程培训首先要转变学习观念, 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远程培训的各项教学活动, 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 才是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前提。

2. 加强学习, 掌握远程培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远程培训跟传统培训比较, 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远程培训的互动需要用到的培训网站平台中就有站内私信、BBS论坛、视频播放等等, 除了培训平台的交流方式, 一般还会通过QQ、邮箱、博客等计算机网络方式开展互动。组织完善的教师远程培训, 一般都会为参训老师留有学习相关的技术的途径。一是在课程开始阶段用短期的面授时间, 讲解相关的技术要点和学习流程;二是配置了课程辅助教师, 全程跟踪和辅助培训过程, 通过远程互动的方式为参训老师解决技术问题。除此之外, 参训老师在平时也应该多使用信息技术交流手段, 积累和提升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与远程培训网站平台进行“人机互动”是 学习的基础[3]

教师远程培训网站平台上提供了完善的课程资源, 一般以教学视频、案例分析、参考资料、思考活动和反馈练习等形式给出。教师远程培训中“人机互动”就是指参训教师与培训网站平台上的课程资源互动学习的过程。“人机互动”是参训教师个体学习过程, 是在原有认知基础上学习课程内容, 自我知识和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是远程培训的学习基础。

目前, 很多远程培训网站平台都在逐渐完善, 通常能够把课程活动序列化。其最大的特点是必须在完成上一学习任务之后才能开始下一学习任务, 否则活动将无法继续, 序列化活动中常携带着激励性的教学语言来推动学习, 是一种新颖的人机互动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就是为了督促和引导参训教师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 给出各种类型的活动资源更能提高参训教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这种方式, 参训教师基本都会有一定的“人机互动”参加率。

通过序列化方式安排学习活动, 对促进参训老师学习有一定的效果, 老师在这些任务的学习点击率得到了保证, 但是不可否认, 不少参训教师会以“时间不足”、“教学任务重”等理由, 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点击 + 挂网 + 提交答案”等等, 也就是老师点开网页不阅读, 播放视频网页走开做其他事情, 回答问题和完成作业就是复制、粘贴、提交答案等方式保证点击率, 应付应有的“人机互动”学习过程。笔者发现, 远程培训对“人机互动”学习过程的评价不只是看点击率, 还注重通过问题回答和练习反馈对参训教师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以上各种欠缺了学习主动性而没有完成的“人机互动”学习, 除了个人的学习效果差以外, 在培训评价中也会很低。

三、利用各种远程网络平台积极参与“人人互 动”是学习的关键

在远程培训中的“人人互动”是指人与人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互动, 也就是参训教师与参训教师之间的互动、受训教师与课程相关教师 (包括专家讲师、班级管理教师和课程辅助教师) 之间的互动。参训教师参与“人机互动”一般有三种收获, 一是可以通过与他人互动获得信息技术支持, 二是通过参加讨论交流实现思想碰撞而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三是跟其他教师交流互动可以摆脱分散学习的孤单和无助[4]。

教师远程培训利用多种网络平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交流, 在培训网站平台上表现为讨论区、聊天室、互动评价等活动形式;除了培训平台的交流方式, 一般还会通过QQ、邮箱、博客等方式开展互动。通过这些手段的主动自主地交流学习, 参训教师将可以与其他教师 (包括专家讲师、班级管理教师、课程辅助教师和其他参训教师) 建立学习共同体, 有效共享教学经验、快速提高。

在目前的远程培训中, 部分参训老师更注重“人机互动”的点击率, 人与人的良性有效互动关注较少, 在论坛中可能会不看相关文档胡乱提问和回答, 不认真阅读论坛帖子粘贴答案重复提交, 在QQ群等讨论群也从不发言。这样的“人人互动”是欠缺学习自主性的互动是无效, 很难促进学习效果, 在远程培训中是不可取的学习方式。

首先, “人人互动”是远程培训的学习关键。参训教师在进行个体学习的同时, 需要利用网络交流平台构建学习共同体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一方面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从外部优秀经验中获得认识、获取新的知识, 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另一方面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突破远程学习的孤独和无所适从。有效的“人人互动”非常有助于参训教师的学习, 是促进远程学习的重要手段。其次, 当前的教师远程培训一般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 在远程学习平台上, 参训教师都是以真实姓名存在的, 参与讨论的所有问题和意见, 发表的论坛主题和回帖都是有记录的。这就要求参训教师参与相关互动学习活动时候, 需要认真学习相关课程内容, 明确按照课程问题组织答案提交;并认真分析同学的发言主题, 给予相应的回复, 进行有效讨论。这样才能让培训老师和其他参训老师感受到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学习热情, 也能有利于提高自我教师职业水平、实现自我价值的学习目标。最后, 教师远程培训具有持续性, 学习不会随着培训而结束, 积极参与“人人互动”的参训教师在良性有效的互动模式下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之后, 可以继续利用网络平台、QQ群、BBS论坛等开展持续性的互动交流活动, 会给参训教师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带来长远效益。

总之, 在远程培训中, 参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参加不同方式的互动, 这能激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唤起原有的个体教学知识与教学体验, 通过良性的“人人互动”能够构建学习共同体, 适时的与外界优秀经验产生交流和沟通, 有利于快速和深入学习培训内容, 使之有效地融入到自我知识体系中, 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 达到提升教师职业水平的目标。

摘要:教师远程培训中, 参训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各种媒体技术为中介进行有效互动交流是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 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本文结合参训教师的体验, 分析了远程培训中互动的重要性, 探讨了如何做好互动的准备、如何在远程培训中通过“人机互动”和“人人互动”实现良性互动。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师远程培训,互动交流

参考文献

[1]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张忻.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 2011 (24) .

[3]贾巍, 路宏, 黄兰芳.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学习互动特征研究——以宁夏“国培计划”远程培训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 2013 (4) .

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学习总结 篇3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8-0076-03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培训以其经济性、开放性、自主性、便捷性等优势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来。教师远程培训是指根据受训教师专业和职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和内容, 通过音频、视频、课件等方式运用实时与非实时互联网信息技术把课程和内容传送到在职受训教师那里, 并通过BBS、博客、E-mail等形式由高校教师任辅导教师, 帮助受训教师开展网上协作学习, 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理论, 对教学和科研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的时空灵活的行动性研修的开放的教育。[1]

针对远程培训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学习支持系统,以达到缓解工学矛盾,提高办学质量,帮助学习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实现从学历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转变的目标。

一、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把握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于2008年10月份对河南省周口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现状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考虑到中小学校的教师、校长以及市教育部门领导、工作人员对教师远程培训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和体会,我们的调查对象便集中在这些人。抽样调查地点分别是周口市教育局、周口市一高、周口市三高、周口市实验小学。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164份, 有效回收率为82%。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周口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存在以下问题:

1.工学矛盾突出

中小学教师的远程培训学时有明确规定,由于教师都有教学任务, 一般将参加培训的时间选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来进行。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影响教师参加远程培训的主要因素中,61.9%的教师选择的是“时间不够”,34.7%的教师选择的是“精力不够”。因为,教师们除了正常教学时间、备课、课后批改作业和试卷外,余下时间已所剩无几。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之间矛盾突出。

2.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调查显示,59.3%的人认为远程培训的内容与实践相脱离,只重视知识内容的传递,而轻视教师经验案例和整体知识结构的重新优化。另外,培训内容是针对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设计的,与周口市本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不完全相符。

3.缺少交流

远程培训中的交流主要是通过通信媒体和技术来实现,没有办法及时传达各种信息,受训者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也不能深刻感受教师的言传身教。由于受训教师参加远程培训的时间非常有限,为了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完成任务,往往会忽视与其他受训者和培训教师之间的交流。

4.参加培训的教师主动性不高

在教师参加远程培训的目的方面,41.6%的教师认为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补充知识”,而56.3%的教师是为了“职称需要”。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大部分教师参加远程培训主要是因为学校和教育局规定没有参加远程培训就不能进行职称的评定,而不是为了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增加专业知识。如果取消规定,有很多老师选择不参加培训。

5.远程培训质量难以保障

大部分教师认为参加远程培训的实际收获与预期效果有差距,究其原因是远程培训中的考核评价不合理。总结起来就是,远程培训较为偏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 忽略学习过程的评价;网上客观测试过多;评价信息反馈延迟。另外,有关领导部门对教师的远程教育倾向于依靠制度强迫教师参与,疏于对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督导工作, 缺乏培训目标的定位,评价重视数量而轻质量,使得大多数教师对远程培训采取一种敷衍的态度。

二、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原则

我国学者丁兴富定义学习支持服务为:“远程教学院校及其代表教师等为远程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各种支持服务的总和,其目的在于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远程学习的质量和效果。”[2]

2000年,大卫·西沃特界定了远程教育学生支持服务模式: 其构建必须适应学生的各种各样不同的需要;其模式取决于所在地区和院校的教育理念; 其模式还取决于学生群体的分散程度、资源的构成和课程制作团队的课程内容设置和课程材料状况;其模式还取决于作为服务对象的学生群体的总体差异。[3] 基于大卫·西沃特的观点和上述对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构建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型的原则归纳如下:

1.以受训教师为中心

学习支持中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非常重要,即学生群体的界定、人机交互和提供支持的时机。[4]因此,在构建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设计中要以受训教师为中心,及时满足受训教师的各种合理请求。培训机构根据受训教师需求选择相应的培训机制,使在职教师能够根据自己需要参与学历教育和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如新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培训、各种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各专业学科培训等。教学方法上按照教师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阶段,采取课程教学、在线报告、案例培训、协作讨论、混合学习等形式的教学,学员也可以跨学科、跨阶段自由选择,做到按需施教。

2.以资源建设为中心

终身学习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人们在与社会交互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任何学习需求都是满足终身学习需要的,但是,这些需求并不是一门课程或者一个专业能够完成的,需要众多可以方便分享、灵活应用、迅速更新的学习资源。因此,要构成一个真正的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除了有必备的硬件设施之外还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支持系统的建设则应该围绕学习资源的组织和描述、存储和检索、注册等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实现资源共享,使受训教师对培训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目的。

3.以总体规划为中心

现代远程教育所倡导的培养模式个性化不是个人化,学习自主化不是学习自由化,而是在一定规划制度的限定下的个性化和自主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整体建设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协同配合,系统所采用的管理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规章制度等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才能更好地实现受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并有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因此,在系统的决策上,要用科学的方法改善学习支持水平,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促进整个教育培训良好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以服务为中心

从学习支持服务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不仅仅是教与学的问题,还包含与教学相关联的人员服务、咨询服务、设施服务等。其中,人员服务包括辅导和咨询、组织学生课外活动两类,参与服务的人员通常手边要有能够就受训教师的问题提供反馈的机构部门、教师或者咨询专家的联系方式,帮助受训者非常容易地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学习支持人员。设施服务则是人员服务、资源服务、教学实践和评价等方面服务的基础,为其他各类学生支持服务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上的支持。

三、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

从图1中我们看出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中主要包括受训教师、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资源、人员以及设施5个基本要素。其中,受训教师是这个系统模型的中心,所有要素的设计都要以受训教师为中心,为受训教师服务。

1.设施

设施服务是其他服务的基础,为其他各类的学生支持服务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支持,包括各类教学通信设施和设备的服务。调查问卷中显示,教师由于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呆在学校,所以一部分教师主要利用学校网络进行培训课程的学习,只有在假期或者不方便来学校的时候才选择在家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

因此,学校的技术人员在完成自身服务内容的同时,还要承担区域内所有项目设备的维护、调试、故障诊断、软件故障处理、故障确认、协助更换、技术培训等全程服务。

2.人员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学习支持系统中的服务人员主要指各类主讲教师、辅导教师、技术人员、咨询人员和管理人员。[5] 除了网络课程中对受训教师提供知识讲座、教学方法指导和答疑的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外,可以聘请专家学者和中小学优秀教师等组成咨询辅导队伍,对参加培训的受训教师进行辅导, 辅导教师由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监督以保证服务质量。在这里,管理人员主要有市教育局有关领导、校长和各教研组长组成。

3.资源

资源服务就是给受训教师提供全面的资源支持,主要包括资源环境的改善、资源的共享和传播方式的完善以及收集学习者对资源使用的反馈信息。其中,图书馆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形式。在资源建设方面,除了指定参加的网络课程外,还要进行符合本地发展的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和相关教育软件的开发。资源的类型多样化,为教师提供教学支持型资源、素材类资源和继续教育类资源等, 增强资源的弹性。另外,为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 应建立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和共享平台, 促进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

4.信息

教师培训中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专业信息、课程信息、考试信息和管理信息等。信息服务则包括发布相关教学信息以及与其对应的咨询辅导,主要由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辅导人员来负责。另外,还需要提供与受训教师的双向交互渠道,如可以通过BBS、博客、E-mail等解答受训教师提出的信息咨询。通过互动,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反馈中了解受训者对材料的掌握程度和自身在传授知识时的表现;另一方面, 受训者也需要从教师的反馈中得知他们的成绩情况。

5.教学实践和评价

培训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科教育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必须将实践活动纳入到具体培训教学过程中,如针对某一个培训主题开展的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和教学实习等。对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进行科学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和管理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教师除了最常用的在线作业和在线测试外,还可以采用电子档案、学习契约和网上自评软件等。管理人员要制定适合本校的教育管理督导评估标准,将培训成绩纳入年度考核中,并与教师的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福利待遇挂钩,从政策上督促教师认真参加培训课程的学习。另外,还要定期组织受训教师以观摩课和汇报的形式把学习的成果展示给大家,以达到受训教师真正理解、掌握和应用培训内容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声钟.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理念与实施原则[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121-123.

[2]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90.

[3]大卫·西沃特.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学习支持系统服务[A].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C].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0:243-260.

[4]陈丽. 远程教育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1.

[5]宋波,王淑娟.基于Web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结构要素解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35-38.

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篇4

本次培训,我得以聆听各位专家、学者的讲座,倾听他们教育教学的理论,深刻感觉到这次培训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有专家对教材的精彩解读和分析,有课堂实录,还有耐人寻味的经验之谈,我收获很多,我很快乐。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有了新的理解,让我对做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充满了自信,改变自己的心态,用阳光灿烂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现在将我这段时间的学习作如下总结:

一、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其次要明确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标。如果教学理念不改革,教学方法不创新,个人素养不提高,这是难以胜任的。这些都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总是用陈旧的知识和老化的观念去教育现在的学生,那其结果必然是被社会无情的淘汰。

二、改变工作方式,谋求共同发展。

新课程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立一个人较好的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了解其它学科,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助促进。人生没有捷径,教学亦如此。虽然我的作业不是优秀,但是让我看清楚了其中的差距,鞭策我不断的努力。相信自己,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做得到。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教师的天职。我们应当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继续学习,使之达到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应当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

幼儿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篇5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我有幸参加了今年的远程培训,感悟许多。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网络学习让我和同行们走到了一起,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尽情的汲取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聆听着专家、教授们精辟的讲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相互交流,收获着知识,收获着喜悦,收获着友谊。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名师一步步引领,促我不断成长。回顾这段学习的日子,有艰辛,也有喜悦和欣慰。一路走下来,从开始的激动、不知所措到现在教学中问题的豁然开朗……这一切让我的收获变得灿烂无比。通过培训与学习,我体会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会更注重一些教学方式与技巧,尤其是对于我,在理论与实际教学的经验上是需要大量的学习与思考,这样才会使我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下面我就说说这次培训的一些心得。

一、学习情况

在这次远程培训中,我在进行学习的同时,我还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将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际进行对比,积极进行反思,同时和其他学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二、提高自身价值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热爱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必须具有把自己的全部才华、知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决心和勇气。正由于如此,人们一提起教师,才把他与园丁、人梯、展路石联系在一起,这既是对教师工作极为崇高、极为重要的肯定,也是对教师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和目标。应该说,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在于奉献,师德的精华也在于奉献。”。

二、明白了师爱的内涵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他用诗一般的语言指明了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式和途径。这一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爱自己所教的孩子。正像一位同事所说:“有时自身感到很疲乏,当一走进教室见了自己的学生,不知从什么地方那个劲儿就上来了。”我以为这就是一种爱的气力,有了这种爱,什么金钱、享乐将会被抛于九霄云外。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真正成功的教育。就不可能建立起师生之间同等、融洽的关系,获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支持,进步教育和教学的成效。

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学习总结 篇6

参加了河北省2012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素质提高全员远程培训,每天坚持学习,短短几天,坚持学完了培训的内容。聆听了专家的讲座使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也学习了许多优秀教师的新方法、新理念,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拓宽了教育的视野同时,进一步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巴班斯基在怎样评价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效果时指出:“学生的行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个性中的优良品质数量和参与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教养水平等可使我们对教育效果做出结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能获得最准确的评价。”根据这一理念,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从这些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

2.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3.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间。4.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5.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

在培训学习中,听到两位教育专家讲座和远程教育的多名专家的讲解,结合新课程,更新了教育教学新观念,深刻认识到教学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不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是创造和开发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交友、积极互动,共同提高的过程。注重学生实验、思维、总结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经过这次培训,不仅教师的理念发生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同时教师还肩负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师生关系在业务上应是双方积极性、创造性都充分发展的业务组合,在情感上应是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情

感联系,是师生个性魅力的生动体现,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在教学上要求教师要熟练课堂的管理艺术;在教学评价中,应着眼于学生,注重长期的效应,注重过程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

远程教育教师能力要素探析 篇7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师角色,能力要素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然成为教育领域的一种趋势, 为各国教育专家学者所认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即教师专业能力成为近几年的热点研究课题。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 首先要明确远程教育教师角色和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相比发生了哪些转变。远程教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能力与之相适。对此既要把握教育的普遍规律, 也要充分考虑远程教育对教师的特定要求。为此, 我们将从远程教育特定、教师角色和教师能力三方面加以阐述分析。

1 远程教育教学特点

20世纪70年代 , 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 引入我国 , 其本质是一种教和学处于时空准分离状态的教育形式。我国学者丁兴富教授提出, 远程教育是学习者利用通信设备和各种学习资源, 在教师非连续面授指导下的思维活动和学习行为。远程学习者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信息,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交互式教与学。这一特点为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地点和时间提供了条件, 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同样, 教师也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更多选择, 可以随时随地的将最新的学习资源与学习者共享, 真正实现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目标。

1.1 教学时空开放

在远程教育教学活动中, 老师与学生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学习者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技术, 获取多媒体教学资源, 并开展同步或异步的远程网上教学活动, 真正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为学习者提供了随时随地的受教育机会。与传统面授教学形式相比, 师生的准分离、教学行为的非同步性成为了远程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关键要素。

1.2 教学交互性

远程教学和面授教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教学的交互性。交互是指双方的交流和互动, 这里的双方可以是教师和学习者、学习者之间, 也可以是学习者和学习资源。简而言之, 就是二者之间进行主动交流。交流的过程越频繁、主动, 获得的学习效果也会越好。远程教育的这一特点使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主动交互成为可能。只有学习者成为学习过程的主动者, 才能发生有效学习, 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 远程学习的互动不会自动产生, 要想真正发挥远程教学的交互特点, 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的内容安排和呈现方式上多做研究和实践。因为远程教学中最基本的交互是学习内容和学习者之间的交互。

1.3 教育资源共享性

资源共享是指在远程教育活动中, 学习者最大限度地共享各类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等。教育资源库依托网络打破空间局限向外辐射, 将最优秀的学习资源和教师资源实现共享。学习者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实现自主学习。

2 远程教育教师角色

2.1 自主学习的助学者

远程教育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授者, 而是作为学习者探索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助学者。教师的助学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 教师首先要介绍课程总体内容和建议学习方法, 让学习者对课程有总体了解, 以便开展自主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 教师将及时提供帮助。教师要帮助学习者通过多媒体技术获得知识、发现解决问题, 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

2.2 教学资源设计者

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进行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和开发, 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技术优势支持教学活动。具体而言, 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 梳理课程知识点及其之间的内在关联、合理呈现教学内容、做好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安排、选择和组合运用媒体技术, 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的选择设计,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最终目的是提高学习效果。

2.3 学习者的合作者

在远程教学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由权威转向平等, 师生互相尊重、平等交互, 学习者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 而是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 还要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合作意识和自主意识,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自觉的参与学习活动。

3 远程教育教师能力要素

3.1 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 要不断接受新知识, 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专业知识是指基础知识和主体知识, 前者包括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信息学、教育技术学等;主体知识是指教师的教学实践知识, 主要源于自身的教育实践和对其他优秀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借鉴学习, 对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和相互关系有较深入的把握, 这也就是所谓的远程教育教师所应具备的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教学的实际能力。

3.2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力

在远程教育中, 教学资源发布、教学交互、学习工具选择使用、学习过程监控都与网络多媒体技术密不可分, 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教师只有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才能将学习者和学习内容、学习工具有机结合, 实现知识与技术的完美融合,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 教师还要能够根据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需求, 选择最合适的认知工具, 优化设计学习材料, 为学习者设计学习环境, 提供个性化关注, 引导学习者利用这些工具, 有效实施教学活动, 为实现其自主化学习、提升知识的内化水平创设良好的条件。

3.3 合理开发和使用教育资源

远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者自主学习对象, 即远程学习资源, 是实现这一能力的重要前提。那么远程教育教师就有责任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合适的教育资源。目前, 很多网络教育资源虽然种类繁多, 但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内容枯燥、内容陈旧、互动性差、缺乏针对性, 无法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学习效果欠佳。因此, 远程教育教师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 将教学内容和学习需求相结合, 开发和选择出有效的教育资源, 给予学习者充分的学习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1]钟祖荣.现代教师学导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1.

[2]焦冰清.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能力结构及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 2007 (5) .

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学习总结 篇8

【摘要】远程学习者对教师角色的期待反映了学习者的学习信念,影响其学习成就。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英语教师角色概念的不同隐喻其与远程学习者的性别、年龄和就读时间等因素的关系,为远程开放学习模式下的基于学生的特点而开展英语教学与管理提供了积极的借鉴。

【关键词】教师角色 远程学习者 学习因素 隐喻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浙江大学继续教育重点科研项目“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前期研究成果“远程学习者视角下的英语教师角色-一项基于隐喻分析的实证研究”已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2015年第8期45-52页,作者陈颖、马羽安等。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12-02

远程开放学习模式具有师生时空分离的显著特点,远程学习者具有更多的自主学习选择空间,也促使教学的重心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对远程开放教育中的英语课程而言,英语教师和管理者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

一、研究现状

国内外之前的一些研究已对影响教师角色隐喻的因素进行了探究。科塔兹和金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对于教师角色的期待是不同的。(Cortazzi&Jin, 1999)艾哈迈德.萨班等学者认为男性学习者对教师角色的期待倾向于在促进学生学习和师生协作中发挥作用,而女性学习者相对而言更希望教师能与学生交流互动,提供咨询。(Saban,et al.,2007)万婉等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大学新生和三年级老生在对英语教师的角色认知存在着差异,有些方面甚至显著不同。(Wan,et al.,2011)即使是对单个人而言,随着外界教学环境的改变和个人的发展,也会出现对解释教师角色的隐喻的变化。(Tobin,1990)总体而言,目前远程教育中对英语教师角色开展隐喻分析的研究不多,源于学习者的研究相对更少。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1.远程学习者的英语教师角色隐喻是否和性别、年龄、就读时间等学习者因素相关?2.如果相关,该如何针对相关的学习者因素改进远程英语教学?

本研究以浙江大学远程教育英语专升本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项关于远程学习者英语学习信念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入学时间等)和便于英语教师角色隐喻分析的一个半结构性问题(“我认为英语教师就应该像_____,因为_____。”)。本研究使用的问卷以中文陈述,共发放400份,实际收回答卷380份,其中陈述内容为有效隐喻的问卷313份。受访学员的性别、就读时间和年龄构成如表1所示。

三、数据整理与分析

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研究者整理合并出远程学习者关于英语教师角色的9项主要的概念隐喻,按比例大小依次分别是交流者(30%)、指引者(15.3%)、培育者(13.7%)、鼓励者(13.1%)、施救者(11.5%)、知识传授者(6.7%)、合作型领袖(2.9%)、知识发送者(2.2%)和督促者(2.2%)。这些概念有一部分内涵重合,但各自偏重不同,具有本质的差别。

1.教师角色概念隐喻与性别

通过对学员的教师角色概念隐喻进行比较,研究者发现不同性别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男生倾向于将英语教师视为指引者(占男生比21.3%)、培育者(占男生比19.1%);女生则倾向于将教师视为交流者(占女生比33.3%)、鼓励者(占女生比15.1%)和施救者(占女生比13.2%)。从喻意分析,男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他们期望教师指引方向,全程关注,驱动学习,督促进展,灌输知识,诊断问题。相比之下,女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强。她们不是消极地依靠教师驱动,而是通过培养内在兴趣而激发学习;不是被动地等教师灌输知识,而是将教师看作资源库,主动求知;她们渴望平等的双向交流,在不断练习和互相切磋中互补有无。

2.教师角色概念隐喻与就读时间

通过对不同就读时间下学习者的各个英语教师角色隐喻概念所占比例,可以发现各入学时间段学生的主要概念隐喻有所不同。

新入学的学生期望的英语教师是交流者(28.7%)、培育者(15.9%),鼓励者(12.7%)、指引者和施救者(各12.1%)。这说明初学者内心充满对大学生活的好奇,希望能与教师多作交流,增长见闻,尽快适应学习生活。同时,学习者普遍有焦虑感和畏难情绪,希望得到指引和帮助。

入学半年的学生期望的英语教师是指引者(28.6%)、鼓励者(19.0%)、交流者和施救者(各14.3%)。经过半年的学习后,学生对开放学习有所了解,逐渐适应了学习生活和学生角色,学生迫切希望得到指点,了解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入学1年的学生期望英语教师是交流者(33.3%)、指引者(25.9%)、鼓励者和施救者(各14.8%)。和入学半年的学生一样,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希望加强与教师的交流,得到的是教师的指引,帮助他们走出英语学习的困顿。

入学1.5年的学生视英语教师为指引者(32.0%)、交流者(24.0%)、鼓励者和施救者(16.0%)。此时学生刚修完英语课程,正着手准备网络教育大学英语全国统一考试。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引学习、辅导复习、提供信息、缓解压力、给予帮助。

入学2年的学生已经基本结束了英语课程学习。他们期望英语教师是交流者(28.6%)、培育者(24.5%),开始反思之前的学习不足,这时的学生更重视英语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他们主动有学习的需求,希望借助教师来维持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14.3%)。

入学2.5年以上的学生并没有因为英语课程的结束而终止英语的学习。相反,他们希望继续得到教师指引(14.7%)。由于正常年限的学习已经结束,他们较以往任何阶段都更渴望与教师进行交流(50.0%)。

3.教师角色概念隐喻与学习者年龄

远程学习者的年龄差异较大,尽管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非常期望把教师看做交流者,在每个年龄段都有较高的比例(分别是32.2%,25.6%,21.9%,25.0%),但在其他的角色上所持的教师角色隐喻概念有明显的差异。19到25岁间的学生倾向于将教师看作施救者(14.0%)、培育者(12.9%)和指引者(11.7%);26至30岁阶段的学生则希望教师充当指引者(23.3%),对于教师解决学习问题的期待降低;31至35岁间的学生期望教师激发和鼓励自己的学习兴趣(15.6%),解决学习困难(12.5%),对于学习指引的要求降低;而36岁以上的学习者则需要一个鼓励者(25.0%)、培育者(15.0%)、指引者(15.0%)和施救者(15.0%)。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经过分析,认为远程学习者对英语教师角色的期待与学习者自身的性别、就读时间和年龄存在密切的关联。作为教师和管理人员,需要针对这个特点加强英语教学管理与服务。在此,研究者提供以下建议。

1.英语课程要重视内容设计,强调知识实用性。教师需要对英语课程资源建设投入大量的精力,重视课程体系的设计环节,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风格来吸引学习者的关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英语课程的内容也应注意实用性,能与学习者的日常工作有关,便于学习者能融会贯通,及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2.加强英语交流,提供更多的师生、生生持续的交流机会。从研究内容看,国内的远程学习者具有与英语教师进行交流的强烈意愿,这个意望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应充分满足学习者的这一意愿,尤其针对男性和高年龄段的学习者,及时开展线上和线下的各种英语交流。对接近或超过标准年制的在籍学生,管理服务部门也要开展相应的英语学习支持服务,了解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困难而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意见和建议,必要的还需要进行英语补习。

3.协助学习者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在知识传授之外,尽快培养学习者远程环境下的英语学习习惯,如定期阅读英文网站或电子期刊,掌握英语翻译和检索的方法,寻求并参与网上交流、指引、帮助和合作练习的机会。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将会在学生持续的学习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Cortazzi, M. & Jin, L. (1999) Bridges to Learning: Metaphors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language in L. Cameron & G. Low (eds.) 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49-176.

[2]Saban, A., Kocbeker, B.N., Saban, A. (2007) Prospective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vealed through metaphor analysi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7(2),123-139.

[3]Tobin, K.(1990). Changing metaphors and beliefs, a master switch for teach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29 (2), 122-127.

上一篇:称职办公室主任五要诀下一篇:描写小孩玩耍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