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车合同注意事项

2024-09-25

订车合同注意事项(共9篇)

订车合同注意事项 篇1

1.签订单合同前,先把价格和送的东西谈好,另外还有保险和购置税(购置税是可以优惠的)。

2.注意签合同的时候要注意订单类型,有AB两种,A种是可以变动的,就是有合适的车就可以提.B种是车主个人信息订单,要把车主信息送到厂家的,并且厂家发车后确认你提车后会做回访!

3.重要的!一定注意,不管是4S给的合同还是另起草的,都要写“订单”不要写“定单”是有区别的!定单是不能退定金的,订单是可以退订金的。这个可以查阅合同法,是有规定的。

4.注意订单上的车型号和实车一致,颜色也要注明,省的到时候拿到的不是自己喜欢的颜色。价格要和谈的一致。

5.重要的!注明提车日期,越提前越好,但是一定要写明日期。最好是加附“逾期按每天100元赔付订车等待金”这样4S就不敢来车不给你车了,否则你就等车吧,他们会明天复明天的。

6.送的东西,一定要写明,如送车膜,地格,坐垫等等,并且最好是写明送什么品牌的,防止提车后4S被糊弄。还有最重要的药注明“免费赠送”。

7. 补充条款中写明,提车时,如果发现店方提供的车辆有任何质量缺陷,买方有权拒绝接受,或由店方更换同类型其它配置车辆进行选择。

8. 保险的选择。基本上4S点都会推荐在他们那里买保险,通常都比外面卖的贵,折扣比较低。还是建议在4S店购买。特别是对新手来说,碰擦事故比较多,如果都要自己联系保险公司定损,理赔,再去修车,会耗费你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4S店买的保险,将来出险时候,开好事故单,可以直接把车开到4S店定损,修理,理赔的事情他们会一并搞定。你只要到时候去开回家就行了。

9.关于订金500-1000就可以了!没必要拿那么多钱让4S先用,自己留着应急也好!

10.合同订单写好后要一看再看,多看几遍没坏处,咬文嚼字的研究看有没有纰漏。最后别忘签字和留联系方式。省的车来了联系不上你,4S给卖了也说不出什么,谁叫联系不上呢

11. 最重要的一条。如果可能的话,补充条款中写明“提车时如遇厂家降价,则按降额等同下调合同订车价”。

[4s店订车合同注意事项]

订车合同注意事项 篇2

一、商务合同签订前的谈判工作

(一) 谈判方法。

供贷方的代表在谈判开始之前, 不仅要归纳整理本企业的主张和为达成交易可能妥协的要点, 还必须向本企业的法律顾问或法律咨询专家进行相关方面的咨询并收集相关资料。达成交易的最重要一步是签订合同, 谈判者应首先进行面谈。如果双方已有过多次合作经历, 便可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的形式达成协议。此时如要订货则一定要有订货确认书, 合同只有在签订确认书后才宣告成立。

(二) 谈判的当事人。

双方当事人派遣的交涉人必须具有该公司的决定权, 所以谈判时一方当事人必须要明确对方当事人派遣的交涉人是否具有决定权, 商务谈判的最初阶段很少递进为合同的缔结阶段, 但在双方最后订立合同时, 应要求对方交涉人出示权限证明。此外, 当事人在签订售货合同之前应事先调查对方公司的证明资料、履行合同的能力、信誉度等问题, 否则合同签订后会出现不必要的纠纷。特别要注意的是, 谈判对方若没有外贸经营权, 所签订的合同将被视为无效合同。

(三) 谈判的条款条件。

1、价格条款。

价格条款是合同中最重要的条款。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公司的报价分为三类:一类是该公司业务员可以自行做主确定的商品标价;二类是部门经理可以拍板的价格;三类是在不低于国内同行交易价的基础上, 公司的销售主管批准的价格。这三种价格都要随着市场类型的改变进行改变。例如, 老市场一般都有其固定的国外代理商, 此时商品的价格往往是是不变的, 叫做协议价格, 一般不会太高, 是由业务员掌握的;新兴市场中, 顾客对产品的品质、价格不了解, 价格往往会定的偏高, 则应由部门经理决定;如果出现客户几番要求降价, 并提出如不降价, 他们将重新寻求其他货源等情况, 应要求他们货比三家, 通过降价来迎合国际市场的后果只能是仅争取到一次客户, 且该“一次客户”是暂时性的, 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长久的利益而且一旦降低价格, 升价将难如登天。

2、其他合同条款。

合同对于时间的规定, 分多种形式, 或规定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 或规定为一段时间, 或规定为一种顺序、条件关系。交货期尽量不要采用固定的某一时点, 如“请于三月八日工厂交货”。一般情况下, 合同中的支付条款可以与交货条款一起使用, 例如在交货期中规定, “在收到25%定金后, 三个月卖方仓库交货, 货交指定承运人后货款应一次性付清”, 这种情况下, 买方受交货期的压力, 会按时支付相应定金, 而卖方不仅能收到定金, 还可在保证货款的基础上完成交货。要注意区别“定金”与“订金”的含义, 买方若不履行约定的义务, 则无权要求卖方返还定金;卖方若不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 应向买方返还双倍定金。

这在我国的合同法中被称为定金罚则, 体现了定金对买卖双方的惩罚性。定金额一般不能超过合同中指定商品额的20%, 而“订金”在法律上被认定为预付款。

(四) 谈判的技巧。

商务谈判中, 一方为达到自己的最高目标, 可以先向对方提出较苛刻的要求, 然后在之后的谈判中逐步让步, 最终达成双方一致协议。例如, 买方不想在价格上顺从卖方, 但卖方又想维持原定的价格, 卖方为达目的便可同时在运费、支付条件、售后服务等几个方面向买方提出较为难以接受的要求, 将此作为己方谈判的资本。这种情况下, 买方会认为卖方在多项问题上都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让步, 从而有可能放弃对于价格的让步, 最终使卖方得到最大的利益。合同的核心部分, 标的物, 标的物的品质、数量、包装, 合同有效期, 成交条件, 支付条件, 索赔处理等内容在谈判时都需要当事人掌握一定的技巧和了解必要的注意事项, 其中包括科学组织技巧、说服技巧和必要的让步技巧, 掌握好这些技巧在谈判中不仅能使双方最终达成合同获得利益, 还能最大限度的避免纠纷的出现。

二、商务合同的起草

当买卖双方的主要意向达成一定程度的一致后, 双方便可以以备忘录的形式签好书面协议。此时应注意, 备忘录虽不是正规的书面合同, 但在以后的合作中有可能被解释为合同。此外, 合同的起草应交给本方当事人为好, 否则对方在起草合同时会很大可能的站在自己的角度选择。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 谁拥有合同的起草权, 谁就把握了主动权。站在己方的立场上起草的条款, 优势之明显不言而喻。

三、商务合同的签订

签订商务合同时, 一定要明确规定与标的物有关的各项设备的遗漏、损坏和丢失等事项, 双方当事人或代表在场签字认可后方可有效, 这可避免任何一方陷入无休止的赔偿困境中。有些合同中规定了质保期, 且部分货款在质保期过后才能付清, 这种情况下卖方将对买方在此期间将设备的一切故障都列入索赔范围的行为无可奈何。若设备按常规有保质期或者买方一定要求规定质保期, 卖方一定要列明约束质保期的固定时间, 如合同中规定“在设备出运后5个月并安装试车完毕3个月后, 支付质保金。”在此也需注意, 尽可能不要把货款压在质保期内执行。

总之, 为了促进合同条款的一致, 谈判者一定要谨慎的进行商务谈判, 同时在商务合同签订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这是约束双方当事人事项的核心部分, 也是实现双赢目标的根本途径。

摘要:在日常的贸易中, 签订商务合同对双方当事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步。在谈判开始之前, 双方当事人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在签订合同时, 为了使合同的有效和合法, 也为了避免和减少因履约而产生纠纷, 如何使合同的形式、内容和程序合法、规范化, 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话题。为此本文提出并分析研究了几项谈判前及签订合同前企业当事人需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商务合同,谈判,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梁晓月.论合同的目的[J].合同法中的注意事项.2012 (5) :12-13[1]梁晓月.论合同的目的[J].合同法中的注意事项.2012 (5) :12-13

[2]杨凝.电子商务合同违约救济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1) :20[2]杨凝.电子商务合同违约救济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1) :20

[3]陈华强.商务合同缔结中法律问题分析[J].中国经济.2011 (1) :89[3]陈华强.商务合同缔结中法律问题分析[J].中国经济.2011 (1) :89

[4]戴娇.对于私营企业订立业务合同注意事项[J].中国金融.2010 (6) :65[4]戴娇.对于私营企业订立业务合同注意事项[J].中国金融.2010 (6) :65

企业签订合同时的注意事项 篇3

关键词:签订合同;注意事项

企业的经营活动离不开合同,企业的交易行为几乎都是通过合同联系并完成的,因此签订一份高质量的合同有利于合同今后的履行,从而实现订立合同的目的。但是,企业在实际经营活动中所签订的合同往往漏洞百出,这就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存在很大的隐患。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正确签订合同从而规避风险呢?签订合同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加强企业员工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员工依法签约的能力

企业对外签订合同,往往是由企业的员工来完成的,如,企业的营销人员。对外代表企业签订合同的员工其业务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完成工作的质量好坏。这其中的员工业务能力也包括对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了解掌握和熟悉,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才能在签订合同时做到心中有数依法签约,从而规避法律风险,提高签约合同的质量。因此,加强员工法律知识的学习是正确订立合同,防范企业合同风险的首要之选。

二、签订合同时的注意事项

签订合同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我们把它归纳为两个时间段:签约前和签约时。

一、签约前

合同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签约前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是对对方主体资格的审查。审查对方主体资格就是要审查对方是否具有签约资格和履约能力。

1、合同当事人的签约资格。

对方是自然人的,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也就是年龄上必须已年满了十八周岁且精神上是正常的。如对方是未成年人或精神不正常,其所签的合同就可能是无效的或效力待定的合同,这就给合同的履行带来隐患,增加了合同的风险。

交易对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同样必须要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这时就应该查阅对方的营业执照,查看其经营范围,超出经营范围的交易活动有时是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的。除此之外,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对外经营活动总要由具体的人来代替完成,签订合同也如此。这时就还要核实具体经办人的身份,审查该代表单位的人是否具有代表该单位的资格。是单位的负责人吗?单位的负责人是单位的法定代理人,有权代表单位,其代表单位的行为视为单位的行为,由单位对其行为后果负责。但大部分单位的签约活动是由其营销人员来完成的,这时在法律上其为单位的代理人,其代表单位的行为仍然是单位的行为,法律后果也由单位负责。但关键的问题是,其必须有代表单位签约的资格。是否有代表单位签约的资格就要审查其是否有单位的授权书或委托书,同时签约必须是在委托书中的权限范围内。

只有对这些事项进行审查核实,才能保证交易对方具有相应的签约资格,减少交易的风险。

2、合同当事人的履约能力

合同的对方当事人有了签约的资格,不一定就有履约的能力。没有履约能力,合同就是一份空头支票,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如何审查对方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呢?这就要调查对方的资信状况、财产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债权债务状况、以往履约状况和口碑情况等。可以到工商、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调查核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签约时

1、要约与承诺

合同的谈判过程在法律上分成兩个步骤:要约和承诺。具体谈判人员应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的失误。例如一经典案例:我C公司于7月16日收到法国D公司发盘:“马口铁500吨,每吨545美元,CFR中国口岸,8月装运,即期信用证支付,限20日复到有效。”我方于17日复电“若单价为500美元CFR中国口岸,可接受500吨马口铁,履约中如有争议,在中国仲裁。”法国D公司当即回电:“市场坚挺,价格不能减少,仲裁条件可以接受,速复。”此时,马口铁价格确实上涨,我方于19日复电:“接受你16日发盘,信用证已经由中国银行开出,请确认。”但法商未确认并退回信用证。在这个案例中双方就马口铁价格讨价还价,我C公司看到国际市场上马口铁价格确实上涨后同意对方提出的价格,但由于不懂相关法律知识,回复对方“接受你16日发盘,信用证已经由中国银行开出,请确认。”殊不知对方16日发盘经过我方17日的还盘在法律上已经是一个废盘,对对方已不具有任何法律约束力,对方未确认并退回信用证,在法律上是完全站得住脚,导致合同没有成立。对于我方来讲19日的回复只要变为:“接受你17日发盘”合同也就成立了,法律后果也就完全不一样了。可见,一字之差法律后果却完全不同,懂法与不懂法的结果可见一斑。

2、合同的形式

虽然在我国合同法中只对较少合同的形式做了要求,其他合同当事人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都可以。但为了防范合同风险,合同还是采用书面形式比较可靠,这也就是人们总结的“空口无凭”。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传真、电子邮件的方式订立的合同一定要在合同成立之前签订确认书。如案例:甲出口企业向乙订购一批销往国外的货物。合同预定了交货的日期。合同订立采用甲拟好合同文本并加盖合同章后传至乙方。乙方在传真件上盖章回传甲方。后乙方未按期交货,双方发生争议诉至法院。但乙方出示的合同文本上的交货日期却与谈好的日期不符。所以,传真件便于伪造,难以辩认。因此,重大合同不能使用。

最后,还应在合同书上签字、盖章。对方是单位的不但要签字还要加盖公章。合同中有修改过的地方一定要签字、盖章确认。

3、合同的内容

合同的内容要具体明确,能详细的尽量详细,同时措辞要规范严谨,不能含含糊糊,任何的歧义都会给以后合同的履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例如:某学校食堂由于人手不够,加之就餐人员较多,因此,每次所进蔬菜都是易清洗的,如大白菜、萝卜、南瓜等。一日,食堂又要进菜,给菜场打电话:“给我们拉50斤蔬菜来”。菜场于是送来了50斤小白菜。学校认为小白菜不好清洗拒绝接受。双方因此发生纠纷。本案中发生争议的原因就是合同标的没有具体明确。

4、相关资料的收集

合同签订后,除了要保管好合同书外,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控制、规避合同风险。相关的资料在签订合同时也应注意收集并加以保存,如,对方的身份证复印件、企业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企业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等。

格式合同应当注意的法律风险 篇4

一、案情简介

某公司与2010年6月建成一大型的四层购物广场, 建成后以每层规划为诸多摊位的形式对外出租。由于设计及施工等原因, 致使第二层供暖设施存在问题, 为了尽快收回投入成本, 决定采用事先拟定格式合同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为此, 该公司在合同第5条特意规定, 出租方有权对购物广场进行商业管理, 内容包括对购物广场装修的审查和监督, 对商品品种、布局品种及布局的规划和控制。该公司在其合同附件中又特别声明:出租方与承租方已经充分了解并知晓上述合同文件的全部条款, 并特别注意到有关免除或限制双方责任的条款, 出租方按照承租方要求对该部分条款已经予以说明。

摊主与该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并入驻该广场后, 开始经营的还不错, 可到了冬天第二层不能供暖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 几乎没有客户光临, 确实无法再继续经营下去。于是该公司决定对这一层进行重新改造并拆除所有摊位。该公司把自己在第一层的摊位主动撤出, 要求第二层摊主搬到第一层继续经营, 并承诺可以对摊主进行适当的减免租金等补贴。

第二层的部分摊主与该公司签订了商铺调整单, 陆续搬到第一层开始经营。可任某等不少摊主认为, 原来第一层的经营品种定位为首饰与化妆品, 已经积累起来的消费者购物习惯被打破,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 第二层的改造加上重新装修时间要近三四个月, 施工噪音和建筑垃圾也要影响第一层的经营等等, 要求与该公司解除租赁合同并赔偿相应损失。

经过多次协商由于双方的条件差距太大, 任某等部分第二层的摊主将该公司告上法庭。

二、不同意见

对于本案存在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认为任某等摊主应当继续履行合同, 第二层进行改造对摊主造成的影响可以采取减免租金等方法予以适当补贴。理由如下:

第一、根据双方协议第5条规定, 该公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购物广场进行重新布局和规划, 而整层改造与拆除摊位是实现重新布局和规划的必须步骤。在合同附件中明确规定, 该公司对全部条款 (当然包括第5条) 已经对任某等摊主予以详细的说明, 任某等摊主对此已经充分了解并知晓, 故公司有权对第二层进行改造。

第二、《合同法》第94条是对合同法基本原则之一“鼓励交易原则”的具体实施, 该公司的改造行为属于轻微违约, 而不是本质违约, 而对于这种轻微违约行为, 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弥补, 不能通过解除合同的方式解决。

第三、根据《合同法》第231条的规定, 只有租赁物损毁、灭失并且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情况下, 当事人双方才能实行解除合同的权利。现在租赁物 (购物广场) 并没有损毁, 任某等摊主租赁商铺的目的并没有落空。

第二种认为广场改造工程已经致使摊主不能正常经营, 摊主应当与该公司解除合同, 并得到适当赔偿。理由如下:

第一、双方所签订合同第5条关于出租方具有“对商铺的布局和规划权”, 应当是对每一个具体摊位内部经营何种品种及商品如何摆放等管理的权利, 而不是对整个一层摊位的拆除与重新改造;出租方对该条没有具体解释, 承租方也从没有认可过此解释。

第二、该公司对第二层的整体改造, 拆除了原告等摊主的具体摊位, 使其经营活动不能再继续下去。故出租方的行为已经不属于轻微违约, 而属于摊主不能实现经营目的的实质性违约, 对于实质违约应当通过解除合同并赔偿相应损失的办法解决。

第三、广大摊主与该公司所签订的合同, 租赁的是具体摊位, 而不是购物广场的整个一层, 所以《合同法》所规定的租赁物, 针对本案应当是指购物广场的具体摊位, 具体摊位被拆除应当被认为是租赁物灭失。

三、法律评析

本案的焦点就在于对协议第5条规定的“出租方拥有布局规划权”如何理解。

首先、双方是采用格式合同订立的合同。《合同法》对格式合同作了具体规定, 格式合同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 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任某等摊主提供了该合同签订时出租方并没有与承租方协商的证明, 而且双方提供的合同文本都为同一的格式, 也是该合同为格式合同的一个佐证。

其次、《合同法》规定, 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 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合同一方的解释。显然该合同第5条对提供格式合同一方不利, 应当按此解释。况且按照交易习惯, 如果摊主租赁的摊位确定后, 出租方可任意要求装修好的摊位拆除并搬上搬下, 显然摊主是没办法经营的。

再次、合同附件所表述的, 出租方已经按照承租方要求对全部条款已经予以解释并被摊主所认可。因为该条款本身就属于格式合同, 由于该公司工作做得并不十分细致, 对此没有能够提供有效地证据证明, 其合同附件相对于该案来讲, 只是一纸空文。

四、法院认定

签订商铺买卖合同需注意 篇5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家建材公司去年在某建材市场购买了一个铺位。签合同时,双方未约定市场性质。搬入后不久,因建材市场竞争激烈,发展商将市场改为灯具市场,造成建材公司难以继续经营。该公司与其他建材公司联合找发展商交涉,发展商以合同中对此并无约定为理由,让建材公司哑口无言。该案中,发展商的行为极大损害了业主的权益,令业主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继续在灯具市场里经营建材,显然会蚀本;而出售铺位,又难免贬值。从该案中可以看出,购买商铺与购买住宅所考虑的方面有所不同,对签约的要求更高,绝不能随意签约。以下就是签订商铺买卖合同时要注意的常见问题。

一要注意公用分摊面积。一般来说,商铺的公摊面积占建筑面积的30%~40%,有的甚至超过50%。对此,开发商当然自有说法,但对购买者来说,商铺的单价高于住宅物业,即使是允许范围内的误差,也可能会带来几万元的价格变动,打乱购房者的预算。

要避免此情况的出现,建议购房者选择按使用面积计价的方式,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公摊面积的大小与产权归属,确定公用部位的规划设计。只有事先约定严密详尽,才能在前述情况出现时顺利维权。

二要注意返租承诺。返租是指购房者支付房款后,若干年之内将物业交给发展商经营出租,业主即可获得固定的返租回报。从表面上看,返租带给购房者的是稳赚不赔的收益,但事实并非如此。以下这个案例或许能给购买者带来一些警示。林先生购买了某在建大型商场的一个铺位,与发展商签订了购房合同与返租协议书。双方约定:林先生同意将物业租给发展商;发展商在三年内支付总房款22%的返租回报。然而一年后,发展商未能按约交房,也没有支付返租回报,当林先生告上法院,要求发展商支付违约金、返租回报金及滞纳金时,却被告知因林先生未将物业交付给发展商,双方签订的返租协议不具备生效条件,他要求的返租回报不获支持。

除了延期交房导致返租回报难以实现外,有相当多的发展商采取了非书面承诺的方式,仅将返租承诺写入广告或由售楼人员口头承诺,而在购房合同上却无相应约定。此情况下,如发展商不给予返租回报,购买者很难要求其兑现承诺。

三要注意贷款风险。个人商铺贷款具有比例低、年限短的特点。一般不超过合同价款的60%,贷款期限也只有1O年。另外,银行对商铺贷款者资质的审核也比住宅贷款更严。当投资者考虑贷款买铺位时,必须意识到贷款申请不能通过时,自己将面临的付款压力。

订车合同注意事项 篇6

在出版工作中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是每个出版从业人员应尽的责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出版行为需要合同约束,以保障合作双方的利益。本文拟结合出版社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合同问题,结合有关法律法规,谈点个人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合作出版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报酬。

主体明确是合同签订的首要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合同法》第十二条第一款指出,“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住所”是合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人要提供身份证明、联系电话: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

出版社的主体也须明确。因为我国的出版社有些存在副牌社,但是合同章可能只有一枚。因此,应当在合同中注明以“某某出版社”的名义出版该作品,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主副牌名称使用上的纠纷。

风险最小化是签订合同的重要前提。合同的签订一定要“先小人,后君子”。“先小人”,就是说在合同谈判的过程中,尽可能为出版社争取利益的最大化,把各种风险尽可能最小化。“后君子”,就是说在合同签订之后要严格履行合同的规定。以影视同期书为例,其出版合同中应该具备相应的限制条款,以避免一旦电视台不能播出或如期播出而带来的出版风险。

二、委托创作合同

1简单委托关系

《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台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这在工具书的编纂中尤为重要,因为百科全书以及其他大型工具书是典型的委托作品,出版社不仅制定体例、框架等规范,还要提供资金和其他创作条件,同时还需派专人负责,但只有与所有参与撰稿人员订立了委托创作合同,并约定出版社拥有著作权,才能使著作权实至名归。

2出版社委托组织者的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出版社面对众多作者的委托创作关系,最简单但又很繁琐的方法是和每个作者签订委托创作合同。但是,在很多时候这可能不容易做到,这样就需要一个组织者,作为代理人出现。代理人从事的代理行为分为多种,每种的法律关系及效果都不同。

代理人如果以出版社的名义与作者签订委托创作协议,就是普通代理。普通代理很简单,关键是对代理人的授权委托要明确,代理人应在授权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如果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与作者签委托创作协议,就是显名代理或隐名代理。

显名代理和隐名代理的共同点是:委托创作合同的当事人是代理人和作者,由代理人和作者签字盖章;不同点是,在隐名代理中,作者不知道代理人代理了哪家出版社,而在显名代理中,作者知道。

常见的是显名代理,它的优势在于,当作者知道被代理的出版社时,作者与代理人之间的委托创作协议直接约束作者与出版社,即作者赋予代理人的权利直接归属被代理的出版社。

显名代理对应的法条是《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条: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出现纠纷后,作者与出版社之间权利义务分配的依据是委托创作合同,如果各方权利义务在合同中约定的清楚明白,纠纷就容易解决。

不常见的是隐名代理,合同当事人是代理人与作者,作者不知道自己给哪家出版社供稿。一旦出现纠纷,当作者违约时,代理人应告知出版社,作者是谁,出版社直接向作者追究责任;当出版社违约时,代理人应告知作者谁是被代理的出版社,作者可以向代理人,或直接向出版社追究责任,且责任人只能二选一。这时追究责任比较麻烦,需要有披露程序。而且在委托创作协议中,作者赋予代理人的权利,需要通过授权委托协议传递给出版社,法律关系繁琐。

隐名代理对应的法条是《合同法》第四百零三条。所以,当出版社需要委托代理人时,应让代理人向作者披露被代理的出版社,或者直接让代理人以出版社的名义与作者签订委托创作合同,减少发生纠纷后,追究责任带来的不便。

三、“恶意合同”

在出版进入网络时代后,一些数字图书的“内容加工商”利用传统出版业对网络传播知识的缺乏,炮制了一些带有欺骗性质的合同,从表面看似乎不带有诈骗性,但字里行间却暗藏杀机,至少可以称之为“恶意合同”。下面是某数字图书馆(即内容加工商)提供出版社签署的格式合同:

××图书网入网协议书

为提高出版发行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盘活图书积淀库存,扩大出版商的影响,促进图书市场的繁荣……

甲方(即内容加工商)权利义务:

甲方免费制作乙方(即出版社)入网时提供的已版书目及内容提要及已版图书,将其放入××图书网并享有该资料的使用权。

1乙方入网后,每月25目前向甲方提供当年已版书目、在版书目及内容提要,授权甲方全文制作后放入××图书网并享有该资料的使用权。

9××图书网总体版权归北京××公司所有……

其他类似公司也有雷同的协议。这些合同都有着惊人的相似:都冠名为入网协议书;都是以有利于出版社的发行工作为出发点;都是以免费制造为由头,获得了出版社图书的网络传播权;都是以总体版权的名义拥有了入网图书的使用权。总之,是利用“恶意合同”把自己“内容加工商”的身份,摇身一变为“内容提供商”。

上述合同的签署本身也带有恶意,他们不是找到出版社的著作权管理部门,而是直接找到出版社的发行部门或者编辑部门。他们签署这类合同,主要是利用了《合同法》和《民法通则》中有关责任人超越权限订立合同的规定。

企业中,法定代表人和普通职工都会对外签合同,两者皆为企业员工,但他们对外进行民事活动时依据的法律完全不同,越权订立合同的法律后果也不相同。

《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法定代表人对外签订合同的依据是法律授权,他的行为就是法人行为。根据上述法条,法定代表人越权订立合同,只要内容不违法,就是有效的,这点与职工越权订立合同的后果截然不同。

职工对外签订合同时权利的依据是法人的授权委托,需要与企业签订授权

委托书,举个例子。出版社发行部对外签订了合同,合同当事人是出版社和第三方,签字人是发行部负责人,盖了发行部的章,这是普通代理。发行部负责人代理法人对外订立合同,需要与单位签订授权委托协议。如果负责人对外订立合同是越权行为,该合同效力待定。对待定合同处理的方法是:出版社需确认合同效力。出版社确认合同无效后。合同自始无效。出版社追认合同有效,合同生效。出版社履行了合同,视为对合同内容的认可,合同生效。出版社不置可否,合同不推定为无效;如果第三人行使催告权,即催告出版社在1个月内确认合同效力,1个月到期后,出版社仍不置可否的,认定合同自始无效。善意第三人还可以在合同签订后1年内,且出版社未对合同效力作出表示前,随时行使撤销权,合同—经撤销自始无效。

从法律上处理无权代理的规定可以看出,防“恶意合同”,应当从最初的“授权委托协议”入手,单位与员工之间的“授权委托协议”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授权范围必须写清楚。员工对外代表单位签订合同时,应当出具“授权委托协议”,并按照授权范围签订合同,这样才能尽量不让第三人有可乘之机。

四、合同诈骗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出版物零售与批发市场正日益多样化,民营出版物批发业发展突飞猛进。但民营批发从业人员良莠不齐,要求出版社在与民营批发公司合作时,须更加警惕合作风险,这里最大的风险莫过于合同诈骗。

某社发行部门与某公司订立合同,发货实洋近百万元,但至今未回一分钱。公司经理人间蒸发。后经查实,该公司并未在北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是一家典型的假公司。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在所有的诈骗犯罪案件中,合同诈骗案件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已成为目前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

预防合同诈骗的最佳办法。就是在合同订立之前,查明行为人的主体资格是否真实可靠。以北京市为例,可以到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网站查询,也可到“名索网”查询。如果发现行为人签约时的主体就是虚构、假冒的,无营业执照,无办公地点、无资金和货源等重大不真实情况,基本上可以判定属合同诈骗,如果主体资格真实还应进一步查明其他情况。

五、版权引进合同

出版社直接引进出版物的情况有两种:一、出版社与原海外出版社之间,一般都是格式合同,解决好细节问题,主体资格往往问题不大;二、出版社与代理机构之间,一般也是格式合同,但须要求代理机构提供合法资质。

其他国内机构(非出版社)引进、寻求出版社出版的情况,要特别注意一点,即这一机构有无获得再次授权国内出版社出版的权利。由于国内外出版管理制度的差异,在非出版社的其他机构与海外出版社(或代理)订立版权引进合同时,海外出版社(或代理)很可能把出版的权利授予了这些机构,而这些机构在国内恰恰没有出版权。有经验的海外出版社往往在合同中表明,“允许某某机构以某某出版社的名义出版”,或授权其选择出版社出版的权利。但如果没有此种条款,国内机构获得的出版权利其实是无法行使的。

同时,无论是何种版权引进合同,由于在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版权登记手续时,国内出版社需要提供原著作权人的书面许可,版权引进合同中必须包含原作著作权人对原海外出版社或代理机构的版权使用授权许可。

订车合同注意事项 篇7

一、工程总承包合同及其发展

工程承包合同, 是指承包商为承包某项工程, 和该项目的业主为完成该项目工程的建设而签订的书面协议。工程承包合同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经营方式可分为工程总承包合同、工程分包合同、合伙承包合同、转包合同以及设计合同;按计价方式可分为工程单价合同、固定总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但无论哪种类型, 都包含着关系到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计价方法和支付方式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作为工程承包业务中最重要的合同形式—工程总承包合同, 是指就某一项工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等全部工作, 经招标、投标、评价、谈判等一系列过程, 由该项目的业主和承建该项目的总承包商之间所签订的合同, [2]其特点是利润高、责任重、风险大。

二、合同谈判的主要阶段

在我国建设领域, 工程总承包于1982年开始试点,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与发展, 目前, 大家对其的认可程度已越来越高, 一批在资金、技术、信誉、竞争力等方面俱佳的总承包商应势涌现。在工程总承包业务中, 业主和总承包商为追求各自利益, 通过反复磋商, 最终达成彼此都能接受的书面协议就是合同, 这个磋商过程则为合同谈判。

合同谈判是合同双方对合同具体内容是否达成一致的协商过程, 进行合同谈判的目的是明确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并最终签订合同。足够充分的谈判准备工作及相关策略、技巧的恰当运用是谈判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 谈判准备

1、收集资料

准备工作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项就是收集整理有关对方及项目的各种背景材料和基础资料, 即通过合法调查及前期所达成的意向书、会议纪要等掌握对方资信状况、已有成绩、资金来源、项目由来、发展近况等相关信息, 某些核心的部分需要进行详细的分项、细化。

2、选择人员

根据所要谈判的项目确定己方谈判人员的组成, 一般可由懂商务、法律法规与政策的人员、懂工程技术方面的人员、懂工程造价方面的人员三部分人员组成, 同时要对对方谈判组成人员的身份、地位、喜好、性格等有所了解, 以便在谈判过程中营造与对方人员良好沟通的氛围, 并与对方建立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

3、分析双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具备了相关资料, 就应对双方的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 如:对双方人员的谈判习惯进行对比分析;对业主、承包商各自的企业管理运营方式进行了解分析;以及对承包商所提供的工程项目建议书是否最经济的满足业主的要求进行评估;对谈判目标进行可行性及双方优势与劣势的分析等, 以期在谈判中能够占据主动, 赢得胜算。

4、拟订方案

拟订谈判的初步方案, 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运用谈判策略和技巧, 保证谈判的成功。谈判方案中要注意尽可能地将双方能取得一致的内容 (即共同利益) 列出, 还要尽可能地列出双方在哪些问题还存在着分歧甚至原则性的分歧问题 (即利益冲突) , 进而决定谈判的重点和难点。

(二) 谈判过程

首先要分配谈判角色, 即根据谈判成员的不同性格特征分配各自的角色, 要善于利用专业人士的权威性达到优势互补。其次要熟悉掌握议程, 即懂得合理分配谈判时间, 对准备商讨的各个议题控制好节奏, 尽量在有限的谈判时间内达成己方目的。第三要做到避实就虚, 即根据准备工作中的形势分析, 利用对方弱点猛烈攻击, 对于己方弱点则注意回避。第四要注意谈判氛围, 即谈判双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争执, 在气氛紧张或陷入僵局时, 可适当的调整或休会以使双方冷静思考、舒缓压力, 保证谈判的继续进行。

四、总结

总承包商在承包项目过程中, 不仅要对报价负责、对现场环境调查结果负责、对所有施工方法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负责, 而且还应按照合同设计、实施和完成工程, 并修补工程中的缺陷, 同时承包商所设计、实施和竣工的工程文件必须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环境保护等要求。可见,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 总承包商不但需要承担起工程整体功能和运行的责任与义务, 同时也必须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水平。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中,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避免各类经济纠纷的发生, 总承包商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前期的合同谈判工作, 才能为后续的工程顺利执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合同谈判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商务问题

重点包括合同生效条款、合同价格和付款条款、工期条款、罚款与索赔条款、质保期、保险、税费等。当前, 如何保证业主按期支付工程进度款已成为困扰总承包商的基本问题, 许多工程合同中对此部分条款的规定或叙述不甚明确、不够详细, 尤其是对工程款支付、违约和索赔条款的约定不严密, 不完整, 这容易造成经济纠纷, 并给总承包商带来经济损失。因此, 在合同谈判中, 总承包商一定要针对此类商务问题予以认真的研究与探讨, 以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避免日后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同时, 总承包商应注意在合同中会包括为满足业主要求而隐含的相关工作, 以及虽未提及但是为了保证工程安全和性能稳定、工程的顺利完成和有效运行所需的所有工作, 在谈判过程中, 双方应明确划分工作和责任范围。在合同谈判中总承包商要积极争取有利的合同生效和工期计算标准, 缩短成本回收周期, 降低罚款比例、税费和银行费用等。

2、技术问题

技术问题是业主极为关切而总承包商也应更加注意的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建设中, 再加上我国所采用的技术规范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 合同谈判中要着重关注工程技术的选用, 对于强制性的国家标准, 总承包商必须严格遵守, 而其他施工方法、手段乃至技术的采用, 必须保证其可靠性和实用性, 以及设计图纸、文件要求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在图纸审批要求、实验监测方法等方面, 总承包商需在认真研究、对比的基础上, 在谈判中争取合理、合法的变通措施。在满足业主技术要求的前提下, 谈判人员应尽可能优化设计方案, 降低总承包商的项目成本, 争取到更大的利润空间。

3、施工问题

总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工作量的细节是不确定的, 合同签订后才有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施工计划, 但这些必须经过业主的批准才能进一步实施, 这样最终按照详细设计核算的工程量与投标报价时的假定工作量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 在谈判中, 总承包商应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法特别说明, 并力争使业主赞同该方法。另外, 当业主不能提供足够的气象、水文、地质以及当地法律法规、用工要求等相关资料时, 总承包商除了在投标报价阶段做好相应的勘察和收资工作外, 还应考虑足够的不可预见费用及设计变更, 以避免日后争执或索赔问题的出现。另外, 在谈判中总承包商还应注意, 工程施工过程中, 由于设计的修改或调整, 或业主对工程具体要求的修改, 工作量和工程质量要求还可能有所变化, 谈判人员应在合同中规定相应的工程变更条款, 来应对这些可能出现的变化。

摘要:工程总承包合同, 是总承包商执行工程过程中控制成本、质量、进度三大目标的主要依据, 用来指导总承包商顺利完成所承包的工程。做好工程总承包合同的谈判工作, 是总承包商保护自我、维护正当权利、减少损失、增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需要。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合同,谈判,技巧,商务问题,技术问题,现场施工

参考文献

[1]陈玲珍.如何做好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管理.信息导刊.2005年第31期

[2]王兆俊.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知识[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订车合同注意事项 篇8

建筑施工双方的利益协调是施工单位和业主普遍关注的问题。施工单位为了提高社会信誉度和经济效益, 不断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从而促进了对建筑项目利益问题的研究。本文从合同双方利益保障问题入手, 致力于合同双方的长远利益, 就做好合同管理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探讨, 以期不断加强工程合同管理。

1 建筑工程合同及索赔

迄今为止, 施工单位与业主之间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合同双方利益关系尤为突出。为了充分协调合同双方关系, 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首先要提高对建筑工程合同及合同索赔的认知, 细致地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 保障合同双方相应的责任、权利和利益。

1.1 建筑施工合同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 合同管理这一概念逐渐形成, 其在我国应用的时间并不长, 而国外也仅仅是从20世纪70年代才正式形成这一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 合同管理理念研究逐渐深入, 实践运用也更加广泛, 并逐步奠定了扎实的法律基础, 相关法律条文也日趋完善。随着建筑工程合同的法律条文逐渐增多, 应给予充分地重视, 并展开深入地研究。合同管理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新管理职能, 我们一直在努力进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 也正是对合同管理问题的研究, 逐步演化为项目管理研究, 从合同管理到项目管理, 这一过程是极为复杂的发展过程。

1.2 建筑施工合同索赔

合同管理顾名思义是对交易合同进行的管理, 建筑合同管理即是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 其中对工程项目价格、质量有着明确的规定, 同时合同中也对合同双方责任及权利的行使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合同管理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从广义层面来说, 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措施都可以纳入合同管理之中;从狭义上讲,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就是实施合同中的各个项目管理, 具体体现在合同自身管理当中, 相对而言管理范围较小, 而广义的合同管理则体现在施工项目工序管理上, 管理范围较大。本文立足于建筑工程合同索赔, 进而不断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通常而言, 合同索赔就是要求合同双方履行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合同规定, 向遭受利益损失的一方进行相关的利益赔偿。当一方当事人未能遵守合同约定而造成一方当事人利益损失时, 就要根据合同相关规定对损失方进行赔偿, 损失方有权主动向另一方提出赔偿要求。非承包商自身原因造成的工程项目延期或是成本增加, 其均有权利向施工方提出索赔要求。

2 合同索赔的具体构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 建筑工程项目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索赔问题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因此, 建筑项目合同管理工作应引起合同双方的高度重视。合同双方应该不断提升对合同管理的了解, 具备必要的合同管理常识, 才能确保在建筑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各种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这也是施工双方实施各项业务活动的主要依据。合同索赔就是提前对各种违规行为所做的各项预防及遏制措施, 合同索赔的出现是合同管理逐步完善的重要表现, 也是合同规定行为实施的重要保障。以下就从项目合同索赔的根源进行分析, 深入了解合同索赔原因。

引发建筑项目合同索赔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可归纳为内、外部两方面原因。外部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业主未按合同相关约定履行其应尽的义务;二是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建筑施工方未按期交付建筑图纸, 或是施工环节的交付违背了相关合同款项, 继而引发的各种合同管理纠纷问题。内部原因主要是业主虽未违反合同相关约定, 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却产生了新的隐性要求, 例如合同项目施工方案变更等, 这是从单方面利益出发产生的问题, 会给承包方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虽然工程项目索赔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的层面上补偿受害方的损失, 但是鉴于合同单方出现利益最大化要求, 我们不得不对合同索赔提出一定的要求。合同索赔应满足以下赔偿条件:

第一, 合同索赔应该具有合法性。建筑项目合同签定双方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受到法律约束。制定合同索赔条款或是提出索赔要求时, 必须严格按照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 以确保合同双方的合理权利、责任和利益。按照合同法规定, 制定建筑施工项目合同, 要更好地保护合同双方的利益, 并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附加条款, 对部分合同中无法说明的问题加以解释, 这样才能够保障合同索赔过程中不出现因缺乏合法性依据而无法得到损失赔偿的问题。

第二, 从客观角度看待索赔问题。树立公平公正的合作观念, 加强双方自觉履行合同的意识。承包商有确实的证据表明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 方可提出合同赔偿。这在很多项目施工过程中都时常发生, 虽然合同的某一方有违约行为出现, 但是并未对另一方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 有时甚至可能会对另一方产生更好的利益所得, 这时就没有必要向另一方提出索赔。因此, 合同索赔也应该从客观角度和客观实际出发, 不提无理要求。

第三, 合同索赔要求的合理性。合同索赔首先要建立在客观、合法的基础上, 除此之外, 还应该符合合理性要求, 尽量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 根据自身损失提出合理的索赔数额, 而不向另一方提出不合理的利益追讨要求。合同索赔还应准备好充足的法律证据, 证实自身确实受到了利益侵害, 并提供施工项目管理的各项详细书面记录。

索赔费用与工程款计价类似, 一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器械费、企业管理、施工管理等相关费用、利益收益补偿等。针对合同索赔费用, 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以建筑施工合同规定作为索赔的主要依据, 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是双方对合同内容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签定的, 但由于建筑施工项目合同涉及内容较为广泛, 合同规定难以做到一应俱全和没有漏洞。因此, 出现合同规定以外的纠纷时, 解决相应的索赔事宜就需要合同双方从自身利益损失的实际情况出发, 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利益损失索赔, 进而达成一致。索赔证据资料保管工作也应该受到重视, 并对合同双方就合同索赔问题展开的会议、讨论及重大决议进行客观、全面、详细地记录, 做好及时处理工作。合同索赔发生后, 合同双方应该根据约定采取相应的合理合法的措施, 尽量不让一个纠纷问题长期困扰合同双方。否则长期的索赔问题会造成承包方资金周转困难, 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 导致更加严重的损失。

工程项目索赔是合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只有建立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 才能保障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使合同管理得到进一步落实, 让合同管理不至于成为空谈。工程项目索赔中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项目工程索赔要建立在合同双方对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合同协议达成一致的基础上, 同时要重视施工过程中各项合同文件及相应决议的保管工作, 为后期各种合同纠纷问题的出现做好应对措施, 为自身权益保障提供有力的依据, 尽可能降低工程项目损失, 实现效益最大化。

我国法律在不断完善, 只有做好相关证据的保存工作, 才能够真正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因此, 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 要提高合同管理意识, 树立正确的合同管理观念, 不断提升施工项目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识, 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充分理解合同签定的根本意义。任何行动都要从合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出发, 重视证据的重要性, 按照规章制度逐步进行索赔, 这是工程索赔的关键问题, 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企业赢取利润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索赔工作的管理, 只有把索赔工作处理好, 才能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实现效益最大化。

3 结语

合同管理是决定一项工程合作成败的关键因素, 我们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 从各方面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将合同管理落到实处, 使各项权益保障措施有据可循、有理可依, 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权益, 为企业赢得合理合法的利益索赔。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较为重要的环节, 它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始终, 关系到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索赔等问题。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论述了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

关键词:合同管理,工程项目,利益协调

参考文献

[1]杨建军.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做法与心得[A].跨越发展:七省市第十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10.

[2]夏浩.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施工合同管理后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3]史曙光, 王晓燕.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规范市场行为[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 (第15卷) [C].2011.

[4]杨秋宁.关于施工工程的合同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 2014 (36) :107-108.

[5]韩世伟.基于招投标的合同管理在当前企业实践中的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6) :125.

订车合同注意事项 篇9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 或有事项 亏损合同 重组义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或有事项这一特定的经济现象已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极大的影响。笔者就或有事项中有关亏损合同和重组义务的特性及会计处理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亏损合同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增加了亏损合同,它具有两个阶段,即待执行合同和亏损合同。待执行合同是指合同尚未履行任何义务或部分履行同等义务;亏损合同是履行该合同义务发生的成本超过预期经济利益的合同。亏损合同相关义务如果同时满足该义务是企业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以及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三个条件,则应确认预计负债。

1、亏损合同的含义

亏损合同是指履行该合同义务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成本超过预期经济利益的合同。

2、亏损合同的确认和计量

分为两种情况,即合同存在标的物资产、合同不存在标的物资产。

如果合同存在标的物资产,企业应当先对标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按规定确认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如预计亏损超过该减值损失,应将超过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

借:营业外支出

贷:预计负债

如果合同不存在标的物资产,亏损合同相关义务满足规定条件时,企业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借:营业外支出

贷:预计负债

带相关产品设备生产出来后,再将预计负债冲减成本

借:预计负债

贷:库存商品等

3、会计处理典型示例

示例:甲公司2007年1月采用经营租赁方式从某工业区租入三条生产线,租期为3年,甲公司生产的产品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并且企业一直处于盈利状况。2008年12月,市政规划要求甲公司迁址,公司决定停止生产该产品。原经营合同为不可撤消合同,还有一年才到期,且相关生产线无法转租,2009年甲公司应支付工业区的租金为80万元。

通过分析得出:由于甲公司必须交纳2009年生产线租金,但没有相应的产出,即没有收益来弥补当年租赁费用,其签订的该项租赁合同已形成亏损合同,甲公司应当于2008年末按2009年应支付的租金确认预计负债,2009年实际支付租金时再冲减预计负债。账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800 000

贷:预计负债 800 000

示例3:丙公司2008年与甲公司签订购买合同,购入10件商品,合同价格每件100元。市场上同类商品每件为70元。丙公司购买甲公司的商品卖给乙公司,单价为80元。如丙公司单方面撤消合同,应支付违约金300元,商品尚未购入。

通过分析得出:丙公司购买商品成本总额为1000元,出售给乙公司价格总额为800元,亏损200元,合同为亏损合同。如单方面撤消,支付违约金300元。丙公司应根据损失200元与违约金300元二者较低者确认预计负债200元。购入商品后,再用预计负债冲减库存商品。

(1)借:营业外支出 200

贷:预计负债 200

(2)借:预计负债 200

贷:库存商品 200

如丙公司单方撤消合同需支付的违约金为100元,则应确认预计负债100元。购入商品后,用预计负债冲销库存商品100元,再确认存货跌价准备100元。

二、重组义务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将重组义务纳入了核算范围,并对与重组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其所规范的重组不同于企业合并和债务重组。通常是指企业内部资源的调整和整合,以谋求企业现有资产效能的最大化。而企业合并是在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本重组和规模扩张,债务重组是债权人因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对债务人作出让步,使债务人减轻债务负担,债权人尽可能减少损失。

1、重组的含义及性质

重组是指企业制定和控制的,将显著改变企业组织形式、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的计划实施行为。

属于重组的事项包含:出售或终止企业的部分经营业务;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较大调整;关闭企业的部分营业场所,或将营业活动由一个国家或地区迁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同时存在下列情况时,表明企业承担了重组义务:(1)有详细、正式的重组计划,包括重组涉及的业务、主要地点、需要补偿的职工人数及其岗位性质、预计重组支出、计划实施时间等;(2)该重组计划已对外公告。

2、企业重组所涉及的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如果同时满足该义务是企业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以及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三个条件,企业应当按照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确定预计负债金额,直接支出不包括留用职工岗前培训、市场推广、新系统和营销网络投入等非直接支出。

3、会计处理示例

示例1:2007年12月甲公司因第五业务分部长期亏损,决定进行重大业务重组。按照重组计划,需要发生直接重组支出300万元。该重组业务所涉及到的人员、预计重组支出、计划实施时间等详细计划已于2007年年末前对外公布。

通过分析得出:该事项满足了重组义务的两个条件,也满足预计负债确认的条件,甲公司应该于2007年底确认企业重组所涉及的预计负债,2008年实际支付时对预计负债进行冲减。

(1)2007年底确认企业重组所涉及的预计负债

借:管理费用3 000 000

贷:预计负债3 000 000

注意:借方科目是管理费用,而不是营业外支出

(2)2008年实际支付时

借:预计负债3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000

三、结论及建议

或有事项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拓宽了准则的适用范围,不仅将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等纳入了核算范围,还对亏损合同与重组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体现了国家制订的会计准则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也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

上一篇:《做最好的自己》读书心得体会550字下一篇:我最难忘的一次上网经历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