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的那场大雨散文

2024-05-19

开学的那场大雨散文(共7篇)

开学的那场大雨散文 篇1

爱情的那场大雨还在下散文

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对自己不确定,我们对别人也不确定。我们对爱情不确定,我们对婚姻也不确定。我们对昨天不确定,我们对明天也不确定。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每个人一生至少会遇见一次笨蛋,就是在真正恋爱的那一次”。有时候,我们自己就是那个笨蛋。

这也是一个相反的时代。在整个社会拼命往前走的时候,全世界的人却都认为这个时代会往后退。在我们接触到的物质生活愈来愈丰富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的精神生活却愈来愈窄小。在我们听说的传奇故事愈来愈多的时候,我们发现真正的爱情却愈来愈少。

唯一无法改变的是:爱情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的一场大雨,当这个时代有愈来愈多的人在不停寻找属于自己生命的那场大雨时,却遇到这整个时代的情绪碎片下成的另一场大雨。

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常常仔细回想:这几十年来我经历过的这个世界变化之大,我相信几世纪之前的人很难想象。我也常努力想象:如果这些变化是发生在遥远的外星球,“他们”会怎么做?是会像人类一样疯狂愚蠢,还是会比较聪明进化?

这是一个有史以来爱情最多的时代。这个时代教会我们贪婪,以至于我们对周遭所有的东西都贪婪,包括爱情。这个时代的爱情已经多到可以下成一场浪漫却泛滥成灾的大雨。

我们在每一座城市游走,我们邂逅爱情,但是我们无法停下来慢慢熟识真正的爱情。

然后我们离开,处理我们人生的各种状况,因为我们无法处理爱情的各种状况。于是,我们仍然在每一座城市游走,带着自己本来的寂寞,或者是遇见一次笨蛋以后的寂寞。

是什么造成真正爱情的延迟呢?我想是这个时代过多的情绪和复杂。如果你想象现代人用来换取物质生活的努力所造成的`情绪困扰甚至精神官能症可以丢到外太空,那么整个外太空将会充满人类情绪碎片形成的巨量太空垃圾,搞不好遮蔽了满天星星都有可能。

过多的情绪、过少的感觉,过大的物质需求、过小的精神领域,这些造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复杂。而一个习惯于复杂的社会,会渐渐忘记自己简单的梦、简单的生活方式,和简单的爱情。

所以,每个人人生中的那场大雨,在现代都姗姗来迟。

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太喜欢追求一种“圆”的方式:“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爱情,事业和生活方式如果构成一个圆,就会拥有一种圆满的幸福”。相反,我的看法是:我们还是对这个时代要得太多了,大家都应该追求“不圆”。因为“圆”其实没有角落,而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最需要的其实是一种自己的角落。在“不圆”里,你的角落可能是爱情,也可能是其他比较接近幸福的东西。

我们这个时代,爱情的那场大雨还在下,我想告诉你的是:在这么复杂的时代里,真正的爱情相对来说可能是件最简单的事了。

爱情的那场大雨还在下 篇2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每个人一生至少会遇见一次笨蛋,就是在真正恋爱的那一次。有时候,我们自己就是那个笨蛋。

这也是一个相反的时代。在整个社会拼命往前走的时候,全世界的人却都认为这个时代会往后退。在我们接触到的物质生活愈来愈丰富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的精神生活却愈来愈窄小。在我们听说的传奇故事愈来愈多的时候,我们发现真正的爱情却愈来愈少。

唯一无法改变的是:爱情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的一场大雨,当这个时代有愈来愈多的人在不停寻找属于自己生命的那场大雨时,却遇到这整个时代的情绪碎片下成的另一场大雨。

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常常仔細回想:这几十年来我经历过的这个世界变化之大,我相信几世纪之前的人很难想象。我也常努力想象:如果这些变化是发生在遥远的外星球,“他们”会怎么做?是会像人类一样疯狂愚蠢,还是会比较聪明进化?

这是一个有史以来爱情最多的时代。这个时代教会我们贪婪,以至于我们对周遭所有的东西都贪婪,包括爱情。这个时代的爱情已经多到可以下成一场浪漫却泛滥成灾的大雨。

我们在每一座城市游走,我们邂逅爱情,但是我们无法停下来慢慢熟识真正的爱情。

然后我们离开,处理我们人生的各种状况,因为我们无法处理爱情的各种状况。于是,我们仍然在每一座城市游走,带着自己本来的寂寞,或者是遇见一次笨蛋以后的寂寞。

是什么造成真正爱情的延迟呢?我想是这个时代过多的情绪和复杂。如果你想象现代人用来换取物质生活的努力所造成的情绪困扰甚至精神官能症可以丢到外太空,那么整个外太空将会充满人类情绪碎片形成的巨量太空垃圾,搞不好遮蔽了满天星星都有可能。

过多的情绪,过少的感觉,过大的物质需求,过小的精神领域,这些造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复杂。而一个习惯于复杂的社会,会渐渐忘记自己简单的梦、简单的生活方式和简单的爱情。

所以,每个人人生中的那场大雨,在现代都姗姗来迟。

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太喜欢追求一种“圆”的方式: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爱情、事业和生活方式如果构成一个圆,就会拥有一种圆满的幸福。相反,我的看法是:我们还是对这个时代要得太多了,大家都应该追求“不圆”。因为“圆”其实没有角落,而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最需要的其实是一种自己的角落。在“不圆”里,你的角落可能是爱情,也可能是其他比较接近幸福的东西。

我们这个时代,爱情的那场大雨还在下,我想告诉你的是:在这么复杂的时代里,真正的爱情相对来说可能是件最简单的事了。

冬夜那场雪的散文 篇3

一场秋末的寒雨,凄凄沥沥地下过之后,冬天就匆匆地来了。

想你的时候,就在这间不足30平方的办公室里踱来踱去。日复一日,单调、孤独、无聊又无奈。

有时也会伫立窗前,手捧着一杯茶,一次次饮干,又斟满,我们那些过往就象杯中的茶叶,徐徐地舒展。

品味昨天,一种莫名的思念:香的、甜的、淡的.、苦的、涩的,一直无法定格在浓浓的幽香中。

不知什么时候,夜幕四垂了,路灯暗淡的光晕里,雪花开了,刹那间又谢了。

这种昙花一现的情节,让人担心,会不会是一种结局的先兆。

分明知道,你在另一片天空,可我期盼的目光却固执地挥霍在雪花深处,幻想你的身影,奇迹般地出现。

雪花飞舞着,已经迷失了寻觅的方向,而我,一如既往的情怀,象路灯,艰难地蜿蜒至远方。

多想告诉你,雪花飘落一地,那便是我写在冬夜里最有力的誓言。

在我的眼眸中,你的人生轨迹,也被舞蹈成一片雪花,让我用简单的定理,已无法破译。平日里积累的那些词汇,因为贫瘠,更描绘不出你深情的容颜。

在热切与冷莫之间,在虚无与现实之间,我竟找不到一条可以抵达你心空的捷径。

也许,寒冷冻伤了那些浪漫,也许,寒冷凝固了那些温暖,雪花飘舞的灵动和栖落于地的静美,无力表达藏于内心的情殇。只好一任牵挂,无情地吞噬一个脆弱的生命向枯萎靠近。

夜已经很深了,雪花依旧纷纷飘洒,象一场爱恋,无声无息。你知道吗?这里虽然没有生长你幸福的土地,但这里却有一份思念为你泊成一泓清清水,浇灌你青春的花蕾。

如果你也是风雪夜归人,请不要回到这里,因为这里距春天十分遥远。

路灯孤独地伫立着,向冷冷的夜倾诉着丝丝温暖,很想知道,另一片夜空,是否也有一场雪花在飘落?是不是也有一束目光对着雪花倾诉?是否也在抒写对另一个雪夜的思念。

曾经那场风花雪月的爱恋散文 篇4

思绪缱绻,没有目标的行驶中,不知不觉到了曾经读高中的学校门口,这一刻,一个不经意间的举眉,眼前蓦然闪现你我在校门口初次相遇的那一刻,一切定格在初识的画面里,一言一行,一顰一笑,勾起了我对你无限的深思。

与你相识,这般偶然,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遇,亦或是命中注定你我在此刻相逢,相遇的那一刻,绵软的心在已无法平静。

那时,我们都是高二的学生,每天忙碌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但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终于鼓起勇气,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去你教室找你,可你却以各种理由拒绝了。我知道这并非你的本意,你只是顾忌老师和同学异样的眼光。于是我故意制造一次次与你的偶遇,就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春天,你我牵手了,我到现在还清晰记得当时的你羞如桃花。

人生的每一次遇见都是一种缘分,也许就因这次缘分,你接受了我,开始了携手相依相惜的一段旅程。每天,彼此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各自回教室,一起忙碌着学习,一起计划着考取同一所大学,一起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高考在即,同学们一个个不断地拼搏冲刺,为了圆自己的大学梦,我们彼此都努力着。高考结束了,彼此的心也终于放下来了,接下来就是焦急的等待着分数的公布,成绩公布的那一天,不出我们所料,于原本估计的分数相差无几,在填自愿的时候,彼此完全听了家人的安排,不愿违背家人的安排,报考了互相不喜欢的大学,也许是彼此的家人知道了我们恋爱的事情,况且家人知道我们年纪还小,不允许我们在一起,就这样,我们考进同一所大学的梦想破灭了。

可家人在怎样阻拦,你答应过我,彼此不再同一所大学,但心永远紧紧的交织在一起,一刻也不分离。每年的见年越来越少,只有把所有的相思寄托在电话里,诉说着彼此每天发生的事,来化解长日漫漫的相思之苦。

不知不觉,四年的大学时光在彼此的电话情缘里慢慢的度过了,彼此有了自己的工作,你为了你的发展,放弃了来我的城市,别后的日子里,彼此每天忙碌在自己的工作里,也少了往日的电话情缘,少了往日的相思之苦,慢慢的,两个人的心也渐渐的疏远了,以不是曾经的彼此了。

也许我们真的长大了,在社会的大家庭里,接触的人或事都不一样了,也不再是曾经的那么单纯,这份感情随之不久,终于有一天再一次电话里短短的几句话互相“宣告”这场爱恋结束。彼此也没有成为陌生人,互相做了朋友,无论今后深处何方何地,都要好好的生活着。

那段懵懂的初恋,就这样在时间的逝去里慢慢的结束了,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却有着真挚的感情。

等待已久的那场雪抒情散文 篇5

随着寒冷越来越近的深入,感觉自己真的是老了,总是怕冷,手脚冰凉。走在哪都是冷。在家里我也裹着长羽绒服,围着围巾。母亲说:天在作雪。

天空一连几天阴森着脸,在黄昏时终于有了动作。在一阵紧过一阵的寒风刮过之后,下起了雪珠。小小的雪子,落在铺着瓷砖的露天晒台上,跳起小小的一步后一滚。又一颗落下,再跳起小小的一步后一滚。力量需要叠加,声势仰仗重复。没多久,地面上已经铺满了薄薄的一层;有了这一层雪珠打底,雪的到来,就不再突兀和空洞。

雪花终于伴着雪珠一起飘落,踩在这薄薄的夹层之上,脚尖轻轻地淌过去,淌过去……划出了浅浅的一道。许多时候,我们总是置身于时间的河流中而不知,许多个日子里,我们总是形只影单,孤独地走来又走去,如风般没有踪影;而此时此刻,我们在时间的镜面上,看见了自己留下的些许痕迹。“人生到处知何以,应以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喜悦也如泡泡般慢慢飘浮。伸出脚尖在雪层上划一个半弧,再画一个整圆。真想张开双臂在天空中滑翔一圈,仰望、俯瞰;然而我们人类无法长出翅膀,我们的翅膀在心底扇动遨翔。

伸出手接住这从天而降的白色精灵,小小的雪朵,在掌心化作了轻湿的一点。伸出舌头去接,圆溜溜的雪珠,迅疾的滚落,抑或含住一颗,一丝丝的凉润。把脚狠狠地一跺,留下了一个重而清晰的脚印。真想按顺序,把一路上的脚印排过来、排过来……一个人回望来时路上的一切,缓慢的、悲喜交加的———那伤逝的.一切,都被这雪从旷野唤醒后,再次明亮和鲜艳。

想起了童年,想起了生我养我的小山村。想起了老屋里那一炉火红火红的炭火,以及焐在炭火里烤山竽弥漫出清香。想起了睡在山坡上,雪地里渐行渐远的亲人。想起围坐在炉火旁,肩膀靠着肩膀相互依偎着嗑着瓜子,喝着浓茶的我的家人;我的父亲、母亲、婆婆、丈夫、儿子,妹妹、妹婿,姑娘、姑爷,以及侄儿、侄女们……

在绵长而又绵长的思绪中,城市的灯火依次点燃,渐渐迷蒙。在光与影的交错中,雪的舞姿多了几分妩媚与妖娆。漫天的雪花一朵一朵,一片一片,一团一团踩着密而紧的鼓点,踏着轻盈而虚幻的太空步,如梦如幻,降落、降落、投入、投入———投入大地宽厚而仁慈的怀抱。去往它们想去的,付出它们所有的,接纳它们全部的……

天地无言是大爱。从沉寂到寂静,这是雪带给世界的礼物。在大爱和大美面前,我们人类真是羞愧和汗颜。我们总是在毫厘之间斤斤计较,总是在锋芒毕露之后进退维艰。得到也就意味失去,获取也就意味着毁灭;覆盖、覆盖还是覆盖,树木、楼顶、大路、斜坡、桥梁、草地、田野、高山全部被覆盖。大自然指点江山,一夜之间白茫茫一片。花哨被遮拦,喧嚣被掩埋,犀利被覆盖;我们需要还原,需要过滤,需要沉淀,需要软化。而此刻,等待已久的那场雪,终于来临,恰到好处。

开学的那场大雨散文 篇6

父亲说:“好兆头!雪花也在欢迎我们!”父亲诗一样的话语刻印在我记忆的深处,使我自此对雪产生了极为喜爱之情。每逢下雪的时候,总喜欢在雪地里玩耍,或在脚上绑着自制的冰鞋溜冰滑雪,或用水泼出一块冰来打陀螺玩羊拐,或堆雪人打雪仗……然而一九六八年冬天的那场大雪,却使我领略了雪的严酷和危害。

记得那年冬天,天气总是灰蒙蒙不见晴日,时不时便从无尽的苍穹里飘落下雪花来,纷纷扬扬,且一下就是几日不停。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和哥哥随父亲一起清扫院里的积雪,尔后爬上房顶用自制的推雪板推扫房顶上的雪。那雪极厚,推几步便如在推一堵墙壁,双手推不动了,便用肚子顶着一步一步向前移。推扫完了,便在妈妈的惊喊声中从房顶上跳到堆积如山的深雪中,双腿深深陷入其中,还嬉笑着拔出腿来滚下“山”。但是几场雪下来,巷子里和院门前堆积的雪真的快如房顶一般高了,使得大杂院里的这家人望不到那家人,只能望着房檐隔墙喊着相互应着。可这雪依然下个不停,有时候怕雪把房顶压塌了,便半夜起来扫雪。飘雪的夜格外宁静,家家户户的炉膛里都燃烧着煤火,暖洋洋的,但是谁都不敢早早入睡迟迟醒来,怕那雪积压甚厚,把房梁压断垮下来。那时候伊宁市居民的房屋大多为土坯垒就,墙壁倒是挺厚,但木制的屋顶垫铺了苇席和厚厚的麦草,又压了沉沉的泥土,而且听说已有许多人家的房子年久失修,经不住雪压垮塌下来,造成了家毁人亡的事故。

那时候年幼,扫雪中仍忘不了玩耍。抑或是看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太多之故,我和哥哥在堆积如城墙一般的雪中,不停地泼洒水,使它坚硬起来,尔后用铁锹精雕细琢挖出一座“岗楼”来,与房屋一般高,人登上去,可观望院里的一切,还挖了“枪眼”和阶梯。为防止他人随意爬上来破坏,又在阶梯间深挖了几个陷阱,谁要是不经我们同意就上来,非吃苦头不可。

果然,一天中午我放学回来,便有人来我家告状,说是她家孩子上“岗楼”掉进陷阱把腿弄伤了。妈妈气得两眼直盯着我,我不服气道:“谁让她上我的‘岗楼’,我还没有找她算账呢!”一句话把那人噎得直翻白眼,气呼呼地走了。而那时,父亲已有半个多月不在家了。长大后提起这事,妈妈说那时爸爸一直在果子沟公路段上和工人们应付雪崩疏导交通,倘若听说我又闯下祸,非收拾我不可。

妈妈的话,使我对一九六八年冬天的那场大雪敬畏有加。之后,每每途经果子沟时,风景虽然如诗如画,可我的眼前仿佛总是飘着雪花,总是看见纷纷扬扬的雪花里,父亲和一群裹着羊皮大衣,脚穿毡筒鞋的工人在与风雪搏斗,一辆辆笨重如牛的推雪机一边“轰隆隆”响着,一边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艰难行进着……

开学的那场大雨散文 篇7

还没有抵达古隆中的时候,我的眼前就飘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大雪遮挡住了我眼前的视野,朦朦胧胧的,将我带回到公元一千八百多年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事情。

那个时候,襄樊作为南阳属地,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一场雪灾。尽管史书里没有详尽地记载,但我想,作为大别山南麓之平原地带的襄樊,至少它正迎接着一个从未遇见过的寒冷的冬天。

寒冷的风从遥远的北方刮过来,翻过莽莽逶迤的大别山麓,把纷纷扬扬的大雪也裹夹着过来。整个襄樊大地,白雪茫茫,寂寥无声。所有的农家房舍,或因战乱或因寒冷,都躲进深山的某个旮旯角落里,被皑皑的雪罩住了,被高高的荆棘和繁密的树林遮挡住了。你看不到有生命的迹象,茫茫的雪原里偶尔有几只狐狸跑过,或者有几只黑糊糊的乌鸦在雪野里或了无人烟的村庄里德房前屋后,奔跳着四处觅食。只有当一缕缕炊烟冒起来的时候,你才能发现那是有人家在点燃着茅草,温暖着被寒风大雪包裹着的茅草房舍。

就在这样的时节,三个高大英俊魁梧的男子,骑三匹高头大马,马蹄声声中疾驰在茫茫雪原里。

他们一阵狂雨旋风般地驰来,站在一高高的山坡上,双手勒马停歇,四下里望一望,又眺望着山中那几缕袅袅炊烟,相互着点点头,吆喝着已是霜雪满身冒着腾腾热气的战马,嘶鸣着,一阵风似地向远方驰骋而去,雪原上顿时腾起一阵阵雪雾缭绕。

细细地看,那个眉宽脸色微红的披戴着一件绿色的衣袍,皱着眼眉,左右不离身边那位脸色稍白,一脸沉着冷静的长者;另一位在他右边的是一位脸色稍黑,浓眉大眼,一脸怒气,着一件黑色的衣袍,勒马停歇的时候,他的缰绳把马的头勒得高高的,那马嘶鸣着腾起高高的双腿,倔强不受拘束的脾性仿佛与他的主人一样,仍要向前奔跑,而且它总是跑在最前面,停下来的时候,仿佛也极不情愿。

不用说,朋友们也知道我写的是那几位。

那位年长一点的,身体宽厚敦实脸色稍白气色沉静的是刘备,人称刘皇叔;那位身披绿色衣袍,脸色微红,总是皱着一双丹凤眼的长脸大汉,是人称天下武功最高强的关公;那位身披黑色衣袍,脸色微黑,仿佛是怒争着一双浓眉大眼的是人称力大无穷,吼声震天动地的张飞。

这会儿,哥三是奔向古隆中去的。据说,那卧龙岗里有一天下奇才。此时,天下自董卓篡夺汉室政权导致天下大乱已有二十年余。诸侯蜂起,你来我往,尔虞我诈,耍尽权术与谋略,都争着做那个最高的位子,乱纷纷地搞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自然也有俊杰者,欲救百姓于水火,然而苦于无济世之奇才,因而数十年下来,没有一个能做大做强,天下仍是乱纷纷一片。这不,那位名唤刘皇叔的经人举荐,说是卧龙岗里有一位能辅助他定夺天下安宁的旷世奇才,于是他求才心切,携两位生死兄弟冒着大雪奔波数百里,来这一偏僻之地,寻找那位奇才人士。

那位奇才人士是谁呢?不用说,是人称卧龙先生的孔明,姓诸葛,名亮。

诸葛亮本是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出生那年正是东汉末年黄巾军闹农民大起义的年份,那时候中州大地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诸葛亮一家也难以幸免,年幼时即先后丧失双亲,姊妹四人随叔叔诸葛玄在生活至公元194年,先奔走于今江西南昌,后又赴荆州(今襄樊)投靠当时雄霸一方的刘表。大约在17岁时,叔父诸葛玄去世,他随后迁居于襄阳城西20余公里的隆中,过着躬耕苦读的隐居生活。10多年后,他从一个普通的少年成长为一个识时务的“俊杰”,自比当今“管仲”“乐毅”,品德高尚,智慧超群。后来,他果然谱写了“三国”学说,成为当时智谋超群中的能臣俊杰。千百年后,他被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国广为传诵,他是智慧的化身,他的《隆中对》成为“旷世奇策”、“千古绝唱”。

是的,刘备的“三顾茅庐”包括这次大雪寻访,使他最终赢得了诸葛亮。从那以后,诸葛亮迈上了从政之路。乱纷纷的诸侯争霸的天下大势自此也开始走上“三国鼎足”的局面。但也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权术和谋略演绎到了一个高峰之巅的时代。当一个国家的文化核心内涵集中于现实并且是宫廷政治权力角斗上去的时候,你可以想见,这个国家未来的时光是怎样的一种走向。

那么,这个时候的西方世界在干什么呢?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的话,这个时候的西方,耶稣已经创立基督教百余年矣,上帝成了人们心目中主宰世界的最高人物,而非一国之君也,也就是说,西方文化的核心内涵已经从现实中走了出来,走向了主宰人类一切活动包括生与死的`那个力量是谁?这个问题,当年的诗人屈原问过。但屈原的悲剧使得他的后人再也无人问津于“天问”之说。包括那个最具有才气的苏东坡,一生颠簸流离,晚年也自嘲说:“人称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是的,中国人不再追问上天和上天以外的事了。就是天下之事,也只是天下战乱迭起诸侯纷争的时候,才会有伯乐寻觅千里马。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和人之思维走向,已经从那个时候与西方世界逐渐分离,走往不同的方向。从而也造就了不同的政体和思维习惯。记得六七十年代中国唯一的思想家顾准先生,在他去世留给他的学生现今中国第一经济学家吴敬琏的遗稿是《古希腊城邦制度》。据说,顾准就是从这里研究造就西方文明的起源的。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中国非得走市场经济不可。但几十年后,他的话才被人听到,他的书才得以出版……

上一篇:神医诊所作文600字下一篇:肿瘤科护士个人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