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议论文:灵魂行径,前路始现1000字

2024-10-15

高二议论文:灵魂行径,前路始现1000字(精选3篇)

高二议论文:灵魂行径,前路始现1000字 篇1

高中作文:灵魂行径

隔着时间的长河,遥望对岸的灵魂,那么清晰,却又那么遥远。它总是飘忽不定,若隐犹存。回首身后行径,曲折而又坎坷。灵魂前进方向的线路决定了这条路的终点。

灵魂前行的方向,是我们奋斗的缘由。因不忍直视百姓因饥寒而苦苦挣扎,所以袁隆平刻苦钻研,不懈奋斗,最终培育出了灿型杂交水稻;因不想被日本侵略者所奴役,所以一批又一批爱国志士舍身保家卫国,最终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我们总希望有那么一个终点,好让我们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他人;我们总希望有一小径,指引我们走向好让我们为之奋斗。灵魂前行的方向是我们奋斗的缘由。

灵魂前行的方向,需谨慎选择。我们常常会被迫站在人生的交岔路口,因此不得不选择将要继续前行的道路。面对席卷全球、铺天盖地而来的经济危机,许多军国主义国家相继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分子将战火烧遍全世界,倾刻间,世界被硝烟战火所淹没!战争所带来的灾难永远被根植在人们的心中。我们都想在人生交岔路口上选择正确的道路,以便达到预期的终点,那么,在选择要继续前行的道路时,必须慎之又慎。

灵魂前行的方向,不可半途而废。一批以伐木为生的工人进山伐木,归来途中不幸两人一同落入深洞之中。其余工人劝他们听天由命,放弃挣扎,这样或许能死得安详些。但求生的本能却不允许他们坐以待毙,于是他们鼓起勇气用仅存的力气向洞口艰难爬去。通往光亮的洞口的路似乎如此渺茫、遥遥无期,在加上洞口周围同伴的无情与打击,两人中的`一个终于认命了。他不再挣扎,放开双手,径直落入洞底,气绝而亡。而另一个仍在艰难爬行,因为摔下来时其中一只手断了,所以只能用牙齿咬住周围的杂草向上。最终他狼狈不堪的到了洞口,此时的人们在质疑:他真的能出得来吗?他愤怒吼道:“闭嘴!”但却因为这一他原本咬着杂草的杂牙齿松开了,最终,他也落了下去,一命呜呼。前行的道路艰难而漫长,不半途而废并不见得就一定能走向终点,重要的是挺过最关键的那一刻。坚持不懈只能证明你努力过,锲而不舍也只是说明你勇气可嘉,前行道路坎坷曲折,困难重会随时向你袭来,你必须始终坚持再坚持,不懈再不懈!

灵魂行径为我们指示了方向,那个方向的终点成了我们不懈奋斗的缘由,绝不轻言放弃是到达终点的重要保证。如果最后的机会也早已离你远去,你是否还会有继续下去的勇气?如果前路前路一片迷茫,你是否从此就会消沉、堕落?

灵魂的净土七年级作文1000字 篇2

第一站——乐游书法圣地

进入大门,我立刻置身于一幅优雅的景致之中。两边翠竹沿生,我沿着卵石小路向前走去,迎面有一座石碑,上面“鹅池”二字,字体雄浑,各有千秋,据说王羲之写了“鹅”字,圣旨就到了,连忙接旨,他的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写了个“池”字。刚劲有力,可见功底之厚。一碑二字,父子合璧,传为佳话。池中一股清泉,几只大白鹅在水中悠然游动,我不由又想起当年王羲之以字换鹅的故事,据说王羲之喜欢鹅,认为鹅与练字有关,他认为执笔时候,食指应该像鹅头般昂扬微曲,运笔时应像鹅掌拨水,才能全神贯注于笔端,写出那入木三分,刚劲有力的仙字。

离开鹅池,沿着曲曲折折的小溪,我来到了流觞亭。还记得当年王羲之与各路名士,聚集在兰亭设宴。他们将盛酒的羽觞从水的上游放出,顺流而下,流到某人面前,某人就即席赋诗。王羲之把这些诗编成《兰亭集》。传说流觞亭就是王羲之等人饮酒赋诗的地方。流觞亭中陈列着一副图。画的正是设宴的情况。画中人物神态各异,有的举杯畅饮。有的低头沉吟,若有所思。无不画得惟妙惟肖。我们也感受了一次曲水流觞,令我回味无穷……

老师在小溪的上游放下一个羽觞,现在正值秋季。那我们来对关于“秋”的古诗吧!羽觞随波下来在水面上飘飘荡荡,不时会有小诗人拿起羽觞吟诵一首含“秋”的古诗。嘿!羽觞飘到我跟前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羽觞略加思索地说道:“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随后是他人的称赞声和吟诵古诗的声音。这个曲水流觞可真有诗情画意啊!

活动结束后,我们又参观了畅叙亭、王右军祠,欣赏了康熙、乾隆的书法和各种不同版本的《兰亭集序》,我深深惊讶于古人对书法的热爱。兰亭,真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书法圣地。

第二站——沉醉鲁迅故里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鲁迅故里,跨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抽着一支烟,静静地写着文章的图像。咦,这不正是《藤野先生》一文中说到的“我于是点上一支烟,再写些使那些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吗?

于是,我继续向前走。粗略地了解过鲁迅祖居,就进入重点景点——三味书屋。

走进三味书屋,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鲁迅少年时,就在这里读的书。在这里我听到了三味的真正的含义:“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是啊,读书就像是吃饭,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我从中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不仅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重读书的方法。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是的,我们在读书时一定要眼睛看着书上的文字,心里想着书中的内容,口中读着书中的文字。这样,才能把一本书读懂、读透。导游说,鲁迅先生在青少年时,就是在三味书屋中按照这种读书的方法、习惯通读文章,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怪不得他的文章如此深邃,发人警醒。因此,我也效仿鲁迅先生的做法,的确很有用。因为读书确实要有三到,这样才能将老师所讲述记到心里。

寿先生是一位严格而又慈祥的老师,为了提高效率,他一年只收八个学生。来到他们的课堂旁边,在栅栏旁观看鲁迅的座位。远远望去,当年鲁迅刻下的“早”字,还深深地映在桌子的左上角上,导游告诉我们鲁迅在上小学的时候,早上的时候就像金钱一样,特别宝贵。因为他早上既要为生病的父亲买药,又不能迟到,于是,鲁迅每天就早早地起了床,他那张小床无论是早起还是晚起,它总是那么的有序,鲁迅早上要给人干活,这样挣来的钱就可以到药铺店里去买药了,买好之后,他急忙回到三味书屋去上课,可不料,有一次,他迟到了,他站在门口,迟迟不敢进去。寿镜吾老先生那严厉的锐光把鲁迅先生从头到尾扫了一遍,害得鲁迅先生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他连忙趁寿老先生不注意的时候,赶紧溜了进去,从此,鲁迅在那一天有了深切的教诲,并在书桌上用小刀刻下了一个“早”字,提醒自己以后千万不要迟到了。鲁迅先生说到做到,他之后就再也没有迟到过了。那时的鲁迅明明有理由可以和先生申诉却默默地承担戒尺。让我感受到了鲁迅的容忍和孝顺。

继而,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它是鲁迅成长的地方。也许我能想象他在这儿哭,在这儿笑。他们家的厨房摆设很简单,但却因为时间充满了沧桑感,让人深深地陶醉其中。我们紧接着来到了鲁迅家谱图,导游这时似乎说起了相声,不仅有节奏还押韵。我都忍不住给他加一段快板。

来到令人神往的百草园,我是多么迫不及待啊,要知道百草园是鲁迅儿时的乐园,那里有会唱歌的知了,能弹琴的蟋蟀,紫红的桑葚,可当我走进园中不免有些失望,这实在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菜园了,全是杂草和断砖,零稀皂荚树,只有绿油油的大白菜。和我们现在的儿童乐园无法相比,但当我听了导游的解说,我似乎真的能联想到鲁迅在这儿度过的充实、美好的童年,刹那间,便觉得百草园像一座美丽的花园,它拥有的魅力能使蝴蝶、蜜蜂围着它团团转,蛐蛐则蹦跳于草丛间。也许就在这儿吧,长妈妈为鲁迅讲动人的故事情节,美女蛇是最令他惊心动魄的故事了。旁边还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似乎连那只小花猫也被长妈妈的故事感动了,凝神伫立了许久许久……

我想也许就是该生在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一心只读圣贤书,才能造就像鲁迅那样的文人,为国家效力。不管这现实与书本差距有多大,这就是他曾经生活的地方,他鲁迅就是我们中华的脊梁!

第三站——品尝舌尖上的安昌

经过简单的午饭后我们来到了安昌古镇。一进古镇,我的第一感觉,这真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啊!一条数里长的清澈小河穿过古镇,两旁的街市、房屋依河而建。用石板铺成的路,用石板铺成的桥,用石板砌成的柱子,我仿佛来到了数十年前。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店铺、别具特色的作坊、曲折幽深的石板弄堂、古朴小巧的石桥、淳朴热情的古镇居民。

沿街的商铺古色古香、玲琅满目。自灌的腊肠,黑乎乎,油光发亮,一排排的酱鸭、腌肉、鱼干和辣鸭脖吊在廊檐上风干,像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客们。杂货铺里乌毡帽、梅干菜、笋干、香糕、各种糖果应有尽有。还有喷香的黄酒。

突然,一个视频吸引住了我。原来是一位老爷爷在做糖。煤饼炉上熬了一锅糖,金黄色的糖汁在锅里流动,十分诱人。熬了一会儿,老爷爷把锅子拿下来放到地上的一个大红盆里,大红盆里装满了冷水,老爷爷两手端着锅子,将糖汁沿着锅边不停地晃动。滚烫的糖汁经冷水降温在锅边上凝结了起来,老爷爷用手将凝结的糖揭起来放入锅中继续沿着锅边不停地晃动。糖慢慢地冷却下来,糖汁变成了糖块,颜色也变深了。老爷爷拿起糖块和一根像擀面杖样的木棍子来到一根柱子前,这根柱子上绑着一个木叉。老爷爷像变魔术一样,将那糖块放到木叉上,又用那根木棍使劲地拉着糖,拉到一定长度又把糖放回木叉上,又拉,又放。糖块被越拉越软,越拉越长,颜色也从原来的土黄色变成了土豪金色,又从土豪金色渐渐地变成了白色,越拉越白,越拉越白。土黄色的糖块在老爷爷手里变成了又细又白的绸缎。啊!原来老爷爷是在做“扯白糖”。接着老爷爷把白白的糖从木叉上面取下来,放到案板上,并套上一个大大的塑料袋,拉出一端拉成一条两个指头般粗的糖条,拿起一把大剪刀“咔嚓咔嚓”地剪了起来。一颗颗香甜诱人的“扯白糖”在老爷爷的手中新鲜出炉了!单单是在视频中看,我的口水早已垂涎三尺。走去买扯白糖去!我把做好的扯白糖放进嘴里,吃起来特别有嚼劲、特别粘、这种味道甜而不腻,可称得上是人间美味。我还分享给我的同学,每个人都赞不绝口。

扯白糖,保存着江南特有的风情,那种纯朴、那种美味像诗意一般地构筑在水乡之间,吸引着多少游客流连往返,扯白糖真香真甜!

安昌的夜景更是迷人,小小的乌篷船,樵夫撑着竹竿。月光洒在水面上,酱鸭晾在竿子上倒映在水中,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第四站——玩嗨大巴上的春晚

一天的奔波劳累,都付美景中。但是回家的旅程难免会有一些无聊,所以我们老师准备了别出心裁的春晚。我们像在跨年晚会表演似的,一首首好听的歌曲清洗我的耳朵,有的在唱《芒种》,有的在座位上喝彩,还有的跟随着一起唱歌。真是热闹极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数,3、2、1新年快乐!”一声声新年祝福在耳边回荡……

春晚使我们车中气氛变得喜气洋洋,欢乐和笑声充斥了整个大巴车,老师还将我们的新年祝福拍成视频向其他老师炫耀呢!“看这是我们班级,多么喜庆,热闹啊!”快到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希望时间停止,继续我们的狂欢。就这样我们愉快地度过了本来无趣的车程。

高二议论文:灵魂行径,前路始现1000字 篇3

对于这一点,我是不担心的。五千年历史所赐予人类的犹如金字塔一般稳固而有秩序的智慧岂是仅有几百年历史的人工智能所能轻易摧毁的?人类用智慧赋予了机器生命,亦能凭其智慧统治它。更何况人类区别于人工智能最可贵之处,便是我们心中有爱,有同情心,有思想……这些柔软而富有内涵的东西充盈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的灵魂变得温暖,是实打实的,有厚度,有质感的,是世道良心最亲切的载体,这是不会思考,没有感情的机器永远追求不到的。

可是,近年来,这些最让我为人类引以为荣的特质却越来越让我失望。

“小悦悦”冰冷的身影和“遇到摔倒老人扶不扶”这样问题的层出不穷。让我渐渐看不到人类灵魂深处柔软的同情心;朋友圈和微博中铺天盖地毫无营养的段子和“晒”文化的盛行,让我意识到我们每天似乎只有两只“飘来飘去的手”,无法按下暂停键,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观……

“这个世界会好吗?”“人类的未来会好吗?”我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感到害怕,正如苹果公司总裁库克的顾虑,开始担心人类有一天会变得像人工智能一样麻木不仁的“思考”。

可是,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灵魂失去了原有的光芒?让我们变得和程序一般一刻不停和冰冷无情呢?

不难发现,一个人性格品质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美国总统克林顿曾提倡,在信息时代,一定要让信息之光照到城市每个黑暗的角落,让孩子们都能感受到科技的力量。然而,一位美国评论家却悲哀地发现:“21世纪以来,比起自然和阳光,比起足球和草地,孩子们的确更多地谈及网络和黑客。可是,他们脸上的这种精明却让人厌恶,那不是孩童该有的气息。”

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所致使的快节奏生活当道,的确应该为我们灵魂渐渐淡去的光芒背锅。为了将自己从时代车轮的沉重桎梏中抽出,跟上网络飞速发展的速度,跟上人工智能的脚步,我们不得不像改造机器一样,改造了自己的头脑思想。不假思索地执行,成为了我们的第一要务。

但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执行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前有虚无缥缈但又充满诱惑的“成就”的蛊惑,后有时代巨人马不停蹄地鞭策,我们不能停,也不敢停,却也因此失去了开始的纯粹和目标,丢失了应有的价值观。

我们步履匆匆,却不知为何前进。我们似乎学会了像人工智能一样一刻不停的执行,却没有学会像它们一样始终明确执行的目标。并且还在沿途丢失了种种,健康、尊严、幸福……成为社会机器中一颗巨大的螺丝钉最终使我们变成了行尸走肉。

除了价值观的缺失与盲目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让我们原本柔软的心变得冰冷麻木,失去了同情与爱。这便是我们害怕网络的力量,正因为网络的便捷和快速,使得众口铄金变得更有可能,人们在创造一个伟人的同时也能分分钟把他毁灭。所以,不信任成为了人类保护自己而筑起的高墙,阳光自也照不进我们的灵魂深处了。

所以,在冰冷的“小悦悦”面前我们选择了回避,在摔倒的老人面前,我们选择了不信任。当“避害”成为大脑最首要的机制时,我们也就失去了世间最温柔的枕头——清白的良心。

那么,即使人工智能永远不会像人类一样思考,我们人类也会因为内心变得像程序一样冰冷无情而变得面目可憎。

德国历史学家卢安克曾说:“文明就是停下来,等一等。”在这个价值观紊乱,情感麻木的信息时代,不如放下生命中沉重的枷锁,不要被外界环境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所役使,在灵魂深处点亮一盏明灯。

快节奏与高速发展是时代的必然,我们不可能也不值得再次回到史前荒芜的时代。阳光可能难以照进每个人心中厚厚的壁垒,但至少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让灵魂有灯,这样我们便可以有光亮,看看沿途的风景,放慢脚步而不至于失了方向;这样我们便可以有温度,重新温暖冰封已久的内心,以真实有厚度的肉体去感知这个世界。

上一篇:详解二十四节气——小寒下一篇:六一儿童节园长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