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县中心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共4篇)
平舆县中心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篇1
平舆县中心医院
2016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
为做好河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了解我省食品安全现状,切实掌握食品安全风险因素,结合我院2015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特制定我院2016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依据
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章第十四条明确说明:“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第七章第一百零四条指出:“医疗机构发现其接收的病人属于食源性疾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将相关信息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应当及时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二、目的
为全面提高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识别、处置能力和报告意识,使食源性异常病例能够早发现、早诊治,避免健康危害,保护公众健康。
三、领导小组 组
长:吴玉峰 副组长:魏新社 成员:宋光明、王全兴、郭立军、张学睿、李伟、刘兰茹、王中阳、朱林、唐朝峰、田登利、王国民、代灿灿
2、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感染管理科,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医务科职责:负责对食源性疾病诊断、必要时组织院内专家会诊。
感染管理科职责:负责全院医生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培训;制定我院监测方案;收集食源性疾病信息表,登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上报临床医生填写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
临床医生职责:负责食源性疾病个案监测,收集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
四、监测细则(1)定义:
食源性疾病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
食源性异常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就诊病例。
(2)重点监测科室:内科、儿科、肠道门诊、急诊科等科室。(3)监测对象:对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异常病例进行监测。重点(优先)监测对象包括: 感染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感染性腹泻病人,临床表现为腹泻,可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例。
中毒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并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如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肉毒毒素中毒、米酵菌酸中毒、河豚毒素中毒等。
异常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病例,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的婴幼儿肾结石病例。
(4)监测内容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是通过对个案病例信息的采集、汇总和分析,了解重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及时发现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线索,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和食品安全隐患的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监测包括病例信息监测收集和病例上报两部分工作内容。
监测内容监测化学污染物及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负担调查有害因素监测病例监测
五、监测报告流程
⑴符合监测的对象在本院就诊,首诊医师发现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后,负责病例信息的采集,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主要内容包括:病例基本信息、临床症状与体征、初步诊断、饮食暴露史等上报感染管理科。
(2)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感染管理科须对报告内容进行逐一核实,信息确认后,,在2 个工作日内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报送监测信息。
(3)配合县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六、救治流程
(1)发现食源性异常病例,医生立即上报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及时报告疾控中心。
(2)如果在短时间内发现2 名或2 名以上食用同一食物或在同一就餐(送餐)场所共同就餐后出现症状相似的聚集性病例或原因不明的异常病例,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立即启动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实施救治。
七、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全院医务人员要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病例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监测工作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工作措施。
(2)突出重点,积极主动 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活动中,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工作细致,发现符合定义的食源性疾病病例,应及时主动地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并上报感染管理科。
(3)强化督导,狠抓落实
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调查研究,加强对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监测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4)严格奖惩
对食源性疾病病例不按要求上报,瞒报、缓报、谎报者,一经查实将给予教育、经济处罚,并及时补报,情节严重者按《食品安全法》、《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规定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平舆县中心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和标本来源
南京市11个行政区中每个区至少设立1家哨点医院,共计15家(三级医院7家,二级医院7家,一级医院1家)。全年对符合标准的病例由医生或护士填写《食源性疾病信息表》并采集粪便标本。病例信息表主要包括病例人口学信息、临床症状和体征、可疑暴露信息和生物样本采集信息等。
1.2 病例标准
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就诊病例。腹泻是指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如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等。
1.3 粪便标本采集
1.3.1 细菌检测标本采集
用无菌棉拭子多点采集粪便标本(如有脓血或黏液应挑取脓血、黏液部分,液体粪便应取絮状物,使棉拭子表面蘸满粪便),插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内,棉拭子应尽量全部插入培养基内,迅速拧紧管口。1 h内无法进行检验的用Cary-Blair冷藏保存,24 h内送实验室检测。
1.3.2 病毒检测标本采集
采集粪便1份(5~10 g)置于无菌粪便采样杯(盒)(不加任何培养基和试剂)中。采集后30 min内放入-20℃冰箱中,尽快检验,保存时间不应超过1个月,保存期内避免标本发生反复冻融。
1.4 检测指标
粪便标本细菌学指标主要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包括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5种;病毒主要检测诺如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轮状病毒和腺病毒5种。
1.5 主要试剂和仪器
1.5.1 主要试剂
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SBG增菌液,HE琼脂平板(北京路桥),志贺菌显色平板、科玛嘉沙门菌显色平板、科玛嘉副溶血弧菌显色平板、大肠埃希菌显色平板(郑州博赛),ATB ID 32 E鉴定条(法国科马嘉),沙门菌诊断血清、志贺菌诊断血清(宁波天润),均在有效期内使用。肠出血性大肠核酸检测试剂盒、肠侵袭性大肠核酸检测试剂盒、肠致病性大肠核酸检测试剂盒、肠产毒大肠核酸检测试剂盒、肠聚集性大肠核酸检测试剂盒、沙门菌/志贺菌核酸检测试剂盒、副溶血性弧菌核酸检测试剂盒等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盒均购于硕世生物科技公司。诺瓦克病毒GI型/GII型双通道核酸检测试剂盒、扎如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星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星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A组轮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肠道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均购于硕世生物科技公司。
1.5.2 主要仪器
ATB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BI 7500型Real-time PCR仪(美国ABI公司)。
1.6 检验方法
按《江苏省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中规定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致病菌和病毒的检测。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和体征分布
共监测病例3 073例,其中男性1 699例(55.3%)、女性1 374例(44.7%)。409例(13.3%)出现发热体征,1 598例(52.0%)出现腹痛症状,912例(29.7%)出现呕吐,24 h内平均呕吐2.99次。24 h内平均腹泻5.89次,腹泻性状中水样便占比最高,为82.8%;其次为黏液便(13.1%)、脓血便(2.6%)、米泔样便(0.7%)、其他性状(0.8%)。
2.2 致病菌检出情况
由表1可见,1 949份粪便样本中共分离致病菌133株,总体检出率6.8%,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沙门菌(2.9%)、副溶血性弧菌(2.1%)、致泻大肠埃希菌(1.5%)和志贺菌(0.3%)。不同年龄组之间沙门菌检出率(χ2=27.632,P<0.01)、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χ2=15.628,P<0.05)、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χ2=27.815,P<0.01)和致病菌总体检出率(χ2=27.09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病毒检出情况
1 226例病例采集粪便样本检测诺如病毒指标,其中的1 106份除检测诺如病毒外尚检测其他病毒指标。由表2可见,病毒总体阳性率23.7%,其中最高为诺如病毒(16.6%),其次为轮状病毒(5.4%)。不同年龄组人群病毒总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54,P<0.01),0~4岁组阳性率最高(34.9%),其次为≥65岁年龄组(25.0%)。
2.4 病原体时间分布
不同月份采集的粪便样本中病原体检出结果显示,食源性致病菌检出高峰出现在8、9月份,检出率分别为10.7%和10.6%,而病毒的检出高峰出现在10、11月份,检出率分别为56.4%和60.0%。不同月份间食源性致病菌和病毒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262,P<0.01;χ2=179.244,P<0.01)。
2.5 可疑暴露分布
监测的3 073例病例中,1 579例病例提供了可疑暴露史。具体可疑食物类别及进食场所情况见表3、表4。可疑食物中占比最高的为肉与肉制品,占29.0%;其次为混合食物(19.8%)、果蔬类(14.4%)、谷类及其制品(11.3%)和水产品(11.3%),其余可疑暴露因素占比均小于10%。可疑进食场所中超过半数(61.2%)认为在家庭进食,其次为宾馆饭店(10.7%)和快餐店(小吃店)(9.3%)。
3 讨论
通过实验室网络开展食源性疾病病原体监测是食源性疾病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病原体监测可掌握食源性疾病发病的主要病原体及其分布特征。本研究基于覆盖全市的15家哨点医院连续2年的监测结果,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实验室检测试剂全市统一采购,阳性检测结果均经过省、市两级复核,结果可信。监测结果表明,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中沙门菌的感染率最高,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沙门菌作为主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每年全球有9 400万胃肠炎病例和15.5万例死亡源于沙门菌感染,而其中85%是食源性的[3,4],本研究沙门菌检出率(2.9%)高于2012年江苏省的报道(0.95%)[5]。0~4岁儿童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这与婴幼儿及儿童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更易受到致病菌感染有关。相对于食源性致病菌感染,病毒尤其是诺如病毒导致的感染性腹泻更应引起足够重视。监测结果显示,病毒总体检出率远高于致病菌的检出率,仅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就高达16.6%,这与我国诺如病毒导致的感染性腹泻暴发呈明显上升趋势的报道相一致[6],尤其儿童(34.9%)和老年人(25.0%)中诺如病毒阳性率较高,需要在日常诊疗及食源性疾病暴发处置中予以重视。从时间分布上看,致病菌检出高峰多集中在夏秋季,而病毒检出高峰多集在冬春季,由于目前国内哨点医院监测多基于肠道门诊、急诊等就诊的散发病例开展,而肠道门诊大多非常年开放,致使1—3及12月份监测病例数偏少,病原体检出率偏低,尤其是病毒的总体检出率可能低于实际水平。怀疑导致发病的可疑食物中肉与肉制品占比最高,可疑的进食场所大多数集中在家庭中,这与我国最近几年食物中毒的发病规律,尤其是家庭中发生食源性疾病病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基本一致[7,8,9,10]。
基于实验室监测网络和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系统的完善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是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基础,我国无论是病原体的监测网络还是病例监测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监测体系还不完善,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11],对于我国食源性疾病发病特征及病原体分布特征尚无准确、可靠资料。我们基于2014—2015年南京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数据,分析了南京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由于监测病例尚未做到随机抽取或逐例检测生物样本,同时病例可能就诊前已服用抗生素等原因,对病原体检出率有一定影响;可疑暴露史为患者自己回忆结果,存在回忆偏倚。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病例监测系统,同时建立多渠道、病原体临床常规检测为基础的病原体检测报告体系,逐步掌握食源性疾病病例及病原体的流行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暴发早期预警、溯源及疾病负担评估奠定基础。
注:()内为阳性率。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JONES TF.A population-based estimate of the substantial burden of diarrhoeal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Food Net,1996-2003[J].Epidemiold Infect,2007,135(2):293-301.
[2]VOETSCH AC,VAN GILDER TJ,ANGULO FJ,et al.Food Net estimate of the burden of illness caused by nontyphoidal Salmonella infec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J].Clin Infect Dis,2004,38(Suppl 3):S127-S134.
[3]MAJOWICZ SE,MUSTO J,SCALLAN E,et al.The global burden of nontyphoidal Salmonella gastroenteritis[J].Clin Infect Diseases,2010,50(6):882-889.
[4]FLINT JA,VAN DUYNHOVEN YT,ANGULO FJ,et al.Estimating the burden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foodborne disease,and pathogens commonly transmitted by food:an international review[J].Clinical Infect Dis,2005,41(5):689-704.
[5]周翌婧,吴高林,郑东宇,等.江苏省食源性非伤寒沙门菌疾病负担[J].江苏预防医学,2012,23(6):25-27.
[6]张静,常昭瑞,孙军玲,等.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及防制措施建议[J].疾病监测,2014,29(7):516-521.
[7]丁小磊.2002—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特征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04):14-15.
[8]李剑森,梁骏华,柯碧霞,等.2012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3,39(6):10-16.
[9]郑建成,王育兵,杨凯.食物中毒致病因素的文献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5,31(23):3236-3239.
[10]黄兆勇,唐振柱.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和监测现状[J].应用预防医学,2012,18(2):125-128.
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承诺书 篇3
为进一步完善全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不断扩大监测覆盖面,了解和掌握重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病例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线索,提高食品安全隐患的早期识别、预警能力,我院作为承担辽宁省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做出如下承诺:
一、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相关规定,切实依法履行公立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责,做好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报告及监测工作。
二、院内指定分管院领导负责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明确院内具体科室和人员负责该项工作;根据2016年监测任务建立并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制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分配监测任务。
三、原则上全年完成100例以上食源性疾病病例个案信息;由于门急诊人次少等特殊情况不能完成任务的向辖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四、食源性疾病病例就诊后2个工作日内及时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报送监测信息,病例基本信息、临床症状与体征、初步诊断、饮食暴露史及标本采集信息等填写完整准确。
五、坚决杜绝不报、漏报、迟报和零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
六、发现可疑聚集性病例和暴发事件及时上报。
七、协助开展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以下事项由承担病原学检测的哨点医院承诺:
八、完成全年120例以上的生物标本的实验室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和诺如病毒,医院确无检测条件向同级疾控中心提出申请。
九、保证采集的生物标本24小时内送实验室完成细菌检测,病毒保存时间不超过1个月,尽量采集用药前生物标本。
十、加强院内检测科室技术能力,提高阳性检出率。
十一、按时报送食源性疾病标本(阳性菌株)。
十二、县(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监测工作需要须由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承诺的未尽事项:
此承诺书由哨点医院主管院长签署,一式2份,一份于2016年4月15日前报所在县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相关处(科、室)备案,一份由哨点医院留存。
哨点医院主管 哨点医院(盖章): 院长(签字):
2016年 月 日
平舆县中心医院工作总结及计划 篇4
感染管理科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2017年,感染管理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感染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仍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2017年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根据医院人事变动情况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求,感染管理科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在日常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在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倡议下和院领导的支持下,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已纳入医院质控扣分奖惩规定中。
二、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各项监测,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
1、本年度外科切口目标性监测共计1531例,感染5例,感染率为0.33%。
2、本年度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共计11346例,感染59例,感染率为0.52%。
3、本年度进行1次现患率监测:应查259人,实查257人,实查率为99.22 %,发生医院感染的为11例,感染现患率为4.28%。
4、本年度环境卫生学监测共计监测340例,合格227例,合格率为66.76%。
5、紫外线灯管监测:对全院使用紫外线灯管的科室每半年进行一次紫外线灯管辐射照度的监测。
6、本年度多重耐药菌监测共计61例。
三、预防保健相关管理工作
1、本年度传染病例网络上报共计83例。
2、本年度上报死亡病例共计42例。
3、本年度艾滋病病毒抗体监测共计6290例。
4、本年度食源性病例上网络上报共计200例。
四、本年度在感染管理科监督管理下各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到位,医用锐器按要求使用,规范操作处置,各科室未出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五、感染管理科重点加强了日常对医院医疗废物、污物处置的督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确保了医疗废物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六、感染管理科不定期对新购进的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进行追踪管理,确保消毒药械和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符合国家要求。
七、多渠道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知识测试,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意识。
八、召开了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就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讨论。存在问题:
一、部分医务人员及保洁人员缺乏无菌观念,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不严格。学习、执行消毒隔离的依从性差,存在交叉感染的安全隐患。
二、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太低,存在院内交叉感染的隐患。
三、部分临床科室对医院感染重视程度不够,个别临床科室医生对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标准及病情分析方面存在欠缺,医院感染等病例、传染病病例、食源性疾病病例报告不及时、不准确,存在迟报漏报现象。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上报不及时,内容填写不规范,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太低。不送检即不能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很可能引起多重耐药菌在我院扩散,形成医院感染暴发。
五、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未按要求及时进行监测,存在敷衍应付心理。
六、感染管理培训方面做得不足。2018年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充分发挥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作用,科室监控小组成员协助感染管理科认真落实医院感染各项工作,定期召开医院院感管理委员会会议,讨论解决我院院感管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总结、布置工作。
二、持续开展各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克服畏难情绪,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执行能力,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及重点环节的感染监测,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
三、持续开展传染病、食源性疾病、死亡病例监测上报工作。
四、应强化医务人员,特别是新入职人员的医院感染培训,针对培训内容定期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进行测试,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五、改善手卫生设施,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六、联合药械科督促指导各临床科室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多重耐药菌发生。
七、加强对医院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审核工作,确保消毒药械和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应符合国家要求。
八、医院感染管理科加强督导各相关科室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九、感染管理科按照有关制度结合本院职业暴露的性质特点,督导科室加强医务人员卫生安全职业防护工作,增强防护意识,确保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十、感染管理科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加大对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检查督导,查缺补漏,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平舆县中心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推荐阅读:
平舆县中心医院工作总结及计划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