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丞传后叙原文翻译

2024-09-22

张中丞传后叙原文翻译(通用3篇)

张中丞传后叙原文翻译 篇1

导语:《张中丞传后叙》是中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散文。这是表彰安史之乱期间睢阳(今河南商丘)守将张巡、许远的一篇名作,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全文感情激荡,褒贬分明,议论叙事互为表里,不分宾主。文中关于南霁云拒食断指、抽矢射塔,张巡诵读《汉书》、起旋众泣等细节描写颊上添毫,传神写意,形象栩栩如生,光采照人。以下是小编整理张中丞传后叙的原文和翻译,以供参考。

原文: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力之邪?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州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

译文: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吴郡人张籍翻阅家中旧书,发现李翰撰写的《张巡传》。李翰以文章写得好而自负,这篇传记写得很详细周密。但可惜还有不足之处,没有替许远立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头尾。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共守睢阳。地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却把权柄交给他,受他指挥,没有什么猜疑和妒忌,最后和张巡一起守城,一起死难,建立了功名,由于城池沦陷而被俘虏,和张巡的死相比先后不同时罢了。许、张两家子弟才能智慧低下,不能彻底理解许远、张巡的志气。张家子弟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受虏不死,怀疑许远怕死而降贼。许远假如怕死的话,为何要苦苦地死守小小的睢阳城,把自己的奴僮杀了给土兵们吃,来同敌军抗战而不投降呢?当他们被围困的时候,城外连极其弱小的援兵都没有,他们所要效忠的只是国家和君主罢了,而叛军则告诉许远唐朝已经灭亡,君主已经死了。许远看见救兵不来,而叛军却越来越多,一定以为敌人的话是真的。等不到外来的救兵尚且死守城池,人吃人也快吃完了,即使是傻瓜也会算得出死亡的期限!由此看来,许远的不怕死也就很明白了。哪有城池失陷了,部下都死光了,他自己却独自含羞忍辱,苟且偷生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肯这么做。唉!难道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做这样的事吗?

谈论的人又说许远和张巡分别守城,城池失陷是从许远所分担的一面开始的,拿这个来辱骂许远。这又和儿童的见识没有差别。人要死,他的内部器官一定有先得那个病的部位;拉断绳子,它断开的地方一定是绳子的某一段。观察人死、绳断的人见到情况是这样,据此就责怪某一内脏和绳子的某一段,也未免太不懂道理了。小人喜欢非议,不乐意成全别人的好事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哇!象张巡、许远对国家作出的贡献是如此卓越,还不免遭受指摘,别的事情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张、许二公初守睢阳的时候,怎能料到人家终于不来救援,因而放弃睢阳,事先退走呢?如果这座城不能够守住,即使退避到别的地方去又有什么用处呢?等到确无救兵,处于困难的境地时,率领着他们那些因受伤而残废、因挨饿而瘦弱的余部,即便想撤离睢阳也肯定不可能了。张、许二公这样贤明,他们已经考虑得很周到了。坚守一座城池,来保卫朝廷,凭借千百名接近死亡的士兵,抵挡上百万日益增多的敌军,掩蔽江淮流域,从而阻遏叛军的兵势。唐王朝没有被灭亡,是谁的功劳呢?在当时,丢弃城池而考虑活路的不是少数几个人,掌握强兵、坐视不救的人到处都是。他们不去追究非议这些人,反而责怪张、许不该死守,也就可见他们把自己比同叛逆,制造邪说帮助叛敌攻击张、许二公。

我曾在汴州、徐州二幕府任推官,多次经过两州之间的睢阳城,亲自到那称为“双庙”的地方致祭过,那里的老人常常谈到张巡、许远当时的事情。

张中丞传后叙原文翻译 篇2

韩愈对《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张中丞—张巡这个人物是充满了敬与爱的。所以他在夜深人静的晚上与朋友读书时分享的正是李翰所写的《张巡传》, 也正是因为他对张巡的敬与爱, 他在面对李翰颇为详密的《张巡传》时, “尚恨有阙者”。所以他要为李翰的《张巡传》做补充, 他要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 让自己敬爱的这个人栩栩如生地站在我们读者面前。而他, 也做到了。他在《张中丞传后叙》一文中, 通过许远、南霁云、于嵩这三个人物再一次从侧面衬托出一个更加完美的张巡。

许远知己知人, 前线让贤;张巡临危受命, 勇于承担。

我们知道, 许远是睢阳太守, 是守城的主要负责人, 当张巡率援军到达后, 许远“授之柄而甘处其下, 无所疑忌”, 当然这一方面体现了许远的知人知己 (“远才若不及巡”) , 以国家大局为重。但从另一方面, 我们更可以看出张巡的气魄与才能。当时有十三万敌军围睢阳, 当张巡接过兵权时, 难道他不知这副担子有多重吗?但他为了国家, 勇于担当, 临危受命, 当仁不让。在当时弃城图存者, 擅强兵坐观者不可一二数的情况下, 他与许远苦守睢阳这座军事要塞。“以千百就尽之卒, 面对百万日滋之师, 蔽遮江南”“守一城, 捍天下”, “天下不亡, 其谁之功也?”从作者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守城作战的惨烈, 以及守城对唐王朝生死存亡的重大意义, 也可以体会到张巡的一片报国忠心。

霁云搬兵求救, 抽刀断指;张巡慷慨赴死, 颜色不乱。

韩愈通过南霁云这个人物来衬托张巡的英勇无畏。常言道“惺惺惜惺惺”“强将手下无弱兵”。南霁云在安禄山反叛时就参加了平叛, 他被派去睢阳与张巡商议大事, 到那里后被张巡艰苦守城的事迹所感, 便留下来做了他的部将。而南霁云又何尝不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大英雄呢?他奉命去向贺兰进明求救兵, 贺兰因为嫉妒张巡许远的声威和功绩不肯出兵相救, 倒是想把个“勇且壮”的南霁云据为己有, 而南霁云在城中人“不食月余”的情况下, “不忍独食”, 并抽刀断指, 乞救援兵, 当最终见对方无意出兵相救的情况下, 他激愤之余箭射浮图, 并发誓“吾归破敌, 必灭贺兰”。读到这里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他内心的那份痛与恨。就是这样一个壮士, 他却能为张巡所感, 可见张巡的英勇无畏不在其下。

当城池被攻陷的时候, “贼以刃胁降巡, 巡不屈, 即牵去, 将斩之;又降霁云, 云未应。巡呼云:‘南八, 男儿死耳, 不可为不义屈!'”。“巡就戮时, 颜色不乱, 阳阳如平常”。从这些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巡的大义懔然, 视死如归。所以像南霁云这样的英雄才甘心情愿地追随他, 与他共赴国难。

于嵩“抽帙以试, 无不尽然”;张巡博闻强识, 操笔成篇。

作者韩愈除了通过许远和南霁云来衬托张巡的领导才能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之外, 还通过另一个人—“好学无所不读”的于嵩, 让我们认识了张巡的另一个侧面。于嵩读《汉书》, 张巡都觉得他读得太久了, 问“何为久读此?”答:“未熟也。”就是这于嵩久读未熟的《汉书》, 张巡却在他“乱抽他帙以试”的情况下, 尽卷不错一字。不仅一部《汉书》, 而是架上诸书, 都是“应口诵无疑”。城中的士兵及百姓数万人, 张巡只要见过一次问及姓名, 再见到就没有不认识的。这充分体现了张巡记忆力之超人, 张巡写文章是“操纸笔立就”, 又可见其思维的敏捷。

《张中丞传》后叙教学设计 篇3

一、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二、学习写作技巧:叙议结合、细节描写、运用衬笔、曲笔

三、感受人物精神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了解相关背景

二、学习1—3段

(一)了解本文的缘起

(二)理解作者对诬蔑张巡、许远的无耻之徒、无耻之言的驳斥

(三)掌握重要词语:恨、为、不及、数、尤、卒、将、比、教学过程:

一、了解传记相关知识(见单元导语、教学全解)

二、了解韩愈及其文学成就

四、了解本文缘起(第1段)

(一)学生试着翻译本段

(二)学生质疑(三)明确本文缘起

五、了解许远为人,驳斥“许远畏死而辞服于贼”(第2段)

(一)许远“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之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与巡死先后异耳” 落实词语:不及、竟

特殊句式: 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二)许远之不畏死明矣 1.“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与贼抗而不降)2.“当其围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 3.“而贼语以国亡主灭”,“救援不至,而贼来日众,必以其言为信” 4.“外无待而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落实词语:数

(三)小结许远形象及其刻画的用意

1.许远形象:宽厚长者、有容人雅量,大事为重,忠贞不畏死。2.用意:

①衬托张巡 ②颂扬许远

六、理解作者如何驳斥小人指诟“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死守”(第3段)

(一)驳斥小人指诟“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1.“此与儿童之见无异” 2.用“人之将死”、“引绳而绝之”两种日常事理,说明“不达于理”(类比)3.“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 落实词语:诟、尤

(二)驳斥 “ 责二公以死守” 1.事理说明守城符合实际情况 2.指明守城意义,明二人功劳 3.对比“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 斥责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词而助之攻” 4.落实词语:卒、比、将、讲、擅

七、小结

(一)第2、3段的表达方式(侧重于议论,议中有叙)及论证方法(类比、对比)

(二)张巡的形象:忠贞不畏死、(才德)使人信服

八、作业

1.翻译2、3段 2.检测:《中华一题》1—10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掌握重要词语:从事、具、延、所以(表所用、表依据)、然、诣

二、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细节描写、运用衬笔、曲笔 教学过程:

一、进一步归纳张巡的形象

(一)以部属南霁云衬托(第4段)1.了解南霁云其人其事

(1)落实词语:从事、具、延、所以(表所用、表依据)

(2)品读细节描写: ①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②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③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④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3)归纳南霁云形象:有义气,能患难与共;英勇刚烈;服从领导,从容就义不畏死

2.丰满张巡的形象:英勇不屈、服众

(二)借于嵩之口突出张巡的形象(曲笔)1.落实词语:然、旋 长者 诣

落实特殊句式: ①何为久读此: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为”的宾语前置,应该是“为何久读此”。译“为什么总读这本书呢”。

②为所杀:为所:固定句式,表示被动。译“被武人杀害”。2.品读细节描写:

(1)长七尺余,须髯若神.(2)巡怒,须髯辄张.(3)巡曰:「吾於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者,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4)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5)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3.丰满补充张巡的形象:

(1)外形: 高大,威武,美髯(2)记性好(3)文思敏捷(4)视死如归,从容就义

二、补充许远的形象:宽厚长者,貌如其心(表里如一)

三、归纳写作技巧:叙事与议论相结合、细节描写、使用衬笔、曲笔

四、作业

(一)熟读文章

(二)检测:《中华一题》练习11-15题

补充资料: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后人尊称韩文公。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相关背景:

《张中丞传后叙》 是一篇现实针对性非常强的文章,体现了韩愈为人鲠直,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暴发,唐军节节败退;在此情况下,张巡和许远率万余兵士坚守睢阳孤城十余月,吸引了叛军近十万兵力,阻遏了敌人向前推进的速度;睢阳城破后,张巡、许远相继被害。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守城的英雄在战后却屡屡被诬,竟延续五十余年而不绝。先是一些文武官员为了替自己战时无耻的逃跑行径辩护,诋毁许远、张巡困守孤城的作法,并指责是张巡造成了睢阳城中人吃人的现象; 针对这种议论,李翰撰《张中丞传》上呈肃宗,以为张巡辩诬,使事实得以澄清。然而十年后,又有人指称许远降贼,张巡的儿子张去疾也上书代宗皇帝请追削许远的官爵,但朝廷并未采纳他的意见。五十年后,唐朝藩镇割据的状态急需改变,而此时又有许多人借中伤许远、张巡来为自己谋利,面对此情此景,韩愈写下了这篇《张中丞传后叙》,作者在为英雄辩诬的同时也表达了对 “擅强兵坐而观者”、“弃城而图存者”的极大愤慨;特别是通过对贺兰进明丑恶嘴脸的揭露,表明了作者不满藩镇割据、要求中央集权的政治态度。这一主张配合了唐宪宗的政治变革,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叙议结合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就是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文章的前半部分为议论,后半部分侧重于叙事,但由于作者精心的编排,并没有给人以一种割裂感,而是二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文章首先说明了写这篇“后叙”的原因,接着就直入正题,弥补李翰《张中丞传》的缺失---为许远立传。在介绍许远事迹时,先对许远有一个总评: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但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的写下去,而是逐一列举外界对许远的非议,开始驳论,这使文章顿起波澜,令欲明就里的读者不忍释卷。

严格的逻辑说理 在驳论时作者选择了由浅入深的次序:对 “疑畏死而辞服于贼”、“城之陷自远始”、张、许应“弃城”而“逆遁”等种种论调逐一驳斥。作者先是列举事实,说明许远并不怕死; 接着以“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的浅显道理证明“城之陷自远始”的非议的“不达于理”;最后以“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的事理分析来证明张巡、许远的别无选择。随着议论的层层深入,作者的感情也越发的激昂,由最初的较为平和发展到疾言厉色,对非难者的品质概括也由“材智下”、“小人之好议论”发展到“自比于逆乱”:“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至此,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已无处藏身,张、许二人的英雄本色也已跃然纸上。这几节文字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堪称“辞理俱到”。

上述议论只是文章的“纲”,主要人物的性格尚未完全凸现。为了做到这一点,作者非常巧妙地安排了一个过渡,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侧重议论发展到以叙事为主,这就是对南霁云的描写。由于上一段写到了“擅强兵坐而观者”,那么作者在这里写贺兰进明的坐观不救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一过渡非常自然,可谓神来之笔。

细节描写

上一篇:假小子黄金丹作文600字下一篇:大学生如何避免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