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2024-05-17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共8篇)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篇1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件 第4节群落的演替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中大力提倡的探究式教学。真正的学生探究活动是由问题引导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有多种解决方法的生命科学问题,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在建构性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的作用如下:(1)主导作用、导向作用、组织者。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重要作用,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行“问题解决”。(2)发现者。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抱有正确的态度。(3)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既要把最新的方法知识提供给学生,还要注意他们的全面素质提高。

二、教学背景分析、学习内容与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是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本课内容较简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许多与此相关的自然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也比较高。

2、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鉴于上述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问题导学法,利用图解、和模型制作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3、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材、图解、多媒体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②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③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④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演替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⑤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后再一起讨论以及进行实地观察,来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⑥通过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现在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进展情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以前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到现在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要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能力目标

①通过群落演替的过程培养学生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事物。

②从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现象中来分析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全面独立分析问题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五、教学课时安排:本节内容一课时完成六、教学思路

本节应紧紧抓住“动态发展观”实施教学。如果说群落的结构可从横向进行剖析,是现时性的,那么在群落的演替中,教学要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种群消失了以后,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逐渐取得优势。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有条件的学校,在进行“问题探讨”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录像资料片(或类似题材),引发学生思考。事实上,学生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引导出群落演替的各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要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发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考。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提示学生思考:农田是人类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产物,在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复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在学习了这两种演替类型后,教师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教学,教材中提供了“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的素材,意在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展开教学。“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例,但人们未必从群落演替的角度思考过。教学要在“熟悉的,未必是知道的”题目上做,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能力。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在野外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在课堂中组织讨论。

实地观察时,提示学生根据踩踏情况,将杂草进行分类:经常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轻微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不太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要作较长期的观察,将观察的情况列表记录,必要时将观察到的情况绘图,或用拍摄照片方式进行记录。观察时要注意:

•杂草的种类;

•茎秆高度和长势;

•生长的密度和植物蔓延的方向;

•周围树木生长等其他的情况;

•可挖出一些草本植株,观察其根的形态。

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关资料(也可让学生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在分析中要把握:(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由此引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建议这部分内容采用上网调查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资料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调查:(1)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2)《退耕还林条例》的主要内容及意义;(3)政府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时的主要政策,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群落演替的良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外来物种的入侵。关于外来物种入侵,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中已有所介绍,故在本节中该概念没有出现。由于在本节练习中涉及了这方面的知识,应适当介绍相关内容:(1)人类活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种新的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脱离了原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物种往往会大肆扩散和蔓延开来,迅速成为优势种,打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危及已有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2)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破坏不同,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当人类停止对某一环境的污染后,该环境一般会逐渐恢复,而当一种外来物种停止传入一个生态系统时,已传入的该物种个体并不会自动消失。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本地物种的灭绝往往是不可恢复的;(3)我国目前已公布了外来入侵物种名单。1982年原产美国的松材线虫在南京中山陵附近首次发现传入我国,到XX年,已经在江苏、安徽等十多个省八十多个县(市)发现松材线虫危害,每年致死松树600多万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多,防止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节课多次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来探究问题,因此,学习效果评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标准如下:

优:组内成员人人积极思考,踊跃参与讨论与模型制作,互相学习与纠错,共同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良:组内成员大部分积极参与,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差:组内成员没有合作意识,没有讨论、交流与互评等活动。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篇2

本节教学内容紧扣“群落演替”是一动态发展的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态发展观”。“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 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在学习了这两种演替类型后, 教师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 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在讲解时要让学生抓住各群落演替阶段中各生物之间, 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 以动态发展观引导学生对演替过程本质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群落演替的良性发展关系。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较简单,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许多与此相关的自然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比较高。鉴于上述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采用问题导学法, 利用图解、课件和模型制作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加强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 提高思维能力, 形成相应的观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 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 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退牧还草的政策。

(4) 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演替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掌握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5) 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例后再讨论和进行实地观察, 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6) 通过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了解我国现在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进展情况。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群落演替的过程培养学生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事物。

(2) 从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现象中来分析新的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全面独立分析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

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退牧还草的政策。

[重点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教学方法]

1.教师的启发式引导与学生的动脑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

2.教师多媒体展示与学生板书、提问等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学思路]

本节应紧紧抓住“动态发展观”实施教学。如果说群落的结构可从横向进行剖析是现时性的, 那么在群落演替中, 教师要用历史性的眼光, 从纵向进行寻踪。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 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条件的学校, 在进行“问题探讨”内容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录像资料片 (或类似题材) , 引发学生思考。事实上, 学生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 只是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 引导出群落演替的各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 要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 以动态发展观引发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考。

在讨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相关资料 (也可让学生举例) 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在分析中要把握: (1) 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 可以对生物之间, 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 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 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 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外来物种的入侵。关于外来物种入侵,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中已有所介绍, 故在本节中该概念没有出现。由于在本节练习中涉及了这方面的知识, 教师应适当介绍相关内容: (1) 人类活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新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教师在适宜的条件下, 这些脱离了原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物种往往会大肆扩散和蔓延开来, 迅速成为优势种, 打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 危及已有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 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对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2) 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破坏不同, 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 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当人类停止对某一环境的污染后, 该环境一般会逐渐恢复, 而当一种外来物种停止传入一个生态系统时, 已传入的该物种个体并不会自动消失。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本地物种的灭绝往往是不可恢复的。 (3) 我国目前已公布了外来入侵物种名单。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多, 防止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 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提出课题。

教师活动1:布置课前探究内容。

(1) 收集旧照片。收集反映以前周围生活环境的旧照片 (或图片) , 向照片 (或图片) 的主人了解以前的周围环境, 以及后来所发生的变化。或收集当地不同年代的地图, 比较湖泊、沼泽或林地的今昔面积。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2) 实地考察。选择校园 (或熟悉) 的公园进行考察, 了解草地被踩踏情况, 并仔细对比:经常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轻微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不太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了解这些种类的差异可从杂草的种类、茎秆高度和长势、生长的密度和植物蔓延的方向、周围树木生长等其他的情况等方面入手。最好能用拍摄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

(3) 了解外来物种入侵。可采用上网调查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资料, 了解一些比较典型的外来物种入侵的实例, 最好能有国外入侵的, 也有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入侵。

(4) 了解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现状。可采用上网调查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资料, 包括相关法规、退耕情况。

学生活动1:对探究内容提前准备。

设计意图: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较深的感性认识, 也可为新课的学习准备丰富的素材。

2.自主探究, 归纳发现。

知识点一:演替的概念。

教师活动2:结合课本P78问题探讨, 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并讨论: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由问题探讨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出群落演替的概念。

学生活动2: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大致能说出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 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 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归纳群落演替概念: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就叫做演替。

设计意图:先对群落的变化有个初步认识, 同时也认识到有些群落的变化过程是不可逆转的。为学习群落的演替的概念做好铺垫。

知识点二:演替的类型。

教师活动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9—80图4—14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图4—15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以及P78思考与讨论题。

(1)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大致过程。

(2) 设问: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有何不同?

(3) 由学生的回答引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

(4) 引导思考、组织讨论。

(1) 光裸的岩石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 而是地衣?

(2) 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3) 在森林阶段, 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学生活动3:探讨“演替的类型”。

(1) 读图, 每个学生向同桌或抽取个别学生向全班同学简述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大致过程。

(2) 思考回答:起始条件不同,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开始时地面没有被植物覆盖, 而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开始时已经有了植物覆盖。

(3) 理解为什么叫“初生”、“次生”。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初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就叫做次生演替。

(4) 思考与讨论。

(1) 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2) 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 并积累起了有机物, 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 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处于优势地位, 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3) 能找到这些植物, 但乔木占据了优势。

设计意图:把图中的信息内容化, 通过简述加深对演替过程的理解。由具体到抽象, 通过实例分析对比进而引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

知识点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教师活动4:组织收集旧照片和实地考察两个大组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强调学生汇报时注意从调查的情况进行对比。根据学生提供材料丰富程度及汇报的内容, 把课本P81四幅图所反映的情况及时渗透到学生汇报中, 并强调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学生活动4:

(1) 收集旧照片的小组把收集到的反映以前周围生活环境的旧照片 (或图片、不同年代的地图) , 以及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汇报, 重点放在今昔对比及原因分析。

(2) 实地考察的小组, 对考察的校园 (或熟悉的公园) , 把了解到的草地被踩踏情况进行汇报, 结合照片突出经常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轻微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不太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

(3) 完成课本P81思考与讨论。

(1) 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 从耐践踏而言, 车前草最强, 狼尾草次之, 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 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 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 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2) 如果小路被废弃后, 人的践踏活动停止, 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 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设计意图:由学生亲自调查的结果来说明问题, 可信度更高, 同时通过亲身的体验加深学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更深的认识。

知识点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教师活动5:

(1) 小结引入:有哪些原因导致群落演替?并由人为因素的破坏引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2) 结合课本P82侧栏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3) 组织了解退耕现状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

学生活动5:

(1) 归纳回答: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外来物种入侵) 。

(2) 讨论回答:大面积围湖造田, 使湖面大大缩小, 减小了蓄洪容积, 降低了蓄洪能力, 导致洪灾频繁发生。

(3) 汇报通过上网调查 (或其他渠道) 收集到的资料, 包括相关的法规、退耕情况。

设计意图:关注退耕现状, 认同人类要合理利用、开发自然资源, 才能促使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应用巩固, 深化提高。

“群落的结构”一节的教学设计 篇3

群落的结构 生本教育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是学生在学习了“种群”之后来学习“群落”这一结构层次,是之后要学习的群落演替以及生态系统的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由于这一学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在理解“群落”这一概念时不能简单地从“种群”入手,可通过让学生对熟悉的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方式加以理解。本节基础知识较多,如果按部就班的灌输,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如果让学生通过课外调查思考相关问题进行观察学习,学习效果将会更好。因此,作者将本节内容在教学顺序上进行了调整。按照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物种组成的顺序,让学生根据调查内容以看图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使基础知识得以内化。然后,重点合作探究种间关系曲线图,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意义建构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新知识学习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本节知识学生具备的知识基础是:对种群特征、增长方式和数量变动与调节理解以及对整个生命系统的组成的认识。从思维能力来看,这一节要求学生在实地调查、多组图片和实例的基础上,抽象出群落的概念,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由于高二学生仍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因此本知识点的学习容易形成学习障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物种组成;理解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并解读种间关系曲线图。

2.过程与方法

在开展生物群落的调查与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观察现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合作学习、分析归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物群落动态规律的研究,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过程

1.课前活动

假期大多数学生都要出去游玩,让学生做个有心人——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游玩地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游玩地的主要动植物种类及优势种群,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个体占据的空间位置情况等,并用文字、照片等形式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学生对感兴趣的生物群落进行实地调查与探究,储备丰富的群落表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知识的内化。

2.课前3分钟:生物时空

学生通过PPT展示游玩地图片,并进行详细描述。说明有哪些生物,哪些生物是一个种群,哪些生物组成群落。由此引出群落的概念。

设计意图:为学习提供生动形象真实的素材,同时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学以致用,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3.看图思考,自主学习

观看课前拍摄的图片及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1)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结合课本P71研究群落图表,引导学生思考在群落水平上研究哪些问题?并与种群水平上研究问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

(2)群落的空间结构

结合课本P74—75图4—11、12、13,引导学生读图思考:①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各有什么特点?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③这些结构有什么意义?

(3)群落的物种组成

引导学生理解群落在物种数目和组成上的差别,并理解丰富度的概念。教师点拨学生共同思考:丰富度是指生物个体数目还是物种数目?海洋中生存着大量的生物,物种丰富度与深度存在什么关系,海拔高度与生物丰富度呢?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比较提取信息的能力。

4.合作探究,突破重点

展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图片,使学生明白群落中的各种群并不孤立存在,而是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在一起。多媒体展示:猞猁捕食雪兔、牛羊吃草、人和蛔虫、根瘤菌与豆科植物这几种典型的种间关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表1, 并根据种间关系特点,比较捕食和实力相当的种间竞争,寄生和实力悬殊的种间竞争。最快的四个组选派代表展示讨论内容,并在讲台上据黑板教师画的曲线图讲解曲线的特点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如共生——同生共死,寄生——一升一降不为零,捕食——你消我涨不同步,实力悬殊的竞争——一升一降为零(你死我活),实力相当的竞争——你消我涨同步变。其他组对比自己组表格讨论完成情况进行提问、补充。

最后一起思考两个问题:①鲈鱼以本物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捕食吗?为什么?(种内斗争)②蚂蚁共同搬运粮食为过冬做准备,这属于哪种关系?(种内互助)

回归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在一起的各生物之间发生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要爱护生物,维护生态稳定。

设计意图:通过进行讨论交流,学生较深刻的理解四种种间关系,在探讨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5.总结归纳,构建知识框架

学生回顾本章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设计意图:运用心理学中的“近因效应”增加知识的系统性。

五、教学反思

课时作业13群落的演替 篇4

一、选择题

1.(2015·枣庄高二联考)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

【解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

【答案】 C

2.(2015·中山高二期末)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的过程中,地衣阶段的主要作用是()

A.吸收光能,制造有机物

B.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使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

C.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

D.为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解析】 地衣的主要作用:它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为其他植物生长提供环境。因此,也常把地衣称为先锋植物。

【答案】 C

3.(2015·黑河高二期末)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解析】 灌木高大,能够获得较多的阳光,在竞争过程中处于优势,而草本植物处于劣势,部分喜阳草本植物被淘汰,久而久之,草本植物被灌木取代。

【答案】 D

4.下列群落演替的实例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火灾后的草原重新长出绿草

B.弃耕后的农田生长出杂草和小灌木

C.火山岩的表面长出地衣和苔藓

D.被完全砍伐后的森林长成杂木林

【解析】 火灾、弃耕、被砍伐后的森林中植被并没有完全破坏,而火山岩是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所以在其上面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答案】 C

5.(2015·大连高二检测)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遭火烧后的森林中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解析】 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组成是不断变化的;遭火烧后的森林中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次生演替的速度要快于初生演替。

【答案】 D

6.在西部大开发中,对部分耕地实行“退耕还草、还林”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

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是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是初生演替

【解析】 草原的牧草演替、弃耕农田及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都是在具有植被的环境中进行的次生演替。

【答案】 C

7.(2015·东莞高二质检)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次生演替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比次生演替速度要慢得多

D.动、植物群落的演替都与光照条件有关

【解析】 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的演替方向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如干旱条件下不可能演替为森林;次生演替中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其速度比初生演替快;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存活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植被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因此光照条件影响动、植物群落的演替。

【答案】 B

8.(2012·海南高考)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解析】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A正确;森林群落阶段比灌木阶段复杂而稳定,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复杂,B错误;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C正确;森林阶段叶面积指数比其灌木阶段大,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故D项正确。

【答案】 B

9.(2013·海南高考)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解析】

选项 分析判断 A 甲、乙两地发生的演替分别是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A错误。B 甲地原来是森林,火灾后的森林还具备演替为森林的环境条件,经过长时间的演替,甲地可重现森林,B正确。C 初生演替过程中,地衣出现的比苔藓早,C正确。D 随着演替的进行,两地生物种类增加,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多,D正确。

【答案】 A

10.(2013·福建高考)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解析】 主要通过比较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差异来解答本题。在调查种群密度时,对活动能力强、个体较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对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以及植物常用样方法,A项正确;群落的结构越复杂,对光能的利用率越高,B项正确;丰富度与群落中的物种数目有关,与自然恢复林相比,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少,植物丰富度低,C项正确;题中两种森林恢复方式都是在退化的林地上进行的,具有繁殖体及各种营养条件,故均应属于次生演替,D项错误。

【答案】 D

11.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解析】

选项 分析判断 A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A项正确 B 该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其最初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项错误 C 人类的参与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项正确 D 该岛屿上发生的初生演替为漫长的演替过程,D项正确

【答案】 B

12.(2015·长沙一中高二期末)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解析】 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是次生演替,结合图中曲线分析可知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A、B项正确;群落最终发展为与当地气候相一致的顶极群落,若气候条件适宜,可逐渐发展成森林,D项正确;由于环境的变化、新物种的迁入等,②处的物种组成与①处不相同,C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2015·珠海高二期末)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出森林。请据此回答问题:

(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同时,地衣分泌的______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______的过程。

(3)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____________。

(5)在下列演替的各阶段中,所需时间最长的是______,所需时间最短的是______。

A.地衣和苔藓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到灌木阶段

C.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

D.森林阶段

【解析】(1)裸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2)地衣是先锋植物,分泌的有机酸能加速岩石风化形式土壤的过程。(3)草本植物阶段已能为昆虫和小动物提供生存所需的条件。(4)与地衣阶段相比,苔藓阶段的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微生物的种类都相对较多。(5)演替早期的生物类群(主要是植物)总体生物量小,生物个体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小,加之初期环境条件恶劣,所以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到灌木阶段演替的速度相对较快,所需时间最短,而后木本植物群落阶段演替的速度又逐渐减慢。

【答案】(1)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有机酸 土壤

(3)草本植物阶段(4)苔藓阶段 苔藓阶段(5)A B

14.(2015·安庆高二联考)云杉是优良的木材树种,是我国西部和西南部高山针叶林中的一个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如图是一个云杉林群落被砍伐后所发生的几个变化阶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采伐消退”过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生”过程对于生物群落的变化来说属于__________。

(3)云杉林被采伐后所发生的变化方向和速度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其中,来自群落内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自外界环境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举两例)

(4)新生的云杉林和采伐前的云杉林不完全一样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云杉林发生的次生演替现象。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既受到来自群落自身因素的影响,如植物种子的数量及散布、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生物繁殖、迁徙等,同时也会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干扰,如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地壳运动等。由于受这些内外因素影响,结果导致新生云杉林与原云杉林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

【答案】(1)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次生演替

(3)植物种子的数量和散布、生物繁殖 人类活动、气候变化

(4)演替需要时间长,期间环境条件会发生变化,而且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

15.(2015·西安高二质检)探究水体中原生动物群落演替的过程。

探究水体中原生动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如下:

①取适量的干稻草加水煮沸,冷却至室温后,在大烧杯中加入3/4容积的干稻草溶液,取一滴溶液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将此烧杯放置在一个不受干扰、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让它滋生大量的细菌。

②放置3天后,用池塘水加满烧杯,混合后,取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对照原生动物的图谱,识别你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同时估计一下你的样本中每种生物的相对密度,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③每隔3天,用滴管分别取烧杯表层、靠近烧杯侧壁的表层以下、烧杯底的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对照原生动物的图谱,识别你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同时估计一下你的样本中每种生物的相对密度,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④当你观察到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可结束实验,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回收溶液。

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请分析回答:

(1)什么因素会影响这个群落的演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观察到的这些生物来自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预测一下,烧杯中的群落将如何演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群落中的有机物、温度、酸碱度、水质等都会影响到群落的演替;能观察到的生物主要来自加入的池塘水,也可能来自空气的传播;随着水体中有机物的消耗,异养型的原生动物数量会越来越少,最后趋于消亡。

必修三第四章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篇5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7.在光滑的裸岩上长出森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裸岩阶段;②地衣阶段;③苔藓阶段;④森林阶段;⑤灌木阶段;⑥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A.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一⑥

B.①一②一③一⑥一⑤一④ C.①一②一③一⑥一④一⑤ D.①一②一④一③一⑤一⑥

8.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少,原因是()A.次生演替不需要形成森林 B.次生演替所处的环境较湿润

C.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D.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结构简单

9.在进出口口岸,进出口检疫部门要对进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害虫流入境内,将()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②一般会缺少天敌③对境内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④不适应新环境,很快死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10.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较,土壤中有机物含量()A.地衣阶段大于苔藓阶段 B.地衣阶段小于苔藓阶段 C.地衣阶段等于苔藓阶段 D.无法比较

11.下列不是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舟山渔场鱼类大量减少

B.菲律宾山区火山爆发 C.北京地区的酸雨

D.淮河流域水质遭受污染

1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重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1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A.小型植食性动物 B.大型植食性动物

C.肉食性动物 D.A、B、C同时出现,无先后顺序 14.在20世纪末期,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过多、河道淤塞 B.环境污染严重,废水流入河流

C.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D.过多地退耕还林、还草

15.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的量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

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 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 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

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

【反思】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 人工群落速度 方向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教案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教学策略

本节应紧紧抓住“动态发展观”实施教学。如果说群落的结构可从横向进行剖析,是现时性的,那么在群落的演替中,教学要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种群消失了以后,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逐渐取得优势。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有条件的学校,在进行“问题探讨”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录像资料片(或类似题材),引发学生思考。事实上,学生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引导出群落演替的各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要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发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考。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提示学生思考:农田是人类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产物,在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复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在学习了这两种演替类型后,教师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教学,教材中提供了“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的素材,意在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展开教学。“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例,但人们未必从群落演替的角度思考过。教学要在“熟悉的,未必是知道的”题目上做文章,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能力。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在野外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在课堂中组织讨论。

实地观察时,提示学生根据踩踏情况,将杂草进行分类:经常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轻微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不太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要作较长期的观察,将观察的情况列表记录,必要时将观察到的情况绘图,或用拍摄照片方式进行记录。观察时要注意:

杂草的种类;

茎秆高度和长势;

生长的密度和植物蔓延的方向;

周围树木生长等其他的情况;

可挖出一些草本植株,观察其根的形态。

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关资料(也可让学生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在分析中要把握:(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由此引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建议这部分内容采用上网调查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资料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调查:

(1)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

(2)《退耕还林条例》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政府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时的主要政策,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群落演替的良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外来物种的入侵。关于外来物种入侵,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中已有所介绍,故在本节中该概念没有出现。由于在本节练习中涉及了这方面的知识,应适当介绍相关内容:

(1)人类活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种新的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脱离了原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物种往往会大肆扩散和蔓延开来,迅速成为优势种,打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危及已有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2)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破坏不同,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当人类停止对某一环境的污染后,该环境一般会逐渐恢复,而当一种外来物种停止传入一个生态系统时,已传入的该物种个体并不会自动消失。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本地物种的灭绝往往是不可恢复的;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篇7

1 沿海农场麦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

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 耕作制度的调整, 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 以及不同时段使用选择性除草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麦田杂草草相和优势草种的群落组成在不断地发生演变。经调查, 该场麦田杂草群落的演替规律如下:20世纪80年代以前, 该场多为盐碱地或正在改造的盐碱地, 麦田主要杂草为盐蒿、看麦娘、小蓟、波斯婆婆纳等。20世纪80年代, 该场麦田主要杂草有看麦娘、硬草、大巢菜、猪殃殃和波斯婆婆纳等。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与80年代相比又发生了以下的变化: (1) 全场杂草发生危害程度显著下降。据不完全统计, 从20世纪80年代初草害面积占播种面积的70%以上, 经过全场推广的麦田化学除草技术和麦田无草害工程, 基本实现了麦田无草害, 成功地抑制麦田杂草的发生和危害; (2) 草相发生较大变化, 硬草已占主导地位, 日本看麦娘、小旋花、野燕麦发生程度下降; (3) 部分杂草发展迅速且日趋严重, 如灰藜、猪殃殃、野荠菜。

2 影响沿海农场麦田杂草种群演替的主导因子

2.1 土壤、气候等环境因子对杂草种群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沿海农场大面积进行盐碱地改良, 实行秸秆还田和棉、旱粮、麦、豆轮作, 土壤得到了彻底改良, 盐蒿得到进一步控制, 而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及小蓟、波斯婆婆纳等杂草逐年上升, 成为主要草害。近年来, 随着农场经济的发展, 农田灌溉条件进一步改善, 农作物对水、肥的需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 同时也为农田杂草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喜湿性杂草硬草和喜旱性杂草猪殃殃等混生的杂草群落, 在稻麦轮作田中的分布呈逐年上升态势。在这些混生田块, 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 田间主要杂草发生的种群数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秋播湿度较高的年份, 硬草种群在田间占据着绝对优势;在秋天干旱的年份, 猪殃殃等阔叶杂草群落占有较大的优势;而在温湿度条件适宜的年份, 硬草和猪殃殃的混生群落危害严重。

2.2 除草剂的连续使用对杂草种群变化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期, 随着绿麦隆的推广使用, 麦田看麦娘密度迅速下降, 日本看麦娘、硬草密度急剧上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麦田连续使用甲绿磺隆复配剂, 日本看麦娘得到控制, 但硬草的数量迅速上升;20世纪90年代后期, 该场麦田开始禁用超高效的磺酰脲类除草剂, 猪殃殃迅速上升成为恶性杂草之一, 野荠菜和波斯婆婆纳也上升为优势种。

2.3 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对杂草种群的影响

长期的水旱轮作导致杂草群落有趋同性, 喜湿性杂草硬草在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旱改水运动中逐渐成为该场麦田恶性杂草之一;茬口以麦豆为主的旱茬麦田主要杂草以喜旱性的猪殃殃、野荠菜和波斯婆婆纳为主。

3 沿海农场麦田优势杂草种群及控治对策

3.1 沿海农场麦田杂草种群调查及主要杂草分布

根据农田杂草调查方案的要求, 2000年以来笔者对全场所有类型田块进行大面积调查, 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麦田杂草进行调查。分别统计杂草种类和数量, 计算田间均度 (U) 、频度 (F) 、平均密度 (MD) 及相对多度 (RA) 。调查结果表明:沿海农场麦田常见杂草有10科18种, 相对多度 (RA) 占10以上的杂草依次有硬草、猪殃殃、野荠菜、波斯婆婆纳、牛繁缕、大巢菜等6种 (表1) , 其中硬草、猪殃殃、野荠菜、波斯婆婆纳4种草的相对多度均达30以上, 为该场麦田杂草优势种群, 且硬草、猪殃殃的相对多度已分别达到85和64, 成为该场麦田恶性杂草。

3.2 沿海农场麦田优势杂草种及其田间消长规律

沿海农场麦田杂草的发生消长规律大体上可分为“2高2低”, 这种情况尤以禾本科杂草在田间杂草密度较高时更为明显。所谓“2高”, 即在冬前和冬后各有1个出草高峰;“2低”, 即越冬期和4月后各有1个茎蘖下降期, 出草高峰一般情况下均以冬前为主, 出草量占总草量的80%以上。虽然麦田杂草的发生消长有一定的规律, 但其发生量的多少和发生期的迟早还因杂草的种类、气候条件、耕作措施、栽培管理等原因而有差异。以种类来讲, 波斯婆婆纳发生最早, 硬草次之, 而猪殃殃则发生较迟;以田间发生量来讲, 冬前发生量大, 可占总发生量的90%以上, 而迟播的发生迟, 冬前的发生量也相应的少, 在播种期间连续阴雨, 或抗旱窨水, 田间湿度较大时, 杂草的发生量也较大。

3.3 沿海农场麦田杂草控治对策

(1) 调整种植结构, 优化耕作制度。实施推广麦—稻—油—旱—麦的轮作换茬机制, 以有效控制杂的生长。

(2) 推进农业标准化, 提高综合防除水平。随着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和推进, 精量播种、机条播技术的推广, 实施配方施肥, 培育壮苗, 以增强麦子的抗逆性和竞争力。

(3) 加强出草规律研究, 超前治理杂草。

(4) 强化对农田四周杂草的清理, 以防止其成熟种子随灌溉水向田中漂流, 进一步增加农田杂草基数。

(5) 合理运用化学除草剂,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麦田杂草防除应以冬前为主, 冬后为辅, 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相结合, 综合防除以硬草为主的单子叶杂草和以猪殃殃为主的阔叶杂草, 播后苗前用48%氟乐宁乳油1 200mL/hm2+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3kg/hm2土壤封闭处理;麦子分蘖前运用异丙隆避开寒流茎叶处理, 防治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用5%麦喜悬浮剂150~180mL/hm2茎叶处理防治阔叶杂草;冬后辅以骠马、异丙隆、麦喜防治禾阔杂草。

摘要:分析了大中农场麦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 影响大中农场麦田杂草种群演替的主导因子包括土壤、气候等环境因子, 除草剂的连续使用以及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 明确了大中农场麦田优势杂草种群, 并提出相应的控治对策。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园林植物群落;设计问题;建议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才刚刚开始,在解决人们住房建设的同时,如何保证配套的城市绿化建设,为城市人口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讨论了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分析了当前园林植物群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推动了植物群落概念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和发展。

1.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探讨

植物群落性质理论自1926年被提出以来,到20世纪中叶才得到学者们的广泛认可。植被梯度分析与排序的研究结果,促使园林植物群落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人工营建的植被和城镇园林绿地建设。我国的园林植物群落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秦治兵提出了园林植物群落的形成机制,并考虑了其他因素、目标的影响,指出公园中的植物群落就是植物群落生态习性与人们的审美观念相结合而形成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园林植物群落理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不够全面、准确、合理,也缺乏针对性的讨论。目前我国园林植被理论的应用,仅仅是抛弃了原先严苛的应用条件,是植物群落理论的较低层次的扩展,应用领域也仅限于城镇绿化等较小范围。这种简单的扩展应用,并不悖于植物群落理论概念,但是由于没有掌握其深层次的理論精髓,因而难以推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发展。总结起来,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可以表述为:具有一定意义的群落特征的园林植被,在一定范围的园林绿地内,以特有的方式聚合形成的整体。这一表述告诉我们,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应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实际意义与作用,而不必严格要求其具备完全的植物群落特征,使概念的实际应用更具有目的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实际应用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其一就是如何把园林植物群落理论真正应用到实际中,其二就是要考虑群落性质问题的悖论问题,即群落个体论观点与机体论观点之间的悖论。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首先要求根据园林植物群落理论鉴定具体的植物群落,保证其具备应用的基本条件,这是生态学研究中的关键步骤。这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植物的发育过程、空间规律、外貌特征以及植被的生存环境等自然因素,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大量的鉴定依据,因而是可以解决的。而城镇化园林绿地以及人工营建的群落等,由于强烈干扰了原本的自然环境,使得环境碎片化,因而不能很清晰地鉴定植物的群落特征,使得难度大幅度提高。在我国目前的植物群落理论应用中,这一问题普遍存在,需要引起重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杨学军等通过采用统计计算方法,对具有边界的斑块面积进行分级,降低了群落鉴定的潜在风险。虽然这一方法的应用具有局限性,难以大量复制推广,但是对于城镇园林植物群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虽然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广泛应用,得益于群落个体论观点的实践结果证明,但是在具体的园林建设中,人们更多地是追求实现园林植物群落的有机整体效果,并把这作为园林艺术的最终追求目标。这是悖论早就为学者们发现,引发了大量的讨论研究,至今在学术领域仍存在很大的分歧。事实上,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园林植物的个体性与整体性、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而在于植物群落的种间关系。机体论强调不同植物品种对整体群落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也确实存在,但是这种植物种间关系也间接证明了植物群落的个体论观点,因为有的植物物质间的关联性很弱,有的甚至不存在,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才能理解。Tansley通过分析机体论与个体论的辨证关系,并加以发展,最终发展成为生态系统的概念,即不同的植物物种形成群落整体,并从整体上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保证植物群落间种间关系密切,植物个体与整体环境自然协调,达到植物个体良好生存,植物群落整体适应的目的,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降低维护成本,是今后应该大力倡导的发展方向。

2.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在我国开始发展之初,许多学者就已经提出了很多先进的指导理论。秦治兵指出要把植物群落理论应用到人工园林建设中,提高园林绿地的质量。杨岚等从黑龙江城镇园林建设的实际出发,进行了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探索研究,从建设需要的角度提出了植物生态群落的各种分类,指出园林植物群落的功能是选择植物的重要依据,并提供了具体的设计方法。严玲璋提出城镇园林绿地的规划应以植物群落进行划分,要保证植物群落的结构合理性,这种从自然出发、回归自然的理论具有充分的生态学理论依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是,由于我国的园林植物群落理论的实际应用时间并不是很长,因而也存在了一些问题。

首先,园林设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园林植物群落的结构设计现亟需完善。要合理设计园林植物的群落结构,选择合适的植物物种,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园林植物群落理论,这要求园林的管理维护人员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但是,目前我国的园林设计人员往往对园林植物并不是很了解,更不用说从有机整体和植物个体的角度设计园林群落结构。植物的生长研究不够,数据记录不及时,缺乏主动研究意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因此,园林的管理水平不能得到提高,植物群落概念的运用也最终成为空谈。

其次,园林植物群落的设计不能很好地落实“近自然环境”理论。在植物群落的设计中要注意科学、合理地设计植物群落与实际环境的适应性,细化植物物种的选择和配置,做到功能、色彩等的合理搭配,保证植物群落的个体性和机体性,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

最后,群落单位的设计理念以及具体设计中的设计定位不够明确。群落单位理论是植物群落设计的重要理论,对于园林植物群落、城镇绿地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规划和设计提供了依据。但是,目前的设计中,正是由于缺乏这样的设计理念,定位不够清楚,设计目标不明确,造成群落设计质量不达标。

3.园林群落设计的一些建议

针对园林群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园林群落设计的水平,即:(a)加强园林管理维护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不仅可以提高园林的环境质量,也可以用先进的理论降低维护成本(b)大力推广园林群落设计的“近自然环境”设计理论,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保证群落整体适应环境,实现园林群落的自然协调。(c)要形成规范合理的园林设计规范,指导、监督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落实群落单位的设计理念,提高我过园林植物群落的设计、规划水平。 [科]

【参考文献】

[1]秦治兵.从生态角度谈银川市园林绿化发展方向[J].宁夏农林科技,1990(1):32-35.

[2]杨学军,林源祥,胡文辉.上海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调查[J].中国园林,2000,16(3):67-69.

[3]沈洁,史童伟.人工植物群落调查与评价方法设计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0):172-174.

[4]杨岚,邵正辉,杨凯,等.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探讨[J].林业科技,1992,17(1):15-16,19.

[5]严玲璋.略论21世纪上海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园林,1998,14(2):44-46.

[6]储亦婷,杨学军,唐东芹.从群落生活型结构探讨近自然植物景观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4,22(2):176-180.

上一篇:教室里发生的趣事日记下一篇:你轻轻一个吻我疯狂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