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拨弦三两声

2024-09-26

转轴拨弦三两声(精选7篇)

转轴拨弦三两声 篇1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先声夺人的开头是每位高考考生梦寐以求的。宋代大文豪欧阳修也曾写诗强调写文章开篇落笔之处的重要性。“文章看落笔, 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 决高泻千川。”意思是文章如果下笔便要石破天惊、精华涌现, 那么文章全篇就会高崖泄水, 气势如虹。

江苏省高考阅卷组组长曾说“一篇作文, 出现‘月亮’, 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 ‘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 出现‘数颗星星’也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到的是‘茫茫黑夜’‘漆黑一片’。”

然而尽管我们煞费苦心, 埋头苦记林林总总的议论文的开头, 一动笔却只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美头’仍在他人笔下著”。

所以, 我在这里探讨议论文开头的写法, 用修辞方式来烹制色、香、味俱全的凤头, 希望能和学子一起收获一弯月亮, 至少也要捧一颗小星星回去。

一、比喻生辉法

俗话说:“说不清, 打个比。”生动形象的比喻能启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使读者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设想, 从而使文章涉理成趣, 灵气飞动。

例如, 财富是火, 星星之火就能燎起人的欲望之原;财富是水, 逝者如斯, 聚散不由人。然而, 把财富看成是火还是水, 却能使人生迥异。 (同题训练《我的财富》)

用比喻开头可以达到化平淡为生动, 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但是运用比喻开头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2.用作比喻的浅显常见的事物常来自于寄寓某种哲理的生活现象或自然现象。

牛刀小试:

例1.自负, 像一个泥潭, 陷进去就难以自拔;自卑, 像一根受了潮的火柴, 难以把希望之火点燃。所以, 我们既不能自负, 也不能自卑。 (《自负与自卑》)

例2.爱心如三月的春风, 能唤醒沉睡的生命;爱心如久旱后的甘霖, 能滋润龟裂的心田。请把你的爱心留下, 请把你的爱心带给他人。 (学生习作《把爱带给他人》)

二、排比点题法

如何让作文的语言给人一气贯通的气势?运用排比!排比运用得好, 能给人一种迎面扑来的气势, 让人有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 从而使文章文采飞扬, 充满极强的说服力。

例如, 我心里生起智能, 智能就是我的财富;我心中生起满足, 满足就是我的财富;我心中生起禅定, 禅定就是我的财富。只有当财富源源不断地来自内心, 人才能领悟到财富的真谛。 (同题训练《我的财富》)

用排比开头可以达到张显气势、炫示文采的效果。

但是运用排比开头的时候有必要做以下几点操作提醒:1.紧扣题旨。2.注意分句间的逻辑层次。

三、对比引入

将截然不同的人生或情况放在文章开头,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形成鲜明对比, 能使读者直观地了解作者的褒贬, 揭示的道理也令人回味无穷。巧妙地引用与文章相关的诗词、歌词、格言等作为自己文章的开头, 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 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 使文章生动活泼, 吸引读者。考场作文, 因题而异, 相机引用, 又何乐而不为?

面对财富, 有人“君子不受嗟来之食”, 也有人自嘲“大丈夫能屈能伸”;有人蝇营狗苟钻营一生只为名利二字, 也有人高歌着“千金散去还复来”, 不肯折腰事权贵。面对财富这面镜子, 不同人的不同态度决定他们人生的不同高度。 (同题训练《我的财富》)

用对比开头可以达到判断曲直、对比鲜明、深刻有力的效果, 但是运用对比开头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比的双方要有可比性。

牛刀小试:请以“人生的价值”为题, 运用“对比引入法”写一个议论文的开头。

示例:一位孔繁森, 光芒四射, 人们提起他的名字, 总是与伟大、光明、进步联系在一起。

一位王宝森, 臭名昭著, 人们提起他的名字, 总是与贪婪、黑暗、丑陋联系在一起。

两个人都走完了人生。但一个永存人间, 一个早已被人唾弃。人生的价值, 在两人的鲜明对比中, 不是已经显现出来了吗?

四、设问引论

作文开头, 提出疑问, 既能总起下文, 又能吸引读者, 激起读者的好奇心理, 以至于急切地读下文。置疑式开头, 简洁、明快, 下文顺理成章, 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达, 既拓展了思路, 又吸引了读者。

例如, 我时常不由自主地想:什么是财富呢?是财大气粗?不!是生活优越?不!是权倾四海?不, 都不是!那么, 财富是什么?我的财富又是什么?百思不解时, 我缓缓开启了记忆的闸门…… (同题训练《我的财富》)

用设问开头可以达到置疑激趣、拓展思路、引领下文的效果。

五、引用名言

在文章的开头引用与中心论点密切相关的名言警句可以起到统领全篇、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 使文章有意蕴, 达到言约意丰、权威夺人的效果。

例如, “天之道, 利而不害;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匆匆的人生路途, 匆匆的行路脚步, 匆匆的心灵选择, 面对怎样看待财富得失的问题, 在这来去匆匆之间, 老子给我们点燃了一盏明亮的心灯———为而不争。 (同题训练《我的财富》)

用引用开头的具体操作步骤:名言+过渡语+论点。用引用开头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引言要准确真实 (引用时要尽量准确, 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2.与中心论点一致, 贴题;3.与中心论点不完全贴合时, 一定要在引言和中心论点之间加上过渡语。

牛刀小试:《说“安”》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而“和”之关键在于“安”。“安”者, 安定和谐也。家之安, 则户纳千祥;国之安, 则国运昌盛;宇之安, 则万物和谐。安者, 和之本也。故曰:以安为本, 以和为贵。

教师点评:在议论文中, 常见的方法是引用名言、俗语导出话题, 引出观点。这篇文章也不例外, 开头引用俗语, 说明事理, 诠释了“安”的内涵, 点明了文章的观点。

六、类比起兴

类比起兴:类比是把有同样特征的东西放一起比较的写作手法。这种方法是采用《诗经》里的“先言他物, 以引起所咏之物”, 使文章由“浅出”而“深入”, 水到渠成地把读者引到议论上。

例如, 清水涟漪是鱼儿的财富, 鱼儿遨游浅底以尽情享用;浩渺碧空是鹰儿的财富, 鹰儿搏击长空以尽兴挥洒。清水、碧空、游鱼、飞鸟……是我们的财富。在这个美丽绚烂的星球中, 我们拥有着许多许多, 我们该如何才能拥有、使用, 才能没有遗憾? (同题训练《珍惜拥有的财富》)

用类比表述深奥的道理, 能使所讲的道理深入浅出的同时又能使语言生动形象, 富有文采。此文开头以“鱼、鹰”为喻, 顺势提出“我们该如何拥有我们的财富”, 既形象生动, 又不显得突兀。

文坛巨匠韩愈千年前就告诉我们:“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轻盈顽强, 使蒲公英为世人增添了一份羁旅天涯的浪漫;日行千里, 使猎豹在非洲草原食物链顶端傲然端居;箭步灌篮, 使姚明备受青睐, 成为中美大使、广告宠儿。假如我们如特瑞莎修女所说“是上帝手中的铅笔”, 那么我们每支“铅笔”倾尽毕生也只能描画一幅最擅长的图片。百本武林秘笈在手, 不如一把小李飞刀傍身———写作亦如此, 了解百种, 不如练精一项。在众多修辞开头中找到自己最合适、最擅长的一种开头模式, 在今后的写作练习中反复训练达到熟能生巧。一上考场就毫不犹豫地使出你的“看家本领”, 妙笔生花。让阅卷老师在一瞬间被吸引, 被打动!

摘要:联系现今高中议论文开头写作教学的实际, 结合教学实践, 采取巧用修辞饰凤头的方法, 实施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一些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议论文,开头,修辞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篇2

一、什么是好的导语

1.导语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把握重难点。导语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服务的。教师导入新课时,就要把教学重难点展现在学生面前,当学生明确了重难点,学生就能围绕着重难点进行思考,认真听讲;学生的思路就能朝着教师预定的方向进行,直至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2.导语设计要有承前启后的功能。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每堂课的知识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前面的知识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师可以围绕着讲课的主要内容,用精炼的概括,将讲课的重难点、核心内容及要求,一并托出。如果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能按照前面已学的知识与后面将要学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讲出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内容,那么,学生既复习了已学的知识,又知道了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能顺利地从已学知识进入未学知识的领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导语设计要新奇有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一堂课的导语一旦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一般来说,追新求异是人们共有的心理,新奇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兴趣,因此导语设计必须新奇。学生前所未闻才感到新奇,因新奇才觉得有趣,深感有趣才会去学习。

二、导语有哪些类型

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但大致可以分为叙述式和提问式。

1.叙述式导语

即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

在讲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我的导语这样设计的:

也许你很早就听说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青年被女妖所迷,挖了母亲的心去献给她。半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母亲的心摔出老远。这时,他听到了一个微弱而又熟悉的声音:“摔疼了吗,我的儿?”故事很短,却很感人。母爱何其伟大、无私。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便有多少慈母故事。孟母三迁,煞费苦心;岳母刺字,忠义千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古今中外,赞美母亲的诗篇不可胜数,但总也诉不尽我们对母亲的情怀。今天我们学习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这个导语既新奇有趣,又突出了课文的重难点,还兼有承前启后的功能。

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进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故事之中既增添浓厚的兴趣,又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提问式导语

导语中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适当地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思考,又会涉及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

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为何有这种反应?他是谁呢?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要知道谜底,我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思绪带入课文。

又如:教鲁迅的《孔乙己》我是这样导入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篇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所感动。鲁迅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创作那么多的小说,而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呢?鲁迅究竟怎样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形象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答案。鲁迅的《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你的眼泪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往肚里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呢?读课文以后,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这则导语抓住课文的重点: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巧布疑阵,而且还明确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对解疑有信心,学习主动性自然会提高。

疑问让学生有了探究欲望,这种疑问会让学生集中思维和注意力,教师加以引导,学生沿着线索积极思考从而找到答案。“有疑则思,进而解疑。”这个过程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梦里寻她千百度”的执著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久而久之会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转轴拨弦三两声 篇3

●●案例描述

我参加过两次教坛新秀的评比, 有两节课虽然是不同的课题, 但由于时间匆忙, 考虑不周, 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今度之, 想当然耳”, 结果都在导入这一环节出现了意外, 导致创设的情境形同虚设, 每次都只能匆匆结束导语, 直奔主题, 根本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境一:《电子表格的制作》教学。

情景再现:

师:同学们, 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学习这堂课的知识。在这里, 老师想先问一下, 我们班的同学当中, 有没有学生会干部呢?

学生没有人回答。

师:哦, 我们班级没有同学担任学生会干部吗?

学生小声议论:什么学生会干部啊?

师:那么, 你们班级的三项竞赛是谁检查的呢?

生:什么三项竞赛啊?

生:我们不知道是谁检查的。

师 (很无奈地解释) :是这样的, 在老师所在的学校呢, 是由学生会干部来检查每个班级的出勤、纪律、卫生三项竞赛。

……

教学反思:我创设这个情境的本意, 是因为学生会干部通常只有少数同学有机会担任, 所以想通过让每个学生都尝尝做学生会干部的滋味, 引起学生处理表格数据的兴趣, 以顺利引入课题。但在设计这个情境时, 我没想到借班上课的学校根本不存在这种学生组织, 因此创设的情境根本就不成立。这样的导入显得非常唐突, 因为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并未接触到这一事实, 所以他们丝毫不感兴趣, 也无法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 并且这种情绪在后续教学环节中一直左右着学生。看着学生漠然的反应, 我也失去了上课的激情。

情境二:《幻灯片模板、母版和版式》教学。

情景再现:

师:在我们学习新的知识之前, 我想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

教师播放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

师:谁能告诉我, 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学生无人回答。

师:你们都不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

有同学小声说:不知道, 是什么歌啊?

师 (只好自问自答) :这首歌的歌名就是——《谁不说俺家乡好》。每个人, 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深厚的感情。那么, 同学们对自己的家乡——慈溪, 有多少了解呢?

……

教学反思:我的印象里, 《谁不说俺家乡好》应该是一首挺有名的歌, 我以为学生即使不会唱, 也应该听过, 回答出歌名是肯定没问题的。但我在创设情境时,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一首20世纪60年代走红的民歌, 对于绝大多数九零后的初中生来讲是相当陌生的。何况现在的学生喜欢的都是流行歌曲, 对这样民歌风味的歌曲根本没有兴趣。

●●案例反思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构思巧妙、想象奇特的导入方式, 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情境, 就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高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 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情境创设要有现实性

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客观现实, 还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能为教学随意捏造情境。创设情境要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在骨干教师示范课上, 我在《Word的综合运用》这一课中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在开学初, 学校给我们每个同学都拍了照片, 然后给我们每个同学都制作了胸卡, 要求同学们每天都佩戴。但是老师发现, 有的同学虽然每天都佩戴着胸卡, 但胸卡上的头像却不是他自己的:不少同学弄了一些明星的不干胶贴在自己的头像上, 还有的同学在上面乱涂乱画 (展示被涂改的胸卡) , 大家说说看, 这种现象文明吗?

生:不文明。

师:是的, 老师也觉得不文明, 老师私下里询问了一些同学, 有的同学确实是比较调皮、搞恶作剧, 但也有不少同学说:老师, 我不是故意想涂改的, 我是觉得这个胸卡太单调了, 我想把它弄得漂亮点儿……还有的同学说:老师, 要是胸卡能让我们自己设计就好了, 我设计的肯定比这个漂亮……老师听了以后, 就想: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我们的胸卡确实太单调了, 因为这是由工厂统一制作的, 所以千人一面, 展示不出大家的个性。那么大家想不想自己设计制作个性的胸卡呢?

生:想!

这堂课的情境创设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 学生每天都要佩戴胸卡, 并且经常有学生因为在胸卡上乱涂乱画被老师批评, 所以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一听说要自己设计胸卡, 学习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 课堂气氛就显得热烈而融洽了。

2. 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

情境的创设要以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背景, 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自觉地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在区域公开课《图像处理的好帮手——ACDSee》中,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上课之前, 老师想了解一下, 同学们喜不喜欢体育运动啊?

生:喜欢!

师:那你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呢?

生:有……

师:说说看, 你们最喜欢最崇拜哪个体育明星?

生:姚明、刘翔……

师:我听到有同学说到了刘翔, 老师也很喜欢刘翔, 他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 也是亚洲人的骄傲, 他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的历史, 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田径短跑项目世界冠军的黄种人。同学们在喜欢、崇拜他的同时, 也要学习他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老师做了两个关于刘翔的网页, 我们来欣赏一下。

我取了学生最关注的体育明星为素材,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 他们由于对刘翔有着浓厚的兴趣, 进而通过我的一步步引导, 转化为对所学知识点的兴趣, 整节课上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有了主动探究的愿望, 有的平时不爱思考问题的学生, 也在周围同学的帮助下尝试操作, 下课了都舍不得离开。

3. 情境创设要有探究性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 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 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维。例如, 网上看到有的教师设计《文字的修饰》一课时, 通过展示两位学生的作品 (一个是没有修饰的, 另一个是修饰了的) , 设置对比情境, 将学生带入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运用现成的作品来描绘情境,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使之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强烈愿望。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篇4

【关键词】新课程理论;导入方法;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好的课堂导入,就起着酝酿情绪,渗透主题,集中注意和带入情境的作用。那么,我们怎样把课堂导入——课的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如何设计出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导语呢?又如何才能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呢?我们应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课堂的导入进行一些理论的探索和模式的构建,以导出一个高效的课堂。下面结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富有新意的做法,以及观摩、阅读了一些优秀教师的导入方法后,归纳为以下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解题释题导入法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课题就是对文本内容的一种提炼,往往意蕴深刻。导入这一类的新课时,抓住内涵丰富的题眼,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王崧舟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的导语设计: 同学们请举起你写字的手,我们一起来写 “圆明园的毁灭”。这里的“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读“圆明园”。接着王老师说:“一个完美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被强盗给毁灭了。”再补写上“毁灭”二字,让孩子们再读课题。老师和学生的神情都非常严肃,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设疑引思导入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教师必须针对教材重难点,巧妙设疑,造成悬念,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而后以疑促思,活跃其思维。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文章, 课文开头就说明了一个矛盾的事实: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导入新课时,我就抓住这个矛盾的反问句来展开教学:“同学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既然被称为母亲河,那么,黄河理所当然给我们带来幸福。然而,近2000年来,她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人民带来的却是深重的灾难,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就有了认知上的冲突,急于走进文本去看个究竟。

三、背景导入法

一些长篇作品节选而出的课文,以及有时政、地理、民俗等背景的课文,只有了解了文章背后的故事梗概和背景知识,才能使学生全面深刻地把握文章的主旨。这类课文可以用介绍故事背景来导入新课,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更帮助理解课文,可谓一举两得。如《再见了,亲人》导入时先介绍当时的写作背景,了解了时代背景,学生读题饱含深情,同时也有助于理解中朝人民“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感受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起到一石二鸟之功。

四、插图导入法

人教版教材,编者安排了插图,我们不妨利用这些插图导入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深刻的印象。同时配以启发性的提问,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可贵的沉默》课堂导入:我先出示第一幅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孩子们的表情、动作,用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当时教室的场面。(热闹、兴奋、七手八脚、争先恐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随机板书:热闹。紧接着我又出示第二幅图片:又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鸦雀无声、沉默、垂头丧气……)我又随机板书:沉默。接着进行质疑:是什么原因使得热闹的教室变得如此沉默呢,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大家到文中找答案吧!这样,学生受到图画的感染,受前后截然不同画面的视觉冲击,无须老师指令,就会迫不及待地进入文本,自然而然读得入情入境。

五、温故知新导入法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编排体系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的教材单元与教材单元间联系是比较密切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不仅要和之前讲授过的旧知识相互结合,并提出一些新的导语。通过温故导入的教学形式来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设计了导语:“请大家回忆我们前面学习的有关爬山虎的文章——《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谁来介绍一下叶圣陶。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也写到了叶圣陶。作者肖复兴又是怎样写爬山虎的呢?齐读课题。”这样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进入了新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六、直截了当导入法

课改初始的热闹课堂渐渐沉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的教育理念又回归了,怎样创设一个有效的课堂,就从怎样创设一个有效的课前导入开始。导入应该是简洁而迅速的,用最短的时间导出最有效的课堂。观摩名师的课堂,总结出一个导入的绝招:当觉得没有合适的情景导入时,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就是最好的导入方法,它会为你的教学增添几分干练的色彩。如《夜雪》古诗导入:教师事先没有发教材,请学生拿出一个本子一支笔,跟老师一起写一首诗,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跟老师在本子上抄。要求字要写得端端正正。在这个抄的过程中,不但是熟悉了一遍古诗,更是在凝神静气的写字过程中,去除学生内心的浮躁,帮助教师直达语文教学的本源:把字写好,把书读好——这不就是语文课要做的事吗?真正的好课就是这样扎实、平实、丰实。

课堂的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有猜谜语导入、听音乐导入、游戏导入、名言导入、表演导入、画画导入等,但课堂的导入贵在创新,重在实效,它既是一种教育机智的运用,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我们应不断地对课堂的导入方法进行探讨,大胆尝试,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转轴拨弦三两声 篇5

一、温故知新

古语云:“温故而知新”。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 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 一个或几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过渡到新课也十分自然。在新课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技巧, 这样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 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 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例如, 在《机械功》新课教学中, “机械功”承接和发现了初中讲过的功的公式W=FS, 是在学生已知的特殊情况下 (F与S在同一直线上) 的功的公式基础上扩展, 扩展为功的一般公式W=FScosα时 (力F与位移S互为夹角α) , 突出了力做功的效果。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回顾或看课本, 复习初中有关功的知识 (什么是功、功的公式、单位) , 做好初、高中的衔接, 让旧知识成为新知识的成长点, 为推导功的一般公式埋下伏笔。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自然流畅, 水到渠成, 学生易于接受。

二、故事导入

在讲授新课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授一些与新课有关的趣味事例, 如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等。这样的新课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而且还使学生在上课伊始时就精神饱满, 在急需释疑的迫切要求下学习。

例如, 在《速度和加速度》新课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生活中因缺乏物理知识而带来的尴尬故事:一个警察拦下了一位漂亮女士的小车, 说道:“女士, 这里限速100公里/小时, 您的车超速了。”这位漂亮的女士回答:“我只行驶了半个小时, 还没有到100公里。”警察又说道:“我是说, 如果您再继续行驶下去, 就超速了。”女士却回答:“我还有10分钟就到了, 因此, 不会超速的。”学生听后捧腹大笑。这样一个因为缺乏正确物理知识的理解所带来的尴尬故事, 可以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 同时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简单、贫乏又苍白无力地直接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三、设疑布阵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悬念式的新课引入指的是在一堂课的开端, 教师设疑布阵, 引发悬念,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兴趣, 使之产生迫切的学习欲望, 设疑布阵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 或者制造悬念, 或者制造一个美好的“圈套”, 或者营造一种学习氛围, 或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它既可以是教师课前的精心设问, 也可以是学生面对课题的质疑。

例如, 在《牛顿第一定律》新课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就提问学生:“维持物体的运动是不是一定会受到一个大力的作用?”对此, 学生多数都会给出否定答案, 但他们潜意识里却认为是正确的。产生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假象所迷惑, 如静止的车, 人推它才动;静止的树枝, 风吹它才动;静止的球, 脚踢它才滚, 如此等等, 如果不推、不吹、不踢, 这些物体是不会动的。这时, 教师可以继续提问, 它们的运动真的需要力来维持吗?当教师否定了学生认为是“千真万确”的生活经验时, 他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 急于得到答案的学生顿时集中注意力, 这样就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四、布置实验

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 而且也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 因而高中物理非常重视实验, 同时高中物理教材中还安排了很多演示实验。教师在新课教学中如果能够利用演示实验来导入新课, 就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 在《自由落体运动》新课教学中可以这样导入新课:

[演示一]将一纸片和硬币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 观察下落速度 (硬币下落快) , 学生得出实验结果是:重的物体下落快。

[演示二]取出两张完全相同的纸片, 将其中一纸片揉成纸球, 然后让纸球和纸片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 观察下落速度 (相差不多) , 学生得出实验结果是:物体下落快慢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

[演示三]牛顿管中的物体下落, 将事先抽过气的牛顿管内的硬币与轻鸡毛从静止一起下落, 若减小空气对运动牛顿管的下端, 硬币落下有声, 眼可直接观察鸡毛下落, 将牛顿管放入空气再做实验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学生们边看演示, 边思考问题, 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五、体验发现

根据学生喜欢动手和做游戏的特点, 在导入新课时, 笔者创设了游戏情境, 使学生心情愉悦, 既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 又能给予其真实的切身体验, 从而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在《摩擦力》新课教学中, 教师设计一个名为“难分难舍两本书”的小游戏, 让同桌的两位同学将物理课本逐页对插叠压在一起, 然后从书背提起其中一本书, 将会发现另一本书不会滑落;也可以让一位同学尽其力拉两本书, 观察是否能将两本书拉开。这样, 学生在游戏中就有了深刻的亲身体验, 从而自然地主动思考不能拉开两本书的原因, 启发其建立摩擦力的概念。又如, 在《超重和失重》新课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到讲台上, 站在体重计上称重, 并观察蹲下和起立时体重计的示数都有什么变化, 从而让学生切身体会超重与失重, 达到使新知学习事半功倍的目的。

六、巧用课件

在物理教学中, 多媒体课件作为物理教学强有力的辅助工具, 有利于一改传统教学中基本上靠教师口授、板书的局面, 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融为一体, 使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印象更加深刻。有条件的中学都有多媒体教室, 巧用课件指的是教师针对新课教学的内容制作出相应的教学课件, 并有效利用课件来进行现代化教学。例如, 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中, 笔者播放一段录像:晚风吹过, 波光倒影, 流光溢彩, 夜光中万家灯火的城市夜景……伴随着事先录制好的解说:“在现代化都市的夜晚, 各种电器都在工作, 电流在电路中静静‘流淌’——你是否想过, 电流的流动遵循着怎样的规则?电流、电压、电阻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现在就让我们揭开其中的奥秘吧!”由此, 拉开了新课教学的序幕。

摘要:在导入新课这个环节中, 短短的几分钟往往决定着整节课的成败。通过多年的高中物理的实践教学, 探索了导入新课的六种技巧:温故知新、故事导入、设疑布阵、布置实验、体验发现、巧用课件,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转轴拨弦三两声 篇6

一、导入方法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一种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的导入方法,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教师可直接讲:今天,我们学习郭沫若先生写的诗《天上的街市》,接着就板书课文标题及作者。

(二)设疑导入法

如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既然杜十娘与李甲已经做了夫妻,那么杜十娘为什么还始终不肯告诉李甲有关百宝箱的秘密呢?二是杜十娘身边有百宝箱,她还可以选择走别的人生道路,为什么还要投江自尽呢?要知道人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难道她真的无路可走了吗?三是《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曾经让无数的读者洒下过同情的泪水,琵琶女与杜十娘都是风尘女子,两人都有过不幸的遭遇,那么相比较而言,琵琶女与杜十娘谁更值得我们同情,谁的形象更光彩照人呢?三个问题,言之凿凿,切中肯綮。在问题得以一一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学习课文有了很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对作品更深刻的洞察力。

(三)情感迁移法

我特别喜欢《斑羚飞渡》这篇课外散文,每每讲授该篇文章时,都会采用美国大片《垂直极限》:一家三口人在攀登悬崖时突然发生意外,绳索的钉子从悬崖缝里崩落,随时都有可能脱落;一家三口危在旦夕,为了减轻绳索上的重量,保住一对儿女的性命,父亲毅然命令儿子割断绳索,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学生往往都很安静地沉浸于对那位父亲的怀念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实人类和动物一样,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那个非常美好的主题———爱。

(四)由面导点导入法

在教学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前我设计了以下导语:“一提到‘秋’,硕果累累、天高气爽、风霜高洁、落叶萧萧等景象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不仅会给人丰富、充实的想象,而且会给人愁苦、萧条的感受。请同学们想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抒写秋景的?比如说,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又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如何展示了秋天的萧条的?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又是如何描绘秋天的生机的?”随着这一串提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背诵了一首又一首的诗文,唤起了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千姿百态的秋景仿佛就呈现在眼前。这时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朗诵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故都的秋景的。

(五)语感传送导入法

在教《荷塘月色》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还记得朱自清先生写父亲的《背影》吗?那是一个怎样的背影,承载着悲凉,惆怅与沉重,那无言的父爱压得我们心痛;还记得他老人家的《春》吗?那刚出生的婴儿,那花枝招展的姑娘,那健壮的青年,留在我们心中的美丽是无法阻挡和抗拒的生活活力。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朱先生的心灵荷塘,去解读,去品味那淡雅朦胧的‘美、喜、哀’。”说到这儿,学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急切地想一睹朱先生的《荷塘月色》,自然而然地认真品读起文章。好的气氛激发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产生于所营造的环境中。

(六)现代多媒体技术导入法

如在讲授《胡同文化》时,我搜集了一些北京旧胡同幻灯片,让学生先从外观上了解胡同,从胡同奇特的建筑样式引发他们思考居住在里面的人的思想、文化,从而更好地了解胡同文化真正的内涵。这种“幻灯投影”导入法能够“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强化视觉,增强学习兴趣。

又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通过听录音朗诵,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徐志摩那唯美、秀丽的笔调,更好地感受他诗中所呈现的音乐美与建筑美。

(七)历史导入法

历史是风,从远古吹来,吹到今天,也吹向明天。过去的每一天都成为历史,历史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每一寸光阴里。教师可让历史作载体,让历史作纽带,让历史见证昨天,让历史启迪今天,从而借助历史作语文课堂的导入,再现历史,既加深学生的印象,又激活课堂。

如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或许现在的中学生接触得并不多,但从历史课本上他们都了解到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从现在的新闻上也了解到了还在进行的战争,战争场面大多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是硝烟,是战火,是哀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这样的战争场面。如教学《荷花淀》那课时,我先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战争的场面和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让他们说说战争的场面是不是总是那样:烽烟滚滚,枪声四起等。而后进入文章,让他们领略与他们的想象相距较远另一种战争的场面,从而启发他们思考,进入新的文章。既要善用昨天的历史,又要善用今天的历史,让历史的风吹醒沉睡在旧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让历史的风吹出语文课堂导入的新意。

(八)直观教具导入法

如在讲授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从超市买来了新鲜荔枝,上课时人手一颗,让学生围绕白居易的描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从荔枝的颜色、外形、口感上去了解荔枝,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非常直观地认识了荔枝,而且从荔枝特有的结构和果实特性上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众多知识点。这样的课学生觉得很有新意,用学生的话来讲:“头一次能在上课时吃水果。”

二、注意点

另外,我觉得在课堂导入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

“导入”不能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只能是“导火线”。时间方面亦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能太长。

(二)注重导入的新颖性

课堂教学不能有固定的套路,导入也不能千篇一律、要常“新”。只有“新”,才能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

(三)注重导入的针对性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教师可采用不同的导入法,但不能生搬硬套,而要灵活机动,不刻板,不单一。

(四)注重导入的主体性

在课堂导入上,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直接面临的社区问题或学生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中介,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总之,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因境、因景而生,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地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红.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2]魏书生.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篇7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教学  有效“导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45-02

一、对目前“导学”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导学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启发,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或求知的途径,并结合教学的内容,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中学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法其实已有很多年,但从有效性来看,仍有探讨的必要和价值。

就目前所采用的导学的形式而言,较为常见的是“问题导学”和“学案导学”,不妨以此为例来剖析和思考其中存在一些问题。

(1)对“问题导学”的思考

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是平时教学中常用的做法。例如讲到《辛亥革命》时,通常会有这样的问题设计:

辛亥革命的含义?

革命的背景是什么?

革命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结果如何?

怎样评价?

显然这不能算是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但在教学实践中确实存在,反思其不足,笔者认为有:一是问题设计看似紧扣教材,实际是被教材牢牢束缚;二是主要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意图而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考虑学生真正需要探究并想要了解的内容是什么,从而无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孔子有句名言叫“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启发的先决条件就是学生“愤”和“悱”的状态,如果我们忽视了这点,教学的有效性必将大打折扣;三是如果教与学的过程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可以预见这样的课堂必将是教师强势下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

(2)关于“学案导学”的思考

学案导学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导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使学生带着目的学习,为学生提供自学的方向,并初步把知识加以归纳综合;在此基础上,课堂上教师通过由浅入深的有针对性的问题的设置,把知识更进一步的系统化,起到点拨解疑的作用。不可否认,“学案导学”在教与学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更加系统化。然而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大多数学案导学的一些不足:①多数学案为教科书的翻版,所以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更多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意图,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内容结构,无助于培养学生阅读教材,主动探究,建构知识的能力;③如果课堂教学紧紧围绕学案展开,仅仅是解决学案中学生尚未解决的问题,那是为教而学,无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其实不难发现,在实际导学中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①从出发点看,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而非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而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②从内容看,导学设计的内容仍然比较简单,强调的是教材知识的梳理和问题的设计,缺少情景创设和方法的指导;③从过程看,缺少一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过程;④从目标看,重知识落实,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如何让“导学”更有效

如何让“导学”更有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该着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解读教学内容——教师需准确把握导学方向

科学解读教学内容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然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在这种现成教案和课件唾手可得的情况下,教师在这方面的思考变得越来越少,而这也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和层次,当然会影响导学的质量。以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为例:第一课《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教材从“王”的出现、“帝”的传说说起,介绍了早期政权与神权的结合和夏商周三代政权的更替及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从第二课开始教材介绍的是自秦汉以来,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据此我们需要解读的是两个时期均有制度上的重大创新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两个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即西周政治制度所体现出的特点是分权体制和贵族政治,自春秋战国开始到秦汉以后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意这其中的发展变化,这也是教学中要抓住的核心目标。有了这个核心目标,才可以去精心筛选教学素材并且排除教材中其他内容的干扰,才能让整个导学活动更具针对性,才能让导学更上一个层次。

(二)“导读引知”——以学生为中心,还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权

“导读引知”,首先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建构知识。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梳理、归纳、综合并建构知识,这是学生需要学会的能力和方法,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的精神,而这实际上这是目前教学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由于教师没有足够的意识,缺乏有效的指导,实际已经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严重依赖。教师容易从考试高效出发,把所有内容的结构、要点、线索等一手包办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一般也就不加质疑地照单全收,然后进行所谓的理解和消化,失去了探究学习的主动权。因此如何有效指导学生阅读,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是教师导学的首要环节。

(1)做好文明史观的介绍。什么是“文明史观”,学生其实并不清楚,如果教师在学生学习新课前能够有一定的介绍,学生根据所学能够有所领悟,那么一定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和理解。例如讲必修一时,应该借此引导学生认识: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人类社会政治文明不断走向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发展趋势。

(2)明确探究的主题,根据所学去了解主题的外延和内涵。主题都不明确的学习肯定是糊里糊涂的学,这种情况至今在我们的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并没有成为教与学的一种习惯和方法,从而导致不少教师和学生没有对一些主题概念的深入了解。如必修二专题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须首先让学生明确“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什么,与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有何区别,近代工业、近代民族工业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何联系和区别等。

(3)明确探究的内容,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围绕主题,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先让学生去思考探究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的想法可能不科学,不严密,但学生需要主动去想去探究。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已经叙述了该主题的哪些内容并整理出相应的知识结构。用这样的结构去统领和指导学生对专题内容的学习,实践证明还比较有效。

(4)形成探究的角度。有角度的学就是有条理的学,就是有思考的学,是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例如讲到《中国古代农业》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生产工具、生产技术、耕作方式、生产单位、水利工程、土地制度、农业生产特点等角度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当然还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从其他的角度去了解古代的农业,如古代农作物种类,不同区域特别是学生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情况等。

布鲁纳说:“能把一些思想重新综合为一种完整的思想,产生出新的结构和新的思想,即是创造思维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基本学科知识,更要教给学生一个用于统帅这些知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结构,这样学生可以用基本的理论和结构去理解知识,还可以利用它们去整理知识以便识记、回忆和保存。

(三)“导问引思”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导问引思”就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完善思维。歌德曾经说过,“缺少知识就无法思考,缺少思考就不会有知识”。我们其实也经常告诫自己,记住的历史知识容易遗忘,历史思维能力的养成则可以让人终身受益。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呢?

实际上“导读引知”环节的铺垫为“导问引思”环节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或者说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因为学生对所要探究的内容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必修二专题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为例,一位教师采用个案研究法进行本课的教学,借助几段材料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什么原因促使张謇放着翰林院的官不“坐”,而回家乡办厂呢?

问题2:张謇的救国行动是从创办大生纱厂开始的。他为什么选择在南通办纱厂呢?

问题3:从四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张謇兴办大生纱厂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问题4:从大生纱厂发展的个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5:从张謇的个案研究中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其成功之处,首先是问题的质量较高,从张謇创办实业的背景、动机、选址、经历的困难到后来获得较大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层层设问,问题富有情境性,逻辑性且视角新颖;其次问题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较强,有助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如果说这其中略有不足的话,那就是教师处于强势地位,问题的预设性较强,学生丧失了提问、质疑的主动权。总之,在“导问引思”方面,教师如果能够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层层设问、提供全新的问题情境和问题视角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达到建构历史知识、训练历史思维的目的,还将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高中历史学习兴趣的真正所在。

(四)“导理引情” ——让学生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尤其是作为人文学科的高中历史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然而实际是在教学中很难把它真正落到实处,甚至存在认识的误区,比如会因为单纯的说教太枯燥而煽情的“表演”又过于夸张,从而让目标的实现打了折扣。俗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笔者认为其实在历史教学中,“情”就在“理”中,通过对历史问题的理性思考,对比思考,现实思考,学生也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讲到“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这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教学中很多老师习惯于直接呈现这一结论,然后直接导入五四运动的爆发,忽略了当时这一信息传到国内的反应,从而失去一次进行情感教育好时机。对于国内反应,高中人民版必修l用了“举国震惊”四字。为什么如此震惊呢?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导学设计:

其一是设问:《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带给中国的耻辱并不比巴黎和会的小,何以后者会让中国人这么“震惊”?通过师生的互动,达成的认识是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国人民不断觉醒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条件,这是一种理性思考。

其二是引入两幅图片:八国联军在太和殿、北京克林德碑并结合以下叙述展开:

1.呈现克林德碑图片,简述克林德碑由来。

2.呈现太和殿的图片,强调在1 8年前,八国联军在这个地方庆祝胜利,公然羞辱中国,当1918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时,中国人欢呼若狂。政府宣布放假三天,北京的大游行就以太和殿为集中地。

3.那时人们认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所以当和会要把德国在山东的地位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到北京时,中国人是什么样的心情?这种心情又导致什么样的行为?这是一种感性体验。

通过这样导学设计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震惊”和“愤慨”的原因,并且预设五四运动的过程将会围绕“寻求公理、痛斥卖国贼”展开,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不仅打通了知识之间联系,也使学生明白五四运动并不是只和山东主权相连,人们的爱国热情实起于近代列强对中国的欺辱、中国人民自求奋进的心理。通过这种“共鸣”的方式神入到历史情境中,与五四时期的人们同震惊、同愤怒,做历史的“性情中人”,做理性的历史“学习人”。

美国的科学家奥尔科特说过“平庸的老师只是叙述,好的老师只是讲解,优秀的老师是示范,而伟大的老师是启发”。如何有效“导学”,方法多样,但用意是一致的,那就是要让学生由苦学、厌学变为愿学、乐学,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成长。“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我们教师应该不断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任世江 《新课程应当提倡教学设计》《历史教学》2009.9

[2]房莉 《浅谈历史课堂中的“熟悉化”现象及对策》《历史教学》2009.12

[3]谢志芳 《新课程背景下“提质、减负、增效”策略探析》《历史教学问题》2010.1

【转轴拨弦三两声】推荐阅读:

转轴的精益生产08-11

上一篇:防火建议下一篇:传统把关人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